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0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要求
水利水电基础的新要求有:应具有地基与基础的施工图纸和地质勘察报告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并掌握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将施工区域内妨碍施工的已有建(构)筑物、道路、沟渠、管线、坟墓、树木等,妥善处理;山区施工,应事先了解当地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如因土方施工可能产生滑坡时,应采取可靠措施。在陡峻山坡下施工,应事先检查山坡坡面情况。如有危岩、孤石、崩塌体、古滑坡体等不稳定迹象时,应作妥善处理;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设备卸车地点等,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等准备工作;测量放线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准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复核,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预验手续,且应妥善保护及经常复测;场地要清理平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排水坡度和临时排水设施。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2%的坡度;开方挖土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地质勘察文件及资料,采取措施,降低水位;一般应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0 mm,然后再开展作业面。
二、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新方法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于浅基础的情形,如果不需要放坡,这个时候首先要沿着进行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割出来一个槽边的轮廓线,然后对作业面予以一一展开。对于地下水位的降低和地面排水系统的建造,都需要结合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等条件予以考虑,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预防地基土结构被破坏。二是需要保证地基与基础的强度能够足以承受建(构)筑物上的全部结构荷载。为了满足这一条件,基础的耐久性、防潮性、耐侵蚀性和抗冻的能力都需要充分满足要求和条件。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地基稳定,必须让地基和基础有足够的工作面。地基变形值的范围也应该在许可的参考值数之内,这样才不会引起建筑物的开裂、倾斜或者标高产生相应的变化等等。
三、水利水电基础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
首先,根据土质、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作业顺序和工作面、分段分层平均下挖展开工作面。其次,对浅基础不需放坡时,应首先沿测量的基准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展开作业面。最后,降低地下水位与地面排水,均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挖方尺寸、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等,采取集水坑降水、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四、软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
软土地基是指压缩层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结构组成的地基,承载能力很低,一般小于等于50 kN/m2,不易满足水工建筑物地基设计要求,故需进行处理。
1.软土基础的特性。(1)大孔隙比,高天然含水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w一般介于50%~70%之间,相比而言,我国软土的天然孔隙比e则一般介于1~2之间,一般情况下,这就会远远的大于液限,最高的时候,甚至可能达到200%。(2)低透水性。由于高含水量,在渗透系数k≤1(mm/d)的时候,透水性能就非常的差。这样,在承受强荷载作用后,孔隙水压力就会变高,地基的压密固结性能也会深受影响。(3)低抗剪强度。通常,软土会呈现出软塑-流塑的状态,这样在有外部荷载的时候,抗剪性能就变得极差。在土层本身含有排水出路的时候,随着有效压力的逐步增加,就会慢慢地形成固结。相对应的,如果不存在优质的排水出路,在荷载增大的情况下,强度就会衰减。
2.处理软弱地基之方法。(1)排水固结法。作为解决淤泥软黏土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和保持淤泥软黏土地基稳定的有效方法,由加压和排水两部分系统组成。(2)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薄时,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3)强夯法。将80 kN 夯锤, 起吊到高达6 m~30 m 的地方,让锤作自由下落运动,通过这样的运动夯实土质。如果地基是河流冲积层、滨海沉积层,或者由黄土、粉土、泥炭、杂填土等构成,使用强夯法容易达到目的。(4)旋喷法。旋喷法主要用于地基防渗工作的开展,通过利用旋喷机上具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于土层预定浓度,然后对它予以提升,在这个时候喷嘴会以一定速度做旋转动作,这样就会产生高压。高压挤迫水泥固化浆液与土体混合,经过凝固硬化结成桩子,以达到提高地基防渗的目的。(5)振动水冲法。振冲法的工具是振冲器,它类似于一根插入混凝土振捣器的机具,该机具涵括了上、下两个喷水口。由于振动和冲击荷载的作用,地基中会形成孔,而后在孔内予以填充砂、碎石,进而分层振实或夯实,这样地基将得以加固。(6)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加固法。其手段是平摊荷载于地基,在可能出现塑性剪切破坏时,平铺于地基表面地土工合成材料将可以对面形的破坏起到组织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小破坏的扩张,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7)灌浆法。将水泥砂浆、水泥浆、黏土浆、黏土水泥浆及各种化学浆材(比如木质素类、聚氨酯类、硅酸盐类)予以液化,同时这些浆液也是具有固化的特性的,这个过程中会用到相关的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而后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淤泥软土地基的效果。(8)硅化加固法。借助电渗原理,利用网状的带孔眼的注浆管,采用电动硅化法,通过轮换诸如的操作手段,把硅酸钠(Na2O・SiO2)溶液与氯化钙(CaCl2)溶液注入土中,因为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胶凝物质,或者活化土颗粒的表面,这样土颗粒之间的连接性和土体力学的强度就会被提高,加固部位的半径会被扩大。不过这样的操作方法也有其缺陷性,即高耗电量,高成本,故而被采用的可能性一般不是很大。(9)加筋法。加筋法是为了减少整体变形,并且同时达到增强整体稳定的性能的目的。土工合成材料,因为其抗拉能力非常之强,会被埋置于土层中,这样在土颗粒和拉筋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土也会与加筋材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的话,地基强度就会被提高。(10)桩基法。如果淤土较厚,含水率较高,孔隙也比较大,这样要想对其予以大面积的深处理的话就比较困难,这个时候打桩法就是一个不错的加固处理方法。
五、水利水电地基施工的质量控制
一、前言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基础设施工程的迅猛发展,如何做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建设与质量控制是当前的重点课题,这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民生之本,尤其是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设施运行的安全可靠,需要严把工程质量和验收关。
二、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意义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其质量是否达标这是相当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国家的重点工程就是水利工程,为我国人民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若是其在质量上出了问题,就会给国家以及人民带来更大经济损害,水利工程是同人民和我国经济息息相关的。其次,若是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出现问题,工程的使用效果以及寿命就会受到影响,加大了在投入使用水利工程的成本。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在施工完成后还没有发现质量问题,就会加大施工人员的检查工作,以及后期维修水利工程的工作,给工作人员产生误导,而水利工程的建造是非常复杂的,它的结构也是很繁琐的,对检查工作是个比较人的考验,就会使得国家的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人员队伍方面的因素
工程施工的主要核心力量是人员,因此,提高工程质量首要的是提高施工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及身体素质各个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从而使其能够熟练准确的掌握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
2.材料方面的因素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要在材料方面严格控制,要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材料预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关,规范采购程序,合理处理剩余材料,做到不浪费,合理有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3.施工方法因素
水利水电施工的工艺和方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影响颇大。因此在施工阶段要结合管理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分析,从而确保施工方案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质量上过关 避免因为施工工艺和方法上的落后导致的进度延迟或是追究投资,质量不符合规格等等。
4.环境因素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其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因而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做到因地制宜,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 加强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的环境控制与建设,营造一个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施工环境,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5.施工设备方面的因素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单项工程较多,因此,在选取施工设备方面,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以及操作方面的便利性等等性能特点,而不是不切实际的选择一些贵的施工机械设备。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1)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方案。在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编制过程中,必须统筹制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监督、成本以及安全管理计划。并在水利工程不同的施工阶段,进一步细化完善施工方案,明确质量控制管理内容,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
(2)完善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制度,确保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各项质量控制措施能否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实施,关键还要依靠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因此必须结合每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全面完善的管理组织体系,并根据合同文件以及设计、规范文件要求,组织专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对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及时总结分析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的工序,并制定可靠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通过落实各项质量管理措施,在整体上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3)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开展全面的动态控制管理。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期间,必须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动态的质量控制管理。在项目建设的初期阶段,针对设计方案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研究,并明确质量工作的重点,确保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施工阶段,结合全面的业主委托监理负责制度,确保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满足设计以及规范要求。在项目实施竣工阶段,则应该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保准要求,开展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2.对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离不开施工材料,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相应的工程质量也不可能符合标准。材料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主要是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上。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一要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应厂家,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二要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库存和占用,确保施工的关键环节;三要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四要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厂家批号等;五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严格执行水利水电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水电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实践证明,水利水电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在进行招标投标时,要严把资质审查关;不仅要看投标单位的资质,更要着重其实际业绩。特别要重视工程项目的资源配置是否到位。杜绝层层转包,主体工程不得分包,分包商必须要满足相应资质要求。要加大对监理单位监管力度,切实改变少数项目监理不到位的现象。
4.施工过程中实行工序检查制度,实行“三检制”
即施工员初检质检员复检,技术负责人终检内部验收合格后再邀请监理工程师复橙,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施工施工质量是直接影响大坝安全的重要因素。砂石坝施工中,质量检查控制的项目较多,从坝基的开挖及处理.坝体的填筑及干砌石护坡,都应按国家和部颁发的有关标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图.技术要求以及工地制定的施工规定进行。启闭机.闸门的制作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埋件的安装按照设计尺寸布设控制点。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因此,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更好的使水利水电工程真正的造福人类社会。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多数为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抗压强度远高于抗拉强度,在压应力作用下不会产生破坏的混凝土,在受到拉应力作用时,会因为抗拉强度的不足而产生裂缝,所以混凝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有效地防治混凝土裂缝,必须找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依据原因找到防治的措施,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1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水泥,水泥水化后会产生热量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混凝土会发生膨胀,而外部水分迅速挥发,又使混凝土急剧收缩,这样就使混凝土产生了收缩变形。收缩变形会使混凝土结构的变截面处产生裂缝,建筑物也会因此开裂、变形甚至破坏。并且这些裂缝是很深的,可以使钢筋暴露在空气中或是水中,使钢筋发生氧化而腐蚀,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给工程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1.2 温度裂缝
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也会引起混凝土裂缝。在浇筑初期,混凝土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这些热量被包含在内部很难散发掉,混凝土内部温度会明显升高,而混凝土外部温度较低,内外的温差使得混凝土受到的拉应力不同,产生裂缝。
1.3 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结合体,各种材料的质量标准及组成比例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按照现场试验的数据进行科学的配比。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和外加剂的种类等指标参数是相互关联的,当一个指标变化,其他指标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确定粗细骨料的级配、针片含量、水泥用量、用水量、外加剂的种类、水泥品种和等级等指标时,要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方案进行,减小由混凝土材料和级配所引起的混凝土收缩变化,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
1.4 施工养护
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环境变化及后期养护也可能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振捣不均匀或者漏振、过振、振捣棒抽撤过快等,会对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产生影响;另外在混凝土施工时没能及时进行两次抹面,混凝土表面收缩也会促使裂缝产生;在温差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施工,没及时做保温和降温工作,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而外部温度低,因混凝土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也会引起裂缝;模板拆除过早,或拆除不当,使混凝土表面快速脱水,会产生收缩裂缝。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引起不同类型的裂缝,因此,要重视混凝土的养护阶段,确保混凝土能正常硬化,达到最佳的状态。
2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本身的要求常常会使用较大体积的混凝土,而混凝土会受到自身和环境的影响,产生裂缝,给工程施工带来隐患,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1 严格控制原材料
混凝土是一种混合材料,只有控制好组成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首先,要控制好水泥的用量。水泥的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提高,从而产生内外温差,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小水泥的发热量。可以采用低发热量的水泥,或者减小水泥的用量,在混合料中掺入大量的粉煤灰,采用高效外加减水剂的方法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
其次,要改善骨料级配,增大骨料的粒径。要使用较大粒径的粗骨料,粒径越大,级配越好,孔隙率也就越小,可以减少砂浆用量和水泥用量,从而减小水化热,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要采用经过清洗的中砂做细骨料,中粗砂孔隙率小,可以降低水化热,从而降低裂缝的产生。
2.2 控制外加剂的加入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产生的裂缝,可以采用掺入外加剂的方法。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了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拌合时减少拌合水用量的外加剂,它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水化热,从而防止混凝土开裂;缓凝剂是一种可以延长混凝土凝固时间的外加剂,它延迟了混凝土最高放热量的时间,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避开了最高放热量时间,混凝土可以尽快达到最大强度,而不引起开裂;引气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它可以使混凝土泵送更加容易,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虽然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但在工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规范使用,不能随意选用和添加。
2.3 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
在拌制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用量。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防止混凝土开裂。可以在混凝土拌合时加入冰或者是冰水进行拌合,或者是对骨料进行预冷。骨料预冷的方法主要有水冷法、风冷法和真空汽化冷却法。使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较低的范围,从而减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振捣,保证振捣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进行表面的压实和抹平,防止裂缝产生。在浇筑大体积的混凝土时要更加地注意,可以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进行分区、分层浇筑,振捣时要实行流水振捣,确保两个浇筑层能紧密地结合。要合理地安排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在春季和秋季多浇,夏季早晚浇,正午天气炎热时不浇,要将重要施工部位安排在低温季节、低温时段浇筑,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时就可以拆模了,拆模后要控制混凝土结构表面温度下降幅度,当温度下降过大时,表面混凝土会产生收缩,在表面收缩内部约束的情况下,会产生拉应力,产生混凝土裂缝。
浇筑完的混凝土要及时进行养护,应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洒水保湿或者是铺沾满水的草帘,保持混凝土的水分,促进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水化,混凝土的养护周期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对于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可以按设计龄期进行养护。若是在高温季节施工,可以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水管,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 结束语
与大部分工程建筑一样,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大都属于室外工程,需要暴露在恶劣的环境和骤变的温差中,而由于本身施工要求的原因,水利水电工程多数都是大体积的混凝土,所以混凝土裂缝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小混凝土裂缝对建筑物的危害,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引 言: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一环,也是水利水电工程考核的项目之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从档案的收集、积累到整理和归档,都要按照要求来完成。
1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概述
1.1 从水利水电工程的立项、勘测、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到投产后的运行管理和设备检修,产生的大量资料都需要存档管理。及时将这些资料分批分类存档,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档案管理中心,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2 从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的类型上,可以将其分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档案资料、工程设计资料、工程施工资料、工程验收资料、以及监理单位资料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
2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般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环节多、内外部协作复杂,所形成的档案有如下特点:
2.1 综合性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多个方面的知识,比如最基本的电力和水利方面的一些经验和规范,还有交通、生态保护、土木工程方面等等,每个方面都会产生很多的档案,这就使档案拥有了更多的综合性。
2.2价值高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很多的参建方参与,这其中涉及很多重要的资料,对于建设参与方的责任和投资都有记录,比如说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出现的事故如何处理、工程竣工后的验收工作等,这些资料都是重要的依据,对于工程建成之后的维护和正常的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3数量大、种类多
水利水电工程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是通过每一个小的项目组合而成的,从项目开始到竣工,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少则五年八年,多则十年或者更多。在这样长时间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数据和文件资料,比如说项目的设计、勘测,招标文件,设备的安装计划等等,在记录的过程中也是利用了很多的形式,比如最常见的文字、图表,比较先进的还有图片和影像资料等等,这些资料非常多,种类也比较繁杂,因此档案管理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3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普遍较差
有些单位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档案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上难以达到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工作中随意性大,导致部分档案不能及时归档,使得水利技术档案得不到丰富和发展,影响了技术档案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导致了水利管理人员对工程情况缺乏了解,增加了工程安全调度和消除险情的难度。
3.2 档案归档不及时且质量不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长达数年,而档案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又具有持续性,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参建单位多,工期长、人员变动大等因素影响,各单位对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未及时收集和妥善保管,档案资料不能按规定及时移交和定期整理归档。等到工程项目完工需办理竣工验收手续时,再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突击补充档案资料,导致工程竣工档案“事后算总账”的被动局面,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难以控制。
3.3 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且信息资源未共享
在实际工作中,各参建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纸质文件的归档,轻视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档案未同步管理,工程档案信息未实现共享。
3.4 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且非档案专业人员兼职多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档案人员一般是新参加工作的同志多、工程技术人员多,缺乏档案专业知识,对工程档案比较陌生,档案专业毕业或者有档案馆员中高级职称的人很少,熟悉档案法规和制度,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软件应用,用电脑进行操作并对档案进行开发再利用的专业人才更是奇缺。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业务知识了解较少,有的甚至不了解技术档案整理标准,对技术档案管理缺乏及时、有效、准确的指导,从而导致了管理人员对水利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兴趣不大,工作中存在被动性和盲目性。
4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创新措施探讨
4.1 完善制度,规范档案管理
首先,要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状况来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作出规定,让档案管理在形成、收集、整理和归档这几个重要环节都做到规范统一;其次,要引入约束机制来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要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考核的范围之内,并制定相关的指标来考核其工作的完成效果。
4.2 深化过程控制,实行全程跟踪
为实现工程档案及时归档和案卷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需做好工程档案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把关,使其渗透于工程建设各阶段、各环节中。为此,在启动工程时就应预先谋划,自工程立项开工前就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在工程开工准备阶段统一标准,要求各参建单位指定分管档案工作负责人,并建立覆盖全项目档案工作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档案员,明确业主、施工及监理单位等各方的职责,并将有关档案管理制度标准和要求传达到到各参建方,以提高各方对档案工作的认识,统一标准;在工程施工阶段实时监控,在检查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时,同步检查档案资料的形成、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和指导各参建单位项目档案人员如何立卷,检查案卷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容易疏忽的问题和容易出错的案卷材料重点检查;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重点加强案卷整理做好缺陷工程和未完工程及暂时未归档的文件材料的跟踪、检查,同时指导和检查竣工图制作、文件材料的质量情况,以及案卷和卷内目录的填写、图纸折叠、装订等是否规范、标准、统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一方面配足档案人员,保证档案人员的相对稳定。条件允许的,应配备专业人员专门管理;条件不允许的,也要设法提高档案工作者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其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业务培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培训:首先是档案业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使档案人员对工程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有明确的认识,又懂得工程施工流程,从而更有利于归档工作的开展;其次对工程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督促相关人员严格按标准执行;最后,对项目建设单位的档案专业人员进行工程文件编制的现场指导,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高参建各方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4.4 加强电子文件管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首先要有一套既能迅速地完成目录输入、修改、打印,又能准确、快速地进行数据审核、转储、查询、统计等操作的档案管理软件;其次加快纸质档案信息的录入速度,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档案目录系统数据库;最后要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实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同步管理,开发重要档案全息数据库,实现重要档案的全息机检,真正实现档案资源共享,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服务。
5 结束语
总之,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好,并不是单纯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工作人员最终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不可以为了一己之利,而单纯的对水利水电工程档案管理进行创新服务,表面化的创新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逐渐增加。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形成各种资料、文件及批文等材料。施工中形成的各类资料详细记录了施工详细情况,对工程竣工后的验收、管理及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
二.水利水电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资料可以有效地对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进行实时跟踪。拿一个单项水利工程来说,可行性报告和招投标文件表示工程实施的严谨性和规范化,开工申请资料表示工程已经开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反映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工程资料可以有效地反馈工程监督建设与管理工作。每一个施工工序都能从工程资料上反映它的时间、数量、人员、规格等特性,能明显地看出工程是否含有缺陷,如工程建设是否缺少许可、不符进度、数量误差等,都可以从中看出。就拿隐蔽工程验收单来说,要有施工单位提供隐蔽验收的项目、结构、数量,然后汇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抽样检查,检查情况和结果记录在工程验收单上,施工单位据此可以对自己施工质量状况和尚未注意的问题进行纠正,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可以较为清楚地知道问题所在,对项目建设与管理做到了如指掌。
三.水利水电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企业工程项目资料管理中存在管理意识薄弱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对于工程资料的认识不到位,管理意识薄弱。不能将对资料的有效管理落实到实处仅是口头说说。主要工作内容放在了抓工期、抓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安全等方面。认为只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建设就可以,完全没有认识到项目工程资料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从而导致了工程的建设之中档案资料的整理以及管理。
2.施工单位的疏忽
对于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资料,施工单位不是一步一步按照施工的每个具体环节来记录产生资料,大多数的情况是在这个项目工程将要竣工的时候在突击弄资料。这样不能真实有效地记录工程中的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就使得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大大减弱。不能真正起到工程资料的有效实用价值。
3.资料验收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对资料的把关不严
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对资料管理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资料的管理部门对资料的监管能力不到位。甚至即使是有一定的管理制度,但是有的部分不能有效地执行,违反有关的资料管理制度,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办事使得到最后工期结束后也不能很好地将资料完善。有的资料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相对业务素质不高等都影响了工程资料的价值。有一部分资料管理人员是临时的兼职人员是从其他部门抽过来的,这些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资料管理的业务知识缺乏,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人员在资料的整理过程中也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4.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资料管理中没有很好的应用
当今社会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下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信息化。在我们工程资料地管理中多数还在运用传统的资料记录方法,这样不仅在记录上有一定的落后性也在后期的检索使用中也不是很方便。
四.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资料管理的对策
1. 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工作
由于试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或施工单位为了整理资料方便,或施工单位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使得试验中取样缺乏代表性,取样频率不足,代表数量不确切的现象经常出现,因而试验结果不能较全面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情况。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因此,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进度取得同步。
2. 强化档案工作者的岗位技能培训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受各种条件的影响,档案管理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这些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技能要求,例如,档案存储知识、档案管理知识、工程基础知识等。可以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素质。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要积极培养档案工作人员懂技术、业务精通、会管理,而且要针对档案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识进行综合考试,实现持证上岗;集中组织业务培训。此类培训如果单位内部无法完成,可以请专门的外训讲师来做,重点针对各种档案文件整理、档案管理和归档等内容作详细培训。
3.进入施工现场,增强档案的真实性
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工程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对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同时,确保档案资料内容的真实性。具体来说,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登记在册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清查和摸底分析,对于一些特大型或意义重大的工程项目,在深入现场的同时也要与建设单位一同进行现场勘查,待了解实际情况以后才能进行档案编制。
4.重视施工资料编制质量
重视施工资料编制质量,是保证其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施工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章程,对其中所需的表格、书写形式等进行统一,便于材料归档之后进行查阅和使用,有效减少以往格式不规范带来的弊端。对于资料后期整理过程,应严禁造假行为,对不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的材料坚决予以取缔,避免对后续工程相关数据查询起到误导作用。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对各自部门资料管理实施有效措施,定期对所搜集和整理的资料的真实性、完成性进行审核,对其中出现问题的资料进行及时修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
5.提高资料管理队伍综合水平
提高资料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是保证资料管理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针对资料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应配置专业技能与责任心均比较强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通过对施工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充分挖掘,对适合该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整,对不适合该岗位的工作人员实施换岗,在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促进施工企业资料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施工企业也可以通过积极鼓励企业员工实施轮岗或换岗制度,将其工作内容与个人绩效、晋升、进修等充分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创建优秀的资料管理人员队伍,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资料管理水平。
6.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填写要完整、规范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的填写,要结合技术复核、质量检查工作进行,并按要求填写工程名称、部位、隐蔽检查项目、检查意见及检查人、检查日期等。对涉及设计变更及洽商的部位要详细说明并写明依据,以便后工程结算参考。隐蔽检查记录上不能存在未完事项,文字表述清晰。
五.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程资料管理过程中如出现疏漏,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对企业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损,所以必须加强工程资料的管理力度,强化工程资料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工程资料管理的严谨性和全面性,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董江艳.水利水电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农业,2012,(15):246-247.
[2]陶鉴.浅谈竣工资料管理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3).
[3]孙锦洲.浅议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料管理[J].科技信息,2009,(23):1022-1023.
[4]崔明钦,甘浪菊.水利水电工程土建项目施工资料管理管理浅谈[J].四川水利,2008,29(6):88-89.
[5]种小玲.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档案资料管理[J].科技信息,2009,(13):2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