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篇1

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不是所有的合作学习都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布置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及实施过程。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分组策略、目标设置、任务选择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估等都要进行全面设计,并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提前准备和收集资料,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就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思考。通过精心的设计,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问题有进一步更深入的认识和有所创新。所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扮演总导演的角色是对学生学习促进的很好体现。

如电表的改装教学,合作学习过程:提出问题―问题引导―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由于表头的满偏电流和满偏电压都很小,不能满足实际测量,怎样利用表头测量大电流和大电压呢?

教师提示:表头的内阻和允许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是一定的。那么在允许的电流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增大电路两端的电压该怎么做?同样在允许的电压一定的情况下,为增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该怎么做?

学生合作讨论:利用已学串并联电路的相关知识,大家较容易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引导:如何计算分压电阻?改装后的表盘刻度还是均匀的吗?

分流电阻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或自主完成。

二、合作学习进行阶段,教师应该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调控者

教师在布置完小组学习任务后,不是就没事了,而应该在事前深刻领会和把握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职责。首先,教师要组织各小组进入学习情境中,不让学生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或者脱离学习主题而出现“不合作”现象;其次要密切关注每一个组的表现,及时发现各小组的问题,并给以指导或督促,做好调控。再次,亲临有问题小组的学习,参与小组学习,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关注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的表现。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事先没有预想到的情况,提出和问题解决关系不大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和指导,调控学习和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在教授“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一节,设置合作与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参与小组讨论,指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合作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分析,归纳现象,得出结论。

三、合作学习深入进行阶段,教师更应是参与者和学习者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并不是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合作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有所不同,新的学习方式要有新的教学行为来支持,但并不是完全改变教师课堂主导者的身份,因此,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更不容忽视。只不过教师的角色定位随之发生转变,由原来的传授者变为知识学习的创设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合作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课前准备不一定充分,知识储备不一定充足,考虑问题不一定全面透彻。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合适的机会把正确的思想与观点教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做更全面深入的思考与分析。教师只有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中,才能让学生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过程是一种“人际合作关系”的训练,教师和学生都得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教科书中设置很多“思考与讨论”栏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可以采取自主独立思考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总之,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和学生掌握情况,教师适时给出点拨,在每个学生都充分思考问题以后,教师可以给出大家不能解决的问题结果。

四、合作学习交流和汇报阶段,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和质疑者

篇2

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外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外语教学界已成为趋势。虽然在考虑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时,仍有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贬多褒少,但有一点我们无法否认:外语学习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不同兴趣、个性、需求、目标等因素必须被突显出来。因此,外语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定位转人了教师和学生交相作用的多维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近年来各种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并取得了相当的功效。例如,对外语学习者的个性因素(personalities)分析(虽然目前尚不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使我们看到了学习者的不可忽视的个体特征;又比如,我们试图通过对外语学习者的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来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教师的教材选择等等。但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卖践探索予以肯定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这一转换使得原来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起来。

就外语教师本身而言,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摆脱那种粗浅的想当然的认识水准,即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不过是几套由教学理论专家们研究、总结出的适用于不同外语学习目的的,现成的方法。可以随时取之为我所用。本文无意深究这一中心转换给外语教学方式、方法上带来的巨大变革,而是从作为施教者的外语教师本身人手,分析其必须承受的,由这一转换带来的多方面的心理、认识上的冲击。通过对外语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比较、指向定位和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的反思,使外语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对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达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使之适应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实践。

一、对外语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历史反思

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外语教学法从广义上可以看作是一门研究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的科学。它与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邻近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中汲取理论和实践的依据。从狭义上说,外语教学法一般指用于具体的外语教学方式、方法。传统的外语教学法研究,无论是语法翻译法,还是直接法,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忽视对教学对象—学生的研究。虽然名曰“教学法”,实际上多半讲的是教的方法,教师的权威性是优越且不可侵犯的。

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认知心理学家发展起来的认知法标志着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的反叛,这就促使外语教学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种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活动和学生的实际操练为主,让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大量的言语活动掌握运用外语的能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交际法(也称功能法)的问世,使得交际能力的培养几乎成为世界各国外语教学最普遍的宗旨。作为交际法理论基础之一的心理语言学认为,外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学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方法。强调必须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的历史进程中,从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作用的转换上看,可以宽泛地分为语法—翻译法为表的单一指向的教师中心模式和以交际法为代表的多维指向的学生中心模式。

勿需讳言,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仍占有一定势力。抛开教学条件、课程设置等诸多外在因素,仅就外语教师个人而言,我国传统的“私塾”式教学方式,也包括从国外借用的语法—翻译教学模式,恰恰迎合了我们的“师道尊严”、“师者如父”等威严的师尊形象的心理。我们无意全盘否定这种从民族文化堆积而来的传道、授业模式,但我们却不能彻底否认这种传统带来的潜在的心理影响。特别是在语言和文化双方面共融的外语教学中,这种深层的影响可谓是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重大心理障碍。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要想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向,外语教师必须更多地反思“学生”作为中心这一模式的复杂性。从学生需要、学生个体差异等诸多方面来分析、揣摩教学对象,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计划、方法、材料的选择等等。简言之,就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安排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无疑使教师的角色多元化、复杂化,形成一个即是组织者、教授者,又是倾听者、合作者的多维地位与作用的空间。

二、从单一到多维的指向定位

传统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教学可以把教师比作中心点,对学生进行单向辐射,通过教师的讲授来连接、指向学生。如果把学生的反应、提问等看作是对教师的反向指向的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指向也总是在教师单向讲授框架内进行的,而且教师并不鼓励学生个性因素的积极参与和发挥。可以想象,这种单向教授方式对外语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缺乏直接效果的。它总是在完成了词汇记忆、语法规范之后把实际语言操作能力交付给学生自身,或寄期望于毕业后的工作磨练。这就造成了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讲授便成了权威式的命令,其作用不外乎使学生准确掌握语言知识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恰恰与此相反,教与学的关系从传统外语教学中单一的讲授转而变成了多角度、多方位的交互影响与作用。基于这种指向的变化,外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也随之而多维化,所需考虑的问题也就更加多元化、复杂化起来。学习者具有什么个性特征?出于什么目的?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发生所用,使其逐步学会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又有哪些因素导致学习上的停滞不前?作为外语教师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又该担当么角色?如此众多的问题本文无法一一展开,仅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以学生为外语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中心定位意味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模式不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而是各教学环节的根本所在。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多维的深层沟通,学生不再仅仅作为表面的齐整划一的抽象对象,而是具体的、有各自需要的独立个体。他们不再是外语学习中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外语的积极使用者、语言规则的理解者、发现者,并在大量的交际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规则。他们先于外语学习而在母语习得和本族文化培养过程中得来的经验、发展起来的个性特征等等,都必须在外语教学中予以充分的重视。此时,外语教师失去了中心地位而成为对学生的外语兴趣的培养者、学习动力的激发者、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学习问题的回答者、启发者和总结者。

其次,在外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必须纳人到教师视野之内。教师由单一的讲授者身份变为“善解人意”的观察者、判断者、理解者等多重角色。对外语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诸多情感因素,如态度、动机、内向与外向,言语焦虑、移情能力、自信程度等,必须予以理解、尊重和引导,以使学习者最大程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消除消极影响。

再者,外语教学中的材料选择也应该适合于不同课型而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以阅读文章的选择为例,传统的作法往往是教师从个人的好恶和教学经验出发,把自以为合适的文章作为教材提供给学生,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学习者对阅读材料的满意程度取决于材料本身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标准和需要,这种标准一般由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期望、语言水平、知识面、兴趣范围等因素来决定。以此为出发点来选材,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根本出发点,教师在此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充分考虑适合学习者需求的材料选择者。

三、从权威到合作伙伴的关系转换

在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不同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着明显的差别。

以语法—翻译法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法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学上的权威和课堂的严格的组织者,学生在学习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导并按教师的指示去做,以知识的接受者,对语言刺激做出相应反应的模仿者的角色出现。

以交际法为代表的学生中心外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有着一种搭档或叫伙伴的关系。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上的顾问和带路人。学生的作用是主动的,以表演者、交际者、问题的解决者等角色出现。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和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问和回答学生的问题。再者,学生也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和讨论问题。

篇3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共同进行的一种双边活动。就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知识体系,形成技能和促进身心发展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四个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知识体系,教学手段主要是教学方法、形式、教学艺术的运用以及一些现代教学设备器材的运用。

教学的这四个基本因素,构成了教育活动纷繁复杂的关系,其中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矛盾。在这一矛盾中,就整个教学活动来看,教师无疑是实践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导作用。教师是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他要改变的对象,要使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进一步发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由无知到有知到知之多,关键还是要靠自己,教师只是中介,是传递者,是其认识事物的手段中的主要成分。我认为在教学中师生都是活动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没有师生的参与,就构不成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主要方面。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指教师受社会的委托,体现着一定的社会要求,他使学生的身心朝着一定的社会或时代所要求的方向发展;老师是启蒙者、是组织者、是领导者,他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面、学习方法起着决定的作用;教师正确的教育,可以焕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指导,学生才能迅速地把知识技能掌握,并使身心得到发展,教师只有将所教的内容转换成学生乐意接受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学性、自主性、能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施加的影响或将认识的事物主动地转化在自己的头脑或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的智慧、才能、品格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学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只有在他自身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才能得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并非是消极地接受于教师,而是随着教师的教而作出积极的自我调整和控制的过程。因此,他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受动的一面,也有主动的一面,而他只有在自觉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时,才能主动将外在的教学内容向自己主体转化,形成某种能力。所以,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习只是一种外力条件,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由此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那么这样一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地位是否就发生矛盾了呢?其实不然,这两种提法,角度不同而已。我们从学生的能动性看,学生的能动性表现为学生的学习不是单纯受制于教师的被动学习,他能在教育过程中自觉地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积极地配合教师,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教程中,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有的知识水平(旧知识、旧经验),自觉地去探求外界事物,有时甚至可以跳出教师的引导主动探求学习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能把学习看成是完全由教师决定的,教师无法超越学生自身的意识而为所欲为。教师主导作用就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自己学习,自我发展。

篇4

近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信息化”的潮流。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大突破,都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教育已经经历了两次革命,目前正在经历着第三次革命,即信息革命。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便捷,人们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将有极大的改变。这一切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力工具。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引起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变革。人类的认识从物质转到能量,曾经引起整个时代观念的变革。当认识再度扩展到能够透彻阐明信息的本质和利用信息产生资源的基本规律的时候,当人类的交往、工作、生活、学习等各领域出现了崭新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的时候,必将引起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我们以往的学习,教学关系是固定的。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一旦为师,终身为师。而现在为师的基础变了。一来社会变化太快,二来科学知识体系变化也太快,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材料已不再局限于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出现了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及多媒体软件、网上教学节目、卫星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有了这些教学材料,学习者就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广泛而丰富的教学知识和内容,打破了师生必须在同一教室空间里面对面才能进行教学的状况。教学形式正从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按教科书内容进行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向现代网络化、多媒体教学发展;教育模式正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开放式的网络教育发展。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应运而生。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贯彻,人们听取世界高水平教授课程的要求已经或正在实现,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可能;学术交流空前繁荣,合作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日新月异地高速发展;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动力;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教育,不再只是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写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全面成长的助手,成为信息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教练”或指导者。在校园里、在教室里进行的,由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表和上下课钟声决定的不再是教育的惟一形式。教育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在学习者的成长中。“学校再也不会是一个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人们在学校的学习只是人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基础阶段而已,个人出生至临终的全部历程都必须是学习的历程。这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育系统,它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学习,并使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为个性化学习和学习方式多样化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也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终身教育成为现实。

在信息社会开放式教育的条件下,由于教育环境的充分敞开,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教师仅仅充当知识输出者的角色就会禁锢学生的头脑、限制学生的眼界,会妨碍学生运用符合时代特点的先进方法掌握更多、更有效的知识。由此,教师角色必须作出适应开放式教育的转换,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在信息社会个性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和学习进度等“对症下药”,以促进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类型和风格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发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首先,教师应该是能使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的表演艺术家。

艺术大师卓别林幽默的表演能深深的扎根于我们的记忆中,深刻的表象能吸引人们去思考,去探索,去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生动的情景再现、过程经历,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计算机演示教学内容。它在提供情景、创设过程、克服某些条件限制、突出事物本质特征方面为学生学习概念规律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等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性。注重结合新课程的要求,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想,加强人机对话的交互功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针对难点、重点进行突破。

其次,教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导演者、信息的编码者和学生探究学习的指导者。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强调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支配者和知识的传播者。所以建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加强教师的指导,避免导致无效学习。一般的教师先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相应的网站(如学校或教师的网站)或服务器上,使学生在特定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既达到学习目的,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实施探究教学,开放学习环境,即答应学生自己决定需要什么信息、采取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指导者、促进者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所采用的基本学习方式包括:探究学习、设计与制作、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基本组织形式是合作学习。对于基础学科,进行一些探究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尽可能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教师及时正确指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少走弯路,发现问题,促进知识的合成及能力的提高。

再者,学科教师应该是学科资源库的建设者和学科教学创新的带头人。

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的教师素养已经过时,新课标教育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他们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从中获得科学的方法与精神。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去教给学生“一碗水”,还要去打造一个知识的“大海”,让学生能在其中遨游。教师平时要注重积件开发,加大学科资源库的建设。

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学习探究知识的大舞台,还要根据自己学科特点、课程要求,去创新教学方法方式,使学生真正能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例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及教师实验水平的局限,某些实验(如光的衍射、静电实验等)难于成功;某些实验(如布朗运动)可见度小;某些实验时间短难于观察或无法测量;某些实验的数据处理相当繁杂,难以找到简明的物理规律。而运用计算机辅助科学实验的模式是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的科学实验有机整合,形成多媒体实验教学环境,它可以提供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无法体验的场景,让学生面对问题,自己做实验,发现、总结规律。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自己设计实验,通过人机交互对话框调整参数,探究不同状态参数下实验数据的变化,推导物理规律。

篇5

学习型社会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就如何高效地完善个体的知识体系,不同的研究人员及教育理论给出了众多选择,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元认知理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元认知理论就是“认知的认知”,是人们通过学习、培训认知理论,掌握人脑记忆和自身认知特点,而有意识地、有系统地利用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来改善学习效果,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美国语言学家Richard Schmdit标志性的把元认知理论引入外语的习得过程,使人们更多关注习得外语过程中的人脑如何加工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优化。尤其是Anderson的ACT技能习得理论,为二语习得研究延展了领域和空间。元认知理论在国内同样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涉及词汇、写作、阅读和学生主体性等多个方面。但就教师在元认知视域下的作用和地位较少提及。

一、元认知策略的特点和对二外学习的作用

要理解教师在元认知视域下的作用和地位,首先要理解元认知的特征和元认知对外语学习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行为。

(一)元认知的特点

1.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背景、操作能力、性格特征和家庭影响等因素,个体的元认知水平发展并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个体元认知的差异性从侧面说明了元认知培养的重要性。

2.发展性

个体的元认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体的发展变化逐步完善。实验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元认知水平会逐步增高;同时会积极主动调整和控制实践活动的能力,从而使他控向自控转变;个体的元认知发展从不自觉向自觉,再到自动化阶段发展;随着个体在部分领域的成功和元认知理论的深化,他们的这些自我控制、自我监察的能力会进一步的扩展的整个认知领域。

3.可培养性

个体的元认知既可以随着个体自身的成长而缓慢发展,也可以通过专门的培训大踏步向前发展,在人们认识到元认识的这个特性之后,人们不遗余力的推动个体元认知的培训。人们主要通过元认知培养具体途径、丰富学生关于元认知的知识和体验、加强对学生元认知操作的指导、给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反馈条件、注重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与能力。

(二)元认知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元认知本质上就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即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学习任务、学习同伴、时间地点等内容。元认知在学习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各种要素,掌握学习过程,熟知学习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我学习能力、学习目的、自我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特征统筹安排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2.元认知也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控制,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或调整这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

3.元认知也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监测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的表现,反思自我在学习中的态度、方式、时间等学习要素的安排,评价学习中各要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为调整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奠定基础。

元认知的差异性、发展性和可培养性为教师通过调整自身地位和作用提升学生元认知水平提供了可能,而元认知策略对于学习促进途径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元认知和知识水平提供了可行方案。

二、英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元认知理论指导下教师作用和地位主要体现为“授之以鱼”的同时要“授之以渔”,在知识呈几何指数增长的时代,学校教育所获得知识在人生总体所需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意味着学习型人生的开始,知识只能最终属于会学习的人。那么,学校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如何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调整自我的地位,发挥出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作用,就成为目前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与元认知理论的核心理念、特征与对学习的促进模式相对应,教师应从以下方面不断努力。

1.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规划教学过程、创设情景,使学习方法融入学习过程之中,教师作为设计者的地位可以有效控制教学的方向,达成教学目的。目前广为关注的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成为课堂活动设计者的阐释,其本质在于通过设计出的具体情境为学习者提供语言应用的机会,提高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样,也可以设计出一些场景使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元认知理论学习的过程。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致力于知识讲解的准确性与完备性却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学过程设计者的职责,忽视了元认知理念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或更重要,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2.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当教师涉及好场景之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学任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要得到的答案与结果需要学生们自己去努力,老师只能提供目标和可能的方向。教师引导者的地位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学习过程的各种要素,促进学生的自我选择,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线教师会抱怨这样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这种担心在短期内可能会成为难题,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优势所在。目前广为传播的问题呈现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强调输出的教学法都是以教师作为主导者紧密相连的,这和元认知策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教师要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教师的参与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控制。这种参与不是作为引导者的参与,而是作为和学生具有同等地位的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具有榜样的作用,通过在学习过程体现出的元认知策略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启示。在教师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学生知识水平、元认知策略的差异性、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因素,使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达到教学的要求,这时候教师就是学生的协助者,为学生较为明确地指明前进的方向。

篇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itself, discusse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decision by geography education in quality education very important: geography education can make the students 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arn to live better; geography education is moral education important, make students learn to behave; geography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improve students' qualities make, lifelong benefit from admission.

Keywords: Geographic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global consciousness

素质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人的素质是人的各方面素养和品质的总和,包含着生理和心理的、思想和身体的、政治和文化科学的,智力和非智力等方面比较稳定的本质特征。素质教育则是着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而实施的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是:它的目的不是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而是要面向全体,使国民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因此,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能单独完成的,但地理学科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涵盖面之广,教育因素之多,影响之深,作用之大是其他学科所难以企及的。因此,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应是主角、主课、主渠道,作用是极其重大的。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地理教育特点所决定的。

一、地理教育的特点

(一)地理教育的综合性

地理教育的综合性是由地理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科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科学,地理学研究范围极其广泛,上至大气圈对流层的顶部,下至岩石圈的表层,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智慧圈五大圈层组成。地理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地形、气候、土壤、植物、动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综合起来,认识各个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就是要引导学生将工业、农业、交通、城市、人口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过程综合起来,认识各个地理区域内的社会环境;就是要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起来,把握住这一地理区域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可见,地理教育能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在学科教育中唯有地理教育是横跨自然、社会两大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教育,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观念方面意义重大。

(二)空间性与区域性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这些地表物质总是以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而且有特定的地理空间位置。空间性是地理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最基本特征,形成空间概念,树立空间差异观念,培养空间分析能力属于地理教育最基本任务。

由于地表物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地表空间差异形成了地表区域系统。在某个地域范围内,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综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整体,形成独特的地理特征。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人类从茹毛饮血时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总是在与环境进行能量与物质的交换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文明得到进步,人的自身也得到进化和发展。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及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人类的活动总是在具体的时间地点中进行的。因此,人的一生在与环境的接触中,必须具有判断空间方位的能力,具有正确的空间观念,才能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可见地理教育对于培养人的基本能力——地理空间能力意义重大。

二、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是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和普遍关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是条件,它强调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和“人类必须求得持续发展”的口号已被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为了求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研究人口的增长趋势和人类与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这不仅推动了地理科学的发展,也深化了地理教育的主题。作为21世纪的公民,学生应该从经济、社会、生态和道德观念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既要发展又要生存,既要实现当代人的富足又要保证子孙后代的繁荣,既不能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部分人的贫穷为代价求得经济发展,也不能为了消极地保护资源和环境而致使经济和社会停滞等道理。而在中学教育的各个学科当中,地理学科是唯一的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基本教学内容的学科,因此在教育学生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可以使学生获得地理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学生可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地理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沟通相关学科领域搭建桥梁,并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和其他学科奠定基础,具体如下:

由于人类生存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例如,为了了解天气的变化,人们需要有关天气的知识,学会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为了出差和旅游,人们需要有关交通路线和旅游景点的知识,学会查阅地图和交通时刻表;为了了解国内外时事,人们需要有关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知识,学会记忆和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地理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如野外方向的识别,食物与水源的获取、地形地物的利用等都是基本素质必须的。

从事工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人们,需要掌握本行业所必需的地理知识。例如,从事农业生产,需要了解各地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农作物的影响;从事工业生产,需要了解工业和交通的布局;从事商业活动,需要了解原料的产地和市场的分布。作为一名军人,应该具有军事地理知识;参加国际交流,必须知道有关国家的地理概况……无论何种职业,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都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学生也需要各方面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地理学类各个专业(包括地理、地图、天文、地质、气候、水利、环境和城市规划等)的学生当然要有充足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其他专业如:经济、贸易、外交、外语、政治和历史等对于地理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地理知识成为沟通其他相关领域的桥梁。

(三)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人的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思想政治和品德素质,它是做人的根本。由于地理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以及地理知识与社会实际关系密切,所以通过地理教育可以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健康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开发,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由于地理科学以地理环境及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以与其它学科的教育内容相比,地理教育有着明显的特殊性。通过地理教育,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都能够得到开发,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

1.在开发智力方面的作用。学生要以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为感知对象,这些事物和现象多具有空间跨度大的特点,有利于宏观观察力的开发。一般地说,各种地理图像都具有要素众多,色彩丰富,层次重叠等特点,也有利于微观观察力的开发。由于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图像的复杂性性,有利于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开发,增强注意力。

学生要通过观察来感知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而形成各种地理表象。由于许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难以被学生直接感知,所以在形成地理表象的过程中,以及把握地理景观特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有利于想象力的开发。

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和地理原理,就要凭借想象和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类、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在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用推理——论证的抽象思维,还要大量运用联想——想象的形象思维,这有利于思维的全面开发。概而论之,这都与地理学的特点——地域性和综合性密不可分。其中地域性有利于空间思维培养;综合性,包括人地关系,空间相互作用等,对于培养人的综合思维能力都是很有作用的。

2.在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通过运用地图使学生记忆常用的地名和地理数据,认识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通过对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和地理原理的解释说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通过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关知识的综合与联系,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广泛迁移,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深化。

(五)地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健康情趣即审美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地理教育在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感特征。地理教材中千姿百态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形成不同形态的美感,就自然景观来说,如山体的雄伟美,峡谷的幽深美,山石的奇特美等。五彩缤纷的地理景观,能使学生感受到极为丰富的色彩美,如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光彩夺目的朝辉夕阳,光泽艳丽的矿物结晶,红黑褐黄的土壤岩石以及色彩缤纷的宫殿,服饰等,都以其特有的色彩给人以美感。另外,地理教学中富含形象生动的语言美;丰富多样的地理教学手段,会给学生以艺术美的享受。

所以地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六)地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方法论具有重要作用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而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与积累却浩如烟海、无边无垠,因此学生掌握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地理教育广泛运用综合分析方法,系统工程方法、类比推理方法、创造想象方法、实例研究方法、规划预测方法、多因子权衡决策方法等研究和学习方法,可以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可以在其他学科中移植应用,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

三、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地理教育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会学习,为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正确识人类的生存环境,其次应该正确规范个人行为。目前,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地理教育是在各科教育中进行上述问题教育的最有效学科,因此说地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是无法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36-42

[2]梅桃源.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2年(7):39-40

[3]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22-25

篇7

关键词: 主体地位;主导作用;权力分配

Key words: dominant position;the leading role;power dis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217-02

0引言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近来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认为语言应在真实生活情景的使用实践中学习。然而,对于这一学派也有各种不同的理解甚至误解。一种极端的观点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以学生为主,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该观点认为,学什么内容、进行什么活动都应由学生决定,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课内由学生,而不是教师,进行各种活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究竟该怎样理解?

1外语教学中的主、客体

在哲学上,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相互联系又互相对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当学生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时,其客体是作为教学内容的某种知识或技能。此时,教师扮演着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当他以辅助者身份为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服务时,教师的作用虽是辅的,它的重要性并不因此降低,因为它增加了学生认识和实践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作为主体,去认识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内容、学生、及其关系。教师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为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实施者这一主导作用。明确教学过程中这种双重主体和多重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特征,明确学生和教师各自的地位,才能准确地认识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活动的科学规律。

2学生主体论的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信息处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认为人的学习过程相当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像计算机一样,人脑是通过应用逻辑规则和策略处理信息的系统。当我们就所处环境和生活经历构建意义时,我们会使用感官收集到的信息,(通常称为自下而上的处理)和记忆中的信息(通常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正如计算机可以通过变化其硬件(电路板和芯片)和软件(编程),变成一个更好的信息处理器一样,通过改变孩子的大脑和感官系统(硬件)和学习策略(软件),孩子可以变得更为聪明。像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样,信息处理理论认为儿童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自我改造,儿童使用由先前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策略经修改形成其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反应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从先前经历的知识中形成新的、更先进的反应方式。因此,该理论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学生主体论的另一理论基础――构建主义(Constructivism)也认为,在讨论学习时应当以学习者为关注点,而不是所要讲授的学科内容。他们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学习者对自己生活经验和外部世界所赋予的意义,并不存在现成的知识,也就是说知识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构建的。他们认为学习并不是对现成的理论和思想观念的记忆。而是学习者对本来毫无秩序的一组感知对象所赋予的个人诠释。要求人们离开现成的观念和定论,把目光转向每一个各具特色的学习者,他们按自己特有方式创造性地解释周围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

3知识学习

构建主义者对学习者知识构建过程的强调使人们认识到学习者才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使教师把注意力由教学内容转向学生。这无疑对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关注点、忽略学习者需要、一味灌输僵化知识的做法得到改变。但是该理论对现存知识的一概否定也会导致另一极端――对知识和知识教学的忽视。虽然现存知识当初是由学者构建的,但我们不能因此便只关心知识构建过程本身,否定已由别人构建的现存知识。显然,谁也不能否定诸如文、哲、史、地等百科知识,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以及与外语学习相关的所学语言国家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知识的存在。这些知识无疑是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否定人类积累的文明成果,要求每个人的学习都从零开始,人类社会就不会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忽视现存知识进而会导致对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忽视。毋庸置疑,知识要由学生自己构建,但它有两种形式,①通过对现实生活、周围世界的观察、解释,从中提炼出意义,形成自己的观点、理论或知识体系;②以人类积累的现有知识为材料,经分析、整理、组织,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4 技能训练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Dewey)也论证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和机械训练,主张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口号。他认为灌输式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去“体验”教学内容,在活动中学习。

如果把语音、语法基本知识看作大学外语学习应具备的基础,大学阶段外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掌握用外语进行思想表达和交流的实用能力。语言活用技能的掌握,跟任何技能的掌握一样,需要大量的语言使用实践。因此,应根据外语教学的实际条件以及具体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不同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语言使用活动。

构建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动作经验的必要性,要求为学生提供既动手、又动脑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学习内容以有效获得所学技能。外语技能的掌握不同于外语知识的学习,它像游泳等技能一样,不是仅靠对规则了解就能获得,而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才可能达到运用自如。以游泳技能的掌握过程为例,仅仅懂得游泳规则并不能掌握游泳技能,而必须在知道了基本规则之后实际在水中大量的游泳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体会,在尝试、错误、再尝试中慢慢掌握,直至最后的熟练自如。所以,仅靠传统的讲座式教学,学生并不能真正掌握外语听、说、读、写等语言使用能力,所掌握的常常是哑巴、聋子英语。为了避免传统外语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足,外语教学应强调实用能力的训练。

语言实用技能训练大体可分为两类:1.一般语言能力的训练,它包括流利的口语听、说交际能力和熟练的笔语读写能力。进行这种能力训练时,学生可就某话题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历等,在词汇、句型、语法项目等方面没有任何限制。2.具体语言能力的掌握,它要求学生掌握某一具体语法、词汇、句型等知识点的实际使用。

5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权力分配

学生主体论的倡导者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43)提出了著名的需要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社会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满足了,人才会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因而教学中只有当学生感到舒适、放松、安全、并受到尊重时,才能追求更高一级需要――自我实现,即求知和自我完善。

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的极端例子中,学生有时得不到舒适、安全、和尊重,求知和自我完善自然难以发生。不仅如此,学生对学习的自控能力也受到怀疑,学习全由教师控制,自己无权决定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因而,学生往往养成过度的依赖性、被动性、和惟命是从的态度。李等(Lee et al.2003)和布兰德斯等(Brandes and Ginnes,1986)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师生相互依赖和尊重以及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柯维(Covey,1989)认为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并对学习内容和习得过程有决定权,他特别强调了学生自我指导对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库姆斯(Combs1965)也认为,学生自我感觉对其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教学应当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为目的。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指导能力并为其提供自控学习的机会。据研究证明,学生努力实现自定目标比按教师规定目标学习更具学习动力和效率。在传统的教室里,教师是信息的提供者,知识由教师单向流向学生。与此相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强调知识共享以及做决定时师生之间的合作。一方面,教师拥有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学生却有着教师不具备的重要信息――各自的语言能力、生活经历、以及适应的学习方法。离了这些信息教师也不能进行有效教学。这要求教师容许学生就学习内容和形式发表各自看法,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分享权力。

因而外语课堂上的决定权不能走向任一极端。全由教师或学生决定都不会引起真正有效的学习。在需要时,教师和学生应当共同决定一节课、一个知识点、一种语言能力采取何种活动。教学实践中,师生怎样分享权力应根据所要掌握的具体语言知识和能力的特点随时调整,既要避免极端教师中心论的灌输式教学,又要防止学习内容和形式全由学生决定的做法,做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兼顾,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6结语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有效学习所需要的感情、心理等条件,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和智能水平,创设学生有效学习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重视学生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发挥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性,提倡教学内容和形式决定权的师生分享。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以其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方面的优势,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以及对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指导、启发、和组织更显出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

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并不矛盾,二者并非对立、排斥的相互关系,而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否定学生作为认识和实践主体的地位,便否定了教学目的本身;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忽视了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Brandes,D.and P.Ginnis,1986.A Guide to 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Oxford: Blackwell.

[2]Dewey,J.1938.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3]Lea,S.J.,D.Stephenson,and J,Troy.2003."Higher education attitudes to student-centred learning: Beyond 'educational bulimia'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Maslow,A.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2nd ed.).New York: Harper & Row.

[5]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教育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篇8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02

引言: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和指导思想,旨在为国家培养具备专业技术或技能、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具备“零距离”上岗能力、德才兼备的优秀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职业院校学生固然也是社会成员。社会成员既需要遵守法律又离不开法律的保护。随着我国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依法治国的需要,加强高职学生法制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课题。近年来与高职学生相关的违法犯罪现象屡有发生,甚至发生校园喋血事件。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法制教育方面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学生的法律素养较差、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亟待加强。本文从法律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如何加强高职学生法制教育及加强职业教育学生法律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得出法律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职院校法律教育现状分析

1.高职院校重视专业教育,对法律教育重视度不足。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往往以专业技能教育为重心,注重对学生讲授相关技术理论知识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际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数高职院校对法律教育重视度不够,在课程设置时仅为学生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程,且将法律基础课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在由于这门课程多以考查课方式进行考核,课时量十分有限,教师能够讲授的内容少而浅。因此,学生在上课时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没有必要认真听、仔细背、深入理解。故而没有足够的兴趣去深入学习,仅疲于应付考试。此外,高职院校与全日制高校相比缺少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很少组织法律知识讲堂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学校没有学法、懂法、知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这种条件下的法律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根本起不到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培养法律素质的目的。

2.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结构不完整。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的现象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与法律文化研究有紧密联系的概念,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见,认为职业教育是“失败者的教育”,是学习成绩最差学生的选择。的确,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较之统招本科院校学生确实存在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比如知识基础薄弱、知识结构不完整、学习力差等。这些方面的欠缺使得高职学生也存在法律知识结构不完整、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比如对于某部法律,虽然知道一些法律条文但不理解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外延,不能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缺乏对法条的灵活应用,更别说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高职学生犯罪率的居高不下正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而成为被侵权对象也恰恰证明了他们法律知识结构不完整,缺乏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3.高校法律教育方式、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需求。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抽象而枯燥的法律课程学习无疑带来了不少阻力。教师仅仅都是在给学生泛泛罗列灌输一些法律概念、术语等,没有针对性的讲授一些引人思考的案例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师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满足不了学生走向就业市场后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造成高职院校学生法律素质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

1、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流传了多年的人治传统,形成了民众法律意识缺乏的状况。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不够成熟,与法治社会的进程还有很大差距。虽然我们正在开展依法治国建设,但长期形成的源自历史的消极因素和体制环境如“官本位”和“人治”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人们。高职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潜意识里也抹不去这些观念,这便是造成高职学生法律素质偏低的历史原因。

2、高职教育体制的限制。虽然国家在法制教育方面对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持同一标准,但高职院校由于未将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纳入教学培养目标体系中, 学校、教师对学生法律教育都没能引起足够重视,使高职学生产生“法律基础课不重要”的错误认识,这种错误的教育体制不能满足培养就业市场全面素质人才的需求。

3、客观方面的原因。由于高职院校招生分数线较低,往往是高考中未达到本科线的学生的选择。而这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对新知识获取的速度较慢。加之社会方面存在的种种偏见,使得高职学生往往产生自卑的心理。他们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得过且过的偷懒思想。这种客观方面的原因也给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加强高职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1、提高对法律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所占地位的认识。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备各项综合素质的高水平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法律教育与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是相辅相成的,它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逻辑能力。面对当今这个法律日益健全、人们越发重视法律的社会,单纯具有某项专业技能根本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因为,每个人都不是绝对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具备熟练而精湛的专业技能又熟谙法律常识的“一专多能”人才才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最终落脚点。这既满足国家对高职院校办学的要求,又是检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好坏的标志。

2、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由于目前的职业教育缺乏对法律教育的足够重视,法律教育基本流于形式。高职院校对法律教育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所设置的课程和学时不尽合理、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为此,对高职院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进一步充实教材内容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法律教育教材普遍存在教材内容滞后、系统性差、难易程度与职业教育不匹配等问题和不足,已经满足不了新形势的要求。所以,应选择贴近生产和生活的法律知识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再附之与职业工作相匹配的专门性法律知识,兼顾知识的专业性、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在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法律的理解水平、增加理解深度、锻炼学生对法律实用性功能的理解。

调整课程设置 一些高职院校为提高就业率,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专业课冲击基础课的现象。将法律教育的课时挤到30多学时,这仅能让法律教师紧赶进度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为避免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如走马观花一般,应尽量调整延长法律教育的学时。此外,学校的法律教育仅以教材为主,缺乏对课外知识的获取,往往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在设置法律课程时,应在每学期适当增加丰富法律知识的活动课,让学生通过对法律基础理论的掌握,增加活用法律的技巧。

篇9

物理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实验教学。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教材改革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物理教师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实验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因此,物理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工作时,要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物理实验在教学工作中开展的重要意义

(一)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利用实验来开展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观察到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进而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例如:某高中物理教师利用“无声”操作实验的方式,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并不对学生进行讲解,也不会提问问题,在实验操作结束后,选一名同学来回答问题,并让其他人根据答案进行补充,这样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能够让他们更有兴趣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工作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生兴趣的提高,就能让学生有一个饱满的热情,进而提高其物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二)加深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高中生处于青春发展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一切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物理实验的开展,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参与到物理教学工作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实验应用其中,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但实验结束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相应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引起一定的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建立一定的物理改建,并把相应的物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物理能够对对物理理论进行验证

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物理实验,能够对物理理论进行验证。物理实验能够作为检验物理理论的必要手段。物理假说,主要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主观反应,但是却不能作为一种真理性的标准。因此,需要利用物理实验来对理论知识进行必要的验证。课堂上的实验过后,学生就会对教材中的物理知识有一个有效的判断,进而判断出,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和理论的正确与否。

二、高中物理教学种应用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 加强课堂上对演示实验的应用

高中物理课堂上的演示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演示实验,这些实验的操作较为简单,实验过后反应的物理现象也相对比较明显。因此,加强高中物理教学中对演示实验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物理课程的学习质量。例如:某物理教师在演示“浮力”实验时,会将实验过程变得细致,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沉醉在实验过程中,并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沉浸于其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二)加强对物理课堂上探究实验的应用

高中物理探究实验,主要指的就是,让学生参与必要的科学探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科学探究,来激发自身的科学能力。对于物理教师而言,想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认为,在这个阶段,加强对科学探究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显得十分重要,而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整个实验的探究中,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例如:某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平面镜成像”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做出来自己的猜想,并在投影的过程中给出提示,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就一步步的考研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三)在习题中配合开展实验

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习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但是,做习题的时候却是无从下手,尤其是碰到与生活实际关系密切的习题,更是不知道要怎样解答。因此,需要将物理实验融入到学生课后习题中,这样就能够让物理习题中提到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真是,让学生能够真切的体会到习题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和现象,帮助学生进行解答。例如:某物理教师在讲解“渔民叉鱼”的习题中,利用分币来对水面升高的现象进行解释,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习题中的情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能够使物理教学工作变得更加直观,进而让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物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篇10

在开放教育条件下,主要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通过改革完善专业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德育大纲,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强化实践实验环节,深化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对开放教育学生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素养、艰苦奋斗精神、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理性意识、科学精神的教育,进一步培养开放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促进个性、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计算机教室的出现及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的出现及使用,尤其是局域网络在计算机教室的大量使用,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不断地树立信息观念,来共同营造信息化氛围,增强了教育界人员重视各种信息、研究各类信息、利用各种信息的新型教育观念。尤其是多媒体网

络教学的应用正成为一种新式的、有效的并不断占据主导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教室的教学模式分析

1.丰富了教学资源

计算机教室克服了以前传统教学中所受到的空间上的限制,完成了以前在传统教室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从封闭的教室走向了外面无限的空间,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有效地拓展了教学范围。互联网络作为一个平台,在网络教学系统中,有大量的学习资料和一些文、图、声、动画并茂的教学课件。

2.增加了教学互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自愿参与的意识,使教与学成为相辅相成的两部分,计算机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式学习的能力,改变了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计算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师生交互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方便了教学和学习

沾满白色粉笔字的黑板逐步被色彩鲜艳的电脑显示器所替代,无趣死板的钢笔将被灵活的鼠标、键盘所取代,学生不用再每天背着那个装满各种教科书的大书包,只需轻松地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从众多的教辅资料库存中,调出自己最需要的那本书就可以了。

二、计算机教室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1.计算机教室的教学可以增进学生对高科技的了解和认识

计算机是高科技的产物,计算机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发展突飞猛进,深入各个领域,与现代人的生活休戚相关,学生从学习计算机课程开始就接触到了高科技,随着学习的深入,对高科技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乐趣,从而激起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要求。

2.使各种抽象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很多的课程学习内容都要通过教师的演示及其提供出来的各种观察材料让学生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但是,由于观察对象的不同及特殊性,比如:形象不具体、不直观时,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便可以简单地达到形象、直观的目的。

3.全面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些概念、知识,教师用语言或传统的示意图等手段往往很难讲清楚说明白,使学生经常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而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就可以帮助我们显化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能让学生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讲解,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靠教师讲,而学生只能根据教师讲的情况去进行想象,没有清晰的图像和结构。如果利用计算机教学,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幅动物及其骨骼的图片,

通过动态的画面,其情境奇妙、形象、生动,然后通过实际观察、分析,总结规律,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

能力。

4.帮助学生树立辩证观点,大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计算机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成生动活泼的有声有色的画面,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示要解决的抽象问题,为学生展现一些连续变化的教学过程。

5.通过制作或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学生也参与计算机的操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参与一些课件的制作活动,这样学生通过制作和操作,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其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6.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不仅要在设施、设备上进行颠覆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上进行了彻底的革新,传统的教育观念已远远落后于现代教育思想,难以完成培养21世纪高素质现代化人才的历史重任。因此,引进新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时代的要求,是进步的需要,是发展的必需。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思想,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且更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尝试,从而能让学生增强信心,积极地投入,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阅雄.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12).

篇11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通过文学艺术以及其它各种审美对象对人的影响,以唤起美感的方式对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其核心是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来塑造人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美育就是情感教育。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情"是它的灵魂,我们要靠它来敲开受教育者心灵的大门,用"美"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说,语文教育中没有知识传授不行,那么缺少情感的语文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拿起"情感"这个教育武器,还学生一个各抒己见、激情澎湃、生机盎然的课堂,还学生一个完美的精神家园。

一、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材内容看,语文教学应该拿起情感这一"武器",还语文教学本来的面目

语文是一门非常美丽的人文科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其基本特色。这决定了它具有言语教养的功能和精神陶冶的功能。新课标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课程设计三维度目标,十分突出了情感教学的地位,情感教学不仅是促进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这些话道出了情感的真谛。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强调情感,它可以让学生伤心得泪流满面,愤怒得拍案而起,高兴得手舞足蹈……试问其它自然学科能做得到吗?

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大都为名家名作,情文并茂,课文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内容上看,有的歌咏祖国的山河,有的描绘绚丽的自然风光,有的赞美祖国的繁荣昌盛,有的歌颂气吞山河的英雄,有的展示平凡人物的美丽心迹,有的表现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有的抒发人间的美好感情……这些内容,无一不是对美的展示和对美的向往;从形式上看,摇曳多姿的篇章美、波澜起伏的情节美、珠圆玉润的语言美,都会让人产生美的遐想和启迪。可以这么说,教材里的每篇文章,都是美的典范,它们展示了一个璀璨夺目、丰富多彩的"美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审美教育的丰富内容。只要我们选择恰当的美育方法,就一定能把学生带进"美的艺术之宫",让学生在其中采珠撷玉,在思索中提高境界,在审美中陶冶性情、美化人性。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只要抓住了教材的许许多多的美的因素,坚持感情原则,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情感的脉搏,就能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使学生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在潜移默化中心灵获得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二、从情感与美育的内在联系来看,语文审美教育必须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有其中介因素才得以实现的。审美活动都是以情感体验为其核心的,没有情感便没有审美。因此,情感的调动无疑是以美启真、以美扬善的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关键。教师在用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髓等文明来武装学生的时候,应成为传递情感关怀的使者,注意用情感来浸润学生,以使学生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存在方式。

三、从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来看,情感对语文教育有很大促进作用,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地存在于人的体验交流之中,任何人无法把它们严格分开。情感教育始终伴随着语文教学,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主导下,通过教材中介,将学生与作者在认知、情感两方面沟通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认知、情感两方面都有所收益、有所长进。认知之贫乏必然与情感之贫乏相对应,而情感之贫乏必然与认知贫乏对应着。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过程一般分为:感知--理解--评价三个阶段。感情在学生认知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感知阶段,情感具有激发、选择和整合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情感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情感使感知活动指向那些与学生主体需要相关的学习对象等。

在理解阶段,情感具有驱动、调节和诱导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抓住文章的文学因素,把握文章的情感脉搏,由情入理,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

在评价阶段,情感对学生的语文评价具有过滤作用、激发作用和移情作用。如对阅读的兴趣能使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能力增强,思维活动灵活,对阅读对象及时做出真切、中肯的评价。可见,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交织在同一教学过程,任何人都无法把它们分离出来,情感对语文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语文科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它有自身特别的审美教育任务,学科的特点使得它具有特别的教学规则。不论从学科的性质、教材的内容还是从美育和情感的联系、语文学习过程等方面来分析,都反复在提醒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要以情动人、人情感人、以情塑造人。

参考文献:

篇12

通识教育是一种源自西方“自由式教育”的教学理念,在西方历史流传已久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教学成果,它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方面入手,对学生的道德、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实现积极的引导作用,以期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差异与精神品质。我国古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相关性论述,如《中庸》中提及的“博学审问”,强调知识丰富、拓宽视野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通识教育所能带来的教育教学成效愈来愈显著,我国高等院校也普遍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指出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应以语言知识与应用为主要内容,强调跨文化交际的人文特点,综合选择英语教学策略。围绕这一文件,国内高校纷纷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大学英语通识化则是其中的重点方向,取得了一些成功实例,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1、大学英语是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

顺应当下全球紧密结合的趋势,英语早已成为国人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实用技能,在大学教育中同语文学科一起,成为通识课程设置中的基础部分。我们可以从通识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入手,来对大学英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还多以应试教育为主,尤其是高中阶段,之前经历了长期的文理分科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严重失衡,甚至会出现文科生、理科生交流困难的情况,到了大学阶段,无论是学生自我发展需求还是学校教育的外在需要,都期待通过通识教育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偏失,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英语则是文科生与理科生都需要重点掌握的科目,可以其为切入点,例如学生大学英语初始学习一定会遇到的“Introduce your major”、“Discuss your high school life”等等,通过这一交流过程,学生不仅可以打破入学的尴尬氛围,还可以了解他人眼中世界,实现同学间的优势互补。

其次,通识教育还肩负着整合各个领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的使命,学生首先要获取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知识,达到一定的储备量,方才能为知识融合奠定基础,而部分领域获取到的最新文献往往是英文原版资料,比如半导体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等,英语的工具性与实用性在此得到充分体现,作为语文的补充,为学生获取资源提供服务。通识教育的最高目标则是超越功利性追求,实现“全人”的培养。目前很多情况下,知识与伦理、社会道德已经“分家”,社会趋向冷漠,通识教育则希望受教育者身心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而英语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这一过程中势必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塑造学生完善人格起到积极引导意义。

2、英语文化教学是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国外文化的自由、民主与我国文化的厚德、内敛相辅相成,优势互补,而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多种文化的融合实现学生心智的平衡、拓宽学生视野,实现学生德、智、情、意全面发展。英语架起了我国文化与国外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获取原汁原味的国外文化,学生的多元审美能力将会得到提升,学会尊重不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学基础英语课中一般都会设置“Culture”章节,但在真正学习中,文化是渗透在英语学习的一点一滴里。例如在“Architecture”主题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搜集不同风格的国外建筑资料,而后进行课上交流,在欣赏与讨论的过程中,透过不同建筑风格去窥探那个时代的背景、不同设计风格蕴含的人文精神,拓宽视野,在不同种文化的碰撞中实现思维的深化。而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逐步推广,不少大学也专门设置了英美文化赏析选修课,还有一些透过艺术了解文化的课程诸如英美电影赏析、外国戏剧赏析等等,学生有了更多深入了解外国文化的机会。在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真正融入情境中,通过与国外先进文化对话的方式实现自我提升。

二、大学英语课程通识化展开途径

1、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通识教育注重对学生思考、逻辑、沟通、想象力等多种社会适应力的培养,涵盖三大知识领域内容,且要求每个领域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尤其是自然科学类目,思维习惯、研究问题的方式、历史发展脉络等等,教师很难深入理解这些学科内容,更难以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去传授给学生。事实证明,即便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也是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的,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英语通识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来,其他专业背景出身投身英语教学的人才愈来愈多,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一条道路,许多高校开设双语专业课教学,学生可在不同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

2、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大学教育鼓励自由发展,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课程,因此,学校在进行英语通识课设置时,可采取分层次的方式,即在规定的学分内,既有如英语写作、英语口语练习、外文文献检索等基础性学科,又有提升学生社交能力的口译、笔译、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应用性学科,还应包括国外影视赏析、国外戏剧赏析、国外诗歌赏析等文化鉴赏类课程,通过三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应用能力、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互动探究,合作学习

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沟通能力已得到极大发展,学习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寻求到解决方法,合作学习已经是大学中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方式。在通识教育中,合作学习可以展现更大的优势,通过组内成员的交流沟通、组间同学的思维碰撞,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英语课堂中许多主题都适合探究学习方式,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主题适宜采用演讲的形式,通过演讲者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发所有学生的情感共鸣;“Traveling”主题更适合PPT演讲,学生可自己搜集美丽的图片,悠扬的曲子,以PPT、Flash、Video等形式进行展示。在合作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激发,学生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符合通识教育能力培养的要求。

4、第二课堂,寓教于乐

大学期间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目前许多大学都有英语社团,邀请外教加入,设立英语角,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交流沟通,谈生活中的趣事、谈学习上的困难、也可以倾诉内心的烦恼。在这样一个温馨的范围内,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学生的思想更易得到良性引导,心理也能得到积极的塑造。

大学英语在通识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识教育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贯穿于教育中,为培养高素质的“全人”奠定基础。

篇13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 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我们必须明白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就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数、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据我所知,多数数学老师在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1. 多提问,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全体学生;2. .多讨论,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推举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确实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真正的“互动”应具备下列几个要件:

一、师生互动, 首先要强调师生的平等。

师生平等,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知道,教育作为人类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是人与人的交往。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一般的人际之间的关系,又在教育的情景中“生产”着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根据交往理论,交往是主体间的对话,主体间对话是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自主的前提是平等的参与。因为只有平等参与,交往双方才可能向对方敞开精神,彼此接纳,无拘无束地交流互动。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首先应是师生完全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应该说,通过各种学习,尤其是课改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许多教师都逐步地树立起了这种平等的意识。但是在实际问题当中,师生之间不平等的情况仍然存在。教师闻道在先,术业专攻,是先知先觉,很容易在学生面前就有一种优越感。年龄比学生大,见识比学生多,认识比学生深刻,有时就很难倾听学生那些还不那么成熟、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尤其是遇到一些不那么驯服听话的孩子,师道的尊严就很难不表现出来。因此,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实是比较难于做到的。

怎样才有师生间真正的平等,这当然需要教师们继续学习,深切领悟,努力实践。但师生间的平等并不是说到就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是传统的角色,采用传统的方式教学,学生们仍然是知识的容器,那么,把师生平等的要求提千百遍,恐怕也是实现不了的。很难设想,一个高高在上的、充满师道尊严意识的教师,会同学生一道,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知道,历史上师道尊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其实是维持传统教学的客观需要。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平等的地位,只能产生于平等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的角色转变了,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地参与。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学习方式,师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这也正是纲要中提出师生积极互动的深切含义。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纲要提出的师生互动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方法,其理由就在于此。

二、 师生互动,还应该彻底改变师生的课堂角色,变“教”为“导”,变“接受”为“自学”。

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共同协作的过程,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互动的直接体现,要求教师从已经习惯了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与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从而,数学素质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就不应被看成“知识的授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所以课堂教学过程的师生合作主要体现在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和学生的“自学”上。

举个例子,在初中几何中,讲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教师的“导学”可以从实验入手,实际操作或演示就可很快得出结论:圆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此扇形的弧长是圆锥的底面圆周长,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母线长。这种演示“导学”既直观又能引起学生注意,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在上述老师提示后,学生自己阅读,找出本节的重点,新知点和难点,先自己利用已学知识尝试解决,攻克疑难问题。这是学生“自学”的过程,在老师做了演示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自行解决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有了“导学”的认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就相当明确,“自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运用旧知识进行求证的过程,也是学生数学思维得以进一步锻炼的过程。所以,改变课堂教学的“传递式”课型,还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阵地是师生双边活动得以体现,师生互动能否充分实现的关键。

总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导致新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认识,从而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实现这种转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次课改,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教学要求等许多方面,都为我们教师这种角色转变,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其实不转变角色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了)。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在课改实验中,尽快完成这种转变,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三、 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的合作与交流是“师生互动”的直接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随机”发生,而不一定要人为地设计出某个时间段老师讲,某个时间段学生讨论,也不一定是老师问学生答。即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设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尽量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创设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提出问题:(a+b)2=a2+b2成立吗?

(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等)

2.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

②(m+n)(m+n)=

③(x+y)(x+y)=

④(c-d)(c-d)=

3.引导学生发现①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a+b)2

②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4.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

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再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1 解不等式 4(1+x)

解:去括号,得

4+4x

移项,得

4x-x

合并同类项,得

3x

不等式两边都除3,得x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

②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③如何消除这些差异?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的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不等式 ,也就能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古人常说,功夫在诗外。教学也是如此,为了提高学术功底,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地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巧,我们必须在备课的时候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学术功底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巧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平等对话。 如果我们把学术功底、教学技巧和师生互动三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完美的,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四、师生互动,还应该建立在师生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看到的是一种双边(或多边)交往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指点,学生思考;学生提问,教师回答;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倾听、感悟、期待。这些活动的实质,是师生间相互的沟通,实现这种沟通,理解是基础。

有人把理解称为交往沟通的“生态条件”,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是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实现的。研究表明,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难以持久。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超过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新课程实施中,情感因素和过程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可以这么说,增进相互理解的过程,其实也是丰富、发展交往双方情感因素的过程。

教学实践显示,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间的关糸。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建立在互相切磋、相互帮助的基础之上的。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有一定深度的课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在师生互相切磋、共同研究中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情谊,培养积极的情感。我们看到,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融洽的关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情感相通,配合默契。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合作学习,真诚沟通。老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学生都心领神会。而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面部表情的些许变化,老师也能心明如镜,知之甚深,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这里的灵犀就是我们的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来的相互理解。

五、创设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

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师生积极互动,要求师生间有尽可能充分的交往活动。目前,中学教学班的班额还普遍偏大(一般50多60人,有的甚至达70多人),要实现充分交往活动是有很大难度的。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在现实条件下,有利于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一般存在以下三种主要课型:

1、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型;

2、以讨论法为主的课型;

3、以探究——研讨为主的课型。

第2、3两种课型所形成的交流方式比较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许多课都采用了这两种课型。这两种课型极有利于形成师生、生生、个体与群体的互动。

与这两种课型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多种,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有更多的优越性。根据实践经验,这种小组以4——6人为宜,全班不超过10个小组。小组内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负责召集工作及充当小组发言人。这种组织形式首先使小组内生、生交流互动比较充分。其次,因为人人都要当组长,所以对组内同学的意见、其他组同学的发言也都能注意地倾听。由于代表组内同学发言,主人公的意识也更强一些。每个组与老师的交流、对话也比较充分,较好地弥补了大班额条件下,师生、生生交往的不便,为互动创设较好的条件,是目前条件下有利于师生积极互动的一种比较好的教学组织形式。

文献参考:

吴兴长,《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教育心理学讲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