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毕业设计概念

毕业设计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毕业设计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毕业设计概念

篇1

作者简介:刘汉朝(1986-),男,安徽涡阳人,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陆璟(1986-),男,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103-0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突飞猛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成为世界第一。然而,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毕业设计形式比较单一,毕业论文仍是最普遍的毕业设计形式,毕业设计不仅能综合检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效果和水平,也是对已有的教学环节的扩展和深化,更是检验和发挥学生创造性、开展创新活动的试金石,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但毕业论文的规范形式均为单一的学术论文,其考核片面注重学术性而忽略实践性、应用性,不但强化了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不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业教育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改革,将创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综合实践成果纳入毕业论文的范畴,有助于改善这种单一的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业素质,也更符合创业教育的发展。在创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引入创业教育理念到毕业设计中显得意义重大,可实现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改革。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发展

当代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信息为载体,知识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所谓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必备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基本素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就是高校在培养创业型人才中对创业教育信念、价值及活动准则所持的一种认识。[1]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开展了“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中国、日本等九个国家参加了这一项目。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了六省市布点研究和实验,极大的加速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尤其近几年各个高校都大兴创业教育,很多创业教育思想与理念得了到广泛传播与深入。

二、创业教育理念对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1.创业教育理念发展日趋成熟,传统意义的毕业设计形式已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2002年,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南京经济学院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目前,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创业教育拥有了很广阔的发展土壤,其发展规模与空间相当广阔,与此同时,很多创业教育理念发展也日趋成熟。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育期间一个重要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关键环节,传统意义上的毕业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市场经济和社会竞争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好的专业背景,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如较强的创新能力、强烈的市场意识、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这其中又以创新精神为重点,社会需要的是以创新精神为主的复合型人才。[2]基于此,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形式都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采取多样化与多元素的毕业设计形式以满足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2.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形式应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不同的专业具有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在毕业设计的形式上也应该具有其专业特性,实现毕业设计形式与专业理论的有效接轨。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由于市场营销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所以目前很多院校都将这个专业的毕业设计确定为单一的毕业论文的形式,缺乏新意。在毕业设计中,如果全部采用毕业论文的形式,一是限制了学生的选题范围,二是很难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形式单一难免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已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采取单一制的毕业论文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设计形式很明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专业特性,市场营销作为一个社会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创业教育理念下,要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形式进行改革,实现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案、商业计划书、促销方案、STP策略应用等形式,突破单一制的论文形式,以实现毕业设计与专业特点的结合,这也完全符合创业教育理念的需求。[3]毕业设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设计形式,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实现因“业”制宜。

3.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形式应具备新的评价标准和制度保障

创业教育理念下,要求毕业设计形式必须多样化并附之新的评价标准与制度,以有效实现对其的监督和支持保障作用。任何新的毕业设计形式的出现都应该拥有完善的评价标准予以评判与监督,确保毕业设计过程中立题规范、审题严格、选题不重复、评价公平。对毕业设计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实行层级领导负责制,对选题、过程管理、成果评阅、答辩评价、资料存档等环节的工作程序、时间安排、质量评价、分工负责等都提出了明确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新的制度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传统的毕业论文形式,多数导师对毕业生的指导仅仅局限于书面文字的形式,很少有实践操作性的指导,究其原因一是观念上的因素,二是制度保障体系没有跟上。在创业教育理念下,不仅要更新传统的毕业设计理念与形式,也需要很多新的制度保障体系予以支持。

三、创业教育理念下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的思考

1.深化创业教育理念,较好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

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指出: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质量不高,抄袭剽窃现象严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缺少新意,独创性差。高质量毕业设计的形成也需要相应理论基础作为后盾,在制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专业基础要求以外,还应提高创业教育理念基础的要求,有效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理念与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理念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影响是全程的,从最初的选题、开题、设计过程到最后的答辩评价。每一个环节都应加入创业教育的理念,更加全面的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因此,应该深化创业教育理念,较好的实现创业教育理念与毕业设计的衔接。

2.建立“三导一体”模式的服务和管理体系

所谓“三导一体”模式就是在创业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以领导督导,毕业设计导师指导,班级辅导员引导为一体的,层次分明但又层层相扣的服务与管理体系。作为毕业设计改革的决策者,学院领导除了要在过程中不断深化创业教育理念以外,还应督导学生的毕业设计,不仅仅是毕业设计结束时的评价监督,更多的是过程监督,学院可以分设不同督导领导小组,针对不同的专业和毕业设计类型进行有效的督导,确保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导师的指导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指导,是指传统意义的毕业设计指导;另一层是创业教育的指导,包括创业教育理论和创业实践的指导。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后者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过程中遇见困难或者疑惑时,导师此时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具体的实际操作类型的毕业设计,导师可以提供很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确保学生高效、高质、完整的完成毕业设计。通过专业导师对选题的适当控制和引导,加强过程的监控和指导,使毕业论文(设计)真正达到训练目的,不会成为流于形式的鸡肋。[4]辅导员是与毕业设计者关系最紧密的一层,他们更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创业教育理念,实现专业与创业教育理念的对接,引导学生选择更加合理的毕业设计类型,制定更加科学的毕业设计方案。领导督导、导师指导、辅导员引导,这三个层次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从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设计过程到最后的水平评价进行全过程的服务与管理,而且这种服务与管理具有开放性,更能发挥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实施对“业”施教,调整教学方式与内容

主要包涵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效结合;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主要目的就是根据不同的专业特性采取更适合专业本身发展的毕业设计类型。创业教育的内部运行规律与一般教育的内部运行规律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业教学理念时,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生源质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5]对“业”施教就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采取合适的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思维与创业技能,这样有助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与水平。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适当添加创业教育的课程,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很多,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学,还应该开展更多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创造与创新能力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发挥自我创造能力,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高校面临很多竞争,其中毕业生的质量竞争日显激烈,作为衡量毕业生质量指标之一的毕业设计更成为竞争的焦点。在创业教育理念下实现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础上,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工作的认识,加大各方面投入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这样不仅能提高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对其他高校也具有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先奇.创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08-04-09.

[2]沈常宇.毕业设计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7,(2).

[3]吴玉萍.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市场营销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篇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改革项目;黑龙江工程学院教育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武鹤(1963-),男,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E-mail)。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检验。基于CDIO理念,以“大工程观”和“全寿命周期”为主线,以学科交叉与专业综合为基础,开展基于团队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采用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重在培养学生“大工程观”、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实践创新精神,促进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不断提升,以期为推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CDIO;毕业设计;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119-03 一、前言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综合性、总结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系统掌握专业知识、技术及平时教学训练基础上,按照规范化的设计研究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有关工程应用问题,以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使学生的知识、素质及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充实和提高。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内容涵盖设计、施工、维修养护、管理等方面。近年来,毕业设计在适应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质量也不断提升,但毕业设计的基本模式却仍停留在“一师多生、一师多导”的层面,毕业设计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缺乏企业界的深度参与、指导与评价。归根结底,毕业设计的改革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需要突破原有禁锢,更需要实质性地创新。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如何发挥土木工程专业“大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专业特点,使毕业设计选题更贴近工程实际,充分体现学科交叉与专业融合,是毕业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积极探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模式,采取基于团队的毕业设计模式和校企合作的指导方式,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直接从事着解决土木工程设计、建设、管理、服务等工程实际问题的工作,工程系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基于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进行的。

(一)基于CDIO的毕业设计理念

CDIO教育模式和方法是近年来国外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思想和新理念,对工程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越来越受教育界的关注、重视和研究。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哥德堡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和瑞典林雪平大学等4所工程技术类大学发起的一项工程教育改革计划。以全寿命周期为主线和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以获取工程能力和经验,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素养、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CDIO模式教学主张用产生于真实环境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由此支持并鼓励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式的学习、拓展性学习、案例学习和项目学习。CDIO模式重视学生的观点和体验,让学生在项目开发和讨论中获得经验,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3]。CDIO教育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4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毕业设计正是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的重要而关键环节。基于CDIO模式的毕业设计改革,强调用真实复杂的案例呈现设计题目,营造设计需要解决的环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执行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活化。

此次毕业设计改革,采用“设计院模式”,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到项目内容实施,充分体现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工程、大系统、大视野”的毕业设计理念。

(二)基于团队的毕业设计模式

立足于CDIO国际工程教育模式和理念,以大工程观和全寿命周期为毕业设计的基本主线,构建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使人际团队能力培养和工程系统能力培养在毕业设计中得以体现。

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选定符合毕业设计的工程项目,从学校2011届和2012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班中遴选15位毕业生组成毕业设计团队,分成6个专业方向组(每组2~3人),即项目可研组、路线设计组、路基路面组、桥涵组、隧道组、概算与施工组织设计组(如图1所示)。团队各组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共同开展项目设计工作,完成基于团队合作下的毕业设计项目训练,全面锻炼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人际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专业综合素养。

图1 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毕业设计改革分组设计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指导方式

紧密围绕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综合性、工程性、系统性、团队性”的规律和要求,开展毕业设计指导方式改革。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强化企业工程师的参与及合作。引入“双导师”指导制度,即由学院骨干专业教师和来自工程设计、施工及科研和管理单位的知名高工、技术人员组成指导教师组,共同担任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通过企业导师的参与,推进毕业设计指导方式的改革,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保持与工程界同步,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到技术的进步,体会到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此外,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组采用“毕业开题+2周一次团体汇报+中期大检查+毕业设计答辩”的过程管理,从毕业设计开题到毕业设计答辩整个过程,始终坚持邀请工程界知名专家和一线工程师参与,让毕业设计选题更贴近工程实际。学生通过汇报并与知名专家和企业导师交流,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工程设计与建造的本质与要义,实现了教学到工程,理论到实践的对接,获取工程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素养。

三、结语

基于CDIO模式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传统方式相比,让学生得到了更为全面的锻炼,正如答辩评审专家们所言:该毕业设计改革形式新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和对项目的全局把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成果突出,大胆进行了新型路面结构的设计和理论探索,应用先进的空间三维计算软件Midas进行设计验算,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设计院的前面。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体现出选题真、任务实、模式新的特点,同时积极探索了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强调企业工程师的参与及指导,使毕业设计更贴近工程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通过基于团队的毕业设计,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改革效果显著,为毕业后较快适应工作需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推进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启迪.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7(4): 3- 12.

[2] 肖琦,屈成忠,刘春城.基于适应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思考[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1(Z1):32-36.

[3] 孙德发,赵全振,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1): 98- 100.

[4] 张亦静,何杰.基于团队协作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3): 107-109..

[5] 童乐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创新体系建设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19(2): 111- 114.

[6] 杨光,张兆强,李文涛.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改善措施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 114-117.

[7] 刘铮等.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100- 102.

[8] 黄明奎.加强过程控制 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 121-123.

[9] 何志鹃,杨立军.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7(2): 201- 20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graduation design of civil engineering based on CDIO concept

WU He, GE Qi, ZHANG Jiaping, SUN Ling, YANG Yang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07-02

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总结,是学生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实践课程,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走向市场的第一步。信息技术和媒介传播的创新与变化,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教学上,结合市场和社会实际,结合新观念和新媒介,体现创新性与社会性。

好的选题是毕业设计好的开始,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往往从选题开始就是优秀的。清代大艺术家郑板桥曾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言简意赅地道出了选题在整个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选题,能驱动学生从市场和社会角度出发,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产生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成果。

一、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存在眼界和思维的局限性,在整个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通常首先将着眼点放在设计表现技法和毕业设计展的最终呈现形式上,习惯以某一门专业课程出发,虚拟课题占大部分比重,忽略选题阶段的市场调研、创意思维对毕业设计中期进展和毕业设计后期呈现的影响。而在设计中后期阶段也没有在表现形式上深入挖掘提炼出创新点,解决具体问题,导致毕业设计空有躯壳,言之无物,作品俗套而雷同。

学生在选题过程中,首先切入的不是创意性的概念,而是单一的课程方向,如先确定是做包装设计还是VI设计,然后再随意虚拟出一个主题名称,套用市面上已经存在的设计形式,最后完成一系列的包装或是VI设计。这种选题只是单纯的设计形式重复,既没有结合市场的调研与分析,也没有考虑到后期能否实际应用,使最终的设计成果并没有实际的市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针对此情况,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毕业设计整体教学改革过程中,认为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应从源头上抓起,对毕业设计选题阶段的教学进行了选题模式和教学管理的探索。

二、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

1.概念先导,融会贯通。毕业设计选题要以概念先导,引导学生分析社会中好的设计项目的策划、设计、媒介表现方式,通过观念的碰撞,产生新的创意点和核心概念,再依据概念来进一步确定选题,鼓励学生做出能融会贯通四年所学的设计课程甚至跨学科方向的毕业设计。如果毕业设计的目的就是研究与探索某一具体设计方向,这类选题也应该是以概念为先导,探索具有创新性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在观念上注重多维交叉融合和跨界思维,以市场的角度看问题。

2.问题主导,结合实际。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要关注社会动态,结合实际,以问题为主导来思考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在于,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思考在自己生活中和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以设计的介入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某个问题,完成一项完整的毕业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一是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自己的生活着眼,思考身边的事物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小处入手,让毕业设计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是引起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和思索。二是做来源于校企合作的真题项目,真实的项目是植根于解决企业和品牌存在的问题的,必须考虑到企业、市场、消费者和媒介,实践性强,是最具现实意义的选题。三是结合大型的设计竞赛。设计竞赛中的选题一般都是具有研究探索性的选题,关注于目前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件,或者近期设计行业中的焦点问题。以设计竞赛为切入点的选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使学生更能结合市场和社会现实进行设计创作,会不知不觉地驱动学生去关注市场,重视毕业设计的调研与策划,规划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使毕业设计有一个良好的有意义的开端。在近年毕业设计中,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运用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社会性的毕业设计。例如毕业设计作品“怡瑞嘉园――家庭式养老房地产项目”,学生对于传统的VI设计项目中作了创新设计,联合文理专业背景的广告学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毕业创作,完成了一套具有扁平化视觉风格的完整房地产策划项目,例如关于梦现象探索与研究的“十万个梦什么”,融合了统计学、医学、文学等知识,以信息可视化设计形式进行表现。也出现了很多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和企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的毕业设计和校企合作项目,例如针对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情况的“爱宝母婴室整体形象设计”,针对武汉本土企业的改良设计“武汉动物园的导视系统设计”、“soda二厂汽水包装改良设计”、“成都华贝兴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VI设计”等。设计效果出色,得到学校和企业专家的一致好评,优秀毕业作品多次得到本土媒体报道。

三、多层次与分阶段的教学管理

1.循序渐进的选题过程。很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乃至整个大学期间,都只重视设计本身,不能用系统和整体的观念思考设计的本质。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完成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等内容,循序渐进地选题过程是很有必要的。(1)选题的可实施性分析。选题的可实施性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学生自身的水平;二是选题的创新性;三是选题在毕业设计展中的呈现方式。如果学生的水平与选题的难度不能匹配,就应该缩小选题内容,减小难度,或是直接放弃选题,重新选择。除了新的选题外,毕业设计中也有很多老题新做的选题,这一类选题要注意选题的创新性,如果在老题新做中没有创新点可以挖掘,那就是重复的、没有意义的毕业设计。如果选题涉及到新的视觉表现方式和媒介应用形式,就要考虑设计内容能不能在最终的毕业设计展中完美呈现。(2)重视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确定了选题的可实施性,就要对主题进行调研和资料收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平时设计实践较多,容易孤立地看待设计问题,不能整体系统地对待整个设计,对前期调研和资料的收集不够重视。设计的根基和创新点,来源于前期的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只有实实在在地了解同类选题的设计和研究现状之后,才能确定选题的目的和定位,才能在创新点上有所呈现。(3)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选题的可实施性和选题调研完成后,要确定具体设计内容,并制定好时间规划,对于毕业设计过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包括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毕业设计小组成员的工作分配、与指导教师沟通的时间安排、毕业展览呈现的效果规划等内容,只有确定好具体的内容和时间规划,毕业设计的中期阶段、答辩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才能循序渐进地进行。

2.双师团队分阶段协同指导。从毕业设计选题到毕业设计成果展示阶段,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的选题模式,促使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由擅长各自领域的教师和企业导师进行协同指导。学生会依据选题和分组确定具体的指导教师,在涉及到跨专业合作的毕业设计小组中,指导教师团队由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协同指导,在涉及到校企合作的毕业设计中,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毕业设计的协同指导。

指导教师在选题之前,就必须引导学生以概念先导和问题主导进行选题,并积极引入企业真题和竞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在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选题的可操作性,并敦促学生进行完善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制定设计内容规划和时间规划,并将选题阶段整体完成情况以开题报告、任务书的形式完成存档。

3.分阶段多层次的考核体系。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分为设计选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和成果四个阶段,并依据四个阶段制定分阶段的考核体系,掌控整个项目化设计过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考核重点。设计选题阶段,选题是否来源于真题,选题的社会性和创新性是重要观测点;中期检查阶段,设计项目的计划进度、完成的方案质量是重要观测点;答辩阶段,设计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论文的创新点是重要观测点;成果展示阶段,设计细节显示出的专业性和创意性,设计项目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重要观测点。

而在选题阶段,也要依据选题的过程制定多层次的考核体系。学生在选题阶段有没有进行可实施性分析,资料收集与市场调查情况,设计内容和时间规划是否合理,共同组成选题阶段的分值。同时,提高选题阶段和中期检查阶段的分值比重,重视过程考核成绩,从源头上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总之,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来说,优秀的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就应该是优秀的,作为学生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步和进入职场的准备之步,毕业设计选题应该注重创新性与社会性的结合,通过概念先导,问题主导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严谨的选题论证与调研,整体系统的设计,提升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质量,以培养应用型的艺术设计类高素质人才,反映出学以致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任务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进行毕业设计中的各项工作。在毕业设计进行中,及时地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并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经审阅后,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不能获得学士学位,不发给毕业证书只发给结业证书。在毕业后一年内,经个人申请,学校同意,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通过者,换发毕业证书。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的内容,对所学知识有综合运用性质,具体题目应多样化,并尽可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当前的生产实际、工程实践、经济实践、管理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也可选择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模拟题目,但都应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设计、科研等较为全面综合的训练。2.题目的难度要适当,分量要合理,过程要完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有条件,尽可能做到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使学生在教学计划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题。3.提倡不同专业(学科)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眼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跨专业(学科)进行选题。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选题和内容上提出较高要求,以充分发挥其才能。5.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由有关指导教师提出,教研室批准,由学生选定。学生可自愿报名选题,但要由教研室调整、平衡最后确定。优秀生可自行确定题目,但需经教研室批准,并指定指导教师。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管理1.系主任和专业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本系、本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把好质量关。2.各系应安排政治思想好,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有较丰富经验并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或校外有关企事业及经营、管理部门具有副高职以上的专家)担任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7。3.各系应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前,按学校要求尽早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做好学生的选题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一周内将参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学生名单、题目、指导教师情况报教务处实验管理科备案。4.指导教师要根据题目要求,制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任务书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应写明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分阶段完成时间和最后的工作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计算程序等)和主要参考资料、调研计划等。任务书经教研室审批后,于学生毕业设计开始前下发给每个学生。5.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原则上做到每人一个题目,如确有个别题目较大,一个学生难以完成的,可允许有2人或多人做同一个题目,但在内容上要有明确的分工,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不能相同。6.毕业设计(论文)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应在拟定论文提纲、收集、选择和运用资料、理论、方法等方面经常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定期检查和答疑,全面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7.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校内进行,也可结合产学研项目、学生毕业分配等在校外进行。各系专业教研室和学校有关部门,必须保证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所需的各项条件,如参考书刊、技术资料、加工、实验及使用计算机等。8.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一定字数的文献综述和一定数量的中外文参考文献,一定量的外文文献翻译。并附有外文摘要。9.各系应组织有关教研室切实做好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对学生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尤其要把好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撰写、审阅和答辨关。教务处要不定期组织有关专家抽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行情况。

六、答辩及答辩委员会1.答辩委员会在系主任领导下,按专业组成。答辩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委员三至五名,秘书一名(可由委员兼任)。2.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以我校教师为主,委员应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也可聘请校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担任答辩委员。3.根据工作需要,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3—5人,设组长一人。4.答辩委员会名单应在答辩前2周报教务处审核,学校批准后,由各系在答辩开始前张榜公布。5.答辩前5—7天,学生应将设计成果整理装订成册,送指导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研究论文或成果进行认真审查,根据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量、质量、独立工作能力和态度等写出评语交答辩小组。6.在答辩前2—3天,各有关教研室负责组织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答辩。(1)工作量明显不足或未完成规定任务最低限度要求;(2)成果存在较大错误,经指导教师指出而未修改;(3)剽窃他人成果或直接照抄他人论文;(4)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在文字上或其他方面未满足任务书规定的最低要求。7.答辩前一天,由教研室公布参加答辩学生名单、出场次序和时间。8.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一般为40—50分钟,其中20分钟由学生本人简要汇报设计(论文)内容,另外时间答辩。9,答辩委员会在答辩时,除了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提出质询外,还应考核有关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

篇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99-02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教学效果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要,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教学,使学生综合以往学过的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法的相关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的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观念、设计创意、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性研究侧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的探讨,提出具体的课程训练与实践的改革措施,以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为核心,以课程教学观念、方法为突破口,以系列课程应用训练为基础,以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创建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学基层和教师的积极性,积极推进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和运用,推动毕业设计教学研究的深化。

一、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程序,一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毕业设计安排在毕业前的学期(专科第六学期、本科第八学期),课时一般安排8-12周,在具体教学中一般有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实施、毕业设计初稿、完成稿设计制作、毕业设计展览、毕业设计评析等环节。教育部就毕业设计工作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各类普通高等学校都要充分认识毕业设计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处理好与就业工作等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更不能放任自流。但是,考察当下的毕业设计,实际上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现将在考察、调研中发现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毕业设计选题针对性、应用性不强

在毕业设计开始最重要的选题环节,有些高校就缺乏严格、科学和规范的标准,形式主义严重,选题环节只是一味的填表、上报,未经过论证审查,选题的应用性、针对性不强,与专业、市场、就业等脱节。有些指导老师在没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草率制定选题供学生选择,有些学生直接不经过指导老师审核而自主假设命题,还有些学生拿以前的课堂作业充当毕业设计,有些以毕业实习中不成熟的设计作品充当毕业设计,以上这种选题方式无疑背离了毕业设计的初衷,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放任自流,毕业设计的质量无法保证,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无法发挥。

(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师资缺乏

由于近年来学校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有些老师甚至一人指20-30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出现指导时间不足的现象,还有一些高校委派刚毕业的、没有任何毕业设计指导经验的助教担任指导教师,缺乏相关科研能力和指导水平,综上原因最终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滑、学生应付、教师评价缩水等现象。

(三)片面强调结果,导致教师的毕业设计教学指导流于形式

大学的最后学期是毕业生实习择业的关键时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择业上,忽视毕业设计,出现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的情况,学生放任自流,处于无管理状态(俗称放羊),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质量。

(四)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缺少理论指导

毕业设计教学实践只是依靠以往的教学经验,缺少理论指导,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当前对于毕业设计过程的理论研究非常有限,在已出版的许多教材中,虽然论述了毕业设计中的一些概念和作品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但是没有从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等角度论述毕业设计的过程;还有一些出版物停留在毕业设计作品本身的展示、分析,缺少对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深入探讨,没有涉及教学理论在艺术设计学科的具体应用,指导意义不够,毕业设计教学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法、策略研究

(一)优化选题针对性、科学性,加强选题应用性

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首要环节,选题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其他程序的质量,为此笔者认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选题可以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是来自于产学研的课题,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选题,但是无论那种选题都要由指导老师批准,制定严密的选题审题制度并严格遵守,保证其创新性、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避免与专业、市场、就业等脱节,发挥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加快教师知识更新,提高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对教师和学生有较高的要求,能够胜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教师,知识结构上一定要全面、综合才能符合专业指导要求,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要全面掌握,要注重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优势、观点,做到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同时重视以科研促进教学、利用联合渠道争取高档次科研课题、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配备时严格把关,一般要求具有讲师职称,助教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经过高职称教师的指导实习及传帮带,由教研室审核合格后才可担任,由此保证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质量。

(三)教学方案的总体设计实行弹性调整

全日制专科学制为三年的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第五学期,全日制本科学制为四年的专业,毕业设计课程安排在第七学期,毕业设计要求5个学分。由此避免毕业生实习择业对毕业设计的影响,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四)促进毕业设计与企业联合,推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如果能够和公司、企业等机构的重大设计项目联合,让公司、企业等机构的项目变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再加上有相关经费的支持,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便于学生进行调研实习,提高学生创作的兴趣,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又为学生实习和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五)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重要保证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小组和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评价体系包括开题报告、方案构思、设计图纸、毕业设计心得、答辩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均有具体的评分细则。这种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既保证了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公平性,又兼顾了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确保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同时毕业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包括毕业设计动员大会、《毕业须知》、《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毕业设计实验教学大纲》、《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心得》、《毕业设计指导记录手册》、《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实习名单分配》、《毕业设计指导记录》等,同时通过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从严治教,增强责任意识,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六)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延展性是毕业设计质量保证的基础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要搭建学科基本的设计理论、理念、概念、激发观念的构架,还要构建合理的设计知识体系,形成艺术设计创新型综合素质全面开发和培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的系统性重点强调科学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有机结合,建立课程结构、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系统构架,明确本专业的方向、范畴、途径和方法。如果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没有科学论证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前期扎实的基本功,毕业设计犹如空中楼阁,毕业设计的质量、教学改革、创新就是空谈。

(七)实施研究性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保证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研究性教学是将研究实践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潜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研究和创新的能力。指导教师要善于把经过自己探索研究得到的专业成果、经验和感受及其设计研究的思路、创意方案、科研成果等有机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以及日常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中,促进学生设计观念、设计创意、设计思维、设计表现、设计制作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八)毕业设计与设计大赛联合是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关键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如果能够和国内外组织的相关设计大赛相结合,让毕业设计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其针对实效,和相关的假设设计选题相比强化了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互动环节,激发并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九)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推进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途径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应灵活、个性、多变,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选题特点、专业优势等方面进行指导,鼓励标新立异,倡导个性发展,在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指导中可创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跳跃式” 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设疑点教学法等教学法。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提高艺术设计院校毕业设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引导作用。文章所提出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所提出的改革方法、策略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提高,是学生将高校教育中所学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法的相关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一种升华过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对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将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桂君.过程与结果——论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2]李云.论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大观,2011(3).

[3]毛德宝.视觉传达设计: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EB/OL].http://,2004.

篇6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质量指标系统分别从“毕业设计前期”、“毕业设计过程”、“毕业论文”以及“毕业答辩”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中加入了“综合实践”和“指导教师指导”两项指标。具体指标组成见表1。毕业设计前期应以向学生提出要求、明确设计任务为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方案论证、做开题报告,明确重点和难点,逐步进入独立工作状态。因此毕业设计前期指标中以“选题”、“开题报告规范合理性”、“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以及“相关英文翻译能力”作为二级指标。毕业设计过程是毕业设计的关键阶段。该阶段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观能动性以及学生的学术素质相关。因此,毕业设计过程指标由“学生出勤情况”、“学生的工作进度”、“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五个二级指标组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主要包括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应用所学习的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解释并且总结得到结论。因此毕业论文质量指标包括:“论文规范程度”、“综合运用知识及文献资料能力”、“论文的难易度及工作量”、“论文创新性”、“文字表达及逻辑性”以及“论文水平”六个二级指标。毕业论文答辩与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的一个重要环节,答辩时先由学生阐述设计的有关内容,答辩小组提出问题,提问的主要内容是与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与概念、试验手段、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要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的能力。因此论文答辩指标包括“对论文的表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两个二级指标。由于毕业设计知识面广、综合性和探索性强,学生往往很难由以往的学转变到现在的研究状态,这样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与学生经常进行研讨交流。同时对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各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因此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附加体系中增加了指导教师指标。指导教师指标由“指导教师任务书质量”、“指导教师指导出勤情况”和“论文检查情况”三个二级指标组成。

2.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权重是要从若干评价指标中分出轻重来,一组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的权重组成了权重体系。在确定权重时,既充分考虑了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又突出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毕业设计过程”、“论文质量”以及“综合实践指标”等权重较大。

3.评价体系评定程序

毕业设计评价体系中最终成绩分为指导教师成绩、主审教师成绩和答辩成绩。首先评定时评委只能按照毕业设计评价体系评价自己评价指标内的项目,并且根据相应的权重进行给分。

二、实践应用效果

本文制定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400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评定中进行了实践。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该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成绩分布合理,其中优秀率在20%左右,同时毕业设计题目与实践科研项目相结合的题目在50%左右,而且学生参加毕业设计实践达到95%左右。本文提出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克服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促进了毕业设计质量的稳步提高。

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2-0076-03

随着教育部对高校教学成果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毕业时设计的作品已经成为学校对教学成果的考核重点之一。于是,在毕业设计排版中灵活巧妙地应用Photoshop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毕业设计排版应遵循以下原则。

排版风格应简约

1.利用标尺工具预先分割好画面布局,并统一字体大小与图片比例

在对设计作品进行排版前,学生要将自己准备的素材分好主次,以便在突出设计主题的前提下,保证毕业设计作品画面的整体感。在Photoshop中,顺吖ぞ咴谂虐嬷械挠τ梅浅V匾,设计者可通过标尺先确定好排版的大体规划。图1是概念书店的排版设计,标尺对展板做了整体划分,具有视觉冲击感较强的外观建筑图片所占整体画面的比例较大,是整版画面的展示重心,周围搭配了文字和设计灵感来源等元素的点缀,使展板设计既做到了松紧有度、和谐简约,又烘托了设计主体。

2.注重展板色彩的合理搭配

画面要和谐简约,除了需保证图片主次、大小的区分外,版面的色彩基调和谐统一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设计作品时用到的素材来源范围较广,当归纳到一张展板中时,容易导致展板颜色过多,展板整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利用Photoshop进行排版时,设计者首先应确立主色调,使画面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不会影响展板的整体感,另外,画面的颜色种类不宜超过三种,可以考虑在同种色系中,有明度深浅的变化。但过于统一的色系容易导致画面呆板,因此小范围的色彩对比点缀也是必要的,只是切忌影响整体美感(如图2)。

在对毕业设计展板的颜色进行统一调整的过程中,Photoshop中的色彩对比度、曲线和色阶都对画面颜色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运用色彩调整工具,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3.精简文字,加大标题的厚重感

设计排版主要以图片为主,但是简短精要的文字对主题内容和版式展示的“软化”同样不能忽视。如果文字精简了,那么在排版时,就需要稍微加大一些标题的厚重感,以使观赏者能迅速捕捉到主要的相关信息。标题根据排版的布置,可以竖着放在文字左边,可以大大地放在文字中间,也可以在标题周围加上边框,如图3所示。

4.留白与展板内容的比例应使版面透气、流畅

留白是排版设计中的一个新的理念,旨在通过稀与疏的反差来刺激人的感官中心点,以空白的表达来展现视觉空间,凸显版面的层次感与张力。在毕业设计展板中,通常用空白来代替线条分割版面,如展板周边或内部区域的划分,通过留白化解死板的规矩性,多了些许明快的自然性,灵动的感官性也自然而然地增强了。

新颖的毕业设计展板排版方式

1.独特的设计概念展示

设计概念是设计作品的灵魂,是吸引观赏者兴趣的关键,在画面中完美展现设计作品的设计概念是展板排版中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的排版才能很好地展现出作品的设计概念呢?首先,新颖、出众的标题更具竞争力,而平淡、拖沓的标题会让人产生厌倦的情绪。一个精炼、生动而又新颖的标题往往会引人关注,进而吸引观赏者顺着作者的设计思路,领略到设计者的设计精髓。其次,排版形式应围绕设计主题组合,如产品设计等,在实现展示外观功能的前提下,围绕使用功能和产品特色作为排版重点。如果设计主体具有灵活性,展板排版形式会随之变化;反之,展板形式则以规整的几何形式为主,以凸显设计主体特色。

2.新奇的效果图创作

设计作品图片是毕业设计展板的主要表达方式,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学生的优势,效果图则是对学生愿望的展示,但往往由于学生的技术能力有限,通过3D、SU等其他软件渲染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很成熟,而且多次渲染既耗时,效果又不一定非常理想。因此,如果设计者可以通过Photoshop的协助,根据设计概念,对原始效果图做一些丰富,就能既减少时间成本,又改善设计效果。当然,通过新颖的拍摄角度、特殊的拍摄技法对场景进行拍摄,加之后期用Photoshop进行处理,达到理想设计要求并非难事(如图4)。

3.个性的排版设计

毕业设计展板的排版设计多种多样,每件作品都有自己的特色编排,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纷繁复杂的展板中脱颖而出,独具特色的创意编排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版式、一个富于个性的编排设计,是排版设计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同时,作品的排版需要根据主题对象的性别、年龄、身份来确定版式的风格,这便要求设计者要有过硬的平面展示基本功与独具特色的想法来表现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只有把个人作品风格与展板设计定位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彰显设计作品的核心价值。

更加注重人性化

设计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所以毕业设计展板的排版,不能单单为制造效果而极尽奢华,而应更好地阐释作品“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让观者倍感亲近。这些都对排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设计出富于人性化的版式,就需要设计者能整合美学、设计学、编辑排版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加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充分理解设计主题的基础上,用心编排。

随着平面设计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相关领导越来越重视在美学视角下毕业设计展板的版面设计与编排,随着大众美学意识的提升,大家对产品版式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将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与专业技能,拓宽自己的专业学习范围,以便更好地满足受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红梅.Photoshop软件应用于艺术设计的新思考与实践[J].科技广场,2011(2).

[2]张若滢.论招贴设计中的排版艺术[J].包装工程,2013(07).

篇8

二、通过毕业设计汇报、毕业设计作品展览、双选会三结合,全面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毕业设计汇报环节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学生将毕业设计作品摆在展厅内就算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没有阐述设计思路、表达设计理念的机会,也没有机会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与指导,导致学生产生被忽视的感受,无法真正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设计关怀。专业教师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改革,汇报会的考评小组由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企业设计师、专家教授、行业协会领导共同担任,每位考评成员都要对每件毕业设计进行打分并提问,由学生小组依据设计方案、模型实物、设计展板一一解答,最后进行评分,从概念、市场、实做和效果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毕业设计汇报通过后,再参加学院举办的毕业设计作品汇报展,学生不能简单地将模型进行堆放,而要根据自己产品的特性进行场景的布置。毕业设计作品展览与学校双选会同时举行,邀请本土的家具企业和其他产品造型设计相关企业在展览、双选会上与学生面对面,互相增进了解,帮助企业考查学生,也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同时,积极参加政府或行业举办的展览和展会,提高学生的信心、专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2012年由重庆市政府举办的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当时的参展学校除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外,其余均为本科层次的院校,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精心布置了展品和展场。最终,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展品和设计制作水平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行业专家的高度赞扬,打出了学校在本地区的名声,也鼓励了学生学习的劲头。通过与其他院校的横向比较,学生树立了专业信心,校领导和专业教师也更加坚定了毕业设计教学和实践改革的决心。

篇9

一、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

高职经贸类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包括会计、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等与经济贸易相关的专业,涵盖门类较为广泛,在校人数众多。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毕业设计多集中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突出“毕业”的时间概念,具体安排上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闭门造车”型,即学生全程“足不出户”,在校内通过资料查询完成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这种安排的好处是学生身处学校精力集中,指导教师可以全程随时指导、监督,保证学生按时、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但缺点也很明显,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视野狭窄使得学生在选择毕业设计的题目时局限性很大,学生的热情不高,大部分同学借助网络完成任务,毕业设计的成果重复率高;毕业设计的内容与现实脱节,可操作性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均显示出形式大于内容的态势,毕业设计完全无法起到为就业做铺垫的作用。另一种是在就业实习阶段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安排的的优点在于选题可以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学生兴趣浓厚。缺点是学生工作紧张,特别是刚走上岗位,适应期阶段压力大,无暇顾及毕业设计;学生身处校外,指导教师鞭长莫及,学生突击完成,学生毕业设计过程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为了了解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课题组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调研。一方面,课题组对4所高职院校经贸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近3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7份,其中学生245份,教师32份。结果显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现行毕业设计安排的不满意程度较高,其中学生中表示不满意的人数为215人,占87.75%;教师不满意人数为27人,占84.38%。学生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集中在选题脱离实际、指导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考核标准不明确等方面;教师方面则主要是集中在毕业设计功能无法发挥、作品重复率高、学生投入度低、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方面。另一方面,课题组随机抽取了这4所院校经贸类专业近三年不同专业毕业作品各100件,交由一个由经贸类企业人士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评审,评审从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可行性、前瞻性、经济价值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出的毕业设计内容僵化、重复率高、水平低下,没有实际价值。在某些院校,毕业设计甚至流于形式,与国家对毕业设计的要求想去甚远。

二、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

结合现阶段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现实情况,在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安排的基础上,着眼于毕业设计对就业能力的提升作用,课题组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将毕业设计安排在集中顶岗实习阶段,深化校企合作的程度,创新校企合作的形式,邀请企业参加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考核全过程,让企业成为毕业设计这一教学形式的教学主体之一。1、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安排在学生集中顶岗实习阶段。具体时间视各院校的集中顶岗实习时间而定,不僵化的强调“毕业”这一时间概念。目前,各高职院校在集中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上存在区别,部分学校安排在教学计划的中期,部分学校安排在教学计划的后期,与就业实习对接。两种安排各有优劣,这里不再赘述。对于顶岗实习安排在教学计划中期的院校,可以考虑用“专业设计”代替“毕业设计”概念。2、选题。改变以往由指导教师主导的选题方式,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岗位、工作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毕业设计类型和主题,突出毕业设计与实习岗位的关联性,指导教师进行可行性、前瞻性等方面的宏观评估。3、指导教师。改变单纯由校内教师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现状,组成指导教师团队,校内与校外指导教师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度。校内教师由专业课教师担任,负责从毕业设计形式、格式、前瞻性等方面进行指导;校外教师则由学生顶岗实习单位产生,可以是单位领导或学生实习的具体指导人员担任,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负责从可行性、价值衡量、具体细节等方面进行指导。毕业设计实施的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进行指导,针对学生较为集中的实习企业,也可以“送教上门”,集中解决问题。校外指导教师则可以实时指导,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二者互相补充。4、实施过程。改变过去将毕业设计集中在几周内进行的习惯做法,将毕业设计贯穿顶岗实习全过程,结合顶岗实习的具体时长,进行合理划分。准备阶段:了解毕业设计,包括毕业设计的选题方法,结构、相关资料的查找,历届优秀作品的展示等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设计所需的系列知识。准备阶段在学生离校前完成,预计时间2-4周。选题阶段:学生进入企业后,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不断地观察,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和构想,并交由指导教师进行评估,以此来确保所选题目的质量。预计时间4周。实施阶段:选题通过后为学生统一分解任务,分期完成。进行进度划分,将毕业设计分为2-3个任务段,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并考核。为学生做好时间安排,定期提醒、检查进度。既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操作,又让学生产生紧迫感,确保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考核修订阶段: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学生根据考核组的意见对毕业设计进行最后的修订。5、考核。阶段考核和最终考核相结合,多次考核成绩按权重计算,得出最终成绩。阶段考核以完成度为标准,期末考核以答辩的方式进行,以成绩组成为导向,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避免学生出现匆忙赶工,粗制滥造的现象。制定答辩成绩评定标准,着重强调毕业设计的原创性、创新性、实用性、与实习企业的关联性和经济效益。对原创性和可操作性的倾斜,有利于学生将毕业设计切实与工作内容相结合,认真思考,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考核由学校和实习企业共同完成。灵活选择考核的地点、时间和方式。6、激励机制。与实习企业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毕业设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优秀设计可以推荐给企业,付诸实践。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专项奖学金的设置让毕业设计变得更有吸引力,毕业设计付诸实践的可能性更是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作热情,呈现出更优秀的作品。7、制度保障。校方提高重视程度,将毕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对待,为改革提供便利,也可以考虑将毕业设计与实习报告合一,减轻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业压力。学校的教务部门要加强对各环节的考核和监督。系部作为具体实施者,应积极与企业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深度,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在时间、指导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提供保障。

三、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价值分析

首先,就学生层面来说,一是加强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学生在实习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切实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感悟、对工作的思考反映在设计中;另一方面,学生在顶岗实习中时刻需要进行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改变以往实习与学习脱节的状态,切实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二是要加强指导教师团队的优化配备,提高学生毕业设计水平。校内指导教师与校外指导教师的强强联手,改变以往学生在校外完成毕业设计求问无门、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的现象,让学生虽身处校外也能够随时咨询。特别是来自校外的专业人士的配备,可以为学生在选题、撰写过程中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为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三是要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方案,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从学校到企业都为学生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时间更加充分、环境更加宽松。其次,就企业层面来说,一是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优质企业形象。为社会培养人才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之一,通过毕业设计,企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帮助,展现了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影响力和社会声望。二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做好人才储备。近年来,企业的人力资源流失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通过毕业设计,企业和实习学生的交流加强,感情加深,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企业,为企业留存人力资源提供了新的抓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展现的态度、能力,也有利于企业发现人才,做好优秀人才储备工作。第三,就学校层面来说,一是要优化人才培养,提高毕业生质量。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让学生在集中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做到了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二是要提高毕业设计的总体质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对工作内容的理解,自主选择跟工作内容相关的题目,有益于启发学生对工作的思考,增强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的关联性、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多样性、增强学生选题的自主性,激发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兴趣,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三是要吸引企业参与,优化师资结构。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方案,能够对企业产生吸引力,让企业愿意参与到学生的毕业设计中来。大量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指导教师的加入,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师数量的不足,丰富教师来源和类型,优化自身的师资结构。

参考文献:

[1]朱方来•改革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7):36-38.

[2]胡伟心•基于实践过程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J].新课程研究,2012(26):66-67.

[3]郭洪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1):142-143.

篇10

毕业设计是学生专业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不可忽视,而教师充分发挥其启发与引导作用则尤为关键,结合近几年来参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实际,本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梳理,对做好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提出相应的思路。

一、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要求与培养

万丈高楼平地起,而其不能忽视和脱离每一块砖的基本作用,作为一名本科学生亦如此,未来进入什么样的工作领域、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都脱离不了学习过程中累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基本知识扎实、基本能力具备的人是做好事情的大前提,而不具备这些条件,小则闹笑话,大则影响事业成败。在学生毕业设计指导的过程中,注重这方面的要求与培养是指导老师基本的、必须的工作。

1、正确表达、运用基本概念和理论。科学对应的是准确,关于科学的概论、理论的表达也应该是准确的。学生毕业设计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必须进行正确的表达,力求清晰、准确。在这方面严格要求,引导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科学思路,具体做法上要做到认真审阅学生毕业设计的每一个基本概念的与理论,甚至小到一个名词术语的运用,及时、准确的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

2、文字表达准确。毕业设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字表达是人类的重要文化财富,从人的综合培养出发,任何一个人进入社会,都离不开使用文字进行表达,表达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人的发展;任何一个设计的价值实现都离不开可解读性和可操作性这个前提,而可解读性和可操作性都离不开准确、清晰的文字表达。因此,必须通过严格要求和积极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文字表达的重要性,注重养成长期不懈的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习惯。这些落实在指导教师的工作实践中,首先要结合设计报告的撰写与学生深入探讨文字表达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要鉴别学生设计报告,宏观上指导学生清晰、准确的表达前提是思路,再好的文字功夫,思路换乱了也无法表达清晰、准确;最后,指导学生科学报告,力求遣词造句清晰、准确,与文学创作不同,坚决避免修辞的冗余。

3、格式的准确。毕业设计终究需表现为一种格式文本,普通人写一封信尚需遵循基本的格式,毕业设计报告更应遵循基本的格式。文字的大小,段落的设置,引文的准确等等,这都是对毕业设计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现实中,很多学生只注重设计报告的内容,而忽略格式问题,形形的问题层出不穷,小的不规范仅仅停留在规范问题上,而大的不规范则影响报告的整体表达与质量。从大学教育来看,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连基本的文本格式等问题都不能规范、合理的处理的话,那这个教育的质量是受到质疑的,这个人的综合能力也是受到质疑的;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社会事务是离不开规范的,如果工作材料或者报告等不能遵循这个社会的基本规范来完成的话,终究会被淘汰。因此,在设计指导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格式规范的严格要求,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能让学生重视并实现这种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毕业设计的价值思考

毕业设计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的过程,但同时也是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实践研究的开端,这个开端对于学生养成好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尤为重要。毕业设计不能脱离价值思考这个前提,否则将是一个失去目标的活动,目标价值不明确,也就没有了动力源泉。因此,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要实现什么以及实现这个目标的价值是清楚地和积极的,这是完成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而其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做好毕业设计之上,更是对今后学生更好的学习以及开展工作的参考和借鉴,是毕业设计的培养目标之所在。在实践中,指导老师首先应该通过交流、指导,让学生明确该环节的意义和重要性;其次应指导同学通过调研和思考,在毕业设计中清晰,准确的论证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例如学生拟设计一个医院收费管理系统,那么必须首先说明医院目前收费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阐明关于医院收费管理系统的新设计预期实现的目标以及预期的管理优化和改善的程度。

三、注重毕业设计宏观思路的完整与有序

对毕业设计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标准是构架完整有序,设计无论大小都是由多个有机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的设定和设计是设计者思路的体现,也是实现设计功能的必然选择。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往往陷入无处着手的困境,这是思维模式的问题,因此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先树立整体的、宏观的思想,明确设计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将总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可实现的分目标,再确定实现这些分目标的途径、方式、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最后将实现分目标的条块进行有机整合。这样的思路过程对于引导学生合理、科学的开展毕业设计是有效的,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开展毕业设计以及以后的学习工作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应切实引导学生树立宏观观念,重视设计思路的规划,让学生明确,任何好的设计的实施,都是以好的思路为先导的。

四、注重毕业设计的可实现性

毕业设计是知识训练,也是实践活动,设计有大小之分,但如果脱离了实践就成为空谈,“嫦娥探月”是大的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是小的系统设计,异曲同工。在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一定注重引导学生在可实现性方面下功夫,坚决反对大而空,以设计一个家庭财务管理系统为例,毕业设计完成后,应当能确确实实的实现通过系统对家庭财务状况进行管理,这个管理的实现确实且具有操作性;而如果学生的设计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真真正正的系统功能无法实现的话,这样的设计是不合格的、没有意义的。可实现性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设计中具体体现为准确的说明依托的平台、使用的软件和程序、具体页面和标识的设计等以及应用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老师在设计指导的过程中,通过这些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的要求,引导、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务实的研究态度,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的习惯。

毕业设计是综合能力训练与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重思考、注重细节、注重引导,充分实现毕业设计对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功能是指导教师肩负的重要职责。做好毕业设计对于专业学习很重要,而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研究习惯更为重要。好的毕业设计不是长篇大论,也不是大而空的立论高远,而是结构完整,表达清晰,具有积极意义的、可操作并可实现的的务实设计,毕业设计的指导应力求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整体思维观念和重思路、重细节、重实现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2 - 8181.2015.03.006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实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同时,毕业设计作为一个实践环节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针对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基于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思想政治品质端正,社会责任感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职业素养和发展潜力,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基本理念,则毕业设计环节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在对毕业设计改革过程中,提出应用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概念模式。所谓“毕业设计概念模式”,是以毕业设计为中心,以一个工程项目为主线,将系列专业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贯穿在一起,形成一套前后贯穿、逐步深入的毕业设计体系,同时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面临的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有针对性地进行小项训练的一种毕业设计形式。研究这种概念模式实施的可行性,明确将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与渗透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初步形成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拟出多数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需的基本条款,加以整合成各个小项,加以训练,拟定为毕业设计的一部分,有效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考研等间的矛盾。

1 就业调查,初拟训练项目

紧密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实际需求,对往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13届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诸如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单位性质、就业岗位、岗位所需技能以及毕业生的感想建议等问题。

从调查中发现,土木工程毕业生就业对地域要求不是很大,不是特别钟情于沿海发达地区而冷落西部地区,这是由土木工程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土木工程工作范围很广流动性大,哪里有工程哪里需要土木人,土木工程毕业生就在哪。土木工程毕业生倾向于在国企、机关单位工作,一般不愿到中小型民营单位工作。就业方向方面,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即使是下工地、跑施工现场,也不愿坐办公室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可以看出大多数土木专业毕业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愿意付出,愿意吃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大多数都有跳槽的经历,在一个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得到锻炼后希望到更广大的舞台去展示,去迎接更大的挑战。从总体上看,13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安徽本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涉及的岗位多事技术岗位,如施工员、监理员、检测员、材料员、造价员、安全员等,还有部分进入设计单位从事设计工作,业主单位从事规划、管理工作;从普遍反映看,缺少对具体岗位的综合训练,对相关工作不熟悉,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熟悉工作内容,重新学习。另一方面,咨询相关的行业内人士(特别是一些项目负责人)对于应届毕业生的一些要求和心目中理想的员工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从两个方面了解学生和就业单位间的需求,做到两方面结合,确保毕业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之能更早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根据调查结果、用人单位的意见,结合院里具体情况,初步拟定材料员、施工员、实验员、监理员、造价员、安全员、以及设计岗位等七项训练岗位项目。

2 社会实践,拟定训练内容

分别针对这七个训练岗位项目,根据岗位的需要,拟定训练内容。以施工现场材料员岗位为例,其训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 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这里主要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如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吸水率与含水率、导热性与热容量、各种力学强度、脆性以及硬度等。

2.2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第一,材料管理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材料员的岗位职责、材料员的工作程序、材料管理的基本要求、材料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二,材料消耗定额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消耗构成、消耗定额的分类、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要求和方法以及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基本要求等,要求学生能实施材料消耗定额编制并能有效利用消耗定额;第三,材料计划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计划的分类、各种材料计划的关系、影响材料计划管理的因素、材料计划的编制原则以及材料计划的编制程序和实施,要求能熟悉项目材料需用计划和申请计划的编制步骤和方法、材料采购计划与加工订货计划的编制等;第四,材料采购与供应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采购管理的内容、材料采购方式、材料供应管理的内容以及材料供应方式;第五,材料运输管理:包括材料运输计划的编制、材料的托运、装卸与领取等;第六,材料储备与仓库管理:主要知识点包括材料储备定额、材料仓库管理等;第七,施工现场材料与工具管理:主要包括现场材料发放与使用管理方法、现场材料的验收与保管;第八,材料核算管理。

2.3 常用建筑材料

主要熟悉和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性质,主要是:第一,建筑工程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第二,砌筑砂浆与}昆凝土材料;第三,建筑墙体材料:砌墙砖、建筑砌块、墙用板材;第四,建筑防水材料;第五,建筑钢材与木材;第六,建筑保温与隔热材料;第七,建筑防腐与吸声材料。

3 归纳总结,建设训练模块

对几个拟定岗位的训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内容相同的或相近的内容进行整理,形成一个模块,对模块内的内容进行整合,大致分成三个部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能提升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若干模块,如图1所示。为区别模块的唯一性、方便后续模块的添加以及避免在选择时重复选择相同的模块,对模块进行编号。对属于基本知识的模块编号为Module1j,对属于基本技能的模块编号为Module2j,对属于技能提升的模块编号为Module3j,即将每个模块定义为Module4j,其中代表所属类别:i=1,2,3,i=1表示属于基本知识类,i=2表示属于基本技能类,i=3表示属于技能提升类;j=l,2,L,n表示在各自分类里的序号。

同样以施工现场材料员岗位为例,基本知识类课包括模块有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模块、水泥模块、石灰模块、石膏模块、砌筑砂浆模块、混凝土模块、建筑墙体材料模块、建筑防水材料模块、建筑钢材模块、建筑保温材料模块、建筑隔热材料模块、建筑防腐材料模块以及建筑吸声材料模块等;基本技能模块可包括岗位职责及基本要求模块、材料消耗定额编制模块、材料需用计划编制模块、材料采购管理模块、材料运输管理模块、材料仓储管理模块以及现场材料验收模块等;技能提升部分可为一个实际项目的现场材料员的实训练习。

对每个训练岗位,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经过前期考核和学生自我意愿,选择若干模块,进行训练。

4 实践应用,创新概念模式

在新一届的毕业班中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选择6-7人左右进行试点训练,根据自己毕业实习和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训练岗位,在已经完成的模块中,选择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能提升模块内容进行训练。指导教师一周例行两次进行指导,在两次之外,参加训练的同学若有疑问,增加指导次数与指导时间,确保最终训练项目的完成质量。

毕业设计概念模式将相互独立的各个课程设计紧密相联系,避免的重复的训练,加深的毕业设计的深度,使学生能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主动带着需要和问题去学习。同时提供一种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考研等间的矛盾的方法;紧密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实际需求,增设训练小项的研究,确保毕业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使之能更早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丽丽.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6(1):36-38.

篇12

1)市场需求原则.艺术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从精神与物质的方面服务于人,它受市场行为的支配并为价值取向所左右。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艺术设计是一切无形(精神)与有形(物质)产品的载体。它所解决的问题是消费者、生产者、生产经销商以及设计师间的互动关系。即:设计师如何以“最经济的艺术设计产品”为生产经销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同时设计师怎样以最为适用的艺术设计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学院培养的是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方针和办学规律下,参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的策略是学校办学灵活性的体现。

2)能力提升原则。“专业技能”是在第一阶段“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设计学科人才应有的专业技能,即设计手法的掌握,设计工具的使用,能够为实现设计理想而具备的多种设计手法,这一能力在大学二、三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中得到训练和具备;“应用技能”是一种综合运用设计手法将设计知识进行呈现,设计理念进行实践创造与实物制作的能力,它已不再是设计图纸上进行概念设计的能力,而是根据实际设计项目进行可操作性的设计,它已不再拘泥于专业课程的某一概念或课程效果的再现,而是为实现符合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风格进行的设计,这一能力的展示必须建立在之前通过学习、训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转化实际的运用,完成项目设计,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这一能力在大学四年级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得到训练和具备,如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课程。诸如此类的专业课程设置是为了学生大学毕业后成功走上社会的设计岗位做好准备,为能履行设计师的社会义务,利用专业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埋下伏笔。同时,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为毕业生在毕业之际,继续向更高一级学府学业晋升,是对专业知识能力提前进行的一次测试。

3)就业对接原则。培养人才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是社会的满意度,人才专业价值的实现平台是工作岗位。因此,从一个国家角度而言,就业率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一所高校角度而言,它是学校某专业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要准确达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定位,与社会紧密联系实施的实践性教学至关重要。例如可以实习、毕业设计等综合课程为平台,将市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贯穿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以缩短专业人才与社会岗位的磨合期,使培养的设计人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在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评价体系组成的基本构架

1)校内指导教师评价。甲方市场与学校要按照实习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共同研究制定学生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和计划,并认真落实。校内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就业需求来与企业沟通协调,保证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就业形成层次与条理关系。指导教师一方面为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时可能产生的片面现象进行有效完善,为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形成更客观的认识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毕业设计实践化教学改革如何始终以学生为本,围绕实践化教学改革展开、深入的不同阶段,对教学手段及环节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时时跟,不断深化提供现实依据。学校应与实习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实习考核评价标准,支持学生结合企业实际,以现实项目或实践问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或毕业论文选题。在高等学校推广学生在企业进行毕业答辩的做法。

篇13

关键词: 高职;毕业设计;创新;选题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graduation project;innovation;subject sele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011-02

0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思想、定位、目标的不断明确,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毕业设计作为高职教育中最后一个且最主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毕业设计环节的选题工作又是毕业设计进行的第一步,起着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作用。本文即是从选题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将创新能力培养与高职毕业设计相融合的方法。

1 现况分析

传统的高职电子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多采用××电路设计或是××系统设计,并且在任务书中给出明确的设计的功能要求和参数要求。其主要问题体现为:

1.1 这类课题建立在指导教师的思维框架下,学生完成过程中无需经过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阶段,即没有概念设计的步骤,也就缺少创新的机会。

1.2 这类课题往往与企业和市场相脱节,学生设计时通常不会考虑市场价值和技术的先进性。

1.3 学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明确的功能和参数的实现上,文献检索的范围很窄,基本不会涉及专利的查询。很难感受到企业岗位的需求。

1.4 容易出现类型单一,内容偏少的现象。

由于在毕业设计环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常导致毕业设计流于形式缺乏内涵,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 选题工作的创新

作为毕业设计环节的第一步工作,选题是十分重要的。想要设计过程和内容创新,那么选题内容和方式必须首先适应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课题来源的创新

传统课题一般是由指导教师主观出题,有的来源于电子专业范畴中的一些经典实例;有的来源于指导教师自己承担的研究项目。学生仅仅是被动选择,因而,学生喜欢选择简单的课题或是指导较为宽松的老师的课题。若要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去寻找课题。拟定欲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再与指导老师讨论研究具体内容和工作量,最后共同确定课题。由于课题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在确定课题之前学生对课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选题的盲目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热情。

②深入企业寻找课题。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尤其是学生有意向工作的企业,了解企业产品和运作情况,到现场去发现问题,或是参与企业的技改项目,然后经过提炼后从中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这种课题来自于企业,并有可能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或流程上的创新。

③从市场已有产品的缺陷中寻找课题。选择一些刚上市的新型电子产品,了解产品的主要缺陷,然后通过功能分析和原理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从中确定毕业设计的课题。这种课题可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甚至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

2.2 课题形式的创新

传统的课题表现形式比较单一,多数采用一个明确的课题名称,然后指定具体的功能要求和参数要求。这样一来,学生无需创新,只要完成具体的产品设计即可。所以课题形式也应有所改进才能把创新能力的要求真正纳入毕业设计中来。建议可采用以下形式:

①新产品的设计。以某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结合本专业的知识,解决该问题,设计一个新产品出来。此时,该课题只有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信息,不给出确切的产品功能和参数指标。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先通过分析客户的需求确定产品功能,提出创新想法,完成新产品的概念设计。再根据成本、功能和参数特性筛选性价比高的可行性方案。然后再确定产品实现形式及具体参数范围。这种课题形式明确地提出了很高的创新的要求,给学生很宽的发挥空间。

②企业技改或流程的优化。以企业技改或流程优化的任务书形式下达毕业设计的课题任务。将具体企业环境、企业要求和企业流程引入毕业设计环节中来。由于企业问题多种多样,即使是相同的问题,在不同企业中也会需要不同的方法解决。采用这类课题形式,不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一些企业的运作流程,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灵活处理现场问题能力。

③现有系统或产品的改进。提出现存某个电子产品的缺陷或是不足之处,要求学生进行改进或是提高其性能参数。这类课题形式,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创新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从被完成任务的状态中,带入到主动求解问题的气氛里,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因此也能产生水平较高的毕业设计作品。

2.3 课题确定流程的创新

传统课题确定是先由指导教师申报,再由分院或系部审核通过后下达给学生。课题公布后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才能对课题有所了解,然后再着手进行设计。整个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导致很多学生把毕业设计当作是负担,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整个过程。

作为毕业设计环节的起始端的选题环节,如果能调整流程,让学生适当的参与确定课题,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很有帮助的。笔者认为,可尝试以下两种方式:

①毕业设计环节开始之前,鼓励学生主动联络负责指导毕业设计的各位专业教师,以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指导教师。然后再通过与指导教师的进一步沟通,来选择自己想要做的毕业设计课题。最后,再由指导教师将课题整理后申报至分院或系部审核。

②将毕业设计环节和顶岗实习环节相结合。学生先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企业问题,然后把问题带回学校,与教师共同提炼出毕业设计课题。

总之,毕业选题环节开始之前,学生就应该参与,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还能根据学生个体特点来设计课题。毕业设计中将产生更多的创新亮点。

3 总结

毕业设计是高职教育创新性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应该是高职教育中长期努力的方向。选题工作作为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将对后续工作有着关键的影响,尤其应该注意。笔者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有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