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交流的沟通技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沟通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以及知识的互动,人类具有人性、情感交流的需要。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农村中小学校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阵地,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救助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处于师生沟通主导地位,其沟通观念、技巧及态度直接决定教育交往和教育活动的效果。对于情感有所缺失的留守儿童而言,与教师的良好互动沟通,可以帮助增强其心理弹性并促进其自我保护性因素发挥作用。师生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者相互渗透,共同发挥作用。本文仅就非语言沟通在留守儿童师生沟通中的作用及技巧进行探讨。
一、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指通过仪表、体态、声调、目光接触、手势、表情、距离等非语言方式进行信息表达与交流。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身体的每一个动作、姿态都可以向对方传递信息。师生双方在运用言语进行沟通交流的同时,常需要借助于表情、目光、行为、姿态等配合、深化言语表达的效果。
二、非语言沟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柏尔?梅拉别恩认为,一句话的信息传达效果中只有7%依赖于文字本身,而93%通过声音和体态表达。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留心观察留守儿童的体态语,比较准确地觉察他们的内心世界,读懂隐匿在对方体态语中的暗示信息。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的情感更加敏感,更注重细节信息的收集处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一位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衣着发式无形中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4]。他们可通过对教师言行的观察,了解教师,获取知识和情感。且非语言沟通有利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激发,可有效促进师生双方相互理解和接纳,促进留守儿童个性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操控自身体态语,娴熟地掌握并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发挥非语言沟通在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中的作用,更为准确具体地表达,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育。
三、非语言沟通的基础
1.尊重
尊重留守儿童,不把他们看作问题儿童是最根本的沟通基础。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易于出现学习焦虑、沟通焦虑、敏感、悲观、孤独、胆怯等情况,但不能谈及留守儿童,就等同于有问题的孩子。要充分尊重留守儿童,要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为他们提供公平、自由的学习发展空间,真正促进他们成长。尊重留守儿童,就要用平等的心态去帮扶他们。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帮助不能用施舍的、高高在上的心态,而应用尊重的心态去看待和理解留守儿童,给他们真诚的帮助。
2.爱心
如果说尊重是教师与留守儿童沟通的基础,那么爱心则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即便有了尊重的态度,如果没有爱心去激活、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灵,那么他们的行动必定没有说服力,也坚持不长远。态度是心灵的表白,有的教育者态度不好,其实这正反映了他们内在爱心的缺乏、没有付出真情或者是情感输出不够。只有付出爱心,才会在行动中显现出平和与关切;也只有付出真情,才可以获得留守儿童的信任与支持,最终让教育效果最大化,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四、非语言沟通技巧
1.善用目光接触沟通
目光接触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目光可以传达恨、恐?帧⒛诰巍⑾苍玫惹樾饕约氨泶镄判摹?爱与支持等。教育者真诚的眼神是获得留守儿童信任的基础,善于沟通的教师,重视目光接触与学生保持联系,眼神中流露出热情和尊重,以博得留守儿童的信任,真正叩开他们的心扉,使双方能够得到心灵的沟通。
在与留守儿童沟通过程中,应以期待的目光,注视他们的面部,杜绝面无表情的斜视,或不停地上下打量。注意目光接触时间不能过长,而形成凝视。因为凝视往往能够表达多重意思,有时带有敌意,有时表达痛苦。长时间凝视,会让留守儿童感到紧张。而留守儿童对教师的凝视则多是充满期望与求助,教师应借助其他肢体语言或行动予以回应,让他们感受到关心与爱。
2.注意面部表情沟通
面部表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和习惯过程。弗洛伊德曾说过,“没有人可以守住秘密,即使他缄默不语,他的手指尖都会说话,他身体的每个汗孔都泄露他的秘密”。因此,教育者应当善于表达与留守儿童沟通的面部表情,更要细心体察他们的面部表情,根据面部表情辅助观察他们的身心状况[5]。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也是面部表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沟通中,教育者的微笑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友好、善意的表达,能给对方带来一种美的感受。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在情感上非常脆弱,需要人性温暖。教师真诚热情的微笑,往往可以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恐惧感,增加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留守儿童更加振奋、意志更加坚强。相反,如果教师表情冷漠,则会导致留守儿童紧张,并且会使他们认为这样的老师难以接近,而不愿透露生理和心理的问题,教师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信息,阻碍彼此的沟通。
护士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技巧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技能。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外孕患者多存在不良的心理,以致影响诊断和治疗的顺利进行,手术室护士应熟悉宫外孕诊断与治疗,通过有效的语言交流,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增强宫外孕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 宫外孕的诊断与治疗
1.1 宫外孕的病因 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异常或行输卵管手术后;孕卵游走;患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或配带宫内节育器。
1.2 宫外孕的临床表现 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与孕卵在输卵管的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腹腔内血量多少及发病时间有 关。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前,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除短期停经及妊娠表现外,有时出现一侧下腹胀痛。检查时输卵管正常或有肿大。
1.3 诊治 急性宫外孕症状、休征典型,多数患者能及时作出诊断,诊断有困难时,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输卵管妊娠应与宫内妊娠流产、急性阑尾炎、黄体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鉴别。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采用全输卵管切除术。有绝育要求者可同时结扎对侧输卵管。对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如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可行保守性手术,以保留输卵管及其功能。
2 交流技巧
2.1 选择合适的开场语 手术室护士与宫外孕患者接触的时间短,要取得患者的信任,应注意掌握恰当的语言交流技巧,以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来影响患者。第一次接触宫外孕患者就是在术前访视,护士是交流的主角,选择何种话题作为开场语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关键。凭护士的外貌、衣着、谈吐和对患者的态度等有限信息给其留下良好的印象。
2.2 尊重患者,根据宫外孕患者的职业特点,给予恰如其分的称呼,做到热情和蔼,有礼貌、有区别、有分寸,使患者感到亲切;同时要尊重患者的人格、权利和隐私。
2.3 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工作职责等。明确交谈的目的和主要问题,交谈时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确定交谈中应讲哪些内容,然后决定怎么讲,用什么方法讲,避免交谈太离题。
2.4 语义准确,言辞恰当 根据宫外孕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少用医学术语,把握交流的深浅度,尽量避开患者所关注和敏感的话题,对病情不能乱加评论,要以维护患者的利益为前提。
2.3 语言清晰,声调柔和 语言的载体是声音,在与宫外孕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时,要注意语气柔和,声调适中,声音清晰可辩。除患者要求外,都用普通话。要讲究语言的逻辑性,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恐惧心理。
2.4 注意语言的情感性 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冷静的心态,用快乐的心情来感染宫外孕患者。护士的语言美体现在其艺术性、文雅、谦虚、和气、善良等方面。经常对宫外孕患者说些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积极暗示性的语言,就会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这无论对治疗还是休养,对疾病的转归和康复都是大有帮助的,反之,护理人员的不良语言则可产生消极作用。在运用语言上要注意保护性、科学性、灵活性、安慰性、解释性、鼓励性相统一的原则,和患者建立起友好合作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手术治疗。
2.5 善于倾听 要全神贯注地倾听,耐心倾听宫外孕患者的诉说,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在听患者说话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或面部,以表示真诚,注意从患者的言行、表情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多与患者讲,多给予信息,可以轻声地以“是”“哦”等,还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等来表示你在认真倾听。让患者说出心中的疑惑和要求,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不能打断患者的说话,也不要随便插话,否则会伤害患者的自尊心。
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且有显著性差异(P
结论:在儿童输液护理中,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和恐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沟通交流儿童输液技巧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97-01
在小儿门诊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儿童是医院需要重点照顾的患者,为了保证儿童输液安全有效的进行,减少护理人员和家属的纠纷,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不仅要提高相关的护理质量,良好沟通交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减少误会并且相互增加一些理解[1]。所以,一名优秀的临床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沟通技巧,并且要采用因人而异的沟通方式,让自己的工作能做得更好,才能让患者满意,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治疗,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120例,其中男性患儿65例女性患儿55例,年龄3岁至7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的护理按一般情况进行,观察组用良好的交流来辅助护理工作。在病人出院时,比较家属的满意度等相关指标。两组的年龄、性别等指标比较得P>0.05,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1)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在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穿着整洁,仪态端庄得体,给患者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肢体动作及手势来表达自己的目的和要求,微笑服务,通过亲切和蔼的态度来消除患儿对于医护人员的恐惧感,同时也使家属感受到尊重从而对于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医护人员、家属、患儿三方面协调合作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取得好的治疗结果。
(2)语言的沟通技巧:语言的沟通是最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输液前护理人员应该向家属告知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家属的疑问要耐心细致的解答,不能随意打断和敷衍了事,以免引起家属的反感和不满。在输液前打消家属的疑虑,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护理人员和家属的密切配合对于顺利治疗至关重要[2]。另外,与患儿的交流也必不可少。对于患儿提出的一些问题应该认真又不失幽默的回答,轻松的语气可以使他们减少内心的恐惧和不安;适当的激励他们勇敢起来,给予鼓励都是有效的方法;对于哭闹不止的孩子,要耐心的安抚他们的情绪,告诉他们输液的好处[3],用温柔的语气和态度来取得患儿的顺从。
(3)提高基础护理的相关水平:儿童的血管相对于成人来说较为细小,穿刺过程中的疼痛会使得患儿哭闹,这些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注射时应该选取较为粗直的血管,待血管充分暴露后进行消毒,努力做到下针稳准轻快,力争一次穿刺成功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焦虑。如果第一次穿刺失败,应该及时向患儿及家属真诚道歉,说明原因,以求得他们的谅解和配合。输液结束后,应该告知家属用消毒棉球压迫穿刺处5分钟左右,直到不再出血。处理好护理工作中的细节,尽力减少各种差错的出现,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的重要环节[4]。
1.3统计学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P
2结果
由表1结果可知,观察组患儿依从性(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且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在给予良好的沟通交流后,其一次穿刺成功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患儿依从性提高,观察组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且有显著性差异(P
儿童对于输液治疗有着恐惧心理,尤其是针头穿刺的时候由于疼痛会挣扎和哭喊,再加上儿童的血管比较细小娇嫩,这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想要顺利穿刺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家属看到孩子的痛苦心里势必焦躁,这就容易对护理人员产生不满,引起医患纠纷,沟通交流技巧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在注射前应该给家属讲清孩子输液中相关的注意事项,耐心的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以求得家属的大力配合和支持;用微笑和温柔的话语安慰患儿使其尽量不乱动,这样就能大大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创伤,治疗的顺利进行当然也就能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经过临床的相关实践证明了在儿童输液护理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来与患儿及家属进行充分的交流,能降低穿刺的难度,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三方面的良好沟通和密切配合可以大大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焦虑,同时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因此,不同的沟通交流技巧对于儿童输液的护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红霞,朱瑞平,朱红卫.学龄前儿童输液沟通技巧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1,(z1):52-53
接受他人是培育良好关系的重要因素。接受可以使学生深思,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接受则使学生心生焦急,甚至反抗。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举起左手想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当老师让他回答时,他却答不上来。课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个学生说:“别人都会回答,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嘲笑我。”老师听后,私下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回答就举左手,不会回答就举右手。从此以后每次看到他举左手,老师都会尽力给他机会,举右手时从不让他回答。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学生变得开朗很多,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很好地接纳了这个学生,并没有因为该生的成绩落后而讽刺甚至训斥,让孩子意识到了尊重,这样的沟通方法效果非常明显。
二、尊重学生
有经验的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从来不会讽刺和诋毁学生的人格。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重视和尊重。
例如,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而没做作业,老师会如何处置呢?
教师甲:“为什么不做作业?这样懒,将来怎么会有
出息?”
教师乙:悄悄把他叫到一旁,拍拍他的脑袋说:“慢慢来,尽量把会的题目先做好,不会的题目找机会向学生和老师请教吧。”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甲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而是借题发挥。这样的做法没有任何作用。而教师乙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伤害学生。
三、理解学生
教师和学生对于任何观点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强调自己的个人观点,忽视学生的心理想法,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学生最苦恼的是平时不被人理解,所以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学生一旦接受了你,沟通才会有效。
课上,一位学生拿出一本小说偷偷摸摸地看,老师走过去什么也不说就拿走了小说。这位学生又掏出一本杂志看,老师又拿走他的杂志。此时,学生又故意趴在课桌上睡觉。老师当众训斥:“再不听话,就打电话让你家长来!”“你想怎样就怎样!”学生回答道。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首先这位学生基础差,课上听不懂,于是就干脆看课外书。教师可以走过去轻轻地说:“小说里可能有你喜欢的内容,但上课不能分散精力!实在想看,在放假的时候,或做完作业再看不是更好吗?”我相信这位学生一定会收起小说,专心上课。
四、赞美学生
沟通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人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主要途径,通过沟通,我们能够对彼此的思想、兴趣以及爱好等进行了解,对于中学班主任来说,沟通就是工作成功的基石。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教育工作转型的新时期,改革是教育想要获得发展的必然途径,教育部门对于班主任工作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新要求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评估标准,规定中重点对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交流工作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和要求,以求更好的促进班主任教师工作内容的完善和达标。
一、心理沟通和交流在师生之间的重要性
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沟通,生活就没有快乐,事业就没有成功,工作就没有乐趣。没有沟通人与人就不能有相识,就不会有理解,同样就不会有信任。沟通在班主任工作管理中的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沟通是其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管理。中学班主任面对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时期,因此表现出较强的逆反性,同时他们还具有闭锁性的特点,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老师,跟学生的接触尤为密切,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交往、生活等各个方面,同时还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行有目标、有方向的引导。另外,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家庭背景、以及所受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有所不同,这就为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学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过程,那么我们所说的心理沟通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通过语言或者肢体上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实现思想和感情等方面内容的传递和反馈,力求达成思想上的一致和感情上的通畅。当然,这种心理沟通可能会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也可能就是无用功,但是这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班主任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对自身的定位对其效果的影响作用非常大。一般来说,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有两种形象:一种是准家长的形象,一种是拟亲人的形象,前者更具有威慑力,而后者更具有亲切感和说服力,更容易让学生倾心沟通。
三、中学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的原则和技巧
(一)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要始终保持主动性,多询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力求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举个例子来说,在某次考试之前,发现A学生的状态不是太好,此时班主任就要单独与他进行沟通,询问状态不佳的原因,在交流过程中,获知该学生最近学习心理压力大,因此导致状态不好,怕考试成绩不好,此时班主任应当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明白此次考试只是对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考察,目的是在于明确自己在以往学习中的疏漏,为以后的学习明确重点和方向,使他能够以轻松的状态迎接考试,并在考试中获得稳定的发挥。另外,在考试之后对成绩进行总结和分析,与成绩有大幅度变化的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谈一谈失误与成功的原因,要注重多表扬,少批评,使学生能够以更加轻松的态度面对学习。
(二)班主任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要注意交谈技巧的把握。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中的交谈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谈场合和时机,交谈的场合可以在如办公室、课堂此类正式场合,也可以在课间将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交流,也可以操场、劳动场地等非正式场合,甚至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也可以边走便说。场合的选择主要依赖于交流内容的选择。沟通时机的把握对于沟通效果具有关键性的影响,抓住了这个正确的时机就会使沟通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交谈方式,沟通一般是两个人之间进行,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采用集体沟通,比如班委会集体和学生的沟通,或者是班主任个人对几个同学之间的沟通。举个例子来说,在某次考试结束之后,班主任组织学生开一次班会,在班会中班主任先让成绩比较稳定的B同学传授考试经验和方法,让学习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C同学向同学们传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让D同学在听完之后发表自己的感想,班主任对班会内容进行总结,指出他们叙述中的优点和缺点。在沟通中,班主任要以微笑面对学生,用温柔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样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体现教师的亲切、和蔼、自然和平易近人的态度,学生则会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与信赖、亲切与真诚,进而彻底打开心扉,与班主任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三)班主任在于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多观察学生的状态。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这不仅限于对整个班级集体动态变化的观察,更需要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的观察,分析其思想本质的变化和发展,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在进行沟通和交流工作之前做好准备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妥善处理。
四、结语
教育学生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更是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然而沟通和交流是在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学班主任,能够与学生成功地进行谈心是其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我们应该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认真研究,掌握学生思想发展的个性,在沟通中注重技巧性,通过沟通有效的促进师生感情的靠近,同时为学生的学习任务的完成以及人格的健全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39―01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和健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
1护患沟通的目的
良好的护患关系可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通过护患沟通可以更好的收集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健康评估,以为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针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与患者共同讨论以解决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问题,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1】。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是患者的照顾者、安慰者,而且还是患者的教育者和咨询者。对于护理这项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应学会慎言、能言、善言,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建立新型和谐的护患关系。
2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
2.1语言沟通技巧 语言沟通是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其特点是精炼、迅速、清楚,并可将信息有效传递给患者,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是有效护理的前提。
2.1.1语言应清晰简要、通俗易懂 在护患沟通时应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将信息传递给患者,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医院常用的省略句,而当必须运用到专业术语时应向患者运用恰当通俗的语言解释清楚,且用词要恰当,词能达意。
2.1.2情感性的语言 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语言特别敏感,且语言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和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应言语清晰、语速适中、语调平缓,同时还应在语言中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如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份等给予尊称,尽量使用“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勿用训斥、恩赐、讲授式的口吻,以免对患者产生消极、怠慢、不重视感,以从语言的情感色彩上真正体现对患者的关心。
2.1.3采用有效的提问方法 有效的提问方式可使护理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信息。例如应用封闭结尾式的提问方式:“您家中有人患糖尿病么”;也可适当的采取开放结尾的提问方式,主要应用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时,以诱导患者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可使患者达到宣泄内心真实情感的目的:如“这次发病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可使患者有较大的自,同时护理人员也可获得大量的信心,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2】。
2.2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是指护理人员和患者在交流时用于非语言的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它是对直接语言沟通的一种补充,并可以使信息意义更加明确和完善。
2.2.1倾听技巧 护理人员应学会倾听和沉默,伴随患者讲述的语言、声调和表情等,加以点头和关注的眼神,使患者感觉到自己不仅在倾听,而且了解到了他的感受。倾听和沉默一般用于沟通的中期,主要是给患者提供思考的空间,同时学会倾听也会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3】。
2.2.2面部表情和目光接触 面部表情和眼睛的运动可以表达出喜怒哀乐。面带微笑的接待患者是进行护患沟通的第一步,往往护理人员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为患者送去亲切的目光,可消除患者陌生感,缩短护患距离,并使患者感受到轻松、舒适,同时也可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2.2.3触摸 触摸是非语言沟通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握手、拍背、抚摸、搀扶、拥抱等,这些动作可以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轻轻拍背的一个动作便可以给予患者支持的力量,恰当的接触,可以使不安的患者安静下来,脆弱的患者变得坚强。当然,此法应该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因素等因人而异,因保持敏感和谨慎的态度,否则会产生负面效应,造成工作被动。
2.2.4外在形象 护理人员应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服饰整洁、步履轻盈,以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十分重要,同时沉着冷静的举止,认真细心的态度也是良好沟通的开端。同时还应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温馨的医疗环境,积极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对患者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实现环境治疗的功效【4】。
3小结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纯技术操作,而是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因此作为一个现代护理工作者,不仅应熟练掌握护理知识,还应灵活的运用沟通技巧,临床护患沟通技巧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语言的运用应清晰简要、通俗易懂,同时带有一定的情感性,加强患者的信任,并且采取一定的有效提问方式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有时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中的运用是护理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护患沟通技巧,有时可以达到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效果,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足够的护患沟通技巧,才能更好的保证工作的效果,同时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为维持稳定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玉英.沟通障碍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009,22(13):826-827.
护患关系;护士;沟通
沟通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有效的沟通是接受者所接受到的信息与发出者所表达的信息内容正好相同。用有效的沟通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儿科护理工作中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需要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 现对儿科护士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总结如下:
1 沟通前的准备
1.1 要掌握患儿家属的特点 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段、性格脾气、身体状况,通过了解患儿家长的文化程度,你可以采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沟通。要使用礼貌性语言,语言诚挚温和,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1.2 良好的外在形象 护士的仪容、服饰、精神状态,无论是给患儿还是患儿家属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象。护士每天打扮得干净利索,漂漂亮亮、态度和蔼,举止优雅,无疑会给患儿家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3 以扎实理论、精湛技术作保障加强有效沟通,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广大医务人员应加强三基知识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 规范医疗护理操作程序, 加强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采取岗位练兵、考试考核三基知识, 外出学习与进修相结合, 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为医患间有效沟通提供技术保障。
2 沟通方式与技巧
2.1 语言沟通技巧 在使用语言沟通时,因人而异,避免难懂的专业词汇,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要注意语调适中,语速不要太快,语音清晰,语气神态中充满关切。并鼓励家长说出其内心的感受及疑问,注意合理提问,引导话题朝着有用信息的方向发展。适度的幽默使双方沉浸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
2.2 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作为载体的信息交流。非语言沟通是一种比语言沟通更为真实的信息,它更趋向于自发。
2.2.1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以微笑待人是人际交往中解决生疏、紧张、恐惧的第一要素。护士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时如果能够面带微笑,和蔼可亲,患儿家属会感到你亲切可信,她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患儿的病情信息,这样的沟通就是很有效的沟通,有助于达到目的。
2.2.2 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但我们要注意使用眼神与患儿家属沟通时目光应柔和亲切,略带微笑,要把目光虚化,不要锁住对方面部某个部位。谈话时适当的音量配合一定的手势,会减轻交流的难度和障碍,可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要充分使用肢体语言表达难以表达的意思。
2.2.3 亲切的触摸 抚摸是非语言交流中非常重要的形式,是人类情感表露方式之一,也是沟通交流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如: 安慰、体贴、关心可通过抚摸表达,握住交流对方的手,通常要比通过词语表达更能使人得到安慰,尤其是你能亲亲患儿的脸或小手,抱抱患儿,那患儿家属会感到格外高兴,她会感到你亲切、可信,直接缩短了沟通的心理距离。
儿科护士面对的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特殊群体-患儿,所以儿科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就更为重要了,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护理效果及患儿的痊愈。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掌握与患儿家长的沟通技巧。
当汽车销售成为一个人的职业,也就是当一个人成为汽车销售人员后,那么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就成了家常便饭。每一位客户对销售人员而言都是一次机遇,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些机遇,促成商家与客户之间的交易呢?这就要求销售人员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发掘出沟通交流中的技巧,并将其运用到与客户的交流当中,让客户有一个愉悦的交流过程,并让用户逐步认可自己的观点。有技巧的沟通能够增大销售的成功率,帮助销售人员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因此,熟练掌握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发挥语言的魅力,是从事汽车销售这一职位的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以下是与客户进行沟通的几大技巧。
一、推销不能急于求成,要以耐心取胜
作为一名汽车的销售人员,与客户见面后切不可急于求成,一见面就向客户推销产品。许多客户在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推销人员,他们总是一见面就喋喋不休地推销各种不同的产品,故而客户对推销人员难以产生好感,甚至对其感到厌烦。有很多事例表明,那些见到客户急于推销的销售人员最终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因此,要提高销售的成功率,就要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针对客户的需求对其有条不紊地介绍,耐心为客户解除疑惑,让客户产生购车的欲望。例如,不同的人对汽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有些人追求瞬间加速,他们想要购买的汽车加速度一定要快,而有些人注重环保,他们需要的汽车必须要排量较小,还有些人汽车的行使道路较为崎岖,那么其所要购买的汽车的抗震动性能必须要好……买车对于大多数客户而言都是较为重大的决定,因此在购车过程中犹豫不决,或者有诸多问题都是极为常见的表现,销售人员在推销过程中,应当耐心地为客户排除忧虑,解决疑难,以耐心取胜。这样才能让客户放心做出购车决定,提升销售的成功率。
二、察言观色,根据客户的神色调整沟通重点
一些客户在购买汽车之前就对自己想要购买的车类车型有了详细的了解,对于这样的顾客,销售人员只需要将其所想要购买的车型进行全面介绍即可。还有一种顾客,他们在购车之前并不了解各类车型的特征,不知道什么样的汽车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喜好,对于该类客户,销售人员需要对各类车型进行逐一介绍,并在介绍的同时学会察言观色,观察顾客神情的细微变化,以此判断客户的喜好,从而决定是细说还是略谈正在被介绍的车型。例如,销售人员在介绍某种车型时,如果观察到客户有皱眉或者不耐烦的情绪时,这说明客户对该类型的车不感兴趣,再多介绍也难以促成交易,且浪费客户的宝贵时间,因此可以快速略过,进行下一车型的介绍。而一旦客户在介绍过程中呈现出对某种车型很感兴趣,或者很投入地听取销售人员的介绍,那么客户心仪的车型很有可能就是正在被介绍的这种型号。此时,销售人员就应重点介绍该种车型,让客户对其有更深更细的了解,增强客户的购车欲望。察言观色,就是要快速找出客户对各种车型的喜好,并根据客户的喜好有针对地进行销售,提升沟通交流的效率。这样,客户的购车成功率得到了提升,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自然也会变得更好。
三、沟通要充满自信,让顾客消除疑虑
对于销售人员而言,在与客户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自信也十分重要。客户若是从销售人员的语气或者神态中发现其缺乏自信,那么即便这个销售员说得再好,客户也会怀疑其所言的真实性。因此在与客户交谈的过程中,保持自信很重要。销售大王乔・吉拉德,一年汽车推销量达到1600多辆,在他应聘汽车销售员之前,只做过日用品、电器的推销。一个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汽车销售培训的人,却敢于在应聘时自信满满地说自己会推销汽车,并最终取得让许多汽车销售员惊叹不已的成就。自信在汽车销售中是一种强劲的力量,自信的体现不仅通过语言表现,还包括销售人员的穿着、神情等,自信的流露是由内而外的,故而作为汽车销售员,在每天的工作开始之前,可以对着镜子为自己加油鼓劲,多多发现自己以及产品的优势。与客户进行交谈时,提及自己所推销产品的优势要胆大,底气要足,要用必胜的语气来让客户信服,客户感到这个销售员自信如此之强,想来其所言非虚,并没有夸大其词。这样客户才能打消疑虑,放心购车,销售的成功率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销售的诀窍都在于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上,在与客户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技巧很重要。沟通不是人生来就具备的本能,而是一种能力,作为汽车销售员,在其工作过程中,要通过实践和学结出有效的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技巧,强化沟通能力,最终实现销售业绩的节节高升。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82-02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窗口,担负着急、危、重者的诊疗与急救任务。由于病情急、危重、护患之间磋商、协调、交流机会少,而工作量较大,人际关系复杂,常常使得护患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因此,急诊科的护士一定要把握好护患沟通技巧。
1 护患关系
1.1 护患关系的涵义:护患关系是指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或群体,为了治疗或缓解前者的疾病而建立的联系,它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狭义的护患关系是特指护士和患者之间关系的一个专门术语,而广义的护患关系是指以护士为主的群体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群体为治疗或缓解患者疾病而建立的相互关系。
1.2 护患关系的模式
1.2.1 主动――被动模式:它是建立在患者处于完全绝对服从护士的护理基础上,视患者为单纯的生物学上的人,忽视了患者是战胜疾病的主体,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合理的要求全然不顾,它不能或不能完全取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以致影响护理效果。
1.2.2 指导――合作模式:具有相互作用,但护士占一定的主动权,而患者有一定主动权也只限于服从护理的权利和义务上,仍不能发挥患者战胜疾病的主导作用。
1.2.3 共同参与“模式”:也具有相互作用,共同拥有主动权,权利和义务并共同决策和实施护理的新型护患关系,它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只有针对性地选用适合的护患关系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2 沟通技巧
护士在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相对与病人及其家属接触的机会较多,护士能否贯彻医生的治疗方案,能否完成自己的护理计划,病人及家属能否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患关系的状况,
处理护患关系必须建立在“一切为了病人的健康”的基础上,护士必须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关心病人的身心舒适;善于与病人沟通思想;严格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水平;此外,还必须讲究语言、礼貌、举止等待人接物的艺术,并要掌握基本的护患沟通技巧。护患沟通技巧的形式:
2.1 语言性沟通技巧:急诊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间短,接待病人及家属要热情真诚,态度和蔼,花几分钟时间与病人及家属交流,让其感觉你值得信任,在交流的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避免套用生硬的医学术语,对意外伤害的病人,精神紧张,具有强烈的恐惧感,医护人员要用娴熟敏捷的技术抢救,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增加安全感[1]。
2.2 非语言性沟通技巧:非语言性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常见的非语言性沟通类型有仪表和身体的外观、身体的姿势、生态、面部表情,目光的接触及身体触摸,这些非语言行为全在医务人员工作时,将医务人员的个人品质,修养,学识以及其它个人信息传达给患者,因此护士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即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注意用表情、手势、体态、目光接触及触摸等弥补在病态情况下语言交流不足的缺陷。①表情:表情是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在面部的集中体现,是非语言性沟通最丰富的源泉,它是一种全世界共同的语言,有研究发现,系统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2]可见,面部表情在非语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而常用的,最有用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医务人员常常面带欣然、坦诚的微笑,对患者极富有感染力、患者焦虑时,医护人员面带微笑与其交谈,本身就是“安慰剂”;患者恐惧不安时,医务人员镇定、从容不迫的笑脸,能经患者以镇静和安全感。其次是眼神,恰当地运用眼神,能调节医务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心理距离,患者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如果表情淡淡,不耐烦或将个人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病人会感到疏远或不信任。从而无法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②手势、触摸,手势是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沟通手段。手势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和口语或其他体语联合应用以提交语言的表现力和感应性。如:患者发烧、在询问病情的同时,用手触摸患者前额更能体现关注、亲切的情感,当患者在病区大声喧哗,护士做食指在唇的手势凝视对方,要比语批评喧闹者更为奏效。它们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沟通方式,它可以交流关心、体贴、理解、安慰和支持等情感,但触摸受性别、年龄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审慎,避免误解而影响有效的沟通。③体态:也就是护士的衣着姿势与态度,也称仪表,护士的仪表应整洁、亲切、端正,以反映医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诊治护理能力,从而展示护士群体的整体素质和美感,更好地塑造护士职业的美好形象,也能对第一次交流后的继续起决定性作用。④目光接触:目光接触是希望交流的信号,表示尊重对方并愿意去听对方的讲述,但应该是自然地注视眼睛,保持与患者的眼睛在同一水平,而眼神应随着交流的内容表示出理解、同情、支持、惊讶等不同的感觉,以示对患者的尊重,有利于有效的护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7-8517(2011)13-0071-01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间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痛苦的具体体现。正确运用语言性及非语言流,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倾听的技巧
倾听并不单纯是护士听听患者的语句,而应“整个人”参与进去,并且观察、了解患者的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信息。
1.1 参与与患者保持适当距离,一般保持在0.5-1米距离较为适当,保持放松、舒适的姿势,全神贯注的倾听并与患者保持目光交流,避免注意力不集中的动作,给对方以及时的反馈和适当的鼓励。
1.2 核实核对自己的理解,已经获得或给予反馈的,在核实时给予短暂的停顿,以便患者纠正、更改或明确自己所说的话,运用核对的技巧,可以协助护患建立良好的关系。
1.3 反映将对方所说的全部内容,回述给对方,使对方明确你已理解他的意思。
2、语言沟通技巧
语言沟通是使用语言或文字进行的沟通,是护患之间主要的沟通方式。
护士在患者的心中往往享有很高的声誉,患者有很多话愿意问护士,而护士在与患者的交谈中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则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护理顺利执行。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要对自己语言本身负责还要对语言产生的效应负责。所以使用的语言就因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不能使用影响护患关系的直、快、粗的语言,应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方式,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而选择适当的时间和良好的环境,也是体现语言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集体沟通可以采取工休座谈会的形式。对于病情特殊的患者,需采取不同方式、方法给予关怀和交流沟通。
3、非语言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是指举止、行为、表情的沟通,与患者交流时要保持目光的接触,以示尊重和诚意,要耐心倾听,不要随意打断。要适当的反应,表示对交谈感兴趣和鼓励。因此非语言交流在护理工作中也非常重要。
表情:微笑是护患交流时最常用的表情,它应无声,可体现尊重、友好的情感。目光:要求护士目光要亲切舒适、轻松。触摸:是非语言交流的特殊形式,是补充语言沟通向他人表示关心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要应用恰当,防止产生误会。
护患沟通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中,由于其工作性质、职能范围等方面的特点,需要与各种服务对象,包括:有各种身心疾病的患者、患者家属、医疗保健机构的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沟通。
作为护士,不仅需要努力使自己具备博学、负责、耐心、细致的优秀品质,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内涵气质,更应该学习人际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具备了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修养,精湛的专业技术,娴熟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护患沟通。接触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必须了解各地的风俗民情,对老百姓用通俗朴实的语言,对有知识的人,有其他兴趣爱好的人,要用渊博的知识和他们交流,达成共识,这样患者才会信任护理人员,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护患关系。
1 非语言性的沟通技巧
1.1 护理人员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知道如何用非语言流进行沟通,护理人员的仪表、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姿态等在沟通中起到修饰、替代或否定语言行为的作用。
1.2 动作的快慢 可以反映出护患双方沟通的关键程度及认真程度,及时的反应可以鼓励沟通的持续进行。
1.3 触摸是人际沟通中最密切的动作 舒适的触摸和握手、抚摸头部、肩背部等可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与慰藉。还要掌握沉默与倾听的技巧。沉默会给患者的充分的思考及调节的时间与机会,使患者能充分宣泄自己的感情,并调节沟通的气氛。倾听能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消除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
2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2.1 与愤怒的病人沟通 重点是倾听病人的感受和困难,并做出理性的正面反应,应用倾听技巧了解病人的感受与愤怒的原因,及时满足病人的需要,减轻病人的愤怒情绪,使病人的身心恢复平衡。
2.2 与悲哀、抑郁病人沟通 应用沟通中鼓励发泄、倾听、沉默、触摸等技巧,对病人理解、关心和支持。交谈时应注意以亲切、和谐的态度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对其反应给予一些关注,使其感受到关怀与重视。
2.3 与病情严重的病人沟通 交谈时语言尽量简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谈,可选用触摸的等沟通技巧与之交流,并观察其反应。
2.4 与有感知障碍的病人沟通 交谈时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触摸等沟通技巧,或应用书面语言、图片与之沟通,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与理解,尽量避免使用病人不能感知的非语言沟通形式。
近年来,我院门诊量不断加大,门办也加大了对各科检诊工作的管理。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密切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已经成为护士平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老年社会的到来,给护理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对老年人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还是性格特征、生活经历等方面在老年人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大多数老年人性情随和易于交往。但也有一些性格偏执,难以沟通。因此,护士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基本技巧。
1.学会尊重病人。受人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尤其是受到疾病折磨的老年人对尊重的需要更为迫切。因为老年人社会交往能力降低,心理障碍增加,甚至失去家庭的帮助,会经常感到不被尊重的威胁。检诊护士在与老年人相互沟通时,首先要尊重他们对他们的称呼有尊敬之意,如老大爷、老师傅等。
主动打招呼、你好、请坐等。听他们说话要专心,细心听取意见,尽力帮助解决提出的意见及问题,使老年病人感到受重视,被尊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2.加强情感交流。人到老年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变化,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的不适应,情感也会发生改变。其中孤独与失落感是最明显的变化,检诊护士与老年病人的沟通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或消除这种孤独与失落感。在与老年病人的交流中,不要仅仅局限于正式的工作需要,应多聊一些生活、社会、历史、文化等的话题,适当地引导老年病人对往日生活经历进行回忆,这样会大大增加老年病人说话的兴趣。
3.多予关怀体贴。老年病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健忘、耳聋和眼花,护士要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厌其烦、多给予关怀和体贴,尤其对无人陪伴的老人,护士应倍加关心,为老年病人解决实际困难,对病人提出的种种困难尽可能给予满足,亦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以取得老人的谅解。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良好的沟通技巧对门诊就诊的老年病人是非常重要的。沟通技巧可缩短护患距离,减轻病人的焦虑,与此同时有效的沟通技巧还能建立和谐的门诊工作环境。因此门诊检诊护士应该有一颗博爱之心,真实地向患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自内心的帮助患者,才能达到护患关系和谐稳定,同时还能提升护士的自身价值感。
1 仪表
仪表包括一个人的修饰及着装等。护士给患者的第一印象即是对护理工作的初步感觉。因此,护士端庄稳重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训练有素的举止,可缩短护患间的距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尊敬感和亲切感,从而有利于护患活动的顺利进行。
2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非语言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最常用的面部表情是微笑。患者焦虑时,护士面带微笑的与其交谈,本身就是“安慰剂”[1]。一个简单的微笑可以使患者消除陌生感、恐惧感,为交流创造亲切柔和的气氛,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 眼神
眼神是护患沟通中最传神的非语言表现。主要用于表达感情、控制及建立沟通者之间的关系。最理想的情况是面对面,眼睛在同一水平上。可以通过目光接触,表示尊重对方并愿意去听对方的讲述。避免目光飘忽不定、斜视、上下打量对方,以免给患者缺乏耐心和不信任的感觉,造成患者心理负担加重[2]。
4 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包括手势及其他的身体姿势,它体现了一个人沟通时特定的态度及当时所包含的特定意义。手势可用来强调或澄清语言信息,与其他的非语言行为结合起来可以代替语言信息。
5 触摸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缩短护患之间的空间距离,增进护患的交流沟通[3]。触摸是非语言交流的特殊表现形式,它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并能传递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握手,抚摸头部、肩部、背部,可使患者感到护士的关怀与慰籍。采用触摸技巧时,一定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避免产生负效应。
6 沉默
以和蔼的态度表示沉默将会给人以舒服的感觉。沉默会给对方以充分的思考及调节的时间和机会,使人能充分宣泄自己的感情,并调节沟通的气氛。但注意沉默的时机及时间的选择一定要恰到好处,否则会使患者认为是不耐烦的表现。
7 小结
综上所述,非语言沟通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它是建立良好护患沟通的催化剂。它可以帮助消除护患之间的距离感、陌生感和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使整个护理过程变得自然、和谐、愉快。这就要求护士加强自身修养,保持优良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不断知识更新,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