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儿童健康教育教案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儿童健康教育教案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篇1

案例1

一、案例学校表现介绍

刘彬,男,十六岁,2008年9月进入我校。初三时,我担任他的班主任,自我接手这个班不久,我就了解到他不仅是个留守儿童,还是个问题学生,他身上的问题颇多。该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和其他同学玩扑克牌或睡觉,会经常迟到或旷课。坏习惯也不少,交友不慎重,和社会上问题青年有交往;不讲卫生,衣服很脏头发乱蓬蓬;爱吃零食,还有点小偷小摸。犯错后不敢承担就选择离家出走,或与亲人顶撞。他也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同学关系紧张。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该生在一次违纪后,我电话通知他的监护人来校沟通,同时我也想了解一些该生在家的表现,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在通过与其监护人的谈话中,我知道了该生特殊的身世。刘彬的父亲在他年仅四岁时就病故,后来他母亲也改嫁他乡,孤苦无依的他就寄养在大伯、大妈家。大伯家已有俩闺女,都很乖巧,自然得到父母的疼爱,但他总觉得挨打挨骂的只是自己,觉得大伯大妈不爱自己,因而心理失衡。他觉得自己可怜没人疼爱,因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他任性,爱发脾气爱吃零食。他从家中偷钱花,最多的时候偷过两千元钱,买了一部手机。事情暴露后大伯的教育方式粗暴单一,不是拳打就是脚踢,而且紧抓不放,一犯错就老账新账一起算,让该生既害怕又心中充满仇恨,亲情关系非常紧张。

三、个案处理

在辅导前,我认真地综合该生在校内外的表现,分析了形成这种局面和这些不良行为的最关键的原因——情感饥饿,教育粗暴。因此,我决定从该生的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对该生进行充分的心理沟通、交流与指导,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给孩子爱的阳光和温暖,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做孩子监护人的工作,要求他大伯改变教育模式、方法,让孩子敬重他而不是畏惧他,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我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1、进行理解性的沟通、谈话。

我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平等的姿态,与他进行了一次理解性的谈话,从而知道他的心里正在想些什么,一开始他还不愿意说,在我的鼓励和劝导下,他还是告诉了我他家庭和他本人的一些情况,对友谊、对理解的渴望,对学习进步的渴望等。谈话中我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与不满,尤其是对大伯的不满与仇视。他认为,在他大伯大妈的眼里他只有缺点、毛病。在家庭中没人关心他、爱他,都嫌他成绩差不是读书的料,因此,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干很多体力活,干不好了偷懒了就挨打。他还说大伯怕他乱花钱,每天只给很少的生活费,有时会饿肚子,还落下了胃病。他说得声泪俱下,我的心也被揪得很紧,说真的我内心很同情他,但我相信关爱比同情更有效,于是我想用爱来唤醒他。

2、给予集体的温暖,找到体验幸福的方法。

有人说过:“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心中沉睡的巨人。”可是像这样特殊的孩子,要教育他唤醒他,还得依靠集体的力量。良好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温暖、感化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利用集体活动的机会让他主动参与进来。他很能干很负责,我让他当劳动委员,每天早晨为同学摆放自行车是他最开心的事,我总是适时地肯定表扬,同学们也渐渐地喜欢上他并关心他。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拉他表演节目,竟引来掌声阵阵,他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他既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来他告诉我,这是他这些年来最幸福快乐的时刻!我进一步巩固成果,继续发挥集体的力量,我组织结对帮扶活动,给他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资助。我鼓励学生收集校园内的饮料瓶,卖的钱资助他,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这样既帮助了他,让他融入了集体,不再感到孤独,又找到了幸福。渐渐地他身上的小毛病少了,也注意起了形象,头发不乱衣服也整洁干净多了,同学主动找他玩。

3、关爱、教育、鼓励,引导他健康成长。

在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同时,我也给予他爱的阳光,引导教育他健康成长。首先我肯定他是个好孩子,难免会犯错误。因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与交流,对于这位学生的这种行为,我们不应该粗暴地指责训斥,而是耐心地告诉他:每个人都可能犯错,关键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理解。当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一不良行为,并因此受到来自家长、同学的指责而感到痛苦时。以此,来消除他的对抗、逆反心理,引导他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错误。我想:此时帮助他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是最关键的。第二,我用信任的眼光看待他,用真诚的言语激励他,及时了解他的想法,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我把他当朋友、亲人,给他讲我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和不幸的往事,以及我如何自尊自强,努力学习的故事,我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召他。又常常给他讲些中外科学家刻苦研究,忘我工作,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事例,使他逐渐明白应该从小学好本领,还给他讲述有许多中外闻名的名人,在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也是不理想,但经过努力最终成为世界名人的故事,同时告诉他: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充满信心,努力奋斗,就能实现目标。退一步来说即使成绩暂时落后了,也要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因为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4、家校结合,改善教育方法。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均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校配合,是改善孩子健康心态最有效的方法。该生情况特殊,由于监护人不是亲生父母,没什么文化,教育方式粗暴简单,对其关心和指导就更少,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温暖。我首先让该生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不闻不问要变坏”,家长的教育方式虽有不当之处,但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子女成材,作为子女要体谅大伯的苦心,让他明白大伯把他拉扯大不容易,这其实就是爱。另外,我通过与其伯父母沟通,让他们明白,“打是亲,骂是爱,一味打骂难成材”,并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让他们降低对这位学生的要求,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给予理解,使其感受到伯父母的支持与鼓励,甚至爱心,帮助改善家庭气氛,改善教育方法。其次,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不能因为怕他犯点小毛病就饿他肚子,家庭经济实在困难,我会帮你们申请特困补助。第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学习,让他干点力所能及的农活。要求监护人经常与校方联系,共同监督教育孩子。通过与家长配合,经常互相沟通,对该生在学校或家里表现好的地方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孩子形成正常的心态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案例反思

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出办法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尤其是对有一些问题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教师的爱心能换取学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才能从新唤起学生的自信,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尊,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 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使他们走出不良习惯的束缚,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影响他的一生。我们不仅要教育他们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要我们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温情,这些学生就会少一点失落,多一点收获。让我们努力从孩子们身上发现亮点,毫不吝啬地用语言、目光、体态表达出我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充满爱心地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的钥匙,重燃希望的火花!让每个孩子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爱和被爱的幸福!

案例2

一、案例学校表现介绍

徐露,女,14岁 ,初一。父母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学习,所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是她语文老师,开学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徐露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方面

(1)具有我行我素、自负、嫉妒心强、攻击性强等不好的品行。

(2)和同学交往时特别要强,一点点小亏都吃不得,有一点小小的矛盾和摩擦就会对同学大吼大叫,甚至拳打脚踢。

2、学习方面

(1)学习成绩差,做事懒散,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常因贪玩而耽误学习,经常欠交作业。

(2)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组织纪律差。

3、性格方面

同学都嫌弃她,不愿与她交朋友,导致她的性格越变越郁闷、也越来越暴躁。逐步成了班级活动的边缘人。

二、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徐露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没有固定收入,长期在广东打工,基本上很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只留下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而爷爷奶奶文化很低,重养轻教,对于她的任何要求不管有理还是无理的都满足,却从未指导孩子的学习。在爷爷奶奶的娇生惯养下,徐露养成了我行我素、自负、嫉妒心强、攻击性强等不好的品行。她的学习成绩非常的差,性格越变越郁闷、也越来越暴躁,逐步成为了班级活动的边缘人。

三、个案分析、处理

(一)原因分析:徐露是一名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重养轻教、娇生惯养下,正处于认识人生关键时期的她由于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在隔代教育下出现了以上症状,通过我的观察和谈话,我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是监护人不力。作为徐露的监护人——爷爷奶奶,他们大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监护职责浅层化,重养轻教,重身体、轻心理,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了就行了,所以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尤其是祖辈教育孩子,由于观念和方法滞后,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一方面,作为徐露的监护人,他们文化素质较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对孩子进行法制、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致使她学习成绩非常差,另一方面,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他们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纵容她,使她逐步养成了爱撒谎、我行我素、自负、嫉妒心强、攻击性强等不好的品行,所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受教育状况,致使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

2、是情感关爱明显缺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归,使徐露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加之父母由于繁忙很少与家人联系,使孩子出现了情感饥饿综合症。在学校里,由于得不到老师过多的关注,她的各种不良品行又使同学们对她很疏远,这些情感的缺失导致她缺乏对外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出现性格缺陷,严重影响了她与同学的正常交往。

(二)处理策略

1、拿出热情,奉献爱心。面对留守儿童的诸多难题,有的教育工作者干脆就产生这样的想法:没有家教的孩子我们管不了,做父母的不严加管教,光靠我们老师有什么办法?其实,留守儿童并不是天生的调皮捣蛋,不是天生的冷漠无情,他们是缺少成人的正确引导,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任,对问题学生要有热情,要有爱心,要一视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更多,只要我们不放弃,肯定会有收获。作为徐露的语文老师,对她的问题我不能坐视不管。课堂上我重视关注她,经常给她创造不同的表现机会,只要她在学习上获得点滴进步,我就会对她表扬和奖励。课下,我和她做朋友谈心,给她指导学习方法。我认为能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看到她健康茁壮地成长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

2、发现学生闪光点,帮她找回自信。的确,留守孩儿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我们要会,捕捉儿童兴趣和行为的闪光点。有些留守孩儿虽然孤僻、不善言谈,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写字,有的爱参加体育活动等。如果我们老师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爱好,为他们的兴趣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徐露喜欢画画、剪纸,我就鼓励她出墙报,活动课时让她牵头策划,联欢会上让她表演。她非常积极做得很出色,我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班里为她作宣传,她有了成就感,开朗自信起来,笑容写在了脸上,性格也温和起来了。对待这一类学生,我们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要正确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3、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徐露的爷爷、奶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和他们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教育和引导孩子,并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建议:

(1)不能无原则地溺爱孩子,对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全力满足她,会让她以为什么东西都能轻易得到,这样必然会在她的头脑里形成一种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和不体贴的不良意识,并且也不能培养她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对于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错误,爷爷奶奶不要一味姑息迁就,也不能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因为一味迁就只会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不良性格。而应该耐心教导,给她分析原因,帮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鼓励她改正。

(2)当徐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她如何去解决,先让孩子自己思考,借助字典、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可以让他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养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

(3)我还与她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希望他们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增强自信心,不断改正自我,做个好孩子。

四、案例反思

篇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药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安全用药越来越重视。如何做到合理用药,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损害,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1]。为提高家长的安全用药知识,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笔者对200名住院患儿家长开展儿童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活动,并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验证健康教育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以2011年9月我院200例新住院患儿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同时多人陪护患儿者,从中随机选取1名作为研究对象。200名家长中,男85人、女115人,年龄28-62(41.7±5.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5人,高中、中专72人,大专及以上73人。与患儿关系:患儿父母156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24人,其他20人。住院时间2-34d。

1.2方法

1.2.1儿童安全用药知识调查复习文献和咨询专家后自行设计儿童安全用药认知问卷,进行小样本预调查后修订而成。依据医学常规和专家意见确定正确答案,包括是否认为中药都没有毒副作用、维生素类药给孩子长期服用是否有利无害等10项内容。在患儿入院当天(干预前)和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的出院当天分别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儿科护士,用统一指导语指导患儿家长现场填写并当场交卷。干预前和干预后发放问卷200份,均有效回收,有效回收率100%。

1.2.2健康教育干预在健康教育干预前,由医院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对管床护士就儿童安全用药专业知识和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技能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方式主要为讲授、示范和模拟练习,评估合格后参与本次健康教育活动。对患儿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包括给每位家长发放1套自行设计制作的儿童安全用药宣传资料,主要内容为儿童生理特点、用药要求、常见的儿童用药知识误区介绍等;管床护士自患儿入院当天起,在第1次调查结束后针对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对患儿家长进行评估、分级,结合其文化程度、认知水平等每天用20min对其开展安全用药口头健康教育,解答家长安全用药的咨询,并做好相应记录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干预前后家长对儿童安全用药知识的知晓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在中药的认识方面,很多家长认为中草药比较安全,当发现孩子有点小病时,常常自己买些中草药给孩子服用,其实,是药三分毒,而且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复杂,安全性只是相对而言,尤其是婴儿时期,身体各个方面都未发育成熟,随便服用同样损害婴幼儿健康。

3.2药物的选择本调查结果示,干预前对新药、贵药的认识正确率为56.5%,通过宣传教育,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认识都有很大的转变。

3.3抗生素被许多家长认为是万能药,51%的家长盲目地认为儿童感冒都需要用抗生素治疗,他们没有认识到抗生素滥用的危害,通过干预,对该问题的正确认识率提高到82.5%,χ2检验P

3.4对维生素类药物的认知调查发现,干预前家长认为维生素类药物长期服用有利无害。但是维生素类药物虽然有益于小儿的生长发育,也要使用得当,千万不能过量。

3.5不同学历家长知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小结

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临床用药品种的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医院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改善行为及生活方式,维护其身心健康。因此,医院应常规开展健康教育,如健康教育覆盖率、健康教育满意度以及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卫生知识知晓率、信念持有率、行为改变率对照变化,来综合、全面评价医院健康效果。

篇3

1、 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字。

2、 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 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 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 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 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20__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 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应分级及时按月做好随访工作。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慢病的管理率达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达25%。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100%。同时加大筛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3、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实,有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月更换一次室外及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达60%以上;要求相关人员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0%以上;组织动员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我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讲座;孕妇在孕早期或中期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3岁以下儿童家长覆盖率达到85%以上。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利用集市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每天循环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六种;提供不少于十二种的印刷资料,居民覆盖率达30%以上;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60%以上,其相关资料(通知、照片、记录、教案、试卷等)必须规范存档。

4、老年人保健。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护和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尤其是管理的老年人辅助检查工作,今年至少完成95%以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管理人数达到90%。加强体检宣传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体检率要求。全年对上述人群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强化免疫,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档案(纸质和电子)的利用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年不漏来院的任何一个就诊、咨询者,未建档的建档;建档的充分利用档案,如信息的更改,内容的填充,随访等,除特殊情况下,必须当面立即完成。

6、预防接种。建立规范化的免疫门诊,建立健全计免制度,规范计免接种操作,每月接种不少于8天,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到安全注射,为我镇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做好接种反应事故的处理登记,加强冷链管理,做好疫苗的进出管理、冷链远转管理、失效报损登记。根据上级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相关疫苗的强化和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新生儿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都达到100%。入托学生验证率达100%。

7、传染病防治。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让医务人员全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每月至少报一例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卡及时、准确、完整率100%,疫情登记率100%。

(2)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贺州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

8、儿童保健。加强儿检工作,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75%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90%。加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使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80%以上,婴幼儿系管率和使用生长发育图监测率分别达75%以上。及时发现与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开展儿童保健技术培训。

依法加强托幼 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管理。对新入托园的幼儿一律进行体检,合格者方能入托。5-6月份完成所有幼托儿童的健康体检。保证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达到80%以上。

免费向我镇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辅食的添加等营养及护理的咨询指导,对常见病的预防、心理发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对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行预防,规范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9、孕产妇保健。免费向辖区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实施母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以上。孕产妇产后访视率85%以上,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叶酸及孕产妇分娩补助及时发放。

10、重性精神患者管理。完成四次的随访等工作,如患者等情况许可,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年底,在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到95%以上。

11、每月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疾病、孕产妇、儿童进行免费体检(辅助检查:彩超、尿常规、血糖、全血细胞分析、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肾功、心电图等)

12、每月的22日各专项小组上报纸质的工作情况及相关数字到卫生院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审核完成,25日前上报旗卫生局。

四、阶段性工作安排

一月份:①召开第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下发今年总的工作计划。③各专项小组上报各自的工作计划。④开展孕产妇健康知识讲座。

二月份:①召开第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培训。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一次检查、督导。④开展儿童保健知识讲座。

三月份:①召开第三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一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利用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开展两次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两次,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对结核病的防治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一次。

四月份:①召开第四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的讲座一次,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五月份:①召开第五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二次检查、督导。③利用5月3日世界哮喘日进行相关知识讲座一次,针对5月31日世界无烟日,重点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咨询活动。

六月份:①召开第六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培训、学习、互相交流。同时召开一次村委会协调会议,并邀请分管镇长参加。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二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利用6月6日爱眼日进行眼部疾病及保健方面的知识讲座一次。对公共卫生半年工作进行总结。

七月份:①召开第七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开展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讲座一次,并对相关知识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八月份:①召开第八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三次检查、督导。③进行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相关知识讲座一次。

九月份:①召开第九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进行村卫生室及全院职工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工作。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结合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开展口腔保健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讲座一次。

十月份:①召开第十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总结一年的工作进展情况。③结合10月8日高血压、世界精神卫生日,大范围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及健康咨询活动各一次。

十一月份:①召开第十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四次检查、督导。④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11.14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讲座及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①召开第十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讲座、宣传教育。③各专项小组对工作分析、总结,上报下年计划等。

五、临时性工作安排:

1、如有特殊情况,以上时间、工作临时调整。

2、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3、根据工作情况,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检查、督导。

4、抓住机会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如集市、学校开家长会、家长接送学生、接种日等。

篇4

1、 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字。

2、 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 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 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 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 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XX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 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篇5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1-0008-03

艾滋病广泛流行对儿童青少年影响显著。仅2007年一年,全球就有42万15岁以下儿童新感染艾滋病病毒(HIV)[1], 2003年已有超过1 500万儿童成为艾滋病孤儿[2]。与之相比,为数更多的则是那些未感染HIV也尚未因艾滋病致孤但同样受到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其中包括与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共同生活及家庭中无感染者但生活在艾滋病高发社区中的儿童[3]。他们都因艾滋病的打击而处于脆弱的边缘状态,故称其为艾滋病孤儿及脆弱儿童(AIDS orphans and vulnerable children, OVC)或受艾滋病影响儿童(children affected by HIV/AIDS)。艾滋病特殊敏感性使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存在诸多身心健康问题。国内外研究均发现,成为艾滋病孤儿是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如抑郁、焦虑、失望、自尊水平下降甚至自杀意念等[4-9],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0]。

本研究针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脆弱性特点,以学校为基础开展参与式生活技能教育干预并评价其有效性,以此探索我国艾滋病高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适宜健康干预模式,为相关健康促进工作及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经验与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艾滋病高流行区――河南省某县艾滋病孤儿相对集中的1所中学4个班级,其中2个班104人为干预组(男生63名,女生51名),另 2个班105人为对照组(男生53名,女生62名)。2组均包括艾滋病孤儿。为避免给孤儿带来额外心理负担,本研究将全部对象纳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范畴,进行整体分组、干预与效果评价。经检验,2组在性别、年龄、是否住宿、学习成绩及以前是否参加过其他艾滋病宣教活动方面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模式 根据参与式生活技能教育特点,自行编制《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生活技能教育》教案,各模式主题与教学目标如下:(1)让我们认识艾滋病。目标为掌握艾滋病流行概况、危害及病程,培养平等交流与表达能力。(2)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目标为掌握HIV传播途径与预防方法,识别危险行为,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3)如果我是他/她。目标为培养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关爱、理解与反歧视态度,培养同理与共情能力。(4)我真的很不错。目标为增强学生自尊、自信与自爱,培养自我认知与决策能力。

上述教案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式、互动式教学为主要方式,通过头脑风暴、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配合课外阅读材料以强化相应知识、技能。

1.2.2 干预评价 针对干预内容及教学目标,编制如下效果评价工具:(1)艾滋病知识与态度问卷,含20个艾滋病知识条目与14个关爱态度条目,知识得分区间为0~20分,态度得分区间为0~14分;(2)Rosenberg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得分区间为10~40分,得分越高,自尊水平越高;(3)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得分区间为54~216分,得分越高,自信水平越高。

1.2.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1双录入建立数据库,SPSS 11.0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自尊与自信水平比较 见表1。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艾滋病知识、关爱态度水平较低且各条目正确应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0个知识条目中,2组均仅有9个条目答对率超过80%;14个态度条目中,2组分别有5个和6个条目选择积极态度比例低于80%。知识、态度、SES与PEI量表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艾滋病知识、态度、自尊与自信基线水平一致。

干预后,干预组知识、态度水平明显提高:19个知识条目答对率超过80%,其中17个超过90%并有15个条目答对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3个态度条目选择积极态度比例超过80%,其中11个超过90%并有7个条目选择积极态度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知识、态度、SES与PEI量表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效果明显。

2.2 不同性别学生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自尊、自信水平比较 如表2所示,干预前男、女生知识、态度与自尊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自信基线水平显著低于女生。干预后,男、女生知识、态度水平依然一致,而男生自尊、自信水平均显著低于女生。

男、女生干预前后知识、态度、自尊与自信提高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男、女生在上述方面提高程度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男生在干预后自尊水平提高不显著。

3 讨论

随着健康教育研究不断深入,参与式教学被证明适合在敏感人群中开展敏感问题教育,如生殖健康与艾滋病预防教育等。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与平等活跃的氛围使受教育者将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敏感问题本身,避免受教育者因过于专注自身而感到不安[11],这也使它成为在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尤其是艾滋病孤儿中开展教育干预的适宜模式之一。同时,生活技能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社会能力,并建立健康信念与行为模式[12]。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特殊健康需求转化为生活技能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活技能干预,其效果将比传统教育内容更为显著。基于此,本研究选择参与式生活技能教育模式进行探索研究。

前期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基线调研结果表明,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遭受更多歧视与不公,出现自尊水平下降、抑郁情绪增多等心理问题。因此,本研究将艾滋病知识、关爱态度、自尊与自信4方面作为主要干预内容,使青少年在深入学习艾滋病知识基础上,建立对艾滋病病人、HIV感染者及其自身积极、正确的态度,提高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社会能力及相应生活技能。上述干预内容符合干预对象最紧迫的健康需求,具有良好针对性与可接受性。

此次干预选择艾滋病孤儿相对集中的学校,采用整群抽样,被抽到班级所有学生均接受干预或对照组问卷调查。在抽样与干预实施过程中对艾滋病孤儿不予识别而进行干预组与对照组整体比较以考察干预效果,避免公开孤儿身份或引起关于分组方式的猜测而引入对艾滋病孤儿过分关注甚至歧视的可能,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艾滋病孤儿压力与不安,保证了理想效果,增加了干预的可接受性。

“四免一关怀”、“两免一补”及一系列艾滋病孤儿支持性政策确保了孤儿较高的入学率且所在学校分布集中。因此,在艾滋病高发地区,以学校为基础实施健康干预具有投入小、易开展、覆盖广的优势。学校稳定的教学环境与学生较高的关注与信任程度也决定了在当前条件下开展各项基于学校的健康促进工作可行性与可持续性较强。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在知识、态度、自尊、自信方面水平均较低且基线水平一致。通过干预,干预组上述各方面显著提高,通过4个模式的参与式生活技能教育,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关爱与反歧视态度、自尊与自信水平均显著提高,实现了主要干预目标,达到了预期干预效果。

性别通常被认为是教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效果评价中,对男、女生间差异进行比较。干预前,男、女生知识、态度与自尊水平一致,而男生自信水平却显著低于女生。这与其他研究男生自信水平高于女性结论[13-14]不符,但与干预前基线结果一致。经过访谈发现,我国男性为主的家庭结构导致部分年龄较大的男性艾滋病孤儿取代故去单亲甚至双亲成为家庭主导,承受着与年龄段不相符的身心压力,对其青春期的心理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导致比女性孤儿更显著的心理问题,如自我认知水平下降等。提示我国艾滋病高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存在共同性别特点,即男性比女性更脆弱,更需接受心理支持等健康干预。必须在干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对男生更加关注,使之获得比女性更大的提高幅度,才能最终消除性别差异。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艾滋病高发区实际情况与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健康需求,以学校为基础,以参与式教学为主要形式,以生活技能教育为途径,以艾滋病知识、关爱态度、自尊与自信为主要内容的健康干预模式,具有良好适应性与有效性,可进一步探索与推广。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顽固性与反复性,因而应注重长期干预、多途径强化,以巩固、拓展干预效果。干预过程中,不可将艾滋病孤儿单独分组或特殊对待,并应遵守保密原则,以避免给孤儿造成心理负担甚至造成新的歧视[15],且男生应被给予更多关注。

4 参考文献

[1] UNAIDS, WHO. AIDS epidemic update 2007[EB/OL][2008-07-12]. data.省略/pub/EPISlides/2007/2007_epiupdate_en.pdf.

[2] UNAIDS, UNICEF, USAIDS. Children on the brink, a joint report of new orphan estimates and a framework for action, 2004.

[3] UNAIDS. Investing in our future, psycho social support for children affected by HIV/AIDS[EB/OL][2008-10-15]. data.省略/publications/IRC-pub02/JC606-InvFuture_en.pdf.

[4] ATWINE B, CANTOR-GRAAE E, BAJUNIRWE 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AIDS orphans in rural Uganda. Soc Sci Med, 2005, 61(3):555-564.

[5] LINDBLADE KA, ODHIAMBO F, ROSEN DH, et al. Health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orphans

[6] MAKAME V, ANI C, GRANTHAM-McGregor 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rphans in Dar El Salaam, Tanzania. Acta Paediatr, 2002, 91(4):459-465.

[7] 徐韬, 阎志华, 王常合,等. 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社会心理健康状况定性研究.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13(1):17-19.

[8] 许文青, 王云生, 季成叶,等. 项目县6~14 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社会心理问题浅析.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12(3):210-211.

[9] 袁建华, 常春, 刘康迈,等. 艾滋病对中国儿童影响的研究.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6, 12(6):489-491.

[10]李澜, 罗玫, 戴志澄. 中原部分农村地区受AIDS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现况.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13(4):342-344.

[11]陈华. 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 21(6):159-161.

[12]周雷, 李枫. 生活技能与预防艾滋病. 中国健康教育, 2003, 19(6):426-427.

[13]LIRGG CD, FELTZ DL. Female self-confidence in sport: Myths, realities and enhancement strategies. J Physic Educ Recreat Dance, 1989, (3):49-54.

篇6

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两个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逃生演练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张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户外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饭车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区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仓库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并不得发放出库。把好制作关,制定食品加工管理办法,严格遵循生熟分开制度,熟食制作专人、专工具、专用容器,工具容器随时清洗消毒。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入园必须持有卫生部门出具的健康证明。新生入园必须到妇幼保健站进行体检,并持妇幼保健站出具的体检证明及肝功化验单、幼儿预防接种证到幼儿园登记报名,确保新生入园参检率达100%。

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每年与妇幼保健站联合对幼儿进行全面体检一次,体检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体检情况,写出分析报告,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五)开展吸烟有害健康宣传活动

结合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创建无吸烟单位活动,在公共区域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组织开展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宣传活动,在全园师生中形成浓厚的禁烟氛围。

【大班班级教师健康计划范文二】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将促进幼儿健康视为直接目的的幼儿健康教育,切实贯彻《纲要》的幼儿健康教育思想。儿童正处于迅速的生长发育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和发展尚未完善,对于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心理压力的承受力弱,因此,对他们施行保育和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保证儿童身体正常地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全地发展,是保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重要方面。托班幼儿抵抗力弱、易生病,自我服务能力差,针对托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们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环境,将幼儿生理与心理保健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积极做好消毒预防工作和保育工作。

一、上学期发展情况:

上学期我班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初步掌握了一些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有一定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自理能力方面还较弱,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自己穿脱衣裤,生活习惯也有了规律,爱清洁。但本学期又新增了15名幼儿,所以对他们还要进行引导与培养。

二、教师的消毒预防工作和保育工作:

1、每天来园后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每周清洗玩具一次,晒图书一次。

3、有太阳的日子为孩子晒衣服、被子、鞋子等,减少交叉感染。.做到屎尿裤子、床单及时更换,半月清洗床单一次。

4、吃饭前用消毒水擦抹桌子。吃饭时给孩子们喂饭,帮助幼儿剥虾壳等。

5、增加户外活动的次数,以确保两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6、要求幼儿运动前后喝水。及时为孩子擦汗。

7、加强午睡管理,注意随时纠正幼儿的不良睡姿。

8、注意观察幼儿情绪,发现幼儿身体不适,及时通知家长并配合保健医生做好疾病处理工作。.加强早晚接送儿童工作,不得将儿童交陌生人,防止错接。随时清点人数,坚持每天检查幼儿是否带有异物入园,发现情况及时妥善处理。

三、幼儿健康目标:

1、让幼儿愉快入园,能尽快适应集体生活,喜欢幼儿园。

2、能亲近老师、阿姨、能随老师、同伴一起活动。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3、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和身体的主要部分,并能听从成人有关安全的和卫生的提示。了解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4、能随意活动身体,并愿意跟随老师参加体育活动,初步知道要遵守集体规则。

5、乐意接受洗手、洗脸、洗澡、理发、剪指甲等日常清洁要求。

6、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独立喝水、进餐、洗手、入厕、自然入睡。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逐步养成不剩饭菜、不偏食,能配合成人穿脱衣、裤、鞋,并尝试学习穿、脱衣服的方法。

篇7

在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中,职前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态度等教育素养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传统教师教育可以培养出‘纸上谈兵’的教师,他们可以把书本上的新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但在实践中却不知所措。”“长期以来,不管师资的职前培养采用何种模式,是定向式还是非定向式,毕业生都很难避免带有一些共同的缺陷,即缺少实际的教学经验而使工作适应期延长。”

舒尔曼教授认为:“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允许职前教师参加从观察到有限的参与直至最后全权负责管理的全过程,能促使职前教师学会实际的、有判断力的、智力性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职前幼儿教师教学实践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态度等教育素养的发展,我们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教法课中,对模拟幼儿园教学(以下简称“模拟教学”)这一职前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模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模拟教学是指职前幼儿教师模拟幼儿园教师教和幼儿学的教学实践活动。它主要在职前幼儿教师的五门教法课中进行,每个班模拟教学的时间约为so课时。

模拟教学借鉴了微格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重视教学反馈、反思和合作,重视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一般说来,微格教学强调导人、讲解和提问等单项教学技能的训练,对教学时间、设备和场地等要求较高。而模拟教学则是多种教学技能的综合训练,是教学实践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态度等的综合训练。与微格教学相比,模拟教学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促进职前幼儿教师多种教育素养的发展,更符合职前幼儿教师培养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目标

模拟教学的目标是促进职前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态度等方面得到初步发展。

(二)教学内容

模拟教学内容涵盖学前儿童的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五大领域,职前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领域的内容,也可以选择两个以上领域的整合内容。

(三)教学过程

经过教育理论阶段的学习,职前幼儿教师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模拟教学活动。模拟教学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1、观摩

观摩是职前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师教和幼儿学的观察或学习。通过观摩,职前幼儿教师可以积累教学经验,能够加深对幼儿的理解和认识。观摩包括在幼儿园教学现场观摩、借助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观摩两种方式。观摩之后,我们一起对这些课进行了评议。教学观摩开阔了职前幼儿教师的视野,为她们扮演好教师与幼儿的角色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2、备课

职前幼儿教师的备课主要是设计教案和制作教具,主要目的是锻炼教学设计和教具制作技能。备课时,职前幼儿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的情况,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并制定完整、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根据教学需要,职前幼儿教师往往要准备一些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在这一环节中,教法课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职前幼儿教师设计出较为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并制作出合适的教具。

3上课

上课是模拟教学的中心环节。一个职前幼儿教师扮演教师角色,登上讲台授课,其他职前幼儿教师则扮演幼儿角色。上课期间,“教师”要扮演好教师角色,努力促进“幼儿”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则要扮演幼儿角色,要思想幼儿的思想,体验幼儿的体验,按幼)L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幼儿”也是教学活动的观摩者,要注意观察、分析和借鉴“教师”的教学经验。一般说来,每个职前幼儿教师有1-3次上课机会,每次上课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教法课老师要注意观察“教师”和“幼儿”的表现,并做好记录,为教学评议做好准备。

4评议

评议的内容是“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其中,“教师”的教是评议重点。评议时,一方面要肯定“教师”教学中的优点和长处,以培养其教学自信心和积极态度;另一方面,要针对其教学中的缺点和不足,指明改进教学的策略。

5反思

反思是职前幼儿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思考。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人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他认为,教师的成长二经验十反思。的确,通过反思,教师可以确认、坚持和推广正确的教学思想与行为,可以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合理。

我们非常重视职前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每一位“教师”上课后要及时回顾、分析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并写出教学后记。我们把每一位“教师”上课过程用摄像机拍摄下来,通过看录像,职前幼儿教师可以更好地反思教学。

篇8

近几年,我园发现幼儿自我意识过强、自信心不足、不能与人合作等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正在呈一定的比例上升。甚至个别幼儿暴露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地问题了,成了家长和老师共同忧虑的问题。大家深深感受到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已成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幼儿园申报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之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这一课题研究。我们班有幸成为课题研究试验班,经过2年有计划、有目的的尝试,已初见成效。下面就怎样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优化教育生态环境,重视感染熏陶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秀人格的基础。现代的幼儿教育实际上就是环境教育,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为了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把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教育生态环境指的是营造一个把教育的物理环境、教育的心理环境和教育的社会环境三者联结成和谐有序、共生共享的一种生态型的简化、净化、美化和社会化的环境。个体的发展就是他们利用和改造环境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一)创设自由宽松的教育物理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这种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是培养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室内外及周边自然、社区等环境,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例如:在室内,设置了便于幼儿随时阅读的书架,便于幼儿自由取放的开放式玩具柜。在室内、走廊等地方,还设置了多种活动区域。我们还张贴了许多条鼓励性的语言,如:我是个会分享的好孩子!我今天又进步了!学习本领,我最棒!有朋友和我一起合作,真开心!……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另外还在班上开设“好孩子成长乐园”贴图表,幼儿每次上完心理健康后,就把获得的贴纸贴在成长乐园上,满十个贴纸可以换取一个奖章,学期末按奖章的多少排名换取礼物;每周心理健康课上评出的“小天使”还可以在贴图表上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如手工、绘画、照片等),并担任一周的班长,协助老师管理班上大小事务,让其充分体验到成为“小天使”的荣誉感,这里成了孩子们最爱的区域。

(二)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心理环境。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幼儿期幼儿的情感是十分脆弱的,容易受到伤害,教师应从尊重、关爱、理解、帮助等多种角度去感化幼儿、教育幼儿,成为幼儿生活中的楷模、学习中的伙伴。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第二,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在于教师如何引导。现在的独生子女,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是“我的”,“我要”很霸道,不懂得互相谦让。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引导幼儿互相谦让。例如:吃点心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就开始争先去拿点心吃,这时教师不能让孩子放任自由,及时引导幼儿有秩序地拿点心吃,甚至拿不到点心的,小朋友要帮忙拿,互相谦让、互相帮忙;小朋友进洗手间时教育幼儿不争先、不推挤、不争抢位置;吃完点心玩玩具的时候,出现争抢现象,老师要及时地教育幼儿要懂得把玩具分给同伴玩,或者和同伴一起玩;同伴之间引起纠纷人时,老师要站在公平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并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友好相处等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随时教育幼儿,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是一个集体,是小朋友的另一个家,小朋友在一起是好朋友,好伙伴。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幼儿日常生活的个环节当中,进行接触与交流,教育幼儿要与同伴和睦相处,在同伴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三)创设良好社会环境。

家园配合,也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是幼儿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是教师最好的合作者,没有谁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如果教师注意对幼儿鼓励、表扬,家长却时常随意贬斥、否定幼儿或者教师注意给幼儿创造锻炼的机会,幼儿回家后家长却什么也不肯放手,不让锻炼,是不可能培养和建立起幼儿的自信心的,所以家长在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家园共育工作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我通过家访、校讯通、家长会、家长园地等各种有效途径,深入了解幼儿及家庭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及了解幼儿的在家表现情况,以利于教师了解情况,更好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特点,分析优势和不足,并和老师交换意见,共同制定帮助孩子完善心理品质的措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上学期我们对家长进行调察问卷,取得家长的认同及配合,结合家长反馈的信息共同探讨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本学期我们还举行了《心理健康课》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结束时我们马上进行了家长反馈调查,家长都反映了幼儿学习心本课程以来的不同进步,绝大部分家长给了本次活动积极的肯定,十分满意度达到95﹪.当然,家长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有的家长提出可以给家长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的机会;也有家长提出课堂中望老师对经常不举手或少举手的孩子也能多邀请他们回答问题,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胆量,多鼓励他们讲话;还有的家长希望每个星期能增加这门课的课时……我们会对这些建议认真反思对待,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此次家长开放日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教师自己对心本课程的教学组织能力,而且也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课程中的表现,并亲身参与到活动中,促进了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把家长、教师和孩子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二、上好每周的心理健康课(团辅课)

(一)课程的特点和意义。

我们研究这一课题,有同步的教材就是《心本课程》。幼儿心本课程与普通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除了普通课程都具备的教学路线外,还有一条内含的心理路线,采取的是双线教学,让孩子能更加受益和真正出现良好的变化。心本课程的核心是幼儿团体辅导,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所有幼儿围绕某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观察启发学习,实现团体对幼儿观念、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心本课程的每个环节都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其内心的心理需求来设计的。

幼儿心本课程环节主要分为开园乐、教学主体和结园乐三部分。

开园乐的目的是为了组织和营造团体的动力和团体氛围,为后面的教学做必要的铺垫。此环节我们每学期都选不一样音乐,让孩子在歌舞中尽快融入团体氛围当中。

结园乐的目的有2个,第一个是通过贴纸来评选津心小天使,让她感受到被同伴认可的莫大荣誉感。第二个是隆重的颁奖仪式,本节课获得最多贴纸的幼儿当选为“小天使”,让小班长为其戴皇冠、披风、权杖,让其他伙伴真心接受并祝福“小天使”营造“努力荣耀共分享”的氛围,让孩子产生都想当小天使的动力,为下节课积累动机。

心本课程的教学主体也是这个课程的最大特点,是以“行- - -情- - -知- - -意”作为教学结构模式。先由老师创设开放性的团体活动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将个人的体验在团队中分享和互动,这个环节很注重孩子的体验和分享,让团队对个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让幼儿感悟活动中强调的知识和行为。如:我们在家长开放日展示的一节心本课程的改编教案《我爱我家》,活动的目的是鼓励幼儿继续积极自信表达,在集体面前大胆分享自己的家庭,并体验与父母、同伴共同参与活动的乐趣,让幼儿更爱自己的家人和班集体。本节课是为了增进幼儿对自我的认识,并通过分享家庭成员的故事经历,让幼儿明白自己的家庭成员都是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初步在团体中分享个人经验。这就体现了行和情的部分。而后面的分享环节,同时让家长参与到心本课程的活动当中,更安全的增进幼儿与家庭(“小”的家)、班级团体(“大”的家)的连结,让孩子们更爱自己的家庭和班集体,这就是知和意的部分。幼儿在逐步完善对自我所处家庭及班集体中关系的认识过程中能逐步培养自尊、自信的发展,能很好的体现心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课程的收获。

经过两年心理健康课的开展,大大促进了我班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在自制力和坚持性方面,幼儿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认知活动中已明显地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和坚持性的品质,如能克服外界因素以及个人愿望、情绪的影响,遵守游戏规则和活动纪律,能以集体和他人的利益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克服一定的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等。另外,在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也常常表现出认真,专注以及愿意接受挑战的自信态度,做事力求取得成功,并为取得成功感到愉快。这些品质,让我们班的幼儿在幼儿园举行第八届小星星诗歌故事表演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幼儿围棋赛获得团体特等奖,六一体操比赛一等奖,还荣获2011年度中国心理学委员会颁发的“心理健康教育先进班集体”奖等,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朝气蓬勃、自信的班级凝聚力。

三、日常生活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幼儿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除了上好每周的心理健康课,我借鉴他人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在班内开展了一些活动,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问题,而且效果很不错。大班段开展的“赞美时刻”活动,例:老师利用晨间谈话或餐前餐后的一段时间,让幼儿互相赞美优点,老师也参与其中,赞美的范围很广:谁做了好事、谁爱动脑筋、谁讲故事讲得好或有进步了、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反正可以是小朋友的点滴进步,也可以是小朋友微不足道的特长;又如在班上以“心情角”为依托,帮助幼儿建立关心、友爱、健康的情感。每个孩子今天早上的心情是高兴、平静还是生气,老师只要观察“心情树”、“我的心情”板块里的“心情娃娃”、幼儿自画像和幼儿照片就知道了。我还在美工区为孩子们提供各种画纸、笔、“出气筒”、小水桶等,供幼儿不高兴时自由进入,乱涂乱画,借此发泄心中的闷气。比如我班的那个“我和镜子说悄悄话”,我在里面放上了一面镜子,每天早上孩子来园时,就可以去那和镜子说说自己的悄悄话。一方面孩子的情感有了一个宣泄和释放的地方,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孩子们特别喜欢 “心情屋”。“心情角”“心情屋”活动的建立,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情绪,了解最需要开解的孩子,分析原因,用心帮助、解决孩子们的困惑,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让孩子在幼儿园的每一天里都过得幸福开心。

结语: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幼儿的整体心理素质,将随着人本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随着生命教育的日益重视,随着基础教育的低龄化倾向,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幼儿心理健康的养成不是一个游戏、一个活动、一个故事就能解决的。为了把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做的更好,我会坚持不懈的把工作渗透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去,深入研究和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持之以恒,努力把我们的孩子逐步培养成身心健康发展的新世纪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欧新民.《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篇9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37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健康的心理,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早在1929年,美国举行的第三次儿童健康保护会议上就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在其适应过程中,能发挥其最高的知能而获得满足,感觉愉快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其社会中,能谨慎其行为,并有敢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能力。”我们现在所教的学生都是90后,现在的高中生是否具备这种能力呢?从生活中的很多实例不难看出,我们现在的高中生其心理成熟度远不能达到这样一种良好状态。比如:笔者所在学校高三某班一同学因高三学习压力过大,在没有任何的预示下翻围墙离校出走;高三某班学生因家长对其希望很大,要求过严,导致该同学心理异常,总觉得背后有人在讲她的坏话。再如,高二某班一女生和一男生关系密切,当男生提出分手后,女生难以接受,想到割腕等。

二、高中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笔者针对以上案例,对笔者所在学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之所以有相当多的心理问题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压力大,几乎没有可以自主支配的业余时间,导致心理问题无法且无处宣泄。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缺少意志和毅力,这样的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当代中学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心理疾病,抗挫折的能力比较低,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经受不了批评,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逃避困难,失去信心。遇到挫折后感到压抑,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有的甚至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而精神失常,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报道考生因试卷太难考试不理想而走上极端的事件。

调查中有近四成的学生认为不会正确处理与异性的交往也是造成他们心理困扰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人生观确立的重要时期,学会和异往,在交往中认识异性,是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逐渐走向成熟必不可少的环节。中学生处于青春的萌动期,对异性感兴趣、有爱慕心理,对两性关系意识朦胧,喜欢通过看言情片或读言情小说感受爱情。他们渴望与异往,但是在同异性相处时又感到害羞不自在、不能正确处理与异往、对与异往有误解。有近40%的学生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感到恐慌或害怕,这说明他们还很不成熟。如果双方产生感情纠纷,又不能面对的话,往往会做出一些难以置信,甚至是触犯法律的事情。如:女孩子会跳楼,割腕自杀,男孩子会通过伤害他人的残忍手段进行报复。安徽合肥的周岩毁容案就是典型的中学生心理扭曲案件。

也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方面的因素,比如父母离异,或过早失去父母或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气氛紧张等而产生心理困惑。本来完整的家庭变成破碎的家庭,对孩子本身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而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另一方面无法从家庭中得到温暖,就容易心理失衡,往往导致他(她)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往。而这时如果发现有异性不经意间对他(她)关心多一点,就会让他(她)错误地联想,甚至表现出过激的行为。笔者所在学校曾经就有这样一个男生,父母离异,母亲改嫁,从小失去母爱,在他的班里一个女生坐在他前面,他时常会摸女生的头发,踢她的椅子,通过不同的方式骚扰该同学,该同学把事情告诉班主任受到班主任批评后,这位男生就很生气,扬言要杀了该女生。可见,没有温暖的、和睦的家庭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极大的。

除此以外,调查还发现,少部分学生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整天沉浸于虚拟的世界中,无法与学生、教师、父母正确沟通,也是导致他们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打造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仔细研究笔者所在学校心理问题学生的案例,认为要打造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携手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 拓沟通渠道,多与家长沟通

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放假回家后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玩游戏,看小说,睡觉,很少与家长交流。有些家长,孩子回到家只问学习,对孩子的生活及其他方面毫不关心。所以,长此以往,孩子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少,隔阂越来越大,有的学生甚至离家出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学校采取了《给家长的一封信》的措施,每次放假让学生带一封信――《给家长的一封信》回家,共同探讨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关心孩子,如何进行科学家教,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如何调整对子女的期望等;其次,学校通过家校通短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多方位地与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除此之外,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共谋孩子健康成长之路。

2. 发挥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我们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进行辅导,整体辅导与个辅导相结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早发现,早治疗,让学生尽快融入到校园生活,避免一些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伤害或安全事故。再次,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每个年级、每个班级一周至少开设一堂心理健康课。班主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式的课堂,真正起到对学生心理疏导的作用,并且要形成教案。其他学科也尽量做到在课堂上渗透阳光的心理教育。最后,要多开展讲座,加强学生对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和性知识的指导。

3. 完善学校师生益友制度

学校建立良师益友制度,在课外,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面对面地平等交流,心与心地真诚沟通,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生活困惑,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关心和家庭般的温暖。同时,教师对每位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并跟踪调查,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打造学生的阳光心理和健全人格。

4. 把家访制度常态化

家访是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状况的最好途径,而家访的时间都是安排在寒暑假。这个时间相对比较集中,但从实践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对“五类生”而言。因此,笔者建议教师的家访要安排在平时,家访要及时,教师该上门时就上门,讲究问题的时效性,及时了解,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5. 多开家长会

家长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家长会,或者把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召集起来,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状况,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及时转变孩子的心理状态。

6. 充分发挥笔者所在学校“彩虹心社”心理社团优势

笔者所在学校现有多个社团,其中最大的就是心理社团――彩虹心社。学校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指导学生多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进行心灵的洗礼。

7. 完善和强化学校管理制度,与社会各界联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