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

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

篇1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例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条件:①患者无听力、视力、智力、言语沟通障碍;②患者能够配合临床医师完成问卷调查;③患者无听力、视力、智力、言语沟通障碍, 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由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和主动脉缩窄等继发性高血压;②患者伴发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其他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疾病;③患者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坚持在门诊随访6月。其中, 男12例, 女8例;年龄为42~65岁, 平均年龄为(54.75±7.83)岁。在性别构成和平均年龄方面,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护理方法对照组仅接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常规管理, 包括:在患者手术前应用降压药降低患者主动脉壁的压力, 防止夹层进一步发展和动脉瘤的破裂;在患者术后用降压药抑制患者左心室的收缩力, 降低患者搏动性的张力, 促进患者的恢复和防止再发动脉夹层;硝普钠的合理使用, 剂量准确、现配现用, 12 h更换且避光。观察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以下护理措施:①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在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之前, 一方面加强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活动和精髓, 让护理人员领悟到的优质护理活动和精髓贯穿于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护理过程中, 另外, 一方面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护理方面知识的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对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相关知识的了解, 为全面系统的为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活动做好铺垫; ②欢笑干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因疼痛而显著影响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为此, 护理人员可通过每天讲幽默笑话的方式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③优化患者疼痛的管理:转移疼痛是新兴的止痛方法之一。告知患者可通过视觉分散法(看电视、读小说等)和听力分散法(听音乐、听故事等)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 必须时可以考虑止痛药。

1.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变化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主要调查患者对护理态度和护理方式的满意度, 每个维度总分为100, 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度、不满意三个等级(80~100分为非常满意, 60~79为基本满意,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本研究收集的数据, 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 采用 Wilcoxon 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 采用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在双侧检验的情况下, 以P

2结果

2. 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表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x-±s)

组别 n 平均收缩压(mmHg) 平均舒张压(mmHg)

对照组 10 152.76±10.29 96.29±6.85

观察组 10 128.12±8.45 82.18±5.27

t 5.852 5.163

P

2.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

组别 n 不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

对照组 10 4 2 4

观察组 10 9 1 0

Z 6.256

P

篇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4-02

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我院积极响应号召,护理部多次召开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它体现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1]。随着我院优质护理活动的广泛、深入的开展,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我科于2012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全面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将专业护理技术和人性化护理管理有机结合运用,对手术患者实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创新管理模式

1.1 实行弹性排班: 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按“忙时人不少,闲时人不多”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班次的人力衔接,实行弹性排班。弹性排班使手术室的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虽然手术室工作量增加了,但是工作秩序井然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患者、医院、护士三方均受益。

1.2 实行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对护理人员德、能、勤、绩方面的综合评价,明确了科室质量目标与个人工作努力方向,量化护士综合素质,并合理引入激励机制,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工作,加强了沟通协调能力,增进了医护之间的合作,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手术室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整体护理质量。

1.3 实行分层级培训: 根据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水平不一致所需要学习的内容不同,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级培训,按护理人员的资历与工作能力分为n0级助理护士、n1级初级责任护士、n2级高级责任护士、n3级专科护士四个层级进行培训,高年资护士是低年资护士的老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将护理人员个人所需的培训落实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去,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培训的成效,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思维及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2 全面提高护理队伍综合素质

2.1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根据手术室工作特点,我科组织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形式多样、涉及面广,从基础知识到法律法规、新技术、新业务等,并及时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对潜在的护理工作风险,做到提前防范,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防范于未然的目的。定期向手术医生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个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措施,使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2.2 礼仪培训: 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无声地营造着完美的医疗环境,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了帮助医院医护人员塑造医护职业形象,通过职业礼仪体现出医护人员良好的文化素质,医院邀请礼仪老师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我科还开展护士礼仪讲座,让我们用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

3 以患者为中心,优质服务手术全程

3.1 术前访视温馨,将术前访视延伸至家属: 手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在探视时间访视患者,术前访视不仅要与患者沟通,更要与患者家属多沟通,使家属协助患者减轻术前紧张、焦虑等情绪。与患者沟通时先作自我介绍,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麻醉方式等,交代注意事项,我们将各种、为何要禁食等事项制成图表,以图表的形式向患者讲解,便于接受。并指导家属手术当日在手术室外休息室等候,以便术中出现特殊

况及术后看标本时能与家属直接沟通。

3.2 术中护理用心,营造亲切、舒适的环境

3.2.1 微笑服务: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热情迎接,微笑服务,态度亲切,语言温和,安慰体贴关心照顾患者,缓解其不安和恐惧的心理。

3.2.2 音乐解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播放手术室背景音乐,通过音乐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恐惧与紧张,降低以此出现的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理应激反应。

3.2.3 握紧我的手,跟我深呼吸: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或多或少都会紧张,手术室护士握紧患者的手,嘱其深呼吸,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尤其是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因疼痛不停的叫喊,手术室护士可握紧产妇的手,嘱其深呼吸,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手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清醒的患者,时不时与患者的握手,与其交流给予心理支持,全麻患者复苏时,手术室护士陪护在旁,握住患者的手,询问患者的感受,根据患者主诉及时做好相应的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及苏醒期。

3.2.4 陪人等候区人性化 我科在陪人等候区的墙壁上张贴不同麻醉的患者手术流程,使患者家属了解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大致步骤,还安装了有线电视,杂志、报刊柜等设施,为患者家属提供减压环境。患者家属也迫切希望了解患者的手术进展情况[2],因此,责任护士定时向家属告知手术情况,让家属放心。

3.3 术后访视贴心: 术后1~3天,巡回护士对术后患者进行回访和探视。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体温、伤口愈合情况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通过与患者交流,一方面丰富了护理经验,另一方面拉近了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手术室的社会效益。最后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4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转变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使病人得到实惠的优质护理服务[3]。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从传统的机械性工作流程中解脱出来,尊重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是一种高质量、高品质的追求,激发了护理工作者的职业激情,扩大科室内涵。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手术护理不再是简单的操作配合,而是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全面服务,由原来的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激发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认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3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81-01

随着我国临床医疗及护理服务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自2010年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各级医院积极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手术室为抢救危重患者及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因此对护理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本院自2012年7月开始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根据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及不同手术类型制定了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经过半年的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为了配合临床研究,笔者将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4月间开展的72例择期手术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4-69岁;病例中骨科手术18例,普外科手术37例,泌尿科手术6例,妇科手术11例,所有病例中均排除其它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优质护理方法

1.2.1手术前护理术前一天,手术室巡回护士需要到病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拉近患者之间的距离,并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例如:文化、家庭、职业、性格、病情以及对手术的特殊要求等等),向患者介绍病情以及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期间可以根据患者需求简要介绍麻醉方式、手术经过以及术中注意事项等等,此外还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确认分析患者心、肺以及肾脏等器官情况,做好术前病情评估,制定详细的手术室护理计划[1];另一方面,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少使用专业医用术语,善于察言观色,掌握患者的情绪特征,以和蔼的语气、贴心的话语来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焦虑情绪,这样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需要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首先需要尽量保持手术室安静,事先将手术室的湿度、温度调节至最佳范围,保持手术室的整洁、安静,这样有利于让患者保持舒适状态;护理人员借助术前建立起来的良好护患关系,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状态;术前建立静脉通道时尽量“一针准”,避免多次穿刺引起患者不适;协助医生摆放手术,时动作轻、稳,注意遮盖患者隐,充分尊重患者隐私权[2];护士在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并严密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尽量减少手术器械碰撞而引起患者的感官刺激;为了解决因长时间手术而引起患者嘴唇干裂或者口渴问题,护理人员可使用棉签蘸水擦拭嘴唇保持湿润;为了减少非手术部位的不适感,可对非手术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1.2.3术后回访巡回护理人员在术后1-2d需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或者不适感,若存在不适感则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安慰患者并向其解释不适感不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术后手术室护理人员仍然对患者十分的关心,让患者心理产生一种温暖感,进而保持良好心情,这样有利于术后患者迅速康复[3];在护理过程中还可征求患者的护理意见,以便于改进或者完善我们的手术室护理内容,有效提升手术室优质护理水平。

2结果

2.1手术前后焦虑情况见表1。

3讨论

自2012年7月份我院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即:在术前、术中、术后由巡回护士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其中术前巡回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情况,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制定详细的手术室护理计划;术中保持手术室整洁、安静,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同时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让患者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术后巡回护士需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意见,进而利于我科进一步完善手术室优质护理内容。开展以来,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分97.62分,这是对手术室优质护理给予充分的肯定,因此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倡导旨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1]。优质护理服务拓宽了手术室护理范围和深度,包括手术相关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过程。对于手术治疗患者,其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对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有一定的影响[2]。因此手术室需要改进护理模式,建立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模式。

由于心脏手术风险大,操作程序复杂,需要手术团队(医生组、麻醉组、机器组、护理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完成[3]。为了保证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笔者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组织手术团队共同外出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手术室的护士参加病房及监护室的各种培训,了解病房监护室的工作内容,流程及性质;病房及监护室护士到手术室参观学习,了解手术步骤,手术配合及术中观察要点;选择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培训团队(医生组、麻醉组、机器组、护理组),对各个专业进行培训。现将本院手术部在心血管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心血管外科手术患者712例,其中男439例,女273例,年龄0~78岁,平均(38.34±6.21)岁。

1.2 术前准备

1.2.1 手术室护士准备 术前1 d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对疾病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宣教计划。采取向患者发放心脏外科知识宣传手册,利用图片、视频等工具,讲解心脏疾病的高危因素,发生原因,形成机制,常见症状以及危害,提高患者对心脏疾病的认识,了解预防心脏疾病发生的重要性,并提高术后对心脏疾病的警惕。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且进行相应的心理指导,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教育,从而使患者以较为良好的状态进行手术治疗[4]。手术当日巡回护士在术前应备好术中所需一切物品,将患者安置于合适的,注意保暖,开放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生诱导插管及做好颈内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等操作。给患者做留置导尿,放置直肠和鼻咽温度探头,安置患者于手术,充分暴露术野,同时要注意手术患者易受压部位皮肤的保护,均应加衬垫。

1.2.2 病房护士准备 术前备皮,准备患者用物(手术衣、病历、影像学资料、术中用药)。

1.2.3 麻醉医生准备 做好术前谈话,签好麻醉协议书,按照手术物品准备清单,认真备齐术中所需物品。

1.2.4 手术医生准备 完善各种检查项目,手术所需特殊物品,标注于手术通知单,做好术前标示,如有特殊情况,提前于手术部护士长联系。

1.2.5 体外循环医生准备 根据手术医生习惯、特殊要求及患者情况备齐手术所需物品。

1.2.6 确保患者安全从病房至手术间 心外科巡回护士不参加晨会,确保手术患者接到手术室后可以直接进入手术间,确保患者安全。危重患者,有主管医生提前通知麻醉师及手术室,以便提前做好准备,由病房护士或者监护室护士及主管医生将患者安全送至手术室。

1.2.7 细心的护理配合,提高团队的服务意识 手术室护士应提前对其所准备配合的术式及主刀医师的手术习惯作一个详细明确的了解,在术前做到心中有数,在手术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5]。只有团队配合默契,医生心理放松、愉快,手术才能顺利完成[6]。提供无缝护理,要为患者提供安全、科学、优质的全程化手术室护理服务。仅仅靠护士把工作做好还不够,需要多部门的团结协作,让优质护理贯穿整个手术过程[7]。

1.3 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术中护理要点

1.3.1 褥疮的护理 心脏直视手术是一项艰巨而细腻的工作,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过程中需进行体温的升降控制,使患者全身抵抗力受到明显影响,因此极易产生褥疮[8-9]。制定压疮风险评估表,对于高危手术患者采取防护措施。(1)防护措施:平卧位时,骶尾部、足跟是人体承受压力较大的部位,用弹性较好的垫衬垫。在摆放及其他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移动时,避免因拖拉等动作引起皮肤表皮擦伤。如果皮肤组织耐受性下降,使用褥疮贴或贴上透明水凝胶敷材保护受压部位的皮肤。(2)持续护理:做好与监护室护士的认真交接,继续采取防褥疮措施,对于臀部有压红的密切观察其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

1.3.2 体温护理:近年来,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体温的监测和调控越来越受到重视。低温可引起寒战、心肌缺血、低氧血症、使效能延长、切口感染、延迟恢复等。体温监测有助于尽早发现低温,尽快对症处理,避免引起不良后果。(1)防护措施: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期,应采取综合性体温保护技术(现代化层流净化百级手术室环境温控可调设备、变温毯、热气加温仪、输液输血加温仪、输入的液体和使用的冲洗液均经过设定温度为37度的恒温箱恒温),努力维持患者体温[10-11]。特别在CPB停止至手术结束这段时期,避免因各种因素引起患者低温而造成不良影响,以保证手术结束时,患者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2)持续护理:继续采取保温措施,及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与监护室护士的认真交接。

1.3.3 出血的护理 体外循环可造成血小板聚集、黏附、变性并激活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消耗,同时激活纤溶系统,引起凝血机制紊乱,以及手术后早起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不足,都易引起出血[12]。(1)防护措施:查ACT及时中和肝素,防止出血;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减少血液的浪费;准备婴幼儿及成人开胸止血箱在紧急情况下可在监护室进行抢救,事先备齐用物赢得抢救时机。(2)持续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判断有无低血容量;观察引流管的颜色及性质及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堵塞心包填塞。

1.3.4 血钾的护理 CPB过程中由于血液的稀释,低温等往往会导致钾浓度降低;术后血糖应激性升高时,尿量急剧增加,血钾浓度也相应降低。应用胰岛素后,细胞外钾离子转入细胞内,血钾浓度降得更低,易诱发心律失常。术中及术后均应密切观察血钾变化。

1.3.5 血糖的护理 CPB周期间,由于血液的稀释、麻醉、降温和复温过程以及大剂量肝素和皮质激素的应用,共同导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生成增多导致高血糖。

1.3.6 管道的护理 正确标明,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1.3.7 患者隐私的护理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必须暴露隐私部位的操作时,应主动给予遮挡或保护,应从时间和程度上尽量减少患者的暴露;特别是部分患者在异性面前过多的暴露肌肤会自觉有损自尊和形象。患者进入手术室和送回病室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1.3.8 患者安全转运的护理 确保患者从手术室转至ICU,事先准备并检查好呼吸机、微量泵、监护仪,并确保其正常使用。提前通知ICU做好一切准备,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4 术后交接 完善交接制度,确保患者安全建立手术室与病房。ICU患者交接制度和流程,确保手术患者交接安全。

1.4.1 术后交接内容 交清麻醉情况及注意事项;交清患者手术情况、部位、病情等;交清各种引流管的名称、放置部位;液体的名称、浓度、液量、开始输入的时间,必须有输液条。

1.4.2 术后监护内容 心电监护、呼吸机、颈内静脉、气管插管、桡动脉、引流管、尿管。

1.4.3 术后随访 术后第2天前往病区进行回访,让患者更感重视和温暖。先查看患者术后的病历资料,了解病情,询问术后恢复情况,例如切口情况、大小便、饮食、术后是否有发热症状等。观察固定处皮肤有无压伤、是否有引起神经循环障碍,就患者不适的现状给予解释、安慰及恰当处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注意事项,询问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及意见,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

2 结果

使患者在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5%增长为98%。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护士的自身能力,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3 讨论

手术室通过开展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模式,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形成了主动为患者和手术医生服务的理念,使患者在顺利接受手术时心灵亦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化解了医护、护患之间的矛盾,还增强了医务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建立全程化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模式,是手术室改进护理模式,拓宽服务范围的需求,也是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内容,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开展。

参考文献

[1]梁丽珠.优质护理服务在基层医院手术室中的开展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1):76-77.

[2]于水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66-68.

[3]黄孝迈.现代胸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80.

[4]何谏齐,张志慧,曾秀仪,等.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建立[J].广州医药,2011,42(6):73-74.

[5]李福宣,白晓霞,敬洁,等.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135-137.

[6]曾成.舒适护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45):116-117.

[7]颜仲敏.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0-331.

[8]李佳春,李功宋.体外循环灌注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25.

[9]藤野彰子,长谷部佳子.护理技术临床读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2.

[10]陈京缦,韩小红.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体温变化及护理[J].现代护理杂志,2006,12(7):648-649.

篇5

[摘要] 目的 了解并探讨手术室内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通过观察护理示范管理的效果情况,来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于我院就诊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0例,对研究组实行优质护理示范管理办法,而对照组则只采取传统普通的护理办法,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观察,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并结合临床观察调查手术室内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在采取优质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好转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因素(26%)、器械因素(23%)、医院管理和制度因素(17%)、患者因素(31%)等。结论 对手术后进行优质护理示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析出手术室内护理工作过程中主要的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的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很有必要对手术室进行风险评估以及优质的护理服务,以减少手术室危险事件的发生,提升对患者的护理水平,从而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

[

关键词 ] 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示范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b)-0101-02

优质护理示范管理(High quality nursing management demonstration)是指为了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系统地管理医护人员及相关设备和人员,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恢复”作为主要目标和宗旨的一个管理过程。手术室内的护理工作对于手术室内正常工作的开展以及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具有其重要意义。如果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内护理工作过程中处理不当或是医院相关管理制度有漏洞或不完善等都会造成手术室护理风险增高,从而增加危险事件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命及身心健康。为了研究手术室内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观察我院护理示范管理的效果情况并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于我院就诊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0例,对研究组实行优质护理示范管理办法,而对照组则只采取传统普通的护理办法,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于我院就诊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600例,年龄在18~64岁之间,疾病种类和严重程度不限。

1.2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于我院就诊并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0例,对研究组实行优质护理示范管理办法(即在护理过程中始终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正确实施护理和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发展情况,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生活护理服务以及人文关怀,并针对患者病情提供相应的康复和健康指导),而对照组则只采取传统普通的护理办法(即只进行传统常规的检查和护理工作),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观察,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并结合临床观察调查手术室内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或潜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

1.3 数据处理

在EPIDATA上录入数据,并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效、显效、无效以及总有效率)的对比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 600例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见表1。

2.2采取护理示范管理对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

见表2。

2.3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主要的危险因素

见表3。

经过对比分析和讨论600例患者总共发生的危险事件的原因,总结出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因素、器械因素、医院管理和制度因素、患者因素等四个方面。

3讨论

从表2 的结果可以看出,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在开展优质护理之前总有效率为70.7%,开展优质护理之后为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好转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在采取优质护理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即显效和有效人数、总有效率等)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我院护理示范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能够较好的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总有效率。同时温肖玲等[2]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果,可见,护理示范管理对于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危险事件的发生以及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因素、器械因素、医院管理和制度因素、患者因素等四个方面,这与吕艳萍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护理人员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水平均较低、护理人员平时工作强度过大造成职业紧张和精神疲惫等。器械因素通常是指由于器械消毒不彻底导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或是器械落后未更新导致手术无法进行等。同时,医院管理和制度因素如管理制度不完善、查对制度不严格、质量监控不力等都是严重影响手术室内护理工作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患者方面的因素如不信任不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等都会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4结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中主要的危险因素种类众多且复杂多样,为了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并减少手术室内护理工作中危险事件的发生,很有必要对其采取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依据本研究观察到的护理示范管理效果,笔者建议:各级医院均应该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的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体系,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其身体健康及疾病的恢复。

[

参考文献]

[1]吕艳萍, 张明媚. 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求医问药, 2012,10(7):443-444.

[2]温肖玲, 古益良, 李燕玲, 等.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护理研究,2013, 20(1):135-137.

[3]陈丽丹. 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对对策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9(7):136-137.

[4]程真霞. 手术室护理危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8(14):139-140.

篇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3-02

2011年3月我院手术室正式挂牌成立“优质护理服务病区”。根据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特点, 我们首先通过召开科室会议进行宣传动员,广泛征集护理服务意见,发放服务调查表,了解医生的服务需求;根据调查结果不断改进服务措施,通过半年的实践,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成效,从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注重细节上的管理是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将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 注重细节管理

1.1 集体培训:统一标准,利用晨会时间组织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对手术病员进行术前心理护理的培训,由巡回护士通过:(1)自我介绍;(2)查对工作;(3)环境介绍;(4)操作告之与病人进行沟通。强调巡回护士应主动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需求,要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患者在术前访视后、术中护理之前有一个连续的护理过程,消除患者对手术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焦虑。用认真负责、严肃细致、热情和蔼的态度,获得患者的信任,消除不安、积极合作,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1.2 以精湛技术为支撑,做好手术配合:健全科室职能体系 科室设置以科护士长——专科专业组长——组员为体系的护理团队,在人员配置上个给予保证。

1.3 强化考核提高质量:定期对手术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测评,实行绩效考核,将工作质量与绩效奖金挂钩。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建立科室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以促进护理人员在工作质量上的提高。

1.4 严格物品配送制度:要求洗手护士的术前了解手术需要器械做到物品准备充分,避免了术中准备手术物品不足而延迟了连台手术时间或术中等待,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对手术过程中需要的物品也设立了专门的配送人员,以提高巡回护士在岗率。

1.5 日常检查考核到位:检查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习培训的效果,我们通过早交班提问,月考试,跟班检查等形式,检查培训的结果,看看护士掌握知识的情况及落实的情况,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考核也能有效督促护士认真学习,找出不足之处,并且考试成绩与考评奖励挂钩,有效地起到了监督落实作用。

2 为病人提供温馨安全服务

细微之处显现优质服务:对于手术病人来说,手术室是一个让人生畏、陌生、神秘的地方,无亲人陪伴,对即将开始的手术担忧,对疼痛的恐惧,对医护人员是否尽心尽力存有疑虑,从而使病人紧张不安,忧心忡忡;针对这些手术病人的心理特点我们在服务细节、工作

2.1 适当的称谓:在手术前接病人时,应微笑,主动热情问好,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性别、职务及职称、文化背景、生活习性,分析患者心理需求而决定称谓,如:大爷、婆婆、老师等,使病人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怀,从而消除恐惧心理。

2.2 主动介绍环境:积极开展细微之处现温馨的护理服务。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环境、设备对于病人来说非常陌生,使其处于恐惧状态下,此时护士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细小的动作都可以使其消除恐惧的心理,缓解其忧伤和孤独的情绪。要求手术室护士主动安慰关心照顾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病人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介绍先进的医疗条件、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经验丰富的手术医生及麻醉医师,也可让患者感受到受重视,增加对手术的信心。

2.3 规范手术全程服务用语:经常换位思考,学会站在病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及言行举止,采取演绎的形式,将平时不注意说出的生硬话语,表现出来,让大家体会感受。通过这些形式帮助护士提高认识服务态度的重要性。规范服务语使病人倍感亲切。如:“您好,请不要紧张,我会一直陪伴着您,我们已经为您的手术做好充分准备,希望您积极配合”、“您有什么不适和需要,我会帮助您”、“您的手术结束了,祝您早日康复”等。对待家属方面:“××患者家属,您可以坐在手术室门口等候,我会照顾好××的,手术进行情况我会随时告诉您的,请放心!”。

2.4 安全细致的护理措施:做好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和手术风险的评估,根据手术需求和病人的自身情况,摆好手术所需,要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对受压部位垫上软垫或者棉垫,防止术后压疮的发生;注意病人的保暖工作,如病人的颈部、外展的手臂的保暖,消毒时再将病人身上盖的被子移开;严格执行手术室各项护理操作常规,认真做好各种护理记录。手术过程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不高声喧哗、谈笑,体现人性的关爱。细节体现品质,打造出手术室护理独有的品牌。 手术完毕后,全麻苏醒期的病人有可能出现躁动,应妥善束缚病人,防止发生病人坠床,引流管、静脉留置针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送病人出手术房间前应擦净病人身体上的血迹,帮病人穿戴整齐,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并且注意保暖。对病人的疑问,应耐心解答,并且给予鼓励的话语,给病人送去最衷心的祝福,使病人放松心情,有利于术后身体的康复。

3 为手术医生提供优质服务

3.1 医护沟通的必要性:医护沟通的成功与失败是影响医护情绪、精神面貌以及手术配合默契的主要因素。手术医生在与手术室护士配合过程中存在着三个特性:①依赖性:手术的一切准备工作都依赖手术室人员,这对手术室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②友情性:医生愿意与业务素质高、反映灵活敏捷、彼此熟悉的护士同台手术,工作时配合默契、情绪高;③信息传递性:质控部门了解手术室服务质量时,医生很容易反映手术室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手术安排不妥、时间不当、人员配备欠佳等,致使手术室服务质量满意度难以达到100%。

3.2 规范礼貌用语: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医生和参观人员,要求礼貌用语。如对参观人员说:“请您穿好参观衣,戴好口罩和帽子”;术中配合: “××主任(医生),请您配合我们清点手术物品,谢谢合作!”等;做到“请”字当头,“谢”不离口。

3.3 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对手术科室和医生提供专业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对手术医生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个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措施,使我们的配合和医生更加默契。

篇7

优质护理服务是2010年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人性化服务,注重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同情和关爱,加强基础护理,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手术室护理是一项特殊的专科性极强的护理工作,而手术患者必须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空间中,并与家属暂时分离的情况下接受手术治疗,如何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现有以下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1 加强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1.1把好人员进入手术室关 门卫严格把守大门,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并对允许进入的人员做必要的指导和监督,认真检查手术人员的手指甲、头发、皮肤等,合格方发放手术室无菌洗手衣裤,使手术室保持良好的秩序,对陪同手术患者的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指引他们进入家属等候厅等候,确保环境不被人为污染,从这一环节也可以让家属看到我们认真负责的态度。

1.2把好手术室物品进出关 做好种类物品的管理,凡是进入手术室的物品全部脱掉外包装,并按有效期进行分门别类放置于指定位置,无菌物品走无菌物品专门通道,出手术室的污物通过污物专门通道。使手术室物品管理规范有序,并有定期监测报告,确保手术室物品的安全,这里需要我们慎独精神,也是优质服务的物质保障。

1.3把好清洁卫生消毒灭菌关 手术室环境要达到无菌,必须先抓好卫生清洁制度的落实,根据我科的工作要求,我们特别给制定了手术室保洁措施,护理人员做到分工协作责任到人,每周大扫除一次,层流滤网有专门的维修人员负责按要求定期更换,这样才能预防医院感染,为手术患者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确保手术室安全。

2 加强护士业务技术的培训

理论知识学到位,在理论知识学习上我们从基础抓起,每次科室来新同,都从手术室护理制度和基本知识入手,要求打好基本功,在理论学习上都有安排和计划,对高年资护士的要求知识也有提高,对职称高的护士要有科研论文等,以丰富头脑用过硬的知识赢得患者尊重,同时也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 加强服务态度的教育

随时沟通的理念,学会与患者沟通交流,学会礼貌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和家属,多为患者服务,不仅仅限于术前,在患者的整个围手术期都可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存在些什么问题,利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4 加强全程护理服务指导

4.1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 手术室护士要主动给患者以热情的关怀,态度真诚,亲切,语言温柔,委婉,安慰体贴关心照顾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环境,告知他对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不要紧张以及需要患者如何配合,麻醉时的感觉以及麻醉产生的效果,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1]。

4.2手术开始 根据手术需求,护士将患者摆好手术需要,此时,除了要使患者处于功能位,防止神经肌肉的损伤,还要在各个容易产生压疮的部位垫上软枕或者棉垫,防止术后压疮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术中不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且不议论患者病情,维护手术间的安静环境。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心电监护,随时观察其肢体语言等,及时分析,判断,及早发现病情动态,随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以免操作被动,造成不良后果。

4.3手术完毕 如果患者是全麻,苏醒期有可能出现躁动,手术室护士应妥善束缚患者,防止发生患者坠床,引流管、静脉留置针脱落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待患者完全清醒,病情稳定,送患者出手术室房间时应帮患者穿戴整齐,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要禁止手术人员携带手机进入手术间,从而避免伤及患者的自尊心和避免使患者产生不被重视及不安全的感觉。并且注意保暖。术后患者如有疑问,应耐心解答,并且给予鼓励的话语,给患者送去最衷心的祝福。告知患者回病房后好好修养,放松心情,有利于术后康复[2]。

5 加强手术护理安全管理

5.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 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质控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高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建立防范接错手术患者、开错手术部位、用错药、输错血、防异物遗留手术患者体内、防范手术标本遗失等工作流程,手术室执行洗手护士不交接制度,巡回护士也制定了六不交接内容。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相互监督[3],医生、护士、麻醉三方要对手术患者手术风险进行评估,还要认真执行手术过程中的每一次安全核查工作,每一次核查和交接班的执行,患者和家属都看在眼里,也会在无形中增加手术患者安全感。

5.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 特别是对新来的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

6 结论

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愈后,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让我们借优质护理契机,通过为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手术患者切身感受,更好地服务于患者[4-5]。让我们以优质的护理服务传播医院的文化,宣传医院品牌以及树立医院形象,给患者以尊重、信任、公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并获得持久的胜利。

参考文献:

[1]王红霞,刘爱民,张敏.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探讨[J].临床护理,2011,7(24):256.

[2]朱航,严玉琼.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8):60-61.

篇8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重症患者的主要场所,不仅需要严格保证手术室的情节环境,同时也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便在患者病情剧变时能够及时作出迅速反应,此外,手术室中医疗事故发生率较高,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手术室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主要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手术室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所选患者均无精神障碍,能够配合相关调查。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均4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1~76岁之间,平均(37±1.25)岁;胃肠部位手术7例,肝胆部位手术11例,心肺部位手术10例,卵巢部位手术6例,子宫部位手术5例,脑部手术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38±1.54)岁;胃肠部位手术10例,肝胆部位手术8例,心肺部位手术9例,卵巢部位手术6例,子宫部位手术6例,脑部手术2例;给予实验组患者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健康宣传等;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优质护理。由于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较大,许多患者在术前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对患者详细讲解相关手术知识,使患者了解开展手术的重要性,在提高其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为其手术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护理人员同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够获取患者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术中优质护理。在安排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当实现调节手术室温度与湿度,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在手术开始前几小时,护理人员访问患者,事先进行手术沟通构建和谐关系,同时,护理人员为患者帮助患者执行导尿、吸氧以及输液等必要操作;护理人员在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中,应当尽量保障运送速度的均匀性、保持平稳,避免出现碰撞等情况;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全程陪同患者手术,实时监控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便与相关医师积极沟通,并良好配合医师工作,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3)术后优质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积极为其擦拭或者清洗皮肤,更换患者的衣物、床单,保障病房的干燥、舒适。另外,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状况,出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给相关医师。同时,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同患者家属共同叮嘱其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亲切的态度获取认可。

1.3效果评定

采用我院自制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进行评定,得分越高代表焦虑度越高。同时,对两组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调查,≥85分为基本满意,65分≤满意<85分,<6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珔x±s),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例数/百分比,(n/%)],当P<0.05时,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41±1.23)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为(67±1.65)分,实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后基本满意有19例、满意有20例、不满意有2例,总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护理后基本满意有11例、满意有23例、不满意有7例,总满意度为82.93%;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手术患者护理的过程中,由于患者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恢复时间长,因此,对于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2]。近年来,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已经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且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特点为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具备针对性的护理方案,通常来说,优质护理模式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护理,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实行人性化干预措施,同时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病情状况,与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的时间跨度较大。本次研究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其护理后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桑梅芳等[3]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在手术室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提升护理水平。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高达95.12%,与对照组的82.93%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还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改善护患关系。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勇 单位: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6(b)―0164-02

手术室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重要科室。而需实施手术的患者,通常也会出现负面的情绪与心理,使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心率失调、休克、血压不稳等现象,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将护理内容变得更人性化、规范化,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为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选取该院2012年1―5月收治的3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进行手术治疗,并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32例,其中26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9岁。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术前需要对患者实施规范的访视流程,并进行记录。实施手术的前1d,护理人员需携带护理记录单对患者进行访视,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收集。①在访视时需向患者问好,进行自我介绍,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的变化状况进行了解,还要为患者讲解与手术治疗相关的内容,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②将实施手术治疗时需注意的事项讲给患者,并写在提示单上。同时将治疗环境及实施麻醉的方式为患者进行详细介绍;③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并运用温和、亲近的语言对其进行安慰与鼓舞,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与信赖度,使其积极的配合手术治疗。此外,在访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并保证真实记录。

1.2.2术中护理进行手术治疗时:①需要巡回护理人员与病区责任的护理人员进行交接,并对病例与交接单进行仔细查对,没有差错后,将患者推入手术室,同时使患者家属在休息区等候,以便能够及时与其进行沟通;②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采用正确的,将软枕(棉垫)放置在骨隆突出的地方,并讲解采用正确的必要性;③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时刻在患者身边,并鼓励患者,当物起作用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情绪稳定下来:④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每项操作均需要做到轻声、快速、沉稳、准确,同时还需要注意对手术室的温度进行调节,并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输液速度、面部表情进行严密观察。此外,使用医疗设备时,需要提示患者,以避免出现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较好的进行配合,进而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1.2.3术后护理手术治疗完成并待患者清醒后:①需要帮助其穿戴整齐,并对引流管、静脉通道等实施保护措施,然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注意保暖。同时为患者采用正确的,巡回护理人员与病区责任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②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要求、引流管的管理讲解,使其能够积极配合;③手术后的第2天,对患者实施回访,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切口疼痛、血液流通状况、肠蠕动状况、肢体肿胀与活动状况、并发症等)进行严密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不适,需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解释与安慰。同时也调查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1.3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数据应用(x±s)描述,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

2结果

将实施优质护理与实施常规护理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优质护理的各项满意度均比较高,并且护理纠纷事故的发生率比较低。

将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工作质量进行比较,如表2。优质护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3讨论

3.1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指的是:以患者为工作中心,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责任制度,以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以患者为工作中心,就需要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并将患者放在第一位,尽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护理工作的流程进行简化,进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服务。实施优质护理需要:①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②保障患者安全;③保持患者的舒适度;④进行心理护理,以协调患者的心理变化。

3.2提高护理人员的能力

实施优质护理前,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因此,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护理状况,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情况,对其人际交流能力、诚信力度等进行相应培训,以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工作实施制度,使全体员工明确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与标准,并且与护理人员的业绩考核与评定职称进行关联。此外,组织课内的工作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使其思想发生明显转变,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患者的满意度。

篇10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391-02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33

手术室是临床进行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环境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1]。常规的护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手术室医生和患者的需求,目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已在医疗服务行业推广开来,此种服务模式的目的是提升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手术患者享受满意服务,减少因护理不周造成的手术失败率,它是对常规护理的一种有效补充[2]。本研究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深入的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86例,男性206例,女性180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8.6±5.6)岁,手术种类包括:肝胆手术150例,胃肠手术82例,子宫手术42例,脑手术48例,肢体手术64例。所有患者的精神状态均正常,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93例,术前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值和焦虑发生率分别为(68.6±4.2)分和62.18%(120/193),观察组分别为(678±43)分和6114%(118/193),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焦虑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中严格配合医生手术和麻醉、手术药品及器械管理、保证手术安静和术后随访等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要点如下:

(1)术前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用舒缓的方式了解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的抵触情绪,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做好术前评估,通过沟通

作者简介:韦飞景(1973-),女,广西邕宁县人,主管护师,医学学士。

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疾病史、身体功能等,为手术室的护理制定相应的计划。②护理人员需将手术室环境、手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手术成功的信心。③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讲述相关成功病例来提高其治疗信心。

(2)手术室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帮助患者熟悉手术室环境,主要做好以下护理工作:①进入手术室时要保持安静,将手术室温度调节至最适温度,保障患者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手术。②和患者进行适当地交流,并给予鼓励,减少其紧张感和恐惧感。③手术过程中,除了协助医生外还要帮助患者按摩,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④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以小组方式对疾病的现状和手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确定原因后制定相应措施。⑤建立安全质量控制机制,对出现安全问题的科室要及时改正,确保安全。开展单病种优质护理,对不同手术患者提供相应的优质护理路径。

(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手术中遗留的血迹擦洗干净,保持卫生,送至病房时要小心,避免造成损伤。术后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其各项体征,并和患者进行适当交流;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运动。

3.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手术前后SAS评分值、术后焦虑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4.统计学方法采用数据软件SPSS 14.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前后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讨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手术的成功率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有效安全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其对手术的恐惧感和紧张感,提高对手术治疗的信心[3]。常规的护理手段仅仅是单纯的手术护理,缺乏整体性,忽略人文关环,和手术室中细节,这些缺点都可能造成手术的失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弥补了传统模式的缺陷,加强了人文关怀,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求,护理方式综合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不良情绪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本研究结果证明优质护理模式能显著减轻手术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服务护理模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平,牟善芳,刘淑娟,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现状及启示[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3941.

[2]苏润霞,蔡惠凤,朱晓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产妇身心舒适度的临床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6):4041.

篇11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外科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外科手术室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际情况是,在普通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为组织损伤所导致的手术感染,这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康复,严重时甚至还会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此外,由于组织损伤还会增加患者的生理疼痛感,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伤口的愈合,最终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1]。随着医学界的重视以及诸多外科医生的尝试与努力,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提高手术质量以及采用优质手术护理管理来改善这一现象,并且取得了比较积极的结果。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普通外科手术护理管理与手术感染和疼痛的相关性,将在我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33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优质手术护理管理之后在治疗效果上取得了比较积极的结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依据我院的入院编号对6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实验组中,男18例,女15例,患者年龄在23~64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6例,患者的年龄在21~63岁,对实验组33例患者采用优质手术护理管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则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措施。两个研究对象小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无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医院相关部门严格审核并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护理管理措施,主要涉及手术护理干预以及协助医生顺利开展手术等。而实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手术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对手术室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应该严格按照R祷、标准化的无菌级别进行手术区域划分,并做好区域管理管理工作。将手术器具消毒并摆放在合理的无菌区,避免手术污染的扩散。

1.2.2做好手术室的环境管理工作。由于普通外科手术室人员进出比较频繁,手术室之内的微生物、细胞等容易超标,所以在手术之前要严格依据手术室管理规范进行消毒灭菌工作,严格进出手术室人员。在手术结束之后,同样要进行手术室的及时清理工作,做好灭菌消毒,开窗通风,确保手术室的干净卫生。

1.2.3强化手术治疗的无菌化操作管理。依据医院实际组织相关的专家团队制定科学化的手术无菌技术操作护理标准,并坚持落实实施。普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温度应该严格控制在121℃,并且消毒时间必须保持10 min/次以上,对手术室的无菌环境要进行严格的验证[2]。对于不能消毒的器械要及时的更换,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1.2.4疼痛护理 ①加强对外科手术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教育,加深对疼痛的深刻理解,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手术疼痛对应的护理技能与应对办法,积极学习最新的麻醉技术、物以及止疼药物相关知识。②手术护理人员要做好向患者的疼痛知识宣传工作,使患者对疼痛有一定的了解,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3]。③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以亲切的口吻与患者的交流,对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并向其讲解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耐心解答患者的相关问题。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手术感染情况及其相关指标,主要涉及: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治疗时间等。采用疼痛评价数字量表对患者的手术疼痛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后约24 h,向患者发放问卷进行疼痛评估,疼痛级别从0~10分级描述,轻度疼痛范围为1~4,中度为5~7,重度为8~9,10为高度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两个小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统计之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感染率及手术指标分析比较 通过对两个小组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护理措施,发现实验组33例患者在手术感染率上(3.00%)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18.20%),而且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手术指标上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个小组的治疗效果相关数据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

2.2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通过实施不同的手术护理管理措施,发现采用优质手术护理管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外科手术室在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加上外科手术的特殊性,做好手术护理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进行普通外科手术时不仅要提高手术质量,而且在实际的手术护理管理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努力做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工作,尽最大努力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感染,降低患者的手术疼痛感[4]。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护理管理措施,发现采用优质手术护理管理进行护理治疗的33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感染率(3.00%)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18.20%),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疼痛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在普通外科手术时,采用优质的手术护理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手术感染率,利与患者的良好恢复,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生理疼痛感,提高就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因此说明,在实际的临床治疗护理上应该积极的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利红,来金君,王晶晶.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03(03):662-663,677.

篇12

手术室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及重点,手术室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若稍有不慎将导致手术效果出现偏差,严重的还将引发医疗纠纷,影响手术治疗效果[1]。因此,为了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给予较为全面、科学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针对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中,外科手术患者16例,妇科手术患者13例,内科手术患者15例,耳鼻咽喉手术患者6例,其他手术患者10例;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中,外科手术患者15例,妇科手术患者12例,内科手术患者13例,耳鼻咽喉手术患者8例,其他手术患者12例。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值>0.05,可对比。

1.2方法: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中配合、手术后药物护理及身体护理等;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手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指标、术中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等,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预防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满意度评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严重[2]。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术前焦虑评分及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代表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就诊医院的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种通过实施标准、科学的护理制度及程序,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及责任心,保证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治疗效果为目的的护理方式[3]。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3.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为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对患者宣讲疾病相关内容,如: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护理方式、治疗意义及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师进行手术。

3.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疾病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治疗费用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如:焦躁、烦闷及紧张等,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析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倾听患者内心深处的想法,客观帮助患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及依赖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及负面情绪。

3.3监测生命体征指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等操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关注患者面部表情及各项指标变化,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4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默契配合手术操作者进行手术,主动为操作者传递手术工具及擦拭汗液。

3.5预防并发症护理: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或调整,适当为患者进行按摩,保持患者手术切口、病床、病房的干燥与卫生,护理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防止出现感染及压疮等现象。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缓解患者手术前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使得患者更加信任医护人员,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中显示得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采用一般护理的对照组手术患者低18.34%,说明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实验组满意度及手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结果可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淑英 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38-02

2010年卫生部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1] ,我院作为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重点联系医院,分四批在全院范围实施了优质护理服务,现覆盖率达到100%。手术室作为医院重点科室,积极相应号召,创建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安全港”。近年来,在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手术室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以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护理质量、丰富服务内涵为切入点,积极打造优质护理服务特色品牌,形成手术室专科护理特色 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取得了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医院满意和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加大护理人力资源配备

根据整体护理要求进行岗位设置和调整人员结构,按照护理岗位任务和护理工作量增加护理人员编制,手术床与护士比达到1:3,同时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实施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洗涤中心集约化管理,把手术室护士从大量的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实行弹性排班及绩效量化考核制度。合理调配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根据次日手术量合理安排护士班次,使手术室人力、物资有效利用,科学的绩效量化考核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围手术期护理服务提供人力保障,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

2 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1 实行“365天24小时开放择期手术”服务。首先与科室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以确保手术配合的优质高效。同时合理安排各科手术时间(如周六、周日择期手术要在周一至五完成计划内手术后方能加台)、非正常上班时间内手术选择对术后恢复影响小的手术方式,在保证手术病人安全的同时又加快了病人术后的恢复。此项服务缩短了手术患者等候手术时间,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改善了患者就医感受,提升了手术室的服务能力,提高手术室工作满意度。

2.2 保证首台手术准时开台 召开手术室科室联系会,传达医务处设置首台手术切皮时间精神,同时手术室设置术前等候室,集中管理早上接来的手术患者。每天由夜班值班护士进行手术患者术前查对,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以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和紧张情绪;杜绝了以往晨交班时患者身边无人守候的盲区,保证了手术患者准确无误,手术顺利开台。

2.3 改变交班模式 精简晨交班内容,将交班时间控制在10min内,护士长将每日重要事项在公告栏上告知,护士随时浏览;同时,交班本放置于护士办公室供护士随时查阅。

2.4 缩短连台手术衔接时间 巡回护士根据手术进展情况提前通知手术室中控室值班护士长,再由护士长电话通知病房护士做好连台手术患者术前相关准备,有效缩短了连台手术衔接时间,加快了手术台周转率。实施手术物品配送及回收。后勤保障组人员将连台手术物品及时配送到手术间,同时将待清洗的物品器械收回,避免了护士因准备手术物品及归还物品离开手术间,保证了护士在岗,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生的满意度。

3 做好围术期患者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支持服务

3.1 术前访视 各专科小组根据手术类别、手术方式和手术对象的不同,制作温馨的专科手术术前访视卡,使术前访视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利用数字平板电脑绘制作彩色宣教图谱,使患者对手术室环境、进入流程、手术、术前准备要点等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提高了术前访视满意度。

3.2 术中护理精细化 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手术室护士主动给病人以热情的关怀,亲切问候。夜班护士术晨提前一小时调试病人最佳的空调温度;为病人穿上分体式手术保暖衣并盖上温暖舒适的床被,防止病人术后着凉感冒 ;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规范使用约束带,防止坠床。手术时间长容易产生压疮,护士通过评估为患者身体受压部位贴上压疮贴妥善摆放并固定患者,配备各种型号及规格的预防压疮的乳胶垫,避免手术过程中压疮发生。购置加温箱,将术中输血、 输液、冲洗液加温至37℃后使用,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结束后为病人擦净血迹,穿好衣服,盖好被子保暖,将病人干净整洁地送回病房或麻醉复苏室。

3.3 术后随访 在术后2~3天内,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询问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了解切口疼痛,肠蠕动情况,肢体血运、肢体活动度、肢体肿胀情况,有无压疮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2];同时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程度,留下联系卡进行出院后电话回访,确保手术患者获得完整性和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4 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4.1 建立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控制长效机制。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以及等级医院检查标准中所要求的相关制度和流程,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实际,对相关制度和流程作进一步修订与完善。针对每日择期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建立手术安全质量控制档案,内容包括手术患者核对信息有误、手术部位未作标记、手术安全核查单未签名、特殊药物管理缺陷等等,每月进行一次汇总,并在手术室信息公示栏上公示,要求及时改正,确保患者手术安全。同时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应用失效模式分析法、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管理。

4.2 制作操作视频,规范护理操作,内容包括技术操作,仪器操作、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方面,方便了教学培训,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4.4 组建QC小组 国内许多文献报道 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3】。通过提出问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鱼骨图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以及实施对策等过程,分析解决科内最突出、最容易收到成效的问题。QCC 活动的开展,对于解决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最佳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护士们在小组会上脑力激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畅所欲言 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激发 【4】,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4.5 开展护理查房提高手术室护士护理综合能力。手术室护理查房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杜绝护理差错,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 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5]。在手术室教学小组的组织下,每月 2 次开展护理教学查房,不断夯实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通过查房,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对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细节的查房使问题更加细化、更加明朗,抓住细节,查全查透,使得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

5 多方兼顾,丰富服务内涵

5.1 为手术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开展“医生的需要我知道”展示活动,根据每位主刀医生各自不同的手术习惯,包括手术器械、手术、电外科设备、术中用药、术中习惯用语、手术衣及手术鞋的尺码等等,护士们通过展示不同专科医生的手术习惯及生活需要整理成册供大家学习,使得手术配合更加默契,服务更加周到,医护关系更加和谐。

5.2 手术护士专科化。采用专科手术组人员固定制,提高专科手术配合质量,对手术医生定期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并制定整改措施,提高了医生的满意度。

5.3 后勤服务温馨化。设置休息区,提供饮用水、茶叶和咖啡等;设置有报刊架,陈列有多种报刊杂志;配备微波炉、冰箱供手术的医生就餐使用,从而尽量缓解医生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惫。

5.4 为手术患儿提供各类安全性的玩具及利用平板电脑播放动画片减轻了患儿哭闹和家长的焦虑。

5.5 为患者家属提供人性化服务。设立温馨舒适的家属等候区,提供周到的后勤服务;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反馈患者手术进程,缓解家属的焦虑和担忧,体现真正的以人为本。

5.6 建立积极向上的科室文化。与手术科室医护人员开展联谊活动,增进感情,建立医护一体化,促进医护沟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科室还开展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英语小组、宣传小组、科研小组等,不仅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也提高了护士的学习热情。

6 效果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强化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手术室全年手术量每年平均递增17.32%,首台手术病人患者入室到切皮时间平均缩短34.48 min,接台手术病人入室到切皮时间平均缩短10.64min,当日首台手术切皮准点率提高到95.75%。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使病人在顺利接受手术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安全感,为手术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不但深化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也提高了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病人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5% 提高为99.2%; 医生满意度由原来的94.3% 提高为98.5%。优质护理服务促进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化发展,开展优质护理期间手术室新增专科护士9人,充实了专科护士队伍实力,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整体技术水平。优质护理服务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要求,手术室的优质护理模式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以达到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转变护理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4

[2] 刘彬,李福宣,张健.解析患者隐性需求 拓展手术室优质服务内涵[J].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2012,27 (7) : 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