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篇1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1-0056-01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素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同时,教师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巧,实施更加有效的现代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开发者。教师要在教育技术实践中实现角色的转变,使各种教育技术实现大融合,并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目的而发挥不同作用,促进教与学的最优化。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技师学院语文课程整合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新课程的整合,要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整合语文学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好的课程的有机要素。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简单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黑板的替代品,重视人机之间的对话,而忽略了师生间的对话,反而会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束缚教师和大学生的思维,影响我们的教学。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技师学院语文课程整合的策略

1. 从教师自身来讲,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

确保教育者教育观念的先进应当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实施的时候必须尊崇大学生主体,立足语文学科本位,立足文本,妥善处理教师、大学生、教材、媒体四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有机的交融和整合,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最优化。

2. 按不同文本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多媒体课件类型

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处理文字、影视、声音、图像和三维动画等功能,有信息量大、直观性强、趣味性浓、形式多样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按不同文本和要求选用不同类型的多媒体课件。

(1)创设情境。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音乐、图片、影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给我们搭建了方便、便捷的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特别是诗歌和散文,想象丰富,联想活跃,在学习时要求感知意象、领路意境,体悟作者当时的心境。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能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给大学生以直观的感受。(2)展示情节。技师学院语文课本中,一些精品力作都带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小说和戏剧,在学习时要求大学生把握情节,理清矛盾冲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情节,表现人物形象、社会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如在学习的《雷雨》时,其中的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可以放映有关片段,让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身临其境,直接感受。(3)突破难点。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现代教育技术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内容直观展示,可以模拟真实与虚幻的境界,化复杂为简单,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如何记笔记是一大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费时又费力,而且密密麻麻的,大学生也看不清楚。用多媒体课件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把课文展示在课件上,重点字词的解释一个个标注在原文的下边,还可以对某些字词着重显示出来,既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又一目了然,教师讲起课来也是既省力又方便。(4)拓展延伸。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多样化能给大学生以启发,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拓展延伸。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不同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语文修养,其中包括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提高。多媒体音响设备,除了悦耳的音响效果外,还可以配以背景画面和音乐,给大学生更强的感染力,同时能给大学生提供发音、语速、声调、重音、停顿、语气等方面的示范,使大学生在获得美感的同时,在普通话读音标准、语音、语调等方面都获得提高;丰富的图片和影像资料,能使大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刺激大学生的表达欲望,训练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同一题材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对某一作品的理解,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很快就可以找到很多资料,使大学生的视野开阔,通过理解、记忆后,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顺手拈来。

4. 在实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尤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立足文本,认真思考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理解文本,不能为了演示而演示,在任何时候都应以文本为基础;同时不可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让课件操纵自己的思路,省略自己思考的过程;在课件的制作、选用上,虽然现在现成的课件很多,但建议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在通过课件传授知识的同时,展示自我个性、自我风采。(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注意实用性。多媒体课件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好,图片、声音越多越好,要注意实用性,适合课堂教学、大学生理解。电脑技术的应用要适度,过多的配音和色彩可能反而会影响大学生的注意力,削弱课堂上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在文字和图片的选用上,需要进行细心的揣摩,文字配备要求准确、精练,图片要求质量和实用性。

总之,我们要用现代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立足于语文学科、立足于文本,因地制宜地恰当利用,并与传统手段有机结合,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丰富语文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语文修养。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2-0112-07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解决食品数量问题要依靠科技,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同样要依靠科技。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是食品安全研究的重点课题。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必要手段,因此加快科技创新,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对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指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技术,既包含了食品中的农药、兽药残留和致病菌等食品安全指标的检测技术,还包括其它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扩展及衍生指标,如食品的原料及包装材料各种指标,食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技术,食品的生产、运输及保存的各个环节的检测技术等,包括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1]。因此,仅对食品的最终产品进行安全指标的检测,不足以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评价,还应该对食品生产的每一个过程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才能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同理,食品安全的监管也应包括食品生产、运输、储藏的全过程,每个过程的监管都需要相应的检测技术的支持。所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一切食品安全监管手段的前提,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先决条件。

1.2 国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现代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源自于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国家,如美国的EPA、FDA食品检测方法,欧盟标准委员会的食品检测技术等[2],代表了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陆续被其他国家所采用,其最新检测技术研发,特别是对食品中未知危害因子的检测技术开发,更是保持着一定的优势。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与检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正是因为具备完备的检测技术体系和相关的制度,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质量处于较高的水平。

1.3 国内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可检测指标较少,仅限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理化指标。此后,一些现代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步引入我国,首先引入的是以色谱技术为依托的农药、兽药残留和生物毒素等食品中痕量有毒物质的检测技术,初步形成了以色谱、光谱等仪器为基础,以酶免等快速检测技术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

我国食品检测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检测技术多为国外引进,自主研发检测技术较少,不利于食品的对外贸易。二是检测技术手段相比落后,主要体现在高、精、尖检测仪器的配备上。三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发展较好,西部地区及基层检测技术相对较弱。四是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科技人员较少,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食品检测技术的发展。

1.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科技的发展使食品变的更加丰富,但是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需要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当前对于快速检测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

传统的食品检测主要在实验室完成,一般需要采用大型仪器设备,检测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对检测人员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无法进行现场检测,使得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盲区。免疫检测等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食品现场检测成为可能。虽然现在的快速检测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譬如灵敏度、准确性等与仪器检测方法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对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纳米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新型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将会得到有效提高。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重要依据,对科学指导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指对食品及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等。

食品安全风险由三个方面因素决定:食物中含有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可能性,这种影响的严重性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危害。即食品的风险可以看成是概率、影响和危害的函数[3]。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三部分内容之一,是一种系统地组织相关技术信息及其不确定度,用以回答有关健康风险特定问题的方法。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式主要按照危害物的性质分为化学危害物、生物危害物和物理危害物风险评估[4]。

食品安全监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保证食品的安全,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一种食品里面有什么物质是对人体有害的,人体摄入多少才有害,这需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来确定;与此相对应,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均来源于风险评估的结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前提,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由被动应对危机走向风险监管预警,改变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2.2 国外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进展

欧盟自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先后了《食品安全绿皮书》和《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食品安全立法应以科学证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明确食品风险评估的功能定位,是欧盟食品安全政策的蓝本。美国的风险评估制度比较成熟,1996年《食品质量保护法》规定在形成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时,要基于现有公开的科学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且征求公众建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负责大约80%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工作,而农业部(USD)下属的食品安全检查局(FSIS)负责剩余的20%。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领域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质和微生物方面[5]。

目前国际进行风险评估的机构主要是食品添加剂FAO/WHO联席委员会(JECFA)和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二者对风险评估进行指导并提出一般性要求[6]。由于在化学分析、毒理评估和风险评估步骤的明显进展,2001年11月由FAO和WHO举行JECFA与JMPR风险评估的国际会议,启动食品中化学物质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原则升级规划,食品中化学物质风险评估方法有了很大改进。

2.3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应用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相关工作起步较晚,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卫生部自2000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根据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卫生部组建了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专家所组成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制定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的监测和评估计划,拟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则,解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开展风险评估交流,承担卫生部委托的其他风险评估相关任务。与此同时,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于2010年开始相继建立了国家及地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专业研究机构,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的风险评估研究及监测工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及监测体系初具规模。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基于科学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初步采用国际通用的风险评估原则和方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国内外部分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进行了风险评估。2012年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做出了规划,这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3 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支撑作用 食品的危害控制技术是指在食品生产、储藏、流通及消费过程中可能发生危害的环节,应用相应的控制方法来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一种技术体系,对于食品的安全监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3.1 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供应链的环节不断增加,从农场、牧场的原料生产到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食品的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因此食品安全监管与控制应该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的所有方面,建立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控制的技术体系。国内外各种先进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体系不断出现,其中主要有GAP和HACCP控制体系[7]。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是初级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其目的是提供解决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矛盾的切实有效途径,并建立流通与国际贸易的质量诚信机制。GAP主要针对未加工或最简单加工状态下出售给消费者或加工企业的大多数果蔬的种植、采收、清洗、摆放、包装或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危害控制。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是作为一种世界公认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正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各个领域,并将成为未来食品安全控制的基础体系。危害分析是HACCP 系统方法的基本内容和关键步骤,对食品生产全过程中可能引起食品污染发生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和确定有害污染物及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并针对可能发生问题的生产环节采取防控措施,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也属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范畴,其作用主要在于预防。不同控制技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并有各自不同的着重点,通过危害控制技术体系运用,可以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3.2 国外危害控制技术在食品生产及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控制技术也是国外最先提出并推行。由于农业生产经营不当导致的生态灾难,以及大量化学物质和能源投入对环境的严重伤害,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现象的出现。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表了“博斯登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概念。在保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寻求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平衡,达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目的,从而产生了良好农业规范(GAP),并成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关键[8]。

HACCP最初是由美国太空总署于20世纪60年代为了生产百分之百安全的航天食品而产生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9]。197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开始研究HACCP体系在食品企业的应用,成为第一个将HACCP应用到强制性法规的国家。除美国之外,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出笼了实施HACCP体系的法规和命令。目前,HACCP正在普遍受到世界各国食品卫生主管当局和食品生产行业的认同和采纳,HACCP证书是一些国家和地区贸易食品的通行证。以GAP和HACCP为代表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在国外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内容之一[10]。

3.3 我国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所采用各种食品危害控制技术均借鉴国外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国内食品生产现状和特点发展而来。在诸多的危害控制技术体系中,GAP和HACCP已在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

为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国家认监委于2003年起开展了良好农业规范国家系列标准的研究工作。中国《GAP良好农业规范》于2005年12月31日,200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11]。GAP标准的制定有助于中国企业突破技术壁垒、促进农产品出口、提高食品安全、保护环境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

我国的HACCP开始自20世纪80年代,起初对于HACCP的实施只是探讨和应对进口国的要求,主要在出口食品企业实施。2000年以后,HACCP体系开始在我国全面推广应用。2002年国家认监委了《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拉开了我国食品企业HACCP认证的序幕。2004年国家了《基于HACCP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使全国范围内的食品生产企业和各认证机构对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认证的实施有了统一的依据。

目前,由于我国食品业基础条件的限制,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管理体系仅在一些大型生产基地、企业以及意识超前的中小企业中实施,所占比例较低。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食品安全危害控制技术管理体系的实施势必会全面展开。4 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的基本依据,也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

4.1 食品安全标准化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分析

食品安全标准是我国标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食品安全法》没有对食品安全标准作出明确的定义,仅对食品和食品安全的涵义作了界定。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食品安全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各有关方协商一致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的,对食品的安全性能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

由于食品安全本身是一个横贯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条的概念,具有全过程预防和控制的特征,涵盖了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动物疫病防治、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到食品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的各个环节。因此,食品安全标准也是一个涵盖食品链条各个环节相关标准的集合性概念,所指的是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标准。从标准的性质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全是强制性标准;从标准的级别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从标准的内容上讲食品安全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标准[12]。

食品安全标准具有科学性、可靠性、渐进性、强制性的特点。作为重要的食品安全监管工具,食品安全标准不仅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的重要依据,也是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准则,也为消费者识别食品质量提供了具体的导引。食品安全标准作为法律法规体系组成部分,是实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重要保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因此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的先决条件。食品安全标准是贯穿行政执法工作的一条基线,一切监管活动都必须以食品安全标准为基本依据。

4.2 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研究进展

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历来重视食品安全,制订了严格、复杂的系列食品安全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62年成立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是以保障消费者健康和确保食品贸易公平为宗旨的一个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政府间组织,自1961年第11届粮农组织大会和1963年第16届世界卫生大会分别通过了创建CAC的决议以来,已有173个成员国和1个成员国组织(欧盟)加入该组织,覆盖全球99%的人口。CAC下设秘书处、执行委员会、6个地区协调委员会、21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政府间特别工作组。所有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都主要在其各下属委员会中讨论和制定,然后经CAC大会审议后通过。自从1961年开始制定国际食品法典以来,负责这一工作的CAC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工作已得到世界的重视,在相关食品标准制定方面,CAC标准也因此成为唯一的、最重要的国际参考标准[13]。

4.3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规章制度早在建国初期就已开展,20世纪80年代后,逐步加快了制定食品标准的步伐。1988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我国食品行业有1 070项国家标准、1 164项行业标准和578项进出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指标[14]。

《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国内加快了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步伐。《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强制标准,2010年12月颁布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对食品安全标准做出了严格规定。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标准主要有食品卫生标准、产品标准、包装标准、添加剂标准、加工机械标准、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标准等。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外比仍有较大差距。以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为例,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评价了200多种农药,了3 000多项限量标准;欧盟评价了400多种农药,了145 000多项限量标准;美国评价了380多种农药,了11 000多项限量标准;日本通过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了579种农药51 600多项限量标准[15]。截止2011年底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仅对230多种进行了评价,了1 150项国家标准。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需要不断完善,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5 可追溯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用 食品可追溯技术是监管者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全过程监管的有力武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食品追溯制度将成为政府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监管的一种必然的选择。

5.1 可追溯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分析

食品可追溯技术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每一件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环节进行全面跟踪记录,并且利用这些跟踪记录信息回溯到每一件食品在整个食品供应链中所处的具置及其具体信息。

食品可追溯系统是一种制度设计和技术设计的统一体,其本质是对食品生产-流通-储藏-销售等过程的全程监管,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商品信息和经营责任的追溯。食品可追溯系统由食品经营者内部的食品可追溯系统、食品可追溯信息数据中心、公众服务信息系统、第三方审核系统和政府监管服务系统五大部分组成。食品可追溯系统行为主体涉及到食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和政府监管者。政府作为食品可追溯系统的主体之一,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5.2 国外可追溯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欧盟的可追溯系统是国际上应用最早的体系,尤其是活牛和牛肉制品的可追溯系统。欧盟把食品可追溯系统纳入到法律框架下。2000年1月欧盟发表了《食品安全白皮书》,提出一项根本性改革,就是以控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为基础,明确所有相关生产经营者的责任。2002年1月欧盟颁布了178/2002号法令,规定每一个农产品企业必须对其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辅料及相关材料提供保证措施和数据,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美国的食品可追溯系统,政府主要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了自愿性可追溯系统。由70多个协会、组织和100余名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组成了家畜开发标识小组,共同参与制定并建立家畜标识与可追溯工作计划,其目的是在发现外来疫病的情况下,能够在48 小时内确定所有涉及或与其有直接接触的企业[16]。

5.3 国内可追溯技术应用现状

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可追溯制度,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会同有关专家在借鉴欧盟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牛肉制品溯源指南》。

目前,我国食品可追溯体系制度建设还处于推行阶段。北京市制定了食品追溯编码规则,启用了食品追溯系统,在超市设立终端查询系统,对食品的产地、培育过程、加工、运输过程等进行全程追溯;南京市2003年启动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体系,2009年经过升级改造,建成全市饲料生产企业地理信息系统、农资连锁经营店监管地理信息系统和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安全监管地理信息系统;2005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通过实施“中国条码推进工程”,推动条码技术在我国食品可追溯系统中的应用,先后在陕西、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开展食品追溯技术研究和试点;上海市开发“上海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条码查询系统”,利用ERP软件、条码识别和网络查询等对农产品的种源情况、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栽种养殖过程、用料用药情况等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安全;2010年海南首次采用EAN-UCC系统,对该省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追溯,实现了从养殖到销售的全程跟踪[17]。

5.4 完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与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

我国实行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食品监管模式,各个部门监管的内容不同,造成监管的不连续。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可追溯,需要各个部门协调与配合,这也增加了可追溯体系在供应链全程推广的难度。因此,应将可追溯体系与生产者诚信体系相互配合,有效实行食品安全的监管。

食品生产经营者既是可追溯系统行为主体,又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围绕遵纪守法为核心,失信惩治为手段,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信息数据库和信用管理制度。在信用管理中,以企业数据库为基础,为每个企业建立质量档案数据库。根据企业的信用情况,实行例行监督和重点抽查。对于质量记录不佳的企业则严加检查,增强企业的自律性。政府监管部门充分利用可追溯系统,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安全。6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科技水平

《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将食品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规划,要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科技支撑水平。

6.1 依靠科技提升食品产业发展水平

首先依靠现代科技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研究制定技术先进、系统完整、切实可行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规程。通过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建立统一、持续、高效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靠科技手段,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生产加工过程管理水平,从源头上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6.2 依靠科技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开展可靠、快速、便携、精确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重点加快现代快速检测技术研发,研发出一批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精确度高的速测技术和设备。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在有机整合现有检验检测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各级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检验检测技术和设备,鼓励检验检测方法创新,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科学高效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检验检测体系。强化检验检测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检测技术,积极培养食品安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检验检测队伍;完善基层食品安全检测队伍,依托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满足基层监管部门对检测人才的需求。

6.3 依靠科技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意识

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建设集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监测、评估、预警等于一体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全面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一是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研究。要强化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五大危害因子及其他未知污染物及其危害的研究和评估,建立风险评估预警系统。

二是树立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理念。加强风险排查监测工作,对我国迫切需要控制的食品污染物残留危险性评估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全面做好食品安全风险源普查工作。

三是加强与公众风险沟通并合理引导舆论监督。通过现有信息传播技术促使人们更为理性地认知食品安全风险和看待食品安全事件。

四是做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把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确定食源性疾病控制对策的重要依据,动态掌握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并果断采取措施。

6.4 依靠科技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作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大国,必须主动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建立起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操作规范3个层次的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根据中国现实和发展情况以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能力,对以往制定的指标低的标准进行修订,对目前已经检出的尚无标准的食品不安全因素尽快制定标准和检测方法;优先做好各类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农兽药类残留为重点,以科学实验和风险评估数据为依据,以我国居民日常膳食结构为基础,不断提高标准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6.5 依靠科技建立健全食品可追溯系统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有效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现有管理模式下,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信息可追溯,需要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在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上有效对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可追溯系统,有效实现食品安全的监管。要加强追溯技术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建立数据交换、通识通查的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从农业投入品以及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记录与溯源,降低追溯标签标志成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提高可追溯系统有效性,建立完善生产经营者诚信体系,普及消费者食品安全科技知识,使得全社会都成为促进食品安全质量水平提高的参与者。参 考 文 献:

[1] 杨天和,褚保金.“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研究[J].食品科学,2005,3,:264-268.

[2] 鑫 垚. 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食品,2010,2:80-83.

[3] 宋 怿. 食品风险分析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4] 吴 培,许喜林,蔡 纯.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的原理与应用[J].现代食品科技,2006,4:200-203.

[5] 周建民,刘娟娟,徐晟航,等. 发达国家食品质量风险评估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农机化, 2011,1:95-98.

[6] 袁玉伟,王 强,朱加虹,等.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94-399.

[7] 曾庆祝,曾庆孝.食品质量与安全性控制技术[J].食品科学,2003,8: 264-268.

[8] 孟凡乔,周 鑫,尹北直. 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EUREP GAP)介绍[J].蔬菜,2005,5:13-14.

[9] 崔春红,陈延刚,王白鸥.HACCP的起源、特点及发展[J].中国果菜,2006,4:53-54.

[10] 袁 妮,邵 蓉.国外HACCP系统简介[J].食品与药品,2006,7:64-67.

[1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良好农业规范》(GB/T20014.1~20014.11-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2] 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13] 徐学万,崔野韩,魏启文.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与中国实践[J].农业科技管理,2005,6:59-62.

[14] 宋华琳.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法律制度研究[IB/OL].http:///lawhtml/llyj/lw/4433.shtml

篇3

1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

数学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不是简单地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手段的叠加,而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使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各要素丰富和谐、协调共振,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益,实现数学课程教学的突破与发展。确切地说,就是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从数学课程教学的整体观出发,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以思维练习为核心,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增强获取知识的技能,满足爱好、情感等方面的需要,实现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的提高。

2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无论对初中还是高中教学,都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如关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应当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等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应用计算机完成较为复杂的计算。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以及考试中,应当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计算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有条件的地区,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函数计算器、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这种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的利用将有效改变数学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函数图像、几何图形及变换过程并研究其性质;从数据库上获得数据,并绘制表示同一组数据的不同数表,使学生能选择适当的图像描述数据;计算机还可以产生足够地模拟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时间发生概率的意义。”

关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则指出:“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应当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整合的原则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例如,算法初步已经作为必修系列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它与有关内容的整合。又如,统计中数据的处理、返程的近似求解等都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数学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还有较大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这方面进行积极、有意义的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课程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数学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以往课程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同时,应尽可能使用以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及数学教育技术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借助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探索和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3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3.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动机、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好数学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传统数学课程教学手段虽然也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但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比效果相差甚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课程教学,能更充分地挖掘数学内在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例如求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通过课件的动画模拟,展示了卫星运行轨道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迅速理解了已知条件的本质,促使他们比较顺利地求得卫星的运动轨迹。实践表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能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实际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原来怕数学、厌恶数学的一些学生也开始对数学产生兴趣,对学习有了信心。

3.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生动、动静结合等优点,可以大大强化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效地解决教师用语言难以讲清的重点内容,突破难点,优化教学过程。学生历来都感到立体几何入门难,一是画图与识图难,图与文对不起来;二是理不清空间图形的复杂位置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对化解这些难点有独特的优势。例如,仅观察“空间四边形”的模型、在黑板上画空间四边形的直观图,大部分学生会受平面图形的影响,自然而然地认为空间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也是相交的,因而在解决相关问题时特别困惑。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三维立体几何画板导入基本图形,现场制作可旋转的空间四边形图形,现场添加对角线,在旋转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空间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留下空间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形成异面直线的概念,为后继教学奠定了基础。又如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概念的教学中,分别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这三种曲线的本质。学习了这三种曲线后,再利用课件演示: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的比由小于1的正数变为1,再由1变为大于1,引导学生观察点的轨迹怎样演变,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三种曲线之间的关系,突破了难点。

3.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探究过程、训练思维。

数学思维是在数学的探究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使这个过程展现得更加清晰充分,使学生得到更完善的思维训练,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教学函数y=Asin(wx+j )图像,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仅根据ω的有限几个值(如ω取1,2,1/2)描出图像,然后归纳ω与函数周期的关系。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拖动鼠标就可以自由地给ω赋值,让学生观察函数值重复出现的情况。这样过程更加完整,学生直观地发现ω的变化只使函数的周期发生变化,这便启发了他们自觉地去量化ω和周期T 二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印象。计算机不但能显示函数图像变换(平移或伸长等)的动态过程,而且可以控制这个过程的速度,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如旋转体的教学或几何体截面的观察,都可以用几何画板来动态演示,比之用模型来比划,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效得多。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下,学生学习更积极主动,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篇4

1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背景

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这是建国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必将对我国的教师教育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该标准,专门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这一项目包括培训、考试、认证等3个部分。培训内容是指达到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和培训内容基本一致;认证是指按照审核认定的考试成绩授予教师相应等级的证书。关于这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部师范司领导特别强调:这是新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从这一发展形势看,由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已大大提高,从而对职前的教师教育(师范教育)也产生较大的冲击与影响——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公共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必须根据该《标准》的要求进行大胆的改革。

2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2.1课程大纲的修订与完善

传统的教育技术公共课往往只强调在校大学生与在职一线教师在学习特点上的差别(职前的在校大学生缺乏教学经验,较偏重于理论学习;在职的一线教师则有较多的教学经验,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而忽视二者之间的联系,因而在课程的内容体系上比较理论化,并且严重脱离中小学的教学实际。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标准》,结合师范生学习水平和认知风格,对现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进行修订和完善。修订和完善后的大纲以教育部颁布的《标准》为纲,既充分考虑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适当增加理论性与系统性;但又严格遵循《标准》所强调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把一线教师所关注的内容通过“活动”和“案例”等形式融入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原来“职前教学”与“职后培训”两张皮,“学”和“用”二者基本脱节的现象,使二者的内容体系既有区别,又存在有机联系,使“职前”“职后”基本打通,“学”和“用”二者较密切地结合起来。

2.2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在原有“2+2”学时的基础上,结合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种信息技术环境下可行、有效的教学模式。

1)基于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由于计算机具有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远远超过传统意义的录像、电视、幻灯等视听形象手段的结合,形成一种图、文、声、像并茂,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堂教学部分,90%以上的教学内容都采用此种教学模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基于实验室的人机教学模式。人机教学模式是指人与教学设备(主要指计算机)之间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而进行的人机之间信息交换的过程模式。人机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协同操作,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实现教学过程信息互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际的动手能力。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验教学部分,对每一个实验都指定明确的任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具体的真实性任务为线索,把实验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在与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完成实验教学的各项要求。

3)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模式。教育技术实践领域学科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该门课程的教学不能是一个封闭系统,现有的“2+2”教学安排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要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也必须延伸到学生课堂教学之外。针对现在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模式是解决教学内容繁多与课程学时不足矛盾的有效方式。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为学习者提供以下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教育技术学cai实验室资源系统及其他网络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高相关度资源,学习者可以通过它全面、详细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体系结构及相关内容。教育技术学cai实验室资源系统是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一般相关度资源,因为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学习者主动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要突破课程的限制,寻求更加广泛的资源。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单单依靠课程本身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教育技术学cai实验室资源系统,必然会有效促进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2.3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按照教学大纲,本课程设计开发配套电子教案和相关教学资源。

1)配套电子教案的设计与开发。按照修改完善后的课程大纲,以张松副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技术》一书为主要教材,设计开发配套电子教案。本套电子教案采用多种信息表现形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得许多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具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于课堂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2)相关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以下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教育技术学cai实验室资源系统及其他网络资源。它们包含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具有内容丰、表现形式多样,交互性强等特点,有效地促进基于网络的资源型教学模式的开展。

2.4教学评价的改进和创新

原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是唯一的评价者,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手段,评价内容单一,重视总结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很多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学分而学习,其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巨大挑战。

针对这种情况,在保留原有笔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其他评价方式的开展。现在期末笔试成绩只占课程总成绩的50%,其他评价成绩占50%。改进后的课程评价中,教师不是唯一的评价者,评价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考试不是评价的唯一手段,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法、作品展示法等多种方法手段。评价的内容丰富,不仅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甚至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都是评价的内容;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身的进步。

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课程评价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尤其表现在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与人协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篇5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07-01

1.引言

长久以来,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科学教育工作者对探究式学习进行了不懈探索,但是,即使在历来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美国,时至今日"探究教学所面临的挑战仍然明显,从传统讲授向探究转变的步伐仍十分缓慢"[1]。在我国情况更是如此,我国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长期以来严重轻视实践、发现、探索等活动。这就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偏差。因此,对探究式学习的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并对其实践进行改进、完善,以保证课程教学的实效就显得非常必要。

2.探究式学习概述

倡导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要对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必须理解探究式学习的真正含义,追溯探究式学习的历史起源及其发展历程,明确在课程教学中提倡并实施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2.1探究式学习的概念。提及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大家往往会立刻联想到科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按照目前引用较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定义,"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实事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2]。我们把学校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作如下定义: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

2.2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历史。早在我国古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在西方,古代苏格拉]底曾说:"我不以知识授予别人,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3],这是探究式学习的早期溯源。到了近现代,杜威强调"做中学"。在杜威看来,"做"实际上是探究,"做中学"就是在探究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爆发的进步教育运动,强调直接的、当下的和具体的经验乃是真正理解的前提,强调探究和问题教学法,强调在自然的、非人为的情境中学习。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这就把科学家对人类未知的发现与每个人对自己求知的个人发现都包括了进来。布鲁纳进一步说,发现按其实质来讲,"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够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

1961年,施瓦布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5]演讲中,明确表示他赞成科学教学的不同方法——"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科学。同时,施瓦布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阅读文献资料的探究式学习——"对探究的探究"(inquiry into inquiry )[6]。通过施瓦布对科学探究的深入探索和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理念也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组织甚至官方文件都开始把探究放在日益突出的位置。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2]更是明确提出科学学习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强调给学生提供感受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机会,强调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科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3.《线性代数》课程探究式学习的实施阶段——以《行列式》教学探究为例

上述对探究式学习概念及发展历史的阐述,加深了我们对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理解,以《行列式》教学为例,将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3.1提出问题阶段。本阶段是探究式学习的开始阶段,教师是引发者,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这里的情境既有"情"又有"境",是情境交融。行列式是《线性代数》中的核心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接触二、三阶行列式的简单计算,因此在学习《行列式》时,最初由教师提出问题:计算行列式

的值,然后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搜索相关资料进入探究问题的状态,在自我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具体的研究题目,形成具体的研究方案。

3.2 解决问题阶段。本阶段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通过主动搜集和处理信息、小组协商与合作、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的书面材料或口头报告材料。由学生看课本以及学生自己提前收集的资料,逐步探索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由学生形成书面材料(篇幅有限,仅提供一个框架):

第一小组整理的材料:

(1)复、三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对角线法则;

(2)四阶行列式不能使用对角线法则,为了寻找解决方案,引出全排列、逆序数等概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3)分析三阶行列式对角线法则计算结果,发现规律:其结果是位于不同行、不同列中三个元素的乘积的代数和;各项的正负号与列标的排列对照,奇排列为负号,偶排列为正号。总结出四阶行列式的计算公式:

从而得出上述四阶行列式的结果:

第二小组整理的材料:

1-3同一组;

(4)整理行列式性质,并利用行列式性质,将行列式化成上三角行列式,然后计算上述四阶行列式的结果:

第三小组整理的材料:

1-4同二组;

(5)利用行列式性质,将行列式中某行、列化成只有一个非零元,然后按该行、列展开,将四阶行列式化为三阶行列式再计算结果:

3.3 评价反思阶段。最后,师生应该对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总结评价,可采用口头或书面评价的形式,也可采取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形式,取长补短,这是探究式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上述案例中,大家最后总结:三个小组都得出了所给四阶行列式的计算,从过程来看,都有自己的收获。教师最后指出:事实上,大家的结论已经包括了这一章所学习行列式的基本计算方法,可以将这些方法从四阶行列式推广到 阶行列式的计算;当然,目前最简便的方法是将行列式性质与按行(列)展开结合使用;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继续学习其他方法,特别是一些特殊行列式,应该采取特殊的方法来求解。

4.结语

对探究式学习的研究需要在继承和吸收前人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为依托,从学生知识建构的角度,以崭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为基础,紧紧抓住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一核心,对探究式学习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

对探究式学习在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课程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探究。学生可以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进行探究;可以在学生质疑处作更深入的探究;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探究;也可以问题的求新、求变、求异上进行探究,等等。这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篇6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起初是采用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大部分都来源于商业管理过程中的真实事件,通过此種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实施案例教学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工程案例教学是指在专业课教学中,依据专业理论讲解需要,围绕某个具体工程实践场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

例[4-6],教师和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对具体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7-8]。

本文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基础课程《现代道路检测与维护技术》,探索工程案例教学,促进本专业研究生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

2   课程背景

《现代道路检测与维护技术》是一门依据我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特色研究方向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授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路面摩擦系数仪、高聚物注浆技术等现代道路检测与修复新技术。本课程涉及了电磁学、材料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多个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科背景普遍为道路与铁道工程、岩土工程等土木交通学科,对电磁学、信号处理等专业基础理论了解不深,如专注于检测修复原理讲解,学生反映学科差距大,难以全面掌握;此外,该门课程实践性非常强,仅通过课堂讲授,学生难以掌握检测以及修复设备操作技能。本文针对课程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无损检测与非开挖修复专题,探索工程案例教学途径,提升研究生实际动手能力。

3   工程案例教学举措

3.1 制作检测与修复原理讲解视频

针对文字讲解不够直观生动问题,学习枯燥的问题,制作探地雷达、落锤式弯沉仪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和高聚物注浆非开挖快速修复原理动画,并现场录制和原理对照的检测和修复视频,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了解新型道路无损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以及快速修复过程,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3.2 参与足尺模型试验检测与修复

利用学校综合试验场,修建一个足尺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模型,将落锤式弯沉仪和探地雷达检测设备拉到学校,带领同学们对足尺模型进行弯沉测试,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路面板进行弯沉测试,总结不同温度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测试值的变化规律;利用探地雷达对混凝土板下部脱空进行探测,分析脱空路面和完好路面探地雷达图谱反映规律,最后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现场注浆试验,针对不同弯沉进行不同量的注浆试验,观察不同注浆量对注浆后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沉测试值的影响。

3.3 工程实践讲解

依托云南实体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修复工程,介绍落锤式弯沉仪、探地雷达检测流程,分析落锤式弯沉仪和探地雷达实际检测数据,判断道路病害类型及程度。讲解高聚物注浆修复工艺流程,依据检测结果制定维修方案,利用大量现场照片及视频,真实还原修复现场。

4   工程案例教学优点

采用案例教学,教师讲述的不再是复杂繁琐的理论公式,而是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及实际工程项目,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实际工程中去,利用实际工程数据,采用理论知识进行解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篇7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073―04

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面向高等院校师范类非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旨在对师范生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是连接教与学理论和教育(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称之为“电化教育”,到现在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走了20余年的历程。课程性质几经变化,从选修课发展到现在的公共师范技能必修课程。

综合已经发表过相关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研究的文献,并经过调查分析,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课程性质认识不清,关注技能,而忽视素养的培养;缺乏意识和相应的观念,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不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课时不足,另实践内容不能体现新形势下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等。[1][2][3][4][5][15]

以上这些矛盾促使我们必须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新形势下课程的目标定位,构建合理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 “专业-素养-实践”三维结构的缘起及内涵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深入地促进全国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方面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在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评估等六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带动教学的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而知识创新的基础是人才、是教育。作为创新人才,他们应当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工作需要时迅速学习到所需要的知识;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格;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能够不断进行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7]

在信息化社会中,教师应该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教学;应该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寻求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方法;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塑造出开放、融洽、互动的协作风格;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成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终身学习者,实现知识、技能、伦理的自我完善。[8]教师是否具备与教育脉搏一致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开展教育改革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决定性因素。[9]

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标准给中小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模式将是今后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将课程整合落到实处,需培养一批具备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教师。因此,作为未来教师的高师学生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求。[10]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结合专业素养为核心,以实践为支撑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三维结构。其中素养一维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和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实践一维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和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专业一维旨在强调教学内容应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相结合,深刻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于自己将来所从事教学专业的作用,理解教育技术与专业、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并以这个三维结构为指导思想,在因材施教理论、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指导下对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

二 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系统设计

按照“专业-素养-实践”三维结构的思想和结合我们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我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目标、策略、内容、媒体和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

1 目标设计

(1)关注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养成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部分,其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关注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养成。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的评估依据,在标准中指出了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应达到的四个方面的要求,分别是: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以及社会责任等内容。[11][12][13]

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是指教师对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和评价的总体水平。它由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情意素养组成。

(2)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形成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

为了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教师应具备必需的教育理论与观念、教学设计的方法、资源选择与开发的技术与方法、教学应用的模式与结构、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科研的方法等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形成包括能够掌握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和功能,能合理选择并恰当使用媒体,具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信息资源获取及应用能力和创设安全、有效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等教育技术能力。[14]

(3)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注意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追求现代教育技术和专业知识文化的统一

重视课程教育价值的多元取向,从同一化向多元化转向。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鼓励个性化的发展。重视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全面培养,从单一化向综合化发展。一方面,要从单一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集中体现在不仅仅是某项技能的培养,而是媒体信息获取、加工、传递、管理等技能的综合培养。另一方面,要从媒体操作技能的培养转向综合现代教育技术素养的提升。集中体现在重视知识与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知识传授与发展能力的统一;重视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力求认知、情感、态度和谐发展。[16]

2 内容设计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设置,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4个部分。

(1)知识可视化――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

21世纪是读图的时代,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应能够很好地将信息知识可视化,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增加了思维导图部分,通过思维导图软件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可视化的基本方法,能够将这种可视化工具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创作,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备课、讲课和考试中。

(2)能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加工和处理多媒体素材

多媒体素材可以通过扫描、拍摄、网络资源库、下载和软件制作等方式获得。但由于教学的个性化、创新性和多样性,有些素材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所以,利用多种途径获取素材并能进行加工处理是课件制作的基础,也是个性化教学的需要,它是当今师范生必需具备的技能。

(3)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专业完成符合专业特色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师范生掌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理论指导下的课件设计、制作和应用能力,应成为课件学习的重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单纯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某个制作软件(如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的教学思路。由于制作软件的不断升级,要求学生掌握课件制作的具体步骤很容易过时。在学习用多媒体集成系统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应抽象出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原理、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些原理、步骤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做法。

(4)能结合自己所学的学科专业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该项目设置旨在培养学习者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能力和媒体组合教学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规划、组织、协调及实施、评价方面比传统教学模式复杂得多,教学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把培养师范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进行创新教学的前提。

在内容选择和实施上,可以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处方”实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面向的是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异质性。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采用“处方式教学”,就是结合不同的专业需求制定不同的实验教学体系。比如多媒体课件制作部分,文科学生可以重点学习PowerPoint、Flash等;而理科学生可以重点学习Flash、Authorware等。当然,具体操作起来会有些难度,但这对学生来说却受益颇多。[16]

3 策略设计

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策略设计部分,主要关注于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验形式的设计。[17]

(1)教学方法的重心从教师的“教法”向学生的“学法”转移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把学生从施教的客体,培养成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提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就是要从一刀切和整齐划一的教学向个性化和特色发展的教学转变,凸显教学的学习性色彩。

(2)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注重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突出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实质在于连接学生的已有经验,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更好地改造和拓展学生已有的经验。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克服以往单纯依赖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做法,重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自身的探讨和研究创造性地获取、掌握知识,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3)在实验设计上注意课内与课外实验的结合

增加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广义的能力的构成除了现代教育媒体工具的实际操作技能外,还应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素养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应该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专业特点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来说,综合性实验最强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能够将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完全转化成实际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综合性实验。

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培养其实验技能锻炼其动手能力的场所。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给出问题与要求,学生自主选做实验内容,自行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设计,使他们能萌生创新意识。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好习惯,有利于实验室的资源利用和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要加强管理和积极引导,以保证完成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训练。[18]

4 媒体设计

为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于2003年4月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且首次使用了立体化教材的概念,逐步展开立体化教材的建设。[1]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建立相应的立体化教学资源,除了教师课堂讲授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外,在媒体设计方面还应包括:

(1)网络课程

鉴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偏少,学生专业背景多元,起点差异较大的问题,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内学时是很难实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基础条件,开发网络课程,并将课程相关的虚拟实验作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满足学习者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加深对实践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把握。

(2)学习支持系统

依托网络课程,实现良好的学习支持,解决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支持。

(3)应用案例集

现代教育技术在各学科、各种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案例是课程教学不可缺少的资源,也是体现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不能脱离学生所学专业的重要部分,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应用案例,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技术在自己所学专业学科中应用的实质内涵。

5 评价设计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目前课程教学评价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设计上认为需要考虑以下方面:

(1)完善实验课的考核体系,使实验考核成为评价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一般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考核在课程考核中占的比重比较低,往往是以学生实验表现、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考核的依据,不能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实验的考核我们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平时的实验作品(电子文档),一部分是综合实验设计(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做一个与自己所学专业学科课程教学有关的教学课件)。题目自定,内容自选,自己查阅资料,完善设计。这种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对其成绩实行综合评定,可以由教师评定,也可由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学生的设计是否完善和独特新颖,是否有创新性。

(2)采用评价多样化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的态度评价、教育技术的知识评价、教育技术的技能评价、教育技术的应用评价和教育技术的学习过程评价五个方面。评价要具有多元性,不同的目标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将以上五个考查维度赋予不同的权重,不仅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学习评价,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被评价者同时也是评价者,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从单向转为多向,建立学生自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18]

(3)采用基于任务的评价,以任务推动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践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是指师范生运用教育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评价必然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才能获得客观、公正的结果。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评价可采用基于任务的评价方式,由教师创设一定的任务情景,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的任务。学生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必须使用相应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即将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情况蕴涵于任务完成中。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评价也就相应转化为对任务完成的过程、策略、最终结果的评价。[18]

(4)制定重创意、重理念、重合作的评价量规

科学合理的评价需要有科学合理的量规作为支撑,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任务多以学生完成一定的软件作品为任务,所以我们在改革实践中,制定的量规比较关注学生的作品创意,理念,也把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和合作表现作为量规的一个重要指标,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结语

我们在2008年初按照“专业-素养-实践”三维结构的指导思想着手对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从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学生对于目前设置的实验项目比较认同达到95%以上,认为目前的实验教学能够满足未来专业教学需要的占93%,希望进一步增加实验学时的占90%。对我们开放性实验设置的认可度也达到了88%以上。这充分说明,学生比较关注于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安排的合理性,作品完成的自主性,实验考核的科学性等问题的。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符合当前教学形势需求,适应当前国家高等教育的宏观指导方针,关注学生的教育技术素养、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新型师资所提出的要求。课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实验教学改革更需要我们在现代教育理念和人才观,教学质量观的指引下,制定合理的目标,有效的教学策略,完善、动态的教学内容,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宝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立体化教学资源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3-15.

[2] 王瑜.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138-140.

[3] 韩素芸,何文茜,王凤.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6): 107-111.

[4] 刘跃军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 2008,(8): 126-128.

[5] 李连祥《标准》指导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改革与探索[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8: 2-20.

[6] 李红.中央财政斥资25亿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N].中国教育报,2007-1-26(1) .

[7] 刘向永.教育技术:塑造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8):6.

[8] 陈建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与信息素养教育[J].孝感学院学报,2007, (6): 104-107.

[9]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北京: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0:106.

[10] 黄映玲.基于新课标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试验[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60―62.

[11]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师[2004]9号),2004.

[12] 苗逢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内容解读与实施建议[J].人民教育,2005,(13):2-5.

[13] 张炳林,杨改学.对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思考――基于CETS的公共课内容规范探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6):58-61.

[14] 黄琼珍.信息技术环境下高师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6,(1):41―44.

[15] 刘跃军.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 2008, (8):126-128.

篇8

新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是指在已有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中,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新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的一个主要形式。整合教学的质量该如何评定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新的学习理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

1.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是评价的出发点

当今的社会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有个性特色的人才,才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一席之地,因此,我们的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本体出发进行因材施教。同样,评价一堂课的效果时,要重点评价整个的课堂教学是否关注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

2.明确师生角色的定位是评价的基础

在评价教师的课堂时,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的定位观念,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中时刻想到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辅助者、帮助者、教学环境的创造者,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知识、思考问题;课堂上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才是整个课堂的核心,学生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体现学习的主动性特点。

3.能力培养的实施情况是评价关注的主要内容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一个关注的热点。因此在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评价时,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关注与否是评价的一项主要内容。在对培养能力评价的关注中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出发: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的关注;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关注;教师对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的关注;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关注。

4.关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新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就是期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有效地改进现有的课堂教学;通过发挥计算机网络资源丰富,交互便捷的特点,发掘学生最大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质量。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也是课堂教学中评价开展的一个主要关注点。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也将革新传统的教学评价观念和评价手段。但是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整合中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1.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整合的重要一环。对教学设计的评价首先应当考察教师的课程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了整合思想,即是否体现了对学生收集、加工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其次应当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学习活动及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设计等方面来评价一节课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2.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建构主义强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指导和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评价应从传统课堂教学评价重视“评教”向新课程背景下“评教”与“评学”并重转化。在“评教”问题上着力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那在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的同时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教师方面考虑: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实际实施情况,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教师的应变能力。学生方面考虑: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的维持,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交互性积极性。

3.对教学环境的评价

教学环境是教学的辅助因素,也是衡量一个信息化的课堂的一个比较量化的指标。对教学环境的评价对教学环境的评价不仅包括硬件环境创设,而且包括软件资源的选编组织及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的营造。主要从教学课件、教学资源、教学氛围和媒体的使用状况几个方面加以评价。

4.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篇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40-04

一、引言

随着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和在教学中的不断普及,教学过程的社交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教学过程的社交化体现在在线教育的社交化趋势和社交软件的教育化两个方面[1],其中社交软件的教育化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虽然大部分社交平台在设计之初并没有针对教学活动设计功能,但是在平台普及的过程中其功能被教育者不断发掘和创新,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腾讯公司的即时通讯软件QQ,研究者利用QQ进行了各式各样的教育研究与实验,例如网络异地同步教学服务[2]和探索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创新[3]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MOOC为代表的教育服务平台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但高校教学完全网络化难以实现,课堂教学依然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实施方式。将网络化学习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是当前高等学校最可能实现的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在笔者所在学校属于教师教育类公共必修n程,课程共2个学分36课时,其中理论授课18课时,实验教学18课时,相对于庞杂的教学内容,课程课时难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由于任课教师和学生不隶属于同一个学院,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严重不够,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学校建设了《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但是精品课程中互动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生学习效果欠佳,需要开发新的学习平台辅助学生的学习。网络学习平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混合学习效果的好坏,专用学习平台可以更好地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定制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各项功能,但是却存在平台开发与维护任务重,广大教师和学习者缺少开发条件的问题,数字化学习实施技术难度较大;利用现有通用平台进行再开发虽然在功能上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高,在高校中更加容易普及。

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不仅是教学硬件环境的不断优化,还有教学过程和师生交互过程的变革。在高校教学中师生交互的常见途径包括手机短信、QQ以及微信。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把相关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但是这种信息传递方式要求信息发送者缴纳一定的费用;如果需要传递多媒体信息,那么不仅成本会增大,对媒体素材的格式和文件大小也有较大的限制;所以这种信息传递方式难以承担高校师生信息交流任务。QQ和微信等软件提供的群聊功能在高校师生信息交流中使用较多,教师和学生之间既可以在群内进行多向信息传递,也可以进行一对一的私下交流活动,可以传递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但是如果参加聊天的人比较多,大量的信息可能一下子就涌现出来,一些重要的信息容易因为刷屏而被无效信息掩盖,导致重要信息被遗漏。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提供的一项重要的服务,人们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以文字、图片、语音的方式实现和特定群体的全方位沟通与互动,用户只要进行订阅就能够按时收集到公众号提供的消息。微信公众号还提供一定的交互功能,平台既可以利用预定信息与用户进行交互,还可以让后台管理人员与用户进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如果加上微信的群聊功能,其交互功能更加强大。

为了验证混合式学习效果,笔者以通用平台微信公众号作为基本开发环境,开发了一个课程助学平台,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对平台效果进行探索,并在教学模式构建和教学效果提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关研究对于推动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促进微信公众号的教学应用和混合学习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

二、平台功能设计

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可以克服短信教学存在的价格昂贵,信息交流有限的问题;也可以弥补QQ和微信在群聊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重要信息被掩盖的问题,还可以方便地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交互。微信公众平台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刘红梅[4]以交互语言观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大学英语微信教学平台并对实践效果进行了检验;邹小青[5]构建了基于微信的对外汉语互动教学模式,并分别就课前、课堂和课后等环节的互动形式进行了论述;闫晓甜[6]在对高校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媒体资源、交互形式等进行设计的基础上,构建出基于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学平台,通过公众号定期发送信息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巩固知识学习,拓展知识面,加强师生交互的目的,对解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有教学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平台设计时考虑到预习、总结、复习、拓展和交流等各环节,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预习、自主学习、内容小结、复习和拓展等活动。平台功能与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在课前阶段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学习者提供预习服务。平台通过定时推送材料来激发学习者对新内容的学习动机,并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形成初步了解。课前预习部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情景创设、告知学习目标和搭建知识支架三个方面。情景创设主要通过安排导学材料,以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网络环境下教学理论发展和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案例作为基本内容,通过提出问题、启迪思考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告知学习目标是直接告诉学习者学完本周内容应当达到的标准,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什么,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初步引导;搭建知识支架是将本章主要内容的关系结构告诉学习者,让学习者对将要学习的内容的整体结构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

课中阶段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和内容总结服务。平台提供了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接口,学习者可以通过接口进入学校的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中进行网络个性化自主学习。在公众号平台上还提供了课程小结功能,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主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既与前面的学习重点和难点相呼应,还可以弥补学习者在课堂学习或课外自主学习时在知识理解上可能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加深学习者的知识掌握层次。

在课后阶段,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复习和拓展功能。按照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遗忘理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就只剩下原来的25%,复习模块通过要点回放、内容巩固和知识加深的方式来将课堂教学内容在学习完成后的两天内进行温习和深加工,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识记与理解程度。知识拓展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者知识进行拓宽和补充,本模块所推送的通常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术、案例、新闻和政策,这些内容不仅能突破课堂教学时间限制,让学习者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相关知识与信息,还能够强化学习者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式和价值。

交互活动贯穿了微信公众号平台利用的全过程。除了建立微信群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外,公众号平台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了菜单交互、预设内容交互和非预设内容交互等多种交互途径。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菜单交互,例如对以往内容的查询,对SPOC平台信息资源的引用等,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学习。预设内容交互是通过对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设置,当用户输入特定的编号或代码时,平台就会将相应的内容发送给用户,主要用于特定信息例如往期信息的查询和传递。学习者可以通过平台下方的菜单功能选项中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代码,输入相应的信息代码实现预设交互,快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非预设交互是针对无法预测的学生问题,学习者通过平台可以提出问题,教师在收到信息后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克服预设交互在信息内容上所存在的不足。

三、实践过程

平台内容的制作流程如图2所示,首先是素材资料的收集,主要有网络搜索,现有教学资源库利用和教师教案信息利用三种途径,平台内容的制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收集到的这些资源,通过小组会议商讨进行挑选,留下最合适的资源素材。随后,对收集到的信息Y源,需要对他们进行加工处理,制作成为资源素材。资源素材编辑完成后由任课教师进行进一步审核,最终进入微信公众号的素材库,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在平台。在对资源素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字体、字号和颜色进行设置,更重要的是对学习内容的进行层次化、可视化、视觉化和模块化加工,以达到凸显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实现内容结构模块化,呈现方式多样化的目的。内容呈现以文字和图片结合为主,并用边框和线条进行知识点分割,对重要内容运用加粗、更改颜色等方式进行突显。

以本人所承担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授课班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持续一个学期的实证研究,以验证前面所设计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平台的应用效果。课程共教学18周,每周2课时,按照教学安排,前面9周是理论授课,后9周是实践教学。因公众号要求平台每天信息不超过一条,依据教学进度,在理论授课期间,每周信息4次,其中在周日预习内容帮助学习者进行预习,在每周四课程结束后复习巩固的相关内容,周五扩展内容,周六复习内容。在实践教学阶段,因系统的知识讲授被技能训练所代替,所以将发送的内容全部更换成扩展内容,对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扩展讲授,每周发送信息时间依然在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发送信息依然是4次。为了保证微信公众号平台内容的质量,组织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年级学生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微信公众号内容建设小组,小组在每周五前完成下一周发送内容的选择和编辑,通过小组讨论合格后,再经过教师审核后方能够作为资源素材在平台中进行存储,到了时间再相关信息。

四、效果分析

学期结束时,让学生对微信公众号教学平台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共有60名学习者接受了邀请,在微信公众号上填写了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试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1/3以上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间在4小时以上;88%以上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在所学的其他课程中有类似“现代教育技术”微信公众号这样的网络学习平台来帮助进行课程学习;70%以上的学生非常希望或比较希望在课外通过类似的网络学习平台来进行学习,还有20%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持一种不确定的态度,明确表示不希望或不很希望的学生不到7%。

让学习者对不同模块的内容进行评价,1表示非常适合,2表示适合,3表示一般,4表示不很适合,5表示适合,数字越大,说明学生对该项目的评价越低。自主学习模块平台只提供链接,所以不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

统计结果表明,学习者对四个模块的评价值都在3以下,表明学习者对于这些模块的内容具有较为积极的评价,认为这些模块的内容是比较适合的。在对各个模块的评价中,学习者对每周小结(平均值2.27,标准差0.65)和课外拓展(平均值2.21,标准差0.70),对课前预习(平均值2.41,标准差0.79)和课后复习(平均值2.32,标准差0.66)的评价略低。说明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相比,学习者更加认可每周小结和课外拓展的教育价值。

五、研究结论

以微信公众号作为基本平台开发了《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辅助教学平台的混合学习教学模式,并在实践中对平台功能和教学效果进行了检验。实证数据表明,学习者给予了平台较为积极的评价,说明微信公众号教学平台和基于该平台的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在线教育社交化vs社交网络教育化:学习的革命或已发生[DB/OL].http:///s?__biz=MzAwODM3NDY0OQ==&mid=2654054573&idx=2&sn=fd63f8e75382e74772a4245b569c05e0&scene=2&srcid=0811f1He7eaI6kGGEIPzD1FQ&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2016-8-20].

[2] 熊才平,孙娟,杨九民. “4+2”免费师范生异地教学新途径――“多终端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1,02:101-104.

[3] 张秀芹,杨莉,张宇. 外语写长法在QQ空间的应用模式研究――与传统写长法之比较[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04:57-62.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100-02

设计创新是一种兼具实践性与技术性的行为,在文化、广告、网络、动漫等诸种文创产业和跨媒体传播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为满足社会文化产业活动的需要,近年来各大传媒院校纷纷设立专业,培养设计领域的创新人才,即设计咨询。然而,与纯艺术院校、纯工科院校和专科院校不同,传媒综合性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目标和定位。尤其在史论教学中,史论课程与欣赏课程不再分离,设计学科跟其他学科不再割裂,理论教学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设计知识也讲究综合系统地运用。

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设计史》教学现状分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偏理工类院校,设计学科是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但是现在浙江乃至全国的大背景都在倡导经济和社会的文化产业创新,而杭电的设计基础课针对工科背景学生和艺术背景学生均有开设。作者长期研究综合中西方的设计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针对我校设计基础课程之诸问题,反思梳理如下:

1.同一的教学目标不利于接受教学对象的专业差异、合理组织教学。通常,我们基础理论教学的标准化教学模式,在于教材、教学进度、考核、答案和评分标准这五项内容的统一,即所谓“五个统一”。这种模式自然易于操作,也便于规范化管理,却不利于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

杭电的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在低年级期间为工业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多个专业方向学生开设《现代设计史》课程,并且学生背景有工科生和艺术生,这些学生专业方向不同,专业基础各异,课程需求自然也各有差别。如漠视这些差异,在教学中刻板地追求教学进度、授课内容等方面的统一,容易迷失教学重点,也无法满足不同学习对象的专业需求。这些缺点都令该课程的适用性有所不同。

2.现有基础史论教学较难让学生体会到专业的重要性、融合性、必要性。在设计基础教学中,有关设计的现象与变革、创作的风格与流派等内容都强调博闻强识和体察入微,但都因为课时的有限而无法充分展开,而粗略提及的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和相关重大设计事件,也无法在学生心中建立起中西方设计的系统知识。传统教学专业视野过窄,缺乏学科间的交互,无不是课程教学的遗憾。

3.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充分显示设计专业教学的适用性。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和论述是目前《现代设计史》的常用题型,采用闭卷考核、百分制。考核前,任课教师通常会给出复习提纲。但由于设计史论信息量密集庞大,即使给出范围,学生仍觉课程考核的痛苦。以传统的题型、卷面和评价方式来考核设计专业的学生,学生难免依靠应试方式和短期记忆来混取高分效果,而实质上无法体现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基调、创作风格和特点等方面的理解掌握。这不符合专业教学的适用性原则。

由上述分析可知,不论在对授课对象的认识方面,还是教学过程、评价体系方面,现阶段《现代设计史》的教学均存在问题,既无法满足教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学的需求,基础设计课程之不同于理工类基础课程的特点,在此间实难体现。

二、大数据背景下对设计史论教学所要求的适用性思考

“大数据”一词在2012年云技术、物联网等概念出现时被反复提及,并以其不同于传统数据的分布式、数据量巨大等特点而越来越为人所知。传统教育与工业化时代一同兴起,铃声、班级、统一的教材、标准化课堂、严密的时间表,无一不体现工业化集中的批量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模式这种教育为时代制造了大量可用的人才。但在大数据时代,知识的传播方式和模式已有了显著的不同。教育资源不断在平台和内容等方面开放,人才也不断向发掘知识、寻找联系、总结规律等方面发展。信息的孤岛正在连成海洋,多元的教育资源也逐渐连接起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新时代设计专业教学的新转向,教与学两方面创新应用的无限可能。数据链条形成大数据环境,大数据环境挖掘学生的个性数据,学生的个性数据为科学的个性化教育提供可能,这就是在大数据背景对设计专业所要求的适用性思考。

三、大数据思维下的现代设计史教学渐新

在大数据思维的关照下,针对“现代设计史”这门课程,希望可为学生渐进开启“个性订制化”教学,具体措施如下:

1.通过中西比较运用文化视角贯通《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在教学中不妨以同时期或同类艺术现象为纬线,横向比较在中西方不同地域下艺术特色的不同。学生可从历史、经济、文化各角度出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造成的结果,以其异同追述各自的特色。如此可一改单纯学习西方设计史课程,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中,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比如,可以将希腊史诗和中国的《诗经》加以比较,对欧洲巴洛克风格和中国青铜器时代的异同做出思考,考察中西方瓷器的历史有何相互联系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横向和纵向的双重角度有利于学生建立“大学科”思维。

2.利用多媒体平台互补共促《现代设计史》的教学。按照教学大纲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和完成教学活动,是传统教学模式秩序性的体现,但这种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思维的限定。线上线下的学习相互结合,是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因此,开发新的教育平台,发展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碎片化需求,设计好的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最真实最个性的课程教学,并加以适当鼓励,应当是新时代的课程景况。这时候不妨打造一种“微课”,将课堂教学视频、相关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和教师点评等一同打包,作为新时代补充课堂教学的有益手段。

针对综合性院校,设计专业的特殊性,以及设计学生背景的多样性,设计基础课程的长远渗透性,申请者建议在学院引入《现代设计史》微课,通过一分钟内的视频片段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依照专业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的不同,学生可选择性地自主学习。这样的好处有两点:即可做到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差异的兼顾,因材施教,又可利用微课自学点击率,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精确需求。

3.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息式考评体系。基础设计课程教学的效果无疑由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来检验,单一闭卷考核难以满足以创新性和多元性为特点的设计类课程的需求,更无法体现学生个性的差异。立体化、阶梯式、全息式的考评体系才是大数据时代的趋势。为保证《现代设计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的良性循环,短期评价和结果评价这种传统的惯常模式应被逐步废除。具体措施方面,可结合纯卷面考核与设计作品辨析、图片问答等新颖题型。纯卷面考核也可增加作品解析、旋律图片论述和风格图片问答等灵活的考查式题型。这种立体式检验有利于体现传媒专业教学的适用性,又可利用大数据的海量信息源。然后,可结合过程评价和终期评价,结合学科成绩和学习态度、鉴赏能力、创新精神等潜能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结合试卷考核和设计作品、调查报告、课件制作、设计作品研讨、创作风格研讨等多重形式,变任课老师“执行者”的角色为“促进者”和“反思者”,从而更好发挥传媒类课程的特点,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释放学生的人性,也更能展示基础设计课程教学成果。

四、教学研究总结

本次教改的理论研究和创新方法以“设计史微课主题研讨”为切入口和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考虑在此基础上寻求多元化、深入化、目标明确型微课切入口。但需与本次教改的初衷相结合。培养学生在设计道路上对史论知识到真正的设计运用、设计实践的过渡和衔接。对经典设计理念和历代设计的流程和方式方法以及设计理念有大致及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传统“基础设计”的课程中解放思想,探索全新思路,培养超前意识。

参考文献:

[1]曲兴卫.论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策略[J].艺术科技,2014,(6).

[2]张蔚.艺术教育之于理工专业学生的必要性[J].艺术科技,2014,(5).

[3]贺和平,刘雁妮.体验视角下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文化产品创新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2014,(5).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Comprehensive Colleges Cross Background Students Modern Design History Course

SHI Yan,GUO Shan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7-0170-02

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高等学校能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利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事关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国家人才培养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前进。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受到很大的阻力。受到传统的思维定式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一直使用过去那种死板简化的教学方式。尽管政府高度重视教学时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但由于当下学校、教师、学生的排斥,教学方法改革收效甚微。笔者将通过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的高等学校的教学方式改革,分析我国教学方式改革的新方式,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方式改革。

一、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概述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科学的手段实现教学的目的。好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取得良好的教学理想,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是“方法”的属概念[1],方法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运用方法处理问题,但是目前,学界对何为教学方法还未达成共识。尽管学者对教学方法的解释各有偏差,但是基本都认为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方法流派形成的教学体系。虽然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但学生具有更多的自我能动性和自我约束能力,教师传授的成分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比重中逐渐减少。学生不仅具备着学习能力,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合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高等学校已经脱离了中小学科普性的基础教育,教授的知识变得更加专业,这就要求高校教学方法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调查、实验、推论、探索能力。教学方法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理论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方法等。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教学目的变成现实的理想的教学结果。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下,先进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正确认识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意义,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考察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事关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深入到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

二、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现状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受到传统呆板简化思维方式的掣肘较多,传统教学方法的结构占据着我国教学方法的一半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授知识主要通过老师的讲授,缺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将大量的教学实践投入到课堂教学,不少学校教师课堂讲授的时间占到总教学的90%,教师单向的灌输知识,和学生互动也很少。受到传统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观念的影响,不少高等学校的教师狭义地认为教学活动承载的就是教授知识的任务,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以自我活动为中心,优先考虑讲授法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观念不重视对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一些高校的教师缺乏对新科技的探索,导致其很少使用新科技来教授知识。目前,展示知识还是以传统的板书为主,是手工作坊式的教学方式。课堂缺乏新意、流于形式,长时间的呆板的讲授,使得学生越来越抵触厌恶[2]。学生厌学的情绪反馈给教师,教师教学没有成就感,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更加不利于教学方式的改革。

(二)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势

分析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现状,我们会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困扰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向前迈进的痼疾。科学地对待传统教学方式就是摒弃不合理的地方,继承传统教学方式中合理的积极的,并且可以和现代高等教育相适应的一面[1]。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现代社会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再也不是可以通过学校就可以找到终身受用知识的人才,而是要求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信息化时代,知识大爆炸,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被动的知识获取者,其缺乏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诸多因素迫切要求我国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向着培养应用型、创新型、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复合人才方向进行。

三、现代科学技术与高等学校教学方式的应用

(一)现代科学技术概述

科学技术是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同样在推动教育改革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生命科学、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世纪取得突破进展的高新科技,对人们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新科学技术的触角深入到生产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重要的革新,高等学校利用高新技术的更新教学条件和手段[4]。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高等教学方法应用的影响

技术与方法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方法是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源泉,科学技术的前进和发展与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有着直接的联系,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同时促进了各种新方法的出现[3]。

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

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高等学校能把握时代的脉搏利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这事关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国家人才培养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

1.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注重启发式教学的方向。启发式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使学生和老师能平等的交流,少一分敬畏多一分沟通,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探索能力。这种思想解放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创造性的发展,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认识的主体[2]。

2.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从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来进行转变。在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科技飞速发展,各种获取知识的终端设备极大的普及,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在局限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不再是“真理”的传授者[5]。从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变方向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创新性,成为复合型人才。

3.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方向。当前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应实现从传统的讲授为主到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转变,根据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把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方向应该坚持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方向。生命科学、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世纪取得突破进展的高新科技对人们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2]。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重要的革新,高等学校利用高新技术来不断的更新教学条件和手段。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视角下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1.转变传统呆板僵化的教育观念,以树立以学生的学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学为目标。

2.从教给知识到教会学习的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视,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习的教学方法致力于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增加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6]。

3.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革新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最根本的基石就是作为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新理念的融合。

结束语

笔者通过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教学方式改革,分析我国教学方式改革的新方式,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学方式改革。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2]姚利民,段文.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3,(08):60-64.

[3]侯怀银,王俊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学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0):63-71.

篇12

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建国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最初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强调概念教学,要求讲透讲深;1992年提出加强“双基”教学,由前一段教学实践证明,单单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还不够,还必须加强基本技能训练,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才能在实践中应用。近年来又提出抓好“双基”,“发展智力”教学,这是由于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仅仅抓“双基”又不够了,必须在抓“双基”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聪明才智。

2 当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关于发展学生智力教学的重要性

2.1  发展学生的智力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实现“四化”的需要。当前,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工艺不断涌现。

篇13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借用北大老哲学家熊十力的观点,把智慧分为“性智”、“量智”。他说:“人的智慧有两大部分:量智和性智。缺一不成智慧!此为‘大成智慧学’。”他认为,“量智”是侧重对事物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去探索其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性智”是侧重对事物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的、形象的感受上,从事物的“质”上入手去探索其本质和规律的学问。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军事科学等十大科学技术部门的知识是“性智”、“量智”的结合,主要表现为“量智”;而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美学以及各种文艺实践活动,也是性智与量智的结合,但主要表现为“性智”。“有丰富的知识是必要的。但也要说清楚,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智慧了。这里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说明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慧。”“大成智慧学教我们总揽全局,洞察关系,所以促使我们突破障碍,从而做到大跨度的触类旁通,完成创新。”钱学森如是说。

科学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能解释一大堆凌乱无序、错综复杂的现象,更贵于它能预言现象。钱学森具有广阔的未来视野,他以前瞻者的视角站在现代科学技术之巅,从大至宏观、宇观,小至微观、渺观分析认识物质世界,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构建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奏响了巅峰上的交响乐。他的科学思想和理论不仅在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发展中得到了证实,而且也将对我国当下和将来的发展依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音乐是一种能够表现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本性的艺术。当我们把导弹、火箭、航空等与钱学森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忽略了与这位科学大师如影随形相伴的音乐、绘画、摄影、文学等艺术世界。钱学森特别喜欢贝多芬创作的乐曲,尤其喜欢贝多芬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这些艺术作品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带给钱学森勇气和力量,丰富了他对世界的认识,使他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在《钱学森文集》中钱学森不仅畅谈了导弹、火箭、航空等尖端科技,还带领我们进入了哲学、思维、文学、美学、音乐、园林、建筑等学科领域。有人说,理性和感性相结合,才是全部意义上的哲学。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中又体现出自然科学家严谨务实的态度,他以理性的智慧和感性的浪漫在科学世界和艺术世界中自由遨游,得出了科学思想家和人文科学家独到精辟的见解,同时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和真正的快乐。因此,他呼吁:“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

美国著名原子物理学家韦斯科夫(V.Weisskopf)认为,尽管从科学上可以成功地了解大自然的一切领域,但是仅仅这一点还远远不足以历尽人类经验的每个方面。叔本华说:大思想家真是凤毛麟角,千万人里未必能择出一个大思想家来,他们是人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就要流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钱学森的思想理论已超出自然科学技术范围,驰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广阔领域。他的科学思想、创新思想、民主思想、人文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不仅在当代,而且在未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人类,人类文明之旅,按其本质都是历史的,隔断这种历史的继承性,我们就会倒退到洪荒原始时代。《钱学森文集》像一幅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清明上河图”,以长卷的形式,以深入浅出的笔法,将科学技术、文艺理论和哲学思想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呈现给我们,启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现实各种复杂的事物,包括认识我们自己、人和人的精神等本质和规律。同时,科学的观点、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道德还可以塑造我们的思想、情操,培养我们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心灵,以至影响我们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世界更美好、人类更幸福,如同贝多芬在《欢乐颂》中表达的理想:“人类同享幸福与欢乐,在这美丽的大地上”。

钱学森,用奔涌的智慧照亮一段历史,以卓越的灵魂感动一个民族。他出类拔萃的品格,让他挑得起历史的千斤重担,放得下个人的利害得失。贫弱的祖国、复兴的大志、国重于家的宽广胸怀赋予他恢弘的未来视野、冲天的豪情斗志,让他成为“大家中的大家”。《钱学森文集》以史学家的智慧,文学家的才情,数学家的缜密,逻辑修辞的严谨,描述深刻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地理科学、建筑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文艺理论等,鸿论深入浅出却切中事机,学贯中西又文采斐然。它是迄今为止收录钱学森中文文稿最为系统、全面的个人文集,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钱学森一生丰富多彩的科学思想和令人崇敬的科学精神;是胸怀祖国的赤子的思想史、博学多才科学家的学术人生、着眼未来前瞻者的智慧结晶,更是研究者、学习者攀登高峰的进步阶梯。

这是一部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的巨著;这是一笔不能用金钱衡量的财富,藏之于室,开卷有益。

作者简介:

邢海鹰,国防工业出版社总编辑。

邢海鹰同志始终倡导并积极推进以原创内容为主体的学术著作出版。担任责任编辑的图书曾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1次,中国人民图书奖2次、图书奖提名奖2次,省部级图书奖5次,入选“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次;发表了《用系统工程思想指导图书质量建设》等一系列学术论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