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现在孩子的教育方式

篇1

一、当前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家庭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家长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主要的原因,另外家长自身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和整体家庭生活环境都影响着家庭教育方式的采用与实施。尤其是现在独身子女的家庭,全家就一个孩子,越是重视越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容易出现问题。如何教育孩子是全家的主要问题,家庭成员的经历不同、想法不同,在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方式。

(一)娇生惯养,导致孩子任性骄横。

现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很多,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就只有这一根独苗,就像老人们经常说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在家里事事依从,样样随着他,简直快要给去天上摘星星了,可以说是对孩子有求必应。有的家长渴望唯一的孩子在感情上更多依赖自己,以保证老年有可靠的慰藉,他们放松了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助长了孩子自私任性的性格,在行为上霸道,缺少控制力。这就属于溺爱型的家长。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极易形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们在家里充当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上幼儿园挑座位,挑床,渴望得到教师的注意等,在与小朋友玩的时候也是希望大家都让他,没有养成帮助别人的习惯,总是不讲理。他们在家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大家都围着他转,到以后离开家去上学或是在社会上生存,别人不可能都像父母一样对他们,他们就会有失落、无助的感觉,并且他们的性格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对他们的成长工作都很不利。

(二)过分保护,导致孩子缺乏锻炼。

一些家长在抚养孩子中,缺乏正确的观点,采取不恰当的行为,对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办代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别说是帮父母干活,基本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父母根本就不让孩子做自己能做、该做的事。本来幼儿园的孩子天性就爱玩,喜欢运动,喜欢跑、跳,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是我们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怕碰着、磕着,根本就不让孩子们出去玩,生怕孩子出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事事替孩子办好。

这样教育下的孩子,一般性格都比较软弱,他们不会做很多同龄人都会做的事,不会玩大家都会玩的游戏,他们在父母的保护下,渐渐地脱离了同年龄的人,在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后都有影响,因为你不会玩,因为你不敢玩,大家都排斥你。不和同年龄的人一起成长,不利于孩子社会化发展。上大学不会洗衣服大有人在,许多孩子上学必须有爸妈陪着才能学习。这样的孩子缺乏锻炼,不利于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性格和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

(三)期望值太高,教育方法不当。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都好,但是对孩子缺少正确的评价,不能科学地为孩子定向。有的家长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子女,把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强加给子女,让孩子替他们实现梦想。有的家长以自己认为有用的、好的为孩子定向,不顾及孩子的爱好与能力。家长对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目前有许多家长走进了高期望值的误区:一是不顾孩子的实际,一味过高过严地对孩子提出要求,有时根本就违背孩子的生长发育的规律,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不利,比如过早地让孩子学弹钢琴,对孩子的手指的肌肉发展就很不利。二是攀比心理严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就一定要求自己家的孩子也要怎么样。三是重智轻德,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一些家长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智力高,将来就一定有出息。孰不知不恰当的期望,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期望太高,于是家长陪读、请家教、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不强。这样做的结果,孩子往往成了考取高分数的机器,其意志、品质、情感、人际交往等等维系其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得不到发展和提高,造成高分低能现象。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准交往,不准贪玩,把早期教育设置成学计算机,学应用,弹钢琴,学书法等,使孩子过早脱离童年世界,极大地妨碍他们健康成长。而一旦孩子的成长与他们的期望不一致时,部分家长又会走向另一极端,或迁怒孩子,横加指责,粗暴打骂;或放弃了正常的必须的家庭教育,放任不管,认为孩子是没得救了,不给孩子正常的教育。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在家长长期的高期望值的压力下,其心理、情绪长期压抑,得不到舒缓,最终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扭曲,行为失常,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四)家长教育的不一致。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由于孩子的特殊身份,家庭教育不一致的现象更多,一般最常见的是“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圆场”的现象。在大家庭里大家都爱孩子但方法不一样,打也为孩子,护也为孩子,老人是彻底的惯孩子。一般孩子受老人的放纵娇惯比父母更厉害,祖辈和父辈之间,常常因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别,形成不一致,而父母对子女要求不一致,也会造成矛盾而削弱教育效果,因为祖辈总是认为儿子应该听他的,甚至因为孩子的教育导致家庭纠纷。

多数独生子女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即:家庭里只有父母、子女两代。家长教育要求不一致,主要表现为一个要管,一个要放;一个要严,一个要宽。有时夫妻二人还故意在孩子面前扮演黑白脸。以为一个打,一个拉,有哄他的,有吓唬他的,是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那就大错特错了。在这种气氛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形成两面性。家长的要求不一致,常常会伴随着家长之间的分歧和争吵。争吵尽管可以设法避开孩子,但分歧是无法避开孩子的眼光的。这种分歧会给孩子造成教育的真空,而孩子也往往很善于钻这样的空子,在一面受了管教,就跑到另一面去诉苦;在一面受了罚,就跑到另―面去讨爱。另外,孩子还会对家长产生不同的看法与态度。由于家长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误以为家长中有的爱他,有的不爱他;有的专门保护他,有的老是惩罚他。于是孩子对家长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态度。

教育的不一致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更是重要,一般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养成两面派性格,他们在爸爸面前一个样,爷爷面前一个样,学会了两面说好话,这样的孩子容易养成口是心非的性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以后与人交往也会表达出这样的倾向。

二、良好家庭教育方式的构建

(一)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教育观作为一种思想,支配着家长的教育行动。正确的教育观的树立对于家长教育孩子是至关重要的。观念正确了,自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有相应的正确的方式与行动。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的构建,是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的。

对于现在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它们直接导致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比如重智育轻德育,这样家长就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对于别的方面就太放纵孩子,在学习上又对孩子太严格。还有的是对孩子期望太高,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过早地背上沉重的负担。

总之,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导致不正确教育方式的主要原因,要想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二)爱孩子应该爱得适度

爱孩子本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应该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会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假若我们做父母的对幼儿过分溺爱和迁就,要什么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长大后一旦对越来越高的物质享受得不到满足又缺乏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能力,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家长对幼儿正确的言行和合理的要求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不正确的言行要求不但不能满足其要求,而且应耐心进行说服教育,使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三)家长要保持对幼儿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现代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长辈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等。首先我们的长辈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必须有统一认识,克服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自然会懂事等错误的观点。如今特别是祖辈们对孙子孙女特别的溺爱和顺从,经常为一些小事情,父母说应该这样做,而祖辈却说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行。长辈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孩子无所适从,使之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教育才能形成幼儿良好的性格品行。如当孩子犯了错误后,我们家长应该一致的批评、说理,千万不能出现父母批评他,而长辈却站出来帮孩子的情况。

在核心家庭中,父母也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树立家长的威信。同时家长教育要求的一致性,有利于孩子分清是非,知道善恶,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切实实施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

民主是我们要提倡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现在的一些家庭中所实施的民主却是一种变相的溺爱。家长们认为让孩子参与就是民主,但对孩子的要求过分地尊重,就又回到了有求必应了。

著名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说:通过多项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发现,当代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分为六种类型: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最利于孩子成长的是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高,相应的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形成敢说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采用否定型教养方式则相反,父母经常责备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训斥多于鼓励。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低,总是甘居下游,对自己的前途常怀恐惧无望之心,这样自卑的心态往往会对他们未来参与社会竞争产生不利的影响。

民主型的家长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既尊重孩子的自主和爱好,又坚持自己合理要求;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热爱生活和自主发展。

这种教养方式国外的父母比中国的父母用得多,我们要多借鉴,多参考。研究表明:持这种教养方式的家庭首先能给孩子以安全感,孩子置身其中感到可靠。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学习到怎样爱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温馨的家庭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

我们现在应该教育我们的许多家长多应用民主的教育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是为了他们好,只有他们在观念中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并运用好的教育方式,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才能既不辜负父母一片为孩子的心,又对孩子的成长好。

参考文献:

篇2

无论“圈养”也好,“散养”也好,其实各有利弊。采取何种教育方式,首先跟教育环境和个人因素有关。另外,跟父母的教育理念也息息相关。

“圈养”不是专制

目前,家长对孩子普遍采用“圈养”的方式,究其原因,一是家长出于对孩子人身安全方面的考虑;二是面对如今巨大的就业压力,循规蹈矩的教育体制所催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让家长不得不对孩子采取“圈养”的方式。 但是“圈养”也是有弊有利的,利是“圈养”能教孩子懂规矩,在家长、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孩子能顺利地适应社会规则;弊是“圈养”让孩子的思想、行为过分束缚,难以独立,更重要的是“圈养”会让孩子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非常重要。新疆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我心飞翔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许菲说,在“圈养”的过程对孩子的管理太过苛刻,似乎对父母而言孩子离自己希望的方向更近了,但是最大的危害是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都没有培养起来,这些能力是在孩子成长中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强烈,将来如果父母在教育上一旦“抽身”,在惯性的作用下孩子势必会出问题。

“圈养”不是“画地为牢”,更不是专制。如果家长对孩子看管过严,只会让孩子丧失独立意识。如果家长给孩子多一些的自主,少一些干涉,多倾听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探索性和自我激励的能力都比较好。

许菲说,家长应明白,他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一个“考试机器”。在“圈养”当中,父母对于孩子应该采用负责任的教育,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只关心学习成绩,什么事都替孩子做,会让孩子变得不负责任。

作为家长,在对孩子采取“圈养”方式的同时,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意见,“丁俊晖模式”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个例子。在丁俊晖11岁的时候,全家准备搬到广东之前,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认真地问丁俊晖:“喜欢斯诺克,想不想在这方面成才成名?”丁俊晖回答:“喜欢。”在丁俊晖获得成功以后,丁文钧说:“一定要尊重孩子,否则努力也是可能适得其反。”

“散养”不是放任

“散养”跟“圈养”一样,同样也是有弊有利。利是“散养”可以让孩子更自由,在孩子的不断探索下,孩子的行为处事会变得更加独立;弊是孩子缺乏规范意识和自律性。

一些家长认为,对孩子采取“散养”的方式,就是放任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可以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其实不然,开封基础教育教研室教研员刘振民说,“散养”不是放任,孩子该养成的规矩,从小就开始培养。“圈养”的孩子的一大优点就是适应集体规则,团体生活能力比较强。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规则。

在“散养”状态下,孩子一旦和别人发生矛盾,孩子会学会如何去解决,而且与别人的合作精神也会相应得到发展。刘振民说,一方面,“散养”的前提是家长就孩子的自理能力、安全防护能力有控制地选择一个对孩子不会造成伤害的环境,再“散养”,否则一旦出现伤害,对内向的孩子,可能会造成退缩。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很重要。交流质量越高,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越大。

“圈养+散养”更好

既然“圈养”、“散养”各有利弊,如果两者相互“取长补短”,采取一种“圈养+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更加有利。

篇3

(1)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观念淡薄,认识不足。不少农民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家庭教育的作用。他们要么期望不高,孩子自己能发展到哪个层次就到哪个层次,或者因为经济原因,觉得即使孩子将来考上了大学家里也是供不起,又见现在大学生就业不太容易,所以就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甚至希望子女快点长大,初中毕业了就可以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了。

(2)家庭教育的知识匮乏,方式不科学。有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与此同时,另一些家长则溺爱孩子严重。祖辈溺爱孙辈是常见之事,关键是有部分家长也太娇惯孩子了,这样的结果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任性、懒惰、自私、脾气暴躁。另外,农村家长们在对子女教育观念、方式方面意见有时不统一,尤其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如果双方没有达成共识的话,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在父母面前时,父母就以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教育孩子,而当孩子在祖辈面前时,祖辈就以他们认为对的方式教育孩子。这样无视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惑。①

(3)不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些夫妻会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父亲常常喝酒、打麻将等,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想让他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难。还有就是言行不一,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缺失。父母答应孩子的事情没有做到,这样孩子难免就会失望,次数一多,孩子就对父母失去了信任。

2对我国农村地区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地区孩子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现在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大多属于初中毕业甚至没有毕业就去沿海打工的一代,结婚较早,由于文化底蕴差,素质不高,面对养儿育女重任,他们也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家庭教育知识缺乏,Hotspot热点又限于经济条件和信息的不流通等因素,也没有及时的补充家教知识。

(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使得一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在农村,很多家长由于文化水平低,不能辅导孩子家庭作业就算了,更要命的是一些家长直接对孩子说:“读书多有什么用,学习好又怎么样啊?读了大学还是找不到工作,读个初中毕业就去打工好了。”

(3)现在每家的孩子都较少,长辈大都比较溺爱骄纵。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是兄弟姐妹好几个,父母农活又忙,跟不都顾不上孩子,大多任其自由发展了。现在孩子少了,一家就一个,最多两个,几个大人就只有那么一个小孩,对其溺爱娇惯就在所难免。往往父母省吃俭用也要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需要,造成孩子任性、自私、虚荣心强,殊不知这样照样会害了孩子的一生。

3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儿童家庭教育的一些对策

鲁迅先生曾说过:“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古谚中也有“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都说明家庭教育更应从娃娃抓起。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孩子的一生。那么如何提高农村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呢?

(1)作为家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必须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农民家长,在物质方面,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没法也没有必要去跟城市相比。然而在家教方面,我们不能让孩子落后太多,输在起跑线上。作为父母,一定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农闲时多学一些教育类,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看电视时也多关注一些教育类的节目。其次,父母要注意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关系一定要融洽,尊重子女的意见,对于孩子的学习,要多加鼓励,也不能把靠高分当作唯一目标。另外,对待孩子的成绩或其他方面有好的表现时要有适当的奖励,而对待孩子的错事或表现不好也应有相应的惩罚。再次,家长要为孩子做好榜样,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或教育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家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议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对待敌人和朋友,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父母是孩子仿效的模板,一举一动都在孩子眼里。②最后,家长一定不能溺爱孩子,要激发子女去奋斗。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是农家子弟,要保持农家子弟的本色,要有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适当地让孩子去田间劳作,让他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感受农民的勤劳和丰硕果实的来之不易,从而体恤父母的艰辛与不易,体验亲情的可贵,学会感恩,他们就会努力学习,为了自己美好的明天去奋斗,而且也增加了他们对农村的感情。

篇4

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是最强的,若能利用好这段时期,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将帮助孩子在智力、思维和语言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语言教育是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但是现在的许多幼儿园在语言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问题

1.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虽然对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十分重视,但对教学的真正含义认识却不足。幼儿园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培养他们会说话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在理解和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若是仅把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当做教育的目标,那么幼儿园教育就会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没有必要了。

2.语言教学教材不适用

虽然现在有些幼儿园对孩子语言教育的认识加强了,但教学内容却始终没变,许多幼儿园的教材都是从教师如何教的层面上入手编排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真正需要,部分教材空有华丽的封面和插图,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而那些供学生学习的内容虽然押韵好记,却不好理解,很多孩子虽然记得住教材的内容,可以应付老师的检查,但对内容的真正内涵却不甚了解,不利于孩子理解力的培养。

3.幼儿园教师能力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许多幼儿园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有所欠缺,许多老师没有足够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经验,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上的素质不高,甚至将幼儿园教育单纯地理解为陪着孩子玩,教育方式也只是游

戏,利用游戏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游戏后孩子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远远达不到需要。此外,许多老师对孩子语言掌握能力的检测方式单一,通常是通过一次考试进行衡量,所得到的也只是表面的成绩,而看不到孩子实际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

二、寻找更佳方法,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质量

幼儿园肩负着开发孩子智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的重担,肩负着家长的重托,责任重大,幼儿园及其老师应该正确对待,认真调整教学方式,使幼儿园语言教学更能适应孩子的实际情况。

1.提高教师对幼儿园语言教育的认识,增强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掌舵者,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模仿者,

对孩子影响重大。对于幼儿园内来说,要聘请合格的、有相应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同时加强在职教员的继续培训,不断适应不同阶段孩子的教学要求。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创新教学形式。对于幼儿的教学,不能仅靠游戏形式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仅靠书本上那些孩子难以理解的儿歌,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于孩子掌握能力的监测,要通过日常的观察,在学习中真正了解他们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能力,以便对孩子有针对性的培养。

2.改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方式

这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认识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目的,不要专注于让孩子背诵儿歌、诗词,记住词语的解释,而是要注意让孩子掌握日常交流的能力。教师可以试着解放孩子的教学环境,不要将孩子禁锢在狭小的教室空间里,可以带他们走出去,在广阔的操场或游戏场所让孩子放下包袱,自由玩耍,在玩的过程中,产生交流。如此方式下养成的说话习惯比在教室里老师强制学生进行交流会更让孩子接受,孩子会将交流看作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而不会将其当作任务,产生心理阴影。同时,在孩子进行自主交流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并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对于出错的地方,教师不要急于打断、改正,要等孩子慢慢说完,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孩子自己或相互发现错误,加深对错误的理解,避免

再犯。

3.要注意对孩子读写能力的训练

对孩子读写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绘画、音乐等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将他们逐渐向书籍上引导,进而对书籍产生兴趣,对于他们培养说话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眼界的开阔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教育关系重大。现代社会对人的语言能力要求严格,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而语言能力,包括说话、交流、阅读及写作等,都是在幼儿园时期打下的基础。因此,良好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影响重大,幼儿园老师肩负如此重担,需要自觉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对孩子和家长,乃至祖国的未来做好交代。

参考文献:

篇5

前言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笔者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男孩,6周岁,有严重的自闭症。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中,几乎从不开口说话,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提问他,并对问题答案给予许多明显的语言和动作提示,他也一声不吭。课间,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外面玩,从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手脚协作能力很差,跳绳从未成功跳过一下。一些小朋友悄悄对笔者说:“老师,他是‘哑巴’,从来不说话的。”笔者试探地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请他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小朋友说:“以前我们请过他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每次都不理人,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了。”

笔者友好地尝试跟他接近,主动跟他一起玩,逗他说话,小男孩并没有怕生的表现,没有排斥表现,甚至有时抬头对笔者笑,但从来不与笔者说话。班里的老师说,这位小男孩有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刚进幼儿园时,不但不说话,也不听教师的指令,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憋尿憋急了,也只是发出哼哼的响声,而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小男孩可以按教师的指令行动了,有时候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还可以说几个单词,但很少成句。通过家访,得知小男孩的父母至今仍两地分居,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当过教师,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小男孩2岁前由祖父母抚养,2岁后跟在父亲身边,一直上幼儿园才由母亲带养。小男孩的母亲对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儿子的自闭症很着急和忧虑,曾尝试过许多矫正的办法,但收效都不大。男孩的父亲则认为,儿子的自闭症是遗传于妻子,他认为妻子也不爱说话,非常文静,有点孤僻。在教育观念上,父亲认为对孩子应该从小管教,理由是现今社会风气腐化,道德败坏,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从小严加管教可以防止孩子以后误入歧途,而母亲却认为孩子有行为障碍,应宽容地对待孩子。

案例二

某男孩,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故态复萌。平时常常以打、踢、推、咬、威胁等方式攻击其他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幼儿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幼儿合作,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教师的处罚。一些小朋友说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这个男孩的接受能力较差,作业很马虎。见笔者主动跟他玩,跟他说话,表现得很开心,就主动与笔者分享玩具,常常缠着笔者,但好动的行为收敛不多。教师说他可能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的行为问题,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因为班上孩子较多(30多个),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在与教师访谈和家访中,得知男孩的父母在香港,抚养他的是他姑妈姑夫,姑妈曾经在一间中学当过老师,已退休,现在一间公证所做公证员。姑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姑夫为人性情淡薄温和,平常对男孩教育过问不多,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姑妈身上。男孩的姑妈说,四岁前,男孩一直由姨妈抚养,姨妈对他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来到姑妈家后,姑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管教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就尽量满足,不合理的不管他怎样吵闹,发脾气也不理不睬,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常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因此,男孩对姑妈一直又怕又依赖。男孩的父母每四个月回来大陆探望儿子一次,男孩常向父母告姑妈的状,但是父母也赞同姑妈的管教方式,不加理睬。男孩每次与父母团聚都很开心,缠着父母不肯放,如果他见到父母对其他孩子亲热点会非常不满。姑妈说,他对管教这个孩子已精疲力尽,有种受挫感。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两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两个孩子的抚养者都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

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1]

案例一先由祖父母抚养,再由父亲抚养,最后又与母亲生活,由于祖父母、父亲、母亲的三个生活环境中的语言都不同,孩子不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过着动荡的生活,结果导致孩子语言障碍和缺乏安全感。而由于语言障碍,使儿童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中产生自卑,环境适应能力差,社会性行为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形成孩子畏缩。孤僻的性格,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造成自闭症。案例二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慈母爱,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作为附庸,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听命于父母,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不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要求子女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定,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有时甚至是过于粗暴的惩罚。与之相反的宽容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的淡漠。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他们虽然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民主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亲子关系平等基础上的。其主要表现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绮、卢咏莉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父母双亲的严厉的教育方式都与儿童被负提名、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等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被正提名。儿童的害羞等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母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儿童被负提名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攻击性和学习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3]天津社会学院的关颖等通过对天津市区、郊区各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实施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证实了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得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型。我们的案例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案例二的第一个抚养人姨妈,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生怕过于严厉的管教,会招来他人的非议,因此不敢用纪律约束孩子,采取宽容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纵容、放任,养成孩子粗暴、反叛的性格。而轮到姑妈抚养时,姑妈意识到对孩子采取宽容放纵的严重性,又过分控制、约束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非但没有纠正孩子的坏行为,反而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方式均不恰当,对儿童行为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如果父母双方,一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两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和抵消作用,因此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上,不良因素少于父母均为不恰当教育方式的组合。[4]在案例一中,孩子的父母对管教孩子应采取什么方式一直存在分歧,父亲认为要严加管教,母亲则认为应宽容孩子。本来,由于父母两地分居,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加上语言障碍,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父母教育方式矛盾,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此外,孩子的父母尝试过许多办法,也无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使父母产生绝望的情绪,从而放弃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孩子的自闭程度。

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母亲与子女的接触较多,关系也比父亲密切,对子女的影响比当父亲的大,若母亲有情绪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或是心理疾病,会对子女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在案例一中,孩子的母亲患有轻微忧郁症,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必然比一般母亲给孩子的刺激少,而拒绝多,从而影响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的正常建立,扰乱子女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的行为偏差。在案例二中,孩子不愿依姑妈的期望、指示行事时,姑妈就会变得懊恼、生气。这些敌意感受,其主要隐含的目的是想控制子女。这种感受与目的,接着可能影响姑妈对孩子付诸行动,责骂或处罚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姑妈这种暴躁的情绪氛围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姑妈的言行,慢慢也会变得性情激动、脾气暴躁,并把这些模仿习得的行为在幼儿园,在他人身上发泄出来。可见,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与儿童行为问题的形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三、启示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我们认为要防治幼儿产生行为问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2.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的家庭教育把重点放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上,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认为,家长应在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更多的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把注意重心转移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上,及时地发现和校正孩子的胆怯、消沉、偏见、妒忌、撒谎、孤独、恐惧等不良的心理疾病,及早防止行为问题的发生。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60%。这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行为,必须先从父母自身做起,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言谈和行为是心灵的声和形,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引起思想感情的共鸣。例如,父母在饭桌前、电视机前的种种谈论,对某些不正之风的痛心疾首,对周围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赞扬,对不良行为的谴责,对邻居的热情帮助,待人谦虚礼让等,都会在孩子心理产生影响,父母切不可忽视这些生活细节,琐碎小事。孩子纯洁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最容易接受光辉形象的感染,也最爱听故事。父母要向孩子多讲古今中外杰出人物的童年、少年时代的故事,给孩子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以崇高的人物形象之感染孩子。此外,父母要做孩子行为习惯的表率。平时家庭中的琐事,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作息时间有规律,家长有良好的业余爱好,不要打牌,玩麻将成瘾,切忌浪费时间……这些都是“小事”,然而,孩子的行为特征就是由这些家常小事而点点滴滴塑造起来的。[5]综上所述,亲子关系,育儿方式,父母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行为有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提示父母要尽可能亲自抚养孩子,对孩子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教育方式一致,保持父母健康的心理状况,这些是预防孩子发生行为问题、保障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易杳、陈宝家。家庭教育在缔结中华民族的未来。嘹望,1995年第10期

篇6

作者:陶霞飞,霍超

引言

家庭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对教育主体“知”“情”“意”“性”“行”各方面产生影响并使之完善发展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转型促进家庭教育的调整。

一、家庭教育概述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及特点

家庭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的细胞。

教育是社会按照一定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知识与技能、智力与体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体力的活动[1]。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家庭教育是教育客体(家长)对教育主体(孩子)实施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其行为、思想达到某种社会的需求。即家长对子女传授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质、指导规范行为等。

家庭教育是一种活动的过程,是教育活动的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活动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可以看作是由教育活动或单独或先后衔接或横向呼应所构成的。孩子自出生开始,在成长过程中受社会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人物相互影响,逐渐长成社会人的过程。其中家庭影响是最深远、最长久的。父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往往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表现出父母的影子。因此,家庭的长期影响,将在某一层面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行为特征。

(二)家庭教育的地位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教育主体健全、完善人格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教育。不仅要在家庭教育中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且在家庭教育中还要进行情感教育。家庭教育影响着教育主体未来的发展,因为家庭教育的上述特点,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某些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会询问自己的父母长辈,通过父母长辈的回答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借鉴这种方法,最终形成固有模式,即行为习惯。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根本的、最深远的。

二、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分析

(一)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主体开始,新的家庭观念和对子女的教育模式正在冲击着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风格,出现了全托模式、留守儿童、精英教育等等。一系列的变化无时不在体现着家庭教育的转变。现在都市的白领出现了丁克家庭,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家庭观念的变化。同时,该地区由于农民工的外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隔代教育问题等,由此所带来的自然是家庭教育变革。

(二)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

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依靠读书上学的道路走出大山是该地区孩子为数不多的选择。如何让孩子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得到帮助是现在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学而优则仕,就是一个人读书方面要达到优秀才可以成为社会的人才,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决定孩子在未来的发展走向,因而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仍具有传统教育的影子。父权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广泛传播,导致家庭教育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控制,按照父母的要求发展。在这种环境成长的教育主体对生活缺少主动探索精神,完全照搬书上知识,缺少社会阅历,以书本知识武装大脑的同时忽视社会实践,造就了“书呆子”;二是父母对子女放养,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青少年自身阅历不足,思维方式不全面,普遍存在对社会的探索心理和追求个性的心理,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蛊惑。

(三)教育转嫁问题

现在的该地区有许多适龄学生辍学打工,甚至少年犯的比例居高不下,学校外围酒吧、游戏厅、网吧等场所青少年成了常客。家长在出事后指责学校的失职,却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出现问题。学校虽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公民机构,但学校的执行者仍是社会人,校风、教学质量、教师、管理方式的不同都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影响。

学校教育存在某些不足,所以社会教育辅导机构得以发展,以盈利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现行的教育培训中心往往只对学生的某一方面做出调整,其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教育培训的趋利性对学生的学习只是在考试得分技巧方面进行革新,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然而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对于学校、读书等字眼是很排斥的。读书是一个枯燥的过程,而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每天都有新奇的东西出现,每天都有新的刺激等着他去做。从众心理、求异心理,使他们厌倦了学校,转而追求社会上所谓的刺激,甚至吸毒犯罪。

(四)家庭教育失衡

现在的该地区大多数家庭是由80后、90后组成的独生子女家庭,新的经济环境带来的新思想和传统思想在现在的父母身上不能融合。老一代的教育观念和新一代的教育观念在现在的家庭教育过程中体现为激烈的冲突[2]。

传统的家长制暴力教育、强迫教育仍然在家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教育方式强调教育主体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教育主体的成长道路。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某一层面能够促进教育主体的全面发展,但是其扼杀了教育主体的创造活力与创新思维。成长中的孩子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本应该代表着一个国家、社会欣欣向荣的精神状态,是一个活力、激情、创新的主体。但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却使得他们变得“少年老成”。儿童表现出成年人的老气横秋,与其稚嫩的面庞格格不入。

(五)家庭教育中孩子自我内化问题

家庭教育的内化即是孩子自身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是孩子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家庭地位、行为准则,扮演合理的家庭角色。其主要表现在对爱情的理解,作为一个性成熟且是一个社会化必要的过程,青少年对此有着朦胧的认识,对异性的好奇心使他们往往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导致早恋[3]。早恋凸显孩子在某一层面渴望表现,但却未得到心理、情感的排解。人生的重要分支点开始出现。家长由于缺乏对受教育者的前期引导,易导致后期的行为问题。

(六)隔代教育的问题

隔代教育,即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与子女在地域上分隔两地。祖父母承担对教育主体的家庭教育责任。其教育者由于时代背景、社会阅历、生活经验的影响,对教育主体的教育模式与社会的发展现状有所差别。在农民工父母外出的时候,子女的家庭教育由孩子的爷爷奶奶负责。

1.感情多于理智

老年人对孩子分外爱护,加上怕孙辈出了差错,难以向孩子的父母交代的心理负担,往往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容易无原则地迁就和溺爱。表现为以孩子为中心,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无原则地赞赏孩子的行为,使他们无法评判自身行为,不能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从而不利于个性品质的形成,易养成刁钻蛮横、攻击性强的性格。

老人对孩子的溺爱,还突出地表现在对孩子的日常起居的过分保护上[3]。对孩子的限制较多,使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的发展受到抑制,阻碍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导致孩子任性、懦弱、没志气,表现出在家里不可一世而出门胆小、神经质、依赖心强等性格特征[4]。

2.祖辈的文化较低,教育观念落后

祖辈的年龄偏高,而且祖辈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孩子的双亲,加上知识断层,他们的文化水平很低(甚至文盲)。同时,祖辈们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前,由于身体、地域环境各方面的因素导致与社会的接触较少,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与孙辈接触时,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生活方式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以致增加孩子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难度。另外,祖辈教育观念落后还表现在教育方式的缺陷上。他们更多地认为养育孩子是自己的责任,教育孩子则是学校的任务[5]。

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的祖父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孩子的饮食和改善孩子的生活条件上,忽视了关心孩子的心理品质,更少考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于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祖辈和孩子双亲容易产生较大的差异。

三、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途径

(一)培养家长教育客体意识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老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养育者,而且还应该是孩子的引导者。

教育是由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因此,这个影响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父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如何树立自己引导者的形象呢?

1.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可以引导但是不可以代劳。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以急功近利,杜绝对孩子的伤害行为。

2.进行阶段管理,将一个长期的目标转化成几个具体的阶段目标。

适时调整教育方法,根据孩子的上一阶段的行为调整下一阶段的教育方向。

(二)加强主客体之间的对话

作为教育主体的孩子也是人,他们并不是家长的跟班,不是被教育的工具,更不是家庭的皇帝、公主。他只是一个在家庭这个环境下扮演自己角色的人。

父母由于在生活中对孩子缺乏交流,孩子的诉求得不到实现和回应,心中疑问得不到解答。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是一个平等、理解、共享的关系,父母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看待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营造平等相处、平等交流的气氛,疏通代际之间的感情隔阂,平等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三)成立家庭教育培育机构

孩子在生理、心理、物质、精神上均需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这是孩子的权利,同时也是父母的责任与义务。父母没有任何理由推脱自己的教养责任。因此,针对当下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成立家庭教育机构(家长学校),发挥教育机构专业人士的作用。从教育入手,使家庭教育的学习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从而强化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有效有度地对家长所欠缺的知识进行补充,促进家庭教育的和谐。

(四)家庭教育应坚持适度原则

教育家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现在的家长往往是做到了有教无类,但后一点却有所欠缺,家长强调了教育对教育主体的重要性,家长往往害怕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在不切实际中追求教育的高质量,但却忽视了孩子的自身承受能力,忽视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因此,应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为其量身定做学习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部各要素发挥协同作用,使家庭教育具有良好功能。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确定、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

(五)祖辈明确教育角色

篇7

影响幼儿个性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而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正确认识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对于幼儿的影响,端正家庭教育观念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个性全面发展。那么,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究竟对幼儿个性发展有哪些影响,又该如何促进其发挥有利影响呢?

一、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的影响

幼儿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观念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起到的影响更是举足轻重的。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理安全与心理安全。有些父母总是认为身边有人照看孩子,孩子没有生理危险就可以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其实,孩子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同样也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如眼神的交流、肌肤的交流、肢体的交流等,如果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会变得迟缓,心理安全感也会大大降低。

第二,将孩子与他人孩子作比较。在成绩上,爱好特长上,性格特征上,很多父母均喜欢与他人孩子作比较,并在孩子的面前直接夸奖他人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好,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尊心受挫,自信心不足,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有一些父母则会在孩子面前鼓励孩子和表扬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就得到了增强,对于学习等也就更加热爱了。

第三,尊重孩子的隐私。一些父母认为孩子的所有都是父母的,当然也包括孩子的隐私,然而,不被尊重隐私的孩子在长大之后同样也不会不尊重他人。相反,有一些父母在进孩子房间的时候会先敲门,也不会随意移动和翻看孩子的东西,涉及到孩子的决定都会与孩子商量,这样的孩子则会在长大之后记得尊重别人。

第四,学习成绩与发展方向。一些父母往往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逼着孩子好好学习和朝着指定的发展方向上前进,然而孩子并不快乐,孩子的个性发展也被遏制了。而一些父母则会尊重孩子的选择,仅仅是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时间和程度又孩子自己决定,而兴趣爱好也随着孩子自己选择,这样一来,孩子生活得很快乐,个性发展也就比较健全了。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影响

1、控制孩子与接受孩子的权威型教育

权威型教育的父母不会任意干涉孩子的各种活动,但也不会将孩子放任自流,体现的是对孩子的爱和控制。父母一方面严格要求孩子,希望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到最好,另一方面也不会苛求孩子,遇到问题会与孩子商量。这样的家庭教育下的孩子个性表现为温和、情绪稳定、深思熟虑、独立、直爽、积极、合作能力强。

2、控制孩子和不接受孩子的专制型教育

专制型教育表现的是控制欲较强,但对孩子的关心和理解却不够,这种控制教育方式,要求孩子无条件地听从父母的要求,给孩子带来冷漠和不理解的感受。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的自尊、自信、自爱和创新精神都很可能被磨灭,形成的是粗暴、冷漠、孤僻、固执的个性。

3、不控制孩子和不完全接受孩子的娇宠型教育

娇宠型教育表现的是控制力不足,对孩子的爱不太理智和科学。对于孩子的要求,娇宠型教育的父母会直接答应,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这种教育方式导致了孩子的个性出现了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倾向,从而形成了不负责任、自私、懒惰、任性、撒娇、为所欲为等不良个性。

4、不控制孩子和不接受孩子的冷漠型教育

冷漠型教育表现的是对孩子没有投入一定的爱心和耐心,也没有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控制,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一种真正放任自流的感觉。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很容易养成不顺从、自狂、目中无人的个性。

三、如何让家庭教育促进幼儿的个性健康发展

1、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幼儿的人格尊严应该被充分尊重,只有被尊重的幼儿才能形成健康独立的个性。首先,父母应该先尊重孩子,为孩子提供一定的活动自由空间,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个性和创造性。最主要的是,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每一项活动和事情进行干涉,避免引发孩子的反感心理。其次,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引导,鼓励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事情,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最主要的是,父母不能事事包办,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留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

2、统筹协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每一个幼儿有着属于自己的个体差异,在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个性整体,而这些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是不能忽视的。如果仅仅注重孩子的能力提高,忽视了孩子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和情感意志状况,这是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的。例如,针对独生子女,父母既要关心孩子的营养卫生,还要关心体育锻炼,既要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系孩子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因此,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孩子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注重学习成绩或者是某一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

3、注重个体,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条件、状况不同,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的个性得到长远发展。例如,在兴趣爱好上,有些孩子喜欢舞蹈、音乐,有些孩子喜欢体育、健身,而有些孩子喜欢文学、小说,如果父母直接用直接指定好的兴趣培养方法来训练孩子,恰恰违背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也失去了培养孩子原有特长的机会,更有可能导致孩子的个性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因而是得不偿失的。总之,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训练和培养应该是因人而异的,不能对所有的孩子进行一刀切教育,更不能一味地将孩子进行比较和分析。

参考文献:

[1]谯景周.家庭教育是育人的基础[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篇8

2.家庭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这种积极影响表现在孩子人格的塑造上。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对于小孩的人格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孩子的人格健康对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正常发展有很大影响,孩子的人格健康还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人生走向。其次,这种影响还体现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健康成长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心理健康对于孩子也同样重要。孩子的完整发展包括人格和心理的发展。作为家长要懂得了解孩子的发展,遵循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保护好孩子的心理发展。

(2)消极影响。家庭用溺爱式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就会变得没有礼貌,不懂得尊重别人,不会分享,不会体谅别人包括不会体谅自己的父母。现代社会中的小孩大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宠爱下成长起来,到校园内不会与学生相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脾气,不懂得忍耐、包容,很容易发生争执。当今校园内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会因为一点儿小事去组织打架,去年微博上爆出许多初中生群殴弱小事件,家庭教育是孩子所接受的第一个教育,所以有必要重视家庭教育。

二、中西家庭教育的对比

1.教育目标不同。教育目标往往决定教育方向,中西方教育目标的不同是因为中西方对于孩子的期望不同。西方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拥有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把教育目标更多的投入到了孩子的独立能力上。相比之下,中方家庭教育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未来前景无限光明的成功人士。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个前途无量的人首先要有一份高薪资高待遇的工作,过着安逸幸福的小日子。由于目标的远大,中国父母就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好的学习才会有好的未来。父母的唯一要求就是孩子把一切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其他事情不用孩子操劳。因此,中国的孩子应试能力惊呆了西方人,但是独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特别弱。

2.教育内容不同。西方父母注重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孩子的素质教育。在发展孩子的交际能力时,父母会要求孩子学会与好朋友一起分享。虽然中国也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孩子到了上学阶段后更注重孩子的智能,教育内容失去了平衡。

3.教育方法不同。在西方的家庭里,父母用一种平等的方式教育孩子。父母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权利。在家庭教育方法上,西方父母会提倡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孩子有自己的发言权,有自己的选择权,父母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父母会引导孩子来做选择不是替孩子做选择,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父母不会监督孩子的行为,尊重孩子的隐私。

三、西方家庭教育带来的启示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实操能力。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太过关注孩子就会使孩子丧失独立能力。中国父母应该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孩子自己做,父母不必帮孩子包办。从小锻炼孩子的胆量,给孩子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冒险、敢于表现自己,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生存,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听取孩子的意见。中国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和父母都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父母很多时候用许多的否定词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指导孩子的行为,还习惯给孩子说“你应该”。家长权力色彩浓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父母要经常鼓励孩子。父母要与孩子平等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强调心灵的沟通。只有放下权威,平等交流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才会信任父母,爱戴父母。

篇9

“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未来的社会需要心理健全的孩子“。千万个教育事例,用血的代价证明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急需解决。新时代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其学生家长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要当好孩子的心理咨询师。

1.孩子心理健康的内涵与标准

对“健康”一词,大家都不陌生,但对其全面的含义,却不一定了解得那么清楚。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获得身体健

康的同时,拥有心理健康的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才能算得上完全意义上的健康人。衡量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有不同的标准,看一个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1 愉快的心境。在较长的一个阶段内能够保持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的兴趣,对自己充满自信,乐于学习,生活有目标,而且感觉很充实,对自己和所处环境感到满意。这就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1.2 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校能和老师建立互相尊重、信赖的师生关系,喜欢跟同学交往,与同学坦诚友好相处,拥有知心朋友,在家中尊重、体贴父母,与父母关系融洽。这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1.3 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认识,正确的自我观念就是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优点、不足。也就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这也是一种健康的心理。

1.4 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能够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正确认识社会,如果发现自己的愿望与社会要求或他人的幸福发生冲突,能够修改自己的计划与社会保持一致。

1.5 统一的人格。作为构成人格的各个心理成分之间协调统一,也就是自我内在的统一协调。只要协调统一,就是一种健康。

一个人的心理如果在这几个方面十分完好,那么他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上和经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自己的心理受到干扰,出现不适,这并不能表明这个人心理不健康。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同时还得具备不断的调空自我以适应外在变化的能力,使心理不适成为暂时的现象,经过调整恢复常态。这些科学的道理,作为老师都应该了解和掌握。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他是否拥有健康的人生,同时也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老师和学生家长都认为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有密切关系,他好象成为大家的共识。每当考完试之后,都能听同学议论,某某脑子灵,考的好,我脑子笨,考的不好。同样条件下,智力水平高低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但是为什么聪明程度相同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有差异,而且有时差异很大,那是因为非智力因素起了作用,现在也有一些老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2.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脆弱的群体,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物质上应有尽有,心理上却很脆弱,缺少抗挫折能力,缺少吃苦精神,缺少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自私,骄气十足,另外,在独生子女中还有一个更令人担忧的群体,那就是离异家庭的子女,他们经历了从“小皇帝”到“多余人”的身份变化,忍受家庭“内战”的创伤,心理上经受了极大的摧残,他们多有孤独,压抑,残忍,冷酷等病态心理。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通过学校,家庭,社会最终压在了孩子身上,孩子们所承担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轻则影响学习,影响交往,重则违法犯罪,危及社会。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都加重在孩子身上,为了能使他们出人头地,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他们,其实他们比父辈要苦的多,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承担着父辈从未有过的压力,他们非常辛苦,而最关心他们的人,却都往往不能理解他们,使他们雪上加霜,苦不堪言,悲剧往往就是这样发生的。

综上这些原因,孩子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

2.1 学习问题。

2.1.1 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1.2 智力正常,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差。

2.1.3 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语言表达有困难。

2.2 性格问题。

2.2.1 胆小、羞怯、孤单离群、不喜欢与人交往,对集体环境不适应。

2.2.2 以自我为中心,不守纪律、任性、骄横、缺乏自我约束。

2.3 情绪问题

2.3.1 经常喜怒无常,无原因的焦急,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2.3.2 喜欢与老师、父母对着干(逆反)。

2.3.3 缺乏自信心,常为完不成作业而心事重重。

2.4 品行问题

2.4.1 说谎、偷窃、攻击行为、逃学。

2.4.2 严重的发展为品行障碍,表现为打架、斗殴、离家出走、赌博性攻击。

3.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任何事情都不会凭空发生,之所以发生必有其根源,对于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而言,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呢?当然,原因很多,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孩子自身因素,但是不良的教育方法、不当的家教方式和家庭环境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从父母的身上找原因。心理学家认为:无论孩子的哪一种心理疾病,如:孤独、暴躁、卑怯、胆小、骄傲自大等等,都不是天生的,都是由不良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所导致。让孩子心理健康,父母首先要从转变教育方式和改变家庭坏境入手。

3.1 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最终导致孩子心理异常。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深造、一举成名。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功课好、分数高,力争年年评为三好,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有特长,总之,他们期望值太高。家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与期望是应该的,但问题是,有些家长不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这样会导致孩子心理产生异常。

教育孩子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要顾及孩子的爱好与特长,不能只根据家长的兴趣和愿望来要求孩子,在教育和引导方法上,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引导和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家长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否则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3.2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导致孩子心理变异。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目前我国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之一。溺爱型父母的典型特征是把孩子放在家中的重要位置,尤其是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想管都管不了,不让孩子吃苦,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对孩子的错误姑息、护短,这样就易使孩子本来正常的心理出现异常甚至变态,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由于溺爱,孩子生活在自己永远对的世界里,没有受到挫折教育,孩子在心理上常常表现自负、高傲、怕挫折、怕交往、没有独立性,一旦踏上社会,生活在集体中很难适应。因此,家长一定要“忍痛割爱”,从小开始进行培养和教育,否则孩子心理异常,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将来家长将付出更大代价。

3.3 “高压”式的家庭教育造成孩子心理扭曲。这种家庭教育又叫“粗暴打骂型”家庭教育,是指在“不打不成材,棍棒出孝子”的传统思想指导下的家庭教育,这样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简单粗暴,使孩子的正常心灵遭到扭曲,如:

3.3.1 性格倔强的孩子常表现顽强的抵触意识,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并在父母粗暴态度的影响下变的情绪暴躁,行为粗野。

3.3.2 性格怯懦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软弱的顺从意识,在父母面前,畏畏缩缩,胆小怕事。

3.3.3 也有所谓机灵的孩子,采用欺骗和撒谎的手段来对付父母的训斥,达到免受打骂的目的,变的虚伪不诚实,这种教育表面看暂时有效,但孩子内心不服气,甚至产生反感,会损坏孩子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产生自卑、胆小、孤僻、撒谎等异常心理。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3.4 “放任”式的家庭会荒芜孩子的心灵。“放任”式的家庭和“高压”式的家庭是相对的,其特点,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家庭始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法代替的,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约束,顺其自然发展,图个享受,烦孩子拖累,不闻不问,实在是害了孩子,一是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耽误孩子的学业。孩子的潜在能力是巨大而惊人的,不注重培养是不能开发出来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的放任,孩子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都缺乏规范,只要外界诱导一下,邪恶便会占据心灵,从而使孩子心灵荒芜。

3.5 不良的家庭环境会严重腐蚀孩子的心灵。孩子的一生成长,尤其孩子健康心灵的形成,不仅需要父母有良好的教育方式,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家长没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的心灵常常被不良的家庭环境所腐蚀。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其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关系不大。而父母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好的文化程度,思想道德水平,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使孩子耳濡目染,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反,则使孩子形成不良的心理和习惯,并且严重腐蚀孩子心灵。

4.走近孩子的心灵世界,学会与孩子沟通

沟通: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一种心理辅导,也叫心理咨询。其方法与技巧如下:

4.1 方法

4.1.1 放下老师的居高临下,放下长辈的架子,与孩子交朋友。

4.1.2 老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孩子的方式。

4.1.3 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不足尽量采用希望和建议的口气来说。

4.1.4 必要时可采用书面的方式沟通。多倾听孩子的诉说。一定要听进去,这样孩子感觉你在尊重他。

4.2 技巧

4.2.1 同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孩子的感受,如果老师和家长不能了解和理解孩子,就根本不可能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4.2.2 倾听:认真听,学会听,耐心听。

4.2.3 自我表露:可以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也曾有过偏执、怨恨,这样可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4.2.4 面质:一方面设法动摇孩子的不合理的信念;一方面,启发引导孩子树立理性、现实的信念。

4.2.5 探讨:共同来探讨,做到少解释,多引导,少结论,多建议,使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认识到自己心理或言行不合理的原因。

篇10

莎士比亚曾说:“教育随生命开始,在我们觉察个性已建立之前,后来的教育已很难将它转移及改变。”这句话足以证明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实施,我国的教育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兆头。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恰逢时期,他们的文化涵养相对来讲都比较低,这就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必须认清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一)“填鸭式”教育

现在社会,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由父母亲自抚养,这些父母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意识到了生活的沉重压力,他们认为只有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孩子才能在将来生活得更好。他们慷慨解囊,今天为自己的孩子报了电子琴班,明天报了美术班,后天报了舞蹈班等,从来不考虑孩子幼小的心灵根本就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孩子对这些东西产生了抵触情绪,产生了逆反心理,于是家长很难与孩子再有沟通的机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二)“溺爱姑息型”教育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顺利实施,中国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子女当成了宝贝疙瘩,孩子在家中便是“小皇帝”或“小公主”,是大人们的中心轴。这些孩子长期以来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坏习惯很难改变,势必会妨碍孩子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家长则不注重孩子的自立意识、自理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的培养,父母对孩子是毫无原则的大包大揽。这让这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依赖心理,极易走向极端,对自己的失误和别人的过失难以宽容,爱钻牛角尖,面对挫折和困难不知所措,缺乏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奉行棍棒式”教育

部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缺乏合理性,对待自己的子女简单粗暴,信服“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就进行责骂、殴打。打骂过后又不知道给孩子进行开导教育。有些孩子甚至和一些社会上坐在一起喝酒、抽烟,最终走上歧途。

(四)“保护型”教育

现在有些家长将对孩子的教育看得十分重要。他们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哪怕一点点的帮助,从来不让孩子干任何家务,只是一味地让孩子在家读书、写字。即使在假期,这些孩子也只是在家闲得无聊看电视、玩游戏,没有机会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种被保护起来的孩子,就极易形成好吃懒做,害怕吃苦受累的恶习。到头来,家长后悔莫及。

基于以上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实施以下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尊重孩子的意愿

从教育的方法来讲,“填鸭式”的教育、父母的大包大揽,远不如将智慧科学地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应该注重孩子的意愿,根据孩子的需要给予不同的满足。家长过快或过早将压力施加在孩子身上,往往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父母的这种做法是欠考虑的,是缺乏科学合理性的。现在的父母都迫切希望孩子表现突出,最好是让父母感觉自豪,其实父母应当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开口要求,并允许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二)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宠子必害子,这话一点都不假,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父母。父母不会调教自己的孩子,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路。再者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还缺乏是非观念和人生经验,必须有亲人给与正确的引导,才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发挥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让孩子在取得进步时得到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改变他们被溺爱姑息留下的坏习惯。使他们树立自信,消除长期以来造成的孤僻、自卑的阴影,在正确的引导下判断是非,自己选择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

(三)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

良好的家庭教育会造就无数个卓越的天才和众多的伟人。家庭教育的质量,从大的方面来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从小的方面来讲,则会影响每个人的一生。家庭教育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扮演家长的角色,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传统的、守旧的那种教育方式在现在已无用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反对过分的方法,特别是家长觉得我说的就是正确的,不允许孩子反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教育孩子不能用恐吓,用恐吓约束孩子是一种严重的错误,所以不要对孩子采取高压政策,实行棍棒教育。当然,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也要有一定的训斥。但要注意:①痛斥孩子的必须是孩子敬重或爱慕的人,他们才能细细体味训斥的话,才有可能收到警钟长鸣的效果;②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很有灵气,都是有血性、有志气的对于要强的孩子,训斥有时产生激发上进的作用,但如果孩子不是特别要强的那一类,则不要训斥,免得再加深他们的孤独感。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合理正确。

篇11

前言:

为探讨幼儿行为问题的家庭成因,笔者深入幼儿园、家庭进行观察和调研,选择两个有明显行为问题的儿童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对研究对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男孩,6周岁,有严重的自闭症。在幼儿园一整天的活动中,几乎从不开口说话,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即使老师提问他,并对问题答案给予许多明显的语言和动作提示,他也一声不吭。课间,很少离开自己的座位到外面玩,从不参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手脚协作能力很差,跳绳从未成功跳过一下。一些小朋友悄悄对笔者说:“老师,他是‘哑巴’,从来不说话的。”笔者试探地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请他一起来玩游戏,好吗?”小朋友说:“以前我们请过他一起玩游戏,但是他每次都不理人,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跟他玩了。”

笔者友好地尝试跟他接近,主动跟他一起玩,逗他说话,小男孩并没有怕生的表现,没有排斥表现,甚至有时抬头对笔者笑,但从来不与笔者说话。班里的老师说,这位小男孩有语言障碍,说话模糊不清,刚进幼儿园时,不但不说话,也不听教师的指令,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憋尿憋急了,也只是发出哼哼的响声,而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经过长期的努力,现在小男孩可以按教师的指令行动了,有时候在教师的耐心教导下,还可以说几个单词,但很少成句。通过家访,得知小男孩的父母至今仍两地分居,父亲是个生意人,母亲当过教师,家庭经济条件相当优越。小男孩2岁前由祖父母抚养,2岁后跟在父亲身边,一直上幼儿园才由母亲带养。小男孩的母亲对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对儿子的自闭症很着急和忧虑,曾尝试过许多矫正的办法,但收效都不大。男孩的父亲则认为,儿子的自闭症是遗传于妻子,他认为妻子也不爱说话,非常文静,有点孤僻。在教育观念上,父亲认为对孩子应该从小管教,理由是现今社会风气腐化,道德败坏,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从小严加管教可以防止孩子以后误入歧途,而母亲却认为孩子有行为障碍,应宽容地对待孩子。

案例二

某男孩,6周岁,非常好动,上课时根本不注意听,要么离开座位搞小动作,要么逗周围的小朋友说话,只有在教师斥责时才稍稍收敛一下,很快又会故态复萌。平时常常以打、踢、推、咬、威胁等方式攻击其他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霸道,常常跟其他幼儿抢玩具,难以协调他跟别的幼儿合作,几乎每天都会受到教师的处罚。一些小朋友说他经常打人,不喜欢跟他玩。这个男孩的接受能力较差,作业很马虎。见笔者主动跟他玩,跟他说话,表现得很开心,就主动与笔者分享玩具,常常缠着笔者,但好动的行为收敛不多。教师说他可能有注意缺陷和活动过度的行为问题,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因为班上孩子较多(30多个),教师无法分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去约束他,只要他不对教学活动影响太大,一般任其自然。在与教师访谈和家访中,得知男孩的父母在香港,抚养他的是他姑妈姑夫,姑妈曾经在一间中学当过老师,已退休,现在一间公证所做公证员。姑夫是一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姑夫为人性情淡薄温和,平常对男孩教育过问不多,管教的任务主要落在姑妈身上。男孩的姑妈说,四岁前,男孩一直由姨妈抚养,姨妈对他很纵容,不管合理不合理总是尽量满足他的要求,使得这位男孩从小就非常霸道,无法无天,常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发脾气摔东西,甚至离家出走。来到姑妈家后,姑妈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管教严厉,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就尽量满足,不合理的不管他怎样吵闹,发脾气也不理不睬,对他的一些过激行为,常会加以严厉责骂甚至体罚。因此,男孩对姑妈一直又怕又依赖。男孩的父母每四个月回来大陆探望儿子一次,男孩常向父母告姑妈的状,但是父母也赞同姑妈的管教方式,不加理睬。男孩每次与父母团聚都很开心,缠着父母不肯放,如果他见到父母对其他孩子亲热点会非常不满。姑妈说,他对管教这个孩子已精疲力尽,有种受挫感。

二、案例分析

从上面两个案例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以上案例中的两个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虽然两个孩子的抚养者都非常爱孩子,但这种爱毕竟代替不了父母的爱。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

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1]

案例一先由祖父母抚养,再由父亲抚养,最后又与母亲生活,由于祖父母、父亲、母亲的三个生活环境中的语言都不同,孩子不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过着动荡的生活,结果导致孩子语言障碍和缺乏安全感。而由于语言障碍,使儿童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心中产生自卑,环境适应能力差,社会发展受到阻碍,从而形成孩子畏缩。孤僻的性格,慢慢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造成自闭症。案例二由于长期远离父母,缺乏父慈母爱,使孩子的心灵变得特别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行为。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偏差是幼儿行为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分析父母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宽容型、民主型三类。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作为附庸,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对孩子的行为过多地干预,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听命于父母,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不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要求子女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定,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有时甚至是过于粗暴的惩罚。与之相反的宽容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的淡漠。父母与孩子各有自己的活动范围及方向,父母任孩子自由地、不受约束地发展,他们虽然也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但对孩子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很少奖励或惩罚。民主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亲子关系平等基础上的。其主要表现是父母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培养他们的自理、自制能力,对孩子的期望、要求及奖励、惩罚等比较恰当,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曾绮、卢咏莉通过调查研究,指出父母双亲的严厉的教育方式都与儿童被负提名、儿童的攻击性、学习问题等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被正提名。儿童的害羞等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负相关。母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儿童被负提名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民主的教育方式与儿童被正提名、儿童的社交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儿童的攻击性和学习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3]天津社会学院的关颖等通过对天津市区、郊区各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实施问卷调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证实了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得出父母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高分组的比例大大高于宽容型和专制型的。反之,父母采取宽容型和专制型教育方式的儿童,在社会化程度上其低分组的比例远远超过民主型。我们的案例研究也发现了这一点,案例二的第一个抚养人姨妈,因为孩子不是自己的,生怕过于严厉的管教,会招来他人的非议,因此不敢用纪律约束孩子,采取宽容型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过分纵容、放任,养成孩子粗暴、反叛的性格。而轮到姑妈抚养时,姑妈意识到对孩子采取宽容放纵的严重性,又过分控制、约束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结果非但没有纠正孩子的坏行为,反而激起孩子更强烈的反抗。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父亲和母亲教育方式的综合体。由于父亲和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作用及自身素质不同,其教育方式上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种相同与不同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如果父母双方的教育方式均不恰当,对儿童行为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如果父母双方,一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两种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影响和抵消作用,因此在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上,不良因素少于父母均为不恰当教育方式的组合。[4]在案例一中,孩子的父母对管教孩子应采取什么方式一直存在分歧,父亲认为要严加管教,母亲则认为应宽容孩子。本来,由于父母两地分居,孩子生活环境几经迁徙,加上语言障碍,已使孩子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父母教育方式矛盾,孩子在父母两方摇摆,无疑更加深孩子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变得更加恐惧、犹豫、退缩和孤僻。此外,孩子的父母尝试过许多办法,也无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使父母产生绝望的情绪,从而放弃对孩子的行为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孩子的自闭程度。

第三,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的行为有重大影响。

家长的个性、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遗传、言行和所营造的家庭环境等多种途径作用于孩子。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母亲与子女的接触较多,关系也比父亲密切,对子女的影响比当父亲的大,若母亲有情绪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良或是心理疾病,会对子女行为产生严重影响。在案例一中,孩子的母亲患有轻微忧郁症,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必然比一般母亲给孩子的刺激少,而拒绝多,从而影响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的正常建立,扰乱子女的身心发展,导致孩子的行为偏差。

三、启示

通过本次个案研究,我们认为要防治幼儿产生行为问题,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尽可能亲自抚养和教育孩子

一方面,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饿和被遗弃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若把孩子交给祖辈抚养,孩子打容易受到溺爱,加之他们的文化水平和观念的差距,往往施以不正确的教育。若把孩子交给其他亲戚抚养,由于生怕教育不好孩子不好交待,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巨大的压力感往往使他们产生紧张和焦虑,因而对孩子的言行过分敏感,这些都是不利因素。

2.创设良好的情感环境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环境,父母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和谐的家庭气氛、严而适当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是孩子形成健康个性和行为的必要条件。家庭成员之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睦的、平等的、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孩子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生活、成长,他们会感到自由、舒畅、温暖、幸福,从而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长还应做个有心人,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注意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转学、家庭搬迁等,以便使一些不良情绪在开始产中时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转移教育重心,改进教育方式

现在有不少的家庭教育把重点放在教孩子读书、写字、画画、弹琴上,把家庭教育等同于智力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健康人格的培养。

4.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作用,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篇12

中图分类号:G6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7-0078-02

长久以来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提得最多的字眼,但在现实中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却根深蒂固,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谈的是素质教育,行的却还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学校间竞争的还是分数和升学率,高考的指挥棒没有丢,广大学生就只好“随棒起舞了”了。

如果说高中生要参加高考,“功利”一点是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的话,那么远离高考的幼儿艺术教育应该能够幸免了吧!事实却并非如此。现在各种各样的针对幼儿的艺术兴趣班林林种种,一派热闹景象,从供求的关系上看的确可以反映出艺术教育市场的火爆,和人们对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视,但这种重视的背后带有极大的功利性,它表现在:(1)培养目标的功利性。家长送小孩学习艺术一为跟风,满足大人的虚荣心,二是为了能有个特长,参加比赛拿个奖,为进一个好的幼儿园或好的小学攒够资本。(2)培养方式的功利性。既然家长有这方面的需求,艺术班当然就会投其所好,用套路化、程序化的训练方式教孩子一些见效快见效明显的技巧和获奖的手段,孩子在上兴趣班之后,往往都能表现一下他们的“艺术”才能,能画几笔,弹几下,但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的是技术,谈不上素质的提高。(3)缺少和其他年龄阶段艺术培养的衔接,似乎艺术教育在幼儿阶段是重要的,到了小学、初中阶段成了点缀,到了高中时就成了累赘了。这样的艺术教育就是功利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艺术教育的这种功利性不是个别现象,而且现在呈愈演愈烈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忧虑。如果不改变这种境况,对我们的孩子将会造成巨大的伤害,表现在:

一、影响孩子的独立人格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应以孩子为主体,老师和父母应该充分地尊重孩子的天性,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计相关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家长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应该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然而许多家长却用传统的观念把孩子变成附庸,以为孩子好的借口粗暴地干涉孩子的主体性,破坏孩子的天性,把孩子当作实现父母愿望的工具和向别人炫耀的资本,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都强加在孩子的头上,希望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的遗憾。老师则给孩子统一的教程和教学方式,使孩子失去了主动选择的权利和独立自主的空间,在教育中老师不是平等地看待学生,对学生以呵斥、责怪为主。在教学内容上偏重智力开发而忽视他们的情感、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典型的拔苗助长。在教育中孩子沦为边缘,老师成了主体。学生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没有质疑的权利,成了被任意摆弄的木偶。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也是有问题的。艺术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教师却把“美”标准化、套路化。在具体的作业中,一旦学生偏离了这种要求,老师就会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纠正过来,否则就会给孩子一个比较差的评价。这种评价自然会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学得不好,自己脸上无光,就会认为是孩子能力不强或态度不认真的原因,动辄以“怎么这么差”,“别的小孩做的比你好”,这样负面的评价,得到的当然是负面的结果。必然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他们会认为是为父母而学,为老师和学校而学,干的是自己不喜欢干的事情,得过且过,一切让其他人安排,这样消极的想法对孩子的身心发育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二、无法真正提高孩子的修养

在中国古代习惯以“琴棋书画”水平的高低作为一个人修养的衡量标准,于是中国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全才,认为如果音乐、舞蹈、绘画等什么都会点,就是素质全面发展了,艺术修养就提高了。科学求真,偏重理性,艺术求美,偏重感性,艺术修养的提高当然是感性认识的提高,所以说艺术修养不光是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审美的体验、内在感受、感悟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幼儿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在培养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健全孩子的人格。从这个角度看小孩的艺术活动,应该在玩和游戏中进行。但功利教育, 却把“玩”当成了“任务”,以参加竞赛为目标,以传授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为手段,学生得到的充其量是技术的提高。许多孩子钢琴,小提琴过了9级,10级,却对自己的专业极度憎恨。很多小朋友很早就能够“正规”的画素描色彩,却毫无美感可言。孩子练琴、学画成了枯燥的技巧训练,对他们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折磨,谈何提高学生的修养。

三、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的世界是充满幻想的,不同于成人世界的现实性和功利性,他们的艺术活动就是对自己世界的描述。所以说我们不能把他们拉到成人的世界中来,那样他们会失去童趣,也会失去作为一个孩子的魅力。孩子的世界丰富多彩,他们的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育中应该保持孩子身上的“差异”,不要搞人为的“整齐划一”,否则就会失去孩子的创造力。经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八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只有百分之二十取决于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人格的培养,只有获得健全的人格,孩子才能独立的思考问题,创造的潜力才能全面的被挖掘出来。正如爱因斯坦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创造力是潜伏在人的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特质。创造力只能培养不能教,这就要求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功利性教育视超越常规为异端,否定、抹杀孩子的个性,只注意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没有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功能性教育走到了素质教育的反面,把孩子的创造力挤压在重复和模仿的狭窄空间里,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作用。

儿童处于身心发育的最初阶段,对他们的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刚刚踏出第一步,应该远离功利,遵循科学的方法,不违背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家长和老师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通过对孩子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美术、文学的教育,给他们艺术的熏陶。当然给孩子自由并不是放任自流,一定要设计好相关的教学方案,帮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建立起以艺术创造力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其人格完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3

1.溺爱型家教观念造成孩子依赖心理

溺爱型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一切以孩子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以孩子欲望的实现为满足。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家中的独子,父母及长辈都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殊不知孩子也因此被宠坏了。据了解,现在学生的吃、穿、玩、学习等要求都能获得最大满足,对于孩子非常想买的物品,有77.8%的家长都能满足。不少家长把孩子当作家中的“小皇帝”,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样“疼爱孩子”,使孩子滋生了“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如做作业要父母督促和陪伴,实践活动要家长代办,甚至在学校做值日还要父母代做。久而久之,使这部分学生养成了娇气十足、极度依赖父母的不良品性。

2.高期望型家教观念导致孩子自卑心理

高期望型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目标超出了孩子的实际可能,致使教育效果常常不尽人意,家长常常失望。每位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学习成绩优秀、将来能进入高等学府,但因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几次测验成绩上不去,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同事、亲戚、朋友面前就觉得脸上无光,严重的爱面子思想致使家长恨铁不成钢,整天在孩子面前唠叨,而孩子在学校和家庭双重压力之下,小小年纪承受的压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自卑感。父母过多的要求、过多的干涉使孩子无所适从,以分数论英雄,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事与愿违。“人的成功,智商只占20%,而情商等因素占80%。”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比成绩更重要。

3.放任型家教观念助长了学生消极心理

放任型的家教表现在父母对孩子不关心也无期望,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由发展,这样就使孩子不良的思想、行为因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教育而恶性发展。从对后进生的调查发现,家庭教育最明显的失误是放任自己的孩子,疏忽管教,自己整天沉迷于“长城”大战等,对孩子心理与理想教育漠不关心,孩子不良习性很多。孩子厌学、玩游戏、打架斗殴,老师很头痛,家长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两句,不看效果。严是爱,宽是害,古今与此相关的案例很多。

4.严厉型家教观念引发学生焦虑、叛逆心理

同放任型家教相反,严厉型父母常以强制性的方式,较多地限制子女的行为。孩子一旦出现不能符合父母要求的行为就会遭到训斥和打骂,其结果是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据调查统计,有33.3%的家长对待孩子犯错或成绩较差的问题,都以粗暴的方式进行解决。

诸如此类的家庭教育,会造成孩子心理障碍,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也许会破罐破摔。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孩子会效仿,会让孩子学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5.消极的家庭教育观念,造成孩子冷漠任性

孩子有了“错误”,家长不能去积极开展正面教育,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懂事了,一切都会变好,不用多管;或不能心平气和地进行教育,而不分青红皂白子斥责打骂,只会让孩子口服心不服,对家长产生了怨恨和恐惧感。这样的教育观念,会造成孩子冷漠任性的个性。

二、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的沃土。孩子的情感、价值观念、处事态度和家长自身的修养、文化素养、生活习性有着莫大的关系。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据研究,孩子从9岁到11岁,就开始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存在,因此,父母要认识这个规律,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更是老师无法替代的。

现今离异、外出务工、沉迷赌博的家长很多,他们的所为都没考虑孩子的未来。父母离异造成孩子孤僻、任性,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留守儿童,他们孤独、彷徨,这两类学生是后进生的主流,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难题。

三、家长的不良习性,会导致孩子养成不良习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