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的发展方向

农业的发展方向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的发展方向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的发展方向

篇1

应该说,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多块金牌的背后,有其“都市农业”的巨大贡献——都市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实际上,荷兰自己没有“都市型农业”的说法。但是,荷兰的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荷兰西部三省(乌得勒支、北荷兰省、南荷兰省,简称“西三省”)人口尤其密集,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把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城市连绵带。乌得勒支—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多德雷赫特这几个大中城市[2],构成了一个“大都市圈”,或非行政意义上的“大都市”。为了考察荷兰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妨以包围这个大都市圈的“西三省”及其主导产业——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来进行研究。

荷兰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发展的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东侧保留着一个缺口,人们称之为“绿色心脏”[3]。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

研究荷兰“西三省”的都市型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都市型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借鉴荷兰怎样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一、“西三省”农业的特点

荷兰“西三省”的面积约7000平方千米(比上海市稍大些),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5左右,总人口有712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4%。本地区人口密度很高,为全国的2.2倍(约1100人/km2),是欧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西三省”与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很不一样。“西三省”农用地总面积有34.7万公顷。2001年,总共有农场约2.08万个,农业劳动力7.97万个。每个农场的劳动力人数平均为3.82个,而荷兰其他9个省平均只有2.62个,表明这个地区的农业相对来说是“劳动密集”的,其中的原因将在下面再作分析。

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小[4],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公顷,大田蔬菜3.4万公顷,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公顷,后面二者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 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其中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

1994年到2001期间,荷兰的农业就业人数从28.2万下降到26.8万,即减少了5%。但是我们从“西三省”劳动就业中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奶牛业比较重要的乌得勒支省的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得最快,7年里几乎减少了14%,而南北荷兰两省的变化却很小,大致保持在8万左右;其中,北荷兰省还有所上升。

根据欧洲统计署的资料,“西三省”农业生产项目中位居前三名的分别如表1所示:

表1 荷兰“西三省”主要的农产品及其占总增加值的比例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劳均总增加值

乌得勒支省

牛奶,44%

猪,19%

肉牛,13%

25 356

北荷兰省

花卉,54%

牛奶,19%

蔬菜,7%

32 880

南荷兰省

花卉,49%

篇2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77-01

(一)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现状

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上,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1、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过去曾说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但是我们是以世界40%的农民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农业的发展一定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1)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主要去往广东、浙江等地,尽管工资绝对量较低,但相对农业收入来说,务工收入已经比较客观。外出打工潮逐渐形成,不少青年人初中毕业就到南方打工,甚至因不满16岁还需要伪造身份证。当前,外出务工成为当地人主要生存方式,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当地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的在村劳动力,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在周边做零工,获得非农收入。

(2)农业机械化迅速普及。当地是平原地区,便于机械化作业,因而农业机械化推进迅速。目前,农业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都已经实现机械化。以小麦为例,从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都可以用机械来完成,大大节省了农业劳动力。过去收割小麦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全村收割完成只需一周左右。农民的农业劳动时间相比以前大大减少。

正是得益于外出务工和当地务工机会的增多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当地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大幅下降。在村务农人员平时也多在村庄附近从事建筑等行业。可以看出,当地农业生产已经基本摆脱了“过密化”生产状况,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农业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土地生产率指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同一地理位置的土地,土地生产率越高,则表明农业发展水平越高。然而调查发现该村的土地生产率变化不大,小麦单产从九十年代的600斤左右增长到当前的800斤左右,近几年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波动较大。2010年冬春两季持续干旱,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其他秋粮作物也没有质的突破,产量徘徊不前。

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新的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粮食生产将马上面临增长极限。

(二)循环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即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拥有一般循环经济的3 R特点:一是Reduce,即“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Reuse,即“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Recycle,即“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它以低能耗、低排放及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循环农业还拥有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具有的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一是合作双赢,清洁和增收有机结合,既要干净又要增收,二者不可偏废;二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三是绿色生产,更强调产品的安全性,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四是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五是土水净化,重视对土壤、耕地及水资源的保护,对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予以特别关注;六是食物链条,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主体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一是很少有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农家肥的方式再次被利用,这是在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在低级阶段的低层次循环农业。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不断地输入技术、信息及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1]。

(三)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先天条件”,使得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先天的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2]。

传统常规农业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及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突出表现在:稀缺资源耗竭;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使得生态环境破坏、恶化;农业资源严重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这些都有待于运用循环农业来解决。

(四)推进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专门制定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整个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发展方向、重点行业及重点项目,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在发展农业产业中自觉节约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扩大农业招商引资,鼓励各类农业企业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建设及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力度,在各级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经费[3]。

4.2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以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循环农业,解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问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及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问题等。

4.3培育循环农业经济主体

篇3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

1节水农业的发展紧迫性

我国水资源整体上短缺。我国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立方米,年水资源总量约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25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亩均算只有1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立方米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立方米,农村有2000万人口饮水困难。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耕地灌溉率已经高达40%,农田灌溉用水总量3600~38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条件下,2030年全国缺水高达1300~26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500~700亿立方米。如果我们把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由目前的0.45提高到发达国家的0.7,则仅节水灌溉一项即可节水900~950亿立方米!不仅可以解决7亿吨左右食物生产的用水,还可以富裕出400~500亿立方米的水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重要领域。因此,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紧迫性。

2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节水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农业用水几乎零增长的条件下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骄人业绩。根据水利统计公报,201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348千公顷;万亩以上灌区达到5795处,有效灌溉面积29415千公顷5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31处,有效灌溉面积19918千公顷。2010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干支渠骨干渠道衬砌防渗1300公里,改造、加固、配套建筑物7800余座,新增年节水能力11亿立方米。我国节水技术大纲已经,其中节水农业技术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农业用水量零增长成为重要的目标。

3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节水农业用水效率和水分生产率低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况并存,而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目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单位净耗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不足1kg/立方米,和一些发达国家单位净耗水2-3kg/立方米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目前黄河流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大约有4/5的面积是大水漫灌,节水灌溉面积仅2276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20%。我国西部地区普遍缺水,其中西北干旱少雨,西南土层瘠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但现状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3.2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

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问题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是节水,研究、推广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比较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主要表现在将节水农业等同于农业工程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节水农业技术应该包括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第三,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分离,目前由于管理的原因,在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方面存在分工,水利部门基本注重灌区,农业关注旱区,两者有不相往来的趋势,旱作节水与灌区节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3.3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引进的多,自主开发的少,产业化程度低,整体配套性差,如喷微灌设备、节水作业农机具、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高新技术还很少,推广国外产品,成为一些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的主项目,提高节水农业创新水平,满足我国节水农业的需求,是摆在我国节水面前的重大课题。

3.4农业节水系列标准的不完善

农业节水系列标准是衡量节水农业的尺子,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尽管目前采取了多种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但如何进行衡量和度量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如投资与效益的比例,多大才是节水效益优的,效益的衡量的时空范围多大,都没有明确界定,这样,对于衡量节水农业是导致众说纷纭。对于一个节水工程而言,局部是节水效益高的,但从整体上来考察则是不节水无效益的。

3.5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

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的推广,缺乏将这些技术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导致单一技术的推广出现困难,甚至夭折现象的出现。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前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

3.6节水农业投资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节水农业资金不足,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这几年我区尽管建设了一些农业示范区,搞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正在实施中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2006年度工程,但这些资金同巨大的资金需求相比相差很大,投资不足,依然制约节水农业的发展。

4关于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4.1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

节水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本身的过程,而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工程,国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实施。作为战略性工程,国家应该加大起投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优惠,吸引各种资金投入节水农业工作中。完善其法律法规。加强起领导,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节水农业的发展,将其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并严格的加以实施。

4.2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

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是我国节水农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具体体现,是确立投资重点的方向性问题。目前,我国节水农业的重点是在灌区的节水工程上,应该进行战略性地调整,确立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灌区和旱区节水农业并重的节水方针,节水的重点是田间。从粮食产量而言,灌区的产量高于旱区,从水资源利用量而言,灌区的水资源利用量很大,他直接取自江河或者地下,对地下水和下游产生一定的影响,注重灌区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旱区节水。从总体而言,旱区生活比较贫困,其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但旱区的粮食潜力很大,只要充分挖掘其降水潜力,对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旱区节水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是十分有意义的。无论是旱区还是灌区,节水重点应该放在田间,通过农艺等多种措施,减少无效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4.3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

计量体系,是节约用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许多灌区缺乏完善的计量体系,致使灌区不能按量收费,制约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产生计量设施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在灌区建设过程中我国的投资配套政策决定的。在灌区建设时,我国基本上采取了国家头骨干工程,地方建配套工程的配套政策,导致国家投资到位,地方配套工程没有落实的“半拉子”工程,工程无法实现其设计效益。因此,将灌区计量设施体系进行完善,是目前的重要性工作,必须进行完善,才能为水资源计量收费奠定基础。国家对“配套的”投资政策进行反思和评估,科学地评定起合理性,促进国家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

4.4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

通过机制的建立,促进节水农业的长效的发展,是目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节水农业靠政府推动,一些地方出现了非常尴尬的局面,一些节水工程成了“参观工程”,成了摆设,国家政府推广的时候,用一用,之后有的就废弃了,即浪费了资金,也在农民中造成恶劣的影响。应该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其在节水农业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市场条件下变成自觉的行动。为此,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体制,让百姓在充分享受WTO规则的“绿箱政策”的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指定有利于节水的水价政策;其次,充分认识节水农业的公益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补贴,鼓励其发展节水农业;第三,建立科学的奖励惩罚制度,规范其行为;第四,通过建立农业水权体系,维护农民的利益,并且在农业水权转移过程中得到好处。

4.5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我国的农业基本国情是地块零碎的一家一户土地承包制、农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域广阔、农民的掌握科技的整体素质不高等,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这个基本的国情之上,只有适合我国农业基本国情,农业节水技术才能得以普遍推广,才能产生明显的效益。

目前,适合我国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尚为建立起来,曾经“一刀切”式的喷滴灌技术推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而未成功。因此,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建立“傻瓜式”的节水农业技术,傻瓜式的节水技术能够加快节水技术的推广,并不是降低节水结束的科技含量,而是增加了起含量,“傻瓜相机”在民众得意推广就是同一道理。

第二,实施“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节水技术推广战略,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可以以现代节水技术为目标推广高新技术,对于欠发达地区,以投资小,见效大的传统的节水技术为主体推广节水技术。

第三,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与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节水技术。

第四,建立我国节水设备研制、开发和推广技术体系,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服务方便到位。

总而言之,节水灌溉工程推广,任重而道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张岳,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篇4

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首先要明确我国农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时代,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把握现有的政策和机遇,将我国现代农业推向优质、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将从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村劳动力供给和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特征。

1 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渡阶段

从农产品供需情况来看,农产品供给需求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73.43%下降到2005年67.07%。与此同时,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由1995年的7.08%上升到2005年的12.82%。这种农产品种植面积上的变化,是消费者对于农产品需求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另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年年上升。与国际市场相比粮食价格较低、储备粮充足,但进口量却逐年扩大,这种并存情况的存在有持续和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显然是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质喜好变化的直接反映。这两个直接反映说明,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对农产品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一个过度阶段。

2 农村劳动力正处于大量剩余并向城镇转移的阶段

从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供应大量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劳动力二元结构突显。现阶段农村流动人口年龄较轻,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是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劳动群体,我们必须正确的认识这种结构的流动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疑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带来了积极影响。从短期来看,这种结构性的流动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业劳动力质量下降,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方面。

3 农业朝着有助于实现与非农产业的有效对接方向发展

从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来看,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9%逐年减少为2005年的12.6%。近几年,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关注农业与非农产业间形成的链条关系,农产品加工行业逐渐彰显出其发展壮大的趋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提出了挑战.致使农业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必须朝着优质、健康方向发展,以满足农产品深度加工的需要,更好的实现农业与非农业链条的高效率对接。

由上述特征可以看出,要使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必须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从而进一步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据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现况,明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时代特征的把握,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定位,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走向坦途。

(一)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说明,我国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的潜在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自身具有发展的要求;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农作物品种质量要求有所提高。所以。这些变化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导的发展道路。

1 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我国单位亩产量的贡献

我国处于现代农业的起步阶段,生物科技的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还不强,农业生物科技应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农药化肥的使用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上。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由1980年的1269.4万吨逐年提高上升到2005年的4766.2万吨。历年的增长幅度平均可达5.91%。在我国农业化肥施用量增加的同时,我国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量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平均增长了116%。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我们的环境带了严重的破坏。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农药化肥的施用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已不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2 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反映出的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喜好

目前,我国正处于农业生产率高速增长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人们由只追求温饱发展为更追求品质的消费理念。

2006年,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显示,粮食作物构成由1995年的73.43%持续下降到2005年的67.07%,而药材和蔬菜水果的构成则大幅度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渐减少而对更具营养的水果蔬菜需求量不断增长。由于人们不断追求高质量、安全指标都达标的农产品,必然驱使农业生产以生物科技为支撑,使之为现代农业的实现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

3 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需要高质量的农作物

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发展好农业的后续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阶段。在农业领域,要通过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深度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但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除了对自身加工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外,最重要的就是对其加工原材料的品质要求,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道路.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顺利发展提供保证。

(二)据国外的实践说明,走以生物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道路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5

[11] 薇,韩振海,王德槟.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园艺科技[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10(4):51-54.

篇6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6日21:15 生态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县(市)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其改革与发展进程如何,对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4年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加以重视,一个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县域经济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指的是以具有独立规划和财政职能的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优化配置资源,功能完备并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国作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一个重大关系:一方面

,没有高技术、大都市和大企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没有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就不可能解决好绝大多数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中国县域人口9.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3%。这就是说,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可见,县域经济也就是地地道道的“民生经济”。另外,县域也是中国目前“三p”问题(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的集中区域,是民生问题的集聚点。县域经济没有大发展,中国的“民生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是和中国绝大多数国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生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而县域集中了中国主要的贫困人口。因此,消除贫困成为县域“民生问题”的基本主题。同时,县域经济是中国的“稳定经济”。目前中国有7亿多经济资源人口,其中3.6亿从事农业生产,1.8亿从事于农业相关产业。这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将解决我国80%以上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问题。我国目前的基础产业大部分是和县域相关的。而且县域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最大的聚居地,是二元结构矛盾的突出区域,也是各种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因此,稳定问题在传统中国的县域治理中一直没有被解决。我们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传统中国经济社会治理遗留下来的稳定问题,而县域“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稳定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根本的发展方向。目前,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93%。中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国土资源和生态基础,建立和维护城市及其城市经济发展的生态屏障。同时,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中国的生态问题将直接影响亚太地区的人居环境。因此说,中国的县域经济是最基本的生态经济,是未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清洁生产的环境基础。县域经济工业化必须强调适度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那种“村村办厂,户户冒烟”的分散污染的工业道路必须停止。如果山川、河流被污染了,那将是几代人的生存苦痛!因此,我们强调,县域招商引资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将中国的县域变为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转移污染的场所。同时,县域也应率先在全国实行“绿色gdp”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 什么是生态经济?从目前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征服的力度来看,人们为了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和对自然资源的享受程度、发现和利用新型原材料,企图改变物理环境;但是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人类对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物成员的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影响,也越来越增加。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为生态经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框架。所谓“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它既包括物质代谢关系、能量转换关系及信息反馈关系,又包括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具有生产、生活、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 生态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饮水困难。为此重点搞好三大工程:即防洪、除涝和灌溉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三)种植业生态工程。推广优化测土配方施肥,开辟有机肥源,合理施用化肥农药,运用多种生态模式,改善生态环境。主要是进行亩中低产田的改造和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 (四)禽畜牧业生态工程。 保护和开发海拔200米以下山场,发展畜牧业养殖,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全市畜牧业生产的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适度规模养殖和立体养殖,抓好饲料的综合利用开发,处理禽畜类便的有机污染,使其无害化和资源化。主要任务是建设三大养殖基地和两个厂,即水禽基地、瘦肉型猪基地、蛋鸡肉鸡生产基地和新蛋白源厂及有机生物肥料厂,实施立体生态养殖(内地种蔬菜,水上养鸭、水下养鱼虾);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搞好“三建一改”,改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 (五)渔业生态工程。合理调整结构,抓主导产品。沿江、湖泊、池塘作为重点发展区。新增精养鱼塘和特种水产养殖面积;发展水库河沟放养区;发展稻田流水养殖区。 (六)林业生态工程。襄樊地处北亚势带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带,有木本植物117科272属1025种(含变种),其中原生分布归化种92科227属881种,引进树种25科45属1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珙桐;二级保护树种蓖子三尖杉、香果、杜仲、银杏、胡桃、鹅掌揪、大果青 、巴东木莲、峨嵋含笑、枰锤树、山白树、水青树;*保护树种秦岭杉、华榛、领春木、多猥实、厚朴、桢楠、黄杉、青檀、白辛、银鹊树、紫斑牡丹。其他珍稀濒危树种有铁坚杉、巴山松、毛叶连香、川桂、牛鼻栓、棣棠、常山、飞龙掌血、双盾木、檫木、青钱柳、黄果冷杉、天师栗、铁杉、青夹叶、腊梅。调查登记古、大、奇树木58种1280株,初选8个树种的优良林分布28块、976公顷,初选优良单株10种41株。引进树种中引种驯化成功并用于成片造林的主要有湿地松、火炬松和63、69、72等品种的杨树。近年来又陆续发现稀有植物南方红豆杉、野生牡丹、古桩腊梅,引起国内外重视。我们要坚持造管并举的方针,狠抓造林绿化,确保造林质量,实行经济林与用材林及薪炭林相结合,多树种与多林种短期安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七)农村环境生态工程。主要是农村能源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建设和改厕工程。襄樊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表现在既有充沛的降水,又有众多的河流和库塘,地表径流量和地下水蕴藏量都很可观。境内有大小河流600多条,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汉江、沮漳河两大河流流域面积为全市河流流域总面积的绝大部分。年均径流总量85亿多立方米,正常年过境水量约400亿立方米。全市最主要的河流汉江,自丹江口水库坝下陈家港流入襄樊境内,经老河口、谷城、襄阳和襄樊市区,南出宜城市岛口村入钟祥市,境内汉江全长216公里,有30条支流直接汇入汉江,流域面积1735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8%。汉江水系条件与欧洲著名的莱茵河相当。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845座,堰塘88461口。水能潜力巨大,适宜发展各类中小型水电站,实现“发电--灌溉--淡水养殖”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根据“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与“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推广省柴节煤灶,兴建大中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推广小型风力发电装置和微型水力发电装置,开辟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充分利用庭院的有限空间,发展立体种植和养殖,提高综合效益。办好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园。 (八)绿色、有机食品经济生态工程。襄樊市类型多样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

境,使其生物资源绚丽多姿,并呈现出南北兼备的鲜明特色。就食用植物资源而言,既有亚热带型的油茶、木梓、茶叶、柑桔、等林木,又有暖温带果树,如板栗、枣、梨、苹果、桃等,还有大量的山林土特植物。拥有各类林特产品500种,常见的有300种以上,如山葡萄、猕猴桃黑白木耳、香菌等,以及稀有名贵中药天麻、黄连、当归、灵芝、党参、猴头等等。若就动物资源而言,境内动物也具有种类繁多、南北过渡性明显的特征,但更富于南方色彩。据调查统计,全市常见兽类有40多种,鸟类30多种,属于国家保护的兽类有8种,鸟类有5种。各种时令果蔬和大棚反季蔬菜。绿色和有机两大类食品的开发将遵循“先易后难、稳步发展、建立基地、开发市场”的原则,做好区域规划,确立开发品种。到2012年全市实现茶叶、蔬菜、水果、水产4大类及水稻油菜等18 个产品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6个产品国际有机食品组织认证。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的基础。它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利循环、协调发展的关系,不仅实现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效、低耗,而且吸收、消化和利用来自生活领域和其他产业的部分排放物,发挥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从襄樊的条件来看,有的地方可以建设大型生态农业园,但是广大农村由于人多地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建立中小型生态农业园比较可行。目前有五种生态农业园模式:一是以鱼塘为中心、周边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的生态农业园;二是按科学方法进行动植物共育和混养的生态农业园;三是种养植和沼气池配套组合的生态农业园;四是以山林为基地、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五是江水、库水和河口养殖加工型生态农业园。建立生态农业园,可在加强技术和管理指导的条件下积极推广。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篇7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之后,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下,亿万农民的合作热情日益高涨。合作社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高新实用农业技术的应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差距很大,不仅省区之间不平衡,同一省区内部也不平衡。合作社类型、组织形式、发展目标也呈现多样化,有的注重服务,有的注重盈利,其运作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一些基本制度必须要坚持,同时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保证合作社真正“民办、民管、民受益”,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应依法坚持的基本制度

1.合法的成员资格制度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积极参与合作社的发展,出现了上述多种类型的合作社。但为了保证农民真正成为合作社的主人,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以及从事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直接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或者社会团体,能够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承认并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履行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以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2.民主的决策制度

“三会”、章程、社务公开是合作社最基本的民主管理制度。严格依法健全合作社“三会”即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规范合作社治理机构,明确“三会”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权分离形成制衡。实行社务公开,保证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经营项目的选择、财务收支计划的制订能够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及时向社员公开。完善章程,重大事项及原则应载入章程并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关于合作社财务方面的重大事项及处理原则更是章程的主要内容之一。经全体成员讨论通过的章程一旦盖章签字生效,即是本社的行为规范,具有法律效力。特别提出的是关于“附加表决权”的规定:“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百分之二十。”

3.以返还为主的盈余分配制度

一个好的分配制度是合作社的灵魂,既是社员努力工作的激励手段,也是合作社吸引非社员加入的关键制度所在。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和成功合作社的案例调研结果看,比较科学的、合乎当前法律规定的收益分配制度的模式是:合作社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从当年盈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盈余公积金(是否提取以及提取比例一般由章程规定或成员大会决议通过),专款专用,用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或以丰补歉,提高抗风险能力。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后的当年盈余为可分配盈余,目前大多数合作社实行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原则,具体讲就是:可分配盈余的60%以上应当以交易量(额)为依据按比较返还给成员,其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等为基础按比例分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1.增强经营服务功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作社作为新型的经济主体,必须要逐步借鉴企业或公司的发展模式。更多的合作社已经注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购置加工、贮藏、运销设施、设备,建立信息网络等,增强合作社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合作社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这就要充分发挥其组织功能,制订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组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根据生产经营和成员的需求,为成员开展经营信息、技术培训、农业投入品采购供应等统一服务。积极开展产品和基地的认证认定,统一品牌包装和市场销售,努力提高产品品牌档次和统一销售成员产品的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这样的合作社才能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才能更好地带领农民社员增收。

2.培育主导和特色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合作社要想长期生存,就要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依托,建立生产基地,通过组织内部的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信息等多种要素的开发整合,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各自产业,带动周边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使得组织实力不断增强,产业化经营规模和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带动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1]。

3.立足土地入股办社,提高土地收益率

有一种典型的土地流转合作社正在蓬勃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入股、入社等方式,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导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土地流转在村内成员内部进行,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性质、不变更土地权属、不影响土地用途、不导致土地利用对耕地的破坏,村民既可务工获酬,凭股分红,还可以参与专业合作社的管理[2]。这类合作社在我国部分农村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可复制性和推广性。要想把这类合作社办好,需要坚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坚持民主管理。虽然是村委会牵头,但是不能搞强迫,要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不隶属于村委会,财务独立核算。二是要科学管理。要想把全村的大部分土地管理好,对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是个挑战,获得更多的土地收益,给每个社员满意的分红额度,是合作社发展的最大目标。三要合理分配。制订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是合作社能够坚持走下去的条件之一。这类合作社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为社员服务。除了小部分作为公共积累以外,全部用于社员分红。

篇8

1我区节水农业存在的问题

1.1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我区地处西北地区,普遍缺水,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但现状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区用水量的84%,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种植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约为40%~50%,机井灌溉区约为7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区目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单方水效益为1.10 kg/m3,和一些发达国家2~3 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

1.2认识上存在偏差目前,节水农业的发展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是节水,研究、推广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比较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主要表现在将节水农业等同于农业工程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节水农业技术应该包括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三是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分离,目前由于管理的原因,在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方面存在分工,政府注重灌区建设,农业部门关注旱区,两者有不相往来的趋势,旱作节水与灌区节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协调发展。

1.3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从整体上看,节水农业技术引进的多,自主开发的少,产业化程度低,整体配套性差,如喷、微灌设备、节水作业农机具,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高新技术还很少,推广国内外产品,成为一些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主项目,提高农业节水创新水平,满足农业节水需求,是摆在我区节水工作面前的重大课题。

1.4农业节水系列标准的不完善农业节水系列标准是衡量节水农业的尺子,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尽管目前采取了多种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但如何进行衡量和度量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如投资与效益的比例,多大才是节水效益优的,效益衡量的时空范围多大,都没有明确界定。对于一个节水工程而言,局部是节水效益高的,但从整体上来考察则是不节水无效益的。

1.5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目前在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的推广,缺乏将这些技术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导致单一技术的推广出现困难,甚至夭折现象的出现。

1.6节水农业投资力度不足长期以来,资金不足,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这几年我区尽管建设了一些农业示范区,搞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以及正在实施中的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应急项目2006年度工程,但这些资金同巨大的资金需求相比相差很大,投资不足,依然制约着节水农业的发展。

2今后我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几点方向

2.1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是我区节水农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具体体现,是确立投资重点的方向性问题。目前,节水农业的重点是在灌区的节水工程上,应该进行战略性地调整,确立节水农业发展灌区和旱区节水农业并重的节水方针,节水的重点是田间。从粮食产量而言,灌区的产量高于旱区,从水资源利用量而言,灌区的水资源利用量很大,直接取自江河或者地下,对地下水和下游产生一定的影响。注重灌区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旱区节水。从总体而言,旱区生活比较贫困,其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但旱区的粮食潜力很大,只要充分挖掘其降水潜力,对于维护我区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旱区节水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是十分有意义的。无论是旱区还是灌区,节水重点应该放在田间,通过农艺等多种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2.2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计量体系,是节约用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区许多灌区缺乏完善的计量体系,致使灌区不能按量收费,制约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将灌区已有的计量设施体系进行加强管理和不断完善,是目前的重要工作。

2.3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通过机制的建立,促进节水农业的长效发展,是目前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政府应该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一要建立科学的农业水权水价体制,让百姓在充分享受水权的同时,也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制定有利于节水的水权水价政策;二要充分认识节水农业的公益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补贴,鼓励其发展节水农业;三要建立科学的奖励惩罚制度,规范其行为;四要通过建立农业水权体系,维护农民的利益,并且在农业水权转移过程中得到好处。

2.4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节水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本身的过程,而且是涉及到全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应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实施。作为战略性工程,应该加大投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优惠,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到节水农业工作中。完善其法律法规,加强领导,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节水农业的发展,将其纳入我区的发展规划并严格的加以实施。

篇9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44-01

新疆的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m3,占全国水资源量的1.9%,耕地平均水资源量8 220 m3/hm2,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属水资源严重紧缺省区。要解决新疆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就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单方水的生产效率,节水扩灌,提高作物单产。

兵团农牧团场位于新疆各绿洲的边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兵团开始广泛推广应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据新疆兵团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疆兵团农业有效灌溉面积达108.538万hm2,其中高新节水灌溉面积77.004万hm2,超过有效灌溉面积的70%。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年节水超10亿m3,不仅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了作物的单产,而且增加了可耕地的面积。但是节水农业的发展对农田防护林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1 节水农业发展对农田防护林产生的不利影响

1.1 节水农业蓬勃发展,引发农田防护林灌水困难

兵团全面推行节水灌溉,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灌溉模式,但却使传统的农田防护林网在灌水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据以往的规划,农田防护林网大都依靠支渠、农渠进行灌溉,但实行节水农业灌溉后,由于无人进行管理,导致大部分支渠、农渠无法使用。因此,农田防护林只能依赖农田的管网实施节水灌溉,以保证植物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但是很多农田在进行节水改造时,并未给原有防护林配套相应的灌溉设施,从而导致部分农田防护林出现灌水困难。

1.2 水费增加,团场负担加重

由于兵团大部分农田防护林是公有的,原来渠道边的林带灌溉利用渠道的渗漏即可满足,其他防护林可以采取由团场承担水费的方式用渠道进行灌水,实施节水后,团区内的防护林均需要付费灌溉,且节水管道灌水的价格也比渠灌费用有所增加。

1.3 灌溉方式变化,管理难度加大

原来每个连队配备1~2名护林员即可完成防护林的灌水,实施节水后,渠灌、节水管道灌须同时进行,而且每条林带都必须进行人工灌水,管理的难度加大,工作量大大地增加,即便这样,那些原有渠道灌溉设施报废,而没有配备节水灌溉设施的防护林带,就将面临无法灌水的困难境地。

2 对策与措施

2.1 加强宣传,健全规划,革新灌水方式

农田防护林体系是新疆农业生产的基本屏障,其维系着绿洲的生存和发展,应通过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加强宣传,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干部及农牧民群众认识到农田防护林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农田防护林体系在防灾减灾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从而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

在做总体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原有和新增农田防护林的灌水问题,为农田防护林设计单独的供水管或可以共用的出水管,以保障农田防护林的灌溉。

2.2 积极推进林权改革,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农田防护林经营管护向良性循环发展

根据“林跟水走,树权随地,谁造谁有,谁管护谁受益的政策”的林权改革办法,采取以户为主经营,减负放权,增加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活力和动力;对于公益地段的防护林则采取单位或农户承包的办法,发给林权证,使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1]。农田防护林的管理则应灵活多样,如农区内部的农田防护林管理可由团场与职工签订长期的管护协议,由公管转变为由职工私管;沙漠前沿的大型防风基干林则由团场进行公管;对于有预期木材收益的林带,可通过拍卖的形式由团场转让给职工,并鼓励职工自己营造农田防护林,成林后的收益按一定比例与团场进行分成。

在做农田防护林的规划时,应根据沟、渠、田、林、路配套的原则,在做好清障除杂、保证专地专用的基础上,划出并保留一定宽幅的树冠地带,本着让利于民、积极鼓励的原则,通过胁地带不纳入职工承包责任田等优惠政策措施,平衡协调好各方利益,解决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2]。

总而言之,采取以上措施对农田防护林进行管理,可调动团场职工参与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的积极性,确保其生态效益的稳定发挥,团场的分成部分可作为防风固沙基干林的抚育管护费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3-4]。

3 参考文献

[1] 马利强,王志刚,郝玉光,等.农田防护林持续发展问题及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33-14434.

篇10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需培养现代知识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1、高素质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

发展农业现代归根结底需要高素质人才去掌握。然而,较低的文化素质和经验型思维习惯,阻碍了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和对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以及对新的经营模式和组织模式的认可。因此,在此进程中,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就是其中的关键,因为它制约其他素质发展,而这个基本素质的基础则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不管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最终都需要依靠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2、农民必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合理科学使用,优良品种培育,温控、湿控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等等。所有这些一系列的现代科学技术措施,最终都是由农民来完成它。农民是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和推进的主要载体,农民的科技意识、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乃至现代农业的实现与否。

3、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是现代农业提出的新要求。

现代农业是一种商品农业,其最终结果是要将生产力转化为物质财富,提高农民的收入。而农民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这就要求农民掌握现代信息知识、市场知识、营销知识,规避市场风险,使农村生产力更大程度地转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需提高农民素质

整体上看,我国农民素质依然不高。在很大一部分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高龄人口,而大部分中青年劳动力则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整体劳动力素质甚至出现后退的趋势。农民素质偏低的状况和优质劳动力外流已成为影响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

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从整体上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其他国家农民相比,其文化素质水平仍然偏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必然农业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和技术的快速推广。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也直接造成其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参与市场竞争等各方面的障碍,难以承担起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

2、农民科技素质普遍不高。

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不及城市居民3.1%的七分之一。受文化素质低的影响,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不能有效地掌握农业新技术和新方法,更不能有效地将科学技术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3、农民心理素质低下和思想观念守旧。

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影响,我国农民在心理素质和观念上存在一些缺陷,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尤其是在贫穷落后地区,观念的陈旧与落后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首要障碍。

4、高科技农村人才外流。

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务农劳动力呈现出“高龄化”、“低质化”,甚至“后继无人“的现象。这样,由于农村有效劳动力投入不足,使得田地无人耕种,出现大面积的荒田荒地;其次,由于农村务农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偏低,造成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的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受到很大限制。

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农民是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只有把农民素质提高了,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农业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

1、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教育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真正做到公平教育。其次,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包括高、中等职业院校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种形式的农民培训,为农村社会进步、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服务。

2、注重技能培训,推广现代科技。

现今,要充分利用各镇社区教育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村居民学校等为民服务机构,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民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3、吸引农村科技人才回归农业生产。

要留住农村科技人才,更要吸引农村科技人才,这就要求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村建设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补贴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以吸引外流的务工农民以及其他农村科技人才回归,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带头人,以点带面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4、要因地制宜的培养人才。

由于农村生产资源的差异,我们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当地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针对当地存在的问题,请专家教授讲农业科技知识,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工作,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篇11

他们在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着力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一是实施“公司+农户”的模式。他们与甘肃国有农垦集团合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王府站镇2.25万亩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米公顷产量突破了3.1万斤,拉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100元。今年,他们计划在全县22个乡镇全部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总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二是实施“企业+基地”的模式。前郭灌区米业、二马泡米业等企业的种植基地已经达到10万多亩,通过订单生产、统一收购、集中加工、包装上市,有效提高了稻米品质和市场价格,打造了“前郭大米”知名品牌。三是实施“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主要是依托八郎、长山、王府等乡镇的瓜菜产业基地,成立了反季节蔬菜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户进区入社,计划3年内建设日光温室大棚5000栋,推动蔬菜生产向“反季节、高效益、大品牌”方向发展,打响“南有寿光、北有前郭”的地域品牌。在查干花镇筹建5万亩的旱作集约化经营示范区,已经完成土地流转,目前已经开始实施。四是实施“农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全县成立农机合作社43个,农机大户发展到276个,主要采取“托管服务”的方式,实施“全程代耕”,既节省了经营成本,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五是实施“大户联合经营”的模式。涌现出了海勃日戈镇王文秀、乌兰敖都乡丁慧等一批种粮大户,目前由这些“家庭农场”经营的耕地达到2万余亩。

以水利化建设为支撑 夯实集约化经营基础

解决了水的问题就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他们一是加快建设旱田井灌工程。近年来,全县累计新打农田机电大井4344眼,小井20144眼,灌溉总面积达到66.6万亩,占全县旱田总耕地面积的24.7%,为实施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有效保障。二是大力推广旱作节水灌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建设井、电、地膜、滴灌系统全程配套工程,实现节水、节电、节肥、增温、保墒的目标。目前,全县实施膜下滴灌项目面积已达到15.3万亩。三是切实加强灌区渠系治理。积极争取上级投资2.6亿元,在前郭灌区建设了远程控制、自动量测、管理快捷的现代农业水田节水灌溉系统,辐射面积达到10万亩,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从0.6提高到0.75。

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 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

结合本县实际,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措施,积极推广高效耕种方式,全力打造精准农业。在旱田区,主要实施了“四化六统一”和“十项重大技术”。“四化”即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六统一”即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十项重大技术主要有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精量播种、生物防螟、膜下滴灌等。在水田区重点推广“三推两早一达标”水稻栽培技术。全县水稻亩均节约成本100元,增产300斤,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以机械化作业为动力 增强集约化经营能力

篇12

近年来,荆州市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体制创新和科技发展步伐,农业经济发展显现成效。一是农业产值快速增长。2014年末,荆州市农业总产值616.16亿元,比2008年增长83.54%(以下口径相同);农业增加值347亿元,增长84.66%。二是主要农产品稳步增产。2014年末,荆州市粮食产量400.02万吨,增长16.1%;油料产量62.33万吨,增长28.7%;水产品产量129.58万吨,增长53.5%。三是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逐年攀升。2014年末,荆州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296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50.8%。四是农业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主要表现为: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农业品牌创建力度加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业机械总动力590.76千瓦时,比2008年增长65.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5万个,居湖北省各地市州第一。一直以来,荆州市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农业信贷投放力度,涉农贷款总量稳步增长。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497.52亿元。从信贷投向看:农林牧渔业、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余额分别为71.52亿元、126.19亿元、12.27亿元、55.87亿元、23.25亿元,增幅分别为79.33%、56.08%、117.55%、3370.19%和17784.62%。从承贷主体看:农户贷款和农村企业贷款大幅增长,2014年末农户贷款余额136.67亿元,增长429%;农村企业贷款余额329.54亿元,增长424%。各类农村非企业组织贷款余额31.32亿元,下降25.43%。

二、单位信贷投放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度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在研究信贷投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考虑到变量的可量化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以荆州市涉农贷款增量(X)反映农业信贷投放情况,以农业总产值(Y)来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避免数据波动引起的异方差,使用对原始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用lnX和lnY表示。研究中数据计量分析采用Eviews8.0软件做运算处理。本文分析的样本时间跨度为2009年1季度~2014年4季度。

(二)实证分析

1.涉农贷款增量对农业总产值影响系数估计建立线性模型:lnY=α0+α1lnX+ε其中:α0和α1为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运用Eviews8.0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估算,估算结果如表1。(1)统计检验拟合优度:从上表可以得到,R2=0.986553,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976850。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说明涉农贷款对GDP的变化具有很好的解释力。t检验:模型在样本观测数为24,解释变量为1的情况下,t统计量的值较大,且远远大于5%水平上的最大临界值。说明解释变量涉农贷款增量(X)对被解释变量GDP(Y)有显著的影响。D-W统计量在样本观测数为24,解释变量为1的情况下,大于5%显著水平上最大临界值1.45。说明模型无正的一阶序列相关,模型估计结果是有效的。(2)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涉农贷款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会增长0.77个百分点。上述结果表明涉农贷款投放量越多,其对农业总产值即农业经济的影响作用越大。2.涉农贷款增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上述影响系数的估计是一种静态分析,需要进一步分析贷款与农业总产值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1)变量时间序列的稳定性检验经济变量时间序列多为非平稳序列,需要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结果如表2。通过检验发现,各变量的水平序列是不平稳的,但它们的一阶差分又都是平稳的,即它们均服从一阶单整,即I—(1)过程。换言之,它们均为非平稳序列,可以用协整理论来分析二者之间的长期的均衡关系。(2)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结果如表3。表3Ln(Y)与Ln(X)之间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下,Ln(Y)与Ln(X)之间存在1个协整方程,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3)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表明涉农贷款增量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究竟是X的变动引起Y的变动,还是相反呢?这需要对两者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4。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涉农贷款增量与农业总产值互为格兰杰原因。即涉农贷款增量的变化会引起农业总产值的变化,而农业总产值的变化也会引起涉农贷款增量的变化。进一步证实,涉农贷款增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三、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服务政策支农导向,加大农村信贷投放

随着政策支农效应的显现,荆州市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与之相对应的结构性、规模化资金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金融管理层先后出台了“两个不低于”和“新增贷存比”等考核激励措施、不定期地向涉农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争取合意贷款规模、发放支农再贷款,有效引导利率下行,释放流动性,促进了区域涉农信贷扩容。各金融机构应立足前期工作基础,充分利用好政策,稳定加大涉农信贷投放,满足荆州市“大农业”发展的刚性需求,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需求。在信贷扩容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转变“放—收”的短期经营观念,树立“银企共荣”的长期意识,积极探索“培植企业—扶持发展—银企双赢”的工作路子,形成“金融支持—农业回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跟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提高信贷支农效能

资金属稀缺资源,尤其对处于天然弱势的农业经济而言更具稀缺性。如何将“好钢用在刀刃上”,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能,笔者认为,应着眼于发挥信贷资金的资源配置作用,紧密跟进、积极引导和主动服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田间基础设施老化损毁严重、农田灌排不畅、高标准农田比重偏低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支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培育、扶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推进荆州市农村“四化同步”进程。三是支持农业多元性发展。信贷资金应充分发挥资源再配置作用,推动农产品合理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流通效率,改变单一的种养结构。信贷支农还应体现在支持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优质畜禽、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上,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性。四是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信贷支农应有战略性眼光,要加大农业科研、新品种培育、科学种养等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农业发展由依赖资源和物力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转变。

(三)紧贴农村经济主体需求,提升信贷服务水平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信贷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效率化特征,信贷服务应紧接农村需求的“地气”,进一步改进信息及产品服务方式。一是搭建“政银企”信贷及产业信息交流平台。金融机构应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建设、运用“信息平台”,主动对接“三农”,做好宣传工作,收集信贷需求信息,加强常态化沟通。二是创新信贷服务。金融机构在创新信贷产品时,要深度发掘抵质押物品种,进一步创新组合式抵质押方式和信用担保方式,设计出兼具差异化、特色化和个性化的新产品,使信贷服务更加贴近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现状,更能体现现代农业的需求特点,更能满足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

篇13

一是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不高。政府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用于行政支出和人员供养的比例总体偏高,占总共比例的三分之二。二是农业部门中,水气部门事业费支出呈持续增长态势,居高不下。三是在地方农业建设性资金中,农民可以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比重过小。四是在政府农业投入中,一些关系农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项目,如农业品质改良、重大病害控制、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地方财政缺乏立项支持和投入保障,五是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农业科技的投入数量小、比重低,对农村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二)地方政府对支农支出资金投入量缩减

一是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的增长速度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而影响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二是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呈下滑趋势,周期性波动较强,反映了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力度缺乏持续性。三是地方工业资金投入的比重在地方财政总支出中的加重,这就从整体上缩减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份额,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缺乏监督

地方财政一直占据着财政支农支出的主体地位,市一级到县一级层层审批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疏漏问题,缺乏专门的监管部门,使支农支出资金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反而会一定程度上削弱支农支出的总体力度。例如,生活中常见到一个项目有政府多部门的参与,导致最后管理混乱、互不统属,出现问题时相互推卸责任。

二、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的建议

(一)加强地方支农支出在区域总支出中的比例

在实际工作中改变以往的支出比例,健全支农支出资金的增长机制。增加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这是促进地方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现国家农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条件。地方财政对支农支出的比重不但要呈现增长性,而且必须呈现持续性。一是,做好资金的预算,确保农业支出的稳定,持续增长投入。二是加强对三农的投入,确保医疗、教育、文化协调发展,作用于农业经济的大发展。

(二)采用科学化的管理资金政策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在农业总支出中的比重。在中国农村缺少持续性的基础设施投入,而公共基础设施直接和农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只有重视和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持续性投入,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其次,注重对农业科研技术的奖励措施和专项保护措施。

(三)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地方财政收入,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不应被相关财政部门及地方领导私有化和利益化,在现实中,由于农业投入部门分类过多,缺乏统一的领导,致使行政效率偏低。只有在政府内部专设管理部门,同时联合群众监督,才能合理的利用财政资源。实行领导问责制、追究责任、严格管理,杜绝在财政支出中存在的不合理和营私舞弊现象。

(四)建立新的财政支农方式,提高支农效率

一是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点以县为主推进支农资金的整合,通过确立项目,实施项目,使专项资金得以集中使用。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财政支出形式,依据实际,实事求是。二是政府开展鼓励措施,发放专项资金对响应政府项目的先进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三是地方财政支出项目实行招标。为了增加财政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是有效率,可以开展正规的招标。

三、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

(一)农民收入来源结构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式呈现多样性,从单一的农业收入,转变为多种收入方式,如工资,家庭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民受雇于单位和个人,靠出卖劳动获得的,非农业性质的收入。家庭纯收入是指农民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践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传统的农业收入是指,农民从事农、林、牧、渔以及采集、捕猎的收入方式。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农民人力资本数量,农作物耕种面积、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农村产业的结构。农村人力资本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农民来自非农收入的大小。便随着医疗卫生,职业技能等,农民的收入呈现个体化的巨大差异。在相同背景下造成的收益不等情况,影响到了农民的人均收入,从而造成个体化的巨大差异和分歧,既不利于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也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经济增长的步伐延缓下来。

四、农民收入增加的方法

(一)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通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改变轻视农村居民的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一套从上至下、一体统筹的财政结构。财政资金的重点,用于完善农村的义务教育、失业养老保障等公共事业,从根本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和转移支付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健全公共设施的保障体系。落实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

现如今,造成我国各部门间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高的根本原因是,农业部门人员和机构臃肿,许多部门出现了人员编制严重超标,机构重复设立,精简这些机构,不但可以节约投入的资金,还可以减轻和避免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整体的结构的优化。

(三)支持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

加快发展乡镇化企业和小城镇,把更多的劳动力扩散到第二、三产业,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在户籍改革中,支持农民在城镇安家置业。

五、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农业技术效率预估结果

根据我国近几年来财政支出的统计,预估出财政支出系数为δ1=-0.31,而且通过了1%显著性的检测,支出系数为负,说明我国财政支出对于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地方的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业技术效率将会增加二十八个百分点,这也就说明了财政支出对农业的影响未达到预期的结果,支持农业的财政支出利用率相对较低,地方相关部门应该按照政府要求逐步提高财政农业支出所占比重。

(二)地方财政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江苏省沛县为例,该县在“十二五”期间支农财政支出共计68.9121亿元,其中公共支出预算67.3663亿元,基金支出1.5458亿元。公共预算支出的资金主要以农业支出为主,共支出资金50.02亿元。除维护机构运行外,主要实施以下项目工程:农村道路建设3.9859亿元,农村公益事业18.5963亿元,农业保险2.0875亿元,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出9.655亿元,牲畜、粮食良种补贴4.239亿元,农业行政事业单位运行7.0357亿元,河塘整治、沼气改造、畜禽防疫、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补助等支出4.4187亿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