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个人投资估值方法

个人投资估值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3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个人投资估值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个人投资估值方法

篇1

智能化估值客户端Value Go诞生

在这次的金交会上,笔者所在团队推出了一款估值机器人Value go。在笔者看来,Value Go是金融科技领域具有革命性的一款发动机。为什么这么说呢?试想,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股民)还是机构投资者,在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需要解决的痛点是什么?

有两个痛点:一个是这家公司好不好;另一个痛点是这家公司值多少钱。这和买衣服有点类似:这件衣服好不好看?这件衣服贵不贵?但和买衣服的区别在于:买衣服在试穿后就知道好看不好看,而买公司如何判断好与不好呢?此外,买衣服可以货比三家,而买公司该怎么判断贵不贵呢? 基于以上两个痛点,我们研发出了第一代Value Go估值机器人。这是一款智能化企业估值客户端,只需输入代码即可查询2000多家上市公司的优劣势和内在价值,帮助投资者利用价值投资的理念、方法和工具进行投资。我们将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从理念变成了工具。即使是巴菲特,以后也不用每天挨家公司去翻报表和计算公司价值了。

Value Go估值机器人的价值

有了Value Go估值机器人,我们的工作效率在一夜之间提高了7000倍,成本降为1/1250。例如,现在分析师撰写一份报告约需要50个小时,撰写2500家公司的报告需要12.5万小时,而Value Go仅需18小时即可完成。如果请分析师撰写,以每小时支付500元(这个薪酬在金融领域是偏低的)计算,完成2500家公司的报告需要花费6250万元,而使用Value Go的成本仅为5万元。

篇2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9)-0069-03

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资本市场,虽然起步晚却在快速发展着,非理性程度远远高于成熟资本市场,股市波动也较明显,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投资行为比比皆是,这些现象是否可以用投资者情绪来解释?从金融学角度看,这一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特征,研究投资者情绪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一、模型估值对股价的影响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在模型估值对股价的研究文献中,主要从理论以及实证两方面进行分析综述。在模型理论研究领域,Ohson(1995)和Feltham and 0hlson(l995)的两篇划时代经典之作,开创了权益模型估值研究的新局面,他们所创立的包含线性信息动态过程的模型估值成为了理论研究者的建模基础。Ohlson(1995)认为企业价值等于当前净资产账面价值加上未来预期的现值。Feltharnnn和Ohlson(1996),基于现金流变化将公司活动分为现金投资与经营性现金净收入,同时还将无法预测均值为零的现金流变量计入在与估值有关的会计数据内,并以此构造了三维线性信息动态方程组下的模型估值。Gode(2004)对权益估值进行修订,该模型的较新颖的地方在于利率是随机的,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而变化,增强了模型的实用性。Juettner(2005)构建了新的线性信息动态方程组,运用股利无关论及股利贴现模型的假设导出了新的非线性模型估值;模型注重盈余变量的价值相关性,同时忽略了账面价值,使得估值运算更加简化。Yee(2007)基于消费观又推导了非线性信息下的权益模型估值,认为现金流资本化、盈余资本化以及权益风险溢价是决定股票价格的三要素;研究显示盈余对现金流的预测具有促进作用。

(二)国内研究综述

模型估值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对模型本身的研究,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推动了估值理论的发展。模型估值稳定性检验是对模型的实证研究,侧重于对模型估值的有效性检验。陆静、孟卫东(2002)以及廖刚等运用1998―2002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发现每股收益能够较好地解释股票价格,但当市场上充斥了政策和消息因素影响时,公司业绩与股价往往脱节。张景奇(2006)参考Pan和sougiannis(1998)的研究方法,运用股利折现模型、现金流贴现模型对1997―2002年的股票在不同预测期间内的预测值进行计算,并和其对应的股票价格及内在价值进行混合回归分析发现,三个模型对我国股票价格几乎没有解释力。程小可(2008)等以基于线性信息动态过程视野,以向量形式对0hlson(1995)模型进行新的表述,导出了广义线性信息动态过程下的权益估值方法,并将模型拓展至基于P阶历史信息的情形。

纵观上述研究,有关权益估值的问题虽然已发展近百年,随着模型估值的诞生,权益估值的研究也达到鼎盛。但就已有文献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所有的模型并不是万能的,虽然理论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但实证结果都不是非常完美,同时0h1son(1995)中的风险中性假定也与现实中的通货膨胀现象相背离。另外会计制度以及股票发行制度的差异、盈余预测精度问题等都会影响权益模型估值对于股价的解释效果。虽说这些问题在已有文献中已经备受关注,学者们也想尽办法改进模型以期望能更好解释股价,但是在运用已有资本市场数据对模型估值进行实证检验时仍然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分析,这些问题都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投资者情绪对股价的影响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传统金融学认为市场中的交易者都是理性的,Friedman (1953)在此基础上提出,市场中可能偶尔或者存在少量的交易者是非理性的,但理易者会迅速识别出这些非理性的交易者带来的价格偏差,通过套利从中获取利益,市场利益就从非理易者的身上转移到了理易者,而非理性的交易者由于受损就会逐渐退出市场,市场中的交易者仍然只有理易者,股价也随之回归其真实价值并保持平稳。最早提出“噪声交易”概念的是Kyle(1985),指流动易,与现在的含义相比范围较窄。随后Black (1986)对噪声交易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论述,认为在市场中存在相当大一部分的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将噪声当作真正的信息进行预测和投资,增加了投资风险并且使股票价格偏离真实价值。噪声交易虽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研究成果一直零散而纷杂。Bhushan.Brown和Mello (1999)进一步拓展了 DSSW模型,认为即使理易者的交易时间不受限制,噪声交易者仍然有存在的必然性。

以DSSW模型为理论基础,国外学者开始从实证角度探索投资者情绪的度量方法以及股票价格是否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Knneth、Fisher和Meir等(2000)以投资者实力为标准将市场中投资者分为三组,通过验证表明机构投资者和小型投资者的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指数存在显著的反向影响,而中间规模投资者的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指数虽然呈反向相关。Baker和Wutgler (2004)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将市场中的股票按照规模、上市时间、股票收益波动率、企业是否赢利、分红方式、增长速度和企业业绩七个方面进行划分,分别研究在各种情况下股票收益是否与投资者情绪相关。研究发现若投资者情绪较为乐观时,规模大、上市时间长、股票收益率波动小、企业赢利多、分红多、增长速度稳定以及企业业绩较好的股票,在下一期的股票价格将上升。Brown和Cliff (2005)提出新的资产定价模型,认为投资者智慧指数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投资者对市场的主观态度,不仅证明投资者对市场的态度和看法会造成股票价格的波动。Zwergel和Klein (2007)将投资者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研究发现两种投资者的长期预测能力都比短期好,并且机构投资者的预测能力要强于个人投资者。MaikSchmeling (2009)选择消费者信心指数代表投资者情绪,通过对比研究18个国家的情况发现,羊群效应更明显的国家中,投资者情绪对股价的影响更明显。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早期关于封闭式基金折价可以代表投资者情绪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国外有的理论基础上,张俊喜等(2003)从封闭式基金的资产净值出发,证明国外盛行的噪声交易理论不能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而李燕妮、杨贵宾(2005)发现投资者情绪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有显著影响。陈其安等(2010)基于DSSW模型,分别阐述了只有理易者和存在噪声交易者的市场中资本定价的不同,并结合理论公式合理解释了 2005年到2008年之间中国股市的异常现象,提出中国股市的异象很大程度上是由噪声交易者带来的。李学峰、曹晨旭(2010)将市场中的投资者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种,用每类客户的新增开户数分别代表该类投资者的情绪,研究表明两类投资者情绪之间以及二者与投资者收益同时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王一莺和刘善存(2011)选择了央视看盘指数、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指标,通过OLS、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的比较,验证了熊市投资者情绪对股价的影响大于牛市,并且我国资本市场中的这种影响远远大于美国资本市场。

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的研究思路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基于如何解释市场的异常表现而围绕DSSW模型的适用性、假设条件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和扩展研究;另一方面从数据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两者之间的关联,这部分学者的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度量指标的选取和构建、投资者情绪对市场股票收益和个别股票价格的作用途径和机理。虽然两方面都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却都不够完善和成熟,未能形成如传统金融有效市场理论一般的理论体系。国内一部分学者侧重投资者情绪的度量指标的选取,但视野却主要集中在如何选出一个最优的变量,也有少部分人开始选择多个指标综合考虑,然而解释力并不是很满意。另外一部分学者着重用实证回归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是否有显著的相关性,但关于为什么选择这种解释变量和其对市场的代表性并未做出有效的说明。关于DSSW模型的研究国内还比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可能将主要围绕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理论,进一步提出可检验假设,并形成大量实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Baker M,Stein J C. Market Liquidity as a Sentiment Indicator[J]. 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2004,(3):271-99。

[2]Baker M,Stein J C and Wurgler J.When does the market matter ? Stock prices and the investment of equity dependent

firm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 3)。

[3]Chirinko RS,Schaller H. Fundamentals,Misvaluation,and Business Investment[J]. 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

2011,(7):1423-42。

[5]李捷瑜,王美今.上市公司的真实投资与股票市场的投机泡沫[J].世界经济,2006,(1):87-95。

[4]刘端,陈收.股票价格对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不同股权依赖型公司的实证[J].管理评论,2006,(1):31-6。

[6]赵志君.股票价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3,(10):66-74。

The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n the Share Price,

the Investors’ Sentiment and the Valuation Model

PENG Shanshan

篇3

“股市已上涨30%以上,这时多数的鸡尾酒会参加者都会不理睬牙医。整个晚会都围着我转,不断有喜形于色的人拉我到一边,向我询问该买什么股票,就连那位牙医也向我提出了同类问题,参加酒会的人都在某种股票上投入了钱,他们都兴致勃勃地议论股市上已经出现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在8月23日前后有所差别――您一定能够想到,沪综指在那一天冲过了5000点大关。

5000点是一道没有坎的门

事实上,在我接触的很多分析师看来,基于5000点之上的分析并没有多大意义,在那前后:多数股票的估值甚至是价格都没有发生变化,仍有七成个股的价格低于“5・30”时的高点,热门重仓中国联通反而在下调……所以你看,并不是全都是好消息。

但即便在泼冷水,很多业内的朋友和我却都认为4个月内再涨1000点也并非空中楼阁。从决定股市长期运行趋势的条件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依然未改。包括境外投资者在内的众多机构依然有强烈的预期和参与渴望,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持续赢利能力的提高,奥运带来的预期和商机的持续作用,都将保证牛市的运行方向――这是超过八成的机构和研究人员的观点。

但同时,整体行情的“三高”使得大牛市每发展到一个阶段,就要面临宽幅震荡的时期,而A股市场占比较大的散户又加剧了波动的幅度。5・30之后,个股分化严重,更凸显了这一现象。就最近沪深两市大盘的走势看,最近热点频现,个股表现活跃。已公布的上市公司业绩中,有超过75%的上市公司净利实现了增长,业绩增长和新发基金建仓的需求在短期共同拉动了股指上扬,而且这个趋势仍在继续。5000点并不是任何人的目标,只是因势利导的结果,或者说,在普遍预期良好时的实况反映。没必要因为上了5000点而调仓,当然,前提是你已认清形势――股指拉升,但个股或者是个人投资者难赚钱的局面在愈演愈烈。

我们还有很多选择

短期内,我们面对的是这样的局面:受通胀率影响的资金入市需求、半年报上市公司赢利增长的业绩炒作、新发基金的建仓需要。在研究这三个方面的变化,将为接下来的操作提供借鉴。

受“个人可投资香港”试点和QDll开始运作的影响,9月初会面临部分资金流出的局面,但相对21万亿的总市值而言,影响虽有,但不会很大,但“A+H”股型股票的A股价格上涨空间不大,如海螺水泥、中石化等。资金面的有利因素是:受投资者热捧的缘故,新发基金必须要在3个月内建立仓位。据不完全统计显示,6月至8月三个月的新发基金规模超过300亿,因此基金一贯热衷的龙头股、金融股将维持稳定的升势。

受物价上涨影响,消费类股票受到炒作,目前来看这一行情仍有继续的空间。比如晨鸣纸业最近拉升就是受到涨价预期的影响。如果个股拥有综合业绩情况的支撑力,就有了投资价值,但是在营收上有所体现的,并不一定是企业赢利能力增强的表现,投资者应有所区别。而绩优上市公司往往会率先公布业绩,这一规律的结果是业绩浪规模和对市场的影响将回落,业绩超过预期的个股和绩优蓝筹在未来仍有机会,尤其是绩优龙头股容易受马太效应的影响,在资源和资金上领先于同行业,在通胀时期有更强的保值效果。

此外,行业周期对短期的股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进入冬季,能源类企业会进入到景气周期,可以提前建仓,选择基本面良好并有强烈年报预期的上市公司。

上涨自然也带来风险

虽然5000点后市场依然拥有众多有利条件,投资者仍不能忽略风险的存在。华尔街有句老话,下跌产生机会,上涨酝酿风险。即便股市是多方力量的综合体现,学过几处物理学的人都知道力的作用的结果――抵消反方向力,因l比我们不能对可能产生反方向力的情况股视而不见。

估值过高,尽管这是一个泛滥的话题,却有着最实际的意义。沪深股市目前的行业估值,已经明显高过国际水平而且快要逼近历史最高点。尽管我们可以拿时易而事异的理由解释,但高估值带来的高溢价已经使部分股票远离了价值投资中枢,仅留有炒作空间,对个人投资者的危害极大。建议投资者不要全仓操作。至少保有25%的现金,并重点投资于蓝筹或者是二线蓝等,避免承受估值泡沫带来的风险。

而因为个股分化严重,很多前期大涨的品种都有技术性调整需求,因此逢高减仓、调整过后再重新买入有必要成为散户的操作常态。此外,解决分化的另一个办法是持有受追捧行业的股票,而不是把投资分散到各处,金融、能源、房地产仍是这一阶段的主题。

5000点后谨慎理财

在股市走牛的最近两个月,各地的楼市也恢复了上涨速度。究其部分原因,股市风险加大,资金寻求更安全的出口的可能性很大。事实上,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基金同样是控制风险或者是分享收益的选择。

篇4

QDII和QFII分别涉及内地市场资金出入,是内地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但在资本账户仍受管制条件下,目前QDII和QFII所涉及的资金出入只限于机构投资者。如果把资金的出入放宽至个人投资者,则QDII和QFII就会分别升级为QDII2和QFII2。

从资金流出方面来看,人行所指的“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实际上与2007年曾经提出的“港股直通车”相似,皆属于“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投资境外”的一种方式。由于市况今昔不同,当时内地个人投资者欲通过“港股直通车”投资境外的强烈意愿,目前已相对降低,加上内地当时曾推出的QDII基金大都铩羽而归,即使当局能尽快推行QDII2,内地散户投资境外的意愿也不会很快回升。

此外,人民币币值持续处于上升通道,也不利于内地资金投向境外。本币升值,会使海外投资的吸引力大为下降。资金出境投资,本币须兑成外汇;而投资期满,外币又须兑回本币,如果彼时本币升值,则带来汇兑损失,侵蚀投资回报。而且QDII2试点计划仍处在准备阶段,监管当局日前也表示,对允许出境的个人投资者需进行遴选,他们必须符合一定的资质。因此,综合来看,QDII2近期内推出的可能性并不大。

QFII短期扩容的几率又如何?据外汇局公布,截至去年底,QFII自推出以来已累计获批的额度达374亿美元。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自推出以来已持续优化,经过三次获批,投资额度由最初的200亿元增至目前的2700亿元;投资形式由8∶2的债股比例演化至可全数发行A股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投资机构亦由原来只有中资基金或证券公司在港的分支机构,扩大至香港金融机构。

将QFII和RQFII从机构层面放开至个人层面,QFII和RQFII就升级至QFII2和RQFII2。将QFII和RQFII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10倍,也就意味着未来容许外资来华投资的QFII额度,加上通过政策放宽至境外个人投资者(QFII2)而扩大至3740亿美元。在RQFII方面,根据郭树清的说法,新增额度即RQFII2将不包括在现有2700亿元规模的RQFII之内,表明RQFII未来将以机构和个人双线并行。如果RQFII也扩大10倍,也就意味着通过扩大机构投资者规模,以及放宽至个人投资者领域,未来RQFII的规模可增至2.7万亿元人民币。

就市场意愿而言,相较于内地资金投资境外的热情相对下降,境外投资者进入内地股市的意愿却十分强烈。从市场容量来看,目前QFII和RQFII在内地市场仅占1.5%~1.6%,占比极低,即使流入资金规模扩大10倍,对内地市场的容量也不构成威胁。另外,内地监管当局对内地股市引进外资,改善内地投资者结构,提高市场气氛等,持正面和积极的看法。因此,相比QDII,QFII扩容的可行性更为乐观。

不过,相对于境外机构层面,QFII放宽至境外个人层面的开放进程都将较为缓慢,因为就监管层面看,个人投资者短线操作比重较大,恐存风险。因此,尽管QFII扩容的难度小于QDII,但QFII规模的扩大也不会一蹴而就。

“B转H”是B股改革的

一种成功模式

2012年12月19日,内地首只“B转H”——中集集团B股转H股正式挂牌港交所。“B转H”模式开通了内地居民持有H股的先例,为未来打通内地个人投资者买卖港股拉开了序幕,也为香港股市发展开启了新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开启了B股改革的热潮。

B股市场设计之初以筹集外汇资本为使命,但该使命在2000年后基本完结。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汇盈余大量涌现,红筹股、H股在香港大量发行上市,以及内地企业成批赴海外融资,B股市场筹措外汇资金的功能渐渐丧失,交投清淡,流动性变差,融资能力丧失,逐渐被边缘化,其估值长期大幅低于A股市场。

B股市场出路何在?去年以来,B股改革出现了新的转机,其中,B股中集的股改探索最具指导意义。去年7月16日,中集停牌;8月15日,中集A+B转A+H方案,计划将已发行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及交易。B股原股东可选择行使现金期权,由公司安排的第三方提出收购其股份的要求,也可选择继续持有H股。12月19日,中集H股(2039)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交易,开创了B转H的崭新模式,为B股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成功经验和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在营造有利环境,助推B转H的改革。2013年1月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正式实施,废除了原有一系列财务规定及对应的前置程序,为B转H提供了便利。而且,证监会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以规范B转H的行为。香港联交所管理层也表达了欢迎B转H在港上市交易的态度。如果内地、香港两地市场都有意推进,中集的B转H模式无疑会成为众多B股的选择,相信许多内地A+B上市公司会循这种途径解决B股遗留问题。

B股遗留问题的解决

需多元化方案

然而,并非所有内地B股公司都符合H股的上市标准。根据香港联交所上市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测试、最低市值、公众持股量、流通比例等11个方面都需满足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在财务测试、最低市值方面,上市公司必须维持不少于3个财政年度的营业记录;上市时市值不应低于2亿港元等。在公众投股量、持股人数、流通股比例方面,上市公司公众持股占公司发行股本的比例不得低于25%,或以市值计达5000万元,以高者为准;公众股东不少于300人;流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总额不低于15%。另外,企业的拥有权和控制权在至少最近一个财政年度大致维持不变等。

目前,深沪股市共有105只B股,其中85只为双元上市,即在A、B两个市场挂牌的A+B(其中深市有41只、沪市44只)。以香港联交所的上市条件衡量,估计只有约40只B股能满足上市门槛的要求。对于这些符合H股上市要求的公司,将B股转板到H股是明智的选择。

篇5

基金的资产净值是由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债券市值和货币现金三方相加得到的。由于有价证券的价格不断变动,基金净值估值的重点就在于对基金所持有的有价证券价值进行估值。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号(基金净值表现的编制及披露)》第3条规定,基金应当按照《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的估值原则,以及基金契约和招募说明书载明的估值事项对资产进行估值。具体应符合以下要求:(1)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应于每个交易日当天进行估值。(2)任何上市流通的有价证券须以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市价估值(封闭式基金按平均价估值,开放式基金按收盘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交易日的市价估值。配股和增发新股须以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票的市价估值。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按成本估值。证券交易所市场未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的,按最近交易日债券收盘价计算得到的净价估值。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按上述方法进行估值不能客观反映有价证券的公允价值,基金管理公司应根据具体情况与基金托管人商定后,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值。(3)债券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收入、买入返售证券收入等固定收益的确认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4)股利收入的确认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笔者认为,依据以上关于基金资产净值估值的政策,按照市价对基金资产进行估值忽视了基金净值中未实现利得所隐藏的风险,并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估值日的市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基金净值的实际价值,由此也造成了目前基金净值估值的困境。第一,估值日的市价往往是成交量一定时供求双方所能达到的均衡价格,而当基金大量持有某只股票,在实际清算时却会由于股票的大量供给使实际成交价格低于现时的市价。这一情况,与资产非流动性理论中批量折价假说对基金折价的解释原理一致,基金净值的估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基金折价。第二,根据规则要求,封闭式基金按平均价估值,开放式基金按收盘价估值,同时《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又规定,封闭式基金至少每周公布一次基金净值,开放式基金则要求每个开放日公布。由于基金管理费用与基金净值直接联系,基金管理者就有人为操纵持仓股票价格的动机。就市价的选择来看,采用估值日均价优于采用收盘价,因为操纵收盘价比操纵均价容易。一般而言封闭式基金都选择每周公布,因此封闭式基金的净值是每周五的日均价的估值,这样的政策安排同样会促使基金经理在周五的交易中利用大量资金拉高重仓股价格,从而提高基金的周末净值排名;而另一方面,每日公布基金净值,会促使管理者过分关注短期投资收益,不利于市场长期投资观念的形成,使得市场波动越趋剧烈。第三,对于持有股票发生涨、跌停板,以其涨、跌停的价格估值会出现较大偏差。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占据了绝大比重,相关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所占的比重越大,股票价格波动也越大;并且,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使得市场内部存在较多不规范操作,风险因素较多。由此,我国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涨、跌波动剧烈,某些股票会连续多个交易日出现涨、跌停板,并且大量的买人和卖出委托不能成交,在这种情况下该股票的停板价格已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如果基金大量持有这类证券,按市场交易价格计算的这部分基金资产价值与实际可实现的投资收益就会出现较大差异。第四,持有流通受限的股票,其估值也存在一定问题。流通受限股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重大消息或其他原因而暂停交易的证券,在暂停期间没有市场交易价格,依据政策规定应以最近交易日的市价估值。如果暂停交易时间较短,并且证券基本面和市场行情也无较大变化,这时用最近交易日价格进行估值可能不会出现较大偏差。但对于那些暂停交易时间较长,或暂停期间上市公司发生重大变化,或暂停期间市场走势出现大幅波动反转等的证券,最近交易日价格可能已与该证券实际价值相差甚远。比如当前的股权分置改革,G股停牌后复盘价格往往出现与理论预期相反的走势,如果基金持有这类股票,在暂停交易的这段期间,其净值的估值就会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误差。另一类流通受限股票主要是指基金投资于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开发行股票网下配售部分在发行时明确一定期限锁定期的可交易证券。基金投资于面向特定对象发行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股票价格的公允性将很难确定。而对于有一定锁定期的证券,依据政策,配股和增发新股以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票的市价估值,而这一市价能否代表新股上市后的可实现价格;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按成本估值,在经过一定锁定期后,市场的走势、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又能否保证股票成本价值的不变,这些都会影响到估值的准确性。

二、基金资产净值估值方法的改进与评判

以股票的交易市价作为股票价值的估值体现了一定的公允性,但由于股票和股票市场相对于其他标的物和交易市场具有其特殊性,这一估值方法在实务的应用中就存在一定不足,本文探讨的改进方法将站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角度,更着重于会计信息编制的稳健性原则。第一,对基金持有的股票,特别是持有的涨、跌停股票仅仅关注其价格是不够的,还应考虑价格背后的风险因素大小。这里风险因素的衡量指标采用市场(行业)平均市盈率(如果上市公司收益为负,可以采用平均市净率),如果基金持有涨、跌停股票,其市盈率超过同期市场平均水平,则以市场平均市盈率调整其现有股价;而对持有的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股票,基于稳健原则应不作调整。第二,由于基金持股的批量折价问题,当基金持股数占该股总流通盘比重在一定界限之上时应以某一修正系数对其现价进行修正,使其修正估值低于现价估值。第三,对于封闭式基金每周公布基金净值,由于存在基金经理在周五人为操纵拉高重仓股股价的可能,用周五均价估值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采用周均价,则可以较好地反映基金持有股票这一周的价值表现,但是周均价在会计信息相关性这一基本特征方面又不如日均价。基于以上的考虑,从稳健性的原则出发,可以采

用周均价与日均价孰低来估值。而对于开放式基金,由于其在开放日均面临着申购与赎回,因此必须每日公布净值,但为防止基金经理的短线炒作,采用日均价好于采用收盘价。第四,对停牌时间较长的股票,应该参考大盘指数的变化幅度,对最近交易日的价格进行即时调整。第五,利用股票估值模型对基金持有股票价格进行估值。目前股票估值模型理论发展较快,从传统的股利贴现模型,到金融工程中普遍应用的蒙特卡洛法、树图法、有限差分法等,可以利用以上模型对基金所持股票价值进行估值。

开放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本身是由资产净值直接确定,但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则是在二级市场上形成的市场价格。这一市场价格是以封闭式基金的资产净值为价值基础,并受整个证券市场走势影响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认为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与其单位资产净值、证券市场走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依据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变量间若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则可以对变量建立协整模型。因此,对以上提出的几种估值方法,哪一个估值更贴近资产价值,更贴近市场的判断,可以建立一个评判规则:如果在该方法下,某只基金的市场交易价格能与其单位资产净值、大盘波动存在一个协整模型,则可以选择其作为估值的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