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立足于一定理论、着眼于教育实践的概念,其操作层面的研究与尝试是这一概念主体的根本价值。所以,客观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认识其重大而深远意义、探寻其可行性,更有利于采取可操作性策略、全面实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局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将人文科学纳入社会科学,忽视了人文科学自身的特质及其在教育思想、理念方面的特殊性质,形成教育模式的分野;同时普遍采取“专才教育”,增加自然学科的比重、减少或淡化人文学科,造素质教育的失衡。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愈来愈多,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层面。目前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较为缺乏,主要表现在:专门指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少,而有限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又存在着文本性强、操作性差等问题。与此同时,实践层面的研究又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在探讨具体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问题上,没有对校园和社会两种人文资源实现同时开发与利用。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局限
从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来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缺失,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缺少人文氛围的营造,没有或缺少人文素质教育的专门机构和专职教师。同时,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路径不当,具体表现为抽象的“口号式”说教和形式上的活动,没有落实到日常工作范畴之中,缺乏常态机制;一些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从属于大学德育课当中,只有在课堂上才会轻描淡写地涉及一下,不能进行专门性的人文素质教育。从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来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生活品位较低;部分大学生现代意识较薄弱、思想情感上带有一定的保守性,相当多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与责任感;在价值观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带有浓厚的功利性,自私自利思想严重;在法制观念上,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淡薄,违犯校纪、校规甚至违法行为屡有发生。
二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群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必然要求。因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和准备阶段,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科学素质,而且还要有优秀的人文素质。只有这两方面的积淀完全兼备,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才是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如道德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等,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提升人文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
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进入了新的综合发展的阶段,科学知识不断地交叉、渗透,日益呈现出综合化的倾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摒弃专业划分过窄的观念,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素质的综合性。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参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而人才质量的评价取决于人才自身的物质属性即专业属性和精神属性即人文属性。所以,专业属性和人文属性兼备的人才才是达标的人才,才最具竞争实力。为此,高校必须一手抓专业教育、一手抓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质量合格的人才,才能正面影响和扩大高校的对外知名度、逐步树立起高校自身的品牌,进而才能整体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本文重点从实践层面上力争突破从前对人文素质教育只局限在校园内的静态研究模式,既要立足于高校内部又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在“内引外联”的互补与互通中充分发挥高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共同指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体如下:
(一)立足校园,全方位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1设置人文机构。高校自上而下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设立不隶属于任何二级教学和行政单位的专职而独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构。它是一个由人文学科教师组成的专职教学研究团队,在校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并对其负责,组织开展全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组建一个独立的人文素质教育教研机构,具体领导并承担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是切实开展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组织保证。
2营造人文环境。以人文景观、校训、网站等有形载体,全面营造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以实现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真正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目的。高校内部的标志性建筑、纪念碑、校史展览馆、校训、校歌、校园网等共同构筑的校园有形环境,蕴含着本校的发展历程和专业特色,潜藏着深厚而无可替代的文化积淀,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为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人文环境。高校要积极挖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使置身其中的莘莘学子能够用心感受母校的人文氛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在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中将积极高雅的人文环境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精神,并付诸自觉的人文情怀和行动。
3传播人文理念。顺应当下儒学升温的新形势,高校通过组织讲授儒学经典,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进一步弘扬以“仁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儒学中的“仁义”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认识,丰富其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提高对民族传统美德的认知和理解,自觉把握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通过对“仁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可以使青年学生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懂得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按照“仁”的要求“反求诸己”,遵循“义”的路径,在实践过程中努力规范自身。“仁义”的熏陶将会使青年学生明白珍惜现实生活和自强不息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通过讲授儒学经典进行人文理念的传播方式,能够迎合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崇尚与认知,势必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4开展人文活动。通过对经典诗文、书画、影视、戏曲等公共艺术的欣赏,陶冶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通过参与高雅的艺术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人文精神。艺术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正确评价各种不同思想倾向的艺术作品,鉴别艺术作品中各种事物的美好与丑恶、高尚与低级、文明与野蛮,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人际各阶层的交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趋于和谐。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态度、协调能力能获得感性的体验和有效的训练。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和谐群体关系的形成。
(二)着眼社会,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主要集中在各省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均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文化场馆,因地制宜并充分利用这些公益性文化设施,可以为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流的社会教育资源。
1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社会教育资源。要使当地的人文场馆、教育基地成为常态性的人文教育资源,实现与高校人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其一要对当地社会教育资源的功能性问题、即本身所固有的教育属性有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位,使其所要发挥出的教育功能有明确的针对性。其二要具体研究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外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对接的问题,既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教育资源的特定思想内涵,又要结合高校自身制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总体规划,使二者的科学对接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实效。
2建立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的经常性互通机制。在校大学生应该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专门机构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公益活动,使自己在全程参与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从中得到社会的真实评价,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有新的切入点;高校还要主动走向毕业生用人单位,明察暗访本校毕业生在社会用人单位中在敬业、合作、创新、抗挫等方面的表现,从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社会评价同样也是高校不断改进与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这样,将大学生社会活动环境所反馈的社会评价作为我们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使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问题,实施好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最具社会效益和国家利益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经常性工作,而且也需要大学生、高校与全社会的通力联动。只有这样,人文素质教育才能被视为一个全社会的大事提到议事日程,并在求真务实的行动中实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目的。
参 考 文 献
[1].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钱理群.大学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赵稀方.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
2.1完善必修课程体系
首先,在临床医学专业增加《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学心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的课时数,丰富教学内容,严格控制教学质量。注重早期临床人文素质教育,在初期增设《医患沟通》和《医学导论》等课程,使学生能够较早接受临床医学人文教育,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以便日后更好地开展临床工作。《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分阶段方式进行授课。改选修课《大学生心理教育》为必修课程,强调人文素质课程重要性。为人文类课程设立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学以致用,加强教学效果。
2.2拓展选修授课途径
与各类网络课程平台开展合作,增设部分人文选修课程,扩充课程资源库,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部分课程采用网络课堂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得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接受更多的医学人文教育。同时,要求学生人文类选修课程至少达到一定学分。
2.3注重专业课程中的渗透
组织专业课程教师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培训,使其在专业课程授课的同时,将人文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结合课程自身特点,探索医学人文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方式。如:人体解剖实验课程授课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向捐赠的尸体标本鞠躬等。专业实习、见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医学人文融入到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当中,从多个角度给患者以温暖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有效地完成与患者及家属之间沟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更好地践行医学生誓言。
2.4营造课外人文环境
举办一些高水平的人文素质讲座,开设名家讲坛。组织高品位的校园人文活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课外实践、激活社团、举办各种人文竞赛,让经典文化活动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品牌和特色。专设校园人文网站等活动培育医学生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品位。总体规划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布局,充分发挥校训石、文化广场、校史馆等校内人文设施的作用,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5]。
2.5发挥校内媒体作用
按照“模拟、仿真”的思路。通过建立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模拟诊室等现场环境,采用模拟病房教学的模式,使学生在近似临床情景的环境下学习,通过设计、模拟临床病例、临件场景的再现,启发学生对其蕴含的医学人文素质知识点和人文精神的把握,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
2.面向问题解决的互动式教学法
即提出实际病案,启发学生通过分析,做出初步的医疗决策。通过面向问题解决的互动式教学法,以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以互动式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般由1~15名学生和1~2名教师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相关材料,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导师,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3.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移动学习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电子课件、CAI教材、文字建材的建设,改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教学方法抽象、乏味、难以理解的弊端,从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师生互动性,进一步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独立学院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网站的建设,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建设,探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移动学习模式,实现网络化管理和网上辅助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促进网络教学、远程教学。
4“.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宏观指导,学生自行设计临床诊疗的急救、就诊、手术谈话,医疗礼仪等场景,分别扮演不同角色,摄像后,回放讨论所蕴含的医学人文精神和知识点。如“临床各种情况下的病人问诊”探究性实验,教师讲授示范问诊的基本技能和人文关怀中的要点,学生自主练习,自行选择不同案例,查阅资料,设计问诊方案,具体实施,自行进行问诊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总结,分别由同学和老师做出评价和分析。
二、构建独立学院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立体化教学体系
1.构建一个基础,一条主线,全程渗透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以高校“两课”为基础,以医学具体专业课程为主导,以医学伦理学为中心,以医学心理学、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哲学、医疗卫生法规、制度等课程等为辅助的贯穿于医学教育始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2.重视人文素质课程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虽然国内不少高校已出版的一系列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教材如《临床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应用卫生法》等,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仍存在视频音像教材相对缺乏,各套教材体系不够完备,标准不够统一,内容长短不一,使用范围相对局限等缺点,因此编写一套体系完整、适合全国范围通用的标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材,已经是势在必行。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文化氛围
独立院校应该根据各自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组织各种形式的讲座、辩论赛、书画展、演讲赛、临床技能学竞赛、文艺演出等拓展医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不断渗透人文思想,把各门课程有机结合,全面充实医学生的人文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锻炼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效果。
4.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独立院校和医学内,应该积极发挥独立学院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医学生通过大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体积极参与各类具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与献血、器官捐献、红十字会捐赠、爱国主义教育、义工、义卖等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觉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的潜移默化作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甘愿奉献的牺牲精神。
5.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的移动教学平台
独立学院医学院校应该充分整合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氛围,如平面媒体以校园的广告栏、各类宣传栏、宣传标语等,或者以通讯软件、QQ群、微信圈、博客等,充分利用这些媒体引导和推动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的正确树立,有助于开拓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实现多样化、立体化、全覆盖、全方位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立体化渗透。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族群对文化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并因此产生的归属意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的文化总汇,既包括汉民族文化,同时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就是认同自己归属于中华民族,就是愿意承担起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核心凝聚力所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历史上也是多民族文化、宗教融汇、交流的地区,民族成分多、文化和宗教交汇,造成了这个地区文化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因此在新疆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素质的好坏对祖国的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新疆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就要牢牢抓住高校这一阵地。
一、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危机
第一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历史、语言、习俗、宗教、生活环境等影响,片面重视本民族文化而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新疆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群体之间交流范围窄,封闭性较强,加之长久以来经济欠发达,缺乏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又由于少数民族,尤其是南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不高,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的能力不够,这些原因导致他们与社会的脱离,很难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总体而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够。
第二部分地区存在,片面地把中华文化归结为汉民族文化,而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缺少应有的重视,同时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误解,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就是汉民族,这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缺失。
二、解决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应对措施
第一,革新教育理念,转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传统思想认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课程设置里,多加入相关课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造成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而与其他学科无关的错误思想。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体现在任何学科中,而不是单一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中。
第二,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营造文化氛围。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补充与延伸,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自由,已日益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可举办“文化大讲堂”等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中华文化的知识讲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设置书法、绘画、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实践课程,邀请民间手工艺者进行现场的演练及教授,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可以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三以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深深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利用各种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进行教育,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汉民族最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除了汉民族传统文化外,还有别具特色的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共同组成了一副生动活泼的民俗节日画卷。首先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各类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例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民族歌舞联谊等。其次要加强民族间的了解,可以采取民族间互相学习民族文化的方式。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 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激烈的变革,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校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教育理念,用先进而富有感染力的大学精神,熏陶和培养着新时代的学子们;采取灵活有效,而又深入细致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认识、了解、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文化研究导论》2004年版,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学概论》2003年版,陈华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3]《民俗学概论》2005年版,钟敬文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4]《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2007年版,仲富兰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吉珍(1963-),女,河南固始人,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写作学方面的研究。(河南郑州450044)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46-02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繁荣、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经济社会剧烈转型和科学技术迅疾发展的外部压力下,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持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具有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人才,而其中学习型组织的发展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尤其构成了值得注意的挑战。对于高等院校来说,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来看,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显然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
一、“学习型组织”的含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发展逐渐活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教授在其所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次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学习型组织理论尚在发展之中,对于何谓学习型组织,总体上说存在两类观点:一是将学习型组织看作是一种新型的组织架构模式,从分析组织中的学习(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入手,着重强调这种组织所具有的区别于传统等级制组织的特点;二是将学习看做是战略过程模式,从对战略变革重点的历史演变分析入手,着重强调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新的战略变革模式的优越性。对于个人来说,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以下要求:
1.系统思考的要求。学习型组织要求组织成员善于进行系统性思考,需要运用系统论的视点来观察和处理各种遇到的问题。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某一系统之中,系统内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思考是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圣吉认为,人类的大部分问题是因为缺少“系统思考”所致,因此个人和组织掌握“系统思考”方法非常重要。
2.团队合作的要求。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更为注重成员之间为组织愿景和目标的实现而共同的合作过程,而不仅仅是强调个人的学习能力。团队学习与个人学习相比较,最大的特点是学习成果共享。团队成员通过深度会谈,坦诚地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看法,使形成“观点”和“认识”的思维方式方法浮现出来,接受团队其他成员的剖析,从而打破思维定式,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3.终生学习的要求。学习型组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念,它要求个体成员和组织本身都具有终生学习的心智习惯。学习型组织提出了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双重要求。在学习型组织内部,保持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被鼓励和提倡,这种组织中存在着某种能够推动其成员不断进行高效学习的机制(如双环学习),鼓励探索和对话,并能够不断地为其成员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成员的学习来完善自身。
二、学习型组织视角下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分析
1.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化问题。当前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各种人文内容的讲座、论坛等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标志性符号,这些教育固然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它存在着严重的形式化问题,大学生是否切实体验和接受了人文知识的熏陶是一个需要深入调查的问题。即使接受了碎片化的人文知识,也仅仅能停留在表面上的教育,内在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缺少进一步的改变。这样的人文素质教育,仅仅具有形式化的外表,而难以将“知识”真正“转化”为素质。
2.人文素质教育的被动化问题。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严重的被动学习的问题,大学生往往很难主动设置自己希望的学习方式、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各个地区和高校也往往匮乏自身的特色。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看,问题在于在这种被动式接受人文知识的场景中,个体很难发展出主动性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素养。个体对知识往往陷入一种被动回应当中,往往会将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视为学业任务的一部分,抱着完成任务和拿学分的心态去接受教育,自然效果有限。
3.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子化问题。所谓“原子化”,是指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者往往将大学生视为原子一样的单个的个人,而没有将其视为可以发展出互动关系和学习潜力的团队。从学习型组织来看,团队合作的精神是个人与组织获得持续互益的基础,只有融合到组织的团队工作当中,个体的力量才能塑造出组织的发展潜力。然而,当前高等教育普遍缺失这种培养团队精神的教学方案,不仅在专业学习中缺失,人文素质教育这样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阵地也往往没有自觉承担起发展大学生团队意识的责任。这样不仅不利于建设合作的团队,也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创造,团队往往是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器皿。
三、学习型组织视角下的人文素质教育发展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校的人文素质存在的多种问题,使其显然难以满足学习型组织对个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学习型人才的缺失必然会导致国家和社会在应对激烈的学习挑战和知识竞争时处于被动地位,而人文素质教育的灵活性和弹性使其成为可能塑造学习型人才的关键方式。本文建议通过以下方式来改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1.将培育学习型人才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应当得到不断发展。当今时代,知识的积累性、传播性和互动性特征非常明显,传统的封闭式学习手段已经难以塑造出成功的具有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团队思维的人才。因此,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应当积极弥补传统教育的短板,将培养学习型人才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应当对大学生在团队意识、系统思考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此作为基本凭据来制订详细和系统的学习型人才培养计划,而不再依靠分散的、焦点偏移的、短期化的目标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2.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知识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人文素质教育倾向于以碎片化的人文知识作为教育的内容主线,这种僵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与学习型组织的要求相差甚远。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首先,要通过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精神和理念融入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当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出学习型人才培养的细节和手段;其次,应当促进师资力量的扎实培训,选择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师来主导课程设计,尤其是要加强对教师在学习型组织方面的知识培训;最后,要针对不同层次、专业和需求的大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避免过去人文素质教育的单一化倾向。
3.形成构建学习型人才的多维教育网络。学习型组织是支持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而学习型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各个教育主体的联合行动。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应当成为培育学习型人才的网络中枢,不仅自身要不断形成创新型、学习型素质教育的新形式和新手段,也应当积极联合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学习型人才的培育。各个院系、团学工作部门、社会企业、民间组织等都是潜在的合作对象,都在不同的侧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素质和思维方式的塑造。人文素质教育部门应当同这些行动主体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各种互动性强、有内涵、有特色的方式来形成学习型人才培育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门类偏少,学时比重偏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他们热衷于考级拿证、热衷于上网冲浪,而阅读诗歌、欣赏高雅音乐的不多。鉴于以上情况,许多高校开始重新修订教学计划,加快人文课程改革。经过几年努力,医学院校的人文学科建设出现了一些可喜势头,但总体来看还是十分薄弱的,大多数课程是依据教师的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的整体规划,课程安排不够严密,随意性较强,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近几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对人文教育认识的重视,以及部分医学院校合并入综合性大学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师资较强,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医学人文学科的水平离它应当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医学人文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二、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医学人文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
医科院校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识,把人文教育曲解为人文学科教育,认为开设了人文课程、讲授了人文知识就是进行了人文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对学生的内化教育机制。人文知识被老师概念化地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学生仅记忆这些知识的表面含义,而没有理解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人文课程的评价主要采用理论课程考核方法,采用开卷或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的人文知识,且考试结果与学分挂钩,学生为获得学分而学习。此外,医学人文课程归为一般素质教育范畴,没有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1]。
2.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在医学教育上,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忽视人文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施文理分科,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长期对立的局面。医学教育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够,单纯追求专业技术的提高,虽然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但课程设置较为单一,选修课为多,课时相对偏少,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3.医学人文教育师资匮乏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起步较晚,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医学人文教育横跨医学和人文科学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师资素质要求较高,但专业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非常少,医学人文教育多由人文科学教师、医学专业教师或医学教育管理者兼职,医学专业教师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教师缺乏医学知识,教师的知识结构欠佳;较少开展对医学教育领域教师的人文课程培训,使得教师人文修养的后续培养不足。
三、医学人文课程实施策略
1.合理设置医学人文课程
按照循序渐进、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原则,分阶段构建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第一阶段为人文课程基础内容学习阶段,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主要使医学生了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医学及医学这个职业的相关知识有正确的认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临床医学导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第二阶段为人文课程综合内容学习阶段,在大学三、四年级进行,结合专业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卫生经济学等。第三阶段为人文课程应用阶段,在大学四、五年级进行,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医疗和社会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能力锻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集中见习、分散见习、案例讨论、实习等。三个阶段相互联系,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师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影响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引进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的双领域人才、教师人文素质培训、聘请外校医学人文专职教师等方法解决。此外,在医学人文专职教师的待遇、地位等方面加以重视,出台相应政策支持鼓励其继续教育和深造,避免医学人文专职教师人才流失。
3.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5] 耶鲁校长:本科教育核心是通识[EB/OL].(20150915)[20160116]. http:///a/20150915/065846.htm.
[6] 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M].张晓辉,马昕,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7] Peter A Facione.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M]. Newark: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2.
[8] 武宏志,周建武.批判性思维――论证逻辑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9] 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M].顾肃,董玉英,译.第8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
[10]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11] 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12] 郑祥福,李润洲.培育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的重要维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3] 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思・布鲁德.思想的力量[M].李宏昀,倪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
[14] 庞思奋.哲学之树[M].翟鹏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 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M].张卜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 罗伯特・沃尔夫.哲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
[17] 饶毅.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的重大缺陷[EB/OL].(20151218)[20160105].http:///mrdx/201512/18/c_134930602.htm.
[18]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3):31.
[19] 汤广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德里克・博克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J].教育学术月刊,2012(3):11.
[20]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 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21.
[22] 刘长锁.摒弃教育中的急功近利[N].光明日报,20120530(14).
[23] 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翻转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M].杨彩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
[24] 冯增俊.香港高校通识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4(8):68.
[25] 张志伟,欧阳康.西方哲学智慧[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
[26] 罗伯特・所罗门.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M].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7] 伯特兰・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M].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8] 斯特拉・科特雷尔.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M].李天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29] 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M].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65.
[30]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8.
[31]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9.
[32] 蒙艺,贺加,罗长坤.美国医学课程改革历程中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变迁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3(4):9296.
[作者简介]张广德(1963-),男,河南许昌人,辽宁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辽宁沈阳11016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44-03
素质,即素养、本来的品质。大学生素质,也就是指大学生应该具有的素养。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哲学等方面的修养,与文化、文明密切相关,包括高远的眼界、开阔的胸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职院校应该承担的重要使命。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并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强化。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影响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表现
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整体上来说比较差。具体来说,表现为缺少人文知识,如不知孔孟为何人,不知四书为何物,导致实际生活中不会写文章,表达能力欠缺,不会与人交往,难以融入社会;虽然了解歌星名人,熟悉时尚达人,却不懂经典,缺少品位。行为上自由散漫,沉溺于网游,贪图物质享受,一味追求品牌、名牌;纪律观念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做;精神上过分强调自我,不能容人,没有理想与目标,没有科学思维品格,更缺少问天问地的精神,只盯着眼前利益,绝少会仰望星空;不会悲天悯人,更少家国情怀。
(二)人文素质缺失的影响与危害
1.缺少人文素养,不利于修身养性,影响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与成长。人是渺小的,又是伟大的;生命既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人文素养要求我们体味、感悟人类的伟大与渺小,领会洞察人生的短暂与永恒。学人文的意义在于修身养性,培养情操,提升品格,思接千载,心骛八极,俯仰天地,游目骋怀,以必然王国走向自由彼岸。只有注重修身养性,成为品德高尚之人,才能志存高远,不为名缰利索缠身,才能养浩然之正气,极风云之大观。现代人普遍浮躁,一味追求“成功”,急于功利,无处不在的商业利益的操控,附庸,迷失、空虚占据了人们的心灵。面对苦难与灾害,人变得麻木,心变得僵硬;面对美好事物也失去感觉,只剩下私欲、占有。这样的人多了,本身都不幸福,更遑论造福人类苍生。
2.缺少人文素质,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缺少人文素质,只关心技术以及技术带来的实际利益,人很容易成为技术和知识的工具;缺少人文素质,只知道追求物质享乐,极容易成为“物质主义”,心为物役,不会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进行思考,不懂得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当然也就不可能把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美育可以提高人的情商,使人懂得美、懂得爱,理解人,善待人,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拥有人文素养,会欣赏美,就不会以占有为目的,就不会发生以贪婪为特征的腐败,就不会出现暴力拆迁,就不会在面对无辜的人们时举起凶狠的利器。
3.缺少人文素质,影响未来竞争力。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哲学都属于人文学科,都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只有认识到人所以为人的目的和价值,才能很好地把握自然规律,才能不被利益牵绊,才能具有深厚的底蕴,才能把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变化、发展规律,才能够眼界高远,心胸开阔,与先贤比肩,与天地共存。人文素质的缺乏所造成的影响还不止这些,经济社会中,“假、丑、恶”流行,必然对经济转型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假账、假货、假品牌,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造假已没有了羞耻感。至于“丑”,一方面是精神苍白,一方面是产品与服务粗鄙。而“恶”则表现为缺乏公德和竞争手段恶劣。如果任由这种状态继续发展下去,既不能实现经济转型,也不会有高品质增长,更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低下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
1.核心价值的虚无与个人信仰的缺失。一般而言,所谓核心价值是指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观,从最低层次看,应是一套普遍的社会伦理,从较高的层次看,应是回答“何为美好的人生”“人生价值的意义何在”诸问题的系统理论。然而,当下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已经逐渐物欲化、功利化。一切价值评价都唯功利论,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只要成功,不论是非;成者王侯,败者贼寇。社会核心价值的前提已经缺失,又罕有制度层面的落实,只好依靠行政管控手段,而一旦离开管控,就很容易造成自我迷失。
2.社会风气恶化。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对于转什么、怎么转,缺少明确的蓝图和目标,难免造成社会对未来预期的心理焦虑。社会上的种种弊端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和高校。调查表明,一些学生觉得没后台、没背景,学了也白学,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了事,专业课尚不重视,更遑论人文素质的培养了。
3.丰富的物质生活的消极影响。哲学中告诉我们,物质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物质生活和物质的意义千差万别,但不可否认的是,物质生活情况不但影响人的生活境况,而且也影响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是无数无产者不断奋斗的目标,物质生活的丰富本来不是坏事,但如果不能科学对待,则极易产生消极影响。我国当前虽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已今非昔比,很多人无法抵挡物质的诱惑,片面追求功利化,对精神层面的人文素养极不重视。
4.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正如任何东西都具有两面性一样,科技也是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好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信息传递,为人与人的沟通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导致垃圾信息的产生和个人隐私的泄露;电脑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但也给人们造成了信息冗余和真假难辨的焦虑。特别是随着网络语言的流行,规范的汉语言受到冲击,原来占主流地位的观念正被日益多元化的观念所取代。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社会上的各种思潮无法准确理解和区分,因此,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
(二)教育层面
1.教育逐渐扭曲、变形。从中国教育的早期历史看,教育由国家举办、由德高望重的智者承办,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是受国家重用的人,学校是受人尊重的机构,由社会中来却又引领社会发展。现代教育时期,一方面,学校开设有大量的人文课程,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注意人文素养的提升,所以人才辈出,而且不乏大师级人才。而当下的教育,虽然倡导全面发展,事实上却是单项独进,本来旨在培养人才,结果毕业生却不符合企业需要。学校不但缺少文化担当,甚至丧失了引领社会的功能,成为需要深入改革的“最后一块领地”。
2.教育发展的功利化。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功利色彩愈来愈浓重。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工作,使高等职业教育日趋放大以就业为标准、以实用为内容的倾向性,过分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对包括人文素养在内的全面人格的塑造。这样既不利于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又不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成为工具,而缺少对职业的热爱,缺失工作的激情,最终还是不符合社会的要求。
三、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进一步深化社会改革,建立健全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有学者指出,当前处于巨大变革中的中国人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如何给过度物质化的现世生活找到一个可以归依的精神家园,进而重新构筑能让整个社会风气净化与升华的精神生活。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但是分配不公、道德滑坡、腐败之风蔓延等一系列问题又突
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果不认真地研究、有效地加以解决,不但会影响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战略目标,而且已取得的成就也会在群体无意识中逐渐流失。
(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使教育回归教育本意,真正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1.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完善教育制度制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曾说:“现在的大学,大家都很忙,但大家要教什么,怎么教,其实没人操心。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不会做人,也不会做事。”大学的任务就是培养人,教育研究机构的任务当然就是对教育的体制、目标、任务和实施进行研究,我们的教育科研机构提出了什么有价值的可供实施的方案了吗?教育是不是产业?如果作为产业该怎样进行?高校的评价如何做到科学化?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公布,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并以制度为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完善的制度方案,促进教育沿着健康道路不断发展。
2.改革课程设置,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在课程设置改革中,处理好学科专业内范畴与学科专业外范畴的关系。所谓学科专业内范畴,是指教师和学生对本学科、专业应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对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现状与前景的把握,对本学科、专业与国计民生之间关系的认知,对本学科、专业的思维特性及思维方法的了解,对本学科、专业的实际创造和哲理思考的能力等。所谓学科专业外范畴,包括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深切关注乃至对人类、地球宇宙的终极关怀,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对人生价值的客观而科学的思考。只有前者而无后者,就会失去方向和目标;只有后者而无前者,就会流于形式而成为空谈,疏于实学而变为口号。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将二者客观地统一起来,才能使改革收到实效,才能真正把人文教育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3.提高教师地位,提高教师水平。任何不重视教育的国家和民族都不会有前途。党和政府正是从国家、民族发展的战略考虑,规定教师工资不低于同级公务员水平。客观地说,教师工资待遇较以往已有大幅度提高,但横向比较,不要说与权力部门人员的灰色收入相比,就是与同级公务员比,也仍然逊色很多。如果说物质待遇还可以自我平衡一下的话,那么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就更加尴尬了。因此,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同时,还要强化教师进修工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是,如今刚毕业即进入职教领域的教师不在少数,自己尚少社会历练,人文素养也欠丰厚,又谈何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才能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落到实处,才能完成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历史使命。
(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加强以人文素质为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
1.正确理解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发中的地位。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的一笔宝贵财富。这一财富独具特色:它可以经过不断学习而逐渐获得,却不可简单复制;它可以相互交流,却不能直接转让;它可以彼此借鉴,却千金难买。高校因其校园文化的异彩纷呈而各具魅力。如果一所大学没有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魅力和构筑自身校园文化的使命感,那么它将毫无品位可言。教学过程既是一个教学相长的知识传承与交流过程,更是一个心灵碰撞、性格不断完善的过程。教育者应当始终自觉地怀着一颗仁爱、宽容之心,秉持民主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物理、数理、哲理、情理、事理兼通的宽厚广博人格。
2.积极开展高校发展方向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关系的研究。高校领导的工作作风与处事风格影响着学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领导在高校中的统领作用,如同家长在家庭中的影响作用。家长的作风与风格对子女的影响与熏陶,其力量是巨大的。一个家庭中,如果家长专制独断,其子女就会感觉压抑自卑;如果家长民主开明,其子女会感觉精神愉悦、心绪畅快;如果家长正直诚实,子女受其影响也大多会心地纯真、无私无邪。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高校的发展也势必向市场靠拢。但是,要实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高等教育就不能真正产业化,更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当前利益上,而应以民族进步、社会发展为己任,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确立更高的立德树人的理想。高校教师的品行和人格气质时时影响着大学生,促进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逐渐养成与提高。在大学里,处于教学一线的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如今,只“教书”不“育人”的“教书匠”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所谓教师教育职能的转变,不是减少教师育人的任务,相反落在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所承担的任务也更艰巨了。
3.学校应确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所谓“以人为本”,最本质地讲,就是在尊重和高扬人的个性的基础上,将人的自由、民利置于首位。人类努力奋斗的最终结果也是为了人类自身,即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如今,许多学校大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这看似是“以人为本”观念的觉醒,但若仅仅停留于口头,而不落到实处,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令学生逆反,弄巧成拙。高职院校应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需要引起各方面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解决得好,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文章从现象到本质展开论述,通过由因到果的逻辑揭示,试图勾勒出一条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路径和某种可行的办法,以期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高校艺术选修课的开设,应重视艺术素质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积极作用,逐步开创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结合的艺术教育模式,有力地推动艺术素质教育在校园里的开展。高校艺术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了解世界各地优秀的文化遗产,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水平,从而达到教育方针所要求的“美育”之目的。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在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大背景下,国家在高校逐步实施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的举措。目前,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大力推动之下,一个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改革热潮正在兴起。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央还特别强调了美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在开设美育课的基础上,还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以艺术为主的人文学科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39-03
随着21世纪时展的要求,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教育界与理论界在当下提出了提高人文素质(属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问题时,对于作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而言,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然成为教育的焦点。从有关理论到各级各类学校开始实施的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情况来看,有这样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普遍开展艺术教育或举办艺术活动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与途径。艺术教育既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什么样的艺术教育才是高职院校需要的艺术教育?我们尚无共同的成功模式供大家参考和套用,尽管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被列入“高职211”的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有了国家教育经费的大力投入,但是学生们的人文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再者,高职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无力顾及他们其他方面的教育。因此,能够提供给学生的相关课程以及学生自身的素质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改革目前的教育机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 高职艺术教育现状及其成因
1.社会大环境重技能、轻人文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任务,是“专才”教育,时代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既要突出较强的职业技能,又要突出多层面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在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关心的是招生的数量和学校的规模,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缺乏对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致使学生艺术素养普遍较低,既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乏有些学生和家长片面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岗前培训的地方,有没有接受艺术教育无所谓。”但我们也会听到用人单位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一些感慨。例如,“现在‘80后’、‘90后’大学生这么缺乏修养,自以为是,既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又缺乏学习热情”“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等。这种重视职业培训,而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的缺失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及师资的缺乏
从高职院校的艺术课堂教育和教材方面来看,由于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师资缺乏,也由于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常常出现顶岗实习、实训课等调整性较大的课程与艺术教育课程冲突,导致根本就没有把艺术教育纳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一些高职院校即使开设了一门或两门艺术课程,也只能局限于针对很少的班级,或很少一部分对某些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开课,更谈不上有固定的艺术教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中,也对课程设置有了明确规定,可是实施力度不够。高职院校(除艺术类高职院校外)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大部分达不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专职教师人数也达不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的比例要求。到目前为止,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的艺术教材不多见,一些高职院校的艺术教师为切合本校实际,只能自编课程讲义进行教学。
3.艺术教育机构不完善
目前,除了艺术类职业院校外,其他的普通高职院校很少有专门的艺术教研室、艺术教育中心等指导艺术教育的教科研机构;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专门的艺术教育教师,即使有一两个专业教师,也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从艺术教育行政机构到专业师资,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许多问题。
4.对艺术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足,教师参与指导不够,艺术实践活动水平偏低
高职院校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所以,一般高职院校都把自己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遵循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传授并重的原则,也正因如此,包括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专业课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掌握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至于参加不参加艺术活动无关紧要,但其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成才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就业、走向社会、适应新的环境至关重要。
在高职院校,艺术实践活动主要由各院校的团委组织实施。主要形式以歌曲、舞蹈、书法、相声、小品、绘画等比赛和文艺演出为主,主要以社团组织或一些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地组合开展。由于缺乏相应的艺术指导,多年来,艺术活动的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德国学者阿多诺说过:“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盲目的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正如不联系艺术实际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一样。”艺术实践活动是学生审美活动得以提升的最有效的途径,这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艺术教师不能把艺术实践活动提到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师在课堂上也许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但对学生们自发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却表现得漠不关心,无论是前期的指导,还是后期的总结经验、评论过程、查找不足都很少或根本不参与,致使很多活动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展示、表演上,很少有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活动,如一场演出就是几个学生唱唱歌、跳跳舞或弹个曲子,艺术性和审美感严重缺失。
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少数“艺术精英”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多,大部分学生参与少,导致艺术实践活动的学生参与度下降,究其原因,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接受的艺术教育参差不齐,因此,学生的艺术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大多数在艺术上不冒尖的学生很少参加。很多高职院校开展的艺术实践活动也主要是以单项比赛居多,如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校园舞蹈比赛、校园书画大赛、摄影大赛等,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那些在某一单项上有很好基础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此类艺术实践活动,而这类活动对于发现和培养艺术精英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却未能达到普遍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很多来自偏远地区或艺术素质相对低的学生不能得到锻炼,失去了参加艺术实践的机会。以班级为单位的艺术活动,如联欢会,其实也只是班级里少数艺术水平相对高点的学生表演而已。
二 高职艺术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以政令形式再次明确强调了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对于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强意识、重人文,加强对高职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高职高专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此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专业基础扎实,实际业务能力强,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要高。切实加强高职艺术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管理部门,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逐步把艺术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计入学分,按照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中“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的要求,并从艺术教育计划地制订、实施、考核、督导到艺术教育的效果评估,实行一体化管理。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抓好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其各自的内涵和特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有长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
以本人单位为例,我们根据学生成绩偏低、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知识甚少、精神资源较贫乏的特点,制订了加强学生艺术修养及人文素养的实施方案及有效措施,找准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教学和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特别是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如:纪念建党90周年,我们将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与其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通过艺术这个载体传递和渗透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对各高职院校主管或分管艺术教育的行政领导,进行艺术教育理念的培训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和主管或分管艺术教育的行政领导有无艺术教育理念有关。对主管或分管艺术教育的领导进行业务培训,可促进艺术教育理论深入到行政领导层,这对艺术教育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3.加强师资建设,改进课程设置
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和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音乐教育工作的力度,切实保证充分的教师人员配备和合理的教学计划。首先,应该确保在全校各个专业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理论课程,开设如交响音乐赏析、民间艺术赏析、当代影视评论、合唱艺术、DV制作等任意性选修课程,同时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艺术审美活动等。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音乐艺术能力上有所长进,而且能够掌握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其今后艺术修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师资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以致很多课程无法开展,成为影响高职艺术教育的第一大难题。因此,高职院校应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在教师的培养方面,应采取以引进外来师资和培养在校师资相结合的方法,引进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人才,在校教师可外出进修,还可以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师到知名院校观摩和考察等形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一定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4.加强对艺术实践活动的指导,逐步提高艺术实践活动水平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缺乏相应的指导,大多自发组合,以模仿艺术为主。如模仿流行歌星唱歌、模仿舞蹈跳舞,虽说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但由于缺乏提高和创造,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高艺术活动的质量。如果建立相应的艺术指导机制,用正确的艺术观引导学生,就可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逐步提高艺术活动的质量。
5.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氛围,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学生时刻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环境中,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审美意识不断升华。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艺术社团和协会在校园文化艺术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让全体学生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独立自主地组织、参与、推进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文化心理。同时学校通过邀请一些艺术院校、社会艺术团体,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不断整合,促使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6.加强对高职院校艺术社团的管理,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艺术社团是有着共同的艺术兴趣爱好的群众性学生组织。这些社团成员想通过参加艺术社团活动,学习相关艺术知识,提高艺术素质水平。艺术社团活动往往以自发为主,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如果适时加以管理,进行艺术指导,增强艺术社团凝聚力,可以稳步提高艺术活动质量,提高广大社团成员的艺术素质,同时可带动广大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艺术活动的良好发展。
7.编写适合于高职特点的艺术类教材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真正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只有两年。而学生在校的学习是给未来搭建平台,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短时间里,将本来就是选修课的艺术教育教材,编写得更具特色和实用性。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一些教材的编写方式,如美国纽约摄影学院出版的《摄影教材》一书中的教材内容和形式,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知识,由浅入深,动静结合,而不拘泥于传统理论知识过多的教化式培养方式。在教材中,可以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法等,从一点深入开来,进行纵向、横向的交叉与连接,在具体的实物面前体现该门类的基础知识、要点以及相关的其他门类的知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综合性、艺术性和艺术的思维方式。
8.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彰显高职艺术教育特色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艺术教育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比如针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在讲授民族音乐时,可以建立虚拟音乐城,通过网络和现代技术手段,将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编成相应的社区,让同学们自由加入到民族社区中,通过团队运作,各自建立自己的民族音乐社区,并在网上收集下载包含民俗文化、各民族音乐历史介绍等素材的资料,编辑设计具有各自特色的民族音乐社区。这样,既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让他们在过程当中,更深入和直观地了解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最后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傅有明.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69-02
藏医药作为传统医药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藏医药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它无疑是中国民族医药的最好的代表。虽然民族医学与中医学具有同一性,都统称为传统医药,《宪法》中“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框架内合法存在和继承发展,并可以用一个共同的“中医政策”来处理相关的问题。但是,中医学和民族医学既有共性又有区别,中医学不能涵盖各少数民族医学,各种民族医学和中医学又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拥有民族地区的药物资源和医疗技术,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色,它们不是中医学的分支,而是中医学的兄弟。作为一名民族医学藏医药学高等院校的专业教学人员,对自己所了解和熟悉的藏医药学的人才培养和医学人文素养的关系方面自己的观点简要论述如下:
一、医学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医学科学素养和医学人文素养并肩重要,而医
学人文素养又与人文精神是等同使用的。医学人文素养是以求善,求美、关注人性和关注人的情感为特点,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是医务人员经过反复认知和长期实践,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穿到以求真,求实和推崇理性为特点,强调医学知识和技术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的医学科学素养的始终,在平常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固有素养,是医务人员崇高精神世界的折射,在品德,情操、思维、学识、才干、心理等多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和体现。这样一个时代所赋予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卫生医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作为民族医药藏医药学高等人才培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是否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取决于能否培养出合格的高层次医药人才。所谓高层次医药人才就是符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医学科学,人文素养兼备的高素质医药人才。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课程主要有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部分构成,其中人文课程比重平均占20%―25%,我国在20世纪以来也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并且医学院校与综合大学合并的办学方法来培养健全的医学人才。2001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素质教育。”因此,医学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根据2009年一项山东省内医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显示医科大学生应有的人文修养过底,历史文化知识贫乏、道德理想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价值评判缺少起码的悲天悯人情怀。这样的医学生即使成为医生,也将是对病人缺乏同情,对生命缺乏关爱的医生。所以,树立新的医学观念,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综合品质的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在培养人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人文素养教育是藏医药学人才培养的组成部分
藏医药学是一门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融合的传统医学,主张医药一家,没有民族文化的大背景,没有人文科学的滋养,没有地域特色的药材资源和医疗技术,藏医药学失去了理论根基,也失去了独有的特色,它是千百年来藏民族智慧的结晶,蕴涵着民族传统文化,生活习俗、民族特色,历来十分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
医护人员是非常神圣的职业,它能救死扶伤,化解病痛,所以医务工作者被冠以“白衣天使”的美名。民族医学藏医药学也与其他医学一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医药工作者就必须在扎实的医疗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以悲天悯人,满怀关爱,能够舍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作为最重要的职业素养。藏医药学中把医生的素养包含在六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医者必须具备善心和通各科人文知识的阅历”正如医学生誓词中所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保持医术的神圣和纯洁”。不管是藏医药学初学者,还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都必须学习的第一堂课程是藏医伦理学,所以传统藏文化中的许多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利他无我的佛家思想也扎根在藏医药学中,还特别注重医学本身之外其他多领域交叉学科的学习和互相相辅相成。从历代成就卓著的名家到今日方名远扬的藏医学家都继承和传播一条不变的定律,所有文化包含在“五大明”和“五小明”十大明中,其中学习藏医药学,就必须学习和具备较高的其他“九明”知识,只有具备这样的学识和素养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医生,除医学外,还包括哲学,伦理、因明、工艺学、天文历算、梵文等人文,地理综合性的知识。认为加强人文知识的传授是培养医护工作者关爱生命,尊重病人的必修课程,我想这就是现在所谓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人文知识并重的教育体制,藏医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始终如一的贯穿和学习实践这样一个定成不变的思想,成为培养藏医药人才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三、继承藏医药学传统人文素养教育和吸收现代模式人文素养教育是藏医药人才培养的科学途径
医学的性质决定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人就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特点,就决定了医学不可分割的两面性,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著名医学史学家西格里斯指出:“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是一门社会科学。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不仅要防治疾病,使机体得到康复,还要使人得到调整,以适应它的环境,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医疗和科研工作者,他们今后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具有感情,思想的具备丰富社会内容的人,因此仅仅凭借医疗技术的精湛是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医疗卫生和新的疾病研究领域的难题,因现代社会的因素,心理因素诱发的精神和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增加,医学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门自然科学,而是带有明显的社会性,它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是以人为对象,是一项社会事业,所追求的是人的健康,医学知识和技能只是实现健康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强调“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完美和最高尚的”,“医学有无私、大方、谦虚、含蓄、深思熟虑、判断准确、举止安详、积极进取、廉洁忠贞、语言庄重、善于谋生、业务兴盛、摒除迷信等优秀非凡的品格。”,所以健康的定义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心理和精神完好的状态。当今我们医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博爱的胸怀,道德的操守和法律的意识,也包括学术上的诚实和宽容。这种素养只能来自于人文素养知识的教育,来自于实际医疗实践中前辈和学长们的言传身教,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情操,培养不仅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知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必须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藏医药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大和重视藏医伦理学,历史、哲学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还要吸收现代的医学法律,医学心理学、卫生管理、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医学经济学、医疗保险、健康教育等知识的人文素养教育。
现在的医学院校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培养医学大学生是将来社会的栋梁,他的培养方向是能成为深入了解病人及其痛苦,能够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伦理道德素养。所以正确树立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的原则,就必须在医学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藏医药人才培养而言,把藏医药传统人文素养与现代人文素养结合的教育模式为途径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藏医药人才,更需要新知识和新方法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医学需求的德医双馨,仁心妙术的优秀藏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岳芸 、刘兆玺、王艾辅导员视阙重塑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和实践,中国西部科技[J],2009,8(15),100―101
创新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艺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变迁,促成了教育价值选择的现代转变。伴随着教育认知上的深化和逐步趋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哲学。遵循这种教育哲学理念,一切教育活动从促进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让每个人在其生命的历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激发全部潜能,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就成为我们研究推进创新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的艺术教育体系。首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把立足点放在面向市场、面向学术、面向科研的基点上,将技能型教育转换成创新型教育。艺术教育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实际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艺术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技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有关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坚持创新教育的策略,不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各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国的艺术教育和国际接轨。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具有社会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种教育范式的转换,就不仅仅是一项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深切体察和建构。
一、大力加强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强化教师的导向功能
社会分工的加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职业化趋势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对高校教师艺术专业设定职业资格,赋予高条件的限制,意义非常重大。适应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强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导向功能,就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努力形成创新素质教育的公共话语
创新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且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命。创新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目前,在高校教师当中还没有对创新素质教育有一个较为系统明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重视。因此,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加强创新素质教育系统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使其成为中心话语,形成理论气候和一定程度的外在强化因素,是我们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在高等院校建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
1.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转变
学分制是和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使我们目前的教学制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重塑
传统的依附式的师生关心,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平等与民主的社会价值观,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活跃与发展,堵塞了大学生创新潜质的迸发。在这种时空背景下,重塑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弘扬平等互助、民主自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指在高等院校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心上,实现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这就首先要求艺术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人格力量等,不断增强有效的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与学生之间的行为能力,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融洽。
3.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式:(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讲授教学内容,点明基本原理。(3)设立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讨论。(4)组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4.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并非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直觉思维与辩证思维,分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创新性想象综合运用而呈现的—种思维状态。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着不同的路径任意发展,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有中,应特别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宽容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向学生表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2)知识结构的完善
发散思维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学愈博则思愈远。”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是向创新发起挑战的前提性要件。
(3)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格的高低、思维的聪愚、言行的文野,更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进退。因此,人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是有基础性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营造文雅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是关键的一点,整个校园要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知识气息。
(4)个性发展的注重
创新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诸个体呈现的多样化,而个体呈现的多样化则必须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发扬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地发展自我、挖掘自我、塑造自我,使每个人都平等地得到发展和进步。
(5)考核方式的重建
到目前为止,我省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呈现着以闭卷考核为主,以开卷考核为我们的考核结构。在这种结构方式下,考核内容必然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而忽略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目前的考核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方式转变。这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意在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体验进行创新的能力。
纵观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该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反映了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它将对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其中关于创新能力培养尤其引人注目,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人们在按照创新能力来衡量教育现状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创新能力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创新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艺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的艺术教育体系。首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把立足点放在面向市场、面向学术、面向科研的基点上,将技能型教育转换成创新型教育。艺术教育应该在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实际应用的同时,特别注重艺术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科学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机制。这些有关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坚持创新教育的策略,不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各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国的艺术教育和国际接轨。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具有社会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种教育范式的转换,就不仅仅是一项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深切体察和建构。
一、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努力形成创新素质教育的公共话语
创新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命。创新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目前,在高校教师当中还没有对创新素质教育有一个较为系统明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重视。因此,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加强创新素质教育系统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使其成为中心话语,形成理论气候和一定程度的外在强化因素,是我们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大力加强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强化教师的导向功能
社会分工的加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职业化趋势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对高校教师艺术专业设定职业资格,赋予高条件的限制,意义非常重大。适应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强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导向功能,就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在高等院校建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
1.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转变
学分制是和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使我们目前的教学制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重塑
传统的依附式的师生关系,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平等与民主的社会价值观,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活跃与发展,堵塞了大学生创新潜质的迸发。在这种时空背景下,重塑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弘扬平等互助、民主自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是指在高等院校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上,实现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这就首先要求艺术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人格力量等,不断增强有效的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与学生之间的行为能力,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融洽。
3.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式:(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讲授教学内容,点明基本原理;(3)设立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讨论;(4)组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4.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并非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直觉思维与辩证思维,分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创新性想象综合运用而呈现的一种思维状态。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着不同的路径任意发展,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应特别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宽容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向学生表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2)知识结构的完善
发散思维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学愈博则思愈远”。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是向创新发起挑战的前提性要件。
(3)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格的高低、思维的聪愚、言行的文野,更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进退。因此,入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是有基础性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营造文雅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使得整个校园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知识气息。
(4)个性发展的注重
创新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诸个体呈现的多样化,而个体呈现的多样化则必须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发扬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地发展自我、挖掘自我、塑造自我,使每个人都平等地得到发展和进步。
(5)考核方式的重建
到目前为止,我省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呈现着以闭卷考核为主,以开卷考核为我们的考核结构。在这种结构方式下,考核内容必然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而忽略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由目前的考核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方式转变。这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意在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体验进行创新的能力。
纵观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该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反映了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它将对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方芳.试论现行高等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J].今日教育,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