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管理一体化

德育管理一体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4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德育管理一体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德育管理一体化

篇1

2014年3月,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成立后即开始筹划“一体化管理”,从2014年9月开始,四个校区正式运行一体化管理模式。两年多来,资源带历经磨合期、谋划期、试运行期,已经步入了深入推进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时期。

1.统一文化共识,凝心聚力谋发展

资源带成立后的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资源带秉持“敬畏、保护、传承、开发、发展、创新”的态度,,尽量保留各校区的传统、风格、特色课程、校园建筑等,确定了“保留特色传统,寻找共性内容,赋予新的内涵,生成共生文化”的文化建设思路。

灯市口小学一直秉承着153年的“育英文化”的精神,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个体差异,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生活的人。基于对“育英文化”的思考,灯市口小学在2013年底提出了“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新时期的学校办学理念。北池子和东高房也各具文化特质。一个地处凝和庙,以书法为特色;一个以环保为特色,着力打造“绿色环保”教育。无论是“凝和”“绿色”还是“育英文化”,都以“尊重”为思想内核,以关注生命成长为本源。因此,资源带将“育英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吸收各校特点,深化了“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提出“凝聚在一起、融合成一体、发展创一流”的办学定位、“生生绽放、师师发展、校校精彩”的发展愿景和“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的育人目标,这些都与“育英文化”和“致知力行”的老校训一脉相承。

同时,资源带对“育英”做了新的诠释:“育英”的含义不是片面地指教育人之精英,而是把每一个孩子看作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把每个孩子都视为英才,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资源带希望孩子发挥自己的内动力,懂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能够自主发展,自我塑造。

2.统一招生,把优质资源送到百姓家门口

资源带从2014年9月开始统一招生,新一年级学生拥有灯市口小学的学籍,学生按校区轮转。资源带共有4个校区,其中,北池子、礼士和东高房校区逐步开辟为低年级部。灯市口校区为高年级部,安排四至六年级学生就读。从2014年9月入学的一年级开始,实行三个低年级部轮流招生。新一年级学生在所就读的校区完成一至三年级学业后,升入高年级部完成四至六年级学业。资源带实行统一招生后,招生范围从之前的2个街道办事处共40余个街巷胡同,扩大到3个街道办事处80余个街巷胡同,大大拓展了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

3.建设组织机构,保障一体化高标准运行

资源带成立后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组织机构的建设,有了好的组织机构,才能保证资源带高标准的一体化运行。

资源带校长一长掌多校,统领各校区,负责规划资源带发展,统筹管理整个资源带。除资源带校长外,设联合党支部书记,并设各校区校长,负责校区日常管理。各校区设部门主管,具体负责教育、教学、后勤等。在日常管理中,校^校长在校区特色管理与建设上有一定自,以鼓励特色办学,实现校校精彩。为了保证一体化管理的标准统一,行政管理实行教育、教学、后勤一体化。资源带设部门主管,由其牵头负责统筹,保证标准的统一。每周进行资源带行政例会、各部门例会及各校区例会。资源带的这种行政层级及部门的纵横管理和及时有效的沟通,从思想、标准及具体方法上为一体化管理铺平道路,从而使各项工作能有效地在各校区执行落实。

4.统筹师资,整体优化教师队伍

资源带的学生流转带动教师流转,实行教师大年级组制,打破校际界限,干部教师实行统筹安排,一些教师还在不同校区间“跑校上课”。目前,任课教师及干部的轮岗交流率达八成以上。

资源带以灯市口小学为龙头,进行全体教师的一体化培训,促进各校区同步均衡发展。资源带成立至今,每学期各校区教师进行学科联合教研共百余次。资源带还发起了“百位名师进灯小”的活动,邀请学科专家、优秀教师进校做培训或听课、评课,还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全国及北京市的教学研讨。创立了6个名师工作室,包括2个特级教师工作室、3个市级骨干教师工作室、1个特色教师工作室。资源带与北京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了促进教师素养提升的培训项目,与北师大开展了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参与了教育家成长工程,还成为了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思想理论内涵与实践创新的研究”基地校。这些举措引领教师参与到更高层次的培训与研究中,大大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

注重专业发展的同时,资源带也注重师德建设,每周召开资源带德育例会、班主任例会,通过开展“我喜爱的教师”评选、“我的教育故事”征文、“育英杯”班队会等比赛,以及心理讲座、生命起源讲座、价值观讲座、青年教师培训等活动,全面树立师德意识,还开展了五四青年节、教师节等活动,不断加强师德建设。

多元课程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理念的引导下,资源带提出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的主题:生本、自主、开放、创造,培养学生做一个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学生的培养目标要靠课程去体现,靠课堂去实现。

为了实现让学生全面、自主、个性发展的三维目标,资源带构建了多元课程体系――“育・英”课程,分三个层面,包括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课程及六大板块,包括语言与人文、科技与信息、艺术与审美、身心与健康、生活与技能、道德与成长。其中,“育”代表第一个层面的课程,以基础性课程为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而“英”则代表第二、三个层面的课程,分别是丰富性和发展性课程。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尊重每个学生性格、认知、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挖掘自身潜力,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同时,搭建综合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基础性课程,就是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了完善,包括书法、主题式阅读、体育必修(如武术、游泳等)。

丰富性课程,也就是校本自主课程。目前,资源带统一开设6大类50余门自主课程,每周拿出半天时间,实行“走班制”,打破年级、班级界限,以校区为单位,各校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自主选择课程。

在课程建设中,充分发挥资源带优质师资力量,提出教师“1+n”培养模式,教师除教授国家课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一门自主课程或社团活动。除此之外,资源带聘请专业人士上课,让学生的课程更加丰富。有些课程在校内开不了,就组织学生集体到校外去上课,还专为六年级开设了人生规划课程。同时还有国际交流类的短期修学课程。丰富的课程使得资源带上各校区的所有孩子们真正开阔了眼界。

发展性课程,包括主题式综合实践课程、STEAM课程、学院日课程和戏剧实践课程等,也是用半天时间来实施,其中,资源带是“高等院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项目校,与中国儿艺结成伙伴,推出戏剧表演、台词、形体、英语戏剧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发展学生特长。

在“n堂在窗外”的理念支持下,资源带所有课程都基于挖掘孩子内动力,让孩子自我塑造,做“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绽放光彩。

缤纷活动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篇2

大规模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不仅包括一般信息管理的内容,还包括以计算机化的病人病历(也叫电子病历,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简称CPR)、医学图像档案管理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e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PACS)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IS),以及管理和医疗上的决策支持系统、医学专家系统、图书情报检索系统、远程医疗等等。在这种新的形势下,病案与统计实行一体化的管理显得极有意义。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多数医院的病案管理与统计是独立的。这种状况既违背了医院信息工作的发展规律,也与医院信息化的要求不适应。因此,医院统计与病案实行一体化管理是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统计与病案实行一体化管理的认识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的完善,病案与统计分立的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病案和统计是医院信息科的两个工作组,需要配备两班人来做可能是重复的工作,这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1.2降低了数据的一致性和真实性。由于出院病案登记需要与统计上的病房工作日报表核对,如果日报表漏填了出院病人的姓名,病案室就无法登记核对和收取这些病历,就做不到出院病案的100%回收率。同样,统计上的出院卡片是独立于病人案的,因此各自得出不同的信息,造成病案与统计信息的不一致。再者,出院卡片填写的不准确,造成统计信息的不真实。从出院卡片录入的统计信息没有从病案上录入的信息详实准确。因此,医院信息化下病案与统计实行一体化管理,统计信息必须从病案信息中产生,才能达到医院对信息管理的要求。

1.3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医院投入病案与统计信息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有限的,二者分立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劳动,必然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还会造成统计与病案两部门之间的磨擦,这是实际工作中已经碰到的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在实行统计与病案一体化管理后,都会得到落实和解决。

2如何实现病案与统计一体化管理

2.1实行网络化、智能化的医院信息系统。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已经达到成熟的水平。特别是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设计大规模、高度共享的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这样,在医院信息化下实现病案与统计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医院信息系统在加速培养高水平医务人员上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无纸化病案――电子病案的普及,各种检查结果、病人病案记录等资料,都能及时提供给医师,使医师能及时、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并且能对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统计也不再独立于病案之外,统计与病案的一体化也为统计信息的准确、真实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医院管理决策层提供更有说服力的参考数据实现了保障。

2.2实现病案与统计一体化管理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病案与统计室机构与人员的调理。要实现一体化首先是管理机构和人员的一体化,这不仅要调整有关工作人员的岗们,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在实现一体化后,病案室与统计室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革,病案与统计的工作人员必须去适应这种改革,其难度是可以预见的。(2)病案与统计软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统计的需要,设计标准化、层次化的数据库,突出数据的共享性;要设计灵活方便的操作界面;在不改变原病案首页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标准化的病案首面,补充诊断符合情况等内容;要正确的确定病案管理的边界,建立病案管理系统与入院管理系统及病房管理系统良好的数据通道,特别是病案号和病人姓名的管理是整个系统的生命线。(3)病案的回收。要保证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就要求病案能及时回收,对于规模较大的医院并不容易,特别是要从过去回收周期长的习惯中改变过来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可以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由医院下文规定出院后72小时或3日回收,同时附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以保证回收的及时。这是保证及时从病案首面取得统计原始数据的前提条件。(4)病案质量的控制。临床科室必须由专人质控病案,对病案首面的填写必须完整、准确,到病案室必须有专人审查复核;把握好病案质控这一关,才能保证病案信息来源的正确性。其次是首页的录入,对疾病分类编码以及手术编码一定要力求准确,这样得出的出院诊断编码和手术编码信息才能正确,在进行病种检索查询时才能准确;第三是要安排专人对统计报表进行检查,对医疗质量指标如治愈率、诊断符合率等与原始病案进行仔细核对,以避免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3统计与病案与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意义

统计与病案实行一体化管理将提高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水平。为了实现一体化,对病案统计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将会提高它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使医疗信息的加工达到一个理想境界。病案与统计实行一体化管理是病案管理事为发展的又一阶段性标志,通过实施一体化,将对病案室的工作流程和模式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人员将实行优化组合,减少重复劳动,降低劳动强度。一体化的实施也将促进医院统计模式的改革,使医院统计具有更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报表制度,使统计结果更准确、及时地上报给医院决策层,发挥医院信息管理应有的作用。

篇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的理想也都不一样。如果何在一块儿,就成了一片五彩缤纷的天空。在我心灵深处也埋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成为像爱因斯坦那样伟大科学家。

小时候,幼稚的我经常听大人们说想让我成为科学家,当时的我不知道科学家是什么职业,只是无端地觉得这种职业可那会很好玩。长大以后,才慢慢的了解了这种神圣的职业。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我看见一奶同胞的尸体堆积成山的情景时,想成为科学家的理想,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田,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了。我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可我太小,无能为力,只有空想罢了,只能在长大些,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来告慰死去同胞们。

我现在有好多梦想:想找到可以跟种放射性物质抗衡的物质,以减轻核武器对人们的伤害;想发明一种磁能城市防护罩,以减轻自然灾害,战争对人民的伤害,减少战争;发明一种不用燃料的宇宙飞船,以探索发现宇宙的奥秘,找到另一个人类的家园……为了这些梦想,为了实现理想,为了千千万万的苦难离民,为了无辜的同胞们……我从现在开始,要好好学习,刻苦努力,开拓视野,刻苦钻研,为了目标坚持不懈。

理想是我们每个人进步的动力,每个人为了它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我也会为了我理想的方向努力,我坚信,我的理想总有一天会成现实的,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2

理想,是一个催人奋斗的目标。没有理想,就像一直航船的巨轮没有导航标;没有理想,就一定会在人生的海洋里迷失方向。

老人们常说:天空中每颗闪亮的星星就是孩子们一个个纯真,美好的理想。我总是抬头望天空寻找我自己的那一颗星星,最亮的星星。当我找到属于我的那一颗星星时,一个理想出现了。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艺人。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当一名艺人能让自己有更多艺术气质。记得小时侯,我常常又哭又闹,妈妈、爸爸哄我,也不行。有一次,我哭了起来,妈妈慌张急了,突然,我们家旁边的幼儿园里放了一首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我听了一下子停住了哭声,抹了抹眼泪,就跳起舞来了。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妈妈看了更是哭笑不得。一想起来,觉得我跟做艺人还挺有缘的!现在有不少学生经常高谈阔论自己远大的理想跟抱负,但却只是心中的想法而已。但我却不同,因为我了我这个理想而奋斗。当然,首先是要好好学习,因为我还只是一个学生,学习才是我的主要任务。我要多看课外书,多吸收课外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样才能实现我自己的理想。同时,我也要克服自己胆小的心态,遇到困难也要乐观面对,为了实现理想而加油!

同学们,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也是风浪中勇往直前的小船。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在自己的理想天地里遨游吧!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3

人们常说:失去金钱的人,失去不多;失去身体健康的人,失去很多;失去心理健康失去信心跟勇气的人,失去一切。我不会让我周围的人失去一切,因为我将来要当一名心理医生。我要让在迷途中徘徊的人走上宽阔的大道;我要把在黑暗中挣扎的人指向光明。

每个人刚出生心灵就像一张雪白的画纸,你画得美丽你的未来将精彩无比;你画的丑陋你的未来将苦不堪言。我要当一个小小橡皮擦,帮你擦去丑陋的画面让你重新在上面挥毫。

在我看来:想赚钱容易,只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想当一名大夫不算难,只要你有精湛的医术跟足够的经验;想当一名心理医生真是难上加难。可是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喜欢挑战难上加难的东西。

我有足够的好奇心,我爱倾听别人的心事,我爱为别人排忧解难,我爱当别人的苦水潭。我们这个世界竞争非常激烈,人们拥有的机会也相等,谁有稳定的心态谁就能稳操胜券,可世事喧杂,何来一片净土呢?我要当一片净土。心灵高贵圣洁,心灵广阔浩瀚;心灵智慧的殿堂,心灵力量的源泉,心灵罪恶的深渊;心灵上古时代的图腾,中世纪的鬼魂,近代的人体科学;近代的迷信,真真假假,世代不衰;心灵人们为你颠倒,科学为你扑搠;心灵好人视你为神,恶人视你为鬼;我要为你正名,绽放你那奇异的光彩。

我要当一个小小橡皮擦,我要当别人的苦水潭,我要当一片净土,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要当一名心理医生一名称职的心理医生。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4

理想是人生旅途上的航标灯。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前进的方向跟动力。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想成为企业家,创建一家公司,让自己的产品像adidas那样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有的想成为白衣天使,用精湛的医术跟温暖的爱心为患者解除病痛,健康快乐的成长……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探险家。

我之所以有了这样一个理想是因为3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一本名为《哈尔罗杰历险记——亚马逊探险》的书。文中的主人公哈尔是哥哥,罗杰是弟弟。他们顺河而下,再毒虫遍地的号称“绿色地狱”跟“地球之肺”的亚马逊丛林中探险。与凶猛的美洲豹殊死拼搏,与巨大的食蚁兽斗智斗勇,与食人生番进行“划船比赛”,还捕获了世界上最大的蛇——森蚺。文中还介绍了许多的关于动物的知识。这本小说惊险刺激!让我有了做探险家的想法。我天生胆小,去探险,也可以煅炼身体,磨练意志。这也是原因之一。第三个原因是人们对自然生态跟许多罕见的动植物、昆虫不是很了解,并且这些书的内容也不是很多见,我要像徐霞客那样,把所见所闻写成一本书。

不过要实现这个远大的理想并不简单。在林莽中生活首先就应该细心多了自然科学……

这就是我的理想,一颗人生路途上启明星。

《我的理想》作文500字5

理想,是鸟儿的羽翼,带它随风飞扬。理想,是人生的目标,只有奋斗,才能达到。理想,一个五彩缤纷的词眼,充满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当然也不例外。这次,我来与你分享分享我的理想。

小时候,我崇拜那些动画片中的主角,看他们的火舞英姿,梦想着有一天可以跟他们一样拯救世界,当上大英雄,但随着年龄的推移,这个理想显然是幼稚的。

篇4

一、财务工作的目的

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在盈利的状态下长期持久地活下去,在这一整体的目标下,财务的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笼统的为股东创造价值,因为企业所有部门必须是能为公司提供更多的价值,并且是基本满足资本对于价值增值的要求,不是价值消耗,否则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怎样为公司创造价值,尤其是财务在整个公司的价值创造中的价值环节和主要的功能应该是什么值得研究。因此,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应该更加具体的呈现出财务应有的特殊功能和特别的定位,价值链上其他各个模块各自都是有自己专属的功能,比如研发一定是为创新性和实用过程中的新型产品来服务的,要更多体现出商业的价值;营销销售是为了最终卖出产品,能卖到合适的价格,并达到一定规模来服务的,而不是为了方案的高大上服务等。所以,财务的工作也应该有对应的企业商业目标中的核心价值和核心价值的体现。财务的主要工作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对内:怎样做好基本的成本控制、目标管控、资金有序流动、保障业务需求以及对应的战略落地的规划和资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工作;一个是对外:做好资金资产的出与进的工作,税务筹划,整体外部风险的评估,以及对应外部变化的主要工作,尤其是在融资的角度考量,要将稳定、低成本、符合企业发展阶段的资金引流进来。从边界上看,财务是一个超过了业务边界的工作,是在公司中边界最宽的部门;从社会监督上看,需要承载整个公司合规性要求的管控职能;从参与的作用上看,前台较小,后台的作用较大;从创造的价值上看,是一个稳定器的作用,是闭环系统中的反馈系统,不是直接的价值创造,但是是公司组织的价值创造的重要组成。整体来说,企业财务部门工作是定位在为企业大框架下所有的资源、资本、资金、资产为战略与业务服务的过程中能起到合理、有序、高效、低成本、低风险的流动过程中增值提供服务的工作。当然这里是战略决策财务的定位,而不仅仅是大部分公司中的账务核算处理部门,我们的财务人员必须要将自己和公司的命运联系起来,自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要能急公司之所急。既然财务需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些价值应该怎样体现呢?如果采用时间划分,按照从过去到未来,越是时间靠后的事情,对于企业的发展的影响越大,因为从过去的财务报表,到一般的财务分析,再到股票估值,到最终的企业打包卖出等等来看,都是呈现着资产的逻辑是从过去确定变成当前的不确定,到未来的非常不确定的模式。从价值上讲,也是未来的更大,因为从企业发展的正常情况来说,前期资产的积累是非常慢,是可以忍受较低的投资回报,到后期就变得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是按照未来的现金流的折现进行计算的。为啥要投资,就是因为未来的收益更有吸引力,但是也更加地考验人的决策能力,映射到财务的领域就会使得我们在未来不确定的时间点上付出更多应对更多,当然可能收获也就更多。从财务工作上说应该将这些工作分成主要的四个基本阶段,就是面对于过去的,面对现在,面对短期未来,面对于长期性的未来。财务的工作既要能追溯过去,也要能承接未来,还要能在当前的工作中能合理的意识到公司业务不合理的边界点,并能有效控制,以及不断评估当前的内外部的风险以及我们面对这些主要风险承接的可能性。

二、财务与业务的关系

任何公司都是先产生业务,没有业务就没有财务,业务与财务是皮和毛的关系。只有存在了业务才有财务闭环的产生,从业务的层面来看财务就是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因此财务需要改变以往对业务各项资金费用控制的逻辑习惯。稳定扩张是企业发展的需求,财务需要根据财务状态和经营需求提出可供决策的依据,要反对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的扩张和盲目无序的扩张方式,财务作为后勤保障型的部门,从财务原本工作性质本身上来说财务很难直接对业务开源增收提供有效的帮助,大部分公司往往只能在预算成本费用等节流方面进行控制,从业财融合的角度来看未来财务需要从节流逐渐向开源扩展,未来对公司各项费用控制职能的基础上,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公司业务的支撑和服务上,进而在公司业绩增收上提供价值。那如何才能做到对业务的支持和服务实现创收呢?在公司内部很大程度上,财务所能掌握的资源是很多的,比如预算控制、筹资融资、资金调控、流程再造等。资源在公司内部重分配的权限有很大一部分掌握在财务手中,比如有些公司单从业务层面是盈利但却导致公司整体亏损,实际上就很有可能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因此,我们在这个部分的任务可以被分解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业务贴身的财务服务,比如数据支持等;第二部分是由于业务层面导致的需要全局规划的财务服务,比如资金的融资,资金资源分配,项目投资决策等等。第一部分对业务的财务服务,我们主要解决与预算、税务、核算等相关的传统业务,主要是针对内部核算、绩效考核、数据支持等,从内部管控上作为业务人员的支持者,业务人员对财务知识相对较为缺乏,需要依赖财务深入业务一线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从财务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业务信息,为业务提供服务和支持使得业务能更加有效运转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到业务的认可,才能使得业务发展更加强劲。第二部分全局规划的财务服务,我们要解决的是雪中送炭的问题,没有财务支持无法正常开展业务,为战略目标与业务目标提供资金、决策、布局等全方位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让财务起到增值的作用,项目初创期在完全缺失的空白中建立起各种资源的连接,在项目稳定期把握好内部控制管理,让各项资源高效运转。同时还要在整体上做到控制风险,以配合业务做到业务制胜,不可以是单纯的财务结果制胜的观点,要时刻把握住我们的整体风险和我们风险低洼处,怎样通过将风险做好均衡进行冒险,尤其是我们业务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风险一定呈现动态水平,怎样保证我们的风险在各个环节保持可控并且保证一定的自由度是考验我们的财务负责人的重要指标。从整体上,要保证业务和财务两条线冒险的时间点一定要考虑好,否则到时候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出现业务与财务的双重危机,双线作战就会出现极大的被动局面。总而言之,财务都是为业务服务的,只有业务发展好了,财务才能有实现创收的的价值,公司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通过对其他部门的支持,财务才能实现财务的价值创造,同时公司各个部门各个模块之间也都是互激发,相互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业务是在接受到财务支持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财务的规则,了解做为商业闭环的财务是怎样来呈现业务的,业务就可以开始进一步去挖掘对于公司更好的业务方式,而不是挑战财务规则。

三、财务与经营的关系

篇5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机制的改革与深化,医院的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对于医院图书与档案的改革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本文首先对于医院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做出归纳与表述,其次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医院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做出相应探讨,希望经过摸索与实践,医院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一、医院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优越性、可行性

1.医院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优越性。以前图书、档案管理是两个单独的体系,各立门户,无往来以及通信,因此浪费掉不少资源与信息,且在提供的信息中存在重复与交叉现象。对于医院信息资料,要求医院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医疗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但是图书和档案的各自独立性使得实际工作难以满足以上要求。但是,如果对医院图书、档案进行一体化管理,便实现了两者的融合与交流,有效转变信息管理的单一模式,更使得工作人员对于全局观念的统一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医疗科研项目,从课题的申请、立项、开发到结尾的鉴定,都能够有图书和档案的信息提供利用。此外,在课题研究结束,科研材料归档之后,能够方便再次立项课题重新利用,有利于形成信息保管、开发的良性循环。

2.医院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可行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基于社会广泛、迫切的需求,对于图书、档案的利用日益要求公开化。另外,由于图书馆学、档案学是知识信息管理的两大学科,两者之间在认识论、基础理论、方法论上几乎相同;甚有某些区域已将两者实现统一。由此可见,图书、档案事业的发展必然走向一体化,通过一体化的管理,能够使得其形成综合信息网络。

二、进一步做好医院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

1.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确保信息的充分利用。不管是图书还是档案,因为被利用,所以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应当在信息的优化上下一番功夫。首先,经过网络以及计算机的技术,将馆藏结构的单一性、信息不全、提供速度缓慢等问题进行解决。其次,图书、档案管理一体化使得图书、档案信息在其有效期内能够更大化地发挥出利用价值,及时为医院各项目提供服务,确保信息能够被充分地利用。

2.根据图书、档案各自特点促进一体化管理的健康发展。在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建设初期,势必无法得到多数人的接受。因此,若想要突出两者一体化的优势,就需要针对两者各自的特点整合资源,互帮互助,进一步做好管理工作。由于馆藏档案所记录的大多是历史,越久越珍贵,而图书以及文献资料所提供的大部分是较新的信息资料,两者从时间上可以反映出其价值与取向。医院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后勤基建部门的维修人员以及财务人员是档案管理所服务的对象;医疗、医护、研究、技术人员则是图书管理所服务的对象。因此可以看出,两者都有其自身特点,但对于一体化的管理来说并没有冲突,反而是一体化管理的基础。图书、档案作为信息资源,在管理上需要整合与配置,进行信息深层次的加工,方能突出其共享优势。

3.图书档案馆成立之后,做好综合服务工作。无论是图书还是档案,在通过利用之后产生的新信息更加具备价值,同样这也是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管理本质。对于此方面,图书档案的管理人员应当主动地做好其工作。例如:院内自办《医学快讯》,对于网上的新知识进行介绍,召开学科领域带头人、科主任进行座谈会等,对于图书馆档案与临床科室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主动地探讨与沟通,了解院内对于图书馆档案的利用需求,对学术论文进行讲评,使得实习医师撰写论文时能够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文献进行创作。

综上所述,图书与档案虽然属于不同的文献资源,但是都有自身的特点以及各自的理论体系,同样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形象,但是作为客观的存在,两者之间不但有着相同、相似的载体,且管理手法以及服务方法也高度吻合。所以,图书与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是信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但是一体化建设是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以及政府、医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一体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医院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需要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医院图书馆档案一体化管理工作才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篇6

电力信息系统的一体化平台就是通过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的相关技术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全程系统数据监护和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上述的功能。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采用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能够有效的实现生产系统中的标准化,生产系统中的数据唯一性以及生产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有了生产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资源共享,能够有效的消除以前生产过程中生产数据不能及时交流和反馈的问题,有效的提升了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其他配套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电力行业在这一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的扩大范围之中,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尤其是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生产,在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有了质的飞跃。目前电力生产系统中最常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有五个。首先是能量管理信息系统,其次是配电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是地理信息系统,再次是管理信息系统,最后是电力生产营销管理系统。同时除了上述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系统之外,还有生产过程中的故障信息采集系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负荷控制系统等等,上述的信息系统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现阶段的电力生产企业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技术基础就是信息系统。电力信息系统在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非常的应用和发展。在电力生产的运行以及维护过程中都有很好的应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我国电力生产系统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应用特点。虽然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系统有着非常的广泛应用效果,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问题,我们要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找出问题的原因,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让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一体化平台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电力生产。

1我国电力生产系统中信息化系统以及一体化集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电力行业生产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系统以及一体化集成平台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首先是在电力系统生产过程中由于信息系统的独立性导致了生产系统之间信息相互独立,生产数据不能够进行共享,这样就会导致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数据出现独立性,没有将生产信息数据有效的捏合成为一个整体,造成了生产信息系统的集成性较差,一体化平台的利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效果。其次是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对固定的业务流程,因此在应用信息化系统以及一体化平台的过程中生产系统不能够进行有效的适应,导致了电力生产系统的改革没有完全的发挥效用。第三是目前的信息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还不能够对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进行有效的业务连接,这样就造成了在生产协同问题上没有很好的完成综合生产业务协同。第四是由于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数据分布较为分散,导致了在数据汇总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生产的过程中不能够及时的将生产详细数据交由生产决策者进行终极决策,影响了电力生产的进度,同时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隐形数据很难进行统计和归纳,这样就导致没有一套有效的措施来统计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变化和归纳数据运行规律。再次是信息化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有时不能够准确的提升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会造成数据利用率较低;最后是在生产数据的检测和预测方面没有充分的进行利用,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2我国电力生产系统中信息化系统以及一体化集成在应用过程中的主要优势

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相关数据采集以及监控平台大多在数据监控平台上完成,完成的顺序一般是信息模式,决策模式以及指导模式。这样的监控操作模式主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来实现配网系统,生产用户的生产检测以及生产运行数据的提取等等。在生产过程中同一个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具有接入灵活的特点,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处理生产过程中数据相对独立的问题,能够有效的实现生产资源共享,这样就能够保障在电力生产的过程中随时进行生产数据提取以及根据生产数据进行决策等工作,能够深入的挖掘出电力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规律,为进一步的提升生产效率贡献了力量。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信息化系统以及一体化平台的主要优势有三个,首先是信息化系统以及一体化平台能够将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进行采取和监控,将数据直接传出到中控监控平台中,能够利用统一的平台来实现不同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控制和监督。在应用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能够对实时的运行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及时的存储以及及时的,能够保障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分析原因,处理问题。其次是一体化信息系统应用平台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目前的信息数据监控系统以及最新的平台应用数据结合对比和检测,能够为电力生产提供历史实时数据来分析和阐述生产系统的数据运行规律;最后是在信息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能够实现电网系统的高配,这样就能够实现生产数据无接口传输和连接,能够在传输的角度实现数据的共享。

3我国电力生产系统中信息系统一体化平台的总体构架

首先,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主要由数据采集与存储功能模块组成,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由终端设备、数据采集软件、数据传输服务、实时历史数据库等部分组成,实现各新建系统的数据采集及原有系统数据整合,数据存储以及实时数据监测等功能。其次,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采用县供电企业集中方式部署,在县供电企业机房部署采集前置机、服务器、转发服务器和工作站。县供电企业、供电所以及各级终端用户可通过C/S、B/S两种模式实现操作和浏览等功能。最后,管理模块发起下行控制任务到通信接口服务,由通信接口服务分发给各系统对应数据采集与存储模块的采集前置机中,部署在前置机的数据采集软件解析该控制命令后,对相应终端进行控制。控制命令有效性确认:根据国网企标Q/GDW376.1-2009协议,主站发送下行控制数据包至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返回确认字段,确认下行控制命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韩.电力企业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电力信息化,2007.

[2]张永梅,俞雯静,贾辉.通过PMS与ERP的有效集成实现设备资产的一体化管理[J].电力信息化,2009,7(7).

[3]周驰,郭宝,王沈亮,等.生产管理系统与电网GIS平台集成应用分析[J].电力信息化,2011,9(2).

篇7

一、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点

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实际上也是教学内容进行衔接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递进,整体的教学结构也很明确。通过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开展,我们能更好的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同时把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我们在进行实践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按照实践教学的基本教学方式和理念,我们才能更好的对实践教学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重组,从而形成最好的教学形式和状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整体目标体系的实现。

二、旅游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内涵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时主要采用的方式仍然是传统模式,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的思想上,都没有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将实践教学当成理论教学的依附存在,因此十分缺少相关的计划好和安排[2]。在实践教学的环节配置上来讲,我们在实践环节的过程中没有完善的铺垫或是教学连接,在很多时候都是受到专业技能简单模仿和学科理论重复式验证的影响,设计型、综合型、应用性的训练过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起到足够的帮助和影响。在这些前提的影响和作用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地建立起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方式,旅游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

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对实践内容和方式的整合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同时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全面落实来完成实践整体的目标。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但是又将二者进行了单独的发展和考虑,这样在教学中不仅能建立起有效地联系,同时二者的独立对教学的开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真正的实现具备验证、训练、综合和探索为一体化的专业教学体系[3]。

三、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为了确保实践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目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体系的实施和开展:

1.修订实践教学计划,对实践课程进行优化

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实践教学计划是整个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行动方向[4]。所以,我们?榱烁?好的满足和实现实践教学的开展,我们在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制订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来对实践课程体系进行构建,保证目标和实际情况相符,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正常开展。其次在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时,要保证贯穿于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使得教育的时间和内容上能做到更好的做到相互衔接,内容上也能起到互补的作用。最后我们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难度上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实际教学情况,适当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现校企合作

篇8

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大决定。《决定》认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文化的多视角解读

1、文化的内涵解释

“文化”一词,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文化的基本功能

文化因人类而存在,人类出于共同生活需要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由于涵盖范围和层面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功能。首先,文化具有整合功能。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能够协调群体成员的行动。文化是沟通的中介,如果个体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文化共享,那么他们也就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其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再次,文化具有维持秩序的功能。某种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被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形成。只要这种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这种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这就是文化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最后,文化具有传续功能。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3、文化“魂”与“体”的关系

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层次的内容。在当代中国,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些“体”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都是承载、传播文化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形式,都承担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的重要功能。

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培育、大力提升文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价值,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不断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增强文化传播力,使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广为传扬、影响深远。要深刻领会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更加广泛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多彩贵州”文化概括及其表现

“多彩贵州”是贵州开展的声势浩大的歌唱大赛、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舞蹈大赛、国际摄影展等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目的是挖掘和展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如今,“多彩贵州”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的关注,正成为越来越亮的文化品牌,涉及贵州的方方面面,所以才多彩。近年来比较出名的《多彩贵州风》集多民族风情于一体,通过原生态民间艺术瑰宝的集中呈现,原汁原味地展示了贵州这样一个多民族大省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多彩贵州风》不仅让观众在有限的时空里感受到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韵味的山水气质,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相和谐、文明与文化相映衬的艺术主题。

1、“多彩贵州”对贵州美丽富饶的旅游景点展示

“多彩贵州”在各地开展了国际摄影展、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等活动,对贵州的旅游资源给予最为充分的展示。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闻名世界的黄果树瀑布、龙宫、赤水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梵净山、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以遵义会址和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通过对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的展示,达到游客了解贵州全面自然美景的目的。

2、“多彩贵州”对贵州少数名族服装、风俗、节日等的介绍

在《多彩贵州风》演出时,表演者穿上代表贵州民族的服饰,表演独特的文化习俗和节日场景,给观者新奇的感觉。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8个民族,各民族历史悠久,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每年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达1000多个。贵州少数民族粗犷豪放、热情质朴、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贵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装,八音坐唱,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鼓。

3、“多彩贵州”展示少数名族专有的特色技能比赛

“多彩贵州”还展示少数民族专有的特色技能比赛,比如:斗牛大赛、蜡染大赛、刺绣大赛、还有山歌对唱比赛等等各具特色的民族节目。给旅游者实地观看的吸引,也是表现少数民族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有着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蜡染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为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贵州刺绣的美,在于其原始、纯真、秀雅和拙朴。苗族的刺绣,是依托于苗族的服饰。苗族刺绣的很多图案透析出一种生命的意识。营造了惬意的精神家园,让人有回望和眷恋之感。

三、“多彩贵州”文化影响的多重体现

1、“多彩贵州”对“贵州精神”的展现

“精神”是“灵魂”,没有精神的发展将是盲目的前进,精神也是支撑文化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精神高地”,就解决不了“发展洼地”的问题。贵州要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既要遵循经济规律,更要高扬精气神,只有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全省上下的热情和干劲,才能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

“多彩贵州”通过舞蹈、歌曲等形式对贵州的旅游景点、风俗、节日等进行了展示。而其中的旅游景点中的“红色旅游景点”是核心元素之一,它们正是贵州精神的集中体现。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勤劳勇敢智慧的贵州人,孕育并践行了:精神、精神、三线建设精神、大关精神;迎战新世纪特大旱灾中挺立起的“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新世纪奋发赶超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充分体现了贵州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质。它既是贵州建省600年来悠久历史的积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贵州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多彩贵州”对“贵州精神”的弘扬,使人民进一步树立自觉自信自强的贵州意识,进一步把发展速度提起来、再提起来。

2、“多彩贵州”对贵州新面貌的展示

“贫穷落后”一直以来是外界对贵州的第一印象,对于贵州的了解只停留在“黄果树瀑布”、“”、“少数民族聚居地”和“交通不发达”等几个单调的词上。而旅游者也只是来贵州看那几个典型的景点。而对于贵州的整体形象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这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的确滞后的原因。近年来,在中央的支持下,贵州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怎么让外界了解贵州的大变化呢?怎么样去改变人们对贵州固有的看法呢?“多彩贵州”给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2005年,《多彩贵州风》以人们始料未及的轰动效应彰显了贵州文化发展的巨大潜力。一时间,外来旅游者看《多彩贵州风》,参会者看《多彩贵州风》,家人团聚看《多彩贵州风》,亲友来访看《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风》成了贵阳一道亮丽的风景……2006年,《多彩贵州风》走出贵州,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开展演出。2007年至今,《多彩贵州风》又走出国门,在俄罗斯、英国、美国等地开展巡演,这些活动为介绍新贵州、展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做了很好的宣传。观众在观看具有贵州地方特色的文娱节目的同时,也对贵州的现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进行实地考察。“多彩贵州”不仅给贵州的旅游带来了热烈的效应,还给投资者提供一个了解贵州的平台。多数观者认为,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给人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贵州的面貌正在慢慢改观,贵州的发展已迎来新的机遇期。

3、“多彩贵州”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第一,走文化产业的新路。通过对“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旧有模式的反思,贵州不再片面地把文化作为搭台工具,而是着重强调文化自身的“唱戏”功能,走出了一条“为文化搭台”的新路。具体地说,就是“多功能互动、多效益并重”的发展思路和“党政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媒体搭台、文化唱戏”的运作模式。

第二,发挥精神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多彩贵州”品牌一方面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吸取有用的资源,另一方面又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和经济动力,其经济效益将逐渐显现,使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文化互动中得到解放和发展。

第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同步前进。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功能上的同步到位,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并驾齐驱,使文化生产力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发展。

四、把握“魂”与“体”的关系,发掘文化的贡献潜力

“多彩贵州”在把握“魂”与“体”上面体现得淋漓尽致,“贵州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诠释,贵州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和民俗文化也奠定了“体”的基础。“多彩贵州”通过7年的发展,逐步挖掘出贵州特有文化的贡献潜力。放眼中国文化,其“魂”必须由之“体”来承载和传播,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独特的导向和传播功能。

1、繁荣文化产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有五处提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借助文化产业的力量,繁荣文化产品是弘扬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加强文化产品在媒体传播中的宣传力度。对于媒体传播者而言,要慎选进行广泛传播的文化产品,对于符合时展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要提高其宣传和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文化建设助力经济发展

篇9

一、体育观赛礼仪的界定

礼仪,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狭义上讲,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礼教、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被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俗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它是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以约定俗成并共同遵守的,用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体系。简而言之,礼仪是由一系列具体表现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的社会行为模式。[1]礼仪对社会上的个体而言,是社会约定每个公民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能帮助人们约束自我,尊重他人。

体育观赛礼仪指观众在观赏体育比赛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礼仪和逐渐养成的良好习惯,它是一般社交礼仪规则在体育观赏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是观众在体育赛场上有意识地按照社交礼仪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有助于观众文明而愉快地欣赏体育比赛的全过程,平静接受公平竞赛所产生的胜负平分比赛结果,从而获得因观赏比赛带来的功利满足、审美与人生感悟。[2]

二、赛场观众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我们将北京奥运会的赛场观众分为三种角色:第一,对于外国运动员,我们是东道主;第二,对于体育赛事活动,我们是参与者;第三,对于奥运人文的精神,我们是传播者。这三种角色要求观众行为举止得体,一方面要表达作为东道主的热情友善,另一方面要积极有序地参与奥运活动,而在观众席上我们要为失败者鼓劲,为胜利者欢呼,倡导友谊、团结和公平的奥林匹克精神。[3]由此可见,体育比赛中,观众的角色不仅是赛事的旁观者,而且是参与者。他们的言行对场上的选手有着重要的影响。优秀的观众能为选手提供良好的竞技环境,并能通过适当的语言或者声响激发选手的斗志、鼓舞士气。而缺乏相关赛场素养的观众的行为则会打扰阻碍选手的发挥甚至可能使整个比赛无法进行。因此,我国国民体育观赛礼仪素养水平的提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4]

(一)群众体育的直接参与者。

广义的体育观众是指以体育竞赛为欣赏对象,享受和消费体育竞赛表演这一精神文化产品的个体或人群聚合体。狭义的体育观众是指亲临现场观赛的人群聚合体。赛场观众是在赛场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观看比赛,享受比赛过程,势必对所观看的比赛项目有兴趣,都是体育的爱好者,他们中相当比例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是群众体育的直接参与者。

(二)群众体育道德规范的传播者。

赛场观众不仅是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规范的传播者。观众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观赏比赛,观众身上还承载着传播体育精神和展现国民精神文明的重任,赛场观众的行为往往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人民素质和体育普及程度。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我国举办体育赛事的综合能力,整个奥运赛事的筹办过程也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展现民族向心力的过程,这些都需要赛场观众的积极配合。

(三)促进社会文明与群众体育文化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体育文化是在体育运动中不断产生和积淀的规范人类行为和思想的总和,是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人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经历了历史的传承和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质,形成了以养身健体、道德培养为目的,并高度吻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由这种文化所锻造的民族性格的体育形态。现代体育文化不仅仅是体育文化,而是人类文化、社会文明的综合,它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三、体育观赛礼仪是群众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提高国民体育观赛礼仪素养水平,加强群众体育文化道德修养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社会的综合发展方面,特别是在社会的基础文明,包括基础的道德文明建设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于是,人们开始越来越注意文明礼仪的教育,如日常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诸多层面的关注,而体育观赛礼仪却往往被人们忽视。曾经有人列举出了“十大赛场不文明”现象,包括:入场不排队,秩序混乱,迟到入场;升国旗、奏国歌不行注目礼,表情不庄严,随意走动;对手国家升国旗、奏国歌时,吹口哨、发出不该发出的声音;向赛场投掷物品;观赛使用侮辱性和攻击性的语言;公共场所吸烟;恶意喝倒彩;随意使用闪光灯;随地丢弃垃圾,等等。这都是赛场观众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对自身必要的约束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和宣传,提高赛场观众的社会公德意识,同时借助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加大奥林匹克教育,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建立良好的群众体育道德环境。

(二)了解体育赛事的竞赛规则,培养群众参与体育的兴趣性,促进群众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体育比赛有着比较强的规则性。有些观众缺乏对体育项目的文化知识和比赛规则的了解,欣赏比赛显得不够“专业化”,也就是俗话说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些观众不了解该项目的文化背景和比赛规则,很容易由于不当行为影响到参赛运动员的情绪,干扰运动员技能的正常发挥。如在网球比赛中,观众随意走动,不关闭手机铃声而影响球员比赛;在斯诺克比赛中,观众随意拍照,影响球员对击球点和球路的判断;还有一些观众不了解比赛规则,辱骂裁判员和运动员,使正常的比赛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加强体育观赛礼仪的教育,能够让体育爱好者更好地了解体育项目的专业知识和竞赛规则,学会如何欣赏一场“精彩”的比赛。这样观众不仅能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具备一定的体育审美能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创造群众体育活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体现“人文”“和谐”的传统理念,促进群众体育和谐健康地发展。

人文奥运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内涵丰富。“人文”最早见于《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人文即是“人”与“文”的统一――“以人为本,以文化人”。“人文”奥运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方面,突出以人为本的主题,通过奥运会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以文化人,通过开展多方面的文化教育活动,让体育竞赛与文化教育结合,达到用优秀文化改造教化人的目的,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人类和平。[5]

由此可见,从现代奥运创建开始,“人文”体育就是它固有的精神内涵,无论现代奥运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和怎样的科学技术水平中,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一直贯穿于它的发展中。众所周知,法国教育学家顾拜旦先生的奥运初衷是“创造一种既能弘扬古希腊文化思想和古代奥运人文精神,又能够使体育运动同文化教育向融合的教育方式,希望籍此对世界上所有的青年人进行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教育”。[6]而且他从一开始“就试图将奥运建立在一种具有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础之上,以避免奥林匹克仅仅流于一种单纯的体育运动和缺乏良好的思想基础而走向歧途”。[7]因此在体现“人文”“和谐”奥运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应大力普及体育礼仪和体育观赛礼仪知识,使国民更深入地了解体育,了解体育文化、体育精神,提高作为一个体育群众的基本素养,促进国民体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结语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短暂的,但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形象却是长期的,它不仅是一次展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盛会,让世界通过奥运会了解了中国,了解了中国文化,而且是展现我国国民体育素养的盛会;奥运会时间是短暂的,努力是艰辛的,但留给我们的却是难以用金钱利润来衡量的精神财富,我们更应发现和利用这可贵的精神财富,提高我国体育观众的道德素养,进而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道德素质,推动我国群众体育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配,石岩.体育公共关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26.

[2]张德胜.体育媒体通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134-135.

[3]王刚.基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观众文明素质的系统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2:54-55.

[4]李晓宜.我国体育赛事观赛礼仪缺失探因[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0:123-125.

[5]马仲良,王鸿春.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

篇10

1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意识不足

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逐步完成,而且投资较高。因此部分企业选择继续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而将资金更多的用于例如设备改造、产品销售等直接投资上,疏于对档案的管理,忽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缺乏服务意识,使得档案管理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然而,事实上虽然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但是通过对档案的合理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对档案管理模式的忽视必然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1.2档案管理信息载体的破损

在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磁性载体的电子档案成为继纸质载体的图文档案之后的又一重要管理对象。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许多企业实现了工程设计、施工和产品研发中的二维绘图、三维仿真模拟设计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常见的载体有胶片、磁带以及光盘等,这些载体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破损,例如自然老化、害虫的侵害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损伤等。这些都有可能严重影响文档等信息的使用.严重的还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问题。

1.3标准化建设不够完善

档案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指的是在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过程中,必须有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对其进行指导。信息化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信息系统,各个业务环节的相关信息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提供了保证。但是随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提供数据计算的标准却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以及工作程序标准、数据交换等标准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否则这些原本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的因素将给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或资源共享造成诸多不便,甚至会严重制约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改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设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安全、合理、充分地使用电子档案

想落实档案信息化,就一定应设立实用的文件档案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此,档案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规范和改进在运用计算机情况下文件档案管理工作流程,让其适应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第二,按照文件处理程序来进行档案信息化系统软件功能设计;最后,在信息系统中设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

2.2增加档案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落实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现代化的设备必须由人来操作,同样档案工作信息化由人来落实。档案管理者应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方可适应要求,现代化知识会成为每一位档案工作者知识中的要素,此外,也深刻地影响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档案工作队伍的结构,故设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业务知识和技术知识的专业队伍是尤为关键的:第一,档案管理者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知识背景。现代科学成果在档案管理中的大量使用,促使档案工作者应不断掌握和学习管理、理论和文化等相关知识,其中极为重要的是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它们对档案管理执行信息化、现代化具有直接作用。第二,全面了解档案专业知识,例如:具备档案自动化管理、目录学、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学以及档案修裱、复制、编研、检索、标引、著录等相关档案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第三,从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情况来看,档案工作者应该具备熟悉进行档案信息分析与研究、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提供高层次档案信息咨询与服务等三方面的能力。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应倾力创造条件,有计划的选派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离岗培训,进行深造,还能够运用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办法,互学互帮等确立梯队型人才结构和复合型人才群体。

2.3增加档案工作者的信息安全素质,落实档案管理的安全化

篇11

医院的药品、医疗设备等的购入都需要做经费预算,财务预算工作既精细又复杂,对医院的建设和经济运行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医院的财务运行中,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同等重要,两者是相互循环的关系。为了保障医院的资产处于有效的运行状态,需要建立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建立医院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原因

(一)医院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缺乏有效的控制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管理都不是十分有序,需要强化其内部控制。在医院,各项物资的经费收支基本是独立的,没有形成完善的经费预算体系。如, 针药、医疗器械、非医用物资以及固定资产等,都是由各部门独立预算的。而长期以来,资产管理部门对钱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物,对购入物品比较积极,物品购回后却不加管理。因此,实物资产的管理模式比较滞后,与经费预算之间的信息联系不够紧密,使两者在信息接收上存在差异,以致于实物资产管理存在许多缺陷。

(二)实物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实物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物资的价值没有统计出来,致使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不清楚实物资产折合成钱币后的实际价值;其次,由于对实物资产没有定期盘点,导致经常购入重复的物资,造成资金浪费;再次,购入的实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物资浪费;最后,实物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管理,造成实物流失。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把实物库存与经费的流向作为管理对象,将二者的地位等同起来,使用现代化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建立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一体化管理体系。

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合理构建

(一)一体化管理体系构建流程

要实现医院的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一体化,首先要将管理工作视为一个整体,要顾及到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到在一体化建设中保持其科学性,使一体化进程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中,需要运用到系统控制原理,该原理需要涉及到三种方法,既前馈控制、过程控制以及反馈控制。通过这三种方法,能够将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有效的控制起来,形成循环体系,再将两者与经济信息管理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闭合管理体系。因此,在此基础上,医院的财务系统就能形成“三管一体”的理论思想,既:经费预算管理、实物资产管理、经济信息管理以及网络协同管理平台。这就要求医院的各部门都要做经费预算,根据预算,对实物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掌握各科室对物资的消耗情况,从而构建一个完成的网络协同平台,实现医院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的一体化管理。

(二)提升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

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将经费预算、物资消耗、物资存量等以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使财务管理各类信息一目了然,省去了许多手工完成的繁杂过程,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比如,仓库实物盘库存对账,只要平时仓库的物资的进出都在系统里做记录,到盘库存的时候生成库存报表,再到仓库核对实物,核对工作就要轻松许多,工作时间能够缩短不少,并且精确度也更高。并且,信息化平台能够实现医院各科室的资源共享,这其中能够节约许多人工成本。

(三)加强医院廉政建设

通过网络平台管理物资和经费,使信息公开、透明化,所有员工都能起到监督作用。比如,在信息化平台上,每个层级的员工相互之间可以监督,上级需要对下级进行监督,各科室之间也需要互相监督。而有权限查阅医院资金、实物资产动向的用户,他的工作也是在全院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的。因此,在这其中不会出现私自挪用物资、经费的情况,从而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廉政建设。

(四)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

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的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其实施主要有:第一,制度化,所有项目都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并按照这些标准制度去执行实际工作;第二,系统化,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将所有信息纳入其中,形成系统化管理;第三,精确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和经费预算计划的管理都是通过系统来完成的,其精准化程度远远高于人工操作;最后,标准化,在系统中设定物资分类标准,方便查询,并通过条码的形式收录物资信息。

三、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优势

(一)能够帮助医院更加有效的进行宏观调控

将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联系起来,制定年度预算,两项经费的往来账目都集中在一本账簿上,改变两者独立的局面。并且,两者结合起来制定的年度预算计划更具科学性,便于医院更加有效的对其进行调控。这样一来,医院采购实物后,钱变成了实物资产,实物资产能够受到有效的控制,而将实物换成钱后,钱也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并且,通过IC卡的使用可以实现医院的一卡通管理,将物资采购与经费预算紧密的联系起来,对实际经费超过预算的现象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医院与账务相关的活动都按照实际的经费预算来开展,从而实现医院降低其医疗和运营成本的目的,使医院的经济活动处于可控的状态中。

(二)实现卫生资源的科学性配置

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将医院的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都设置在其中,能够实现医院资源的合理化配制,并且使资产管理的方式趋向现代化,管理手段有所创新。而医院的实物存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实现医院经费的科学化管理。比如,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对不必要的经济活动进行删减,对于需要增加的重点项目,则可以添加进来。同样,不必要的实物应该严格控制其购入量,而必须的物资则可以适当的加大其存量。

(三)能够解决高消耗物资的管理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发达为医院的资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从而为医院的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比如,可以在每件实物上贴上医院内部使用的条形码,通过扫描条形码就能够读取物品的属性、价值等信息,并且实物资产的存量也能够在信息化平台上一目了然,信息化平台在此起到了虚拟仓库的作用。高消耗物品是医院最难管理的物资,其采购量大、采购频繁,且采购金额占医院总采购额的比重较大。而条码管理正好解决了高消耗物品的管理问题,实现了医院资产的现代化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医院实物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经费预算也没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为了加强医院的实物资产管理和经费预算管理,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帮助医院更好的进行宏观调控,使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解决高消耗物资的管理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俊兰,翟树悦,李娅访,等.医院实物资产与经费预算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J].医院管理杂志,2010(03).

[2]刘俊兰,李娅访,韩冬雪,等.医院实物资产管理与成本控制[J].中国卫生经济,2008(01).

篇12

中图分类号: TM73 文献标识码: A

三集五大(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为了全面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管理成本,进而实现电网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调控一体化系统复杂,且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所以运行管理中有其固有的优势和特点,是传统模式所无法替代的。并且随着电网运行管理的深入改革,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将会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要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才能促进我国调控一体化电网运行管理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正如上文所说,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是“电网调度业务”与“运行监控业务”的融合。由于电能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业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且电力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保障和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充分保障其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才能确保电网的运行安全。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普遍采用的是“调度中心+集控站+操作队”的运行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集监控、运行、维护于一体,从而导致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不仅加大了运行管理的工作量,还会出现顾此失彼等问题,使工作人员不能集中精力进行专项管理,不利于电网运行管理的安全稳定发展。随着电网发展规模的扩大,电网结构和运行模式也越来越复杂。而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复杂传统的运行模式简单化,进而使其更好的适应现代电网运行管理要求。总的来说,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施后,各项任务都被分散开来分别由专项管理部门负责,从而更好地优化运行管理秩序,且有效的提高了电网整体运行管理效率。

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主要思路及其优势

目前,新形势下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在传统运行管理的基础上诞生的,其主要运行思路是将传统管理部门中的变电监控部门合并到调度部门中去,从而壮大监控部门的实力水平,进而加强电网监控职能。同时,还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体系详细掌握电网的运行状况,便于有效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尽可能降低运行管理安全隐患。因此,电网调控运行管理模式必须要满足人力资源高效利用及电网的持续发展,才能充分体现运行管理的实用价值。简单地说,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较传统运行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 提高电网运行管理工作效率

调控运行管理有利于促进调度运行与设备运行之间的融合,从而将监控、运行、维护三者进行合理的分配,不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督促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某一项管理任务中,从而有效减少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而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整体工作效率。且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减少了电网运行管理的中间环节,节省了工作时间、简化了管理程序,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投入到工作中。

2 提升调度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将电网各项运行信息进行集中,从而便于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准确的了解电网运行信息。因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快速解决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调度部门有利于帮助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把握重点,进而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便于提高管理人员应变能力。同时,调度提供的信息内容非常丰富,有利于加强调度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3促进电网运行技术和设备水平的提高

传统的运行管理模式本身就形成了一套运行技术和运行设备,但是随着运行模式的换新,为了更好地适应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必须要进行运行技术和设备更新,才能更好地适应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管理需要。在此过程中就需要进行运行技术管理和设备改革,从而有效提高电网整体运行技术。总的来说,运行技术和设备水平会随着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而发展,进而使运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策略

(一)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

目前,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所涉及的管理内容非常丰富,且关乎多个管理部门的利益冲突。并且,新运行管理模式在电网运行大环境下可以合理调度管理结构,从而合理的分配各部门管理任务。此外,由于我国电网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在运行管理中依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通过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有效规避运行管理中的风险和安全隐患,才能提高电网运行管理秩序和运行管理效率。并且,新运行管理模式必须要分阶段实施,才能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同时,由于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可以实现电网运行管理进行全面监控维护,从而确保运行模式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二)着眼于全局、立足于实践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是一项综合管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眼前还要放眼于未来,才能有效提高运行管理的综合价值。此外,由于常规电网运行管理受人为和环境因素的干扰较大,一旦运行管理存在隐患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充足准备,并将运行管理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并及时准确的了解运行状况,才能有效提升运行管理性能和管理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调控一体化的电网运行管理依然存在许多不完善地方,且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必须要深入了解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现行运行情况,并制定相应改善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随着社会经济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及对电网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调控一体化电网运行模式的实施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加强对新运行模式的重视和认识,才能为我国电网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进而更好地提高电网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

篇13

中图分类号:S7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187—2

0 引言

绿化景观建设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貌和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是生物学,景观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有机结合。正确的把握绿化景观的建设可以促进校园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可以积极推动校园的建设,校园绿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观,对待不同学校应以实际特点进行分析与探讨。本文拟对校园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此进行相应的探讨,给出合理化建议。

1 校园绿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校园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绿地是被使用频率较高的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但校区内有大量的管线、较多的设施,绿地时常被分割的很零碎,给造景、种植和养护作业增加了难度。校园绿地经常会为了某种功能要求而进行改造。这种频繁的变动难有大树长成。因此,规划阶段就应该周全考虑今后使用功能,并留有变动的余地。特别要注意合理地组织道路系统,使种植与道路系统协调。同时,在设计道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人们日常行走的习惯,不要过于拘谨,使人们为寻求方便而“开辟新道路”,使美好的绿地遭到严重的损坏。

2 校园绿地的分类

2.1 校园绿地中的广场绿地

校园中的广场绿地通常集中在校园入口处或者大型教学楼前,有统领校园绿地全局的作用,其形式多种多样。如农大主楼前的广场绿地属于较密闭的绿地系统,其中富含大量的乔灌木及地被植物,又在楼前设置花坛、树池。使其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群落,并与道路系统紧密结合,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将绿色的信息延道路发散出去。而农大教学楼前广场绿地则属于开放式的绿地,十字形道路将广场分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区域,采取了对称式的绿化布局,乔灌木较少,而多以草本植物见长,使得教学楼前一片生机盎然。但广场采用光滑的大理石做铺装值得商榷,明朝造园家计成认为“各式方圆,随宜铺砌”。既方圆的式样各有不同,须适宜环境铺砌[2]。光滑的大理石在雨雪过后较为湿滑,使行走不便,应根据北方的气候及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铺装,避免造成负面影响而使绿地的价值降低。

2.2 校园绿地中的道路绿地

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走廊和橱窗,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主要视觉和感觉场所[3]。与之相结合的道路绿地在任何地方都是绿化的重点,同时也是养护的难点。好的道路系统绿地可以减低街道两边的空气污染、太阳辐射、减低噪音并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4]。但是道路绿地通常与城市中的各种管线处于一个地段而难以养护,甚至出现牺牲道路绿地为城市管线让路的情况。校园中的道路绿地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如农大北门通向二食堂的道路绿地就十分成功,利用地形的变化组织了高低错落的植物搭配,乔灌木使用合理,并与图书馆前的小型广场紧密结合达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又如农大实验楼与各寝室楼之间的道路系统,丰富的道路依据地势延伸至各个寝室楼中,道路周围绿化面积大、树种多,给人以良好的行走感觉。并且在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野生地被植物,产生了郊野的情趣。这时的养护工作应该是保留优良的野生地被植物,而消灭诸多恶性杂草。大树移植问题值得注意,该道路绿地系统在建设之初共移栽三棵大型松树,目前仅有一棵存活且长势不良,这为养护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校园绿化中对大树的移栽一定要谨慎行之。另外,在进行有边坡的道路绿化时,应根据目标植物群落与边坡坡比、边坡周围的植物现状和其动态发展规划来确定[5]。

2.3 校园绿地中的办公楼周边绿地

办公楼周边绿地通常是与道路绿地紧密衔接,有时也和广场绿地一脉延伸。因而在树种选择时应以色彩庄重、防噪音、抗污染强的树种为主,且不应该遮挡室内的采光。同时也可是在楼门前设置花坛及铺设草坪。花坛的布置应根据季节的变化种植不同的花卉,这在养护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花卉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尽量使工作者不会产生疲劳感,有愉快的精神状态为宜。养护管理方面主要注意枯枝落叶的及时清理及病虫害的防治,以免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2.4 校园绿地中的寝室楼周边绿地

学生居住的寝室楼周边是容易被忽视的绿化区域,取而代之的是晾衣场等功能性设施,这几乎成为校园绿化的一大误区。作为学生休息的环境应该有着更高的要求。本着寝室楼区旨在以人为本,改善生态环境的初衷,遵循植物造景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不同景观效果的人工植物群落。在此基础上,配置必要的功能性活动设施。那么寝室楼区的园林化、生态化目标就可顺利实现。具有地方性的校区居住环境也由此指日可待[6]。同时,种植的方式也要考虑到养护作业的方便与低成本[7]。

2.5 校园绿地中的运动场周边绿地

一说到运动,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健康。而完整的健康概念,应是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良好和完满状态[8]。学校中的运动场为师生提供了维护健康的场所。要使运动场真正发挥出健康的效益,其周边的绿化必不可少。在种植上,特别注意那些妨碍人们进行运动的植物,不宜栽植易引起过敏症状和种子飞扬的树种,如产絮的杨树、柳树等;不要种植有毒、有刺的花木,如刺槐等;不种植易生病虫害树种,以及有促癌作用的树种,如油桐等[9]。应大量种植抗风沙的树种,如家榆等;以及能够滞纳灰尘和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树种,如油松等。做到乔灌木高低错落的层次搭配。规划与养护时,既讲究运动的功效,又要追求健康运动空间景观简洁而美观的艺术效果,并与校园其他绿地结合,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2.6 校园绿地中的水生植物区及周边绿地

如果校园中有较大型水域,则水生植物就不能不考虑了。凡是生长在水中或湿土壤中的植物通称为水生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10]。与之相连的周边绿地中的地被植物和乔灌木则可以和水生植物区域组成局部的植物群落。农大就有三块较大的水域,如果能够加强投入和养护,则在收到良好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又为校园风景园林的建设开辟新道路。

对于校园中不同的地段,其绿化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引进“多维养护”的理念,并加以应用。

3 校园绿化的“多维养护”理念

绿化的多维理念即指时间对绿化空间所起的作用。它要把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不仅以三维空间为基础,而且考虑到随时间的进程,绿化发生的改变[11]。从建设阶段开始,时间因子就对设计效果产生影响,树木就处于变化状态中。校园的居住环境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希望绿地消长有序,保持园林恬静的氛围及树木整洁与合宜尺度。若任其生长,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建立校园绿化长效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4.1 明确管理定义,把握管理要点

校园绿化绿化管理涉及面广、量大。管理人员既要通晓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业务监督和指导能力;既要保证绿化生长良好,又要善于做校园人员工作,取得师生对绿化的支持,才能落实工作目标,取得管理主动权。绿地的养护工作,无论范围或程度,均与管理有区别。再借用英国风景园林师学会的定义:“绿化养护工作应负责有关土地、植被和硬质景观的日常管理,按规定的方式和要求,使其得到合理的配置和维护,并能持续地发展其效益[11]。目前的养护,可分为初级养护和专业养护两部分。专业养护,应委托专业队伍完成。事实证明,一支有连续性,掌握高技术、高级能的专业队伍,其养护管理才能得到可靠保证[12]。而初级养护则由普通工人补充完成。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保证养护的质量,又可以降低成本。在养护中定植的苗木应该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抽稀。调整抽稀就是扩大乔灌木间距,提供继续生长必需的地上和地下空间。要充分利用原有树木,它的美化效果,是经过多年的自然发展而成的,将对绿地景观的形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任何新栽植树木都无法比拟的。

4.2 完善绿地养护管理制度

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任,充分加强监督、指导的职能作用,坚决杜绝以评比来代替管理单一模式。应当实施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这才有助于绿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建议应尽早设立养护的奖励制度。这样可以有效地使用资金,把绿化养护工作做到实处,而且有利于树立典范,提高专业队伍的积极性,鼓励养护中的高技术含量作业,扎扎实实地做好绿地养护工作。

4.3 应用多种植物材料,突出地域特色

校园的绿化经过几十年的实施、总结、应用筛选形成了适应的乔灌草配套的基调品种,特别是推广应用了一些适合北方气候特点的植物品种,如:樟子松、油松、暴马丁香、垂榆、核桃楸等,这些植物体量适宜,生态效益好,具备自我维护的功能。校园还保存了丰富的花灌木,如:锦带花、红瑞木、连翘、榆叶梅等。然而,随着校园绿化的迅速发展,这些品种被反复使用,绿地给人以雷同感。因此应继续扩大植物应用品种,建议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提倡自然地被。要做到“黄土不见天”,地被和草坪很重要。但单一品种的地被,特别是草坪,养护工作量大,费用高。所以在大规模校园绿地的林缘内、林下和非主要道路两侧绿地中,应提倡自然地被,即以铺设的草坪生长高度为标准,允许多品种共存,以降低养护成本。这也是实现低维护、经济和自我维持的途径之一[13]。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校园绿地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它蕴涵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14]。因此,校园绿地系统应该融合其所特有的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历史、文化的凝聚,共同构成校园绿化的特色。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资源。加强突出校园绿化的地域特色是我们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5 结语

校园绿化养护管理是校园绿化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在校园绿化中的重要作用勿容置疑,同时,校园绿化在城市整体绿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校园绿化中运用植物多样性和突出地域特色对建设生态校园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杨增光.(日)高原荣重著.阎德潘译.城市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2] 刘乾先译注,园林说[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3] 梁永基,王莲清.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5]?(日)山寺喜成,等著.罗晶,等译.恢复自然环境绿化工程概论—坡面绿化设计基础与模式设计[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 徐德嘉.浅谈居住区的园林化问题[J].中国园林,2003,

(3):56.

[7] 江石萍,彭易兰.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研究[J].中国园林,2003(3):29.

[8]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9] 孟祥彬,于滨.园林中的健康空间—城市健康运动公园[J].中国园林,2003,(12):50.

[10] Michael P. Masser, Water Garden, Southern Regional Aquaculture Center Publication No.435,March 1999.

[11] (英)Brian Clouston著,陈自新,许慈安译.风景园林植物配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2] (德)A?Bernatzky著,陈自新,许慈安译.树木生态与养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13] 况平,关于城市草坪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1998,(1):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