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数字信息化

企业数字信息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企业数字信息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企业数字信息化

篇1

二、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

数字出版的产生是互联网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对信息传播技术的又一次革命。电子阅读摆脱了纸张的限制,具有移动性、便携性、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更加前卫等优势。截止到2010年,据粗略估算,全国网民每天共花费约十亿小时的时间用于网络浏览,这为网络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国内数字出版行业借助于网络应用扩大的环境,创造了行业发展神话,在短暂的年份里就做到了产值翻番、市场扩大、手机阅读APP普及等。

可以说,包括我国出版企业在内的全球出版产业,目前都处在一个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暂时并存的时代,而未来必将面对传统出版被数字出版取而代之的现实。现阶段,由于国内出版企业在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中遇到较大阻力,因而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了与数字出版营运商协同合作来作为转型的模式,于是也决定了传统出版企业在内部业务流程和对外市场协作两方面都需要进行革新,从而更好地适应这个必须要经历的转变。

三、出版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在政府政策扶持的条件下,我国新闻出版业在引进信息化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与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成形,维护信息化发展与扩大的政策环境、保障体系等越来越稳固,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融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实情况表明,把信息化技术引进新闻出版行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实践中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整体效果良好,产业管理与实力不断增强,升级转型平稳过渡,数字出版应用稳步进行。

我国政府在慎重考虑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即努力朝着网络交互广泛、资源共享机制成熟、业务合作深入、两化深度融合及具有全国产业标准的目标前进,此外,还应在技术支撑之下,着力挖掘信息资源,提升产业行政管理、改革发展、对外交流及社会服务水平,强化信息技术对数字化产业推动作用,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出版企业信息化战略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决策层的有力领导和支持。出版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是来自国家层面上的政策导向和大力推进,在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的意义之后,出版企业的决策层对此高度重视,并将信息化纳入到企业经营战略中去。

2、发行渠道。传统出版企业多拥有成熟稳定、遍布各地的发行网络,如新华书店发行网络。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中,掌握着庞大细致的地面发行网络的传统出版企业,可谓手握着传统出版的生命线。

3、经验优势。出版社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与积累,拥有一批经验丰富、业务熟练、资源广泛的资深编辑和相关业务人员,在生产进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信息化带来的出版周期缩短、节奏加快的压力,能够保障图书产品的质量不受影响,提高产品竞争力。

4、价值链成熟。我国出版企业经过长期的经营和发展,拥有较为成熟的价值链体系。策划―组织―编辑―印刷―发行,每一个环节都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和经验。

(二)弱势分析

1、对当今图书市场的掌控力在减弱。当今图书市场正在飞速发展,形势瞬息万变,对于越来越多元化和数字化的图书市场,传统出版企业的市场掌控力渐渐因为新兴文化公司等的冲击而减弱。

2、固有观念与信息化发展需求存在矛盾。传统出版企业通常存在管理理念和模式陈旧的问题,以往面向计划经济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组织模式、营销策略均面临落伍的险境,成为制约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因素。

3、新型人才匮乏。具备新兴知识储备和强大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高效助推器。传统出版企业在此方面有所欠缺,人才多为传统型,业务熟练但创新不足,且理念较为陈旧,面对当今市场显得滞后和无从着手。

(三)机会分析

在领域市场中,如果企业具备竞争优势,则可以将环境机会转化为营销机会,进而利用营销机会获得营销成功。就出版企业而言,即可提高图书产品的销售,占据图书市场份额。

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当代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的社会,信息多元化,中外思想既有高度融合也有激烈碰撞。人们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形成了对信息、文化强烈的需求,这对于出版企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潜在市场。

2、政府对出版事业一向有扶持政策。这些扶持政策包括政治、经济、人事等方面。

3、在移动设备飞速进步的同时,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从传统方式逐渐向碎片式阅读转变,也成为出版企业转型的机遇,乘势向数字出版靠拢,逐步过渡为信息化社会下的新型复合型出版传媒公司。

(四)威胁分析

篇2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11-

一、 引言

技术创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外部环境的竞争性与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并受企业自身基础与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外部环境的竞争性,是指外部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各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难度日益加大。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则是指企业现有物质资源、专业技术以及管理水平有限,现行生产方式无法给其带来更多超额利润,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险境地。由于自身基础与条件不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亦不同。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它依赖于内外部诸多复杂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个时刻处于耗散运动中的非线性、开放的动态系统,具有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其动态行为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环境与自身资源,另一方面也受系统内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这一耗散过程中,管理熵的变化通过系统内部的非线性机制作用后形成宏观上的管理效果。同时,管理耗散的直接结果是促使企业科技创新系统运行进入混沌状态,为企业技术创新运行状态的质变奠定基础。

二、自组织理论与方法

(一)自组织理论的涵义

所谓自组织理论,指的是系统在无需外界指令控制的条件下,能够自行组织、自行创造、自行演化,即能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序结构的系统。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观察,不难寻找到其中的自组织机理与其他的自组织系统一样,即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也经历着一个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从低级走向高级、从无序走向有序,且结构功能不断得以提升的不可逆的发展过程。自组织机制渗透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各个要素和系统行为的各个环节中,它像一根隐藏在系统内部的无形的指挥棒,对系统的变化发展起着自主的驾御作用。

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离不开非线性作用,非线性作用是自组织的根本机制,如果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仅仅是线性的,则无论它们如何组合,也只有量的增减,而无质的变化,这样的系统或是无序,或是虽然暂时有序,但很快会向无序发展。只有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系统才能走向非平衡,系统内的涨落才能得到放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才能发生竞争与协同,系统才具有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自组织理论的组成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学说。目前,它还没有形成为统一的理论,而是一组理论群。它包括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理论、托姆创立的“突变论”数学理论、艾根等创立的“超循环”理论,以及曼德布罗特创立的分形理论和以洛伦兹为代表的科学家创立的“混沌”理论等。

1.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一个开放系统由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外界条件或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到一定的临界值时,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非线性区形成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形成或维持新的稳定结构。

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具备的条件:成为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涨落导致有序。

2.协同学

所谓协同,指的是系统的各个部分协同工作。相变都是系统微观组分集体运动的结果,都是合作效应。协同学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部分之间如何竞争与合作,形成整体的自组织行为,探索在系统宏观状态发生质的改变的转折点附近,支配子系统协同作用的一般原理。

不稳定性原理、序参量原理和支配原理是协同学的三大基本原理。

3.突变论

突变理论是描述自然界大量存在的不连续的突然变化现象。即研究系统在平衡状态下临界点的性态,描述由逐渐变化的力量或运动而导致突然变化的现象。

4.超循环理论

艾根认为,在分子自组织进化阶段,既要产生、保持和积累信息,又要能选择、复制和进化,从而形成统一的细胞机构,因此这个自组织过程只有采取超循环的组织形式。经过因果的多重循环,自我复制和选择,信息不断积累,从而向高度有序的宏观组织进化。

5.分形学

所谓分形是指某种具有不规则、破碎形状的、同时其部分又与整体具有某种方式下的相似性的,其维数不必为整数的几何体或演化着的形态。

6.混沌学

在科学上,如果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对初态非常敏感,人们就称它为混沌系统。混沌学是研究混沌运动的一门新学科。混沌学发现,出现混沌运动这种奇特现象,是由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因素引起的。

混沌不是简单的无序,也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有序。首先,混沌运动是一种典型的非周期运动,是周期运动对称性的破缺,而对称性破缺实质上意味着有序程度的提高,因此,混沌可以看成具有更高层次上的对称特征的有序态。其次,非平衡混沌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奇异吸引子行为。混沌是比有序更为普遍的现象。它使我们对物质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研究自然的复杂性开辟了一条道路。

(三)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

自组织理论提出一系列关于研究自组织系统或自组织过程的基本原理:开放性原理、非平衡性原理、非线性原理、反馈原理、不稳定性原理、支配原理、涨落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等 。利用这些原理可以对系统的自组织性或自组织过程进行判定,它们完整地给出了系统自组织条件、机制、途径等判别的方法和依据。

三、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一)非线性相互作用使技术创新系统充分开放

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选择、吸收外部条件,使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充分开放从外界获取有用的物质、能量以及有益于创新的信息吸收到整个技术创新的系统中,为各个子系统如研发系统、创新决策系统、管理系统提供各自所需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当然,在充分采纳吸收的同时,系统还向社会输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对于用户的反馈信息,企业在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后,对企业产品进行改造再推向市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总是存在着无序、无效和不确定性,如技术和设备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由于创新过程的复杂化程度与管理协调制度不相匹配,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所要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不断发展,它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丰富,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这就是系统内部熵的自然增加过程。

一个开放系统从外界可以得到负熵流,也可得到正熵流。正熵流会加速系统无序化的进程。这里,控制系统开放的条件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强调系统开放的同时,也要对系统与环境的交流内容进行分析。一方面,要使系统开放,大力引进促使系统进步的因素流入;另一方面,又要加强控制,尽量不让或减少不利因素的流入。实际上,对系统发展不利与有利的因素同时存在,只要系统一开放,就会同时进入系统,要想绝对禁止哪一种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适当措施,使输入的有利影响(负熵流)尽量多,使不利影响(正熵流)越少越好。对于系统或同一系统研究不同的问题,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形式是不同的,要具体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加强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自觉调整系统的结构,不断引入负熵流,才能抵消系统内不断产生的正熵流,尽可能消除无序。

(二)非线性相互作用使技术创新系统远离平衡态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一个特征就是系统中的多个主体间的不对称性。相互作用的对象之间存在着支配与从属、策动与响应、控制与反馈、催化与被催化等不对称关系,其中某种因素会起到推动整体演化的作用。

系统中微观层次上的运动形式的差异性和非平衡性是产生宏观层次上有序性的根源,系统中的要素间存在差异及发展不平衡,也有了系统自组织过程中的宏观流,有了这种宏观流,就有助于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开放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必然处于一种动态的环境中,由于各子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不同,对于物质、能量、信息的获取必然存在差别。各个环节中的主体只吸收对其有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系统中呈现的是一种不均衡、有差别的状态。由于企业员工中的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所获得的薪酬也不同,正是由于存在差别,才能激励员工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才干,使企业远离平衡态,向有序方向发展。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非均衡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新创意和新设想得以交流和采纳;技术创新的思维发生对称性破缺;技术创新资金来源和投向的多极化,导致资金运动形式的差异化;产品品种的多元化,技术的不断升级;创新人员分工和分配的非均匀化,形成人才的流动;企业知识结构的调整等。非平衡以充分开放为前提,要使系统远离平衡并且能够保持非平衡状态,系统必须充分开放。充分开放为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充分交换,以及系统远离平衡提供可能性。开放性要求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主体应充分考虑到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对于处在动态变化中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创新主体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系统结构的变化,使系统功能也有相应的变化,使系统从平衡态或衡态走向非平衡态。

(三)非线性相互作用使技术创新系统产生涨落作用

在非线性作用下,各种相互作用关联起来,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形成关联与协同,因此系统才会产生整体行为,排斥和吸引、竞争和协同才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有了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系统内局部的涨落才可能得到放大,从而引起发展。

宏观上的系统是由大量的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子系统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整个系统的状态也不断改变。系统状态不仅是子系统状态的总和,而且是一个综合平均的效应,因此必然存在着涨落现象。耗散结构理论中的“涨落”是指系统有时候会偏离统计平均值,存在着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涨落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随机的。

涨落是否对系统起作用,还取决于系统是否处于临界点。当系统处于稳态时,涨落相对于系统宏观是微不足道的。而当系统处于临界点时,涨落所起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因为技术创新系统内的子系统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以在临界点附近系统可能形成不同类型的耗散结构和有序状态,一些微小的涨落将会导致整个系统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系统中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涨落是必然普遍存在着的。

对于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涨落,可以以临界点划界对涨落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首先,技术创新系统处于稳定态。系统处于平衡态或衡态时,由于一些外界环境变化对系统无太大的冲击力,系统的结构稳定。系统能够经受住内、外部涨落的冲击而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吸收涨落,从中吸取对系统有利的信息,弥补系统在某些方面的缺陷,使系统更加稳定。当系统处于非平衡约束的状态下,熵产生率会取得最小值,非平衡态会连续向平衡态接近,直至达到平衡态。这种涨落一方面增强了系统的非对称性和非均匀性,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对称性破缺,另一方面保持了系统行为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增强了系统对不利因素的抵御能力,加强了系统调整自身行为的能力,当由于失误而引发系统不稳定时,涨落的稳定作用能够化解危机。

其次,技术创新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当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冲击力达到足够大时,致使系统中的涨落运动所引起的扰动和振荡达到或超过一定的阀值,就会使原有系统的结构遭到破坏,系统原有的结构或模式已不再适应环境,需要重新配置系统要素,这为出现新的有序结构提供了可能。此时系统已经不能保持稳定,在涨落的冲击下,系统远离了平衡区,进入非线性区失稳状态。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系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人为地创造并利用一些“涨落”,如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畅通的网络组织等,都可以促使系统向有序度高的系统演化。企业必须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进行变革。在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阶段后,各要素之间形成新的稳定的关联方式,导致了新的序参量的形成,各子系统在新的序参量的支配下行动。也就是说,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形成了新的有序态,技术研发系统、市场创新系统、管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决策系统等子系统按照新的关联方式耦合在一起,在新秩序的支配下发展,这标志着新的更为有序的稳定系统形成了。

新的稳定态必经的一个环节就是分叉和环境选择。在系统失稳的状态下,由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系统将出现分叉行为。所谓分叉指的是当系统进入非平衡区时,会丧失其稳定性在临界点上发生分叉,出现不同的分支,即不同的发展方向。新出现的不同的各个分支自身又是稳定的。较为简单的系统只表现为一次分叉。而复杂的系统在自己的演化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多次分叉,复杂程度越高的系统,它所包含的分叉数目也越多。总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的、动态的复杂自组织系统。要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在一个宏观有序的方向上发展,一方面,企业必须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获取足够的“负熵流”;另一方面,企业本身也必须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内部调节,实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的耦合,减少企业内部正熵的产生,增强自身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

四、结论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系统中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因此,线性的发展观已经不适合复杂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系统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为解释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借助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混沌学等非线性系统科学理论、技术创新学和管理学的相关成果,运用系统的观点对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中的非线性演化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有益的引导作用,有助于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问题,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同时也为补充和完善已经初步建立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做出有益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友棠,黄洁莉.科技创新获利能力形成机理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6(1):10-11.

[2] 黄洁莉,夏喆. 企业科技创新混沌动力学模型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7(2):22-23.

[3]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 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5] 沈小峰.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 H·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科学出版社,1989.

[7] 勒内·托姆(法).突变论:思想和应用[M].周仲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篇3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制造业的智力投入和服务意识将日益增强.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除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外,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也是制造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未来十年内,数字化技术将成为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尤其在虚拟现实技术、可重构生产技术、多学科综合优化技术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将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一、数字化工厂内涵

数字化工厂(DF)集成了产品、过程和工厂模型数据库,通过先进的可视化、仿真和文档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质量和动态性能:提高盈利能力、提高规划质量、缩短产品投产时间、交流透明化、规划过程标准化、胜任的知识管理。数字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通信技术,对描述的对象进行数字定义、建模、存贮、处理、传递、分析、综合优化,从而达到精确描述和科学决策的过程和方法。数字化技术具有描述精度高、可编程、传递迅速、便于存贮、转换和集成等特点,因此数字化技术为各个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了崭新的工具。目前制造业的几个重要发展方向,如精密化、自动化、集成化、虚拟化、网络化、全球化,无一不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企业信息系统描述

就企业信息化而言,先后出现了MRP、MRPII、ERP、PDM等系统,它们的功能既有不同之处,又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而当前企业广泛采用了PDM和ERP系统相集成的方式。PMD是一门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文档、数字化文件、数据库记录等)和所有与产品相关的过程的技术,它提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并可在企业范围内为产品设计与制造建立一个并行化(Concurrent)的协作环境。PDM以产品数据为核心,实现静态的产品数据和动态的工作流程的安全、正确及高效的管理,其所有的信息组织和资源管理都是围绕产品设计展开的。ERP能够对企业活动中与制造有关的所有资源和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其应用目标是对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生产计划、财务分析进行控制及对客户服务进行管理。ERP是为组织、协调、计划与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采用的生产管理技术,它主要强调对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和质量等资源的管理,关心这些资源的调度、使用和增值,主要服务于工程设计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ERP主要应用于生产制造与经营管理。然而,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这样的信息平台是不完善的。首先,企业需要PDM的产品数据进行快速的产品设计、制造、装配、质量控制和检测。其次,企业缺乏一个介于CAPP工艺规划和产品数据管理之间,具有规划生产制造的功能,并能够起到平衡生产的作用的系统。

三、企业信息系统集成

(一)内部信息集成

系统底层的体系结构、软件、硬件以及异构网络的特殊需求首先必须得到集成。这个集成包括信息技术硬件所组成的新型操作平台,如各类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设备,还包括置入信息技术或者说经过信息技术改造的机床、车床、自动化工具、流水线设备等新型设施和设备。为了完成应用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需要解决数据和数据库的集成问题。数据集成的目的是实现不同系统的数据交流与共享,是进行其他更进一步集成的基础。数据集成的特点是简单、低成本,易于实施,但需要对系统内部业务的深入了解。数据集成是对数据进行标识并编成目录,确定元数据模型。只有在建立统一的模型后,数据才能在数据库系统中分布和共享。数据集成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等。应用系统集成是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使得不同应用系统之间能够实现数据和方法的共享。它为进一步的过程集成打下了基础。对业务过程进行集成的时候,企业必须在各种业务系统中定义、授权和管理各种业务信息的交换,以便改进操作、减少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业务流程的集成使得在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流程能够无缝连接,实现流程的协调运作和流程信息的充分共享。

(二)外部信息集成

通过门户网站和互联网实现公众、社会团体、社会和客户的互动,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的有效交流和集成;通过与合作伙伴信息系统的对接,建立动态的企业联盟,发展基于竞争合作机制的虚拟企业,重塑企业的战略模式和竞争优势。Internet的发展增加了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虚拟企业、扩展的供应链管理和协同商务等都是企业之间集成的典型。通过合作,几个企业和公司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合作网络,这种合作网络可以提供单个公司所不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获得单个公司无法完成的定单。为了增加合作的效率,必须实现网络中有合作关系的公司之间活动和过程的集成。另外,企业间的集成并不是使企业内所有的系统都实现集成,而只是集成一些与企业之间的业务过程有关的系统,因此,企业间的集成是一种有选择的集成。企业间集成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使企业间不同系统实现数据格式的匹配。目前,XML技术作为企业间集成时数据交换的标准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四、结束语

在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许多制造企业实施 CIMS、MRPII、ERP 等系统. 而国际国内的 ERP系统供应商在提供ERP 产品时,都要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功能模块做二次开发。以生产车间为中心的工具管理系统,既可以单独实现制造企业的工具管理功能,也可以与 MRPII、ERP 集成,作为 MRPII、ERP 系统的一个功能模块和有机组成部分。对制造企业的工具管理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对于制造企业的制造系统的高效运作有著重要的意义。

篇4

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涵义的概述

1.e-HR国内外研究综述

e-HR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human resources”,一般直译为“电子化人力资源”,是网络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应用形式。U.Rrimer,认为,所谓e-HR,即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Kathy Brayant认为e-HR,就是可以自动处理很多核心程序。Edward?ELawler 等人在其著作中认为:信息技术e-HR 有着巨大的潜能,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人力资源服务的管理和行为方式。Kathy Brayant 认为,计算机系统并不是简单的替代文件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使用e-HR 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并把它的管理方式带入互联网时代。

国内最初对于e-HR 的认识和国外的基本上趋于一致,研究较早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乐阳认为,e-HR 即电子人力资源,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际上指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解决方案。邹玉霞认为,e-HR 是将先进的技术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郑大奇认为,e-HR 就是指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任何利用或引进了各种IT 手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可称之为e-HR。安忠、吴洪波指出,e-HR 中的“E”不仅是“Electronic”,即电子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更重要的是“Efficiency”,即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效率是e-HR 的根本目的,而电子化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

1.2 CIMS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许多学者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定义。派德瑞、德斯勒、诺伊等人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定义为:收集、处理、存储和信息以支持决策、协调、控制、分析及可视化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关组件的集成系统。而小舍曼等人认为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 己经超越了简单的存储和更正信息,其应用的范围已扩大到诸如编制报告、预测人力资源需求、战略计划、职业生涯和晋升计划,以及评估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及实践等领域。诺伊等人提出了通过结构重组、业务外包、流程再造及新技术的运用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有效性的问题,并且还分析了常见的几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

另外还有很多国内学者从其他的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

范大路阐述了基于CIMS 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出了管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及挑战。曾建权等阐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发展知识经济框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和策略。常晋义的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主要通过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等部分组成。肖慧等立足中小企业,提出了将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思路。高翔等指出只有当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有效要素融合时,其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才是有价值的,并探讨了信息技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廉凯分析了企业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以及如何选择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

二、我国企业CIMS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目前来说还不成熟,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还处于比较粗糙的阶段,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篇5

在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永平铜矿档案馆使用清华企业档案管理系统软件,根据永平铜矿档案馆的实际情况,设置了:档案查询子系统、服务器设置工具、光盘制作子系统、借阅管理子系统、权限设置子系统、收集整编子系统、数据录入子系统、数据维护子系统、数据转换子系统、统计报表子系统、系统设置子系统、销毁管理子系统。我们档案工作者将发现企业档案发生了巨大变化。

档案载体的转变。

首先是企业档案载体的转变。在企业实现计算机全程管理后,适时实现了信息数据的远近传递交换和处理。在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文进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电子图纸也以手工制作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量出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使产品图纸的设计、存储、查询和修改变得快捷又方便。例如生产或开发一项较大项目的产品就需产生上万份的图纸,而其中许多又要承袭老产品的大部分成果,因此电子图纸显示了其比纸质图纸更旺盛的生命力,保存电子图纸要比保存底图方便、省时、省力并且有意义得多。

其次是企业档案的分类变化。原有的企业关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产品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传统分类方案将被打破,取而代之以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各个管理模块、流程的设置。一份完整的档案信息分散在几个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依照规定指令根据工作目标随时设立和调整类目。各企业档案信息的分类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计算机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档案分类更能贴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状况,分类也将更详细、更科学、更规范。此外,在企业档案接收和保管上也有所改变。以往的企业档案工作者以参加科研产品鉴定、重要设备开箱及重要建设项目、技术改造竣工验收作为对其企业档案的监督、指导和接收就显得有些滞后了。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如果不对随时大量产生的电子文件加以管理,势必带来以下风险:

(1)导致系统瘫痪或导致任何人均可无控制地存取信息而使系统变得不安全。

(2)大规模的、无系统的、随时可能产生的违法破坏的风险增加。

(3)使有价值的公文与档案丢失。

(4)安全措施遭到破坏的风险增加。

(5)造成文件被非法变更与删除,从而使数据丢失。

(6)给社会带来麻烦。

(7)造成不必要的延迟与公务处理故障。

(8)造成不必要的在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在传统档案管理理论指导下,人们只能将电子文件再转换为纸质文件,然后按纸质文件管理方式加以整理、归档和保存。目前的这种电子文件管理方法不但没有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反而增加了负担,在某种程度上,还制约了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步伐。

被转化为纸质文件后的电子文件被人们存入光盘中,放入档案柜内加以保存,而很少再去利用,由此造成数据丢失与资源浪费。有人甚至将这类电子文件当成书写数据库的工具,依工作需要随时对原数据加以修改、补充,致使原文件被弄得面目全非。例如,人事部门每年的职工基本情况数据统计都在上一年度的文件上修改,这既是因为单机容量有限,也因为图个工作方便。再有,机要打字员因打印文件数量太多,不再统统存盘,或保存一段时间后便以删除。既然档案部门未规定电子文件归档,这样做也无不妥,反正已有一份纸质文件归档了。由此,造成大量电子文件损毁。

由此可见,对电子文件的产生不加管理或以传统文件管理方式来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使文件无法充分地满足本部门责任要求与其他部门要求;产生的文件被破坏或当需要它们时找不到;当文件有多个版本存在时,无法对真实可靠的版本进行识别与检索;产生的数据无法资源共享等。

以纸质为主体的传统档案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是经过长期实践、不断丰富才成为一门科学的。但电子文件与传统文件各有其特点,在许多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在管理方法上如果照搬纸质文件管理方法,就会造成电子文件的文件价值、利用价值的损失。

传统档案可以不管文件的形成、承办过程的具体情况,只要对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文件,在它完成文件阶段使命后,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就行。但电子文件的归档,档案人员必须在文件的设计与形成阶段就要进行指导,承办过程中档案人员要参与对其管理并进行监督,否则将无收集、整理、归档可言。

在电子环境中,如果档案人员不积极介入文件的形成和保管过程,文件很可能不存在或至少不可能被鉴定、保存、编目或者提供利用。这就是说企业档案人员如果不进入到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去,则很难掌握到企业信息的核心部分甚至接收不到档案。的确,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的电子文件、电子图纸使企业档案工作者再也无法坐等档案的最后形成与归档了。他们必须在产生电子文件的源头就行使档案的监督指导职能。参照国家有关文件制定出本企业的《电子文件管理办法》,提请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编制人员在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加入电子档案文件的鉴定、归档、保存、利用等档案管理内容。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要求计算机详细记录设计、加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及相应的更改信息,要在不同的版本上注明当前的有效资料,以确保最终归档使用的是正确版本的图形或图纸。

企业档案工作者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会运用专门的档案信息接收管理平台,要懂得如何控制和维护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掌握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