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6: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西方的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介绍
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龙文化已经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是工艺美术、建筑名胜、歌舞影视,还是岁时节令、婚丧礼仪、服饰冠履,龙都以盘旋、腾跃、奋飞等多种形式,占据着醒目的位置,体现着文化的蕴涵,龙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龙在西方文明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也一直存在着,在西方的各个时期也都有龙的影子。无论是在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还是在黑暗的中世纪神圣教条中都有它的存在。
二、龙的内涵
1 龙在中国的内涵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与道教以及佛教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子孙都继承其业,均称“天师”,并传达室说与龙有缘。传说第三代天师名鲁,传说他有十个儿子,号“张氏十龙”。另有一则传说称:张鲁的女儿在山下洗衣,忽有白雾绕身,因此竟未婚而孕,感到羞耻,便自杀身亡。死前留下遗言,务必剖尸看腹中为何物。结果,腹中有两条双胞胎小龙,婢女把它们放进汉水。其后的许多道教代表人物都被说成与龙有神秘的关系,如南朝时的道教代表人物陶弘景,传说其母梦龙而生,他是一个龙种。国本土的龙崇拜中,原无“龙王”崇拜,龙王崇拜是在佛教传入后引进的。在汉代之前,只有龙神,而无“龙王”,隋唐之后,佛教信仰传入中国,龙王信仰遍及中土,学者一般认为,龙王、龙宫信仰是源于印度,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引进的,由此可见,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
龙还承担着象征帝王的重任,在中国原始社会。龙是全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这里的龙是作为超自然的象征。到了奴隶社会的初期,随着皇位等世袭制度的产生和奴隶阶级对社会财富的占有,龙被转化为最高统治者的祖先,这种观念也发展到丁封建社会,被封建帝王当作个人绝对权威的标记。
然而,龙在中国的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一直都高高在上,远离民间的。相反,龙文化在民间早已生根发芽,深深地植入到劳苦大众之中,成为一种代表吉祥和顺利的化身。人们把各种美德和品质都集中到了龙的身上。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也可以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都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则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它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早之苦,它甚至不惜可以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2 龙在西方的内涵
龙在西方所表达的内涵则与中国截然不同。如果说在中国文化中龙的存在是积极主动的话,那么在西方文化中龙则是以一种消极和被动的姿态而存在的。龙在中国是龙大于人,而在西方龙则是人――特别是英雄们的牺牲品。龙在西方生活中的存在,只是为了突出人了伟大,这也和西方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有很深的渊源。龙在西方文化中也是财富的守护着,只有打败了龙才能获得财富。龙也成了西方文化中推崇冒险和显示力量的主要参照物之一。
一、文化和习俗
1、文化
长期以来,文化被视为一种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人类知识和行为的总体,被笼统地当作“生活方式”、“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积淀物”、“众多规范”、“象征性的习惯行为”、“观念之流”、乃至“艺术、政治、经济、教育、修养、文学、语言、思维的总和”等(贾,1997:16)。文化学家Kluckholm对文化的概念归纳出一百多种,还把文化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方式系统”。
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对文化的理解不同,由于不同的观察视角,也就使文化的定义众说不一。
站在中西文化差异这个角度来说,Goodenough(1957)提出的观点比较适合此领域的研究。他指出“文化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组成”(Goodenough,1957;贾,1997)。
贾(1997)也指出,在不同的生态或自然环境下,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2、习俗
习俗是习惯和风俗,是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简单地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沈,2002)。有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可以明确地说明这一点。问候语中的“你吃饭了吗?”和“上哪儿去?”这两个表达方式在中国人看来,这根本没有什么,只是在中国这个文化环境中一句日常生活中的问候语,其中也包含有对对方的关切。但在英美人看来,这是一个大忌,这侵犯了他们的人权。他们比较习惯于问天气等环境的东西。
3、文化与习俗的关系
习俗是一个十分普通,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但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影响力,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它的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属于民俗学的范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沈,2002)。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并且文化习俗的类别也很多,如节日习俗、生活习俗、婚丧习俗、竞技习俗、宗教习俗等。本文将以中西方的节日习俗来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二、节日文化习俗
1、节日文化习俗
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文化是我们观察研究人类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汤,2001)。
2、节日文化习俗的特点
节日文化习俗大都有民族性、民俗性、宗教性、历史延续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现在节日文化还出现了商业性、国际化的特点。其主题不同、特色各异,大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
三、中国春节的节日文化习俗
春节是中国人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种表达喜庆、祝愿和快乐的古老节日,是世世代代、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共同倾心营造的一种使人向往和期盼的意境。它是一种方式,一种文化,一种习俗,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流露。中国人的节日气氛,最浓重的就是体现在过春节上。
1、春节的传说
春节刚开始是人们来庆祝庄稼成熟的节日。在农业社会,庄稼成熟一次就完成一个“春种、夏忙、秋收、冬藏”的生产周期。人们为自己的劳动收获庆祝一番,欢乐一场,休息一阵,以利再战。年过完就“一元复始”开始新的一轮耕作。
关于春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是这样说的:在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动物,每年冬天它都会下山去破坏农庄、抢夺食物,有时还会危及到村民的生命。乡亲们很害怕“年”,所以用鞭炮来吓唬它。“年”真地被吓走了。以后村民们每年都要纪念这个日子,从而就有了现在的年。当然现在的年已失去原来的意义,它已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节日,是人们家人团聚,共度美好时刻的节日。
2、中国人的“福”字
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贴着“福”字或者是祝福的对联。有时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倒着贴的大红福字,表示福到了。中国人过年,也有一点迷信色彩,以前最受欢迎的是门神和财神。门神请来贴在大门之外,为的是替自己把守门户,使得“大鬼小鬼进不来!”请财神的目的更明确:“招财进宝”!但是近年来中国人过年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供神祭祖,但是在农村和一些城市的商铺这种情况还是有的。
3、节日的色彩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03-02
面子观是礼貌原则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十分重视面子的问题。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且历史文化和思维习惯也不同,所以中西方的面子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人,从西方的面子观中取长补短,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加强对西方面子观的了解,认识到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人们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更加顺利。
一 中西方的面子观
1.西方的面子观
国外学者对于礼貌做了诸多的研究,提出许多理论模式及研究方法。高夫曼对面子做出的解释为:一个人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他认为人们追求面子,是为了获取更正面的社会价值,是为了展示自身的优越。布朗和列文森在1978年提出面子理论,并且在1987年对这一理论做出修改和进一步的阐述,认为面子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并对礼貌现象与面子问题做出系统的论述。具体表现为,当掌握话语权的一方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对方产生威胁时,那么他就会考虑这个行为的实施程度以及对对方的实际威胁效果;人在说话时会考虑双方的亲密程度、社会地位以及考虑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的强求感。说话人最终决定采取的礼貌方式、交际策略都是由此产生。
2.中国的面子观
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面子做出研究,她认为面子代表的是人们的声誉,是通过人的成功和不断进步获得的良好评价,也是人们用努力和聪明才智构建起来的声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看重面子,甚至有人爱面子胜于生命,很多中国人认为面子是荣誉、声望,也是自尊和尊严,为了维持和保护面子,人们有时可以付出任何代价。面子就好比中国社会的道德戒律,面子表示着一个人的道德完整性。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于面子有关的行为相当重视,譬如“赏脸”“丢脸”“给面子”“照顾面子”。此外,中国人在人际交流中习惯贬己扬人,而对于别人的不当之处,在批评时又习惯先扬后抑,先给予肯定再指出不足,充分顾全和维护他人的面子。这种面子很大程度上标识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群体认可度。
3.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
综上,可以看出中西方首先在对面子的定义上存在差异,中方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形象和个人的社会地位体现,而西方则更加倾向于个人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看重个人的行动自由和个人的愿望满足,不受约束。前者以社会为中心,后者以个人为中心,存在明显的不同。中国人的面子多赖于外界所给予的认同和肯定,没有布朗和列文森所讲述的消极面子这一点。比如中国人习惯在宴客时劝酒、劝吃,相互夹菜,虽然是热情好客之举,实际却又有妨碍他人自由之嫌,也就是布朗和列文森所讲述的消极面子。西方更加看重个人的自由发展,解放天性,重视个人隐私。
二 中西方面子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不同的价值观,中西方礼貌也就存在差异,中西方对于面子的不同看法也源于此。
1.中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
受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影响,中国人强调集体合作,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很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影响下,对集体的重视显得尤为突出,由此产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就顺理成章。突出集体能动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是统一的,人应该受集体约束。与此同时,儒家礼教应运而生,强调人与集体、社会的和谐统一。儒家礼教倡导个人应最大限度地服从集体、社会。中国人的面子主要是建立在社会群体的意识上,是与社会群体对个人的认可程度、认同程度相挂钩的。
西方国家的历史主要是以民族迁徙为主,在不断的迁徙中开拓领域,融合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历史。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显得独立、立体,逐渐看重人的自我价值。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强调和突出个人的能力体现,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主义。同时,西方社会产生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基督教,基督教推崇自我实现,重视个人的思想,这些都对西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方以资本主义经济为主,更是加深了对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的重视。西方人的面子是建立在个人的行为自由,权利、隐私、愿望得到尊重和满足的基础上。
2.中西方人们性格和思维模式的差异
西方人经常对中国人的某些行为处事,表示不理解。中国人的性格与西方人相比较为内向、含蓄,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张扬。中国人在利益受到威胁时,不会直接点明,而是会谦让,比如孔融让梨。中国人有时习惯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使别人的利益得到满足,习惯顾全大局,重视集体利益。然而,西方人不一样,他们习惯主动争取自己的利益,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和威胁,努力捍卫自己的消极面子。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从整体到部分的考虑,讲求圆满,追求和谐和辩证,思维上会比较笼统、模糊,做事喜欢“留一线”,这一点从中国人平常的说话习惯上便可发现。而西方人的思维属于线性思维,习惯先有部分再到整体,擅长逻辑思考,条理分明地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解决具体问题。在合作有冲突时,一般是更加看重实际利益,尽量传递给对方足够的信息,让别人尊重自己,保全自己的积极面子。
3.中西方人们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文化的一大来源是儒家文化,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十分久远的,一直延续到今天。儒家文化十分倡导群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即强调团体的作用,无论是谁都要尽自己所能去服从团体,为团体服务,最终形成团体之间的共识。中国人十分崇尚集体的力量,追求集体荣誉感也正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有的时候,宁可用个人利益来换取集体的利益。西方国家由于其地理环境以及受到基督教影响较为深刻的因素,人们所向往的是个人的自由、民主以及独立,其体现出的是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这具体体现在西方人特别讲究个人的隐私和权利。从这个层面来讲,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正是其不同价值观念所作用的结果,中国注重集体的面子,而西方注重的是个人的面子。
总而言之,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只是其文化差异中的一个方面,受到各自历史发展的进程、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不同的影响。随着世界开放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化,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呈现出相互包容的现象。对于面子文化的中西方差异,只有深入到双方的文化内涵中才能挖掘出其本质,了解各自的言语策略,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因不理解而造成的交流障碍,最终促进中西方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三 面子观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启示
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是经历长久的历史演变聚积而成的,不能因为差异化的存在,就做一味的排斥或抵触。作为中国人,从西方的面子观中取长补短,并对自身的面子观做适当的扬弃是必要的。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一体化、多样化,是大势所趋。中国要更好地发展自己,就要与西方积极地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发展彼此。而前提是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和信仰。在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含蓄委婉的,但西方的面子观与中国不同,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应该充分考虑西方人的面子,尽量做到客随主便,或者主随客意,这样才能更好地合作交流。
四 结束语
面子观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文化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面子观,它反映了不同地域范围内不同的行为规范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中西方的面子文化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双方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在其对人们的思维模式以及价值观念的不断影响下,继而形成了不同的面子观。作为中国人,要在充分了解西方面子文化形成过程的基础上,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和谐交流。
参考文献
[1]刘亚茹.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3)
在文化语言学课上,老师讲到了数字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比如说“七”这个数字,在中国并不是一个受人欢迎的数字,为什么呢?在古代传说中,明明有关于牛郎和织女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相见的故事,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应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节日,“七”也应该是一个吉利的数字才对。我对英语很感兴趣,自然就想到英语中是否也会有相应的说法,发现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看重“七”,认为它吉祥有力。对数字的喜好,以及人们赋予数字的内涵都是与文化紧密相连的,于是我对数字中的中西方文化进行了研究。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词汇是语言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数字作为词汇中的一部分内容必然承载着文化的内容。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其初始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使用数字的名族的不同,在宗教、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下,部分的数字虚化了,并且产生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形成了独特的“数字文化”现象。
1.数字的起源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就意识到一只羊与许多羊、一头狼与一群狼在数量上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产生了“数”的概念。最早人们利用自己的十个指头来记数,当指头不够用时,开始采用石头记数、结绳记数和刻痕记数。在经历了上万年的发展后,直到距今大约五千年前,才出现了书写的记数和相应的记数系统。因此,从词源上看,数字最初的意涵就是数目的标记。中国和西方的数字在起源上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以记数的。
西方人用的阿拉伯数字发源于古印度,后来被阿拉伯人掌握并改进,随后传入西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十四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加速了“阿拉伯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和应用,并最终被全欧洲人使用。而中国数字,即汉字数字的起源始于甲骨文。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筹算记数,并逐渐演化下来,形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后来随着古人认识的深入和思维的发展,汉字数字单位不断增加,后又有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等等。阿拉伯数字大约在十三世纪时传入中国,但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被中国人广泛采用。现在中国的记数系统被承认和采用这两种记载方式,但是阿拉伯数字在计算方面的优势使得它的运用性更加广泛,更易被科学界和广大群众所接受,大有取代汉字数字的趋势或者说在“使用认同感”上不断占据上风的趋势。
2.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
2.1数字文化与传统文化价值观。
华夏文化自古崇信阴阳二元说,《易经・系辞上》讲:“易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国人的这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体现在审美心态中,就是认为偶数是吉利的。由于对偶数的偏爱,再加上原始宗教和道教都尊崇偶数,便形成了汉民族崇尚偶数的习俗,汉语中偶数及其倍数几乎都含褒义,预示吉兆。而西方国家的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是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它对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文化中,“六”是一个和谐的数字。常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中,六路又称六合,即前、后、左、右、上、下,或者天地四方,即三维空间的六个方向。《庄子・齐物论》中有:“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当时似乎就已经有了可能存在四维空间或多维空间的问题。中国人对“六”情有独钟,把它看做吉祥的数字,俗语“六六大顺”就是最好的印证。我国古代有“六经”;诗经中有“六艺”;周代兵书现存有六圈,称为“六韬”;明代有“六子全书”;古代农牧社会以“六畜”、“六谷”为本;周代政区分为“六乡”,官制设“六府”、“六官”。美国前总统里根离任前在贝莱尔市买了幢别墅,当获悉别墅门牌号码是666号时大惊失色,因为三个连写的“6”在《圣经》里是个可怕的“野兽数字”,是魔鬼的代号。这使得里根想起了肯尼迪总统是在11月22日被刺身亡的,这几个数字之和正好是6,那天又是星期五,而在英语里“Friday”恰好由六个数字组成,凶手又是在六层楼上向肯尼迪开枪的,这三项“6”组合在一起正好是666。由于这些原因,迷信的里根不惜动用总统权力为新别墅更改门牌号。
2.2数字文化与神话宗教。
出于恐惧和迷信,古人把原本不具有任何超自然力量的数字神秘化了,像迷信宗教神魔一样崇拜或畏惧。不同或相同的数字在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可以成为或神圣、完美、幸福,或罪孽、丑恶、不幸的象征。数字禁忌,各种文化都有,古今中外相通,虽是迷信,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里就涉及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关于“七”这个数字的文化内涵。
虽然“七”在中国文化中有“七日来复”、“正月初七为人日”、“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之说。但是“七”在汉语中是人民常常忌讳的数字。这一是与中国人崇尚偶数的心理有关,二是与中国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在我国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因此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之说。汉语以“七”组成的习语大多都带有贬义,如:七零八落、七手八脚、七嘴八舌等;在西方国家,人们看重“七”,认为它是吉祥的,因为上帝在七天之内完成了创造世界万物的壮举,圣母玛利亚有七件快乐的事,主祷文分为七部分,等等。英语带有“seven”的习语很多,如:Keep a thing seven years and you will find a use for it.(东西保存时间长,终会派上好用场。)A man may lose more in an hour than he can get in seven.(得之艰难,失之易。)To be in the seventh heaven.(极其快乐。)等等。
2.3 数字文化与谐音、谐义。
由于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都是有限的,而客观对象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同音词,因此谐音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
数字文化在汉语中的谐音现象很常见。中国人对数字“四”特别忌讳,因为它与“死”谐音,中国人大都不愿意要“174”和“154”为尾数的车牌或电话号码,因为这些数字听起来像“要气死/要妻死”和“要我死”。而由于“八”在汉语中与“发”谐音,“六”与“路”谐音,因此很多商人喜欢“888(发发发)、168(一路发)、918(就要发)”这些数字。数字的谐义现象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存在。以“八”为例,由于该数字在汉字中写为“捌”,有“别”在内,因此许慎《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与分别有关的意义,这种离别之忌依然保留在一些地方的民俗之中。美国更有一个以“88”为名的小城,8月8日是该城的法定假日。“8”在英国也是吉祥数字,最难得的是,1988年8月8日下午8时18分,安德鲁王子的妻子生下一女婴,英王子在一个世纪之中只有这一次集中了这么多“8”的时候喜得千金,成为举国美谈。
2.4 数字文化与虚指。
在众多的英汉数字习语中,数字并不只是局限于计数,数量的虚拟,在习语中已失去数字的计数意义,而转化为表现时间、空间、物状和心态的形容词,时间之久暂、时空之广狭、物状之大小、心态之忧乐,有时用数量来形容,比起一般的程度定语和状语,更能收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如:用“三分钟热度”来比喻因为一时冲动而产生的短暂热情,用not in a hundred year来表示“决不,永不”的意思。
英汉数字习语中虚指“多”、“少”或“程度的高、低”等,往往借助于夸张或比喻的手法给人以较为深刻的印象或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但由于英汉满足文化的差异,英汉习语中所喜用的具体数字并不完全相同,且英语习语中数词这种虚指的情况要比汉语少。汉语习语中的数字虚指多借助于一至十,以及百、千、万等数字。例如:用“九回肠”表示心中的愁闷、痛苦到了极点,用“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十步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等等。英语中的数字虚指则多借助于较大数目的数字,如“hundred”等所构成的数字短语或将其用作复数,“hundreds of”,等等。例如: a hundred and one(许许多多,数以百计),not hundred miles away(近在咫尺,本习语常用于说话人不愿意说出准确位置),a thousand to one(千对一,几乎绝对的),a chance in a million(非常侥幸),a million to one(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等等。
3.结语
数字词,以及与数字有关的知识在东西方的语言文字、习语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了解东西方的数字文化观,对于学习东西方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入乡随俗,入境问禁”。如果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不了解东西方数字文化观的差异,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许多问题,包括误解、不快、关系紧张,以致产生严重后果。数字文化中不少数字都与文化禁忌、宗教禁忌、社交禁忌有关,所以应该重视数字文化并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有助于不触犯对方禁忌,恰当得体、成功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语言学概论.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2]黄勇.英汉语言文化比较.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1.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属于体育文化中的两个不同体育文化体系,尽管是两个平等发展的文化体系,但是,它们的特点也大相径庭,所以对立是绝对存在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源于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理论,例如五行、阴阳、八卦、“天人合一”等;而西方的竞技类体育文化则注重外在和分析,着眼于人类与自然相互抗争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不断地发展和形成。传统的中国体育文化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体育文化中包含的是感觉和经验成分,比较模糊;然而西方的体育文化是将数种医学科学相互结合,主要有实验、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科学。中国体育文化注重运动的节奏,神韵,通过外在表现体现内涵,表现和谐和朦胧的美,这种文化比较隐晦抽象;而在西方的体育文化中,运动的速度和运动的力量是十分重视的,体现的是形体美。
(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讲究礼仪,融合着娱乐成分和表演性质,运动项目更加注重一个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把健康和长寿作为目的,追求身体和心灵合二为一,动静相互结合的养生之道,这样,运动中的竞技成分自然消减。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较为惊险,具有很明显的竞争性,同时体育的健美和趣味性质也较为明显,这种体育文化在追求全面发展的时候忽视了对运动者的思想道德的修养,容易产生暴力。西方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力量与速度,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健康和长寿。
(3)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中体育锻炼讲究身体从外到内,从表面到内心的一个升华,通过身体运动来提升内心,进而塑造人的品格,这种文化明显的向人格塑造方向倾斜;而西方的竞技类体育文化注重人的身体胜过注重人格,运动展现的是人身体本身的价值,体育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对人体的培养,人在运动中塑造完美体形,实现人生。
2.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互补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体育文化从产生到发展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体育文化经过时间的积累,在经验中选择变化,文化与文化间的碰撞交融,最后形成。体育文化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存在社会中,所以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过程中,双方定会吸收对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内在统一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追求伦理道德观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国的政治也对外逐渐对外开放,这个时候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得到勃兴。在这样的新的政治环境中,中国民族体育传统文化中也加入了很多新鲜血液。
(2)相互移植对方的优秀运动项目
西方开始移植中国的一些运动项目如武术、气功、秋千、踏青等,随之西方竞技类体育一统天下的形势也被随之冲破。同时西方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诸多球类项目和田径类体育项目都深入中国,得到了我国广大人民的认可和喜爱。
(3)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为西方所接受,西方竞争观念为东方所认可
中国的体育属于保健体育,它包含着丰富的人体科学内容,如现今对人类保健仍有很重要意义的一些辩证思维,如身心的统一,动和静的相互结合,内外的相互协调统一。西方体育文化中所表现出的竞争观念与社会需求一致,也被中国人民所认可和接受。
3.中西方体育文化矛盾存在的意义
(1)推动体育事业进步的动力
体育文化是人类文化沟通交流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脱离开世界文化的范围。人类体育文化属于休闲文化的一种,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在任何时期,任何一种体育文化的存在都渴望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学习吸收其精华部分,以此推动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当今社会,西方体育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的各个地方,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健身热潮,西方的竞技体育项目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
(2)维系体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虽然年代悠久,文化却从没中断过,这其中频繁的内外部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几百年来,西方体育文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地进行交流碰撞,经过长期的磨合研究,我们都从对方的文化中获得新的血液,体育文化中加入新元素使得发展的空间更大,生命力也更强。体育文化中新鲜血液的加入必然使得世界体育文化得到更长期更广阔的发展。
(3)调节各地区体育的平衡发展
世界各地方的地理条件差异,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不同使得各地方的体育文化发展也得不到平衡。各种体育文化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对调节世界体育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中国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的体育文化是相互对立统一的,所以这两种文化能够相互的影响、借鉴。这种东西方体育文化相互交流的方式和手段,使得世界体育的文化体系得到完善,人类体育的功能和结构得到拓展。
(1)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差异思维方式是联系文化和语言的重要基础,思维方式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并表现在某种语言形式中。从本质上来说,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差异。对于不同地区的人来说,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而中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例如中国的思维方式比较偏向于女性的温柔,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比较偏向于男性的阳刚。在文化心理上,中国文化心理的主要特点就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比较主张自我,更加重视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对英语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2)中西方的语言差异中西方的语言差异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体现在词义上的差异,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词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才能理解其中的实际含义。例如和动物相关的词汇,中英的语言差异就非常大,“mouse”也就是老鼠,该词在汉语中多表示鼠目寸光等贬义的含义,而在英语中,老鼠的形象就有了很大的转变,米老鼠等卡通形象就是儿童心中机智和智慧的象征。再如一些颜色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有着不同的含义,“red”红色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着喜庆、热情和吉祥,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是不祥之兆,“redfordanger”就代表的是此类意思。“blue”蓝色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的是天空和海洋,有着辽阔和宽广的感觉,而英语中往往代表忧郁的情绪。中西方在词语上的差异是非常多的,在跨文化的交往中,由于文化背景上的区别,在理解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从而增加了沟通的障碍。因而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西方的文化背景,学习地道的英语知识。
(3)中西方文化中非语言因素的差异非语言因素就是指在语言交际中除说话外的表达形式,在这些表达形式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首先从身势语的角度来说,伸舌头是中国人失言时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一些欧洲国家,这种方式表示的是对对方的一种蔑视和侮辱。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中西方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异性。要想真正的理解英语语言,对于非语言因素方面的学习也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语言交际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的。
2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基本原则
(1)选择性原则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语言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西方文化的导入对提高这两种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而教师需要基于实际情况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在文化导入的过程中,注意摒弃其中较为落后的文化信息,注重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文化信息。教师所选择的文化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正面性和积极性。
(2)差异性原则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需要正确地看待不同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为了保证实际的语言交流能够顺利的进行,需要选择一定的比较方式,将母语和目标语进行合理的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敏感程度。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并且体现在诸多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来了解这些差异,从而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误解,帮助学生有效地改善语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阶段导入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渐将西方文化的相关知识导入到课堂教学中。一般而言,可以将这个导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初级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中西方文化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差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而在下一个阶段,教师则是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此来转变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在不同的阶段导入不同的西方文化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3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的方式
(1)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大学英语教学是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就我国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意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也主要是语法和词汇的学习,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比较薄弱的。要想真正地将西方文化导入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同时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文化意识。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对西方文化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英语歌曲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听力能力。同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尽可能使用英语,逐渐转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2)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交际文化的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的导入一直是被忽略的部分,很多教师都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语言学家将文化背景知识分成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其中知识文化是指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而交际文化则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交际文化的学习同样重要。交际文化的学习首先需要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去了解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以此来提高学习的实践性,使得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身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在教授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重新的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内容的融合,使得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一些西方文化材料大学英语的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要学会真正的学以致用。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知识比较狭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视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自主地学习更为广泛的知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一些西方文学著作,从中领略西方文化的特点,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还可以利用英语与同学针对某个文学作品或者是西方文化的某种习惯进行讨论,以此来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内敛性与开放性
1.中西方内敛性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体现
我们中国人要向对方表达意见时往往比较含蓄、内敛,而西方人则会直接地说出来。举个比较生动的例子吧,一邻居夜晚唱歌的声音很大打扰大家睡觉,他的中国邻居就会去敲门然后委婉地说:“我也不睡觉,来听你唱歌。”而他的外国邻居则会开门见山地说:“对不起,你的歌声太大打扰我们睡觉了,请你小声一点。”这样对比看来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直接和开放显而易见。
2.中西方内敛型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园林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中国在园林建筑风格上贵曲折,讲究“步换景移”,忌一览无余,如苏州园林就以盘环曲折闻名世界,中国人普遍喜欢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美。而西方建筑则多是拔地而起,直率张扬,注重表现自我,如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是德国科隆大教堂。
3.中西方内敛型与开放性的文化差异在文学上的体现
中国文学在表达上也是重含蓄,忌直露,以淡为美。而西方则比较奔放,会很直接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以感情激越为胜。这方面很突出的例子就是对待爱情题材的诗歌上。中国诗人描写爱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始终不把那种爱表达出来,而西方诗人会高喊“你是我的太阳,爱情之火烧得我浑身焦灼。”这种直言不讳是中国人很难接受的,产生差异的实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把某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翻译成英语时往往会狼狈不堪。因为要把那些含蓄深藏的情感一一挖出来,数明白,不免显得有些奇怪和唐突。
二.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
1.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语言结构上的体现
我们中国人说话一般都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比如我们见面打招呼时常说:“吃了吗?”还有如“你来了,我走”“看看吧”等简练的语言都反映出中国文化重视思想意念的心领神会,不强求语言形式,注重直观感受和形象概括。相对来说,西方的语言就较为严谨,例如这个英文句子“If you're stuck with someone and feeling tongue-tied,console yourself by remembering that the other person may be feeling as agonized as you.”,乍一看语言表达比较繁琐,要一层层分析才能明白意思,反映了西方文化在语言结构上具有很强的严谨性。
2. 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绘画上的体现
中国传统绘画贵泼墨写意,重在“写”,强调“以形写神”,善于表现精神,讲究意境、神韵,偏抽象;而西方传统油画则多注重形式上完整,重在“仿”,善于描摹、仿造事物,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偏具象。例如中国画家齐白石的写意画《墨虾》和西方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这两幅作品大家都很熟悉,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二者这方面的风格差异。
3.中西方形象概括性与实证严谨性的文化差异在戏剧上的体现
中国在传统戏曲上提炼出了许多艺术化的“程式”,忌生活化的写实,例如我国国粹京剧的四项基本功“唱、念、坐、打”中就有很多虚拟化无实物的表演,具有很强的形象概括性。相对来说,西方戏剧表演多以主客体的对立为出发点,情节跌宕起伏,比如经典剧目《哈姆雷特》中就有多方面的矛盾冲突,分析性的逻辑结构很强,引人入胜,有着其理性严谨性的独特魅力。
三. 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
1.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价值观念上的体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谦虚的美好品质,做人做事都比较低调,凡事多以集体利益为重,“孔融让梨”这个家喻户晓的道德故事就很好地反映了中国人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另外,中国古人为了表示自谦,经常会用“在下”“草民”“敝人”等表示尊重对方的词语自称,中国的姓氏排列一般也都是家族整体姓在前,个人的名在后。还有我们在汉语中提到地方时也总是先大后小,例如我在介绍自己时往往就会说“我是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临沭镇人”。
相比较而言,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突显出来,例如西方人在书面语中自我称呼时都习惯用一个大写的“I”,似乎显得有些张扬。而且西方其他方面的价值观念也几乎与我们相反,比如他们的姓氏总是个人名在前,家族整体姓在后。不仅如此,提到地方时也总是先小后大。西方这种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是西方人自信与个性的表现,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比西方更团结,集体观念更强,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但我们也应看到西方人更注重表现自我这一特点所突显的优势,他们注重个人的力量和价值,极富钻研和探索精神。很多科学领域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伟人,如爱因斯坦、牛顿、霍金等伟大的科学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医学上的体现
中国人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规律和实质,往往强调整体而忽视个体的作用。古代我们先人发明的中医就将人的身体看作一个整体,当人身体的某一部位产生不适时一般都是通过把脉、看气息、喝中药、针灸等方法观察病因并内调外理,通过人体各个机制的协调运作改善患病部位的症状,从而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中医比较注重修养调节,自然恢复,治疗方法比较温和。
西方医学上则习惯把人身体的各个部位看作不同的个体,常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个部位患病了就重点针对这一部位进行诊治,而且动不动就喜欢动刀子做手术。虽然最终一般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但总会让人感觉有些惧怕和不适,治疗方法比较极端。不过现在都讲究中西医结合疗效好,中西方不断相互借鉴对方医学上的优势技术,融合趋势不断加深,如今的治疗方法也不像以前区别那么大了。
3.中西方崇尚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在宇宙观上的体现
关键词:园林 文化艺术 差异 融合
1.中西方文化艺术渊源与传统
无论是中国文化艺术还是西方文化艺术都是源远流长,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中国文化艺术在整体上相对于西方文化艺术,更加趋向于静态的文化艺术,而西方文化艺术更趋向于动态。中国文化艺术在其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呈现出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的是一种天人合一、无为顺应、意境体验、平淡无奇的空灵精神从而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西方文明主要来自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和基督教文明三大源流。西方文化艺术在其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二元结构影响下,追求的是一种理性、自由性的美学审美意识与观念。
2.文化艺术影响下的园林艺术
2.1中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中西方园林艺术作为世界两大风格迥异的造园体系,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整体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稳步前进。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在其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下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追去均匀、对称使得自然被迫具有抽象性的形式美,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西方文明影响下地思维习惯表现在审美上意识上就是对称、均衡和秩序,而对称、均衡和秩序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来确定的。
中国园林艺术在其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世俗文化影响下追求的是一种“师承自然”的艺术理念,相比于西方园林艺术既不追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意境审美体验,将园林艺术自由性的山水意境发挥到极致。
中国园林艺术中崇尚自然原始的生动形态,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于园林艺术当中,巧妙地将园林艺术中的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丰富随意性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模拟大自然的美景,将自然美与人工美和谐的矫揉于自然环境当中。
2.2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性
中国园林艺术与西方园林艺术在深厚的文化思想底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对于园林艺术的形式与意境方面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
西方造园是在理性的精神意识下,刻意追求的是一种有规律的形式美;汲取大自然形式美的元素通过人工的创造,符合西方的审美意识和习惯。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中国“绘画”“诗意”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园林景观充满了偶然性,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与西方园林艺术通的是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感官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力求含蓄、深沉、虚幻,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咫尺山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浑然一体,而无明晰可言。
3.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交融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由于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中国园林艺术上也融合了些外来因素。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也相继传到西方,到了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中国园林艺术开始融入到世界艺术发展的潮流当中,这一时期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风格各异。例如长春园北面是一组风格独特的欧式风格建筑群,其整体基调采用了欧式的建筑手法,局部融合了中国的建筑风格。建筑的形式、整体布局以及个体设置等都来自于西方,但细部如铺地、纹样等则源自于中国。
中西方园林艺术交融的代表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内西洋风格主要采用了欧洲18世纪盛行的巴洛克风格,如欧洲建筑典型的蜗旋纹样、繁缛华丽的柱子、丰富多样的雕刻等。巴洛克奢华、铺张、张扬的个性和鼎盛时期的清代皇家建筑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在规划布局上采用了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手法。就整个大体布局而言,强调的是欧洲的雷诺特式(Le Notre Style)布局,注重轴线控制、均其对称,但又并不是依照一条中轴线贯穿整个园林,取用了中国院落式布局,有节奏地分为三段。
进入18世纪,英国造园艺术开始追求自然,有意模仿克洛德和罗莎的风景画。到了18世纪中叶,新的造园艺术成熟,叫做自然风致园。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渐渐兴起,在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下,英国造园家不满足于自然风致园的过于平淡,追求更多的曲折、更深的层次、更浓郁的诗情画意,对原来的牧场景色加工多了一些,自然风致园发展成为图画式园林,具有了更浪漫的气质,中和了原有规则式园林的硬气和冷漠,增加了更多的人文的情意。
4.小结
纵观中国的园林艺术史,就是一部以中国本土文化为主线,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艺术精髓,同时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自然变化、曲折为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式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堪称世界上最精美的人工环境之一。因此我们既不能否认传统园林艺术,也不能受传统的束缚,汲取西方园林艺术的精华,恰当的融合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当中,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继续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0-01
一、引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中西方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表达文化情怀的载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同,来探讨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从而指导我们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尽可能的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不同
(一)节日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人们的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例如: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一月的主显节,二月情人节、狂欢节,四月复活节,五月耶稣升天节、生灵降临节,八月圣母升天节,九月圣母圣诞节,十一月有万圣节、万灵节、感恩节,十二月圣诞节等。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基督教文化将整个西方世界连结为一个文化主体。
(二)传统节日内容不同
中国是以饮食为主题的节日文化。我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春、夏至、重阳和腊八节,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方是以玩乐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尽管也有一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追求---以玩乐为主题。
(三)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对民间节日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中国节日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己传入中国。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古时候的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中。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
四、结语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使得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中、西方人这两个群体,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就显得理所当然。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产生
有人认为中西方价值观主要受环境、历史进程、思维方式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进程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不同的环境下萌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他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其中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历史直接影响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很大差异。
历史发展不同,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存在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一)价值观核心差异
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因此,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而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人们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表里不一。因此,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
(二)价值观目标差异
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因此,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的幸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利益的工具,以获得个人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表现,西方价值观追求的是自由、人权和平等。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行为。因此,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三)价值观实现的差异
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在封闭的大陆文化中,人们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当今的改革开放也是以安定团结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
而西方人则强调“人定胜天”,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实现过程当中,往往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独立和竞争的意识。因此,在科学研究及改革创新方面,西方人较中国人取得了更多成就。
四、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的表现
(一)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得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得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就必然带有很大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二)人际交往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又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由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决定,而其的思想观念与其历史和环境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所处环境存在差异、人生经历也不类同,导致思想观念传承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古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往往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对西方人而言,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多次成功封建统治,因此西方人更加看重自由和人权,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得失。
注释:
①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1.
参考文献:
[1]于桂敏,白玫,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13.
[2]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语境因素
(一)中西方文化的语境因素
政治文化,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习俗都会在语言中得到体现。一个词汇在一种文化里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然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可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比如,由于英国的地理环境比较特殊,西风盛行,所以,在西方人的文化里,西风就代表了丰沛的雨水。在著名的诗篇《西风颂》中,英国诗人雪莱就把西风和对自由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联系在了一起。然而在中国文化中,西风就是寒冷、凄凉的象征。又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但是在中国文化里,龙却是吉祥的象征。
(二)中西方社交的语境因素
我们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语言,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相关的社会环境。对于社交语境,我们可以理解为谈话双方所处的客观环境。在交际场所,由于交际双方的身份特征、地位或者两者之间的关系等原因,不同的语言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例如,中西方文化对“狗”就有着不同的认知。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他们忠实的朋友。正因为如此,在英语中就有着许多与狗相关的短语,而且这些短语大都有积极正面的含义。但是在汉语文化中,与狗相关的短语或者成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腿子、狼心狗肺等等。除此之外,在中国文化交际中,“你辛苦了”一般表达对对方的理解、鼓励等。但是,如果把这句话直接翻译成英文就会产生另外一种含义:你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份工作做起来一定很累吧。这就传递了一种侮辱对方的意思。
三、中西方语境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由于在中西方文化语境上存在着这些差异,跨文化交际中也就产生了许多交际方式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隐私认知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集体意识比较浓。讲究团结和互助,因此,人们的隐私意识比较薄弱。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在见面打招呼时就习惯于询问对方的家庭及工作情况,并且把这当做一种礼貌地关心。但是西方文化讲究独立性,也非常注重隐私,家庭及工作情况都属于个人的隐私,如果见面问别人这些问题,就会被误认为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在中国,街坊领居之间见面常会问“您吃了没?”“去哪儿啊?”这样的问题,表示一种关心。但是在西方国家,见面时就问对方吃了吗,会被对方误认为是你要请他吃饭,而问您去哪儿,则会被对方误认为你在打探他的隐私。
(二)时间观念的差异
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的时间观念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中国人的时间的概念相对较模糊。比如在交际中,我们常说“慢走”“请慢用”等等;在赴宴或者参加聚会时,中国人也很少会准时到达。但是在西方文化观念中,时间就是金钱。他们一般都会提前预约,而且一旦约定就不会轻易改变,否则,就会被视为粗鲁的表现。
(三)称谓语的差异
中国人会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地位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比如称德高望重的人为前辈;还有的会以对方的职业来称呼,比如赵老师、王医生等;晚辈对长辈则称叔叔、阿姨;对于平辈则称呼大哥、大姐等。但是在英语社交中,人们很少会用到亲属称谓,他们主张以人名相称。不论是男士女士,还是长辈晚辈,称呼对方的姓名都不是一种失礼的表现。
中图分类号:H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111-01
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无论何种文字,都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化而来,它浸润着文化发展的基因。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其意思是说,传统并不是固定性的东西,而是会产生变化的。因此,文字最易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它的发展兴衰可以看作一部社会发展史的缩影。以下将就中西方文字发展差异背后的文化做初步探究,以便更好的理解这两种不同文字背后的文化。
一、中西方文字发展背后的文化差异
古代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寻找能够把信息的传达程序化和简单化的方法。文字的产生、传统图案的发展,都代表了这种努力的成果。中西方社会形态及文化意识的不同,也使得中西方文字发展的轨迹有所不同。世界文字在历经悠久的历史长河之后,逐步形成代表当今世界文字体系的两大板块即:代表华夏文化的汉字体系和象征西方文明的拉丁字母文字体系。
(一)社会形态的不同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形态和主导思想的影响,中西方社会形态不经相同。而这种不同,直接导致了文字的传播及印刷发展的不同。
1、地理环境:
中国文明起源于大河文明,即两河文明(长江黄河)土地辽阔,人口较多,不搞专制国家难以统一。所以就形成了以中央为主的许多地方机构,统一由中央发号使令,形成了中央集权。而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海洋文化,其四周环海,小国寡民,易于管理,需要参议的事物比较多,于是西方形成了比较民主的制度。
2、经济形态:
中国地大物博,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能够自给自足,于是形成了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中央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缓慢。重农抑商的政策和小农经济直接导致人口流动性小,物质交换相对局限,于是使专制统治更加稳固同时也限制了文化的传播。西方的封建制度比中国晚将近千年,封建制度相对于中国不够完善和稳固。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导致商业的发展,人口流动及物品交换频繁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传播。
3、主导思想:
中国传统社会自秦始皇后都尊崇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所倡导额便是“忠君爱国”,正是要求“忠”所以要“各安其位”。后来佛学的传入,倡导的因果说,也教导老百姓要“顺应”自身的命运。中国传统社会,“敬鬼神而远之”的训言将唯一可以与世俗皇权对抗的力量抛在了社会的结构范围之外,虽然宗教在各种社会中都存在,但其地位和作用却大相径庭,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宗教虽然存在,但只是皇权的附庸和点缀,不能起到限制皇权的作用,反而为其助力,用来巩固其权力,皇权渗透到中国传统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各个领域,皇权密切地管制和监视一切社会活动,如果要形成一定限度的自治,无异于天方夜谭。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切事物都由官员包办,包括案件和纠纷的处理和判决。但不管什么人都是有私情的,这样很难形成人们对法律的真正信仰,最多只是畏惧而已。所以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非法治社会。还有一个与西方不同的地方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之下,一切知识分子都被纳入到皇帝的周围,变成了皇帝的私人奴仆,为皇帝打点江山,统治天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与皇权保持一定距离的公共知识分子群体。这些原因使得中国长期处于君主专制的政治形态下,文字的印刷和文字识别是少数知识分子和权贵掌握的文化。普通老百姓不识字,于是具有强烈表象性的具有传统图案穿插的文字反而广为流传,如:福、禄、寿、喜等穿插吉祥图案代表美好寓意的文字深入人心。
而在西方,神在西方的传统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到中世纪神权甚至可以和君权相抗衡。所以在西方传统社会中实际上并存这两种权利,即君权和神权,这两种权利此消彼涨,相互博弈,这客观上限制了君权对人的权利和利益的侵犯和剥夺,教会客观上起到一个反对君权的堡垒作用。这就为市民社会的生长提供了一个条件。神是公平明智不徇私情的,一切案件有神来裁判,人是最放心的,法官秉神意,所以法官是公平明智不徇私情的。这样法治才有可能。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传统社会中最优秀的人不是去做官,而是去做教士,有这样一群有知识的人站在君主的另一面就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成长提供了最好的人员力量和智力保证,而公共知识分子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征服中亚,基督教国家基本团结起来集中力量,开始了漫长的所谓“收复圣地”的。为了宣传基督教义,教皇全力促进宗教书籍抄本出版,由于宗教的原因,书籍的发行在这个时期达到,文字也普及于平常老百姓。
(二)对待语言文化表意的不同: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对待语言这个问题上也有其本质意义的差别。西方哲学从来就有语言崇拜的传统,西方人声称“语言之外无思维”、“语言是思想的边际”对于崇尚理性的西方人来说,具有抽象、概括的语言有其绝对的权威地位,人类运用语言进行命名,从而把事物转化为对象的存在,这才有了认识,进而获得知识和智慧。离开语言,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复存在,所以他们进一步认为“哲学的问题其本质是语言的问题”,“语言即世界”。
然而在中国,人们对待“语言”则与西方大不相同。庄子说“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在庄子看来,语言是表象,是手段,而不是终极。当真正“得意”,语言是可以弃之一旁的,所以真理不在语言本身,而在语言背后,智慧的最高境界是“忘言”。禅宗则说“不立字,直指人心。”为什么不立文字?因为禅宗认为,文字所代表的语言不但不能通达真理,反而会迷惑我们的“真心”。庄子更明白无误地指出:“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而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在庄子看来,语言之所以尊贵,是因为它所指的“意”,“语义”可以释,真“意”不能追,世人因贵言而贵书,当“言”被确定根本不能达“意”的时,书自然也就不值得珍贵了。西方文化重理性,讲科学,而中国文化重感性,讲体悟。于是表情达意的文字就有所区别了。
二、中西方文字构成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文字发展的差异。中国文字是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它的特点在于据有一格单字本身构造的特点,每个字自成体系,本身有完整的架构,类似图画,或象征图案。而它最大的问题就在难于掌握。当文字不能简单容易地为大多数人掌握和使用时,便会阻碍文字的发展。
而在西方,字母的发明和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书面传达的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了人们掌握文字的速度,缩短了掌握文字的时间。字母的出现影响了平面设计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产生了独立的、西方式的平面设计方式。
西方文字全是拼音字母,因此活字的种类并不多,印刷的改革也就比中国汉字改革容易得多。所以欧洲虽然掌握造纸和印刷技术比中国晚了整整上千年,但一旦掌握了这两种技术,其发展的速度和技术的完善、运用的普遍大大超过了中国水平。而印刷在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极少数文化人和权贵的工具,绝大部分中国人仍旧是文盲,所以普通老百姓最为熟悉的视觉传达符号莫过于传统图案了,其表意的功能在中国传统社会甚至超过文字的功能。
现代文字设计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而不是对文字符号图形化的简单拼凑。探索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字设计的碰撞点,才能找到适合于本民族的字体设计思路,才能形成本民族独特的的文字设计风格,这也正是本文探索文字差异背后的文化之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左民安著.细说汉字.九州出版社,2005.
[2][瑞典]林西莉著.汉字王国.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3][英]路易斯・布莱克威尔著.西方字体设计一百年 (修订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4]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5]张法著.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前言:对于初中生来说,要学习好英语知识,实现跨文化的交流,除了应该掌握一些词汇、语法和语音知识以外,也要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教会他们学会用西方人们的文化标准来判断和理解语言,避免与西方人交流时产生误解。因此,在初中英语口语课堂上增加文化差异的比较和分析,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及文化对语言产生的影响,会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以及他们英语交际的能力。
1.初中阶段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1.1口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语言学家汤姆斯曾认为:语言的能力不仅仅是指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能力,还应该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而口语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交际中的最重要的手段。可以说,口语是人与人之间口头表达的语言,它是人类社会使用频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用语言来陈述事物并交流感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交流,因此要学好英语,当然就不能忽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
1.2 初中阶段对英语口语的要求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口语能力是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要培养初中生的综合语言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是语言技能之一,也是英语交际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前言中提出“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于英语学习者“说”的要求也有非常明确的阐述。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拥有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3 初中阶段口语教学的现状
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对语音教学的强调不够。许多初中英语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语音的教学和纠正,致使学生发音不准,对以后的英语的学习和英语交际带来很大的阻碍。比如很多学生把“Hello”说成了“哈罗”,把“Thank you”读成“三克油”,影响到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提高。目前不少中学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语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很不利的。此外,语言学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学生都在汉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有限的英语课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
2.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口语应用
2.1 中西方文化导致人们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是讲究的是群体的文化,主要想体现群体价值,很少把个人价值置于群体的利益之上。然而英美国家的价值观是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通过个人奋斗实现成功。因此在口语中,西方人喜欢表达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如营业员和顾客在商店里的对话,使用汉语的营业员会这么问:“你想买什么?”。而在西方国家,营业员则是这么问:“What can I do for you?”或“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我能帮助你么?)。中国强调的是“你”,而英语中所强调的是“我”,这就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问:“这个问题你们都懂了吗?”。而在西方国家的老师喜欢这么问:“Have I made everything clear?”。(我说明白了没?)再一次强调了个人的作用。
2.2 中西方文化对“表扬”的反应不同
对于赞扬和致谢的态度,中西文化的差异也相当明显。中国人总是以谦虚为本,而西方人则比较实际,他们会很自然的接受别人的赞扬。看个例子:两个中国人之间对话通常是这样的:A:你的菜煮的真不错,非常可口啊。B:哪里哪里,还差的很多呢。而西方人则是喜欢这样表达:A:Your skirt is very beautiful. B:Oh. Thank you very much.可见,西方人们对于他人的称赞,不采取谦虚的态度来应对,只是表示谢意就可以了。
2.3 中西方文化的委婉性与直接性的对比
中西方的口语表达的模糊性和确定性也存在差异。中国文化反映在语言表达上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较多。例如中国人之间的拜访,主人询问客人想吃点什么,客人就算想喝点什么也会回答:“不,不必麻烦了。”而主人知道那是客套话而已,还是会给客人带来茶水、点心之类的。而在英美国家中,他们的表达会很明确,要喝咖啡就说:“Yes, coffee, please.”要是不想喝就说:“No, thanks.”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要对学生讲解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应注意的细节。让他们知道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应该采用何种的措辞方式等问题。
3.在初中口语课程中融入中西方文化的教学内容
3.1 学习英语习语
英语习语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的习俗,因为很多习语都是英美人们的生活经历的总结。习语在英美人的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交际作用。作为英语中富有表现力、富有感彩的语言,习语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使用。在日常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通过阅读一些国外的相关资料,或者通过讲故事等方法加深学对英语习语的印象,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3.2 创设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英语教师首先要要求自己在上课时尽量采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同时也要用英语来解释英语,以缩短英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真实的生活场景引进课堂,在教学中模拟生活情景,来创设真实的英语交际环境,以提供给学生语言交际机会,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口语知识进行训练。这样一来,初中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进行英语听说,从而为英语口语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