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6: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缺失的表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第二,对同志要有爱心。我们的学校负责人,一定要关心部下,带好同志。普通教师需要校长的关心爱护。我们很多教师工作很辛苦,生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是他们工作却很努力,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校长关爱他们,是对他们成绩的肯定,是对他们情感的激励,是对他们价值的尊重。校长关爱教师,不仅仅是对教师本人好,而且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关心教师,教师才会支持校长的工作,才会支持学校的教育事业,才会心甘情愿地想干事,才会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都要生活,都有老人和孩子,校长关心教师一点点,教师就会记住校长一辈子。学校的管理错综复杂,要将各种关系捋顺,要将潜在的问题处理好,要将各类矛盾处理掉,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对于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对于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当你想不通的时候,都要用爱心去面对、去包容,去理解。爱能应对一切,有了爱心,你就会把这个世界看得很透,就会对名与利看得很淡,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和谐,变得美好。人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自身的修炼,校长要主动提高自身素质,锤炼自己的爱心与包容之心。晚清重臣曾说过:“为官者要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在他的手下,全国各地数千精英,为其出谋划策,积极效力,也成就了李鸿章、左宗棠等一代名臣,原因就在于的包容力,在于他对下属的耐心,对下属的宽容,对下属的理解,对下属的信任,对下属的关心,对下属的爱护,可以说是我们校长学习的榜样。
第三,对自己要有狠心。校长对教师要有爱心,对自己则要有狠心。所谓狠心,一是要肯吃苦,校长勇于吃苦,是对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教师的无声引领,是对教师的有效激励。校长吃得了苦,才有资格让教师吃苦,才能带动别人吃苦,才能集团队的力量,融集体的智慧,凝心聚力,共谋学校发展。二是要甘于清贫。教育是神圣的职业,也是清贫的职业。校长是学校的引领者,应当有立志成长为教育家的理想与决心。因而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执著于清灯黄卷,坐得了冷板凳,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三是要严格自律,管住自己的口,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要的不要。校长只有时刻约束自己、限制自己、要求自己,才能保证自己光明磊落,才能保证自己清正廉洁,才能保证今后不出事。所以对自己的狠心,亦是对自己的爱护,是珍惜事业、珍惜自己的重要内涵。
二、以新思维开创新局面
第一,要真正以人为本。教育的本质是管理人、解脱人、塑造人、影响人,因而需要以人为本。教师与医生不一样,教育与治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病人出现了毛病,医生对症下药,一针见效。而教育却是慢工夫,不能急功近利,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有半点形式主义。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精神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世界。教师的教育只能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与影响,而不能硬性地灌输与压制。教师要想改变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就需要对学生实施无声的影响,教师经常性的影响,也许就可能由量变到质变,让学生产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眼中要有学生,要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我们有的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只顾自己的讲授,而不顾学生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课上睡大觉也不理睬。还有的教师,课堂上要求学生身子直挺,注意听讲,却不讲究授课的艺术,没有关注学生愿不愿意听,听得有没有兴趣,完全无视学生的学,而只顾自己的讲。这些现象,正是教师没有践行“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教师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20多年前我在师范学校教书之时,学生们都喜欢听我的物理课,就像喜欢体育课一般,下午两点钟,学生都早早地到教室等候。原因就在于我善于体察学生,肯于关注学生,时刻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摆在第一位。为了能让自己的课吸引学生,上课的前一晚,我都会付出极大的努力,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如,上牛顿第一定律之时,我会将牛顿的生平、简历、故事,甚至牛顿一辈子为什么没有结婚这样的趣闻强制自己牢记。之所以做这些,就是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上的旁征博引,让学生想听、愿听、肯听,而且下课后还会主动拓展学习。我这个教师的作用,就是给学生一个引线,将学生带进自主学习的园地。与其说我教学成功,倒不如说我将学生摆在了第一位,真正地做到了“以生为本”,我们的学校管理者,我们的普通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如此,才能将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才能将素质教育目标有效落实。
第二,要强化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很重要,它代表着一种气势,一种境界,一种上进心。如果校长能够将教师团结起来,齐心聚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则无往而不胜,而这样的校长也是最潇洒、最高超、最智慧的。强化团队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每一位员工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学校管理者要正视学校的每一位员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他们不可能尽善尽美,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终究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优势。校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发现他们的能力,发掘他们的潜力,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包容他们的缺点与不足。其次,强化团队精神要用好人,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潜能。最后,强化团队精神要放好权,校长要不惜权,敢放权,相信下属,相信中层班子,相信普通教师,宏观调控、整体把握,而非事无巨细、样样过问。校长只有肯放权,才能激励团队精神,调动团队每一个人积极主动工作,才能集中团队
智慧,实现学校工作的全面突破。
第三,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内涵与生命。2010年我到美国考察,参观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四所世界级顶尖名校,深深地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深厚魅力。在哈佛大学,我没有看到气派的门楼,没有看到硕大的校牌,更没有看到漫天的标语。校园是开放式的,通过狭长的小道都可进入,没有正门,也没有门卫岗哨。但是当步入校园的那一刻,一种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气息、优雅的气质随即包围了我。校园很安静,每一位学生举止也很文明,特别是图书馆,无论是本校的学生,还是社区的居民都在静静地看书,学校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且成了社区居民精神的高地。这就是校园文化的魅力所在,自然而不造作,博大而不浮躁,深厚而不肤浅,以无形之状,与学校的生命融为一体。相比我们的一些校园,提及校园文化,就是悬挂标语,高呼口号,不乏形式主义,也不乏急功近利。有些学校,门卫岗哨,戒备森严,步入其中,感受到的只是压抑而非快乐,这样的校园何谈文化?因而,对于校园文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要站在更高的视域、更深的层次、更远的规划上,思考校园的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建设向深度、高度、厚度推进。
三、以新目标寻求新突破
人生苦短,精华部分就那么一点点,因而我们要用有限的时光、有限的权力做最好的事、最实在的事、最有价值的事。目标是方向、是引领、是动力、也是干好工作与事业的基础性保障。我们校长,要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就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以新目标寻求工作与事业的新突破。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时常会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比如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关心、谦让、同情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可在如今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亲社会行为已急剧减少,甚至在深受学校教育熏陶的青少年中,这种行为也在不断减少。我们不禁反问,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缺失呢?
一、 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具体表现
青少年处于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期,青少年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发展变化,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这个时期的人易出现孤独、早恋、冲动等心理行为现象。以下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冷漠行为
冷漠行为是指个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冷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所引起的“非社会行为”。青少年多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倾向,他们什么事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 而不去关心其他人。
(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对别人所提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现象,是亲社会行为缺失的表现之一,严重时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常与教育者“对着干”,这种违背主流价值规范行事的叛逆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三)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学习、工作或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协作,以追求共同目标或增进友谊的行为。当今青少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主动与同学、朋友和他人之间进行互助协作的意愿。
(四)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指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它是缺乏亲社会行为的最有力的表现证据。
二、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就避免不了受其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功利、竞争和交易等行为原则逐渐泛化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同情、友爱等人际交往和人们生活的自觉准则日益减少,而自私自利、利己不利人等极端自私思想增多。这必然会影响部分青少年, 导致他们的行为自私自利,缺少利他性。除此之外,社会上存在一些骗子,把自己扮演成急需帮助的人,利用人们的助人心理来获取利益。这使得很多人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以后,严重地挫伤其助人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亲社会行为。
2、家庭环境。由于当今社会中的家庭主体多为核心家庭,青少年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加大,导致许多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多地会偏向于对子女的溺爱和娇生惯养,缺乏严格的要求,忽视了对子女的多方面教育,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有研究表明,父亲积极参与对儿童的教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意义重大。
3、学校环境。由于青少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易引起同伴间的不友好行为,例如欺负、孤立等。而现在许多学校把重心放在提高升学率方面,对影响学生发展更为重要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十分忽视,这是导致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不健康心理因素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主观原因是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期望值过高。青少年具有矛盾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产生厌世心理,并可能迁怒于他人;第二,自卑感太浓。自卑感太浓可能使人走向极端,出现退缩或攻击行为;第三,嫉妒心太强。当发现自己不如其他人时,易引起心理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冲动性格容易引起破坏他人利益的行为;第四,承受能力太弱。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学习、生活上竞争激励,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难以跟上时代需求,过度挫折易导致青少年认知的扭曲,不愿正视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而选择去攻击认为使其产生挫折的人或物。
(三)“自我中心”观
青少年自我中心是青春期出现的个体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所关心内容的异同,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对自我独特性和能力的夸大感知、对危险的过分轻视等现象。有较高自我中心水平的青少年可能产生自我贬损和自我服务性的认知偏差,也会对其社会适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今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关爱,却没有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缺少利他性。青少年的这种“自我中心”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慧敏,刘运合.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前沿,2007(9).
[2]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 (1).
[3] 陈宇海.从社会化的角度思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会计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心理因素和影响因素,对于规范会计职业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进行详细剖析,以此防范会计职业道德缺失现象的产生。
一、个性心理的内涵及对个体道德行为的意义
个性心理属于心理学的重要范畴。在心理学上,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由两方面组成:一是个性心理倾向性,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前者是个体行为的潜在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等,这些心理因素能够很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后者是个体特色风貌的稳定表现,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即人的性情或脾气。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稳定行为方式的心理特征。有人大公无私,有人自私自利;有人勤劳朴实,有人懒惰奢侈;有人自尊自强,有人自暴自弃等等,这些都是人的性格特征。当某些特征稳定地而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人身上时,就可以说这个人具有这种性格特征。能力是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要能够顺利、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主要的心理前提是要具备某些能力,能力是人完成任何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品质。良好的个性心理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判断、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有着良好的个性心理的人,一般有着稳定的性情和稳定的心理,遇到一定的道德情境,可以不慌不乱,作出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判断。其次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坚定道德主体的道德意志。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能坚守道德底线,往往是受周边环境的影响,道德意志发生动摇。有着良好个性心理的人能够坚定自身的意志,朝着信仰的方向努力和前进。第三,良好的个性心理能够帮助道德主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稳定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兴趣都是促进个体完成某种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们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能够很好地帮助个体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
二、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剖析
如上所述,个性心理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要素,那么我们对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个性心理也将从个性心理的内部要素进行剖析。
1、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体的需要、动机分析
个体的需要是动机的主要来源,有什么样的动机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需要和动机共同构成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部分会计职业道德缺失主要是兴趣和动机的偏差影响了自身的道德行为。比如,有些会计员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遇到问题完全看领导脸色行事,不顾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或者明哲保身,忽视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有些会计员虽然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了满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一部分人出现心理失衡,由此产生不良的动机和行为。经常有新闻报道,一些会计员利用手中掌握的经济信息获取不义之财,通过贪污或挪用公款、编造虚假会计报表、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方式获取不义之财。这些案例的发生与会计员的心理失衡密切先关。
2、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性格分析
性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比如腼腆的性格,暴躁的性格,果断的性格和优柔寡断的性格等。心理学表明,性格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会计员由于经常与账目、数字打交道,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因此细心、谨慎是工作中必需的性格。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他们在细心、谨慎工作的同时,也生发了敏感、多疑、感情细腻脆弱、情绪极易受暗示等职业特色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的后果是使某些会计员不能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不能自控,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导致职业道德行为失范。
3、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气质分析
气质是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语言、感知及思维的速度等)、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的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和指向性(如内向性、外向性)。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个人的气质形态,它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性化的色彩,属于人的性格特征之一。气质类型通常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有专家经过试验发现,会计从业人员大部分为黏液抑郁质。理由是,会计员每天与数字、信息打交道,其他情绪体验较少,不能在愉快的人际关系中调节情感,导致抑郁、内向。抑郁、内向气质的人员容易引发职业道德失范。
4、会计道德缺失主体的能力分析
在会计员的个性心理因素中,能力是影响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会计员的工作能力高,则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分析财会信息,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工作效率;会计员的工作能力低,则会在工作中缺乏其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应变能力,不能很好地达到工作目的。比如,有些会计员缺乏一定的分析财会信息的能力,出现财会信息失真现象,还有的会计员由于基本的职业能力缺乏(如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不了解等),出现账簿混乱、账账不符、报表挤数等记账不符合规范现象。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王静.会计职业道德探究[D].经济贸易大学,2012
安全感是社会人进行正常生活的基础心理条件,只有其本人觉得安全,才能积极乐观地生活,这是每一个成年人在社会上能够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由此可以推断出,儿童成长时期安全感的存在是其成长时期至关重要的。在社会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许多儿童容易焦躁、自卑、无理取闹,负面情绪极多,其背后的深层意义便是他们缺乏安全感。经过教育界的多年观察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成长阶段恰恰是儿童安全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阶段安全感的缺失,是引发儿童各种问题的重要原因,而家庭教育方式与此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家庭是儿童的第一生活空间,家庭的生长环境可以影响儿童成长的一生,此时家长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是关乎儿童未来的重要的举措。
一、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类型
(一)极端型
极端型教育方式的表现一般为,父母在教育儿童过程中,存在过分的保护迁就或者过分冷漠、不关心;或者过分训斥、体罚孩子。这一类父母要求孩子要绝对服从自己,一般不会考虑到孩子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育出的儿童一般具有胆小、自卑的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并且一般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其主观意识会在父母极端教育中出现消退或者越积越烈两种趋势。
(二)严厉型
严厉型的教育方式一般表现为,父母在教育儿童过程中,较少迁就和保护孩子,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观点和指令,更多采用体罚、指责、不管不问的方式教育儿童,一般不会同孩子讲道理,往往根据自己的想法支配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与极端性相似,都不会让孩子拥有安全感,使其教育出现反向的教育后果。
(三)溺爱型
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过分保护和迁就孩子,对孩子很是热爱,具有“孩子就是我的宝贝,得宠着、惯着”这种思想方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对孩子体罚、责骂现象。这种教育方式培育出的儿童在家中甚至外面都会有安全感,但是容易引起孩子自负、自满的心理。
(四)成就压力型
成就压力型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家长对孩子具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够学习成绩优秀,各种事情都要做得很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一般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很少会对孩子做出体罚、责骂的行为。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儿童会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见能力,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具有较多的安全感。
(五)积极型
积极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可以接受孩子的合理想法和建议,尊重孩子的意见和个性,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经常会采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很少责骂、体罚。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儿童具有较高的安全感,其自主意识和个性也会在未来的发展中表现得更优秀。
二、选择正确教育方式的意义
(一)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幼儿的心智发展
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是通过探究,而安全感的存在有利于幼儿探究世界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幼儿探究好奇的事物的时候,总是会拽着父母的手,让其陪同去一看究竟,或者自己一个人过去,但是总会回到父母身边,这正是体现了安全感在其中产生的作用。因此给予幼儿充足的安全感,才能使健康幼儿正常发展其心智。
(二)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安全感的满足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如果儿童缺乏安全感,就不会相信周围的人和事,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如果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就算生活再富裕,家庭条件再好,其以后的发展也会存在多种问题,孤独感、被抛弃感、恐惧感油然而生。从而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不适等等。因此给予幼儿充足的安全感,才能使其心理健康,从而身体健康,不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三)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这里的社会化指的是儿童在家庭以外的社交活动中,与其他人的沟通交流。儿童缺乏安全感,在社交中往往有两种极端表现:退缩行为,攻击行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当儿童在一起游戏时,会有两种独特的孩子出现,一种是躲在角落自己玩耍,另外一种是频繁攻击其他游戏的伙伴,这都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现。因此安全感的缺失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给予儿童充足的安全感,才能使其享受快乐的拥有伙伴的童年。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浪潮。然而,现实条件的制约使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带其子女进城就读。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便由此产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状况上都有异于同龄儿童。现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亟待解决。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至少有6100多万,占全国儿童的五分之一。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极少,使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教导与关爱,导致其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相关心理问题的产生。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偏差、亲情匮乏以及个性发展极端化等等。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认知偏差
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自制能力弱、对理想的追求浅薄。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年纪小而不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逐渐对父母产生隔阂与怨恨,致使亲子关系面临僵局。另外,缺乏家庭教育的他们在思想认知上缺乏引导,难以树立正确的三观。
2、亲情匮乏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长期缺乏沟通,导致相互间的亲情淡漠,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留守儿童成为“父母双在的孤儿”,亲情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部分孩子也由此产生了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亲情的匮乏使孩子逐渐疏离父母,从而缺乏安全感和对家庭的依赖感,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一定的障碍,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等情绪。
3、个性发展极端化
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个性偏激、极度敏感和自我封闭的性格特点。农村留守家庭的父母,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常常采取家庭暴力式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并使其个性发展为两个极端,一种是暴戾型,即性情暴戾,叛逆冲动。另一种则是怯懦型,即性情怯懦、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长期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从而实现农民就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
农村留守家庭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日益重要,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首先,政府应培养监护人对子女的养育意识,使其明确其抚养义务。其次,应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自觉的教育意识,通过教育使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精神与心理进行教导与管理。最后,监护人自身应积极接受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负责。
3、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1)自信心的培养
由于隔代监护的缺陷,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普遍较差,从而导致其成绩的落后以及自信心的缺失。因此,监护人应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产生问题应及时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疏导,时常鼓励孩子,并辅导孩子的学习,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2)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大多有较为严重的自闭心理。监护人应多与他们沟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其产生的相关儿童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因此,重视由社会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改革教育体制、推进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梓亭 徐宏丽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停滞在家中。近些年来,多数农民为了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而选择了外出务工,家中就剩下妇女儿童,有的甚至只有留年迈的老人和孩子在家中。这些留下来的孩子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里或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全国妇联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约3000多万。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成长直接影响着未来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家庭教育功能的减退是导致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值得家长、校方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共同寻求其解之道。
一、挖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
父母的爱和教育对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来说犹如源头活水,是塑造儿童性格、培养儿童情感、锻炼儿童意志的核心力量。在对蓝田县的调研中发现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之爱的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完整主要表现在监护方式上。故同监护方式对应,家庭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种情况。
1、单亲培养
考虑到家庭经济收入和对儿童生活成长的照顾,在家需要有人外出务工时,一般会选择只由父母一方外出务工,一方留在家中。这就形成了一种隐性的单亲家庭。由于留在家中的一方不仅需要承担繁重的农务劳作,还要料理一切家务以及照顾儿童的日常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谈及辅导儿童学习不论是从时间还是精力对于一方家长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家长知识储备和文化素质的单薄,使得他们不能恰当地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和人格培养等方面都造成了诸多的障碍和困境。
2、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是父母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祖父母或是外祖父母来监护,由祖辈来承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的责任。首先,鉴于老人身体状况、精力的充沛程度等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照顾会有一些不周,而在农村的老人接受小学教育的还不到60﹪,而辅导孩子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祖辈和孙辈的年龄差距较大,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会有差异,交流和沟通时产生代沟也是不可避免的。留守儿童心理上出现的一些的困惑和性格上的变化,祖辈也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与正确的指导,这样就容易使得留守儿童受到社会上不良之风的影响。最后,隔代教育最容易出现对孩子溺爱、纵容等问题,一味满足孩子的需要,放任甚至袒护孩子的错误。隔代抚养存在着以上的弊端,会让留守儿童形成不良的行为、无理的举动、不文明的言语等。
3、寄宿教育
在本次的三下乡暑期实践及对西安市蓝田县进行调研中,得知农村地区针对留守儿童现状,通过建立寄宿制学校来缓减和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足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寄宿制学校里,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都由老师来负责,但由于学生数量甚多,老师并不能面面俱到,有些老师甚至不会亲力亲为。一方面这种情况更加纵容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受到社会不利因素的腐蚀,另一方面更激发了儿童对父母之爱的期望和渴求,造成心理上的一些伤害。
二、剖析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1、家庭结构松散导致儿童心理错位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论是单方还是双方外出务工都会导致家庭结构的松散、不完整,使得儿童不能正常接受双亲爱的沐浴和教育的启迪。而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重要的成长时期,对于自己身体的微妙变化、对于逐渐复杂的人际关系,儿童需要家长的耐心指导和正确教育。但单亲和隔代的教育都过于简单,沟通甚少,以及家长忙碌的生活和较低的文化程度种种都不能满足孩子成长中问题解决的需要。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就会表现出孤独、敏感、怕事、软弱、寡言、偏执、不合群、抑郁自卑、甚至有攻击性的心理错位。留守儿童表现出的这些心理症状会随着年龄的成长也更加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任其发展也会演变成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
2、家庭亲情缺失导致儿童情感饥渴
在心理学领域中,各派心理学家之间尽管有许多分歧,但都十分重视童年经验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认为童年时期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往往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
“童年经验”即“童年体验”。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
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体验生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童年经验与一个人日后体验生成的关系,精神分析学说曾有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期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露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1]也就是说,虽然早期的(即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后期的心理意向、人格结构等的形成有到关重要的影响,但反过来,个体以后的各种经验也会反作用于早期经验,重塑并改造它们。所以它已不完全是原来的样子。弗洛伊德说:“童年以后的诸种强烈力量往往改塑了我们婴儿期经验的忘忆容量,可能也就是这一种力量的作用,才使得我们的童年朦胧似梦。”[2]所以回忆并不完全是“准确的”,它由于时间的作用与以后的生活体验的影响,而进行重塑,发生变形。
霍妮承认,“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确认早期经验的重要性是弗洛伊德众多的功绩之一。问题不在于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否有影响,而在于如何影响。霍妮认为,早期经验的影响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早期经验留下了可被直接追溯的痕迹。自发地喜欢一个人,或不喜欢一个人,可能与早期记忆中父亲、母亲、女佣、兄弟姐妹的类似品质有直接关系。例如一个教师受到校长的批评,可能会造成创伤性经验。因为这时校长代表了她父亲的形象。校长的批评意味着往昔父亲拒绝的重复,还可能激起因曾幻想得到父亲(伊赖克辍情结)而负的内疚感。早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经历与后期感到受虐待的倾向有某种直接联系。
第二种更为重要的方式是童年的整个经历带来了某种性格结构,或更确切地说,开始了它的发展。这种发展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有不同的停止时间。因此,事实上我们很难划分所谓早期与后期的反映的联系,更不能一一对应的去解释早期行为与后期行为的联系,重要的是应从整个性格结构上来理解后期行为。因为性格结构不仅受早期行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受到以后各因素的重要影响。脱离这一点,理论假设就会变得不完全,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恰恰在这一点上暴露了其不完全的弱点。霍妮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发现,仅仅是给病人指出他当前的行为是早期某一行为的重构,并不能给病人带来中止某种冲动的效果。“重构激起的记忆是病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但是,重构或者说用童年记忆来解释当前行为,越没有证据就越无价值,或者证据多时与只是一种可能性。”更何况,由于记忆模糊,有时甚至很难断定所谓的早期经验到底是真实的经历还是幻想。加上,与现在怪僻相关的幼儿经历往往是散乱无章的,不能解释任何事情。因此,“当童年的真实图画给蒙上了一层迷雾时,人们便强做努力穿破迷雾,这实际使用知之依旧甚少的东西(童年)来解释尚且不知的东西(现在的怪僻)。”霍妮认为,重要的是“理解现在人格的复杂性以及构成他心里均衡的条件。然后,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特定的事件一定会扰乱这种均衡。”事实上,平静的、心态平衡的人不会成为心理失衡的受害者,受害者只能是那些为内在冲突所撕裂的人。一个人的性格结构越不稳定就越容易受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扰乱,使心理失去平衡,呈现出焦虑、消沉或其它病症。因此,霍妮坚持认为,“我相信不必从记忆中寻找最终答案,而应当努力根据具体的实际性格结构来理解那些直接事件……意味着什么。
同样的,艺术家童年时父母亡故或离异、家道中落等的痛苦经验对其性格和气质的影响尤其巨大,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的题材选择、人物原型、情感基调、艺术风格等。海明威在回答什么是作家最好的训练这一问题时,很干脆地说:“不愉快的童年。”[3]
童庆炳先生在论及童年经验对创作的影响时,将童年经验分为丰富性经验和缺失性经验两类:“所谓丰富性经验,即他的童年生活很幸福,物质、精神两方面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生活充实而绚丽多彩。所谓缺失性经验,即他的童年生活很不幸,或是物质匮乏,或是精神遭受摧残、压抑,生活极端抑郁、沉重”[4]童先生认为这两种童年经验虽然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动力源”,但缺失经验比之丰富性经验,在激发创作动机的内在心理趋动力上更为强烈,这一点是颇有见地的。事实正是如此,童年的缺失经验之所以在艺术家心灵世界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原因在于童年以其弱小的身体和纯真无知的心灵承受生活施与他的痛苦,这种毫无反抗和改变命运的自身处境,甚至无法知道造成某种缺失痛苦的原因,使童年的缺失经验更具的悲剧的意味和色彩。作家莫言12岁那年,在一个桥梁工地当小工,由于饥饿难握,到生产队的萝卜地拨了一个红萝卜,被发现后,工地领导让他跪在像前请罪。这段经历对作家一生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那个贫穷的年代,一个孩子正常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满足这种生理需求,却要承担社会对他的惩罚,这无疑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厚大的栽害。所以,莫言把充满黑暗、恐怖和饥饿的童年看成他成为作家的重要原因。足见童年缺失经验在创作中所振发的趋动力作用。
在童年缺失经验中,对艺术家后来的创作最具影响力便是体验的因素,以及由某种缺失体验导致的渴望填补缺失的强烈欲望。一般来说,痛苦的童年经历对人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生活使他过早地体验到了生存的艰难与困苦。现实的生存环境与恶劣的条件,以一种无情的挤压方式改变着儿童的命运,甚至造成终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变形。生活中的磨折与苦难,泯灭了儿童快乐的天性,却造就了敏感、抑郁、坚忍的性格。这是生活以具独特的方式赋予人的另一种品格和悲剧精神。童年时期造成的缺失体验,有时在后来的生活能够得到满足和补偿,如物质的丰富使童年的饥饿感成为一种记忆,人也由于物质的逐渐满足为向更高的物质需要层次迈进,虽然也会产生需要的匾乏意识,但这是更高层次的需要,它不同于童年的缺失状况。在缺失中寻求补偿,这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有些精神上造成的缺失在现实中却永远无法补偿。譬如亲人的离去便可造成爱的永远缺失。这会在人的一生中造成永久的痛苦。日本著名学者长谷川泉在谈到川端康成的孤儿体验与创作的关系时说:“《十六岁的日记》所予示的孤儿的恐怖,及其后来的孤儿的感觉,反映川端的饥渴和对它的弥补的作品是很多的。怯弱的被扭曲的心,在文学上非常容易沉浸于爱之中。正是如此产生了反映这种纯真感应的作品。《伊豆》如此,《少年》中如果去掉那种颠倒了的同性恋的话,也可以说是对爱的饥饿的一种满足,是被爱所浸染的记录。对爱的渴望,是川端永远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在得到慈爱的至亲的爱护下成长的孩子,不会直接体味世间的酸辛。但是,作为一个孤儿。只有依仗自己,这种心情是从幼小时代就形成的东西。对待人生的这种羞怯的心理姿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实际上,精神的内核却是相当强韧的。……这种心理反映在文学上表现出一种无比强韧的特征,象川端这样对自己的秉性持续不断地歌唱的作家是罕见的。”[5]这说明,现实给川端童年造成的爱的缺失体验,导致了对爱的渴求的补偿心理动力,经过青年时代的“同性恋”的畸变,最终在艺术创作中完成了对女性美理想化追求。童年的苦难经历,造成了他沉默寡言、孤独强韧的秉性和精神品格,“体质孱弱,反映缠绕着死影的为亲人送殡的内心空虚、孤儿环境中的渴望爱情、轮回转世的听天由命等等,形成了川端康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6]这种人生观和世界观必然影响着川端文学的思想风格,使他的作品映现出个人的精神品格和审美理想的光环,成为独特多彩的艺术世界。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地研究那些杰出人物的传记,都能发现这些人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萌芽。孔子很小的时候不喜嬉闹而愿意玩祭祖的游戏;拿破仑儿时不愿听大人的话,但却总是一个深孚众望的孩子王;爱迪生无法在学校接受教育,可其好奇心却日甚一日……伟人的成长都可以追溯到童年,追溯到童年的经验,而这童年的经验对日后的“支援意识”优势区域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人总是在这种影响下寻找自己最擅长的方法、领域表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儿时的经验决非是不重要的,相反,是非常重要的!
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志结构,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折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童年经验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我们在以后创作中也多多少少加进了自己童年的记忆。
参考文献:
[1][奥地得]弗洛伊德.目前对战争和死亡的看法[A],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C].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217
[2][奥地得]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M],上海文学杂志社,39~40
[3]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5
诚信到底是什么?诚信是诚与信的辩证统一,现代意义的“诚”是实事求是,“信”指信用,归纳起来便是“诚实守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要对他人给予信任。新一代的大学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掌握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具备较高的诚信品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社会处于转轨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诚信存在着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将给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埋下隐患,故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具有高素质的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正在浮出水面,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同时也影响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1)学习方面。首先表现在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从最初的夹带纸条发展到后来的手机短信,网络短信等高科技手段,呈现了现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次,表现在剽窃论文,毫不含糊,对于老师布置的论文,不是认真收集资料,刻苦钻研,而是在网上随便搜索几篇相关论文,复制、粘贴,便成了自己的“大作”。
(2)经济生活方面。首先表现在拖欠学费。个别大学生推崇及时行乐,攀比成风,把学费当作一切消费的资本。其次表现在骗取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1999年国家启动的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带有政府色彩的助学举措,但是,个别大学生骗取助学金,伪造贫困证明,供其吃喝玩乐,而使真正的贫困大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资助,这大大违背了国家的初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大的。
(3)择业方面。首先表现在伪造荣誉,在自荐书上注入掺假。由于近几年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为了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推荐表中,弄虚作假,涂改成绩、伪造奖励材料等。其次,表现在随意违约。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不履行就业协议或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行为时有发生,有接收单位就草率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随便毁约,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秩序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
(4)感情方面。主要表现在恋爱动机不纯。大学生正处于对异性狂热追求和相互吸引的阶段,但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谈恋爱一扫传统的含蓄的形式,往往把恋爱看作是填补心灵空虚的一种方式,而根本不去考虑恋爱双方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显示出相当大的盲目性。
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了诚信教育的紧迫性。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相对高的群体,其诚信品德塑造的程度,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必然会加剧社会的诚信缺失,影响国家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其主要原因既有主观因素的作用,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知心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强调应试教育,信奉“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忽略了对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他们可以从字面上对“诚信”一词作出比较好的解释,但对其所具备的道德内涵,对个人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在一次大学生诚信调查中,68.2%的被调查者表示“只能意会,不能明确理解其含义”,5.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理解诚信的真正含义”。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当一个人犯了错误,但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消极后果,于是人们开始产生非理性思维,从而出现集体越轨行为,如校园中考试作弊风气,就是人们从众心理的真实体现,“反正有人抄,不抄白不抄”,于是纷纷效仿,盲目从众,其实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独立性较差,对待事情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
(3)侥幸心理。很多大学生认为诚信很重要,但是当遇到事关自身利益的时候,却选择了不诚信,如考试作弊,一次作弊侥幸成功,就会想去做第二次、第三次,不用辛苦复习,就可以轻易拿到高分,伴随这种侥幸心态,作弊大学生越来越多,使其诚信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迷失了道德的方向。
(4)不平衡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考试成绩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我不作弊,这对我多不公平”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3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途径
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及学生个人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3.1重塑学校环境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德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诚信环境。首先,要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良好校风的形成,教育工作者是关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成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及时疏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控能力,从而克服无知、从众、侥幸、不平衡等不良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效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加强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作出诚信行为的需要和动机,使学生从心理上最终认同诚信的行为方式。
3.2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诚信观念的确立关键在于自律,但必须有刚性措施,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建立具有强制力的约束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一旦违背了诚信,这个人的道德污点就难以轻易抹掉,正是这种约束机制提醒人们,当个人利益与诚信原则发生矛盾时,要三思而后行。在诚信档案中,详细记录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归还助学贷款、履行就业协议等诚信和不诚信的轨迹,并将诚信档案存入人事档案,作为将来继续深造、就业的重要依据,教育部还要组织建立电子信用档案查询系统,供就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部门查询。
3.3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
诚信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最终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诚信是道德修养问题,规章制度和外部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但这种外部产生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如针对考试作弊行为,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大学生从内在修养做起。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完全可以理解和衡量出诚信的重要性,应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3.4净化社会大环境
道德教育是全方位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诚信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导向,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加强舆论监督,批判各种不诚信行为,另外,由于道德的约束力有限,还应加强法制建设,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加大打击失信行为的广度和力度,使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失信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只有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必将有效促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消除,营造出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受鄙视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曾国俊,汤红莲.诚信品质-大学生成长之基石[M].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刘美玉,任凤琴.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前沿,2006,(10).
第二,态度冷淡。态度冷淡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赞扬或表扬学生,即使面对学生的精彩表现,教师也是无动于衷,没有激情;即使有赞扬,也只是说一些“你很棒”、“你回答得很好”之类的话,但语气之平淡,表情之平静,让学生感觉不到一点被鼓励的兴奋。一些内心激动但不善表达的教师也会给学生这样的感觉。
第三,表情单一。通常教学情感丰富的教师总会随着教学情境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呈现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然而大多数教学情感缺失的教师是面无表情的,尽管也有少数教师脸上带着职业性的微笑,但不管哪种表情,都很少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而变化。
由于情感的弥散性,教师教学情感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给教师自身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情感丰富起来呢?这就要求教学情感缺失的教师首先要反思造成教学情感缺失的原因,然后才对症下药做出改进。
其一,应对职业倦怠,弥补教学情感缺失。有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程度地产生职业倦怠。比如:教学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升学压力大、对自己要求过高、没有成就感,都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人际关系,包括与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与任何一方的关系不和谐,也会导致职业倦怠;角色冲突、经济压力,等等,也都会引发职业倦怠。
上述原因引起的职业倦怠而导致教学情感的缺失,大多都可以经过自我调适来消除而复得教学情感。比如教学压力问题,可以通过寻求生活和教学中的乐趣来缓冲;重新审视自己的实力,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再比如人际关系问题,一要调整看人的角度,多看对方的优点,这样你会更接受对方,就容易和对方相处了;二要加强与对方的沟通,尽可能去理解对方,也让对方理解自己,这样可以减少相互之间的摩擦,和谐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减轻由于人际关系紧张对自己心理带来的压力。总之,只要有改善自我现状的愿望,并且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自己有针对性的努力,就能够消除职业倦怠,重新使你的教学情感丰富、生动而又充满魅力。
其二,寻找个性原因,丰富教学情感。有些教师由于个性原因,不习惯于表露自己的内心情感,教学中也不例外。这类个性的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自我。首先要与性格开朗的朋友和同事多接触,和他们一起说一起笑,感受真心表达后的轻松和快乐,逐渐养成乐于表达自我的习惯。然后才能在教学中与学生倾心交流,让你的情感打动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自信。此外,有的教师由于个性原因不善于表达而影响教学情感,那又是教学语言的问题了。作为教师,教学语言一定要过关。
其三,倾心教育生活,发现教学情感因素。生活中的人或事,人们对其投入得越多,情感就越深厚;相反,投入越少,情感就越淡薄。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对学生和教学没有倾心投入,以致于对学生缺乏情感,对教学内容也没有自己的感悟,只能照本宣科,毫无情感可言。为此,教师要更多地投入,深入理解、真心感受教育生活。
当代社会,人们在普遍注重物质利益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和共同遵守行为准则及道德理念,从而来规范和调节公共场合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既反映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共同需要,也提供了个体发展的基本保证。毋庸置疑,道德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更为明显和重要。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周围,甚至连文化层次较高的大学里,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有人对道德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人对道德嗤之以鼻,弃如敝屣,以至于道德失范成了我们今天社会的一大顽疾。那么这些不讲道德的人究意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不同层次的样本进行道德缺失行为者的心理动机的调查、分析并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建议。
一、道德缺失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
为了解大学生中道德缺失的心理情况,笔者在某地区三所高校中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200名在校大学生,对其进行了有关道德缺失问题问卷调查,其中一半题目前为道德缺失表现,如选后则对其缺失心理进行分析,即“当你坐公交车的时候,你占坐了“老、弱、病、残、孕”专坐后,一个怀孕只有二个月的上车,请问你会让坐吗?如果不让造成这一原因是因为――”。从所有回答者的答案中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1)无知心理:“不知道其怀孕”。有126人将其列为第一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63%。
(2)从众心理:“大家都不让,所以我也不让”。有48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24%。
(3)侥幸心理:“坐老、弱、病、残、孕”专坐没什么不好意思”。有22人首选该项,占参加调查人数的11%。
(4)反叛心理:“对社会和周围的人有反叛心理”。反叛心理中应包含过去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常常是莫名的,而反叛心理却通常是有原因的。大学生们不太愿意选择该项,只有4个人首选该项,仅占2%。
以上分析仅代表了一个小小的侧面,但这些数据可以高校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二、形成道德缺失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因此,做道德缺失的事,必然有其心理基础。由上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缺失行为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从心理角度对这些道德缺失行为的同学进行一下简要的分析。
1.无知心理
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表现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身边无父母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很多希望和需求无处可求,老是实现不了,产生失落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感到无助,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六年级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看到别的孩子与妈妈一散步时,我就暗暗流泪,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父爱缺失、母爱缺失、家庭温暖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成因
对于孩子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三、针对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提出如下对策
(一)家庭方面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不要一时留下千古恨,孩子的前途比金钱更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首先,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其次,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即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再次,父母要与老师保持随时的通讯联系,多与老师沟通,配合教育孩子。
(二)学校方面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儿童的教养任务应由母亲承担,父亲也往往会觉得:养家糊口是自己的重任,日常的生活照料应该交给孩子的母亲。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研究表明,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如Paquette等(2004)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扮演着与母亲不同的角色,发挥着独立而独特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父亲的特征、父亲的行为和父亲的影响上。而父亲缺失会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社会学家发现,许多罪犯都是来自父亲缺失的家庭之中,而心理学研究也认为,父亲缺失不仅影响到子女的社交能力,而且会令子女对婚姻抱一种消极的态度,无法养成健康的性别观和恋爱观。可见,父亲角色和母亲角色一样,在儿童的教养中不可或缺。本文综合了父亲参与教养的各种研究,着重论述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发展产生的独特而巨大的作用,以期引起人们对家庭教育中父亲作用的重视。
一、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是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行为的过程。几乎所有的发展理论都认为在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父亲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发展出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女孩也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并且从父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父亲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能够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研究表明,如果男孩在家庭中得不到父亲足够的指导与关爱,就会出现女性化的表现。例如,如果男孩在4岁前失去父亲,就会缺乏攻击性,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的表现:喜欢非竞赛性的活动,如看书、看电视、听故事、猜谜语等。同样,缺少同父亲交流和接触,对女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般说来,女孩在性格形成时期需要父亲的陪伴指导,以使她们学会对男性的适当反应,进而为她们的社会化做好充分准备。许多研究证实,5岁前失去父亲的女性,难以了解男性如何生活及其与女性的区别,并且在青春期与男往时,常常会表现出回避、焦虑、羞怯、无所适从,进而会影响今后的婚姻生活。
此外,父亲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同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家庭中,如果母亲占据支配性地位而父亲是软弱的,那么男孩性别同一性的形成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他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这是因为儿童更多的是在父母的性别化行为榜样中发展出性别角色的。
二、对儿童积极个性品质形成的影响
父亲有着不同于母亲的教养方式,而不同的教养方式导致儿童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研究表明,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母亲采取的方式更温和,更多关注的是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对儿童的活动范围限制较多;而父亲则更多地鼓励成就、鼓励独立,采取剧烈的、冒险性的活动,通过身体运动与儿童互动,例如把孩子高高举起、爬攀登架、踢球等体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逐渐培养出孩子勇敢、自信、独立、进取、意志坚强等个性品质。因此,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一个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儿童与父亲的游戏使儿童逐渐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而成功的探索经验又会使他们获得信心,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勇气。研究证明,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行为所代替。
新近的研究发现,男孩在6岁前通过与父亲的亲子互动,模仿父亲的性别行为,进而习得男子气、坚强、勇敢、独立自主等男性化品格特征。而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男孩的男性化品格特征不是很明显,而在自卑、攻击性等负面个性品质方面更明显。对于女孩来说,在与父亲的亲子互动中能获得对异性的基本看法,并发展出坚强、独立、自信、乐观等个性品质。而在父亲缺失的家庭中,女孩更多地发展出自卑、敏感、焦虑、孤独等负面的个性品质和对男性不健康的态度,进而可能影响到她们以后的婚姻生活。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没有父爱的孩子大多缺乏自信、意志薄弱,常表现出自卑的个性品质。这类儿童孤独、抑郁、任性与依赖行为等较为普遍,有些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缺乏父爱综合征。
三、对儿童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亲参与教养有助于加强儿童的适应性,更快地融入陌生的环境。例如,比起与父亲接触不多的婴儿,与父亲有较多接触的婴儿对陌生人有较好的适应性。他们对陌生人会有更多的语音回应,也比较愿意让陌生人抱。还有的研究发现,父亲参与教养较多的儿童,入园的适应性更强,同伴关系更融洽。Spivack(2001)的研究中也证实了父亲对儿童交往能力的影响。他发现,父亲缺失家庭中的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一项跟踪研究发现,五岁的时候有父亲存在并且受到父亲照料的小孩,比五岁时就缺乏父爱的孩子,长大后更具同情心,有更好的社交关系。
李丹等(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同伴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朗、宽容等个性特征,在与孩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父亲处事行为的方式常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所仿效,进而人际关系良好。一项调查显示,一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孩子,比起那些一星期内接触不到6小时者,人际关系更融洽,能从事的活动风格更开放,并具有进取精神甚至冒险性。这正说明了父亲鼓励成就和鼓励独立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同伴游戏的丰富性,增进儿童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因此也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
四、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Paquette(2004)提出了父亲和儿童之间的激活关系来描述父亲和儿童之间的关系,以区别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认为父亲和儿童的激活关系是儿童积极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在遇到危险时更多地到母亲那儿去寻求安慰,而想玩耍时,则更多地想到父亲,当父亲缺失就会使儿童失去与父亲游戏的经验,缺少与父亲之间的激活关系的作用,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有研究发现,与父亲相处时间多的儿童有更高的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其心理调适能力更好,较少出现心理困扰和刻板行为。Amato(1999)研究发现,父亲的支持、鼓励和亲密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情感和心理健康均具有预测性,大多数品行不良的儿童感觉在家中被父亲拒绝和冷淡。
Hetherington等(1972)研究认为,父亲对于儿童的自我认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因此,父亲缺失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少来自父亲的影响,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Amato(1994)调查发现,父亲与子女的亲密关系与子女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较少心理困扰相关,其影响作用大于子女与母亲亲密关系的影响。Rohner(1999)研究发现,父亲的接受与拒绝,会影响女性的心理调适能力的高低,而母亲的接受与拒绝的影响不明显。Dominy等(2000)研究发现,患有进食障碍的女性较其它无进食障碍的女性更多地感觉到在童年时期受到了父亲的拒绝,并且父亲的拒绝大于母亲的拒绝影响。陈会昌等(2004)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7岁时父亲的教养态度能预测男孩的问题行为;在控制了性别主效应之后,父亲的接受性能正向预测儿童的焦虑――抑郁行为。这些都说明了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巨大影响。
五、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
耶鲁大学的一项新近的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在学校有更好的学业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取得成功。大量的研究也表明父亲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存在明显相关。Walker等人(2004)的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到儿童教养中,会对儿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Lamb(2004)的研究显示,父亲积极参与儿童的抚养和教育时,会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同样,海兹灵顿通过研究发现,父亲缺失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父爱缺失的儿童,在智力测验中得分明显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
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儿童从父亲那里得到的认知不同于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认知。儿童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从父亲那里则可以学到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父亲通过与儿童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父亲是儿童的榜样,是儿童个性品质的塑造者,是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价值理念的直接示教者。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的性别角色、个性品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及智力水平方面的发展具有巨大而独特的影响力。因此,父亲应该对自己的家庭角色有正确认识,承担教育责任,主动参与到儿童教养当中,多花时间与孩子相处,成为孩子的游戏伙伴和朋友,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建芳,王忠红.发挥父爱的魅力[J].现代家教,2002,(11).
[2]李霞.父亲角色在孩子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3]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
[4]董光恒,杨丽珠,邹萍.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家庭角色与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0).
[5]周玲.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及现状分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6]李丹,崔丽莹等.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4).
[7]陈会昌.父亲教养态度与儿童在4―7岁间的问题行为和学校适应[J].心理科学,2004,(5).
[8]周波.美国儿童发展中父亲影响作用研究综述[J].当代青年研究,2004,(2).
[9]邓李薇.亲子依恋中父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其角色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1).
湖南卫视2013年全新推出的大型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可谓是家喻户晓,除了耳目一新的娱乐性之外,这个节目也让人们深切关注到一个重要的家庭人物――爸爸。
以往的青少年及青少年发展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将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母子关系作为研究的主题,使得父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长期受到忽视。然而,近几年来,家庭教育的历史到了掀开新的篇章的时候,父性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
一、“父性教育”的概念
教育专家陈建翔博士首先提出“父性教育”这一概念。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征,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亲角色特征的教育,即由父亲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
从古至今,父亲这一角色在家庭中代表着力量、安全。我们的家庭也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然而,这种传统的家庭模式注定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缺失了父性这一半。目前,我们的社会有着“阴盛阳衰”的现象,而且许多男孩子也有女性化的倾向,这些都与家庭中父性教育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为什么父性教育的缺失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灵健康发展呢?
家庭是一个整体,父母各自代表着自己的性别及个性特征,同时,这不同的性别与个性特征也注定了父母会对孩子产生绝对不一样的影响。母亲是温柔亲切,注重感性,而父亲是阳刚果断,注重理性。两者对孩子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关注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父亲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与母亲的影响是一致的,甚至有时会超过母亲的影响。
(一)父性教育对青少年性别社会化的影响
父亲往往在孩子眼中是伟岸的榜样,父亲经常参与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对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性别角色的获得尤为重要。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会影响青少年性别同一性的形成。父亲在生活中向男孩提供一中男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同时父亲身上的许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身上体现出来。父性教育在家庭中体现出来的是对待男孩的行为与对待女孩的行为差别较大,特别是在家庭外部活动中,父性教育往往更加注重训练和培养男孩的坚强意志和社会交往能力。父亲在教育中提供给孩子一种男人的基本模式,从父亲身上,男孩子开始懂得男人婴孩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
(二)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父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提高,从而发展更好的社交关系。父亲与孩子接触的越多,孩子的交往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适应社会生活。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婴儿如果与父亲有较多的接触,那么当他被陌生人围观是就会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父性教育多的青少年有更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和适应功能,在学校表现较好,有比较少的行为。父性教育中,父亲与孩子的互动能使得孩子更好的掌握丰富的社交经验,因此,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父性教育充分的孩子就不会因为没有行为模板而惊慌失措。
三、父性教育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
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大量研究证明,家庭教育中缺失父性教育的青少年比有正常父性教育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
父性教育强调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作用,当然,不同的父亲有不一样的父性教育。父亲的过分关心会使得孩子缺乏对公正的理解,因此可能表现出张扬跋扈、不能忍受挫折等问题行为。然而积极的父性教育可以使得孩子表现出勇敢、强悍、意志力坚强而且富有生命的激情。尤其是男孩子,父性教育非常重要,男孩子通常在与父亲做互动的过程中,得到现实生活中重要的男性品质。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在父性教育的影响下会更加果断、乐观、积极向上、更加坚韧,反之,则会表现出敏感、焦虑、孤独和自卑等消极的情绪特征。
父亲是青少年积极情感的源泉,父性教育中与孩子建立起积极情感,让孩子对父亲与家庭产生正确的依恋,鼓励孩子勇于独立,帮助孩子发展强大的自律能力,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解决都是很有帮助的。
四、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
近几年,父爱的缺失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生活幸福感的关系被广泛关注。研究者对父性教育和青少年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探索一直都在持续,而国内的父性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发展问题逐渐凸现。
有调查研究表明,父性教育的缺失让青少年在生活满意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性教育未缺失的青少年。往常研究父母―子女关系是从父母角度来探索的,现在用一个新的探索角度,通过让女性用回忆性报告的方式探索单身年轻女性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与少年青少年时期父亲参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父亲参与三个层面中的互动性、易接近性与儿女的自尊和生活幸福感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关系,且成年女儿的生活幸福感与其对父亲参与或抚养行为的回忆性感知有着强烈的关联。
总之,父性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引起研究者、家长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父性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并非具有绝对的固定模式。父性教育的影响是互动的,作用的结果也是复杂的。由于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素质、气质特点,而且他们接受的学校与社会环境都不一样,因此形成的价值观、思维模式也不同,所以父性教育就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才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