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建筑节能市场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商业建筑的面积日趋增大,据统计目前已经建成大约2000多幢高级宾馆和写字楼,800多家大型商场,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面积约1.5亿平方米。根据商业建筑的能耗调查统计,设有空调系统的商业建筑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接近150元/平方米,现有商业建筑的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就高达225亿元人民币。商业建筑消耗的能源主要用于空调、照明、热水供应以及其它动力设备等方面。表1显示了上海地区各种商业建筑能源消耗的各成分比例。其中空调能耗是商业建筑的能耗的主要部分,占总能耗的50~60%。
表1: 上海地区商业建筑能耗成分比例
空调照明卫生热水动力设备及其它饭店46.113.5319.4商场40.533.710.715.2写字楼49.733.32.717医院30.313.941.814
空调能耗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补偿维护结构传热的能耗占40~50%,新风处理能耗占30~40%,空气、水输送能耗占25~30%。图1 显示了北京某着名商业建筑各设备(冷冻机、水泵、空调箱、照明、动力)电耗的积分图。该建筑的65%的电耗是空调系统。
图1 各设备耗电量积分图
2、中国商业建筑节能潜力
通过对中国商业建筑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商业建筑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中国商业建筑的能耗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建筑能耗。例如清华同方人环工程公司在1998年对北京市的十家营业较好的大商场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统计,这些商场的全年运行能耗平均大约是188 kwh/m2.a,而气候条件大致相当的日本的同类建筑的平均全年能耗大约是135 kwh/m2.a,也就是说北京市的商场的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将近40%。
* 同类型的的商业建筑之间的能耗也有较大差别。图2显示了北京十家大型百货商场每平方米耗电量,从图中可看出耗电量最高的商场比耗电量最低的商场能耗高出将近50%。此外写字楼和旅馆类建筑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图3中北京16家星级旅馆的1997年的能耗状况,能耗最大的旅馆能耗费是能耗最小的旅馆能耗费的将近3倍。
图2 北京十家商场能耗图
图3 北京16家旅馆能耗图
* 通过对商业建筑的模拟分析发现,建筑的理想能耗与实际能耗有较大差别,主要是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较差、缺乏空调自控系统、原有空调系统存在许多不合理设计等原因造成。通过对这些不合理成分的改造,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极大的节能效果。例如下图所示为北京某四星级饭店的水系统,从图中可看出,标准层加压泵后的阀后压力为1.12MPa,而加压泵前的阀前压力为1.15MPa,即经过加压泵后压力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加压泵前后的阀门开度只有25%,这说明标准层加压泵是多余的,如果取消标准层加压泵,经估算每年可节电10%,约22万度电,节省运行费16.5万元。
* 近年来已有不少的节能改造项目竣工,这些改造项目都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说明商业建筑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例如北京双安商场的空调风系统的改造,通过充分利用春秋季室外新风为商场内供冷,从而减少了一个月的冷机运行时间,据统计每年可节省能耗费30万元左右。改造所需的40万元的投资一年时间就可以回收。此外在亮马河大厦,通过节能改造,一年可以节约运行费用300多万,所需的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即可回收。
上述分析表明,中外对比、同类建筑的对比、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对比、商业建筑成功的改造实例都充分说明中国的商业建筑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商业建筑节能改造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3、中国商业建筑节能的途径和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的推广和合理利用是商业建筑节能的关键。适合中国商业建筑的节能的方法并不是建造一两幢新的商业建筑来展示新技术,而是通过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手段对现有商业建筑的改造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是说商业建筑的节能关键不在于以后新建的商业建筑,而在于对已有商业建筑的节能改造,这是商业建筑节能的重点所在。表2显示了不同节能改造技术的经济效果,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过改善维护结构来节能的经济效益是最低的。
表2:不同节能改造技术的经济分析
改造投资改造收益投资回收年限提高运行管理水平1$10~20$1~2月更换风机、水泵1$0.8~1.0$1~1.2年增加自动控制系统1$0.3~0.5$2~3年系统形式的全面更新1$0.2~0.4$3~5年建筑材料更换1$0.1~0.05$5~10年
近年来,清华大学通过对数十幢商业建筑的调查和测试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商业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成套技术-MATE技术,并成功地在一些改造工程中得到了验证和完善。该技术是包括调研测试(Measure)、全面分析(Analyze)、跟踪实施(Tackle)和节能评估(Evaluate)在内的“MATE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4、商业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已有节能改造项目的统计,节能改造每平方米可获得20~30元的直接效益,所以如果商业建筑节能按照在北京建立示范工程、在中国主要大城市建立推广中心、全国范围推广三个阶段来发展的话,各阶段的的改造效益如下:
* 第一阶段: 改造面积:30万平方米; 直接效益:600~900万元
* 第二阶段: 改造面积:400万平方米; 直接效益:8000~12000万元
* 第三阶段: 改造面积:1.5亿平方米; 直接效益:30~45亿元
三个阶段的直接经济效益如果按照0.8元/度电和40%的发电效率折算成一次能源,相当于可为国家节省250万吨标准煤,减少向环境排放562万吨CO2,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巨大的贡献。
节能改造的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计量仪表及安装费用
安装计量仪表的目的主要是计量改造效果,让业主看到效益,有利于推动节能改造工作发展。根据已有改造工程的统计,计量仪表的投资约为2.5元/平方米,所以一、二、三阶段的仪表投资分别为75万元、1000万元、3.8亿元。
* 培训费用
* 制定标准和政策费用
* 宣传、传播费用
* 建立节能改造中心和节能小分队费用
* 节能改造工程投资
由于节能改造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改造工程投资可以在3年左右收回,所以改造工程投资可以说服业主承担或采用其它的融资方式。
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下,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数量的配置由房地产开发商根据经济人收益最大化原则决定,而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不再其决策的收益或成本之内,因此节能建筑与非节能建筑的市场配置不能达到社会的最优水平。随着我国开展20余年建筑节能工作,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制定、节能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节能实施效果却不甚理想,整个节能建筑市场缺乏活力。
一、节能建筑的市场影响因素
1.有利因素
(1)建材产业获得空前的发展空间。随着对建筑节能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建材已经很难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目前建筑节能实施主要对建筑外墙、屋顶、门窗保温隔热以及采暖系统等方面进行控制,节能标准提高也迫使建材市场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建筑节能的发展还带动新型建材产业兴起,并使建筑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供热系统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建筑节能产业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持续发展,也打开了国家引进节能技术的窗口。
(2)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出现。建筑节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建筑技术,这些技术实施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本身能耗,同时也提高了室内居室的舒适性,大大提高了生活品质。目前,节能新技术的出现表现在:室内通风技术与设备,新的机械新风系统、自动控制新风系统、热交换新风系统的出现,提高了居住品质,新型的新风系统可以根据室内空气流质量自动进行换气,比空调更节能和舒适;高能效比空调、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提高我们建筑的热舒适性。
2.不利因素
(1)消费者建筑节能意识薄弱。业主对节能效益认识不够,不愿花费较高成本购买节能住宅,节能市场上缺乏需求动力,导致开发商做节能成本风险增大,从而形成节能消费市场恶性循环,给建筑节能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和节能技术同时也要提高大众节能意识,合理引导消费者消费观。
(2)从业人员建筑节能知识不足。我国从事建筑施工人80%以上的人员来自于农民工,节能技术又是一个新型技术工种,建筑节能从业人员对节能技术掌握不够,大多数实施人员没有得到有效培训就上岗就业,对节能施工工艺流程、工序不清,甚至包括技术人员的节能知识也不系统,对建筑节能质量埋下很大隐患。
(3)建筑节能带来工程造价的增加。按照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做法,工程造价增加主要是围护构件保温隔热材料的增加,采取合适的建筑节能设计措施并不会带来造价过多增加。由于建筑外墙外保温做法直接高了建筑节能住宅开发成本,在消费市场上表现为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造成了节能住宅销售困难,开发商失去了开发节能住宅的动力。
二、节能建筑市场的供求分析
节能建筑需求的价格弹性属于富有弹性的类型,即随着节能建筑价格的提高,其需求会很大程度下降。这是因为从使用功能角度看,非节能建筑对其有较强替代作用。节能建筑采取了相应的节能措施,其开发成本会有所提高,从而影响了节能建筑需求量。除此之外消费者的节能意识薄弱、缺乏对节能建筑的偏好,我国居民收入比较低,节能建筑投资回收期较长等现实情况,也是导致我国目前对节能建筑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节能建筑的供给主要取决于开发商的投资决策,开发商对于节能建筑投资缺乏积极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开发节能建筑需要增加开发成本,增多投资风险;节能技术和产品对于施工质量要求更高,且目前节能产品质量、节能技术和产品对于施工质量要求更高。另一方面,市场对节能建筑需求不足,与非节能建筑相比,价格高的节能建筑很难形成竞争优势。建筑商品市场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情形下,开发商对于建筑商品的品质改善动力不足,追求的是用更少的资金在更短的时间完成资金周转,获取利润。
对于节能建筑来说,一方面缺乏有效需求,另一方面缺乏供给动力,因此导致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缓慢。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促进节能建筑供给和需求的市场机制,因此考虑利用宏观调控手段予以激励,从而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三、应对措施
建筑节能在我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建筑节能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实施的新问题会不断涌现,我们应该在前期就预防控制可能的因素,引导节能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矫正节能建筑的外部性,弥补开发商的效益损失。为保障经济激励政策的可行性,应辅以法规、标准等行政手段,确保开发商开发节能建筑的质量。随着节能建筑数量增加和节能建筑使用者的增多,可以逐步培养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从而促进节能建筑的供给,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从建筑节能意识的普及着手,做好节能工作的长期宣传工作,政府和开发商都应该引导消费者的理性消费,提高节能建筑的消费需求。在节能建筑开发审批以及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力争严格把关,尤其是对建筑材料的检查、节能建筑质量的检查验收,这样才能做到节能建筑名副其实。节能建筑的检查验收都需要一定的标准、规范要求,所以政府要在推动节能建筑发展过程中,与相关科研人员逐步确立更加具体的节能建筑的评估体系,作为政府的技术支撑。同时,也要注意从业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节能技术培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民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建筑行业,除了其一些必备的施工要求外,人们对外墙保温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的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提高建筑外墙的节能保温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要加紧对其的深入研究,使建筑外墙的节能保温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远的发展。
1 外墙保温技术
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包括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和完全自保温三个部分,其中外墙外保温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外墙外保温施工是在外墙结构内部添加保温层,这种施工技术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施工技术成熟。其缺点是占用室内使用面积,热桥问题不容易解决,墙体容易开裂。外墙外保温是将保温隔热材料安装在外墙外侧,从而达到建筑物保温的效果。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将报文隔热材料安装在外墙外侧,大幅度降低了主体结构所受温差影响,从而使温度变形小,对墙体起到了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热桥问题,有意与建筑寿命的延长。外墙保温是依赖于节能保温材料的包围,因而,研发和使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是保障建筑节能的可行措施。其中,隔热是最大限度的组织热流的传递,这要求保温隔热材料具备小的导热系数,大的热阻,较好的粘结性能,小的收缩率及较高的耐久性。此外,保温隔热材料还必须能够抵抗一定的冲击负荷,具备与外界环境相一致的机械强度。
2 施工的质量控制方法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控准备工作
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熟悉设计文件,参加施工图的设计和会审工作。其中,施工图会审主要是检查施工图是否符合设计审查单位的标准,是否通过其合格验证,没有的则不能够用于施工。
外墙保温工程在施工时应避免阳光曝晒,寒冷以及大风雨雪天气。施工的温度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施工前要严格检查施工工具的牢固情况,保温层基底的平整度和门窗四周的封堵情况,当这些基础工作都得到保障后保温施工才能正式进行。
2.2 施工过程的监管工作
施工过程是整个建筑外墙节能保温工程的关键环节,本阶段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好坏,因而,在该环节要加大力度,重点监管。
2.2.1 检验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按照标准是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测。其标准有;保温系统和组成材料质保书、说明书、形式检验报告、复检报告,如现场搅拌的粘合胶浆,抹抹面胶浆等等,还应提供审查这些质量证明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设计和产品标准要求的配比通知单。产品说明书和产品标识上标注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建筑节能标准;是否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材料;有无建筑材料备案证明和相应的验证要求资料;一旦,施工单位采用了建筑行业的新的节能材料、新的工艺、新的技术时,应该要求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证明材料,组织专家辩论,经过认证审核后才能用于使用。
2.2.2 保温板的粘贴
对斑纹办进行黏贴时,要从外墙底部边角处开始,按照顺序依次黏贴。注意相邻的板要对齐靠紧。上下斑纹办之间要做到错开缝隙排列。由于建筑的勒脚处环境潮湿所以建议使用挤塑聚苯板粘贴。涂胶黏剂时,要严格按照《聚苯板薄膜面外保温施工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标准施工,均匀合理的分布粘合点,注意粘合面积要到达聚苯板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现在外墙保温多数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整体连接,没有中间间隔。这就使得保温层的热胀冷缩问题,墙体自身的应力问题不易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产生裂缝或保温层脱落,接踵而来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会增加后期维修的难度和增大维修的费用。因此,要在窗户四边设伸缩缝间隔并做好相应的技术处理如班风出添加防水密封膏,用分隔塑料条遮盖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保温层的热胀冷缩,墙体产生应力及墙体脱落问题。同时,为了避免室外温差变化损坏墙面美观,防止进入雨水,可以在分隔条利设置排气孔。
2.2.3 保温板的铆固
保温板抹上3―5mm的防裂砂浆后再挂上耐碱网格膜布最后涂刷涂料。由于每平方米的保温层承重8kg,单靠聚合物黏贴砂浆是远远不够的,不惜用螺丝栓铆固。
2.2.4 保温板要抹聚合物砂浆
当以上几步都完成后要抹防裂砂浆。防裂砂浆要抹两遍,第一遍直接抹在保温板表面,其厚度为3 ITIR2-5 mm,然后将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平整地压入砂浆中,使网格布同砂浆与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粘结成一体,注意不能有漏粘处。当第一遍砂浆干硬后,开始抹第二遍面层砂浆,第二遍砂浆厚度应该是l mm-2 mm并且要将网格布完全覆盖。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网格布的位置要在整个防护面层厚度外侧的1/3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格布的抗拉性能。外墙保温施工注意天气预报,雨雪天不能施工,施工中遇雨应遮盖。
2.2.5 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的铺设
网格布要注意随着防裂砂浆随抹随铺,网格布之间的互相搭拼搭接的距离最少在60 mm-80 mm之间。保温板板缝间要加250 mm宽通长平网;板与洞口边缘、转角处应翻包200 mm;墙封顶处应该增加槽网,确保与墙体连接的紧密;在洞口四角处斜放平网且其角度要是45度,网的长度要≥700 mm,宽度为250 mm,以此作为应力集中处的加固增强措施。在变形缝与分隔缝两侧的网格布要彼此隔一定的距离,并分别翻包及黏贴于两侧保温板上。时刻注意板缝处要用防水密封膏填补。所有网格布应粘贴平顺,无褶皱,无脱层及漏粘等问题。
3 节能措施
为了使保温节能建筑达到节能的标准,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的标准和规范。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Ⅲ强度或压缩强度;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增强网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等。为了确保这些标准真正得到实施,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这些规范和标准。同时,要增强施工人员的节能标准规范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检测水平。在选择仪器设备时要选择较为先进的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改造。
总而言之,建筑外墙节能保温在整个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在施工过程中要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惕。目前,我国推行的建筑外墙节能保温的资料大都从国外引进,真正的针对国内现状的技术性的全面的资料不多。因而,我们在这方面还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外墙保温并不仅仅由保温材料构成,还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何祥国 林洁 龙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建设管理.2010(6):77
[2].熊兆涛.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技术和材料.[J].广东建材.2009(7):305
1.前言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在相关的工程监理与相关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在飞速发展时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例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已达到了世界总量的45%以上,整个建筑行业的能耗更是达到了我国能源总消耗量的35%以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数据相当于其能耗量的3倍。庞大的建筑能耗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与此同时,由于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会从始至终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故加强建筑节能理念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真正降低工程造价与提高相关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2.建筑节能理念与工程造价管理的联系分析
建筑节能的含义是指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物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能耗满足建筑物的正常需求。建筑节能的方式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主动式节能,指通过对建筑设计规划、建筑结构、围护结构等进行规划和设计,达到降低建筑物能耗的作用。其二是被动式节能,通过采取先进设备、提升管理效率等措施,降低机械设备能耗,实现节能效果。但实际上,由于采取建筑节能时,势必会增加工程造价,故我国建筑节能理念的推广并未达到应有的效果。根据调查显示,我国75%以上的建筑在整个规划乃至于施工过程中,并未将节能理念贯穿其中。因此,为了全面实施贯彻建筑节能理念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从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分析、造价控制工作势在必行。也只有借助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建筑节能理念下的一系列新技术才能得以推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工作也才会达到新的高度。
3.节能建筑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3.1内容概述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实施的开始,节能建筑项目投资决策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提出节能建筑项目建议书、进行资金使用的可行性研究、确定投资项目初步资金,最终再编制相关的造价控制初步任务书。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内容是指一个合格的管理企业或公司通过相应的法律文件接受相关建设单位或是项目法定责任人的相关委托,再通过项目的有效管理工作进而控制施工单位的施工活动,并在预定的投资和建设管理方法的范围内对实现总体目标的工程资金采取初步管理的措施,用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并达到完成工程成本调控的宏观目的。
3.2问题分析
现阶段,节能建筑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是资金使用的可行性研究只是仅仅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大多只重视材料成本、劳动成本等重要因素,对节能建筑中涉及到的机械成本、设备投资等方面缺乏一定程度的分析。其二是我国的节能建筑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政策更还有待健全,整个决策阶段的法律法规还亟待进一步的完善与改革,导致相应的工程成本管理控制体系得不到落实。其三是决策阶段企业资金管理方式与手段落后,部分施工企业的资金内部审计制度多分散管理法,容易因账户数目多且分散导致资金链断裂或是账目死循环,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难以提升。
3.3措施提出
3.3.1合理进行市场分析,加强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有效保证
对于项目决策阶段的的施工项目,有关的建筑工程部门需要创建合理有效并且具有针对性的造价管理模式,制定出可量化的可行目标,比如从开始的设计阶段到最终的施工阶段,完善相关建设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对此进行量化考核。同时,还应当对建筑行业的相关市场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分析,充分规划好所建设项目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避免工程资金遭受损失,从而在开始的决策阶段加强对节能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保证。
3.3.2健全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的资金管理计划是施工企业实施工程造价的前提。基于此,只有制定有执行力的资金管理计划,对工程资金的投入比例进行科学分配,才能够使得整个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造价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而相关的资金管理人员在制定资金管理计划时,也需要以节约节能建筑工程项目资金作为首要原则,在确保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压缩各种成本支出,使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奖罚有制度可循.科学分配工程资金的投入比例,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最终目的。
4.节能建筑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4.1内容概述
项目通过决策立项以后,就进入设计阶段,此时建筑单位的职责主要是依据全寿命周期计划,负责整个节能建筑项目的全周期成本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包括招投标文件的制定,借助工程设计阶段的初步预算金额计算工程量清单,描绘工程经费随市场经济的变化曲线等等,整个设计阶段的造价分析和设计对于后期工程项目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4.2问题分析
4.2.1造价控制工作定位不明确,重建设轻设计的管理理念普遍
设计阶段对于造价控制的定位并不十分明确是整个节能建筑项目的设计阶段的重要缺陷,在实际情况中,当今社会上的节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建设轻设计”的工程造价监管理念仍然非常普遍,一些业主和施工单位没有对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责任达到明确的认识,也正是由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不够重视,使造价控制工作的责任和分工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这样往往会使得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后续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独立,使得后续的造价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4.3措施提出
4.3.1加强招标阶段施工图的审查,落实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关建设单位应当确定落实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责任人员,把工作重点放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管理造价控制责任制的落实上,比如要求某工程的项目经理对其管辖范围内的招投标管理负直属责任。同时,由于施工图纸作为拟建工程的技术条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是工程技术质量和工程量清单准确率的保证。勘察、设计的深度和正确度,往往会对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和全过程造价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招标阶段施工图的审查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施工图纸完成后,建设单位需要参与审查设计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相关的材料、设备标准是否符合建设单位所提出的相应要求。如果施工图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也需要及时提出,并请设计人员对此做一定的更改和补充,利于提供准备的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
5.结束语
节能建筑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认为是一个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控制,其每一个环节都是不能松懈的。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作为符合建筑节能理念的的重要管理活动,必须通过规范化并且高效性的管理方式,才能确保其有效落实,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节能住宅;推广策略;市场机制
Key words: energy-saving house;promotion strategy;market mechanisms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097-01
0引言
当前,能源危机形势愈加严峻,社会各领域都在实行节能减排,住宅领域占社会终端的能源消耗比重不降反增,已突破1/3。2000年到2015年是我国住宅高速发展的时期,如果目前不推行节能住宅,在未来10年新建住宅的增量能耗将严重影响我们经济的发展。所以,住宅节能,是我国缓解能源供给紧张,减轻环境污染压力的重要举措。
1武汉市节能住宅推广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推广现状武汉市节能住宅市场占有率极低,大约2%~3%。这些住宅大多是不受欢迎的节能住宅试点工程,它的兴建并没有像预期一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强制性的住宅节能设计标准执行率低,到2005年初,新建建筑只有15%~20%执行了住宅节能设计标准。开发商对开发节能住宅缺乏兴趣,施工图纸中的节能设计形成了一种摆设。住宅用户节能意识不强,在武汉市购房的住户,没有将节能纳入到考虑指标体系之中。
1.2 原因分析房屋节能与否,与房屋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没有多大关系,故没有节能欲望。市场前景不明,开发商开发风险过高,故开发动力不足。另外,节能住宅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来推动,缺乏供给方和消费者的支持,不能形成节能的内在动力。总的来说,20多年的节能住宅推广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2武汉市节能住宅推广优势分析
2.1 地域气候优势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冬冷。然而,相比北方寒冷地区,武汉市具有绝佳的节能住宅推广条件。在武汉,冬天虽然较冷,但还不需要暖气供应,也就没有按用热量计费的烦恼。武汉市民若要达到较为舒适的生活状态,一般使用空调。而空调的用电量是可以分户准确计量的。受益主体明确,武汉市消费者的节能需求容易调动。
2.2 地区发展机遇优势2007年11月,国务院批准湖北省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工作就是“节能减排”,而推进住宅节能则是实施“节能减排”重要措施之一。这是武汉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节能住宅推广的历史机遇。
3推广策略研究
3.1 推广思路①节能住宅自身优势强化。根据经济学理论,商品要想占领市场,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差异性,第二是低成本。在住宅市场,节能住宅的替代品就是目前大量存在的非节能住宅。要使节能住宅走过市场,占领市场,节能住宅与非节能住宅就应该在节能上有着明显差别。第一个差别是技术上的差别,也就是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上的差别。如果这个差别不明显,节能住宅就失去了意义。第二个差别是制度差别,即鼓励能源消费制度与节约能源的制度之间的差别。节能不节钱的制度是不能持久的[1]。②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的充分作用,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2]。当前,用户的节能意识有限,主要是因为节能收益小于节能支出,开发商缺乏开发动力,主要是开发风险过大,投资收益不能保证。
3.2 抢占市场策略分析①节能指标市场化。只有利益,才是能够形成持久节能、自愿节能的动力。要把节能与人们利益相结合,真正形成节能的长效机制。只有当能源的消费已经影响到消费者正常生活时,消费者才会关注住宅的节能问题。节能与利益的关系就是节能的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节能需要节能技术和设计,也需要节能材料,这就是消费者实施节能的成本。节能所获得的收益就是所节约的能源而得到的补偿。节能的成本大于收益,节能就会失去动力。②能源消费实行梯段价格。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价格信号引导,通过价格竞争机制推动而实现的。改革我们能源的市场体制,形成既反映能源稀缺性,又反映保护生态环境的价格体系,就是既反映私人成本,又反映社会成本的能源价格体系。当前能源价格,与节能投资相比,实在太低。建议实行梯段价格,在满足正常消费的用电范围内,电价可维持当前水平。凡突破这一范围,即实行惩罚性电价[4]。住宅节能问题本质上是能源资源在住宅消费领域的配置的制度问题。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从制度上鼓励节能,使能源价格有效调节能源供求关系,从而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达到住宅节能的目的。③节能住宅标识。当前阻碍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另一障碍就是消费者不确定所购住宅是否节能。所以,急需建立住宅节能能效标识或认证制度,减少节能消费行为风险。建立住宅节能能效标识或认证制度可以使节能住宅的能效得到第三方的认证,使购买的节能住宅质量有保障,减少节能住宅收益的不确定性 [5]。
4结束语
在今天,节能住宅推广的呼声很高,而现实推广情况却收效甚微。推广节能住宅,需要两方面努力。一是节能住宅自身特色加强,第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武汉市在经济发展上没有先走一步,但在节能住宅的推广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居民所消耗的能源主要为电力资源,一种完全可以分户准确计量的能源。这样以来,节能受益主体明确,节能成果见效周期短,完全可以做到大量推广节能住宅。
参考文献:
[1]李东芳,何红峰.建筑节能市场机制分析[J].节能经济,2006.6.
[2]陈伟珂,冯建学.制约节能住宅推广的因素与解决办法[J].煤气与动力,2006.9.
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目录
第一章 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总论
1.1项目提要
1.2项目建设背景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1.5资金申请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2.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2项目建设单位经营理念
第三章 申请资金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3.1申请资金的理由
3.2政策依据
第四章 项目市场分析
4.1冷藏物流市场分析
4.2区域经济市场分析
4.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五章 项目基本情况
5.1项目建设条件
5.2项目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5.3冷链物流中心定位
5.4冷链物流中心的功能
第六章 项目设计方案
6.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6.2技术工艺及设备
6.3总图运输
6.4环境保护
6.5劳动安全
6.6职业卫生
6.7消防
6.8建筑节能
第七章 项目招标方案及组织管理
7.1项目建设管理
7.2招投标初步方案
7.3工程评标
7.4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
8.1建设期
8.2项目前期工作
8.3项目建设工期安排
第九章 总投资估算及融资方案
9.1投资估算
9.2总资金分年使用计划
9.3融资方案
第十章 项目财务评价
10.1财务评价
10.2评价指标
10.3评价结论
第十一章 社会效益评价
11.1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1.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11.3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11.4增加就业机会
第十二章 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12.1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2.2风险程度分析
12.3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
第十三章 物流中心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附件附表
13.1投资估算表
产品特点
1.该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易上手,易安装,故障率低。
2.建设周期短,生产人员少,12人即可生产,投资回收快,经济效益高,是中小投资者的理想设备。
3.生产的砖块产量高、周期短、尺寸精度大,密度比一般砖块大、而且抗冻性和隔音保温性能佳,实用性强,砌墙时不用浸泡,外观整齐。最大亮点是采用液压和激震结合的制成技术,是其他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
4.针对自身市场情况,无论是标准尺寸砖、还是路面砖、多孔砖、空心砖、路缘石、草坪砖等。都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来生产出各种规格型号的免烧砖。
5.原材料采用工业废料,并且在制砖过程中不产生多余的废渣,制砖效率高,更是响应了国家环保节能的号召,属于环保型建材设备。
市场分析
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城市化成为大趋势,我国已经成为了房屋建设的超级大国。
投资环境优越:节能环保友好型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也成了每个建筑公司,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立足国土建立部提出的建筑节能到达50%的建筑规范请求,可以享用墙改和税收等多项政策优惠,从而取得较好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
竞争力强:与传统红砖生产相比优点突出。利废、节土、节能 ;原材料来源极其广泛;保护了生态环境;强度高不怕水、 抗风化、耐腐蚀、抗冻融。
投资成本和效益分析
免烧砖机根据型号不同售价分别为2万—20万元不等,项目方主推型号为4—26机型,售价3万元。此型号砖机产量高,以标准砖为例:2万块/天,综合成本为1.4角/块。每天成本为1.4角×2万块=2800元,按生产周期15天计算至少需流动资金4.2万元。
利润:( 1)每块砖:0.2-0.14=0.06元/块( 2)全年利润:约36万元。
免烧砖属废渣利用,可享受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可全免所得税。该项目技术方案可行,无风险。
投资提示
根据该生产线工艺技术要求需以下建厂条件 :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业的进步,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节能理念具有重大意义,从最低限度的能源利用提高整体应用效率,实现对周边环境的最小破坏、最低限制的影响。通过先进科技、工艺手段、新材料等进行节能处理,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整体能源利用率是主要方法,进而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控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生活环境,实现整体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均衡发展的目的。
1国内建筑装饰装修的节能现状
新时代条件下,社会大众的生活理念发生了改变,建筑装饰装修除了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外,更加需要从设计、施工角度出发,进行节能环保工作的落实。国内装饰行业而言,节能环保理念尚未全面落实,大众对其重要性、战略研发仍存在一定的偏差,从材料角度出发,国内装饰装修的节能环保方案方法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另一方面,国内装修业仍存在诸多混乱状况,市场发展模式、装饰技术、材料应用等均需进行整改,加强创新节能理念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2建筑节能装修的途径分析
从国内建筑市场分析而言,建筑节能一般需要满足下述几点:①积极开发满足对应建筑标准、建筑需求的材料和设备;②发展生产、降低运输能耗的新材料,从质量轻、强度高等方面进行研发;③加强对生产技术的改进优化,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合理性,降低材料、设备运营等方面的能耗成本;④改进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特点,从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节能生产研发,提供健全合理的施工材料,进而进行科学生产、合理开发,保证建筑施工中装饰装修环节的节能措施满足对应时展需求;⑤增加前期资金投入,进行合理的设备配置、技术研发、应用研究处理,重点发展需要从外墙装饰、室内装饰等方面考虑,加强低能耗的维护结构应用,提高整体节能技术的应用开发,包括地面、顶棚、门窗等部位;⑥室内环境成套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从维护结构进行改造优化处理。为了实现良好的需求控制,加强建筑功能、外观造型的优化,对室内外的装修设计需要进行合理开发应用,现代室内外装饰装修设计需要综合整体节能理念的开发,从长远角度进行施工处理。
3建筑施工外装饰节能设计分析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其保温层的设置需要从围护结构出发进行考虑,一般维护结构需要满足承重、保温两方面基本功能。一种是单一构造的砖砌体,如加气混凝土墙体或屋面等;另一种是在承重墙体的基础上增加专门的围护材料来达到建筑物的保温效果,上述保温材料以轻质材料为主,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建筑结构的承载负荷过高,如泡沫聚苯乙烯。其保温形式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外保温、中间保温、内保温。中间保温需要在项目工程设计期间进行合理分析考虑,而对应外保温、内保温可在主体结构完工后进行装修时考虑。需要引起相关作业人员关注的问题是,在建筑外墙外保温基层上增设0.1~0.15m厚的保温层,将房顶和地下都“裹”上。保温性能是外墙保温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为此,应按所用材料的实际热工性能,经过热工计算得出足够的厚度,以满足节能设计标准对当地建筑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采取适当的建筑构造措施,避免某些局部产生热桥问题。一般来说,永久性的机械锚固、临时性的固定以至于穿墙管道,或者外墙上的附着物的固定,往往会造成局部热桥。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力求使此种热桥对外墙的保温性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也不致尔后产生影响墙面外观的痕迹。
3.1外墙体面砖、涂漆处理分析
面砖作为常见的建筑外墙形式,一般为工程项目的外墙基础进行围护结构处理,进而实现建筑本体导热比值相对较低的效果,为室内保温提供了更好条件,节能效果显著。外墙涂漆一般是装饰、防水的功效,一般节能效果不够明显。现阶段,装饰设计中,外墙涂料的种类型号一般遵循节能理念进行选取。如:如若原建筑外墙采取了外墙外保温措施,则可选用不具保温节能功效的外墙涂料(漆);否则,必须考虑选用具有保温或节能作用的外墙涂料(漆),或选用隔热或导热比值低、防紫外线方面的涂料(漆)。
3.2金属及石材幕墙处理分析
针对建筑装饰中的金属幕墙、石材幕墙,节能问题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原建筑结构已经进行了外墙保温处理控制,装饰时仅需从美观角度出发进行考虑即可,另一种情况为工程项目的外墙原来无保温墙体,外装饰设计施工中,需在幕墙和工程墙体间增加对应保温材质,实现保温的基础之上进行后续处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维护保温中需要充分加强连接件的保温控制,避免热桥效应的负面影响。以北方地区某建筑工程为例进行分析,该地寒冷,建筑本体原来设计中未进行节能考虑,导致后期投入使用后,空调运行成本高、耗能大。为此,加强外装修保温工作提高其建筑的功能合理性,从长远角度降低了能耗。在此工程中,外墙是采用花岗岩干挂,干挂龙骨、构件和石材面层中间有一定空间,保温层就设置在这里。
3.3玻璃幕墙处理分析
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较为常见,具有外观时尚、色彩缤纷的特色,艺术效果良好,具有其他门窗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从建筑工程的围护结构角度出发,门窗、幕墙作为建筑围护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换热区域较为敏感的部位,墙体热量损失较为明显,是其他部位的5~6倍左右。加强门窗、幕墙的节能设计可实现整体工程项40%左右的能耗节省,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十分明显。现阶段,常见的节能玻璃材料包括:镀膜玻璃、中空玻璃和带薄膜型热反射材料玻璃。为了实现现代节能理念的落实,门窗、幕墙的设计需要结合节能以及新能源的开发理念,如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
4内装饰节能设计分析
4.1墙面隔断层的分析
墙面受室内空间、基本功能影响,一般对其表面平整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需要从墙面造型、室内防火等方面出发,进行保温性能的合理分析,避免室内热量的过渡损耗。轻质隔断是较为常用的形式,在对热量传导控制较为严格的区域需要进行隔断处理,避免热量从高温区域传至不需控温的房间,轻质隔断内部需要具有相应的保温材料,降低热传导的负面影响。如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中加入保温材料或在需保温的房间墙面进行保温。
4.2门窗工程分析
门窗是建筑工程项目中散热量大的构建,其传热途径分为两大块:窗户,包括窗框、玻璃等;窗户缝隙处的热量耗损。为此,加强对框料、门窗的合理设计,保证对应传热系数的合理控制具有重大意义,是避免热桥的主要手段,降低保温系数、从而实现保温效果的增加。此外,加强对窗户的制造处理、安装控制,尽量选取节能的配件,避免安装环节的偏差大、施工不规范等状况,尽量将单层玻璃替换为双层、中空形式的玻璃,加强密封条、密封圈的应用,避免空气流通导致的能耗过高。
4.3地面工程分析
地面与墙面一样受功能制约,不能存在明显的凹凸,不致对室内通风造成什么影响,但地面与人脚直接接触传热。在室内各种不同材料的地面,即使其温度完全相同,但人体站在上面的感觉也会不一样,这是因为地面的热舒适性取决于地面的面层吸热指数。根据吸热指数值,我国将地面划分为3类。木地面、塑料地面、地毯地面及架空地面等属于Ⅰ类,水泥沙浆为黏结的地砖地面等属于Ⅱ类,水磨石地面则属于Ⅲ类。
4.4吊顶工程分析
室内设计中,顶层设计可以借助凹凸形式处理,顶棚设计对室内通风的影响较大,加强内部空气流通、空气更新是人体健康需求,同时是室内温度、湿度、表面温度有效调控的重要方法。为此,吊顶设计中,需要合理组织自然通风,加强对室内舒适通风、降温通风的设计,对温度较高地区的设计更应考虑这一要素。
5结束语
综上,文章从室内室外两方面进行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节能设计的分析,从基本功能、舒适安全、节能环保几大方面进行了内装饰、外装饰的分析。时代进步带动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加强建筑装修环节节能创新、材料研发、工艺优化的处理对未来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曹甦 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低碳趋势下我国建筑施工技术迈入了新台阶,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现如今在建筑施工技术中更加注重智能化,节能化技术的应用,因为我国能源耗损十分严重,部分资源已经而临短缺的状况。应用智能化,节能化施工技术是建筑业发展的要求,是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趋于智能化
1、智能化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发展
放眼望去,几乎每个人手中都是智能手机,传统的手机形式已逐渐消失,这预示着现今已进入了智能化时代。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对其自身的施工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建筑企业还是其内部的施工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现今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才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只依靠传统的劳动力已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的需要,建筑施工技术应向现展趋势靠拢,向智能化信息时代推进。
智能化的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以及建筑施工技术三者完美的融合,形成现今的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中运用无线网络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交流,有助于建筑施工的开展。另外,应用电子技术进行信息管理,有利于建筑企业的统一管理,其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调取信息,及时了解每个工作人员的动态,紧跟建筑施工的步伐,充分发挥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的作用及影响力。
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将我国口前最现今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实地的建筑施工中,它的智能化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了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技术系统的智能化报告、最新的市场分析、建筑中的智能化设计以及智能材料的选择等等诸多方面。其次,施
工前期还要进行智能化的施工方案设计以及施工中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理念现已经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将来建筑施工中实行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已成必然,是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
2、阻碍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因素
2.1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还不够成熟
开发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可谓是一项大工程,它需要国家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在开发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其开发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关注度,使之有效的进行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研发工作,显然的,在现今状况下,我国政府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还尚未达到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
2.2我国政府对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今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中还是依赖于国外的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并没有把重心放到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的开发上,一味的引进国外技术,不仅会形成一定的依赖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经济负担,影响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导致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对建筑企业中的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重视力度不够,使智能化建筑施工观念不能渗入到建筑企业中,阻碍了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脚步。
2.3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开展难度大,众企业没有贯穿落实
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包含的内容较多,实施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开展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需要将多种学科以及相关部门机构联合起来共同研究,这样各个学术界联合起来,遇到问题就可以共同探讨解决,有利于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的实现与发展。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不仅需要网络技术还需要电子资源信息共享技术,人性技术等多种技术,它们之间相互融合才能形成现今的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但由于其实施难度较大,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真正的去实践落实。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房屋建筑的需求量较大,运用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能够节省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空间,另外还能够提升建筑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开发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有诸多优势,建筑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要大力开展智能化建筑施工技术研究工作,及时引进新技术,为自身企业注入新的血液,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低碳趋势下建筑施工技术逐渐走向节能化
以往我国建筑业在建筑施工中资源浪费的状况较为严重,甚至有些资源已经而临短缺或者严重不足的问题,这样会大大影响建筑业的发展进程。在现今低碳经济驱使下,建筑企业越来越注重建筑施工中的节能,因为节能不仅能够减少施工中的能源消耗,还能够为建筑企业节省一些不必要的能源开支,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建筑施工技术加入节能性质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建筑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遮阳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一般都比较注重建筑遮阳,建筑遮阳能够保持室内的温度平衡,给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建筑遮阳中运用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调节阳光照射到室内的温度,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这样以来不仅能够使能源得到合理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能源,实践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在运用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进行建筑遮阳工作设计前,需要对建筑工程所在的具置以及当地的环境气候进行全而的分析,有利于建筑遮阳工作的有效开展。
2、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外墙保温中的应用
实现建筑外墙的保温效果要在建筑墙体中放置苯板等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在建筑外墙保温工作中应用节能技术,具有良好的实际效应。首先,就夏天而言,运用节能技术,可以保持室内的气温恒定,减少空调的电能消耗;就冬天而言,节能技术能够降低室内温度的流动速度,在北方建筑中此建筑节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具有较强的保温效果。其次,应用建筑节能技术,采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减少墙体混凝土的裂缝现象,确保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再者,建筑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外墙施工中比较节省能源,它能够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污染。
3、大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企业应用建筑施工节能技术,适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国能源浪费严重,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关注,现今各大建筑企业也纷纷运用新能源,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施工人员把太阳能板安装在屋顶上,能够使其充分吸收太阳散发的热量,而后再将热量转化为采暖系统,以便居民的需要。这样以来不仅满足了广大居民的需求,还节省了其他能源的浪费,提高了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为建筑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建筑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举措。
总之,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现时代的发展潮流,在低碳经济社会下,建筑企业需要革新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技术中加入智能化、节能化的新技术,新想法,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使建筑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宾馆、酒店行业,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
目前,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联合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通知》 ,提出要切实提高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重,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为了充分应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提高节能运行效率及综合节能技术水平,除了需要合理的工艺系统配置和适宜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还需要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等措施给予保证。
一、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在宾馆、酒店行业的应用必要性
地热源、污水源、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新建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改造被列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三大重点;“十二五”规划也强调“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同时,建设领域是我国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筑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28%,这一比重在未来20年内有可能达到35%,而对于宾馆、酒店来说,空调供冷供热(含生活热水)能耗已占宾馆、酒店总能耗的50%以上。因此,对宾馆、酒店应用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目的是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水源热泵在宾馆、酒店行业中的能效比,减少电力消耗,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社会效益。
二、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在宾馆、酒店行业的应用现状分析
自1946年美国在俄勒冈州的波特兰市中心建成第一个水源热泵系统来,一直没有引起当时社会的广泛注意,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理论上都没有太大的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次能源危机,它才开始受到重视。美国近二十年地源热泵的商业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我国地源热泵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广和研究地源热泵系统。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中国的能源利用结构正在转变,地源热泵的商业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水源热泵是地源热泵的一种形式,由于初投资远低于土壤源热泵,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酒店、宾馆行业中,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及生活供热系统应用的发展稳健而快速。与此同时,利用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如何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方面的研究基本就是空白。
三、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在宾馆、酒店行业的应用研究内容及目标
针对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及生活供热系统的综合节能技术开发应用以及提高系统综合节能效率的需求,采用科学的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如,变频提升泵、电动调节阀、热泵机组、空调循环泵、生活循环泵等设备的控制技术及设备联合运行的系统控制技术,解决系统运行工况的科学判别提示,工况中各种工作模式的自动切换、以及设备根据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整体需求因地制宜地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等控制技术,以此保证系统科学合理、节能高效的运行。
四、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在宾馆、酒店行业的应用研究方法
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是以合理的工艺系统为平台,完善的自动化系统为载体、以科学的控制理论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一、合理的工艺系统。在宾馆、酒店行业中,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根据服务对象特征可分为生活水系统和空调水系统。其中生活水系统由生活热泵机组、生活循环泵、生活板换、地下水提升泵、地下水水源井、回灌井所组成;空调水系统由空调热泵机组、空调循环泵、地下水提升泵、空调板换、地下水水源井、回灌井、风机盘管、空调机组、地热、成套补水设备等所组成。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夏季为中央空调系统提供7~12℃冷媒,冬季提供60~50℃热媒,过度季节满足宾馆的部分内区供冷需求,全年为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提供60~50℃的一次热媒。
第二、完善的自动化系统。系统分为管理级,现场单元级,执行器-传感器级。管理级处理影响整个操作任务,包括归档、处理、求值、过程值与消息的汇报等等;现场单元级处理自动化业务;执行器-传感器级是为系统提供监测数据和执行系统的指令动作。供冷供热系统的自动化硬件有,中央管理工作站、现场控制器、温度、压力、水流传感器、流量表、电力计量智能表、热泵机组的通讯设备、热计量表、电动调节阀、变频器等等。
第三、科学的控制理论。系统应用了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模糊数学控制理论。 首先建立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所在地区的四季温度数据库,设立探测点采集数据,进行温度趋势分析,制定系统的运行工况;同时对宾馆、酒店各种冷、热负荷需求量的调查、计算,调整负荷曲线变化,实现剥峰填谷的技术措施,制定系统工况中的工作模式、模式中的设备运行方式等。之后,分析论证控制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控制技术方案的功能价值,优化控制技术方案,确定系统的主要监控指标,配置自动化系统,设计控制原理流程图,建立有效的控制算术模型,进行系统运行的仿真模拟;最后,形成完整的系统,进行系统的调试、试运行等。
利用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控制技术能有效控制系统设备运行于最佳状态,如沈阳宾馆水源热泵供冷供热系统划分了三个工况,八种工作模式,同一种设备在不同模式中有着不同的工作方式,这样就把系统的工作运行智能化,高效化,以此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效率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绿色住宅;市场调研;开发战略
Key words: green housing;market research;develop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9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01-04
0 引言
2013年1月,发改委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1],明确了推广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和重点任务,各地开始如火如荼地开展绿色节能建筑的推广工作。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研究和推广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短短几年内,节能维护结构、水源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规模化系统以及能量管理和节能诊断系统等关键性技术已经在新建的项目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绿色住宅因为其在全寿命周期内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而受到南京市广大购房者的青睐,为顺应市场需求,许多开发商争相开发新型楼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行业竞争日趋同质化,想要避免同行业内其他企业的竞争,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通过市场调研,在透彻了解市场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市场开发战略。
1 绿色住宅的发展背景
1.1 绿色住宅的内涵与外延 绿色住宅与一般住宅相比,其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住宅随着建筑设计的标准化、生产用材的产业化,形式的一律化、单调化,形成了大江南北住宅“千城一面”的格局;而绿色住宅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和居住者的舒适健康,秉承着健康环保、“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因地制宜,推行本地材料,随着气候地貌、自然资源和地方风俗等地域差异、文化差异而使建筑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貌。
绿色住宅涵盖了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及改造、材料生产、运输及回收再利用等所有与建筑活动相关的环节;涉及到建设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筑产品研发企业和有关政府管理部门。狭义而言,绿色住宅是在其设计、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环保型住宅。广义而言,绿色住宅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也包括了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
由于中国经济在近些年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同样面临着产业结构的整合、升级和优化,同时,建筑与设计也逐渐呈现出专业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与过去的建筑物相比,现代城市建筑对于温控和通风的需求显得更为突出,同时,对其运行成本、环保指标、用户感受和与建筑外观的结合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建筑的能源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都有着超乎想象的进展。因此,大范围推广能够达到节能环保效果的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只有不断了解技术前沿信息,关注被成功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最新技术,把客户需求与前沿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获得更高的收益。
1.2 绿色住宅的综合评估体系 近十余年来,绿色建筑的概念从理念到实践,正在不断完善。发达国家制定了多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通过具体和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赋予了明晰的概念界定。
英国BREEAM评估法是最早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3]。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建筑研究所对多种建筑类别公布了五种适用评估版本。BREEAM评估法主要根据地球环境和资源利用、当地环境和室内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该评估法在英国并非义务,但却颇受业界关心。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所倡导的LEED评估法是如今运用最广泛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3]。这个评估体系于1996年正式执行,共包括了69个绿色性能指标,其中7个指标是必要选择,62个是自行选择。涉及当地环境、节水效益、能源与大气、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等多个领域。对这些选项进行计分后,获26分即可获得LEED认证,52分以上可获得最高等级铂金认证。
而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一方面是政府组织行为,即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其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开展的强制性评价;另一方面是社会组织行为,即自愿参与的非强制性评价。我国政府结合中国能源状况的国情,提出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具体来讲就是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绿色建筑。
我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上起步较晚,2005年,我国首次颁布已编制5年之久的《中国绿色建筑导则》,同年举办了“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研讨会”,并在会上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4]。同时,公众对建设部正在研究制定的《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方面也寄予了厚望,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等作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的起重要指导书。目前,在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中,应用较多的还是2006年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2006。
1.3 推广绿色住宅的必要性 随着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建筑能耗都在逐渐上升,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显示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建筑能耗占其总能耗的比例[5]。从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建筑使用能耗占总能耗的30%~40%,这个比例是相当可观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耗量的比例也逐年上升。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现有建筑的总面积高达400亿平方米,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约为19亿平方米,照这样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200亿平方米。建筑业的大量用地,使得在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总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近30%,加之建材的生产能耗和建筑垃圾,建筑耗能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高达46.7%。而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要争取在未来15年内保持年均7%以上的GDP增长,将面临资源约束和环境恶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因此,建筑节能尤其是绿色住宅的推广迫在眉睫。
2 南京市绿色住宅市场调研
为更好地引导江苏省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提高绿色建筑建设水平,江苏省建设厅成立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办事机构设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截至2011年,江苏省已评出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32项,总面积524万m2。其中住宅类项目22项,共441万m2,包括保障性住房12项,共228万m2。
2.1 市场分析 笔者为了了解购房者对绿色住宅的了解和接受程度以及业主的居住感受,分别对购房者和业主各发放了600份问卷。其中受访的业主为南京朗诗国际街区、银城东苑、锋尚国际等多个绿色住宅小区的住户。表2和表3显示了目前使用中的绿色住宅业主的学历和收入情况。
由以上两表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绿色住宅的受众大多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因此开发商可以将这一人群作为客户定位的重点,同时,受访业主家庭月收入非常集中地处于10000-29999元这一区间,其中又以家庭月收入处于15000-19999元的业主占绝大多数,这也给绿色住宅的合理市场定价、客户定位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受访的购房者为笔者在南京市房产交易中心、各楼盘售楼处等地随机抽取的人群。调查发现,有16.5%的受访者完全不了解绿色住宅,接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只是听说过和初步了解,只有16%的少数购房者表示对绿色住宅的内涵很了解。图1显示了购房者对绿色住宅的了解方式。
由以上图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购房者而言,绿色住宅的概念并不陌生,但仅处于初步了解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被访者完全不了解绿色住宅。超过七成的受访者对于楼盘的了解是通过朋友介绍的,这是绿色住宅住宅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住宅业利用平面媒体、电视、网络媒体如此普遍的今天,对绿色住宅的了解停留在口口相传阶段,一方面凸显了绿色住宅在宣传推广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购房者在选房过程中,对于绿色住宅营销传统而常见的推广媒介持信度不足。因此,对于开发商来说,现阶段需要加强对绿色住宅概念的推广和营销。
2.2 案例分析 南京朗诗国际街区是朗诗在南京开发的第一个绿色住宅项目。基地地处南京市雨花区板桥新城东北组团,东起规划道路四号街,西至板桥大道,北起湖景路,南至八号路。
小区采用地源热泵集中空调系统,利用土壤及开式冷却塔作为冷热源,采用4台地源热泵机组及2台制冷机组为末端天棚辐射及新风系统提供冷热量。新风系统夏季由热泵机组+制冷机组提供7℃/12℃的冷冻水,冬季则由热泵机组提供35℃/30℃的热水;天棚辐射系统夏季由热泵机组+制冷机组提供 18℃/20℃的冷冻水,冬季则由热泵机组提供28℃/26℃的热水。不同季节运行工况的转换靠阀门的切换实现。两台开式冷却塔则完全根据热泵系统运行情况及地下温度监测情况实时开启,即在夏季运行时为地埋管系统放热提供补充,以保证地下热场平衡,避免冷热堆积。
末端新风机组带全热回收,热回收形式为转轮热回收。对住宅内的回风进行热回收以预热/预冷新风,从而降低机组自身的运行能耗。该项目实现了分户独立设置分集水器,满足分户计量和室内室温调节。表4展示了该项目的增量成本和节能的相关数据。
从增量成本[6]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的绿色技术增量成本为324元/m2,超出了绿色建筑评价三星级标准的平均水平182元/m2。该项目的总投资额为74000万元,绿色技术总增量成本为4114.3万元,占总投资的5.56%,增量比例低于品牌推广型建筑的平均水平15.9%,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项目的成本合理。
从项目的增量成本效益来看,该项目的增量成本效益为733160元/年,按其设计使用年限70年计算,其增量成本效益总量为5132.1万元,该项目的效益费用比为:
CE=SE/LCC=1.25
由此可见,该项目的效费比大于1,项目理论上可行,但是其投资增量的回收期约为56年,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可观。另一方面,该项目实际的使用寿命目前还无法确定,能否在后期运营过程中收回增量成本也不得而知。
根据相关标准,节能60%的情况下绿色住宅投资增量的回收期为7-8年,由此可以看出,虽然获得了绿色住宅三星级评价标识,但是该项目的绿色住宅关键技术还是相当不成熟的,这也是南京市现有的绿色住宅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节能技术的落后使得绿色住宅的前期投资增量大大增加而后期运营成本减小不明显,这就使得开发商不得不提高开盘价格以尽快实现投资的回收,而高昂的价格不仅限制了绿色住宅的购买人群,也阻碍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因此,开发商在现阶段降低绿色住宅开发成本的关键一步就是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引进先进的人才和技术,这对开发商的综合实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3 市场开发中的战略研究
根据市场调研得出目前南京市绿色住宅市场的SWOT分析如表5。
根据前述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笔者针对开发商提出其在市场开发过程中的产品差异化战略。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明显优于同类的企业或者产品的性能满足了被竞争对手忽视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产品的差异化,提高竞争力。对于绿色住宅的开发商来说,要形成产品的差异化而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产品本身和营销手段两个角度实现。
3.1 组建研发团队,降低开发成本 根据前文的分析,目前南京市绿色住宅的技术落后是导致其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发组建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降低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得价格和品质方面的优势,是其实现产品差异化的关键步骤。
绿色住宅的研发和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相对于一般住宅,绿色住宅的研发和设计对企业研发设计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房地产产品而言,其差异化主要依赖于设计阶段,因此,为了适应研发设计需求的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重新塑造绿色住宅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重构企业内部研发团队,这是实施绿色住宅产品差异化战略的必要保证。
绿色住宅的设计涉及了能源系统、水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系统等九个领域,每个系统的专业性都比较强,如果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的研发团队,不仅难度较大,还有可能大幅度增加研发成本。因此可以考虑从每个系统出发,寻找外部技术团队建立合作关系,也可以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但是这样的外部系统各模块之间相互关联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很容易因为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满盘皆输。
3.2 聚焦目标客户,实现多样化营销 根据前述市场调研和分析,由于技术的革新没办法在短期内实现,目前南京地区绿色住宅市场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为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因此现阶段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可以继续瞄准中高端住宅,定期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多种手段收集业主的反馈意见,不断针对业主注重的方面着重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升级,作为企业的主打优势,推出绿色系列楼盘,根据业主的反馈进行细节上的调整,对业主不甚满意的地方在新的产品中加以改进,使业主看到项目技术的持续性和进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潜在的购房者,开发商需要在营销手段上多做一些文章。根据之前的市场调研,大部分购房者对绿色住宅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效益并不了解,因此开发商在宣传上要注重绿色理念的营销,而不仅仅是产品的营销。让购房者树立绿色消费的理念,从而接纳一定的价格差,也在无形中给自己的产品带来了巨大的优势。
4 结论
由于绿色住宅在南京乃至全国本身出于发展初期,很多开发商对它的认识不足导致制定战略时出现了误区,使得市场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怪圈。本文从市场调研出发,根据调研的结论,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针对性的开发战略。当然,企业的战略实施和结构调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适应和融合,尤其在目前的政策导向下,需要房地产企业及时做出迎合市场发展的决策,希望本文能对有助于战略南京市绿色住宅市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战略调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J].中国勘察设计,2013(2):50-55.
[2]黄蓉.我国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的综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1(27):27-28.
[3]W.L. Lee,J. Burnett. Benchmarking energy use assessment of HK-BEAM, BREEAM and LEED[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8,43(11):1882-1891.
产品特点
1.空气质量监测,自动换气保障家人健康。
2.用手机或电脑远程开关家里面的电器设备、开关门窗等。
3.用手机远程实时查看家里面的场景画面。
4.家里面老人、病人、小孩的生理信息监测,发现不良状况便于及时应对。
5.帮你分担浇花、喂鱼、打扫卫生等家务。
6.全方位立体防盗,陌生人准备进入和已经进入家庭,主人都能及时知道。
7.可以功能定制拓展其使用领域,如大棚蔬菜智能控温换气、粮食和一些易潮物品的温湿度监测调控等。
8.GPS定位随时掌握家人、车辆、以及贵重物品行踪和行动路线,防止家人走失和保障车辆等财物安全。
市场分析
微排地球战略是被誉为中国太阳能之父的黄鸣在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上率先提出的一个新城市发展战略,其主旨就是将其经过实践并完善的未来微排城市模板,大面积向全球复制推进,共同应对能源和环境两大全球难题。
从太阳能到洁能
2010年9月16日-19日,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中国德州举办,被誉为中国太阳能之父的黄鸣在会上了“微排地球战略”,皇明,将不再仅仅是太阳能热水器,而是全面跨入洁能领域。在大会期间,英国前副首相普雷斯科特勋爵一行16人,走进世界太阳能领军企业的德州中国皇明太阳谷。
已经落成的中国皇明太阳谷――集洁能微排产业、生活娱乐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蔚来城”, 取意“未来”谐音, 被誉为21世纪未来城市的模板。
这个城市模板在综合利用14种自主核心技术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汇聚了超过400多种的世界前沿低碳洁能科技,耗用近10年的时间,通过充分应用太阳能等多项清洁能源技术实现了生活娱乐、交通旅游、工业生产等全方位的微排化。皇明太阳谷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太阳能利用的示范,其范畴已经涵盖了传统工业区的低碳微排改造、绿色微排生活娱乐和产业一体化城市的建设,通过对37项可再生能源科技成果、130多种高科技产品的应用,实现了社区的总建筑节能达到90%以上水平,生活热水、照明、空调、采暖等能耗由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提供,雨水回收、中水处理、垃圾焚烧、跨季蓄能、太阳房、温屏节能玻璃实现了社区的微排 。
从十二五规划可以很清晰看到,低碳已从一个简单的口号开始上升到国家的一个战略层面,皇明太阳能就是国家对节能减排及清洁能源产业的重视和扶持的重点企业。
五个“1+1”模式
皇明集团进入太阳能领域时,整个产业内无参照、外无引进,工业体系的基础几乎是一片空白,注定要走一条完全创造之路。
皇明人的梦想就是,把中国太阳能的成功模式推向全世界。有专家为皇明总结出皇明科普体系五个“1+1”模式:即太阳谷+各地科普园、销售终端+样板科普、电视科普频道+广告媒体科普、科普网站+科普发行物、专家科普+科普行推广。
皇明始终坚信,所谓创新,所谓核心竞争力,决不是孤立的某一个技术点、某一条生产线甚至企业某一个方面的突破,而是整个体系、整个环境的综合创新,是一个不断给木桶补短板的过程。只有在这样持续提升的过程中,企业才能逐步获得更大的发展势能,全面超越竞争对手。打造核心竞争力,就象制作一个容量不断增大、势能不断增强的木桶――皇明称之为“势能桶”。
皇明“势能桶”
说明:
①桶底:代表市场需求。按照“零距离”战略,企业所有一切工作、一切岗位、一切流程,都要与市场对接,以市场是否需要为基础而设立;
②桶板:代表工业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市场分析、技术研发、工艺、工装、设备、大规模自动生产线、标准、检测、SOD标准操作程序、网络建设、上游产业链控制、管理、营销、市场策划、物流、服务等。按照好用战略、“稀缺理论”和以客户为中心的“CSP”文化,市场上、行业内、企业中哪块板最短最缺,工业体系建设的重点就是集中力量补齐这个短板;
③桶箍与粘合剂:代表文化、机制及制度。这是企业一切行动的指南针,是所有员工和所有工作沟通交流的共同语言;
④提手:代表创新执行与品牌传播。补短板是企业各个时期工作执行的重心,也是对内外对传播、弘扬竞争优势、抑制竞争对手的“卖点”;
⑤容量: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即所处竞争平台势能的高低,最终可以用企业的品牌价值来衡量。
“三循环模式”解析
在中国太阳能产业的皇明模式里,主体既不是政府,也不是非赢利的中介组织,而始终是企业――具有持续商业化盈利能力的企业;政府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在起作用,它的主要职能是顺应社会发展及产业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宏观环境;中介组织的职能则是加强行业管理,包括产业发展方向的协同,行业标准的制订,行业规则的完善;社会公众起初是太阳能知识的被传播者、然后是用户,最终却转化为主动的传播者与支持者。相关利益各方彼此促进、形成三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三个循环的第一推动力,一部分来自于政府的战略引导。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企业,即皇明集团,同时它也是产业之集大成者。
循环一 ――企业与市场:“利润流”的反射效应。
循环二――企业与产业:“同频体”的共振效应。
循环三――企业与环境:“意识流”的蝴蝶效应。
承载全球厚望
2008年,皇明曾一度计划海外上市但最终搁浅,后更改上市计划转战A股。“之所以选择国内,是因为皇明的产品主要面向国内消费者,在国内上市,将会获得更高市盈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国内知名度,而不同于光伏,主要市场在海外。” 黄鸣表示。
在推进上市融资的同时,这家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也正在积极筹划转型。按照黄鸣的规划,皇明太阳能要从传统的制造商,不断转型为现代制造业加现代服务商。其中,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是黄鸣给皇明太阳能设定的最新定位。
国际权威杂志《世界可再生能源》评价说,“中国太阳能保有量占整个世界的76%,中国已悄然成为世界上太阳能集热器最大的生产国和使用国”。另一专业杂志《风能和太阳能》,则称中国为“巨无霸太阳能市场”,是“绝对的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市场”。据国家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截至2005年底,我国太阳能集热器总保有量达到7500万平方米,覆盖约4000万家庭的近2亿人口。按每平方米集热器折合电力装机0.4KW计算(欧洲标准是0.7KW),相当于电力装机3000万KW,累计为国家节煤1.7多亿吨,减少相应污染物排放约1.7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