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相同点

中西文化相同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6:4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西文化相同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西文化相同点

篇1

电影与传统戏剧有着深刻的渊源。传统戏剧旧时专指戏曲,后为戏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的总称,本文所提到的传统戏剧单指戏曲、文明戏等艺术形式。近些年来,除了《霸王别姬》《人鬼情》等直接表现戏曲演员与戏曲故事外,戏剧参与电影创作的形式大概有两种:一是以电影元素的形式出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二是为电影创作提供丰富素材,各戏曲故事经过改编后直接被搬上银幕,如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可见,历史悠久的传统戏剧文化为电影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资源”,总的来说,传统戏剧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影类型、电影创作观念以及电影表现语言等方面。

一、对电影类型的影响――戏曲电影的诞生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类型,同时也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专以中国戏曲表演为拍摄对象,倾力于展示中国独特的戏曲艺术的魅力、记录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大师的艺术成就和优秀的中国戏曲剧目、弘扬中国悠久的民族戏剧传统”。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京剧《三国演义・定军山》片段。因此,从电影艺术传入中国伊始,就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戏曲结合,产生并逐步成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戏曲电影,从《定军山》到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的中国第一部彩《生死恨》,再到以梨园生活为背景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一百多年来,我国拍摄的戏曲电影多达几百部,如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评剧电影《花为媒》、京剧电影《白蛇传》等,涉及了京剧、越剧、粤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吕剧、昆曲、秦腔等近百个剧种。期间拍摄的样板戏同样也是戏曲电影,如《沙家浜》《红灯记》等。这些优秀的戏曲电影在中国观众心中都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这是传统戏剧文化对于中国电影最为直接的影响。

戏曲电影的产生与发展依托的是我国丰富的戏曲文化艺术资源。迄今为止,我国戏曲己有两千年的历史,我国各地区的戏曲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京剧作为我国的“国剧”,被看成是东方文化艺术代表之一。而电影是19世纪末出现的新兴大众娱乐形式,是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诞生,并依靠这种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风靡全世界的艺术和娱乐形式。当电影这种新兴艺术产业传入中国时,它在丰富了中国人日常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对传统戏曲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电影与传统戏曲更多的是包容互惠,一方面电影从中汲取利于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戏剧被搬上荧幕,极大拓宽了其传播途径。可以说,传统戏剧文化对电影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中国电影独特民族风范的形成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传统戏曲促使中国电影以一种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的面貌走向世界,传统戏曲的独特性对世界人民认识中国电影起到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五十年代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被西方观众称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2009年,由导演萧锋、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主演的电影《对花枪》,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中美电影节上获得了金天使a奖最佳影片,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一个“第一”――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奖的京剧电影。

中国人首次拍摄电影就和传统戏剧结下不解之缘,不仅是在客观上顺应了电影自身的商业属性,而且在主观上体现出当时的电影人根深蒂固的戏曲意识。戏曲电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的电影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既保留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特色,又发挥了电影的特长,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 对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影戏观”的出现

中国电影诞生伊始就对戏曲、文学等几千年的市井文化情有独钟是绝非偶然的。传统戏剧对电影的影响还包括其为中国电影奠定了戏剧观念的基础,主要指电影创作观念上“影戏观”的出现。

影戏是我国民间戏曲艺术的优秀代表,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包括手影戏、纸影戏、皮影戏三大类,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民间戏剧艺术。电影传入中国之初就被称为“影戏”,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称谓,既表明它是舶来品,又体现了中国人在对这个舶来品的美学接受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影戏”与“电影”只一字之差,但却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独有的电影美学观念即中国人总是习惯于从戏剧角度,沿用戏剧的观念,来谈论和思考电影。

中国传统戏剧对现实主义题材很重视,同时注重善与恶的社会道德评价。与传统戏剧文化相对应,以影戏观为代表的电影创作理论不同于西方早期电影热衷于记录现实生活,它强调电影的叙事功能,注重对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的研究,并且强调电影的教化功能等等。“影戏观”的出现顺应了传统戏剧影响下人们早已形成的欣赏习惯和接受心理。这是因为在电影进入中国之前,传统戏剧占据了人们休闲生活的统治地位,早已形成了固定的欣赏习惯和审美特点。所以,当电影这种新兴的娱乐方式出现之时,人们必然会按照已有的接受模式来看待它。

可以说,“影戏观”是电影这个舶来品在中国为取得“合法性地位”而进行“民族化”的产物,在潜移默化间也培育了亿万熟识戏剧模式的中国电影观众,形成了人们习惯于关注故事情节及思想教化意义的思维方式。“影戏观”影响了中国人对电影的认识和创作方法,受其戏剧经验的影响,使得占据中国主流地位的电影观带上了浓郁的戏剧色彩。以张石川、郑正秋为代表的第一代导演受“影戏”观念的影响尤为深刻。如明星影片公司于1923年摄制的家庭《孤儿救祖记》,导演郑正秋将“教孝”、“惩恶”、“劝学”等思想融入到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当中,反映了他的改良主义思想和“教化社会”的艺术主张,片中人物塑造善恶分明,情节极富戏剧性。而明星影片公司的另一些作品,如《火烧莲云寺》及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故事影片,左翼电影的优秀代表《渔光曲》等也都是遵循戏剧的套路,精心制造矛盾冲突,完整讲述一个一波三折的悲情故事。

三、对电影表现手法和语言的影响――戏曲元素的应用

当代一些优秀影片对中国戏曲的借鉴和发扬是显而易见的,如《霸王别姬》《胭脂扣》《人鬼情》等,这些艺术作品由于加入了戏曲元素,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首先,中国传统戏剧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和心理的取材资源。因为它绝大多数是历史题材,其内容与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儒家等传统思想,比如仁和乐相结合、寓教于乐、和为贵等。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取材于此,如《花木兰》《青蛇》《倩女幽魂》《唐伯虎点秋香》《赵氏孤儿》《赤壁》等。

其次,在戏剧虚拟性的影响下,将影片中的人与戏融合在一起,表现“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独特意义,比如《霸王别姬》《人鬼情》《胭脂扣》《活着》《刀马旦》《游园惊梦》等。在这些电影中,一方面戏台是影片发生的背景,另一方面则是将主人公和戏中的角色融合在一起,戏曲成为影片故事情节的一部分,两者互相推动影片发展,最终达到。同时,采用传统戏曲作为电影故事来源的优势在于,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故事会带给观众极大的亲切感,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电影的故事吸引力。而电影《梅兰芳》则是将京剧界大师级人物的一生用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成为一部引起国内外关注的影片。

第三,在电影中穿插戏曲唱段或音乐,可营造气氛,渲染抒彩,达到为剧情服务的目的。如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将戏曲巧妙融入电影,三姨太梅珊幽怨凄凉的京戏配合着粗犷的大院,不但增添了大院的清冷寂寞,同时暗示了其悲惨的结局,给整部影片涂上了神秘悲情的色彩。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则是以京剧经典剧目《霸王别姬》为线索,讲述了两个戏曲演员一生的悲欢离合。整部电影音乐引入京剧音乐的元素,程蝶衣与段小楼的悲苦命运在京戏的鼓乐声中展开,达到水融的戏剧效果,营造出沧桑的历史氛围。

最后,电影中人物的造型、武打的动作、服装的设计,也都从戏曲中汲取了不少灵感和营养。这在古装电影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徐克版的《倩女幽魂》等。而在香港的一些喜剧电影里,也有很多戏曲元素,比如《天下无双》《东成西就》等。在《东成西就》后半段里就有通过粤曲传递情意的情节,把无厘头喜剧效果推向极致。

众所周知,中国电影比世界电影的起步晚了近十年,迄今为止的100多年里,其发展也是相当曲折与艰辛。虽然近年来中国影片也屡屡荣获国际大奖,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影与世界高水平电影在电影观念、技术等各个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在努力研究和借鉴西方电影的同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从浩瀚的中国历史和现实资源中寻找和挖掘有价值的东西,为当代中国电影注入丰富的养分和活力,而中国传统戏剧文化就是一座中国电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参考文献

①盖晓星,《从戏剧到电影――简论电影艺术的发展同戏剧的关系》[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1)

②黄飞珏,《戏剧对电影的染着力》[J].《上海戏剧》,2010(5)

③瞿孝军,《戏曲电影:中国独特的电影类型》[J].《文史博览》,2005

④周丹,《新时期中国电影影戏观及其创作实践》[D].湖南大学,2008

⑤姚小,《中国电影的戏剧观念》[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⑥郭梅,《中国电影中的戏曲元素》[J].《文化艺术研究》,2008(7)

⑦朱广平,《浅析中国戏曲与中国电影》[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6(5)

篇2

语言禁忌深刻的嵌入在中西各自的文化之中,无论是在书面语还是日常交际用于中,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语言禁忌,这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随着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西文化之间在语言禁忌上有着诸多差异也有着相似之处,这些语言禁忌代表了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与融通。

一、语言禁忌

(一)禁忌

禁忌在英语中叫taboo(塔布),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汤加语,有“神圣的”、“不可接触的”和“要极其注意的事”的意思。在我国有关禁忌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汉代:“及拘者为之,则牵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见《汉书・艺文志》)。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关于禁忌也有过经典的解读,他认为:“塔布(禁忌),就我们来看,它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首先,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塔布在波利尼西亚语中的反义词是、noa’,就是‘通俗的’或‘通常可按近的’意思。所以塔布即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之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的‘神圣的人或物’在意义上和塔布便有些相同”。i禁忌文化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时间非常久远,可以说禁忌是与人类的文明同时起步的,这也就导致了禁忌的种类繁多,形式不一,而语言禁忌则是人类禁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禁忌语、言语禁忌、语言禁忌

国内的相关研究之中经常会出现三种学术语言用来指称人们语言上的禁忌,分别是禁忌语(taboo 0r taboo words), 语言禁忌(Iinguistic taboo),言语禁忌(verbal taboo)。上述三个学术用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但是其所指的范围大致相同,这里采用语言禁忌这一术语。语言禁忌只是人类禁忌文化之中的一种,语言成为禁忌“往往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给人类带来的祸福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或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谁要是得罪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加倍的惩罚;反之,谁要是讨好这个根源,谁就得到庇护和保佑。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了语言的禁忌和灵物崇拜。” ii 因此,语言禁忌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起源于原始部落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灵魂的崇拜之中,它根植于人们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畏惧,也和统治者利用迷信统治有关。正是由于人们各种神秘力量的畏惧与迷信,才迫使人们在自己的言行上做出必要的限制,否则就会因为语用失误而导致不必要的惩罚,也会招致周围人的敌意,受到社会排斥。

二、全球化背景下汉英语言禁忌的异同点

语言禁忌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本质上有其共同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中西文化之间的碰撞越来越频繁,相应的汉英语言体系之间沟通与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在这种背景下,由于各自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隔阂,与此同时,各种语言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也会存在诸多相同之处。语言禁忌自然也在这种辩证的发展之中存在着差异,同时在某些方面也会趋于一致。

(一)汉英语言禁忌之间的相同点

在任何语言体系中,人们的语言行为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有其共性。国内学者赵毅和钱为钢在《言语交际学》中将不同语言体系的使用规则归为两大类,分别为语言的道德规则与安全规则。汉英语言体系最大的共同点即在于两者共同的道德准则上面。这些道德准则在汉英语言体系中发挥着相同的作用,承担着类似的功能,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之中,还是规范的书面用于之中,两种语言体系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共同的道德规则。这些道德原则细化来讲又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公共道德,二是职业道德,三是家庭道德。

首先,汉英语言体系都遵循一定的公共道德规则。语言的公共道德原则主要用来约束各自的语言行为,维护语言的公共性。在中华文化里,儒家对语言的公共道德性规定的较为明确,而且提出的在较早。儒家思想里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思想,这一思想规定了人们言语的道德性。“听”与“言”都是人们语言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他们都得遵循“礼”的规范与要求,所谓“礼”即为社会公德,使人们约定成俗的一种行为习惯。语言的公共道德具体来说就是所有人都必须遵循语言交际中的社会公德,必须得到大家认可,不能损害并违背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语言的公共道德至少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公共语言文明。汉英语言体系里面都有各自的粗话、脏话等非文明用语,这些用语是不能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最为典型是公众人物在用语时不能出现粗话、脏话,例如中国人的“国骂”,英语的“four-lenerwords”。因为一个国家公民的用语足可以体现出这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粗话、脏话已经被文明所不耻。越是到社会的上层,语言的文明程度显得就更为重要,用语变成了一门学问与艺术,它背后代表着不同层次人们的身份、地位,语言的公共文明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被视为一条重要的道德准则。(2)汉英语言体系里面都拒绝流言的传播与扩散。流言是对事实的歪曲,其危害在于流言会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引发社会不稳,还会有损社会的公平公正,背离正义原则。因此在汉英用语的规则上面禁止流言的传播也是一项基本的道德准则,甚至上升为法律准则。因流言造成的恐慌与社会不安的例子比比皆是,2011年爆发的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中,就有人造谣,碘可以防辐射,结果导致众人哄抢食用盐,造成盐价上涨,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因此在汉英语言体系中,对流言都是毫不留情的予以杜绝的。

其次,汉英语言体系都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规则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现今社会各项道德指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体现在语言规范上即要求各种职业群体遵守自身的职业操守和规范,在用语上要符合相关职业的要求与标准,禁止违背各自职业的基本语言规范。这一点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当今社会的各种职业标准就体现了汉英语言体系中的这种道德准则。例如政府官员、医生、教师、军人等等,他们各自的职业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都必须遵循各自的职业要求。政府官员作为政府的代表、人民的代表,其在语言规范上就有很多要求,特别是政府的外交人员,他们的每一个措辞代表的就是背后整个国家的形象、利益与意志,如果用于不规范,其损害不仅仅是其个人,而是整个国家。医生、教师作为一个圣洁的职业,其背后承担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不容忽视。医生向来就是救死扶伤的天使,在与病人交流够同的过程中,是绝对不可以故意隐瞒病人病情、对病人进行言语伤害的。教师也一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成才,其说话用语体现了其自身的素养,也影响着学生的素养。军人作为一个神圣的职业,一直是一个高大威严的形象树立在人们的面前,并且由于其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所以军人在其职业的影响下,其言谈是不能轻浮、散漫的,而且军人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危,其言行还需做到保密。职业道德标准是汉英语言禁忌中必须遵守的一个道德标准,谁违反了这个标准就是违反了语言禁忌,轻则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重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最后,汉英语言体系中还须遵循基本的家庭道德。语言的家庭道德标准即在家庭中,人们虽然处于一种血亲关系下,但是言行必须遵循必要的家庭道德准则。亲属的称谓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在汉英语言体系中。根据亲属关系的不同,我们会有不同的称谓。这种亲属称谓是以家庭伦理与道德作为支撑,是违背了这种规则,就是违背了家庭的伦理与道德。以下表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中家庭伦理道德是如何透过亲属称谓体现出来的:

亲属称谓是家庭道德最直接的体现,是都不能违背这种道德规则。我们不能对着爸爸叫“妈妈”。这些大家习以为常的道德准则在汉英语言体系中都有着直接的体现,它保证了家庭内部环境的和谐与有序,区分了人们血亲关系的差别,塑造了家庭必须的伦理与规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如果缺乏这种规范性的准则约束,那么整个社会的构建也将无从谈起。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这种必要的语言规范,违背它就意味着犯了家庭的语言禁忌。

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是汉英语言体系中都具备的语言规范与道德基础,这一点是汉英语言禁忌中的最大共同点。当然,汉英语言体系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其必然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这些差异决定了我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麻烦。

(二)汉英语言禁忌的差异

汉英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虽然在语言禁忌上有共同点,但是两者语言禁忌的差异也很明显。这些差异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1、汉英语言禁忌在问候语上的差别。在汉语世界人们碰面经常会问一句“吃了吗?”这似乎成了人们日常交际中最常见的问候语。但是在英语世界,这句话却在理解上与汉语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英语世界里对“吃饭”这一话题的理解与中国人是不同的,在中国这个具有农耕传统的国家里,“吃”是一个不会引起误解的话题,而在英语世界“吃”不是人们日常话题中的一部分。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你吃饭了吗?”他不会讲其理解为一个日常问候语,而是会想到你是不是要请他吃饭,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吃了没有,而又不邀请他去吃饭就会引起双方的误解,他会理解为是不是怀疑他没钱吃饭或者怕你贪他便宜。本来是一句客套话,在汉英不同语境下其含义完全不同,甚至会造成误解,变成一种语言禁忌。

2、汉英称谓语上语言禁忌的差别。在汉英语言中称谓语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前文所说它维护了家庭的伦理道德。然而汉英语言世界中称谓语又是大不相同的,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汉语世界中形成了差别有序的语言称谓体系。根据辈分的不同、血缘关系的亲疏、交往时间的长短等各种条件,在对人的称谓上会有所区别。“辞典《尔雅》就记录了90个亲属称谓词。据考证,秦汉成书的我国第一部百科到清代,各亲属称谓达1000余种。进入20世纪的中国,封建宗法关系尽管不复存在,但亲属、亲戚关系在社会关系网中仍然居重要地位(黎昌抱,2001)。面在英美等国家,他们强调重视核心家庭,重视个体.强调男女平等、人人平等。而不太讲究辈份、长幼。如果一名小孩碰到他爸爸的朋友.家长会鼓励他称其为先生、或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不能被接受的。” iii在中国如果一个人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一种冒犯与无礼,是要遭到责备的,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自古形成的就是一种差别有序的社会格局,这种格局作为中国社会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在中国,称谓语十分讲究,语言禁忌也非常之多,而在西方人们对称谓的区分则没有中国人这样细致与讲究,这是中西文化交流沟通中经常出现障碍的地方,是需要避免的。

3、汉英语言体系中禁忌词汇的差别。在汉英日常用语中存在许多禁忌词汇,这些词汇在中西文化中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是人们极力避讳的。以“老”这个词为例,在中国“老”是一种资本,一种权威,一种沉淀,中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过马路、坐公交车等等场合人们倡导扶老人过街、给老人让座。在称呼上,我们经常会称“老大爷”“老大妈”等等,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尊重。而在英语体系中“老”代表着衰弱、无能、呆板甚至无用。在西方这个强调个体主义的社会里,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老”,“老”字对人是一种轻视与侮辱。这与汉语世界中的“老”字所代表的含义有着极大的差别。因此,在禁忌词汇上,汉英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其充分了解。

通过对比研究,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语言禁忌,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但也有想通之处,这是中西文化之间在交流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了解研究中西之间的语言禁忌对加深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汉英语言体系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其内部蕴藏的精髓远不止文中所提。通过对两者某些方面的对比研究,也只是起到了管中窥豹、抛砖引玉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差异与雷同还需要进一步挖掘与探索。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正如语言禁忌一样,既要正视两者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要利用两者之间的想通之处,这对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i 转引自曾剑平,汪华.语言禁忌与文化心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1(5).

ii陈原.社会语言学[M].学林出版社,1983.

iii 转引自,裘燕萍.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对比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参考文献】

[1]胡雯.英汉亲属称谓及虚构亲属称谓的对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侯静.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禁忌[D].河北大学,2008.

[3]贺今昱.从英汉语言禁忌看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黑龙江大学,2007.

篇3

在英语学习中,阅读、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英语,有益于他们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他们接受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国际意识。 在长期的高年级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寻觅和探索教材中关于文化方面的线索和思路,在教学中不断加以适度的整合、改编与提升,以使其更切合我校学生的学情。笔者在进行文本的改编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1. 将课本中的对话改编成篇章或是将篇章改编成对话,适当渗透文化方面的信息;

2. 将原本只是点到为止的“文化点” 通过适当扩充的阅读文本呈现,补充相应的信息,形成相对全面的介绍。

《新标准英语》第八册第九模块的内容是关于澳大利亚的介绍,由于是面对四年级学生,教材中的主要信息只提到了澳大利亚的两种动物kangaroos and coalas, 重点操练的句型为:Why do you like...? Because...;文本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呈现。 笔者在完成好基本对话教学之后,结合学生的学情,将该模块的文本加以补充,形成阅读篇章,并适当补充了相应的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澳大利亚”的形象。甚至帮学生纠正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以下为部分改编的阅读材料。Australia is a large and beautiful country. Please remember,Sydney is not the capital city of Australia. The capital city is Canberra....(在不少学生甚至教师的眼中,悉尼为澳大利亚的首都。)

二、对比中西节日,归纳文化异同

“采用只教学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文化的渗透,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2011年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再次进行了强调,在保留了原稿中的七个项目的基础上,特别补充了一条:在学习和日常交际中,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异同。

教材中,关于中西方的节日文化的话题占有大量篇幅。尤其是在第九册和第十一册中,更是突出了对西方节日的介绍。主要有“万圣节”“复活节”“圣诞节”和“感恩节”等等。 这些主要西方节日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将其作为重点来处理。而笔者主要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梳理与归纳:

1. 将中西方的主要节日进行对比,从节日时间、人们在节日中主要的食物及活动等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差异。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关于更多的节日的阅读材料,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节日的词汇,吸收节日文化的信息,让学生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主要差异,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由文化差异带来的新奇感、愉悦感,让阅读成为“悦读”。

在长期的节日阅读教学中,笔者总结并对比了较多的中西节日文化 “相呼应”的素材,以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例如,Chinese Spring Festival & Christmas,Chinese Valentine?蒺s Day & Valentine?蒺s Day,Tomb?鄄sweeping Day & Halloween等。

以下小段落是阅读材料的节选:Tomb?鄄sweeping Dayis a day for those no longer with us. It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In the west, people have Halloween. The children scare the people and get sweets. They are also called Ghost Festivals....

2.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找到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集”,寻求这些节日的相同点、相似点,由此形成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他国文化的理解、尊重与认同感。 笔者认为,学生除了了解西方这些节日之外,也要明确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例如,在教学“Thanksgiving” 话题时,教师提供了相对于教材更为全面的阅读素材,对教材中的主要信息进行了补充与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除了美国,加拿大也有感恩节, 但是时间不同(In Canada, it is the second Monday in October.)。其次,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感恩”是人类共同的、相通的情感表达。 在美国,体现在Thanksgiving;在中国,则体现在Mid?鄄Autumn Day and Spring Festival。 因为这三个节日都包涵了“庆丰收”“团圆”“感恩”的核心因素。

三、创编阅读专题,引导文化交际

英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播的使命。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中年级阶段完成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化的任务之后,高年级教学则要适当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这一点,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用心选择阅读教学素材、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梳理、整合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适合本校高年级学生的文化阅读资源库。以下为笔者进行创编阅读专题,引导文化交际的具体做法。

1. 将散落在本套教材中各册的关于中西方节日的主要信息加以整理归纳,形成适合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节日文化专题,以练习、作业,乃至能力测试等形式在模块教学中加以补充。整理出的节日文化专题阅读材料主要涉及中、西方十多个主要节日的介绍以及对比。

2. 结合学校英语教学课程安排,在六年级教学中开设阅读课。 笔者坚持以文化阅读为教学主体,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阅读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体现该国文化特异性的内容创编成阅读教材,介绍异国的习俗、掌故、历史、风土人情等。相关的阅读材料如:Hand Gestures Around the World,Table Manners,Chinatowns in the world,Step into Ireland,The Big Apple?鄄New York City,Olympics等。

篇4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69-02

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会孕育出不同的语言,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受到社会经济、地域、宗教、历史等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时礼貌用语作为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使用原则和组成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了解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和文化同一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一、中西文化中礼貌用语的差异

1.称呼上的差异。在中西文化当中,对亲属或者是长辈的称呼方式上就具有明显的差异。由于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对长者的尊重和对亲友的友善,反映在称呼上就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在中国,相对于英语中的“cousin”一词就相对应的有多种含义:表兄妹或者是堂兄妹。但是在西方文化中,亲属间的称呼就相对简单一些,也比较笼统。例如,对于年龄相仿的父母亲辈或者是相同辈分的兄弟姐妹,一般会使用爱称或者是直接喊出名字。这是西方为了表现亲近的方式,与中国“敬称”的方式不同。汉语言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称呼”的使用。在中国使用职业名称或者是敬语是对长辈或者是同事的一种尊重,并且也是一种表达亲切的信号。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可能是疏远和冷漠表达。例如,在西方对于老师的称呼是不注重长幼的,而是亲切的直接称呼名字,但是在中国通常是“张老师”“李老师”等等加上职业名称,这样显得郑重。

2.打招呼和问候方式。中西方文化在对个人隐私方面有着不同的理解,西方人更加注重隐私的保护,并且将这种保护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英国、美国等国家中,人们就会反感他人询问婚姻、职业、工资、年龄等方面的问题,这让他们认为是侵犯个人隐私。但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恰恰相反。中国打招呼时,常常说的是“上哪儿去了”“吃了吗”等等,中国人通常认为这是表现亲近并且关心他人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西方人看来却是极不礼貌的。

3.答谢和道谢方式不同。在中西方文化中对于“服务”和“被服务”的理解角度不相同,也就会导致相应的道谢和答谢的方式不同。在西方,人们认为司机、营业员、服务员应该是向顾客表示感谢的。这也就是应了“顾客是上帝”的话,这是由于人们认为是他们的光顾为工作者带来了收入和利益,因此应当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光临。但是在中国却恰恰相反,中国的“感谢”是顾客对商家的感谢,也就是说感谢他们为自己提供的服务、帮忙和购物。这两种表达感谢的方式不同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礼貌用语。

4.赞扬的反应不同。中国传统的对赞扬的处理方式就是“贬己尊人”,也就是说在受到表扬和赞美的时候,要表现出不漏声色、贬低自己或者是谦虚有礼。但是在西方看来,这种方式是不能理解的。在西方,人们在面对他人的赞扬时,通常会表现出开心的神色,为了“迎合”对方,这是一种自信的方式。而他们对于中国这种“自我否定”,把自己说的一文不值甚至是贬低的方式不适应。例如在中国,在工作受到肯定时,上司对工作人员进行表扬,职员为了表现的谦逊,通常会说“我还有很多不足,做的不好,以后还要多学习”等客气话。但是西方人通常会说“Thank you,I think so”。

5.禁忌语的不同。中西方的禁忌语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古代甚至是现在的一些家庭当中,小辈的名字中不能同长辈同音或者是谐音,也不能直呼父辈名字。但是在西方就没有太多的限制。还有,在中国对于长者,无论是否有血缘关系都要称呼“大哥”“大姐”“爷”“奶”等等,在西方却可以直接称呼姓名。甚至可以直接使用父亲或者是母亲的名字等等,但是在对死亡等话题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小,在西方通常会说“go to the another world,go to sleep”,在中国会说“走了、长眠、安息”等等,都相对比较委婉。

6.交际语言的差异。①邀请。西方人在进行邀请时,通常会给他人留有余地,这主要是受到个人主义的影响,主张尊重他人,不强加个人意志。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外国人的邀请方式并不热情,不够真诚。同样的,由于中国人习惯谦逊的回答方式,因此在面对邀请时通常会说的不太确定,这样西方人就会感到迷茫。②告别。在告别时礼貌的表达方式,中西方截然不同。中方使用“道歉”来表达礼貌,西方是利用“感谢语”来表达礼貌。例如,在晚餐结束告别时,中国人通常会说,“对不起,今天叨扰了”,但是西方人会说“Thank you so much for a wonderful evening ”。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礼貌用语的不同。

二、导致礼貌差异的原因

1.看待隐私的差异。在西方国家,除非是在进行审讯活动或者是特别工作者,否则在问及年龄、婚姻等问题时,都会被看做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但是在中国,第一次见面,双方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甚至会谈及各自的家庭和子女。

2.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不同。在西方,个人主义通常是指个人的独立、权利和自由,这对于长期受教育于儒家文化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由此造成了相应的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看来,中国的一些拉近彼此关系以及常用的自然和受欢迎的交往方式常常是对个人的一种“威胁”行为。例如,当一个客人在自家做客时,主人为了表现热情,会主动的削苹果给对方,或者是给对方夹菜。但是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方式并不“卫生”,同时也是对他们行为能力的一种“威胁”和“侮辱”。

3.礼貌语用差异的启示。礼貌作为维系人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在人们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是传统、习惯和风俗固定下来的。因为礼貌孕育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当中,所以礼貌用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文化的同一性又决定了礼貌用语也具有同一性。因此,我们应当在认同普遍性的同时,注意礼貌的判断标准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

三、中西两种礼貌原则

1.顾曰国的中国式礼貌准则。①求同准则。在中国,如果出现了意见不一致或者是不得不对别人进行批评的时候,通常会采取“先褒后贬”“先礼后兵”的方式。求同准则就是通这种方式相适应的,也就是说要尽量做到双方交际过程中多方面诉求的和谐和一致,尽量避免出现不协调的情况,满足双方的愿望。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涉及到“面子”和“脸”方面。②德言行准则。该准则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言辞上,另一个是行为动机方面。在言辞上,要尽量让对方感受到他的重要性以及给自己的好处,并且进行适度的夸大。另一方面在行为动机上,要以增加他人的利益为前提,尽量减少对他人利益的损耗。③文雅准则。这里所说的文雅就是在遣词造句方面要使用雅语,禁止使用不堪、污秽的语言。在说话的方式上,对于他人不愿提及甚至是难堪不快的事物不要直接触及,少用直言,而应该婉转的交谈。④称呼准则。称呼作为中国语言的一种特有的形式,具有“长幼有序、贵贱有分、上下有义”的称呼准则。称呼作为人同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方式,在中国的礼貌用语中占据着重要的意义。⑤贬己尊人准则。这就是上文谈到的准则方式。该方式是中国式礼貌用语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在面对对自己的夸奖或者是关于自己的事物时,会尽量采取谦虚的态度,做到“抬升”他人,“贬低”自己。

2.Leech的西方式礼貌原则。提出了六项准则,其中都包含着两条次准则①策略准则。主要观点就是减少损害他人观点的发表。也就是秉承着减少他人损失,增加他人受惠的次准则。②宽宏原则。主要是利己观点表达减少。其中包括了增加自身的受损程度,减少自身的受惠程度的两个次准则。③赞扬准则。主要观点就是,对于他人的贬损要尽量减少。还包括了对他人的赞扬要尽量的夸大。另一个是减少对他人的贬损的两个次准则。④同情准则。减少他人和自己在感情方面的对立点。两个次观点是对于他人和自己身上的相同点要尽可能的增加和夸大。对于厌恶点要尽量的减少。⑤谦虚准则。主要是对于表扬和赞赏要尽量减少。增加对自己的贬损,减少对他人的贬损,减少对自己的赞赏。⑥赞同准则。要增加对别人的赞赏,减少他人和自己在意见方面的不一致。做到增加一致性和减少分歧两个次准则。

以上六条准则是西方人普遍接受和采用的礼貌用语使用准则,其中策略准则是最根本的准则,也是礼貌用语的根本。在西方世界礼貌用语的使用中,“策略准则”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可以看做是最高标准,因此,掌握了“策略”准则就是掌握了西方礼貌用语的方向。由于不同的衡量标准、文化背景和表现形式,导致中西方的礼貌用语准则也存在着差异。当然,同样也存在着相似之处。因此,在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的原则。

四、结束语

礼貌用语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文明手段,被社会大众接受并且广泛使用。由于文化、生活环境、历史、科技水平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西方中礼貌用语的不同,因此在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基础上,应妥善的使用礼貌用语。

参考文献:

[1]胡靓.浅析中西方宴客习俗的差异[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2]张继芸.从电影《刮痧》看“面子”的中西方差异[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06).

篇5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与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要做到无障碍交流,语言固然重要,但文化因素也不可忽视。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造成的影响更严重,前者会造成交际的不愉快和误会。英语作为我国学生的必修科目,十分受到重视。学好英语不仅仅只是掌握单词和语法,还要养成跨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跨文化交际》一书中指出,广大师生意识到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常见的文化错误

1、社会语言学方面的e误

交际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在某些文化中是合适的,但是在另一些文化中是不适合的。如果在表达中不注意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就会产生误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比如中国人在路上遇到熟人,经常会随口问一句“你去干嘛呀?”事实上我们并非有意去打探别人的隐私。别人常常会回一句“不干啥。”但是有些学生会把这个习惯迁移到英语的使用中,比如他们遇到自己的外教会说“what are you going to do?”这对于外国人来说是非常不礼貌的,他们觉得你是在打探他们的隐私。

2、 文化习俗方面的错误

中西方文化习俗相差较大。中化民族是一个非常谦虚的民族。在面对别人的表扬时我们更倾向于自谦,否定别人的表扬,而外国人则会很高兴地接受表扬。因此,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他们会觉得中国人过于谦虚。中国人好客,请客吃饭时会准备很多菜,习惯于剩菜,也很会劝酒,这一点也与外国的文化相差较大。

3、 价值观念方面的错误

价值观念是最深层的文化。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很难被察觉,犹如冰山隐于海底的部分,隐秘但却最最根本。不同国家,价值观念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就是人类所达成的共识,即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同点也有很多,比如:时间观念、家庭观念、个人导向或集体导向等等。

4、 过于简单、过于笼统地概括而导致的错误

这类错误是由于学生对西方的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导致的。一些学生对欧美国家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认为欧美国家都是很富有的,欧美国家的人都很开放,外国的学业都很轻松等等。实际上,现实并非如此。

二、错误解决办法

一些明显的错误是很容易改正的,但那些与价值观念有关的错误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改正。教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帮助学生。

1、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行为功能

每一大众层次的文化语言行为都根植于深层文化。教师无法做到向学生介绍每一种外国人的行为。但是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行为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然而,教师也要注意日常行为与深层文化并非一一对应,有些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2、 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对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于具体情景预测出可能会出现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目前许多出版的英语对话情景的书中都罗列了许多不同情景下的对话内容,但是大部分书并没有说明对应情景下的对话原则。以英语中经典的打招呼为例,人们见面时一般都会说“How are you?”,回答一般都是“Thank you. I’m fine.And you?”教师在教学生这类对话的时候最好指出,别人问“How are you?”只是打招呼,因此一般来说不管最近过得好不好都要说“I'm fine.”。因此教师要多做研究和归纳,总结经典场景下的对话原则。

3、 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学生对于目的语词汇的文化内涵的掌握关系到他们对目的语的理解与使用。英语词汇和汉语词汇并非一一对应,而且尽管一些词字面意思上相同,但人们对于该词的态度也有所差异。比如dog一词,虽然都是指狗,但是在英语国家偏向褒义,而在中国则带有一些贬义色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目的语的基本词汇开始,采用比较法教学,对中英词汇进行对比。

三、结语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因素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进行有效的文化教学,还有许多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等着我们去完成。

[参考文献]

篇6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响应《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并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会写作。更重要的一点: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目标语国家的文化。然而长时间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一直没有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足够重视的地位。在实际的教学中,某些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了单词、语法,我们就能和外国人无障碍地交际。然而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英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以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我认为英语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会促进英语教学也会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成为一名跨文化交际的使者,而不是一台仅会背诵单词、句型的机器。

一、中西文化差异

学生为何会误用,错用英语,理解不了外国人真正意思呢?是因为我们听不懂他们所说的单词,词组,句型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间的区别。在人们的交流与交谈中,中西文化差异大量存在。如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委婉语、禁忌语和身体动作语等。举几个例子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表扬”时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一般会“谦虚”地说“没什么”“哪里,哪里”以对别人表示礼貌,而西方人则常常会自信而高兴地回答“Thank you”在中国,我们见面打招呼会说,“您吃了吗?”而英国人常以询问天气为寒暄语,这与中英两国的历史、地理情况是分不开的。另外,在中、英习俗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在汉语中,“牛”是勤劳的象征,因此有“俯首甘为孺子牛”、“气壮如牛”等句子;而在英语中则有“work as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而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地。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1.学习英语,就要增进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懂得一些外国的文化。因为中英文化意识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这种差异有时会成为交际的障碍。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就会使交际失败,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2.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英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三、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1.为学生创设英语文化环境。良好的英语文化环境有助于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教室内的标语、课程表应该均以英汉同时出现,办英语墙报,设立英语图书角等,让学生置身于英语文化环境中,从而对英语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组织学生观看地道的、优秀的英文电影、电视、录像等。从中领略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行为,体会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

2.给学生展示有关英语国家的实物与创设情境。课堂中在讲解具体的英语文化知识时可以多利用实物,比如讲到英、美的餐桌文化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刀叉,餐具。讲到西方的货币时,教师可以搜集该国家的钱币,在讲解西方的典型节日时,可以模拟该节日的一个场景,让学生深有体会,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听课的兴趣与注意力,这对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喜爱也大有裨益。

3.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可以上网查阅相关文化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同时,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借助于多种媒体资源,进行充电,为更好的进行跨文化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4.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涉及famil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陈述中西方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并列出family tree(家谱图)。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类型:Extended family(大家庭)、Nuclear family(核心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单亲家庭),并且在课堂上讨论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中则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

5.教师应当对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比如中国人喜欢吃什么,如饺子,面条等;外国人喜欢吃什么,如牛排,三明治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关于餐具,餐桌礼仪等也可酌情进行扩展。还可以扩展到西方的Christmas Day,教师事先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并组织学生学唱圣诞歌曲等等。并与中国的春节在过节前的准备,过节中的活动等一些列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两个节日的异同。

四、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培养时应注意的问题

篇7

【Abstract】Sapir Wolfe hypothesis is a theory which had a great significance in Linguistics of last century whose core lies in language deciding thinking. As a language theory, the effect of the hypothesis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Sapir - Wolfe hypothesis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 language influencing thinking.

【Key words】Sapir-Wolfe hypothesis;Language think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是20世纪语言学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该假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信念、态度等。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也不同。它是这一理论的最初假说,即强调语言在塑造人的思维方式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第二,语言相对论。即思维相对于语言,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语言反映思维、信念、态度等,但语言并不完全决定思维,而在实际上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对于语言决定论这一强式假说的修正,即认为语言影响思维,语言不同的民族,其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差异。语言相对论这一弱式假说也更为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和认同。北京大学英语系辜正坤教授在他的题为《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走向》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一旦你学会了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的语音天天都会打击着你的耳鼓,不断地作用于你的感知器官,你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个种因素的熏陶,一天到晚地说它,想它,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就要接受它,它等于时刻都在模塑你的语音感知能力模型,也在模塑你的思维模式,日久天长,就等于教会了你一套用语音来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一整套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的认知模式。所以你学到一种崭新的语言,等于学到一种崭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笔者认为,假说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不免存在不足之处:

(1)对语言缺乏历史观点: 语言是经历过漫长的岁月形成的,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连萨丕尔自己也承认,在远古的时候,文化现象决定了某些语言形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社会及其文化决定语言,客观的社会环境(包括文化和语言)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绝不是语言。

(2)语言不能决定世界观。从的观点来看,决定人们的意识的首先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在阶级社会里,人们按其经济地位的不同而组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如果语言真的可以决定世界观的话,世界上就没有阶级,阶级斗争也就自行消灭,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劳资的纷争。这种推论与现实社会的情形是完全不相容的。综上所述,萨丕尔―沃尔夫的假说,尤其是语言决定世界观的极端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尽管如此,这种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外语教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英语学习在中国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中的合理成份对外语教学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学界的重视。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语言影响思维的角度探讨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对外语教学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并给出一些建议。

(1)必须区分作为不同系统的母语和第二语言

不同的语言系统,不论在词法、句法上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在进行外语教学时,作为教师,要能够清楚地把握母语与外语之间的这种差异,从而达到认识所学的语言系统不同于母语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比较,让学生把握两种语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真正地驾驭这种语言。

(2)识别母语与外语的不同的认知角度

由于汉语与英语在认知角度上不同,因此教师在讲授英语时,必须把握二者的区别,从认知的角度上选择适合于英语教学的方法,从认知的过程与角度上把握如何学习英语,从应该切入的认知特征上培养不同语言学习者的思维样式、思维惯性,从而达到既有语言形式的理解,又有认识本质的把握的目的。

(3)把握不同的文化背景

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学习纯粹的语言,还要学习蕴藏在语言之内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把握的多少,说明学习外语者对外语的把握程度,只有把握了文化背景知识,才能说是真正地把握了一门外语,而这也正是外语学习的真正内涵所在。学习外语的过程就如同个体掌握母语一样。

(4)倡导“用语言思维”

我们倡导学习外语应该语言优先,兼顾思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门外语,才能使外语学习由门外汉而成为入门者,也才能登堂入室。

综上所述,对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我们要放出眼光,先行拿来,再行扬弃,取其合理、科学的成份为我所用,促进我们的外语教学更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Cutler, Anne. On saying what you mean without meaning what you say[R].In M. W. Lagaly, R. A. Fos and A. Bruck, eds., papers from the Tenth Regional Meeting,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1974.

[2]褚孝泉.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想[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篇8

1.装饰艺术性质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是20世纪前期欧美各国流行的强调装饰表现的艺术运动。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一个“世界装饰艺术展”标志着“装饰艺术运动的出现”。

“装饰艺术运动”并非单纯的一种风格式样运动,它包括的范围广泛,从产品包装到建筑样式都呈现出装饰艺术的强烈特性。其主要贡献是在造型与色彩上表现现代内容,显出时代特征。

2.装饰艺术的特点

设计风格多样。从欧洲和非欧洲古代和现代的艺术中寻找灵感。如日本和中国的东方艺术,古埃及古印度的原始艺术影响了装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和设计家。如1924年英国设计家Huntley和Palmer埃及风格器皿设计。1924年在英国的“大英帝国展览会”上展示了很多图塔哈蒙王陵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埃及风格便广泛流传起来。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适应时代要求将装饰手法与现代工业的批量生产相结合。

几何造型在设计师这里得到重视。一些几何形来源于古埃及和古印度文化。1920伦敦奥林匹理想家居展会展出的印花布料中就有大量的几何元素的应用。

民国旗袍图案受装饰艺术影响的社会动因

1.科技进步,工艺发展

带有西方装饰风格的旗袍图案设计主要是在工业革命后期,在现代工艺的基础上进行的。1912年成立的杭州伟成公司,集资20000元,购置了6台日式提花机。当时的印刷机技术可以复制、表现各种色彩甚至肌理可以模仿再现各种不同材料所表现的图 案样式。所以设计师在创作时就没有工艺方面的限制,相反的可以自由学习各种图案并进行大胆的发挥。

2.时尚华丽的视觉追求

一方面,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新兴阶层急需一种途径来凸显其身份和品质生活。因此时尚华丽的装饰风格图案成为精英阶层很自然的一种追求,而各种代表着高贵富丽的装饰图案和人物形象成为新兴阶级的表征。

另一方面,长年战乱对人们的物质追求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反映在艺术上则加剧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装饰设计风格,不可避免地肩负着重建人们内在精神世界的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化和大众消费的迅速发展,装饰设计风格的受众群体有着由奢侈华贵的精英阶层向通俗的大众阶层转化的趋势。

3.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接受着西方国家各个方面的文化洗礼,不仅在商业形式、公共建筑、交通方式上大有改观,而且在婚俗习惯、妇女地位、休闲娱乐方式上都有所体现。月份牌广告和改良的旗袍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

4.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批留学欧洲的艺术家回国,对中国近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各地开设了不少与艺术设计相关的学校和科系。浙江官立中等工业学堂(后改名为浙江甲种工业学校),始建于宣统三年(1911),设有机织、染色、机械等科,是中国最早从事染织图案设计教育的学校之一。这些学校为从事服装面料设计提供了人才,人才的培养对装饰艺术风格的旗袍图案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装饰艺术影响下民国旗袍图案的基本特征

1.题材的选择

在西方装饰艺术运动中的艺术作品里出现了大量的几何图形如锯齿形、放射型的几何图形。花卉在纺织品的设计里一直是主要题材。受装饰艺术影响的民国旗袍图案中也是以几何图形和花卉最具代表性。

(1)几何图形

在石器时代里,有在陶器上出现过单色几何纹做边饰的。但是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中满地排列的几何图形是罕见。在满地构图的形式虽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的纹样里,但是一般以带有寓意的植物、动物为主题配合几何图形。如图1中一张民国时装广告中,最左边的黄绿色旗袍纹样设计者用黄绿三色的三角形与白色的三角形组合排列成连续的纹样,装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Tamara de Lempick作品中女子服饰纹样也绿色和白色的三角形组合排列成连续纹样。民国时装广告中的旗袍纹样和Tamara de Lempick作品中女子服饰纹样在题材的选用、构成方式,配色上都有极大的相同点,如图2所示。

装饰艺术的风潮中,艺术家们喜爱用几何图形来做装饰。1929年克莱丽丝.克利夫从装饰艺术风那里得到灵感,烛台和小盘子的图案用锯齿形和V形设计的。

(2)花卉

花卉纹样中有大花纹样,小花纹样、花叶纹样,抽象纹样、写意纹样。总体特点是花卉形态自然,表现方式简洁概括又富有动感,色彩明快,装饰性强。

抽象纹样,完全抽象化的花卉为素材,且把花放大排列。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满足人们对时尚华丽的视觉追求。民国旗袍的图案把花卉元素抽象表现的手法,把花卉平面化,这是装饰艺术的主要特点之一。用散点构图几乎平铺整个画面,同一花卉元素重复排列,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家经常会使用抽象花卉为设计元素,1925年爱德加・ 布兰德设计屏风以抽象的花卉和喷泉为母题的屏风设计。

花叶纹样,在民国时期,以花叶为题材的设计也用在了旗袍纹样中。金梅生曾绘过一张烟草广告中的旗袍纹样,取单片的花叶或整枝花叶,加以连续平铺排列。花叶纹样,在 20 世纪 30 年代尤其流行,尤其用于丝绸的印花与提花之中。颜色较多为深色底搭配浅色叶或浅色的底上凸显深色的叶。花叶纹样带有素雅、大方之感。

2.色彩的搭配

西方装饰艺术作品中的色彩特征色彩明亮鲜艳,喜用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的、绚丽的、华美的视觉印象。受装饰艺术民国的旗袍也具有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的特点。

在中国传统的配色里,一般民间的服饰不出现亮黄的颜色,亮黄被定为皇家的特定颜色。在图3的民国中期的旗袍上就有亮黄的颜色,到这个时期打破了颜色的限定。在这款旗袍里用了纯度搞得黄色、绿色形色一个视觉对比,用少量的橙色来作调和。

艺术家克里姆特的绘画在20世纪20-3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时期,在形式和符号上追求着几何装饰化,在色彩上也追求各种鲜亮的颜色,且格外重视金属色。如图4中,色彩极其丰富,黄色的纯度高,与红色、绿色形成对比。

在装饰艺术影响下现代旗袍纹样的发展

受西方装饰艺术影响的民国旗袍独具魅力,尤其是30-40年代的旗袍。现代旗袍纹样的设计很多是从那个时期的旗袍纹样中吸取灵感。在现今的工艺发展,图案的题材越来越丰富。但那个时期的旗袍主体造型特征以及装饰美学的精神仍然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在西方装饰艺术里“摩天楼”建筑有几何图形如锯齿形、闪电型、线圈型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充满活力、速度和运动的力量。如图5中的现代旗袍。用机械与科技象征的几何图形,以简单的线圈组合复杂的装饰图案,底纹填充密小的线圈图与大的线圈形成有力的节奏感。

篇9

一、引言

跨文化意识不仅要求语言学习者能够对异国文化进行主动了解,还要求其将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化,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敏感度。英语语言反映了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人文风情,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英美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对其倾听、口语表达、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具体地说,对于英美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一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民俗习惯、语言方式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现实中,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语言的不同,而在于双方文化的差异性,一旦在交谈中把握不好,则极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比如,中国人在见面问候时惯于使用:“吃饭了吗?”“要去哪里?”“干什么去?”之类的疑问句式,以此让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随意感;然而,此种问候方式在英美文化中则涉及个人隐私,属于一种干预举动,所以,在与英美国家友人相互问候时,应选择类似于“今天天气不错”这样的寒暄句式,这就是文化差异。如果不了解上述文化差异,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英语学习与交流中询问天气的行为,而且容易在与外国友人的交际中出现不礼貌的冒犯行为。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透路径

(一)中西文化礼仪差异比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照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更多有意义、有趣味性的深层次文化教育素材,并将素材与教材知识连接起来,有机地进行语言知识技能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教学。据调查,目前高职英语教材一般是按照功能、结构的顺序编排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且重点知识也较突出,素材基本来源于日常生活,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实践锻炼。而且,课文旁注的相应插图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英语的文化背景或内涵。如,在学习英语礼貌用语时,可以发现,其反复出现的次数要比汉语多得多,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尽量多地使用“Excuse me”“Thanks”等礼貌用语,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欧美文化礼仪知识;又如,在介绍西方食物时,可以举例说明西方人们喜爱的hamburger、sandwich等,与中国传统食物rice、noodles进行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在。

(二)创设文化情境,深化认知

仅依靠简单的课堂学习是无法让学生真正完整地了解英语文化的。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课外有利渠道积极学习英语文化,例如英语杂志、英文歌曲、英语频道节目等,帮助学生巩固英语语法知识,同时锻炼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拓展英语文化知识,使其对英语文化的形成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了解。比如,遇到西方国家节日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富有西方文化色彩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文化情境,亲身体验外国文化氛围,实现对英美文化知识的内化。

(三)名著赏析,端正文化倾向

英美文化虽不比中国传统文化一般博大精深,却也是十分广博,无所不包。教师可以通过欣赏英文类书籍来使学生全面了解英美国家的名人逸事、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科学发展等,并积极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各种体裁的文章,使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中感受到不同的英美文化。当然,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一般,词汇量较少,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浅显的英文类书籍,比如“书虫系列”等有中英文对照的书籍,并适时进行指导,以便扩展学生英美文化知识,使其更深入地了解英美国家的语言思维与文化习俗。

四、结语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渗透与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顺应时展要求,避免异国交流中因缺乏对彼此文化了解而产生误解,适时地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寻求自身获得更好发展的必然需求。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单单是词汇的简单组合,还包含了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使用该语言的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对其学习并非仅是单词的识记和句型的运用,其中还包括英美文化的体现,是不同于东方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发挥所长,巧妙灵活地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的渗透,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其跨文化意识,从不同维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温晶晶.英美文学研究与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J].长城,2013(08).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7-01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艺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1.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对于我们现在的学校美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始画家用黑线描绘出野牛、野马、驯鹿等动物,可见线条在原始绘画中的作用"。出自原始画家之手的线条粗壮简练、气势磅礴具有律动感,坚决肯定,散发着早期人类社会原始的野性。对于形象的概括更加生动,体现出原始人类社会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热情与崇拜。艺术是不会说话的哑巴,艺术必须用别的方式说话,原始人类我们的祖先就找到了用线条这种绘画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更加说明了线条在原始美术中的重要地位。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油画)以简洁概括、富有感而又极富装饰性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2.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是线的艺术,使线条来具有一种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既是国画的精髓所在。中国绘画选择了笔墨语言,而笔墨语言又规定了用线的方式,那么就会有一定的原因。其原因在于线条虽然不能如实地表现丰富的色彩和明暗变化,却可以表现这些变幻不定的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性的东西DD骨,这就是中国画中线条最主要的特征。自古以来,中国画对于线条就有十分精到见解,比如说工笔画中对于衣纹的处理并不是信手拈来,随意而为之的,而必须按照人体的结构,身体的比例来进行一种对线条的组织,组织过后的线条会更加优美,更加生动。

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一个。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六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六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3.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感,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文化不可能独立的产生和发展,西方古典绘画中虽然讲究块面、光线,但是没有线的存在画面就会模糊一片。中西方对于如何用线,会有一些差异,同时也会存在相同点,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对线条的重视程度都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

文化差异;古诗翻译;语言;词汇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承载之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是不可能脱离了文化独自存在的,文化又需要有语言来表达[1]。由此可以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渊源很深。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通过创造自己的精神财富来完成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可以通过语言得以呈现。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语言差异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中国古诗英译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诗词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不同,因此语言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要实现良好的、对等的翻译,则应该要对加强对古诗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的把握,翻译人员要具备跨文化意识,从而对中国古诗中的意境进行准确的传达。

一、中国古诗英译的原则

(一)语言信息真实准确中国古诗的英译是加强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古诗英译质量的好坏对于目标受众的信息接收准确度有很大影响。在中国古诗英译的过程中,准确翻译是一个基本原则,准确性也是语言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只有做到准确的翻译,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防止传出一些错误的信息,对读者产生误导[2]。

(二)文化信息对等传递古诗英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活动,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是语言的根本[3]。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背景不相同,因此在英译的时候应该要具备跨文化意识,兼顾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有的时候为了追求简单的形式对称,采用了直译的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英语和汉语的使用规则也有很多不同,因此直译的时候,会破坏语言本身的意境,很多被翻译出来的诗句出现语言问题,比如不通顺、不连贯、意境改变等,对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很大的影响。文化跨越性是中国古诗英译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在进行英译的时候,跨越的不仅是地域,更是文化,所以要实现功能对等的英译,就必须要把握跨文化意识,对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中和,从而提高中国古诗英译水平。

(三)语言简洁凝练无论是中国古诗还是其他的文学作品,语言简洁精炼都是进行翻译的基本原则,其标题和正文的内容都不会太长,简短的内容蕴含无尽的意境,太过冗长的古诗有可能会导致读者的厌恶。在进行中国古诗英译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尽量做到形式的对等,保证诗歌的语言篇幅长度的简洁,其次应该做到意境词汇的简洁凝练,在英语中找到相应对等的词汇进行翻译,有效地再现原诗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让的语读者可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效果。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国古诗的翻译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因此规范古诗英译的语言,有助于西方读者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二、文化差异对古诗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一个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等内容,概况地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殊产物,凝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不同的文化[4]。文化与语言之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语言是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体的符号,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和文化之间本身就有一种辨证的关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组成成分,是文化的一个部分,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受到文化影响的,可以说文化决定了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内容,所以说文化是语言的根基,是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符号,文化上的差异也必然会导致语言上的差异。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一种具体的表现,文化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民俗、语言等,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对这种语言的特征进行分析,就能加深对文化的理解[5]。从这个角度来讲,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由于不同的国家之间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这些文化对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中西方对同一件事物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不同的,就拿最简单的名字的表述为例,中国人说名字的时候习惯先说姓氏,然后说名字,而西方人则一般习惯先说名字,再说姓氏,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对家族观念比较重视,而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性。在中国古诗的翻译过程中,语言的模糊性及其在翻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其实都是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当前,世界的多元文化使得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化有所不同,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于文化并没有整体的定义,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同区域的人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对生活的理念和态度是不同的,文化差异对古诗词翻译的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下的语言认知差异文化的产生与地域有关系,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地域上有差异,而中西方相隔甚远,因此地域上的差异导致生活的差异,从而导致文化的差异。地球的北半球与南半球之间由于地域差异,导致了气候差异,同样的风,在不同的区域表达方式和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比如在北半球,东风是暖和的,而在南半球东风却是寒冷的,因此,在诉说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来到的信息时,诗歌的表达上也会有很多不同。如果在对我国的古诗进行翻译的时候,仅仅是进行直译,则会使得外国读者对内容产生困扰。在这首诗中,“东风”暗示着是春风,是一种和煦温暖的风,中国读者很容易理解。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如果直译为“eastwind”,则会产生文化差异,西方读者并不能理解。在欧洲大陆的西面是海洋,因此在英语中“eastwind”代表了寒冷刺骨的风,这样译文不能准确地表达出相应的意境,西方读者不理解中国的春天怎么会有寒风刺骨的“东风”,诗歌的意境和文化内涵在西方语境中也会被读者所误解,但如果译者将其翻译成“springbreeze”就很好地契合了原诗歌的意境,很好地将作者的心境表达出来。

(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汉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更注重其本身的含义,语义更加重要,但是语义上的模糊性是诗人们在创作时成功营造意境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很多古诗词中经常会营造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在英译的时候,如果想要将这种意境翻译出来,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从以上两个译文可以看出,原来诗歌借助夏天这种特殊的天气以及在汉语中“晴”和“情”之间的相同点,一语双关地表达出一个少女见到之间朝思暮想的情郎之后的那种欣喜的感情。从上面的译文可以看出,译文1翻译中缺少一种情境,一种让人能够对其进行回味的感情,是一种比较直白的翻译方式。在译文2中则使用了双关手法,尽量想要表达出诗歌的主旨,但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比如“clear”这个词并不能让人对少女的那种思念之情以及惊喜之情有很好的体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西语言文化含义的差异,汉语一语双关和同音词在英文中很难找到完全的对等表达。

三、文化差异下的中国古诗语言的翻译

中国古诗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文化差异,需要译者具备跨文化意识,从而才能做到准确翻译[8]。我国诗人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是根据我国语言的使用规律及习惯进行文字的编排,这与英语的表达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在翻译的时候,很容易遇到语言文化不对等的情况,我国古代诗歌在对外进行翻译的时候,不对等的现象是一直都存在的,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必须要对语言进行考量,尤其是应该要注重对意象和意境的准换。相比于很多外国诗歌而言,我国诗歌的意境比较深远,意象是表达意境的一种重要方式,需要对诗歌的背景、文化以及意境进行掌握,从而才能对我国的古诗进行准确的翻译。

(一)专有词汇翻译文化缺省指的是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正是由于有这种现象的存在,因此那些不具备相同文化的人在交际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语篇无法构建的情况,会造成语义理解上的困难。中西方社会发展进程差异造成了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各自专用词汇的出现,诗词中的专有词汇只有在的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汇,才能保证内涵意义的再现,方便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诗词中的“汉皇”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称谓,属于中国的专用词汇,中国读者可以很好的捕捉到其中的文化含义,西方文化中,国家的罪过统治者一般会是“女王”“大帝”和“总统”这样的称谓。比较以上的两个译文,译文1中的“TheloarofHan”对于毫无汉语基础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的西方读者来说,是不能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的。相比之下,译文2中的“monarch”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读者通过这一词汇可以大致意识到时一位国家的统治者,通过对后面译文的阅读能够对诗歌原文的含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对于中国诗歌中专用词汇的翻译,译者需要从的语文化体系中需找意义大体对等的词汇进行转换,方便读者的阅读和欣赏。

(二)文化词汇翻译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赋予了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从而形成了各个民族的的特有文化词汇。对于诗词中文化词汇的翻译,译者需要从翻译的目的上选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诗歌中的“牛郎织女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说典故,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译文的“heart-brokenstars”让读者不知所云,诗歌的韵味和意境全失。译者是出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的话,在诗歌翻译中,直接把牛郎和织女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theCrowgedStar和theWeavingMaid,并且对着两个词汇进行注释,则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词汇,进而熟知中国“牛郎织女”的故事,从事实现中国文化的传递和传播。译者从文化对等的角度出发的话,按照上述的译法,则外国读者可能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外国读者对中国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并不了解,他们不知道牛郎织女所代表的爱情故事,因此如果直译只会引起文化障碍,在英美文化中进行文化对等意象翻译成Romeo和Juliet,则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所接受。因此对于文化词汇的翻译,需要从译者的翻译目的考虑,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翻译的目的。

(三)双关词汇翻译中国语言表达含蓄,注重语义,多使用修辞手段,英语语言表达直接,注重逻辑。汉字是单音节词,因此在汉语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同音异义字,双关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修辞手法,双关语是我国古代诗人进行创作的时候常用的表达手法。中国诗词的语言创作优美,常使用双关手法表情达意,因此对于诗词中的双关词汇的翻译,应该尽量在的语中找到对等的双关词汇,最基本的是需要把双关词汇的真正含义翻译出来。诗歌的“雪”表面上指的是自然界中的雪,但熟悉《红楼梦》的人就知道其实是谐音“薛”,指的是薛宝钗。再比如“林”看似指的是森林,但其实指的是林黛玉,因此译文中的“snow”和“woods”属于译者的直译,没有传达出诗歌中的双关词汇含义,诗歌译文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境和思想情感,读者就更加不明白诗歌的含义。因此,对于诗歌中双关词汇的翻译,译者可以采取意译,直接再现诗歌的真正含义,有助于读者更好理解原诗。

(四)认知词汇翻译由于生活习惯的风俗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语言认知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词汇的认知含义和联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的指称,却有不同的联想意义;同样的意思,却有不同的表达形式;相同的表达形式,但表达的含义却不相同。因此在对相关认知词汇的翻译中,译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译者进行翻译的时候,不能将“霜”翻译为“frost”或者“frosted”,因为这种直译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意境。在中国文化中,提到“霜”,一般都会联想起双鬓斑白,与银发联系在一起。在英文中,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意思,“霜”就是指的自然界中的霜,外国人也不会将霜和银发联系在一起,缺少了这一层联想意义。因此,需要译者对这种文化差异进行控制,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文中直接使用了“turnwhite”来描述,采用意译的方式,使得诗歌的意境可以表达得更为准确。

(五)意象词汇翻译意象是诗歌的重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中国诗词中的意象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在对文化意象词的翻译中,需要采取意译的手段,传递作者的真实思想情感。这首诗歌主题是送别,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是要在芙蓉楼送一个好友离开。从诗歌简单的词汇中可以看出,其场景是下过一夜雨的芙蓉楼,江水滔滔,远处的山脉变得朦胧起来,因此是要送走自己的好朋友,所以有一种伤感的情绪,这种情绪就是整首诗歌的主要基调。诗歌的亮点在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好友的离别伤感之情和对故乡的亲友的一种想念之情,更重要的是作者在遭到朝廷贬黜后的委屈和坚忍的情绪。这几种情绪凝聚在一起,如果简单的直译,肯定不能做到很好的翻译。为了要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也不能使用太多的词汇。全诗的重点在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冰在壶中表达的是一个人十分正直清廉,通过这句话可以引申出作者被贬时的那种无奈,以及自己要保持一种正直清廉的态度,不与其他人同流合污的政治理想,并且表达出一种虽然自己被贬,但是自己绝对不会放弃的思想观念。译文采取意译,通过“a-loof”和“pure”来直接表达诗人的心境,同时通过动词remain来表达诗人的一种坚守,很好地传递出原诗的思想情感,巧妙处理了文化词汇的象征含义。

四、结语

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诗歌翻译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西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区别是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障碍[13]。因此,在中国诗词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重视文化差异的存在,自觉克服文化障碍,培养跨文化的意识,根据翻译目的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从而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译者需要充分了解中国语言的特征和文化含义,尽量进行文化对等翻译,再现原诗的意境和内涵,重视语言的翻译策略选择,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提升诗词译文的质量,实现诗词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从而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宣菡静.中国诗歌外宣翻译的语言特征解读[J].语文建设,2015,(23):94-95.

[2]李英.从关键词汇看中西文化差异[J].邢台学院学报,2011,(3)153-155:.

[3]邓亚丹,谭燕萍.论“优势竞赛论”的可行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87-88.

[4]原灵杰.语言模糊问题在文学翻译中的研究[J].语文建设,2015,(14):78-79.

[5]宣菡静.中国文学作品对外翻译的原则[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11):103-104.

[6]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12

1.前言

有比较才有鉴别。教学有法,法无定法,但要得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不对头,事倍功半。

方法因人而异,但有的方法却适用性很广,在很多的教学中都能灵活运用,且效果明显。比较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运用比较语言学理论,将有关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对应关系加以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从而学得更快,记得更牢,四会技能也得到快速提高。

2.比较法的含义与实践运用

2.1含义

比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有比较才有鉴别。任何事物,通过比较会使之形态更具体、特点更鲜明,因而更便于人们去研究、认识和掌握。比较也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要进行比较,“必须有相同的部分,又有相异的部分,才能同中见异,或异中见同,才能有比较关系”(吕叔湘,1942/1982:351)。通过比较,人们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异同。没有比较,就无可鉴别,也就无从认识世界。

2.2实践运用

2.2.1比较法在语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有人认为学习外语只能靠死记硬背,尤其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语言知识。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有欠缺。学习语言知识应该记忆,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就能使教学效果更佳。比较法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们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将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A.语内比较。英语的元音和辅音、单元音与双元音、前元音与后元音、爆破音与摩擦音等,在教学中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其发音要领、发音方法、发音部位等,从而学得更快,用得更活。

“发音时气流不受发音器官的任何障碍,发出的音叫元音;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某种障碍,发出的音叫辅音”(高嘉正,1989:23)。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得知,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时都不会发生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则会发生各种不同的阻碍,如爆破、摩擦等。明白了这些,学生就会能够更清楚地区分元音与辅音的发音。

发前元音时,舌尖必定要抵住下齿;发后元音时,舌尖却要离开下齿,否则所发出的音素是不正确的。

B.语外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语音素的发音与汉语拼音的发音尽管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却没有完全相同的地方。另外,有些音素间表面上看起来很相似,实际上确有很大的不同。例如:

汉语拼音中的“a”是个前元音,发音时舌尖要抵下齿;英语的[:]却是个后元音,发音时舌尖必定要离开下齿。假如我们误将[:]当作“a”,发[:]音时舌尖也抵下齿,那就大错特错了。

C.节奏对比。我们读汉语时,绝大多数汉字读起来都会比较响亮、清晰;但读英语时,大多数虚词都是不重读的,其语速也要快得多,形成轻重相间的节奏感。如果我们在朗读英语时,也像念汉语一样不分轻重、快慢,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念,懂英语的人反而会听不懂你念什么,可能会误以为你在念中文。

当今流行的两大英语――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和美国英语(American English)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又有不同之处。比如说同样的意思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却用不同的单词来表示;或者同一个英语单词,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又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说,mad这个单词在英国英语中表示crazy之意,在美国英语中却表示angry之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从而更加容易理解和运用这些词语的不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

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更容易记忆这些单词,并且了解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这方面的不同,也会想进一步比较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其他方面的区别。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比如说学生比较容易混淆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两个时态,讲解时可以比较它们的不同,例如:

1.过去时表示过去某时发生的动作或单纯叙述过去的事情,强调动作;现在完成时也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强调过去发生的事情对现在的影响。

2.过去时常与具体的时间状语连用,而现在完成时通常与模糊的时间状语连用,或无时间状语。

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yesterday,last week,...ago,in 1980, in October, just now, 或者具体的时间状语。

共同的时间状语:this morning, tonight, this April, now, once,before, already, recently,lately。

现在完成时的时间状语:for, since, so far, ever, never, just, yet, till / until, up to now, in past years, always,或者不确定的时间状语。

3.现在完成时可表示持续到现在的动作或状态,动词一般是延续性的,如live, teach, learn, work, study, know等。

过去时常用的非持续性动词有:come, go, leave, start, die, finish, become, get married等。

举例: I saw this film yesterday.(强调看的动作发生过了。)

I have seen this film. (强调对现在的影响,电影的内容已经知道了。)

She has returned from Paris.她已从巴黎回来了。

She returned yesterday. 她是昨天回来了。

总而言之,比较法能灵活地运用在很多教学情景中,而且效果明显。

2.2.2 比较法在四会技能(听说读写)训练中的运用

2004年国家教育部出台的英语教育改革方案,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要求》)强调了学生应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新《要求》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在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时,运用比较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做听力练习时,学生首先要快速浏览听力材料,通过比较找出每个选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根据从各选项得到的信息和自己的经验知识进行联想,并且预测录音的内容和提问形式,有助于在听完录音后快而准地作出判断。如下面一道听力题的四个选项为:

A. Mrs. Blakeman took the test.

B. Mrs. Blakeman gave the test.

C. Mrs. Blakeman cancelled the test.

D. Mrs. Blakeman postponed the test.

四个选项不长,比较后可以看出,四个选项除了谓语部分不同,其它部分相同,我们听录音的重点就应该放在谓语动词上。比较并找出不同处后,我们可以做出这样推测:录音将谈到 Mrs Blakeman 如何对待这场考试?带着这样的问题听到录音:Mrs Blakeman called off the test.

从录音听到的called off和cancelled是同义词,两句意思一样,所以选答案C。

2.2.3 比较法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法、词汇这样的语言知识,而且要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所以在语言教学中要加入文化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比如说价值标准、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了解、比较它们的差异,培养文化意识,培养用文化进行文化交际的能力。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标准的差异

在众多的文化因素中,价值观是核心内容之一,价值观表现为某些符合社会文化,具有持久性、稳定性,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无私奉献与自我中心,谦虚谨慎与个人奋斗,安于现状与冒险精神。英文中的“individualism”和“privacy”在英语文化中受到高度的尊重,汉语中却很难找到相应的词,尽管这两个词常常被翻译成“个人主义”和“隐私”,但在汉语中“个人主义”是个贬义词,常常与“自私”、“自利”联系在一起,而“隐私”常常给人以不好的联想。

2)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词汇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如学生对母语词语简单地从字面附会,认为汉语的“哪里”一词的英语的对应词是“where”,结果闹出了人人皆知的受到外国人赞扬时用“Where? Where?” 回答的笑话。在用英语进行交际会话中,朋友新婚,我们说:“Congratulations!”这对新郎可用,但对新娘来说却不能用。因为此词表示对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来说的,若用来祝贺新娘,无疑是说:“经多方努力,总算是被你抓住了一个男人,我们祝贺你有这种成功。”所以我们该对新娘说:“I hope you will be happy.”

3)社会文化习俗差异

语言是文化环境中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和人类思想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如,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称赞时常表示谦逊,说“惭愧”、“哪里”等,而西方人总是回答“Thank you”。中国人见面总喜欢问“你吃饭了没有?”“你去哪里?”而西方人则理解为你想邀请他吃饭等。而“Where are you going?”则认为是在打探他人的隐私。西方人对婚否、工资、年龄等方面更是只字不提。

见面打招呼时,说汉语的人一般可以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问话,如,“吃了吗?” “去哪儿?”或“看什么书啊?”而英美人通常只说一句“Hi”或“Hello”之类的问候语。这与他们那种不愿多问别人私事的文化习俗不无关系。西方妇女不喜欢别人问她的年龄,男人不喜欢别人问他的收入,主人不能执意挽留客人,西方人喜欢当面打开别人送的礼物等。通过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风俗人情都与中国的风俗人情有较大差异。

3.结语

本文根据笔者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积累和发现,将比较法提到理论高度,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推广铺开,使之发挥更大效能,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做出了努力,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邓君敏.实用英语语音[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高嘉正.实用英语语音[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

[3]J・D・奥康纳著.胡卫民译.怎样使你的英语发音完美[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3.

[4]赖秀陶.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J].科教文汇,2008.3(下旬刊).

[5]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

[6]王初华.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对比之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8.

[8]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8.

篇13

英语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会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而产生并增加,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这种语感为学生的语言积累生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1.鼓励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增加语言的实践量,提高理解感悟能力。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使用这种语言进行实际的交际,而使用语言当然离不开运用这门语言来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如在进行英语写作或口头表达时,更需要学生用英语来思维。由于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的差距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用英语来进行思维,所以往往望文生义,写出来的文章或讲出来的英语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式英语,阻碍了他们的进步。

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英语环境”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所谓的“英语环境”是让学生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英语,如看英语影片、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参加英语角、听英语广播等。通过这些活动,既使学生扩大了输入英语的渠道,熟悉了一些英语的习惯用法,增强了语言实践的量,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其关键在于慢慢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生在英语环境中通过反复的训练对英语的单词发音、语法规则、阅读感悟等学习项目都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在此中也得到了训练,为他们英语语感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2.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来打破“哑巴式”英语的境况。

“说”在语言的学习中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主体的理解结果,还是对事物认识过程的陈述,更是一种极强的言语交际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力争创造一个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说话环境,学生一旦进入这种境界,思维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创造精神也会大大增加。学生由不敢开口到敢于开口说,由不善说到善说,既要经历一个心理的反复冲突过程,又要经历一个经验不断积累的过程。另外,说和听又是共同存在的、相依的、互动的,具有突出的情境性,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表达,让他们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感受,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此也便得到了体现。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既注意训练学生的口语,又注意训练学生的听力,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同时,教师要突破为教而说的一文一答的教学桎梏,学生的“说”才会更加多样化;教师要将教学过程开放化,让学生想说就说,学生的“说”才会体现个性化;教师要将交际形式多样化,面向全班,人人参与(同座式、小组式或全班式),学生的“说”才会落实全员化。随着不断的多说多练,学生“说”的水平必定会不断地进步。学生通过用英语进行言说,一方面培养了自己运用英语思维的转换生成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口头表达欲望进一步得到了激发。这些“说”激活了学生课堂思维的灵魂,十分有效地促使学生逐步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从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语感。

3.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通过朗读充分体味文本内容的情趣意境。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它在语言活动中的影响远比文字本身大得多。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教学中的朗读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理应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朗读能使学生反复“触摸”课文中规范的语言,受其潜移默化,在大脑皮层留下连贯的、系统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这样,大脑对语言的反应自然也就更快、更准、更敏感,从而省略过多的分析、推断过程。众所周知,语感本身就具有情感性,因此朗读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更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愉悦性情的作用。

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吸取语言表现力营养的过程,通过大量的朗读,看不见道不清的语感问题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解决。同时,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也就是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并要求经常翻阅、背诵、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朗读,也可充分地调动眼、脑、口等多种感觉器官进行综合的运用,英语的语感也便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4.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寻出中西文化差异处,增强对民情风俗的感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