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竞技文化

体育竞技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6:4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体育竞技文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体育竞技文化

篇1

关键词 体育文化 体育精神 体校 贯串

智慧的人类,在任何一项体育竞赛中,都应该闪耀出道德的光辉。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及体育竞技,应该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形成就已经出现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群体或者社会不重视自身的发展与强大。“体育文化”一词最早直译为身体文化。一般认为体育文化可以概括为“在增加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观、体育价值观、体育行为准则、体育道德等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反映这一形态的体育方式、民族风俗、人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甚至包括体育科学和体育的价值、观念、意识、心理等社会因素。尽管人们对体育文化的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对于概念使用范围还有争议,但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已经表明:作为映射着人类智慧之光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和知识体育,所创造的方法、手段、技术、器械、设施以及记录和传播所必需的组织、宣传机构等,已经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可缺少的文化现象。此外,体育还是一种娱乐性和休闲性很强的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体育运动日益成为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它为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消遣,给人们带来无穷乐趣。体育娱乐性,按参加者在活动中的方式可分为观赏性娱乐活动和运动性娱乐活动。

体育是一种竞争鲜明的文化。体育的竞争,是指在运动场上,两个以上的个人或集体在同一规则下,争夺同一目标的活动。体育的竞争,不仅仅反映在竞技体育上,还反映在群众体育上,现代体育比赛,不仅比身体、比技术、比经验,而且比思想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精神,是一种全面的竞争。教育性也是体育文化固有的特征和功能。体育的教育性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等结合,是全面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二是寓教育于体育之中,在体育运动中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培养人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

体育当然更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文化,尤其以竞技体育最为典型。高水平的比赛,既是比技术水平,又是一种艺术的表演。高超、完美动作以及运动员矫健身姿给人以艺术的欣赏和美的享受,令人回味无穷。

体育是民族产物,具有民族特征。由于民族区域的生存环境、文化底蕴、社会和经济生活、历史和发展原因的不同,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体育项目。如中国武术、印度瑜加,西班牙的斗牛等。当代体育和今后发展,虽然民族间差异继续存在,但这种差异又受到世界性的统一规律的严格限定,其共同点越来越多,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体育的全民性表现为全民的积极参与。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从繁重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更多闲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愉悦身心;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关心体育赛事;或亲自到体育现场观看比赛。总之,体育已日益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篇2

作为含有政体意义、伦理意义的城邦,他不仅对希腊人的政治、经济关系重大,而且对体育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古希腊,公民和城邦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公民属于城邦,城邦依赖公民。城邦和公民共同营造自由、平等、正义和开放的精神。并使得公民与城邦的和谐、至善的精神得以发展。古希腊人大部分公共生活与宗教祭祀有关,体育竞技是这些宗教活动中常见的仪式活动。体育运动与城邦有着紧密联系。

城邦的自由思想对竞技体育的孕育和催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明确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古希腊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他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神话也是他们自然生活的一部分,神话中的自由、平等、正义等思想从神话与英雄传说渗透到古希腊人的思想中。作为政治实体和共同体的城邦需要每个公民自由和平等地参加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这就像宇宙是众神的共同的努力能实现井然有序。宇宙的秩序性是众神自由和平等合作的结果。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万神之王,是普遍正义的庇护者,但他也不能破坏和践踏正义,他破坏正义的行为是对城邦社会的糟蹋,必然招致其他神的反对,他会收到惩罚或引发战争。这是希腊神话中的自由思想的渊源,是自然法原则的发端。任何神都要尊重其他神的自由,不能让某位神拥有绝对的权力从而随意控制他人和社会。宙斯宣布他们三兄弟分别掌管天、海、冥三界是平等观念的起源。当他把技术与智慧分配给人类时要求:人人都有一份,若只有少数人分享,城市将不会存在。这一活动的体现了平等人权的观念。赫西俄德在《神谱》中对正义的阐述是:宙斯已经把正义这个最好的礼物送给了人类,因为任何人只要知道正义并且讲正义,无所不见的宙斯会给他幸福。人间秩序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它理所当然不应违背宇宙秩序,这是自然法的重要内容。自然法思想使每个城邦公民都坚信自己参加城邦公共事务是一种神赋的自然权利。这种思想激发了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的情绪,演变成一种自由、平等的城邦精神。神话孕育了人们的自由、平等和正义等思想,这意味着神话与城邦公民的情感体系、认知体系及评判体系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使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具有人的思维、形象、性格和品行,另一方面,神的生活是人的生活的写照,更是人的生活憧憬与向往。象神一样自由、平等、正义地生活是人们的理想。城邦公民的这种思维定势逐渐内化为思维本身的程序,构成一种主体性记事的思维程序,在这种程序中,神话中的种种现象与人世间的现象一样,遵循着同一的发展逻辑和演进脉络。这使得城邦公民的自由、平等、正义观念具有了神性。

这种神赋的自由、平等和正义为竞技体育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它们对竞技体育的规则制定,项目构建,进程维持,纠纷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邦的政治制度对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功不可没。西方的政治的发展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有着一定的泉源关系。在城邦时代,政治和城邦紧密相连。城邦是公民分享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场域或公共空间;政治是公民的公共生活方式。在雅典,政治是城邦公民追求的最高善。因此,与城邦相关的经济、教育、社会、伦理等问题都负有政治意义。在政治管理上,雅典实现轮番而治,即一切行政官员都有公民民主选举产生。当时的雅典政体设置了三个主要机构:民众法庭、五百人会议和公民大会。公民大会近似现代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国家的重大事务有着决定意义。在伯里克利时代每月举行三或四次会议,二十岁以上的男子均可参加。会议以投票方式来决定重大事务。在城邦时代的雅典,言论自由是公民所有权利中的基础性权利,城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对城邦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问题可以畅所欲言。由于城邦的公职人员是民选的,公民在会上也可以批评他们,行使每个公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权,而公职人员在卸任时得做述职报告,不称职者会被罢免,渎职和犯罪的要接受法律制裁。

从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看来,城邦给理性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条件,那就是公共空间,或者说是公共领域。著名学者韦尔南认为“只有当公共领域出现时,城邦才能存在”。在古希腊,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主要表现为公民会议和公众聚会的场地。

在那些场地中有一类不可忽视的就是体育场馆。在古希腊,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体育馆或体育场。这些体育场馆不仅是他们的竞技场地,更是他们的社交场地,它们是城邦公民的重要公共生活空间。他们不在体育场馆训练,就在场馆理消磨时光,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城邦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希腊精神中有一种就是竞争精神,它主要通过体育竞技表现出来。在古希腊,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尼米亚运动会、地峡运动会和庇底亚运动会几大泛希腊竞技运动会外,每个城邦还有自己的竞技会。体育竞技活动不仅是体育活动,实际上是城邦的重要政治活动。

城邦政治的特点是自由、平等、民主、正义。这种制度为竞技体育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体育竞技的公平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公职人员的直接选举落实到体育比赛中表现为对体育官员的选举和裁判员的推选。政治制度的法制化促成体育比赛的法制化。

体育文化是古希腊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城邦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健身习惯、运动风气和体育文化,体育运动成为泛希腊节庆中人们最愿意欣赏的文化节目,城邦的提炼和挖掘使得体育运动形成自己的文化风格和特色,体育运动成为古希腊人特有的文化符号。城邦给了体育生命,城邦创造出影响人类社会的智者的游戏。

参考文献

[1] 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篇3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其一,它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大学校园里,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师生感到疲劳和焦虑。而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不管是竞技项目还是休闲项目,普遍都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这正迎合了师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需要。在这些活动中,师生暂时忘掉了工作和学习的烦恼、焦虑和紧张,获得了精神的愉悦与自由。并且,通过活动还能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成功地减轻大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紧张情绪。人们还发现,一旦出现忧虑和烦躁,只要放松慢跑一定的距离,不愉快的情绪波动就会慢慢消散。

其二,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培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方法,还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其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生在体育文化环境中学习、生活,体育以文化的形式传播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暗示或对其进行模仿,逐渐形成了敢于进取、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性格和品质。通过参加校园的各种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精彩的体育表演和体育赛事能够激起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领悟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价值,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基础。

其三,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作为校园体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竞技精神所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强”不断超越的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不断超越的奋发向上精神,有利于在学生中间形成集体主义观念,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四,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与其他课堂教学共同担负着育人的责任,在培养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丰富多彩、健康活跃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弥补其他领域教学的不足,也为学生个性充分展现创造了理想的环境和条件,从而有利于学生发现、培养、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和特长,增强自信心和社会活动能力,养成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篇4

体育运动与文化活动相融合形成了奥林匹克文化,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对其列出了4项主要的目标:促进作为体育基础的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发展;教育年轻人通过体育来更好地互相了解,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向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理念,以建立更加友善的国际关系;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们聚集在一起,共度四年一度的盛大体育节日――奥运会。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主要体现在象征着世界和平、民族团结的五环标志;象征人类追求光明、理想、不断奋斗进取的圣火传递;展示世界人类文明的恢宏庄严、激情洋溢的开闭幕式表演;运动员、裁判员的庄严宣誓等等。以上无一不昭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展示着奥林匹克文化的繁荣。“参与比取胜更重要”是奥林匹克运动广为流传的名言, 是奥林匹克的信念。

奥运会上升国旗、奏国歌等一系列强化民族意识的仪式,使运动员的表现不可避免地与其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体育竞技水平的高低代表了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水平、国民精神的综合反映和象征。

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人文奥运”理念是普及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将对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奥运的内涵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以人为本的奥运会、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奥运会、体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奥运会。

2. 学校体育的功能及与奥运文化传播的关系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奥林匹克》强调,“体育是而且必须是一种教育方式,体育运动应该在道德的规范内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下,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并规定它的宗旨是:

“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由此可见,奥林匹克主义将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并置于首要地位。

近年来,国际奥委会开始更多地重视奥林匹克教育问题,并成立了国际奥委会教育办公室。2002年国际奥委会举行了“寓教于体”世界论坛,重点讨论了通过体育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题,并正式决定2003年为“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年”。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学校体育要弘扬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的;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是社会发展进程最核心的资源,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本身获得全面发展。健康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

奥林匹克的教育本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运动形式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青少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追随者。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满足了人的爱玩、渴望竞争的天性,同时也契合了青少年渴望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发展特征。在竞赛的规则约束中,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懂得了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义。在从青少年向成人过渡阶段,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的教育过程,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化成长过程,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所要实现的教育目的,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教育责任。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介入,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内容以及方法、手段等发展动力;同时,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传播和多样化发展。作为中国体育文化传承主体的中国学校体育,正在经历着课程、教材、教学过程改革的探索阶段,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注入,将为学校体育自身改革与发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当然,在奥林匹克美好理想的光环下,也存在着阴影。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兴奋剂事件、举办城市的贿选事件等“诚信危机”、“人文危机”正在呈现它的负面影响。奥运会的商业化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会给奥运带来生机,也会带来威胁和破坏。奥林匹克运动很大程度上被机械地同金牌、冠军、名次甚至金钱划上了等号,加上金牌奖牌在某种层面上作为考察职能部门成绩的唯一标杆,体育价值观的“异化”已经不可避免。这些现象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进行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应该给与充分重视的问题。

3. 北京奥运会前的学校体育

举办奥运会对于主办国居民,特别是青少年来说,也是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好机会,在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背景下,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不可回避奥林匹克运动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中国学校体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全体青少年建立起对奥运会的主人公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开发,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价值,促进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对接,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学校体育自身的改革。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影响将反映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介入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体系上,有利于促进我国青少年对传统体育项目的了解与热爱,逐渐改变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大多以西方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倍受冷淡的现状。

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对优秀的竞技运动项目加以吸收和改造,使之成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同时应处理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关系,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性。

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前的学校体育建设应体现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课外活动中。

首先应全面进行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包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知识内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起源、吉祥物、会旗、奥运冠军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讲座或知识读本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以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体现到体育技能教学中,使学生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奥林匹克知识。

其次要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以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生活哲学和教育,是通过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它是由公平竞争、友谊、和平和国际友好等几个概念组成的。要通过在学校中参与体育运动,感受公平竞争、友谊与同伴合作所带来的快乐,落实奥林匹克精神教育。

北京2008年奥运会教育计划明确提出:在2005~2008年间计划将把中国4亿青少年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在全国大、中、小学中普遍开设奥林匹克讲座,推荐由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编写的《奥林匹克教育课本》为教学内容。使亿万青少年在参与奥林匹克实践中得到收益和快乐,使超越宗教、文化和国家差异的奥林匹克价值观融入其心灵,使青少年学生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并成为未来美好世界的创造者。

篇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篇6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历史和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都表明,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结果。有机构成规律在农业中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为什么城市总是集中在一个地方呢?这是由生产的聚集效益或相邻效益规律决定的。分工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分工并不意味着分散,与分工规律同时起作用的是规模经济规律、聚集效益经济规律和相邻效益经济规律。聚集效益经济规律和相邻效益经济规律,要求第二、第三产业集中在一个地点。这种产业聚集的地点,就是城市。

城市的产生和社会规律、人类发展规律是相符合的,人类的聚集地会让当地的经济更加的活跃,发展更加的迅速,因此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因此产业聚集的地方基本都是比较发达的城市,这也是经济导向的因素,此外城市建立在何处还和政治、地理、自然等等因素相联系在一起。但是不管城市在何处建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也会得到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现实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城市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规律

土地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起的作用虽然是不同的,但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因此,随着三次产业的发展,城市的产生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城市产生以后,以城市为中心,土地利用的模式就形成为以下的结构:城市市区的土地;城市郊区的土地;农村的土地,或者说.以城市为中心,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或者说中心地区,是城市的市区;第二层或者说城市的外层,是城市的郊区;第三层或者说最外层,是农村的土地。不管一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多大,从宏观上说,它的土地利用结构,都是由这三种结构构成的。当然就全国来说,这三个层次是交错的。如果两个城市靠的很近,第二个层次也可能是交错的。不管第二、第三层次是交错的也好,衔接的也好,就一个国家来说,它的土地利用结构,始终都是由这三种利用性质构成的。

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实现都是这种土地利用结构的成因。所以我们必须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承认他的这种结构,现实中的的确确就是存在的。不承认、不认识这种现实情况的行为都是错误的,是和经济发展相背离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的这种结构,在性质上是不变的,但是,在数量上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土地只会增加,而农村用地会随着城市用地的增加而减少,其实城市化过程中只有两个方向:第一:提高城市容积率;第二,扩大城市用地面积。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去均衡两者的利与弊,但是如果城市容积率达到的一定高度则无法进行容积率的提升,那么就只能对城郊用地进行城市建设。这部分内容是和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经济、社会等等因素有关的,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

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政策

城市化土地利用组成内容无外乎城市土地、城郊土地以及农村土地三个。在这三方面的平衡方面,增加一方另一方就会减少,城市化占用的土地是从农村土地那划分而来的,也就是说随着城市面积的增加,农村土地面积就会减少。我们人类生存是需要粮食供给的,而粮食不是从城市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因此我们为了满足生存供给,就必须要保证一定数量农村耕地面积。这就体现了农村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和统一调度原理,目前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更加应该如此,非但不能弱化这样的原理还应该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通过政策的制定来进行宏观调控和城乡规划。

第一,土地产权关系清晰,贯彻土地公有制原则。我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土地应该是公有的。我国的宪法有相关的规定,土地是属于国家的,因此无论是城市土地还是农村土地都是国家所有,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另外我国的土地使用权限是可以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转让的,但不是土地所有权,仅限于使用权。

第二,土地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市场实现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代市场经济,都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是公有的,这就给宏观调控提供了比资本主义更为有利的活动场所。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宏观调控是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主要是控制土地资源在第一、第二、第亿三产业之间的分配,尤其是对耕地转为非耕地的调控;对城市土地供给总量的调控。其次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城市土地在城市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农村土地在农村各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无论是在土地一级市场,还是在土地二级市场,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如土地供给总量的确定和控制的问题;城市土地出让方式的问题;土地出让价格的问题等;都是规范土地市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篇7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市场经济对竞技体育的影响也是如此,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其负面的影响。

一、存在问题

(一)不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模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职业队)、国家队 。运动员从很小就开始专业训练,例如:体操运动员一般从5、6岁就开始训练,基本上是全天训练,也安排上文化课的时间,但孩子在大运动量训练情况下,基本没有精力学习,所以可以预见成绩会怎样。看一下现在的运动员有几个是真正的有较高学历的,有的也是在某大学挂名,在学校的照顾下拿到文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他们在倾力从事运动训练的同时无法顾及必要的文化学习,到了退役或中途离队时除了运动技能外,缺乏其它专业的文凭和能力,难以被社会所接受。而反观外国运动员,都有较高学历,有的甚至是双学位。当前,中国在人力资源的安排上实行的是市场化配置,受教育程度正成为获得工作机会的主要资源。旧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体育人才的退役安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好多运动员退役后很难找到工作。现阶段一些运动员逐渐认识到了这些,退役后都到大学去渡一下金,提高学历水平。

(二)后备运动员的培养模式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说过人多力量大,13亿人的中国派出1099人的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其中包括运动员639人。1099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奥运代表团也是奥运史上最大的代表团,一届奥运会一个代表团有运动员639人,这样的规模是空前的。这639人拿走了奥运会上100枚奖牌。而拿同样派630多运动员参加奥运拿走110枚奖牌的美国比较,人口仅有3亿。3亿人只有中国人口的一个零头,然而就这3亿人中就能选出数量相当的高水平运动员与13亿人的中国相抗衡,这点是值得思考的。

(三)投资渠道单一、投入结构不合理

中国竞技体育经费大部分都是国家拨发,由于体育项目归国家统一管理所以企业赞助或投资较少。而且资金绝大多数投向一线队伍和“经济类”项目,二、三线队伍和效益不高的项目经费严重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后备人才队伍萎缩及项目发展不平衡,从而使我国体育事业出现头重脚轻的畸形发展和跛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如不解决体育事业投资渠道单一这一问题,体现在我国的“穷国办大体育”的不良特征必将延续很长时间。如不能有效动员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到体育事业中,要想单靠国家靠政府办好“穷国”的“大体育”的确是难。如果投资单一这一严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必将使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陷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境地。

(四)赏罚不明,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

各级体校的资产所有者是国家,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是国家的委托人,权力集中在体育行政机关。这种管理模式很少考虑具体从事竞技体育工作的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等单位和个人利益。由于个人的物质收益与其贡献没有直接挂钩,导致了“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现象,运作的效果与设定的目标难以相适应,难以调动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由于缺乏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许多人常常采取投上级所好,做表面文章。更有甚者,一些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惜进行“权利寻租”,如在选材、输送过程中的“灰色交易”和在竞赛中滥用兴奋剂等违纪行为。

(五)竞技体育与市场经济相互关系

以前人们认为体育活动就是玩,它和钱没有任何关系。但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竞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体育馆观看比赛,许多商人看到了这一商机,从而有了体育产业开发。体育本身是一种产业,具有经营和娱乐功能,这是由体育的经济功能决定的。而在中国所有体育的权利都在国家。实践中出现了好多本不该出现的问题。从而阻碍了中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循环。例如:女排、男篮等本来是亚洲霸主,但现在看一下,经国家调控下的计划经济供给存在的后效应正在一点点的体现。别的国家体育部门是为联赛服务,而中国是联赛要听国家体育部门的安排。任意缩短联赛,还美其名约为国家利益,试想联赛水平不高,国家队水平能高到哪去。当然竞技体育和市场经济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近代的各种商业体育联盟俱乐部形式,我们可以借鉴英超、德甲、西甲等。他们都是商业联盟,球员收入、球队收入主要靠自己从球迷和赞助商、合作商获得、无论是通过卖门票搞活动还是卖相关纪念品,如果他们踢不好球,就得不到球迷的支持,同时也得不到商家的合作与赞助的支持。因此运动员会不断的想方设法把球踢好,管理者会想尽一切办法把球队经营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引进新鲜血液从而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篇8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15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群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为更多的国家、地区所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泛指两个或多个经济实体联合成经济区域的过程。如果把一个城市群看成一个系统,把城市群内部各大城市看作子系统,只有当各子系统加强联系与合作,打破子系统间的边界,才能产生有机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换句话说,只有各大城市真正建立联系,打破行政壁垒,才能提升区域的总竞争力。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核心,其一体化发展已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下面就从京津冀一体化内容下的几方面问题进行简要探究。

1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前提。构建综合性的网络化基础设施可以为地区内部的信息、物质交流提供途径。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高速公路网的兴建有力地推动了其发展,以上海为中心的“一小时圈”“两小时圈”已基本覆盖了长三角所有城市。

打造首都经济圈政策出台后,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率先启动,京津冀一卡通服务已经开展。然而在基础设施方面,京津冀地区仍存在不足。以物流业为例,由于行政区划观念、“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等局限,京津冀区域物流合作面临诸多挑战。此外该区域紧邻渤海,拥有一大批港口,然而各港口缺乏交流,没有形成分工合作,使京津冀地区的港口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不能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再有,京津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这为产业对接增加了难度。

京津冀地区应继续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首先通过京津交通一体化实现京津联动,实现区域交通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转化,完善并推广京津冀“一卡通”服务。促进各大港口的合作发展,形成合理分工,构建综合型沿海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京津周边欠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欠发达城市与发达城市间的信息流通通道及高速公路、铁路等,应重视京津冀地区欠发达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其硬件环境,缩短其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为产业转移等措施提供便利。

2产业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合理明确的产业分工有利于各地区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天津已经完成产业构成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化,河北的实力相对较弱,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在资源方面,北京作为首都,具有雄厚的信息、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天津有显著的港口优势,且制造业基础雄厚,又设立了滨海新区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潜力,河北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钢铁等原材料资源丰富,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耕地资源丰富,为发展第一、二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产业密集区,京、津、冀三地的优势不尽相同,为构建全面综合性产业结构提供了条件。

然而,由于京、津、冀三地的城市功能定位相似,加之财税政策、市场机制等方面的限制,出现了产业趋同现象。京津冀地区各自为政,没有突破地方性保护政策的藩篱,区域合作意识薄弱,导致三地在产业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在产业发展规划上片面追求大而全,导致产业重叠现象严重。由于产业重叠造成的过度竞争,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又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京津冀地区应建立统一规划,在产业方面进行错位发展,形成完整的研发―制造―加工的经济链条。通过统一协商,确定各地区的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对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的产业。北京应充分发挥其行政地位及现金资源的优势,以第三产业为绝对主导产业,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研发中心,同时将基础产业、高能耗产业等进行外迁,减轻北京的城市压力。天津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港口优势,发展海运业;另一方面应抓住滨海新区的建设契机,大力发展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产业。河北的经济实力与京津相比有一定差距,首先应加大对河北的政策扶持,提高河北的经济实力,保证产业的顺利对接,其次河北应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夯实第一产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年来北京的高污染类企业外迁及河北重化工业的影响,河北省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注重环境承载力,重点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3市场一体化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将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欧盟为例,其迅速发展就得益于1992年建立的以自由贸易为主要特征的欧洲统一市场。然而京津冀地区存在市场垄断、行业垄断的现象,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阻碍之一。

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是生产要素一体化,即生产要素跨区域无阻碍流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指出,各区域在要素的自由流通中可以获得双赢。然而,由于京、津的集聚效应,聚集了京津冀地区的大部分生产要素,特别是以高技术人才为首的人口资源,形成了空间的超负荷集聚,出现了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又因为缺乏相应的扩散机制,使得河北的经济损失无法得到弥补,拉大了河北与京、津的差距。

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不仅要靠市场本身的调控,政府的干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较强的政府干预体制和运行机制会对市场经济起反作用。就京津冀地区而言,因地方保护主义而制定的地方性保护政策就是政府干预过强的体现。地方性保护政策阻碍了生产要素的正常流通,使科技成果不能被其他地区分享。以农业为例,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被广泛运用,使京津冀地区的农业水平无法等到显著提升。

京津冀地区应立刻采取措施,推进市场一体化。首先,应完善交通网络,促进物质资源的流通;其次,淡化行政区划的观念,取消地方性保护政策;再次,京、津、冀三地应加强生产技术方面的交流,确保先进技术的分享,拓宽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渠道,实现科技要素的自由流通;此外,应建立一定的企业、人才外迁的鼓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等,以确保人才要素的均匀合理分配,缓解京、津两地的超负荷集聚问题;再者,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推动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最后,消除市场壁垒,将京、津、冀三地的产品划入统一市场,通过消费者购买力带动三地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徐刚,恽晓方区域经济一体化视阈下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3(4):365-374

篇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经济不断地在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寻求资源配置,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各地区的之间的经济关系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在深化,既有矛盾也有统一,本文试着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互关系。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界定,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的表现。或者更准确地概括为指参加多边谈判或磋商的相关国家和地区经济团体,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大家都能够接受的、有关经济贸易协议并按照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实行整体运行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或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推动世界经济总体增长,提高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资源,促进国际投资方面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处理不当,会为经济全球化付出代价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区域市场,降低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搜寻成本。另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各个方面的相似性,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区别。经济全球化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跨国经济,资本和市场的国际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推动,是市场机制其主导作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则是通过市场机制把世界各国联结在一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和有序发展为目标,在政府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措施、实现一体化目标,是国家期主导作用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家对国家的谈判把那些愿意参加一体化结盟的国家联结在一起的;在全球自由市场的状态下,风险是很难规避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风险;而在经济区域化的状态下,风险是可以得到控制和化解,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由于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配置的成本,降低违约风险。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由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决定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经济全球化刺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又不断地冲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限制。全球化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经济全球化通过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进区域经济组织间的合作,以便得到更多的合作利益。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国家分工的深化,加强了区域内部各加盟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各加盟国的经济发展,再此基础上通过强化跨国公司的贸易功能,必然进一步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区域经济一体化使集团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所以特定区域外的国家要想获得竞争力,就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贸易制度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比较来说,区域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作用比较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合作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欧盟等发展完善。各加盟国对区域经济依赖性加强,再加上区域对外合作能力的提高,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的竞争局面,同时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也制造了贸易壁垒。如区域经济组织的排他性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边贸易体制之间就存在隔阂。区域经济是为了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区域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则是为消除全球经济间的贸易壁垒努力,区域经济在这一方面与之出现矛盾,区域经济以地域为名为贸易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手段,这种保护手段对于区域外的成员来说就是阻碍他们之间相互合作的贸易壁垒。区域经济强化了其内部产品的竞争力,对区域外的产品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防范制度和措施,不惜一切手段组织其他区域或国家的产品进入。这一行为,满足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但是对与经济全球化来说,则伤害了全球经济之间平等合作的基础,加大了国与国或区域与区域之间对话的难度,妨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长远利益来,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漫长的过渡时期,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会慢慢形成互补。两者之间虽然实施途径相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都为企业创作了统一的市场环境,为世界各地的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两者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两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与交流,相辅相成,在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情况下,必然会克服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最终推动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亮:试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0)

篇10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间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不同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纷纷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因此,深化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提高东亚各国经济效率,促进东亚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升东亚地区整体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水平,提高中国综合实力,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可行性

1、地缘利益的推动

东亚各国地理位置临近,地缘连接紧密,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比较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共同面对巨大的外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压力时,东亚各国都在不懈努力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实现和保证地缘利益,通过提高其集体竞争能力来与区外势力相抗衡。

2、东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东亚地区经济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日本为领头雁、“四小龙”居中、东盟殿后的“雁队”。这种雁形分工模式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区域性国际分工体系,在日本、“四小龙”、东盟之间已形成了“产业阶梯”,即日本发展高技术产业,“四小龙”接收日本转移出来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东盟及中国沿海地区接收“四小龙”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通过产业转移,东亚经济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但也因此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环锁链。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持,为“10+3”财长会议准备的课题“东亚贸易、投资和金融一体化”一文中,钟伟等人曾利用 1978~2002 年数据对东亚代表性国家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如下所示 :

从该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中国以外,日本、韩国以及东盟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显示出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种经济发展紧密的关联性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基础。

3、东亚区域内贸易增加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由于东亚地区形成了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结合的新的分工模式,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东亚区域内贸易占东亚国家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表 1.1 和表 1.2 对比了 1997 年和 2003 年东亚区域内进出口占各国进出口比重:

通过对比 1997 年和 2003 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东亚区域内贸易占各国进出口比重,除韩国和日本之间有小幅下降之外(下降幅度不超过 2%),其余国家间进出口占各国进出口比重有所增加,尤其东盟内部国家之间、中国同韩国之间、中国与东盟之间以及日本对中国出口占其国内进出口比重都有大幅度提升。2003年,东亚区域内贸易额占该地区总体贸易额的 54%,这一比例接近欧盟 64%的水平,同时高于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46%的水平。区域内贸易的扩大必然导致对本地区贸易自由化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成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强大的动力。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类型选择: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基础的经济一体化类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制度性约束性不断增强,成员国的经济甚至政治不断弱化。由于东亚国家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经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弱化,这就使得东亚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不能过早选择自由贸易区之外较高级的一体化类型。同时,从静态效率分析来看,自由贸易区优于实行统一关税的其他一体化类型。

1.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的比较分析

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由贸易区适用原产地原则,即只有原产于区域内的或主要在区域内生产的产品才能进行自由贸易,对从世界其余地区的进口,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有权决定各自的关税税率。而关税同盟则要求成员国采取统一的对外关税。

自由贸易区实行原产地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贸易偏转,但实际上自由贸易区不可能真正避免贸易偏转的发生。在原产地原则的限制下,贸易偏转以“间接贸易偏转”( Indirect Trade Deflection )的形式出现。这种偏转不可能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原则加以限制或消除,反而有可能加大从区外国家的进口量,最终带来全球的福利增加。关税同盟则通过设定统一关税消除了贸易偏转发生的可能性,但这样会给区外国家带来新的贸易壁垒。所以,自由贸易区相对于关税同盟来说更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福利的增加。对此,罗布森(Robson )运用自由贸易区两国模型做了分析 。

图 2.1 和图 2.2 描绘了一种给定产品在 H 国与 P 国的供求曲线。Pw为世界供给价格。一体化之前,P 国关税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包括关税在内的价格为 Tp。图中:三角形 a 代表贸易创造(生产效应);矩形 b 表示以伙伴国产品替代原先的进口(贸易转向)所构成的额外费用;三角形 c 是 H 国消费效应,为正;三角形 d 是 P 国消费效应,为负;三角形 e 表示 P 国生产效应,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并且主要是针对关税同盟而言。罗布森分两种情况对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进行比较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作了如下假定: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只在各国国内而不在国家间自由流动;运输成本忽略不计;关税是贸易管制的唯一形式,为了方便研究,假定通常只考虑从量关税;价格能准确反映生产的机会成本;贸易收支平衡(出口等于进口);资源被充分利用。

(1)第一种情况(图 2.1)中,假设 H 国和 P 国需求情况相似,但是 H 国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而 P 国供给曲线具有相对弹性和竞争力,当产出超过 L时,其价格高于世界市场价格 Pw。

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前,P 国在 Tp的价格水平下产出并消费数量为 M 的商品,该国关税排除所有的进口。H 国生产 L 而消费 N,其差额 LN 则以价格 Pw从最低的来源进口,也就是从世界其余地区进口。如果H国和P国组成自由贸易区(2.1a),价格为Tp时的区内供给(OM+OL′)显然小于该价格水平下的区内需求(M+N′),但是其额(L′N′)却小于该价格水下P 国的供给能力。在排除了成本最低的供给来源的自由贸易区内,P 国将以价格Tp供给 H 国市场 L′N′(=LM)数量的产品,剩下相当于 OL数量的产品留给国内市场,P 国过剩需求(LM)则以价格 Pw从世界其余地区进口。此时,一体化之后自由贸易区内存在一种单一均衡价格,这一价格水平等于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前两个成员国价格中较低的那一个。

可见在 H 国,生产效应 a(瓦伊纳的贸易创造)加上消费效应 c,将超过贸易转向成本 b。贸易转向成本和原先的关税收入之间的差额,表示从国库向消费者的内部转移,而不是共同体实际收入损失。在 P 国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同以前一样,价格水平也相同,但是政府收入将增加如阴影部分的矩形所示的数量。它表明 P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就世界其余地区而言,其出口显然将比以前更大(LM>LN),因为 P 国供给转向满足 H 国需求。自由贸易区显示,两国、而且很可能世界其余地区的状况都有所改善。

这种结果可以和下面 H 国与 P 国组成关税平均化的关税同盟(图 2.1b)的结果相比较。此例可见,价格为 CET 时同盟供给将大于需求,因此共同外部关税将仅仅形成价格上限。均衡价格将是供求相等时(TM=US)的 Pcu。而且,虽然其贸易创造效应小于自由贸易区,但是贸易创造(生产效应 a 和消费效应 c)显然超过贸易转向 b。

两种选择方式的首要差异将是针对 P 国的。关税同盟情况下该国消费者将承受以 d 来表示的消费损失。尽管其生产者会得到净收益,但是仍将出现以 e 表示的负生产效应。自由贸易区情况下,该国不存在任何生产和消费效应的损失,但政府收益比关税同盟使 P 国增加的净收益还要多。而且,关税同盟排除了与世界其余地区的贸易。

考虑到这些因素,如果单纯着眼于静态效率分析,可以说,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安排相比是一种次优方案。二者间区别主要在于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原则无法阻止的间接贸易偏转。

(2)第二种情况不同于前者,将考虑自由贸易区内产品价格差异。此种情况下仍假设 P 国供给具有相对竞争力和弹性,但同时假设该国无力满足 H 国需求(图 2.2)。

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前,假设两国都实施排他性关税。P 国生产和消费 M,H国生产和消费 N。如果建立自由贸易区(图 2.2a),P 国无力在价格水平 Tp上满足来自 H 国的额外需求,因此自由贸易区内 H 国均衡价格将为 PFTA(L′N′=OM′)。同时,P 国价格不可能超过可能从世界其余地 E 进口商品的价格水平 Tp,因此区内存在两种均衡价格。

此例中,H 国将仅承受贸易创造效应(a+c)。P 国不会出现消费或生产的任何额外成本,但是该国会得到相当于阴影部分的政府收益增加,这表示其国内收入的增加。

如果 H 国和 P 国组成关税同盟(图 2.2b),共同对外关税将发挥作用,供给和需求将在这一水平上大体持平,同盟内价格比自由贸易区略高。 H 国存在贸易创造。相应地,P 国则因以较高价格向 H 国出口而受益,但这以用 d 和 e 表示的生产和消费负效应为代价。

和第一种情况一样,在第二种情况中,关税同盟与自由贸易区安排相比是次优的。假设不考虑特定的市场条件,这一结论似乎广泛适用于关税平均化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之间的比较研究。

2.东亚经济一体化类型应选择自由贸易区

从上文对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的比较分析可知,成员国可从自由贸易区获得关税同盟更多的利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对此也曾经指出,自由贸易区可以使进口国避免因单边降低壁垒而蒙受不必要的贸易转移的损失,这样就可以获得区域外低成本供应来源。自由贸易区还具有比其他一体化类型更加灵活等优点,比如可以避免成员国之间合作过程中贸易和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的困难,为成员各方扩大商品市场创造条件;有利于因地制宜,按照相邻的不同国家的具体实际,按照双方可接受的标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有利于避免一体化进程中成员国经济受到不必要的冲击。因此,东亚经济一体化应选择自由贸易区形式。

三、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阻力

东亚仍然处在国家民族主义的时代,是国家性民族主义较强烈的地区。东亚民族主义是东方民族主义的一种形态,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色彩。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及经济模式,其自身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与历史时代的要求相互交融,形成了各异的民族主义。东亚民族主义对东亚国家争取民族独立与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东亚民族主义对地区合作产生的负面影响。东亚的民族主义包涵强烈的民族意识,非常看重国家,过于强调本民族国家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强调自我利益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东亚区域合作的开展。

东亚地区宗教因素的复杂性以及宗教极端主义在东亚地区的抬头。由于东亚宗教的多样性,各国国内的民族及教派摩擦容易引发政治冲突,极端主义则会激发更广泛的复杂的矛盾与冲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东亚地区认同的形成,影响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宗教极端主义在东亚虽然表现得还不是那么激烈和广大,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到东亚整体的行动,成为东亚区域合作的隐患。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现出四个不同的发展层次:最上面一层是日本,它属于世界上总产值及人均产值量最高的国家之列;第二层是那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及地区,最有名的是“四小龙”;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等紧随其后,属第三层次;最后的是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属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确定的特别贫困的国家。

东亚各成员国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对开放市场的程度和步伐存在重大分歧,这些分歧影响了区域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四、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由于东亚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行必将面临一系列困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但建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东亚走向繁荣,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由之路,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东亚地区自身利益。应该用一种多样而又渐进的方式,分阶段、务实性地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实现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要遵循五大原则,即互利互惠原则、渐进式原则、非歧视性原则和市场相互开放原则,而最重要的则是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吸取一些经济组织的非制度约束的经验,采用适当的一体化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分阶段实现。

五、结束语

总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东亚各国的经济利益。中国作为东亚重要的经济、人口大国,应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全球各国间的贸易联系日趋密切,我国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呈上升趋势,东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尤为密切,它们在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扩展中国与东亚经贸合作领域,增强我国抵御风险的能力,因而符合我国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它所能提供的广阔市场和投资机会也已经成为拉动东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该合作过程中中国发挥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离开了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则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东亚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只要东亚地区按照既定原则有步骤、有秩序地积极推动地区经济、金融、高新技术、政治等方面的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一个富有竞争力、崭新的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将在新的世纪里产生,这将有利于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平衡和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并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学君. 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障碍与对策[J]. 商场现代化 , 2006,28:12-13.

[2] 钟耿涛. 东亚货币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金融经济, 2006,12:23-25.

[3] 龙永图.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能够学到什么?[J]. 经理人 , 2004,10:88.

[4] 王蕤. 专业化分工:效益的源泉[J]. 运输经理世界, 2005,4:6.

[5] 涂和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 政策, 2001,9:77-79.

[6] 田春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建立[J]. 世界经济,1996,12:101-104.

[7] 王勤. 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J]. 东南学术, 2004,S1:127-130.

篇11

    首先分析一下外部因素:(1)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飞速发展,导致国际市场的竞争与风险加剧,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巨额游资充斥其间,如果某个国家金融体系不够完善、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不够高,就有可能使投机者有机可乘,从而给该国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动荡。而东亚地区大部分国家还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其金融制度、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会面临较大的风险,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前,东亚任何一国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迫切需要紧密合作来共同面对机遇与挑战。(2)作为上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浪潮过渡和补充的世界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浪潮汹涌澎湃,加上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大大激发了东亚国家加强区域合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它们对区域合作的信心。当初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使该地区形成了约3.6亿人口的大市场,内部贸易额达到2250亿美元,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而东亚地区如果能形成这样的自由贸易区,则会形成约19亿人口的更大市场,内部贸易额必定会大幅度上升,运行良好的话就有可能会取得超过NAFTA的成就,这极大地诱惑了东亚各国。

    在外部因素驱动的同时,东亚各国自身对区域合作意识的加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东亚整体意识”在区域内达成了共识,寻求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很长一段时间,东亚被“割裂”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两者之间来往很少,个体意识较强,东南亚国家更多的是寻求内部合作。从1967年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到1992年实施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到如今东盟自由贸易区进行得有声有色,其内部贸易确实做得不错,但其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却十分有限,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发现东北亚国家也被波及,这让它们了解到东亚各国的经济依存度其实是较高的,加上中国在危机期间毫不犹豫地向东南亚受灾国伸出援手以及所表现出的一种负责任的大国姿态,让东盟国家转变了地域观念,将自身置于东亚整体区域之内,转而谋求区域合作机制以提高整体竞争力,这种主观意识的转变奠定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其次,由于美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姿态以及操纵IMF对援助方案提出苛刻条件的所作所为,让受灾国从惨痛的经历中意识到必须依靠东亚内部自身的合作才能生存发展,外部的力量并不一定靠得住。而在2001年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东亚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更加深了东亚国家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正是由于这些主观因素的影响才造成了如今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热潮。

    二、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具体形式问题的分析

    现在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形式是“10+3”模式,即东盟10国与中日韩三国的交互合作方式,但这仅仅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过渡阶段,并非真正地实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假使这一阶段过渡得很成功,区域经济合作要朝着一体化层次发展,那么可能会表现为哪种一体化形式呢?

    区域经济一体化按层次高低分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不同的形式会给成员国带来不同收益,但也需要其让渡不同程度的国家主权,因此,各成员国会谨慎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相互协调以做出抉择。

    由于在东亚区域内,既存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又有东盟的一些小国家,况且东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政策更是千差万别,也就是说上述X指标在东亚各国间差异很大,因而可以认为在东亚区域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各国组成货币联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东亚区域内采取经济联盟这种一体化形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建立自由贸易区会给各国带来一些看得见的利益:如果自由贸易区能够建立,会形成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市场,由于取消了关税和一些同等效力的限制措施,内部贸易额肯定会大幅度上升,这样就能够通过促进各国外贸额的增长带动其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该形式并不妨碍各成员国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采取其它的贸易政策,即没有要求各国进行国家主权的转让,这使得东亚国家比较容易接受。

    三、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的阻碍

    根据上述分析,似乎在理论上建立自由贸易区给各国带来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比较容易实行,但来自经济理论之外的因素却给自由贸易区的形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篇12

一、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意义

西安、咸阳两市紧紧相连,同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核心位置,在资源配置、功能分区、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实施西咸经济一体化对于西安咸阳两地经济、甚至整个关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及至整个西部大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实施西咸经济一体化,首先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间优势互补,实现良性互动,保持陕西经济的后发优势和发展潜力;其次可以推动两市经济跨越式发展,并加速构建大西安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可以充分发挥大西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关中经济区的快速发展;再次可以加快“一线两带”建设步伐,促进开发西安、咸阳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资源的配置和流动,提升西安和咸阳市的城市功能,增强两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最后西安科技实力雄厚,生产力相对发达,辐射带动力强,在西部乃至全国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西咸经济一体化可以借助于关中经济区城市之间的辐射效应,形成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因此,西咸经济一体化不仅对陕西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陇海兰新带状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推进整个西部大开发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实况

经过四年的建设与发展,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有了一些实质的进展,具体表现在投资环境的改善,工业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1.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在交通方面,西安的三桥段与咸阳的世纪大道对接,使得西咸的交通变得更为通畅。在此路段,周围即为西咸经济一体化共建区,分为五大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专业物流区、中央商业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区和高标准生活居住区。交通的便利,为西咸经济一体化共建区的顺利招商引资提供了条件。在通讯方面,2006年9月15日,两市电话本地网并网,标志着西咸经济一体化已步入“产业一体同构、城市功能互补”的新阶段。通过并网,将提高两市之间的通信能力,为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构建西安都市圈创造良好条件。在金融方面,2003年12月5日,作为西咸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西咸金融一体化的基础性项目-西安咸阳大同城票据交换开通运行。西安、咸阳两市金融机构之间,实现了跨地区结算方式由异地汇划向同城结算的转变. 西咸大同城票据交换的开通,使两市银行之间资金结算变异地为同城,资金到帐快捷安全,加速了资金周转,方便了两市间的商品交易和结算,在改善咸阳投资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工业化的发展。根据西安咸阳两地的优势资源,在投资环境得到大力改善的前提下,以西安为首的关中经济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信息网络、道路网络连接上实施突破,初步实现西咸经济一体化在空间上的高度结合;在产业合作共建上实现了密集突破,区域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中国西电集团、清华科技园、蓝马啤酒、奥林匹克花园、金泰丝路花城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名牌企业入驻世纪大道两翼,这些都为西咸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高技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化工等5大领域的优势凸现出来,以飞机、汽车、电器以及通用、专用设备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投资力度加大,发展速度加快,这些优势产业引领着西咸工业化以及关中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3.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依托杨陵的农业技术,咸阳作为西安的农副产品加工和供应地,为西安的经济发展和繁荣起着依托作用,小麦良种繁育、专用玉米、绿色苹果、秦川牛养殖和无公害蔬菜这些农业产业的步伐在西咸一体化的背景下都得到了发展和加速。随着西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政策的进一步优惠,西咸的农业产业化步伐会更加向前迈进。

4.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在西咸一体化的进程中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旅游业、餐饮业、现代物流配送、零售服务、农产品流通到工业品批发市场,这些服务行业都体现出从未有过的活力。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但可以消化过多的剩余劳动力,扩大消费需求,还可以服务工业化建设,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作为增强西咸区域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支撑,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四年多的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西咸经济一体化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相比协议中的规划,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稍显缓慢的一些,其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1.行政区域的划分使得西咸一体化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很大的壁垒。人为的条块分割会阻碍了两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虽然两地政府在一体化工作上已经形成了高度的共识,但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或多或少会遭遇行政区划的“壁垒”。

2.在西咸一体化的进程中,西安的动作比起咸阳来稍显缓慢的很多。我们可以看到,咸阳政府在西咸一体化的进程中所投入的热情、精力以及具体的措施要比西安积极的,就连接西咸世纪大道的建成要比西安段道路的改造早好几年。究其原因,是西安的认识不到位,还没有意识到西咸经济一体化为西安带来的效益。

3.市场实体的参与度还不是很高。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年的建设大部分都集中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虽然两地规划了西咸经济共建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真正落户西咸经济共建区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这里的发展相对还是比较缓慢的。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相当多优惠的政策已经出台,但这也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市场实体真正参与其中的还不是很多。

为了克服和解决在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快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得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意义进一步彰显出来,西咸经济关中经济带的辐射带动作用能越来越明显,并且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示范。

1.统一认识。对于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两市政府应该加强并统一认识。虽然西咸经济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双方通力合作才能顺利、健康开展。在利益的取得方面,可能最初双方的受益是不均衡的,一定程度上会存在一方吃亏、一方得利的现象。但是西咸经济一体化是能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是一种互动双赢发展模式,最终合作双方都能从中取得均衡的经济效益,获得长远发展。

2.加强合作。西咸两市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虽然也签署了一系列的协议,但是我们看到,涉及具体的实质性的操作时,却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信息同享,从2002年底的提出,到真正实现西咸电话并网却经过了将近4年的时间。因此虽然有好的政策以及两地政府的高度认识,在具体的操作中,两地还应当加强合作。在两地的合作中,西安应该抛开片面的想法,不要怕咸阳拖后腿,从咸阳在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咸阳无论从认识上还是行动上表现都是很积极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因此只要西安主动一些,西咸一体化的经济效益会更明显。

3.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需要两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及协调,特别是在西咸经济共建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资金的投入、土地的合理利用,这些都需要双方的积极合作,才能使西咸经济共建区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建设。而这与政府的管理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双方政府的通力合作,提高管理水平,西咸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就容易达到共识,从而也就容易解决。

4.加快招商引资。在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招商引资对于西咸经济圈的发展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一步,仅仅依托当地的资源,很难实现西咸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因此为了加快西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招商引资可以说是目前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景俊海:按照“一线两带”发展思路共建“西咸一体化”大都市辐射圈[J].西安-咸阳都市圈暨清华科技园(陕西)园区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2002年12月20日

篇13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初期是为了解决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问题而采取的措施,为此,对各附属竞技体校的学生采取“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所谓“亦读亦训”,“‘读’是指按文化程度分年级(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编班学习普通中学文化课程;‘训’是指按专项技术水平分项编队进行训练。”从1979年9月第1所北京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建立,到1987年9月成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创办,历时8年。这期间,各附属竞技体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亦读亦训”既无经验可以借鉴又无明确的发展措施,所以,只能按照“积极、慎重,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普及与提高、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方面关系”办事,并在体教结合中尝试这种新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1.2附属竞技体校发展阶段:“亦读亦训”逐渐以“训”为主

经过8年的发展(1979-1987年),各附属竞技体校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亦读亦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项目和办学特色。例如:艺术体操、女子举重、皮划艇、自由式滑雪等分别成为了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项目。与此同时,各校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感召下,都全力以赴抓竞技成绩,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例如,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培养的学生运动员张香花在第24届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诚然,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附属竞技体校是为了国家备战奥运会,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奥运”后备人才,但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寻求解决运动员的文化素质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新的尝试。竞技成绩的取得却让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初衷越走越远,“亦读亦训”逐渐变为以“训”为主。尤其当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校经费投入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加速了“亦读亦训”的分家,这是因为,“国家体育总局每年度经费投入包括三部分,即基本投入、办学效益投入和奥运重点项目投入,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办学效益作为主要依据。另外,还制定了竞技体校办学效益评分方法,训练成绩占70%,文化教育占20%,科学研究占10%,在量化加权基础上统计各校每年投入万元办学效益分。”从上述中可以发现,文化教育仅占20%,奥运争光战略成为了各校的办学目标,此时,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渐渐沦落到次要的地位。

1.3附属竞技体校转制调整阶段:“亦读亦训”“读”流于表面

2001年,除北京体育大学继续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外,上海体育学院等5所院校划归地方管理,与此同时,各附属竞技体校也随之划归地方管理,但是,在业务指导和经费投入上仍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目的是为了继续保留优秀运动员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由于这一时期各体校已在办学、训练条件等方面初具规模,并且分别开设了奥运项目,为了继续保持“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也为了继续保持院校各自多年形成的办学特色或优势项目,各院校划归地方后不仅更加重视了竞校的发展而且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亦读亦训”完全变成“训”了。

2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所思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过度追求金牌战略,以牺牲学生文化教育权利换来的暂时功绩,不仅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给国家、社会以及运动员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2.1文化教育嬗变所带来的短板效应

对一名运动员来说,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固然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这并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文化教育的好坏不仅是运动员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更会涉及他们生活的全部。

2.1.1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竞技成绩提高屡遇瓶颈

现代竞技体育中每天的训练、竞赛需要运动员完成许多大量复杂的动作及专业技巧,在学习、掌握及如何熟练运用这些动作、技巧时,就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文化理论基础做铺垫,否则他们难以理解训练中的原理、动作或技巧。但由于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各方利益的存在使得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支离破碎。这种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短期效益无异于竭泽取鱼,对于运动员本人来说,没有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是人生的缺憾,更为未来运动成绩提高留下了隐患。

2.1.2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后续学习深造难以为继

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是短暂的,尤其对于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来说更是如此。那些“小龄”项目的运动员多从7、8岁开始便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在此期间他们每天需要接受大量的训练,参加不胜其数的比赛。训练、比赛占据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文化教育,他们与同龄人相比错过了小学、初高中、大学等宝贵的学习时光。等他们退役后想再去接受文化教育时,为时已晚。他们想重新拾起课本学习已变得困难重重,为退役后的二次就业留下了难题。

2.1.3文化教育缺失使运动员退役后处于劣势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都将面临退役后的就业、谋生问题,早期的高水平竞技人才退役后由国家安置就业的情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目前运动员退役的出路主要有组织安置、上大学、自谋职业三类。现在极少数特殊人才能够得到组织安置,对于大部分退役运动员来说,或者走上大学继续深造之路,或者选择自谋职业之道。这对于那些从小就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人生的重要抉择。运动员文化教育程度不高,体现出“无技能、无水平”的特点,与同龄人竞争时处于劣势状态,这也正如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邹春兰所说,自己文化水平不及小学三年级,连拼音都无法拼全。正是由于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运动员退役后许多岗位无法胜任。虽然,国家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问题,诸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经济补偿办法》以及《关于做好运动员职业转换过渡期工作的意见》等等,但这些年来所取得的效果甚微”。尤其是200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印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这意味着运动员退役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进行自主择业,与其他各类人才去竞争谋业。

2.2文化教育嬗变所产生短板效应的原因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贯穿运动员个人一生而且涉及运动员运动成绩、学习深造、就业等各个环节,由于存在着各方利益,遂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2.2.1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亦读亦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全国上下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不仅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4级训练网的制度,同时还提出了调动各行各业办体育的积极性。”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得到了优先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竞技体育的具体行动纲领,这为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那时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已在竞技体校形成,于是,培养有文化有技能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附属竞技体校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出现了教育与体育脱节,重视训练轻视学习的现象。追根溯源,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竞技体育的大环境使然,也是当时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

2.2.2政策执行的不力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上行下达的瓶颈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采取“亦读亦训”形式培养优秀运动员,既可以保障各校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水平后备人才,又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然而,2001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使各附属竞技体校原有的优势渐渐失去,随之而来的是在人才招生、输送以及就业安排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各附属竞技体校真正实施了“亦读亦训”,向上输送人才困难可以借用本校的条件使这些学生读本科或走上社会就业;但现实的情况正好相反,“读”成了表面的事。体制虽然改变了,但相关的政策保障没有及时跟上从而导致了所谓的“亦读亦训”成为各附属竞技体校发展的瓶颈,由此不仅仅造成了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配置的浪费,而且也造成了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困局。虽然,国家体育总局为了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现实中收效甚微。

2.2.3考核评价机制的失衡导致了“亦读亦训”成为一对不解矛盾

我国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之所以出现学训矛盾,应该说从一开始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就出现了问题,即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是以竞技体育为导向,以奥运战略为最高目标。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各附属竞技体校虽然贯彻“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没有改变,但是各校以竞技体育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影响“亦读亦训”尺度的重要杠杆,各校重视运动成绩,轻视文化成绩的现象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在对学校评先、教练员考核、学生评优,发奖金、升学等问题上均以运动成绩和金牌数量衡量。各附属体校所有工作都以金牌为中心,文化课及文化课老师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最直观的表象是,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教练员只抓训练、比赛,如果竞技比赛与文化课的时间冲突,给竞技比赛让位。文化课教师认为学生不重视文化课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常给老师出难题。文化课教师常常也很苦恼,无奈之下常采取照本宣科应付工作。

3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研究发展的建议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教育”学校,这种学校由于形成背景的原因,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如今,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类学校的定位,重视这类学校的文化教育,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展的使然。

3.1转变思想认识,构建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国家利益至上,这在任何时候都无可厚非,我国竞技体育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牌”的内涵已逐渐发生了改变。为此,各附属竞技体校一定要转变思想认识,要重新审视各自的培养目标,理顺在竞技体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方向,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理顺在竞技体育人才训练、比赛方面与各自地方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与所属院校等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的良性运转,并在运行过程中坚持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有关单位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以防相互推诿。

3.2弱化金牌效应,强化综合素质考核机制

各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应积极落实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在金牌问题上,要弱化金牌效应。长期以来,竞技体育唯“金牌”论一直左右着他们的执政思维,由此,运动员文化教育也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打破竞技体育唯“金牌”论,强调对各附属竞技体校考核中,加大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的考核比重,由过去20%提高到现在的40%。与此同时,强化综合素质考核。这就要求各附属竞技体校不仅要积极探索运动员文化教育新模式,注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将学训结合起来,更要增强以人为本的责任观,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与竞技体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彻底打破现有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

3.3关注运动员终身发展,构建文化学习的激励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