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6: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

篇1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发环境、利用资源和整合自然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是这一需求在土地工作的具体体现,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合理应用用测绘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利用其基础性作用,而且可以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过程的科学管理,也可以在现实中缓解整个社会对土地粗放型对土地的需求。

1土地开发整理的意义和现状

1.1土地开发整理是保障各项建设用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快农村产业化调整,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2当前,我国各地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部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测绘成果质量不符合测量规范要求,甚至伪造测绘成果、虚报测量数据的问题。因此要提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水平,促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健康发展,尤其是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管理工作。

1.3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各个时期都会贯穿着测绘技术的应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要对整个整理项目区内的地形地貌测绘、最终形成一张地形图,为规划设计提供准确的底图,保证规划决策的准确性。

2地籍测量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作用

2.1主要服务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前期和后期。对一些不规则的界线进行裁弯取直,要求在项目前期进行详细的地籍测量,为土地登记、土地统计提供准确的权属界线和各种地类界线(包括地块界)的平面位置和面积。地籍图,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调查和补测、修测后编绘的。详细的地籍调查和地籍测绘,必须让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甚至是四邻参加,取得他们的确认、签字,以免日后产生纠纷。

2.2工程的前期决策。在这一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面积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

2.3工程的设计阶段。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建设计划的审查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优劣判断、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分别为环境管理部门、工程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等提供不同的属性信息,供其决策、协调,作出最准确的反应。

2.4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这一阶段的测绘数据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其测量成果一般就作为工程项目及各管理部门的存档及管理资料,较中期而言,必须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3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测绘技术应用要求

3.1勘测图。土地开发整理所使用的勘测图,是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为完成这项工作,有条件的,须在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测区基本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来满足测图需要。

3.2高程控制。一般采用曲面拟合的方法,若高程点分部比较合理,这样既可以满足高程控制的需要又可以减少工作量。如有特殊要求或曲面拟合达不到精度要求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如果区域较大,高差大,可以分区域选择校正点。

3.3权属调查。一般按1:500或更大比例尺测图时,可以待测量结束时再调查,但1:2000或更小比例尺测图时必须实地进行实测,对界址点一般采取RTK的方法进行测量,最终形成界址点成果表。

3.4碎部测量及地形加密。用RTK测量时,每天作业前必须检查各参数,并且测量一个控制点作为检核。RTK测不到的地方采用全站仪测量,全站仪测量时应注意测站检查,确保测站设置正确。测量中要加密拟规划建设的沟渠沿线、拟增加和改建道路沿线两侧、土地平整区域的高程点,以达到计算土方量的要求。

3.5勘测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相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地块改变和归并,势必会涉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地上他项权力的调整。因此,勘测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如何结合起来,是完成开发整理任务后必须面对的问题。

4 结束语

从土地开发整理测绘的总体作用及服务对象来分析,其核心性质还是地形测绘,包括大量地形、地貌、地物等要素的测绘。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预算及施工放样的要求,土地开发整理的地形测绘内容应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张奇;白易;土地开发整理现状图测制工程标准研究[J];测绘标准化;2009年01期

篇2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043-02

城市城镇地籍图形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系统充分考虑到土地管理方面的特点,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采用了ArcGIS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图形信息管理系统,同时结合了科学的图形管理流程。既要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也为使用者提供简捷方便的操作。

1 系统建设目标

(1)建立完整的、规范的、统一的地籍空间数据库。当前地籍数据来源和数据的格式很多,如CAD、Excel、位图、纸质文件等等,还包括以前安装过的GIS软件所产生的数据格式,如MapInfo的TAB格式、ArcInfo的Shape格式等。通过对CAD格式以及各种GIS数据交换格式的研究,能够实现底层数据的格式统一,建立一个完整的、规范的、统一的地籍空间数据库。(2)完善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库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由于地籍数据库的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广,在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形成许多人为的和系统的误差,甚至还可能产生数据错误。因此需要利用GIS的拓扑规则分析功能,自动检查地籍数据的质量并修补错误。(3)利用ArcObjects控件,建立图形输出打印模块,能够自动化的进行制图综合,打印输出宗地图。制作宗地图是土地管理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土地管理部门已经发展到使用数字测图软件制作宗地图阶段,然而传统CAD类软件仍然无法满足宗地图自动制图的要求。随着GIS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制图能力绘制宗地图成为目前的主流技术。利用ArcGIS Engine嵌入式的GIS组件库,开发宗地图自动输出模块,可以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从地籍数据库中提取宗地数据(包括宗地的四至),自动计算并添加宗地图所需的各种制图要素,并且实现宗地图的图形直接输出和打印。(4)建立一个先进的、稳定的、开放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其目标在于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地籍信息处理的信息化程度,使得日常土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同时作为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之一,也为其他政府部门、经济建设部门提供现势性强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成为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系统总体框架

地籍图形信息系统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业务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土地业务的相关性、土地管理的特点,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建设城市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平台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图形管理与办公系统的集成,把业务流程与办公自动化流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政务信息管理。该系统有两条重要的主线(子系统)。

(1)办公子系统,主要是图形管理的流程,只有制定好了科学的图形管理的工作流程,才能最大程度的管理好这些图形,根据各个流程中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工作,把图形数据一步一步的传下去,只要各个流程(岗位)严格按照制定的分工操作,就能完全管理好图形数据.设计的流程依次为:项目接件、属性信息、图形编辑、质量检查、数据入库。(2)图形管理子系统:就是指图形管理的平台,这个平台上要能快速简洁的实现图形的操作,可以进行图形的输入、编辑、管理,以及图形数据的应用,比如输出,统计分析等。

3 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ARCGIS的城市城镇地籍图形信息系统充分地把地籍数据与GIS结合到了一起,将图形与属性相结合,能很方便地控制宗地划分、数据控制等。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和合并。空间数据的编辑包括对矢量图形文件的复制、粘贴、剪切、移动、增加、删除、撤销,以及针对图斑的输入、分割、合并、删除等功能,对栅格图像的裁剪、投影转换;属性数据的编辑包括属性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属性数据结构的修改,以及根据属性数据信息修改图形文件参数等功能。

(2)属性数据管理。

对各种表格进行查看、添加、编辑、删除以及导入已经备份的文件和导出文件表格,同时可以对各种表格进行各种条件的查询打印以及绘制各种图表及根据不同的属性字段进行统计等。

(3)查询统计模块。

查询功能主要实现按图形查询、属性查询、条件查询并浏览的功能。按图形查询,可以在图上用点和范围(矩形、任意多边形、圆)选择任一要素(如行政区、权属单位、图幅、地形要素等)的一个或多个对象,查询其基本属性,要保持图属一致。若显示多个对象属性时用列表显示,并且当单击某一属性记录时在图上显示相应的对象:按属性查询,即以属性为查询条件,查询相应对象的基本属性和图形,由某一基本属性或属性组合查询一个或多个符合条件的对象,并在图上定位显示,同时提供显示多个对象的基本属性。实现对行政区、权属单位、图斑、线状地物、零星地物的查询。

包括地籍日常管理中有关图件的快速查询及由图形到数据表格或宗地属性的快速查询和制图与量算功能。地籍的统计汇总、综合分析及相应图表的输出。

(4)参数设置。

包括中央经线、指北针、图例位置及大小、系统年度、数据路径及公里网颜色等的设置。

(5)管理维护。

包括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有关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删除、输出和历史资料的查询性等。

(6)规范输出。

严格按标准规范输出各类图、表、卡、证及专题图件,如:1∶500标准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土地使用证等,还可以输出用户自定义的图表,如:自定义幅面的地籍图、宗地附图、表格等,另外还可以输出各种专题图件,并且这些图件均可按标准制图规范输出。

4 子系统结构设计

4.1 图形管理子系统

图形管理子系统通过ArcSDE和对Oracle数据库进行访问,在数据库中读取和存储数据。而后,再经过ArcSDE和构造合适的计算和数据模型.通过数据的控制部分及数据的显示部分对图形进行管理。图形管理包括:图像纠正、数据编辑、系统初始化、专题图制作、坐标转换、符号管理、图属互查、时态管理元数据管理,出图、权限管理、数据检查等。其中数据编辑中又包括:基本数据编辑、拓扑编辑、宗地编辑、版本编辑、测绘编辑等。图形管理子系统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4.2 办公子系统

办公子系统通过单点登录可以对土地登记部分、统计查询部分及系统设置部分进行访问操作。其中,土地登记部分包括:申请、变更、地籍调查、审批、公告、登记卡、打印证书、归档等流程;统计查询部分包括:按地类分级统计、按使用权类型统计、宗地查询、历史宗地查询等;系统设置部分包括:系统初始信息设置、系统代码表设置、部门用户管理、流程设置等。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对这些流程进行操作。

5 结语

本章根据GIS的特点,充分考虑地籍信息的特点,将两者的特点相结合,制定出了城市城镇地籍图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和总体的框架,利用ARCGIS平台,对地籍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地籍信息的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潘雨青,陈天滋.基于GML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82-85.

篇3

关键字: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权属调查;

一、地籍测量的概念。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内容。1、根据地块权属调查结果确定地块边界后,参照表10-2设置界址点标志。2、界址点标志设置后,按照下述“二”中的测量方法进行地籍要素测量。3、测量内容:包括区划、权属、地类、地形四要素的所有面、线和点状对象,外加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三、地籍测量的特点。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2)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3)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4)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四、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有何区别。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籍测量: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五、地籍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测量方法:原则上采用数字地面测量,即使用全站仪或其他解析型地面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实地测量测站至待测碎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同时输入待测点图式编号及其相关点的连接码,并采集待测对象的主要属性数据。

精度要求:地物(貌)点测定精度

①地物(貌)点分:地物(貌)按点位精度要求分为三类:

A、类地物点。又称主要地物点,指主干街巷或支巷的拐点和巷侧建筑物的明显角点B、类地物点。又称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城镇明显建筑物角点和村庄内明显建筑物角点。C、类物(貌)点。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貌)点,主要指无法准确定位的地物(貌)点。

②平面精度。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出表1(表略)的对应规定范围。同类邻近地物(貌)点间的距离中误差应不超出表2的对应规定范围。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7.1规定值方宽50%。表1地物(貌)点平面点位中误差(厘米)

③高程精度。地物(貌点)高程精度按表2(表略)等高线间内插点高程中误差要求。表2 等高线间内插点的高程中误

六、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1.要素。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方法。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篇4

[Keyword]: Ground measurement; transformation of squatter settlemen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ownership; the development of;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前言

城市规划过程中,由于历史形成、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使得棚户区改造中的地籍管理非常复杂,在改造中形成很多阻力和困难,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搞好城市发展规划,促进国计民生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棚户区改造的工作必须要做细做好,协调好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促进城市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做好地籍管理中的测量工作,有效的利用地籍管理方法做好棚户区的改造工程中的土地测量,是目前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化解社会纠纷,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 地籍测量的概念与应用

地籍测量是在对地籍的信息统计过程中进行的具有政府行为的基础性测绘工作,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也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地籍测量是以土地权属为基础,对每宗土地进行权属界线位置的测量,计算宗地面积,从而形成一整套基础资料和地理参考系统。它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界址点线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算、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和地籍变更测量,以及在规划开发时的有关测量工作。其服务宗旨是为土地管理服务、为保障土地权属服务、为国家生产和建设服务、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服务、为城镇房地产交易服务,地籍测量是土地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

土地资源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是对土地这种自然要素,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具有利用价值,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在法律规定中,土地资产是作为一种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具有明确的产权关系和排他性,是土地经济形态的表现和资本物的表现。现在城市建筑中,民居建筑的土地资源管理在城市规划改造中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房屋建筑的土地资源一方面是由市民个人出资有偿使用的土地,另一方面它又经过了复杂的环境、人文、历史等发展,其地籍价值不能依据单一标准衡量,因此,就使得城市规划中的棚户区改造时,土地管理工作异常复杂。

地籍资料在统计整理过程中,必须具有可靠性、精确性、概括性和完整性。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首先要对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例如地理位置、范围、行政隶属、用地概况等进行详尽的调查,才能更好的做好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由于城市棚户区的复杂性,调查内容包括变更地籍资料、土地利用分类、初始权属、地籍的区域划分、宗地划分等内容要充分考虑调查摸清,界址认定过程中把握宗地的相邻精度、几何条件等因素。在测量工作中,从事地籍测量的人员应该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必须坚持“权属合法、四至清楚、面积准确”的原则,对统计数据相互校核,准确无误。地籍测量完成后要进行地籍图的绘制,绘制内容包括:宗地编号、利用类别、等级、面积、权属界线、界地点、以及行政区划界线与房产情况,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的最终结果。

三 地籍测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意义

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在棚户区改造中,测量内容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对地籍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以及在地籍测量与调查中的其他信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正确理解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土地管理的角度看,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由于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和棚户区建筑老旧程度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危旧房屋改造的需要,也是实现城市布局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对实现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维护、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基础上,有利于有效协调人与土地关系,把握社会生活中人类社会和土地之间关系的平衡,实现人与人之间、代际之间及地区之间的关系和谐;有利于土地流转之间的平衡;避免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了资源、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把土地的支配和使用本着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目标来开发,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带动经济的可持续性。

2.有利于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对于土地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棚户区改造中加强土地管理,使得土地价值再实现,保护耕地的总量维持平衡,在城市规划中以棚户区改造代替新建土地开发建筑,对于提高土地质量、利用率和生产率等方面,起到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目的。

3.在城市改造中,对规划区域的土地数量、质量进行详细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有利于控制建设用地、农地、特别是耕地数量和质量及其变化,通过严格的调查、监测、预警制度,维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临界水平,并建立科学的地籍管理档案,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控制和纠正。

4.对城区发展规划用地实行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建立土地资产核算制度,科学地评价土地的资产价值,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按照会计核算体系,在进行成本、效益核算时,充分考虑旧区改造的社会价值,除将土地占用成本计入土地资产成本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所造成的环境损失,将其计入成本核算,从而得出土地利用的真实效益。

5.通过科学严谨的地籍测量技术实现了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土地再利用与土地权属变更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在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中有效化解社会纠纷,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四 结语

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法律依据,是一套从实际出发,涵盖变更地籍资料、土地利用分类、初始权属、地籍的区域划分、宗地划分等内容的测绘技术,为改造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和权属变更提供了公平合理的法律依据,是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发挥好地籍测量的作用,必须坚持以为土地管理服务、为保障土地权属服务、为国家生产和建设服务、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服务、为城镇房地产交易服务的宗旨,指导棚户区改造的土地权属再分配关系,切实保障改造区域内居民的土地利益和合法权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篇5

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是一项以地表上的地物、地貌作为表示对象, 并以规定的点、线、图式符号、文字及数字注记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的技术性工作。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的目的是客观而又准确地通过所测地形图的三维空间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为城市的合理规划服务。

2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地籍测量包含着地籍调查和地籍图测绘两方面工作。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中心环节, 重点是搜集和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类型、用途、数量和质

量等地籍信息。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 研究、采集、处理和表现土地权属、位置、形状、数量、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的定位信息, 并以图形

形式加以表示的技术性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资料是地籍图, 它的主要要素是宗地的权属界线, 这些界线有的是可见的线状地物, 也有的是不可见的点位连线等。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籍测量成果、资料的使用功能上, 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在土地管理和土地科学利用方面具有法律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地理性作用。

3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的共同点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都是涉及图形的测绘, 因而在图形测绘的工作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1)测图成果都是大比例尺。

(2)依据的基础理论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测量都是依据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通过使用测量仪器量测角度、距离、高程来确定地面界址点或地物特征点的

平面位置。

(3)遵循的测图原则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测量都遵循着“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从高精度到低精度”的测图基本原则。

(4)测图方法相同。

大比例尺数字测量和地籍测量均是先控制测量、图根测量, 再碎部测量。测量成果输入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5) 采用的投影方式和坐标系统相同

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 5cm/km 时,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图都是采用高斯――克吕格正形投影统一3°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当长度变形值大于2. 5cm/km 时, 当面积小于25测区时, 一般不经投影而采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

(6)采用的图幅分幅方法及编号相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地籍测量的图幅分幅都是采用坐标格网的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整10m )数编码, 纵坐标在前, 横坐标在后, 中间短线连接。

4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地籍测量的不同点

(1)测图目的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是以客观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为目的, 主要用于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等, 应用范围较广。

地籍测量是以权属管理工作为目的, 专门用于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 应用范围狭窄。

(2)工作量不同

地籍图测绘的核心是宗地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利用现状, 它是以反映宗地权属范围的界址点坐标来表达的,地籍图较高的精度要求也相应导致了成图作业方法的高要求, 所以地籍测量比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工作量大很多。

(3)测量点位精度要求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成图比例尺关系很大, 一般是指图上的点相对于实地同名点位的测定精度。地形测量规范要求: 重要的地物与地物轮廓对于附近图根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 6mm , 次要地物与地物轮廓位置中误差不大于0. 8mm。

地籍测量的精度包括地籍控制测量精度和地籍图测绘精度,《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地籍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在图上不得超过±0. 1mm ,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地籍图根控制点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 3mm。因界址点为地籍图的主要因素, 界址点的坐标精度代表了地籍资料的定位精度。界址点的图上位置精度是影响地籍图面精度的主要因素。因此, 在相同比例尺的情况下, 地籍测量对细部界址点的测定精度要求比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时一般地物点的点位测量精度的要求高。

(4)图上表示的内容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只强调客观地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 具体的专业内容往往留给用户应用时自行填补。

地籍测量的地籍图测绘首先应考虑表示权属、权属关系、土地用途等一系列内容。地籍图上所显示的现象往往是地表上看不到或无法直接量测的, 如地籍号、地类号、权属界线等。此外, 地籍测量要求地籍图上所表示的内容与地籍调查所搜集的信息内容必须完全吻合, 并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5)测图要素选择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要表示的是地面上的所有地物、地貌要素, 如地面上的河流、山脉、道路、居民点、地面高低起伏等, 比较详尽。

地籍测量的测图要素主要是地籍界址点、界址线、权属关系、地籍号、地类号、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内容。地籍图上反映的地物较少, 不要求反映地貌。虽然地籍图上也有一些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 但它们是作为地籍要素的一些环境因素而表示的, 起定位和衬托作用。

(6)依据的规范和图式不同

地籍图测绘是以表示地籍调查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平面图, 作业依据是1993 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专门的地籍图图式。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依据是国家测绘局制定的《1 :500、1 :1000、1 :2000 比例尺( 地形测量规范) 》和相应的地形图图式符号。

5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资料与大比例尺地形图

5. 1利用地籍测量资料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籍测量是以坐标数据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作为界标物的道路、水面界线、房屋、各类墙栅等地物都有较好精度的点位坐标。因此, 我们可利用地籍测量提供的房屋拐角点及地物特征点的点位坐标, 及时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 以保证成图的现势性。

5. 2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地籍图

地籍图必须有众多的地物要素作衬托, 才能清楚地表现出地籍要素的位置特征, 缩短成图周期, 降低成本费用, 又能满足土地管理的需要, 因此,它在建制镇、村庄地籍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结语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两者虽然在表示内容上、取舍上各有侧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它们之间却有着割舍不断地联系。在此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对整个城市的各个部门的测绘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测绘,避免重复测量, 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测绘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篇6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本人在长期的野外工程测量中做了一些探索和总结。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

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具体内容如下:

(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测设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

(3)测绘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

(5)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像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由地籍的历史和地籍测量的历史可知,测绘技术一直是地籍技术的基础技术之一,地籍测量技术不但为土地的税收和产权保护提供精确、可靠并能被法律事实接受的数据,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3)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在对完整的地籍调查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地籍测量成果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或其他相关的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

(4)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5)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使土地的利用和权利经常发生变化,而土地管理要求地籍资料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因此须对地籍测量成果进行适时更新,所以地籍测量工作比一般基础测绘工作更具有经常性的一面,且不可能人为地固定更新周期,只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变化情况。

(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7)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具备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三、地籍测量的数字化及成图

(1)要素

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

(2)方法

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3)精度

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4)应用软件

地籍测量为了后续工作的无缝衔接而均使用各自的测量成图模块。这些测量成图模块均为我国的研发人员自行开发,与国外很多专业成图软件或在国外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成图系统相比,在功能与实用性上差距很大。如果只是进行地形测量,在所使用软件方面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成图,或者继续使用原软件,或者将原格式(MapGIS或瑞得图形格式)转为其他成图软件格式。

四、GPS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近些年GPS新技巧的涌现,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各级把持点的坐标。特别是利用RTK新技巧,甚至可以不布设各级把持点,仅根据必定数量的基准把持点,便可以高精度并快速地测定界址点、地形点、地物点的坐标。

地籍测量中利用RTK技巧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地位并能达到请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准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吸收的遮蔽地带,应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篇7

Abstract: our population and relative shortage of land resources of the constant reminder of the fact we "value and reasonable use of every inch of the land" is our country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of the land policy. The land resources in a serious condition, how to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to become the center of the department of land job task. Cadastral i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laws and policies, to the land of the measurement attributes, cadastral quality of high and low will affect the land and subsequent related work. Based on the explanation of the improve cadastral survey of the necessity of quality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dastral link, the hope can promote land management to be scientific.

Keywords: cadastral; Control measurement; The detailed survey; Specific content; Control links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土地为公有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这样的法律决定了地籍测量工作的正规性和权威性,进行地籍测量是根据土地相关法律对土地的各项属性进行登记和测绘的专业性工作,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进行地籍测量应该以地籍调查为依据,应用各种测量技术,在关键和交叉点进行控制,确定土地的位置、大小、界址点和面积等相关属性,并形成地籍图。在目前我国严峻的土地形式下,地籍测量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土地工作者应该提高对地籍测量工作的认识,立足于地籍测量的实际工作,找出提高地籍测量工作质量的方法,为缓解土地紧张局面、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坚实的基础。

1地籍测量的相关内容

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登记、开发和利用需要项目区域最新的土地信息,首先是土地的数量状况,包括土地总量、土地在各部门的分配情况和土地的权属状况。其次,土地的质量状况,包括土地的性质、条件和附属物状况。最后,土地的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的使用年限、权属性质和使用用途等情况。要取得这些详实的土地信息就必须依靠科学、合理、严格的地籍测量工作。

1.1地籍测量的定义

本研究将地籍测量定义为:根据土地相关法律对土地的各项属性进行登记和测绘,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进行地籍测量应该以地籍调查为依据,应用各种测量技术,在关键和交叉点进行控制,确定土地的位置、大小、界址点和面积等相关属性,并形成地籍图。

1.2地籍测量的分类

目前,我国进行地籍测量的方式有很多,按照测量工具可以划分为:光学测量、卫星定位测量和机械测量;按照测量种类可以分为:控制测量和细部测量。根据地籍测量的实际工作本文重点介绍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有较高的绝对精度和良好的相对精度的测量方法,控制测量通过足够的点位密度和方便的点位恢复对整个目标区域进行布控,力求控制网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3提高地籍测量质量的意义

地籍测量的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地籍测量可以通过土地开发和利用转化为各种现实的效益,不但可以缓解我国严峻的土地形式,也可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土地工作,这样的意义和作用要求地籍测量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本着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努力提高地籍测量的技能和水平,高效利用各种现代测绘技术,全力做好各工种和各单位的配合,从而提高地籍测量的质量。

2提高地籍测量质量的环节

2.1做好地籍测量前期的准备工作

我国古代的名言“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籍测量工作同样需要详尽的前期准备工作。地籍调查工作是地籍测量准备工作关键环节,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地籍测量的最终成果。地籍的建立是政府行为,因此,地籍调查工作应由当地的政府进行组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成立以主管行政长官为首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必须责令调查辖区内各级国土部门和行政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地籍调查工作的实施;地籍调查机构对辖区内的地籍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及检查验收,使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有管理上的保证;随着地籍信息化的逐步完善,还要满足社会公众对地籍资料的需求。

2.2做好地籍测量的监察工作

首先,建立健全的地籍测量监察体系,明确对地籍测量的作业、监理、检查进行科学分工,做到各尽其职。明晰监理内部组织的岗位职责和具体分工,通过监理和检查人员的技术指导和检查工作,保证地籍测量的质量。其次,促进地籍测量的程序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将地籍测量工作置于严格的程序控制之下,使作业的主要环节和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有效地把握作业过程中的活动,适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最后,把握地籍测量各阶段的特性,在进行地籍调查工作中要加强对有关确权政策的把握和调查程序的控制,对在地籍测量中,应多进行旁站监理,重点检查使用仪器的状态是否正常,有关仪器的使用是否规范以及操作是否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2.3加快高科技的应用速度

地籍测量工作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许多测绘部门已形成了数字图的规模生产, GPS定位系统、WBGPS-Survey测绘系统和GPS-RTK测绘技术的大力应用,是提高地籍测量的准确度和速度的重要方法。

2.4加强新闻和舆论监督工作

首先,加强于地籍测量项目区域人们群众的沟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在工作中落实为广大人们群众服务的精神,倾听项目区域内群众的心声,正确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加强地籍测量作业人员的思想工作,地籍测量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工作量大,应该支持作业人员有新的办法、思想和感悟,加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一定会提高地籍测量的质量。其三,要充分利用报社、电台、电视台进行全面宣传,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的导向作用争取社会对地籍测量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发挥新闻舆论的力量为提高地籍测量质量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籍测量是政府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登记和开发的重要基础,地籍测量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后续各项工作的质量、速度和效益,是值得土地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的基础性工作。应该针对地籍测量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管理,推进地籍测量质量的提高工作,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局势,促进社会科学稳定发展做出本职上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 A

一、地籍测量的概念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它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要求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二、地籍测量内容

1、根据地块权属调查结果确定地块边界后,参照表10-2设置界址点标志。

2、界址点标志设置后,按照下述“二”中的测量方法进行地籍要素测量。

3、测量内容:包括区划、权属、地类、地形四要素的所有面、线和点状对象,外加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三、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其本质的不同表现在凡涉及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的测量都可视为地籍测量,具体表现如下:

(1)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现阶段我国进行的地籍测量工作的根本的目的是国家为保护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及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借助现代先进的测绘技术为地籍提供了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2)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无论是产权的初始登记,还是变更登记或他项权利登记,在对土地权利的审查、确认、处分过程中,地籍测量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测量技术手段对权属主提出的权利申请进行现场的勘查、验证,为土地权利的法律认定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权证明材料。

(3)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地籍测量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技术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根据土地管理和房地产管理对图形、数据和表册的综合要求组合不同的测绘技术和方法。

(4)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地籍测量工作从组织到实施都非常严密,它要求测绘技术人员要与地籍调查人员密切配合,细致认真地作业。

四、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有何区别。

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即对地球表面的地物、地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置和高程进行测定,并按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和注记绘制成地形图的工作。地形图的测绘基本上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利用航空像片主要在室内测图。但面积较小的或者工程建设需要的地形图,采用平板仪测量方法,在野外进行测图。

地籍测量: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等,并计算其面积,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而进行的专业测绘工作。

五、地籍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测量方法:原则上采用数字地面测量,即使用全站仪或其他解析型地面测量仪器,配合棱镜,实地测量测站至待测碎部点的方向、距离和高差,同时输入待测点图式编号及其相关点的连接码,并采集待测对象的主要属性数据。

精度要求:地物(貌)点测定精度

①地物(貌)点分:地物(貌)按点位精度要求分为三类:

A、类地物点。又称主要地物点,指主干街巷或支巷的拐点和巷侧建筑物的明显角点B、类地物点。又称次要地物点,主要指设站施测困难的城镇明显建筑物角点和村庄内明显建筑物角点。C、类物(貌)点。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貌)点,主要指无法准确定位的地物(貌)点。

②平面精度。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出表1(表略)的对应规定范围。同类邻近地物(貌)点间的距离中误差应不超出表2的对应规定范围。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可按表7.1规定值方宽50%。表1地物(貌)点平面点位中误差(厘米)

③高程精度。地物(貌点)高程精度按表2(表略)等高线间内插点高程中误差要求。表2 等高线间内插点的高程中误

六、关于地形测量与地籍测量的比较

1.要素。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方法。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

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精度。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4.应用软件。目前我省进行的城镇地籍测量及入库工作,所用工作软件基本上为武汉中地公司的MapGIS系统(德州为武汉瑞得),地籍测量为了后续工作的无缝衔接而均使用各自的测量成图模块。这些测量成图模块均为我国的研发人员自行开发,与国外很多专业成图软件或在国外软件基础上开发的成图系统相比,在功能与实用性上差距很大。如果只是进行地形测量,在所使用软件方面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成图,或者继续使用原软件,或者将原格式(MapGIS或瑞得图形格式)转为其他成图软件格式。由于国产软件与国外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在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也将增加一些工作量。

综上所述,地籍测量是有关城市发展建设与经济发展建设的一件重要工作,它的内容与地形测量紧密相同,侧重点又完全不同,在技术上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了解地籍测量的特色,才能使地籍测量技术进一步进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籍测量的最终成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籍信息系统的质量与可靠性。为提高数字地籍产品的质量, 应该在地籍测量的各个时期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精度要求。

参考文献:

[1].孝天文.现代地籍测量[M].科学出版社,2002.

篇9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1.地籍测量的概述

1.1 地籍测量的概念

在进行土地管理的工作的时候,地籍测量是这项工作中最基础的一个部分,而这个部分基于地籍调查,就是通过借助高科技的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系列的调查工作。有关的土地管理部门为了能够对于土地的划分和利用能够有更好的管理计划,有效地得到土地最真实的信息,会招收和培养一些专业的地籍测量人员,让他们通过利用现代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测量手段,从而可以实现对于各种土地信息的了解,包括土地面积数据、土地利用率、土地所有权等几个方面。然后相关的管理部门通过接受这一系列的信息,可以对于土地做出高效的规划利用,这就是地籍测量的主要作用。作为土地管理技术的基础,地籍测量这一专业测绘工作满足了国家和各地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各种其他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为政府和人民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1.2 地籍测量的重要意义

地籍测量工作是具有政府性质的基础性测绘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一种工作。地籍测量关系到热门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关系着国家可以对于土地有更好的统计和利用,所以说地籍测量工作一定要有一个非常严格的检查体系和制度,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也一定要时刻保持着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地籍测量工作,在确保国家的土地税收、土地使用以及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上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实现国民经济计划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地籍测量工作进行强化之后,能够更好地解决现代城镇在规划和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得规划时和规划实施时的工作量可以大大地减少,因此这项工作的结果对于现代房地产开发、城市中工业区的开发以及现代化小区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如何更好地做好地籍测量工作

2.1 建立科学的测量组织

测绘技术在不断地提高,并且各地也都专门地组建了在技术方面更加熟练和专业的队伍。但是,对于这些队伍,各地相关的管理部门要进行统一地组织,统筹安排,充分地调动各个队伍的积极性,加强各个队伍之间的工作配合,从而实现分工合作。各个地区可以成立一个联合测量领导小组,从而可以在有大量的测量工作的时候,可以更好地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联合作战的工作方式。并且在进行测量结果检查的时候,由于有明确的分组和分工工作,可以使得检查的时候有更加明确的目的和更为准确的执行人员判断,这样在出问题的时候也更方便地入手解决。

2.2 运用先进的测量技术

在目前的地籍测量工作中,存在着传统方法与地籍测量新技术并存的情况,因此对于测量手段的选择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传统的测量方法可能更加有经验、有先例,而新的地籍测量技术则是会引用更加高科技的先进技术。但是大同小异,到最后经过这些不同方法测量出来的结果都是要完全地符合规范的要求。只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的人依旧会选用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而对新的测量技术手段置之不理,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和应用,有些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地籍测量的要求了,只有引进更加先进的测量技术才会使得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对于先进的测量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工作一定要做好,这也是在现代的信息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方法趋势。

2.3 解决好地籍边界的权属问题

在大规模的地籍测量工作开展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制定好相关的规定,对于权属界线在相关的例文中都予以明确地解说,从而从根本上去避免产生纠纷的可能性。尽管地籍测量工作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内容,但是地籍边界的法定问题仍然是很关键的,只有有了有说服力的明文规定,才会使得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有保障,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予以相应程度的重视。

2.4 制定确切的检查验收标准

地籍调查结果是由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部分组成的,其成果中不但存在政策性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技术性的问题,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紧密的联系着,而成果又相互制约。在地籍测量的检查验收工作中,一定要制定一个确切的检查验收标准。只有有了明确的检查验收标准,让一切标准都存在一个合格的区间,这是对于地籍测量准确性的最基本的保障。对于地籍测量中的测绘值的检查验收标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到不同的标准要求,视情况而定,要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的条件差异可以做出相应的规定调整。

2.5 加强地籍测量工作人员的培训

对于地籍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地执行合格的上岗机制,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经过相关的专门技术的培训,让他们持证上岗,保障他们都可以单独地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误差的发生,让他们都可以在一个可控的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对知识一直保持一个渴求的状态,那就需要进行定期考察,召开专门的培训会议和心得经验分享交流会,确保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颖的地籍测量理论和方法能够及时地被用到工作中。

结语

总而言之,地籍测量工作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我国的国土管理进行规划的重要工作,虽然现如今会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并且地籍测量是一项繁琐且艰巨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一直保持一颗细心与耐心。相信经过国家、政府与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之后,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会做得更好。

篇10

中图分类号: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367-01

当前,地籍测量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如何以科学的地籍测量方法、利用现代土地测量技术快速准确的对快速变化的城市土地权属界线等进行测量成为了现代地籍测量部门的首要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航空航天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在地籍测量的应用不断增加,这也为地籍测量工作带来了便捷的方法,为保障国家利益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一、地籍测量的现代特点

地籍测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地籍测量是一项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和行政性技术的基础性测绘工作;

(二)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精确、苛靠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地理参考系统;

(三)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测量成果根据的管理要求提供不同形式的图、数、册等资料;

(四)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

(五)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

(六)地籍测量工作具有非常强的现势性;

(七)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八)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应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

二、地籍信息系统的实现目标

(一)海量地籍信息的管理

地籍信息与其他地理信息相比,除具有相当的空间数据工作量(融合了栅格、矢量、图像和属性数据)外,其属性数据量、数据结构复杂性和现势性远远超出一般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因此,地籍信息系统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用信息化手段来管理结构复杂、现势性强、数据巨大的地籍信息,克服手工管理不到位、效率低的缺点,并且把“死”数据变成了“活”数据,从而提高地籍信息的管理效率、使用效率和变更速度,为土地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现办公自动化

地籍信息的另一个特点是日常地籍管理业务和相关的土地管理业务随时都会发生新的信息产生和已有信息会快速发生变更的情况,即新登记产权和变更产权。所以地籍信息系统也是一个地籍管理业务系统,即以前用手工完成的地籍调查、房地产登记、地籍资料的归档查阅等日常工作,现在都可以交给计算机来处理,从而大大提高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提供地籍信息服务

任何一个地籍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把信

息提供给本部门及相关部门使用并进行社会化服务,即系统具有多用途性。地籍信息系统首先是满足地籍数据查询、统计、更新和分析,还应给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管理、产权登记、土地税费的使用征收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给社会和政府提供决策数据。土地管理内部和政府决策的地籍信息服务可直接由地籍信息系统的相关功能提供,而社会化服务则要通过调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专门的地籍社会化服务数据库来实现。

三、现代地籍测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地籍管理要求土地信息可靠,能满足一定的精度指标。所以,地籍测量当然就应有完整的测量原则像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即先控制后碎部、从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一)GPS应用技术的推广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与授时的多功能系统。整个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GPS接收机通过实时接收空间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息,解算接收机所在空间位置,实现米级、分米级及至厘米级和毫米级的定位。GPS为实时、实地、高精度地获取土地利用和地籍管理基础数据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技术手段。

(二)GIS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目前GIS正向着数据标准化、平台网络化、数据多维化、系统集成化、系统智能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互操作地理信息系统是GIS系统集成的平台,它实现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作。

(三)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及地面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四)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和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同上述测绘地形图一样,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桩位置,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

(五)CORS技术的应用

CORS技术进行测图时,只需一人和一台流动站,在要测的碎部点上呆上几秒一钟,在点位精度合乎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把一个区域内的地形和地物点位测定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绘图软件进行内业处理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地籍图。CORS技术测定点位不要求控制点和碎部点之间通视,仅需一人操作,便可完成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

(六)RS应用技术RS(遥感)通常是

指利用飞机、飞船或卫星等载体(统称遥感平台)在距地物几公里到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的高空,通过装载的光学、电子光学仪器等(统称传感器)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载体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经过加工处理开形成遥感影像图(航片或卫片),结合地物的光谱特征来识别和解译它们,从而获得地物空间尺寸和属性信息的一种技术。

(七)“3S”集成应用

可将GPS技术、RS技术和GlS技术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即可向用户提供目标区域空间几何数据、属性数据等丰富的信息,又可动态监测目标区域的变化信息,通过综合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3S”集成技术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以图管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其在地籍测量工作中的不断深入应用是国土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之一。

(八)计算机技术在地籍地形测量中的运用

MAPGIS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图形和属性之间的联系紧密。图形处理功能强大。在其上建立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除了图形处理能强大以外,还提供了一套符合土地系统的解析图形编辑法及十分强大的历史管理功能,解决了图形与属性数据历史信息管理的难题。

结束语

伴随着光电技术、GPS新技术(RTK和CORS)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在测绘中的普遍应用,测绘的作业方式和应用领域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作业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合测绘工作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刻苦学习测绘方面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为我国的测绘工作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伍生,高成发.GP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篇11

前言

测绘技术对于我国整体城镇地籍测量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占据关键的位置,尽量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需要我们对各种测绘技术进行有效掌握,从而使其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1 城镇地籍测量的意义

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采用测绘技术来有效地完成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具体对土地地质情况、土地发展情况、土地规划及建设等问题进行测量,准确对土地境界、土地所属权进行划分。将地籍测量的成果与城市发展情况有效结合,从而制定出城市的建设衣服骄傲,更好地满足城镇土地发展的需求。

(1)通过对城镇地籍测量,能够全面地掌握城镇土地的状况,从而为国家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并充分利用地籍测量数据来制定科学的城镇土地管理规划,更好地推进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2)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应用测绘技术,不仅能够更好记录和掌握城镇的地质情况,及时对地图进行更新,而且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城镇土地开况,促进测绘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3)而且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城镇现代化建设的速度,特别是地籍测量的成果会直接被建筑企业所采用,这不仅降低了建筑资源的消耗,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城镇地籍测量测绘技术

2.1 城镇地籍测量工程中的数字化测绘技术

2.1.1 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引入数字化测绘技术来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地图数字化技术主要依赖于GIS系统,从而完成地图的数字化处理。利用地图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资金的节约,而且工作量也会降低。特别是将地图数字化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建库的难度和建库的工作量,使测绘部门财力和人力投入减少。同时地图数字化技术还具有较强的现势性,精度较高,比例尺能够有效满足测绘技术的要求,能够将工程测绘纸质地图直接转化了数字地图,这其中需要用到数字化仪及计算机,所形成的测绘数字地图能够更好满足生产需求。另外,地图数字化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时操作较为简便,利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或是扫描矢量化的仪器,能够对大比例尺的测绘地形图进行扫描,从而实现自动提取地图的多边形信息,使测绘地衅的数字化处理更具高效性和保真性。

2.1.2 数字化成图技术

数字化成图技术在我国城镇基地测量工作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不仅成图更为经济,而且管理上更为方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设备较为简单,投入较少即能够完成具体操作,有效地规避了传统测绘成图方法中复杂性及投入性高的问题。而且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利用数字化成图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地图的精度,而且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小,数字化成图技术在更新、保存、应用及等方面也能够为管理带来诸多的便利。

2.2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和RTK

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在多个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主要运用RTK作为主要的技术支持。RTK即实时动态,能够在测绘工作中为流动站实时提供测绘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而且坐标定位能够达到厘米级的精度。可以说RTK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属于一种全新的GPS定位测量手段,充分发挥出了GPS在测绘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RTK技术进行城镇地籍测量过程中,主要是由流动站GPS接收机来对GPS卫星进行观测,并对相应信息进行采集,完成RTK测量工作。同时GPS接收机能够接受基准站电台发射的信号,并在接收到信号后进行必要的处理,使其成为基准站测量数据,GPS接收机采用OTF技术来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流动站位置进行准确定位。

运用RTK进行城镇地籍测量过程中,不仅布设各级控制点,在操作上十分简便。而且所测得的地图中的图根点、地形点、地物点等坐标更具精准性。在运用RTK技术进行城镇地籍测量时,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专业测绘软件,而且所测量的数据成果能够直接被施工放样所采用。

2.3 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

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引主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过程中,需要对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GIS本身来讲,其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并将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集为一体。GIS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在结合目前测绘中的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以及分析的同时,还可以将与成果输出为一体的数据流程三维可视化的显示出来。除此之外,GIS技术的功能还包括空间提示、预测预报以及辅助决策等。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即为数据,因此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数据库技术在地籍数据采集和组织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数据库设计时数据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对数据平台进行管理,有效提高数据管理水平,使其与地籍管理要求相适应。

当前城镇地籍测量工程中对地籍测量数据多样化采集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也使数据库技术应用更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有效地保证处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这就必然有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的支持。

2.4 地籍测量中遥感技术(RS)

关于地籍测量中的遥感技术,具体可以从概念、优势以及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远距离对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共外线进行感知,并探测和识别目标的技术即遥感技术,在大面积的地籍测量中遥感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遥感技术具有时效性,其测量数据也具有综合性、可比性以及经济性。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为利用相关技术对地面的基础地理等多方面信息进行获取。

3 结束语

城镇地籍测量属于一种专业性测量,并服务于土地管理工作,能够为国土调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数据支持。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充分的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二者有效结合后,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地籍测量的质量,而且对数字化城市的发展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莉.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篇12

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ole of cadastral survey in towns in the land management. Then it describes the method of measuring the modern digital cadastral advantage, metho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examples in the use of GPS combined with total station instrument of cadastral survey, and summary.

Keywords: GPS; Cadastral Control Survey; l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P271

土地是民生之本,也是发展的基础。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所谓“寸土寸金”。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土地管理在城市管理中显得特别重要。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的基础管理,而地籍调查又是地籍管理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是地籍管理的中心内容,它要保证土地信息的可靠性与精确性。地籍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大量的地籍数据,而地籍数据主要来源于地籍调查工作。

地籍测绘是获取地籍管理信息的重要途径,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测量仪器及技术正经历着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改变。GPS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并成功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种学科,从而给测绘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一、现代地籍测量方法的优势

1.1传统地籍测量缺点主要表现在:

(1)费工、费时:过去测图时,一般采用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效率非常低;

(2)点与点之间必须要求通视;

(3)精度分布不均匀。

1.2现代地籍测量优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籍测量已实现数字化,数字化地籍测量是利用GPS技术、全站仪在野外进行测量,自动计算测站点及细部的方向、距离、高差,并将采集的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采用测图软件进行编辑后,按一定比例尺及图式符号生成数字化地籍图,通过绘图仪输出地籍图。这是一种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测图方法。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1)数字化地籍测量打破了内外业的界线,从首级控制到最终成图,实行一体化作业,并且减轻了室外作业的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

(2)打破了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所需控制点数目比传统白纸测图大大减少,图根控制的加密可与碎部测量同时进行。

(3)测量碎部点坐标的方法除极坐标方法外,还可灵活采用矩形两点法、直角偏距法、平行线法、方向线支距法、各种交会法等诸多方法。

(4)碎部量测时不受图幅边界的限制,外业可不分幅作业,由内业成图时自动进行分幅与接边处理。

二、 GPS定位技术和全站仪测量工作原理

1.作业工作原理

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快速地获得测量点的三维定位坐标值。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接收机架设在已知坐标的参考点上,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流动站接收机在初始后,通过无线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等数据的同时也同步观测采集GPS卫星载波相位数据,通过系统内差分处理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实时求算出流动站厘米精度级坐标。而全站仪虽然属于电子测量设备,除了受测站互通视环境影响外,使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是一门比较成熟的测量定位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测站上架设仪器,通过测角、测边确定测量点的位置,或直接测量待定点的坐标值,是常规的三维极坐标测量方法。

2.测量坐标系统转换

GPS卫星观测的坐标系统为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而我们在平时的测量工作中通常使用的是国家标准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这样就存在一个坐标系统的转换问题,坐标转换根据工程特点进行有七参数或三参数的转换。

全站仪测量不涉及到参数的转换问题,如果需要转换也是控制网坐标系统的统一转换,与测量仪器无关。

三、工程实例

3.1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地籍测量主要任务是测绘地籍图和测定界址点坐标,为了保证测量成果达到预期精度要求,应根据测区的范围、特征、测图比例尺及其他因素,建立相应的地籍基础控制网。

3.1.1坐标系选择平面坐标系

3.1.2GPS平面控制测量

(1)现场踏勘选点

在测区附近有多个GPS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保存完好,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在进行选点的时候应将待测GPS点位尽量选埋在通视条件良好、易于保存、交通便利、便于架设仪器的地方;视场周围15°上无高大障碍物;尽量远离无线电发射源、高压输电线;周边无大面积水域,点位标示按规范要求设置,并作点之记。

(2)外业测量

GPS接收机是实施测量工作的关键设备,本次控制测量使用的是双频GPS接收机,按E级网标准进行。在使用仪器前经过全面检查,使用的仪器也有检验资料。通过星历文件预报观测时间内可见卫星的状况,利用卫星信号最好的时间段进行外业观测。在进行外业测量的时候,我们首先将两台GPS安置在附近的已知GPS控制点上,其它五台GPS放置于待测点上。卫星高度角为10°;采样间隔为5s,测两个时段,每个时段50分钟。

(3)内业处理

外业测量结束后,我们开始内业处理。首先处理全部基线,存在不合格的基线,我们进行单独处理,然后进行网平差,最后输出报告(如表1)

3.2高程控制测量

本次高程系统采用国家相关的高程基准。设置的水准路线是四等支水准路线,采用往返测的方式进行。读取中丝和上下丝,计算视距和高差。经过高差闭合差的计算(结果,满足条件),得到各个平面控制点的高程,如表2。

2.3地籍碎部测量

地籍碎部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界线、权属界址点坐标以及面积量算和地籍图绘制。我们在进行碎部测量的时候采用的是徕卡全站仪。首先进行了界址点坐标的测定(如表3),然后进行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绘制(如图1),最后进行面积量算。

3结束语

从本次地籍测量可以看出,GPS和全站仪在测量过程发挥着各自的优点,确保了地籍测量的顺利完成。GPS技术具有精度均匀、全天候、选点埋石灵活等优点,显著地提高了地籍测量首级控制网布设的精度和效率;而全站仪能够高效率、高精度地测量各个界址点的坐标,通过CASS软件绘制电子图,精确地计算宗地面积。

参考文献

[1] 孙紫英,郭晓虹.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地籍数据库模型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18)

篇13

地籍测量作为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基信息。运用先进的GPS测量技术可以准确的测量出土地位置的界限,大小以及坐标。这种技术的运用,给土地管理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便捷,满足了土地管理部门以及有关部门的需要。随着对测量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对于地籍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测量技术的创新,新的测量技术才能不断改进测量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RTK作为GPS测量技术的新改革是一种动态技术能够满足测量精准、快速的要求,是一种适应时展要求的技术改革。

1 GPS技术概括

GPS作为一种定位系统,对于各种领域的应用都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的测量系统相比,GPS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对于难度系数大的测量工程也能够通过GPS的运用得到解决。

1.1 GPS定位原理

GPS作为一种先进的定位系统,它主要的原理将一颗卫星作为已知位置,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来的信息,算出距离作为基本观测量作为定位。通过天空上的四颗卫星发来的信息,传到GPS接收机上,使用伪距离测量方式或者载波相位测量,排出一颗卫星不正确的位置,然后确定接收机的位置,通过计算做出三维坐标系。运用这种原理测出的数据精准、误差小对于各领域的使用都有很大的帮助。

1.2 GPS技术的特点

传统的测量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与物力,不仅工作效率很低,而且非常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GPS测量技术是一种简单的、测站之间无需通视的简单操纵系统,这样就降低了工作难度,定位准而且测量出来的结果准确度高,避免了重复测量以及测量之中由于外界因素影响带来的误差。在地籍测量中的使用完全可以满足土地管理的需求,有效地改善了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2 GPS地籍测量要求

地籍测量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地籍的信息,满足相关部门的需要,为土地管理提供相关精准、可靠的数据作为档案备份。GPS在地籍测量上的运用是当今测绘技术的一种集成表现对测量有一定的精确要求。

2.1 地籍控制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土地的界限需求精度的方式,然后通过仪器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测量原则测量出在规定的测区内的控制点的分布情况。一般有以下两种测量包括基本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对这两种测量都有基本的精度要求。而精度指标是一种衡量GPS网技术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测量的过程以及结果比较得出测量技术的可实施性。地籍测量的精度是根据界限的精度以及地基图的精度而产生的,对其误差要求也比较高,为了减少地籍测量中误差的较大导致影响土地的管理工作,根据《地籍测量规范》对地籍控制点相对起算点的误差要求很精准,上下不超过0.05m才能满足地基测量的精度要求。

2.2 地籍碎部测量精度要求

地籍碎步测量一般是指局部区域、范围很小界址点、坐标的测量,包括土地的界限、权属界点、房角、围墙、路、海岸、滩涂等物测的测量。然后去内业连线就可以达到所需要求。对于界址点来说,根据地域的面积很大以及各地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要求的精度也不同,一般界址点都是都是运用测量手段获取界址点的坐标信息,然后用数字表达出地理位置的准确方位,是地块地理位置的依据。界址点的坐标对于土地权限有着法律的保护作用,如果遭到破坏或者外界因素的影响,会用测量放样的方法使界址点的坐标回复原本的数据。现在一般对于碎步测量都是用的GPS系统中RTK测量技术,这种技术一般都是在现场直接进行数据的处理,不需要返回业内进行处理,不仅减少了作业量,而且对于数据的精准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3 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实际运用

随着测量工程的不断进步就需要应用新的技术来满足在工程中遇到的难题。一般户外的测量会给工作者到来很大的麻烦,所以通过测量技术的发展,GPS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户外测量带来了很大的便捷。它的快速动态系统能够计算出所需坐标,然后记录数据。与传统的测量系统比较有了很大的改革,特别是用途发面,GPS目前在各种领域内都有一定的使用,包括海、路、空的各种应用。主要是由于GPS的测量不需要站点之间的通透,这样就能独立高效的完成任务。

3.1 运用GPS测量定位网的设计原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