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篇1

社会实践是高职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高职生择业、就业、创业的前提。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和培养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能够就业、创业打下一个坚实地基础。

1.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涵义

所谓实践能力,就是实践的能力,反映个体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它反映个体主体性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一般实践能力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一般领域中,其能力包括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是解决各种综合性问题的基础;专业实践能力是从事特殊或专业性实践活动所必备的能力,解决专业领域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则是指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和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高职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高职院校突出以实践能力为本的培养模式,顺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以致用,深入实践”,高职生的学习重在实践,这对增强综合素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指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高职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首先,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强高职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是个体对自己以及对他人的行为做出推测与判断所具备的某些心理条件。80后、90后的学生从小在溺爱中长大,“蜜罐”里泡大,即使在学校,老师也是对孩子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所有人围绕着他转,学生一旦面临困难就无所适从,这就使得中国的年轻一代在对社会认知上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是让高职生以一个“准社会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因此,许多工作就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许多问题需要自己独立解决,而不是一群人帮助他解决困难,这就使得他对社会、对自身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独立生活,独立生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练自己;其次,社会实践可以培养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由于很多社会实践活动不是高职生个人孤立地进行的,他必须与各色各样的人员进行交往,只有学会交往,才能正确处理、协调好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工作效率和事业成功。

3.提升高职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途径

为了提升高职生社会实践能力,笔者认为,主要从专业能力培养、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实践成果交流以及管理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促进高职生长才干、讲奉献、树品格、精专业,增强社会责任感。

3.1高职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不仅是一种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应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高职生假期社会实践更应该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专业是高职假期社会实践的目标之一。只有这样高职生才具有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工作能力。

因此,需要积极分析研究社会实践与专业、企业的结合点,更好地搞好高职生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的对接。我们应在高职生社会实践立项中寻找与行业企业的切合点,调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探索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才能真正地做到社会实践与专业的融合,达到社会实践增长学生专业能力和水平的目标,使学生更快地成为合格的生产一线需要的人才。

3.2加强就业和创业教育,提高高职生实践能力

以培养和提高高职生实践能力作为突破口,加强高职生就业和创业教育,将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结合起来,从而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增加高职生就业机会。高职需要应该加强实践教学,重视顶岗实习,引导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是高职学院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包含实验、实践、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1]

3.3交流社会实践心得,强化社会实践效果

不论哪种形式、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要注重最后的总结和交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报告会、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让高职生交流社会实践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扩大社会实践的成果,带动更多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分享社会实践的成果,提高社会实践的效果。同时,通过表彰先进和优秀实践个人的方式,扩大社会实践的影响,并在全校掀起参加社会实践的热烈气氛。

3.4构建高职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高职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主要从组织管理机制、全过程参与、全员参与和建立社会实践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构建,确保社会实践工作长期、有序地进行下去。

3.4.1建立全员参与的组织管理机制

学校党、政部门要成立高职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担任组长,党(校)办、院团委、学生处、教务处、保卫处等单位为成员。其职责是部署高职生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指导思想、实施方案、步骤和内容、划拨经费、制定考核办法等。同时各二级院系成立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由院系团总支牵头、党总支、教研室、学生会派代表参与、负责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只有这种上到校领导,中到专职教师和辅导员,下至普通学生,全体参与,才能解决高职生社会实践的全员性问题,才能解决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问题。

3.4.2建立全面参与的管理机制

全面参与是指轮岗作业,即拓宽实践项目。目前,在高校高职生社会实践的活动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参加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一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回报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开展一次社会调查;读一本好书;参加一项文体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如家教、货品推销员、餐饮店服务生等等。

3.4.3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实践的服务保障体系

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社会实践服务保障体系。[2]要建立一个部门、一套完整管理制度,保障高职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高职生的社会实践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同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为学生维权,在实践过程中与用工单位发生劳务纠纷、受伤或者发生安全事故时,学校要有具体的部门出面与用工单位交涉,尽可能的确保学生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总之,各高职学院应该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下转第50页)(上接第9页)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育人方法途径为基础,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加大实践教育经费投入为保障,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科]

篇2

一、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一)社会转型的需要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过渡的过程,同时,也处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过渡的过程,是我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建设现代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点培训机构之一,因此,高度的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加强对高职院校教育的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了教育和经济、行业的紧密联系。国家把职业院校的发展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的规划,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规模化、专业化。

(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放在教学首位,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能力的培养就要求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自己主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开办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需求,建设出一条生产、建设、服务以及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机制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一)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高职教育加强和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高职院校要想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就要加强和企业之间多个领域的合作。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加强和企业之间的项目合作就是承接企业的各种项目,为企业的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学校创建起符合企业要求的实训基地,注重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对学生科学技术的培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之余,举办各种创意大赛,让学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设计出自己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二,加强对学生企业文化的培养。为了学生能够在毕业以后更好和更快的融入企业,企业可以把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带进学校,派企业的专业讲师或者是相关领导到学院去进行培训。为学生讲解企业的创建背景、企业主要的内部结构、企业的文化等知识,把企业的文化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学生指明学生在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让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为今后在企业中的发展目标更好的奋斗。

(二)政府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篇3

1高职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分析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生活环境方面,宿舍同学来自四面八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方的学生肯定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脾气秉性、不同的个人爱好,在同一屋檐下过集体生活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有了矛盾,如果不及时解决矛盾,不加强学生集体生活方面适应内容的指导,学生很可能会产生集体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从而形成集体生活适应障碍。在学习环境方面,我们的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会面对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的情况。在中小学,我们的学生会受到父母全方位的关心和照顾,每天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天就是忙着学习和考试,学习的模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到了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再也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习之余,必须学会自己叠被子、洗衣服,生病时必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有些学生会觉得无从适应,觉得除了学习突然增加了很多事,不知该如何处理学习与其他事宜的关系。此时,如果不加强学生的适应性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产生适应障碍。

2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

从高职学生自身来讲,部分高分学生会对现在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抱有遗憾,觉得自己的高考分数可能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或专业;部分低分学生则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觉得高考成绩很差,即使上了大专将来就业也很困难,更找不到好的工作,还不如高考结束就直接去创业上班,还能早挣几年钱,现在来上学是因为父母要求的,不是自己自愿的。如此一来,学生就不会有学习动力,也就没有学习目标,没有了目标,学习就很难坚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厌学的倾向;部分学生觉得寒窗苦读十年,只为一次高考。考上大学后,学生理所当然地觉得是歇口气放松放松的时候了,没必要像高中那样努力认真了,一旦有了学习上的懒惰思想,学生就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目标不明确,从而形成职业生涯模糊的状态;相对中小学,部分新生抱怨大学的课程太多,但课后又觉得无所事事。而老生尤其是大三的学生,面对大学的大部分课程基本修完,每天几乎没课,对于大片的空余时间不知该如何利用,无所适从。而这些恰恰都是学生缺乏自学能力的表现。

根据以上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的研究分析可知,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高职院校要实现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从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两方面入手。

二提高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大学阶段是高职学生成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全面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学会独立生活,学会主动学习,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进而为将来适应社会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提高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关系着每个学生一生的发展和成功,因此,作为高职的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慢慢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与同学、室友相处,遇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应从大局出发,少数服从多数。多参加学院、班级的集体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积极参加院学生会或系学生会活动,培养自己综合素质。老生可以积极竞选大一的副班主任,协助大一的班主任老师完成班级的各项工作,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难时,才能有自信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2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学生尤其是高职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变一次性学习为多次学习和终身学习。以我们学院网络技术专业的Web前端技术这门课程为例,我们是这样来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首先,按照目前企业岗位“web前端高级工程师”作为岗位能力需求,Web前端技术这门课程选取了当前比较流行的电子商务平台———叮当网上书店作为课程导入项目,而整门课程的实施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导入课程教学,将整个项目又分成了十一个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明确每堂课的任务,让学生带着每堂课的任务来学习和实施每堂课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每堂课每个任务的实现又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这样就缩短了学生就业与职业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能更自信地就业,从而更有主动学习的动力。其次,这门课程选取叮当网上书店这个项目,主要考虑到学生对网上购物的整个业务流程比较熟悉,对每个页面的设计有一定认识和理解,对每个页面的流转也比较熟悉。另外,这个项目也是学生后续课程模块PHP、ThinkPHP课程的项目,让学生能够有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高。再次,在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基于工作过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原则,将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全盘重新设计和安排。在设计篇中,加入了PS环节;在结构篇中,重新选取和调整了xhtml标签,做到理论够用即可;在样式篇中,按照叮当网上书店首页效果从上往下实现过程,调整了CSS部分教学内容,并且基于行业标准,强调了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如此让学生尽可能地学习到行业的最新技术,缩短就业与职业间差距,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最后,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我们是这样来进行过程管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我们的学生往往是课前不预习,课 堂的理论知识环节不听,然后又听不懂,到了实训环节,实训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不会做就只能抄,课后又不巩固。针对学生这样的学习特点,我们是这样来因材施教的。实训环节不知道做什么,我们提供足够详细的电子讲义,让学生学会查阅文档的能力;学生不知道怎么做,通过项目组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学生将来进入企业必须具有的能力。每个项目组有组长和副组长两位同学,分别负责组内2至3位较差同学的辅导工作,保证所负责的组员当日任务的基本实现。当然两位组长也要及时与老师交流组员存在的问题、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及建议,如此培养学生具有项目组长的能力。如果学生还不会做,我们提供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参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为学业和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将来适应社会提供一个“通行证”。在社会适应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学生应化被动为主动,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适应社会,站在社会潮流前沿,而不是等着社会来适应自己。

参考文献

[1]韩翼祥,常雪梅.大学生心理辅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073-04

Intrinsic mechanism for campus sports culture to enhance the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s

FU Qiang1,JIN Lin-qun2

(1.Zhe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Hangzhou 310018,China;

2.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Hang zhou 310012,China)

Abstract: Basing the medium on self,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mpus sports culture and social adaption ability. Campus sports cultural edification received by higher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forming positive self expression and achieving self harmony, while self harmony is conducive to forming excellent campus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is close and very steady: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increases whenever self achieves harmony, or decreases otherwise; campus sports cultural refinement received by higher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an promote self harmony and thus enhance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campus sports culture;self harmonious;society adaption capability;higher vocation college student

从1980年初建立职业大学到现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职业人才,它是和普通高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它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这就决定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生涯之前,就有意识、有目标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3种渠道[1]。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高等体育教育的延伸体,是深受年轻学生喜爱的重要文化内容,它已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今天,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是巨大而无可替代的,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众多文献讲述校园体育文化价值中也提到学生受到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提及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2-7],但是从未有研究揭示两者真正的内在机制。本研究以自我为中介分析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1 校园体育文化与自我的关系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环境中的文化形态,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精神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层[8]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器材、体育雕塑等与体育有关的物质实体。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层是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的总和,包括高校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情感、体育道德、体育理想、体育行为风尚等。体育制度文化是通过人的行为活动或行为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规制、守则,包括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管理、业余体育竞赛、健身锻炼、各种体育组织、体育知识普及和体育交流等全方位的制度。“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直觉与判断,并产生情绪体验,它包括事实和价值判断。“自我”具有层次性,将自我分为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其中学业自我包括数学等具体学科领域,而非学业自我包括社会、情绪及身体自我[8]。校园体育文化从自我的各个层面来促进高职学生的自我,而自我达到和谐也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

1.1 校园体育文化促进自我的发展

1)校园体育文化提升学业自我。

学业自我指数学等具体学科领域文化知识的学习后对自己的知觉,它被自己行为的反馈与归因、他人的评价所影响,包括智力、态度、意志等等。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各种体育活动有益于大学生智力发展。人的许多高级思维功能取决于人的右半脑,由于大脑对身体的感觉和运动是对侧支配的,而体育锻炼又能经常活动平时较少活动的左侧肢体,所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挖掘大脑右半球的智力潜能,发展人的智力[9]。李建明等[10]研究发现适当的运动和适宜的文娱活动可减轻学习引起的紧张,改善机体协调性,促进思维和提高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业自我。

2)校园体育文化提高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需要人际认知与适应及社会规范和角色认知。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来看,高职校园中的体育场馆、体育社团及各种体育活动,为高职学生交往提供了机会;其次校园中的体育场馆、体育氛围,其背后隐藏着相当大的教育意义,它对高职学生起着感召作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11-14]。从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来看,学校制定的许多体育工作管理规章制度,高度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体育竞赛,使得学生在参与中体验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同时也给高职学生提供一个社会角色演练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社会规范和角色认知。

3)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情绪自我。

情绪是个体对本身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短暂而强烈的反应,是一种主观感受、生理反应、认知的互动,包括正面或负面情绪,情绪自我就是对正面和负面情绪的认知。美和尊严是良好情绪体现重要指标。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曾评价体育文化价值:任何一个研究过古奥运会的学者都会发现其深远的影响在于美和尊严。体育这种“美和尊严”内在价值体现,使得每一个在校园体育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熏陶下的高职学生心灵得到感化,情操得到陶冶,学会敢于并善于正视自己,面对他人的态度和智慧,同时能够尊重他人和自己。校园体育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实现,研究显示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体育活动可以改变学生优柔寡断、孤僻抑郁的气质,树立自信的人生态度,同时运动员的矫健身姿与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使学生感受到人类的生命力与进取力量之美[15-17]。同时有研究发现,在有竞争性的、开心的并且有节奏的体育活动过程后,会让人产生意想不到的短期情绪效应,进而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18]。

4)校园体育文化提高认识身体自我的正确性。

身体自我亦或身体自尊,是对自己身体能力的评价,包括对自己的相貌、身高、体重、运动能力等方面的看法。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从不同方面为增强学生的身体自我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发现:参加体育活动者较之不参加者有更高的身体自尊,体质良好者倾向有更积极的身体自尊[19];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高于非运动参与者[20]。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学生通过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刻苦练习,塑造出健美的体魄,增强自身魅力,提高身体自尊,经过教师的指导在掌握高难度的动作过程中体验超越自己的成功;在体育比赛中品尝战胜对手的喜悦,这些都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自我,促进自我的整体和谐,为成功地步入职业领域打造基础。

1.2 自我和谐发展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

高职学生自我达到和谐发展,就会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从而产生和谐的情绪体验,并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根据自我影响机制,社会和环境固然影响了高职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但是自我调节理论认为这个评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了关键性的动机变量与自我过程。能力动机理论认为个体对自我的知觉可以影响动机,从而影响其体育活动参与[21];孙延林[22]研究发现男生自我决定动机是参加体育活动的正相关预测指标。因此分析认为高职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在体育精神的熏染下建立了和谐的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强化和刺激参与体育活动、规范自己行为的动机,促使他们更多的去锻炼身体,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学校也因此会加强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更多的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校园的向心和凝聚力,影响和规范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

可见,高职学生校园体育文化和自我的和谐形成良性的循环过程,两者呈现互为促进的关系,校园体育文化对自我的发展关系重大。

2 高职学生自我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

关于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众说纷纭,难以确定。本研究所说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角度,根据社会的需求、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让学生具备积极应对,及时改变自身的属性、功能,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强适应外部社会变动的能力。根据社会要素,认为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环境适应取向、人际适应取向和社会文化(主要指社会精神文化)适应取向,具体来说包括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社会规范与角色认知和人际认知与适应、合作与竞争和耐挫折力等方面。众多研究发现自我与社会适应关系密切,也相当稳定。王楠[23]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与社会适应有显著相关,自我概念对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概念越高表现在学习适应、情绪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校园生活适应(社会规范于角色适应)等社会适应越高。自我同一性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24]。高职学生在建立正确的自我后,使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的统一与协调,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增加。当个人认识到知觉的自我与经验的自我之间有差距时,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的状态,社会适应能力随之下降。自我能力感也叫做自我效能,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李保娜[25]研究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高职生在学习方面较为自信,并且在学业上获得的自信会泛化到其他行为和领域,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适应新环境,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而社会适应就要认知社会的各种角色,社会自我水平高的人,在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经验相对较多,也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取角色的认知,从而更多的去认知社会环境中各种角色,确立自己真正的角色地位,从而提高社会角色认知,进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情绪自我包括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认知及控制,它对社会适应能力也影响较大,郝宗英[26]研究发现情绪感知对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情绪调控和对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有较高的预测作用。一般情绪自我水平较高的人具有较理智且稳定的情绪,能够及时感知到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新状况及其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并合理运用这些情绪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同时能够很好地识别及调控他人的情绪,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相应的社会适应水平也较高;而情绪自我水平较低的人,一般缺乏对自身情绪的正确认识,常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自信心不强,人际交往较差,合作与竞争能力也较弱,社会适应能力相对偏低。此外身体自我对社会适应能力也有密切的关系,身体自我水平越高,对自我身体的认知程度也越高,提升显示或展示自我的能力也越强,从而也增强了自信、客服主观认知偏差,有助于产生人际吸引,同时能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并在潜移默化中使思维变得富有理性和弹性,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而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军[27]研究发现:人际交往能力对自我和谐状况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不良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引发自我的不和谐。因此以上认识,发现自我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也较为稳定,较为密切。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下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表现,达到自我的和谐,而自我的和谐有助于形成优良的校园体育文化;其次自我和社会适应能力关系较为密切也很稳定,众多研究也证实自我达到和谐,社会适应能力也随之增加,反之就下降。因此,校园体育文化促进自我,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培根,林虹. 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9):83-85.

[2] 刘建国,范秦海,朱云波,等. 华北地区普通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 体育学刊,2006,13(1):95-96.

[3] 肖丽琴.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 体育学刊,2007,14(2):79-82.

[4] 李树旺. 体育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证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09,30(6):71-75.

[5] 曹政玉.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文价值功能及建构途径[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0):236-238.

[6] 魏琳洁. 校园体育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之研究-以独立学院为例[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7] 王慧,韩立森. 论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层次性及其功能解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91-93.

[8] 顾春先,邬红丽,肖波. 何文涛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 体育科学,2010,30(8):41-48.

[9] Stuart Biddle. 心理学在锻炼及与健康相关的相关身体活动中的应用[J]. 体育科学,2000,20(4):71-74.

[10] 李建明. 医学生参加文体活动与学习成绩的相关分析[J]. 医学教育,2004(2):71-74.

[11] Berger B G,Cinman M A. Exercise and the qu ality of life[G]//Singer R N,Murpherm,Tennantlk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 sychology.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3.

[12] 喻坚.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 福建体育科技,1997(2):52-54.

[13] 赵纲. 体育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114-116.

[14] 黄晓波. 培养大学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及途径[J]. 体育学刊,2012,19(1):82-85.

[15] 胥万兵. 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自我和谐发展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7):83-85.

[16] 尹剑春,柏建清. 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初中女生身体自我概念、状态焦虑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09,16(9):78-82.

[17] 邱芬,季浏,崔德刚,等.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情绪健康的调节作用[J]. 体育学刊,2011,18(2):86-90.

[18] 殷恒蝉,傅雪林. 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 体育科学,2004,24(6):37-39.

[19] 曾芊. 广州、澳门两地部分中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比较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41-43.

[20] 何颖,季浏. 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对大学生抑郁水平、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及验证中介模型[J]. 体育与科学,2003,2 4(4):58-60.

[21] 任未多. 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 体育科学,1997,17(3):75-81.

[22] 孙延林.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和自我决定理论:年龄和性别的差异[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7):78-81.

[23] 王楠. 大学生自我概念、亲社会行为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4] 陈晓,李爽. 青少年劳教人员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尊、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3,21(7):45-47.

篇5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85-02

1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对高职院校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

总理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注意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准入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结合起来,把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和技能型人才的选拔结合起来。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经指出,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它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正所谓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教学机构,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服务的职能,提升有高职特色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新时期对高职院校的客观要求。

2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四种类型。由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责。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经济服务。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在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高职院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内容。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职业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培养、系统培养和多样化培养的理念,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服务整个区域经济的层面上来。

3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作为新经济形势下的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必须要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真正满足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要求,完成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

(1)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为中心,准确的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始终坚持以培养服务于社会第一线的应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主动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和地方生产的要求。吉林交通职业学院被列为骨干院校建设以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低碳经济发展和寒区交通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主动适应吉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培训专题进行调整与优化,构建模块化的课程和培训体系,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将训练内容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强调理论、实验、实训、模拟和工作岗位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和培训内容,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课程和培训体系的模块建设不仅仅是为院校的自身教学单一服务,也充分考虑为社会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而服务。一方面,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针对对口院校开展技术支援,进行师资培训。发挥资源优势,带动相关院校资源发展。提高对口支援水平,制定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面向社会的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主要面向区域领域的相关行业企业和其他从事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开展高技能、新技术的培训,利用骨干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能力,成功与社会搭界,共同建设职业培训基地,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新经济形势下的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必须为社会提供能够满足相关专业人才终身学习需要的条件和场所。

(3)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骨干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的满足新时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为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既要有必要的基础理论,又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要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是核心,也是强校之本,发展之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为适应专业结构调整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近几年,学院以创一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主线,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努力建设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学院设立了改革发展创新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研、科研活动,较好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研科研成果逐年增加,逐步显现出“参与人员广、实际联系紧”的特点。从2008年至今,已确定承担基金立项105项,极大促进了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其中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是与工程实践联系非常密切的应用型研究,可以在行业和企业直接应用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学院利用本院的人才优势,面向行业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建设。与本地区相关单位共同搭建研发平台,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通过流程再造,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与企业成立校企合作信息港,人才培养资源库等新型合作方式,真正达到了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为相关企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真正成为职业培训的基地。

(4)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学院建设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重点专业建设拉动专业群的发展,学院先后探索并实践了前厂后校模式、前校后厂模式,并在2009年学院牵头成立了由72家企事业单位和院校组成的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实行“校、企、管”(学校、企业和管理部门)结合的模式,成为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方式,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激发了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共同设立优秀技能人才奖学金等多种合作方式,充分发挥了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的优势,使其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布局指导”等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在整个共建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总之,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社会责任。在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要根据各自院校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06-02

目前,我国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社会服务已成为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然而不同类型高校因其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方向不同,因此其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有所区别。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其社会服务功能定位于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另外高职院校因其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其社会服务应考虑所在地区的实际需要。只有服务于地方社会服务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才能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在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也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渐成熟。然而高职院校对社会服务方面不够重视,其相关的政策及制度不够完善,而且缺少政府方面的支持,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发展缓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在经济危机的今天,社会的需求就是高职院校进行社会服务方向的坐标,同时也是培养人才就业的参考。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缺少政府政策支持。高职院校由于科研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未能解决企业技术一线难题,学校与企业无法建立互补的合作关系。因此,学校与地方产业、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难以形成紧密的合作伙伴,制约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另外,大多数高职院校属于行业办学,其外联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校与政府的联系不密切,政府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学校的科研、教科成果未能被政府采纳,难以转化为有助于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打击了教师从事教研、科研的积极性,阻碍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

2.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知识陈旧。社会人才岗位的需求决定学校专业的设置,只有根据社会专业人才需求、特别是地方经济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及课程的设置,才能更好为社会提供所需的服务。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专业类型较少,人才培养方向单一不能按照地方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行业、重点企业对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课程知识陈旧,未能及时更新,而且重“教学”轻“实践”,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生掌握的实操技能有限,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3.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缺少激励机制。部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与企业的联系较少,认为开展社会服务与己无关。另外,学校缺少社会服务方面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进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教师都是关起门来搞科研,其所得到的科研成果往往以论文的形式发表,未能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不利于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发展。

二、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

1.转变办学理念,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大学的社会地位和公众形象不仅取决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水平,更多地来源于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力和影响力。学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得到社会的承认、信任和支持,更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办学理念,把握好学校的办学定位,形成办学特色,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强化社会服务意识,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在办学过程中主动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寻求合作服务项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2.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转变教师观念,纠正教师闭门搞科研的做法,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将企业生产一线前沿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带入课堂,更新课程知识,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

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充分运用社会服务的政策导向作用激励广大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创设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引导教师积极承担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各类项目,调动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参与企业服务、技术改造等横向项目实行科研政策倾斜,在职称评定、选进评选等优先考虑。

3.加强应用型研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加强应用型研究。整合学校资源,构建以“专业为依托,学院为纽带,企业为对象”的全方位技术服务平台。引导教师从企业寻求课题,以解决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不能满足于论文和著作,要承认技术推广、技术应用和技术革新的学术价值和经济效益。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了解、调查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技术需求,为教师确定科研方向提供指导,鼓励并帮助教师接受地方有关部门或企业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承接企事业委托的纵向科研项目,搞好协作攻关,另外,学校科研课题立项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面向地方企业、行业需要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

4.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加深与地方龙头企业的合作,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等,开展有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推动学院科技人员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教师将从企业生产一线获得先进知识与技术融入整合进教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各类高技能人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三、总结

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推进社会服务有利于教师队伍的锻炼,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及科学研究水平,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服务社会、谋求发展”为原则,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强化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金彪.浅析提高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现实意义.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6)

2.杜佩莲.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不足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2)

3.刘兴友.主动适应,准确定位,提高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河南教育(中旬),2010(11)

篇7

1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纲要精神为指导,重视和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力。高校教师是承担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主体,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层面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教师利用自身的特长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以及开展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服务等,并通过社会服务的过程实践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职能的延伸。高职教师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获得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2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因素

21教师对社会服务工作意识淡薄

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影响,教师的职能甚少有社会参与方面的内容,部分教师认为做好校内教学工作就足够了,对于提供社会服务缺乏热情。而关于社会服务这个现代大学的职能之一,国家政策出台的时间并不太长,部分教师对此认识还不充分。他们意识不到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进行社会服务,意识不到能进行良好的社会服务是一个合格高职教师必备的素质,意识不到社会服务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意识不到社会服务能促进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之一是向社会提供企业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应是教学领域专家,还应是企业行业专家,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

22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有所欠缺

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拥有较强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少专业工作生产实践经验,部分教师出现了教、学、做脱节的情况,使得高职教师进行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不强。这就导致:一方面社会服务内容较单一,开展员工培训多,而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则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有的社会服务效果不佳,缺少实践经验,导致内容和方式不能与企业有效对接。另外,在于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师的工作多以校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为主,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因此也导致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滞后,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教学和科研上。尽管教学和科研也可以间接服务于社会,但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不能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优势。

23激励机制缺失

高职院校内外部缺乏有效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2010―2015年)》中指出:“建立和完善专业教师评聘与评价制度,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纳入职称评审、聘用和绩效考核。”“高职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制定并实施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实施办法,将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指标,并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但实际上,对高职院校师资的资格认证及职称评定等工作,绝大多数仍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标准及办法。评职称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与论文、课题、论著的数量、质量,而非专业技能和技术资格。这就导致高职院校教师为了评职称一味追求高学历,写论课题,而偏离了高职教师应有的双师型专业发展轨道。从内部来讲,虽然高职院校也提出让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以增加教师企业工作经验、提升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教师疲于应对校内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去企业实践和锻炼的时间和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往往被敷衍了事,这样的机制对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鞭策和激励都还不够。

24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一线教师的工作范围比较狭窄,对外联系不足,缺少与社会沟通的平台,难以找到合适的单位及岗位去进行实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另外,由于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加上教师去企业的实践时间短,很少有企业愿意耗费财力物力与学校合作培训人才,导致教师难以深入企业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师承担的社会服务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工作或者打杂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3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途径

31增强教师自身的社会服务责任感

高职院校应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社会服务工作的意义,认识到社会服务是高职教师的工作职责之一,社会服务能力是一个合格的高职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教师应改变观念、树立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职业发展意识,以有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通过鼓励教师承担企业和社会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转变角色,不仅仅要做个好的“知识传播者”,不仅仅只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教学,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将知识转化成实践成果的能力。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迅速对社会和市场发展做出反应,积极承担社会、企业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课题,将知识最大化地转化成社会效益。

3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能使高职院校教师具备较高的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胜任社会服务工作。这就要求把加强师资建设与社会服务能力结合,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参加校内外的技能培训和生产锻炼的积极性,鼓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在与企业合作时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研发等社会服务。学校要努力为教师搭建平台,努力为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提供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的机会,通过下厂实习、顶岗实践、参与技术服务、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促使专任教师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氛围、企业文化,有效完成企业的各种工作任务,拥有经验、提升技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更新和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两者实现双赢。高职院校中的“双师”资源是校企业合作的技术研发的条件和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保障。通过合作学校实现了社会服务功能,同时得到了企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支持,企业得到了学校在科技方面的技术支持,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不断地提升。

篇8

1.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分析

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及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功能。狭义的社会服务,一般则是指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和科研目标与任务外,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服务性的活动。本文主要就第二种内涵进行论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一种类型,其直接为管理、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其内涵就是提供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提供技术创新与开发,交流职业教育办学成果与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最主要的是培训服务、科技服务和支援服务“三大服务”,建成技能培训中心、研发推广中心和对口支援中心“三大中心”。

2010 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中五大内容之一。这些文件的颁布,表明了我国在政策层面上已经明确了高职院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时,也呼吁高职院校要加大自身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呼吁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深度融合,促进社会和经济更好地快速发展。

2.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一样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社会服务方面的意识不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社会服务功能的体现来看,还明显滞后于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符

主要体现在行业背景下的专业规模逐年扩大,但缺乏市场的充分调研,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专业设置数量增多,专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具备主动开发专业的意识,但缺乏有效指导,未能真正把握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2.2社会服务能力发展不够均衡

由于历史和行业背景的原因,高职院校在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方向上,在服务行业企业和服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分析务区域经济发展上偏向于前者;在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社会服务上,明显强于新开发专业;在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业务上服务能力较强,技术研发服务和对口支援能力相对较弱。

2.3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

由于我国各高校才刚开始重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这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较为薄弱。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想提升自身的社会服务的能力,可是却没有过多的经费投入到相关建设之中,而在原先的条件下,不管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还是政策人力的支持上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主要途径

要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采取有效途径,首先就是要树立明确目标,然后争取多方支持,为学校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具体内容如下:

3.1 明确目标,树立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以社会服务为办学理念,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高职院校一般是为促进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而创办的高等学校,随着高职教育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方面的优势日益突出,这类学院逐步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高职院校要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树立全方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3.2 多方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业支持

社会服务是长期工程,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其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在有限资源下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一是利用行政的手段,争取政府从全局、整体、长远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以规范行业、企业、院校三方之间的合作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的导向作用。而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首先要主动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为政府充当良好的决策参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帮助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自身的竞争力。其次,通过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问题;教师在参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合作、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生产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

3.3 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

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树立名曲的目标,得到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还要积极打造良好的社会服务条件,使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具体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构建社会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加快推动社会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与改革,完善社会服务工作的组织机构,各高职院校拟成立统筹负责推进社会服务工作的管理中心,出台各类奖惩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搭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激发学校和企业共建的积极性,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等多种合作方式,真正实现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具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合适的教师准入制度,确保教师具备稳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积极开展教师兼职工作的进行,增加教师的实践经验;三是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四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够服务社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方美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00-103.

篇9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普遍侧重智能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情商”的培育,教学活动围绕着灌输知识与训练技能的目标而进行,而对学生情商教育则缺乏相应的组织与有效的手段。在学校,往往以学习成绩好坏(智商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而当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企业则更注重其情商的高低。根据笔者对近几届所带班级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相当部份中职生认为其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往往不是专业技术能力问题,而是诸如人际关系处理、情绪调节等情商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情商,中职学生的“短板”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由20世纪9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新罕布尔什大学梅耶尔教授最先提出。它主要指人类了解、控制自我情绪,理解疏导他人情绪,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控制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决定人生未来的关键性的品质要素。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认为情感智商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2)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3)自我激励的能力(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

戈尔曼告诉我们,一个人成功的关键,真正起作用的是情商而不是智商。笔者对近几届所带班级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超过60%学生工作成绩不理想,还有少数学生经常更换工作甚至仍在找工作。其中,包括一些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工作中比较典型的低情商表现有:

1.对个人发展、专业发展缺乏目标规划。

2.对学习、工作缺乏热情和恒心,兴趣转移快。

3.适应环境能力较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4.不善于与人沟通,以自我为中心。

5.不同程度的性格孤僻、自卑、自负、脆弱、急躁、冷漠或易怒等。

只有少数(低于40%)学生是就业较成功,在工作中较有成就的。这些学生在校时普遍比较活跃,人际沟通方面较好,处理问题能力较强,相比之下,其学习成绩并非是数一数二的。

管理学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中职教育中,情商的不足已成为相当部分学生在业界发展的“短板”。中职学生的情商教育制约着学生个体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中职教育整体的质量。要想提高中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须重视中职生的情商培养。

二、情商教育刻不容缓

1.情商教育的可能性

一个人所具有的情商不仅仅是与生俱来的,更是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根据心理学的原理,情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与家庭、社会环境的长期熏陶,与个人的经历等都有重大的关系。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l3岁至20岁是青少年生长的第二个关键时期,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剧变期。中职生的平均年龄在16~18岁,处于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情绪特点为:丰富性与波动性、强烈性与冲动性、延续性和心境化以及想象性和可控性。由于中职生性格上的可塑性,使得在中职教育中加强情商培养是完全合理和可以实现的。

2.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第十名效应”,是指某些被学校认定的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差的“双差生”有很大一部分走出校门后,在事业上的成就并不比被学校认定的好学生差,有的甚至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郭沫若在母校乐山一中和成都石室中学读书时的表现都属于“差生”,而日后这个“差生”却成为一代文化巨匠;一些媒体报道,俄罗斯前任总统普京小时候在校时是个让老师头疼的“小混混”……这些例子充分说明了情商的重要性,智力不是影响个体发展的唯一因素。

有调查发现,中职生在情商方面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有:缺乏包容力,人际关系不够融洽;意志力不够坚定;情绪不太稳定,易偏激;与社会共鸣的能力较差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就业及以后的事业发展前景。目前,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越来越重视考察应聘人员的情商素质。在一年一度的各级公务员考试中,也都增加了关于情商的内容。因此应该对在校期间的中职生注重情商的培养,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著名的前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先生在谈及高情商的重要性时曾说过:“高情商的人对自己富有自觉心,不妄自尊大,也不轻易妄自菲薄。并能正确的对待别人,不盲目攀比,不会因为嫉妒和不服气迷失了自己,对在社会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他的话也给情商教育的必要性提供了佐证。

三、如何开展情商教育

笔者认为,在中职教育中开展情商教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作为职业学校,其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应更多地体现在对于职业精神的尊崇与追求。在环境布置、校容校貌的美化上,要充分地体现职业特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举办企业家论坛、成功人士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注重敬业乐业、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良好职业精神的塑造。

此外,通过开展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积极向上的活动感染学生,激发活力,引导学生乐观向上。例如,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技能竞赛、校运动会等传统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陶冶情操,增进身心愉悦。

2.加强社团建设,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创设一些平台如成立文学社、记者站、广播站、艺术团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学会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并承担一定的责任,行使一定的权利,既当管理者,又当参与者。学生在社团中并不是完全按照教师指令,或在教师直接或间接监管下的被动的“执行性自我管理”,而是学生在明确集体规范、目标和自己责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发展所需的能力和经验进行的自主的创造性的管理。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与人相处、协调共事的能力,在自我管理中感悟人生哲理,提高品德修养,修炼良好气质。

3.注重工学结合,在实践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中职生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机会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多实践,多锻炼。一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敬业和奉献精神等情商素质。例如,为了使学生了解明确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职业纪律、岗位规范和法律、法规,组织学生“走出去”,了解企事业优秀职工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启发学生在校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让学生明确方向,明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气质是将来职场的需要,让他们从被动服从转为主动遵守。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寻找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力。例如,利用节假日进入社区,提供服务,进行专业实践性联谊,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感恩,同时也陶冶了学生情操、完善了品格、提升了技能。

4.及时提供心理辅导,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以心理调节为重点,平和学生心态,培育自我了解、自我控制能力。学校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地运用“黄金规则”,对成功与失败进行合理地归因,学会应用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辩论法调节情绪。也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课专题讲座、建立学校区域网中的“知心夜话”专门网页等方式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传授心理学知识,以促进学生的沟通交流,保持心理平衡,使学生心理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

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只要是常人,如果受到教师的关心、帮助、热爱,那么他就会有所发展。因此,应注重发挥班主任的职能作用,通过经常性的接触,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并在日常工作中,与各方教育力量相互配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中职生的情商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中职情商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情感潜能的挖掘,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在智力和心理品质得到系统的开发,从而使学生走上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轨道,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培智儿童知觉缓慢,反应能力弱,思维感知主动性更差,思维能力更差。而数学又是思维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对于培智儿童来说,学好数学更不是容易的事情,特校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法显然不奏效,教学手段单一,效果不明显。

为了强化培智儿童的社会适应性,适应以后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创新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特点,弥补培智儿童的功能缺陷,呈现生活化情境,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数学能力与多媒体巧妙结合,从而提高培智儿童的学习能力,提高适应性。

一、强化特校数学教学中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认识的重要性

数学是各学科的基础,每一个人适应社会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是不可推卸的责任。特校数学教学更值得重视。

根据多年实践观察,培智儿童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尚可,有的动手操作能力强,有的具有抽象、概括能力,但大多数学生数学能力差,数的固定顺序、基数等知之甚少,不知道物体的数序,对于数词的顺序不能一一对应,理解基数、逻辑运算等更不可思议。这些认知方面的不足,认知能力的困乏,为以后培智儿童适应社会设置天然障碍。

因此,特殊培智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从数数开始,不能急于求成,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培智儿童认数、数数的兴趣,提高数学能力,为以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二、特校小学数学教学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途径

1.理清基本思路。

根据调查结果,针对不同培智儿童智障程度的评估,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为不同培智儿童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为他们选择内容,如“数数教学”,运用多媒体增强直观性、生动性,从而提高数数能力和数学能力。

培智儿童由于认知力、思维力等的局限,对数的认识往往通过外部的形状、特点等,如对于2的认识,通常以摸一摸、捏一捏而感触到两个物体的不一样,而判断为2,而不是1。而运用多媒体,呈现水中游泳的两只鸭子,一只是鸭妈妈、一只是小鸭子,让培智儿童感觉鸭妈妈带着小鸭子游泳,可爱的鸭妈妈和小鸭子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增强“数”的教学的直观性。

2.教学手段的选择。

传统教学的弊端可窥一斑,而培智儿童的认知特点更决定对传统教学的否定,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儿童的认知,拓展儿童的知识面,提高认知能力。如实物教学、游戏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相较而言,多媒体辅助教学比实物、游戏等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特校数学教学中,运用更广泛,更有效。对于特校培智儿童的教学,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思路,运用个性化教学手段,巧妙利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的多功能特点,设计有利于发挥培智儿童的手、眼、耳、口、脑都能发挥作用的活动,通过人机对话、人机互动,全方位刺激培智儿童,提高数学能力。

3.制定可行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动的指南,没有目标,教学就失去航向。因此,特校数学教学是儿童适应社会的基础,对于低年级培智儿童,应从数学开始,熟练掌握数学能力,对数字有敏感性、理解力。

三、小学数学中提高培智儿童发展社会适应性的策略

1.提高培智儿童的理解力,为适应社会埋下伏笔。

培智儿童也不例外,培智儿童对数学、对数字缺乏感知力,知识储备几乎是零,他们往往根据外部特征而认识和理解、概括和判断,思维需要动态形式做依托,离不开形象支持。

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特校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儿童对数的理解力。如对于“数字的认识”的教学,用多媒体呈现校园操场上迎风飘扬的国旗,发射到太空中的火箭,一个小朋友在玩玩具小汽车,一个在玩玩具小坦克,一个在玩机器人,几个小朋友在“发射”玩具飞机……教师在这个情境中引导儿童注意:玩具飞机有几个、玩具小汽车有几辆、玩具小坦克有几辆等,引导儿童注意玩小汽车的是几人,几人在玩坦克、几人在玩飞机等,这样儿童们通过熟悉的画面,产生对数的认识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将生动的生活画面呈现在儿童面前,为他们快速融入社会而推波助澜。

2.注重“做”,为提高社会适应性打下基础。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培智儿童打开生活之窗,促使儿童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如果多媒体在课堂上从头至尾地使用,就会使儿童身心疲惫、视觉疲劳。而“做”是适应社会的基石,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与培智儿童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策略,与操作、实践相结合。

如上文提到的10以内的数的认识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小朋友玩玩具的情境,初步感知“数”的概念后,教师停下“点击鼠标”的手,让多媒体暂停,让儿童在纸上画一画,用圆点或者三角形、五角星等画出国旗、飞机、坦克、机器人、小朋友等个数,增强数、形、物的一一对应关系。

此外,让儿童找一找教室中熟悉的物品,数一数物品的个数,将不同物品进行分类等,都是“做中学”、“学中做”的主要手段,为培智儿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培智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提高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更要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教学中应贯彻这个总的目标,创新教学,努力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儿童尽快融入社会生活中,感到生活的温暖,感到生活的魅力,尽快尽早适应社会,提高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1.8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1-193-02

一、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社会的必要性

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项目建设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给高职院校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拓展机遇,但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和挑战。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而言,要想更好地在社会服务中给地方经济带来发展推力,就需要更加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全能型技术人才,让其能够在面临社会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时能够正确分析形势并拥有正确的决策能力。高职院校一向以为社会提供技术劳动力、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为主要办学目标,相对于普通教育院校来说,高职院校更为注重社会服务功能,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教学职能在社会的高度延伸。当代社会下,服务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了衡量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高职院校若失去服务行业的经济支撑就无法实现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从而失去存在意义。因此,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既要重视人才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力,也要平衡社会服务给自身带来的经济保障。只有高职院校靠着自身服务理念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才能有效获得社会的支持,从而有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水平。

二、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一)打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现如今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只有调整好自身专业结构,加强现代化信息建设,采用技术教学手段对高校课程教育进行改革,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为我国服务行业提供更多人才资源。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科学合理的模式构建,也需要积极创新发展人才的培养,打造高校高素质人才,使其既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又符合未来的社会服务需求。高校想要提升自身在社会服务的能力就必须加大发展模式的转变,重点推进校园与产业的合作力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探究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为重点导向,提高学生毕业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运用知识丰富自身社会经验,实现高效“产学研人才”的合理培养。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技术中心,建设企业产学研究所,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人才培养,推进校园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学校应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加大高校实训条件建设,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最大化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优化,达到学训合一的教学要求,并加强高校教师团队建设,完善高校人才的培养,不断完善人才的培养,加强专业水平教学,强化高校在社会服务上的功能开发,使自身在同等行业内突出优势,提高社会影响力,打造品牌高校。

(二)积极拓展社会培训途径

社会培训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扩大高校社会资源再生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创新的前提下,应掌握好社会服务平台的发展前景,充分利用社会服务,选择合理的社会服务平台发展策略,构建多元化的开放性高职教育模式,以此适应新时代下的高校教育改革制度。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面向社会时的适应能力,开展多样化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活动,利用校园师资和各种技术设备等资源开展专业型人才的培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专业性人才,紧跟市场资源部的人才需求,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学院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交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给地方职工或群众打造再教育课堂,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知识教育,多开展社会公共管理事业培训,对于地方闲散人员、下岗职工和农民工等进行多形式化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信心,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与地方社区进行定期互动,建立起职业培训服务机构,面向社区开展多种类的培训活动,如群众扫盲教育、老年人教育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等等,通过这些社区活动的开展,高职院校既能够使学生得到实际的职业训练,同时也能推动社区的教育和学习,分担政府教育服务工作,同时为学校的办学资金提供有力保障,互利互赢。

(三)大力推进校企互助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正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持,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就要注意兼顾社会人才的需求,避免只重视自身学校专业课程改革,而忽视对企业提供人才的支持与帮助。只有学校和企业相互合作,共同获利共同发展,才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为自身发展带来商机。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起主动型的服务机制,为企业打通社会服务渠道,全面掌握当地企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其技术难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如派出专业教师到企业中间进行团队辅导,解决企业有劳动力、无技术的困境,促进企业文化软实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应积极进行企业实习工作,带领骨干教师参与企业活动,实质性解决企业管理难题,再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目标为其确立发展和研究方向,并给企业提供技术帮助,将研究内容转化为实质产品,不断地帮助企业进行发展,在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高校技术水平的提高带来推力。

(四)建立“科研联盟”,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高职院校应加快与企业之间的研究与发展合作,共同建立多样化技术研究中心,打造技术研究团队,结盟发展,让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同时也很好的为高校师生技术实践提供了使用场地,实现互助互赢的双向有利局面。从长远发展来看,高职院校通过集中校园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团队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院校技术研究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锻炼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让其能够为社会服务作出更大贡献。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建立起完善的科学技术服务机制,运用各种服务政策对科研人员进行激励,提高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为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科学技术研究氛围。高职院校拥有了良好的科学技术研究氛围,就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开发和教学机制的发展,就能够大力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发展,使高职院校成为社会性的公共技术研发基地,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带来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全力发挥自身优势,走出社会创造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途径,积极探索新的社会服务渠道,并重视起企业服务的重要性,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建立良好的技术服务机制,利用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建立技术团队,积极发展社会服务项目,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发展培养人才。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在社会服务中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社会服务及各项经济活动带去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篇12

目前,提高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是各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下面就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及应对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一、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高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于普通高校,多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造就出来的。其特点是专业理论知识不错,但因为没有受过职业教师的专业训练、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专业实践技能,最终导致其创新意识欠缺。这些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目标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其次,高职教育的投资机制不完善。近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有些新批准设立的院校基本没有新的财政投入,要靠收取较高的学费运转。资金来源单一、缺口较大。又因为高职院校需注重实践性教学,对实习设施和设备投入大,培养成本相对较高。有些学校甚至为了减少实验过程的高消费,有意识地减少实践教学环节、降低教育成本,以求保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三,考核评分机制欠缺。各校对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够重视,没有把提高实践能力的内容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对高职院发展的影响

教师实践能力不足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实践教学跟不上,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导致学生对专业兴趣弱化。其次,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也拘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老师广博的知识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相反,老师的知识欠缺也可导致学生的学习水平、层次下降,更直接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三,削弱了高职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高职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培养科技成果应用型人才,又要造就服务型人才。培养这一层次人才的历史使命就落在高职院校教师的肩上。高职教师必须在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掌握运用现代科技、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具备从事企业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的能力,即:不但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的实践和技能训练。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使高职教师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到企业、到科研部门顶岗实习,锻炼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学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学质量是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也是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是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除了普通教师共有的教书育人的要求,高职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从事某种行业的知识与技能,及其相对应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等。因此构建一支具备高新技术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三)高职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当下高职教育规模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急需大批既有高深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但近年来,大批高校毕业生走进高职院校,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缺少生产实践经历,对生产实际缺乏了解,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要求教师不仅具备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实践经验,因此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是高职教师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教师在课程安排、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到企业、到科研单位顶岗实习,这对于锻炼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提高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强化高职教师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实践教学,强调的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要使教师不但从思想上更新观念、认清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及办学模式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上也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主动的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并把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的经历与体验传授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学生。

(二)改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境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要及时做好实践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更好的推动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其次,让教师们亲自参与实验室、实习工厂、实训基地等的建设项目,培养其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热情,这样做也有利于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制作教具,编写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有利于建立与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第三,学院要鼓励教师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深入工厂企业第一线,发展创新实践教学项目,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定期的对高职教师进行实践能力考核

篇13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66-02

如何适应社会?是否具备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面临和困惑的问题,也是每个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调适高职高专大学生人格形成过程,让德育适应交往和对话的时代,锤炼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一、社会适应与人格

人格是什么?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说的清楚。人格是十分复杂的。从词源上看,我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这个词。源自拉丁文“persona”的英文“personality”的本意指的是面具,西方对人格的概念,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特性。在我国的文化中,是把“人格”视为一种“做人”的方式,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不是指个人的独特性。

关于人格与社会适应性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人格即适应性。这种观点认为,人格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产物,也在适应社会中承担着适应功能。人格与其适应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二)适应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性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格结构,就是人们在适应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三)适应性是个体人格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格在特定社会适应环境中的具体展现。

所谓社会适应状态的实质也就是如何界定什么事“适应良好”,什么是“适应不良”。社会适应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当我们降生于这个世界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是陌生的、一无所知的,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陌生的。通过社会适应,我们获取资源、身份和尊严,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终极性目标。可见,适应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人格养成的理论探讨

(一)家庭因素与大学生人格养成

家庭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巨大和全方位的,大部分心理学家都认同早期经历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而个体的早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其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在所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家庭因素中,父母和长辈的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环境氛围是最主要的两大因素。研究发现,父母消极不良的教养方式会使子女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积极的教养方式则有益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关系的调查发现,父母对子女采用消极的教育方式越多,则子女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得分越低,敏感性、忧虑性、紧张性得分越高;反之,如果父母对子女采用积极的养育方式越多,则子女兴奋性、稳定性、敢为性得分越高,敏感性得分越低。

(二)学校因素与大学生人格养成

学校是培养人们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校风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校风一旦形成,就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只要没有强大的外力使之发生质的变化,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校风一般包括教风、学风和组织风气。校风具有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导向约束功能。黄希庭教授等对校风、班风与大学生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做了系统而实证的开拓性研究。校风越好的学校,学生自我价值感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也越高。

教师人格对大学生人格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张晓云认为,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塑造健全人格;有利于强化大学生以素质。

(三)大学生积极人格的促进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人际关系文化的国家,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都与人际关系密切关联。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做人”的能力主要就是培养学生恰当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了解文化传统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把处理人际关系放在文化这个大背景中,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文化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薄弱的环节。可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要求,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格与社会适应性。

大学阶段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是非常关键的,在大学阶段注重人格教育,使得学生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及特点。培养高职高专优化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人格塑造在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适应中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大学生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入校录取分数线相对低,注重实际操作,专业理论相对于本科教育有适度的压缩。他们的人格具有外向、热情、自立自强、独立等特点,高职高专大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但对事件缺乏严谨性、周全性、坚韧性等人格特征。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具有可塑性,是可以改变和发展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凭借自身基本的人格特征,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面对类型不一的社会问题,积淀和提升自我的技能和沟通水平,达到适应社会的目的。如果我们把社会适应本身看作一个追求的目标,那么社会适应本身就意味着个体处于某种健康状态。高职高专大学生怎么样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其实就是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问题。从根本上说,社会适应是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一种互动关系。

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形成良好人格的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一些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面对不适应的状态,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能够很快的适应并解决遇到的社会问题,进而达到良好社会互动效果;有些人不能很好的解决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影响社会交往水平。从个人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看,社会适应归根到底是人际适应。

不言而喻,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关系非常密切。讨论社会适应现象与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人格,必然涉及到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作为人们终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种复杂的终极性心理现象。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以追求与社会环境维持和谐关系的过程。社会适应既是一个心理和行为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和行为的状态,还是指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无论是那种标准和依据,对于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强调心理机能正常发挥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协调健康状态。高职高专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身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终极性的目标。

四、高职高专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途径

对于处于成长和发展中的高职高专大学生,社会适应是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主题。高职高专大学生该如何去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有相当的高职高专大学生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他们没有完全认识清楚自己的状态,也没有看清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个人的人格决定其社会适应的过程和结果。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革新德育理念。在以学生为本的人格教育理念的大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实践德育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实践德育的过程中领会感恩、爱国、自强、自立等思政教育理念。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工作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队伍的建设问题要重视。关爱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引导高职高专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打造高素质精业务的学生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培训和培养,提高这支队伍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归属感与使命感。

参考文献:

\[1\]Buss D M.Social adaptation and five major factors of personality\[M\].

\[2\]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功能与机制\[D\].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