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6: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

篇1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13-02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物质生产及精神生活中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及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形式。长时间以来,我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一味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生态及社会生态,引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迫在眉睫。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报告明确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而要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基础是加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即,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引导人们形成生态文明观念,规范人们破坏生态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贡献。

一、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早在2005年,同志就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此后在一段很长时间内,我们党在创新生态文明理论的同时,更积极地进行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十报告中,首次独立成篇地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集中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十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可集中到如下六大方面:1.思想基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实质及本质特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形成;3.基本政策及根本方针――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二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4.基本途径及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重要目标――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6.目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二、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单从概念上理解,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丝毫关联,但细细探究两者的实质,不难发现两者有着若许多同之处,主要提现在四大方面:1.阶级表现相同。两者不论是提出还是贯彻实施,均代表了社会主义统治阶级为维护国家、社会、民众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均体现了较强的阶级意识观。2.对象指向一致性。两者的指向对象均是具有能动性及思维性的人,人是社会的基础,一方面,人的思想行为对生态文明的好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好坏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对人的发展有决定作用。3.目的性一致。两者目标明确,都是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的、全面的发展。4.实施途径相似。两者的为最终目均为从认识到内化,再由内化转变到外化并形成良好品行,目的的最终实行均要依赖宣传与引导教育、政策法令的实施、物资与精神奖惩、环境的营造等途径及方式。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认同观的形成

同志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说:“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积极地宣传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们转化旧有模式,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认同,真正做到著名学者、政治学家俞可平所言的:“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

篇2

近年来,随着依托地方高校培养部队干部工作的深入开展,国防生已经成为军队生长干部的主要来源之一,并在军队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近期到部队任职的国防生干部调查了解,他们中许多人对部队的认识更多局限于影视作品、媒体宣传等,不少国防生干部对部队的感知过于理想化,思想准备不充分,当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时,容易产生失落感,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国防生作为准军人,在高校学习期间正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观培育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大局,因此驻校选培办和武装部应当把国防生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前移,在高校期间系统地对国防生进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先期培育。

一、先期培育应融汇于课堂教学中,进行系统灌输

国防生作为地方高校生,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趋于多元化。要注重思想灌输,加强思想引领,努力使他们对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取得普遍的认同。一要充分发挥军事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依托总政编发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读本》,把培育纳入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总体计划当中,采取部队领导上台诠释、军事理论教员专题授课、驻校干部领读领学,先进模范专题报告等方式集中组织教育学习,形成以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主体,其它军事课内容向核心价值观培育聚焦的军事理论教学体系。二要充分发挥经常性思想教育的辅助作用。在课堂教育的基础上,注入时尚元素、赋于时代内容,广泛开展谈心交流、辨析讨论、释疑解难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经常性思想教育,形成自我触动、上下互动、整体联动的经常性思想教育网络。以互联网为平台,在国防生网站上开设专题论坛,设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网页,通过QQ等互联网通讯平台,让返校读研国防生干部与国防生在线交流。还可以模拟连、排行政例会为平台,广泛开展谈心得、谈体会活动,让大家畅谈认识,发表意见,促进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 三是要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使国防生在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深化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的理解认识。利用清明节、国庆节、双休日等节假日,组织国防生参观各种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学英烈学英模活动,不断树牢国防生从军报国的信念。

二、先期培育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进行点滴培养

篇3

关键词:人的本质,精神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 ,引言

自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对于人的问题的思考就始终是西方哲学不曾回避的主要问题。在经历了数千年的西方哲学发展历史之中,对于人的思考以各种不同的哲学命题、理论形态呈现出来。可以说,人的问题始终处于哲学思考的中心位置。

当时代进入二十世纪之后,西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的问题”变得从来没有这样的严峻与尖锐。虽然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达到了前速未有的程度,人类的物质和财富得到的极大的满足,现代人类基本上可以不再讨论如何解决饥饿的问题。但科学技术的滥用,给人类也带来巨大的灾害。特别是世界大战的发生,使人们不得不再次思考人的生存问题,现代人却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厌倦感,对于自身的存在价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迷茫感。面对现代人类的价值缺失与自由的惧,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高度满足了现代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却没有办法再给予现代人关于价值与意义一个满意的答案。开创现代哲学人学的舍勒深深感到了西方哲学数千年以来对于人的问题进行思考的不足与片面,努力打破这种对于人的问题的研究的不足与限制,为现代人的发展寻找出路。正是出于这样的哲学理想,舍勒才为现代哲学开创出了具有独树一帜的哲学人学研究方法、任务以及关于人的各种问题相统一的综合理论体系。

二 , 舍勒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一),舍勒人学思想的现象学起点。

在舍勒的视域中,现象学不是作为一个纯粹方法而存在的,而是用来审视人的精神的一种态度。舍勒的人学思想是在受到现象学的激发而得以确立的。舍勒从现象学立场出发重建了“位格”理论,由此方法去重新定位个体与群体的价值。舍勒从现象学开始,对现象学进行了关于人的位格重建,通过现象学对人的伦理道德进行了分析,批判了纯粹形式的伦理道德观念,使得形式伦理走向了具有质料性的现象学意义上的“价值情感”伦理,于是舍勒现象学的研究就从人的价值问题回到了关于人本身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并且为现代哲学人学的建立确立了哲学的方法或者按照舍勒的说法称为哲学态度。

(二),人的本质在于精神

舍勒最早使用现象学方法,吸收了生命哲学的成果,从哲学、伦理学乃至宗教等方面,集中透视了人的问题,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精神。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之“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一节中舍勒指出:“人的本质及人可以称作它的特殊地位的东西,远远高于人们称之为理智和选择能力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舍勒作出了深的揭示,他说“我们宁愿用一个更全面的词来形容这个未知数。这个词一则也包容了理性的概念,而同时除了理念思维以外也包括一种既定的观照――对元现象或本质形态的观照;再者,还包括了确定等级的尚待说明的情感和意志所产生的行为,例如善、爱、悔、畏等等――这就是精神[Geist]一词。”弗林兹先生认为舍勒的“Geist”的用法不仅包含理性的意思,而且也包含意志之意,同时包含了人的情感层面。”显然舍勒拓展了精神的单纯理性内涵,精神还包含了意志和情感因素。但要注意,舍勒的“精神”理念所包含的意志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绝对不同于动物那种完全单纯而盲目的无理性,它超越于动物的完全非理性,可以这样说,它的非理性因素中存在着理性因素的倾向。舍勒认为,人的本质既不是灵魂,也不是物质,又不是灵魂和物质的结合。人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是“位格”,这是人的所有活动的中心。舍勒认为,人的生命与存在同时被赋予,存在是对生命冲动的一种限制,因为生命冲动是盲目的,人的活动是利用与限制生命冲动的张力,这一张力的中心就是人的本质――位格。精神规范生命冲动,为生命冲动指出方向。无生命的精神是不能活动的,而无精神的生命则是没有方向的。舍勒论述了人的本质在于精神,精神具有的开放性、自我意识性、可分离性、个体性、无动力性和发展性的特征。

舍勒对人的本质的考察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开始的,从人与动物的区别上确定了人的精神本质。然而舍勒并没有在人的这种“精神”本质上停步不前,而是进一步对精神本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价值”本质的确定,使得在舍勒哲学人学之中,人的本质最终确定为人的精神本质与价值本质的统一性归结。这样一来,人的精神不再是混乱的,价值不再是空洞的,舍勒实现了二者的高度统一。舍勒对人的本质的归结并不是对人的思考的最终意义上的本质归结。因为舍勒的过早去世,舍勒并没有完成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最终思考,这只是舍勒哲学人学的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这也成为舍勒哲学人学关于人的本质观点饱受批判的原因。舍勒从“完整人”的目标出发,得出的却是“片面人”的结果。所以对于舍勒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要放到整个舍勒哲学人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而不能根据它的某些不完整性而对舍勒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证加以否定。

三 ,舍勒人的本质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人学思想从古至今年不少哲学家都探讨,对于人的本质问题不同的哲学给予了不同的回答,,从亚里士多德的人本质在于理性,到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类”,再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等等。这些哲学家都对人是什么,人的本质做了自己的回答,舍勒称人的本质在于精神,他从现象学的视角来回答了人的本性问题。这把人的本质这一哲学问题拓宽到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也丰富了人学思想。舍勒人学思想的价值可以归结了以下两点;舍勒人学思想是传统形而上学深化发展的基础。舍勒人学思想对现代哲学关于人的本性统一性的探寻是对现代哲学最高问题的明确和觉醒。如果现代西方哲学没有哲学人学首先对人本身的问题进行清理,那么形而上学就会因为失去必要的发展媒介而无法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就无法获得对绝对存在的追问能力。在现代哲学对人的本性统一性的探寻之中,哲学人学将会为关于人的研究的各门具体学科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由于忽略了人的劳动性质的实践活动,舍勒从完整人出发,却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只得到了关于人的片面性本质的悲剧结果。

四,结语

哲学人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与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且是占据中心位置的研究领域。现代人学的所有问题的研究必将都要重新回复到对舍勒人学思想的再思考,然后再以哲学反思的方式不断向前跃进。哲学人学与人类一样不是从来就有的,但是伴随着人类的不断向前的发展,哲学人学以其对于人类进行哲学思考的特殊价值将永不终结。

舍勒人学思想的形成具有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性。哲学人学的建立,可以说是舍勒思想发展的必然归宿,也是现象学以及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发展的必然归宿。因为人是什,以及人在宇宙中占有什么地位的问题,始终伴随着他的思想历程。在许多西方哲学家看来,现代人的痛苦与其说是缺少科学知识而未能洞察客观世界的奥秘,不如说是人对自身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全面和深入的程度。一直有思想家在寻求对“人”全面整合的途径。舍勒人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同传统的人学思想相比,舍勒人学的理论主张更具有整合性和开放性的倾向。它强调了人的不可确定性、人的无限性以及人的完整性。人的存在与发展不会遵循一个预先设定好的必然进程,因为在大自然的进化中,人只是完成了一半,就让人自己走上发展之路了。显然,大自然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另一半交给人自己去完成。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发展中所固有的众多矛盾问题。舍勒对哲学人学的建立必将能够在更深刻的哲学层次上对人的问题加以批判、反思以及实践。哲学人学的建立会为哲学对人的反思找到一条相对于以往哲学更加全面而集中式的反思道路。这既是对以往哲学对人的问题研究的一个总结,同时又是人的问题在哲学领域发展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篇4

关键词 静观 绝望 抗争 叶梦 生命状态 人的价值

人是一种文化形态中的存在,人既然处于文化形态之中,那么他和动物就有了本质性的区别,人有廉耻、懂美丑、知善恶,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可是,“人”到底是什么呢?当文学工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自然是他们关注的对象。叶梦也不例外,但她敏感细腻的独特气质,使得她探索人和人性的视角与众不同。叶梦是一个对芸芸众生的人世怀有无限悲悯之情的静观者,她在作品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种种充满七情六欲的平凡人生,一个个尝尽甘苦的血肉生命,并且从这样一些人生、生命的流转中进行其早期的“人性之谜”的探索。

一、人类的生存状态

“人处于‘已成’与‘未成’之间。人的无限开放性与无限创造性不断丰富着人的内涵,也决定了‘人’的不可完成性。”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对一个人一劳永逸的概括的不可能性,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生命的丰富多彩,才有了生存状态的丰富多彩。叶梦在其作品中体现了以下四大典型的生命状态。

(一)庸俗无聊的嚼舌者

叶梦表现这一类人的典范之作是《回归女人一族》。为什么要回归女人一族,无非就是为了避免“触犯”那些嚼舌者,她们具有共同的“女族集体意识”,对这种意识观念之外的人集体“编派”,对别人的生活充满好奇,然而她们从来没有、也没想过要检视自己,她们关注的永远是别人,自己却是一个无意识的存在,显然,这是一群空虚无聊的人,在生活中却随处可以碰见。

(二)虚伪贪婪的“逐鹿者”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都受着功利的驱使,为了抢占那理想的最高山头,不惜玩弄权术,施展阴谋诡计,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地踩着别人的身子向上爬。叶梦用一种象征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再现了生活中这样一些耸人听闻的侧面,而她的《风里的女人》一文,则借助那位一身黑裙的女人的黑眼睛,让人们看到了那豪华的宴会厅里虚伪,闻到了那温文尔雅的艺术沙龙里的小菜市场的气味。她就像一位玩戏法的女巫,极其巧妙地显示了人类的自私、冷漠、虚伪和残忍。

(三)顽强执着的弱者

叶梦的散文中有两个最为典型的老婆婆形象,一个是卖刷把的婆婆,一个便是她的老外婆。前者脚穿草鞋,背上还搭一双草鞋,掮一篮竹刷把,用同一个调子在15里长街一天唱一个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后者在生命的尽头时常立在灶台前,十几分钟乃至半个小时不动不挪地盯着一个固定的地方,读者都会铭记这两个形象,因为她们能给人深深的感动。

(四)真诚平实的市民

《冬日的街景》与《巫城》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和评论家的目光,主要在于对平实的市民及其生活的描写。这两部作品表现了小城人们的简单生活的简单“野心”,让人读来心境平和且倍感温馨。

二、困境中的前进力量

叶梦才对人类怀有一种依依不舍的难言之情,始终处在一种存在的焦虑之中。如果说在她的视野里只存在那些无聊庸俗、虚伪贪婪的百色世态,那她完全可以从容地“退步抽身”,然而生活犹如一个爱搞恶作剧的顽童,使她无法忽视那许多可以让人感动的生命。这一矛盾的状态使叶梦备受刺激、焦躁不安。什么才是她真正的精神支撑?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叶梦关于人的价值的思考,因为一个人生存的勇气取决于信仰,即然关涉到人的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叶梦关于人的价值的思考。

(一)关于人生目的的思考

叶梦一直都处于焦躁不安的生存困境之中,确实是一直困扰于到底“应该怎样生活”这样一个问题,所以理所当然地会进行关于人生价值、人生目的等方面的思考。叶梦作为一个敏感的创作者,时时感受到生活的窒息,“灵魂孤苦无依”,当她远地俯视人类,当她发现芸芸众生,无论强者、弱者、虚伪者、贪婪者、庸俗者等等都自顾自地生活着,忙忙碌碌地过着一天又一天的时候,她的心是悲悯的,同时也是沉重的、深邃的,所以她会以一个作家特有的使命感去追思关于人的一系列难解之谜。然而,尽管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的问”,从青春年少到头上“有了根根白发”,从满怀激情地探索到“疲倦地”打着“长长的哈欠”,她仍然一无所获,仍然听到令人恐怖的“生命耗散的声音。”《静夜的烛光》表明了叶梦对人类生命的哲学探求,生命就如蜡烛,在一滴一滴的烛泪中耗散,可她却无能为力。

(二)平凡个人和博大宇宙的对立

叶梦没有探索到人生的目的,只能在无所事事中听凭生命慢慢消散,这本来就令她感到异常惊惧,她疲倦地打哈欠时听到了“四周黑暗里惊起了恐怖的回声”,也就是说她在浑浑噩噩中感到生命消逝的可怕。然而更令人一想起就觉得可怕的则是个人生命的渺小与宇宙博大的尖锐对立,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个人马上就会消逝于历史的浩渺洪波之中。“高堂明镜悲自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不仅是李白的悲哀,它困扰着一代又一代意识到了生命转瞬即逝的人们,人何尝不是清晰意识到这种局限并试图超越这种局限,可现实却令之无法超越?所以叶梦感叹活着的人是多么地“可悲!”因为这样一种无法超越的境地之中,人所有的活动都意味着盲目。

既然叶梦是绝望的,那为什么她能一直前行,如此地执着于自己的生命呢?就像她自己所问的“干嘛要拄着那根笔杆的拐仗不肯松手,在那空白点笼一般的方格里作无谓地爬行呢?”(《清风梦谷》)这就要谈到我们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即叶梦在绝望中的抗争,叶梦正是因为在人生价值探索中的彻底的绝望才更加执着于自己的生命,才进行如此顽强的抗争。

“绝望”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的,一是从生命哲学、存在论上的角度来说的,前者所指的绝望和失望的意思相近,只是程度有所差别而已,我们可以用“希望”来做其反义词,这样一种“绝望”往往是相对于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与否来说的,它有一个特定的对象,所以也就能够被克服。而后者所指的“绝望”则不同,“生命的哲学意义上的‘绝望’或对于‘无’的体验,是主体对人类本身固有的生存状态的内省,或者说是一种对被‘抛入状态’的领会。它认为人在根本上是处在异己力量中,处在空虚与无意义中,认为人在根本上是匮乏的,无助的,是一个有限的并且终有一死的存在,人与神(无限)之间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此岸绝望无可逃循、无可克服。”很显然,叶梦的“绝望”正是这样一种基于生命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上的绝望,她远地静观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一次次地感觉到自己的“灵魂没有朋友”,而叶梦的《来复去》则描绘了一幅荒谬的人生图景:许多人不顾一切地往一座山上“奔挤”,我也在其中,别人的手指甲抠进我的肉里,时不时地有人被挤下悬崖,“我”常被挤翻,“有人便踩在我的后脊上,发出一阵刀剁排骨的脆响”,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相互倾扎在此暴露无遗,人本质上是处在一种“异己的力量”之中,这一点与海德格尔关于“此在”和“共在”的理论又有相似之处。海德格尔的“此在”指的是个人、具体的人,而他的“共在”则是指每一个“此在”注定要生活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个人与他人“共在”是人的不幸,麻烦因此而生,因为在“共在”的情况下,个人会失去自己的个性,价值判断,一切随大流。叶梦所描绘的众人齐奔的一个山头以至互相挤压,暗示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叶梦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体验居然和海德格尔如此相似,由此可见其绝望感的深重。

然而,在这种同样的绝望中,叶梦又与海德格尔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海德格尔把处于这样一种孤独的“抛弃”状态的人称为 “沉沦”,这种“沉沦”的人为“烦恼”所占有。为了说明这一观点,他曾引用了一则古罗马神话:有一天,烦恼女神在过河时看到岸边有一些泥土,便抓了一把随便捏出了一个东西,她正打算给这个东西取名时,天神朱庇特来了,于是烦恼女神请来朱庇特赋予它灵魂,并为它取名,朱庇特照办了。但女神却对名字不满意,这时地神出现了,他建议以烦恼女神的名字来为之命名,但三人无法取得一致,只好请农神作裁决人,农神说,既然是朱庇特给了它灵魂,那他就必须在它死后接受它的灵魂,而地神则需接受其肉体,至于烦恼女神,由于是她创造了它,所以她就该在它活着时占有它,农神作完这样的裁决后为之命名为“人”。海德格尔引用这则神话无非是为了说明人将终身摆脱不了烦恼,烦恼将充满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他创造出了一套悲观绝望的死亡哲学。然而叶梦却不同,她承认人的生存的绝望,但绝望并没有使她像海德格尔一样走向极端,相反,她以顽强的毅力选择了绝望中的抗争,她的《风里的女人》塑造的就是这样一个绝望中的反抗者的形象,这个女人之所以“困惑”地“在风里来来去去”,就是因为她对自己这样一种生存状态感到绝望,她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依托到底在哪里,然而她没有放弃最后的挣扎,而是孤独地往来于“风”中,黑发飞扬,使她的这样一个绝望的挣扎过程充满一种朝圣般的庄严。有论者指出《风里的女人》中的“女人”就是鲁迅文章《过客》中的“过客”,这不就是肯定了这个“女人”作为绝望中的反抗者形象吗?因为鲁迅的“过客”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绝望中的反抗者。

叶梦的《梦里过沙丘》可以看作是叶梦在绝望中抗争的佐证。她说:“我的梦很简单,便是往那沙丘上爬。好难爬,爬一步,退两步,好不容易爬到了顶罢,远处的沙丘却又像海浪一样无边的涌过来……尽管我的梦走不出那个沙丘,我仍得从一次次黑夜的梦中醒过来,继续走我白日的路。”在这里,“沙丘”所代表的意象其实与《风里的女人》中的“风”差不多,指的也是一种令人厌烦的人生状况,“我”一次次地试图从这“沙丘”中走出,但总是失败,最后“我”也绝望地知道“我”永远都“走不出那个沙丘”,但“我”仍一次次地从这种绝望中振作起来,继续“我”的抗争,叶梦的绝望是她消解了人生的终极价值的结果,她之所以能执着于生存困境的抗争,正在于她的这种绝望和敢于进行绝望中的抗争,也正因为如此,她才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她终于从山林返回到了都市,一次次地握紧了那曾想一次次地放松的笔杆子,通过她的作品探讨人的生、死这样一个人性的终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根法,汪堂家.人生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3,2.

[2]叶梦.月亮•女人.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35,32,71,21.

[3][波兰]沙夫.程孟辉译.人的哲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63.

[4] 叶梦.风里的女人.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60.

[5][德]叔本华.李成铭译.叔本华人生哲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335.

篇5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33―03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生命价值、怎样评判生命价值、如何创造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涉及人怎样认识自身的价值,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怎样有意义地度过人的一生。

生命价值观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直接影响其行为,及时发现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偏差,特别是对极端的生命价值观的判断是减少大学生极端行为、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伟大和崇高,了解生命的意义;关注、尊重、热爱自身和他人的生命;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自觉提升生命的价值,促使大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实践人生理想。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分析

以哈市某高校1.98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生命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我们发现:

(一)大学生对生命意识认知清晰,接受生命、热爱和珍惜生命

对生命意识的认知是生命价值观确立的基础,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才能够接受生命本体,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的价值观。在调查中64.3%大学生曾经有过类似“我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的追问,34.7%大学生认为“夜不归宿、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影”是不珍惜时光甚至是浪费生命的表现;87.8%大学生选择“一定能做到热爱、珍惜生命”;60.2%大学生认为同学间打架伤人事件“那是伤害同学和自己身心的行为,不应该做”。这说明大学生对生命意识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思索并探索生命的本体价值,接受生命,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可贵,热爱生命,具有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死观,能坦然面对死亡

生命价值观不仅包含个体如何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也包括其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正确的生死观,深刻地影响着生命价值观,个体对死亡越是觉知、越是了解,他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就越积极,越能更好体验生命,越能获得整体的生命价值观。在调查中83.7%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是:坦然面对死亡,因为死亡是自然规律;62.2%大学生对汶川大地震最深的感触是珍惜每一天,创造生活,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53.1%大学生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理解是,不赞同,没有了生命,何来价值。这表明,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死亡的同时,努力探寻生命的意义和思考生命,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

(三)大学生对自杀理解不全面,对自杀现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有研究认为,自杀死亡在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死因中位居前列。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许多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自杀的理解更是不够全面。调查发现:69.4%大学生在回答“当你遇到很大的挫折,如失去亲人、失恋、残疾、疾病折磨等,你会选择自杀吗?”回答是:绝不会,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不会轻言自杀的;他们在回答:“你如何认为自杀?”46.9%大学生认为自杀是对家人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11.2%大学生认为自杀是对生命的轻视,不可取;38.8%大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3.1%大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这说明大学生在对自杀行为持否定态度的同时,对自杀现象已经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思考,但对自杀的理解不全面。

(四)大学生强烈渴求接受生命教育,全面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并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我国,最先实施于辽宁和上海。调查中84.7%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外国实施生命教育的情况,46.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他们强烈希望学校开设美术、音乐、形体艺术课程来调节紧张的学习和生活。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为实现事业理想,不断进取的生活方式,表示在生活中一定会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充分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使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深刻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渴求接受生命教育,体验丰富多彩、有意义的人生,全面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五)大学生存在自身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希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一个热门话题,调查中大学生们认为自身发展有不和谐因素”,主要是:30.6%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与自我的不和谐;26.5%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人际关系不和谐,12.2%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与自然的不和谐,30.6%大学生认为存在自己与社会的不和谐。66.3%大学生坚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仍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54.1%大学生相信和谐社会的目标应该会实现,33.7%大学生坚信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而且一定会努力做一个和谐的人。构建和谐社会就包含和谐的生命存在,一个和谐的生命必然要求身心健康的统一。调查中大学生表现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需求,大学生希望保持身体的健康,还拥有健康的心理。他们还认为人活着要有价值追求,出现的困难或逆境是不可畏惧的,它属于生命,仅只是人生的组成部分。身心健康统一、和谐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教育大学生深入思考、客观评价、逐步认识自我,形成成熟自我意识,健全人格,保持良好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勇于面对挫折,调整积极心态,创建和谐的生命存在,达到身心健康统一、和谐发展自我。

(六)大学生关注社会贡献与生命价值的关系,把金钱作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个标准

大学生关于“人的生命价值最主要的标志是”选择情况的排前五位的依次为德行、才能、成就、社会贡献、金钱。可见在关注才能、成就、社会贡献的同时,金钱成为衡量大学生生命价值的主要标志之一,86.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贡献与收入相结合最能体现人生价值。林德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影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四个主

要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变化的现实基础。它在强化了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同时又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变得务实和狭隘。因此,由社会环境所带来的这些消极效应是当今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倾向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实施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应注意:首先,尽管大部分大学生有正确的、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但依然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缺乏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不懂得自己和别人甚至他类生命的可贵、可爱,因而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自己的生命;其次,部分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承受能力较低,表现出无价值感或无成就感,生活没有目标,过得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麻痹自己浪费光阴,不去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再次,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还较薄弱,学生渴求更多生命道德教育方面的讲座或活动,以期对自身的生命价值观的改变和完善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途径

李若衡、杨静(2006)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在总体向上的背景中表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向,多数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同时也存在部分令人担忧的消极生命价值观。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个体所持有的生命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对自杀的态度。有效解决由于大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的失落引起的种种生命危机,促进大学生提升生命价值,感受生命美好,实现生命意义,形成积极生命价值观,健康发展。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大学生的经历、人格特征、生活态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密切关系。它不仅需要学校的积极努力,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还需要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资源与自我的整合,创建学校教育与自我、家庭、社会教育的支持体系,这样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自我教育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而进行的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自我的观察和内省,以及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从我与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通过与人比较认识自己。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人比较是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即从活动的结果和做事成败经验来了解自己。其次,教育引导他们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我。在欣赏独特自我的体验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反省,自我修正,完善自我、悦纳自我、珍惜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后,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强自我修养,加强群体自我教育。

(二)环境教育

1 家庭教育。孙莹认为,家庭若给予子女积极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那么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就表现出积极、珍惜生命的特点;家庭若给予子女消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则呈现消极和狭隘的特点;家庭若给予子女自我控制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则子女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促进子女形成积极生命价值观,教会子女正确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引导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生活中让子女体会生命的美丽,正确认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从而眷恋生活进而珍惜生命。

另外,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给家庭成员带来快乐,能使他们体验生命美好,唤醒他们愉悦的生命情感,加强家庭成员之问的情感交流与感动,在家庭中体验亲情和责任,那么他们就能树立珍爱生命的信念,体察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2 学校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中,学校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育起主导作用。

学校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可以从确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与“两课”的融合,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与专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审美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开展各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渠道予以展开。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重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的生命基本规律,掌握青年期心理调适的技巧,正确地认识自我,承受挫折、培养良好情绪、发展健全的人格,改变其心理品质。

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离不开生命教育。大学生遵循生命规律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归属感,懂得生活的意义,体味生命中的真、善、美,让自我在职业中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引导大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掌握生命的有关知识和原理,真正体会生命与生存的含义,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生理与心理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社会教育。在社会变革对大学生观念的冲击的背景下,大学生们如何评价人生价值,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大部分大学生在评价人生价值时认为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但贡献与收入相结合才最能体现人生价值。戴曦认为,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和价值观的转变,社会现象和价值观的冲突,缺乏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组织等。首先,充分利用社会媒体作用,发挥媒体优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努力营造利于生命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应为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条件,促进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各种形式上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最后,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多方努力和多种途径与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3]孙建华,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调查及对策研究[J].文史博览,2005,(14):57―59.

[2]张文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4.

[4]林德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9―12.

篇6

中图分类号:I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作家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文坛一颗璀璨而不耀眼的星,以其特有的光芒和温度,点亮了一片夜空,温暖着众多读者的心灵。他肉身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与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尤其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对“残疾人”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体现出浓重的哲理意味,同时也笼罩着一种宿命的感伤。可以说,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他用残缺的身体写出了健全的思想。小说《命若琴弦》就是写两个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及从困境中获得生命意义的故事。

一、《命若琴弦》透露的生命哲思

“苍苍茫茫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①小说开头就充满着神秘的寓言意味,讲两个以说书为生的瞎子行走在大山中,头顶上太阳正热、脚下黄土呛人。大山、黄土道出了两个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在这样贫瘠艰苦的环境下的两个瞎子,其生存困境亦可想而知。“盼了五十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老瞎子做的所有这些,只为盼着能在弹断一千根琴弦后拿出药方,重见光明。小瞎子也一样,对爱情的憧憬让他活得开心。他们都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幻想和期待。然而命运并不垂怜原本不幸的他们,在老瞎子得知药方是一张白纸而万念俱灰时,小瞎子也因兰秀儿的出嫁而伤心欲绝。生存困境不能真正把人打倒,而精神困境却能致人于绝望的死地。令人欣慰的是,老瞎子最后明白了师傅的苦心,“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于是他延续了这善意的谎言,让小瞎子弹断一千两百根琴弦。小瞎子要重复同样的故事,但生命的意蕴也同时浮出水面:生命就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它的意义与价值就在行走的过程。而要行完这个过程,必须得有一个目的,哪怕是虚设的。小说的结尾“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小,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躜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前后照应,使小说弥漫着一种宿命的味道,也不禁使人深思:人生也许就是一个圆,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接受命运的拷问。

二、史铁生对生命的追思

(一)思考自身的困境。史铁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是一个深刻的的思考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他最早思考“生命意义”当然是从致残疾后跌入命运低谷开始的,“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耐心和的方式想过我为很么要出生。”②“活,还是不活”对这个问题的千百遍思考后,他明白到,他自己和别人存在着不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那就活下来同命运作抗争,在抗争中获得尊严和幸福。所谓“幸福”,本没有一个客观标准,而完全是一种自我的感受,所谓幸福主要是心的幸福,是心在超越自我局限中获得的自由和骄傲。超越局限、追求幸福如果是目的是动力,那么剩下的就是怎么实现这目的,也就是“怎么活的问题了”。

(二)思考人类共同的困境。作者在《我与地坛》中写到经常去的一个地方,去那里打发时间,在那里沉思生命、在那里观察人生。也是在那里,作者遇到许多同样不幸的人,不得志的长跑家、漂亮却是弱智的女孩,理解了忍受着同样甚至更强烈痛苦的母亲。经历了莫大的苦痛,怀着慈悲的心怀看身边的世界,史铁生看到了自己不曾看到、许多别的人也不曾看到的东西。史铁生发现不只是不幸的自己有局限,而是人人都有局限,不只是自己身处人生困境之中,而是人人都处于困境之中。这就是说,局限,困境不是残疾人独有的,而是人类都有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成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于是,史铁生由对自身困境的思考转向了对人类共同困境的探索。

(三)思考如何应对困境。“上帝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存在吗?要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要没有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且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这苦难。存在本身需要它。”③既然意识到困境了,又改怎么对待困境呢?要想化困境的痛苦为幸福,必须从精神上进行超越,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精神只是一种能力。而灵魂,是指这能力或有或没有的一种方向,一种辽阔无边的牵挂,一种并不限于一己的由衷的祈祷。”④ 史铁生将思考目光投向对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关怀。“我们不能指望没有困境,可我们能够不让困境扭曲我们的灵魂。”对“怎么对待困境”的思考,使他发现了最终的答案“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三、贯穿史铁生创作的生命思索

上帝将史铁生的双腿拿去,而他用借自己的双腿,用自己的思考开辟出另一条路,一条通往人类灵魂家园的路。在通往那里的路上,他看见许多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并将这些思考转化为文字传达与我们。他的作品始终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与光辉,在《我与地坛》中,他忍受着死的煎熬,对死产生一种特殊的认识,通篇透着哀伤与忧愁的情绪,获得了形而上的解答。《原罪宿命》中即将出国读博士的“我”,在碰到一只茄子后人生轨迹发生大转变。《第一人称》中树下的姑娘偶然成了“我”的妻子。这些都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突如其来的偶然及命运注定的安排的深深思索。《务虚笔记》以独特的文体,站在存在的高度关照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彰扬“爱”的价值。《病隙碎笔》则集合了人类精神领域的所有困难命题,谈存在、谈意义、谈信仰、谈灵魂,诠释和解答人的精神困惑,人的思想光辉和生命价值在作家笔下得到彰显。可以说,关于生命的思考贯穿史铁生创作的全过程,与他的生命融为一体。

小说《命若琴弦》以一个充溢着寓言意味的故事传达了作家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得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的答案。这一富有哲理性的思考不是一步达成的,而是史铁生融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在对生与死、人生与命运的追思中渐渐得到的。对生命的思考贯穿作家的创作全过程,体现在作家的每一个作品中,是作家精神世界的写照,透露着作家人文关怀的温度并闪耀着哲学思想的光辉。史铁生始终关注着人的精神领地,告诉人们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正如他的小说篇名“命若琴弦”,人活着要心有所系,心弦要有两个点,一个是追求,一个是目的,心弦拉紧了就能弹出动听的人生乐章,人应该拉紧欢跳的琴弦,不必去看那无字的白纸。作家史铁生拉紧了自己生命的琴弦,在人类灵魂的舞台上舞出了绝妙的舞姿,用写作的琴弦和灵魂的舞蹈为读者献上了命运交响曲。

注释

①《史铁生代表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93

②③④同上,231、244、289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44-01

一、关于初期体验

第一件雕塑作品是07年的毕业创作,当时是关于雕塑中的情感因素的探讨,作品的形式是传统的泥塑翻制玻璃钢喷漆,作品采用植物豆角的的形象裂开放大,周围环绕不同姿势的小孩的形象。是一种暗喻。毕业前夕有一段社会实践的机会,那时候感触很深,作品名字是《回来,别忘记》是我很单纯的一种感受,对于家 ,对于亲人,对于自己对于浮躁喧嚣的社会,展出形式是在一个大的扇形底座上面,向外扩散的布局。体现的是一种自然属性,生命属性。自我的一种留恋与伤感。那时的作品完全是一种心理体验。自己是个敏感的人,对某些事情。

当我和外面的世界有一个交流或者感受的时候,很多东西既然会浮现出来,这个也许是我个人化,但我认为就是一个人性普遍的东西,有一些东西是被强烈感受到的,有一些可能是被遮蔽的,有一些我认为是一种状态或者是过去了的状态,没有一个相对的释放点,当我的作品成型之后,被很多人看到,很多人拥有那种认同感或者他们对作品有自己的一种理解,这些都是人性当中相同的东西,我自己本身,我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美好 平静 和谐。但我要通过这种外在的美好,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不安或者是过于敏感造成的一种焦虑。我不知道别人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作品这个东西如果能够去诱发出来观者内心的一种感受,这是最重要的。

二、另一种体验的转变

我正在构思的另一批作品是也是表达自己的一种体验,但是更多的是关注生存及生活本身。对于几年的社会生活,以及又返回校园,这些生活得体悟。作品基本构思是木制的大相框,相框上面是有大小不等突起的方形凹槽,有机玻璃附照片(日常琐碎生活的照片)。

日常生活中只存在着一种巨大的主宰一切的物质力量……出于精神净化,至少应该有同样强大微妙的心灵力量与之相抗衡――否则,我们的现代文明及其所有一切进步都将消失殆尽。我个人感觉雕塑的创作形式有很大的瓶颈。如何度过向前发展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记得一句话很有感: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说。从一种体验到另一种体验的转变,由一个没有意象,没有正面人物的世界在一种宁静的透明状态中完成的。这种宁静的透明状态作为一种无声的机制,一种不加评注的行动一种当下的知识,揭示了一个庞大精致的结构。

找一个适合自己艺术生命生长的环境很重要。我更倾向于用自我的生活体验以及精神感受来呈现社会,生活,以及生命。无论是梦境,还是现实的琐碎。自己身上还是很强的那种中国式的感受就是人,情,家。

其实有很多我非常喜欢的艺术家,,一个思想型的艺术家。他将自己的“天书”这套方法归结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它不是给你讲道理,主要的工作是给思维找麻烦。艺术家向京也是我喜欢的其中一个,勤奋感性与用心的艺术。她的作品和我的一致的感受很相似,以纯粹的女性视角来探讨精神世界。以自我的状态来反应社会。至于自己一直在路上的状态。要更加勤奋,用心,用脑。使得自己保持一种敏感的精神状态。

在以后的作品里希望涉及更多的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对人类社会社会或对艺术多提出问题,来让自己以及大众进行思考。同时要对展览方式极材料进行探索,是自己的艺术语言更深刻。要思路清晰,懂得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责任。

三、艺术价值的意义

当今社会的功利,是好多艺术家及艺术活动变成对理性对事功的殉道,如果艺术家的灵性和内心体验都让给了理性,事功那人类灵魂到哪里气息和慰藉呢?

二十世纪的艺术之憾常常在于把艺术问题与意识形态问题简单的等同,把艺术问题概念化了,庸俗化了。例如一些缺乏价值感的头脑会自觉不自觉得问一些可笑的问题:为什么表现甲不表现乙?难道现实就是这样吗?诸如此类。

价值的立场不同于意识形态,它是可以排除功力的因素而思考超验的价值存在的问题。

四、结语

篇8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是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节的内容,旨在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如何看待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问题。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中的首要目标,是重中之重。因此,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人生价值,怎样让自己活得更有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实现人生的价值。

2.知识目标

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和创造。

四、案例描述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第一框《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本框题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有必要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展开教学。下面仅叙述“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1.新课导入

多媒体显示: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提问:名言对我们什么启示?学生讨论回答: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我们也应该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从而导入新课内容。

2.活动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价值的。学生议论纷纷,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价值是价格高,有的说是很贵,有的说是有用。然后教师出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是价值。所谓价值,是指这个事物对人们、对社会有无用途,能否满足需要而言。任何事物,如果丧失某种实际用途,不能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它就没有任何价值。教师可以进一步总结:当我们认为某一事物有用或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就说它有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以此类推,对人生价值我们又怎样理解?关于人生价值,学生一般通过类推知道人生价值应该是一个人对社会有用,才有价值。通过这一讨论活动,教师提炼观点,点评归纳: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之中。

3.拓展思维

多媒体播放钱学森的材料,并思考问题: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从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生命有价值吗?为什么?他的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

学生思考后一般都会明白钱学森的生命是有价值的,因为他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为中国火箭和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来实现的。

4.知识拓展

关于人生价值的两个表现,一般来说,人生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把人的潜在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做出了贡献,这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奉献)另一方面,是个人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尊重和满足。(索取)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深刻理解,以钱学森为例说明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的体现。第二个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解释,学生理解得不是很到位。此时,教师适时引导:既然人生价值体现在奉献和索取两个方面,那么当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时才能促进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出示连线题,让学生连线。

A.奉献为零 社会萎缩退化

B.奉献

C.奉献=索取 社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D.奉献>索取 社会不可能存在

学生一般都能正确连线,并得出正确结论:只有当一个人对社会的奉献远远大于索取时,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创造和奉献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

5.抛出问题,深化探讨

请学生考虑,创造和奉献除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生命价值的要求之外,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帮助过他人的学生可能有这方面的体会。有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因为我帮他解决困难,他感谢我,我心里很高兴。虽然学生的回答很简单,但是能抓住要点回答问题。多媒体出示材料:(1)孔繁森说:“能为他人解决困难和痛苦,我认为这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篇9

二、现代性对教育学话语范式的制约

当前的教育学是在现代化的境遇中诞生的,现代性中蕴藏着教育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也因其世俗主义、国家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三种价值观对教育学话语范式特质产生制约。这三种价值观衍生出各种异化的教育学话语范式,从而将教育学局限于狭窄而短暂的时空,进而设计出异化的教育制度和理念,生产出以现代性为主导的教育。世俗主义的制约。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主义从人文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冲突中诞生,并日益成为一种独立的价值体系。它一边用理性主义对宗教主义进行除魅,一边用功利主义为人文主义呐喊。就这样,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一起催生了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世俗主义。它使人类放弃了对永恒的信仰和追求,转而在当下的世俗生活中寻求人生的意义。人逐渐沉迷于世俗的享乐,而忽视了对完整生命的追求,以至于日渐“委身于常人、沉陷于职能、淹没于物欲。”受世俗主义的影响,教育学日益局限于现实生活,强调通过教育实现人的社会化,增强人类征服自然和追求感官物欲的能力。将当前的生活作为教育学的存在时空,而忽视生命的要求,无疑导致了教育学时空的萎缩。国家主义的制约。我国学者朱新卓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现代教育被国家化以后,很快就被拴在经济的车轮上,成为富国强兵的国家战略中的一个‘棋子’。教育逐渐抛弃原始教育的神秘性和古代教育的神圣性而强调世俗性的需要,以实用性,即满足国家和个人生存的实际需要去换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国家主义使教育学沉湎于暂时的功利追求而忽视永恒的灵魂守望。在世俗的教育学话语范式中,教育只是富国强兵的工具,而非寻求人类生命意义、守望人类灵魂的途径。这种教育学固执于服务当下的价值追求而忽视了坚守传统和超越未来的时间向度。科学主义的制约。科学主义向来强调合理性和必然性,本质和规律是其认识的逻辑。受科学主义的影响,教育学日益追求“体系化”和“结构化”。我国学者刘旭东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教育学的“体系化”、“结构化”取向使教育学静态化、符号化,无以对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和生活做出令人满意的解读,更不要说去“指导”教育实践。此时它只倾心于如何使教育更“科学”,更能够符合某种“人工的逻辑”而不是教育本身的自然法则。这种强调必然性的教育学强烈排斥信仰以及可能的意义,它摒弃了对教育可能性的信仰和追求,而是努力为教育设定严密的行动程序。这样的教育学仅仅是一套理论逻辑,而非对教育现实的鲜活表达。

篇10

一、 法伦理学的形态和学科属性

法伦理学是从法学与伦理学的结合点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法学与伦理学两大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产物。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存在,经历了一个由混沌到缺失再到分立的历史过程。

近代以前,法伦理学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它与整个法学一起,被包容在哲学伦理学这一大的门类之内。由于古希腊、罗马的法律制度较为发达,尤其是古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基本的社会结构,从而成为人们感知的对象和思想者反思的对象。最早、最系统地对法律作出反思的是当时最为发达的哲学伦理学。在最早的伦理学著作中,我们就可找到一些法学里所谓的最具挑战性的、永恒的主题,如法与利益、正义的问题,人治与法治、守法的道德基础和基础,道德的法律强制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丰富而又深刻的道德思考,这些思考不只是伦理学的财富,也深刻了西方法哲学的发展。

中世纪尽管黑暗,但中世纪的思想家门并未停止对法律的道德思考,我们在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中就能读到有关论述。而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的重新发展,罗马法的复兴,对法律的道德思考巳不只是思想家的内心激动,而是通过注释法学派、评论法学派、人文法学派的几个阶段的发展,从到实践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可以说,从人类最初对法律这一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到近代的康德、黑格尔的法哲学,寻求法律的正义都是哲学伦理学的一个最主要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法律的道德思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就没停止过。

19世纪中叶以后,现实社会对法律的确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证主义哲学的出现也给法律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而这些随着职业法学家的出现,开始了摒弃对法律的道德思考。由于专业的原因,他们开始从道德的视角转到法学的视角,从关注法律与社会的外在方面转到关注法律的内在构成,为了保证对法的客观科学的分析,他们排斥了价值因素。按赫费的说法,这段时期"在法和国家科学中盛行的是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而这两者对道德观持不信任态度,在有些地方甚至明确地拒绝道德观。随着哲学与法的国家科学的分离,也出现了法和国家科学与伦理学的分离,从而使法和国家伦理学也消失了。"(赫费:《政治的正义性》,庞学诠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另一方面,那些曾经包容万物的哲学家们由于把法理论的任务推给了法学家,自己也如释重负,注意的兴趣转移到诠释学、现象学和科学哲学等领域,最多是因为研究的需要和兴趣稍微注意一下法的研究,如此说来,法学家们故意地在研究法律时抑制住自己的道德冲动,而哲学家们则把道德的冲动指向了除法以外的领域,法律与伦理的关联思考无可置疑地被淡化和遗忘了,这一切,在从奥斯丁开始的学者们那里,如萨维尼、凯尔森、哈特等,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对法律的道德思考相对匮乏的阶段。但这一阶段却为法伦理学的独立存在创造了前提条件,因为没有分立的法学学科,就不可能出现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渗透,只有它们彼此独立才能彼此交融。

近入二十世纪,西方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社会利益结构重新组合,社会立法大量出现,一种谋求客观描述的社会运行状况的法学产生,即法社会学,但这种要求价值中立的学科同样排斥追求"应该"的法律,并不能提供对法律的道德批判武器。事实上,直到二战后人类在遭受了由自己带来的巨大灾难后,尤其是在这种灾难往往又是在法律的幌子下发生的时候,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1971年罗氏将其20多年的思考整理成《正义论》一书出版,基于伦理、法律、、制度、社会的综合,他创立了一种权利伦体系。

《正义论》应该说就是一部法伦理学的著作,而且因其采用了的论证,如决策和博弈,使得关于法律正义的讨论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从而开辟了法伦理学的新天地。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使得对法律正义的伦理学讨论重新活跃起来。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法伦理学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法学家、伦理学家或学家甚至经济学家,如德沃金、富勒、波斯纳、哈贝马斯、布坎南等,都就相关主题出版和发表了大量著作和文章。可见,自二战以来,法伦理学的在西方巳经具备了蓬勃发展的独立姿态。

那么,作为独立的法伦理学到底是属于法学还是伦理学?法学学者一般把法伦理学归入理论法学。而伦理学学者则把法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认为应用伦理学是解决问题的学问。这些问题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新涌现的,前所未有的,或者说历史上巳存在的事物现在具有了新的性质和内涵,所以在社会的某个领域里有什么道德难题,就有这个领域的应用伦理学,医学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等等就是试图对各自领域中涌现出的紧迫的伦理道德问题寻找答案而兴盛起来的学科,法伦理学当然就是解决法律领域中的道德难题的学问。其实,无论把法伦理学归属于法,还是归属于伦理学,都是合理的。因为它在本质上就是一门横跨法学和伦理学两大领域的交叉学科,并以法学和伦理学为其共同的学术渊源。

法伦理学固有的边缘交叉学科属性使其最终不会满足于单纯的学科身份,而同时具有法学和伦理学的学科属性。这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独立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把法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大概分三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关于法律的存在的前提的道德批判,也是法律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强制制度存在的道德合理性证明。法伦理学没有也不可能回避伦理准则的论证这个前提性问题。此类问题是法理学所一般不予证明的,只是作为不言而喻的前提,所以,对法律存在的前提批判是法伦理学所需要研究而处于法学视野之外的。如人类为什么要有法律?法律作为对人的自由的一种限制为什么是善的?法律是人制定的,但什么人、通过什么方式制定的法律才具有道德的合理性?司法机关为什么可以剥夺人的自由和生命?它的道德正当性在哪里?我们应当守法吗?可见,法伦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面问题,可成为法律之上的问题,意即是在人的存在的大背景下,对法律正当性的形而上的思考。

第二层次是内涵于法律制度中的道德问题和现象。这也是法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即法律中的正义问题。如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怎样才是正义的?司法工作者应具有什么样的德性?立法和司法要遵守什么样的程序才能保证实体正义的实现?程序的内在价值是什么?如何对社会成员进行法制?这一层次的是法学本来所具有的,尽管实证主义法学试图排斥法学研究中的任何价值内容,以保证法学研究的客观性和性,但事实上对法律这样一种人所创造的并以此来促进人性实现和社会进步的社会现象的研究,是无法排斥道德等价值内容的,相反,它还是法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由此,法伦理研究对象的这一层次同样可以成为法学理论研究的对象。这一层面的问题是法律中的问题,意即研究的是实体法中的道德问题。

法伦理对象的第三层次是随着的所产生的重大的具有道德歧义的现实,这些问题的产生给人类存在的各种关系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这些问题都是涉及重大利益的社会问题,它就不只是一个道德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但问题在于,传统的道德和规范体系系无法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和现实的解决方案,建立在传统道德体系上的法律制度也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并做出相应的理论变革和现实对策。当道德还尚难对一种新的关系做出善恶的判断时,如何要求法律来对这种关系进行调整呢?在这里,道德和法律纠缠在一起,一个道德上尚有争议却又必须有法律来解决的问题,只有靠法学和伦的并肩作战了。这些问题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通过试管婴儿、体外受精这些新技术手段的道德争论,通过对安乐死、库等新概念的拒斥与接纳,给关于生命的立法提出新的课题,等等都属此层面的问题。

显然,由于第一层面和第三层面问题都是在法律之上或之外的存在,是关乎"法"的存在,则研究这些问题的学科称为法伦理学更合理。现在除了"法伦理学"这一叫法之外,还有如"法律伦理学"、"法学伦理学"等相近似的名称。如上,如果称为法律伦理学则会把研究的问题局限在第二个层面上,无疑过于狭隘了。

二、法伦理学的使命是对法律的道德批判

法伦理是对法律的道德批判,这一命题的正当性包括了三个层面的证明:第一,法律与道德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因为道德批判并非碰到什么都批判,它只批判那些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东西。第二,对法律能否进行合理的道德批判?因为如果批判只是个体的主观好恶,就等于无批判。第三,为什么必需对法律进行道德批判?"恶法"难道就不是法吗?

1、 法律与道德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

道德与法律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是道德与法律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在西方的法领域,而在伦理学领域里一般都对此作肯定的回答。西方最大的自然法学和实证法学正是由于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而成为彼此对立的两种法学理论。 自然法学主张道德是法律的存在依据和评价标准。道德与法律存在必然的联系。与相反,实证法学主张道德与法律的分离,否定两者的内在必然联系。我们认同自然法学关于道德与法律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观点,但主张必须跳出从观念到观念的抽象思辩,到的具体进程中,也是人的社会必然性的展开过程中寻找它们的契合点;我们也不否认分析实证法学强调法的独立品格和形式性特征,但我们必须把道德与法律的分离统一到社会实践包括法律实践之中。

人是一个双重的存在,既是个体性的存在,又是社会性的存在,因此,人的存在本身就内含了个人需要、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社会利益以及他人需要、他人利益的矛盾。这种矛盾作为人自身的根据,引伸出人如何处理这种关系的需求。它促使人从自身发展的社会必然性中直接引伸出来的处理人际利益关系的准则,不只是对现实利益关系的简单的复现,而是隐藏在表面上看来是杂乱无章的偶然性的利益关系背后的必然性联系的理性表达。这个从人的社会必然性中引伸出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恰当的结合方式的准则,本身就意味是公正的,善的,它的存在就是价值。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最初的规范都是"不得如何""应当如何"的义务性的道德规范,就是说,义务性规范与权利性规范比较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但是这个规范作为"应当",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多次反复并经过思想家的提炼和概括形成的,它本身没有权威的确认、系统的制度和有力的后盾。就是说,道德不能确立一个作为普遍同意的是非标准和解决人们纠纷的共同尺度,也缺少一个调解纠纷、解决争执的公正的裁判者,既使有了裁决,实际上也无法执行。

可见,道德规范作为必然性的展开,无疑是社会存续的根本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富林的"崩溃论"是正确的。因此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是一个有序而美好社会的根本。但在一个充满复杂利益关系的社会里,道德本身的存在是不够的,它本身既无法阻止也无法惩罚破坏它的行为,因此,社会需要出现另外一些规则来弥补这些不足,这些规则可以明确道德规则的和范围;可以控制道德规则的变化并决定其取舍;可以确定一个权威来裁定纠纷和执行裁决。对应于前面的主要义务规则,次要规则赋予义务规则以新的属性,并形成一个既能体现基本义务准则又能保障它在生活中实现的社会规范,它就是,因此说,一个真正的法律必须体现和保障维系着社会存在的基本道德义务,这是它与生俱来的使命。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的发展史上,道德与法律也从未被分开过,古希腊的民众大会或陪审团从未区分过什么是法律禁止的,什么是道德禁止的,英国的衡平法也是,就是到了二战后对纳粹战犯的审判,也是高扬的道德正义的旗帜。的事实证明了,正如不能分开水的源和流一样,我们也无法割断道德与法律的血缘联系。

2、关于法律的道德批判是否合理?

合理性是20世纪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关于法律的道德批判的合理性问题的实质,仍在于价值判断的客观合理性。

对事物的一种价值判断,与关于客体本身是什么的判断不同,它是关于客体对主体的意义是什么的判断,它是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衡量客体是否满足这种需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种需要的一种判断。与事实判断相比,它多了一种对于价值判断而言决定其质的因素:人的需要。正因为"需要"的引入,价值判断就呈现出扑溯迷离的特征,从而也丧失了事实判断所具有的稳定性、普遍性、简单性特征。但丧失这些特性,并不意味着丧失客观性,因为,价值判断所揭示的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价值关系同客体本身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

实证主义法学之所以认为价值判断无真假可言,从而试图在法与法学范围排除一切价值因素,所犯的逻辑错误就在于割裂价值判断中两个部分的关系,如"保护特权的法律是不好的",这是一个完整的命题,揭示的是这种法律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否定关系。如果将它分为两部分,即"保护特权的法律"这个事实,和"不好"这个判断,就使这个完整的命题丧失了原来的意义。如果我们把"保护特权的法律"(价值客体)与人民(价值主体)及两者的关系作一个整体,就可以作出真或假的价值判断。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命题,它所揭示的是一种客观的价值关系,它的真假可以根据它与所揭示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来判定。

不过上述例子存在一个问题,即我们把价值主体置换成特权阶层,那么,"保护特权的法律是好的"的判断同样是真的。这就意味着在价值判断中出现了对立的命题同真的现象,这是事实判断中所没有的。因此,确立一个判断的客观性,并不一定就确立了一个判断的合理性,而确立判断的合理性才是我们说的道德批判的实质,因此,在同真的价值判断中,是否有一个客观的准据使人作出合理的选择,才是合理性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关键在于主体需要。因为只有主体需要才能有合理与不合理、正当与不正当的区分,能够被满足的需要不一定就是应当满足的需要,这说明,主体在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中,还受着一种更为本质的东西的制约,而这个本质的东西在客体属性满足主体需要这一关系范围内,是无法找到的,而必须深入到人的实践活动中去。人类的实践活动就是由不同的需要所推动的,因而也就包含了多方面的生活追求,其中真正能够实现主体多方面生活追求的主体活动,必然是那些在主体正确地把握了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换言之,所谓合理的需要是在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中被确定的,而对法律的价值判断不过是以主体的合理需要为尺度的对法律的一种评价。

不过,进一步的是,道德批判是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不只是道德批判,一种更为常见的形态是功利评价,因此,对的价值判断的合理性证明,只是告诉我们对法律的道德批判是可能的,但却没有告诉我们对法律的道德批判是必须的,也没有告诉我们,道德批判与功利评价是怎样的关系,而这些却正是法伦存在的直接前提。

3、对法律的道德批判是必须的吗?

根据人的本质的不同环节需要的满足,可以将价值分为实现人的必然性的功利价值和实现人的必然性的道德价值。第一,人的自然必然性的实现和人的社会必然性的实现,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而对事物的功利价值的评价和道德价值的评价也是人类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 第二,对事物的功利评价是基础层次的评价,道德评价是较高层次的评价,这是因为人与物的单向效用关系要靠社会必然性的扬弃才是合理的,而道德价值就根源于人自身发展的社会必然性,是从人的本质中直接引伸出来的价值,道德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第三,功利价值是通过特定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效用得以完成的,因而,客体的物质效用成为功利价值的核心,功利价值的生成和实现取决于活动结果是否创造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现实物,因此,功利价值的评价具有外在于人的特性和侧重于结果的特性。道德价值是通过人们实际处理人际利益关系而生成的,人的行为是道德价值的载体,因而道德价值不是对客体效用的确证,而是对主体获得这种效用的方式的确证。同时,道德价值直接根源于人的社会本质存在,是从人的本质中直接引申出来的生活态度和行动方式,所以,道德价值的评价具有内在于人的特性和侧重于过程的特性。

除了对法律的功利评价和道德批判两个基本层面外,由于立法是一个富有技术性的活动,所立之法要有形式上的完善性,因此,对法律的技术性评价也是由法律本身的特性所带来的一种基本评价层面。由此,对法律的评价就由技术的、功利的、道德的评价三个层面组成。技术评价的层面是最低层面,是一个没有价值合理性或目的合理性思考的层面,它没有自在的价值,它只能保证如何更好地实现目的,但不能证明目的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对法律的评判只满足于这一层面是不够的,我们总不能因为希特勒的立法技术好就把他的法律称为良法吧!功利评价是法律评价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评价。法律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不断发展着的需要和有限的可资利用的资源的矛盾,因此,人类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来满足最大的需求,或者说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果即效率原则就成为文化产生的基本理念之一,法律就更是如此。这就是对法律进行功利评价的依据所在,因此,一个没有效率的法律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法律。

问题在于,功利评价对法律而言也是有限度的。当一个法律尽管能实现最小最大的效益原则,但损害了人与自然的环境利益,损害了人与人的根本利益,损害了每个人的最基本的权益时,它仍然是不合格的法律。就是说,如果一个法律在技术上是完善的,在实现中又是有效率的,并能带来最大的功利目的,但我们仍然不能说这一个健全的法律,因为它还缺少一个层面的评判,即道德层面的评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符合正义的法律就不是法律。可见,道德评判在关于法律的评价中居最高层次,它约束技术评价和功利评价,它具有派生性。法伦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法律的道德评判。

三、法伦理学的论思考

对象与研究是辩证统一的,有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研究方法。研究第一个层面的问题,其基本的研究方法只能是思辨的方法。思辨的方法也就是的方法,是所有哲学研究必须使用的方法。伦与本体论、认识论不同的地方只在于,它用这种方法去研究、解释和回答价值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世界问题和宇宙问题。思辨的方法包括反思的方法、批判的方法、构建的方法,是反思、批判、构建的有机统一。的正当性问题的解答不只是一个观察、体验、经验、知识积累的过程,也不只是一个归纳、演绎、、综合的过程,它需要反思、批判、构建。只有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法律伦理学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自己的使命。人们总是生活在既定的法律社会之中,他们不能不接受法律所给予的一切。法伦理学研究首先就是要从新的方向、新的角度、新的位置对现实法律所给予的这一切进行再审视、再认识、再思考。反思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批判的过程。批判的目的不是要全盘否定,而是为了创新,为了超越,为了重新构建新的价值体系。

研究第二个层面的问题,由于是研究的法律中道德问题,价值分析的方法就尤为重要,当然仍要运用实证分析法学的方法。法学就是价值分析方法论的代表。自然法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也可以是方法论的。正如美国学者P·E约翰逊所说:当我们运用"自然法"这个术语时,"指的是一种方法,我们运用它以判断个人伦理或实在法的原则应该是什么,自然法的哲学家们渴望在理性和人类本性的基础上,而不是依靠神启或先知的灵感做出这些判断。这样定义的自然法是一个比任何特定的自然法理论都更为广泛的范畴。一个人可以相信自然法的存在而不同意亚里士多德或阿奎那等自然法的倡导者的特定的体系。我正在描述的是一种思想方式而不是特定的理论"。(P·E约翰逊:《对自然法的某些思考》(中译文),《法学译丛》,1988年第6期,第20页)

总之,价值分析方法论悬设一个外在于现实法律(即法的实然状态)的价值体系(即法的应然状态),以之作为评价现实法律及其相关要素的参照系,在社会契约论者那里就可以看到这种特殊的方法论意义。古典自然法学家霍布斯、孟德斯鸠、洛克、卢梭以及新自然法学家罗尔斯等人对社会契约论的具体论述各不相同,但契约论作为一种论证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我们要摒弃价值分析的形而上的思路,进行经验主义的改造。从人的存在着一事实出发,把价值分析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统一起来,罗尔斯把原始状态和社会契约仅仅当作一种思想实验的场所,视为一个集合各种论点、工具的实验空间,它本身是描述与价值两种因素的存在,最后推演出了实证法所最终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价值分析法的正确思路。

除了价值分析法外,还要运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研究"确实存在的"东西,追求"确实"的知识,把价值问题排除在研究之外。按道理,它不能成为以法律中的道德现象为关注对象的法伦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它的可借鉴之处,就是新分析法学的语义分析法,如果我们要讨论安乐死的立法,当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安乐死,诸如此类。其实这种方法在赫费的法伦理学名著《的正义性》中就运用得很圆润了。

篇11

[3]邱伟光.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和育人效应[J].思想政治教育.2012.7

[4]刁桂云.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探索.1999.03

[5]徐振祥.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5

篇12

大家好!

时间真快,光阴荏苒,一个学期就结束了,明天就要正式放假了,此时此刻,为了此时此刻,老师先是查看了日历,从今天(1月29日)起,至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天(2月24日)上课,这个寒假时间共25天,即整整三个星期又四天。25天,我想知道大家是否已作了计划要怎么过?有目标了吗?

为了今天的讲话,老师不断的思考,也不断的上网搜索与老师朋友们交流……寒假怎么过?才可以更加充实有意义,可以更加快乐有价值?最后,我回到了起点,那就是关于生命的思考!

珍爱生命,我希望你们每一位同学都对自己的生命价值认真的作一次认真的思考。因为,平日里,你们为了每天的七节课以及相应的作业与练习、各式各样考试及活动,一直匆匆太匆匆。来不及整理自己的脚步,相信有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各种学习和生活状态至今一定是囫囵吞枣、盲目糊涂的感觉。

所以,我真诚的希望大家,借这个假期可以放慢节奏,先认认真真的作一个关于生命的思考!它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

说到思考生命,首先当然是关于注意生命安全的话题。这个假期,暂时没有了学校和老师的监管,同学们要自律、自觉。一是注意交通安全;注意防火,注意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注意用电安全;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预防食物中毒。大家要加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防止受骗上当,防止各种危及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等的不良行为。

其次,更重要的是要努力的提高生命质量。所以,我更多的期待是你们要加强自理、自立、自信、自强的锻炼和提升,唤醒自律、自觉和自省!激发你们潜藏的能力、志趣和爱好!期待你们通过加强阅读、思考和交流来充实更加厚重的人生。一是学会独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培养自理能力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二是增强法纪观念,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公民道德规范,做文明的福州市民。三是温故知新。利用寒假充裕的时间,认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梳理自己的得失进退,整理学习方法,思考新学期的计划等等,做好新学期新挑战的思想准备。

第三,要广泛的阅读,在别人的人生感悟中建立自己的人生思考。读书不是功课,不是强制,而应该成为大家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体会读书的乐趣,大家应该做到几个联接。一是把阅读和节日相联接。寒假有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你了解春节吗?贴对联、做年饭、放鞭炮、挂灯笼这些习俗给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你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的意义吗?不了解,那么我们就阅读吧。推荐一本孙肇志老师编的《过年啦》。今年是猴年,我们就读读动物世界中的猴子,读读童话故事中的猴子,读读小说中的猴子,如果你已经读过《西游记》,那么老师再推荐大家读读李卓吾评点版的《西游记》,你又会有新的发现。二是把阅读和旅游相联接。寒假,许多同学有机会走走祖国的名山大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一件很棒的事。如果出发前,我们找与景点相关的书,先读一读,我相信收获会大不一样的。有很多时间我们会和爸爸妈妈在路上。不要忘了随身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动车上,在飞机上,或者等待的时间,拿出来翻两页。不是要专门的时间坐在书桌前才叫阅读,阅读就是这样随意地和生活融为一体。只要你现在开始坚持这样做,就会成习惯。三是把阅读和电子相联接。电子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所不在,与其拒绝它们,不如好好地利用它们。现在的网站上也有很多的有声书,下载一些,随时都可以听。比如《爱的教育》等由一个一个小故事组成的名著,就很适合听有声书。有书香的寒假就有不一样的精彩。

为了更好地在寒假思考生命,老师向大家提几点要求:一是最好每天睡到自然醒;二是激发阅读兴趣最重要;三是复习不在时间在效率。

篇13

近年来,危害学生安全的行为愈演愈烈,特别是近来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安全也不在乎,发生了一些让成年人不可思议的悲剧事件。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生命安全,最重要的环节是加强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

1.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注重生命关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新教材的改革,在注重知识理论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在课堂中,把学生看作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对待,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创新。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质──关照生命活动

思想政治课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本体价值。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主要牵涉到就业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教育、以人为本和经济利益的教育、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教育等。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重视生命安全和培养对生命的敬畏,让学生学会爱护自我,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关怀他人生命。

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趋势──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高中学生处在认知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以人文本的生命教育成为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培养的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的实践,更是一种伦理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其实质也就在于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政治课程改革,更多地体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常识性内容,更多地体现育人的本质价值所在。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以“立人”为中心,即政治教学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政治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来;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为主转到以人的发展为主上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关注。高中政治教育改革是课堂生命意识的觉醒,是培育“人”的教学。

二、构建政治“生命”课堂的策略

1.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开展生命课堂教学

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扬弃,最终发挥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构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把生命教学贯穿与教学过程的始终。高效的课堂是生命价值体现的课堂,让学生在自我发展中追求自己的生命意识。

2.以“信任、欣赏、激励”作为生命课堂评价的有效手段

《课程标准》指出:对政治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政治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政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以赞扬鼓励为主的肯定式评价,增强评价的鼓励作用。

3.生命课堂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政治教育,不同的人在政治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学生受家庭和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上处于徘徊状态,需要针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制定相应的生命课堂教育策略。

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和升华,学生的生命活动和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也在课堂,因此,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政治课堂教学注重价值观教育和人性教育,关注时代的变化,把握时代的脉搏,随时点拨和教育每一个学生,使政治课堂成为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所以,在政治课堂中引入生命教育观念,构建生命课堂,教导学生有正确的生死观,体验到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与关怀他人,以及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要让政治课堂走出荒芜的沙漠,成为生命的绿洲,就必须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让学生真正从课堂的边沿走到课堂的中心。

参考文献:

[1]徐美贞.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认知态度[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