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现状

生态农业的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6: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态农业的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生态农业的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9.0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and its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makes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Xiaoga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and then put forth some sustained development measures.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ourism; production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Xiaogan city

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是近些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它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也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功能的交叉性产业,是当今旅游新需求的必然产物[1]。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作习、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

1 生态农业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农业旅游是20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是生态农业与旅游结合催生的产物。“生态农业旅游”一词首先出现在世界旅游发达的欧美国家。在国外,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已开始了生态农业旅游。意大利在1865年便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专业协会。该协会的主要功能是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劳作,或者在农民家中住宿。这实际上标志着农业与旅游业已经结合成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的这种生态农业旅游,之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20世纪70―80年代,日本、韩国、新加坡陆续成为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热点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开始进行生态农业旅游的探索性研究和开发。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较晚。国家旅游局推出“1998年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拉开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序幕。2006年确定以“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年,主题口号是“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2009年的“中国生态旅游年”,倡导“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些举措有力地助推了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相继出现了以农家乐、度假村、野营地、休闲农村、生态农业观光园、教育农园、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旅游。全国生态农业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

2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现状

孝感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十一五”期间,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迅速,旅游功能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促进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旅游创建力度不断加大

2006年《董永传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国家旅游局授予孝感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13年中国民协授予孝感市为“中国孝文化之乡”称号。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及“农家乐”升级达标工作积极推进。2010年6月,湖北省政府授予汤池镇为湖北旅游名镇、孝昌观音湖熊畈村为湖北省旅游名村。还有7个村被列入全省旅游名村创建单位,即孝南肖港镇小周村、汉川翥夂许家村、应城汤池镇洪河村、云梦下辛店镇泗洲寺村、安陆烟店镇碧山村、大悟新城镇江冲村和双峰山大砦村。“农家乐”创星工作开始启动,到2010年底,全市星级“农家乐”达到102家。

2.2 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末,孝感市已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13家。其中,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5家,2A景区4家,2011年新增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1家;省级旅游名镇1个;省级旅游名村1个;星级农家乐102家。

“十一五”期间,孝感市累计接待游客2 710.5万人次,年均增长22.4%;实现旅游总收入154亿元,年均增长21%。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1 4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8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8%。

2.3 旅游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孝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孝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制订了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孝感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孝感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并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财政安排旅游专项资金用于旅游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旅游景区、星级宾馆、生态观光园等项目24个,投资规模80多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38亿元。天紫湖、观音湖、嘉沦河、白兆山、钱冲银杏谷、大悟白果树湾新五师司令部纪念馆等生态农业旅游景区相继建成。5年来,市、县两级政府投入3亿多元改造旅游基础设施。

2.4 旅游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市场开发成效显著

为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孝感市政府出台了《孝感市一日游管理规定》和《孝感市旅游业管理办法》,批准成立了孝感市旅游执法大队和旅游质监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通过新一轮机构改革,全市县市区旅游工作机构得以健全,工作力量得到充实和加强。

围绕开拓武汉旅游市场,组织了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先后组织参加了3届华中旅游博览会,连续2年以孝感市政府名义在武汉举行了大型旅游宣传推介会,开展了“武汉万人游孝感”活动。加快与武汉黄陂区、东西湖区的景区联动和市场对接,着力抓好融入工作。围绕提升孝感旅游知名度,积极开拓境外市场,2次参加省政府组织的“台湾湖北周”活动。先后参加了在昆明、烟台、重庆召开的国内旅游交易会。此外,组织指导汤池温泉、双峰山等景区和有关企业,开拓河南省信阳、南阳,以及省内宜昌、襄阳、荆州等城市旅游市场。

3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3.1 宣传营销不够充分[2]

从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对自身旅游资源的宣传和营销以及对景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都还做得不够,对于不同的客源群体、不同的市场群体没有采取相应的宣传策略。甚至 ,本地的一些市民对本市的一些生态农业旅游点还不是很熟悉。 有些景区在宣传的过程中只注重风景的宣传而忽略了当地文化与风景的有机融合,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全市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旅游专业网站。

3.2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改善

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无论是游客乘坐公共交通还是私家车出游,良好的交通条件都是他们考虑的首选。如孝南区杨店镇,交通历史欠账多,虽然近几年交通状况有明显改善, 但还是相对滞后,公路等级较低,公共交通落后,难以适应现代旅游发展的需要。

3.3 具体产品服务雷同,缺乏特色和品牌化[3],创新性不足

生态农业产品单一,缺乏精品,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生态农业还局限于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经营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农家餐饮 、垂钓、观光 、休闲,模式和格局都大同小异,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农庄之间不能有效地实现协调发展。产品没有品位和特色,许多项目都是由生产性项目改造为观光农园,项目功能单一,缺乏创新与特色,尤其是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较少,对本地的民俗、文化内涵开发不充分,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缺乏吸引力。生态农业缺乏现代化、市场化理念,农业科技支撑和引领的核心作用没有突显,农产品还在产品价值链最低端,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的区域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精品乡村旅游线路还需进一步提升。

3.4 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服务质量不高[4]

很多旅游经营项目都是个体经营性质,实行的也是家族式管理,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不足, 在经营管理上不够规范,在服务质量上不到位。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方面,与游客的要求相差甚远。服务员大多数是自己的亲戚或在本地招聘的员工, 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健康检查,用餐设施很少经过卫生管理部门检查和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4 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无论是生态旅游的景区还是旅游产品,都必须要靠宣传来扩大知名度。没有宣传,即便是再好的旅游景点也只能是“养在深闺无人问”,如果宣传工作做得好 ,那就是“一举成名天下知”。要以“董永故里,孝文化名城”为主题,以汤池温泉、双峰山、天紫湖、观音湖及白兆山等4A级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为标志性产品,塑造和推广孝感旅游对外新形象。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宣传:在交通要道上增加宣传广告;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售后服务,建立顾客档案,在特殊节日发卡片邀请,采用淡季降价并对重点游客赠送礼品等方法;或推出会展游、商务游、假日游、休闲游等改变以往的以观光游为主的旅游模式,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在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相关媒体上开辟专题、专栏、专版,开通微博,全方位宣传孝感市旅游产品,向游客发放旅游宣传册;发挥音乐作品《 孝感》、《孝感我的家乡》、电影《天仙配》、《欢天喜地七仙女》等对孝感旅游业的推介作用 , 以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制作孝感市生态农业旅游网站,并设立网上预订系统,完善网络营销渠道,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网站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5]。建设旅游信息查询平台、互动平台,每个景区将自己的旅游点制作成电子宣传册,把电子宣传册置于生态旅游网首页的醒目位置,配以背景音乐,这样游客在到景区之前就可以通过网站进行前期的相关了解;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趋势,拓展信息终端,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与周边地区举办旅游景点联谊会、洽谈会,借此机会宣传本地景点,扩大景点影响力。

4.2 资源共享,突出特色

生态农业旅游必须充分体现自己的特色,什么是特色呢?高文化附加值就是特色[6]。要注重文化品位,发扬地方文化特色,挖掘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内涵,并将其合理地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融合。

要尽快改变当前生态农业旅游低、小、散的现象,要根据本地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特色,延长农业产业的产业链,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几方面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借鉴广西灵山荔枝节[7]的成功经验,精心策划“中华孝文化旅游节”、“中国银杏节”、“孝感杨店桃花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力争将其中一些活动打造成全国的旅游节庆品牌。

4.3 以管理为核心,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

要将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引入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中,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技能。一方面要积极引进策划、营销、经营、农艺、花艺、公关礼仪、导游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与劳动部门合作,大力培训本企业从业人员,努力提高管理技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扎实搞好环境卫生和餐饮卫生,提高厨房、餐厅、卧室、浴室、 厕所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质量,对厨房卫生和餐厅卫生进行定期检查[8]。

4.4 大力推进旅游路网建设

要大力发展旅游交通业,提升旅游公路等级,解决景区的可进入性问题。连接主要旅游景区的公路,形成整体合力,产生市场凝聚效应。修通双峰山―孝昌观音湖―大悟龙潭湖的生态旅游公路,提升双峰山至黄陂木兰天池、孝昌观音湖至黄陂清凉寨、安陆白兆山至应城汤池温泉公路等级。加快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建设,城际铁路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是游客进入各地、各景区的快速交通工具。要尽快完成汉口火车站至孝感城区汉孝城际轨道列车的建设,并逐步延伸至云梦县、应城市。高速铁路要利用石武高速铁路和武荆高速铁路的建设,让游客能顺利通过高速铁路交通到达孝感旅游。要完善景区内部交通,景区内部交通要以车辆环行道路建设和游客步行道建设为主,让游客能方便地游玩。

4.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湖北省政府把孝感市建设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战略,发展孝感市的生态农业旅游业。

4.5.1 加大政府投入 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 重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推广、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旅游重点项目引导性投入和对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

4.5.2 实行税费优惠 对投资规模在5 000万元以上的新建旅游景区(点),其门票收入征缴的营业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第一年至第三年全额、第四年至第五年50%的基数标准,由同级财政予以奖励。对旅游企业上缴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允许企业在缴纳所得税前扣除。旅游企业宣传促销费用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纳入企业经营成本。旅游企业在注册登记、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属市本级财政收入的,按规定标准的50%收取。落实水电气价格政策,经营服务性收费从优收取。星级饭店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

4.5.3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对从事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饭店经营、旅行社以及旅游运营业务的旅游企业,凡符合贷款条件的,担保机构应优先给予担保,银行机构应优先给予信贷扶持。

4.5.4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将旅游项目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列入全市重点项目的重大旅游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按报批程序由市专项安排。非政府单项投资额达到1亿元以上并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旅游建设项目,配套费等规费可由市财政按50%的比例奖励给项目单位。

参考文献:

[1] 喻红林,路娜,邓楚雄. 基于AHP的新疆博湖县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1):84-87.

[2] 李霰菲.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析――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北方经济, 2012(10):52-53.

[3] 王洁佳,陈巍.国外农业旅游及发展实例分析[J].世界农业,2013(5): 99-101.

[4] 张青,田家林,徐立岗,等.南京市休闲农业旅游现状分[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20):107-108.

[5] 林惠恋.农业旅游电子商务应用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16): 2-3.

篇2

生态农业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集约化农业。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生态农业,目前已遍布30个省、市、自治区,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发展进程较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特殊性,而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法适应其推广,造成其发展缓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1 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适合生态农业技术推广

现阶段,生态农业技术在我国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由于我国目前仍沿用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这种体系是由政府直接领导,功能完善,国家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试验、示范、培训以及咨询服务等方式进行推广。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忽视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大都是以销售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为主。因此,现阶段必须要改变这种落后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及早建立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推广体系。

1.2 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注重的是综合效益,需要长期实施,远期效益显著,这一点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短期效益明显。因此,也降低了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关注程度。有数据显示,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是制约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原因。部分地区还出现挤占、挪用生态农业推广资金的现象,这更加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1.3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将现代的科学成果与传统的农业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技术,要求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现阶段我国的农科推广人员普遍学历较低,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不多,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掌握不够,无法将高新技术准确的传达给农户。部分基层农科站所还出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和设备不完善等情况,使得当地的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制约了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2 发展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2.1 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要以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为基础,确保实现农业现代化,保证农民收入。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相互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2.2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区间的自然情况不同,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首先考虑到不同地区间的差异问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建立要确保以下两点,一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及时将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成果传授给农户,并听取农民的生产需求。

2.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通过政策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远期效益明显,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积极发展合作推广,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

2.4 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

建立生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及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对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在编人员的学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制度,针对在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

参考文献

[1] 陶战等.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发展的目标和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3).

[2] 济民,刘春芳.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模式评价[J].农业经济问题,2009,(2).

[3] 张劲松.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2).

[4] 吴春梅.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J].经济问题,2003,(1).

[5] 张宝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与作用[J].农业与技术,2007,(27).

篇3

1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实践

1.1农业水资源生态补偿

河北省内环北京和天津,京津两市75%以上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来自于河北省,因此,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质量,对河北省和京津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3]。2008年,河北省在子牙河流域5市实行跨市断面水质监测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凡是跨市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超标,按不同等级扣缴相应款项,所扣缴款项全额用于补偿下游受污染地区水生态环境损失以及全省水环境的质量改善。2009年该项政策推行至全省七大水系主要河流,被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省级全流域补偿试点[4]。另外,安新县在白洋淀内开展“以奖促治”工作,从县财政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补助保洁工人工资,建设垃圾收集点和无害化垃圾填埋场,改造生态卫生厕所,成立水上打捞队,清理水面垃圾,通过奖励补助的方式促进水污染治理。衡水实施了“一提一补”政策,即灌溉水水价以电计量,每小时每千瓦电提高价格0.2元,财政部门补贴0.1元,然后将财政补贴资金和水价提高部分作为节水调节基金,按承包地面积平均补贴给农民[5]。

1.2农业生产及污染生态补偿

河北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接近极限,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已经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正是这些生产资料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从而直接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针对上述问题,河北省贯彻实施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即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的改革工作,对农民直接进行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仅2018年就发放68.4586亿元。优先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的农机购置补贴发放,2018年新增购置机具4.2万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补贴费用达12.311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1290万亩,给予补贴1.9028亿元。“粮改饲”结构调整面积为130.8万亩,为饲草生产合作社、加工企业、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户等提供的补贴达2.18亿元。对黑龙港地下水超采区开展休耕制度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农艺节水措施,实施耕地休耕面积200万亩,并给予耕地轮作休耕补助10亿元[6]。在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资源生态保护上,河北省支持建设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示范县,创建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培育家庭农场,扶持合作示范社,支持绿色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开展草原禁牧、草原保护、农作物秸秆还田、渔业增殖流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畜禽动物疫病防控等项目,支持资金达97.1548亿元。此外,河北省积极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机制,一方面,举办全省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培训班、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数据更新培训班、农业资源保护技术培训班等各级各类技术培训班,遴选农技推广骨干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另一方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生产经营、专业技能和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同时,组建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面向京津冀地区公开遴选确定了小麦、玉米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为切实发挥创新团队的科技支撑作用,确保农业财政资金项目聚焦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聚焦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发挥了极大作用。

1.3山区农业生态补偿

河北省地处华北,东临渤海、南衔河南、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其中山地面积9028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8.1%,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地貌单元之一。河北省为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实施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中国跨区域生态补偿方面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退耕还林工程始于2000年,首先在张家口、承德地区进行试点,逐步推广至河北全省。张承地区完成的退耕还林绿化面积为3555万亩,完成草地治理总面积为1950万亩,森林覆盖率平均增长3.77百分点,改善了两地的沙化情况,优化了生态环境。政府对退耕还林地区开展资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公顷补助粮食2250公斤,折合资金3150元,生活补助费300元,共计3450元/公顷[7]。同时,张承两地开展了“稻改旱”项目,就是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等耐旱作物,减少水资源消耗,而作为生态受益市的北京,按照8250元/公顷的标准给予农民补偿[8]。

2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区域生态协同机制缺乏

河北省在水资源的生态补偿上走在国家前列,尤其是跨市断面水质监测扣缴生态补偿金政策的实施,使河北省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不过这种生态补偿只是在省政府协调下,存在于各地市之间,横向与相邻5省2市之间联系不足,而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环境恶化绝不仅是一个地市的问题,沿水流域乃至周边区域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应成立区域生态协同综合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相应制度,实施监管。

2.2生态补偿方式单一

安新县的“以奖促治”、衡水的“一提一补”、张承两地的“稻改旱”项目,都体现了河北省当前的农业生态补偿仍然是以现金补偿为主要途径,这种单一的补偿形式,极易造成项目结束后,农户无法适应收入减少的生活。例如“稻改旱”项目,长期来看,补偿真正的核心应该是补偿结束后,稻改旱农户能找到既获益的、又能节约水资源的替代产业,达到既有高的经济效益又有好的生态效益,使“外界输血”转化成“自主造血”。

2.3补偿标准无差异化

为使农业生态补偿政策能在实施时最大化地发挥效用,还应考虑地区差异、生态补偿功能区差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在价值分析基础上确定补偿的依据,包括确定经济补偿强度和补偿的主客体。对此,夏书培等[9]从河北省、生态亚区和各县市3个方向计算了生态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解决了补偿多少和谁应该补偿谁的问题,达到了量化生态补偿迫切程度的目的,从而可以构建出适用于河北省的补偿标准等级划分和权重选择,可作参考。

2.4生态补偿监督评估机制不健全

目前的生态补偿成效不明显,部分原因在于缺少公众或第三方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监督评估,这也不利于反馈补偿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偿的方向。因此,要积极引入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生态补偿政策和实施的监督作用,并及时将评估结果用于相应政策的调整。

篇4

对于传统农业来说,生态农业本身具有更强的集约化特点,并且也符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化改进需求。在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农业的推广依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也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只有切实重视推进相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落实,才能满足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1技术推广体系方面的问题

对于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来说,现阶段主要与政府直接领导和统一管理为主,同时相关农业技术科研成果从乡镇示范点进行培训和推广[1]。但在实际技术推广和操作过程中,技术的推广和研发没有得到有效的结合与统一,相关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开展缺乏有效的协同和支持配合。

1.2推广的方法相对单一

在传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大多数推广行为本身主要依靠示范和实验进行推广,实际技术推广的普及效果相对有限。重视推广形式更加注重推广过程,而没有考虑到推广之后技术实际应用方面的诸多需求,也没有满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而仅仅关注农业生产[2]。这种推广方法本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从技术层面上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但也造成了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和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也不能很好地支持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

1.3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其收益的体现也具有一定滞后性,很难在短期内看到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增长。正是由于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这一特点,导致了相关的支持十分有限。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很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推进和落实。

1.4技术和人才方面的限制

生态农业推广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相关参与推广的技术人员本身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农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满足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要求,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开展效果。但现阶段基层农业推广工作人员本身对于生态农业技术不够了解,推广工作的开展很难具有足够的针对性,新技术成果的传达不够准确,队伍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相关的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数量有限,面临繁重的推广任务中,难以有效推进和落实。岗位的设置没有结合人才的特长和专业技术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实现人尽其才,存在一定的人才浪费和流失的情况,这种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制约,也是限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落实的一个重要因素。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对策

2.1完善现有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就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推广体系,从机制化的角度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相关技术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导,并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构建一套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支持和推广的角度给予良好的帮助[3]。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应给予大力的扶持,并为其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制度化的保障。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保密性相对较差,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特点。必须要在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从制度的角度给予相应的保障。

2.2丰富推广方式

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分析和调整推广方式,积极有效地提升技术推广工作的可行性。做好创新改进,更好地提升技术推广的实际效果,降低推广成本,提升推广效率。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环境不同,且产业本身也存在一定差异性。针对这些差异,应有效地创新生态农业推广的方式,从多样化的角度展开推广工作,确保推广工作的开展效果。在基层推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的展开培训和宣传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生态学规律的同时,正确的认识和利用生态技术,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类资源。基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合法、合理地调整当前的经营结构,引入市场的发展理念和思路,让服务模式得到改进和丰富,以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满足当前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

2.3加强投入

资金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必须要考虑的一方面问题,同时也是支持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必要保障。相关部门应积极争取相应的扶持机制和策略,同时构建有效的多样化投资渠道和方式,真正为农业生态技术的推广给予相应的保障支持。

2.4加强人才管理建立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和生态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定期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做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完善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奖励制度,对工作中取得的重大成绩的推广人员进行奖励。针对当前人才方面的不足和问题,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识,适当调整队伍结构,提升队伍的技术性和专业性。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做好把关,切实地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保障和支持。

3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应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给予支持,分析当前工作中的不足,找准对策,确保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博.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种子科技,2017(5):9,11.

篇5

一、生态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一)技术因素

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生态农业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政府对生态农业进行了大龄的科技投入,但是扣除价格因素、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科研水平不高,和发展要求相比,农民获得的补贴和利益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保证不了农民的利益和生态农业的正常发展。

其次,农业科技推广的速度缓慢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转化率偏低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法律因素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关于农业的相关法律,但是专门的生态农业立法是空白的。生态农业建设法律法规的缺少,将直接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国现有的环保法律执行的力度也不够,农村很多环境保护法可操作性不强。

(三)政策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脱离不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国现在这个阶段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对工业的重视,国家对工业投入的资金与农业相比要多的多,导致农业的基础建设跟不上发展速度,更谈不上生态农业的快读发展了。其次,我国对生态农业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政策也不健全。政府的官员因为国家的奖励机制,只是关心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农民对生态农业认识的不足,也只能关心目前眼前的利益,看不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监管也是一个问题,生态农业设计多个职能部门,但是众多职能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协调和沟通,阻碍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的意识因素

农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对于采用新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认识还比较浅。群众缺少绿色消费意识,环境的保护意识,相关涉及生态农业的企业追求眼前利益,缺乏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主动性。

(五)环境因素

我国农业现在大量使用农药,农药对土地的残害是严重的。它能引起地利下降、土地板结,这样给生态农业的建设照成很大的困难。现在城市的大气污染对农业也有很大的污染,像酸雨对农村土地的危害是很严重的。我国的农村废弃物的焚烧对农村的环境污染制约着农业的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是农村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农民的素质对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我们要对农民的文化素质修养加以重视。首先,政府应该组织专业的农民培训机构,定期组织农业院校的专门人士给农民进行定期地、持久的的关于农业知识方面的培训。通过举办生态农业培训班的模式,将各类种植、养殖以及农业管理的方法传授给农民,保证农民能够掌握生态农业的相关技术和管理的能力。

(二)完善生态农业政策、法律法规

发展生态农业,首先,我们需要在立法过程中,我们要明确经济和生态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建立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农产品生产交易行为。要制定和生态农业相关系法律。例如《生态农业补贴条例》《生态农业灾害救助条列》这样基本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可以明确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和补贴的范围,确保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农民的贴身利益。其次,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要严肃处理破坏生态农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确保环境法律的地位和尊严。再次,我们要更多地借鉴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的成功经验,确保在法律制度层面上确保生态农业的顺利发展。

(三)加强科技力量的投入

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一种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农业模式。因此,我们要重视科技的投入,科技的投入包含很多方面:第一,我们要培育以绿色农业产业化的线路为主的生态农业,要积极开发研制新型农药和动植物营养物质来替代传统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第二,我们要加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化的主力军,农业龙头企业依托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支持更快实施生态农业地产业化生产,可以更好地带动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化生产。第三,我们要在农村构建新的科技服务体系,我们要积极组件农村专业技术示范协会,在示范协会中,选取专业的农技人员实行包干负责制的形式,定期持久地对生态农民户进行技术地传授,确保农民更好更持久地吸收生态农业科技知识。

(四)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监管和领导的产业,我们要建立一种农业、工商、税务、技术监督等相协调的机制,统一管理生态农业工作,防止多头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专门建立一种由不同部门、不同技术人员组成的生态农业建设机构,更好地服务生态农业,促进生态农业长期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大都市区域范围的农业开始由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都市区域范围的农业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然而,由于农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及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压力,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成了政府及各界学者关注的焦点,因而在我国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侧重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新的飞跃也成了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

都市型生态农业是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发展状态的描述,是都市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有机组合体;是在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将农业现代化纳入生态合理轨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体系。都市型生态农业体现了两层内涵:“都市型”,是针对区位特点的,包括城区和郊区在内的整个大都市所辖地区,强调农业的职能地位;“生态”,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城市建设要求,强调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二、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关注都市型农业,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郊型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发展较快。

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简单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对生存环境的需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对农业在提供绿色屏障、调节城乡生态平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努力缩小我国大城市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差距,成了政府及各方专家所考虑的问题。因而在我国城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区应侧重强调都市型农业的生态功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有限的空间上发展集生产、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型生态农业,实现农业新的飞跃。

比如上海,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尤其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发展较快,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其他大城市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初步形成了比如“设施化+生态技术”、“集约化+生态技术”、“科技化+生态技术”、“市场化+生态技术”、“加工产业化+生态技术”、“观光休闲+生态技术”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正如火如荼地建设发展着,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普遍的有:①从政府到农户、从上到下缺乏对农业的认识和热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及生态效益,表现出不重视甚至排挤生态农业;②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业的经济功能开发力度不够,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开发比较滞后,造成生态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③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缺乏优化、配套的农业技术体系、服务体系;④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下,缺乏高素质农业人才;⑤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偏低等。

现就以上海唯一的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区――崇明县(包括崇明、长兴、横沙三岛)为例作具体分析。

三、“崇明生态岛”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崇明位于上海市最远郊,是上海农业土地资源最多、分布最集中、农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随着沪崇苏越江大通道的破土动工,“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上海21世纪初期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的重大战略部署之一。崇明农业肩负着生态环境最主要的守望者和维护者的责任。依据《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及《崇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崇明农业发展的重点是生态型现代农业,其农业功能定位是“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即大力推进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生态农业的新突破。

(一)崇明农业发展现状

崇明是上海最主要的农业生产集中区和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至2007年末,崇明农用地总面积约143.9万亩,约占全市的22.9%;优质稻米、水产品、生猪、大宗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在沪郊农业中占有较突出的地位。2007年崇明农业总产值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9%,占全市的20.4%,崇明农业经济总量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特色渐趋鲜明。

(二)崇明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崇明努力培育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绿色为主的生态农业,实现生产和消费环节“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农业种资资源创新、转基因作物生态安全性评价、新型生物农药的筛选与研制、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与加工等方面已卓有成效,为促进崇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与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生态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有机产品市场体制不健全

由于崇明地处上海市最远郊,开放程度较低,因而经济水平和生活饮食观念受到大大限制,同普通产品相比,价格较高的有机农产品市场份额十分有限,生态标志型农产品的总商品率较低,销售情况不佳,有机农产品的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仍不够健全。

2 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无法突显生态品牌效益

近几年具有崇明特色的优质大米、花菜、黄金瓜、绿芦笋等近百个农产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正快速发展,具有海岛独特风味的系列鸭制品、甜包瓜等被评为国家和市级优质产品,但在品牌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中,仍大大缺少生态农业精品品牌、特色品牌,无法打出品牌策略、突显品牌效益。

3 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不到位

随着新经营新种植理念的深入发展,崇明农业开始向产业化、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然而,很多农业经营组织仍摆脱不了传统农业的枷锁,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在农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中,简单地追寻利用低技术产生的单纯高产量,缺乏对高技术高效产品的追求,农业技术不到位。

4 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新生代劳动力奇缺,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沪郊区域经济和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崇明农业劳动力总量也逐年减少,有知识技能的人尤其是青壮年

都外出打工或深造,人才流失严重,因而崇明新生代农业劳动力的补充相当有限,劳动力老化现象日趋严重,导致劳动力质量逐渐低下,现有农业劳动力群体中真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农户寥寥可数,极大地阻碍了崇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农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技培训开展不够广泛

崇明农业在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上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且人员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且绝大多数都在45岁以上。第一线技术人员断层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农技培训的开展,造成了农技培训开展范围狭隘,无法调动农户培训的积极性,延误了农户掌握各类先进农业技术的时间,妨碍了生态农业的有序发展。

四、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法制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认识

当前,我国农民和涉农人员普遍环保意识薄弱,对农业发展缺乏热情,对都市型生态农业认识不足,所以应通过完善立法来治民惠民,并通过各种媒介手段广泛宣传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氛围,动员农民真正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

(二)政府投入与技术支撑并举,为都市型生态农业装上“科技芯片”

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顺利与否,关键是农业科技的较量。政府部门应增加财政扶持,实行政府投入的重点聚焦,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农技推广力度,不断了解当今国内外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动态和农业高新技术,努力加强国内外科研、教育、产业界的合作交流,建立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体系,不断探寻推进都市型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三)创新产业效益理念,实现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

在建设都市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创新农业产业效益理念,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扩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比重,通过生物技术来大幅度替代或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的内在质量,确保农产品供给安全;通过合理控制产量和质量的对应关系、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来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达到单位面积效益最大化,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由产量效益型转换成质量效益型。

(四)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都市型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创新产业服务理念,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适时设计和调整产品和生产结构,合理组合产业的功能作用,增强产业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切实加强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技术和生产服务的有力支点。

(五)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

各地农业部门可借助优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示范基地,建立新生代“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职业培训体系,努力培育出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生代本地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同时,各地政府应就如何规范并合理利用外来农业劳动力出台一些政策,使其能融入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中。

(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拓宽融投资渠道

篇7

生态农业,就是“生态合理的现代化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而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是一种新兴产业。

1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性的农业,是一种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

生态农业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是一种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当前国外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术,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 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为生态农业省。1994年国家7部委(局)联合启动的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顺利实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过国家级验收。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国际组织对我国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我国已走在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

3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业旅游发展多局限在“农家乐”项目上,多数规模不大,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娱乐的方式也单一。而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发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态农业旅游园,该园位于兴义镇水天坪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发展面积250hm2。2006年,园区实现经营收入2 100万元,其中观光旅游收入800万元,园区实现税利300万元,安置就业人口120人。

随着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园区根据生态农业旅游和科技农业发展要求已投入1 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但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薄弱,特别是观光旅游道路、水、电、气、绿化、排污管网等建设已不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需要。二是接待设施已不适应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需要。园区生态农业旅游因资金制约,无法满足接待需要和达到景区规划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园区的资金。四是县里未将生态旅游园纳入全县旅游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五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园区涉及多个业主发展、多个部门指导、多个单位协调,导致管理力度不大,协调指挥能力不强。

4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产业的出路

4.1各级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我县的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有国家级牌子,区位较好、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打造为全县重要旅游景区和重庆市著名农业旅游景区条件适宜,应考虑将其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

4.2搞好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具备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一些功能;但与全国其他农业旅游示范点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通过进一步规划、改造、完善其基础设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环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农村移民文化,丰富深化农业旅游内涵,带动我县其他“农家乐”的上档升级,真正起到全国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的作用,促进我县农业旅游产业化发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发展等基金倾斜园区发展,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改善。

4.4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重要旅游景区规划打造

篇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篇9

一、引言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就指出,要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践。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生态工程建设原理。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银川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术语。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我国的农业具有发展分散,农业结构单一,粗放式经营的特点,这就要求按照生态农业的理念和规律,因地制宜的建设高产、优质、低耗、可持续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经过30年的发展,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无到有, 从小范围试验到大面积实施, 全国各地区的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 已初步形成了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应看到其中的很多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陈学军(2010)在对“生态农业的金融支持”的讨论中得出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创新金融产品;建立补偿风险机制以及信用担保体系加大资金;张燕(2011)在“生态农业的技术推广”中得出要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在生态农业的制度的研究提出了:加快管理制度,科技创新及推广制度,法律制度等的建设;王坚(2007)在中国产业化研究中提出建设农业生态基地;积极推广农产品认证制度;开发生态农业产业链等;王利群(2011)通过规范分析得出要对农民进行学历教育,专业技能,网络信息化,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培训;在区域化研究领域,有刘亚菲(2006)对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模式的分析,指出其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和措施;王金爽等对盘锦市的生态农业发展综述。但这些研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分析过于笼统,大部分在于理论叙述,很少有数据分析和计量;2、研究缺乏持续性,导致很多对策没有时效性,依旧是几大方向;3、生态农业有很强的区域性,目前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大多还在全国层面,对区域的研究也不太深入,没有可实施性。

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选择河南焦作市山阳区百间房乡上马村这一区域进行调查,把影响该区域生态农业推广的因素量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给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主要是模型的建立,包括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初始模型假定,模型检验,模型修正和模型分析;第二部分给出主要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深入。

二、模型的建立

(一)指标选定及数据说明

本文所选的1990—2006年数据是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河南统计年鉴2008》,以及实际搜集到的资料统计、计算、分析而得。现对相关变量给予说明。

1、生态农业实际产值Yi

已知该地区第i年农业产值占河南农业产值的比重Wi1,调查到的该地区农业中相应年份农、林、牧、渔等生态农业比重Wi2,河南农业产值ni,以1990年的农村消费物价指数为100,算得各年相应的消费物价指数ci,由以下公式算得第i年的生态农业实际产值Yi

Yi = ni*Wi1*Wi2/ci(i = 1990,1991...2006)

2、生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X1i

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即政府财政直接用于发展农业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各种固定资产投资,是发展农业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该地区的X1i由下列方式给出:

X1i = X*Wi3*Wi4/ci

其中X是河南投到农业基本建设的资金的序列,Wi3是投到该地区的比重,Wi4是投到生态农业的比重,ci同上。

3、人力资本水平X2i

由于人力资本存量数据的不易获得性,我们以比例的形式给出。首先使用教育年限法,以该地区历年从事农业人员数和其受教育状况计算人力资本存量,根据该地区人口资料有关受教育的分类,将教育层次分级,以各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权数基值并作适当调整得存量H:

H1 = ∑HEi*mi H2 = ∑HAi*mi

其中,HEi为第i学历层次的从事生态农业的人数,HAi为第i层从事农业人员总数,mi为第i学历水平的受教育年限,将文盲半文盲m1定为0.5年,小学m2为6年,初中m3为9年,高中m4为12年,大学及以上m5为16年 , X2i = H1/H2。

4、生态农业科技投入X3i

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是指用于农业科技引进、研究和推广的支出。同样的,X3是投入河南省的科技资金序列,Wi5是投入到该地区的科技资金比重,Wi6是生态农业所占比重,X3i=X3*Wi5* Wi6/c

5、生态农业环境投入X4i

环境投入是指用来进行环境改善,环境保护,抵制自然灾害等支出,这些数据由调查直接可得,平减过消费指数即得。

6、其他生态农业支出X5i

其他生态农业支出包括除以上其他以外的所有用于跟生态农业有关的支出,主要包括对生态产出的检测标准的完善投入,产出和市场的对接服务支出,以及相应的政府管理体系的投入。此项主要用剩余法算得,同时随物价做相应调整。

(二)初始模型假定

Y = C0 + C1X1 + C2X2 + C3X3 + C4X4 + C5X5 + e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初始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如下图:

该模型R2=0.9742,2=0.9625可决系数很高,F检验83.147,明显显著,但 X1、X3的系数为负,与预期相反,且系数的t检验不显著,这表明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模型检验:

算得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得下列矩阵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四)模型修正

1、现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模型优化,筛选最佳模型(表中列出了所有回归模型,其中一元回归模型只取了Y关于X2的模型,括号内为t值):

根据以下标准:

I 系数符合经济意义,不能为负

II 所有解释变量全部显著

III 可决系数要高,此模型中要大于0.93

筛选得模型2,3,7,9符合。

2、对2,3,7,9模进行自相关性检验(DW检验)

DW3=0.809 < DL=1.015

DW9=0.89 < DL

以上两个模型明显存在正相关,排除。

剩下的2,7模型的自相关性均无法判断,DW介于DU和DL之间。

3、对2,7进行异方差检验(White检验)

结果如下:

模型2

R2 = 0.256431,P = 0.597552

模型7

R2 = 0.402251,P = 0.271913

可以看出两个模型均不存在异方差,但考虑到P值越小越好,综合分析,认为模型2更优。

4、最优模型

Y = -2.544551 + 23.38843X1 + 39.75376X2

t值 (8.322649) (8.802230)

R2 = 0.97,2 = 0.967

5、模型分析:

模拟程度分析:由模拟结果可知,最终模型的模拟结果比较满意,拟合度较高,说明最终模型预测效果较好。

经济意义分析:

从预测结果看,基本建设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生态农业产值增加23.39单位,人力资本水平每增加1,产值增加39.75,显然,基建和人力资本对产值有重要的影响。

三、引申

从统计数据的过程来看,现在还很少有具体的关于生态农业直接的数据,这也增加了数据获得的困难,好在该调查地区较小,人口相对较少,作者对此地区又非常熟悉,所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从Y值来看,生态农业产值逐年增加,比率不断上升,说明生态农业正逐步推广,但从相对值上看,生态农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地区的模拟回归方程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还不够,规模不够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不足,所占比率不高,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还有待进一步体现。同时,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推广,学习渠道和培训机会的稀缺更使得推广难上加难。

虽然模型方程中未体现其他三种因素,但并不代表其次要性。从以下图示可看出

生态科技投入正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只是该地区每年的投入资金相对较少,但可喜的是,每年的增长率正不断上升,可预见以后的10到20年定能成为主要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力量。由于生态农业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在此地区是根本因素的,不一定是其他地区的根本因素。而且按照目前的情况,以上两点是关键,但随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其他因素就很可能成为关键,所以更需要那些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的人能够实证分析,给予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建议。这也是本文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希望激发更多对生态农业的量化研究,创新出更优的计量模型。

在生态农业的推广中,建立一个良好的的融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从主体上看政府作为基本建设支出的主体,加大农民真正所需的基本设施的投入力度,建立一系列的监督机制,确保资本的有效率,但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是有限的,所要投入的领域又是相对无限的。我们不能依靠政府来解决所有的事;所以可以借助市场经济的强大力量让企业进入生态农业领域,这就需要政策上的倾斜,真正形成农业产业化,打造农产品的知名品牌,同时也要建立相应的生态产品的监测标准,定期通过媒体检测排名;另一方面作为生态农业的主体农民,可以通过生态农业贷款优惠以及自有资金的保险制度来扩大融资渠道;最后要建立健全有关融资的法律法规,减少融资漏洞。

对于农村的人力资本问题,一方面可以对农民再教育,但很显然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农村情况,识字率,时间精力以及兴趣,都导致农民进行传统学习的机会成本过高;因此需要创新农民的教育模式,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但培训方式还有待斟酌。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和笔者的生活经历,典型的示范效应在农村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增加农村现存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大学生回到家乡发展,为农村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可以通过大学教育的侧重,用巧妙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齐英.安阳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生态农业,2004

[2]王利群.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素质,构建新农村人才支撑[J].农业与科技,2011.6

[3]陈学军,周华雯.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广西教育,2010.6

[4]张燕.对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2

[5]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制度路径[J].晋阳学刊,2010.6

[6]王坚,陈润洋.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城乡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5

[7]李文华,刘某承,闵庆文.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0.6

[8]李金才,张士功,邱建军,任天志.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6.12

[9]徐岩.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3

[10]刘亚菲.江西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1

篇10

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发展决定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经过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速度缓慢且模式落后,没有给国民经济带来保障。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提出,我国的农业经济逐渐走上正轨,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应用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化发展的理念还未普及,因此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策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一、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意识形态与体制上受到约束

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需要经济体制的支持的,但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制约,导致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现在我国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的社会体制问题,“三农”问题逐渐受到了重视,但也出现了不公平待遇的情况;同时由于我国在不断的推动农业机械化,使得原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经营体制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这种体制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无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不能提高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这类的意识形态和体制上的因素对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生产方式与科学技术发展受到限制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内,农业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作为粗放型的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并不是可以长期发展的方式。这类依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的产出方法不再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需要对生产方式进行改革。但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创新,导致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国家在农业技术的研究上投入较少,形成了科学技术人才流失的情况,出现了农业科技成功低转换率的情况,这样就形成了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低效果、低发展的现状。

(三)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严重缺乏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需要与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相适应,而经济模式的发展是需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相互配合来发展的。目前在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都出现了严重缺乏的情况: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通教育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工作尚未普及,农村人民普遍存在教育水平落后的情况,尽管在国家政策下,许多的大学生群体投入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但农村本体的人力资源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物资与资金供给经常出现短缺和不到位的情况,这就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备不足,尽管政策上已经给了农村经济发展许多的优惠但由于物力资源没有普及,导致了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只存在小范围内,对生态农业的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的阻碍。

二、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的特点

(一)生态农业经济的有机性

在可持续发展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将各类资源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并且保证资源技术能够互相协调发展。生态农业主要的目的是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同时进行,因此在这个前提下能够不断地对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行优化和推动发展。生产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有效地生产技术以及自然资源,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以及利用,降低了资源浪费情况现象的发生率。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生态农业发展的开放性与局限性

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来不断的改变农业发展的方式与更新农业发展的技术。但由于我国的农业技术还未达到先进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发展,发掘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能,有效利用我国的土地优势,对这些固有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三)有效地提高经济水平并优化产业结构的模式

生态农业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利用了农作物生长的规律采用了科学技术手段来才对农业的产业机构进行不断地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利用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作物更好的生长发育,再对科学生产技术进行提高,将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发展到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生态农业经济通过了对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不断优化,在保证了环境的基础,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保证生态农业经济生产力

生态农业经济是发展农业的重要方式,而经济的提高是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同时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对发展的结构的整体性进行优化与调控,有效地将能源与资源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合理的循环,以上均以环境的承载量为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要和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保证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开放性,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安排农业经济发展的活动,保证生态农业经济的顺利发展,(。)

(二)大力发展环保农业,促进产品结构优化

环保农业是指的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这是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根本。通过改善与控制生态环境来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严格农业生产的环节,多多开发绿色产品以及搞生产量的农产品。增加生产无污染和无农药以及无副作用的农业产品数量,并带动该类农业产品的生产。对于没有符合生态经济与绿色经济的产品征收税,以此约束企业和农民来发展生态企业和绿色食品。能够从基本上保证环境不受污染以及人类的健康不受影响。同时还要建立有关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优惠政策,来提高企业和农民生产绿色食品的积极性。

(三)可持续发展下的能源型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创建

在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要尽量减少工业产品的发展并降低化工产品的使用程度,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让生态农业的发展能够自行完成生产和组织。通过采用能源型的经济生产模式,采用自然能源如充分的利用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和水能等来有效地减少石油等化工产品的投入。一方面可以增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生态农业的潜力得到挖掘。

(四)优化农业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

环保产业在农村地区进行建设和发展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在发展环保产业的同时也可以带动农业的有效地发展,并且通过将环保产业与农业相结合与生态环境建立友好的联系,在农村建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这样一方面能够开发出具有环保价值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的现状。对优化农业地区的环保产业增加了动力。

结束语:

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经济发展的重心大部分在农业发展上,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较为薄弱。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平衡农业发展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优化能源结构,从降低环境污染的角度来发展农业经济的效益,这才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11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环境统筹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原理,并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技术,因地制宜的将渔、林、农等第一产业有效的组合、配置,借助于生态工程技术,不仅促进农业的有序、稳步的发展,也促进了环境的保护。西充县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现辖47个乡镇,总人口68万人,农业人口5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无任何工业污染项目。西充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西充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支撑。发展生态农业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协同发展。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及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农业经济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之中。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西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西充县农产品质量不高。西充县农业经济近些年发展效果十分明显,但在农产品的供给方面依然存在季节性、地区性以及结构性的过剩,且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落后,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由于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且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制约着西充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农业分散经营效益较差,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但长期以来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响,农民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农经营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劳作,使得农业生产远远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由于农业生产效益较差,长期以来大量农村优质劳动力大规模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这为西充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三,农业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结构调整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受制于资金及效益的限制,导致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的投资较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县农业生产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明显,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还未成熟。农产品生产以自销为主,还远远没有形成外销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外向型拓展面临重重困难。

(二)西充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西充县也认识到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总体而言,西充县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生态农业在西充县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已经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根据资料记载,西充县生态农业开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态农业企业不断涌现,一批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如龙兴、丰慧、百科、双龙农牧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其次,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西充是省级贫困县,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态农业的投入上仍显不足,投资效益依然不高;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态农业在西充县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农业结构脆弱等问题。

二、西充县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思考

发展生态农业应充分发挥丘区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出位发展”策略,消除丘区区位劣势和产业水平低的瓶颈制约,统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农民增收难题,努力探索西充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丘区农业县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解放思想,准确定位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资源和技术的匮乏,基础和区位的劣势,使丘区农业县在与发达地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丘区农业县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大胆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放眼国际国内需求,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要围绕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总体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编制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按照“有机生态循环、基础设施配套、新村综合示范”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突出与新农村、农业产业、交通基础等建设以及土地利用、乡村旅游等规划统筹衔接,分项制定产业培育、基础配套、村落民居建设等实施规划,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打造现代农业农村综合示范样板。

突出优势,协调三产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出路。传统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不足以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丘区农业县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并围绕产业链做项目,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三产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

巧借外力,招商引资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丘区农业县经济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发展极为不易。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开放的意识、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对于西充县而言,生态农业虽然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生态农业强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显现,未来如何实现西充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战略之一,为此生态农业必须在发展中找不足,并不断的优化与改进,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稳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助推西充县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发展生态农业,助推西充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认识,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四川正处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期,这也给西充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此西充县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要基于战略的高度,将生态农业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的发展列入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上。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态农业在西充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西充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虽然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发展历史不长,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生态农业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西充的发展范围有待拓展、发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现在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本文建议在西充县的不同地域,要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形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提供理论、实践的双向支撑。

第三,坚持创新,强化技术服务。要将生态农业的发展统一在国家相关的战略、政策之下,提升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创新体制机制,将农业科技人员赶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上,进行生态农业的技术攻关;利用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由政府牵头组建县级生态农业开发基金,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生产要素、技术以及产品销售相互结合,确保生态农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西充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生态农业;西充;农村经济

所谓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环境统筹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原理,并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技术,因地制宜的将渔、林、农等第一产业有效的组合、配置,借助于生态工程技术,不仅促进农业的有序、稳步的发展,也促进了环境的保护。西充县域面积1108平方公里,现辖47个乡镇,总人口68万人,农业人口59.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无任何工业污染项目。西充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西充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支撑。发展生态农业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协同发展。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及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西充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变革,农业经济也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之中。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西充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西充县农产品质量不高。西充县农业经济近些年发展效果十分明显,但在农产品的供给方面依然存在季节性、地区性以及结构性的过剩,且农产品的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业生产技术、设施落后,农产品的深加工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由于农产品的质量不高,且长期处于一个较低层次的水平,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严重制约着西充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生产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农业分散经营效益较差,不能产生规模效应。但长期以来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响,农民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农经营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劳作,使得农业生产远远没有实现规模化发展。第三,农业投入不足的同时,也存在结构调整滞后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受制于资金及效益的限制,导致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对农业的投资较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县农业生产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也较为明显,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还未成熟。农产品生产以自销为主,还远远没有形成外销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农产品市场外向型拓展面临重重困难。

(二)西充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西充县也认识到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总体而言,西充县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生态农业在西充县虽然属于新生事物,但已经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根据资料记载,西充县生态农业开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就显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态农业企业不断涌现,一批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已完成规划设计,如龙兴、丰慧、百科、双龙农牧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其次,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西充是省级贫困县,财政资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态农业的投入上仍显不足,投资效益依然不高;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健全,产业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态农业在西充县依然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生态农业结构脆弱等问题。

二、西充县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思考

发展生态农业应充分发挥丘区自然生态和农业资源优势,实施“出位发展”策略,消除丘区区位劣势和产业水平低的瓶颈制约,统筹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农民增收难题,努力探索西充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为丘区农业县科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解放思想,准确定位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提条件。资源和技术的匮乏,基础和区位的劣势,使丘区农业县在与发达地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丘区农业县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大胆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放眼国际国内需求,寻求符合自身实际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要围绕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总体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编制完成示范区总体规划。突出优势,协调三产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出路。传统农业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不足以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丘区农业县必须突出区域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并围绕产业链做项目,形成“以工带农、以农促工、三产互动、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巧借外力,招商引资是丘区农业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丘区农业县经济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发展极为不易。必须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开放的意识、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积极引进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发展。总而言之,对于西充县而言,生态农业虽然处于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但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生态农业强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显现,未来如何实现西充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战略之一,为此生态农业必须在发展中找不足,并不断的优化与改进,最终实现生态农业稳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助推西充县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三、发展生态农业,助推西充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认识,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目前,四川正处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期,这也给西充县生态农业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为此西充县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要基于战略的高度,将生态农业的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将生态农业的发展列入到重要的议事议程上。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提高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态农业在西充的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西充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生态农业发展速度。虽然生态农业在西充县发展历史不长,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并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生态农业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在西充的发展范围有待拓展、发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现在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本文建议在西充县的不同地域,要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以及不同形态的生态农业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提供理论、实践的双向支撑。第三,坚持创新,强化技术服务。要将生态农业的发展统一在国家相关的战略、政策之下,提升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要创新体制机制,将农业科技人员赶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战场上,进行生态农业的技术攻关;利用各种渠道筹措资金,由政府牵头组建县级生态农业开发基金,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将生产要素、技术以及产品销售相互结合,确保生态农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作者:文莉君 单位:西充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篇13

2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及农业效益,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投入,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把生产要素科学组合,借助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物质循环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综合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1重视体现不同的区域特色

黄冈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农业特色,大力实施“三转两推(农产品加工转化、农民受训转移、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战略,初步形成了以“一县一特”为基础的优质水稻、双低油菜、速生丰产林、沿江水产和大别山南麓板栗等五大优势产业带,蔬菜、牛羊、三元猪、生态茶、中药材、花生、小龙虾、蚕桑、蛋鸡和奶业等十大特色板块。黄冈市下辖的浠水县、武穴市、英山县分别荣获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水产大县”、“油菜大县”和“茶叶大县”。团风、麻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六县(市)进入全省粮食大县行列;浠水、武穴二县(市)为全国双低油菜板块生产大县;罗田县为全国板栗第一县;红安花生居全省之冠;英山县为全国名茶基地和无公害茶叶示范县;蕲春县是全国著名的药市和中药材之乡;武穴、麻城、浠水三县(市)进入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行列;麻城市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黄梅县是全国青虾繁育基地和全省水产大县。

2.2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黄冈市生态农业着眼于全面发展“大农业”,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发展原则来规划、调整和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化结构,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与农、林、牧、副、渔综合化发展道路,使各类农业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汇聚合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4家,其中省级47家,国家级1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1个,构建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桑蚕、中药材、生猪、家禽、乳业、渔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产业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黄冈地方特色、符合生态农业特点的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2.3重视构建立体化的农业结构

发展多层次立体化的生态农业。一是优化种植业生态布局。黄冈市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扩大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种植,重点水源保护区退耕还林、还湖、还湿地。目前黄冈市正在开展生态湿地工程建设,以保护与恢复湿地。二是理顺畜禽养殖业区域布局。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规模养殖。三是大力发展生物、生态农业。通过集聚生物反应器、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高端产业,减轻农业环境压力,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积极扶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注重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三品”基地建设。截至2012年底,黄冈市有效使用“三品”企业238家,品牌总数达57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71个、绿色食品90个、有机食品8个。通过合理的作业搭配和适宜的产业规模,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追求功能多样化和合理的效益最大化,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3黄冈市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黄冈市生态农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资源浪费严重,忽视生态效益

一是耕地面积逐渐减小。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面积1.74万km2,总人口730万。虽然地广,但是地处山区,且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仅为0.053hm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不断扩张,耕地面积还将持续减小。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于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严重滞后,差距明显。由于长期受“以粮为纲”的农业指导方针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生产一味追求数量,许多地区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仍旧强调高产出、高经济收益,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足,农业生产中过度施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结,不重视水土保持,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过度放牧、捕捞及乱伐森林等违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破坏行为屡禁不止。

3.2生态农业规模小,发展层次低

当前黄冈市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生态农业,采用以生物群落组合原理或“食物链”原理的生态农业模式,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缺乏市场竞争力[3]。此外,在建设生态农业中认识不到位,仅将生态农业视为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措施,缺乏持续发展的统筹规划。

3.3农业技术服务滞后,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

在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探索实践中,黄冈市开发了许多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但遗憾的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农业配套技术少之又少。如在良种选育、有机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生物能源开发等方面的科技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在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方面,只强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倡施用农家肥,但没有从更高的技术层面上形成系统的产品质量提高方法[4];在水土植被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也亟待提高。

3.4对生态农业投入不足,资金来源单一

黄冈市用于建设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于群众自筹、金融融资以及政府投资等。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对生态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但是引资体制还很欠缺,资金来源单一。由于很多基础科研实践项目需要前期大量投入,仅依靠群众自筹很难解决。此外,摒弃传统的农业模式,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也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财政支持。

4黄冈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是“规模化、定量化、集约化与可持续”。针对黄冈市的实际情况,只有结合区域性的资源条件、经济基础、消费水平,通过定量化的优化组合,做好农业结构调整,采取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5]。总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4.1面向市场建设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要面向消费市场,灵活调整经营模式,积极制定促进农业良性运行的市场调节机制。合理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促进生态农业走高效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同时,要做到理性发展,在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中要加强指导,着眼长远利益制定发展规划。面向市场建设生态经济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市场需求,要坚决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布局,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的原理,才能提升生态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6]。

4.2增强政府的服务功能

首先,政府要做好生态农业的规划、引导与协调工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干预,增强生态农业系统结构的多元化、功能化与合理化,保障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效益。其次,政府要提供发展生态农业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再次,加强环境监管与舆论引导,创造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宽松外部环境,大力扶持生态环境建设,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尽快恢复。最后,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市(县)的建设,深入宣传生态农业知识,摒弃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3加快实用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生态农业是一种由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系统工程研究方法、生态学原理等元素构成的新型农业模式。其发展壮大离不开实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但是目前黄冈市的实用农业技术应用率还远低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户还在沿用千年不变的农作方式,不改变这种现状,就无从谈及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当前与生态农业建设密切相关、值得大力推广的实用农业技术,如清洁生物能源开发、农业废水分散治理及循环利用、生态复合肥料、绿色食品开发、废弃地生态恢复等,政府应当尽快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此类实用技术的推广与转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