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投资决策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证券投资决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证券投资决策

篇1

一、我国证券投资者实际决策过程中的特点

(一)影响因素复杂性

投资决策行为取决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和股票价格的预期。对上市公司的的预期,要受包括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的风险等价值因素和公司的运行机制、经营管理水平及信誉、品牌价值等因素的影响;对股票价格的预期要受包括证券市场供求关系、市场投机行为、股市在不同行情阶段股价的不同表现等证券市场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政治因素、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利率、投资者群体对股市行情的乐观与悲观的心理反应等因素的影响。种种因素的复杂性造成了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

(二)非理性决策的经常性

投资行为与自身利益高度相关使得投资者对市场波动极为敏感,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共同关注使其高度依赖群体和信息,投资者经常面对风险做出投资决策,产生种种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加上自身知识背景、入市经验等限制,导致了投资者经常性发生认知偏差进而出现非理性决策。

(三)行为的相互博弈性

投资者根据其拥有资金的多少,可分为中小投资者(散户)和庄家。投资人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在证券市场上存在着庄家与交易所、庄家与散户、庄家与庄家、庄家与政府之间的博弈。由于这些博弈行为的普遍存在,使投资决策投资决策的难度增大。

(四)受心理因素影响的普遍性

以下用股票价值技术分析中的几个图形,来说明证券市场投资者决策过程中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股票的升势和跌势,股价为什么会升。有调查表明:一般投资者入场买股票主要不是因为股票的成本收益比率低或红利高,是因为股票价格在不断上涨。以升势为例,升势开始时一定是买主多过卖者,一下子多出了买主,在交易量上的表现就是交易增多。随着股价的升高,第一波买主入了场,这时有人在纸面上开始有收益,他们开始获利卖股,在图上就看到反调。这时的卖主总的说来并不多,会看到交易量减少。如果股票确有吸引力,如开发成功什么新产品,第二波买主会进场,重复第一波的行情。在图形上,看到一浪高过一浪,股票总是以波浪形上升。

双肩图的典型特点是两个高点。这两个高点的选择是与实践的跨度相关的。随着价钱的升高,买主们开始怀疑价钱是否能超过原来的最高点,卖者也在观察这个最高点是否还像上次一样会带来卖压使价格的升势受挫。市场参与者在观察这次会不会有和上次同样的经历。结果有两个:穿越上次的最高点和不能穿越上次的最高点。在双肩图中,因为无法穿越上次的最高点,市场对价格的看法产生变化,股民对在这点附近持股感到不自在,在股市中,你会看到股价逐步滑落。假如买力不减,继续穿过上次的最高点,就回到升势图去了。正双肩图提供了卖的信息,倒双肩图提供了买的信息。这些图的后面其实是股民们对该股票价格认定的心理变化。买股票的技巧,全在怎样找临界点。这也是投资者行为过程中无法用传统金融理论得到很好解释的部分。

二、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策略

(一)收益导向策略

1.逆向投资策略。逆向投资策略是指购买过去2至5年中表现糟糕的证券,并卖出同期表现出色的证券。这种方法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DeBondt and Thaler, 1985)。一些研究显示:如选择低市盈率(P/E)的证券;选择证券市值与账面价值比值低、历史收益率低的证券,往往可以得到比预期收益率高很多的收益,这种收益是一种“长期异常收益”(long-term anomalies)。 Desia,Jain(1997)也发现公司证券分割前后都存在着正的长期异常收益。行为金融理论认为,逆向投资策略是对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一种纠正,是一种简单外推的方法。

2.相对强度交易策略。Jegadeesh 和Titman在对证券市场资产组合中期收益的研究后发现,不同于其他关于长期或短期时间间隔会出现价格回归的分析结果的是,在以3至12个月时间为投资间隔所构造的投资组合中,股票收益具有延续性的连续变动特点。基于这一中期价格回归的分析结果,投资者可以事先构造一个收益和交易额度的阈值,一旦股票收益和市场交易量达到这个阈值就及时买进或卖出这些股票。

3.动量交易策略。即首先对证券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证券市场收益和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证券的投资策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证券市场中证券价格存在中期收益延续性,通俗的讲动量就是购买过去几个月中表现良好的证券,卖出过去几个月中表现糟糕的证券。事实上,美国价值线排名(value line rankings)就是动量交易策略利用的例证。

(二)行为导向策略

1.捕捉并集中投资策略。要达到这一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尽力获取相对于市场来说要超前的信息优势,尤其是未公开的信息。二是选择利用较其他投资者更加有效的模型来处理信息。三是利用其他投资者的认识偏差或锚定效应等心理特点来实施成本集中策略。

2.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指投资者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购买证券,以防不测时摊低成本,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较大风险的策略,体现了投资者的感受和偏好对投资决策的影响。Fisher和Statman利用行为金融中的期望理论、认知错误倾向等观点对这个策略进行了解释,指出了加强自我控制的改进建议。

3.时间分散化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投资股票的风险能力可能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让股票占资产组合较大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将此比例逐步减少的投资策略。美国、香港等发达的金融市场里,采用这种策略投资的基金已经在运作,这对我国设立类似的基金或者采用类似的投资策略都有比较现实的借鉴意义。

4.行为控制策略。这种策略主要是针对人性易于贪婪和恐惧的弱点,利用强制力或规划来约束自我的相应投资策略。我国投资者有几种比较典型的行为偏差,这些行为偏差又可以通过相应的策略来加以控制和约束,提高我国投资者投资的原则性。

三、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策略在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证券监管的加强,信息产生中虚假信息数量将不断下降,信息的披露也将不断改善。信息的处理和反馈的质量主要由投资者的成熟程度和知识水平决定,一定时间内很难提高。行为金融理论的价值投资得到了应用,价值投资提倡的是对公司深度分析,这意味着价值投资者的信息处理质量大大高于一般投资者,价值投资者一般利用其他投资者的非理,其对信息的反馈质量也很高。价值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证券市场近期信息质量的特征,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再看非基本面的投资策略。我国的证券市场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国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策略需要适应市场的特性,我国的个人投资者投资策略中投机气氛很浓,大部分希望获得某些消息而投机。

总体而看,个人投资者不论从信息的拥有量、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还是从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能力上看,均处于比较明显的劣势,他们的投机策略是一种失败的策略。有效市场理论对于目前的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贡献在于从理论上否定了短线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市场在短期内是随机游走的,期望通过分析图形,判断庄家、判断证券价格走势从而获得持续超额利润是不可能的。如果期望通过技术分析判断庄家的行为,机率更小,这不再是一种分析,纯粹是一种游戏,在这种游戏中,个人投资者不论是游戏的力量或是信息均处于绝对劣势。行为金融理论提倡个人投资者应潜心于从各种渠道的信息中挖掘公司价值,谨慎买入并波段持有,同时避免心理、行为偏差,才会有较好的投资业绩。

参考文献

篇2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3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4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5

近年来,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行业周期轮动的现象非常明显,因此,实时性的证券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从现阶段的社会形势来看,资产配置是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一些领域内的专业人士对资产配置的观念不一,造成很多人的意识混乱,因此,研究证券投资中的资产配置决策是很有必要的。

一、资产配置

(一)学会自我判断

所谓的资产配置,就是将投资者的喜好与资产利润相结合,形成一个两方面都满意的最佳组合形式,而资产配置的优化便是进行证券投资的根本目的,通过合理组合,规避风险,获得利益。证券投资实际上属于一种金融投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全球经济情况。现阶段的一部分购买者信心较强但成功率不佳,而对信息了解与分析的不够全面,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因此,投资人不能受到市场上隔离效应、羊群效应、动量效应等效应的影响,只有形成自我判断,才能提高投资成功率。

(二)运用分析方法

证券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运用比较普遍的便是基于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与此同时,还要对比企业的价值形式,进而将其对证券的影响分析出来。另外,技术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通过计算机等先进设备,能够实现对一段时期内数据的快速分析,并制作出图表,方便观察数据的变化规律。听取专家意见也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全面掌握信息才能做出更加合理的投资决断。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风险与收益是成正相关关系的,只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够得出更细致的分析结果。

(三)选择证券市场

证券市场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两种,公募发行与私募发行共同组成一级市场,而二级市场主要指的是证券发行以后形成的流通市场,从交易形式的角度划分,还可以分成店头交易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对于投资者来说,任何一种证券的安全性都与其他证券有所差异,在对其进行选择以前,需要先进行全面分析,之后再决定购买,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证券投资

(一)投资规划

在很多证券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基金绩效理论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理论体系。对于企业来说,投资是其财务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体上可以分成直接与间接两种,前者与后者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合理科学的进行投资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因此,投资者需要将投资的风险与收益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在得到最大收益的基础上,尽可能规避投资风险。

(二)决策方法

纵观现阶段全球性的资产管理情况,与区域配置、规模配置以及风格配置相比,行业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合理的证券投资方法,是要将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与收益相结合,并以此进行综合分析,衡量投资过程中能够获得的利益情况,最后选用最佳的投资决策方法。从根本上讲,证券并不是一种适合长期持有的投资品种,一旦市场比较有利,就需要适时出手,但与股票相比,证券的安全系数还是相对较高的。在证券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用于判断证券能够获得的期望报酬,有利于投资者对证券价值进行全面计算,从而帮助投资者进行投资方案的选择。

(三)投资风险

证券作为一种资产投资方式,必然会存在一些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可以被分成系统与非系统两种主要风险类型,其中,系统风险是证券市场上始终存在的一种风险,这种风险不可避免,也会对企业产生直接影响,严重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投资者在决定投资证券以前,就需要做好承担这种风险的心理准备,而非系统风险则可以运用一些方式来降低,甚至规避。

(四)价值形式

经济的变化存在周期性,主要指的是在特殊经济环境下所形成的特殊现象,行业轮动周期便是其中一种。对于投资者来说,进行资产配置以前,需要对想要购买的证券进行全面了解,而资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其一是资本资产;其二为非耐用可交易资产;其三为保值资产。而房地产属于多种资产形式的结合体。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以前,需要对自身资产收益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好绘制出每个月的资产动态分布图,从而判断市场变化与收益波动率的稳定情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资产配置,帮助投资者进行相对较正确的投资决策。

三、结论

证券投资是当前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相比于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更加安全,而相比于国债投资,证券投资收益更高。但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证券投资仍然是遥不可及的,其原因便在于其中的风险性。想要在证券投资中获得收益,就必须进行实时分析,而且要全面分析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市场动态,进行及时操作。另外,当前也有很多专业的理财人士,投资者可以雇佣这些专业人士帮助分析市场,以期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C934;F832.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21(2015)02-0178-07

引言

在证券投资市场中,投资收益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投资风险,且投资收益越大风险越高。为了实现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目标,Markowitz于1952年提出了投资组合的思想,其后,投资组合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投资组合问题是指决策者在信息不确定性的情形下对若干证券资产进行组合投资,以期权衡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来实现组合投资效用最大的决策问题。因此,依据投资市场信息,研究如何分散风险、实现收益或效用最大的证券投资组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证券投资组合决策模型与方法的已有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的是Markowitz针对投资市场中风险对收益的影响所构建的权衡风险与收益的均值一方差投资模型;还有一些学者在多周期动态投资组合、金融壁垒、信任风险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扩展研究。

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在投资组合决策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并将决策者的行为凶素引人到投资组合决策的研究中,所涉及的行为因素主要有考虑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的心理行为、后悔心理行为、失望心理行为以及心理账户等。其中,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且在投资、消费决策中不同的心理账户与不同的决策类型相对应。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其自身的风险容忍能力、损失规避程度等因素在心理上将投资划分到虚拟账户下进行投资活动。为了描述和分析心理账户对投资组合决策结果的影响,SheFrin和Statrnan将心理账户引入到投资组合理论中,并提出了行为投资组合理论(BPT:behavioral portfoliotheory)以及BPT模型;马永开和唐小我在Shefrin和Statman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BPT模型存在缺乏实用性及模型求解困难等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进。姜继娇等将行为金融理论引入机构投资风险优化系统,建立了考虑心理账户条件下的投资决策风险优化模型;彭飞等构建了一种测度下偏矩风险的行为投资组合模型,体现了决策者既追求最低保障又追求一朝大富的心理行为;Das等将均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和行为投资组合理论整合到心理账户框架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AleXandre与Baptista和Baptista在Das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别对投资背景风险与投资财富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熊晶晶等通过将价值函数引入风险投资决策中,并采用下偏矩来度量投资风险,建立了基于价值函数的单心理账户和多心理账户的行为风险投资组合模型。

虽然已有的研究考虑了决策者对价值的感知行为因素,但却很少关注决策者对概率感知的行为因素对最终决策的影响,而在现实投资决策中,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往往体现在对价值和对概率的感知等多个方面。具体地,决策者针对不同的市场状态会产生不同的收益率预期,且针对不同市场状态的概率感知与实际概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决策者针对投资损失的感知程度高于同等数量的投资收益的感知程度,且对投资收益或损失的感知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因此,在投资组合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决策者参照依赖、损失规避、敏感性递减、高估小概率事件和低估大概率事件等诸多方面的心理行为特征,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很少同时考虑上述决策者的心理行为,所以不能较好地描述决策者的实际决策行为,亦不能较好地描述决策者的实际感知效用。基于此,本文同时考虑决策者心理账户以及参照依赖、损失规避、敏感性递减、高估小概率事件和低估大概率事件等心理行为特征,给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理论与心理账户的投资组合决策方法。

l 问题描述

下列符号用来表示一个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的投资组合问题的集和量。

M={M1,M2,…,Mm}:备选投资证券集合,其中Mi表示第i个备选投资证券,i=1,2,…,m。

当前市场状态下备选投资证券的当前价格集合,其中表示备选投资证券Mi的当前价格,i=1,2,…,m。

S={S1.S2,…,Sn}:证券投资市场状态集合,其中Sj表示第j种证券投资市场状态,j=l,2,…,n。

Sub={ Sub1,Sub2,…,Subn}:以含有j个投资市场状态的S的子集合为元素的集合Subi的集合,由于在S中任选j个市场状态的排列组合有种,因此,其中表示第k种含有j个状态的S的子集合,为了便于描述,将任选出的j个市场状态重新标记,即令(r)为重新标记后的第r个元素,则

证券投资市场状态的概率集合,其中Pbj表示市场状态sj的概率,

R={R1,R2,…,Rn}:决策者根据已有信息和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给出的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备选证券投资期末收益率参照点集合,其中R,表示决策者针对市场状态Sj下的收益率参照点,j=1,2,…,n。

Q={Q1,Q2,…,Qm}:各备选证券的购买量集合,其中Qi表示备选投资证券Mi的投资数量(或购买证券的数量),i=1,2,…,m。

决策者的初始投资总财富,

决策者的投资期末总财富,

A:期末财富阈值,即决策者预期获得的期末总财富水平,其表示决策者对投资收益的最低要求,是实际体现决策者心理账户的参数之一,A>O。

η:概率阈值,即决策者投资期末总财富不低于预期期末财富水平A的最小概率,其是实际体现决策者心理账户的参数之一,η≥0。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依据上述提及的s、Pb、、R、A、η等有关决策信息,考虑决策者的心理账户以及参照依赖、损失规避、敏感性递减、高估小概率事件和低估大概率事件等心理行为特征,如何在备选证券集合M中选择适合的证券进行投资组合,并确定选择证券的投资数量,使得总投资回报最大,同时还要考虑寻求每个投资证券在各个市场状态下的收益率不低于决策者给出的收益率参照点,并要求投资期末总收益不低于决策者预期的期末总财富水平。

2 投资组合决策分析方法

在本文中,考虑参照依赖、损失规避等决策者的心理行为,同时考虑决策者有一个投资心理账户,即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且以收益不低于预期收益的概率不小于一定概率为约束,构建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来确定效用最大的投资组合方案。下面给出所提方法的具体描述。

2.1 备选证券前景价值的计算

针对考虑参照依赖、损失规避和敏感性递减等决策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下面依据累积前景理论给出备选证券前景价值的计算方法。

首先,依据证券市场中备选证券的初始价格和期末价格计算决策者在市场状态Sj下关于证券Mi的投资期末财富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

然后,依据决策者针对证券市场状态给出的投资收益率参照点Rj,计算证券Mi的投资期末财富损益率Ax,j其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依据累积前景理论,计算证券市场状态sj下关于证券Mi的收益率前景价值vij,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参数a和β分别表示价值函数曲线针对收益区域与损失区域的凹凸程度,描述决策者针对收益与损失的感知变化,O1。

2.2 投资市场状态权重的计算

针对考虑高估小概率事件和低估大概率事件等决策者的心理行为,下面依据累积前景理论给出市场状态权重的计算方法。

首先,针对证券Mi在投资市场状态Si下的前景价值,从大到小排序,得到其中vi(g)表示从大到小排序后第g位的前景价值,若g≤h则vi(g)》0;若g≥

其中,参数y和δ分别表示权重函数曲线针对收益区域和损失区域的弯曲程度,描述决策者针对收益与损失的概率感知变化,y>0,δ>0。

针对价值函数与权重函数中参数的取值问题,Tversky和Kahneman在提出累积前景理论时给出了一组参数数值,此外,一些学者也针对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多组参数取值结果。本文选取应用相对较多的Tversky和Kahneman给出的参数取值,即a=β=0.88,θ=2.25,y=0.61,δ=0.69。

2.3 备选证券综合前景值的计算

依据备选证券前景价值和与之对应的投资市场状态权重并依据文献可计算备选证券Mi的综合前景值vi(g)其计算公式为

然后,依据vi(g)可计算备选证券Mi的总体综合前景值其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若考虑备选投资证券Mi的投资数量Qi,可计算备选证券Mi的收益总体综合前景值,其计算公式为

2.4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的构建

依据式(8),可计算决策者感知的投资组合的收益总体综合前景值v,其计算公式为进一步地,若考虑投资期末财富不低于决策者期望的期末财富水平的概率不小于决策者设定的概率阈值,其采用数学的形式描述为若考虑决策者的投资额度不高于决策者的初始财富,其采用数学的形式描述为

综上,以式(9)作为目标函数,以式(10)和(11)作为约束条件,可构建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的投资组合优化模型为

2.5模型的求解

为了求解优化模型(12),依据文献,可将概率约束条件(12b)转化为线性约束条件。若因此,含有概率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12)可转化为如下的含有线性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14),即显然,优化模型(14)是一个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可得到最优的证券投资组合方案。

综上所述,求解考虑决策者心理行为的证券投资组合问题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依据式(1)~(3),计算投资证券Mi的收益率前景价值

步骤2 依据式(4)和(5),计算市场状态权重π(g),g=l,2,…,n:

步骤3 依据式(6)和(7),计算证券Mi的总体综合前景值

步骤4 构建投资组合优化模型(12),并将其转化为模型(14);

步骤5 通过求解模型(14),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方案。

3 算例分析

在本节,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2012年12月4日的交易数据,通过一个算例分析来说明上文给出投资组合决策方法的潜在应用。

某投资者(即决策者)考虑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中的3个A股证券进行组合投资,3个A股证券是M1(ST天成)、M2(重庆啤酒)和M3(大有能源),且以百股为单位进行交易,3个证券每百股初始价格(以百元为单位)分别为:根据对证券市场交易数据的分析,将证券市场状态分为4种,即S1(非常不景气)、s2(不景气)、S3(景气)和S4(非常景气),并设定各状态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b1=0.2,Pb2=0.3,Pb3=0.4,Pb4=0.1。决策者根据市场信息和证券投资回报预期给出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期末财富值收益率的参照点分别为:R1=0.8,R2=1.1,R3=1.2,R4=1.5,同时使用国泰君安大智慧软件及分析家证券分析软件系统等分析工具,由证券分析专家预测出投资期末(投资周期为1年)的3个证券(M1、M2、M3)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可能期末价格如表1所示。设决策者的初始财富(以百元为单位)WsT=100000,决策者给出期末投资财富不低于决策者心理账户期望获得的财富水平A的概率阈值为n=0.8,以及心理账户期望获得财富水平(以百元为单位)为A=80000。

下面运用前文给出的证券组合投资方法来确定最优投资方案,有关计算过程描述如下:

首先,依据式(1)~(3),计算每个证券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投资收益率前景价值,其汁算结果如表2

然后,依据式(4)~(7),计算每个市场状态权重和每个证券的总体综合前景值,3个证券的总体综合前景值分别为:

进一步地,构建含有概率约束条件的证券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并将其转化为含有线性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经计算,共有2个满足条件的线性规划模型,即最后,求解上述两个线性规划模型,得到的结果分别为

因为故确定最优投资组合方案为:Q1=3,Q2=7690,Q3=0,即购买证券“ST天成”3(百股),购买证券“重庆啤酒”7690(百股),购买证券“大有能源”0(百股)。

篇7

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在实际的投资过程中,采用的是共同进行风险承担以及利益共享的方式,这一基金类型也被称为“证券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进入门槛低,服务专业,且积累性强,即使投资成本较低,也可将投资分散于不同证券,这样就极大的分散了投资风险。因此,正确投资基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 积极开发130/30等数量化投资模型

对国内从事证券基金投资业的基金公司等及时顺应金融形势,尽早开始研发130/30等科学有效的数量化投资产品,从而满足公司旗下众多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为了追赶世界先进的潮流,加快中国金融创新,从根本上增强国内基金业的企业竞争实力,研发130/30空头扩展模型等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化投资模型势在必行。随着国内经济形势高速发展,金融市场形势亦是日新月异。目前,中国证券基金投资业中的卖空改革已经在逐渐开启,在此形势下,相关资产福利业也应抓紧时间,抓住机会,积极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和投资者实际需求的基金产品,抓紧研发空头扩展模型等数量化投资模型,以更好的顺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在数量化投资模型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拿来主义”,不能一味的照抄国外数量化投资模型,开发时首先要考虑实事求是,符合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到既学习了外国的先进经验,又兼顾国内市场现实。从而开发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数量化投资模型。现实中,130/30数量化投资模型只是众多数量化投资模型中的一种。

2 合理应用数量化投资策略

投资者及受理委托基金公司等资产管理者应用正确数量化投资策略进行投资,可分散减小风险,增加收益。并基于此进行更加科学高效拟合金融市场实际收益率模型和数量化投资策略的开发。基于数量化投资策略不断创新发觉全新投资策略的特点,伴随广大投资者针对这一投资机会的广泛追捧开发,此动量策略的存在的情况会逐渐消失,弱势有效这一中国股市缺失的状况会逐渐改变。数量化投资策略模型只是理想状况下的数字模型,在实际投资中投资者及基金管理者还应注意定期检验,不能生搬硬套模型及应用公式,应根据市场形势,谨慎研究确定投资策略,才能在金融趋势改变时有效规避风险,增加收益。在金融市场中,基金公司应根据市场环境及现实情况,基于相应合理化科学化的数量投资策略,基于数字化投资的有效性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才能有效提高证券市场投资效率,规避风险,增强投资收益。同时应注意听取专业人员根据经验所得出的合理人工判断,拒绝照搬模型公式的错误做法,杜绝全部投资由模型决策,密切注意规避数量化投资策略的趋势改变、相似性及肥尾性。

3 开放卖空政策

国家政策对金融市场存在巨大影响。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证券金融市场效率,对金融市场发展起到积极意义,国家政策要给予支持,譬如对卖空政策采取加大开放政策。如此才能逐渐改善中国证券市场卖空限制大,除指数基金外,其他投资者参与卖空所受禁锢较多,公募基金甚至不能参与卖空,信息表达不充分,远远没有达到弱势有效等诸多限制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不完善方面政策开放属社会实验,对政策所针对方面的影响不言而喻。在政策制定方面目前国内的相应管理层做的还是很好的。譬如,根据当前形势,相应管理层便会制定并开始试行各种转融通业务。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对广大证券金融公司而言,便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内部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将自身原有的或者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募集而来的证券和资金进行出借,为需求方提供所需的资金和证券,帮助其更好的开展各种经营活动。 对广大证券基金类公司而言,可以通过此类活动,可有效整合金融市场资源,解决眼下难题。通过复杂严禁的实施设计方案,保证市场的良好发展。

4 降低融券费率

为了提高中国金融证券市场效率,缩短相应价格恢复平衡所需时间,提高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建议相关管理层采取积极措施,譬如对券商降低融券率的政策持鼓励态度。但在一定的条件下,130/30组合的收益率会出现极大的改变。例如,在融券费率处于10%和5%水平的时候,融券率会对130/30组合的收益率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为了避免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好影响,相关管理层在制定政策时要注意规避券商间通过不顾成本盲目降低融券费率等不良手段抢占市场的恶意竞争。鼓励科学的正当竞争。目前国内金融市场中,各证券公司的融资利率基本相同,截至2013年3月19日,业务遍布全国的较大证券公司中,国信、国泰君安、广发、海通这四家公司年融券率和融资利率均为8.6%,相比之下,华安、上海、江海、华泰四家的融资利率虽然也达到同样的水平,但在融券率方面,却呈现出显著高于大证券公司的情况,达到10.6%。综上所述,小证券公司采用较高档,融券费率规模大的公司则采用相同的较低档,相比之下,大证券公司具备较大优势。若小证券公司要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建议其利用融券费率存在较大降低空间的优势制定相关政策。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证券投资基金数量化投资战略决策,可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对证券投资基金以及数量化投资相关问题的理解水平,了解130/30策略对基金业绩的影响,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篇8

基于增长期权的房地产投资决策模型

(一)模型的假设

假设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房地产项目价值属于随机过程范畴,并且服从几何布朗运动:

dv=αVdt+σVdW

同时,W也属于随机过程,服从维纳过程,即:

ε是从标准正态分布中随机抽取的值,则dW为均值是0、标准差是的正态分布,因此dW~(0,dt)。dV为均值是αVdt、标准差是σVdW的正态分布,即dV~ (αVdt,(σVdW)2)。α为投资者一年内的预期收益率,α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投资者的实力和具体项目面临的风险获取,若投资者的实力强或者实施项目面临的风险较大,则α取值较大。σ是项目的波动率。简化处理,可以将α假设为常数,αV为房地产项目价值的瞬间期望漂移率,σ2S2为瞬时方差。

(二)模型的参数

由于房地产关联项目之间存在的增长期权与金融期权定价理论中的看涨期权相类似,所以可以采用布莱克提出的B-S期权定价模型对关联项目的增长期权进行定价。房地产项目增长期权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标的资产目前的价值、标的资产的执行价格、增长期权的有效期限、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以及无风险利率,为简化模型参数,本文主要选取这五个关键因素作为分析对象。

(三)模型的构建

若投资者在t0=0对初次开发项目投入资金为I时,具有在T1时期投入M进行后期项目开发的权力,则投资者就拥有了一个简单的增长期权S。那么该期权就可以看作是以标的资产价值为V、标的资产执行价格为M、期权有效期限为T1、期权费用为I的欧式看涨期权。

可以结合投资节点将开发项目分为两个投资阶段,投资示意图如图1所示,t0-T1为项目一的投资阶段,T1-T2为项目二的投资阶段。在t0-T1阶段,在t0点投资I就拥有了在T1时期投资M的权力。根据B-S期权定价模型可知,项目的增长期权必须服从偏微分方程:

约束条件:S=max{V-M,0}

其中:

由此可以得到增长期权的定价公式为:

其中:,τ=T1,V为标的资产的价值,N1(l)为单变量累计标准正态分布函数,M为标的资产的执行价格,r为无风险利率,即增长期权的价值为S。

由于该方程不包含投资者风险偏好的相关参数,可以避免人为等其他因素对项目价值产生的影响,因此增长期权的价值S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初次开发项目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战略价值,提高了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四)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期权评价规则

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的价值等于传统DCP-NPV法得出的项目的内在价值加上潜在的增长期权的价值,即ENPV=NPV+S。所以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期权评价规则为:当ENPV≥0时,项目可以投资;当ENPV

(五)房地产开发项目期权的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就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动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的影响作了定量描述,不仅可以反映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不确定程度,还可以引导投资者对相对较敏感因素进行特殊关注,有助于投资者对项目进行过程控制,便于投资者科学决策。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标的资产目前的价值V、标的资产的执行价格M、增长期权的有效期限τ、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σ、无风险利率r对增长期权的价值S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比较各影响因素在相应变动幅度所引起增长期权价值的变动情况来确定敏感性较强的因素。

实证分析

(一)项目概况

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公司,2002年4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二级开发资质,为中国建设银行AA级资信单位,该企业于2003年以425万元在陕西省一个中等城市取得了一块居住用地为50年的使用权,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的要求,该地块的拟建设规模为4500m2。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还有一集团公司有意出价3900元/m2购买该用地;在融资方面,银行考虑到该企业是初次开发地产项目,愿意提供17%的银行贷款利率,通过计算得出融资产生费用为贷款利息的十分之一。建造成本为1000元/m2,专业人员的费用为建造成本的12.5%,项目其他费用为60万元,管理费用为建造成本、其他费用土地成本、专业人员费用之和的4%,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分别占销售收入的2%、6.5%,项目总工期为1.5年。在与双方洽谈中得知,由于市场的需求,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得到后续项目的开发,且后续项目规模为该项目的3倍。

建设投资费用在项目建设期内的分季度投资计划如表1所示。

(二)传统DCP-NPV法分析

项目开发总价值现值:

(万元)

项目总开发成本现值:

(万元)

项目的净现值:

NPV=1282-1311=-29(万元)

在不考虑后续项目的情况下,得到该项目的净现值为-29万元,根据传统评价方法NPV≥0评价规则,应放弃投资该项目。

由于该项目的实施可以得到后续项目的开发,后续项目的开发规模为本项目的3倍。若考虑后续项目的开发的情况下,后续开发项目将产生怎样的效果呢?

后续开发项目投资计划表如表2所示,由于后续开发项目的建设规模是该项目的三倍,即后续开发项目的现金流为该项目的三倍,简化处理可以得到,后续项目的总成本现值为3933万元,总收益现值为3846万元,即后续项目的NPV为-87万元,根据NPV≥0的评价规则,后续项目的投资也应放弃。

由此得知,不论是初次开发项目还是后续项目,若采用传统DCP-NPV法进行分析,都应当放弃投资。传统DCP-NPV法是以孤立的、非动态的角度分析问题,未能考虑后续项目可能产生的战略柔性价值,若以期权思想分析该项目,采用增长期权法评价,就可以客观地反映初次开发项目所带来的战略价值。

(三)增长期权法评价

若投资者对该项目的决策与后续项目联合起来综合考虑,将该项目看作是后续项目的跳板,这样就会发现项目之间暗含了增长期权。

该项目的增长期权价值可以采用增长期权定价模型得出它的近似解。模型的相关参数设定如表3所示。

将参数代入增长期权模型,则该项目增长期权价值为823万元。即首次开发项目的总价值为ENPV=NPV+S=-29+823=794(万元)。

由此可知,增长期权考虑了关联项目的战略隐形价值,可以避免传统DCP-NPV法评价造成对项目价值的错误判断,提高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本文进一步对增长期权价值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分别将各个参数变量在各自价值上下变动50%对增长期权价值S进行敏感性分析。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各个敏感性因素的变化幅度,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该表可以提醒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标的资产价值V、期权执行价格M以及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σ的变动情况,做好项目投资的过程控制。

(四)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采用增长期权评价项目的价值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相差794万元,评价结论也截然相反。原因在于对于新型房地产企业来讲,首次开发的项目对于建立企业品牌价值、积累后续开发项目的实践经验至关重要,首次项目的成功开发,同时还可以给提高企业的信用级别,从而尽可能降低项目的融资费用,同时还可能获得政府税收方面的优惠机会。而这正是期权思想的战略柔性和管理灵活性所在。而若采用传统投资评价法孤立地看待初次开发项目,投资者就无法获取关联项目的战略价值而错失良机。从企业后续项目的实施具体情况来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根据后续项目的相关信息得知,后续项目的银行贷款利率是13%,融资费用占到利息的9%,管理费用为建造成本、土地成本及其他费用的3%,相比首次开发项目可以得到较大的优惠条件,同时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改善,这些效益都是传统评价方法所无法衡量的,但实物期权却可以实现。

但是,尽管实物期权评级方法是一种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评价方法,然而由于实物期权评价方法数学形式的繁琐和计算复杂,大大降低了其应用。只有把实物期权评价方法与净现值评价方法相互结合,才能得到既有使用价值也有逻辑合理性的创新的房地产项目评价体系。

结论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评价中,由于传统评价方法不能很好地处理投资的不确定性、投资的可逆性、投资的灵活性和投资间的竞争性,会造成项目价值的错误判断,因此,构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实物期权评价方法对于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评价质量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一个具有多阶段开发特性的房地产项目来说,增长期权价值的存在可以使净现值为负值的项目也具有开发价值。然而,从实际运用角度来看,只有综合运用净现值法和实物期权法,综合考虑特定房地产项目的净现值和期权价值,才可以得到更合理和更准确的项目评价结论。

参考文献:

1.姜礼尚.期权定价数学模型和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陈舜.期权定价理论及其应用[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洪开荣等.房地产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平,黄安永.基于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的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5.孟力,孙威.期权博弈理论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6

篇9

政府投资项目科学、民主地进行项目决策是保证项目有效投资和显现成效的根本,更是“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支撑,从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管理创新”。

一、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的必要性

(一)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是发挥政府投资职能的客观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即是实现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发展现状和目标的不同,政府投资应当发挥的职能侧重也会不同,只有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行一系列科学、民主的选择和决定政府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才能使政府投资职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是保障资源合理配置

的先决条件。与一般项目相比,社会和民众会给予政府投资项目更高的期望和关注,必须通过完善的项目决策机制,对项目安排、建设进行科学地论证,从源头上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避免浪费。

(三)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是推动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理论上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应该大多数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但是在产业经济升级的转折时期,政府投资项目还担负着带动和引导区域发展重任。

二、当前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模式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模式是遵循“以规划定项目,从储备库中选项目”的原则安排计划项目,按照“建设单位申报,列入储备管理、开展前期报批,相关部门审查、编制年度计划,政府研究决定,人大审议批准”的程序进行决策。总结下来,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项目决策的导向性不强,总体目标定位模糊。一是政府投资调结构的导向作用发挥不明显。大量政府投资项目投资,固然对改善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建设时序上的不合理,挤占了产业发展的空间。同时,总体布局较为分散,重点投资领域和重点建设区域不够突出,集聚性和带动性不强。二是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目标定位不准确。尽管我们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时,也制定了计划安排的原则和范围,但只是从建设管理的基本程序角度统筹考虑,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总体建设目标。

2.项目决策的专业性不足,储备论证过程不够充分。政府投资项目储备管理相对粗放,项目前期论证不够充分管理模式相对粗放,只是有了一个先期申报管理的环节,还没有完全达到根本意义上的项目储备研究管理。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成效的论证还不够充分、不够规范。

3.项目决策执行不够刚性,制度保障有待加强。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定: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的项目可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而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应当从储备库项目中选取。但在目前决策过程中,项目在列入年度建设计划之前,只有60%左右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而最终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项目也并非完全来自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

三、进一步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的建议

余杭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县市区,政府投资项目的投入应不再是简单的“量”的投入,而要追求“质”的提升,要立足区域实际,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有效建设一批能够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完善城市功能、生产生活配套的优质项目。同时,面对资金、土地资源的双重压力,必须从全覆盖投入向分区域投入转变,集中力量,点轴状的圈层开发。

(一)构建政府投资项目决策体系

1.强化决策主体。区政府做为项目决策的主要主体,建立全区层面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区政府投资储备项目和计划项目的准入审查,研究和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总体目标,研究和提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源配置方案的总体意见,开展政府投资项目专家论证、公示听证的管理与指导工作,协调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区投资综合管理部门和专家库成员做为项目决策的辅助主体。主要负责政府投资项目日常储备管理工作,配合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查领导小组开展准入审查的各项工作。专家库成员主要负责对我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专业咨询研究,并得出相应成果,对今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方向和领域提出专业性意见,配合区政府投资项目审查领导小组做好项目准入审查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和社会公众做为监督主体。区人大主要负责对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年度建设计划进行指导和监督。社会公众则根据余杭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从社会层面对政府投资项目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实行监督。

篇10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11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着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篇12

证券市场在转型之后,使证券投资变得全民化,大到企业证券投资,小到个人证券投资,只要投资方法合理正确,就可以在证券市场中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证券投资肯定是有风险的,在投资时,投资者应该在进行投资前必须了解,关于金融方面的知识,了解证券投资市场的走向,采用正确的投资方法,对于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要掌握其规律,为将要进行的证券投资提供保障。

一、证券投资概念分析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买卖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差价、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证券投资具有高度的市场力,证券投资是对预期会带来收益的有价证券的风险投资,投资和投机是证券投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种行为,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总量,而是在持有者之间进行再分分析方法证券投资为社会提供了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证券投资有利于调节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引导资源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证券投资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知名度,促进企业的行为合理化;证券投资为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证券投资可以促进国际经济交流。

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一)财务分析能够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的过程中,需要以会计信息为基础,进行投资决策,会计信息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很大,投资对企业通过财务分析,能够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正确的预判。投资者在投资的过程中,就会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对于证券投资市场,只有在可靠的会计信息保障下,才能稳定的发展。

(二)可以直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投资者在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是,需要以财物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可以很好地了解到,公司的运营能力和盈利状况,从而分析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和偿还债务能力。投资者可以根据其判断,投资后的收益水平,实现最大化的收获效益。

(三)财务分析为投资者预测企业发展提供资料

投资者根据对财务分析的结果,了解当前证券投资行业的薄弱环节,也可以与其他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比较,采取合理的对策,使投资模式得到优化,通过数据共享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投资可以获得最大利益。

三、证券分析中的财务分析运用

(一)财务报表分析和证券投资有着很多的相关性

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使其更加成熟,投资者对于财务分析在证券投资中作用,有着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小投资者来讲,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特别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优化理财,对于庄家操纵可以很好地避开,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高证券市场的秩序也有着很重的作用。

(二)财务分析对投资者预测投资对象有很大的作用

财务报表分析与其他分析方法相比,能够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进行全面的分析,能顾全面地反映上市企业过去的发展,为投资者的合理判断,提供参考价值,对投资者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为投资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使投资风险得到降低[2]。

(三)财务分析可以促进证券市场的成熟

在我国财务制度不断地完善下,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也趋于成熟,对此,投资者应该好好体用财务报表的作用,同时对证券投资市场的风险也要有敏锐的观察,投资者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可以提高自身对证券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四、财务分析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一)债务偿还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的融资、经营和投资都与其债务偿还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债务偿还能力是对上市公司偿还债务和财务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指上市公司对到期债务的偿还能力。债务偿还能力的指标是指短期和长期,两种期限的债务偿还能力指标,短期的能力指标内容有,流动、现金、速动的比率和运营资金等,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长期债务偿还能力指标内容有,信息保障、债务本息保障和固定费用保障的倍数等。从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来看是,资产、净资产的负债率和所有者权利比率,上市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对其在市场经济下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其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投资者所关注的问题,上市公司做好债务偿还能力分析,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盈利能力分析

在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盈利能力分析是最重要的,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获取利润的能力,对其发展前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投资者需要在投资前,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做出判断,对其在未来发展的盈利能力做出分析,对其盈利的增长、常规和稳定性做出判断,才能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将风险系数降到最小,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关键的信息。盈利能力的内容有,销售的净利率和毛利率、资产净利率等。在证券投资市场中,运用合理的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判断,对投资模式的更新,投资市场成熟的促进,投资者投资结构的改善,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营运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是指起经营和运行能力,上市公司运用所有的资产来获取利润,对其进行运营能力分析,可以发现上市公司在资产运营中的问题,营运能力分析,是对盈利能力分析和偿还债务能力分析的补充[3]。营运能力的内容有,存货、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运转率,还有营业周期。对上市进行营运能力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和资本收益进行很好的判断。

(四)发展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是其生存之本,是指上市公司自身的经营,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形成潜在的发展能力,上市公司在未来是否有发展空间,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影响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外部的经营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发展能力指标的主要内容是价值增长率,还有销售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投资者要借助财务分析对上市公司的发展途径进行判断,了解其资产是自身的盈利还是向外借贷,投资者要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能力进行关注,以此来评估自身对其进行证券投资的风险。

五、财务分析对证券投资的反作用

篇13

1.引言

证券投资决策的核心问题是证券本来的收益和风险。证券未来的收益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证券的风险可以界定为,在给定情况和特定时间内,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如果证券未来收益仅有一种结果是可能的,则其收益的差异为0,从而风险为0.如果证券本来收益有多种结果是可能的,则风险不为0,这种差异越大,证券的风险也越大。

产生和影响证券投资风险有经济、政治、道德与法律诸因素。就经济方面而言又可以分成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对证券市场来说,上述风险大致可分成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两类。市场风险就是内生风险,它仅仅由证券市场内在机制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其余风险可归入外生风险类,它由市场以外的因素引起证券本来可能的收益间的差异。

本文试图从证券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角度研究证券投资市场风险形成的市场内在机制。

2.预期和决策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证券市场价格的调节对所有新的、公开的信息能作出迅速反应,其信息集合除包括市场本身的客观信息外,还包括公开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场外客观信息。简而言之,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场内外相关客观信息都能在上市证券的价格中得到充分迅速的反映。因此,通过证券市场价格计算的证券收益同样能够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证券市场场内外相关的客观信息。

投资主体处理信息的过程通常总是通过证券收益客观信息的识别,获得证券未来收益的预期信息,提取证券投资的决策信息,然后选择证券投资行为。

根据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模式的差异,可以将预期分成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预期两大类型。

理性预期是利用最好的经济模型和现已掌握的信息所得出有关证券未来收益水平明确的预测。其中包括不直接研究证券市场价格涨落,而直接研究证券市场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通过博弈模型进行证券本来收益的预期。

有限理性预期指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经济模型,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收益的经济预测。

类似的,根据证券投资主体决策形成途径的差异,将决策也分成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两类。

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通过合适的证券投资决策模型或者通过证券的技术分析,然后选择投资行为的证券投资决策。

有限理性决策是证券投资主体不采用证券投资决策模型,也不采用技术分析,仅凭借各自证券投资经验或者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所进行的证券投资决策。

证券市场中,完全不考虑证券未来收益水平和变动趋势的完全非理性证券投资主体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本文研究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的预期和决策两个环节中都具有理性或者有限理性。

3.两类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两个主要环节上是通过经济模型或者技术分析独立获得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故称他们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

具有有限理性的证券投资主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如果在两个主要环节上都是凭借自身证券投资经验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然后,独立选择证券投资行为,他们也是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如果,至少在一个环节上,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获得有限理性预期信息或者有限理性决策信息,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选择自身投资行为,称他们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

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可能采用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技术分析,也可能凭借各自相似的证券投资经验,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产生客观相似的效应。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基于自身认知的内涵、认知的结构和认知的层次以及投资的经验。投资的偏好和投资的心理的局限,不足以从客观信息中独立获取证券未来足够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对各自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置信程度不足以独立选择投资行为。他们不得不通过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决策信息和投资行为,以便获取各自足够的预期信息,提取各自足够的决策信息,或者达到选择投资行为足够的置信程度,客观上模仿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进行证券投资。因此,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产生模仿的效应。

模仿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比独立型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客观上非理性含量更高一些。通过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分析,特别是证券投资博奕分析可以得到,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模仿选择的投资策略是随大流的从众策略。

综上所述,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可能存在客观相似性,而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必定存在模仿从众性。

4.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充分迅速地反映证券市场所有场内外相关信息。所有证券投资主体都能任意地、不断地获取有关上市证券价格、涨跌幅度和交易量的客观信息。因此,在有效的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投资主体的客观信息是对称的,证券市场的竞争对所有证券投资主体是公平的。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两类证券投资主体预期形成的模式和决策形成的途径具有较大差异,导致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未来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产生不同的作用,从而对投资证券未来收益的波动也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两类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产生不同的作用。如引言所述,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就是投资证券的风险,两类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对证券市场风险产生不同的作用,他们就是形成风险的市场内在机制。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通过相同的经济模型或者相同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独立获得各自的理性预期信息和理性决策信息通常是大致相同的。

若两个具有限理性的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凭借各自的投资经验大体相同,他们独立获得的有限理性预期信息和有限理性决策信息也大体相同。

上述情况下,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便具有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的对称性,通常其证券投资行为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产生客观相似的作用。否则,两个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是非对称的,其证券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对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形成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桑塔弗研究所(SFI,SantaFeInstitute)通过计算机模拟完全由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组成的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即证券投资风险和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程度及其变化速度有关。

综上所述,独立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客观相似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一种内在机制。不妨称为独立客观相似机制。其客观相似程度以及所持资本资产结构的变化速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投资证券的市场风险会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出现复杂现象,价格大幅波动,交易量增加,泡沫形成,甚至累积成危机。正如桑塔弗研究所模拟的股市一样。说明形成市场风险的独立客观相似机制是证券市场内在的非线性机制。

面对客观对称的信息,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各自独立获取的预期信息和独立提取的决策信息,通常是非对称的。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需要参考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预期信息和决策信息,以便选择各自的证券投资行为,他们的投资行为就会或多或少地模仿其它证券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也就是从众选择各自证券投资行为。这种模仿从众行为会在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间传染蔓延,他们个体的有限理性投资行为演化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投资行为,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被成倍地放大,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极度剧烈地波动,证券未来可能收益间的差异大幅度增加,证券市场风险增大,甚至风险累积成为危机。

模仿型证券投资主体投资行为的模仿从众性是证券市场风险形成的另一种内在非线性机制。不妨称为模仿从众传染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