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0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生命责任感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见到孙剑萍时,她正面带笑容地在办公桌前阅读一封来自黑龙江的信。原来,写信的是一位年近70岁的老奶奶,她在信中赞扬了三正医疗“塔能”产品的疗效,以及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并随信寄来几斤自家种的黄豆以示感谢。孙剑萍介绍,这样的信件,她收到过很多,正是这些患者的认可、鼓励和信任,增强了自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推动自己和公司不断前进。也许听到这些你会有些许质疑,但她接下来的一番话语,则会让你释怀与信服。
孙剑萍说:“我经历过重疾、车祸,是一个体验过死亡的人,所以我最理解生命的意义,也最敬重和珍视生命,更知道了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1994年,当关于呆在金字塔内可以减轻很多病痛的报道激起了人们研究金字塔之谜的热潮时,我就想,何不将金字塔做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医疗器械?于是,我委托航空、通讯、中西医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研发,也就有了第一代‘魔塔’脑康治疗仪的问世。‘塔能’利用‘能量疗法’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做法,正好顺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非药物绿色疗法的主张。并且随着产品的推广,我们不断从患者那得到肯定性回馈。这一切促使我下定决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奉献自己的下半生。”
自利利他,提升产品质量
“佛教倡导‘自利利他’,就是要人在自己获利的同时也要造福他人。经营企业也是如此,在自己获利的同时,还能回馈他人,造福社会。只有具有社会责任感,本着与众生广结善缘的宗旨,时刻切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在技术质量上严格把关,企业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不断生长的空间与土壤。健康产业作为高风险行业,尤需如此。”当被问及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与生命力时,孙剑萍如是说。
20年不懈努力,三正医疗赢得了国内上百万客户的认可和美誉,被重庆市科委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重庆市重点新产品”、“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荣膺2010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并连续12年荣获“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称号。这一切都源于三正医疗本着“人不正,无以为信;业不正,无以为本;品不正,无以服众”的企业理念,组建了专题科研开发机构,对磁晶片的形状、大小、质量,对中药的选定、配伍以及磁、药与金字塔能的关系进行严密、科学的研究和实验,建立健全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从原材料和细节抓起,选用军用级别的电子元件和航空插座,并严格进行生产过程管理和逐排的进出厂检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为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成立了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一对一为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优的方案解决问题。
三正医疗的做法,让我想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副局长陈钢在多个重要场合讲到的一番话:“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希望和期盼,更是企业推动自身发展的力量源泉。质量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企业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伦理,也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许多大企业的宗旨,三正医疗20年来一直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因为他们将道德放在了首位,牢记自己身担的社会责任。
知恩图报,创俱乐部表孝心
2003年,三正医疗成立了长寿俱乐部。谈及俱乐部的创立初衷,孙剑萍说:“随着我国人口跨地域流动的加剧和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而佛教倡导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想到我们公司的主要客户就是中老年人,他们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缺少照料,心灵缺少慰藉,我们创办了三正长寿俱乐部。”
俱乐部除了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健康讲座、体育竞赛,保使会员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还设有专门的爱心热线,以帮助老人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和烦心事;并为会员创办了一份内部读物《红叶》,介绍科学、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更为会员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十余年来,俱乐部举办的“爱心健康大使”、“爱心传递”、“‘脑康’进万家”、“会员风采展示”、“优秀会员评选”等持续性活动,让全国各地会员在参与与交流中得到健康和快乐。
家庭教育由来已久,并且对一代代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著名的家庭教育学者骆风研究认为,根据目前可以考究的资料显示,我国最早从事家庭教育活动的是早在3600年前的夏末商初时期,而国外则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当前国内对家庭教育内涵的认识并不一致,《教育大辞典》对家庭教育的解释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指父母对儿女所进行的教育”。著名学者杨宝忠解释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我国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辈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而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影响。本文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这个教育和影响可以是有意的,无意的,有形的,无形的,宏观的,微观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为人处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有形无形潜移默化中影响教育着子女,而父母要让子女接受自己的言行观念,会有意无意的做出榜样以规范自己的双向影响与互动过程。
1.2 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局限性
1.2.1 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差异,如教学内容、教育形式、教育重点等各方面。所以父母不能简单地把家庭变成教室。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这表现在:
①早期性特点:家庭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也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孩子所实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②感染性特点: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耳濡目染,是一个感化过程。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教育工作中有着特殊意义。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情感的这种感染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③权威性特点: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长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听从;家长的批评,子女能接受;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心领神会;家长所希望的,子女能努力做到、做好;家长所反对的,子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总之,家长的意志对于子女的言行有较大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要比其他人对孩子的制约性更大。
④针对性特点:相对来说,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针对性强的前提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人们常说:“知子莫如父。”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是家长,是父母。这种说法不无道理。父母之所以能如此了解子女,并不仅仅是由于长期共同生活,更重要的是由于父母和子女有特殊的关系――血缘关系和根本利益一致的关系。
⑤及时性特点: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父母通过对孩子言行举止的及时掌握,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以做到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⑥连续性特点:孩子出生之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德、谈吐举止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1.2.2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但家庭教育也有他的局限性,这表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里家长缺乏教育者角色意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作用十分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发挥家庭教育的有利条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承担着双重角色的,即父母和教育者。但很多时候,家长只强调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而忽视了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重视作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与照顾,甚至于溺爱,缺乏缺乏作为教育者的目的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有序性。
第二,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时常缺乏应有的理智,容易感情用事。这是家庭教育中最容易也是最经常发生的偏向,是家庭教育不易突破的难点。大部分家庭教育的失败,都源于此因。父母感情用事主要表现在:行为易走极端;娇惯溺爱;简单粗暴。
第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家庭是相对封闭的社会单元。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在家庭范围内进行的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用什么作指导,这取决于家长的兴趣、爱好、意志、思想水平、教育能力等。而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家长的素质和能力,都是有局限性的,这势必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
总之,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青少年自我中心主义膨胀。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急功近利的价值观,诱发了父母过高的期望值。重他律轻自律的行为养成方式,造成孩子言行不一。
2 生命责任感概述
2.1 生命的含义
生命,从文学的角度讲,就是性命,就是活命。从生理学角度讲,生命必须是有心脏跳动、有呼吸、有大脑活动等条件。从法律上讲,生命是指法律主体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整个过程。从医学角度讲,生命就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衍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辞海》中对生命的解释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衍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生命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但综合起来,本文将人的生命描述为:人的生命是自身繁衍、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反应等的复合现象。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者的统一体。
2.2 责任感的含义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和“责任感”有着本质的区别,责任是人分内应做之事,还需要一定的组织、制度或者机制促使人尽力做好,故“责任”有被动的属性;而责任感是一种自觉主动地做好分内分外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把责任感定义为一种精神是恰当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范围要比表示情绪和感情状态的“心情”一词广泛得多,能够涵盖“责任感”的丰富内涵。作为心理学概念,责任感与一般的心理情感所不同的是,它属于社会道德心理的范畴,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人的责任感的形成和增强除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外,主要靠教育,包括自我教育。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
2.3 生命责任感
生命责任感,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的一种自觉的责任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不单是对自我生命,还包括了对他人的生命。
3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影响
3.1 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乏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长辈的过多关心呵护,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越,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很少有父母能够对子女进行挫折教育,也很少有父母对子女进行生命教育,因为他们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应试教育与特长培养上,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竞争硬件,与学习、与成绩没有直接关系的基本都不在父母的关心范围内。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是导致大学生缺乏生命责任感的重要因素,溺爱娇纵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自私任性、傲慢无礼、贪图享受,而粗暴专制的家庭教育会使子女冷酷暴躁,缺乏同情心。
3.2 家庭不和谐导致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失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能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习惯。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让孩子无所适从,教育的作用相互抵消。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就得不到父母的悉心调教和关怀,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不可能树立良好的生命责任感。
3.3 父母自身生命责任感缺失造成对大学生生命责任感教育的缺位
不可否认,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因为父母文化素养的差异,教育水平的高低,思想观念趋利化,有不少父母本身是比较缺乏生命责任感的,就更谈不到对子女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一味地追求理论学习,追求高分,忽视了子女的全面发展,认为素质教育是学校的事,子女只有考取名牌大学,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是步入社会竞争的砝码,不能引导子女建立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不会让子女关心自然、关心社会,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4 构建和谐家庭教育,增强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4.1 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生命责任意识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子女一生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能够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的子女很难成为合格的人才。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家长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对子女要从小进行生命责任感教育,首先要教育子女关注“个体”,改变传统的“无我”、“无私”的思想,正确看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个人生命价值、利益同样应该得到重视。要教育子女珍爱自我生命,因为“自我”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我”联系着父母,联系着家庭也联系着社会。其次要教育子女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生命。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价值体现。作为父母,要让子女从小就知道,人世间最宝贵的就是生命,而且生命只有一次,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一切。
要让子女从小就能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认识到生命的责任,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自爱且能他爱。
4.2 提升自身生命责任感,以身作则,强化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铁块从天而降
5月29日中午11时10分,吴斌驾驶杭州长运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11时40分左右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江苏境内),突然有一铁块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再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吴斌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
车载摄像头记录下了全过程,画面显示在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当做完这些以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
由于吴斌的肝脏损伤实在太严重了,按医生的說法,他的肝脏已经像一座被掏空了的山,输入的血已经相当于给全身的血换了一遍。需要度过最关键的5天排异观察期。6月1日凌晨零点十三分,吴斌病情突然出现恶化,呼吸加快,心率加快。虽经医院全力救治,吴斌还是于2012年6月1日凌晨3点45分过世,享年48岁。
■还原最后40秒
根据杭州长运提供的车载视频,我们来还原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分钟。
11点39分24秒,一个块状物体,穿过挡风玻璃,击中吴斌腹部。吴斌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块状物体”弹了一下。先用右手捂住腹部。挣扎着将右腿伸长,踩住刹车;11点39分52秒,吴斌解开安全带;11点39分55秒。停车,左手拉手刹;11点40分05秒,想努力站起来,告诉乘客注意安全。
■10年零投诉
记者从杭州长运集团获悉,作为一名专职驾驶员,吴斌自2003年进入杭州长运客运二公司担任班车驾驶员起。就视手中的方向盘为生命线,把旅客的安危放在首位,他刻苦钻研驾驶技术,认真做好每次出车任务,以良好的心态、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无数赞誉。
他驾驶客车已经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30圈,却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作为一名窗口服务者,他始终把车厢作为自己的“家园”,以诚待客、以心交心,十年来,旅客投诉为零,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数不胜数。
据无锡高速交警大队的警官介绍,5月29日乘坐吴斌开的大巴的乘客笔录做得非常特别,因为很多旅客都写得声情并茂。特别是对吴斌安全操作细节的描述相当仔细。还有不少旅客对于吴斌在千钧一发之际能如此冷静地停车而动容。要到医院看望吴斌。
■负责的好男人
他的岳父汪先生告诉记者,吴斌非常有责任心,做出这样的举动,他一点都不意外。而且吴斌还是个十分孝顺的孩子。出车之余总还要帮忙做些家务。陪老人去看看病;他是女儿眼中的好爸爸。平时会带读高二的女儿出去打打羽毛球。缓解她的学习压力;他还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很顾家。疼爱妻子。
而吴斌姐姐的眼里,这个弟弟爱好运动,平时也注意锻炼,身体很棒。“要不是棒棒的身体,估计他在关键时刻都无法挺住。”吴女士在第一时间得知弟弟病危时,还一度寄希望他能战胜死神。但是最后的结果,让她悲痛欲绝,“他这一生都很平凡,但在最后一刻却做了件最伟大的事。”
■老婆,我爱你一生一世
那天小雨簌簌,我和摄影记者买了一束,骑着自行车,来到吴斌家。吴斌家不大,70平方米左右。生前,他和妻女、父母一直住在这里。吴斌爸爸今年74岁,妈妈72岁,担心两位老人触景生情,吴斌妻子让老人家暂时先住在宾馆。吴斌的女儿。今年18岁,读高二。在宾馆陪着爷爷奶奶。
昏黄的灯影下,悲伤无处躲藏。吴斌妻子。模样清秀,很瘦,缩在灵堂吴斌照片的身后。穿着一件黑色针织外套,可手心依然冰凉。說起丈夫,她忍不住在生人面前呜呜哭着。“本来,我们准备31日坐飞机去云南。吴斌工作很忙,天天在外面,这是我俩第一次要坐飞机去旅行。可29日,突然就听說他在路上出事故了。
“吴斌吸烟,但是他从不喝酒,即使过年,他也从不喝酒,因为他是司机。他对工作很负责,对我和女儿也一直很好。每年我过生日。都给我买玫瑰花。”吴斌开车时,妻子从来不敢给他打手机,“他每天的班次我都知道,我都会算着时间,等他到杭州,再给他打电话。”
吴斌妻子无名指上戴着刚买的金戒指。上面刻着“520”,另一只戒指刻着“131”,“虽然吴斌不在了,但我还是要给他戴上。这对戒指是我俩之前商量要一起去买,当结婚纪念礼物的。我爱你,一生一世。”
■交警流着泪做笔录
6月1日,吴斌的遗体被送回杭州朝晖五区的家中。吴斌的同事、朋友、被救的乘客,还有素不相识的杭州市民甚至外地人纷纷赶来悼念。数百个花圈。上千个鞠躬。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敬意。“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是前来吊唁的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话。
有不少爱护我们的读者赐信提醒:千万不要因为加快出版频率,使杂志品格降低,变得贫瘠粗糙。
我们会把读者朋友们的叮嘱,郑重地悬于案上、放在心头。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信念一直是:办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
责任感云何?
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会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作为,无时不刻地接受着生活世界的塑形,同时反作用于整个生活世界。于是乎,他的为自己负责,就是为周围负责;他的为周围负责,就是为自己负责。他的涓滴的改善自己的努力,就是涓滴的改善世界的努力;他的涓滴的改善世界的努力,就是涓滴的改善自己的努力。而他对世界的这一点同体之感、殷切之意,就是通常所说的责任感。
诚然,这些话只是老生常谈。但里面正关联着我们每日工作的目标、方法及最深层的理想、动力。
正因为所谓“责任感”,不过是对普遍联系的命运的真实领受,所以,我们认为,不必把它当作某种特殊使命,以过于紧张的姿势承担。只要我们反躬自察,就会发现责任感其实一直内在于人,是一种本分。拥有责任感,正是个人或群体拥有觉悟的自我、能够发挥泉源不竭的生命力的表现。
对于杂志,我们有这样的认识――如果不能使读者重视我们对世界的见解,那么,我们的生命是轻浮的;如果不能使读者感受我们对世界的期待,那么,我们的生命是含糊的;如果不能使读者赞赏我们改善世界的努力,那么,我们的生命是笨拙的;最后,如果不能使读者和我们心神相通,不能使读者感到我们所谓责任,其实正是多数人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那么,我们的生命只是一场无能和仓促的表演。
所以,当我们说到我们必须具备责任感时,我们只是在感悟自己生命的成长,同时把这种成长和读者的成长、整个生活世界的改善,珍重地放在一起。
我们相信,“责任感”三个字里,存在着“人心之同然”和杂志的立身之道。
一年前,有位云南偏远山区的教师,来信告诉我们,他多年一直自费订阅《南风窗》,并常常将其中优秀的文章带到课堂,一字一句地读给孩子们听。他说,孩子们也喜欢听,还把他们的“听后感”写下来。
类似这样的信,我们还收到过很多,它比任何成功名流的激赏更令我们感动。
我们眼前,时时会浮现出山里孩子们仰起一张张小脸、全神贯注听老师朗读《南风窗》的情景。这使我们领悟到“责任”的真实品质:它是严肃和沉甸的,同时也饱含着轻盈的喜悦和朴素的信赖。
其实,在这纷繁的世界面前,我们也只是一群充满求知欲的孩童,而我们的教师,他的名字就叫“责任感”。他内在于我们,指引着我们,提升我们的精神和理性,使我们的视野高出群山的怀抱,呼吸到从世界高处吹来的清新辽远的风。
谁能说这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呢?!
亲爱的读者朋友,我们又一起上路了!
六月淅沥的小雨淋不熄人们宣传安全的热情,肆虐的洪峰冲不垮万众誓保安全的决心。在安全极大地被关注被重视的今天,我唯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当无数热情的心,坚决的心在激烈跳动的时候,少几颗无辜的心因为安全事故而远离红尘。 纵观历史,生产安全事故原因不尽相同,可归结起来主要不外乎几种。违章操作或违法作业,这往往是最直接的原因;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够,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低;工作态度不认真,管理者对安全隐患缺乏及时查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健全;管理者或职工缺乏责任心等等。在众多事故原因中,最重要的要数责任心了。
说到责任,人们听得最多的口号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责任大于天”等等。是的,责任的确应该大于天,那是因为,面对生产生命更重要,面对危险亲情更重要,面对个人得失全局利益更重要。这不仅体现了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应该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更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安全,人性的需要,关注安全就是关爱生命,一个人只有充分地尊重、关爱自己的生命,才能也才会去关爱别人,正如一位哲人说过,要想播散阳光到别人心里,自己心里首先要有阳光。除此之外,在大多数安全事故中,假如当事人还能时常记得每日盼他平安回家的亲人,想到在那个家中,有那么多的责任需要他去承担,有那么多的心需要他去温暖,也许,他就不会酒后驾车,不会违章操作,不会因一点点的疏忽断了手脚,丢了性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珍惜美好的家庭,就是维护家人的幸福与安宁。为了年迈的双亲没有心碎,为了可爱的妻儿不会流泪,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珍惜生命,必须树立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因为我们的生命不只属于自己。
在一个人应有的责任心中,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安全方面有更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在对别人生命健康的尊重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对集体、国家利益的维护上。纵观无数重大、特别重大事故,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属责任事故。在事故的背后,暴露出的是当事人或管理者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对他人生命健康的极不尊重,对集体、国家利益的极度淡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一个把他人的安全、人民的利益置之度外,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必将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或受到法律的严惩,或遭到社会的唾骂。在某些时候,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