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地籍测绘学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23.31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森 ( D.A.Wilkins) 说过,没有语法,我们所能表达的东西很少; 没有词汇,我们什么也不能表达。 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与运用中,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浩如烟海的词汇量,如何系统、 科学、 有效地掌握词汇,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构词法策略、 对比联想策略和使用词典策略,正确使用这些策略可以使学者的词汇学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 英语词汇学习现状
在大学阶段英语词汇学习中,无论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尽管学校依旧开设英语课程,但由于受到大学英语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英语词汇的记忆与词汇量的积累扩大存在很大的困难,词汇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 大学英语环境影响。
2. 学生学习词汇缺乏有效的指导。
3.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二、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词汇学习并没有什么诀窍,但仍有规律可循。 只要大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词汇学习中合理的运用一些策略,找寻这些规律,就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1. 构词法策略
英语词汇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构词法。 汪榕培先生指出: “我们在英语学习中,要迅速扩大词汇量、 巩固已学的词汇、 加深理解词义、 善于运用词语,学习和了解英语的构词法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汪榕格,1997)
派生词主要是由词根加上前缀、 后缀构成的新词,它的数量在英语词汇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 例如:de-value, common-place等。派生词可使用构词法记忆。
常见的词汇构成方式:
1) 词缀法(affixation):由词根(或单词)附加前缀、 后缀 (suffix) 构成的新词的方法叫词缀法,由派生法构成的新词叫做派生词。 前缀主要改变词义,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其作用相当于副词,而用于名词前,其作用相当于形容词; 后缀主要用于改变词性,也有改变词义的(马秉义,2004)。 如appear (v.出现),disappear (v.消失) 词义改变而词性未改变; appearance(n.出现),改变词性而词义为改变。
2) 合成法(compounding) :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来构成新词。 如:hardware (硬件),skin-deep (肤浅的),star-chasers (追星族),large-scale (大规模),bird's-eye- view (鸟瞰),high-grade (高品质),18-carat gold (18-K 金),hands-down (举手之劳), campus-scape (风景线),down-and-out (落魄的),hi-fi (高保真),hard-up (手头拮据的),freeze-frame (定格),media-shy (不接受采访),英语合成词以合成名词形容词为主,有少量合成动词和合成副词。
3) 缩略法 (shorting):又称为截短法。 例如AB paper ( AB卷),CEO首席执行官 (Chief Executive Officer),CAAC 中国民航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BBS电子公告板 (Bulletin Board System),ICU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WMD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GSM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DWI酒后驾驶 (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QS质量标准体系 (Quality Specification),TOT语塞现象 (tip-of-the-tongue),LPG液化石油气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4) 混成法 (blending) 将两个词各取一部分混合在一起而产生新词,以下是近年使用频率较高的混成词: edutainment (教育性娱乐) = education + entertainment,infomercial (电视购物)= information + commercial,netizen (网民)= internet + citizen.
2. 对比联想策略
每个单词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的词汇会保持很多的关系: 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同一范畴词关系、 同音关系、 形近关系等。
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运用联想记忆,对比由一个词联想到几个词,这样以来,不仅复习巩固了旧单词,又训练了发散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1) 同义词: 比如学习到表示 “喜欢” 的动词短语或动词时,除了like, love,可以用这些替换,be keen on, be fond of, take to, adore, admire, prefer, in favor of, relish, fancy, be into,多样的形式会使我们在行文表达上为文章添彩。
2) 反义词: 在学习delicate (美味的) 时要联想到tasteless (乏味的),futile (无用的) 和useful (有用的),forsake (放弃) 和maintain (维持 ),glorious (辉煌的) 和disgraceful (可耻的),industrious (勤勉的) 和lazy (懒惰),justice (公正) 和partiality (偏心),excessive (过度的) 和moderate (适度的),meager (贫乏的) 和 ample (丰富的),sharp (锋利的) 和dull (钝的)。当我们习惯这种双向的思考,我们的词汇学习会在不自觉的温故中变得扎实丰厚起来。
3) 形近字,像petrel (海燕) 和petrol (石油),patrol (巡逻),对于大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掌握,是对词汇学习的进一步升华。
4) 同音字,如leak (渗漏) 和leek (韭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把相关内容集中或者联系起来学习和记忆,效果更佳(程晓棠、 郑敏,2004)。
3. 使用词典策略
学习词汇要借助词典的帮助,词典是英语学习的工具书,同时也是英语学习的教科书。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已不能只是停留在该词的字面含义上,还要对该词的多种含义、 该词的用法及其在上下文中的含义作进一步探讨,扩充我们的词汇面。 但是,词典的选择和运用是追求方法的。 首先选择词典,好的词典收词完整、 释义权威、 体例科学、 例句丰富。 如属于牛津出版社、 朗文出版社的,建议选择英英双解词典,有利于养成我们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对英语学有益处。 再说词典的运用,在阅读中切勿过多的查阅,会影响我们对篇章大意的理解,分散阅读者注意力,更破坏了对具体语境下独立分析文章和词句的训练能力。 正确选择和运用词典,帮助学习者深入探究词汇,扩大了词汇量。
三、 结语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能使学习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独立有效的词汇学习。 毫无疑问,正确使用学习策略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独立性和自我调控性。 因此,认识到策略在词汇记忆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只有对各种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功能和使用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学生才会在词汇记忆过程中克服单一的重复记忆法,更主动的应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 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因此大学阶段的英语词汇学习应科学地讲究策略去记忆,熟练的掌握构词法,灵活地对比联想记忆,巧妙地运用词典等策略,全面提高词汇的效率,扩充词汇量,为提高英语的基本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Wilkins, D.A.Vocabulary,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UP, 1996
[2]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例1】下列地理概念,从大到小的是
(a)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
(b)国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c)国土立法—国土规划—国土整治
(d)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环境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选项是(a)。
这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6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对地理环境、国土资源、 国土整治、环境污染等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理解,致使错误选择。
主要对策
①多练巧记。对识记的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应少讲多练、强化记忆,达到掌握巩固的目的。如我国人工 林保存面积、浅海渔场面积、几种矿产探明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工业产品产量等居世界首位的与居世界前 列的区分,重在练习。可以编为发展性练习,融于教学之中;或编为课堂练习,巩固知识,以加深印象,强化 记忆。还可以将地理事物编成口诀,借助谐音等法巧记。
②迁移比较。对抽象的、有纵向联系的地理概念,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如例1的国土资源概念,用第六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的知识,就明确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 物资源、矿产资源是并列关系,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形象直观。对相似或相对的地理概念,运用板图、幻灯、投影等教学手段,将抽象地理事物直观、形象 、具体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特征。如恒星日与太阳日,演示教具,揭示地球自转真周期与假周期的差异, 形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参照物的不同。
二、基本原理不清
地理基本原理包括地理事物特点、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演变规律。 学生在答题时,由于对地理事物特 点、成因及演变规律不求甚解,以偏概全,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的错误不可忽视。
【例2】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国旗升旗仪式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9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b)。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5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时空 变化含糊,不能分析具体日期的昼夜长短状况。有的是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的关系不清而造成错误。
主要对策轨迹归纳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答题错误的状况,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轨迹 原理,将有关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演变和运动轨迹用一定模式表示出来,使之明了、定向、速效。如锋面的天气 过程:
附图{图};还有地球运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酸雨的产生等都可以运用此法。
②化整为零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或规律理解不透彻的现象,地理教学应运用化整为零法 ,将抽象的复杂的地理事物化成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找出地理事物原理或规律的特征。如地球上“三风四 带”的形成及移动、降水带的分布等都可以运用化整为零法教学,提示其实质,有利于掌握其特点或规律。
③对比法。针对学生答题中因以偏概全造成错误的原因,地理教学应运用对比法把相似、相对的地理事物 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和局部性关系。如洋流分布规律中的反气旋型与气旋型环流,通过对们环流 图示的比较,就能分清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的普遍规律,但南逆北顺的洋流流 向又是普遍性中的局部性。可用同法比较气旋型环流、北印度洋冬夏季的季风环流。
三、分析能力差 【例3】下面四幅图(图例:乡镇城市 城市发展顺序),其中反映城市发 展一般规律的是:
附图{图}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14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50。该题通过图像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分析能力。错误产生的 原因是阅读分析地理示意图的能力差,当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图表形式时就无从回答。
【例4】宇航员登月后,绝对看不到月球上有
(a)昼夜变化(b)山脉、高原(c)流星现象(d)火山活动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c)。
本题是一道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17。本题是根据大气圈的作用来命题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而 流星现象是流星体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不能把在地球上看 到的流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大气的知识进行迁移。
主要对策
①设疑解惑。针对学生因分析能力差而出现答题错误的状况,地理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习 惯。运用设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如例3关于城市发展规律,知道城市形成和发 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就有疑可设:a各个社会阶段的经济、文化相同吗?b各社会阶段形成的城市 有何特征?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有什么特征?这样层层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就不难得出城市发展规 模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的一般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的“惑”就解了。在设疑过程中要经常“反其道而行之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归纳分类。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对地理事物特点、成因的归纳能力差,地理教学应加强同类问题的各种 知识汇集或串联的教学,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如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因:a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原 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二氧化碳、水汽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把这些因 素归纳在一起,说明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现象。还有的地理知识以线索为纲,进行串联归纳。如用长江来串 联我国钢铁工业中心和大型水电站;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串联棉纺工业中心等。归纳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综合能 力的过程。
③温故知新。针对学生答题缺乏知识迁移能力的状况,地理教学应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它是进行知识迁 移的基础。温故是指要经常运用本学科已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四、分布规律模糊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科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自然地理中,主要是地理分布规律。在人文地理中, 主要是地理事物的具体分布。地理规律分布模糊主要包括具体分布不明确、规律的时间性不清、南北半球相反 分布模糊。
【例5】当地球昼夜分布
如下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可能在向北移或向南移(b)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日(c)全球昼夜长短的时间差值最大(d)北半球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50题)
分析:正确选项为(a)。
附图{图}
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28。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全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掌握不清 ,使太阳直射点移动与节气、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等的联系不能正确区分。
主要对策
①重视图中之图。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特色,它能将复杂的、大区域的地理事物融于一图之中,展现地 物的分布特点。但多事物、大区域融于一图,很难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只有在大区域分布中抽出某事物, 其特点就鲜明,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如利用洋流模式图来掌握大洋洋流分布规律能起积极作用,但对局部海区 的环流,作用就不突出。如果将四个环流圈从模式图中拿出来,让学生比较就能更加突出不同纬度海区洋流分 布特点不同。这就是图中之图教学。再如,大气垂直分层图、地球上的“三风四带”图等,都要运用图中之图 教学,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
②运用架桥铺路。对抽象地理事物的分布,或地理事物的反向分布,可通过架“桥”铺“路”,分清分布 规律。
五、区域知识薄弱
区域地理知识是人文地理的载体。人文地理的各章节几乎每课时的知识都要涉及到区域地理知识,这也是 地理学科区域性特征的体现。而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十分薄弱,这也是造成学生答 题错误的重要原因。
【例6】下面是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其中宜建大型磷矿基地的是
附图{图}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46题)
分析:正确的选题为(a)。
本题是一道记忆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29。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的中国区域知识薄弱,不能辨认四省区 的轮廓。
主要对策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存在差异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不争的事实,这种差异对个体成长、学业成就等产生的影响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据研究表明,作为影响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因素,家庭SES对英语学习产生着关联性的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表现出基础薄弱,两级分化严重,学习态度消极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家庭SES的影响和制约。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家庭SES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关联性现状并给出对策,以便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完善高职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内在兴趣动机不足。
家庭经济社会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越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越倾向于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缺乏。不论家庭社会地位处在哪一层次,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都是父母面临的挑战。对于家庭SES低的父母来说,这个挑战则更加严峻。在低SES家庭里,很多时候连生活必需品都缺乏,父母只能把维持生计放在第一位。父母也没有时间、精力和学识去寻找富有创造性的但经济实惠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书籍、智力开发玩具等可谓是奢侈品。如果学生生理需要也没办法满足,追求自我实现的更高层级的需要也如空中楼阁。
在SES中、低水平的家庭,多数能够满足家庭成员生理的需要,然而家长、同学和老师是否能够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的学生呢?低SES的家庭,父母也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也许从事工人或一般商业服务等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体力劳动成分居多,工作时间较长,家庭的收入较少,家庭的各类资源相对较为缺乏。可想而知,在充满竞争现实社会中,家庭SES低的父母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在教养子女时难免采用不恰当的短期有效手段,亦或有消极情绪。
一个得不到教师、家长和同学们接纳和尊重的学生,又怎能期望他有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受人喜欢或者不确定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就往往只会为分数而学习,觉得只有分数才能证明自己,而对英语学习本身不会产生内在兴趣。
二、家庭SES中、低的大学生,焦虑水平显著。
尤其是SES中、低水平经济资源缺乏的家庭对高职英语学习焦虑影响显著。来自SES中、低水平的高职学生,家庭能给予的各方面的支持相对贫乏。比如有研究证明家庭 SES高,社会资本丰富的学生,就业焦虑最低。陆学艺(2002)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中指出,职业的种类代表着占有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多寡以及重要程度。作为家庭SES 基本要素之一的父母的职业,也就代表了隐含在家庭中的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力度。在落实工作的重要原因中,父母的社会关系,也就是家庭的社会资本排第二位。云南科教院的研究也曾指出,家庭 SES 中的两项关键指标,父母职业和教育水平,对就业率有显著影响。家庭SES 低的大学生们,缺乏经济资源,还要缴纳高额的学费,这种经济压力也会转换为焦虑。考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任务、自信心、自尊心等也都会影响焦虑水平。家庭 SES 中、低水平的大学生,可能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考试焦虑和英语使用焦虑。考试焦虑是因为这类学生成绩动机相对较高,个体目标明确,加之害怕辜负家长和教师期望,从而导致考试焦虑情绪。英语使用焦虑和自我效能,个体对自我英语水平的认识以及人格特征有关。
三、家庭SES中、低的高职学生,自我效能不足。
高、中水平家庭SES 中的文化资源对高职学生英语学生动机中的自我效能影响明显。父母的文化层次和职业类型会对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常有两极端反映,一是父母文化水平高、职业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业很有自信,另一种是,父母文化水平欠缺、职业声望不高的学生对英语缺乏信心。有许多学生,尤其是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高职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很低。
基于以上现状研究,为改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战线,其作用不容小觑,因此笔者希望给予家长提出合理性建议,共同探索提高英语学习的对策。
一、提高家庭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讲座等活动,让父母应在思想上重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如果父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了解自身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子女的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那么他们就会尽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英语学习创造更好的氛围。所以,首先从改变家长对英语的态度和认识入手是很重要的。
二、提高家庭高文化氛围。“文化资本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子女的学业抱负以及提高资料阅读等方面的便利条件间接影响子代教育”(刘精明,2005:244-245)。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特别是文化资源在家庭环境中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内部兴趣。作为家庭SES的重要因素的父母亲文化水平、职业和家庭成员对学习英语的重视程度与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有密切联系。据相关调查,家庭成员的重视程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密切相关。努力提高家庭的文化氛围,使用正确的教导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给父母提供学习科学教育方法的多种渠道,以弥补家庭文化方面。SES中、低水平的家庭,通常缺乏经济保障、社会支持、教育背景,而相对的,这正是高SES的典型特征。同样的,低SES 的家庭,没有足够的或仅有有限的资源来促进和辅助学生的英语学习,父母也只有有限的教育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一道沟通、探讨教育方法,来掌握正确的育人艺术。首先让父母树立教育重要的观念,然后从外部给与支持,让父母想为子女的教育做出贡献,又能够得到方法上的具体指导。社会工作部门的援助,对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和协作。例如借鉴英国“家庭学校协会”,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课程。社区服务项目里,邀请父母共同探讨子女教育问题。增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促进学校和家长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家庭SES低的家长虽然可能教育水平不理想,但通过老师与他们交谈,使这些家长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知有所提高,尽量为其子女准备必要的英语学习工具,如词典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其次,举办教育讲座,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成立家长学校等,进一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稳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外部环境,满足其安全感和归属感。社会和学校指导和协作家庭教育方式,满足安全、归属、尊重爱的需要。如果父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了解自身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家庭资源贫乏对子女产生的不良影响,那么他们就会尽量避免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英语学习创造更好的氛围。
三、改变家长过高的期望。家长和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水平。SES中、低的家长,有必要适当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家长期望过高,学生患得患失,担心失败;另外,觉得无法达到目标,自信心受损,这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水平。对这类学生,家长和教师应该一方面进行思想认识上的疏导,另一方面加强自信心训练,摆脱自卑的心理。还要注意,在家庭中,应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适当支持学生的业余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减缓学生压力。
四、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增强外部强化。从重要他人角度分析,父母亲作为子女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其自身的行为和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民主和谐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经常沟通的大学生自我效能较高。善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观看和想象那些成功的事例和人物,使之产生“他能,我也能”的感受,使他们确信自己也能做同样的事情,取得同样的成功,通过替代性强化来提高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郑春雨.高职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初探.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语音、语法和词汇构成了语言的三大要素。词汇作为音、形、义三者的结合体,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没有词汇量的积累,语言学习者无法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一系列活动,也就无从学习和运用语言。正如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1972)所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没有词汇,人们不能表达任何东西。”然而在早期的语言研究中,对词汇的研究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词汇学习策略才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在近二十几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Ahmed(1989)通过学生反思和采访发现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上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随着学生对策略的熟悉,在策略使用上也会有明显的进步。而Wenden&Rubin(1987),Medani(1989)等通过比较学优生和学困生所使用的不同词汇策略,认为学困生并不比学优生使用的策略少。Schmitt(2002)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策略对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更偏向于使用词典和重复策略,而程度较高的学习者会更多地使用较复杂的策略和意义策略。
王文宇(1998)调查了包括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大三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策略与词汇记忆效果的关系;张萍(2001)调查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基础词汇和专业词汇时所使用的词汇策略差异。尽管两者所涉及的对象和使用的测试内容不同,但结果均证明了元认知策略与英语测试成绩有显著关系,而认知策略中只有某些与词汇量和词汇深度知识呈显著相关。顾永琦和胡光伟(2003)通过动态的调查研究了词汇学习策略、词汇量和英语成绩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尽管词汇策略使用情况和测试成绩有显著相关,但词汇策略的变化与词汇量、英语成绩的变化没有特别密切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全国性的英语测试,其试题的客观性和信度都优于现有的其他绝大部分英语测试,是检验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整体能力的有效工具。改革后的四级考试中,尽管原先的词汇专项选择题被更多的阅读和听力内容所取代,但对词汇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这种变化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里得到了最直接的反映。新的教学要求对词汇的“一般要求”从原先的4500词提高到了4795词,“较高要求”从原先的5500词提高到了6395词,“更高要求”从6500词提高到了7675个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寻找更有效的词汇学习和教学方法成为很多学生、教师和学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四级成绩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方面有何差异?哪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哪些词汇学习观念与策略和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关联性,从而对成绩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温州大学08级商务专业的2个班级98名大二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这些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即2009年6月份)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且顺利通过。需要说明的是,大一学生只有第一学期英语期末总评达到80分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学期的四级统考,因此接受调查的所有学生在同年级中都可算是成绩相对优异的,而且他们第一次参加四级就顺利通过。学校将已经通过四级考试的大二学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分班。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的两个班均已通过四级考试,但一个是高分班,一个是低分班。
2.研究工具
(1)词汇学习策略问卷
问卷以顾永琦和Johnson(1996)的词汇学习问卷为基础,并参考O’Malley和Chamot(1990)的学习策略分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卷内容和题目进行修改或增删。全卷总共含71个题目,4个大的维度:词汇学习观念、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四个维度共包含11个自变量。1―7题有关词汇学习观念的陈述中,采用从“极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五级利克特量表(5-point Likert-scale),8―71题有关词汇学习策略部分同样采用五级量表,如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
(2)2009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本调查中使用的英语成绩采用学生大一下学期期末参加2009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改革后的新四级考试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检验更加全面和客观,因此以该测试作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测量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本次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数据收集与分析
2009年11月问卷设计初步完成并在15位样本学生中进行pilot study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相应修改和调整,之后在同专业通过四级考试的另一大二班级47个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内部一致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11个变量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925。同样在2009年11月份,问卷在两个样本班级同时正式铺开,收到问卷共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6份。我接着从学校教务处取得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运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高分组和低分组策略使用情况的平均值,并用独立t检验来验证两组学生策略使用差异的显著性;最后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词汇学习策略和四级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二、研究结果
1.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在词汇学习观念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词汇需要在用中学。这一观念在高分班中更加突出(M=4.43),而且要明显高于低分班的学生(p
就元认知策略而言,尽管高低分组学生在“计划和自我管理”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p.05)。从比较中可以看出,高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会更多地使用计划和自我管理,对于学习的整体规划做的更好。
在有关认知策略的4个变量中,高低分组学生在“猜测”和“用词典”策略的使用得分都较高(M=3.86;M=3.47;M=3.78;M=3.43)。高分组在这两项策略的使用上比低分组更高,而且差异达到了显著程度(p.05)。
此外,高分组对“情感策略”的使用明显高于低分组(M=3.56;M=3.16,P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观念和策略与成绩的相关性
通过平均数,方差值和t检验结果可以了解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上的总体情况及两组学生的差异性程度,但是还无法了解各变量和学生英语水平(即四级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我接着运用皮尔森相关性来分析了解11个有关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的变量与四级成绩的关系。各变量对四级成绩的预测力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单词需要在用中学”的观念和和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178,p
三、结语
本次研究调查了已通过四级考试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以期能了解具体的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与学生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如下。
1.在词汇学习观念上,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都更加认同词汇应该在用中学,而在认同度上,高分组明显高于低分组。这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不应机械地记忆单词和语言知识,而应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语境,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巩固、提升对词汇的认识。
2.高分组学生在“计划和自我管理”、“猜测”、“用词典”和“情感”策略的使用上明显高于低分组;虽然其余策略的使用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但高分组的得分都要高一些。这表明整体而言,成绩越优异的学生,越善于使用词汇学习策略,尤其是“计划和自我管理”、“猜测”、“用词典”和“情感”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英语成绩是有相关性的。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词汇学习策略的掌握和使用对于英语的整体水平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给学生穿插讲解和成绩呈正相关的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并进行相应的练习予以强化,让学生能将具体的词汇学习策略运用到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这样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Ahmed,M.O.Vocabulary learning techniques.In P. Meara(ed),Beyond Words(pp. 3-14).London:CILT,1989.
[2]Gu Yongqi & Johnson,R.K.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J].Language Learning,1996,46:643-679.
[3]Medani,A.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of“good”and“poor”learners.In P. Meara(eds.),Beyond Words.London:CILT,1989.
[4]Nation,I.S.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O’Malley,J.,Chamot,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Schmitt,N & McCarthy,M.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Wenden,A.and Rubin,J.(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7.
[8]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9]顾永琦,胡光伟.词汇学习策略、词汇量与英语成绩的变化[A].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88-409.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系统的创建,4D产品及高精准度、高效率的全新型测绘设备的不断涌现,地籍测量与现代化测绘技术之间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一现状促使地籍测绘产生了本质上的改变。现代地籍测量通常指的是,运用现代化测绘技术以高精准度的测定土地确权、土地面积同时展现土地使用类别、分布情况及土地质量级别的专门化测量。现代化测绘技术能够为国家开展的土地经管供应具备时效性的土地相关资料,同时能够为土地登记供应充足的根据。地籍测量一定要为深入创建地基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体系供应精准度高、全方位完善的根本数据信息。以往的地基测量方式目前已不能够达到现实工作的各方面需求,现代化测绘技术目前正发展现其重大的积极作用。
1现代地籍测量中常见的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能,地籍数据具备有效的法律效力,针对有关数据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资料现实性能,进行同步变更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为此,依据地籍测量所具备的专业性能,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模式: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由于上述测量模式会受到客观条件及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一种测量模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能,但是他们相互间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充,进而顺利实现地籍信息的全方位采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测绘工程信息处理的实时化
现代化测绘技术所提供的是一个迅速时效性高的测绘结果,其是在计算机技术、3S(GPS、RS和GIS简称3S)技术和先进的测绘手段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激光指向仪等测绘硬等前提下的现代化测绘成果,能够很好的达到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对测绘信息的需求。
1.2测绘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
现代化测绘逐渐从手工作业转向系统化、自动化作业,促使以往的测绘多员工操作变成测量工作者一人操作,测绘作业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和处理。
1.3测绘学科的综合化
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完全丢掉了以往传统的三维坐标模式,测绘学科逐渐发展成由系统统称、经济学、法学、农学、信息学、通讯科学、激光科学、电子科学等多学科构成的综合科学,尤其是3S技术和测绘学科的综合促使现代化测绘技术逐渐发展为综合性能高的一门技术学科。
2 现代化地籍测绘技术在土地确权的应用
数字测图技术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现代化地籍测绘技术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接下来以这两项测绘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相关举例说明:
云南省某区域,土地面积为3640km2,其中农村土地面积达到近1800km2。起算控制点选择使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所设置的城镇地籍控制网,各个点位标石保存完整无缺,可以当做首级掌控的起算点。兼顾到现实中的具体状况,我们选用GPS静态作为首级掌控,使用GPS—RTK动态针对具体的村内进行加密来开展勘测区域的掌控测量。
为有效的提升测量的精准性,通常会选择使用四等控制点作为基准把控制点来引入所需的镇区,因GPS实时动态测量所观测的数据信息大都是独立完成的,这就会造成所获得的数据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没办法来确定数据的精准度,为此,通常我们会选用重复观测和全站仪导线复测的方式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一共对50个点进行了重复观测,其中已知点有26个。经过重复观测得出的数据表明,重复观测点所存在的误差为±2.3 lcm,测量结果可达到有关精准度方面的要求。
3 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工程质量检验及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测绘技术当中,GIS技术、RS遥感技术自身所具备的显著独特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工程测量当中,GIS测绘技术的显著优势展现在其数据库存贮量和图形输出性能。数据库储存信息能够依据工程测量中所需的完成软件成图进行相关的具体操作。这样能够为工程设计进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令工程现场施工中的测量工作量和测量难度得以有效的缩减。由于GPS测绘技术具有较低的劳动强度、很高的测量精准度、信息更新及经管非常便捷,为此,促使工程测量中GIS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及运用。
在地籍工程测量控制当中,选择使用精准性的测量方式得出具备精确的平面坐标数值的平面控制点,是开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前提。在调查的所有区域当中选出一定的控制点,以构建相对的几何图形,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以及准确的测算方式在统一化的坐标体系当中来对其平面方位和高程加以确定,以上述控制点位根本因素对细部点坐标进行准确的计算。
RS(遥感)技术具备显著的可比性、综合性、数据时效性及大面积实时观测的优势,促使R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当中得到大区域的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目前地籍测量基础地理信息当中行之有效的测绘技术方式。遥感英雌昂能够获得小比例尺的地形数据信息,这对于工程图绘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与快速发展的今天,PS遥感测绘技术成为今后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主要走向,这种趋势展现于现代化测绘新理论的逐渐加强、测绘新技术的技术综合性的显著提升,各个专业相互间的交叉渗透,地籍测绘技术逐渐与其他科技成果的有效结合。这种学科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将促使现代化测绘技术得到全新的发展。
4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化测绘技术是运用在地籍测量当中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方式,其是地籍测量等专业相统一的综合性作业体系。现代化测绘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其能够很好的完成地籍测量的过程中创建科学的地籍数据库,同时经过特定的方式创建起地籍管理体系,逐渐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化地籍管理打下坚实的根基。现代化地籍测绘通常是选择使用自动化采集地籍要素的一种形式,运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之后传送至计算机上,采用专门的地籍数据处理技术软件,对地籍测量开展详细的浅析-整理-编辑,直至入库。
5 工程测量新技术未来发展及应用浅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测绘技术获得了迅猛的进步,现代化工程测绘技术逐渐朝着智能化、一体化、可操控化、测量结果的数字化、可视化的测量信息、自动化处理数据和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逐渐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最终目的是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测量工作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准程度,以便于今后的工程作业。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则要求相关单位需深入强化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强对测量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促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全新的测量技术,以便于今后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学有效的把现代化测绘技术巧妙的应用在地基测量工作当中,能够有很好的提升测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图的精准度,能够为今后的工程规划和工程建设供应充足的根本性材料,促使工程获得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随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现代化测绘技术,测绘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加深对测绘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以便为今后的地籍测量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现代化测绘技术发展着十分关键性的积极影响作用,其为我国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伴随着目前各种类型的工程测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这一现实状况对我们的测绘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则要求我们的工程测绘技术工作者一定要在测绘先进技术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准,加强对测绘技术方面知识的全面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够对于新兴的测绘设备进行科学正确的具体操作和使用,在今后的工程测量当中为工程作业的开展提供精准性的数据信息,为工程作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2]张建军.GPS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测绘周刊,2008,7.
[3]姚传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资讯,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