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籍测绘学习

地籍测绘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籍测绘学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籍测绘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31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森 ( D.A.Wilkins) 说过,没有语法,我们所能表达的东西很少; 没有词汇,我们什么也不能表达。 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与运用中,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浩如烟海的词汇量,如何系统、 科学、 有效地掌握词汇,学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构词法策略、 对比联想策略和使用词典策略,正确使用这些策略可以使学者的词汇学习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 英语词汇学习现状

在大学阶段英语词汇学习中,无论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尽管学校依旧开设英语课程,但由于受到大学英语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的英语词汇的记忆与词汇量的积累扩大存在很大的困难,词汇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中出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 大学英语环境影响。

2. 学生学习词汇缺乏有效的指导。

3.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二、 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词汇学习并没有什么诀窍,但仍有规律可循。 只要大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词汇学习中合理的运用一些策略,找寻这些规律,就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1. 构词法策略

英语词汇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构词法。 汪榕培先生指出: “我们在英语学习中,要迅速扩大词汇量、 巩固已学的词汇、 加深理解词义、 善于运用词语,学习和了解英语的构词法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汪榕格,1997)

派生词主要是由词根加上前缀、 后缀构成的新词,它的数量在英语词汇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 例如:de-value, common-place等。派生词可使用构词法记忆。

常见的词汇构成方式:

1) 词缀法(affixation):由词根(或单词)附加前缀、 后缀 (suffix) 构成的新词的方法叫词缀法,由派生法构成的新词叫做派生词。 前缀主要改变词义,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其作用相当于副词,而用于名词前,其作用相当于形容词; 后缀主要用于改变词性,也有改变词义的(马秉义,2004)。 如appear (v.出现),disappear (v.消失) 词义改变而词性未改变; appearance(n.出现),改变词性而词义为改变。

2) 合成法(compounding) :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来构成新词。 如:hardware (硬件),skin-deep (肤浅的),star-chasers (追星族),large-scale (大规模),bird's-eye- view (鸟瞰),high-grade (高品质),18-carat gold (18-K 金),hands-down (举手之劳), campus-scape (风景线),down-and-out (落魄的),hi-fi (高保真),hard-up (手头拮据的),freeze-frame (定格),media-shy (不接受采访),英语合成词以合成名词形容词为主,有少量合成动词和合成副词。

3) 缩略法 (shorting):又称为截短法。 例如AB paper ( AB卷),CEO首席执行官 (Chief Executive Officer),CAAC 中国民航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BBS电子公告板 (Bulletin Board System),ICU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WMD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GSM 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DWI酒后驾驶 (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QS质量标准体系 (Quality Specification),TOT语塞现象 (tip-of-the-tongue),LPG液化石油气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4) 混成法 (blending) 将两个词各取一部分混合在一起而产生新词,以下是近年使用频率较高的混成词: edutainment (教育性娱乐) = education + entertainment,infomercial (电视购物)= information + commercial,netizen (网民)= internet + citizen.

2. 对比联想策略

每个单词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的词汇会保持很多的关系: 同义关系、 反义关系、 同一范畴词关系、 同音关系、 形近关系等。

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运用联想记忆,对比由一个词联想到几个词,这样以来,不仅复习巩固了旧单词,又训练了发散思维,可谓一举两得。

1) 同义词: 比如学习到表示 “喜欢” 的动词短语或动词时,除了like, love,可以用这些替换,be keen on, be fond of, take to, adore, admire, prefer, in favor of, relish, fancy, be into,多样的形式会使我们在行文表达上为文章添彩。

2) 反义词: 在学习delicate (美味的) 时要联想到tasteless (乏味的),futile (无用的) 和useful (有用的),forsake (放弃) 和maintain (维持 ),glorious (辉煌的) 和disgraceful (可耻的),industrious (勤勉的) 和lazy (懒惰),justice (公正) 和partiality (偏心),excessive (过度的) 和moderate (适度的),meager (贫乏的) 和 ample (丰富的),sharp (锋利的) 和dull (钝的)。当我们习惯这种双向的思考,我们的词汇学习会在不自觉的温故中变得扎实丰厚起来。

3) 形近字,像petrel (海燕) 和petrol (石油),patrol (巡逻),对于大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掌握,是对词汇学习的进一步升华。

4) 同音字,如leak (渗漏) 和leek (韭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把相关内容集中或者联系起来学习和记忆,效果更佳(程晓棠、 郑敏,2004)。

3. 使用词典策略

学习词汇要借助词典的帮助,词典是英语学习的工具书,同时也是英语学习的教科书。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已不能只是停留在该词的字面含义上,还要对该词的多种含义、 该词的用法及其在上下文中的含义作进一步探讨,扩充我们的词汇面。 但是,词典的选择和运用是追求方法的。 首先选择词典,好的词典收词完整、 释义权威、 体例科学、 例句丰富。 如属于牛津出版社、 朗文出版社的,建议选择英英双解词典,有利于养成我们用英语思考的习惯,对英语学有益处。 再说词典的运用,在阅读中切勿过多的查阅,会影响我们对篇章大意的理解,分散阅读者注意力,更破坏了对具体语境下独立分析文章和词句的训练能力。 正确选择和运用词典,帮助学习者深入探究词汇,扩大了词汇量。

三、 结语

词汇是语言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能使学习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独立有效的词汇学习。 毫无疑问,正确使用学习策略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独立性和自我调控性。 因此,认识到策略在词汇记忆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只有对各种词汇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功能和使用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学生才会在词汇记忆过程中克服单一的重复记忆法,更主动的应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 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与认知能力,因此大学阶段的英语词汇学习应科学地讲究策略去记忆,熟练的掌握构词法,灵活地对比联想记忆,巧妙地运用词典等策略,全面提高词汇的效率,扩充词汇量,为提高英语的基本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Wilkins, D.A.Vocabulary,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UP, 1996

[2]汪榕培, 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2

    【例1】下列地理概念,从大到小的是

    (a)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

    (b)国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c)国土立法—国土规划—国土整治

    (d)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环境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选项是(a)。

    这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6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对地理环境、国土资源、 国土整治、环境污染等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理解,致使错误选择。

    主要对策

    ①多练巧记。对识记的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应少讲多练、强化记忆,达到掌握巩固的目的。如我国人工 林保存面积、浅海渔场面积、几种矿产探明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工业产品产量等居世界首位的与居世界前 列的区分,重在练习。可以编为发展性练习,融于教学之中;或编为课堂练习,巩固知识,以加深印象,强化 记忆。还可以将地理事物编成口诀,借助谐音等法巧记。

    ②迁移比较。对抽象的、有纵向联系的地理概念,运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分析,理解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如例1的国土资源概念,用第六章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的知识,就明确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 物资源、矿产资源是并列关系,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形象直观。对相似或相对的地理概念,运用板图、幻灯、投影等教学手段,将抽象地理事物直观、形象 、具体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特征。如恒星日与太阳日,演示教具,揭示地球自转真周期与假周期的差异, 形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参照物的不同。

    二、基本原理不清

    地理基本原理包括地理事物特点、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演变规律。 学生在答题时,由于对地理事物特 点、成因及演变规律不求甚解,以偏概全,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的错误不可忽视。

    【例2】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国旗升旗仪式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39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b)。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53。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理解不透彻,时空 变化含糊,不能分析具体日期的昼夜长短状况。有的是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的关系不清而造成错误。

    主要对策轨迹归纳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演变过程混乱而造成答题错误的状况,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轨迹 原理,将有关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演变和运动轨迹用一定模式表示出来,使之明了、定向、速效。如锋面的天气 过程:

    附图{图};还有地球运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酸雨的产生等都可以运用此法。

    ②化整为零法。针对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或规律理解不透彻的现象,地理教学应运用化整为零法 ,将抽象的复杂的地理事物化成几个小问题,逐个击破,找出地理事物原理或规律的特征。如地球上“三风四 带”的形成及移动、降水带的分布等都可以运用化整为零法教学,提示其实质,有利于掌握其特点或规律。

    ③对比法。针对学生答题中因以偏概全造成错误的原因,地理教学应运用对比法把相似、相对的地理事物 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和局部性关系。如洋流分布规律中的反气旋型与气旋型环流,通过对们环流 图示的比较,就能分清中低纬度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的普遍规律,但南逆北顺的洋流流 向又是普遍性中的局部性。可用同法比较气旋型环流、北印度洋冬夏季的季风环流。

    三、分析能力差 【例3】下面四幅图(图例:乡镇城市 城市发展顺序),其中反映城市发 展一般规律的是:

    附图{图}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14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本题是一道理解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50。该题通过图像来考查学生对地理图像的分析能力。错误产生的 原因是阅读分析地理示意图的能力差,当将课本知识转换为图表形式时就无从回答。

    【例4】宇航员登月后,绝对看不到月球上有

    (a)昼夜变化(b)山脉、高原(c)流星现象(d)火山活动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36题)

    分析:正确的选项是(c)。

    本题是一道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17。本题是根据大气圈的作用来命题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而 流星现象是流星体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不能把在地球上看 到的流星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大气的知识进行迁移。

    主要对策

    ①设疑解惑。针对学生因分析能力差而出现答题错误的状况,地理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养成寻根究底的习 惯。运用设疑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如例3关于城市发展规律,知道城市形成和发 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就有疑可设:a各个社会阶段的经济、文化相同吗?b各社会阶段形成的城市 有何特征?c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有什么特征?这样层层设疑,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就不难得出城市发展规 模从小到大,数量由少到多的一般规律,城市发展规律的“惑”就解了。在设疑过程中要经常“反其道而行之 ”,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归纳分类。针对学生答题中出现对地理事物特点、成因的归纳能力差,地理教学应加强同类问题的各种 知识汇集或串联的教学,对知识进行归纳分类。如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原因:a二氧化碳、水汽、臭氧、氧原 子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b二氧化碳、水汽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把这些因 素归纳在一起,说明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现象。还有的地理知识以线索为纲,进行串联归纳。如用长江来串 联我国钢铁工业中心和大型水电站;以京广线和陇海线串联棉纺工业中心等。归纳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综合能 力的过程。

    ③温故知新。针对学生答题缺乏知识迁移能力的状况,地理教学应运用温故知新的方法,它是进行知识迁 移的基础。温故是指要经常运用本学科已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四、分布规律模糊

    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是地理学科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自然地理中,主要是地理分布规律。在人文地理中, 主要是地理事物的具体分布。地理规律分布模糊主要包括具体分布不明确、规律的时间性不清、南北半球相反 分布模糊。

    【例5】当地球昼夜分布

    如下图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可能在向北移或向南移(b)北半球节气为夏至日(c)全球昼夜长短的时间差值最大(d)北半球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

    (浙江省1997年会考第50题)

    分析:正确选项为(a)。

    附图{图}

    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的较难题。及格度为0.28。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对全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掌握不清 ,使太阳直射点移动与节气、季节、昼夜长短变化等的联系不能正确区分。

    主要对策

    ①重视图中之图。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特色,它能将复杂的、大区域的地理事物融于一图之中,展现地 物的分布特点。但多事物、大区域融于一图,很难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只有在大区域分布中抽出某事物, 其特点就鲜明,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如利用洋流模式图来掌握大洋洋流分布规律能起积极作用,但对局部海区 的环流,作用就不突出。如果将四个环流圈从模式图中拿出来,让学生比较就能更加突出不同纬度海区洋流分 布特点不同。这就是图中之图教学。再如,大气垂直分层图、地球上的“三风四带”图等,都要运用图中之图 教学,突出某事物的具体分布。

    ②运用架桥铺路。对抽象地理事物的分布,或地理事物的反向分布,可通过架“桥”铺“路”,分清分布 规律。

    五、区域知识薄弱

    区域地理知识是人文地理的载体。人文地理的各章节几乎每课时的知识都要涉及到区域地理知识,这也是 地理学科区域性特征的体现。而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区域地理知识十分薄弱,这也是造成学生答 题错误的重要原因。

    【例6】下面是我国四个省区的轮廓图,其中宜建大型磷矿基地的是

    附图{图}

    (浙江省1996年会考第46题)

    分析:正确的选题为(a)。

    本题是一道记忆的稍难题。及格度为0.29。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学生的中国区域知识薄弱,不能辨认四省区 的轮廓。

    主要对策

篇3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存在差异已成为我国现阶段不争的事实,这种差异对个体成长、学业成就等产生的影响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据研究表明,作为影响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因素,家庭SES对英语学习产生着关联性的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表现出基础薄弱,两级分化严重,学习态度消极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家庭SES的影响和制约。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家庭SES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关联性现状并给出对策,以便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完善高职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具体表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内在兴趣动机不足。

家庭经济社会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越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越倾向于工具型动机,内在兴趣缺乏。不论家庭社会地位处在哪一层次,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都是父母面临的挑战。对于家庭SES低的父母来说,这个挑战则更加严峻。在低SES家庭里,很多时候连生活必需品都缺乏,父母只能把维持生计放在第一位。父母也没有时间、精力和学识去寻找富有创造性的但经济实惠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书籍、智力开发玩具等可谓是奢侈品。如果学生生理需要也没办法满足,追求自我实现的更高层级的需要也如空中楼阁。

在SES中、低水平的家庭,多数能够满足家庭成员生理的需要,然而家长、同学和老师是否能够无条件的接纳和尊重的学生呢?低SES的家庭,父母也许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也许从事工人或一般商业服务等职业,从事这些职业的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职业社会地位不高,体力劳动成分居多,工作时间较长,家庭的收入较少,家庭的各类资源相对较为缺乏。可想而知,在充满竞争现实社会中,家庭SES低的父母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在教养子女时难免采用不恰当的短期有效手段,亦或有消极情绪。

一个得不到教师、家长和同学们接纳和尊重的学生,又怎能期望他有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受人喜欢或者不确定自己能力高低的学生,就往往只会为分数而学习,觉得只有分数才能证明自己,而对英语学习本身不会产生内在兴趣。

二、家庭SES中、低的大学生,焦虑水平显著。

尤其是SES中、低水平经济资源缺乏的家庭对高职英语学习焦虑影响显著。来自SES中、低水平的高职学生,家庭能给予的各方面的支持相对贫乏。比如有研究证明家庭 SES高,社会资本丰富的学生,就业焦虑最低。陆学艺(2002)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中指出,职业的种类代表着占有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多寡以及重要程度。作为家庭SES 基本要素之一的父母的职业,也就代表了隐含在家庭中的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力度。在落实工作的重要原因中,父母的社会关系,也就是家庭的社会资本排第二位。云南科教院的研究也曾指出,家庭 SES 中的两项关键指标,父母职业和教育水平,对就业率有显著影响。家庭SES 低的大学生们,缺乏经济资源,还要缴纳高额的学费,这种经济压力也会转换为焦虑。考试成绩、口头和书面表达任务、自信心、自尊心等也都会影响焦虑水平。家庭 SES 中、低水平的大学生,可能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考试焦虑和英语使用焦虑。考试焦虑是因为这类学生成绩动机相对较高,个体目标明确,加之害怕辜负家长和教师期望,从而导致考试焦虑情绪。英语使用焦虑和自我效能,个体对自我英语水平的认识以及人格特征有关。

三、家庭SES中、低的高职学生,自我效能不足。

高、中水平家庭SES 中的文化资源对高职学生英语学生动机中的自我效能影响明显。父母的文化层次和职业类型会对英语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常有两极端反映,一是父母文化水平高、职业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对自己英语学业很有自信,另一种是,父母文化水平欠缺、职业声望不高的学生对英语缺乏信心。有许多学生,尤其是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高职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很低。

基于以上现状研究,为改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战线,其作用不容小觑,因此笔者希望给予家长提出合理性建议,共同探索提高英语学习的对策。

一、提高家庭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讲座等活动,让父母应在思想上重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如果父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了解自身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子女的英语学习产生的影响,那么他们就会尽量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英语学习创造更好的氛围。所以,首先从改变家长对英语的态度和认识入手是很重要的。

二、提高家庭高文化氛围。“文化资本可以通过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子女的学业抱负以及提高资料阅读等方面的便利条件间接影响子代教育”(刘精明,2005:244-245)。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特别是文化资源在家庭环境中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内部兴趣。作为家庭SES的重要因素的父母亲文化水平、职业和家庭成员对学习英语的重视程度与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有密切联系。据相关调查,家庭成员的重视程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都密切相关。努力提高家庭的文化氛围,使用正确的教导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给父母提供学习科学教育方法的多种渠道,以弥补家庭文化方面。SES中、低水平的家庭,通常缺乏经济保障、社会支持、教育背景,而相对的,这正是高SES的典型特征。同样的,低SES 的家庭,没有足够的或仅有有限的资源来促进和辅助学生的英语学习,父母也只有有限的教育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一道沟通、探讨教育方法,来掌握正确的育人艺术。首先让父母树立教育重要的观念,然后从外部给与支持,让父母想为子女的教育做出贡献,又能够得到方法上的具体指导。社会工作部门的援助,对家庭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和协作。例如借鉴英国“家庭学校协会”,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课程。社区服务项目里,邀请父母共同探讨子女教育问题。增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促进学校和家长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家庭SES低的家长虽然可能教育水平不理想,但通过老师与他们交谈,使这些家长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知有所提高,尽量为其子女准备必要的英语学习工具,如词典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其次,举办教育讲座,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成立家长学校等,进一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稳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外部环境,满足其安全感和归属感。社会和学校指导和协作家庭教育方式,满足安全、归属、尊重爱的需要。如果父母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家庭教育、了解自身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家庭资源贫乏对子女产生的不良影响,那么他们就会尽量避免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英语学习创造更好的氛围。

三、改变家长过高的期望。家长和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水平。SES中、低的家长,有必要适当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家长期望过高,学生患得患失,担心失败;另外,觉得无法达到目标,自信心受损,这样,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水平。对这类学生,家长和教师应该一方面进行思想认识上的疏导,另一方面加强自信心训练,摆脱自卑的心理。还要注意,在家庭中,应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适当支持学生的业余活动,做到劳逸结合,减缓学生压力。

四、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增强外部强化。从重要他人角度分析,父母亲作为子女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其自身的行为和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形成自我效能感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民主和谐的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经常沟通的大学生自我效能较高。善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观看和想象那些成功的事例和人物,使之产生“他能,我也能”的感受,使他们确信自己也能做同样的事情,取得同样的成功,通过替代性强化来提高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郑春雨.高职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初探.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篇4

语音、语法和词汇构成了语言的三大要素。词汇作为音、形、义三者的结合体,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没有词汇量的积累,语言学习者无法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一系列活动,也就无从学习和运用语言。正如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1972)所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没有词汇,人们不能表达任何东西。”然而在早期的语言研究中,对词汇的研究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发展,词汇学习策略才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在近二十几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Ahmed(1989)通过学生反思和采访发现善学者和不善学者在词汇学习策略使用上有明显的区别。而且随着学生对策略的熟悉,在策略使用上也会有明显的进步。而Wenden&Rubin(1987),Medani(1989)等通过比较学优生和学困生所使用的不同词汇策略,认为学困生并不比学优生使用的策略少。Schmitt(2002)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策略对于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更偏向于使用词典和重复策略,而程度较高的学习者会更多地使用较复杂的策略和意义策略。

王文宇(1998)调查了包括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大三学生的词汇学习观念、策略与词汇记忆效果的关系;张萍(2001)调查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基础词汇和专业词汇时所使用的词汇策略差异。尽管两者所涉及的对象和使用的测试内容不同,但结果均证明了元认知策略与英语测试成绩有显著关系,而认知策略中只有某些与词汇量和词汇深度知识呈显著相关。顾永琦和胡光伟(2003)通过动态的调查研究了词汇学习策略、词汇量和英语成绩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尽管词汇策略使用情况和测试成绩有显著相关,但词汇策略的变化与词汇量、英语成绩的变化没有特别密切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全国性的英语测试,其试题的客观性和信度都优于现有的其他绝大部分英语测试,是检验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整体能力的有效工具。改革后的四级考试中,尽管原先的词汇专项选择题被更多的阅读和听力内容所取代,但对词汇的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这种变化在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里得到了最直接的反映。新的教学要求对词汇的“一般要求”从原先的4500词提高到了4795词,“较高要求”从原先的5500词提高到了6395词,“更高要求”从6500词提高到了7675个词。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寻找更有效的词汇学习和教学方法成为很多学生、教师和学者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四级成绩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方面有何差异?哪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2.哪些词汇学习观念与策略和学习成绩有较大的关联性,从而对成绩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温州大学08级商务专业的2个班级98名大二学生参加了本次调查。这些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即2009年6月份)参加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且顺利通过。需要说明的是,大一学生只有第一学期英语期末总评达到80分才有资格参加第二学期的四级统考,因此接受调查的所有学生在同年级中都可算是成绩相对优异的,而且他们第一次参加四级就顺利通过。学校将已经通过四级考试的大二学生按照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分班。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的两个班均已通过四级考试,但一个是高分班,一个是低分班。

2.研究工具

(1)词汇学习策略问卷

问卷以顾永琦和Johnson(1996)的词汇学习问卷为基础,并参考O’Malley和Chamot(1990)的学习策略分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卷内容和题目进行修改或增删。全卷总共含71个题目,4个大的维度:词汇学习观念、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四个维度共包含11个自变量。1―7题有关词汇学习观念的陈述中,采用从“极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五级利克特量表(5-point Likert-scale),8―71题有关词汇学习策略部分同样采用五级量表,如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

(2)2009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本调查中使用的英语成绩采用学生大一下学期期末参加2009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成绩。改革后的新四级考试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检验更加全面和客观,因此以该测试作为学生英语水平的测量工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本次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数据收集与分析

2009年11月问卷设计初步完成并在15位样本学生中进行pilot study并根据学生反馈进行相应修改和调整,之后在同专业通过四级考试的另一大二班级47个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内部一致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11个变量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0.925。同样在2009年11月份,问卷在两个样本班级同时正式铺开,收到问卷共9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6份。我接着从学校教务处取得学生的四级考试成绩,运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高分组和低分组策略使用情况的平均值,并用独立t检验来验证两组学生策略使用差异的显著性;最后用皮尔森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词汇学习策略和四级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二、研究结果

1.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在词汇学习观念上,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词汇需要在用中学。这一观念在高分班中更加突出(M=4.43),而且要明显高于低分班的学生(p

就元认知策略而言,尽管高低分组学生在“计划和自我管理”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p.05)。从比较中可以看出,高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会更多地使用计划和自我管理,对于学习的整体规划做的更好。

在有关认知策略的4个变量中,高低分组学生在“猜测”和“用词典”策略的使用得分都较高(M=3.86;M=3.47;M=3.78;M=3.43)。高分组在这两项策略的使用上比低分组更高,而且差异达到了显著程度(p.05)。

此外,高分组对“情感策略”的使用明显高于低分组(M=3.56;M=3.16,P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观念和策略与成绩的相关性

通过平均数,方差值和t检验结果可以了解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上的总体情况及两组学生的差异性程度,但是还无法了解各变量和学生英语水平(即四级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因此我接着运用皮尔森相关性来分析了解11个有关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的变量与四级成绩的关系。各变量对四级成绩的预测力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单词需要在用中学”的观念和和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r=.178,p

三、结语

本次研究调查了已通过四级考试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方面的差异,以期能了解具体的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使用与学生英语成绩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如下。

1.在词汇学习观念上,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学生都更加认同词汇应该在用中学,而在认同度上,高分组明显高于低分组。这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不应机械地记忆单词和语言知识,而应结合具体的上下文语境,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巩固、提升对词汇的认识。

2.高分组学生在“计划和自我管理”、“猜测”、“用词典”和“情感”策略的使用上明显高于低分组;虽然其余策略的使用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但高分组的得分都要高一些。这表明整体而言,成绩越优异的学生,越善于使用词汇学习策略,尤其是“计划和自我管理”、“猜测”、“用词典”和“情感”策略。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英语成绩是有相关性的。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词汇学习策略的掌握和使用对于英语的整体水平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给学生穿插讲解和成绩呈正相关的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并进行相应的练习予以强化,让学生能将具体的词汇学习策略运用到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这样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Ahmed,M.O.Vocabulary learning techniques.In P. Meara(ed),Beyond Words(pp. 3-14).London:CILT,1989.

[2]Gu Yongqi & Johnson,R.K.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J].Language Learning,1996,46:643-679.

[3]Medani,A.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of“good”and“poor”learners.In P. Meara(eds.),Beyond Words.London:CILT,1989.

[4]Nation,I.S.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O’Malley,J.,Chamot,A.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Schmitt,N & McCarthy,M.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7]Wenden,A.and Rubin,J.(eds.)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7.

[8]Wilkins,D.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2.

[9]顾永琦,胡光伟.词汇学习策略、词汇量与英语成绩的变化[A].文秋芳,王立非.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88-409.

篇5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系统的创建,4D产品及高精准度、高效率的全新型测绘设备的不断涌现,地籍测量与现代化测绘技术之间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这一现状促使地籍测绘产生了本质上的改变。现代地籍测量通常指的是,运用现代化测绘技术以高精准度的测定土地确权、土地面积同时展现土地使用类别、分布情况及土地质量级别的专门化测量。现代化测绘技术能够为国家开展的土地经管供应具备时效性的土地相关资料,同时能够为土地登记供应充足的根据。地籍测量一定要为深入创建地基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体系供应精准度高、全方位完善的根本数据信息。以往的地基测量方式目前已不能够达到现实工作的各方面需求,现代化测绘技术目前正发展现其重大的积极作用。

1现代地籍测量中常见的测绘技术

地籍测量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能,地籍数据具备有效的法律效力,针对有关数据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具备较强的资料现实性能,进行同步变更的时候一定要及时。为此,依据地籍测量所具备的专业性能,在地籍测量中应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常见的有以下四种模式: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扫描数字化测量。由于上述测量模式会受到客观条件及技术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一种测量模式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能,但是他们相互间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充,进而顺利实现地籍信息的全方位采集。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测绘工程信息处理的实时化

现代化测绘技术所提供的是一个迅速时效性高的测绘结果,其是在计算机技术、3S(GPS、RS和GIS简称3S)技术和先进的测绘手段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激光指向仪等测绘硬等前提下的现代化测绘成果,能够很好的达到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对测绘信息的需求。

1.2测绘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

现代化测绘逐渐从手工作业转向系统化、自动化作业,促使以往的测绘多员工操作变成测量工作者一人操作,测绘作业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和处理。

1.3测绘学科的综合化

随着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已完全丢掉了以往传统的三维坐标模式,测绘学科逐渐发展成由系统统称、经济学、法学、农学、信息学、通讯科学、激光科学、电子科学等多学科构成的综合科学,尤其是3S技术和测绘学科的综合促使现代化测绘技术逐渐发展为综合性能高的一门技术学科。

2 现代化地籍测绘技术在土地确权的应用

数字测图技术和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现代化地籍测绘技术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接下来以这两项测绘技术在土地确权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相关举例说明:

云南省某区域,土地面积为3640km2,其中农村土地面积达到近1800km2。起算控制点选择使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所设置的城镇地籍控制网,各个点位标石保存完整无缺,可以当做首级掌控的起算点。兼顾到现实中的具体状况,我们选用GPS静态作为首级掌控,使用GPS—RTK动态针对具体的村内进行加密来开展勘测区域的掌控测量。

为有效的提升测量的精准性,通常会选择使用四等控制点作为基准把控制点来引入所需的镇区,因GPS实时动态测量所观测的数据信息大都是独立完成的,这就会造成所获得的数据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没办法来确定数据的精准度,为此,通常我们会选用重复观测和全站仪导线复测的方式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一共对50个点进行了重复观测,其中已知点有26个。经过重复观测得出的数据表明,重复观测点所存在的误差为±2.3 lcm,测量结果可达到有关精准度方面的要求。

3 现代化测绘技术在工程质量检验及控制中的应用

在现代化测绘技术当中,GIS技术、RS遥感技术自身所具备的显著独特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工程测量当中,GIS测绘技术的显著优势展现在其数据库存贮量和图形输出性能。数据库储存信息能够依据工程测量中所需的完成软件成图进行相关的具体操作。这样能够为工程设计进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令工程现场施工中的测量工作量和测量难度得以有效的缩减。由于GPS测绘技术具有较低的劳动强度、很高的测量精准度、信息更新及经管非常便捷,为此,促使工程测量中GIS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及运用。

在地籍工程测量控制当中,选择使用精准性的测量方式得出具备精确的平面坐标数值的平面控制点,是开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前提。在调查的所有区域当中选出一定的控制点,以构建相对的几何图形,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以及准确的测算方式在统一化的坐标体系当中来对其平面方位和高程加以确定,以上述控制点位根本因素对细部点坐标进行准确的计算。

RS(遥感)技术具备显著的可比性、综合性、数据时效性及大面积实时观测的优势,促使R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当中得到大区域的运用和推广,使之成为目前地籍测量基础地理信息当中行之有效的测绘技术方式。遥感英雌昂能够获得小比例尺的地形数据信息,这对于工程图绘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与快速发展的今天,PS遥感测绘技术成为今后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主要走向,这种趋势展现于现代化测绘新理论的逐渐加强、测绘新技术的技术综合性的显著提升,各个专业相互间的交叉渗透,地籍测绘技术逐渐与其他科技成果的有效结合。这种学科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将促使现代化测绘技术得到全新的发展。

4 现代地籍测绘技术的基本框架

现代化测绘技术是运用在地籍测量当中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方式,其是地籍测量等专业相统一的综合性作业体系。现代化测绘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其能够很好的完成地籍测量的过程中创建科学的地籍数据库,同时经过特定的方式创建起地籍管理体系,逐渐实现电子政务和现代化地籍管理打下坚实的根基。现代化地籍测绘通常是选择使用自动化采集地籍要素的一种形式,运用全站仪、计算机或PDA采集地籍要素,之后传送至计算机上,采用专门的地籍数据处理技术软件,对地籍测量开展详细的浅析-整理-编辑,直至入库。

5 工程测量新技术未来发展及应用浅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测绘技术获得了迅猛的进步,现代化工程测绘技术逐渐朝着智能化、一体化、可操控化、测量结果的数字化、可视化的测量信息、自动化处理数据和信息共享数据库的方向逐渐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最终目的是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测量工作效率和测量数据的精准程度,以便于今后的工程作业。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更新则要求相关单位需深入强化测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加强对测量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促使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全新的测量技术,以便于今后工程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科学有效的把现代化测绘技术巧妙的应用在地基测量工作当中,能够有很好的提升测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图的精准度,能够为今后的工程规划和工程建设供应充足的根本性材料,促使工程获得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与此同时,随着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现代化测绘技术,测绘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加深对测绘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技术的运用,以便为今后的地籍测量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现代化测绘技术发展着十分关键性的积极影响作用,其为我国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伴随着目前各种类型的工程测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这一现实状况对我们的测绘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则要求我们的工程测绘技术工作者一定要在测绘先进技术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准,加强对测绘技术方面知识的全面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够对于新兴的测绘设备进行科学正确的具体操作和使用,在今后的工程测量当中为工程作业的开展提供精准性的数据信息,为工程作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2]张建军.GPS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测绘周刊,2008,7.

[3]姚传玺.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资讯,2008,10.

篇6

工程质量一直是施工单位和用工单位所追求的。工程质量包含了许多内容,但是如何保证工程质量,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当然,最本质的保证工程质量的一点,就是操作过程与操作过程的监控是。而在这基本所在中,其操作过程中,工程测量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这里就用到了测绘学。测绘学是一门拥有永久的历史的学科,但其现代科学含量价值又很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人类不断地向信息社会发展,逐渐拥有越来越精确的测量工具、也越来越需要精确的数据测量、获取、表达和应用。工程测量课程作为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国内目前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是怎样的?其重要性又在哪里?

一、国内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现状

测绘学是一门一级学科,其二级分支学科有很多,其中包括:工程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航空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一级不动产地籍与土地整理。工程测量学作为测绘学的一个分支,是大学本科层次的教育,属于工科范畴。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应该是:学生应该在掌握了测绘学一级学科各个二级分支学科的最根本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其中包括,8门公共专业基础课:“测绘学概论”、“数字测土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卫星定位技术及应用”、“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等学习完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再找到自己的专业方向。之后到了研究生教育阶段,就按照各个分支学科,做进一步的细化研究。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公共专业基础课最多只能教授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学习测绘学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真正需要学生学习到的是第一手的实践知识,测绘学本身就具有地理信息获取、处理、表达和应用的显著特点,这门课程的实践要求很高,学生们必须真正动手去操作,去实践,才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才能真正掌握这些公共专业基础课程中最基本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校更应该加强专业课的设置,使学生在某些自己感兴趣或者希望将来有所发展的课程上,得到更多的知识,有更深的造诣。

二、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众所周知,实践出真知。特别是近年来,实践教学逐渐被教育界所重视。学生们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时就会发现,实践经验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多少用工单位都会要求工作经验、实习经验。

此外,每个工程,从开工一直到工程结束都离不开工程测量工作,工程测量一定要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始终,工程测量为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所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需要确定建筑物的实际位置,对建筑物的位置作出判断,有了精确的地面标识以后才可以确立次区域能否设计后新增建筑物或者新埋入地下管线,才能保证机器设备的运转和使用。建筑物在何处摆放,原有建筑是否需要拆迁,这都需要实地放样,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找个地方,说摆什么就建什么。

同样,要根据建筑物的用处,工艺流程或对于同一建筑物的各个不同部分,对于它的精度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并且经常会有相当悬殊的差距,这个时候,就应该正确制订工程建筑物定位的精度要求。所以,测量的精度、准确度显得很重要。在学学生应该在学校中就逐渐培养这种意识,自己动手,获得并处理数据,得到第一手的锻炼。

三、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策略研究

在社会上,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大学毕业以后,工作中才发现上学时学到的东西根本就用不上,说学校没有教会什么有用的东西;而用人单位也会抱怨毕业生没有真才实干,没有一点经验。其实,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学校没有教或者学生没有学,而是学生最需要得到的第一手实践课程,学校没有安排,或者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导致了这一现象。工程测量学作为一门实际动手能力需求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课程安排是很重要的。很多学校抱怨资金不足、设备老旧等问题,其实都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笔者认为,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测绘学本身的一些特点就决定了它的实践重要性。学校不妨多做一些尝试。

首先,学校的公司化、企业化、前校后厂等新的思路不断闯入人们的视野,这些新的思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纯粹的理论教学已经使很多学生厌烦,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学校可以与公司或者工厂进行合作,工厂设备都较为先进,而学校正需要设备和场地,工厂需要廉价劳动力,可以让学生进入工厂获得第一手的经验,这样既解决了学校的资金不足问题,又使学生获得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其次,工程测量本身就可以应用到学校的建设当中去,目前很多学校都有扩建或者再建的意愿,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基本纯熟之后,就可由教师带领,亲身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当中,亲手规划,测量,获取数据并处理,得出最精确最合适的建筑方案,这样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对学校建设做出了贡献,还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四、结语

工程测量学的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也是顺应时展方向的必走之路,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学校应该加强改革力度,增强学科建设,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正禄.工程测量学的发展评述[J].测绘通报,2000(1): 11-14.

篇7

当今社会正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几年前,美国为了自身经济发展和全球战略的需要,在大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时,又着重推进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NSDI)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和实施“数字地球”战略。数字地球的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即引起全球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不论从科学技术角度,还是从国家利益角度考虑,中国必须迎接这一挑战,这已经成为共识。如今,“中国数字地球”或“数字中国”,以及各种规模的“数字城市”的建设正在逐步实施。在构建“数字地球”过程中,测绘学科和测绘行业,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字地球”的构建也将为测绘学科和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前景。一方面,数字地球的构建依赖于基础测绘数据。在数字地球的概念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地球的地理坐标框架,因此NSDI是数字地球的基础设施,它应能提供(地球)空间数据框架,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框架(国家定位网和重力控制网)、数字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籍等基础地理数据集。在此框架基础上再加载各类地球自然信息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等人文信为数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间数据框架是测绘业本身的基本工作。另一方面,数字地球的构建又促进了测绘学科的发展,并对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地球”是从更高的层次,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应用已有的理论、技术、数据和能力,在卫星遥感测地定位技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以及数字通讯和Internet网信息技术支持下,向社会提供全新的测绘信息产品,包括更多、更新和更精细的地球静态和动态信息。“数字地球”、“数字中国”为我国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高层次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一机遇也对承担测绘人才教育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培养适应现代技术要求的高级人才,是测绘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必须对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进行深化改革,才能适应这一新任务。由于现代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对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是“宽口径为主,专业覆盖面广”。而作为培养测绘人才的测绘工程专业在专业知识面上应是覆盖整个测绘一级学科。这就要求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不宜过深、过专,在有效时间内,只能讲授测绘领域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业务知识,而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只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根据需要继续学习、培训,进行补充和加深。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关键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思路、方法,而不是只注重具体的知识,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由被动继承性学习转变为主动创造性学习,多采用“启发式”、学生“参与式”和课堂“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篇8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在线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新洲对21世纪测绘教育的初步思考[J]测绘通报,1999

篇9

1 引言

《地籍与房地产测量》这门课程是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必修课之一,已开设有5个年头。本课程充分依托我系在测量学上的优势,以及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培养了大批具有地籍测量和房地产测量职业技能的优秀学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接轨的需要,以及应对高等职业教育生源逐渐变化的需要,紧跟教育部“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出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对《地籍与房地产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 课程特点与教改思路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有着明显不同,它是测量技术与土地法学的综合应用,具有政策性和法律性特点,同时,它又是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具有不动产法律知识和地籍管理方面的知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是延续本科压缩型的“学科型”课程教学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知识内容太多,实践机会太少,针对职业岗位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却是分散于不同的课程之中,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岗位工作中的完整过程和各项要求。为了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笔者认为《地籍与房地产测量》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把注意力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 教改尝试

3.1改革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确定,是职教课程开发中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职教课程开发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确定的课程内容是否恰当。在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时,要兼顾学生当前就业与终身就业的需要,重点突出职业行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地籍与房地产测量》课程内容的改革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合理选择安排授课内容。

地籍与房地产测量是在测量学、测量平差、数字化测图、摄影测量与遥感、GPS测量等前续课程基础上讲授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测量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有所侧重,进行恰当的定位与调整。例如,在讲解遥感技术时,主要讲解遥感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2)密切关注学科的最新发展,引入新技术、新方法。

以往的地籍与房地产测量课程主要以传统的测量方法为主,现代测绘新技术在课堂里仅仅是介绍性讲解,没有将现代测绘新技术融入地籍测量教学之中。教学内容应融入新技术、新方法,如:在讲解面积计算时,要融入GIS技术,利用GIS软件进行面积计算的优点、计算的方法等。现代地籍测量数据的处理已经发展到自动化,地籍数据库和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地籍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内容也应该加入课程内容。

(3)把握课程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

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对测绘学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全面,而从事地籍测量的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测绘知识,还应有土地资源管理、地籍管理、不动产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工程测量专业的学生,教学的重点应在权属调查,而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只要注重当代测绘技术和方法在地籍测量中的集成应用。目前《地籍与房地产测量》的教学主要偏重于测量技术方面,学生对确权等知识了解甚少,导致不能理解地籍与房地产测量的真正含义,甚至认为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没有区别。因此,在课程内容上,应以地籍和房地产调查作为重点。这一部分内容新,专业性强,包含的信息量大,同时又是地籍与房地产测量的基础与前提。地籍和房产测量可结合测量学、数字化测图、控制测量、测量平差等前续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有比较地进行整合性讲解,突出本课程的特点。

(4)及时融入最新的政策、法规。

由于地籍与房地产测量的政策性、法律性和社会性强,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及时融入国家最新的规范、规程,融入最新的国家土地、房地产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使学生所学内容能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保持教学内容的现势性。2007年国土资源部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程》,因此在城镇地籍调查与测量、农村土地调查等部分要按照规程中土地调查的任务来组织。

3.2教学方法创新

地籍与房地产测量是集技术性和规范性一体的课程,所以在教学时,既不能像讲数学一样,到处是枯燥难懂的数学公式,也不能像讲解技术规范一样,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在基础知识内容的讲解时,笔者认为宜采用研讨式教学法。课前先让学生预习基本理论知识,查找有关资料,课堂上分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篇10

1、学会歌曲《打花巴掌》,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和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吐字清晰。

2、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边做拍手游戏。

3、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用轻松愉快的歌声唱好《打花巴掌》,感受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1、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2、

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节奏XX

X︱XX

X︱X.X

XX︱XX

X︱

指名学生打节奏;师生一起打节奏。

师:这是我们玩过的一个游戏的节奏:《拍手歌》(出示课件)

我们一起来吧!(两人一组玩游戏,读准节奏)。

2、北京的小朋友也喜欢玩拍手的游戏,他们把这个游戏叫做“打花巴掌”

(课件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情绪。

同学们,带上你聪明的耳朵和快乐的心情仔细听。

听听他们是怎样玩的?

(有说有唱)

2、学习说词部分。

(1)读节奏。

师:他们说的节奏跟我们有些不一样,我们先来练习一下。

师先读节奏,生跟读;

挑学生读。

(2)学习歌谣。

老师带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谣,边拍边读,注意个别字的读音(呔,北京方言dai);学生自己读,边拍边读。

3、学唱歌曲。

(1)再听,学习唱词部分。

师:北京的小朋友打花巴掌时又拍手又唱歌,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唱了些什么?都采了哪些花?

(2)课件出示花的图片。

师简单介绍花的知识。

(3)学唱花的乐句。

学生跟老师学唱歌谱,学唱歌词,注意几个字的读音、附点节奏与情绪的指导。

(4)学生接唱歌词。

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才更好听呢?学生试一试。(高兴的声音、轻轻的声音、有弹性的声音……)

(5)完整表现歌曲。

提示学生说的部分节奏准确,吐字清晰;唱的部分节奏准确,表达出欢快的

情绪。

三、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师提要求:要押韵。

师:北京的孩子只编到了四月四,

我们来试一试继续往下编,可以吗?

学生分小组合作创编

5——8

月歌词。

(可以提示:五月五我们一起来跳舞、六月六我们一起摘石榴、七月七我们一起做游戏、八月八我们一起吹喇叭)。

2、学生随着音乐完整表现创编歌曲。

师:来,我们把自己创编的歌谣合着音乐完整地表演一次。用我们快乐的声音唱起来吧。师生共同唱歌游戏。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打花巴掌》,还自己创编了那么多有意思的歌词,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创编更多更好的歌谣来玩!

教学反思

歌曲《打花巴掌》是一首说唱风格的北京儿歌。是北京地区的一种传统的儿童游戏,边拍手边数着花的名字,两人一组做拍手游戏,该游戏至今仍是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

篇11

一、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按设备手段不同,地籍测量分为普通测量法(地面法)、航测法和综合法等。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地籍测量的主要成果是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和着墨二底图。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及成图比例尺,取决于所测地区地籍要素的复杂程度及经济发展要求。

二、分清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的区别

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表达要素的侧重点不同,在地形测量中固定的建筑物是一类要素,围墙和土地使用者的边界线是二类要素,一类要素需要精确表示,二类要素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低一级的精度表示或不予表示,但在地籍测量中则完全相反,界址线与界址线线上界标物是一类要素,其精度要求比宗地内的建筑物高一个数量级,这是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最本质的区别。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 侧重点不同

地籍测量重点在权属要素(包括权属界线及与之有关地物要素),对于常规地形测量所要求的高程点、等高线、管线等地貌要素无强

制要求。地形测量除不表示权属界线、地籍编号等要素外, 原则上对地表的所有地物、地貌均应予以表示,可以根据比例尺及用户要求对其取舍。

2. 测量方法不同

目前的全野外数字成图手段可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因对地貌、管线等要素不做要求,野外碎部采集及内业编辑成图工作量大大减少,但后续的宗地图制作、入库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因为入库而对图形的拓扑关系要求很严格,体现在地籍图编辑上就要求严格的做好点、线、面的编辑与检查。地形测量因为为全要素测量成图,野外采集与内业编辑比较繁琐。但是地形测量到编辑成图为止,基本没什么后续工作(除非建立数据库)。因此,如果在地籍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形图的成图,首先删除地籍权属界线、注记,然后进行地形要素的补测,这一步是主要工作量所在(需补测线杆、检修井、高程点、交通附属设施等等)。

3. 精度要求不同

地籍图的精度优于地形图。如果先测制地形图,必须兼顾地籍图精度要求;如果先进行地籍测量,在补测成地形图,已测要素的精度完全可以保证。

三、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具体策略

地籍测量必须以土地权属调查为先导,在地籍调查表及宗地草图的基础上进行,其成果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1. 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组织

各省、市、区都有雄厚的测绘队伍,应合理组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安排,分工协作。有关部门应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地籍测量工作,对于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联合作战的方式。组织联合作战要先调查了解本地区可以承担此任务的测量力量以及可以抽调出脱产搞地籍测量的人数,并对相关人员统一培训,学习统一的地籍测量规范,同时,还要按经济承包责任制签订协议书,每件成果,成品均按全面质量管理办法统一验收,

保证按期保质的完成地籍测量任务。

2. 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地籍测量应该传统方法与新技术引进并举,手段不强求一致,成果成品质量要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将赋予测绘学科以新的概念,即将从传统测绘手段向信息产业部门转化。过去获取、处理信息常用光机设备和小型计算机,存储信息方式是图纸资料,工序间的传输很薄弱,重复劳动浪费很大,应研究组织好信息的高效合理流动,建立数据库使整个信息系统输入到输出实现最优化,形成畅通快速的流程,这是测绘发展的趋势,地籍测绘当不例外,也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建议应结合国情努力促其实现。

3. 宗地边长必须实量

宗地草图上的界址边长或相关距离在外业调查期间必须实量,该数据是检核地籍图成图精度的重要依据,外业测量时必须严肃认真,在内业地籍图形成后,可依据宗地草图上的实量数据与计算机内的反算边长进行核对,检查地籍调查成果成图精度,由于实量边长均由检定后的钢尺丈量,而且量测的边长均为易量、且距离较短的边长,同地籍图中的数据是采用不同方式取得的,为此检查起来更易发现问题,特别是对街坊内部检测较难的地域,用此种方式检查更容易发现外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4. 解决好权属界限的扯皮

篇1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它突破了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单一型的培养模式及研究生教育的瓶颈,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已经给我国的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带来了积极影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工程硕士在我国是一种新的学位培养模式,在培养工作中有许多问题和措施尚需不断探索和完善,其中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因为课程是人才规划的蓝图,培养与教育目标能否达到,关键在于专业课程的设置。

一、测绘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与培养目标

测绘工程是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与空间分布有关信息的采集、量测、分析、显示、管理和应用的工程领域。研究内容包括确定地球的形状和重力场及空间定位,利用各种测量仪器、传感器获取与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制成各种地形图、专题图和建立地理、土地等各种空间信息系统,为研究地球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根据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性质,测绘工程领域范围大致可分为:动态大地测量与环境变化及灾害监测,空间大地测量理论与技术,精密工程测量与三维工业测量,海洋测量技术,交通导航工程,土木、水利、矿山、海洋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与土地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与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地图制图及其生产自动化,国土规划与管理。

测绘工程硕士的培养主要是为了解决测绘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矛盾,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培养,测绘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研究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由于测绘工程硕士生源主要是来自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他们参加工作多年,知识结构单一且趋于老化,跟不上现代测绘新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通常都是工程现场实践经验丰富、理性思维能力较差,责任心强、记忆能力差,理论分析能力弱、解决一般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强,思考问题全面、注意力不易受干扰但思维反应速度较慢,这些特点就决定了测绘工程专业课程在设置方面既要充分考虑企业单位的实际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教学方面要采用适合于成人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二、测绘工程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根据测绘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具体特点,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尽量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专业共性原则

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中的课程体系是对本领域工程硕士所需掌握基本理论、专业技能知识的规范和基本要求,也是所有测绘工程硕士教育深入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中应体现本领域知识理论系统的共性问题和要求。具体而言,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程中,要设置一些能够体现出测绘工程理论基础与技术基础的课程,比如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现代大地测量学、数字摄影测量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当代地图学、测绘工程专业英语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使他们掌握测绘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2.应用性原则

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对应用性原则充分给予考虑。工程硕士教育与工学硕士教育的显著区别在于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及其课程结构的要求有所侧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在保证基本理论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工程实践,重视知识的应用,不是培养纯理论型、科研型的研究生,而是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复合型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充分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具体而言,在测绘工程专业选修课中,要设置一些实践性、应用性特色较为明显的课程,比如高等应用测量、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精密工程测量、水下地形测量、GPS数据处理、“3S”集成技术与应用、GIS软件工程、电子地图设计、图像处理与分析、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等。这些课程都带有极强的应用性,并且与具体工程实践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讲述,极其容易被学生消化与吸收,达到满意的效果。

3.特色性原则

课程设置的特色性是指在统一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标准的前提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可以有一定的校际差异性,各个高校课程设置应具有地方性、差异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开办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众多,不同的学校处于不同的地区环境,具有不同的学科与人才优势,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与特色,具有不同的办学传统与风格,所以,应允许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以利于发挥其特长与优势。比如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在卫星定位研究方面向实力雄厚,大连舰艇学院测绘学科在海洋测绘方面成果卓著,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科侧重于矿山测量与开采沉陷方向……这些学校都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能够凸显学科研究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使特定学校的特定培养具有了不可替代性或特殊性,而且在某些具体领域的实践适应性上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我校测绘工程硕士专业课程设置实践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自2002年开始招收测绘工程硕士,主要面向全国主要大、中型煤炭企业以及各类测绘单位的技术骨干与管理骨干,迄今累计招生达90余人,授予学位32人。根据近六年的培养经验总结,结合学校测绘学科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既满足测绘工程硕士培养目标,又体现出学校办学特色的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见表1)。

结合测绘学科发展,我们及时开设了测绘学科进展专题讲座,专门安排在不同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教授、博导以学术讲座的形式为工程硕士授课,使其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前沿。结合学校测绘学科实际,我们开设了与矿山测量相关的特色选修课程,为煤矿测绘技术人员量身定制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体系,切实解决他们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成效十分明显,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结束语

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是工程硕士培养的生命线,专业课程设置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只有不断地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强化领域特色,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才能满足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需要。随着测绘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建设的不断完善,要正确制订为企业工程服务的测绘工程硕士专业课程体系,把握好质量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进测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

参考文献:

篇13

一、地籍测量的含义及作用

1、地籍的含义。由政府监管,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称之为地籍。地籍按发展阶段有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根据特点和任务,地籍又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而按其特点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2、地籍测量的作用。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是地籍调查中依法认定权属界地址和利用现状的技术手段,是地籍档案建立的信息基础。地籍测量应尽可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多方面的需要为原则,除能为地籍管理和地土税收提供测量保障外,还必须为国民经济建设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提供服务。

二、地籍测量的基本方法

1、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在一些大城市中,一般已经建立城市控制网,并且已经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已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

2、界址点坐标测量。在界址点和地物点测定前,传统的方法在首级控制网下加密一、二级导线和图根导线,随着GPS设备的普及,用GPS快速静态模式布设导线,是一种高效率地选择,在变更地籍测量时,当原有已知点破坏较多时,也可选择GPS快速静态模式加密导线,但应注意的时观测时间应大于15分钟,布网时要有足够的起算点,起算点分布要均匀,现在界址点解析法测量方法主要是全站仪极坐标法和GPS-RTK法,采用GPS-RTK方法时,由于每个界点测量都是孤立的,没有检核条件,建议每个界坦点幸免需认真测定二次。

3、地籍碎部测量的极坐标法。在控制点A上架设仪器,并以控制点A和点B定向,由于全站仪的广泛应用,该法已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

4、利用全站仪的界址点测量。对于高层建筑物或较为隐蔽的地区,RTK接收机接收条件不好,测量状态无法固定时,则应用全站仪进行界址点测量,所用全站仪都具有自动记录和内存管理功能,外业直接观测界址点的平面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画草图,由于全站仪的测量的坐标精度高,且又能如实记录数据,方便地向计算机传输数据,所以也是数字测图的主要方法。在部分界点和地物点无法用仪器直接施测时,可在图根点或界点上用钢尺测量取栓中菜用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量取栓距时应注意要有多余条件检核,以排除粗差,对作为起算点的办址点应量取至少1-2条界址边长,检核其精度。

5、白纸成图法。白纸成图法包括太平板仪,小平板仪配合经纬仪等作业模式,它是一种图解成图法,在建立图解地籍时,最初图解地籍测量是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基础上的,由于平板仪测量法不能提供精确的野外实测坐标数据,而只能得到图解资料,因而只能提供图解地籍,随着解析测量方法以及摄影测量法的广泛采用,平板仪测量法已逐步被取代。

6、摄影测量法。摄影测量法也称航空摄影测量法,它蝗安航测量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坐标。当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形下,采有高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对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测界址点坐标,而用航测法绘制地籍图,更是我国当前城镇地籍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三、做好地籍测量工作的具体措施

1、建立科学合理的测量组织

各省、市、区都有雄厚的测绘队伍,应合理组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安排,分工协作。有关部门应联合成立地籍测量领导小组,负责组织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的地籍测量工作,对于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联合作战的方式。组织联合作战要先调查了解本地区可以承担此任务的测量力量以及可以抽调出脱产搞地籍测量的人数,并对相关人员统一培训,学习统一的地籍测量规范,同时,还要按经济承包责任制签订协议书,每件成果,成品均按全面质量管理办法统一验收,保证按期保质的完成地籍测量任务。

2、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

地籍测量应该传统方法与新技术引进并举,手段不强求一致,成果成品质量要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将赋予测绘学科以新的概念,即将从传统测绘手段向信息产业部门转化。过去获取、处理信息常用光机设备和小型计算机,存储信息方式是图纸资料,工序间的传输很薄弱,重复劳动浪费很大,应研究组织好信息的高效合理流动,建立数据库使整个信息系统输入到输出实现最优化,形成畅通快速的流程,这是测绘发展的趋势,地籍测绘当不例外,也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建议应结合国情努力促其实现。

3、宗地边长必须实量

宗地草图上的界址边长或相关距离在外业调查期间必须实量,该数据是检核地籍图成图精度的重要依据,外业测量时必须严肃认真,在内业地籍图形成后,可依据宗地草图上的实量数据与计算机内的反算边长进行核对,检查地籍调查成果成图精度,由于实量边长均由检定后的钢尺丈量,而且量测的边长均为易量、且距离较短的边长,同地籍图中的数据是采用不同方式取得的,为此检查起来更易发现问题,特别是对街坊内部检测较难的地域,用此种方式检查更容易发现外业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4、解决好权属界限的扯皮

在地籍测量过程中,最感到头痛的是权属界限的扯皮,或者可以测定但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对于这个问题,建议在大规模开展地籍测量以前必须明确规定程序,否则后患无穷。因为地籍测量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而关键之外还是籍界线,必须是法定的,此外均属无效。

5、做好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地籍调查成果是由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两部分构成,其成果中既存在政策性,又存在技术性问题,两者密切相关,成果相互制约,因此除常规测量需检查的内外业成果外,还包括外业界址设置、认定,地籍调查表的填写,权属权源资料的确认等技术与政策的结合性问题,如果仅注意一个环节往往造成相关成果间的数据、资料矛盾,使成果难以应用。

结束语:

总之,地籍测量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它即需要工作人员细致认真,又需要制度的严谨合理,这样一来才能将我国的地籍测量工作稳步的先前推进。

参考文献:

[1]李世平,王占利,数字化测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