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交媒体信息动态分析

篇1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人本管理 社交化 成本收益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与走向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领域中不断被强化的过程。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本管理”的内涵不断被丰富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8 世纪末,伴随着工业革命,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逐渐发展起来。这一阶段,绝大多数劳动者被迫接受恶劣的工作条件与低廉的劳动报酬,一切以生产为中心。1911 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企业管理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在这一时期,企业管理者的视线开始向员工转移。但当时资本积累尚未完全摆脱初始的野蛮状态,推行科学管理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但生产线上的员工却被降到更接近机器的层面。到了20 世纪20 年代,霍桑实验打破了这一局面,科学管理转向人际关系的研究,管理者开始强调对员工的支持关心和沟通,强调人际关系、责任感、成就感等社会因素对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促进作用,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开始逐渐显现。在此之后,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发展,强调自我实现需求的参与管理、强调随机制宜的权变理论相继得到重视。

总的看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就是对人的了解不断深入、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渗入,人本管理在新时代中崭露出新的形态——社交化趋势,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时代变革的必经之路。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交化趋势

社交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因为社交化符合人力资源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能够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的诉求和劳动力市场素质与结构的变化,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者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生产效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为提高劳动者生产率,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者一直通过工资、福利、培训、晋升等传统方式开发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在当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知识资源日趋流动化、公开化的新环境中,员工的努力程度更应受到重视。员工努力程度由冰山素质模型中隐藏于底部的态度、价值观、自我形象、个性品质和社会动机所决定。当前劳动力市场中,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具有鲜明的态度和价值观、希望在群体中展示出鲜活的自我形象和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关心自己是否真正作为企业的一员能够被尊重,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听见、见解被采纳。员工希望通过频繁的企业内外部社会交往活动通过满足自身的社会性需求,当冰山底部长期被压抑隐藏的部分被充分表达、社会性需求被满足,员工就会心甘情愿地付出成倍于以往的努力,最后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也将得到成倍的提高。因而,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具有乘数作用,最终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现今,员工社会性需求空前膨胀,依靠互联网技术搭建起的各式社交媒介恰为劳动者企业内外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和自由的平台。各类社交媒介搭建起的社交网络(SNS, Social NetworkingServices )触发了现代高参与、高互动、多中心、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社交人人时代”,这种触发恰能满足劳动者的社会性需求,契合了人力资源当前以人为本和柔性化的发展方向。《2013 年度中国社会化媒体雇主品牌推广与企业招聘应用调查》显示81%的HR 曾站在企业角度使用过社交媒体,其调查内容及数据如表1-表3 所示。

社交媒体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正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传统产业经济中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的诉求和劳动力市场素质与结构的变化,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交网络相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的趋势已经摆在人们面前: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的核心是人本管理,它是一种以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人格独立和个性需求为出发点,以广义的社交网络(SNS),包括社交网络服务、社交软件和社交网站为手段,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企业内外部高效、透明、便捷的沟通协作与信息共享,满足员工社会性需求,在企业与员工共赢中实现企业目标。社交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以互联网技术下的社交新媒介为载体,体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沟通,更强调人性化、自由互动性与扁平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成本收益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能否给企业带来收益需要将与社交化关系最紧密的招聘、决策与生产三个方面纳入人力资源语境具体分析,并赋予其时间维度动态分析不同阶段的持续性和可行性。

1、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成本收益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下招聘工作成本收益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运用于招聘领域,其收益和成本主要体现在招聘效率方面。

招聘效率收益主要通过提高定位精准度、丰富招聘渠道、优化人才库管理与提高人—岗位—组织的匹配度获得,招聘效率成本主要由信息处理成本、辨伪成本两个方面成本构成。

一方面,社交化招聘目标精准、渠道丰富、能够进行人才关系长效管理,提高招聘效率。首先,职业社交网站(BSNS)是人群细分下的社交网站,能主动将职位信息推送给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提供个性化推荐、职位订阅等功能,相较于传统招聘和招聘网站招聘来说精确度更高。其次,社交化招聘创新高效渠道,以社会化扩大覆盖面、以人脉招聘增加信息立体感、以反向精准邀约将招聘单位由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出击。再次,社交化招聘能够通过挖掘潜在人才、人才的集中管理及候选人动态追踪实现人才关系长效管理。SNS 招聘以“社交”为手段,为潜在人才提供“自媒体”的展示和交流平台,接触到传统招聘所忽略的、暂时没有应聘意愿但符合企业所需的“冰山下群体”,在招聘的同时积累候选人资料、形成数据库并持续更新,保证人力资源的动态性,在未来的招聘工作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社交化招聘信息真实、立体,能够提高人—岗位—组织匹配度,提高招聘效率(图1)。首先,社交化招聘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应聘者日常社交生活嫁接,克服了传统招聘中简历造假、面试伪装、临场表演的缺陷,降低企业辨伪成本,提高招聘效率。其次,SNS 招聘展现的求职者信息更加立体,除去简历中的基本信息,企业还可以通过求职者在网站上长期参与或发表的话题讨论,以及别人对求职者的评价进行全方位考察,减少判断失误几率。更为重要的是社交化招聘利用SNS 固有的社交属性,形成企业与人才之间的互动沟通,通过企业文化介绍、用人部门情况展示、组织在线活动等方式,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在线多媒体技术,使应聘者能够选择与自身性格、动机、价值观相匹配的企业,提高人—岗—企业的匹配度,这也将影响员工的愿意付出努力程度,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招聘效率成本方面,由于社交化招聘基于社会交往活动,应聘者搜集到的信息呈现出零散化、生活化的特点,需要一定的人力投入进行信息辨伪、资料分类、数据处理、社交网络维护与更新,尤其当社交化招聘范围扩大、招聘者信息数量呈现数量化增长,这些活动将影响招聘效率,构成社交化招聘成本,并随着社交化程度加深将呈现出上升趋势。社交化过程中招聘效率收益与成本变化如下图所示(图2):

(2)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下决策成本收益分析。决策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基础,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人力资源社交化下企业决策的收益与成本主要通过决策效率的提高与降低体现,表现决策主体与决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首先,在决策主体方面:其一,社交化使得决策主体由独断性向全员性转变,决策主体能力互补,提高决策效率。社交化决策使得信息传递中两大障碍得以消除——横向局限与纵向壁垒。信息传递的横向局限指决策信息流动局限于同级各部门中,各个生产单位、职能部门单独商讨、独立决策,决策主体由固定部门人员构成,最终由部门主管个人决策。信息传递的纵向壁垒指不同层级决策信息难以上下共享,不同层级的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决策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决策权独揽于企业高层。社交化决策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社交媒介的快速传播、公开透明的特点,打破了信息传递横向与纵向的密闭性,使得决策主体呈现出互补性、全员性。决策前,以互联网技术的高效便捷替代通知文书,以社交媒介的透明公开克服信息截留。决策中,各层员工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主动参与决策,横向能力互补、纵向资源共享,提高科学性,提升决策效率。决策后,全体员工继续通过社交网络提出修改建议、反馈实施情况,形成决策全员监督,提升决策效果,提高决策效率。其二,社交网络以其沟通、共享、社交的功能将决策置于商讨共议的流程与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有利于提高决策群体关系的融洽度,满足员工表达见解、展示能力、获得认可与尊重的社会性需求,提高员工在决策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使得员工在决策中建言献策、提高决策主体积极性,在决策后主动执行、提高决策方案可行度,最终促使决策效率得到提升。

其次,在信息质量数量方面:由于社交化决策具有全员性,信息来源于企业生产与职能各部门、高级与基层各层级,因此,决策信息视角多样、来源丰富、全面直接,能够完整而精确地反映决策对象,信息质量高。同时,社交化决策的全员性使得员工被赋予参与权、话语权、建议权,员工通过社交网络作为自媒体中心自主参与决策过程,使得决策能够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更加丰富的备选方案,优化最终方案,降低失误风险,提高决策效率。

但是,正是由于社交化决策需要权力下放,如果没有制度化作为社交化的前提、没有信息化、数据化管理模式与社交化相配合,决策主体全员性、差异性将会引起角色混乱、权责不清、信息可信度下降,决策信息的爆炸性增长也会造成决策干扰因素增多,最终都会使得速度放缓、成本增加、决策效率降低。社交化过程中决策效率收益与成本变化如下图所示(图3):

(3)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下生产效率成本收益分析。企业整体生产效率取决于可变资本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设备原料等不变资本的配置效率,人力资源社交化能够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对资源配置效率随着社交化程度加深产生正负效应。

如前文论述社交化趋势时所言,社会交往活动通过满足劳动者的社会性需求、提高劳动者的自觉努力程度而对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乘数效应,其间的作用则通过员工满意度提升这一环节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认可、成就等激励因素发挥着提高满意度的更重要作用;同时,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劳动者素质也不同于以往,新一代劳动者在互联网构建的开放多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的价值表达表现出了个性、自由,同时也更加敏感、脆弱、自我。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为企业所有员工之间提供了自由参与、个性表达的渠道,社交网络拉平了信息传递方式,员工的话语权、参与权得到充分尊重,每个员工都从模糊群体中站出来成为自由而富有个性的差异化个体,互联网技术给予个人价值、人格独立和个性充分空间,使得员工愿意付出努力也具备充分发挥知识能力的平台。同时,社交网络也使员工之间表现出注意、关心、接纳、支持,使更加敏感脆弱的个体得到情感的归属,满足员工的社会性需求,提升员工满意度,提高努力程度,最终将对组织整体的生产效率带来正向效应。

在不变资本层面,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能够通过企业内外部的资源共享、业务合作影响财力、物力的配置效率,进而对企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在企业内部,不同层级、部门、地域的员工通过社交媒介迅速联系起来,各部门以任务为导向而非硬性管理和层级控制,在定义成员角色和任务的基础上通过内部社交网络进行密集的多边联系、互利和交互式的合作来完成共同追求的目标,有助于企业根据组织目标选择人财物的整合程度与组合模式,准确识别市场需求并快速配置资源,促使企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在企业外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利用社交网络通过与劳动力市场、政府部门、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社会媒体进行沟通互动,在产业转型、劳动力市场变动、公关危机、法律纠纷等形势转变中赢得主动、更具柔性,提高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效率。

但另一方面,随着社交化程度加深,在企业内部,如果监管和制度建设与社交化程度不相匹配,个别员工可能会通过社交网络散布小道消息,从而扰乱组织工作、降低工作效率;在企业外部,海量且真伪难辨的信息、迅速且难以控制的传播速度都会增加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负担,增加资源配置成本,降低生产效率。社交化过程中生产效率收益与成本变化如下图所示(图4)。

每一次管理方式的变革都涉及到成本和收益,企业是否进行人力资源社交化变革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社交化的成本和收益的预期,只有当收益大于其成本时,这种社交化管理才能形成。

图2、图3、图4分模块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趋势的收益和成本,其收益主要体现在:招聘、决策与生产效率三个维度的提升,但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这种效率的提升速度在达到峰值后逐渐减缓;随着社交化程度加深,其成本逐渐上升,这主要体现在招聘、决策与生产效率的下降。综合图2、3、4 可以看出各个维度成本收益曲线的交点都出现在M附近,M是一个抽象值,反映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社交化成熟稳定后,在企业数据化、信息化、制度化管理不健全且与社交化管理模式无法配合的情况下,企业将会面临收益低于成本的社交化拐点。将社交化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一决策决定于企业预期总收益是否高于总成本并且能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

为了在M 拐点之后继续保持社交化管理的收益性,企业不仅需要优化更新社交化所需要的触得到的硬件设备和看得见的软件平台,更重要的是健全企业社交化管理规章制度,建立高效的社交化激励机制,构建社交化、信息化、数据化三维管理体系。面对知识经济和社交时代浪潮同时席卷而来,社交化模式为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自身发展的下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①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②葛秋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③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 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R].2014

⑤彭成宝,《人才管理的移动化和社交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12)

篇2

关键词大数据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数据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关的多元化数据就是大数据。大数据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的深刻变革。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主动跟进,研究这一巨大的变革力量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运用大数据创新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借助大数据实时、适时、全时的能力,实施时间、空间、社交等多维度迭加分析,挖掘学生需求规律,把握最佳时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换言之就是通过全时数据收集、分析,精准做到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点,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开展什么样的工作。

一、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大数据的必要性

(一)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

现如今,大数据已经被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实现教学理念和途径的创新和改革,大数据在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经过长时间发展后,目前多数的中职院校都已经创建了适合自己的业务系统,能够对学生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包括:校园 WIFI、图书馆信息、门禁数据、消费记录、选课记录、成绩数据、毕业就业数据、贫困生数据、奖罚记录等数据。这些数据中包含大量复杂的关联关系,如消费情况、贫困补助、奖学金、成绩之间的关系,读书馆借阅记录、成绩、门禁系统数据之间的关系等。但是在以往的工作中,各个部门的联系性不强,部门间的工作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不同部门、不同类别的资源与数据在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没有能够有效发挥。

事实上,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对社交媒体的数据挖掘,可以了解学生对校园热点事件的观点及情感倾向,全方位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行为动态;网络热点事件的归类整合可以为思政教师提供实时教学案例。依托中等职业院校大数据整合、存储和分析一体化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各个职能部门可以共享学生特征、个体以及群体需求、关注热点等内容,便于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工作,对于打造健康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校园服务配置、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创建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学习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二)有效强化工作技术

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革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这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跟上时代步伐和技术发展前沿,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对教育环境的清晰了解、对教育对象的清楚认识、对教育途径的全面把握。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介场所成为大学生自由言论的网络空间,手机、平板电脑等大量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使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查看、使用信息,发表观点,参与网络热点讨论。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数据做细致的梳理归纳,将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从学生网络数据中总结分析学生的观点、看法、情感倾向,获得学生的全面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在统计学和决策学的研究基础上,能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处理,以信息图表等多种模式对数据进行展示,可以揭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一些更深层的现象,进而实现学生成长的精准画像,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三)有效提升工作的时效性

在以往的教育阶段,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对数据的认识和应用并不充分,应用数据不多,或者只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力图通过部分数据推导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因果关系。借助媒体传播是中等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网站、微信、微博等成为教育信息传播的新平台,提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自媒体、社交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改造,实现了主动教育、实时教育。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教育和实时教育更加充分。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所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根据数据信息的分析结果及时解决问题,并可以结合数据可视化处理后的图形轨迹,预测事件发展趋势。思想政治工作各方资源在大数据的平台得以整合并优化配置,思想政治工作从数字化走向了数据化,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简单型到复合型,从平面化发展为立体化,极大地增强了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二、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大数据下的创新思路

(一)树立强有力的大数据理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基于大数据时代下中等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也应结合实际情况树立大数据理念,这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思想导向。中职院校负责人要具备强大的大数据理念,树立数据思维,对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积极探索,从而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价值。例如,在中职院校数字化教育平台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从新生入学开始,就不断地获得和存储学生的大量数据。利用数据系统平台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个性化的学习生活体验。学校依托计算机技术,将学生行为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并利用大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技术,将学生成长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形成形象化、可诉性的个人思想以及行为轨迹,当学校掌握了学生大量的完备的数据后,会根据数据分析出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数据画像。学校不仅可以利用数据系统平台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个性化的学习生活体验,而且系统掌握学生的问题所在,能够及时作出预警并提示教师和辅导员,从而使中等职业院校更好地因材施教,为每一位学生量体裁衣,提出有效的针对性解决方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任何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都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然人们的工作水平将会停滞不前,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果。中职院校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运用大数据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对数据处理技术及分析方法进行有效创新,通过数据可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使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下,校园信息化建设、网络存储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的进步为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大数据分析提供了重要条件。大量的网络数据信息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置性预警提供了可能,为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例如,学校通过数据分析校内众多学生的上网搜索记录,利用对热搜词条的检索可以了解学生对近期社会信息的关注度,从而预测出学生对社会事件的价值判断和舆论倾向,据此,对突发事件及时做出应急方案。大数据技术对于数据的收集、整合功能具有实时性强和并发性强的特点。学校要应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教育大数据的云计算平台,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综合分析处理功能。在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把握的同时,进行实时的数据分析处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从离线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突破。

(三)重视工作管理机制的创新

有效的管理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中等职业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让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从而实现教育管理数据的合理整合共享。在中职院校中所包含的能部门众多,各个部门积累的数据在部门分立状况下不能呈现出其复杂的相关关系。中等职业院校应该将这些数据全面融合打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出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全面精准的画像,并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各职能部门,帮助中等职业院校思政工作者全方位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更好地把握学生动态,更好地在思想和学业上引导学生,也能够帮助职能部门更好地管理校园、服务于学生。

工作开展中,中等职业院校要统一部署教育大数据研究规划,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形成各部门教育管理数据协同机制;建立新的数据信息管理机制,整合各个管理部门资源,打破各个职能部门数据割裂的状态,推进教育管理的联动机制。中等职业院校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数据管理和分析工作制度,及时开展教育数据挖掘和分析工作,真正发挥大数据在加强中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篇3

传播力是期刊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出版物传播力的定义,现阶段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就期刊的影响力而言,应该包括传播方式、手段与传播效果。传播力可以视为“使期刊在传播过程中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所运用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的总和”。近年来,伴随我国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传统产业的纸质期刊在惊叹新兴媒体技术增速发展的同时,危机感也日趋加剧,那么如何通过增强传播力来提升期刊的发展活力,是当下纸质期刊亟待解决的难题。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此时“传播力”首次被提出。在此背景之下,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中明确了未来期刊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17年7月国务院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标志着发展人工智能被列入国家级战略层面,成为中国未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将直接推动中国信息化产业从数字化、网络化阶段进入智能化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将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产生新的变革。当下,重新审视和研究探讨社科类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纸质期刊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影响因素的嬗变

(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纸媒体时代电子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智能时代的根本性变革。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1.10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81分钟,12.3%的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社科类学术性期刊读者对象是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学生等。投稿人员层次、学历较高,写作能力较强。依据相关期刊所承载的信息可被利用程度的不同,读者的需求可以分成显性需求与潜在需求。读者的阅读需求是“读者从自身的文献信息需要出发,寻求、查找符合自己要求的文献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以读者的阅读目的为起点,以取得满足读者文献要求为终点”。新兴媒体的便捷性激发读者阅读冲动,读者可快速获取相关信息,但是零散性、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又往往不能满足读者深入探究的需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信息阅读尤其如此。社科类学术期刊除了时效性强外,还对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引领和主导作用,使其读者的潜在阅读需求仍存在。尽管新兴媒体时代信息繁杂、快捷,但是仍有不少社会研究工作者、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习惯通过传统的纸质期刊获取所需的信息,但这部分读者的显性阅读需求变化不大。

(二)期刊的目标定位与栏目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社科类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进入CSSCI等收录目录或者排名上升,是社科类学术期刊判断传播力的重要依据,而期刊提高影响因子难度在于获取优质稿源。“影响因子”是动态的因素,影响因子的大小受到论文、期刊、学科、检索系统、名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一般社科类学术期刊认同的“权威”载刊物主要有《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学术文摘。社科类学术期刊在本着择优录取稿件的同时,作者也在有意识地精心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投稿,而读者也在挑选具有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进行比较有针对性的阅读。为此,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只有提高期刊的影响指标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才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专业作者投稿。提高刊物的影响力,除了需要优质稿源以外,还可以借助数字化、集群式传播模式,提高期刊的受众面,这就要借助于新媒体对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整合与包装。社科类学术期刊目标定位的变化,必然影响栏目结构的调整。栏目是稿件分类的标志,是期刊展示内容的形式,应当全面体现办刊的宗旨。栏目构成要富有创新性,栏目设计要有特色,题材选用要敢于创新,沟通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要能独具匠心。面向不同的读者群体设计相应的栏目,才能扩大阅读需求,提升刊物的传播力。

三、期刊出版走向媒体融合传播力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时代融的是理念和思路,合的是内容和技术,做的是协调和互动,求的是再造和双赢,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办媒体、抓融合、促发展,抢占新的发展制高点。”社科类学术期刊要大力发展,就要跟上智能化的发展步伐。根据自身刊物的环境与条件,对新媒体和新技术要有选择地开发和应用才好,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能提高效率、扩大传播、长久运转才好。在媒体融合的传播的过程中,传统媒体如何通过新技术、新平台把单一、平面的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多元和立体呢?

篇4

社会主义价值观,主要内容即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未来社会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使中国进一步发展、更加强大的文化力量的核心,它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了时展的要求。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精神追求,是延续性最强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强国整体建设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人数众多的大学生身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主义的接班人的领军力量,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党、爱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自身遵循的基本信条,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大学生们应努力在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高校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不足,政治理论素养稍显匮乏,理论鉴别能力低下。在高校中,学生们主要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对作为价值观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并不高,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老师也普遍反映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积极。

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注重外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仅仅追求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而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深入,更无法运用基本理论去分析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第二,目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具有功利化的特点。比起社会利益,更多大学生选择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凡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准,忽视自身行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这与我们当下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符合的。

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学校、家庭与社会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忽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加之当下信息化时代,网络上各种杂乱的信息使得大学生容易形成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这会成为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价值观过程中的障碍。

三、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改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足这一问题,高校应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提升对学校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加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标语的张贴,使之走进学生们的生活视角中。

高校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应在高校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信、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自信。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当代大学价值观,还需要加强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观教育、信仰教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带动作用,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

篇5

一、微博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就目前微博对企业营销的影响而言,其整体趋势表现积极,主要体现在“五个有利于”。

1.有利于企业降低营销成本

微博是现代社会媒体的另一种传播方式,并逐渐被人们认可和使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的舆论导向,就我国几亿的网民而言,微博在企业营销当中的应用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此同时,微博营销还具有低成本的特点,相对传统的营销方式而言,其不仅体现在人员投入成本上,还体现在微博平台上的营销成本趋近于零,且不影响营销的收效。如,以新浪微博为例,作为我国微博的领头羊,其允许企业用户以自建媒体的方式创建微博营销平台,且无需任何的使用资费。

2.有利于企业对市场的精准定位

在企业微博的营销过程中,消费者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他们可以选择关注或是完全忽视。这样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微博的自动筛选功能。企业通过微博关注的方式,吸引潜在的客户资源,并依据客户的反馈信息,判定当前的市场营销形势,进而掌握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度,以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如,相比微博中较为沉默的受众而言,那些更为活泼经常留言、讨论的受众则更具消费潜力,企业可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这类人群的推销。企业通过对“微博粉丝”的动态分析,精准的定位营销市场,从而提高营销的效果,如直返式营销,这不仅仅是短暂的扩展营销范围,更是一项完整的精准传播活动。

3.有利于企业营销平台的创新

某种意义上来讲,微博催熟了3G终端互联网业务的应用。据统计结果显示,有超过40%的新浪微博用户访问来源于手机。微博对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加强了手机用户端与internet之间的互动性,促进了手机与互联网的无缝连接。伴随着微博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改进,其与搜索引擎、LBS等技术的组合,使得企业营销的平台变得更为广阔、新颖。现阶段,企业营销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借助微博这一网民社交新平台的思路,充分发挥3G在终端、网络上的优势,拓展微博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从而创新企业网络营销服务的平台。以中国网通华盛公司的微博营销为例,其推出的机构微博,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服务的销售形式,成功的促成了3G终端和无线上网卡的交易,并取得了相当可人的成就。

4.有利于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个性化时代的背景影响下,微博的创立及应用,极大的满足了现代人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可充分借助这一时代特点,通过对创始人、名气职员及品牌个性的微博宣传,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继而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这种企业营销方式在现实当中的应用已不为少见,如《非你莫属》中的企业创始人或高管,无一不是个性强、言语犀利之人,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微博活动当中,借由微博关注,实现企业营销的目的。由此可见,微博营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消费观念,有利于满足当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达到企业营销的销售目的。

5.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的忠诚度

随着网络化时代进程的发展与深入,微博营销逐步被用户接受和认可。大部分微博用户选择接受微博中相关产品的信息,且相当一部分人曾在微博上追随过品牌,随时转发、关注品牌动态,并积极参与到品牌活动当中。这为微博营销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企业通过微博平台的展示,完成对产品的宣传工作,并及时跟进、整合品牌传播活动,用微博更新品牌最近动态,有效的拉近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形成企业自身的品牌效应,从而提升企业品牌的忠诚度。

二、微博在企业营销当中的应用策略

微博的可操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在企业营销当中的应用主要分为四种方式:

1.粉丝策略

粉丝主要是指企业微博中的浏览用户和关注用户。其在企业品牌营销活动中的参与度直接影响了企业微博营销的最终效果。因此,及时了解微博粉丝的动态,透彻分析其在微博中的行为表现和动机,综合粉丝的消费心理,以采取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在此过程中,营销策略的采用主要分为六种:

(1)精准定位,降低门槛

这就要求企业就自身的销售产品进行层次划分,确立市场中的消费群体,适当降低粉丝的活动参与门槛,继而提高粉丝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如,新浪微博举办的“超级心动”活动,其参与形式简单化,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粉丝的尝试性参与,扩大了粉丝的参与范围,继而提高了活动效果。

(2)制造悬念,激发好奇心

从心理学角度上讲,悬念能激发粉丝的好奇心,使其对活动行程深度的参与和长期的粘性。这就要求营销企业:首先,成立专门的微博营销机构,其职责就是对日常的微博营销进行策划和施行。其次,要求相关营销部门制定系统的营销活动计划,并将计划划分为几个实施阶段,确立每阶段的工作重点,连环销售为粉丝制造一定的悬念,从而引发粉丝的高度参与。

(3)外物刺激,调动情绪

“情绪”消费是消费者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外物的刺激性效果,调动粉丝的活动情绪,用利益煽动粉丝的参与热情,从而促进消费,完成既定的营销目标。在此过程中,外物刺激可包括活动奖品赠送、明星签名照赠送等。

(4)充分授权,增强主动性

21世纪是一个消费主张的时代,在一定的范围内,充分予以粉丝授权,增强粉丝的主动性,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企业产品的营销活动中,就促销折扣、广告创意、包装设计等方面,予以粉丝授权,以尽量提高粉丝的活动参与度,从而达到微博营销的目的。

(5)粉丝经营,能力与欲望相匹配

微博是一个相对言论自由的平台,其营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营销企业应做到能力与欲望相匹配,在信息前,积极做好相关预备应对工作,以尽量避免微博营销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6)平等沟通,情感化人

纵观微博用户群体,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使用的目的是出于心情变化记录、兴趣话题讨论、寻求情感共鸣等方面的考虑。所以,在与粉丝的交流过程中企业应始终坚持“平等”的原则,建立起企业与粉丝之间平等互利的和谐关系,培养粉丝对企业的信任感,做到以情化人,实现“情感”销售。

2.推广策略

微博营销方式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品牌的推广力度,然而其发展尚未成熟,企业营销仍存在丞待解决的管理难题。因此,企业微博营销的推广过程中需注意以及几方面的提升:

(1)树立“先服务,后销售“的营销理念

营销理念为企业的营销行为奠定了良好的指导性基础。企业应树立“先服务,后销售”的营销理念,以微小心态看待企业微博营销,注重策略在活动信息当中的使用,由外物引导产品的推广与销售,这样“间接式”销售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推崇。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把控好信息的频率以及信息中所涵盖的阅读价值,适当的外物刺激,增强宣传效果。

(2)虚心以待,加强学习

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微博销售形势而言,单纯的依靠原有的推广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企业应虚心以待,加强学习,理性分析我国当前的市场形势,有选择性的结合当前国外企业的微博营销经验,如戴尔、星巴克、柯达等,形成具有自身企业特色的微博营销,继而推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3)积极互动,优化内容

企业应积极的调动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关系,继而借由微博开展有效的品牌推广、客户管理、危机处理等商业活动。互动内容的优质与否将直接决定互动活动的收效,因此,在企业的微博互动过程中,切实注意营销者的措辞与语气,优化互动信息的内容,以求在情感因素上提高企业营销的收效。

(4)渠道整合,推广多元化

随着微博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改进,企业微博营销的渠道变的更为广阔。企业加强渠道整合,实现推广渠道多元化,积极将自身微博进行对外推广,如选择门户网站、百度推广、邮件等平成企业微博推广。与此同时,企业还可适当的增设企业微博,将产品类别、层次进行精致的划分后,放置到不同的微博账号中,从而优化推广,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5)全员参与,合力营销

企业微博更多的是展示公众形象,是对企业整体文化的一种诠释。因此,企业微博营销单凭一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这就要求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此项工作当中,筑造企业内部合力,将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提高营销实效。

(6)名人宣传,代言增效

名人作为公众人物,受到了广大微博用户的关注与追捧。企业应充分发挥名人的宣传效应,借此来提高企业微博的人气和粉丝数量。企业可选择公众感染力强且形象正派的人物,代言企业品牌,从而增强品牌的宣传效果。如凡客诚品由韩寒、王璐丹共同代言,吸引了大量的微博关注粉丝。

3.操作策略

微博营销是一项系统的销售工程,其操作模式多变,可应用策略丰富。操作策略在企业微博营销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信息曝光。企业可将自身拥有的品牌和产品信息进行曝光,以建立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从而服务于品牌营销。二,活动互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动特性,开展具有企业特色的营销活动,通过幽默、利益性的微博信息,形成与粉丝之间的近距离交流。三,开设在线客户服务。微博动态具有不定时性,在线客户服务的开设,有利于建立服务型企业,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四,优化搜索引擎。企业可结合现代的网络技术,优化企业微博的搜索引擎,以降低营销成本,提高微博的访问量。五,舆情监管。在媒体社会化的今天,微博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的舆论导向。因此,微博定将成为企业客户信息反馈、检测以及公关危机处理的重要媒介。发挥好微博的信息反馈功能,对实现企业微博营销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6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3-0083-03

1微阅读的利弊分析

1.1优点

微阅读是以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等碎片化信息为主要阅读形式并在琐碎的时间进行阅读的行为。碎片化信息向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知识,具有实时迅速、可移动性强、实用性强、交替性强等特点,读者可在短时间内进行阅读,这是传统深阅读与纸质阅读无法媲美的。

1.2弊端

首先,碎片化的信息简短、分散,读者很难系统、理性地掌握知识,甚至会成为信息的“奴隶”。其次,各种碎片化微信息杂乱无章,使读者应接不暇,甚至无所适从。读者在处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时不经意间就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对很多信息没有耐心进行深入探究,致使其阅读质量不高。

2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的契机

相对于微阅读,深阅读是指阅读电子图书或传统纸质书籍并充分利用大量时间有组织的阅读行为,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甚至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而微阅读群体的增长,既是现代传播工作进步的结果,也折射出当代文化、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微阅读是否还可以被发掘出更多的可能性,如:微阅读是否具备实现深阅读的可能性,微阅读如何实现与深阅读的融合发展,也是当下图书馆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问题[1]。

笔者认为,以下五点可以促进微阅读与深阅读的融合创新:①二者融合发展,可以提高阅读群体的文化素养,也是实现融合发展服务的原始推动力和实现全民阅读的契机。②二者阅读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获得知识、信息。③阅读的载体和阅读的内容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二者的区别主要是“深”与“浅”的问题。④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终端服务的兴起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⑤国家的政策支持。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内容、渠道、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为微阅读与深阅读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机遇。

3移动图书馆在融合发展中的导向作用

3.1掌握读者的阅读习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是移动图书馆建立碎片化微阅读创新服务的前提[2]

科学、规范、美观、实用的微阅读平台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平台建设要人性化,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体验。②内容要图文并茂,视频、文字、信息等有机结合。③信息要简洁生动,使读者能尽快掌握信息内容。④对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掌握、管理、组织信息,成为信息的统筹者。⑤加大碎片化微信息的整合研究力度,从应用层面上探究微阅读的发展策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

3.2促进读者微阅读品位的提升[3]

移动图书馆要优化微阅读内容,精练碎片化信息,剔除不健康内容和不良广告,同时还应避免信息阅读的过度简单化,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能理解信息的内涵和实质,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真正成为信息的“主人”。

3.3碎片化信息资源整合是基础

当前,碎片化信息整合已有一定基础。①新闻类专题。网络新闻类专题具有空间的无限性、资源的广泛性等特点,对碎片化信息整合有独特的优势。网络专题围绕特定主体进行挖掘,在内容上对主题做较全面、详细、深入的报道,在形式上集成了网络媒体的各种表现手法,具有同步性、海量性、多媒体性及互动性特点。这种专题报道形式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报道的碎片化。②网络搜索引擎,如百度、搜狗等。利用好搜索引擎,可以使更有价值的新闻排在搜索结果前列或降低读者甄别有效信息的时间。③微博、微信的热门话题。微博、微信的鞑シ绞郊泳缌诵畔⒌乃槠化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信息的分散性不足,起到了聚合的作用。④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传统媒体的深度性和权威性强于网络新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4探索碎片化阅读与传统深阅读的融合发展

数字阅读正处在发展之中,碎片化阅读拥有庞大的群体,图书馆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与传统深阅读、纸质阅读融合发展。建立碎片化阅读与深阅读的相互转化首先要用好的内容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要不断宣传传统阅读、深度阅读、纸质阅读。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创建之初,就要将“微内容”与“宏内容”的电子图书信息有机结合,互通有无。同时,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服务也要培养读者的良好阅读习惯,引导读者养成电子阅读的深阅读习惯。

4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与服务平台建设

4.1整合碎片化信息的技术实现

移动图书馆要利用云计算机和大数据技术等将碎片化信息整合,或将“宏内容”打碎,形成大量丰富的“微内容”;分析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碎片化信息检索服务;实时分析资源流向和读者行为,通过交互把读者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使个人知识转化为群体知识;提供多种Web2.0的服务方式,如维基百科、博客、播客、信息聚合与推送、即时通信等;利用互联网,使自动化信息处理与网络用户分工协作,共同改善碎片化信息的服务质量,实现人机交互,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1.1根据读者需求,针对性地整合碎片化信息并提供服务平台。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创新的数据整合平台MROC,即在线调研社区,是将特定的人招募到一个独立的线上互动社区,通过长期、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研究活动,获取调研信息,帮助企业随时随地做调查。如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快速了解消费者动态。移动图书馆可以参考该模式整合碎片化信息资源。如:对高校教师、学生的微博社区、贴吧、论坛等进行分析,开发更多功能,建立移动图书馆前沿学科新闻知识或应用型知识技术客户端、大学生就业指导新闻及企业招聘信息客户端等,使其具有调研功能和信息搜集功能。

4.1.2联通主义理论与整合碎片化信息资源。联通主义(Connectivism)理论[4]由加拿大的George Siemens最早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知识存在于学习者自身之外的实体上,如个人计算机网络、组织等。学习就是编织个人社会知识网络的过程,要在不同的节点和网络之间建立关系,将网络中的弱连接变为强连接。因此,节点、连接和网络是联通主义中最基本的概念。通过构建联通主义与数字化阅读的映射关系,推动二者的深度融合,能帮助读者提升其数字化阅读能力。读者数字化阅读的内在过程即是读者的阅读动机、情感、认知等节点相互作用、融合、连接的结果,也是读者把从外部信息源获取的新阅读信息作为新节点与阅读学习网络中现有的节点连接起来的过程。联通主义理论的出现以及移动云计算、API移动云服务和大数据分析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碎片化信息整合的难度。通过分析终端用户的阅读行为和信息,掌握读者的年龄、阶层、阅读记录、个人兴趣爱好等,依托数字图书馆建立不同类型的阅读社区,提高移动图书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碎片化信息的整合,也有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拓展读者的知识面。

4.1.3大数据技术与新的服务理念。大数据技术、网页爬虫技术(Computer Robot)等技术的出现,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在信息采集、加工和组织方面转变服务理念,增强对海量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能力,尤其是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和不同群体的碎片化阅读行为,旨在实现满足不同阅读群体的个性化需求[5],这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另外,以Web资源为基础建设“Web图书馆”是未来数字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研究方向。

4.2建立移动图书馆微阅读优质终端平台

4.2.1平台服务多样化。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要,需要建立平台服务多样化,尽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一是碎片化微信息推送渠道多样化。图书馆可以将短信、彩信、网站、微信、APP这五种主要的服务模式纳入碎片化微信息服务,向读者提供其感兴趣的微信息。二是推送载体多样化。图书馆与各大门户网站,如新闻类网站、百科类网站、通信公司和iRead阅读器开发商等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在提供终端APP、微信、短信、彩信等服务的基础上推送相应群体的知识、新闻、观点等碎片化知识。三是服务内容多样化。移动图书馆要筛选读者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将库存电子图书关联的内容或知识“打碎”并与新媒体等有机结合,向高校、企业、社区的读者群体推送相应的微内容。四是碎片信息服务内容要和碎片阅读时间相吻合。微阅读读者早、中、晚的阅读兴趣和信息需求也不同,图书馆要根据其不同需求向他们推送不同的“微内容”。

4.2.2个性化、对象化平台建设。移动图书馆微阅读服务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并影响它的阅读群体。平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读者主动阅读率的提升,改变以往被动阅读的局面。一是要在正确认识分众化现象的基础上,契合不同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从而有效地吸引并影响移动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不断增微阅读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二是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从功能、个性化操作及阅读体验等方面打造移动微阅读的优质平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可动态分析读者的阅读行为和偏好,从而进行新的推荐[6]。如:Web2.0会根据用户的偏好确定搜索参数,以缩小搜索服务的范围;浏览器程序会收集、分析数据并提供给用户,便于进行比较,这为移动图书馆实现微阅读的个性化、对象化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5融合发展的思路[7]

首先,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发展要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重点项目为抓手、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二者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实现从信息传播到价值传播的转变,把正确导向贯穿于融合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从内容、流程、渠道、技术方面把好关,确保融合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其次,树立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建立数字图书馆“全阅读”采编中心,探讨合并纸质阅读、移动图书深阅读和碎片化信息微阅读的路径[8],要在采访、编目、拓宽服务手段、推进技术升级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融合发展的认知,促进数字图书馆建设之初与报刊、新闻网站、搜索引擎和微博、微信等媒介资源的有效融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优势作用。最后,还要坚持创新融合互联网思维。加强数字图书馆碎片化服务应用平台研发,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相互融合,将新技术、新应用纳入数字图书馆微阅读服务的范畴;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及互动化的趋势,努力把先进实用的技术纳入微阅读与深阅读融合的项目设计,共同构成数字图书馆的技术核心;树立用户第一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准确掌握受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加强信息互动,切实提高融合的实效性和读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干.微阅读可以是深阅读吗\[N].湖州日报,2015-06-06(A04).

[2]叶爱芳.移动图书馆在我国的发展与展望[J].图书与情报,2011(4):69-71.

[3]申博.碎片化信息的整合途径分析:以河南光山事件为例[J].新闻世界,2013(6):142-143.

[4]王雨,李子运.“关联时代”的数字化阅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3(5):10-15.

[5]胡海英.大数据趋势下的图书馆的服务创新策略[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4):27-29.

[6]马文峰.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探索[J].图书馆杂志,2003(5):30-32.

篇7

[分类号]G350

1 引言

为了增进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的相互交流,分享竞争情报的解决方案和从业经验,2011年4月6日至7日,德国竞争情报研究所(ICI:Institute of CompetitiveIntelligence)和法国普瓦捷高等商学院战略情报工作室(Atelis:l’atelier d’intelligence stratgique del’escem)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竞争情报会议暨第四届竞争情报欧洲论坛和第三届竞争情报最佳实践”在德国法兰克福南部小镇Bad Nauheim召开。笔者一行三人有幸作为该会第一次邀请的中国学者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为期2天,分设4个平行会场,参会人员超过140人,共有50位来自德国、法国、中国、英国、美国、瑞士、巴西等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情报领域知名专家和学者作报告,其中包括德国竞争情报研究所所长Rainer Michaeli,法国Atelis和Escerm所长Henri Dou,中国北京大学中国竞争情报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谢新洲教授,英国德蒙福特大学Sheila Wright教授,美国Aurora WDC公司董事会主席Arik Johnson,德国Complexium公司CEO Grothe教授,巴西圣保罗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Francisco Paletta等国际权威专家。报告内容涉及主题广泛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有竞争情报方法与技术、竞争情报典型案例、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三大方面。

2 竞争情报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竞争情报方法对实现竞争情报价值增值至关重要,是竞争情报人员研究的重点方向,目的就是通过方法引进和方法创新,更大程度上增加竞争情报工作的附加值,从而使竞争情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竞争环境变化和竞争对手的挑战。此次会议对竞争情报方法及其应用的关注尤为突出,根据方法应用的侧重点不同,笔者将其归纳为情报获取技术、竞争情报分析方法、Web2.0环境下竞争情报的开展、竞争情报软件工具4个方面,并分别予以论述,从而揭示国际竞争情报界在方法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2.1 情报获取技术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language,XBRL)是一种基于XML的标记语言,用于商业和财务信息的定义和交换。XBRL通过制定标签,将财务数据转换为机器可读并且可分析的数据格式,因此,将竞争情报中财务数据的分析大大简化。Do―minik Ditter等介绍了哪些信息可以从XBRL中获取,并且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XBRL从财务报表中抽取情报。

通过接触竞争对手的人、物、活动进行竞争情报的搜集,一直是竞争情报获取的重要手段。Andreas Ves―per详细分析了如何通过参加交易会获取竞争情报,即交易会情报(TCI:trade show and conference intelli―genee)。他认为要想收集对用户有用的TCI,首先必须明确以下两类人对TCI收集的意图:TCI收集者需要明确他们此次TCI行动的目标,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来确立;同时,需要弄清楚上司或客户对此次情报结果有何期待以及他们更喜欢什么样的TCI,前者如情报的可用性、可靠性、可行动性、及时性等,后者如参会成本低以及交易会的规模与档次等。其次,还必须清楚此次交易会的参与者分别有谁,并以竞争对手、供应商、竞争对手的供应商、一般客户、竞争对手客户、公司未来员工、财政分析师、行业分析师、政客、新闻传媒等进行归类。经过前期TCI目标确立和参与对象列类等信息初步整理后,TCI收集进入了关键情报课题(KITs)分类阶段,包括此次TCI行动的重要性及使命、行动的难度、时间要求、服务对象、资源收集类型与任务等KITs类别。至此,TCI行动即将开始。Andreas Vesper围绕TCI情报行动全过程提出了TCI项目的三阶段模型(见图1),并结合一个人际网络情报(HU.MINT:human intelligence)项目,对TCI进行了案例分析。

专利作为一种技术创新的载体,由于其具有技术情报、法律情报、经济情报、战略情报等情报用途,一直是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专利成为此次会议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Carsten Deus详细解读了专利的竞争情报价值,通过两个案例分别介绍了如何利用专利信息来识别技术发展趋势情报及发明者个人行为预测情报等专利情报分析方法。

如果说XBRL、交易会情报及专利情报分析是传统情报获取方法的进一步应用,那么此次会议中提到的感官营销情报(sensory marketing intelligence)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崭新的情报获取方法。Luis Ma―dureira着眼于第三代营销策略,以感官营销理论和感官营销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感官营销情报。他认为竞争情报包括客户竞争情报、市场竞争情报以及竞争对手情报三种类型,而感官情报是一种隶属于市场情报的新的竞争情报范式。感官情报主要是根据人的视角、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对不同类型情报的敏感程度来划分情报工作任务,如手机产品要想战胜竞争对手获得更多客户,就要从手机的听觉功能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报收集与分析,从而使企业在营销中立于不败之地。

2.2 竞争情报分析方法

情报分析是竞争情报的核心,是实现信息向情报转变的关键,竞争情报分析方法历来是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研究的重点,此次会议充分体现了这一点。AfikJohnson从事物进化发展的过程引入了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的进化过程,指出商业趋势的不断发展是推动情报发展的主要动力,并分析了情报2.O的概念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此次会议的报告内容都十分强调方法的应用和创新,其中以新方法介绍为主要内容的报告,其主题主要涉及复杂环境和海量信息环境中的竞争情报分析、潜在情报对象的识别和分析方法、竞争活动模拟方法等方面。

2.2.1 复杂环境中的竞争情报分析和协同工作方法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必须考虑比以往更多的竞争要素,以保证企业在竞争中随时占据优势地位。Marco Benkert通过对国际项目的复杂性进行分析,从项目参与人员所属国别的文化、项目利益相关方形成的关系网络等角度,对项目所处的环境进行微观分解,并运用SWOT方法,给出了一张有关因素对项

目影响的鱼骨图(见图2),从而分析得到了一整套用于复杂国际项目中实施竞争情报的方法。

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竞争情报工作已经不是一个或者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通常需要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团队,同时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外脑才能够胜任,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将这些人进行有效组织和协同工作的问题。Victor Odumuyiwa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一个由协同小组构建、问题理解分享、成员知识交换、小组认识与共识和人员分配构成的协同金字塔(见图3),并使用协同工具,完成大型、复杂的竞争情报项目。

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知识管理也已经成为竞争情报工作和研究中一个重要部分,越是复杂的竞争环境越是要求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的紧密结合。会上很多竞争情报人员也谈及了知识管理的相关问题。Anna Lezon Riviere和Philippe Kislin对复杂环境中的信息构成和知识管理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多个维度,包括文档管理、信息共享、知识生成等方面,并对知识管理中的评估和反馈进行了探讨,以此分析了知识管理在复杂环境中的决策支持作用。

当前借助Web及日益发达的移动技术,各种社交工具与社交网络日益兴盛,Martin Grothe认为在这种社交网络中往往蕴含着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realworld),面对社交网络制造出来的庞杂信息,竞争情报从业者将无可避免地需要花更多精力从事社会媒体分析(social media analysis)。他将社会媒体分析的对象和范围概括为市场洞察、企业社交洞察和业主洞察三个维度,并对当前具备社交媒体分析的相关工具或解决方案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2.2,2 潜在情报要素的识别方 法显性情报由于其可获取性,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怎样通过已知的信息去获取未知的情报,从而尽早制定应对策略,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已经成为企业竞争情报人员关注的焦点。Ralf Anders从潜在竞争者的定义入手,对潜在竞争者的特征和可能采取的行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个通过持续的市场监测来发现潜在竞争者的监控框架。Barbara Borasca和CarlaVavassori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招标信息和合同文件来识别潜在客户、未来技术、潜在市场以及市场和竞争趋势等竞争课题。

Klause Henzelbecker则将该问题抽象出来,通过分析一个由已知和未知构成的矩阵,分析了如何应对商业情报的终极挑战――unknown unknowns。KlauseHenzelbecker通过黑天鹅的发现等实例,分析了依靠领域专家的决策所固有的缺陷以及管理中的盲点,从概念模型和具体方法两个角度介绍了如何应对战略计划制定过程中的unknown unknowns。

2.2.3 竞争情报实战模拟方法 战争模拟能够有效检验军队战略和策略的有效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特别是在IT技术的帮助下,战争模拟已经广泛应用于军队的演习和训练中。如果在竞争情报中引入有效的模拟方法,那么潜在情报要素的识别就可以更加简单、高效,同时会有效降低竞争情报工作的成本。“竞争情报作战室”、“战争游戏”等竞争情报中的动态分析方法,在国内外已有研究和应用,然而怎样将模拟的结果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却鲜有涉及。StephaneGoria通过对比分析市场战争和军事战争的特点,识别出商业战争的战场,以此为基础详细设计了一个可操作的模拟步骤:目标消费者选择――消费者经验行为的过程分解――消费者兴趣参数确立――信息收集――对抗者及地图绘制――对抗者在地图中对号入座――行动方案,并以Nintedo和Sony的家庭视频游戏机为例,模拟了二者竞争的发展。

2.3 Web2.0环境下的竞争情报

Web2.0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的终端用户由信息的接受者转换成了接收者与提供者双重角色,这种变化为竞争情报提供了新的机会,无论是对于情报获取还是人际网络情报的实施,都提供了新思路。Web2.0也因此成为会议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包括Web2.0在企业竞争情报中的具体应用,如何将Web2.0嵌入到竞争情报流程以及怎样使用Web2.0从互联网中获取一手数据等主题。

Alcatel―Lucent公司的Alexandra Nelles通过其亲身的竞争情报服务实践观察与体会,认为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竞争情报工作效能,曾经彼此独立承担一部分竞争情报工作的各部门,应围绕企业最核心任务加强彼此的交流协作,并以Alcatel―Lucent为例介绍了该公司是如何使用YAMMER、ENGAGE等Web2.0工具建立全球社交网络,从而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Luc Quoniam则从竞争情报整体流程的视角,分析了Web2.0给竞争情报带来的变化,其中包括Web2.0为竞争情报带来了较之以往更加庞杂的信息,给竞争情报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同时,信息源的进一步增多也为竞争情报工作带来了机遇,Web2.0无疑将成为竞争情报工作的一大重要工具。

作为竞争情报的一个主要来源,互联网一直备受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的关注,然而从互联网获取的数据往往以二手数据为主,而“用户产生内容”是Web2.0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Web2.0的出现,特别是twitter等微博产品的出现,使互联网成为了一手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Dominika Dabrowska通过分析一手数据定义以及来源的不同,结合Web2.0的特点,详细分析了从互联网获取一手数据的方法以及信息质量评估等问题。

2.4 竞争情报软件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竞争情报软件已经成为竞争情报系统和竞争情报工作流程的载体,软件的性能和效率等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要工具因素。与会人员展示了当前最为先进的竞争情报分析软件,通过分析这些软件的功能可以看出,当前竞争情报软件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2.4.1 软件供应商的服务方式正在从提供软件到提供解决方案转变竞争情报工作涉及情报搜集、清理、分析、上报等多个环节,对效率和实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Stephanie Paulutt深入分析了当前竞争情报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即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化和对情报产品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情报软件供应商为了适应需求环境的变化,由过去提供软件逐步转化为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他详细介绍了Lexis Nexis的竞争情报解决方案,即相关产品覆盖情报监测、趋势分析、新闻提醒和研究报告等,这些方案必须结合企业具体实践并全面渗透到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中,方能发挥最大效用。

2.4.2 软件具备更高的协作性 竞争情报工作已经不是一个部门和少数人能够完成的工作,它已经渗透到了企业的多个部门,这就要求来自不同部门、不同背

景、对竞争情报有着不同理解的人共同参与到竞争情报的工作中,因此,多角色、多软件共同作业成为了竞争情报工作新的特性,多角色的协同工作成为了竞争情报软件必备的一项功能。Martin Grothe在此次会议中对协同软件在竞争情报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就如何通过协同软件构建信息流,并以信息流为依据,确定竞争情报协同工作中的角色,进而通过激发不同角色的意见,共同完成竞争情报的任务这一全过程给予了全面深入的剖析。

竞争情报工作的复杂性和协作性也决定了并非单一的软件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在软件工具繁多的情况下,同时出于应用成本的考虑,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软件工具就成为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在此次会议中,特别安排了专家论坛来探讨这一问题,在Franck Mathot的主持下,Muriel S6m6n6ri、Aur61ien Blaha和Luc Quoniam分别就如何构建软件工具评价指标、怎样整合软件工具以达到最优的分析效果、针对特定竞争情报目标不同软件工具的协同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竞争情报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4.3 软件确保情报的时效性并具备预测功能 超前性是情报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超前性情报的需求日益强烈,一方面要求竞争情报工作能够实时反映当前竞争态势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求竞争情报工作能够实现有效的预测和预警,因此,完善的竞争情报软件必须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Alexander Stumpfegger、Alain Beauvieux等介绍了如何利用语义分析技术进行社会化网络分析,并对互联网进行监控,进而实时有效地监控媒体的信息,以便对公众观点和自身形象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对企业面临的安全、威胁和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和预警。王强则介绍了其所在研究所开发的一种基于情感分析和观点挖掘的口碑分析系统,对该系统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并以汽车产业分析为例,演示了如何应用该系统对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和预测。

3 竞争情报典型案例

竞争情报按照服务对象的范围,可以分为国家及区域竞争情报、产业竞争情报和企业竞争情报,此次会议中竞争情报典型案例覆盖了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方面。

3.1 国家及区域竞争情报

中国经济的发展早已被各个国家所关注,中国的竞争情报研究和应用也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谢新洲作为国内较早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学者,应邀在此次会议中就中国竞争情报学术研究、企业竞争情报应用、中国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介绍,并在会议采访中就中欧竞争情报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中国与欧洲竞争情报发展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竞争情报理论更加活跃,而欧洲竞争情报研究则更加注重应用。

欧盟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希腊、葡萄牙等欧盟国家债务危机频发,欧盟经济复苏的步伐一度受到重重阻碍。Jean―Marie Rousseau在报告中指出要想战胜欧洲这些年的经济不景气,创造有利于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刻不容缓,而良好环境的创造离不开对欧洲自身发展所存在的弱势进行准确识别,科技强大固然重要,但提高区域建设者――人的知识创新意识和态度对欧洲来说更重要,人们在这方面的缺乏主要体现为:对区域相宜性与地域认同的“漠视”(neglec―ting);“逃避”(evading)某些聪明的人,彼此缺少交互;对外来知识的“抗拒”(grudging)等。促进欧洲经济的复苏,需要在克服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利于彼此之间进一步融合的“知识生态圈”(knowledge eeo―system)。Henri Dou基于Henry Etzkowiz和MarinaRanga的三双螺旋(triple helix twins):大学――产业――政府的创新三螺旋和大学――政府――大众的可持续发展三螺旋思想,阐述了面向中小企业竞争池(poles of competitiveness)的概念,认为竞争池的组织、管理、池内成员间的利益协调及信息共享互换等是竞争池成功运作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从而为中小企业的创新与持续发展服务是竞争池的最主要使命所在。他指出目前中小企业的融合协作并不成功,其关键在于不同利益方之间对信息共享存在疑虑,担心关键信息被别有用心的协作者甚至是对手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研究所、科技型图书馆应在竞争池中发挥第三方的规范与调和作用。

3.2 产业竞争情报实践

产业竞争情报是近几年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是以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特定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为目的的,关于产业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应对性情报。从此次会议产业竞争情报相关的报告主题来看,针对新兴行业、新兴市场的情报工作是颇受关注的产业竞争情报实践领域。

Stefan Zwerenz将竞争情报研究的对象锁定在一般意义上的新兴企业,提出了支持新兴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竞争情报服务四步骤:①首先必须借助实实在在的案例,明确竞争情报对创造和保持新兴企业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简称CA)的方式和手段;②要确定竞争情报在何种层次何种维度(是整个企业层面,还是企业的商业业务层面,或是某项或某些具体功能层面)发挥这一作用;③将竞争情报在某一维度创造并保持企业CA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显性化表达;④基于竞争情报工作过程及相应的产出结果构建作用于新兴企业CA的竞争情报服务框架。Birk Froh―berger则将视角聚焦在特定的新兴行业――太阳能行业,通过分析太阳能行业的复杂性和特征,论述了竞争情报在太阳能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3.3 企业竞争情报案例

企业是竞争情报服务的主要对象,此次会议有大量的企业竞争情报实践案例可供参考,很多内容融合在竞争情报方法的报告中。除此之外,典型的企业竞争情报案例包括对瑞士电信公司竞争情报应用的分析,法国知名镜片生产厂家――Essilor International技术竞争情报开展情况的分析报告,以及怎样促使非竞争情报人员参加竞争情报工作中的研究。

Sandra Schliek和Sheila Wright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法,对瑞士电信公司竞争情报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提供了瑞士电信行业的竞争情报态势,展现了瑞士电信公司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如何使用竞争情报信息,以及瑞士电信公司2006―2010年5年间竞争情报工作的变化及其主要驱动要素,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于竞争情报研究人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Muriel S6m6n6ri分析了Essilor International公司开展的技术竞争情报项目“Eye Watch”,介绍了该项目如何帮助公司发现创新机

会,监控外部环境,发展国际合作网络并进行信息共享,并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其行动框架可以为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中的情报工作提供参考。

竞争情报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各个部门的参与,然而,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竞争情报部门规模较小、竞争情报工作与其他工作相互脱离以及竞争情报工作缺乏拥护和支持等问题,因此如何扩大竞争情报的权责范围,让企业中更多的非竞争情报人员参与到竞争情报的工作中,成了竞争情报工作是否能够有效推进的关键。Michael Neugarten以Fuld的信息交换法则为理论基础,以怎样通过售后服务进行竞争情报为例,阐释了如何来提高非竞争情报人员的竞争情报意识,从而让公司中不同的部门人员参与到竞争情报工作中,共同推进竞争情报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更加丰富、详实的竞争情报。

4 竞争情报人才培养

竞争情报人才的培养,一直是竞争情报的核心内容。在此次会议中,竞争情报的人才培养同样是与会代表讨论的一个焦点,因为培训本身就是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之一。

4.1 竞争情报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竞争情报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竞争情报从业人员职业定位、远景目标、阶段目标、路径设计、评估与行动方案等职业生涯规划是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此次会议安排了专家论坛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Rainer Michaeli与其他几位专家通过高校研究生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对比、竞争情报资质认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竞争情报职业规划以及竞争情报技能要求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构建竞争情报的职业生涯。

4.2 竞争情报项目演讲

情报传递是竞争情报工作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关系到竞争情报产品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效。通过生动、有吸引力的演讲,将竞争情报工作的成果向用户进行展现,是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必备的素质。此次会议安排了专家论坛,就这一主题进行研讨,Martin Ainsworth等专家一起探讨了怎样在竞争情报的报告中用讲述故事等方式进行汇报,什么类型的叙事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以及在陈述过程中有哪些技巧等,在细节上对竞争情报从业人员在项目汇报中的表达和提高进行了培训。

篇8

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21世纪的今天,“网络就是一切”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以自身的优势拥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14年6月底,互联网的普及率到达46.9%,手机使用率达83.4%,手机上网比例首次超越整体PC。这些新的技术与各种移动智能终端相结合,将人们带进了以PB为单位的结构与非结构数据信息时代,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存储、分享和和挖掘手段,可以有效地将这些大量的、多变化的终端数据存储下来,并随时进行分析和计算,释放出更多数据的隐藏价值。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各大旅游网站的发展如火如荼,旅游大数据在旅游网站、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中诞生。挖掘旅游大数据中的隐藏价值并应用于智慧旅游是我国智慧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大数据概述

1、大数据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大数据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热点。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将大数据比喻成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2008年美国《自然》推出的名为“大数据”的专刊,创造了“大数据”的概念。2009年大数据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受到广大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最初的概念认为大数据是指需要的信息量过大,已经超出一电脑在处理数据时所能使用的内存量。一般的概念认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传统的技术无法取得、管理、处理的数据集的总称。Reilly Media公司对大数据的定义则更注重大数据在管理和分析系统起到的关键作用,认为当数据的数据量和性能大到足够能成为实施数据管理及分析系统的设计和决定因素时,可称之为大数据。目前大数据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不同的企业、机构、专家对大数据的定义各不相同。总的来看,对于各不相同的定义中也存在着共性,即大数据不仅数量大,而且形式多样化、结构复杂,传统的技术难以满足实时处理数据的要求。

2、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开拓了IT行业发展的新局面,对社会的方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各行业对大数据的理解。2013年IBM公司在《分析:大数据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时,将大数据的特征解析为“4V”即Volume(容量大)、Variety(种类多)、Velocity(速度快)和Veracity(真实性)。目前也有学者认为价值密度低(Value)也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的特征,而且国内一些媒体提出大数据除了具备“4V”以外,还呈现出结构复杂的特点。综上所述,大数据的特征可解析为“5V+1C”,即Volume(容量大)、Variety(种类多)、Velocity(速度快)和Veracity(真实性)、Value(价值密度低)、Complexity(复杂性)。其中,Volume不但指数据的数量巨大,而且当数字转换为信号时能够完整的被保存。Variety为我们在海量数据中把看似无用的信息转变为有用的信息提供可能。Velocity能够加速数据交换,更快地满足客户实时性需求。Veracity是大数据应用的重要前提,数据分析应该基于准确的基础数据才能做出有意义的决定。Value是指在海量的数据中只有极少量的数据的有价值,我们所做的是利用云计算、智能化等技术平台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促成正确的决策和行动。Complexity指的是数据结构的复杂,大数据中有95%的数据属于非结构化数据,实时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是大数据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大数据的容量大和复杂性的特征使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面临严峻的挑战,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势在必行。

二、旅游大数据

旅游大数据是智慧旅游的“智慧之源”,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和技术,有效收集整合旅游监管数据、移动运营商数据、旅游行业数据,实现对游客信息进行多维度的精准分析和有效预测,让数据自己“说话”。目前信息孤岛问题制约着旅游大数据的应用,我国具有大量的旅游网站,由于体制和利益因素的影响,这些数据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共享和应用,信息孤岛导致数据利用效率抵下、信息资源大量冗余等问题。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一方面要着力构建旅游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研究制定旅游行业数据库和元数据库的内容标准,制定旅游行业数据分级规范和旅游数据分类规范,进行数据采集、编目、分级,实现旅游数据分类归档、授权应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解决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问题;利用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数据分析系统,发挥数据综合服务和应用效能,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依托“网站集群”,形成“省―市(州)―县(区)”多级一体的旅游电子政务体系,实现信息的逐级报送、审核和,实现资源共享,解决信息孤岛。

三、旅游大数据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

1、面向企业的应用

在旅游供应链中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六类供应商,在智慧旅游中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的主要有酒店、航空公司、旅行社和景区等住、行、游三类供应商。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大数据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内部的运营监管;另一方面是面向游客进行营销宣传,企业与主要的搜索引擎和旅游电子运营商合作,对游客大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挖掘,掌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为制定旅游营销策略提供依据。目前很多平台型旅游企业(携程、艺龙、去哪儿、蚂蜂窝等)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开发自己的产品体系,为更好地实现与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产品供应商服务的拼配与对接。他们具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提取旅游攻略引擎中的用户信息,提取酒店、购物、拍照、点评等关键信息后,进行系统化的分类整理,经过人工分析和编辑后形成旅游攻略和调查报告,为旅游产品供应商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研发和营销策略。例如,国内知名自助游网站蚂蜂窝与酒店合作开启反向预订模式,大大提高了酒店的销售量;Hopper旅游网站利用大数据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景点推荐。因此,大数据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向旅游企业以全新的方式销售旅游产品。

2、面向政府的应用

在大数据当道的时代,数据就是资本,政府运用大数据不仅能够实现旅游行业管理的宏观调控,而且能够掌握公共服务的主动权。对于政府自身而言,要全面提高电子政务水平,构建电子政务集群体系;加强与交通、气象、海关、公安等部门的横向合作,同时将互联网旅游企业、典型的旅游投资、散客消费等纳入到统计系统中,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建立旅游大数据交换平台,形成数据互换和共享机制。对于企业而言,政府要提高宏观引导能力,依据大数据监测平台及时准确有关旅游经济运行的数据信息,提高信息引导能力;依据大数据技术提高舆情监测和动态分析能力,创造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对于游客而言,政府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例如,开发旅游公共服务应用APP,向游客及时推送交通、天气、签证等信息,为旅游提供指引;加强对旅游景区等场所的公共WIFI服务设施的建设,通过免费WIFI可以获取游客的相关信息,推送旅游APP;依据大数据技术提高旅游呼叫中心的工作效率,不仅能够高效处理游客投诉,抚慰游客情绪,而且能够实现事故预警,应急处置,有利于保留景区口碑和景区的长远发展。

3、面向游客的应用

游客是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是实现智慧旅游的核心价值。广大游客在智慧旅游中的消费信息是在旅游大数据中需要挖掘的重要内容,依托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制定出更加适合游客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大数据产生于游客,又服务于游客。当我们想到一个陌生的景区旅游时,在出游前,第一,在搜索引擎收集出行的信息,体验虚拟旅游;第二,确定旅游目的地,下载APP;第三,下单订购门票或实时支付。出游中,第一,手机接收二维码;第二,利用智能交通规划路线;第三,刷二维码进入景区;第四,APP增强现实,语音导览;第五,遭遇紧急突发事件求助;第六,查周边吃住行购,刷二维码完成消费。出游后,第一,景区游玩,分享心情;第二,点评分享旅游经验。在整个游客自助智慧旅游流程中,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刺激旅游消费,智慧旅游系统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深化,做到旅游景区立体化和形象化,游客在手机上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景区的真实特征,提高游客的出游欲望;依据大数据技术,为游客制定出行路线的同时能够评估出行费用,方便游客出行;完善景区APP终端,除了为游客提供景区信息外,还要提供一键呼救、游客位置信息、轨迹信息等多种服务,充分保证游客的安全利益。

四、结语

目前大数据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多体现在在线旅游企业对大数据的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数据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加,旅游行业对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方面关注度日益提升,本文阐述了大数据发展的背景、大数据特征以及大数据的关键技术,并结合旅游业的特点,阐明了旅游大数据的内涵、旅游大数据的主要任务,重点从旅游供应链的视角分析了大数据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目前,对于大数据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融合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促进智慧旅游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大数据,为大数据的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3)04-0117-07

一、问题与背景

《父母离婚孩子易患湿疹》《父母离异,孩子得了多动症,谁之过!》《父母离异致孩子心理失衡 单亲家庭子女差生多》《调查显示:离异家庭孩子数学成绩和社交能力差》《离婚家庭易致孩子性格缺陷交往能力减弱》……这是一些我们从报纸、网络、广播、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中读到的信息。其主体声音是父母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损害孩子学习能力等,总之,父母离异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极其严重。媒体的大声疾呼可能引起社会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高度关注,敦促政府、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施予援手,更要警醒为人父母者保护婚姻,关爱孩子。应该说媒体的初衷是善良的,动机是积极的,但是结果一定好吗?

多病、厌学、低能、缺陷、偏差、问题等字眼撞击着我们的神经,这就是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媒体形象吗?这样的媒体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当社会以这样的刻板印象看待与解读离异家庭青少年时,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理性、深刻的思考与探讨。

二、文献回顾

围绕着离异家庭青少年问题国内研究基本形成了两大关注点:一是父母离异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的影响,二是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们在呈现、梳理、解释、分析上述两个关注点的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三派观点:“家庭残缺论”、“家庭冲突论”和“有限影响说”。

“家庭残缺论”认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一个保障机制,即家庭结构的完整。父母在家庭中扮演角色各不相同,对青少年有重要的意义。拥有双亲抚爱、健全家庭的青少年更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反之,父母离异导致的家庭破碎,对青少年而言是一种家庭结构的残缺,将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叶文振、徐安琪:《父母离婚与子女福利——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学术启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循着这一研究路径,众多研究着力凸显父母离异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的消极影响,验证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相关性等。④韩晓燕、魏雁滨:《离婚家庭青少年研究——一个独特个案的反思》,《青年研究》2004年第7期。研究者大多使用定量研究法,采用引进或自编量表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并将其与完整家庭的青少年进行比较,父母离异——家庭残缺——孩子出现问题是最为常见的线性解释。“家庭残缺论”的内在理论基础是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决定功能,结构残损必然导致功能损伤是其基本倾向。近年来,这一倾向受到了一些挑战,有研究发现,结构损伤并不必然导致功能缺失,父母离异反而激发了孩子的成长潜力,这样的案例也不少见。

“家庭冲突论”认为,与家庭结构破碎相比,离异家庭青少年产生问题更多归因于离婚前的父母冲突。父母之间的敌意和对抗导致家庭关系恶化,使孩子经历紧张、痛苦和不安全感。青少年长期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与打骂中,即便在离婚后,父母间还互相指责、埋怨甚至推卸责任,最严重的是把子女当作要挟对方、控制对方的筹码,将婚姻冲突的恶果转嫁于孩子,导致孩子长时间生活在父母冲突的阴影中,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蔡志海的调查研究显示:“37%的孩子在父母离婚五年后仍非常的郁闷和沮丧,在他们中间发现了许多越轨行为,如吸毒、偷窃、滥交和酗酒等。家庭结构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甚至比贫困等因素的影响更大。”蔡志海:《父亲缺位与青少年犯罪的因果关系》,《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2期。这一观点强调父母冲突及其“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严重干扰,父母之间的“拉锯战”、“持久战”使孩子左右为难,不得安宁,倍感烦恼,这是最大的负面影响。

“有限影响说”是相对较新的观点。徐安琪等研究者不完全同意“家庭残缺论”、“家庭冲突论”的观点,认为父母离婚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般严重。透过千余名中小学老师的视角评估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最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并非离异事件本身对孩子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是父母离婚后对孩子是否尽职最具解释力。④该研究力图消除以往把夫妻伦常与国家社稷相关联的思维定势以及将单亲家庭子女等同于问题儿童的刻板印象,认为“以往的研究着力于推论或验证离婚的负面效应及其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许多学者及一些传媒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偏颇思路与夸张渲染,强化了受众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消极、否定评价,乃至影响到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法律的修改,离异家庭的子女也因此受株连而遭遇不公正待遇”。徐安琪:《父母离婚与子女犯罪关系的学术拨正》,《青年研究》2001年第9期。徐安琪、叶文振2001年开展的对上海50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及其家长、班主任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破裂虽对学龄子女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消极影响,但其负效应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不少孩子在家庭变故的挫折经历中成长、成熟。徐安琪:《问题儿童?缺陷儿童?异常儿童?——千余名教师视角中的父母离异学生》,《青年研究》2002年第3期。还有学者认为父母离婚对青少年子女具有部分积极意义,“离婚家庭使孩子摆脱了离婚前的纷扰状态,为青少年带来了和平的成长环境,这为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王世军:《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学海》2002年第4期。离异家庭的青少年自立愿望得到加强,与单亲父母之间增进了情感交流,而且部分子女在父母离异后生活技能提高。王金云:《我国特殊结构家庭子女问题研究综述》,《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9年第1期。

持“有限影响说”观点的研究者指出了媒体报道离异家庭青少年时的偏颇思路与夸张渲染,导致了社会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消极认知与否定评价。但此类报道的视角、数量、性质、影响究竟如何,相关梳理很少,更缺乏对这种媒体偏见的深刻分析,这正是本文力图推进的地方。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设计

1基本思路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研究法,收集整理2002-2012十年间大众媒介中关于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报道,进行筛选分类,呈现新闻报道中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形象及主要表现。在对新闻报道整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篇章,对其报道的方式、内容和推断逻辑作深入解读,以考察新闻媒介评价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思维逻辑与推理机制,揭示媒介报道方式与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

2研究设计

(1)限定条件搜索新闻报道。大规模搜索统计之前,我们进行了预先的探索性搜索,结果表明:百度搜索所得到的结果与谷歌、新浪爱问等搜索系统所得的结果基本相似。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与媒体资料的代表性,本研究分析样本全部取自百度新闻搜索系统。笔者对搜索条件进行了设定。首先是新闻报道横亘时长,选取2002-2012十年间的媒体报道。其次是查询关键词位置,选取离异家庭青少年、离异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等关键词,在百度搜索查询关键词位置设定在“新闻标题”中搜索,结果显示5279篇新闻,实际打开阅读的报道是1034篇。

(2)筛选新闻确定研究样本。在搜索到的1034篇新闻中,存在较多与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不符或重复篇章。经过筛选与剔除符合要求的报道有316篇,作为本研究的最终样本。

(3)整理分析设定研究编码。根据研究目标,我们设立了6个内容分析变量,作为对新闻样本进行编码分析的线索,6个变量及取值分别为:

变量一,新闻来源。取值分为:网络与报纸。

变量二,新闻来源媒体的性质。取值分为:主流和一般。主流媒体指中央媒体、各省、市党委机关报及相应网站,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等;其他则是一般媒体。

变量三,新闻来源媒体的级别,取值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

变量四,新闻标题中体现的评价。取值分为:正向、负向、中性。判断依据主要根据标题出现的关键概念及基本倾向与社会主流价值判断的契合程度。例如“坚强”、“独立有主见”、“体谅父母”等为正向评价;“心理障碍”、“自私冷漠”、“违法犯罪率高”等为负向评价;“需要被关爱”等为中性评价。

变量五,新闻内容中表明的评价。解读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提炼出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评价。取值分为:正向、负向、中性。

变量六,新闻动态分析。分析2002-2012十年间的新闻动态,从中发现相应特征,并对与之相关的关键事件进行分析描述。

(4)深入解读呈现媒体形象。为了提炼媒介中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形象及表现,我们对316篇新闻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其一是计词法,对报道文章中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其二是概念组分析,将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关键词分成群组,设定为理论假设的相关变量,作为深度分析的依据与支撑。

四、媒体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

笔者对研究样本中的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进行统计,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总体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新闻标题和新闻内容所体现的媒体评价

新闻标题新闻内容媒体评价频数百分比频数百分比正向评价185.7226.9中性评价4615.1247.5负向评价25279.227285.5合计316100.0316100.0

表1的统计表明,无论是新闻标题还是新闻内容,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负向描述都占绝大部分,比例在75%-85%之间,媒体中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基本形象为负面。究竟有哪些负面形象?具体表现如何?呈现如下:

1受害者

新闻报道叙述中,父母离婚对青少年意味着“心灵的创伤”、“不散的阴霾”、“挥之不去的阴影”,离异家庭青少年普遍很“受伤”。

(1)生理健康受损。此类新闻报道大多引用国外相关调查研究数据,证明青少年在父母离异后有身体健康受损的风险。他们在生活中往往不健康饮食、缺乏锻炼,容易过早发生、滥用及酗酒,罹患中风、多动症、过敏性皮肤病等病症及死亡的几率较一般家庭成长的青少年更高。

(2)学业表现受害。新闻报道认为离异家庭子女更容易出现学业受损,在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不良。首先是学习成绩差。经历父母离异的青少年,学习成绩退步较为明显,差生较多。令人好奇的是出自父母离异家庭的青少年最常见的是数学成绩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人员金贤植称离婚对孩子的数学成绩影响最显著,离异家庭孩子的数学成绩比同班同学要差。《离异家庭子女数学差》,中国日报网站,2011年6月4日。其次是学习能力弱。报道称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能力较弱,存在更多的学习障碍。单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学习能力比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弱一些,存在更多的学习障碍。《单亲家庭孩子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人民网,2008年9月9日。离异家庭子女遭遇父母争吵不休、糟糕的心情、生活不稳定等因素,会严重影响他们的阅读、理解、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调查显示:离异家庭孩子数学成绩和社交能力差》,《长春晚报》2011年7月15日。再次是学习兴趣低。报道称离异家庭子女学习兴趣降低,“不爱学习”、“厌学情绪重”、“逃避学习,沉溺网络”。最后是退学率较高。有媒体引述丹麦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如何,父母离异的孩子比与父母同住的孩子更容易退学。在父母离异的孩子中,306%的人经过9年义务制教育后退学;而在与父母同住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138%。《父母离异的孩子更容易退学》,青岛新闻网,2005年3月22日。

(3)心理情感受伤。新闻报道认为,经历父母离婚的青少年心理笼罩着一层阴影,无论在心理层面还是情感层面都蒙受着巨大的创伤。“像根草”——被忽视、被遗弃感。有媒体渲染称,父母离异青少年的身世凄楚可怜,心灵遭受创伤,“像根草”一样被家长忽视,感觉自己是多余的,被人遗弃感滋生。“玻璃球”——心理脆弱,不堪一击。离异家庭的孩子被媒体描述成“玻璃球”,心理脆弱,不堪一击,经历父母离异后往往心理失衡,自我调节及适应能力差,轻者产生心理偏差,重者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心理扭曲。“含羞草”——过度自我保护。媒体描述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因为害怕受到伤害,像含羞草一般稍有风吹草动就闭合,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防御机制极为敏感。这些孩子往往自尊心很强,不想让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他的单亲身份,更不需要大家的怜悯,他们会把大家的同情看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侮辱。《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突出问题和对策》,中国妇女网,2011年5月5日。

(4)成长发展受阻。我们在新闻样本中找出表征成长发展层面的关键词,并对它们在文中的出现频次作了相应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2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媒介塑造的离异家庭青少年在情绪、性格、人际交往等社会性发展层面存在重重阻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负面情绪严重。通观316条新闻,描述离异家庭子女负面情绪的字眼比比皆是。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痛苦、孤独、仇恨和焦虑。此外还有悲伤、烦躁、自责、恐惧等,严重干扰了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性格缺陷明显。离异家庭青少年性格表现出内向自卑、多疑偏激、自私冷漠、任性叛逆、固执逆反等特征。其中自卑在新闻样本中出现的次数最多,为139次。很多新闻报道引用“研究结果”、“专家观点”支撑此结论。人际交往偏差。报道认为,离异家庭子女在社会生活中承受着巨大压力,外人异样的眼光、同情与嘲笑,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内向,人际交往受到限制。不仅如此,来自离异家庭的青少年还常常自我封闭,自我保护机制突出,表现出较高的防备心,甚至影响到他们成年阶段的恋爱与婚姻。许多单亲家庭发生变故时,恰恰是在子女的青少年时期,他们有着比同年龄孩子更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对环境的怨愤感。这些情感易导致他们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与同伴结成友谊关系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帮助,这些不良情感会逐步积累起来,导致心理上的交往障碍。《教师坦言单亲孩子五大“欠缺”》,新华网,2004年3月31日。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后来发生非婚生育和遭遇离婚的可能性高于完整家庭的孩子。《中国高离婚率调查:6成少年犯来自离异家庭》,《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4月27日。

表2 离异家庭青少年新闻报道的关键词统计

成长发展层面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序情绪痛苦551仇恨502孤独483焦虑483消极424抑郁405恐惧336暴躁277怨恨248悲伤159厌学159烦躁1210自责1011易怒612厌世313悲观214性格自卑1391敏感612孤僻543脆弱414内向335冷漠316自私287任性238自闭189叛逆1710多疑1411偏激1112固执513以自我为中心414人际交往缺乏安全感301仇视112敌对93不信任他人84攻击性55婚恋难36

2缺失者

新闻报道中,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缺失者”形象尤为显著。具体在以下四方面:

(1)家庭关爱缺乏。大量的新闻标题折射出离异家庭青少年缺乏关爱。如《缺爱的羔羊易迷途:六成工读生来自残缺家庭》《父母离异缺乏关爱害他一生,青少年犯罪家庭原因占七成》《离异家庭缺关爱 少女盗窃入班房》。大众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报道,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叙事逻辑:父母离异——缺乏关爱——出现偏差,导致犯罪。

(2)家庭教育缺位。媒体认为,社会文化对人的性别角色有一定的要求,健全的家庭教育是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天然结合,没有父亲的男孩或没有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缺少非抚养方父母的教育与陪伴,单亲父母的教养方式容易出现偏差,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极为不利。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与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有直接的关系。夫妻离异,家庭结构变得不完整,势必会使家庭教育的功能出现缺损。《为离异家庭子女疗伤,学校能做什么》,《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08年6月29日。

(3)家庭功能缺损。结构功能论主张,完整的家庭由父亲和母亲共同组成,父母双亲在孩子的健康成长中缺一不可。媒介遵循传统的家庭功能论,认为家庭功能依赖家庭结构存在,家庭结构的瓦解,家庭功能必然随之丧失。在离异家庭中,孩子由于失去了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的关爱与呵护,稳定与安全的基本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因此在情绪和性格的发展上,极易出现各种问题与障碍。《单亲家庭的孩子能力更强》,《每日新报》(天津)2011年4月14日。

(4)家庭关系失调。基本的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夫妻离异,婚姻关系的解除意味着夫妻关系解散,伴随而来的是家庭关系的失调。媒体认为,父母离异之所以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根本原因是由于家庭结构破裂导致家庭关系失调,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造成的。《离异家庭孩子的感情世界》,新华网宁夏频道,2009年9月13日。

3越轨者

新闻媒介建构的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第三个形象是“越轨者”,具体表现为:

(1)偏差行为多。根据对新闻样本的统计,离异家庭青少年存在较多偏差行为,出现频次较高的依次是网瘾、辍学、厌学、离家出走、拉帮结派、抽烟、喝酒与自杀等。

(2)犯罪率较高。新闻报道显示,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率高,主要的犯罪行为有偷盗抢劫、聚众斗殴、故意伤害与杀人、赌博、猥亵、纵火绑架、投毒吸毒贩毒等。越来越多的恶性事件与单亲家庭子女联系在一起。与日俱增的“单亲”孩子,被视为青少年犯罪的“重点嫌疑”群体、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少年。《单亲子女被视为我国青少年犯罪“重点嫌疑”群体》,新华网,2004年3月31日。通过对新闻样本的分析,我们发现与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相关的新闻报道呈现动态趋势,一些典型案件与关键事件的出现导致新闻报道数量激增,对离异家庭青少年负面刻板印象的夸大与渲染力度也随之加重。例如,2002年1月29日、2月5日和23日,22岁的清华大学机电系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先后用硫酸泼伤了5只熊。事件曝光后引起极大社会反响,犯罪嫌疑人刘海洋离异家庭的背景与清华大学学子身份引发社会极大关注。又如,2008年7月1日,杨佳携带尖刀等作案工具闯入上海闸北公安分局机关大楼,持刀捅刺、砍击楼内数名公安民警及保安人员,杀死6名民警。媒体报道称杨佳的父母早年离异致使其性格孤僻是其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

五、总结与讨论

1主要结论

通过对媒体新闻报道的系统解读与内容分析,不难发现大众媒介中离异家庭青少年主要呈现为一种负面形象,受害者、缺失者、越轨者成为三个高频使用、集中表述、反复出现、典型报道的“标签词语”。诚如我们在上文中展示的,3/4的媒体新闻、报道文章普遍采用这三个“标签”描写与建构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形象。事实确实如此吗?离异家庭青少年有如此多的问题吗?优秀、正常的离异家庭青少年这般稀少吗?都是我们不得不发出的疑问。

基于日常经验和生活观察,我们认为“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媒体形象”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即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的建构带有偏见。我们强烈感到,上文中呈现的媒体对离异家庭青少年形象的叙述与解释是不全面的,口径与视角有所偏颇,逻辑与推理不够严谨,行文与标准有待纠正。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频繁,社会转型的加速,离婚率攀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离婚率升高,伴随而生的就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出现。如何看待离异家庭青少年?如何叙述离异家庭青少年?如何解释离异家庭青少年?从而反映和影响社会受众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与爱护,这是我们做出以下纠正的初衷所在。

2若干问题的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新闻报道不是学术研究,本文试图予以纠正的重点不是对其阐述观点与研究方法的探讨,而是对媒体新闻报道所采用的观念视角、叙事方式和推断逻辑进行反思与省察,以期达到纠正的目的。

(1)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习惯

媒体为了吸引公众眼球,对父母离异的负面影响进行夸大与渲染,给离异家庭青少年贴上负面标签,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将离异家庭青少年等同于“问题青少年”、“缺陷青少年”。使人们谈及离异家庭青少年,不自觉地就会想起“心理缺陷”、“偏差行为”。旧观念一旦形成便会自我强化,掌握舆论导向的媒体如此建构强化了受众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消极评价、负面印象,容易导致社会大众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误读与偏见日益加深。

(2)摆脱以偏概全的推理逻辑

由于新闻采集常常只限于能使事件突出的事实,因而选取的事实常常是片面、典型和特殊的。媒体在解读离异家庭青少年时也是如此,通过选取一些极端个案、典型案例,由此推而广之,从个别推论到整体,从特殊延伸到普遍,解读逻辑上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如个别离异家庭青少年产生偏差行为,则判断“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率高达40%以上”。实际上,在此类新闻报道的特定事实与所得出的普遍性结论之间,往往不能建立起合乎逻辑的联系。

(3)警惕观点先行的新闻习气

通过分析316篇新闻样本,我们发现媒体主要遵循的是观点先行的验证逻辑,即报道离异家庭青少年时,首先认为父母离异势必造成青少年“受伤”、“缺失”甚至“越轨”,再以此寻找相应的事实依据佐证先前观点,验证所持结论。大众媒介对离异家庭青少年的评价、分析与结论通常依赖于传统、常识、经验和权威,而不是源自实际调查。这种观点先行的验证逻辑是导致公众对离异家庭青少年产生误读与偏见的病穴。

(4)兼顾双向本位的新闻立场

传统的社会本位论强调婚姻当事人的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离婚不仅影响个人名声和职业前程,还会被视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新闻媒体站在社会管理、社会控制、社会监督的立场上,表现出强烈的治理动机。社会是个体的集合,脱离了个体的社会就成为虚无飘渺的空洞。表现个体生命的鲜活与灵动,倾听个体内心的真实与渴望,传达普通大众的声音与表白,也是新闻媒体的责任与义务。

(5)淡化家庭本位的文化惯性

篇10

出版的内核与边界,以及数字化的福音与压力都比较复杂。

首先,出版的内核与边界其实是对其功能、作用与业务边界的细化与描述。由于新兴技术的发展,网络、终端、渠道成为黏连用户的必要方式,同时它们也在突破原有出版的提供方式和产品形态。原有单一性文本在读图时代受到冲击,文本持续性阅读受到多媒体化呈现和新结构方式的影响。原有的二维阅读体验不断被赋予更加多元的层次,甚至包括第三维度的幻觉,这使得交互体验、复合符号运用显得更为迫切。段篇章式的自然文本结构被网络、渠道和终端切割而变得分化,新的阅读选择方式使得出版内容需要按关联意义、增值意义以及复合吸引等角度重新结构化。产业边界融合与模糊带来了其他产业链主体对出版主业的强势渗透,一方面,竞争更为激烈;另一方面,斜向扩张加剧了出版业对“出版本质”的疑惑与出版话语权的博弈。出版功能与传播功能的模糊导致出版从业者流失部分权力。在新技术条件下,谁来决定出版内容和如何出版的权力,部分分流给了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和传播者的身份正在合一,这对出版功能和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选择成本更高的内容以及整合需求更大的内容,出版从业者仍有较大操作空间,但消费者行为对内容的影响却越来越难以忽视。

其次是数字化带来的福音与压力。技术的更迭与代谢改变了内容的生成与结构方式,进而形成了新型的竞争格局。当下国内出版业对数字化的焦虑,一方面源于产业发展的压力,一方面源于思维层面的不确定性。所有内容是否都适合数字化、版权如何分割、研究性问题和法律性问题等都成为操作层面的困扰。因此,数字化转型需要多维主体的推进以及法律法规环节的健全,才可能减少损耗的不确定性和开发者的疑虑。

二、数字出版概念的动态分析

以往我们遇到一些与数字出版相关的概念,包括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数字期刊、手机出版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理解数字出版概念的脉络层次,即技术推演导致的技术标签化、网络化、流程化与目的化。

1.技术标签化

数字出版最初的概念界定离不开其技术核心――计算机技术和二进制。某种程度上说,数字出版是计算机运算技术、操作技术、存储技术与出版领域发生关联的产物,可追溯到应用于印前编辑出版环节。①因此,按照编码发展流程,模拟电子化和数字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关联,进而派生出电子出版和数字出版概念。艾尤阿米仁认为,数字出版是两个传统概念的结合,即数字化和电子出版。②

2.网络化

数字出版界定的网络化实际上侧重于网络传输以及复制、发行在互联网层面的合流。只不过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范畴宽窄不一的概念体系。

一种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认为数字出版等同于网络出版,二者是同义关系。如,数字出版是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基于网络的出版和发行方式。③这种概念更多侧重于网络传输与应用对出版领域的影响。

另一种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认为数字出版包含网络出版,二者是包含关系。如,随着封装型载体被认定为过渡产品,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内涵外延较为接近,网络出版不包括印前部分,④也不包括封装型电子或数字出版物。

3.流程化

在数字出版界定过程中,人们越来越从技术、传输重心和成果角度向全流程层面拓展,这反映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纵深态势。以流程化为核心的数字出版概念,强调使用二进制对出版流程产生阶段性或全局性影响,涵盖原创作品数字化、编辑加工数字化、印刷复制数字化、发行销售数字化和阅读消费数字化。⑤这种概念体系有利于全方位着眼数字化转型。

4.目的化

除了上述界定方式外,还有从技术实现、经济收益、文化效应并存的重复使用诉求等视角出发的界定方式,即以互联网作为传播渠道的出版形式,通过建立数据库实现重复使用目的。阎晓宏认为,应使用信息网络替代互联网,因为它还可包含局域网。⑥

三、数字出版概念的迷思

虽然上述概念界定均从各维度拓展了对数字出版的认知范畴,但数字化进程本身仍处于发展状态,需要用进化论的视角来审视它。

1.阶段性概念特征

当下的数字出版概念实际上是个阶段性概念,表面上看,其核心在于数字化进程,但其本质是打破原有二维出版时空环境与展现方式,成为三维时空压缩的展现方式。概念界定的重心也从印刷与发表扩展到复制传播与新技术存储层面,专业性编辑的“去中心化”与“重新中心化”现象明显。竞争性优势在产业融合与受众生产的双重作用下,不断稀释、消解或者转移。出版内容范畴也将信息、娱乐、服务、教育、模拟或现实社交融于一身。出版内容本身发生巨大变化,内容的边界和文本的界限打破了原来的认知传统,具有半开放性和互文性的内容会获得更大的附加价值。

数字化进程带来的变化涉及整个内容与管理系统的内部管理和经营活动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操作,外部供应链交易管理的数字化关联与印刷、发行机构以及终极用户的交易关系与模式正随着数字化权力的博弈而变化。对于传统出版企业来说,数字化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数字化的压力来自于功能定位选择和附加价值产生能力的提升要求,数字化机遇在于缩短与内容源和终极用户之间的渠道距离与层差,但这也恰恰容易陷入包括更多参与主体的用户的接近性博弈。因此,数字出版界定方式正在突破出版领域界限、产品形态界限、产业链地位边界界限,强调经营活动效力与效率的深度挖掘,并由原有单一性、封闭性固化内容产品形态,转向复合性、半开放性或全开放性流化内容产品与关系服务形态。由此,其生产与服务者主体必然更加多元,在流畅的产业链流动过程中,阶段性环节控制权力的大小决定了当下的竞争格局。需要注意的是,用户需求的短时吸引、阶段容忍和根本需求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决定了用户习惯的培养周期与企业盈利价值缔造周期的长短。

从近八年的数字出版产业统计以及规范性文件的数字出版物界定中可以发现,电子出版物在统计过程中并没有和数字出版物整合到一起;另一方面,数字出版内容包含互联网广告、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在线音乐、手机彩铃,这打破了原有出版内容的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可能是数字出版盈利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涵盖了多维度产品延伸与预期组合设想。其中,互联网广告是延续原有报刊产品呈现和网络化盈利模式的重要组成。在线音乐和手机彩铃则更多强调它们的网络性和终端性特点,有可能成为预期数字出版产品中的嵌入式组成部分,但其关联性确实较弱,并涉及不同著作权利的运营维护。作为未来数字出版产品序列开发的前端产品或后端产品,手机游戏和网络游戏则有可能成为版权运营深度开发的产物。

在内容生产过程中,专业内容生产主体承载较大压力,用户生产内容基数巨大,他们提供原创内容、信息或对原有内容的评价意见施加影响;而技术数据巨头可以利用数据搜索与挖掘技术甚至聚合软件冲击单一专业内容生产主体。

2.边界困惑――内容的再界定与重组

数字出版对原有出版内容的形式创新影响巨大,从而影响数字出版的用户定位与商业模式的选择。目前存在的概念问题是相关技术层出不穷,以介质或载体来描述数字出版永远会处于更新或代谢状态;“泛数字出版”和数字出版“狭窄化”观念同时存在。跨界融合产品的出现也必然会对原有管理方式、管理机构的权责和数字出版概念的界定提出挑战。

英国学者约翰・B.汤普森将内容定位为四个层面,再具体划分为八种形式。这几种不同形式在电子化、数字化技术作用的价值增值能力与速度方面具有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数据、信息、离散成果以及聚合知识是细碎的内容,它们组合成离散的片状数据或文本,能够被聚合成多种形式的集合体,并且在诸如可平衡性、可检索性和互文方面能增加实际价值。叙事体内容具有渐进累积特征,需要延续性时间完成阅读。持续性辩论和教学知识也具有渐进累积特征,但网络环境有途径来增加它们的价值。⑦

3.数字出版概念的两个层面与再认识

笔者对数字出版作出如下界定: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手段重塑传统出版形态并萌生新形态,导致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化,运用计算机存储、运算、网络传输和智能输出呈现等技术手段重组数据、信息、知识和叙事内核的生产方式、形式和盈利方式的活动范畴。由此可派生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内容内核类别细分化与关联化。数字出版内容的细分化源于其内容类别的细分,按其选择性成本从低到高可分化为信息、叙事内核、知识、数据等四个层次。但是,数字出版内容价值的挖掘,不简单表现为单个层次的开发,还包括内容之间的关联开发。内容的范围会跳出单一生产者范畴,与广义的其他文本产生互文性组合增值和捆绑营销价值。

第二个层面是数字出版的前端作业层被压缩,后端作业层却被延伸,二者形成了一个新型开放循环通路。因此,内容产品与消费者产生关联后,仍有后续工作需要开展,后端作业层包括更多内容的营销反馈、互动评估与价值重塑,再反向回到前端产品开发层进行新产品开发。虽然,理想模型是要延伸后端链条,但人力、财力如何分配,以及工作成果的反向应用开发程度、经验积累则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述对数字出版概念的再认识是从两个基本问题入手,推导到进化论的思考方式,重新审视内容的边界,认为其归根结底要体现在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突点设计上,最后必然是多节点占领与合作的结果。这种再认识对数字出版企业的意义在于,数字出版企业需要从内容价值与版权附加值角度进行再挖掘,从屏战略、网战略、终端战略等角度探寻自身数字化利益的最大化节点。

(侯欣洁,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博士后)

*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14BXW016)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林穗芳.电子编辑和电子出版物概念、起源和早期发展[J].出版科学,2005, (3).转引自张立.数字出版的若干问题讨论[J].出版发行研究,2005, (7):14.

②④徐丽芳.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J].出版发行研究,2005,(7):7,8.

③ 书生之家.数字出版,引发书业革命[J].中国电子与网络出版,2003,(4):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