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外阅读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虽然新课标出台已有好几年了,但依据笔者对所在学校各年级学生的观察和调查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兴趣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对考试知识的学习,不支持和鼓励学生花费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压抑了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造成其课外阅读兴趣的缺失。
2 阅读习惯不良
很多学生阅读没有计划,很多时候都是走马观花,泛泛而读,缺少深入地理解和整体的把握。这样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使阅读效率不高。同时,很多学生阅读都没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据调查显示,65%的学生对课外读物只是粗略看一遍,不懂得精读和范读,更不去作读书笔记。
3 阅读资源匮乏
在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学校经费紧缺,图书的种类和数量还十分有限,图书添置和更新跟不上学生阅读的需求,并且目前在学校图书室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好书也不多。另外,由于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很多家长没有多余的钱来为自己的孩子购买课外读物。
二、加强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为改变现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实际,并结合自身的实践,笔者在此提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
1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的要求之一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所以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为克服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具体指导。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方法最主要的有浏览、略读、选读、速读、跳读和精读等,要使学生懂得在有限的时间里采用最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成功的阅读不仅使精湛的语言文字大放异彩,而且它们装载的思想、智慧、高尚纯真的感情会随着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中,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2)要培养学生做阅读笔记的习惯。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鼓励学生养成在阅读时勤于动笔的习惯。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和思维的碰撞,往往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而这些东西的出现常常是混乱、短暂和零碎的。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要随时记录下课外阅读中瞬间产生的“智慧的火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和妙句等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
2 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制订计划,统筹安排。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随意性强。进行课外阅读必须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结合课堂教学,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重点做到时间落实,列入课程表,雷打不动。还应把课外阅读计划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和作文配合,统筹安排。
一、中职生阅读时间分析
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学生的课外时间分配中,玩手机的比重最大,占到了43%;课外阅读和复习,分别占25%和21%。一天中,从不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占11%;课外阅读时间在0.5~1小时的同学占67%。这表明,学生的课余时间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多用来玩游戏、看视频和社交聊天,能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少之又少。
这种情况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笔者在课堂上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在书本的遮掩之下偷偷玩手机,甚至走到他们身边,他们仍然津津有味地看着,全然没有注意到教室内的变化。这在当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尽管教学管理部门出台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处罚措施,但实际效果却收效甚微。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虚拟的网络中,导致阅读时间不断缩短。
二、中职生课外阅读动机分析
分析调查数据发现,学生阅读的最大动机是娱乐消遣,占51%;兴趣和为了完成任务,分别占23%和21%;为了主动获取知识而进行阅读的同学仅占5%。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收获调查,我们发现,为调整情绪而进行的阅读所占比重最大,占64%;阅读之后,认为扩大了知识面的占16%,获得启迪的占18%,提高了写作水平的仅占2%。通过对两组数据分析,我们认为,中职学生阅读的动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娱乐消遣类阅读比重较大,尽管阅读本身就具备消遣性,但大量低层次的阅读,实际上会给学生带来伤害,也与我们开展课外阅读的初衷背道而驰。
学生课外阅读动机是多样的、复杂的,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停留在娱乐消遣中,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人生的重大意义。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课外阅读往往是为了打发时间。中学有升学压力,为了照顾其他参加中考的学生,在教育管理上,教师往往对这些所谓的“后进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少必要的关注,任其随波逐流。这种管理模式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自发性、盲目性的阅读居多,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真正的课外阅读是对课内知识的有益补充,是形成独立思考,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这些在中职生身上还没有明显体现。
三、中职生课外阅读文本选择分析
通过对课外阅读的文本选择分析,我们发现,武侠、玄幻、言情类小说占34%;网络流行作品占31%。这两项加起来占阅读文本选择的60%以上,而经典名著仅占7%。以上数据表明,学生阅读的文本选择存在多元化倾向,文本选择多种多样,但占主流的还是与学生年龄段相应的青春文学、网络文学。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对网络尤其偏爱。娱乐消遣类书籍的大量出现,正是浅阅读、快餐文化的具体体现。经典名著之所以鲜有人问津,一方面受社会风气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追求叛逆、反抗经典的个性写照。
四、中职生课外阅读方法分析
目前针对封闭性的阅读教学,通常需要开展开放型的课外阅读模式,并着重学生情感方面的熏陶教育,通过积极开拓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批判思想,让学生段炼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目前高中的语文教材,在每册均配备课外阅读读本,这就使得课外阅读呈现出有章可循的趋势,更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及精力。但课外读物究竟如何应用,而教师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使用课外读物,已经成为了师生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课外阅读现状
针对语文的学习,最首要的任务系在课内对教科书学习。而课时往往有限,文章数量也不能多,仅凭教科书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往往效果不佳。所以,就必须加强学生课外的阅读,从而扩大视野,使积累不断增加。
1、教师
多数人认为,课外阅读不仅加重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还扰乱了原有的教学模式。由于语文教材规定安排的课文较多,但课时往往有限,目前的考试以及教材本身均不具有直接的联系。此外教学任务客观存在的压力,均要求教师不仅需讲深及讲透新教材,还需要大量时间进行正常的备课。为针对课外读物,部分教师也仅在口头上进行布置,让学生回家阅读。教师这种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也迅速的感染了学生。
2、学生
于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多数教师没有剩余时间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此外课外读物中绝大多数文章的篇幅较长,并且阅读的难度也较大,而学生也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甚至有学生将课外读物放弃。在开学初,学生还尚能随手拿来翻阅,而随后往往束之高阁,未能起到帮助作用。同时高中课程负担较重,而且题海战术的强压之下,想要学抽出时间去阅读,也确实有一定难度,相较之下,学生更愿意将时间付诸于繁重的课堂学习任务上。
二、对策
课外读物不仅利于培养目前日益注重的人文精神,更能够提高大多数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鉴赏能力,因此需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关注。
1、更新观念
由于教育观念的普遍更新系教育奇葩能够竞放的关键条件,目前全国已经推广使用新版的高中教材。而新教材中则以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和学生个性及特长的充分发挥为宗旨,于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着重做了如下三大改革:第一是对阅读与写作以及口语交际进行分编;第二是摒弃冗杂的记叙与繁琐的说明,以及不必要的议论;第三是在编撰教科书的同时,再安排与之配套的课外读物,而笔者认为,其中第三项才是改革,才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恰恰是第三项,冲击了教师的思想,更对目前教学体系中语文教育有着深远意义,其力度均远远超过了第一二项。换而言之,此次语文教改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在更深层面上来看,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而从执行角度来看,就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充分的利用好配套的课外读物。而充分认识到语文课外读物所具有的重要性,也是衡量一名教师能否转变其教学观念的重要指标。目前语文教科书中教学任务已经充斥法定教学的时间情况下,能否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学习,也绝不单单是教师工作态度以及教学方法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看待语文教学思想转变重要性的问题。学校施加的压力,导致没有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的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而此类“无用功”。也更多束缚着学生的于都兴趣,引起学生缺乏阅读与积累。
2、创新考试形式
目前考试形式的大胆创新,也系教育主干不断趋于强劲最根本的动因。题型繁多,题目偏难,思想僵化的考试形式,也只能导致应试教育的剧烈活动,却永远不可能为素质教育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而素质教育必然需对考试形式进行大胆的创新。其中,目前语文考试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对学生其语文能力进行着重考查,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口语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而且着重开展交际能力的训练。这样,考试形式的僵化也正在逐步的实现消除,而应用性以及创造性较强的考试形式也正逐步的出现。而这也正是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积极性的趋势。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尝试着将更多考点转移向学生创作与行文能力的考察上,例如谋生语言文字的运用题中,其第一题的找出错别字,就让考生大吃一惊,导致高中三年铁打不变的针对拼音进行的训练,均做了无用功;而第四题考的则是,鲁迅先生以秋瑾做为原型,所塑造出中志士形象的姓名以及其作品名,这让很多同学,特别是理科班同学都理不清头绪,在考后直均后悔未能进行拓展阅读。而现代高中生,也从此时确实意识到通过阅读对语文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这也为广大师生应对高考给予了启发。
3、阅读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课外阅读往往比较机械,这也是过度重视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多数教师想方设法将课文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灌输才觉得踏实。而素质教育则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都具有创造性思维。而阅读教学的开放性方式也正是基于培养此类创新型人才而设立的。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必须巧妙的对学生进行组织,方便展开讨论与质疑以及思辨,并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假设,运用多维分析法,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学生其语文的运用能力。就拿高一语文的课外读物为例,不仅摘录了同每个单元所讲读课文有紧密关联的文章,而且所选文章更具有针对性,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阅读,再以课上提问的方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学生不仅从中领悟到了文章的表现出的重要思想,同时还学到了实用的学习与预习方法。在对朱自清所写《荷塘月色》进行学习时,以课外读物中季羡林《清塘荷韵》进行对比学习,前者主要描述月夜静态,而力求展现出物境之美,将人间喜怒忧愁淡淡的弥漫于字里行间;其后者则表现荷花自无至有,由弱小至繁茂的一个成长动态,着重描绘莲荷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体现出作者行文所要表现的希望与欣慰。两位同样时文学大师,其文章风格却各有千秋。学生可在深入理解教学课文的同时,再带着愉悦的心情欣赏了课外阅读美文,不仅净化了心灵,更陶冶了情操。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阅读,才能使其鉴赏能力收到真正的训练及提高。
一、小锴的现状
小锴是我班上的一个男生,个子不高,但非常可爱、帅气,但在学习上却不尽人意。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干扰。上课时,窗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然后很难回到课堂上来。
1、依赖性强,不善于主好动思考。家庭作业非要在妈妈的陪伴下才能进行,碰到有点难度的,不愿意去思考,停止不前,妈妈提示一点写一点。在学校里,凡要求独立完成的作业,他要么是交“白卷”,要么瞎写几个字糊弄一下。
2、短时记忆强,不求理解,遗忘快。每次生字默写,他都默写得很好,一百分也是经常有的,我表扬他并问他怎么默写得那么好,他笑着告诉我:“妈妈昨天晚上都报给我默写过了。”可过了几天再默,他就比一般孩子错得多。而且在练习中,我发现他所学的词语不会应用,由此我知道他都是死记硬背的。
3、耐挫力不强,爱发脾气。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发现他身体稍有不适就会哭,有一次,牙疼,他哭了老半天,等到他妈来了才罢休。
二、追究其原因
每个孩子的今天都和他的昨天有关,到底什么原因造成小锴现在这个状况呢?通过和他家长的接触,发现原因如下:
1、家庭背景:妈妈没外嫁,爸爸倒插门,外公外婆极其溺爱,从小要啥有啥,想干嘛就干嘛。后来,父母感情不和,离异,父爱缺失。
2、营养不良:小时候很挑食,因为缺铁性贫血被误诊为多动症,吃了很多药。而且他喜欢喝饮料,平时基本上以饮料代替白开水。我们知道这些饮料都是会引起孩子病理性兴奋的东西。
3、家里环境凌乱、嘈杂:家里总有人打牌,你想让他学习,都很难安静下来;晚上家里人总要看电视,他一直受诱惑,做作业时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再加上家里的玩具太多,到处都有,他一会想玩这个一会想玩那个,过一会儿又想干点别的事,心根本就静不下来。
4、作息不规则:从小到大没有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今天这样,明天那样,随意性特别强。
三、操作及措施
与小锴三年的共同生活中,我们通过各种办法尝试着去改变他,但收效不是很大。如何有效地改变他,一直是我们的一大困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第6、19、96条,使我们豁然开朗。我们的团队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期望能影响小锴的学习生活。
1、通过阅读方法的训练集中他的注意力
我们利用全校学生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教给他阅读的方法。每次阅读前,创造安静的读书气氛;讲读关于本次阅读的内容,引起他的兴趣,集中他的注意力,然后我和他一起阅读。因为他的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我就让他坐在我身旁,我可以随时关注他。一开始我让他指读。因为指读是检测孩子注意力的良好手段,“指读”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意识和语法意识。指读时有“点指”到“滑指”,随着注意力的增强,再慢慢脱离手指,全靠眼睛来扫描。我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我相信,只要我能坚持这么去做,小锴的注意力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我要做用每天半个小时的累积,培养出他一生受用的好习惯。
2、有目的的选择阅读内容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小锴注意力很难集中,看见一大堆文字他就不愿意阅读,他一般看的课外书都是幼儿园小朋友看的图画书,因此他的阅读量是很小的。因为缺少深层次阅读思考的机会,他根本就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导致对学习也不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根据他的特点,挑一些书籍给他阅读。从他感兴趣的内容入手,由易到难。有些跟我们平时教学的内容直接联系,有些则是课本内容的拓展,扩大他的知识面。我相信,通过一定量的阅读,渐渐地会缩短教材与他的心理距离,从而激发他学习语文的兴趣。
3、开展阅读活动促进他主动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也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小锴是一个缺少主动思考的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经常死记硬背。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动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我坚持在小锴每天看书后,花五分钟的时间让他讲讲读书的收获。目的是促使他思考,他的思考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就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会越敏锐。
4、走近阅读欣赏陶冶他的情操
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小锴性格很不稳定,更要选择一些好书,通过阅读来陶冶他的情操。一些美丽的童话故事会让他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一些人物纪传会让他知道知道古代岳飞、杨家将等是怎样精忠报国的;现代的雷锋是怎样助人为乐的……,从而使他的思想和境界得到高尚人物的洗涤,也得到净化。说近一点,可以让他不会无缘无故大吵大闹,说远一点,可以为他树立远大的理想打下深厚的基础。
小锴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要根据这些措施坚持不懈地往前走。我相信阅读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能让小锴体会到超越自己的快乐。这样阅读就真的改变了他的现状,他也就踏入快乐学习的门槛了。
参考文献:
一、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实施建议
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及价值,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的价值曾作过这样的论断:“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教学目标与内容”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
1.当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充分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笔者从我镇几所小学校中、高年级选取3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镇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状况是:①阅读内容单一。大多数学生的书包里除了教科书,就是教辅类书籍和作文选,也有个别学生书包里装有一些漫画书。②阅读效果不佳。82%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处于娱乐性阅读、快餐式阅读、浅表性阅读的层面。69.4%的学生仅读过《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的少数篇目,没有人读过整册书籍;而对于长篇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仅通过影视途径有所了解,对于少儿版的《西游记》、《水浒传》,84.4%学生从未读过;对于《稻草人》、《宝葫芦的秘密》、《格列佛游记》、《童年》,92%的学生根本没有读过。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的课外阅读距《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尽人意。
2.关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反思
笔者通过与部分教师及学生家长座谈,认为导致当前阅读现状的原因有:①教育思想功利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度未能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众多老师的观念滞后,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其目光只局限在课本上,为考试而教,反复讲,反复练,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丧失了生机。另外,家长功利思想亦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试、升学,阅读故事、小说等“闲书”肯定会耽误孩子时间,影响孩子成绩。他们全然不懂得丰富的阅读对扩大孩子视野、塑造孩子心灵会起到多么重要的作用。②阅读引导不得力。家长只知道给孩子买作文选,学生也只认得教辅类书籍。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著、当今流行的风靡校园的一些名家小说,学生根本不去买或不去想法借阅。知道郑渊洁、杨红缨、曹文轩这些当今作家姓名的同学更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这是因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通过调查,发现日常教学中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能鼓励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并定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师仅占18%左右;多数教师很少指导或根本不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取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的态度。③阅读氛围未形成。由于受整体社会文化环境及家长文化程度的影响,农村成年人对读书不感兴趣,许多家长在闲暇之余,其休闲方式往往沉迷于看电视、打扑克、玩麻将上,这种行为给正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学生的吸引力渐渐地也被电视节目或电脑游戏紧紧牵引,课外读物无缘得到学生的青睐。④课外读物太匮乏。当前课外读物价格较贵,许多家长舍不得买。农村小经济条件的相对薄弱,图书室藏书较少而且陈旧,很少对学生开放,甚至从未开放过。这样也就不能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学生缺乏课外阅读资源。
三、改变当前阅读现状的对策
针对当前课外阅读不容乐观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语文教师应大力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走“大阅读教学”之路,引导小学生以书为友,努力使阅读成为小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加强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①借课文搭桥,向学生推介课外读物。如学习上《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课文,可鼓励学生去读一些民间故事;学习《伊索寓言》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伊索寓言集》、《克雷洛夫寓言集》等。关键是教师要抓住课文这个引子,打开相关链接,从而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②以故事会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都喜欢听故事,教师可定期在班级里举行故事会,一人讲,大家听,轮流讲,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热情转移到读书上来;对于未讲完的故事,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笔者利用这种心理,每每给学生讲故事讲到精彩处便戛然而止,用“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③开展名著知识竞赛,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小学生好胜心强,读书竞赛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学习完《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可在班里开展《水浒传》知识竞赛活动,设必答题、抢答题,分小组进行。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必然要会乐此不疲地去阅读名著,查阅资料。
2.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传授。学生不仅要爱读课外书,而且要会读课外书——这有赖于教师的精心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或书籍,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筛选等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初读感知,然后精读鉴赏,最后评议摘录。还要辅导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c)-0200-01
高职校要全面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系统分析图书馆如何为学生提供各种图书信息资料,更好地提供优质服务,以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2011年,本校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校2009~2011高职学生245名,其中2009级85名,2010级80名,2011级80名。所学专业,护理155名,药学30名,药品经营与管理15名;眼视光技术15名,卫生信息管理15名,康复治疗技术15名。
1.2 方法
(1)问卷调查。随机发放问卷调查表245份,回收245份,有效问卷245份。问卷调查内容有课外经常阅读的内容、阅读内容的主要来源、平常上网的目的、喜欢的阅读形式、课外阅读时间、课外阅读时长等。问卷调查表以多项选择题为主。
(2)个别访谈。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对学生采取个别访谈,了解课外阅读现状存在问题的可能原因。
2 结果
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结果见(表1)。
3 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高职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喜忧参半,有部分学生能通过读书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但多数学生在读书内容、读书方式的选择以及读书时间的分配等方面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3.1 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读书时长难以保证。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5.1%的学生能坚持每天阅读1~2小时,只有4.9%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2小时,而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小时的高达56.7%,更有3.3%的学生基本不阅读。通过访谈,了解其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所致。目前,学生不再满足校园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常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除此之外,校园中人际交往日益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使学生陶醉其间、乐此不疲,导致阅读时间大为减少。
(2)内容选择较为集中。调查结果显示,阅读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时事新闻类和小说类,分别占77.2%和68.5%,选择专业类、生活百科类、人文历史类分别占34.7%、37.1%、37.1%、25.7%。目前高职校学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高职校是茫然的、被动的,因而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具有厌学情绪较普遍,对职业、职业人、职业生涯的概念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理解,对自我较难进行客观评价,导致课外阅读漫无目标。阅读时喜欢比较轻松、没有阅读压力的娱乐性和休闲性书籍,课外阅读主要是打发空闲时间。
3.2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高职校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学校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明确读书的目的,实现课外阅读的多样化、合理化,促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从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素质。
(1)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是学生读书的最佳场所,学校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不断增加藏书量,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严格图书馆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诗意的栖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a)-0211-01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作为边疆民族中等师范学校,少数民族学生70%以上来自山区和农村,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想到图书馆享受阅读的快乐。但是种种原因他们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把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外阅读视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1)环境原因,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来自边疆和农村,从小使用本民族语言,地方方言,生活环境、思想意识一直处于一个封闭王国之中,语言交流的障碍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保守固执,观念缺乏时代感,很少受图书知识的熏陶,有的甚至图书知识几乎为零,和内地城市学生的胎教,家教,幼儿启蒙,课外辅导等相比相差甚远,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面对新学校图书馆的浩瀚书海,茫然不知所措,或随波逐流,或蜻蜓点水,无形中影响了他们课外的阅读。
(2)个人原因,师范学校的生源质量早已今非昔比,大部分学生,或家庭困难,没有能力供他们上高中,大学;或基础差,成绩不理想,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来到新学校,觉得自己也差人一等,矮人一截,对前途失去信心,不止学习不求上进,更本谈不上课外阅读。
(3)电脑网络的普及,手机由一般的通信工具变为阅读工具,而图书馆对知识的提供有时远不如谷歌、百度快捷方便,造成学生读者“网络上瘾”,不只课余时间上网,上课时间甚至通宵泡在网吧,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上网吧人数络绎不绝,图书馆却是门庭冷落鞍马稀。
(4)图书馆的闭关自守,工作不主动不到位,坐等学生上门,对课外阅读有障碍的学生不闻不问、漠不关心,势必造成图书馆读者的流失,图书馆失去存在的价值,让读者回归图书馆,让少数民族学生懂得利用图书馆,就要着力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鉴于以上少数民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作为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图书馆要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学生课外阅读。
(1)新生入学教育,带领学生参观、了解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图书采编、借阅程序,规章制度等,接受直观形象的图书馆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热爱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激发阅读兴趣。
(2)召开班主任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籍贯、民族、家庭,毕业学校,入学成绩,特长爱好等,图书馆才能有针对性的为他们服务。比如对待部分体育专业的学生,要有的放矢的引导他们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课外书籍。
(3)宣传辅导,首先,开展新书通报、书刊展览、书评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每年“4・23世界读书日”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学校的支持,图书馆的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然后,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服务,对学习成绩好,积极向上的学生重点培养他们利用图书馆,不仅爱读书,读好书,而且要会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习惯,选择与专业学习有关、与自我需求有益的精品图书,增强阅读的“目的性”减少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图书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从书刊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第二课堂”来充实和丰富课堂学习,并向“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广泛涉猎,;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先从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入手,向他们推荐一些浅显易懂文图并茂,具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学习的图书,如卡通、玄幻、时尚、娱乐甚至武侠、言情、日韩小说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再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层次,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提高,要因势利导、疏而不堵,调动起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图书馆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措施可以更有力推动课外阅读的开展。
(4)和科任老师沟通交流,培养阅读能力,古今中外的文人名家都是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者,国学大师说:“据我们观察所得,可以断定有许多文字明白通畅的人,都不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几篇唐宋家的残篇而得的成绩,实在是他们平时或课堂上偷看小说而来的结果。”这样任课老师的课内,图书馆的课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渴望阅读、乐于阅读,课内课外学生爱上阅读,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成为一个知识面广,文化底蕴深厚合格的小学教师。
(5)丰富馆藏资源,阅读本身是多元化的,学校图书馆藏书既要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以专业图书资料为主,又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有报导说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以6835票高登2008-2009年度中国出版机构暨文学刊物十强,赢了《收获》。大众阅读可以满足大众口味,馆藏丰富了,课外阅读选择的余地更大更广。
苏霍姆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阅读就是独立在知识的海洋上航行。活到老尚需学到老,正处于求学阶段的青年学生更应加强课外阅读,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图书馆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更好的发挥了图书馆的功能和优势,彰显了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通过多年的教学观察发现,现在的初中生不喜欢阅读,好多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标,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语文学习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路子,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课内,轻课外;重讲授,轻阅读;重死记,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这种情况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语文课外阅读的新方法,从而将阅读教学尤其是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造成目前课外阅读情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主要存在于下面几点。
一、阅读时间少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题上,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
二、社会、学校、家庭没有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目前的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图书少或者图书不能充分被学生利用,学校也没有相应的号召和引导。另外好多语文教师及家长自身的阅读状况难于承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担。教师、家长本身不是一个阅读的爱好者,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无从谈起。
三、学生兴趣的转移
目前初中生的课余时间大都花在看电视、打球、上网聊天等自己喜欢做的事上了。学生对以摄取知识为目的的课外阅读普遍不感兴趣,认为“那些书难看”,而宁可把时间用在无聊的“随便玩”上。
要解决上述课外阅读中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观念问题。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将无从谈起。要转变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被动现状,首要的是要做好几个观念的转变。
转变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观念,真正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建设标准的阅览室,配备多种多样能满足学生不同阅读需求的图书;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语文老师本身明确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才有可能愿意去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语文教师还一定要多读书,只有自己知识丰富了,才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样,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才能够顺利进行;转变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制约因素。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必要地沟通,使家长真正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家长配合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督促。
2.阅读方法问题。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方法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讲授,使学生掌握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基本阅读方法并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加以运用。同时要教给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选用适当的阅读方法,培养自己的各种阅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摘抄、写体会、向别人转述等活动,以促进读、写、说能力的全面发展。
3.效果问题。
教师在布置好课外阅读任务后,一定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避免课外阅读流于形式。如可让学生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将自己所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学生既积累了大量素材,又便于教师检查课外阅读。还可采用课前几分钟研究,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在领会理解所读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又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4.兴趣问题。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种最重要的成分,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获得较大的成功;同时,这种愉快的精神感受又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使学习活动更加活跃、有效,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更加和谐的发展。课外阅读也不例外,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需求是广大语文教师需重视的一个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或推荐阅读材料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差异、文化基础差异等因素,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阅读材料供学生去选用,避免只提供给学生纯文学的东西。
总之,初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亟待提高,研究课外阅读意义重大,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并由此提高综合判断、分析等能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达到人格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A-0007-02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的母语教育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对学生来说,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学习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阅读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产生学习兴趣和引发对知识的探求,可以丰富课外知识,开拓眼界。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根本途径。但实际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减少,成为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国家颁布了小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地增加语文素养和积累语感经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不能单一,这样的话,获取的知识才不会单一。广泛阅读课外书,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有具体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特的阅读理解能力。近年来,我国对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研究也是多种多样的,各地的教育部门都以不同的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这为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误区
当前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没有书读
有的学生因为受到家庭条件或者其他一些原因的限制,没有课外阅读的书籍;学校的图书因为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也就成了应付了事的摆设;学生们的课外阅读书籍大多局限于作文书。
(二)没有家长支持读
有的学校一味重视考试成绩,家长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就限制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提高某一科目的成绩,只允许孩子重点学习某一科目,根本就不让孩子有机会、有时间去阅读其他课外书籍,这些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是没必要的,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三)没有时间读
现在的学生课堂任务重,家庭作业也多,回到家后只能做作业,双休日时间还得参加一些课余辅导,根本就没有时间来阅读。教师一味狠抓课内知识,以至于学生根本就没时间去图书馆,甚至没时间去书店购买课外书籍。
(四)没有人指导
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是课外读物,那么学生就应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阅读。没有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学生就可能走马观花地阅读,很难深入认真,阅读效果也不好,失去阅读本身的乐趣。学生回家后,家长也不主动引导学生阅读,有些家长工作比较繁忙,更加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孩子阅读。
(五)没有阅读意识
有些小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认为做完作业以后就应该是娱乐时间,喜欢打游戏或者是去打球;有些孩子迷恋网络,喜欢沉浸在网络游戏中,或者喜欢上微博、聊QQ等。这些由于没有阅读意识,把课余时间都用在了玩乐上,没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外阅读上。
(六)没有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学校的阅读环境,一个是家庭的阅读环境。在校的阅读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有的学校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认为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去做。学校的图书馆开放不定时,学生平时学业任务重,也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看书。一些学生回到家以后,没有阅读环境,如家里客人多,家长不督促。
三、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对策
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为了开展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学校的图书馆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另外,开展一些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课外趣味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增加学生的阅读效果。开放阅读内容,落实阅读书源,扩大阅读面,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建议家长为学生购买一些课外书籍;要求学校图书馆定期借阅书籍给各个班级中;另外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书籍提供给全班同学阅读,在班级中设置固定的图书管理员,对书籍进行管理,定期分发给学生轮流阅读,增加书籍的流动性。要安排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学校要把课外阅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课余时间可以阅读课外书籍,让课外阅读不因紧张的教学任务而受到影响。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课内学习固然重要,课外阅读同样也是很重要。引导家长更新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三)掌握读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
0010-02
宋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曾将广泛和坚持不懈的阅读比喻为源源不断的活水,正是有了这湾活水的注入,治学和为文才能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界。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如此,除却课堂教学,应该有课外阅读的延伸与扩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多数农村中学,由于办学条件、社会环境及家庭氛围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意识薄弱,加上教师教学目的的功利化,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的思想禁锢在狭小的天地,导致大部分学生视野狭窄、知识匮乏、欠缺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
1.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兴趣缺失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早已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中学生受到电子科技的吸引,对多如瀚海的名著、精美时文不感兴趣。再加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能够立竿见影,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文成绩又往往不能全面反映阅读的成效,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极易受到打击。学生根本搞不清楚课外阅读的目的,不少人单纯地认为学好课本知识便能考取优异的成绩。在学生的概念中,课外阅读无外乎是时尚八卦杂志、小说、动漫,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课外阅读就是教材辅导书籍。兴趣的缺失、阅读目的的不明确让学生找不到课外阅读的方向,甚至找不到课外阅读的起点。
2.课业负担让学生的阅读时间严重匮乏
中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繁重。为了在升学考试中考取高分,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课外活动的时间,其学习和生活全部以教材和习题为重心,成天埋头苦学,在知识记忆和题海战术中奋斗不已。阅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忙于应付课业,无暇顾及其他,课外阅读只能是一种奢望。
3.学校硬件设施不足,课外书籍零散
部分学生有心阅读课外书籍,但也只能局限于自己购买或者在学校图书室借阅。可实际上很多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学设施不齐全,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室。由于条件有限,农村学校的图书室收藏的图书良莠不齐,种类不多,版本陈旧,归类零散。受场地限制,许多农村中学的图书室不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图书,大多是让学生在一张书目单上挑选自己可能感兴趣的书;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范围也有所限制,有的学校采取班级轮流借阅的制度。由于生活在农村家庭,很多学生家里根本没有合适阅读的书籍,充其量有些杂志,学生一般的阅读方式更多是购买作文选。硬件设施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4.家长对课外阅读有消极认知
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比较落后,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家长虽然意识到知识能改变命运,但思想观念还是比较保守,只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努力考个好的大学,以后便会有好工作、好生活。他们忙于打工赚钱,致使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家里的老人更是不能理解课外阅读的概念,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课本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考试能有好的成绩足矣。还有的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籍只会浪费孩子的时间,影响孩子的成绩,甚至觉得看课外书的孩子都是不务“正业”。即使一些家长的态度相对开明,但对课外阅读依然心存怀疑,一旦孩子成绩下滑,便归咎于课外阅读。
二、改善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
1.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也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阅读能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所提升,没有兴趣作为依托,也只能是浅尝辄止。中学生的阅读范围有限,对其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品位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学生性格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倾向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培养其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从多角度指导和启发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阅读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阅读的质量和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或给学生推荐书籍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兴趣培养及视野扩展,既要广泛涉及,又要精选书籍,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前提下,为学生推荐与其知识水平相当的课外读物,刺激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求知欲。
(2)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日常教学,它虽然能使教学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但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网络存在很多“诱惑”,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利用它,而是上网成瘾,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这就需要教师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指导,引导学生在网络中搜索有用的信息资源,将它作为课外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而且在网络上阅读,能够对阅读内容进行实时的评价,学生在与网民的实时讨论和碰撞中,思维得到发展,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3)从教材延伸,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让学生将需要阅读的内容留到课后再进行阅读,把省下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活跃的教学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到督促作用。教材中有不少内容引自课外书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段落的出处,让学生看过原著之后再次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让学生不仅能接触更多的著作,也能对课本知识加深理解。
2.尽量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适当地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不仅能让学生从紧张的功课中得到放松,还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应该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能力对于自身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对课外书籍进行品味和欣赏,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学校应完善配套设施
学校应该从多方争取经费,让教学设施与实际教学相配套。农村中学也要建立并完善图书室,充实图书室藏书,尽量延长图书室开放的时间,因为那是多数学生唯一的课外阅读来源。只有硬件齐备,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只有书籍的完善和内容的充实,才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领略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乐趣。
4.指导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1.缺乏阅读目标
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为了跟着老师分析课文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其课后阅读量是非常少的,即使有个别学生进行阅读了,随意性也很大的,或是为了完成任务,或是用来消遣、或者是兴趣翻阅,根本不能达到课外阅读预期的目标。
2.学生缺乏课外阅读所必须的环境
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很少有家长买课外书给学孩子看的。他们总认为那是闲书,看了没有用所有没有机会看,从学校角度看,不少农村学校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藏书少,仅有一些书供老师阅读,也没有开设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受到限制。
3.与传统教学观念有关
与考试制度有关,按在学校之间、班级之间、老师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现象导致老师讲那些很可能考到的内容,像课外阅读这样的闲事怎么浪费时间呢?同时有的家长认为看课外书市孩子不听话的表现,他们总认为只要学好了书本知识就可以了。而看外树则被认为是厌学的表现,殊不如,课外阅读也会帮助他们的子女提高考试成绩。家长的这种看法也使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望之兴叹了。
二、解决对策
要解决以上的存在的这几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把以下几个方面抓手:
1.老师要有很高的思想认识
因为从很大程度上看,老师是学生的楷模,是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想阅读,怎么要求学生去阅读呢?作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上课经常给学生将一些课外知识,既是表现自己才华的一个平台,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自发性的要求,这样就把老师的思想传递给学生。
2.激发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最好的老师。他能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以后,才能将“老师要我读”变成“老师,我要读”。现在的学生模仿性特别强,他们往往仰慕英雄,我们就可以经常给他们讲讲英雄、名人的故事,比如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他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书中度过的就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它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看书,再如,将军看书时,因精力集中,竟然把墨水当成酱油吃。这些都告诉我们凡是有所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读书的。只要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地寻找可阅读材料,主动探索,并能感受到课外阅读带来的愉快。
3.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读书的氛围和环境
这里的氛围和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学校。从家庭的角度看,老师要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让家长也来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不是限制他们看,而是鼓励他们看,这样学生消除了后顾之忧。从学校角度看,学校应该注意环境的布置和创设,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要正常开放,而且要布置有关读书的名言和警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工具竞相课外阅读的宣传,告诉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好处。还可以在教室内张贴一些有关阅读的方法,也可以号召学生建立图书角,要求学生踊跃捐献图书,营造班级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另外,学生的食堂、宿舍等地方也要布置得有文化氛围,比如我们学校就每一个寄宿生为单位为自己的宿舍取名字,这种做法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广泛阅读,他们在这项活动中获得了读书给他们带来的欢快。学生不仅要求取名字,还要说出名字的由来,说出名字的文化内涵,通过这项活动,整个校园掀起了一股课外阅读热。
【引言】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成为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课外阅读它不仅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推动心理品质的成长。因此,课外阅读是开启语文教学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但这把金钥匙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一、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情况现状
(一)网络、电视等多媒体的冲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文化越来越多样化。以网络、电视为主体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信息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娱乐的主要途径。而小学生因其思维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点更容易被各种丰富多彩的网络及电视信息吸引,导致小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减少。
(二)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价值认识不足
在调查中只有少部分的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有价值,而其他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价值不大,更有少数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毫无价值。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部分小学生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兴趣不大。这种情形经本次调查显示在小学男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三)小学生个人藏书量不足
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小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个人的藏书量十分有限,根本不能满足自身的阅读需求。有的小学生家里竟然连一本课外读物都没有,可读书刊的匮乏,导致了小学部分学生无书可读的尴尬局面。
(四)缺乏指导,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小学生本身,相当比例的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问题,认为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读好课内的功课,考试时有一个满意的分数。教师和家长对课外阅读的忽视导致小学生根本没有从他们那里获得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使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方法指导,独立思考、解决所遇到问题的能力不足。甚至有的小学生在阅读时只是粗略地翻一翻、看一看,并没有深入地理解和感悟,使课外阅读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无暇阅读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之所以课外阅读时间少是由于平时功课紧张、学习压力大。现在的小学生除了要完成学校教师布置的种种作业外,还要在课余时间参加名目繁多的补习班和特长班,这些繁重的功课,极大地挤占了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导致学生有书无暇读。
(六)真正适合儿童阅读的书刊少
有相当比例的小学生表示,他们之所以不喜欢读课外书是因为现有的图书不合他们的味口。这其中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图书出版市场的品类繁多,鱼龙混杂,使学生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图书是茫然无措、使图书的购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买回来的书孩子不喜欢读,只能闲置在一旁,一方面造成图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手里无书可读。
(七)家庭中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家长的学历水平为小学或初中的达到了32.8%,而拥有大学学历的小学生家长仅有10.3%。家长知识水平有限,平时忙于工作或娱乐,很少能进行课外阅读,更不用说营造什么良好的阅读氛围了。正所谓“有爱读书的父母,才有爱读书的孩子。”家庭中缺乏阅读的良好气氛也是小学生不爱阅读、阅读时间少的原因之一。
二、对策
根据原因分析及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对策:
(一)想方设法保证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教师首先要充分地认识到课外阅读不仅是学校语文教学的一个延伸,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必然要求。充分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更有助于以读促思、以读助写。所以教师在每天安排学生家庭作业时要为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预留必要地时间,使课内外教学充分紧密地联系起来,力求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样的有机结合下,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小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图书
在班级设立图书角,这是一个比较老的办法,但事实证明也确实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让小学生把自己的藏书带到学校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阅读。在学校可以根据条件设立图书阅览室,选取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报供小学生借阅。在家里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到附近的图书馆,或是带孩子到藏书丰富的朋友家里去借阅图书,以此来弥补家庭藏书的不足。
(三)教给小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关键。第一,要尽量实现阅读的方式方法的多样化,例如思读法、精读法、浏览法、跳读法等等,要教会小学生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第二,要让学生逐渐养成边阅读边思考、做读书笔记以及批注的阅读习惯;第三,要鼓励小学生与他人合作阅读,并且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读后及时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第四,给小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可以适当开展阅读心得汇报、故事会、朗读比赛以及演讲比赛等;第五,要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并让其自觉抵制和远离低俗刊物。
(四)转变观念,营造书香氛围
学校定期组织召开教师家长见面会,在会上通过摆事实、举实例等让学校教师和家长摒弃对课外阅读的偏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和巨大作用。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还有助于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购买书刊,使家长在家中自觉给孩子做好学习榜样,做一个热爱阅读的家长,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方法;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57―01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基于对新课标精神的解读,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做出以下阐述。
一、农村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课外阅读受多方限制。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乡镇寄宿制小学,学校的图书室使用率低,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农民读书意识淡薄,多外出务工,对子女照顾少,无法正确地指导子女读书。学生阅读积累少,口语表达能力不足,写作文时无话可说,语文成绩自然不理想。
2.课外阅读范围较小。部分家长和学生误以为课外读物就是与语数英等学科有关的阅读资料,很少有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3.缺少对课外阅读的正确指导。学生读书完全凭兴趣,面对光怪陆离的书籍市场,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不讲方法,当然也就没有效果。目前很少有学生读书做笔记,就算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好句、好词摘抄而已。这种缺乏正确指导的课外阅读,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指导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1.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开阔文化视野。其次,在课外阅读中受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熏陶,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精神境界,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2.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课内阅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要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就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课外阅读实践中逐步养成。
3.课外阅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阅读是一种智力活动,学生在形成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让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通过阅读期待、阅读反思,能有效地实现智力的开发。
4.课外阅读有利于学习语文教材。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材料与信息,对理解课文是有益处的。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一课,引入阅读资料――塞特凯达斯瀑布。学生通过资料,不但对瀑布消失的原因有所理解,还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像这样课内外的链接和延伸,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三、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择优介绍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可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
2.课内课外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经常向学生介绍与所学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
3.开设课外阅读课,教学生读书的方法。合理制定读书计划,建议学生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另外,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清醒,建议学生可以安排些背诵、复述任务;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些较轻松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