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幼儿园课外阅读指导

篇1

一、狠抓课内阅读训练,夯实基础,授之以渔,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

小学低段儿童,识字量小,给课外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些儿童可能会因无法扫除字词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以致于对书籍望而却步。这时老师可教给儿童识字的方法,让孩子做到多拼、多问、多查、多想。对中高段儿童来说,课外阅读要达到的目标更高,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更多。只有当学生在课内教学中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时,他也会对课外阅读充满信心,也才会更加热情、大胆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多渠道开发图书资源

为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利用班会课、课间、午间等时间向学生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使学生对“书”的理解上升为“知识”、“学问”,使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愿意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为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除了在图书室为学生借阅图书外,我还多方动员学生自己买书、订书、借书、换书。为使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书读,我班建立了班级小书库。为了解学生情况,我当起了“图书管理员”,于是每天放学或是课间就会有学生问我:“老师,借本书看,好吗?”这时,我也就不管他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差,一律来者不拒,然后再相机指导阅读。这样以来,班上有了比以前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以致于五年级的几位同学也闻讯赶来,要和我班三年级的孩子共享资源。到后来,便有学生接替了我的“管理员”职务,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三、帮助孩子有选择地读书,使学生进行更多有效的课外阅读,使学生读有所获,提高阅读兴趣

儿童受年龄、认知水平的制约,对书的鉴赏能力还比较有限。在我征集的图书中,就有诸如《独步武林》《金瓶梅》一类的书。儿童读这类书,很难做到筛选过滤出真正有用的东西,为自己所用。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内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健康的认知。从我班学生读书选择的抽样调查看,学生对拼音读物尤为感兴趣。读的内容又以成语故事、童话故事、作文、笑话等更为感兴趣,小学生在有趣的读物中感受到的乐趣也将增加他们对读书的兴趣。

四、给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使其充分感受“书”带给他的“成就感”,激励学生更加勤勉地进行课外阅读

无论什么样性格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我班有位学生特别好动,学习上不用功,往往让他背一段课文,要背上一个星期。一天,他向我借阅《唐诗三百首》时,告诉我他上幼儿园时就会背古诗了。我当即告诉他,只要他愿意,我也会像幼儿园阿姨那样,让他再次上台朗诵。他很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真的极富感情地背了几首唐诗。我马上和全班同学一道对他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从此,该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增加了不少。此外,我还组织了小组交流会、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使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有了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成长的快乐,从而把课外阅读内化为一种自发的需要。

篇2

一、调查原因:关注长沙市幼儿园幼儿文学书籍的阅读情况,关注幼儿精神健康成长。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英国《每日邮报》2012年10月14日最新报道称,4岁阅读书籍有助于加强幼儿今后大脑发育。一项研究发现,当孩子4岁时给他们哪怕只有10本儿童书籍,他们大脑中关于语言和思维的部分会在18岁或19岁前成熟得更快。

幼儿文学对幼儿的精神健康成长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关注。在对幼儿进行早期启蒙教育的重要场地——幼儿园,幼儿文学目前的生存状态又如何呢?它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有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得到充分的利用呢?现在在许多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文学属于学生必修的专业课,那么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在幼儿园又能有多少用武之地呢?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利用学生在长沙市各幼儿园下园实习的机会,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希望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调查结果:长沙市幼儿园幼儿文学阅读现状参差不齐,部分幼儿园问题较多。

我们主要是通过师生的下园观察、提问调查来了解相关情况的。取样的幼儿园主要涉及长沙市公立幼儿园及私立幼儿园、街道民办幼儿园等若干所。

据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幼儿文学在幼儿园的运用情况总体上来说并不乐观,公立幼儿园与私立幼儿园幼儿的阅读情况差距较大。无论是在书籍的数量、质量还是对阅读的重视来看,较为规范的公立幼儿园都占有优势;而在私立的一些社区幼儿园,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小区幼儿园,幼儿的阅读不受重视,可阅读的书籍较少,种类单调,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阅读时缺乏必要的指导。

三、调查结果分析及相关建议: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文学阅读的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1.情况分析

造成目前幼儿文学在幼儿园阅读状况不佳的原因很多。

其一,幼儿园及家长对幼儿文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够,将识字教育与文学教育混淆。如果一个幼儿园只是把自己作为托管所,一个家长只关注幼儿背了几首诗歌,认了几个大字,而不能真正关注幼儿从身体到精神的健康成长,真正认识到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成长的各种重要启蒙作用,幼儿是不会有机会接触更多的有趣的幼儿文学作品的。

其二,相关教师对如何指导幼儿阅读兴趣不太,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得较少。出于自身的幼儿文学素养不够,或者是对此没有兴趣没有精力,或者是幼儿园管理方没有要求,有一些教师并不愿意在指导幼儿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方面下功夫。

其三,部分私立幼儿园经费不足,人力不足,对幼儿阅读兴趣培养的投入不足。因为经费不足,所以不少幼儿园很难花更多的钱去添置新的图书;而教师的不足,或教师工资待遇的不高,使得教师工作辛苦,没有更多的精力或热情去帮助幼儿阅读。

2.相关建议

其一,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幼儿阅读情况的跟踪调查和指导,幼儿园管理部门也应认识到问题所在,在管理上加强对各班阅读情况的监督、检查。

其二,加强对幼儿园各班图书角的管理,定期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新的优秀的各类幼儿图画书。经费不足的幼儿园,可以向社会募集一些大孩子不看的图画书,或争取家长的援助和支持,从家中多带一些图书来。

其三,设立固定的时间段让幼儿安静地自由阅读,并加强对幼儿阅读的指导。可以根据各幼儿园的作息安排,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作为固定的读书时间。

其四,根据幼儿的阅读兴趣和幼儿园的实际阅读教学情况,在学校的幼儿文学教学中,注重加强对幼儿图画书和童话故事的研究与教学,加强对幼儿喜欢并能接受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阅读教学。

其五,在幼儿园语言课课堂上适当增加除图画书、故事外其他幼儿文学作品类型的阅读教学;及时更新幼儿文学作品,注意适应新的时代变化,加强对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和其它网络幼儿文学资源的利用研究。

篇3

当我们对某件事有了兴趣后,我们会更好的做某件事。所以要提高阅读的效率,关键还在于培养对阅读的兴趣。下面就幼儿教师如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幼教工作者分享。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幼儿对某件事物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的去追求,乃至形成爱好,养成习惯。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幼儿就会乐意阅读,有滋有味地读,从中汲取知识。相反,如果幼儿无阅读,读兴趣,不认真阅读再好的佳作精品也不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在点燃幼儿阅读热情上下功夫,让各种各样的人(教师、校长、作家、父母、)经常向幼儿朗读。

美国教育家杰姆・特米里斯认为孩子听读的越早越好,朗读的内容应生动有趣,以能吸引孩子为标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内容可以逐步加深。根据幼儿的兴趣,在幼儿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

二、要创造阅读气氛

教师要注意幼儿园及班级的环境建设,力争为幼儿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设立了公告栏,召开交流会,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墙上公告栏上统计表的评比台显示出来,让进步看得见,掀起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潮;有的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内容表演或配乐朗诵的形式来汇报自己的读书情况,使幼儿兴趣倍增;此外,在每周一次的“我爱读书”中,家校配合,促进读书。为了进一步拓宽幼儿读书的空间,也为了让幼儿拥有一个充实有益的课余时间,我们把读书活动从校园延伸到了家庭。开展“我为家长讲故事”等活动,这些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在家庭也掀起读书热,孩子影响父母,父母激励孩子,幼儿在这全方位的读书活动中得到提高。

三、指导阅读方法

幼儿阅读包括两个方面,即课内与课外。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要腾出课堂教学的时间用以自读,学生阅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

在课堂外能开展无限的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读书法:

(一)信马由缰法

抓到什么读什么,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歇。因为漫无目标,所以可行可止。思想无负担,放松近乎惬意。

(二)蜻蜓点水法

只在书上款款飞,一点,二点,三点,如打水漂。浅尝辄止,是因为无意饱餐。据说郭沫若、老舍和杨绛都用过类似的读法,称作跳跃式浏览。

(三)改弦易辙法

一册书读来无味,绝不强求,马上换书。再无味,再换,至三番乃止。这几种方法,在教师和家长配合下不妨一试。

四、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

除了课堂阅读外,还应该更多的去培养幼儿课外阅读的兴趣。

篇4

一、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现状

为了了解幼师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幼师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情况调查问卷》,发放了调查问卷493份,收回有效问卷484份。经过整理统计,分析归纳如下:

在阅读心理方面,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三分之二的同学仅仅满足于课本的内容,忽视了课外阅读;觉得儿童文学作品有意思的同学也就喜欢阅读,反之就不喜欢。

在阅读习惯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同学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网络阅读最受同学们青睐。老师在学生课外阅读上的指导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但也有不少同学在阅读时不加选择,显得十分盲目。更多的同学习惯于在学习场所利用课后时间阅读,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喜欢利用假期阅读。绝大部分同学在读过作品之后没有思考,没有养成写读后感或者做摘记的习惯。

在阅读方法上,同学们在阅读时更多采取默读,阅读过程中大都走马观花,很少认真思考、圈点批注。阅读后往往不再翻阅,也很少讨论。这说明同学们阅读方式比较单一,阅读方法比较简单。

二、影响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因素

通过问卷分析及个别访谈,结合幼儿师范学校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影响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的因素如下:

(一)个人因素

首先,相对于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技能课,幼师生缺乏对儿童文学的学习兴趣,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重要性,更多的时候还是把它当成了语文课。尽管有不少幼师生也知道儿童文学与他们将来的工作之间有很大关系,但是极少数能做到坚持阅读。其次,大部分幼师生的阅读习惯不好。很多幼师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及阅读习惯,进入幼师以后,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他们更容易放松要求。另外,从调查结果看,幼师生没有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相当大比例的学生看书时就是走马观花,看过就了。读时懒得思考,不知道粗读、精读、朗读、默读的结合,不懂得“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读后不做摘抄,不写读后感,没有交流讨论。

(二)教师因素

1.阅读状况不佳,影响阅读指导。

从事儿童文学教育的幼师教师工作量普遍偏大,有的除了儿童文学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带口语训练或语文课。繁重的工作量使得留给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精力实在不多。即使有空闲读书,他们首选的读物也不一定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师自己阅读的少,自然影响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2.忽视激发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

在幼师课堂,部分教师视野很窄,局限于教科书,儿童文学教学的外延很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又怎么能有兴趣在课外倾注时间进行阅读呢?即使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往往单纯追求效果,以命令代替兴趣培养。学生是“要我读”而非“我要读”,读书习惯自然也无法养成,读书的效果可想而知了。也有部分教师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时机,推荐了好的作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对于阅读方法却没有相应的指导。即使有些指导,也仅限于极少数对儿童文学感兴趣的学生。

3.阅读引导不够,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阅读需要,对于学生如何选择书籍的指导力度不够。学生想阅读时却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怎么去读书。另外,很多教师只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但对于阅读效果却缺乏必要的评价,或者只会使用较为单一的评价方式。学生往往把课外阅读停留在随意性、消遣性的状态,而不能提升到有计划的积累性阅读和赏析性阅读层面。

(三)环境因素

从社会环境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对于当代的幼师生而言,他们更愿意上网冲浪,而不愿意捧读经典。尽管有不少同学在接受调查时选择的是上网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但当点开网页时,又有几个能经得住其它的诱惑呢?

从校园环境看,学校在关于课外阅读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方面宣传力度不够,幼师生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与职业发展的重要关系;幼师学校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不能保证。幼师生尽管没有繁重的作业,但是各种专业技能课的训练时间占去了学生课外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他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幼师图书馆里的儿童文学读物借阅不便不说,数量不多且内容陈旧,学生不感兴趣。

三、幼师生儿童文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要想改变幼师生当前这种儿童文学课外阅读状况,只有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做好文章,建立适当的幼师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学校搭台

1.重视儿童文学,导向课外阅读。

幼儿师范学校一定要看到儿童文学的知识性及工具性,把儿童文学重视起来,提高到专业课的位置,而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是文化课。除此之外,还要看到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对幼师生的重要作用。学校要通过宣传及合理安排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时间,将学生导向儿童文学作品课外阅读上来。

2.更新补充图书,方便学生阅读。

学校图书馆要及时更新及添置图书,补充各种形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文学作品,吸引学生前往阅读。在图书借阅管理上要与时俱进,方便学生借阅,为他们竭诚服务。

3.开展读书活动,鼓励表彰先进。

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积极性,鼓励表彰一批课外阅读的先进学生,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教师导演

尽管课外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外阅读是一种放羊式的阅读,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一定要发挥总导演的作用,指导学生唱好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这场戏。

1.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其学莫如激其趣。教师在儿童文学课堂教学中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一些儿童文学经典名著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在学校的指导和配合下,展开一系列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活动。

2.选好作品。

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因此,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在选择推荐作品时,要把握以下原则:教育与趣味并存,细致与全面兼顾;传统与现代并举,名家与新人并重;略读与精读共有,整体性与阶段性兼顾。

3.指导方法。

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等。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指导学生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欣赏:题材既要广泛多样,又要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和能理解的事物为主;主题要力求单纯、浅显、鲜明、健康;情节要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完整、单纯、生动有趣;结构要条理清楚,应尽量用顺叙的方法,最好一条线索贯穿到底,切忌平铺直叙;形象要鲜明生动;语言要具有可接受性、超前性,应做到浅显、丰富、形象。

4.多元评价。

阅读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着眼于评价的激励作用;要注重采用合适的评价形式,如书面检查形式、课堂提问形式、考试形式、交流活动形式等;要注重阅读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定期开展。这样,既可以提高评价的频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活动的长期开展,也可把握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各种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指导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三)学生唱戏

学校搭好了台,教师做好了幕后工作,接下来,就轮到主角――学生上台唱戏了。

1.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各种竞赛,如“儿童文学表情朗诵比赛”、“儿童文学知识竞赛”等,还可以经常性地组织读书经验交流活动,如“儿童文学读书笔记交流”、“儿童文学读书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同时评选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展出。

2.发挥特长。

大多数的幼师生表现能力较好,表现欲望较强,艺术综合素质要好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所以,可以在幼师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文艺展演活动,包括如名著改编的舞台剧、诗词吟唱、课本剧,等等,将语文课外阅读与幼师生的专业技能展示结合在一起,利用幼师生较为看重专业技能素质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表现欲,带动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

篇5

绘本,即图画和文字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绘本阅读,即幼儿从观察入手,以理解画面为主,以口语表达为主要形式的一种阅读方式。绘本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意识和对书本的一种感悟能力,培养幼儿观察画面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等。在幼儿园开展绘本阅读,将会对幼儿乃至其一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幼儿园,教师如何进行绘本阅读的教学呢?结合我园近一年绘本阅读教学研究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选择合适的绘本材料

选择好的绘本材料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基础。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易于幼儿理解的阅读材料,可以使幼儿把阅读活动和良好的情绪体验联系在一起,以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逐步爱上阅读。首先,选择的绘本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经验和需要,易于被幼儿理解。幼儿最感兴趣的是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或想象世界密切相关的人、事、物。我们在给孩子选择教材的时候,要有儿童喜欢的对象,最好是动物和儿童自己。如果故事中讲的就是幼儿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或是他们经常喜欢想象的情形,幼儿就容易理解、产生共鸣,也更愿意去读。其次,所选绘本内容要有幽默的语言、想象丰富的情节和精彩的结尾。反映幼儿情趣、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最能打动幼儿,并吸引他们反复阅读。最后,要考虑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兴趣。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不同,其阅读水平也就不一样,因此在绘本教学中就需要选择适合幼儿不同年龄特点的读本。

二、围绕“活动链”设计展开

绘本所隐含的教学内容,是以语言为主的文本内容学习,对内容的学习重在以看图讲述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一般可根据教材编排核心“活动链”,设计成4—6个教学环节。主要的活动链可采取:进入式——理解式——分析学习——提升式——应用式学习。例如:大班《彩虹的尽头》绘本教学,我们可以先采用提问的方式进入:彩虹的尽头有什么?宝贝会是什么东西?让幼儿对书本大概内容有个了解,然后进入理解式阅读,以看图讲述方式进行;接着开始以分析学习的方式介入,例如:为什么说松果是松鼠的宝贝,鸭宝宝是鸭妈妈的宝贝?以故事教学的形式进行;再进入提升式阶段的学习,对于“宝贝”的理解,不仅是对物质的理解,从兔爷爷美好的回忆中迁移到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宝贝,并进而转化为现实生活每个人之间的爱;最后让幼儿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相互拥抱朋友、老师,并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找到的“宝贝”,续编绘本故事。在教师引领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到了最美的境界。

三、创新绘本阅读形式

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内容都是图文结合,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他们会把阅读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这时,教师应该利用儿童对文字敏感和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指认文字和幼儿感兴趣的标点符号,寻找相应的形容词、对话、叠词等文学表现手段,提升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能力。

要允许并引导幼儿对绘本的改变和创新。比如有些绘本可以编排故事剧进行表演,但表演一定要建立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做到有声有色,满足儿童的表演欲望,并从中发展幼儿的多种能力,增强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阅读范围

除了在集体活动进行绘本教学外,还要正确处理好集中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多为幼儿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保证幼儿阅读的兴趣。

1.在幼儿园设置绘本阅读区,供幼儿课后自由取书进行阅读。

2.拓宽渠道,构建家庭学习共同体。让家长共同参与并对孩子进行指导,就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快乐阅读渗透到家庭里。

3.定期开展“购书”阅读交流活动,由家长陪同幼儿到书店购买相关书籍,开展绘本阅读交流活动。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家长从中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又可以使我们的选材成为向导。久而久之,幼儿阅读接触的天地更广泛了,文学熏陶的时间多了,喜爱之情和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家长在孩子进步的表现中感受到了快乐阅读的好处,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同时使儿童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享受到阅读成功的愉悦。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指导时,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千万不能简单地将绘本阅读理解为故事教学、看图说话等。教师要善于研究、分析绘本图书的特点,寻找教育元素,从中诠释书中不同角色的内涵,提炼主题思想,这样才能挖掘出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

篇6

一、读刊用刊活动期刊范围: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教育期刊社主办的优秀教育期刊《江西教育》《教师博览》《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幼儿(画刊)》。

二、读刊用刊活动分组:分教师组(含师范类在校学生)、高中组、初中组、小学中高段组(3~6年级)、小学低段组(1~2年级)、幼儿组。

三、读刊用刊活动内容和体裁

(一)教师组参评作品内容

1.阅读《江西教育》《教师博览》的心得体会、意见和建议;

2.谈刊物或其中某个栏目、某篇文章对自己的教育、启发和影响;

3.记叙读刊用刊活动中的人和事;

4.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经验和体会。

(二)学生组参评作品内容

1.中小学组

①谈刊物或其中某个栏目、某篇文章对自己的教育、启发和影响;

②就刊物中某篇文章写读后感或评论;

③记叙读刊用刊活动中的人和事;

④记叙与刊物有关的其他内容。

⑤“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12~2013)”征文。(大赛高中组初赛题及相关要求请详见《高中生之友》2012年第9期和高中生之友网省略)

2.省略 (汇总表格可从江西教育期刊社的网站省略下载)。

(三)参评作品要求贴活动徽标(见《江西教育》《教师博览》《高中生之友》《初中生之友》《小学生之友》《开心幼儿(画刊)》杂志2012年第6期、第9期。各组的活动徽标不能交叉使用。

(四)各市、县(区)将参评作品在2012年10月30日前寄送到南昌市红谷滩红谷中大道348号海航白金汇408室新蕾教育文化传播中心,邮编:330038。

电话:0791-88522306、88522019

传真:0791-88111817

手机:13979116683、13979116610、

篇7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口语表达和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的阅读能力是其未来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幼儿教育中,要利用阅读、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对阅读和书籍的兴趣,为幼儿的语言习得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敏感期”。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对幼儿园大班自主阅读的能力进行培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园大班自主阅读存在的问题

当前,广大幼儿园都较为注重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不注重教师指导,自主阅读成为“自由阅读”。自主阅读并不等同于自由阅读,而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阅读。但是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将幼儿阅读课上成了“自习课”,加之幼儿个性心理不稳定,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使得在阅读中“走马观花、图书变纸”的情况严重,使得幼儿的阅读效果大打折扣。二是不注重兴趣引导,自主阅读成为“死板阅读”。幼儿阅读教学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一些教师认为阅读就是“看书”。教师常常在没有任何引导与铺垫的情况下,让幼儿自主阅读,使得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不知所云”,无法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阅读的形式化特征较为明显,不能激发幼儿阅读的能动性,影响了幼儿阅读能力的意义建构。三是不注重习惯养成,自主阅读成为“临时阅读”。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自主阅读的开展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在幼儿阅读过程中,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导致幼儿在阅读中被动性较强、自发性较弱。

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幼儿阅读指导,做好阅读课堂组织。幼儿教师要积极做好课堂组织,加强幼儿自主阅读的指导。在阅读活动开展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堂设计,成为幼儿阅读的指导者、合作者与参与者。一要师幼共同制定阅读规则。防止将自主阅读课上成“自由阅读课”,与幼儿合作,明确阅读的目标、过程和预期成果,设置“小小管理员”,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互相监督,最大限度地增强幼儿的“有意注意”,让幼儿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二要创新幼儿自主阅读教学方式。通过启发式教学、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教学组织,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开展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可组织幼儿“边演边读”,将书籍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动物形象地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有效进行知识探究;组织幼儿“边问边读”,让幼儿带着问题,阅读与讨论相结合,让幼儿之间相互进行交流和分享,主动探究图书的内容,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组织幼儿边画边读,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联想自由绘画,启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积极对书籍内容进行拓展。

(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兴趣是促使幼儿阅读的“引路人”,在幼儿自主阅读活动中,只有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才能够使幼儿形成阅读动机,满足幼儿阅读的好奇心,将幼儿的“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一要创造互动式的幼儿阅读氛围。将幼儿的枯燥阅读注入兴趣化、互动化的元素。在图书的选择过程中,教师要变传统的分配为幼儿自主选择,在教师陪读的同时,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加强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和对话,大力开展“阅读接龙、讲故事、开心一刻”等互动式活动,增加幼儿的阅读体验。二要创造分享式的幼儿阅读氛围。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氛围的创造中,要更加注重幼儿间的阅读分享。充分树立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分享阅读过程、阅读成果,体验快乐阅读和成功阅读,将集体读与个体读相结合,共享阅读乐趣。三要创造开放式的幼儿阅读氛围。要进一步拓展幼儿自主阅读的空间与时间,完善幼儿阅读的软硬件条件。在幼儿园内,大力开展班级读书会、沙龙等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阅读平台。在幼儿园外,加强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家园联动”。由于幼儿的阅读不单单是在幼儿园,更多的时间在家庭,因此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2]。使幼儿不但在园内进行阅读,同时要鼓励幼儿开展课外阅读,大力推广亲子阅读、枕边阅读、分层阅读,使阅读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角度,构建完善的幼儿早期阅读环境。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促使幼儿形成阅读元认知。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幼儿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应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的“元认知”。一要都会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从点滴做起,帮助大班幼儿了解看书的正确方式,了解书籍的目录、封面、页码等内容。指导幼儿有序观察画面的方法,使幼儿学会专注、学会观察,增强幼儿将局部阅读与整体阅读相结合、将主体阅读与细节阅读相衔接的能力,使幼儿能够通过正确分析图书的内容、故事情节,掌握美术符号和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初步理解图书要表达的思想与主题,全面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二要指导幼儿学会收集资料。培养幼儿进行资料收集的能力,让幼儿学会遇到问题能够主动进行资料收集与查阅,使幼儿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进行有意义的阅读,为小学阶段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要指导幼儿学会知识的应用。阅读要为幼儿的生活服务,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使幼儿“读有所悟、读有所得、读有所用”,使阅读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总之,在终身学习的社会中,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基本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决定着未来的学习效能[3]。大班幼儿对文字符号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对绘本阅读的理解不断加深,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敏感期”。当前大班幼儿在自主阅读中普遍存在不注重教师指导,自主阅读成为“自由阅读”;不注重兴趣引导,自主阅读成为“死板阅读”;不注重习惯养成,自主阅读成为“临时阅读”等问题。在未来的阅读活动开展中,只有进一步加强幼儿阅读指导,做好阅读课堂组织;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创造浓郁阅读氛围;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促使幼儿形成阅读元认知,才能够全面提高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幼儿语言教学的整合越来越普遍。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语言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幼儿积极学习新知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但是如果教师不能科学定位,有效领会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片面追求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视听效果,就会导致视觉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使幼儿语言学习效果低下。因此,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广大幼儿语言教师要科学、有效地理解整合的涵义,力争使其整合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幼儿语言教学课堂,拓展了教学时空,为幼儿多渠道、多层次获得新知提供了可能,对教学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定位,课堂和课外资源的新型关系等能够产生很大影响。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趣味性强、交互能力强和易于操作等特点,在幼儿语言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了孩子们积极探求新识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才能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多媒体技术和幼儿语言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多媒体教育教学平台的视听功能充分展现出来,它以随机性、灵活性、多层次、整体化的方式,把教学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孩子们,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通过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能够把以往传统、静止的书本知识转变为由音、形、像等有机结合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拓展了教学内容,为孩子们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化学习,有效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在提倡开放,尊重个体差异,大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今天,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的整合,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一契机,使孩子们的个性化体验得到有效体现。在幼儿语言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处于协作、表达和交流的主体地位,孩子们还能够互相提供信息,自由交流,表达情感。例如在让孩子们观察世界地图时,可以让孩子们勾勒各大洲轮廓,并把它们描摹下来。我还通过多媒体技术讲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病房中的故事,向孩子们提问魏格纳在地图上发现了什么?又提出了什么想法?然后引导孩子们把描下来的大洲轮廓进行拼凑,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运用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料,并有效加工处理,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尽量做到教学资源共享。在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要有效体现教学改革下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孩子们综合性、创新性心理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孩子们的创造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传统的幼儿语言课堂教学对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忽视的,而通过互联网环境下多媒体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有机整合,可对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正如前面谈到的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投入,让幼儿真正融入到课堂情境中,并深入其中,进而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篇9

在早期阅读活动探索起步之初,我们对实验班幼儿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家庭有以下特征: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高中学历约占72%、小学或小学以下约占6%)且兴趣单一;闲暇时间大部分用在看电视、打电脑等娱乐活动上,文化生活贫乏;愿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很大的资本,但却忽视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处于“自流”状态;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和指导也存在诸多误区:2/3以上的家长很少或从不主动发起亲子阅读,3/4的家长没有正确认识亲子阅读的意义,比较看重阅读中的知识学习,指导带有随意性和功利色彩,抑制了幼儿对阅读的兴趣甚至感到厌恶。

家庭是孩子最早开始阅读的地方,要让农转商家庭的家长从商人向读书人转型,早期阅读的开展就应当从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入手,贴近家长的实际现状。农转商家庭以单方从事个体经营为主,母亲大多留守在家,时间充裕,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这就为我们早期阅读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家园合作资源。因此,我们通过发放亲子阅读倡议书,开辟阅读专栏、班级QQ群,开展专题讲座、现场观摩、咨询探讨,吸引鼓励妈妈们走进幼儿园,与教师们一起探索和学习,从而带动整个家庭形成早期阅读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的兴趣,早期阅读之门从此打开。

二、对策探寻——点亮阅读一盏灯

形成家园共识的阅读局面为我们的早期阅读探索之旅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们遭遇了早期阅读中的瓶颈,如活动的开展从家庭入手,但如何进行个性化的家庭指导,服务于家长?优秀家长的资源如何发挥和有效利用?早期阅读环境如何为幼儿的个性发展服务?如何挖掘和拓展阅读材料资源,让阅读无处不在?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陷入困境。

面对挑战,我们困惑、茫然,感觉到自己的相关理论知识非常有限,因此,我们重温了《幼儿心理学》,阅读了各地专家、教师关于早期阅读的理论著作和经验文章,如《我的图画书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研究的新进展》等,使自己一步步走进早期阅读世界。在不断的学习、探讨和实践中,我们逐渐发现:一是幼儿的阅读需要成人的陪伴,是成人与幼儿共同表达、共同成长的过程;二是那些视觉参与的活动,符号的、动画的、实物的都可以作为孩子阅读的对象,阅读教材无处不在,应注重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三是以小组为单位,悉心解决家长的实际问题。基于这些启发,我们重新梳理了原有的经验,并深入探讨,大胆实践,使得早期阅读活动逐渐成为园本课程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成效初显——开辟阅读一片天

我们在有效推进早期阅读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从亲子阅读指导、阅读区环境创设和课程资源整合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早期阅读活动的实践初见成效。

1.扎实的亲子阅读指导

“家庭工作坊”。根据家长的文化水平(或家庭特点),我们遵循互补原则,以4~5个家庭为单位成立家庭工作坊。每个工作坊中选出一个总体素质较高的家庭作为组长,定期组织工作坊成员以家庭式或户外式的形式,相互观摩其他家长是如何开展家庭阅读活动的。从阅读方式、阅读行为、亲子交流等各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为家长们提供了具体的互相学习的范例,使他们不仅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更知道如何去做,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

“故事妈妈(爸爸)”。根据家长对朗读技巧的忽略和贫乏,我们邀请家长来园为全班孩子朗读故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由于家长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一开始没人参与,我们就发挥工作坊组长的优势,由他们带头。活动前,我们和家长认真商讨,确定故事内容、道具,给予朗读技巧上的建议等,消除家长的来园顾虑。活动后,我们组织家长交流,慎重提出合理建议。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家长体会到朗读技巧赋予故事的鲜活生命力以及给孩子留下的深刻印象,也带动了家长们竞相学习、积极参与,更让人欣喜的是他们也开始在影响着周围的朋友们,幼儿园成了“家长学教”的课堂。

“呼吸书香”。根据家长图书选购的盲目性和指导的单一性,我们开展了“好书推荐图书漂流阅读日记展示分享”的呼吸书香活动,帮助家长提高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记录亲子共同成长的心声。每本推荐漂流书目我们都先由教师完成研究性阅读,制作阅读“温馨提示”卡,即把图画书中蕴涵的教育价值、亲子阅读的要点等记录在卡上,附在书后,让家长借鉴阅读提示开展亲子阅读,并记录下阅读中的感受。一样的童“画”,不一样的童“话”。虽然读的是同一本书,但家长和孩子充满创意的阅读和记录方式却让我们刮目相看。

2.适宜的阅读环境创设

营造阅读氛围。为了充分发挥环境特殊的、无声的影响作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阅读氛围中享受阅读的快乐,首先幼儿园从大环境入手,在园门口开设了阅读宣传橱窗;楼道墙面悬挂了图文并茂的正确阅读姿势和规则图示以及经典的绘本、影视作品展;楼梯角设置了温馨的亲子阅读区,营造了“读、赏、动”的阅读大环境。同时,各实验班在教室门口开辟了专门的阅读专栏,设有好书推荐、亲子时刻、精彩回放等栏目;打破阅读区的单一格局,将阅读区拓展为讲述区、表演区、静态阅读区、听赏区、修补区,并根据其各自特点分散在教室的不同角落,孩子们读在其中,乐在其中。

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将适宜的阅读材料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典的绘本、影视作品,如《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猫和老鼠》等;二是幼儿自绘创编的图画书,如连环画、续编故事画册、我的故事等;三是教师自制的操作性阅读材料,如小小故事盒、魔方讲述、图谱儿歌、和字宝宝做游戏等;四是亲子自制阅读材料,如我长大啦、亲子日记等;五是社会性阅读活动材料,如生活中的标志、广告以及地方文化等。

3.有效的课程资源整合

与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为了让孩子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能让幼儿感兴趣的、整合因素鲜明的、易于幼儿学习观察的内容与早期阅读有机整合,开展了地方文化早期阅读活动,如《魅力仙游古典家具》《家乡灯笼》《我爱武术》《亲亲小吃美》《莆仙小戏迷》等,让幼儿与家乡“亲密接触与对话”,丰富拓展了早期阅读的内容和阅读材料。

篇10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22-03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这些名言警句向我们一一阐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明确提出了要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书报、影视作品、网络资源等语文学习方式的一种。笔者在120名学生中调查发现,90%的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初步具备了阅读行为,但由于识字能力有限,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重任,往往落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身上。不少教育专家、同行,在关于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相关课题上做过不少研究,收获了不少成果,笔者就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五年的探索和实践,根据小学一年级新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总结了有延续性、操作性强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策略。下面,结合学生初启阅读大门阶段、具备拼读能力阶段和具备阅读能力的三个阶段,笔者从学生学情、教师策略、家庭策略三个方面试做论述。

一、初启阅读大门阶段(入学第一个月)

(一)分析学生学情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其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阶段。告别了幼儿园,一年级新生在新学期带着懵懂兴奋的心情踏入小学校门,对新的环境充满好奇,求知好奇的需求欲成为学生开启阅读大门的钥匙,引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然而,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要能够自由地阅读课外书,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大部分学生拿起书本,往往只是在看图猜故事,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行为。

(二)实行“强制阅读”规范行为

阅读作为一种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必然会受到一定阅读动机的激发、维持和指向。阅读动机分为四个维度: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社会动机和自我效能动机。从课外阅读动机来看,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是由好奇、投入等重要原因所激发,外部动机是指由外在的刺激而引发。前面提到,一年级新生还没有形成阅读文字的能力,他们的阅读动机主要靠外部刺激去引发,可塑性非常强,绝大部分具有顺从他人的行为特征。入学初,教师对新生进行“强制阅读”训练,这是基于儿童行为特征的一种行动策略。教师应如何“强制”学生进行阅读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曾提出“五要”读书法,其中对于时间的要求是“天天读”。入学初,教师要求每个学生为班级图书角捐赠三到五本图书,供同学之间交换阅读,解决书源的问题。每天,学生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行到图书角挑选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然后开始晨读。由于学生们认字并不多,笔者只要求他们会看图猜故事即可。在课堂上,笔者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空闲时间里,也要阅读书籍,真正做到“天天读、时时读”。这个阶段学生阅读的主要任务是能静心安坐,做到读书时不闲聊,不做别的事情,专心阅读15分钟(时间长了他们也坐不住),至于看什么书、怎样看,教师不做具体要求,而是重在养成学生时时看书的阅读习惯。教师也要身先垂范,和学生一起静心读书,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证明,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绝大部分新生都能够初步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营造浓郁家庭氛围,言传身教

父母可以促进儿童发展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保持对儿童较高的成就期望,并细心地评价他们的成就;二是介入儿童阅读成长的行为之中去。在阅读活动中,父母介入的一种方式是在家中为儿童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入学初期,教师要和家长做好思想沟通工作,争取获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为儿童设立家庭图书角,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和氛围。图书角具有一定数量的书籍,书目最好挑选以拼音为主,符合儿童审美趣味的图书,如绘本等。父母介入的另一种方式是读书给孩子听。入学初的第一个月,笔者要求家长每天晚上给孩子读一个绘本故事,在读的过程尽量激发孩子与父母进行更多的口语交流。父母介入阅读活动,就是告诉孩子: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亲子间愉快的相互交往,激励儿童更多地去进行阅读。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是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最为关键的时间点,教师与家长要不怕繁琐,坚持不懈地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具备拼读能力阶段(入学第二、第三个月)

(一)学生学情分析

在家校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月的强制阅读训练,学生基本养成了早、午、晚按时阅读的习惯。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完成了拼音的学习,初步具备拼读汉语拼音的能力,能够逐步独立阅读拼音读本。

(二)“同伴合作共读”策略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集合了人的动机、认知、情感、社会的众多因素。刚入学的学生,教师如果只是对其采取强制阅读措施,没有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部动机,容易使学生失去最初的新鲜感,产生敷衍阅读的行为。如笔者曾发现个别阅读困难的学生只是坐在位置上干耗时间,完全没有用心地阅读。再者,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提到:人在满足生理与安全的需要后,产生情感和归属上的需要,认为群体中的每一员都有归属集体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关心与照顾。因此,同伴交往的需求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具有维持阅读行为的功能。基于这一观点,结合本阶段学生的学情,笔者提出“同伴合作共读”的策略: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每天两人轮流朗读带拼音的书籍。如第一天学生A读书给同桌B听,并把自己的疑问或者感受告V同桌B,B根据书的内容和A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后,B可以对A的读书态度、读书效果进行模糊评价(如评星级),如“同桌A读书态度不够认真”等,B把A的读书情况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及时对A进行辅导教育。第二天,两人交换读书任务。这样相互督促,避免学生读书时出现“人在心不在”或“有口无心”的问题。由于学生读书容易出现漏字、跳行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逐字逐行指读的方法,而对于个别阅读困难的学生,教师最好能手把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帮助他们尽快学会自己阅读书本。这样的阅读活动,满足了学生建立相互交往关系、融入团体的感情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一方面帮助学生渐渐养成认真读书、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学会“怎样去读书”,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拼音学习成果,促使学生将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活跃读书思维。

(三)家庭“亲子共读”的策略

家长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进行亲子共读,要求孩子读书给父母听,并请家长填写《家庭读书记录表》。表格内容包括日期、阅读书目、具体页码、阅读时间、问题和感悟、阅读评价(评星级)等内容。教师要定期检查《家庭读书记录表》,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实践证明,家庭亲子共读能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成效。

三、具备自主阅读能力阶段(入学第四个月到学期结束)

(一)学生学情分析

随着语文课堂学习的深入,学生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多,其阅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积累与沉淀,学生开阔了眼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促使他们的阅读愿望比入学初期更为强烈。此时,学生对阅读的广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更有趣的阅读材料。

(二)教师加阅读指导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读什么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阅读动机取向所决定。教师有意识地激活学生的阅读动机,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持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部动机。在前两个学习阶段,教师着重从读书时间、读书方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到了第三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教师便可以顺势而导,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去读,使学生知道“读什么”会有意思。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读物相对太难或者太容易,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动机,教师可以推荐难易适中、内容健康的书目供学生或家长选择,如童话故事、探险小说、绘本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选择在学生之间传阅度较高的书籍,与全班学生共读,讨论该书的优缺点,教会学生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借助影视作品推荐相关书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观看《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作品后,推荐学生阅读儿童绘画版《西游记》,再与学生讨论影视、网络作品和书籍作品的优势与劣势,比较碎片化阅读和整篇(本)阅读的优势和劣势,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读整本书。

(三)家庭拓宽阅读渠道

来自学校同伴和家庭的书籍往往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愿望,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拓宽阅读渠道。除学校的图书馆外,笔者提倡家长在假日带孩子到图书馆借书、看书,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图书馆的物理环境、人文氛围,以及父母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态度,都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这样的阅读活动,拓展了学生阅读的范围,增大了阅读的数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四)学校创建阅读平台

篇11

1.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扩充孩子的词汇量,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加强词汇学习,因为“重复是最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文章是由单词、短语、句子组成的,阅读不但是单词的重复,而且使学生了解一词多义,这样新词猜测的准确率增大,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当词汇量达到一定程度,会促进阅读的速度提高,吸收的内容增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以及英语国家风俗习惯,激发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广泛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孩子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使他们逐步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帮助他们扩大视野,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本民族的文化,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英语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得少,二是记住得少。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博览”,才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更为完整、严密。

3. 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大力推动英语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二、英语图画书是最好的阅读起点

小学生学英语就如幼儿园的幼儿学识字,作为儿童文学的基础部分,英语图画书无疑是引领儿童进入英语学习的最好途径,是孩子学习英语的起点。所以,我为孩子们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的英语图书。只要空闲,我就会让孩子们随时随地享受与英语图画书亲密接触的乐趣。我让孩子们先独立阅读,看完后让他们在每节课的Free Talk时段复述,这时可能会吞吞吐吐,错误百出,但在他们感兴趣后,我让他们借助英语词典等工具书再进行反复阅读,两遍三遍或更多遍后他们的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们不但能完整地用英语讲出所看的图画书,有时还能加入自己的语言。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图画书,精心指导,引导孩子阅读,让孩子爱上英语学习。

三、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立体阅读

1.借助表演进行体验式阅读。据科学实践表明,利用艺术所造成的强刺激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保证。这种刺激既包括感官刺激,也包括情绪刺激。表演是造成强刺激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使英语教学达到持久高效。

因此,我将孩子们分成若干个阅读小组,让他们将所看的图画书表演出来,表演本身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愿望,而且在课堂上用英语表演,更具有刺激和挑战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2.观看英语视频进行身临其境的阅读。一个中国孩子去到美国,不用半年他的英语就说得很好了。当然,这其中主观上的动机是关键因素。但是,毫无疑问的,在美国学英语的客观条件——英语环境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细想起来,这个不可替代的英语环境不仅仅是到处是英语的表面现象,而更重要的是在那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接触到的英语都是有意义的,有声音的,有情景的。事实证明,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孩子们的英语能力突飞猛进。

事实证明,有影像情景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英语的最佳境界。因此,我让孩子们多看英语影像视频,使他们享受原汁原味的英语,浸泡在地道的英语环境中,享受“色香味”俱全的英语大餐。

3.自制英语手抄报,展示阅读成果。在英语课外阅读过程中,我让孩子结合阅读内容,寻找材料,自制手抄报,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来评判。如在圣诞节前,我要求学生办一期关于圣诞节的小报。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找材料、做设计,忙得不亦乐乎,很多已封存起来的书刊杂志都被找了出来,有的还从网上寻找相关资料,学的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结果,学生所选的内容精当,有些甚至是我都不熟悉的,版面设计得也很精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阅读了大量的英语资料,学有所获,学有兴趣。

4.开展英语演讲等活动,以阅读促进口语表达能力。我在每节课的开始,除了“Free Talk”之外,还抽出几分钟,轮流让一到两名学生用英语来讲一个故事、笑话,唱一首英文歌曲。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同时为了避免“丢脸”,必会提前在家仔细钻研手头的阅读材料、英语碟片等,久之,其口头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极大锻炼。

四、注重方法指导,提升阅读质量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也是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难点。注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掌握那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呢?

1.粗读。所谓“粗读”就是借助图画和上下文,概括了解阅读材料主要内容,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能用最简单的词和句复述。

篇12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身体力行给以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生活在这一个具有浓郁民主与平等思想社会中的孩子,他们更容易受到家庭与父母的影响。人们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理论上来讲,这根起跑线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更不在中学、大学,而恰恰在家庭、在父母。著名学人于丹在谈及自己今天的成就的时候,每每都会说到当年的家庭的书香之气给予自己的熏陶,都会说到当年的父母的博览群书给予自己的示范。所以讲,我们今天要激发学生较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就必须重视家庭这块阵地。

学校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组织形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有怎样的班级就有怎样的学生,班级充盈着一种浓郁的阅读氛围,从这一班级中走出的学生就会是爱好书籍、喜欢阅读、崇尚知识的,因此在班级中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就显得尤为必要。班级阅读氛围的营造具有很多的方法与途径,实践中笔者在开展今日我演讲、阅读心得秀、我炫阅读美、阅读笔记展等活动中突出范本激励法的运用。

范本教育是营造与优化班级阅读氛围、保证与提高阅读效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有如下的实践与感悟:

篇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好母语――语文学科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培养,而课外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对课内知识的应用。如何让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得到落实并养成习惯呢?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明确地位促阅读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优秀的课外读物对学生拓展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增强理解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了达到要求,我们开展“三本学习”。刚开始有家长提出质疑:大力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会不会对他们正常的学习造成影响呢?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例子,它只起“举一”的作用,为课外的“反三”奠定基础。课外阅读内容丰富,超越时空,包容无限,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只要对学生的阅读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读有益的书,不但对学习没有影响,反而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水平。

无数事实证明:凡是语文成绩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没有一个不得益于课外阅读。

二、培养兴趣激阅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就顺利多了;如果学生怕读书,就会马虎应付。一个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又怎么能做好呢?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强烈期待。在学生接触具体的作品之前,可以有意识地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趣闻轶事、作品人物和故事情节等进行一些烘托性介绍。如,刚教完《草船借箭》一课,为了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小说的内蕴,我在班上向学生介绍了《三国演义》全书的风格、特点及主要情节,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空城计”等脍炙人口的故事,这些生动、精彩的故事使同学们大饱耳福,也大大激发了他们对阅读文章原著的兴趣。

三、丰富资源保阅读

充足的书籍是保障学生能开展正常的课外阅读的条件之一,沐浴在我校市级“书香校园”里的学生,身处文明和谐的文化环境之中。我们每个教室都设置有“图书角”。我发动每位学生从家中带来3本以上的课外读物,充实图书角,另外还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甚至书店的作用,有计划、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名人佳作,鼓励学生博览群书。

此外,我还利用自己的藏书丰富他们的阅读。如我收藏的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等,不仅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连我也爱不释手。我把自己的书借给学生轮阅,班里很快形成了“马小跳”阅读热,学生的阅读热情被高涨激起。

四、养成习惯乐阅读

一个人的习惯如何,常常可以决定他的成败。好习惯让人终生受益,爱看书的好习惯也是必不可少的。

1、用心阅读勤积累。

儒家大师朱熹谓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我还要求学生做到“手到”。一个人读书,如果只去读,不用笔做记录,看似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但时间一长,收效并不大甚至一无所获,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少年时代的老师徐特立曾经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他教导学生多读书,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深刻理解,不能走马观花。在他的指导下,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书籍,并且做到随手记录,甚至到了晚年,他还是那么认真、那么勤奋地读书。因此,我指导学生选好阅读材料后,要求他们把读到的好的词语、段落、篇章随手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2、交流阅读育信心。

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成功常常会导致另一个成功。尤其是学生,如果他们的学习能得到老师、同学或家长的夸奖,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我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有目的地定期开展读书心得的交流活动,使课外阅读能持久地坚持下去。

如在班上掀起读“马小跳”热之后,我抓准时机,既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也让他们写读书心得。一向不太爱学习的王军在读后感中写到:“我最喜欢马小跳,他和我一样淘气,不爱做作业,爱惹事,仿佛就是我的影子。他的爸爸叫马笑天,是玩具厂的厂长,从来不因为马小跳的学习成绩差而打他、骂他,所以马小跳整天都很快乐。可是,在我家里,为了我的学习,爸爸妈妈不知动了多大肝火……我非常羡慕马小跳。”我趁机引导他:“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你能想到自己,说明自己在成长,在前进。如果你从现在开始,改掉身上‘不爱做作业,爱惹事’的坏习惯,得到的快乐将会更多,更多。你说是吗?”这以后,王军似乎一下子长大了,纪律、学习成绩明显有了好转。可见,良好的阅读交流加上及时的鼓励、帮助,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功感,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3、自觉阅读养习惯。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博览群书,成为有出息的人。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看书,每天半小时,甚至更多,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算不去命令他看书,他也会十分自觉。也有些孩子认为,自己既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周末又要参加特长班或者其他补习班,觉得时间不够用,再加上热衷于“游戏”或者“卡通”片,所以不喜欢看书。

教师是引导者,应注意克服学生的不同情绪,既要给学生订出合适的阅读目标,以促使他们不懈地努力,又要避免“书迷”、“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现象产生。学生只要自觉地从“要我读”到“我要读”,从狭窄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其阅读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