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印度模式
印度是亚洲第二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相当丰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正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之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亚洲和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农业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
1.加强智力投资,进行“”
早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独立之初,其农业发展十分落后,虽然进行了长达40年的“”,但成效甚微,土地所有权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作物产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尤其是60年代中期,严重的旱灾造成全国性,引发印度农业空前的危机。这场危机也促使印度政府更加正视农业发展,一方面加强智力投资,对农业科研教育系统大量投资,同时通过建立一个设计良好的农业推广网络,向农民传播新技术。从1950-1967年村社发展计划和推广服务网络是改革农业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发动“”。60年代印度发起“绿色革命”,引进、改良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发展化肥农业,完善水利灌溉系统,提高产量。60年代初,印度培育出“墨西哥小麦”,每公顷可产14025公斤,60年代中期,“菲律宾奇迹稻”问世,每公顷单产达22500公斤。“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奇迹稻”的成功引种和大面积推广,使印度的粮食基本实现自给。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又发起了“白色革命”,选用高产优良的奶牛品种,建立牛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紧密相连的产业体系。80年代末,印度又提出“蓝色革命”的口号,大力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快人才、技术的引进,增加对海洋捕捞业和淡水养殖业的资金投入。20世纪末,印度再次提出“金色革命”的蓝图构想,研发、改良并推广园艺作物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研发果物、蔬菜冷鲜储藏技术和加工、运输技术。
2.开展农村计算机革命
印度农村计算机革命始于20世纪末一些大型计算机公司联合推出的“农村互连工程”,该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电子知识普及活动并建立了电子集市项目,旨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间数字化水平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计算机革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政策。如为服务农村,专门设立了农业呼叫中心、农业广播电台、农业电视频道等。农业呼叫中心与当地的农业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连线,由专业的农业毕业生或农业科研人员接听,接收农民询问并给予解答,对于无法立即解答的疑问在咨询教授或专家后再予以回复。农业广播电台和电视频道主要播报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密切相关的农业新闻和资讯,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此外,为促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还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如“邮车网络”是印度政府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推出的无限网络计划,通过在公共汽车上安装无线互联网收发机,为农民提供农业新闻和气象信息。同时,在全国农业市场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国家信息中心陆续建立和完善了许多专业化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数据库、花卉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信息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网站维护和数据信息更新,为广大农民用户开展农业生产提供最全面、最时新、最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巴西模式
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世界农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在巴西起着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利于巴西农业的发展。目前,巴西已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对改造巴西传统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产品商品率、土地出产率、农产品出口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政府切实推行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
巴西政府农业政策的基本要点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农业生产风险,以增加农民尤其是中小农民的收入。具体农业政策包括:
(1)改革并推行农业信贷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巴西政府颁布了《新土地税收法》,确定了贷款金额需由生产成本的实际需求确定。根据这一法律,每年国家货币委员会在农作物播种期之前以政令的形式颁布每种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基数,同时公布每种农作物贷款的最高限额,中小农户贷款的最高限额是生产成本的90%,大农场主贷款的最高限额是生产成本的80%。此外,为鼓励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出产率,政府在农业信贷政策上还做出特殊优惠。
(2)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受财政压力影响1985年起政府逐渐取消对农业的补贴转为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为主,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农产品价格委员会规定的最低价格时,由联邦政府直接收购、提供贷款或是预支贷款。这一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鼓励出口政策。根据政府制定的“鼓励出口计划”巴西农产品可以自由出口,政府不设任何限制,且努力消除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为巴西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巴西农产品在世界的知名度,形成了品牌优势,同时也促使巴西农业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出口优质产品,这又进一步增强了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发展农业合作社制度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个农业生产者势单力薄无法在农业领域参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联合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早在1988年,巴西宪法就正式确立了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赋予了合作社经营自,使合作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合作社的宗旨是立足农业,为社员提供全面服务,基本准则是自愿参与、民主管理。巴西多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有效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了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更推动了巴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挥了重大作用。纵观巴西农业合作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之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一是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符合众多农场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二是政府对合作社的高度重视,将支持合作社的长足发展当作一项政策来执行。
3.走科技兴农之路
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是巴西农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巴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并为此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研与推广体系,形成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兴农之路。巴西的农业科研推广应用体系以农科院为龙头,以农牧业研究和农牧业技术推广两大公司为核心实现了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实际运用的成功转化。同时,巴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巴西农业的生产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分析前面两个发展中国家可知,尽管两国“特色之处”各不相同,但其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径依旧有章可循,很多实践与经验都值得正走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国家学习和借鉴。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依靠科技的力量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及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发展。
(一)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质就是将农业的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技对农业的首要贡献是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印度、巴西等国为鼓励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农户购买机械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并且,为保证农户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和使用新型农机,还向农户提供低息贷款。科技对农业的其他贡献体现在实现了农业生物化、化学化和信息化。由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印度陷入了粮食危机,印度政府痛定思痛发起的“绿色革命”引进、改良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发展化肥农业,使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大国,科技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普遍意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科技体制和历史等原因,农业研究一直不被重视,农业科研投入的不足加上农业科研人才的缺乏,我国的农业科教水平亟待提高。要改变这一格局,需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机制,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部门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农业科技研发,同时,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只有资金和人才同时到位才能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
(二)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政府应大力倡导改进和提高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不断重视农业对外交往。按照互补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对外交换品种资源,交流农业技术经验,不仅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同时促进本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进步。纵观世界各农业大国,其民间农业合作组织都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活动和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巴西,政府也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将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当作一项政策来执行,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立法保障。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组织,是农户和市场、农户和政府的纽带,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及农产品深加工增值,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个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政策参与、技能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和农业合作等方面合作社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完善我国农业合作社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发挥政府主导效用,大力整顿、重塑各类合作社,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强化内部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带动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社员的根本利益。同时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有效地经济引导外,政府应尽量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让合作社在公平、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日】速水佑次郎,【美】费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朱丕荣.印度的农业政策变革与发展战略[J].农村经济技术研究所《通讯》1992第2期.
[3]王国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4]黄东贤.印度农业的最新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04第6期.
[5]蒋和平,辛岭.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机制与模式[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6]李正东主编:《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七辑)》[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朱丕荣.《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对外开放》[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J].经济学家,2009第10期.
云南94%的土地为山地、丘陵,农作物单位产量低,持续高产量的农田少,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不仅制约了云南省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也给长江、珠江下游地区和东南亚领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生态建设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云南位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众多,农业主要是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山区农业,再加上一些地方恶劣的地质条件,农业发展潜力极低,现代农业的建设难度大。但同时云南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①地形地貌众多,地域组合复杂,垂直差异明显,可分为坝区、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②气候类型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个气候类型,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发展生态农业有明显的气候优势。③物种优势: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的美誉。拥有全国60%的高等植物和59%的脊椎动物种类,淡水鱼类资源占全国的42.2%。④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云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拥有各式各样的农耕文化,其中也有包含生态环境的内容,为当今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2政策背景
在云南发展生态农业既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又能改善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推动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云南自然禀赋、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决定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拥有吸引眼球的“四张名片”:“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同时在2012年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明确了云南农业的战略定位。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调优调快一产;发挥地域和气候优势,建设烟糖茶胶、花菜果药、畜禽水产、木本油料等特色原料基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也明确要求必须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结合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应该体现“生态、多样、四季、开放”的内涵实际。
2云南高原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特点
云南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积极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工程,结合各地的实际,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要求,和“农、林、田、水、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各地均建立了一些生态农业示范点,为大面积发展生态农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据2012年云南省环保厅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15个州(市)、70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州、县创建工作;各地积极推进生态乡镇、村创建,累计建成10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218个省级生态乡镇。昆明市命名197个行政村为“昆明市生态村(社区)”,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在全省所有县(市)、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762万亩;全省“三品”认证累计达916家企业2079个产品,全省“三品”产值255.25亿元。农村能源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全省农村能源建设资金超过2.2亿元,全省新建农村户用沼气中国市场2013年第36期(总第751期)城市资源与环境15.65万户,完成农村节柴改灶14.91万户,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6.3万台,20.28万平方米。
2.2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现有模式
2.2.1基于产业空间布局的循环农业模式宏观层面的循环农业模式多以区域为整体单元,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也等相关产业链条间的耦合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及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构建区域循环农业闭合圈。微观层面的循环农业模式多以专业大户为对象,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双江县把核桃产业列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来抓,按照“规模上求大、品种上求优、管理上求精”的发展思路,加大宣传、培训和投入的力度,健全管护激励机制,强化督促检查,将全县60万亩核桃产业基地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双江县60万亩核桃进入初果期11万亩,2012年产量4016吨,产值1.12亿元。在“十二五”期间,以管护为本巩固现有面积,逐年增加挂果面积,不断提高产量产值,到2015年力争进入初果期24万亩,年产量2.4万吨,实现产值4.8亿元。2.2.2多功能生态耕种模式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的梯田开垦因地制宜,随地势而定,坡度小地多就开较大的田,坡度大地少就开较小的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千百年来,哈尼族在哀牢山区三江流域将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改良为水稻,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元阳梯田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2.2.3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云南山区是旱作农业较为典型和突出的地区,陆稻是低纬度山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针对山区水资源缺乏,作物单一,抗病能力差等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多种资源共同发展,多方面切实增加农民实际收入,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治理措施,提出了以陆稻为基础,确保粮食安全的山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模式。通过对陆稻、杂交玉米优良选种,推广规范化陆稻间作玉米以提高饲草和粮食的多样性,逐步克服病害危害,提高复产规模;同时加大主要经济作物的轮作,解决山区农作物单一,粮畜争地,粮烟争地等矛盾。并根据山区实际情况,提供及时更新的种植养殖农业技术,使山区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在使得山区农业告诉发展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治理。2.2.4生态观光旅游模式云南自然风光秀丽、地域差异大、多元民族文化传统保留较完整,特别是乡村风景、村寨文化以及民族传统特色独树一帜。生态农业旅游的介入,将有利于促进城乡结合,形成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造景观、古典园林、农业风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格局。各地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民族民俗等独特的资源,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呈贡的花卉基地、红河州弥勒县的葡萄园、麒麟区农业示范园、以楚雄黑井古镇为代表的“古镇休闲度假型”,以元阳梯田为代表的“原生态风光旅游型”,边疆部分民族的刀耕火种、锄耕体验,怒族、傈僳族、侗族、拉祜族等民族的狩猎体验等。这些不同风格的观光模式既推动了当地特色比较优势农产品、民间手工艺品的销售,也促进了当地社会事业、农民文化素质、农村经济全方位的进步和提高。
一、引言
临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地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689平方公里,占86.2%,森林覆盖率76.6%,是浙南典型的山区市。临安市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之称,并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市。临安市政府一直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名市、经济强市为目标,一方面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通过实施“东竹西果“的区域布局,培育了竹笋、山核桃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该市环境质量,政府借机引导群众进一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凭借与杭州毗邻的地域优势,临安市成功地发展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成为了杭州的后花园。临安市走上了特色农业促环保、生态优势促经济的良性发展之路,该市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成功经验具借鉴和推广意义。
二、临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逐步做大做强传统农业产业
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来源于自然环境、资源、技术、文化等因素。临安市是典型的山区市,九山一分田,山多田少,临安市正是立足于其丰富的山区资源特色,规避农地较少的发展瓶颈,深入挖掘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了竹笋、茶叶、蔬菜、瓜果、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产业,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发展格局,*年实现农业产值18.3亿元,目前产值超过全市总产值77%,占农民收入构成的80%。
在发展重点农业产业过程中,临安市特别重视对其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
1.重视高效益特色经济林木发展
山核桃、香榧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临安市最具特色的经济林木。临安市政府看到了这两种高档经济林木的开展潜力,因此将发展山核桃、香榧等特色经济林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开发原有山核桃、香榧等野生经济林木的同时,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民加大经济林木的种植。2005年临安市山核桃面积40余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49.8%,山核桃生产经营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核桃主产区13012户收入超万元,2159户收入超5万元,农户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山核桃,山核桃已成为浙西北山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支柱。
2.促进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临安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现有竹林面积99万亩。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高强度经营,导致大量竹林退化、污染严重、病虫危害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竹农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因此政府加大了在竹产业上的投入,通过对重要竹品种---雷竹的退化机制研究,促进退化林地的改造,同时深入研究和选育新竹种,开发了观赏竹的种植和繁育,并加大了竹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投入。通过努力,临安市成功地开拓了竹笋产业发展空间,既保持了原有的竹产业规模,使临安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竹篮子,全国水煮笋加工出口最多的县(市),也保障了临安竹产业的可持续和新型化发展。
3.促进其他农产品的山区特色化发展
在将山核桃、竹笋等产业培育成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临安市因势利导,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推出了高山蔬菜、高山花卉苗木等项目的开发。
临安市内海拔在500~700m的农田面积有682.6hm2,海拔700m以上的农田面积有153hm2,累计835.6hm2。而海拔500m以上山区为夏季冷凉区,是发展高山蔬菜和花卉的理想区域。由于紧靠沪、杭、甬、宁等大中城市,临安具独特区位优势,为高山林特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方便。目前临安发展的高山蔬菜有番茄、四季豆、四季香菜、菠菜、辣椒、莴苣、日本生菜、西芹、马兰头等大众菜、优细菜以及蕨菜、香椿等特色菜。高山蔬菜质优、天然的优势既补充了大中城市“夏淡“、“秋淡“市场,又迎合了目前饮食上的环保要求。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农地,凉爽的气候非常适宜生产反季节盆花、鲜切花和优质种球。目前临安此类农地有近万亩,发展了以石斛兰、一品红、仙客来、大花蕙兰、蝴蝶兰等为主的高山反季节盆花,以球根花卉百合、唐菖蒲为主的高山种球繁育及其鲜切花栽培,以及以三色堇、一串红等为主的高山播种育苗培育的反季节花坛花等。临安高山花卉业的发展是农业特色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已成为农民就业和创收的新渠道。
此外,临安在畜牧业发展上同样利用了山区特色优势,走“林牧复合“之路,在森林中生产绿色动物产品。如“森林牧业“基地潜川镇,发展了森林散养蛋鸡和竹鸡、黄麂,并将猪、鱼、鸡的养殖结合起来,走生态养殖之路。新的养殖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结构的集约化饲养模式,并能合理利用山区的闲置山地、林地、荒田、山塘、水库等自然资源,有利于生产出绿色、质优、价高的动物产品,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以科技为依托,走农业生态经济产业化之路
通过政府的引导,临安市确立了立足山区特色,发展山区农业特色经济的方向。但是对于传统产业如何提升与优化、如何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型产业是临安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过程中两大问题,这也是国内山区县市的共性问题。在实践中,临安市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农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使农村和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
1.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重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林木和竹笋是临安传统特色产业,在迅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如山核桃生产存在缺乏新品种,树木躯干高、难以采摘,童期长导致培育期间加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以及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等,影响了山核桃产业的提升;香榧栽培品种单一、繁殖技术落后、造林成活率低,以及生长周期长等问题也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竹笋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竹林的退化问题。
为了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临安市围绕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开展了多项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首先,重点研发与推广山核桃新选品种、拉枝整形矮化、生态培育等技术,同时,推广应用榧树高接香榧技术,大力发展香榧。推动了临安山区特色经济林栽培良种化进程,实现生态、高效、安全栽培。此外,还对经济树木产品的深加工以及附属产品的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以加工业带动栽培,为经济林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针对雷竹的退化,提出包括品种更新、土壤改良等相应的改造措施,建立了雷竹改造示范基地。同时还开展了夏、秋季优良笋用竹繁育和推广,观赏竹的繁育和推广,开发了笋加工产品产业化的相关技术,对笋产品的杀菌工艺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竹产品质量,并为竹产业扩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竹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此外,集成农林复合经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对提升与优化传统产业也起到了明显作用。
2.构建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
我国山区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技意识等因素。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有效转化对山区特色经济的开发和壮大尤为重要。
临安市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紧密结合了主导特色产品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了一系列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如山核桃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级牧业、竹笋、竹制品等5个科创中心。同时还形成了大量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和名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挥这些组织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并提高了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
(2)初步形成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下属农技服务机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农业主导产业协会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等五部分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目前临安拥有各类龙头企业近50家,农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20余个。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特色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3)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中融入了各方力量。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临安市还通过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的媒介作用,构建了以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政府、农民、科技人员全方面参与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培养农民技术员等途径,开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和方式,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科技意识强、懂技术、善创新、会经营的现代科技型农民。
(三)延长山区特色经济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1.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名牌建设
在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加工业在临安也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形成了生产和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2年全市已有7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值达到30亿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二产比重上升到80.2%,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就有34家。
随着临安农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日渐加强。政府和企业均加大了对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成功打造了临安市山区特色产品的地方品牌,使临安山核桃、笋制品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发展农业休闲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由于经济林木、竹笋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减少了对林产品的依赖,临安市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又促使临安人将目光投向新兴的农业休闲产业。临安山区特色经济从农业延伸至加工业,现在又进一步向第三产业拓展。
临安市具有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多项殊荣,并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同时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南京、宁波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生态市,旅游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真山真水真空气“的旅游品牌已经形成,临安正逐渐成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
2005年,临安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18个休闲观光农业专业村和一个乡镇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度假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3万人次,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临安市山区特色明显,在森林动物养殖业、高山蔬菜花卉种植业等领域均具有进一步发展山区休闲产业的潜力。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享受清新环境以及体验农家生活的追求日益流行,临安市山区休闲产业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开发项目。目前临安的农业休闲产业以“农家乐“为主,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36户。今后除“农家乐“发展形式外,休闲农庄型、农副产品基地型等农业观光产业形式也将在临安市逐渐发展壮大,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的途径。临安市的山区特色经济与旅游业走上了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结束语
临安市立足本地的山区特色,并配套了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利用了多方面的人力和资源优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农业特色经济之路。虽然临安市目前依然存在着生态农业产业化不高,畜牧面源污染较严重等问题,但不能不说临安市的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与临安市情况相似的其他山区县市,可以借鉴临安市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等方式,挖掘本地的地方特色产品,使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和依托。
参考文献
[1]周玉祥,临安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和体会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
[2]陈初尉黄海明陈英霞临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第5期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case of Henan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model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such as characteristic crop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gardening, characteristic animal husbandry, characteristic fishery and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in depth.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of exploring local resource endowment advantages timely, fostering characteristics leading enterprises, establishing constraints incentive mechanism, perfect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reinforcing cooperation and department linkage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Henan province; development models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最终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因此,以河南省为例研究探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特色,即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国际经合组织(OECD)则认为,“集群”就是“由强烈地相互依赖的企业通过一条增值的生产链联结而成的生产网络”[1]。
农业产业集群由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农场投入制造三个子集群系统(Sub-clusters)构成[2]。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就是各类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及与其关联的二三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发展的现象(图1),具体可划分为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以及文化创意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2 特色种植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地处豫中平原,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港澳高速公路。全村920户,3 400余人,耕地133.7 hm2,总面积1.78 km2。其村办企业――河南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辖26个公司、厂(队),其中5家合资企业,企业总资产27.9亿元;拥有员工8 362人;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5亿元。
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抓好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在“农”字上大做文章,围绕优势农产品――小麦,形成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小麦麦地田边地埂种植花椒树等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土地利于小麦生长;小麦麸子配制鸡饲料养鸡场鸡粪等肥田、促进小麦生长。二是围绕农业上工业。小麦(鸡蛋、鸡肉、花椒等)创建面粉厂、调味品厂、食品加工厂等形成以面粉(小麦、鸡蛋、鸡肉、花椒等)为原料的龙头产品――方便面、锅巴、啤酒、调味品等系列产品;围绕龙头产品带动旁侧产品――彩印、包装等。三是抢占市场,发展相关产业。利用临颖县城较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和紧邻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便利的交通要道条件抢占国内外方便面、锅巴、啤酒、彩印、包装等市场;围绕中国惟一红色亿元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图2)。
3 鄢陵花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南北花卉引种、驯化的理想基地,具有天然的地缘资源优势。鄢陵于汉初置县,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围绕花木优势产业,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使鄢陵县花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表1)。2008年鄢陵县花木产业种植面积已达38 66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创产值2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花木专业村已由原来的4个发展到122个,专业户达1.8万户,花木种植品种由原来的400多个发展到2 300多个,花木企业由1959年的1家国营园艺场发展到目前的各级各类企业577家,其中38家具有国家颁发的二级、三级园林绿化资质证书。花木从业人员已达10万人以上,花木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株(盆),已形成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4大系列产品,产品行销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中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3],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中国花卉之乡”。鄢陵花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形成以龙头花木企业为核心,花木产品研发、花木销售中介、花木生态休闲旅游、花木会展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图3)。
4 襄城生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东段,地势西高东低,中南部接黄淮平原。襄城县根据自身地理优势,依托雏鹰农牧集团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襄城生猪特色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位于伏牛山南麓,以紫云镇为核心区,东西长10余公里,总规划面积36 km2,辐射湛北、山头店、十里铺、茨沟、库庄、王洛等7个乡镇,控制区域457 km2,力求通过培育雏鹰农牧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乡村6 000个中小规模猪场发展,实施集散为整、统一管理。首先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以沼气为纽带,畜牧业、林果业(各种林木、有机林果等)、种植业(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等农业内部一体化的集群发展模式。其次是进一步延长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链条,与二三产业有机衔接,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工商贸旅游共同发展的生猪养殖特色产业集群(图4)。
5 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郑州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以黄河鲤鱼养殖带为核心,延伸至水产品健康养殖业、精深加工业、观光休闲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沿黄河的中牟、巩义、荥阳、金水和惠济等5县(市、区)。目前,荥阳市王村镇沿黄滩涂地带的黄河鲤鱼养殖已发展1 000 hm2,是中国仅有的2个国家级无疫区重点示范区之一,并尝试开展鱼塘水上种菜、鱼塘水上垂钓休闲以及水产品深加工项目。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将带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水产科技示范园区和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对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渔业产业集群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图5)。
6 王公庄画虎特色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历史上土地贫瘠,以种植业为主,属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区。现在的王公庄村却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是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村、河南省特色文化(绘画)村。该村现有1 366人,其中从事绘画产业的达700余人,占51.24%。这里家家有画室,户户有画家,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姊妹画家以及三世同堂作画者比比皆是。此外,村里常年还有100多名“侯鸟型”画家,数百名在王公庄当“学徒”的邻村画师、画工。仅王公庄村就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6人,河南省国画家协会会员8人,商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36人,民权县美术家协会会员208人。2008年,王公庄村创作画品6万余幅,产品也由“虎画”单一品种,创新发展到山水、仕女、花鸟鱼虫等多种作品,尤以百虎、百鹤、百马、百鸡、百鱼等百字系列绘画作品最为突出,并向油画、烙画、刀画、麦草画等领域拓展,同时开发出绘画工艺品、蛋壳彩画、工艺雕刻等相关产业,进一步拉长了文化产业链。其他与绘画相关行业,如人员培训、画框、画盒、字画装裱、工艺虎制品的生产销售等也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现在全村共有虎头帽、虎头枕作坊6家,字画装裱店4家,专业绘画经纪人26人。王公庄村30%的作品销往孟加拉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其余的在北京、上海、汕头、广州、西安、郑州、济南、大连、哈尔滨等国内大中城市销售,年创收入2 500万元。王公庄村绘画创意产业已辐射到周边的任庄、李馆、相府营等村,带动周边河南、山东两省的民权、兰考、曹县等三县数千名农民创作或销售画品,初步形成了以王公庄村为中心的绘画创意产业集群[4]。
7 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影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特色资源禀赋、国内外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发展、名优品牌效应、专业技能传承创新(包括集群文化)、政府规划引导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发展前景等,与传统二三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资源条件、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家人才、国际企业转移等)有着较大区别。
2)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基础是各地区所拥有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核心制造企业有着本质区别。但引入工业生产经营理念、培育涉农龙头企业、推广特色农业科技成果、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特色农产品种类(依据市场需求趋势)、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绿色有机)、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特色农业竞争能力等仍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经营之道。
3)因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以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不同,必将形成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4)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不断形成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加快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1)及时发掘地方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寻求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加快制定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有序发展。
2)培育壮大涉农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积极培育引进有利于农业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涉农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3)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及时出台支持农村“能人”辈出、涉农龙头企业发展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壮大的扶持政策和相关实施细则,通过制定激励措施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和完善科技服务社会化体系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推动广西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改善、优化农业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以农为本,是长期不变得基本国策。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程度不断加深,农业的基础地位有一定威胁,继续发展传统农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的有效需求。传统农业,简单重复投入,经济价值低,付出与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已经不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需要。传统农业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深加工、特色化、绿色食品这些都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现在必须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的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现代农业发展也已逐步走上新型发展之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特定区域、特色农产品、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等多个特色的联合发展来不断促进。广西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区域特色鲜明,发展特色农业十分必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是发展的趋势,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这方面的促进作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二、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成效:(1)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广西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做了一定的规划。桂林市这方面做得很好。
(2)农业发展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包括了山区特色模式,根据山区的特色优势进行发展;土地流转模式,分离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使得土地得其所用;种植耕作模式,套种、间种相结合;产业化经营,公司和农户进行密切合作等等。
(3)特色农业的一些新产业取得长足进展。在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促进食用菌、马铃薯、中药材等新产业的发展,打响知名度。
(4)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大大提升。广西农业部门在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上十分注重,各方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植保工程、种子工程、间套种技术等生产技术和病虫防控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业科技对特色农业发展作用很大。
(5)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也能够使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农民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形成特色农产品,有着极大的市场竞争力,形成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很多农民都走上的特色农业之父之路。
2.存在问题: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特色农业体系发展之路,但是广西农业特色化之路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要想发展壮大规模,首先在资金上必须很很强的后盾,这就需要在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还要扩大渠道,增加资金来源;其次科技投入的力度不够,虽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自主研发能力弱,科技创新水平低;特色发展不够完善,没能新城完善健全的体系;整体的市场推广力度不够,农业抵御风险能力欠佳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当下必须考虑的,在广西农业特色化之路上需要解决的。
三、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
1.加强农业基础的投入,提高农业风险抵御能力。加强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和灾害抵御能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在现代设施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特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打造高产业目标,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效益。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打造高产业目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立一批高效特色农业,多渠道,广泛带动农民增收。
3.促进产业链的新成,形成产业化发展之路。加强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业的融合,带动订单农业发展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形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推广一批特色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耕作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特色农业的整合发展。
摘要:特色水果产业园区建设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特色水果园区发展存在突出问题,亟待结构优化加以改观。四川蓬安以特色水果园区为突破,带动当地休闲生态农业发展,综合效益明显。
关键词:特色产业;生态农业;蓬安实践;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势头加快,特色水果产业园区也得以提档升级。作为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水果园区既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又是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休闲旅游资源。然而,特色果园的开拓离不开农业生态的大环境平台,目前我国农业生态还有诸多问题不容回避。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保意识淡薄,基础设施落后。
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国,由于历史、国情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处于低投入,低产出,低收入的传统农业模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很多农村地区道路状况较差,与外界联系不方便,水电气也不完善,生活不方便。这些都将制约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
2、生态休闲农业分布不均,规划落后。
部分地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兴起缺乏科学的引导与规划。一方面是因为自然原因:我国地形和气候由东向西的农业发展适宜度降低,农业发展不利,而生态休闲农业必须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由东向西递减,经济水平越高基础设施越完善,农业发展投入越高,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基础也越好。全国休闲农业分布区域不均匀,大多数集中在中东部发达省份,西部地区则较少。
3、缺乏专业人才,服务水平落后。
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农村,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大多不愿意从事农业或休闲产业等服务型行业,这对于生态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经营休闲农业的多数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大多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从事休闲农业活动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地的条件,政府缺乏指导,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从业人员也没有专门培训,大多数的经营模式都是模仿他人,经营模式粗犷、单一、创意度不够,形式雷同而缺乏吸引力。
二、四川蓬安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的综合效能
四川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特色农业建设成果较为突出。其中,蓬安县发挥优势,大力推进特色水果产业,并带动乡村旅游同步发展,彰显出生态农业的综合效能。
1、特色果园产业规模化发展。
特色水果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类型。蓬安县柑橘“锦橙100号”特色品种是在蓬安选育而成的水果精品。“锦橙100号”高桩、果大、核少、色艳、汁多、味浓、化渣、丰产、早熟、耐贮等主要经济性状稳定,生态适应性强,宜栽范围广,名列全国优秀锦橙榜首,现已成为四川省内外数十个县市的主栽品种。古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蓬安县围绕创建“中国锦橙第一县”的战略目标,对水果产业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大力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兴建水果产业基地、加强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培育水果专重大户、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形成了具有蓬安特色的水果产业。以锦橙100号为龙头的特色水果产业已成为蓬安的支柱产业,规模化效益十分突出。
2、优势互补,产业联动。
生态农业的科学发展,首要的是政府主导规划。截止2012年底,蓬安县编制覆盖3个乡镇26个村、面积45.3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拟投资2.64亿元,建3万亩柑桔产业示范片。目前除了完成1.8万亩老柑桔园标准化管理工作外,还完成1.2万亩柑桔新栽规划及苗木采购,完成锦屏镇500亩珍稀植物园规划设计,陆续启动苗木栽植。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一区三园”,整合涉农项目资金0.6亿元,重点打造了长梁—正源—锦屏优质柑桔示范园,改造和新栽柑桔3万亩。此外,农业生产的成效拓宽了当地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路径。蓬安地处四川东部境内有318线国道,南大梁高速公路,达成线铁路是四川连接中东部的重要通道,而中国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就是中国的中东部。区域内嘉陵江穿流而过带来了优美的自然水域风光,与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相配合。在蓬安县的四条精品线路中,以利溪、三坝、河舒等“锦橙100号”示范带、河舒桃花村、城郊农业生态园、农家乐等为主的观光农业旅游线。这样一来,特色水果园区之间就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与旅游线路、旅游景点、景区相结合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三、未来发展的展望
1、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生态休闲农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传统农业满足现代需求的功能延伸。尽管我国各地在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效果并不乐观。因此,要充分考量农业经济的市场发展规律,认识到重视休闲农业发展是保障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充分认识到农业资源配置优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带来经济利益,更能带来生态和社会效益。休闲农业的发展就是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农业资源更好的发挥其经济效益。休闲农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时间也增加了农业经济增长点,并能有效传播农业科技知识,使农业发展获得全面提振。因此,政府应继续主导休闲农业发展,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使休闲生态农业成为人们休闲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型方式。蓬安县特色水果园区具有规模大、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生态特色鲜明等优点,人们更应抓住这些优势来改变水果种植业中体现出的单一农业发展模式,使其发展成为以农业为主,休闲、观光、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多重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
2、合理保护和开发生态资源,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蓬安县特色水果园区的成功实践证明: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水果园区进行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合理拓宽入园交通,科学设计现代化的生态停车场,注意各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餐饮住宿接待设施要科学布局,考虑好景区接待能力,标准化、统一化管理,让游客能住得舒服、吃得健康放心,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完善好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
总之,发展特色果业,就是要走生态农业休闲之路,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林业、生态农业等的建设相结合。探索研究生态开发的有效方法,综合利用资源如水资源重复利用,废弃物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适时开发新兴的资源。(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仙春.休闲观光果业开发的实践思考[J].浙江柑橘,2012,(03).
[2]俞玮.特色果业发展路径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2010,(04)
[关键词]
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模式
当今时期,很多山地农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耕地农业方式,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各省级政府加强开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研讨,要求高原山地农业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加强立体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对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以及新型农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1山地农业的功能及其拓展
对于农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其对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以此将农业划分为平原农业、山地农业、以及水域农业三部分。根据地质学知识分析,山地指的是,海拔在500m之上,相对高差在200m之上的区域,同时呈脉状分布的地表形态,由丘陵、高山、或者山谷交错相连[1]。山地也可以说是山间谷地、山间盆地、以及山岭的总称。如果以山地农业的角度分析,过往的山地农业,主要起到解决人民温饱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地农业的作用也逐渐放大延伸,具体扩展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地农业需要对粮食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第二、山地农业需要促使山区农村摆脱贫穷的局面,逐渐奔向生活小康,与全国平均生活水平相持平,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三、山地农业作为农耕文化较为关键的组成,承载着人类传统农业文化的作用;第四、山地农业对于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维护作用,山地农业的发展阶段,必须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保证生态平衡;第五、山地农业对于一些林木、药材、以及反季节蔬菜起到一定的保护责任。
2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
2.1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发挥气候和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长期工作内容,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现阶段,山地农业不断开展各项改革,国家也加大力度扶持山地农业,希望能够推动山地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山地农业在发展建设中,需要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重新认识,充分考虑,积极利用当地环境,扩展山地农业发展的渠道。此外,山地农业的发展之路,务必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因素,同时需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开辟一条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高效发展之路。比如说,某些山区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具有较为独特的、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逐渐拉小同其他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部分山地农业发展可以充分与本地区乡土风情、自然景观、以及农耕文化充分结合,以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或者乡村旅游业,展示山地高效农业的特色,建设新型的多业态山地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的增收。
2.2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善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山地高校农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社会中各个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2]。当前时期的山地农业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创新,以及农业产品的生产方式、等内容。比如说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可以采取网络贸易,开展电子平台交易模式,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全面实现山区农业的点对点销售方式,直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成。利用网络销售方式,能够实现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往来,将山区特色农产品很好的宣扬出去,逐渐打通销售渠道,进而促进山区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此外,可以针对部分山区,建设产业研究基地、或者工业发展园,整体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2.3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有效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及时转变农业发展观念,能够为发展山地农业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所以现阶段的山地农业发展,需要梳理正确的发展理念,使山地农业发展不仅仅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业、市场理念,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念。可以利用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的形式,以此逐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而使山地农业的科学技术能力、机械农业覆盖范围得到提升;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量、以及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市场理念,才能满足山地农业高效发展的需求,发挥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产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力,使山地农业更加具有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以及组织化[3]。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也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小康社会建设重新认识,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政策,严守天上、地下、山中、水里四条基线,保证山地环境空气常新,大地常绿,碧水长流,以此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3总结
总而言之,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秉持高效、安全、优质、生态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业、以及新型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婧,史琼,欧国武,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275-279.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1、2、3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1]。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程,1865年,意大利专门介绍城镇居民到乡村去感受农业野趣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乡村旅游类型诞生。20世纪30~4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取得较大发展,并逐渐向美洲、亚洲所在地区拓展[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各国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笔者通过对国外休闲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其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并据此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思考,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及研究。
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从国外不同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由于思想理念、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因此各国休闲农业在发展形式、组织机制和效益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如下: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绿色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气候高温多雨,国内资源贫乏、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农业规模小,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和制度来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来吸引游客。因而,日本休闲农业奉行“回归自然”的理念,强调市民实践体验,通过农园吸引市民租地经营,农民在公园里生产、生活、休闲,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一体化经营管理。为了有效推动绿色观光旅游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农业土地法律体系,在硬件配套设施、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目前日本国内有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观光农园,内设动物广场、牧场馆、花圃、跑马场、射击场等各具特色的设施,同时配有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为观光农园赢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1.2 以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农场发展模式
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具体是指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推动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农场基本上都是专业化经营,主要以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等形式存在。早在1954年,联邦国营旅舍联合会主办“法国农家旅舍网”,此后各类农业旅游社团组织和法国农业与渔业协会等中介机构陆续成立,有力促进了休闲农业的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和业务培训。随着行业协会的不断发展,行业自律作用逐渐凸显,法国政府也逐渐由管理职能转向监管职能,行业协会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显现主导作用。截至2005年,法国已有1.77万农民经营休闲农业,超过5800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进行休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3]。
1.3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葡萄酒旅游发展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开展休闲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休闲农业特别重视葡萄酒旅游产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主要依托葡萄庄园的田园风光、酿造工艺生产设备、特色美食、葡萄酒历史文化吸引游客,同时开发观光、休闲和体验等农业旅游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促使休闲农业向第2产业和第3产业延伸,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为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澳大利亚葡萄种植始于1788年,从1810年开始,葡萄酒酿造和销售开始走向商业化,目前已经形成了60多个葡萄酒产区,2008年澳大利亚葡萄酒产量为125714百万升,出口量为71417百万升,成为世界第6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4大葡萄酒出口国[4],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据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统计报道,200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就吸引410万国内游客和66万国外游客,创汇达48.9亿澳元。
2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国外休闲农业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民俗文化、科技水平等优势,形成多样化的项目开发经营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其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2.1 政府适度扶持
国外政府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如日本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20多部,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规体系[6];国外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精品景区实行以奖代补,并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如在1992年,美国专门设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基金”,推行“旅游政策会议”制度,确保国家的重大决策充分考虑旅游收益[5]。
2.2 协会积极推动
国外休闲农业通常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来提高休闲农业质量,从而引导休闲农业经营者、管理者不断提升发展和管理水平,在会员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最终来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如法国农会、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以及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等行业协会均有力推动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2]。
2.3 坚持市场导向
国外休闲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内外贸、产供销、农科教于一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澳大利亚依托本地龙头产业葡萄酒,通过拓展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和体验等新型职能,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4]。
2.4 协调均衡发展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注重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重视控制休闲农业活动对资源所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强调休闲农业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注重提升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创造社会文化效益。
3 国外休闲农业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我国实际来看,加强休闲农业发展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政策完善是根本,市场运行是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休闲农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制订我国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个人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制订并完善我国休闲农业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
3.2 坚持以农为本、彰显文化,深入挖掘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要坚持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增收为目标,融合1、2、3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入发掘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统休闲农业文化,突出文化底蕴厚实、景点丰富多彩的特色,拓展多元功能、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园,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在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3.3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营销与品牌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突出自然生态为重点,加强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业的结合,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农、林、牧、渔和旅游文化等资源,依托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循环农业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精品点、精品休闲农庄和精品农家乐,组织开展展示推介活动,形成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重点培育乡村旅游著名、驰名商标和品牌,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产业布局,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其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3.4 坚持创新服务,规范培养,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水平与经营机制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创新的理念盘活我国传统资源,将农业资源与创意相结合,开发丰富多样的创意农业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农村农庄,形成创意农业产业带。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要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管理、培育品牌、引导行业自律等多种方式,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任重道远,无法因循已有的模式,在实践中将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难题,需要我们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注重吸取国外成熟和有益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充分调动各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突破,道路会越来越宽广,我国休闲农业的前景最终也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1-07-25.
[2] 瞿兆赛,曹林奎.世界旅游农业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5):470.
[3] 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100-105.
[4] 李甲贵,贾金荣.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0(6):106-109.
日本的都市农场务农旅游在国内外休闲农业模式中是极具代表性的,日本的休闲农业模式也是经历了从单纯的经济理念逐步转向回归自然,将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为一体,让游人体验原汁原味的农事乐趣[6]。日本观光休闲农业主要以城郊互动型的都市农业著称,以农园吸引市民租地经营,农务参与型为特色,任何人在这里都可以享受农业带来的乐趣,在农业公园里生活、生产、体验、休闲,真正的实现了体验农业,将农村、农业和农民三位一体化管理。
1.2意大利模式
意大利是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休闲农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农业旅游是旅游业中的主力军,称作“绿色假期”[3]。意大利的休闲农业是将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新型生态环境相结合,提供休闲农业的基础条件,再将多姿多彩的意大利民风民俗以及其他特色社会文化融合到休闲农业中,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综合性体验活动,对意大利的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崇尚绿色,注重提高生活质量”,“绿色假期”成为意大利人的新追求,意大利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从管理到运作都非常到位,管理者们善于利用农村特有的丰富自然资源,满足现代人对于绿色休闲生活的各种追求。
1.3美国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业旅游成为美国政府发展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和重点开发目标之一[7]。美国的休闲农业主要形式是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有研究数据表明,美国近2/3的成年人在过去的3年中到美国农村地区旅游过,并且有90%的人是以休闲为目的。美国人比较倾向的休闲农业类型主要有3种,即乡村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文化遗产旅游以及以休闲和体验或者教育为目的的农业休闲旅游。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是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是美国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基础。美国城市郊区化是休闲观光农业的关键,决定了休闲农业必将成为城乡交流、互动的纽带。
1.4台湾模式
中国台湾的休闲农业种类繁多,各种形式的休闲农业在发展水平、成熟程度以及政府扶持措施等方面都有差异。台湾的休闲农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特别热爱乡村田园生活,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自己的创意和情感不断地融入建设与经营中,彰显个性和追求[8]。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发展以乡村体验经济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坚持经营与生产并重,采用丰富多彩的营销策略,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经营管理模式。据统计,台湾大概有1102家休闲农庄,平均每年的游客人数为4.5万余人/每个农庄,休闲农业的年总收益可达40多亿新台币。由此可见,休闲农业已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9]。
1.5中国大陆模式
中国大陆休闲农业的发展背景与中国台湾不同,具有更大的主动性,主要集中在经济活跃、城市发展较快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郊区。中国大陆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迥然不同,民族众多,而每个民族的民风民俗也大不相同,自然和人文环境具有各种特色,因此,造就了种类繁多、奇异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每年上海市大约有200多万人次涌向郊区体验休闲农业[10]。新农村是中国大陆建设的亮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和起点,发展起来的新农村建设型休闲农业,是具有大陆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1万余个休闲农业园区,150余万个农家乐,实现收益3000多亿元[5]。
2国内外休闲农业成功经验总结
2.1政府强有力的支持
美国、韩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管理下,相关国家和地区都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一个专门的产业来管理,成立了服务组织和管理机构,政府部门在这些组织机构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1]。尤其是在欧美等一些国家,政府将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农业农村区域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出台了一系列行而有效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农村和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县、州、联邦的各级政府都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美国农业部甚至还设有多项基金提供给合适项目的村庄和个人申请,政府对休闲农业的资助力度也很大。
2.2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作用
国外很多国家很早就非常重视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组织建设和行业自律,积极发展和培育乡村旅游行业协会[12]。如法国农会、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以及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订立行业标准来提高休闲产品质量,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国直到2004年才成立全国第1家观光休闲农业领域的行业协会 ——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协会无论从自身建设还是政府的扶持与管理都取得了较大发展。
2.3培育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注重文化内涵
根据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成功经验可知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国外许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包括国内一些区域性休闲农业旅游景点都非常重视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化、教育与民俗等文化与自然生态的融合,因地制宜的设立旅游项目,宣传当地民俗文化。台湾很多休闲农庄从名字就能知道农庄的特色,主题非常鲜明,如“花开了农场”种植了大量珍贵的奇花异草与树木,农庄保持持续缤纷创意,让游客能够深度体验农村乐趣,不定期的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比赛[13]。
2.4采用适宜的供给模式
国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主要采用了“农户+协会+政府”的模式,而不是单一的农户供给模式。农户是休闲农业供给的主体,企业和各种组织开始加入到休闲农业供给的主体行列中,积极推动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中国成都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多年的发展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基地生产,企业经营;社会参与,市场带动”的各方参与模式,三圣乡“五朵金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海南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虽然海南岛气候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休闲农业发展也初具雏形,但就整体而言,海南的休闲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管理欠佳,档次不高,没有鲜明的海南特色,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3.1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管理
海南的休闲农业发展起步慢,依旧处于自发状态,很多项目从立项初期就未进行实质性的和有效性的规划和设计,另外,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开展较快,但是规模很小,休闲农业分布散,无度开发利用现象突出,资源浪费严重。很多地方政府也没有出台明确的管理政策,放任当地的农民和企业进行圈地运动,整个休闲农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3.2档次不高,特色不突出
海南虽然是旅游大省,但是休闲观光农业都是在原有的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大多数为采摘园、观光园和农家乐的形式,创新不足,文化底蕴低,服务意识不强,档次也不够高,无法和其他地区休闲农庄媲美。休闲农业的发展本身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导致海南多民族、多风俗的特色文化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使得海南整个休闲农业不具备海南个性,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严重制约了海南特色品牌的打造[14]。
3.3发展模式单一,规模小
发展模式的进步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海南休闲农业依旧处于单一的农民或企业供给模式,规模较小,活动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缺乏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协同运作,无法实现社会各界的资源共享,不能突出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的魄力,发展模式的陈旧阻碍了海南休闲农业参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学习,使得海南休闲目前还处于自给自足的滞后阶段。
4国内外成功模式和经验
对海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应放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明确定位,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突破,不能只停留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上,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一些地区成功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和特色模式,以此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海岛休闲农业模式。
4.1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目前,海南的休闲农业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其主要的原因是相关政府部门和经营者对科学、系统规划的认识不够,既不进行勘察,也不论证,资金支持力度也不够。海南休闲农业应该充分体现政府的意志,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首先,海南省政府可以明确规定海南全省的休闲农业发展方向和规划、土地的使用、管理体制等[15],而且加大对休闲农业产业的专项资金支持,针对休闲农业产业设置专项经费,并集中在风险大、回收期长的项目,同时在政府层面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策略、优化投资环境。政府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与企业、当地农民紧密联系,形成多元化的共同发展模式,扩大休闲农业发展规模。
4.2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
国内外休闲农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如德国1919年制定的《市民农园法》、1992年台湾农委会制订的《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等。同样,海南的休闲农业要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一个健全的政策与法律保障体系[16-17]。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很多政策法规的制定都有优惠,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针对休闲农业管理制定统一的标准和制度,从休闲农业的注册登记、总体产业规划和运行到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治安管理等都有法律依据,有章可循,进而规范和完善休闲农业的税收、贷款、用地、工商、卫生、食品等相关政策。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旅游经营、建筑、环保、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划,引导、监督和促进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
4.3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地区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22-02
一、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一词最早在台湾使用,是指利用农村设备和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和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近年来,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扩大,休闲农业的类型也在不断拓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既展现了哈尔滨地区特有的民俗风貌,又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的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由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共同构建的发展格局,发展态势良好。我市拥有东金集团葡萄王国和省森工总局平山鹿苑两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正大集团绿海田园、延寿县欣悦山庄、尚志市元宝“中国文化第一村”、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等九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尚志市吕家围子、南岗区红旗满族乡、呼兰区黄土山和宾县二龙山马家村等规模较大的农家乐近百家;有道里区太安村、道外区民主乡朝鲜族村、香坊区黄河村等新农村建设试点九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一)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一般被传统的认为是“农家乐”,是一种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
1.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政府开始提高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并积极制定政策措施以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此外,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由于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具有投资少,收益快的特点,城市周边闲置劳动力开始参与到休闲农业的经营,“农家乐”这种经营模式应运而生。
2.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第一,地域特色显著、内容多样。我省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使得野生生物资源、水果、蔬菜种类繁多,为发展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也产生了不同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使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第二,客源市场丰富、游客重游率较高。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多处于城市近郊,出行方便,往返时间短、花费较小。大部分城市居民可以利用周末、“五一”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和带薪假期这几类公共假期体验“农家乐”的休闲活动,使游客既能休闲观光又能亲身体验农作活动。
(二)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多民族类型形成了广泛的农业民俗。发展乡土民俗型休闲农业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的升级与发展,而且对于保存传统民俗文化和传承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朝鲜族村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2.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哈尔滨市民俗与人文资源丰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建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罕见的民风习俗都极大丰富了我市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的内容。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当地对于本土的民俗保护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农村的传统本质。第二,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休闲农业的开发项目和农产品容易跟风经营,对具有乡土特色的产品尚未进行充分挖掘,没有树立地区的特色品牌。第三,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多数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自主开发与管理导致了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统一管理。
(三)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是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这种发展模式通常依靠现代高科技设施、生产流程与高新技术,使游客在参观体验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还能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流程,尤其对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出现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区域,规模大且内容丰富。面对城市居民高层次与多样化的休闲需求,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规模逐渐壮大。以观光采摘型发展模式为经营模式的休闲农庄和农场不断丰富瓜果和蔬菜等农产品的种类,以满足城市居民多方面的需求。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葡萄王国便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地处大、中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其他闲暇时间既可以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又可以采摘新鲜绿色的水果和蔬菜。花费少、时间短便能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因此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哈尔滨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也存在如下缺陷:季节性较强;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经营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大多数休闲农庄均为自发式开发与经营。
三、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哈尔滨市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发展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应科学规划、正确指导、合理定位、大力扶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推动、充满活力”的休闲农业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需求。
(一)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一是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重视环境开发与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二是对乡村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突出乡村原生态特色,增强本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三是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过度开发,强化对原始环境的保护。休闲农业综合性强,波及面广,为了引导其健康发展,政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休闲农业进行综合管理。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资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对休闲农业进行统一规划和正确引导,合理开发,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哈尔滨市休闲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休闲农业的硬环境,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应以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和接待设施为重点,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和服务接待质量。同时,改善旅游环境及接待设施的卫生条件,完善水电设施,使厨房、餐厅、卧室、浴室、厕所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达到接待标准,满足游客对饮食卫生、生活方便、住宿安全、信息顺畅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休闲农业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打造产品品牌和精品项目
目前大部分休闲企业欠缺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品牌化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休闲产品。在突出乡村的自然景观优势的同时,更要体现乡村传统文化积累的深厚底蕴,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在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和吸取先进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突出地方特色与优势,形成休闲农业精品项目,满足游客高层次、高品位的休闲需求。
(四)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对休闲农业进行广泛宣传策划,提高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充分利用“哈洽会”、“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冰雪节”等会展经济发展的机遇开展各类丰富的宣传活动;二是形成休闲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的合作机制,借助旅行社的品牌与影响力,对休闲农业景点进行深层开发,扩大营销活动的辐射范围,以吸引客源;三是建议成立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市场营销、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行业协会+旅游景点+旅行社”的运行模式。通过以上途径,着力倡导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打造哈尔滨市“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滑雪”的四季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王红姝,田甜.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认识与思考[J].旅游经济,2012,(1).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53-02
盱眙县地处长江以北淮河以南,气候四季分明,境内丘陵众多、河网交汇、生态优美,森林覆盖率达28.92%。素有“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的美称。其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县各类休闲农业约260家,年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占全年旅游总人数的35.7%,同比增长10.2%;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20.8%,同比增长13.5%,盱眙休闲农业正以蓬勃的发展势头向前迈进。
1 盱眙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阶段
2006年以前,盱眙县休闲农业数量极少,约有40余家,基本处于休闲农业发展的原始阶段;2006―2010年期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渡口村、新华村、陡山村为中心,逐步发展农家乐产业的规划,一时间全县休闲农业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新增150余家;2011―2015年期间,休闲农业继续稳步增长,新增70余家。
1.2 模式形态
目前盱眙县休闲农业大致可划分6种模式形态:以澳吉尔绿博园、龙虾博物馆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模式约占3%;以龙虾节、甘泉寺庙会等节庆活动为主的民俗风情模式约占3%;以盱眙国际房车露营基地、韵园农庄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模式约占6%;以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回归自然模式约占8%;以玉皇山为代表的田园农业休闲模式约占22%;以陡山村农家乐集聚区为代表的农家乐模式约占58%。
1.3 服务种类
从目前盱眙县休闲农业提供的服务类型看,科普教育服务约占5%,住宿服务约占16%,而购物服务、娱乐服务及餐饮服务为主要类型,可见提供住宿和科普教育服务的休闲农业仍显不足。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推进休闲农业深度开发
近年来,盱眙县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提出了“泛产业融合、全域化旅游”发展思路,突出生态旅游、水乡旅游,着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在淮安市率先成立了休闲农业技术指导站,同时加大休闲农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向中澳乐博园、农本尚品等一批有实力的休闲观光农业倾斜。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全县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投资休闲农业,使得各类休闲农业产业数量连年增加,质量档次稳步递增,业态类型日趋丰富。
2.2 强化品牌创建,不断提升休闲农业服务品质
一是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品牌”。2013年盱眙县获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4年江苏三农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2015年盱眙县陡山村和明祖陵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通过创建国家级著名品牌,示范引导全县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二是开展“省级星级乡村旅游区创建活动”。截至2015年,盱眙县共有7个省级星级乡村旅游区,其中4星级2个、3星级2个、2星级1个、1星级2个,通过创建一批星级乡村旅游区,进一步引导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范发展。三是精心打造一批省级休闲农业品牌。2012年新华村获“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称号,2015年陡山村别评为“江苏省农家乐集聚区”,通过省级休闲农业品牌的打造推进全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四是打造休闲农业节庆品牌。以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为平台,衍生打造一批节庆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全民参与等措施,逐步打造盱眙特色的休闲农业名片。
2.3 拓展休闲农业,不断促进特色产业链延伸发展
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一是拓展一批以生产、加工、采摘、参观学习、餐饮服务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二是重视产业内涵的挖掘,将科技、文化、园林艺术等元素注入休闲农业,创新休闲农业产品,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如以现代科技农业为主题的澳吉尔绿博园、以红酒文化为主题的中澳乐博园、以园林花木盆景为主题的盱眙万景园农庄等一批注重产业深度开发、强化创意营销的特色休闲农业产业[1]。
2.4 创新推介手段,不断提升休闲农业知名度
近年来,盱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坚持休闲农业宣传推介的不断创新。一是“以节为媒,推介品牌”。以“中国盱眙龙虾节”为媒,通过走进北京、上海、宁波、南京等特大型城市,广泛宣传盱眙休闲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二是“以会为台,提升品牌”。在推介休闲农业品牌的同时,注重品牌的提升,县财政每年都拨付一定的资金,组织本地农业企业参加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办的农展会和休闲农业推介会。不断放大品牌效应,提升盱眙县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以媒为媒,宣传品牌”。2016年盱眙县通过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盱眙公众号向社会推介“梨花结缘聚三河”等19个休闲农业观光季精品活动,点面结合吸引更多的长三角地区的游客到盱眙县农村休闲消费。
2.5 坚持立足乡村,着力拉长产业惠民生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盱眙让休闲更有味。2013年盱眙县承办江苏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以来,创新旅游开放模式,连续3年实施“乡村旅游免费年”,全县4个4A级景区免收门票,惠及全国各地游客;财政每年拨付2 000万元补助景点景区,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期间,盱眙县新发展农家乐近100家,其中星级农家乐近30家,进一步增加了全县休闲农业产业链收入[2]。
3 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长远规划,项目内容特色不鲜明
盱眙县近几年休闲农业可谓遍地开花,但绝大多数都是私营业主或农民自发新建,整体建设水平较低,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规划、项目重复现象严重,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错觉,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较为普遍,造成项目建设缺乏特色,进而导致恶性竞争以致效益不佳。
3.2 缺乏营销手段,项目文化底蕴匮乏
盱眙县休闲农业由于起步晚,在市场营销方面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理念,导致行业间简单效仿现象严重,忽视自身品牌运营,缺乏农耕文化、餐饮文化等底蕴的支撑,仅停留在采摘、垂钓、观赏等表象上,缺乏吸引力,导致休闲农业项目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3]。
3.3 缺乏专业人才,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休闲农业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远高于单纯的休闲业和农业,因樗是多功能、综合性的产业,其发展需要财务管理、导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人才。但是目前盱眙县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专注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户,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经验。
3.4 缺乏规模效益,经营分散化程度高
休闲农业在盱眙县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主要以自发、分散、粗放的私营、个体等经营模式为主,虽然传统的休闲农业对游客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由于大面积的分散经营,导致品牌形成、科学管理与整体营销难度加大,并且有限的经营规模难以形成相应的产业化发展空间,缺乏竞争力。
4 建议
4.1 科学规划布局
把休闲农业发展纳入全县农业发展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按照“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要求,重点打造以城区为核心,河西水乡、东部平原、山区丘陵为片区的“一核三片”休闲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突出水乡、田园、森林特色,做到有序发展、相对集中、规模开发,提高观赏性、体验性、娱乐性和教育性,避免雷同。
4.2 制定标准和规范
加快制定“盱眙县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相关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以标准来促进休闲农业规范发展、提档升级。
4.3 搭建网络信息平台
以盱眙旅游网和盱眙农业网为平台,加快搭建以休闲农业政策法规、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本地休闲农业景点介绍、农家乐餐饮推荐、精品休闲观光农业线路推介、民俗及农耕文化展示、特色农产品展示等为内容的盱眙休闲农业信息专栏或链接,更快速、更便捷地让游客和投资者了解盱眙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4.4 推进联合协作的双赢机制
推进当地休闲农业企业与农产品加工企业间的合作或联营机制。休闲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厂房和设备生产自己的特色农产品,销售给游客。同样,农产品加工企业可以利用休闲农业企业庞大的游客资源,推销自己的农产品。通过联合和协作,推动产业化发展[4]。
4.5 培育特色休闲农产品品牌
发展盱眙休闲农业必须要结合水乡、平原、丘陵的特色,鼓励和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和野生资源进行精细化加工和深加工。重点打造鲍集螃蟹,玉皇山水果,兴隆富硒龙虾,观音寺西瓜,仇集牛肉、麻油,铁山寺草鸡、葛藤、板栗,维桥虾稻米、火龙果,盱城戚大山槐花蜂蜜、明祖陵草菇、火龙果,穆店农本尚品蔬菜,旧铺雨山茶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影响力的品牌。
4.6 拓展特色农家菜品牌
充分挖掘汉文化、淮扬文化的潜力,开发地方特色菜品,以农家味为特色,河西水乡突出鱼、虾、蟹、水生蔬菜等;城区及东片平原地区突出鲜活、绿色有机蔬菜等;西南山区突出家禽、山野菜、中药材为食材的农家特色。
4.7 创建一批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品牌
一是积极开展中澳乐博园、韵园农庄等一批休闲农业企业省级乡村旅游区的升星和创星工作;二是全力推进陡山村、新华村争创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工作。通过品牌创建,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形象良好、诚信守法经营的休闲农业企业,创建一批盱眙休闲农业企业品牌。
4.8 强化休闲农业人才培训
由县委、县政府引导,县旅游局和县农委具体实施,开展休闲农业、餐饮服务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4.9 完善休闲农业配套设施
一是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对观音寺西瓜等一批园艺品种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大力引进农本尚品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先进、适用的园艺和种植养殖技术,强化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二是建设完善休闲农业场所接待中心、停车场、游步道、路牌标识和废污物收集处理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硬件服务。
4.10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相关资金及政策用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二是休闲农业示范点、“农家乐”经营户减免营业税,销售自产初级农产品及加工品享受免税,用水用电享受农业收费标准等政策;三是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提供信贷服务和资金支持;四是鼓励将休闲农业列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创业贷款、扶贫开发贷款的范围之内。
5 参考文献
[1] 赵航.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305-02
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资源,结合旅游业,为消费者提供娱乐、观光、度假、健身、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的新途径。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对于突破农业发展瓶颈、进一步拉动消费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十分重大[1-2]。
1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陇县休闲农业的发展相较其他县区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大体经历了2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1996—2005年,为起步发展阶段,主要开展了以关山草原和龙门洞等为主的观光旅游活动;第2阶段:2006—2012年,为迅速发展阶段,大力开发了以秋菊山庄、八渡民乐园、温溪度假村等模式的集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建设。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建设休闲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大,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使陇县休闲农业的规模及整体档次得到了较大提高。在满足游客游玩、吃住的基础上,陇县休闲农业发展越来越注重为游客提供更多的自然休闲方式、农家生活与农事体验等休闲游乐活动。
2 陇县休闲农业主要模式
2.1 农家乐模式
以东南镇演峪山、东兴村、温水镇团结村、天城镇马曲村新农村独家小院等为代表的地方特色农家乐休闲农业模式,吃农家饭、观农家景、唱农家曲、赏民间工艺等内容的农家休闲娱乐活动,可使游客真实体会农家乐休闲农业带来的快乐。
2.2 民乐园模式
以温水镇温溪度假村、八渡镇高楼民居园、秦岭西鳞鲑渔乐园等为代表的民乐园模式,集垂钓、餐饮、娱乐、住宿、赏景等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旅游,可使游客享受民乐园带来的欢乐。
2.3 草原模式
以关山草原、关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旅游休闲农业模式。住蒙古包、吃烤全羊、跳集体舞、篝火晚会、骑马、射箭、滑草以及看蓝天白云和风吹草地见牛羊等内容的旅游休闲活动,可使游客尽情体验广袤草原和茂密森林带来的生活乐趣。
2.4 自然景观模式
以龙门洞、药王洞、香山寺、磬口寺、老龙殿等旅游圣地开发的自然景观休闲农业模式。最具出名的是陇县龙门洞、药王洞,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山水亭榭相互辉映,琼楼玉宇高悬崖壁,山间飞禽鸣声不绝,林涛树影舞姿婆娑,溪流清澈见底,鱼儿嬉戏打闹,山水秀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招惹游客。景点游人以赏景、烧香、祈福、游玩等内容的休闲度假活动,置身其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世外桃源之感。
2.5 园区示范模式
以县城北坡千亩油桃园为主的现代农业观光园、高楞晨辉现代农业科技园、温水坪头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等高科技含量的休闲农业模式。为游人展示设施蔬菜、设施瓜果、名特优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以及旅游无公害农产品的研发等内容的生产情况,让人们在休闲游玩中通过观光、互动、采摘、品尝、营销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陶冶情趣,亲身体验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陇县休闲农业投入总资金8 600多万元,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综合经营收入达5 580多万元,极大地推进了陇县向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休闲度假胜地、最佳人居环境”为一体的宝天平城市圈中心生态花园城市迈进步伐。
3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陇县的休闲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度假山庄、民乐园、旅游景点等已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的新格局,吸引了县内外大批游人前来休闲度假旅游,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但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陇县休闲农业发展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规划不科学、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陇县休闲农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3.1 思想认识不深入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交叉与结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措施,根本目的在于搞活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社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3]。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过于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没有深刻认识到休闲农业的本质特点,一味地发展旅游业,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地农业与农村自然资源,实际上形成了娱乐休闲产业在城郊的延伸。一些地方依托农村自然景观,单纯地搞旅游开发,与农业生产经营毫不相关,没有形成特色,这其实背离了发展休闲农业的初衷。还有一些地方盲目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就是办“农家乐”,致使“农家乐”成规模增长,加之缺乏有序管理,导致经营效益较差,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
3.2 从业人员素质过低
专业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是根本保障与支撑。陇县休闲农业起步较晚,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多为农民,高素质、高科技型的管理人才很少。调查发现,陇县关山草原、秋菊山庄、温溪度假村等地从事休闲农业的人员40岁以上的占76%,高中文化水平以下占85%,足见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十分缺乏,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事休闲农业设计与规划的人才尤其缺乏,理论功底不扎实、专业技能不熟练、实践经验不足是目前该县从事休闲农业发展人员的通病。正是由于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成本高居不下,管理效率和效益低下,无法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运作。
3.3 整体规划缺乏科学性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以及人们向往生态、绿色、休闲、娱乐、健康需求的回归,投资人普遍看到了发展休闲农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没有很好结合当地区位、交通、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等特点以及未能彻底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分析和合理科学规划的前提下,一味地模仿,急于上项目、做规划,盲目发展休闲农业,没有形成特色,导致同质化倾向严重,竞争力不强。如东兴的农家乐、八渡高楼村的民乐园等,刚开始人气很旺、生意火爆,效益可观,现在生意冷淡,效益下滑,经营不景气。
3.4 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陇县是山区农业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经济基础脆弱,当地政府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资金投入上力度很小,造成休闲农业配套服务跟不上,如关山森林公园的高尔夫球场建设、秋菊山庄的水上乐园和跑马场建设等项目,因资金限制,不能如期修建,一些服务配套设施更是无从谈起,限制了陇县休闲农业的发展。
3.5 对外知名度不大
陇县的休闲农业景点给人总的印象是除过关山草原、龙门洞这2个大的旅游景点外,其他休闲农业景点名气不大,知名度不高,外来人员参观旅游的很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县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
4 陇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4.1 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为保障休闲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休闲农业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认识到休闲农业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4]。发展休闲农业产业,就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将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向绿色、生态、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部门应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把发展休闲农业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大事、要事来抓。
4.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强化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技能、服务、管理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是加快陇县休闲农业发展步伐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休闲农业管理部门要加大从事休闲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对休闲农业技术、管理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安排人员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等活动,帮助他们开拓视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从而使服务上水平、效益上台阶。
4.3 周密分析,科学规划
首先要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周密的分析后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突出特色的原则,强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条件的先发展,有优势的快发展。在休闲农业建设的总体规划下,结合当地自然、文化、农业产品的特性,发展定位、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等,坚持合理配置资源,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避免一哄而上,产品雷同,效益不佳。
4.4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
在认真调查分析陇县的资源优势、市场客源及周围环境等情况下,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构建主导产业,树立旅游品牌;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乡村特色,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熏陶,重点是将文化特色与农业产业特色相结合,形成特色亮点。一是要突出资源特色。如温水镇利用独有的水资源特色,做足水文章,在休闲度假村建成有规模的垂钓中心,让人们体验到江南水乡的味道。二是突出农业特色。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特色农业西瓜、草莓、蔬菜等,让游客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三是文化特色。主要是挖掘传统民间文化遗产,如陇县的皮影、马勺脸谱、刺绣等民间工艺美术品,做大、做强、做精旅游业。通过这些措施努力打造陇县休闲农业特色品牌。
4.5 拓宽渠道,加大投资
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区域性基础设施重点投资;各银行和信合要把支持休闲农业发展作为信贷支农重点,适当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减少手续,加大扶持力度;制定鼓励优惠政策,吸引县内外大型企业或公司的资金,以股份制或合资经营等方式开发。
4.6 加大宣传,促进营销
为扩大游客市场,增加营销收入,在抓好内在质量建设的同时,就得千方百计地提高陇县休闲农业景点的知名度。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议论氛围;二是每年举办陇县休闲农业参观旅游活动,扩大影响,吸引游客;三是加强与县内外旅游公司的密切合作,与周边景点、景区相结合,扩大旅游市场,以招揽更多的游客。
5 参考文献
[1] 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68-270.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包括水稻、果类、茶叶、花卉、烟草等。稻米是福建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佳禾早占、特优63等水稻品种;福建的特色水果包括龙眼、荔枝、枇杷等;福建所产茶叶驰名中外,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等;福建所产的闽西干、20余种道地药材、红菇等远近闻名。福建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区域优势,在海西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认识并发挥优势,有效地优化配置区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福建省农业综合实力,提高农民收入,支持海西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1.1自然资源
1.1.1气候
福建省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域差别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光照充足,冬季易出现大范围持续阴冷天气。年降水量约1500mm,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无霜期长于内陆地区,部分作物可实现一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气候条件在时空上的多样性为福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1.2河流与海洋
福建主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等河流,全省水力资源丰富,河川年径流量约为1170亿m3,水力资源蕴含量大,利于灌溉。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海岸线漫长,拥有连江港、东山港及三都澳等众多良港,海岛约有1404个,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1.1.3动植物资源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产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调查统计,福建省有陆生脊椎动物832种,约占全国陆生脊椎动物的34.6%,其中哺乳类120种、鸟类549种(包括亚种)、两栖类46种、爬行类123种,已定名的昆虫有31目共5000余种[3]。福建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数量的14.3%,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木本植物194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5种;兰科植物有60属119种6变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4]。
1.2农耕历史悠久
福建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适合多种农业经济作物的生长,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原始农业生产活动。秦汉之后,经济作物逐渐发展,种类逐渐繁多。到了唐宋,诸如茶、桑、麻等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明清时期,农业的种植及生产出现商品化、多元化趋势。福建的农耕历史不仅体现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也为当前农业特色经营奠定了基础。
1.3闽台农业交流密切
福建与台湾在地缘、血缘、文缘等方面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福建省积极开展对台农业交流活动,两地之间农业发展形成了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双赢局面。近年来,福建省大量引进台湾农业良种,累计引进台湾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5000多套,栽培、养殖、加工先进适用技术800多项,台湾农业良种2500多个,其中引进良种形成规模化推广和应用的达150多种[5]。福建农业发展既吸引了台湾的资金及先进农业发展模式,又为台湾提供了农业生产基地和广阔的农产品市场。闽台交流合作已经成为福建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成为福建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支撑。
2特色农业现状及其发展制约因素
福建省自然山水植被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匮乏,其农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不同于其他省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做大做强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产业应是其基本政策的出发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福建农业绽露区域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影响和制约着福建农业的发展。
2.1农业社会经济要素
2.1.1农业劳动力素质
福建省农村劳动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2005-201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由1490.55万上升至1579.32万,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81%[6],少数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向城镇,造成较高文化程度、技能型农民的流失,劳动力队伍素质下降。残障人员比例高,年高体衰、留守妇幼居多,科学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是造成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影响建设特色农业的进展。
2.1.2农民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新兴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百万农民创业、闯市场,共御风险,培育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至2009年12月底,福建省已登记合作社4435家,注册资金66.8亿元[7],在发展上面临着资金紧缺、缺乏农业专业技术指导、管理尚不规范等问题,合作社提供给农户的多是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初级农产品销售等低水平服务。真正能带动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做大产业的农民合作组织少之又少。
2.1.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
农业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其规模大,经济和科研实力强,具有资金和市场优势,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8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883.51亿元,每家平均产值约为4.8亿元[8],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福建农业龙头企业存在规模小,产值低,产品档次不高,带动农户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2.2农业科技因素
2.2.1科研人员数量停滞增长
“科技三下乡”、“文化三下乡”、“春雨行动”等农业科技帮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加快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但是农村中从事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的人员变数很大。据统计表明[9],2000-2005年,福建省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数在总体上虽有所上升,但与2000年相比,2005年的科研人数减少了214人,农业科研人员占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比例由14.28%下降至8.36%。农业科研队伍缩小,科研人才流逝,科技增收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减小,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科技致富的期待和热情,并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2.2.2生产标准化制度及体系尚未健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外向型经济比重逐步加大,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农产品出口将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既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也是扶持保护本省特色农产品不受外来同类产品冲击的必要手段。福建农业生产标准起步较早,但标准体系普及率低、覆盖面小,部分农产品在产量、质量和绿色化程度上,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劣势,远远不能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3.1重点规划、科学区域布局
2011年颁发的《福建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三大特色农业带的布局,提出“闽西北山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建设区域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农业产业带。闽东南平原地区重点发展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创意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建设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外向度高的农业产业带。沿海渔业经济区重点发展海洋养殖、近海捕捞、远洋捕捞和新型海洋渔业,建设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带。”[10]发展福建特色农业要遵照三大产业带这一科学布局,突出区位优势。紧扣海西经济发展大主题,认真思考福建优势与特色,产业评估、论证,区域化、产业化设计;抓龙头企业,建立更多的专业合作社,以多种经济模式吸引、容纳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让更多的闽商、闽侨、台商回乡创业或投资兴闽。
3.2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科技创新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核心,必须大力增加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特色农业科研的相关财政、税收和政策配套支持,建立科研机构—县级推广部门—乡镇科研人员的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积极推广高效益、低成本的农业种植培育方式,推广发展设施农业,探索高效、低碳农业等技术密集型模式。建立高覆盖率、高要求的农业标准化系统,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
3.3健全农民合作社体制,强化农民合作社功能
首先,帮助解决当前农民合作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协助合作社完善内部组织建设、民主监督、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体制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组织的正规化发展。其次,在产业政策、项目指导、市场信息、资金信贷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政府优势,理顺服务关系,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产业氛围,助推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引导更多致富无门的农民进入合作社,带动更大层面上的农业产业进步。
3.4强化特色农业政策性支持保护
政府出台更多的产业化优惠政策,站在全局一盘棋的大农业、大海西的角度,从资金、政策、科技、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需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减免农业收费,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产业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保障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改变农业发展的传统思路,提倡农业发展新模式,扶植、培育一大批新型产业,延伸已有的产业链条。
3.4.1适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产品种植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发展特色农业应当继续完善和适度加大包括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在内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应当向种植特色品种的农户倾斜。
3.4.2完善价格保护制度
价格问题是种植和市场的风向标,是供求关系调整的有力杠杆。农产品市场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常出现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导致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粮贱伤农、菜贱坑农的事件经常出现,说明农民的市场信息不畅,政府对市场调控能力欠缺。政府既要在宏观上控制整个市场的规模,也要积极引导产业方向,在适当的时候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干预,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减少市场流动环节,打击扰乱市场和金融秩序的恶意投机,在稳定物价的同时,稳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