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有趣的课外阅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与继承的手段,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让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等。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无论何种知识领域的阅读,均需要有扎实的文字基础,而文字基础的打造,必须经过长期的语文学习。学生时代语文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只是占漫漫人生的一粟,人类拥有的知识,更多是课外阅读学习到的。可以说,阅读与语文学习是相互相成,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 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而扩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有效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 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图书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合适他们而他们亦感兴趣的图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因此,要对拟推介予学生的图书加以甄别,既不能内容较深,语句枯燥,又不能简单肤浅,令学生读之无益。
2 通过讲解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不懂得课外书的趣味。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帮助学生分析书中深奥的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3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四种:
3.1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3.2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3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3.4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4 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
建设书香校园为目的,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结合学校的读书工程,可开展“书香班级”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班内举办系列读书活动,以活动带读书,以读书促活动。采取多种措施,人人参与读书计划。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各类活动。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并辅之于阅读手抄报评比、朗诵会、阅读经验交流会、背诗擂台赛、课本剧等学生们乐于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比较与竞争提高阅读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采取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的方式,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提高其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5 在评价中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6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当前,社会生活高度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令语文学习通过文字阅读的形式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外阅读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和发展。
小学生年纪普遍较小,通常英语课程的学习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也就意味着小学生需要从9-10岁开始学习英语,而英语又属于外语,这一阶段的孩子对于国语的掌握还不够透彻,在学习国语的同时又需要学习英语,在语言环境上本身就存在了缺陷,加上年纪小,智力发育还不完全,很多东西属于认知阶段,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不能经常接触外语读物或者相关的外语文化的话,就极其难将英语这门课程学好。并且小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解题能力都有限,不可能很高。对于英语这种第二母语的学习,在知识和语言环境上又打一次折扣,课堂上老师如果没有进行阅读材料的拓展,阅读方法的指导,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真是岌岌可危。小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强,阅读课外材料有困难,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使他们对英语阅读产生畏惧心理,对英语读物望而生畏。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只能造成小学生阅读兴趣丧失,阅读能力每况愈下。为此,笔者就如何拓展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实践,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
二、培养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选好教材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为老师应当正视这一点,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来展开教学工作。英语不同于其他课程,对于语言的学了相应的知识之外,语言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因此,英语作为外语本身在语音环境这一方面就存在了缺陷,如果要想小学生学习好这一门语言,老师就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挑选适合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阅读的教材,并且应当有针对性的为小学生推荐适合阅读的课外英语读物,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弥补语言环境的缺陷额,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英语这门语言不如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这门外语。在学习英语这门课程之前,教师应当对小学生进行一定的英语文化教育,让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告诉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摆正学习英语的态度。其次,应当在学校的大环境中布置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氛围,例如张贴英语标语、悬挂英语格言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英语,而不是一味地通过老师来进行学习。
(三)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延伸阅读
教师应该将教学中心从单词和词汇上逐渐转移到语言内容和意义上来,重视知识的完整教授,注重意群阅读。用心教育学生,主动为学生考虑,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做一个负责的好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主动为学生搜集和整理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外延伸阅读材料。做有心人,为学生搜集和整理并补充合适的延伸阅读材料。如果你使用的是牛津教材,那么你可以借用剑桥或其他教材的阅读材料作为补充,或者从课外,借助网络等搜集相关话题小短文或小故事,对话题进行拓展,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机会,了解更多知识。
(四)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英语是第二母语,是外语,在语言环境上存在劣势,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都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语言环境及学习氛围,因此,学校应当有针对性的通过创造英语学习环境来弥补英语学习在语言环境上的劣势,通过张贴英语格言、在汉语标识语下面增加英语标示,通过这些途径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扩大学生关于英语的接触面,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98-01
1.经典古诗文课外阅读成为必然
1.1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精神成长、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特别是缺少汉语言广泛交流的彝族地区小学生阅读尤其重要。当前《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拓展,是阅读能力训练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学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当前阅读现状的需要。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选择较盲目。由于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粗糙低劣、甚至具有较力色彩的书籍进入了学生选择的领域。而一些较为高雅严肃的作品少人问津。另外,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极端功利色彩,误以为课外阅读会影响成绩,只重视与文化考试有关的参考书,一些科普以及人文性很强的作品魅力不再。再则,个别学生凭潮流看书,人云亦云,自主性不够。(2)方法较陈旧。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较多学生读书时未能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看。一味从头至尾读的大有人在,而现实生活中,这显然滞后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潮流。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为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却很少去关注和尝试。由此可见,方法陈旧、呆板是阻碍学生阅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3)研读不够深。从调查中还发现,大多数学生阅读时未能做到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而只是走马观花的消遣式看书,主动探究、钻研欲望不强,遇到困难就避而趋之,违背了读书的本意。(4)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在课外阅读的开展上进行了安排,但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还有就是阅读兴趣比较单一;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发展不平衡;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少,特别是彝区课外阅读甚至没有。对于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的效果有时还是感觉无从下手,没能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收效大的引导模式。这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课外阅读如何深入开展所面临的一个困难。它需要教师拥有有效引导的理念,掌握有效引导的方法和策略,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阅读价值日益显现的今天,探索小学高段语文古诗文课外阅读引领的有效性成了我们彝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3学校教师发展的需要。开展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更多地学习了现代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所以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在认真审视学校师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将"发展"作为总的价值追求,构建"小学高段语文古诗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通过研究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使之对经典古诗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累、理解和阅读能力得以明显的突破,为中学古诗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探究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促使教师全面提高。
为此经典古诗文课外阅读延伸成为必然。
2.经典古诗文课外阅读延伸的意义
根据新课程标准,借签相关学校的指导经验,结合彝区学生的阅读开展实际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指导投入内带来的最好的效果。是充实的课外活动,以尽可能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的主要意义是探索新形势、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对今后的课外阅读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增强彝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彝族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
3.研究目标
3.1根据小学生兴趣爱好和年龄阶段特征,制定详细的彝族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推荐书目和说明。
3.2针对不同的阅读目的和不同的文体,制定一系列指导学生进行浏览,阅读,精读等阅读方法的指导的方案和切实有效的措施。
3.3尊重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培养。建立多样化的阅读情感交流模式。
3.4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思路:本策略的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材料为载体,以教师指导为渠道,以学生自立,学习为核心,探索出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方法: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以本校五六年级彝生为研究对象。其次、采用一些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实践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即从外到内,全面深入研究小学高段彝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教师经验实践,查阅资料总结实验方法。写好经验总结。
5.充分利用有利条件
本策略的提出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在科研要求上,彝族地区小学高段学生的发展上提出的,充分利用以下有利条件:
5.1教育专家的引领。
低年级学生对色彩和声音有着天生的敏感,热衷于幻想的世界,那些与现实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动画片的色彩鲜艳,配音效果强烈,人物造型夸张,主题鲜明,充满了奇思妙想,成了他们的最爱。
如美国作家E·B·怀特的作品《夏洛的网》,这是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它风行世界五十年。为了让学生喜欢这部作品,首先让学生观看这部动画电影,再给学生推荐这本书,并让他们细心阅读,找出原著与电影动画片的区别。电影里多了哪些镜头?少了书里的哪些内容?你觉得电影里多出来的哪个镜头更好?为什么?书里哪个内容不应该减掉?为什么?学生读完后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讨论,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动画里夏洛织的网上面的字和书上夏洛织的字不同,书里夏洛织的是:“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卑谦。”而电影是:“好个小猪、光芒四射。”;有的说:“书里坦普尔顿没有被臭蛋追,但是电影里坦普尔顿被臭蛋追得仓惶而逃。书里也没有乌鸦追着坦普尔顿。”……我总结道:“美国大作家E·B·怀特的笔下,夏洛用蜘蛛丝编织了一张爱的大网,这张网挽救了威尔伯的生命,更激起你我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大家看得很认真,也很细致,动画电影固然好看,但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体现原著的内容,比较困难,希望大家以后多看原著,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再如前段时间上映的3D动画电影《森林战士》,很多学生都去看了,那唯美的画面、丰富的想象,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笔者对学生说:“这部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威廉·乔西的儿童文学《树叶人和勇敢好虫子》。影片剧情和原著也有不同,大家可以去看看这本书。”学生跃跃欲试。
二 借助漫画,激发阅读兴趣
据漫画家杨树山调查,中小学生经常看漫画的人数为43%,漫画在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漫画以其强烈的讽刺性、幽默性、娱乐性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并为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所喜欢。因此,以健康的漫画为切入点,在学校开展阅读教育,对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大有裨益。比如,2013年6月11日下午5点38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6月20日上午十时,中国首次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太空授课和天地互动交流等科普教育活动,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借此为一二年级的学生推荐了漫画丛书——《聪明孩百科千千问》中的《地球与太空》,这本书用漫画的形式介绍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一些生活趣事,如怎样睡觉、怎样吃饭,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着为学生介绍了这套丛书的另外三册——《人体与生活》《动物与植物》《科技与发明》。这些内涵丰富,健康的漫画图文并茂,涵盖了低幼儿童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并给这些知识穿上了故事的外衣,让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带领着孩子迈进了金色的智慧大门,令学生兴致高涨,争相借阅。
三 利用榜样,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老师应善于抓住契机,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学习第三册“口语交际”中《有趣的动物、植物》一课时,让学生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趣的动物、植物,其他同学都一直摇头,只有小书迷袁××小朋友一口气说了六七种:世界上最大的花叫大王花,它会散发出浓烈的尸臭味,曾经被人们误认为是食人花,但真正的吃人花叫日轮花;最高的花叫巨花蒟蒻,它的花有两米来高;世上真的有美人鱼,它叫“儒艮”……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接着便纷纷议论起来:“花也会吃人?怎么吃呢?”“美人鱼到底长得怎样?”……我称赞道:“你真行!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有趣的动植物的?”她一脸得意地说:“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有趣的科学》,还有《小牛顿科普馆》,这些书中介绍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和植物。对了,杨红樱阿姨的注音童话《小蛙人游大海》中也介绍了很多有趣的海洋生物,很好看呢。”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你看,××小朋友爱看课外书,知识面就变得宽了,希望大家要向她学习,老师也要向她学习。要想知道这些有趣的知识,大家多看书吧。”实践证明,及时地鼓励和表扬课外阅读的良好行为,用身边的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具有更强的威慑力和震撼力。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我还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到讲台前来介绍自己看的课外书,了解到哪些课外知识。每天坚持这样做,激起了孩子们更高的课外阅读热情,形成了一股阅读课外书的。
四 教师推荐,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对枯燥的文字往往缺乏兴趣,所以,趣味性、形象性无疑是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方法。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再结合他们的兴趣导向,为他们推荐一些绘本,如杨红樱的《纯美童话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王一梅童话系列》《小海豚心灵成长故事系列》等课外读物。这些绘本精美的彩色插图、精装的形式,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优美故事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审美愉悦。此外,一二年级的学生较贪玩,对作业总是有抵触情绪,所以我推荐励志校园注音童话——《我不怕作业魔王》《我是正能量小孩》《我爱唠叨的妈妈》等,这些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书籍有优美的语言和意境,还有爱的教育蕴藏其中,暗含了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想象力,还有心灵成长的需要。
教师可利用时间向学生宣传和介绍古往今来众多伟人因爱读书而最终有所成就的轶事,如吃“墨水”,闹市读书等故事,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志向;教师还可利用班会课、早会课等时间给学生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或者组织好书推荐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与有趣,从而爱上课外阅读。
二、保障时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1.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我将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改为“师生共读”时间。一到时间,大家都必须坐在教室里,手捧自己心爱的课外书籍,静心阅读。刚开始时我是采取强制手段,每天要检查人数,检查是否带了书籍,检查阅读态度是否端正,可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检查渐渐的都不需要了,甚至有好多学生纷纷提前来到学校进行课外阅读,他们说: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2.压缩课内阅读时间。平常工作中我仔细地钻研教
材,精讲精练,节约出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在此基础上,将语文课开辟出来,改为“阅读指导、交流课”,专门用于对孩子们进行阅读的指导,让他们就自己所阅读的书籍进行读后的讨论。事实证明,这样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让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倍增。
3.倡导利用“三余”时间。我让学生学习汉代学者董遇利用三余时间读书的精神,也到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点点滴滴的时间,积少成多,养成“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时间概念。
三、营造氛围,采取开放阅读方式
1.阅读材料,自由选择为主,经典推荐为辅。新课程理念指出,读什么样的书,应该尊重孩子,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当然,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并不等于教师就放任自流。对于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图书,宣传不健康的生活趣味的书籍,教师应绝对加以制止,而对于一些经典名著则应进行积极的倡导、宣传。
2.阅读过程,减轻阅读负担,享受阅读乐趣。课外阅读本是一件随性而为的人生快事,但目前很多孩子的课外阅读却被人为地套上了“枷锁”,如摘抄优美经典的句段甚至背诵等。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负担,让他们对这种“辛苦的阅读”厌恶起来。课外阅读很大程度是一种随性阅读,而阅读的成果处于一种“无心插柳成阴”的状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孩子们的阅读创造出一种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我认为,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初始阶段,应提倡一种“无为阅读”,“放养阅读”,待养成一定的阅读习惯后,再逐渐倡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孩子们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地阅读,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才不会因为种种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3.阅读交流,允许各抒已见,珍视独特体验。
①允许存在阅读体验的差异。如在《哈利・波特》中,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智慧,有的孩子读到的是魔法,有的孩子读到的是勇敢,有的孩子读到的是正义……这些感受正说明孩子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了,包含了他们真正的情感和思考。
②允许存在阅读后表现的差异。如在读了同一本书之后,有的孩子喜欢低头沉思,有的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有的孩子喜欢模仿书中人物比比划划……各种不同的表现正是孩子阅读之后的兴奋溢于言表,是一种真情的流露。
四、评价激励,提高持续阅读热情
1.开辟各种阵地,提供展示平台。如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的好书;进行专题性读书辩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辩驳,在争论中得到进步;开展课本剧的排演活动,让他们将书中的故事搬上舞台,用表演诠释自己独特的理解等。
调查目的
我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同学课外阅读的喜好,分享他们的喜好,如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课外读物,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调查过程
统计本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读物
据调查,数据如下:
10%的人喜欢看文学名著
15%的人喜欢看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
30%的人喜欢看惊险有趣的故事
5%的人喜欢看古代文物讲解
40%的人喜欢具有想象力的科幻读物
以上调查证明,许多学生最喜欢看惊险有趣的故事,和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具有想象力的科幻读物,而对文学名著和古代文物讲解,并未熟知。
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分析,我们认为小学生应该正确阅读对学习有益的图书,如:文学讲解、古代文物讲解。而不是去看那些惊险的书,这样对小学生的生长有不利的行为。
建议:
1公布此次调查,呼吁家长、教师加以重视。
2家长应正确引导学生读课外读物。
3.学生应自主分类课外读物,少看惊险有趣的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7—0090—01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使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背诵浅显的优秀诗文。而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必须要加强他们的课外阅读。
一、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
在低年级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使书香充满教室,首先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读物,比如《安徒生童话选》《十万个为什么》等。其次,要向学校图书室借一些注音版读物,发动全体学生每人从家里拿来三本自己认为不错的书,存入书柜,在班内设立小小图书角,以解决他们没有书读的问题。
二、激发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阅读时需教师指读,识字量又有限,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兴趣较低。因此,仅仅营造课外阅读氛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在平时的说话课上,教师要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如,学习了《寓言两则》这篇课文后,给学生们讲《成语故事》;学习了《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后,讲《科学家小时候的故事》。我还有意给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的事迹,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和精神食粮。
三、持久的阅读兴趣需要宽松的阅读氛围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兴趣的持久性较差,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小学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大多都是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并配有插图。比如,在阅读《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时,可先引导学生边指读文字边看图,图文对照,让学生在阅读中慢慢思考,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拓展延伸:假如你们碰到这样的事怎么办?你们都有哪些办法?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试着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来。这样,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就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明白。
从低年级起教师就应该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阅读。读书笔记具有明显的积累功能和表达功能,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为此,教师要培养一、二年级学生随读随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首先,低年级读书笔记主张运用剪贴式,把那些惟妙惟肖的、适合儿童浏览的图画或生活小常识、名言警句、小故事让家长配合进行剪贴;其次,主张运用表格式,主要项目有阅读日期、书(篇)名、作者、文字式的读后感,还可以在空余位置进行剪贴;再次,主张运用批注式,如果是自己的书,也可在书上画符号,写感受。
四、设立评价机制,品尝阅读乐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很难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但他们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教师应引入竞争机制、评价机制,让学生品尝课外阅读的乐趣。
1.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它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与浩如烟海的信息相比,薄薄的几本教科书负载的信息,简直是九牛一毛。青少年要想成为信息社会的主人,必须多关注、多阅读,如此才能开阔视野,适应时展。
2.课外阅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
我们强调的课外阅读。是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中学生必须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特别是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强调能力的培养,单靠几本课本的学习已不再适应。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科辅导资料、文学专著、报刊杂志、人文作品、人物传记、科普作品、科技信息等。课外阅读的途径、渠道比较多,专著阅读、报刊阅读等等,现在还有网上阅读,这些,无疑都是拓展学生知识层面,带领他们领略另一片天地的方法。
3.课外阅读,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凡是成功的学问家,都有着迷恋读书的特点,都从书籍中获得了学问、知识和智慧,以及修养道德的营养。阅读不仅是他们的兴趣,而且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文字,能够让人思考。读书,历来被奉为修生养性之道。多看书,久而之,会成为一种习惯,让人受益终身。
4.课外阅读,有助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好多得益于书本,古人说厚积方可薄发,厚德方能载物!读书不但能够开阔人的视野、积累知识,更能可以给人心灵净化,使人思维得到提升,个人情操得到陶冶!
二、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加强课外阅读的训练
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通过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读一些意境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声情并茂的朗读,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榜样激励作用,激发学生读书的需求。
②推荐学生阅读适宜书籍。书海茫茫,一个人穷其一生也读不完,老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读书,推荐一些内容给学生。
③不定期开设课外阅读课。不定期地开展读书指导活动或交流汇报活动等,积极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
④要求学生坚持收看新闻、阅读报纸。
⑤语文课上注重课前课后的延伸与拓展。老师可适时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等。
⑥开展优秀古诗文的诵读活动。
(2)建立良好的课外阅读阵地
①充分运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经常带学生上学校图书馆借阅。
②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立。发动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到班级中,设立班级小图书角,建立规范、便捷的班级图书角借阅制度,并定期进行图书更换。这样资源共享,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③利用学校电子阅览室、家庭网络,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3)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①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阅读方法。
②指导自主型、合作型、探究型等课外阅读方法。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营造良好的数学阅读氛围,可以让阅读的意识渗入学生的心底。例如我在教室里的墙报上开创一块数学墙报,墙报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内容有“知识园”“趣味园”“故事园”“思考”“想一想”“智慧的火炬”“数学园地”“数学之窗”“数学苗圃”等,我把这些板块分小组承包给学生,让学生把阅读中认为重要的,需要注意的知识点,或者是一些学习的小经验都记在小卡片上,再贴在这里;或者轮流制作一些小卡片贴在这里,每张小卡片上都写上一道趣味数学题,让大家一起来动动脑筋,几天后卡片小主人再公布正确答案;或者把阅读中搜集到的有趣的数学故事,都放到这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互相督促的平台,起到互相欣赏,互相鞭策,互相激励的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下,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慢慢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与生共读,让阅读成为习惯
美国最佳教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提出“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他认为“我要我的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为了做好学生走进书籍世界的引路人,我经常在教室里和他们一起认真地阅读。买新书了,我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他们——我的书橱里又多了几个新朋友……经过一段时间,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学生课桌上的书渐渐丰富起来。孩子们的转变也深深地影响了父母。不少家长也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在师生共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另一种阅读方式——亲子共读。我在班里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孩子们将自己心爱的读物带到教室,班级图书角的书是动态的,新书被不断地带来,而学生阅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学生带回去或者捐给希望小学。学生在早读课背完一定的内容就拿出课外书读,做完作业也拿出书看,每天下午的自习课,更是学生徜徉书海最快乐的时光。
三、结合课堂,体验阅读乐趣
农村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效果不好,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条件,如没有阅读书籍等,但更为主要的是相当部分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
1.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带有明显的兴趣性,他们喜欢那些带有插图的、故事情节生动的小说、神话,寓言等生动有趣的作品。在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老师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特点的阅读内容,帮助他们收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俗语,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收集到的谚语、俗语与大家分享,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级逐渐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逐渐养成。
2.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利用各种学生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读后感交流会、成语擂台赛等活动,还可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作品栏,展出学生读书笔记、手抄报等作品,评出优秀,给予奖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二、推荐有益读物
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当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快乐,就会更加积极地阅读,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学生都喜欢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和怎样去读书。所以,在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老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阅读内容,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点。每学期开始,教师要利用给学生开具阅读读书目的机会,认真选择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在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我推荐给学生的阅读内容主要是与语文教学,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书籍,也兼顾到学生的休闲性的阅读内容。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阅读资源,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借阅,把现有的书籍利用起来。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
一切评价的基础,均来源于一个键因素:时间!传统的课外阅读,只读不评,学生因而把课外阅读当成是“软任务”,可读亦不可读!新的课外阅读观念是:把评价纳入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从布置阅读开始,即进行阅读评价。低年级的孩子阅读速度慢,阅读时间不固定,阅读的习惯还没形成。因此课外阅读的评价中,对时间的掌控,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一旦抓住时间,便意味着赢得了课外阅读的空间,便于学生在文学与科学的王国中畅游!我对二年级学生尝试要求每位学生每天挤二三十分钟时间,用于读课外读物,具体操作如下表:
有了时间的评价标准,学生自然而然地便有了约束,无形中使阅读时间有了保证。在规定的阅读时间中,他们可以与文学大师对话,对故事人物交流,实现的是精神的自由畅达!
1.自我评价添动力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对“元认知”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元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态度,认真地总结各种阅读方法,检查课外阅读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阅读。要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那就得持之以恒,加以督促,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的重要事。《每日阅读记录本》在督促学生课外阅读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孩子们简单记录每天阅读的时间、阅读的书名、阅读时积累的好词,对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以作业的形式加以规范。教师每周进行检查,对认真读书的孩子进行奖励。很多孩子一开始阅读,觉得有压力,为了完成记录情况而阅读。但是慢慢地这种压力变成了不竭的阅读动力,孩子们便逐渐爱上了阅读。
2.家长评价增助力
当然光靠学生自我记录、自我评价,也会出现阅读中孩子为了应付老师检查,而“谎报军情”的情况。适时地增添了家长对孩子本周阅读反馈的栏目,可以积极地督促孩子进行课外阅读,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重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恳请家长引起足够的重视,创设书香氛围,有条件的要尽量和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评价。课外阅读评价让家长参与进来,通过阅读、评价,与孩子一起分享读书之乐,这种做法使他们能够随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促使家长更加积极地与学校、教师合作,更多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来。
3.教师评价添信心
教师根据每个同学记录积累的情况,坚持给每位同学写激励性评语,给予阅读好的学生奖励。鼓励爱看书的同学从名著中汲取更多的智慧和灵气,享受徜徉书海的无限快乐;教育爱看侦探小说、卡通书却不爱看其他书的同学不能一味地偏食,让他们尝尝博览群书的甜头;对那些平时不爱看书的同学,哪怕是一丝闪光点也要大加表扬;对阅读认真,特别有想法的同学更是不惜赞美之语。
二、小活动,兴趣浓――在循序渐进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自从事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为精心选择读物而操心。因为书籍成千上万,它们中有一些是平淡无奇之作,甚至还有一些是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一个人一生当中阅读的书不过2000本,因此不可单纯等待学生与“切合”他的书籍“邂逅相逢”。现在社会上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将一些不健康的读物也纳入课外阅读的“菜单”。因此,明确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评价标准尤为重要。
1.评价书目延伸课文
低年级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选择缺少自己的主见性,因此低年级老师对课外读物的评价与推荐是首推的策略。有些课文是节选名篇,有些课文与名篇有关,有些课文涉及一些有趣的知识,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因此,可以根据单元重点,有针对性地对课外阅读书目进行推荐和评价,同时考虑到根据语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从文本的学习自然过渡到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不要求学生全部阅读。通过老师对课外阅读的点评,最起码可以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读物是值得一看的,好书的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评价下,慢慢学会独立地挑选与评价课外读物。如二年级第四册第六单元主要是将诚信、孝敬父母贯穿始终。让孩子学会真诚待人,用心感恩。教师可以推荐一本特别适合二年级学生阅读的亲情读物《爱的教育》,并将教师自己阅读后的评价星级和评价心语和孩子们分享:老师觉得这是一本充满了浓浓亲情与爱的书。有了这样一把爱的钥匙,就能打开人们的心扉。感人的故事,细腻的文字,回味良久的意蕴,一定会让你感动不已。孩子们在老师的评价推荐下,纷纷捧起了《爱的教育》,徜徉在爱与亲情的海洋中,领悟生活中的感人力量。
2.好书互动激发兴趣
为了掌握学生的阅读动态,进一步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学生互相传阅、互动点评这些好书评价活动更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哪些书最受大家的喜欢,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选择的自由度。孩子们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如教师可在班级里开展好书互动点评活动,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书后,在书的前页“我是小点评家”卡上写下学生的评价心语和星级,这就是互动点评最有效、最方便的策略。被家长称为是最有趣、最有人情味、最有实际意义的读书评价活动。因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孩子更是学会了:分享、帮助、交流和评价。这也是读书的目的:用知识去帮助别人、改变生活。特别是大家对共同喜欢的书一起交流、一起讨论、一起评价,这样的阅读评价方式是最生动、最有趣的。在互动点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倾听,展示自我,懂得感悟,这对他们的成长受益匪浅。班上的小逸同学满心欢喜地捧来了一本《苹果树上的外婆》回家,这可是她几次逛书店没有买到的好书。孩子脸上的笑容是这样的灿烂。她还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瞧,这本书是小莉看过的,她在这本书上评价这是一本非常有趣、吸引人的书,里面的外婆超级可爱!我要争取一个星期把它看完!”看来互动点评好书的活动,真的特别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既让孩子主动地阅读书籍,明白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又能节约开支。
三、小展示,魅力多――在激情参与中展示阅读的成果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低年级孩子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吸收了多少知识的养分,积累了多少好词佳句,能否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阅读的效果是否理想,这是课外阅读最终的评价指标之一。
1.课前三分钟秀出阅读热情
学生阅读过的内容如果不能内化为知识,那么阅读就是一种盲目的行为,一种无效的劳动。阅读效果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将自己的阅读效果展现出来,才能进一步培养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刚刚开始课外阅读,因此评价课外阅读效果的策略应该是便于操作、显效较快的。考虑到课堂中的每一分钟都是那样的宝贵,低年级孩子在上课的前几分中往往表现出特有的专注、认真和投入。教师可将每天语文课堂中的前三分钟腾出来,让学生挨个进行阅读成果的展示。交流的内容不限,可以是你最近在看的童话故事中的一幕精彩场景,也可以是你在每日所诵的经典美文,更可以是最近阅读报纸得到的有趣新闻等。在交流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展示中,在一次次的评价中越读越好,越读越有兴致。小纯是我班里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对看书的兴趣也不是特别的浓,显得比较被动。第一次轮到她上台展示时,只见她低着头,两腮通红,声音极为微弱:“今天,我想给大家背诵一首儿歌,题目是《春姑娘》……春姑娘在哪里?……我四处寻找?……我找到了……”教师对孩子的第一次表现进行了评价:“这是一首多么优美的诗啊!你能把它背诵出来真不容易,虽然不是很流畅,但老师觉得你很努力了。同学们,让我们为小纯的下一次表现得更好鼓鼓掌!”第二次再轮到小纯时,这次她没有将头低下,而是慢慢地走上台:“今天我为大家读一条昨天我从《绍兴晚报》里看到的一条有趣的新闻……”孩子的语调中还是有些紧张与不安,但是很流畅,她读的新闻也让孩子们哈哈大笑。教师对孩子的第二次表现进行了评价:“这么精彩的新闻,看来小纯平时是一个喜欢读报的好孩子。不错!不错!”不断的鼓励,不断的赞赏,小纯的胆子会越来越大,阅读的习惯会越来越好,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对于低年级而言,这就是课外阅读收到的最好效果,不是统计阅读的课外书目有几本,不是测评积累的成语有几个,更不是摘录的好句有哪些。而是让孩子能够真正喜欢阅读,能够主动地获取课外知识,能够与别人一同分享。
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
一、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课文60篇。”课标还规定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然而,在农村,根本达不到这个阅读量。下面是笔者对几所农村小学调查时捕捉到的几组镜头:
镜头1:笔者给一所学校的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每人发了一本课外书,不到5分钟,学生纷纷举手示意看完了。原来他们把书翻完了,对于内容兴趣不高。
镜头2:笔者问某校小学生:平时看课外书吗?都读哪些课外书?只有一部分同学回答看过课外书。读的课外书大部分是《七龙珠》、《奥特曼》、《多啦A梦》等。
镜头3:笔者要求二年级某个班的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课外书,一个星期后,发现很多孩子都忘记了这个事情,没有几个学生认真准备。
这3组镜头引人深思,分析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原因:
1 阅读兴趣不高
低段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要他们静下心来看书,确非易事。另外,他们认识的字词少,读不懂课外书,因而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没有读课外书的欲望和自觉性。另外,有些家长对“课外阅读”认识不够,孩子们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又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2 阅读环境差
由于农村大多数家长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加之家庭条件差,能给孩子买书的家长少;而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也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导致藏书少,而有些学校甚至只有班级图书角,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3 书籍良莠不齐
据观察,很多学生都很喜欢卡通或动漫之类的书,比如《七龙珠》、《蜡笔小新》、《奥特曼》等,很多学生不惜省下零用钱去买一本或多本这样的书籍。然而,这些书很多内容其实并不适合小学生。
二、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途径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源泉。小学生有了兴趣,对课外阅读就会主动接受,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并不断从阅读中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增加阅读的兴趣。针对以上的现象,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让他们乐在其中。
1 营造氛围,点燃兴趣
有书才可读。环境可育人。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1)安排专门读书时间。如午饭后的30分钟设定为读课外书时间,进行集中阅读课外读物,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在校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
(2)组建班级流动图书角。如由每位同学选自己最爱看的3本书,老师精心筛选,组建拥有100多本书的班级流动图书馆。每月重新换书一次,组织学生自己借阅、替换、管理。由于书籍不断流通,对增大学生阅读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营造美的环境。在教室的花架上放几盆别有情致的花卉和盆景,让学生欣赏时,不觉中舍弃顽皮和浮躁;再贴几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通过班级环境的渲染和氛围的营造,潜移默化中使之产生“我要读书”的内在驱动力。
2 结合课堂,引发兴趣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当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相关知识并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目,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还能引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就向学生推荐《雷锋日记》,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让学生去看《十万个为什么》,了解更多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等。
3 巧用故事,诱发兴趣
巧用故事,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学生讲,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体会到课外阅读带来的乐趣;老师讲,把孩子们带人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但在故事的最关键、最紧张处戛然而止,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吊了起来,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学生被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借书阅读;教师还可采用媒体讲,结合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图像。把学生进一步带入美妙的艺术境界中,从而引发他们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4 开展活动。提高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最富于幻想,当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表达读书收获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组织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趣的活动来引导孩子们读书,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从而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针对农村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这些情况,可以尝试用以下方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营造阅读氛围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
首先,要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外阅读好书是有益无害的,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家长要给孩子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尽量少看电视多读书;教师要鼓励家长与孩子多进行“亲子共读”活动;班级要定期开展“优秀亲子共读家庭”的评选活动,并颁发证书。这些形式不同的活动,促进了亲子共读计划,也进一步推动了课外阅读的展开。
其次,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学校的阅览室尽可能地多征订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报纸杂志;班级可设立图书角,尽量使学生手边拥有他们感兴趣的、适合他们各自发展水平的阅读资料;教师可指导学生交换阅读各自的课外书,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最后,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低年级小学生既爱听也爱讲故事。教师可根据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利用活动课时间,让一些会讲故事的学生把自己读到的有意义的、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样,既能让讲故事的学生与别人分享读故事的快乐,又能促进听故事的同学萌发读故事的愿望。中高年级学生可将所读的名篇佳作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课本剧汇报演出。通过活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就能被激发出来。
二、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且鉴别能力低,而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指导学生读积极健康的书。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学完《三顾茅庐》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完《狼和小羊》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伊索寓言》。
小学阶段有六年,时间跨度较大。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学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注意力不持久,所以让他们读注音读物、读有趣的小故事;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作铺垫。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读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如学完《新的跨越》后,学生明确了消息的写法,教师可动员学生阅读报刊上的新闻作品,进一步明确新闻作品的写法,为习作《写板报稿》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