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问题调查

环境问题调查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境问题调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境问题调查

篇1

2 调查范围

城市各街道小区,垃圾处理点,人群聚集点。

3 调查方法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

4 调查情况

通过对各街道小区的调查,我发现以前的随处所见的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边角上依稀可见有少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甚者的是从商处房内扔出来的。道路两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洁工没有及时清理,而导致垃圾溢出垃圾箱,还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体废气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炎热夏天会发出一阵阵的恶臭味严重影响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也能招来许多苍蝇、蚊子,从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虫媒介传染病的散发和流行。影响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经过而没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从而会造成伤害。通过调查还发现有些建筑垃圾散落无人及时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单位引起的粉尘污染严重,造成社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增高,从而造成人们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除此之外,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不但提高,汽车以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还有汽车的喇叭声在社区对还在休息的人们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特别是在中午休息期间会使一些人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4.1 在对随机抽取的2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中

4.1.1 请问你平时注意保护环境吗?

回答会的有9人,占45%,回答不会的有4人,占25%,回答有时会有时不会的有7人,占35%。

4.1.2 平时关注关于保护环境的新闻吗?

大多数回答不会,占55%,回答会的占5%,觉得于己无关占40%。

4.1.3 你将废弃的电池怎么处理?

选择随手扔掉的占30%,选择扔进专门的垃圾箱的占17%,无所谓的占5%

4.1.4 你实行垃圾分类了吗?

选择实行的占20%,不实行的占80%

4.1.5 你赞成用塑料袋吗?

赞成占37%,不赞成占20%,无所谓占43%

4.1.6 你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知道的占75%,不知道的占25%

4.1.7 你有没有随地吐痰或扔烟头的习惯?

有的占20%,没有的占50%,有其中一项的占30%

4.1.8 你有没有随时乱扔垃圾的习惯?

有40%人说不太在意,25%说偶尔,25%说不乱扔垃圾。

4.1.9 你认为环境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没有明确的概念,不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有些人认为环境就是简单的不乱扔垃圾,少数人认为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5 结果分析

5.1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5.1.1 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多数人对环境问题并不关注,认为与己无关,不自觉的乱扔垃圾、吐痰,对于别人破坏环境的行为更是熟视无睹,对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也未能身体力行地参加,认为保护环境是政府的事与老百姓无关。

5.1.2 小区规划不力,管理不严格不科学,任意倒垃圾造成严重污染,处理不及时致使臭气熏天,有些部门对房地产建设用地管理不到位,致使粉尘污染严重,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未能达到各阶层,环境保护部门整体能力欠缺,不能进行有力及具体的规范,出现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环境保护工作陷入瘫痪,阻碍工作的整体进度。

5..1.3 人们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质有差距,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不一,所采取措施不同对孩子的环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环境工作的难度。

5.2 社区的环境问题,对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危害

5.2.1 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随地乱扔垃圾滋生了大量细菌,冬季尚好,尤其是夏季大量的苍蝇,蚊虫等,传播疾病,污染空气,工厂排放废气混合着大量的木屑和有毒气体,使得很多的居民患有呼吸道疾病。

5.2.2 使土壤恶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及其难以降解的物质,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水分流动,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减产。

5.2.3 垃圾填满,降低了垃圾填埋厂处理垃圾的能力,垃圾中有细菌,病毒等物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害周围环境。影响居民的健康。

5.2.4 垃圾焚烧对环境造成的严重二次污染,焚烧时产生大量黑烟,有毒气进入大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6解决措施及建议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和谐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6.1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居民素质及环境保护意识,使居民自觉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境保护的多种活动,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6.2 实行垃圾分类,加强对废弃物的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加 强废弃物的处理,避免垃圾焚烧。

6.3 环境部门应建立各种保护机制及体系,加强对环境监督力度,各阶层要深入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及措施。

6.4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加强对学生教育,在学校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6.5 实行环保奖罚制度,奖励对环保有突出贡献的人,对工厂任意排放行为进行治理管制。

6.6 发挥政府职能,加大建设城市污水及城市污染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机构,

篇2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89-2

一、活动缘起

南湖公园是我校附近的社区公园,在功能布局、景观设计、环境美化和广场文化等方面,有不少特色亮点,为社区居民的娱乐健身、观光休闲和文化展演提供便利,但2004年投入使用至今,公园的设施已出现老化现象,再加上原有的设计缺陷,已不能满足居民的休闲生活需求。针对此类现象,建邺区五所小学以“我为青奥献建议”为主题,联合开展南湖社区问题调查。

二、活动目的

1.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实地考察、访谈专人和问卷调查等多种调查方法,初步了解社区公园在美化环境、传播文化、方便居民休闲生活等方面的功能。

2.培养学生调查访谈、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建筑美、自然美和人类活动之美,培养初步的审美感受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调查研究、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健康发展。

三、活动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分配小组任务。小组有:实景报道组,拍摄公园内外环境实景,撰写简明解说词;网络检索组,检索南湖公园历史和概况、相关建设报道,提供公园的三维地图;问卷调查组,发放问卷,实地访谈调查。其它任务,见各组的活动任务单(略)。

2.教师实地考察并拍照记录所见,设计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开展小样本调查,并根据调查修订问卷。

3.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地考察、网络检索和调查访谈,拍照或做记录。部分内容由家长或教师协助完成。

4.引导学生结合实景照片,初步发现公园中建筑美(雕塑小品)和自然环境美、人们在休闲娱乐中表现出的情趣美,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5.各小组完成本组任务,讨论整理,制作汇报PPT;教师指导汇总各组活动成果,编制公开课教学PPT,通过课堂学习,欣赏美,设计调查题目,为深入调查,提出建议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了解南湖公园的功能布局,发现不足,指导设计调查题目。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南湖公园吗?(依次讨论三个问题)

1.你们知道在南湖公园能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归纳:能为人们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提供环境设施,这是公园的主要功能。

2.我想去打羽毛球,想带孩子去荡秋千和玩滑梯,应该去哪里?(链接三维地图,让学生标出对应区域)

3.如果我是第一次来公园玩,突然想上厕所,问别人却不知道,我该怎么办呢?(先引导生说,再点拨)

讨论明确:可以设置游览图和指示牌,南湖公园却没有。可设计问题:

……

小结:通过这三个问题设计和调查,可以更多地了解人们对南湖公园功能的满意度,便于判断和建议。

第二环节,探寻南湖公园的多种美景,发现不足,指导设计调查题目。

第一,欣赏建筑美,发现不足,指导设计问题。结合雕塑小品照片,先引导学生欣赏美、表达美,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形成判断,最后设计调查题目。以下教学程序同此,不再赘述;只归纳展示设计的调查题目:

……

第三,欣赏休闲美,发现不足,设计问题。居民在公园活动怎样才会更快乐呢?除了环境美(建筑美和自然美)外,还需要设施和场地等条件。为了解居民对公园设施的满意度及改进意见,设计三道题:(略)

第四,欣赏文化美,发现不足,设计问题。(问题略)

说明:提升社区形象,公园是主要形象,离不开小环境的支撑。设计第14-15题,主要考察居民的社区意识、大局意识和对南湖情感(满意度)

第四环节,汇总问题,形成问卷。

1.增补形式要件:指导用语(略)、答题人的年龄。 01.答卷人年龄:

……

3.增加一个开放性问题: 16.您对政府建设南湖公园有什么好的建议?

最终,结合前面15题,形成《关于南湖公园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问卷》。

第五环节,调查问卷设计方法小结及分析指要领。

1.确立调查目的,分析调查对象特点。主要从公园的功能,公园给居民提供的建筑美、环境美和休闲美,公园外部环境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

2.亲身考察体验,发现具体问题,根据结论设计针对性问题,为改进完善提供依据。

3.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如南门小环境虽是局部问题,不一定能影响居民游园心情,但关系整个社区的生活品味,必须调查分析。

4.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要领。调查问卷的分析,是验证或修正调查人原来的观点。问卷的统计分析要关注与调查人一致和不一致的观点,以作对照。

五、提出建议

1.在公园主入口,人流集中处设游园路线图标牌和指示路标,便于游人开展活动。

2.为“景观小品” 取名,设置标牌说明寓意和内涵。

3.在双休日特定的时间段,公园播放柔和的背景音乐。

4.为文化长廊的经典语句,做简明解释,以利传播。

5.整治南湖公园南门乃至周边地区的环境,实现公园内外美的统一,提升社区整体形象。

6.增添一些老人和儿童使用的活动器材和专门场所。

六、活动反思

篇3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Cur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in More Developed Towns

――Take Hu'nan Shaodong Liuze Town as an example

CHEN Bo, ZENG Fangro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Shaoyang University, Shaoyang, Hu'nan 422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the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treatment status. We have investigated the weeklong on Liu Ze town in Shao Do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Through the survey found that as the economy is relatively developed township rural pollution increasing, the performance in pollution sources is increasing, living garbage, pollutant treatment facilities and other issues, the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is, etc. In view of the current rur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countermeasures we should strengthen management, strict law enforcement, increasing investment, to award to promote governance and th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multi-pronged.

Key words rural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流泽镇位于湖南省邵东县东北部,距县城15公里。辖3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0368人。该镇属于农村经济较发达乡镇,2012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21.8亿元。特别是民营经济发达,已形成铝制品、打火机、五金、采掘、冶金五大工业体系。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该镇同其它农村乡镇一样,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活垃圾污染、小型工业污染、农药化肥和养殖污染急速加剧。而广大村民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加上农村在治理与预防环境污染问题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当下经济较发达农村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为了一步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和团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建设好美丽新农村。我们邵阳学院中文系“青春共建,绿色乡村”环保服务团在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曾方荣教授的带领下,于2013年7月12~18日,对邵东县流泽镇环境问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本团队以流泽镇常住居民、村民,当地部分工厂员工与环保工作人员为调研对象。在本次调研中,除采用访谈和实地考察外,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76份,回收率高达97.78%,问卷注重各年龄各层次人群的发放,具有普遍性与可科学性。

1 流泽镇环境问题现状

根据问卷和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40.8%的居民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区域环境质量差,43.6%的居民认为居住环境质量一般,仅仅只有2.8%的居民觉得自己的居住环境较好。具体来看,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污染源日益增多

流泽镇作为小型工业较发达小镇,污染源多,环境问题突出。以下三种污染尤为严重:一是空气粉尘污染。流泽镇虽没有大型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和工厂,但是因为不少煤矿、烟花厂、采石场、石材厂的生产,这里的空气粉尘污染严重。特别是对生活在这些工厂附近的居民来说,严重的空气污染简直就是生活的噩耗。煤灰、石灰,飘落在农作物上、飘落在村民的家中、飘落在悬挂的衣服上、甚至飘到饭碗里,可以说,灰尘无处不在的,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体内,危害居民的身心健康。二是水源污染。水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水源污染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饮用水源的污染。流泽镇没有大的河流,只有一些山塘、小溪,饮用水源相对缺乏,由于取水点周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洗衣、洗澡、餐饮污水随意流入,加之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生活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另一方面是人畜粪便污水无任何处理,镇上居民这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只有极少居民建了简单的化粪池,大部分农户没有建生活污水处理池,这些污水都是直接排放或沉积在村边沟渠或地面,且污水渗入地下后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尤其是部分农户采用老式粪池,容积过少,也没有采取防渗措施,暴雨天粪便水排入周边水渠或渗入地下,对附近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三是土壤污染。流泽镇的土壤污染比较严重,既有农药化肥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也有一些工厂、企业对土壤带来的污染。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流泽镇太坪村的新仁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周围的大片一等农田都因土壤污染过重而荒芜,据村民反映,这些地方即使勉强种上庄稼,生长收获的农作物的味道也会与正常味道大有不同。

1.2 生活垃圾成堆困扰大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生活中的垃圾日益增多,特别是难以降解的塑料袋、塑料包装盒瓶等无机垃圾充斥乡镇。流泽镇上垃圾产生方式主要有两种,给人们造成的困扰颇大。一方面是生活垃圾的问题,流泽镇只有镇上建有极少的垃圾池或设有垃圾箱,其余各村组基本没有建设垃圾收集池,未进行定点收集,大部分居民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房前屋后或村内水塘,部分居民将垃圾堆放于村道旁,还有部分居民将垃圾收集在庭院门口进行垃圾焚烧处理。如在大坪村,几乎所有的生活垃圾都堆放在一个废弃的农贸市场上,很少清理,这成了农贸市场周围居民的一个生活困扰,致使居民与相关部门的矛盾变得尖锐。另一方面是畜禽养殖的问题。该镇有两个养殖大户,养殖户粪便堆场不规范,畜禽粪便部分被周边农民用作肥料,但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者居多,劳动力不够,加上对化肥的依赖致使粪便不能完全用于农田耕种,尤其是暴雨天,粪便水流入沟渠极易污染村民饮用水,而粪便的强烈异味,也造成了空气污染。如在新泉村的两个养殖场之间有几户居民,其中就有居民向我们反映,这里常年臭气熏天,甚至走在街上,自己身上带有那畜禽的异味。

1.3 污染物处理设施落后

环保基础设施的落后,导致可回收利用资源的浪费很大,如垃圾池、垃圾处理厂基本没有。根据服务团成员的调查与走访了解到,流泽镇仅在镇上建了两个垃圾堆放池,其他地方基本没有,而仅有的这两个垃圾池,也没有专门的环卫工人去清理。最令人尴尬的是,我们作为志愿者去清扫了大街,却找不到倾倒垃圾的地方,不知道把垃圾倒往何处。更让人失望的是,这一现象在当地干部群众看来司空见惯,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与重视。至于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当地群众则几乎没有这样的意识。全镇没有垃圾分类回收站,所有的垃圾基本上都是乱丢乱扔,路旁、山边、小溪里随处可见成堆的垃圾。据我们调查,只有极少数村民会选择性的把一些可循环利用的垃圾收集起来,作为废品,变废为宝。因此,可以说在全镇,几乎没有自觉进行垃圾回收、分类的村民,造成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严重浪费,反而变成了垃圾污染物。

2 造成流泽镇环境污染问题原因分析

我们知道,造成当下农村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等客观原因,但更多是人为的主观社会原因,流泽镇当前所出现的环境问题,同样如此。具体而言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村人口的环保意识总体偏低。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广大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经济相对落后及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普遍不强,村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生活废水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一些小型工业生产和养殖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根本没有重视,更加不会采取保护措施。由我们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80%以上的居民在平时生活中都使用塑料袋,而且用后随意丢弃,62%多的村民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听之任之,不予关心近乎麻木, 54.6%的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随意丢弃垃圾和对生产中的环境污染物不做处理和重视。

二是地方环保部门工作有待加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地方环保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是造成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下地方环保部门对农村环境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邵东县乡镇一级政府都没有设立环保部门,都由其他部门兼管,县环保局的工作重心也没有放在乡镇环保工作上。几乎所调查的村民都反映政府环保部门从来就没有向他们做过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也没有真正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在一个村的调查中,一位村民向我们反映,他们村的一个铅锌冶炼厂造成严重的空气和水污染,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多次,但上级环保部门没有做任何处理,生产至今仍在继续。

三是村镇环境基础设施严重落后。长期以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建设、轻保护,造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由于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不重视,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投入少,农村环境保护设施落后或没有基本的保护设施。如我们调查的邵东县等十几个县中农村没有一家污水处理厂和规范的垃圾填埋场,环境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影响农村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环保资金主要来源还是由国家财政提供,显然,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要想仅通过财政补贴就把环境治理好、维护好,是不现实的。

从流泽镇环境问题所反映出来的几个方面具有普遍性,资源的共有与不可再生性、环境破坏与保护的不平衡性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空间,不得不引起各方的重视,我们也应对此做出相应的回应与建议。

3 关于流泽镇环境问题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流泽镇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在经济较发达农村乡镇中具有普遍性。综合分析流泽镇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状况和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以邵东县流泽镇的具体实际情况为参照,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借鉴全国其他区域农村环境保护的经验,提出以下建议。

其一,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在乡镇一级应设专职环保专干,配备监测仪器设备,加强环境管理与执法,确保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在农村严格执行。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抓住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加大农村环境保护金费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其二,严格执法加强整治。对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企业要进一步采取整治和监管措施。对农村采石、采矿等工程所产生的渣土、扬尘和噪音要同样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护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期,减少施工扬尘和噪音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其三,全面落实农村环保“以奖促治”政策措施。“以奖促治”是我国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创新之举,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四,扎实推进村镇环境综合整治。首先各乡镇应以村为单位建立合理、高效的垃圾收集、填埋、回收利用等严格制度。其次应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开发生态农业。进一步深化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示范作用。目前,邵东县在廉桥镇开展了“以点带面,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该工作可以逐步向周边乡镇推广。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不能走过场,不能走形式。我们希望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使农民 “美”有所“乐”,而且“美”有所“获”,不仅在“美”中陶冶身心,也在“美”中创业致富。其五,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尽管在环保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现行的环保法规与制度同实际还存在较大差距。

4 关于流泽镇环境问题的反思与总结

在流泽镇这个经济较发达的乡镇,由于过去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环境问题并不显著。但是近年来,流泽镇环境却出现了大问题。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流泽镇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企业(打火机厂,煤厂、养猪场等等)。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缺口大。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中小企业主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管理。因此,造成了环境和经济的不平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篇4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独立成章地系统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农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农村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无所谓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

然而,近几年,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通过对洛南县农村环境污染调查资料显示,大致可以分析得到的污染状况如下:

1、生活垃圾包围农村。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垃圾数量也在持续递增,各种难以分解的垃圾越来越多,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建筑垃圾围堵河流。表现为:垃圾成分繁多,数量增加,如妇婴用品垃圾、一次性塑料制品、地膜、医用、电子等难降解有机物质。垃圾侵占公路、蚕食农田、阻塞河道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的常规垃圾随意丢弃,蚊蝇滋生,污水横流,臭气四散。就连不少的乡村集镇政府单位垃圾处理工作仍没有开展起来。垃圾围村现象非常普遍,这样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加剧了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体健康,破坏生存环境。

2、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无序。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不断发展,污水的成分不再简单,加上农民对环保意识的欠缺,同时也受目前经济发展水平限制,造成城镇生活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加深。池塘河水肮脏,生物几近绝迹。

3、土地污染日益严重。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不到位和公众环境意识淡漠,农业生产不是靠改良种苗提高抗病能力来提高产量,而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遇到雨水冲刷,化肥农药便渗入地下或流入河流,农用化学药品过量使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也污染了饮用水源和空气,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严重的直接酿成社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直接威胁。如我县卫东镇近期出现的由于亿农高科农药厂污染环境,威胁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群众集体上访的事件。

4、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严重。

目前我县农村大部分畜禽养殖厂(户)基本属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设施和配套管理跟不上,粪便综合利用率低,致使养殖产生的大量粪便随意排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加上养殖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地下水。另外,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不但破坏生态,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如城关镇尖角村的养鸡场,使洛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老百姓苦不堪言,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5、农村地区工业污染严重。

近年来,一些污染企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由于污染企业投资门槛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开采无序,致使植被破坏,土地资源、水源受到污染,空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pm2.5剧增。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县的纸箱厂、纸厂、水泥厂、金钼矿等企业污染水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

面对农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就必须不断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1、要加大生态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1)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开展农民保护环境技能培训活动,让农民了解自然规律,养成尊重环境、善待环境的习惯。同时要对乡镇领导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提升他们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能力。

(2)倡导绿色消费,转变消费观念。

在生产性消费上,引导农民购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花肥、种子以及农用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生活消费上,倡导勤俭节约,有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在消费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形成健康的绿色消费模式,另外,要实行农村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定期农村环境质量,引导全社会监督,努力营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生态知识,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2、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推广绿色科技

(1)首先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

积极发展包括农户庭院经济和绿色种养基地在内的绿色农业,以及与农村户用相联系的产业,形成“养殖+沼气+经济作物”的小家庭大产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生态经济做保障,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或不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食用、加工和报废过程中也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批制度,对新引进的经济项目要进行严格审查,凡不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居民身体有危害的、坚决拒之门外;所有项目实施前都必须进行环保评估,环保指标完全达标,方可投资立项;对已开工建设,但环保严重超标的项目,要立即关停。

(3)大力推广绿色科技,使科技的应用既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又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要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城镇建设等领域的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大力引进各类绿色科技、新工艺、新产品、推广成熟的绿色农业技术,如“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等。同时推广污染处理技术,关注生物技术,无公害农业技术,经济施肥技术,节水技术等发展。

3、要加强科学决策与管理,建立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

(1)政府有关部门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地制宜,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技术健康发展的积极性。

篇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27-02

为了做好“两基”迎国检的工作,笔者在2009年到2011年期间对甘肃甘南藏区的部分初中及小学共三十五所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并撰写了大量的《观察日记》,发现尽管这几年甘南藏区的基础教育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中小学教师去关注,笔者通过对课堂教学环境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展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在课堂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中小学教师的反思。

所谓课堂环境,主要指师生生活于其中的,并能影响其行为一切内外部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师生赖以存居的课堂物理条件,也包括师生交往而形成的心理条件。同时也包括诸多外在的社会条件。可见,课堂环境应该包括课堂的客观物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以及课堂外部环境等。下面笔者根据调查情况从课堂客观环境和课堂心理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小学课堂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客观环境:

教室是课堂教学的客观物理环境,教室的安排和装饰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情绪,“一间没有装饰的教室就像一位枯燥乏味的教师,两者都缺乏活力,缺乏教学的灵魂”。某种程度上讲,教室环境就是教师个性的同义词。

客观环境:整齐划一毫无特色

笔者调查的学校中发现,乡镇中心小学教室客观环境绝大多数相似,都可以用以上模式去套。在同一所学校中,甚至黑板上面的标语也是相同的,如果不熟悉的人进了不同的教室,他也许会说不出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在A学校和B学校,还可以看到,学生服饰的统一,如果离得远一些,甚至很难分清学生的性别,甚至会认为自己所在的是同一个环境。当然这些学校中还可以发现许多的统一:黑板的统一、墙面颜色的统一、桌椅高度的统一、墙面装饰的统一、规则的统一、学生回答问题的统一……也正是这许多个统一构成了我观察的这些学校。

统一,当然是工整,当然看起来规范,但如果过分强调统一,也就掩盖了差异,失去了不同,也就失去了个性。这也许符合许多人“趋同避异,安全第一”的心理吧。学校,是应该有共性,但过分突出共性也就失去了个性。而在各地共建特色学校的今天,为何当地至今还没有非常突出的特色学校,我想,也许过分强调统一和对个性的漠视也许正是其原因。如果能绕开这个原因,也许就是“柳暗花明”的“一村”。

座位的编排:一个颇受关注又值得受关注的问题

无论哪一个学生上学,他(她)在学校接触时间最长的要算是自己的桌椅了。座位的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沃勒(Waller.W.)的研究表明,坐在前排的学生大多是在学习上过分依赖老师,其中也有可能有一部分是学习热情较高的,但坐在后排的学生,通常有捣乱和不听讲等问题。

笔者在开学时观察到,教师安排座位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否调皮或活泼)、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身高、学生的身体因素(如视力)等。在确定座位以后,通常有个别家长会找老师要求给孩子调整座位。而且,在笔者观察的这段时间内,学生的座位绝大多数都是确定的。

在A小学四年级2班听课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坐在我旁边的中等个子的男孩,上课从不举手,也从不开口。(注:我听课的时候一直是坐在最后靠墙的角落的地方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有次我轻声问他:“你一点都不会吗,为何从不举手?”他头一低,没说话。我又问了一次,他才说:“有些也会。”完了又不言语了。在课间,我又说,“你会就应该举手啊,”他过了一会才说,“我就是举手老师也不会叫我。”我问,“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回答,转身出去了。后来我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到,他因为调皮打架,老师让他在后面一个人坐,他已经坐了差不多一学期了。在以后的观察中,我从没发现他举手,也没发现老师叫他回答问题,甚至在课间他也很少出去,也很少说话。上课时我发现他伸长脖子看老师讲课(他前边正好坐着两个高个子学生),显得十分吃力。于是我装作不经意的在T1老师(该班班主任)面前提起那个学生时,老师的说法是“他曾是一个调皮捣蛋、学习又差的学生,”随后又说,“现在表现略有长进,上课也不说话,作业做的也细心了许多。”我问,“既然他有了进步,为何不调整调整他的座位?”老师的回答是:“我早就征求过他的意见,但他不愿意再挪动座位,也不愿意跟其他同学一起坐。”(摘自《调查日记》 2010.6.29星期二)

很显然,在这位老师看来他的教育是有效的,也是无可挑剔的。在我和他的访谈过程中,他对这个学生影响深刻。他的言谈中,他也曾为这个学生颇费苦心,对于这个学生过去活泼好动而现在的沉默寡言他认为也是这个学生的进步和转变,这个学生能有转变说明他的管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的。很显然,这位老师的初衷也是无可挑剔的。但我想,学生自信心的丧失、个性的压抑甚至扭曲难道就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也许,这样的座位安排会让这个学生在心中记一辈子,不知这个老师想过没有?

二、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存在于课堂中的情感氛围,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决定了课堂气氛,而这种气氛又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整体课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教师能为班级创作一个积极有序的访问时——温暖、相互支持、快乐、恐惧感低,教室方能发挥最佳功能。为了增加动力,教师应该将恐惧减少到担心的程度。

课堂气氛:严肃压抑而不活泼

在笔者调查中发现,课堂气氛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我调查的这些学校中,发现课堂气氛都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课堂气氛都是一个被忽视的“角落”。在笔者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当你置身于课堂时,你内心感觉如何?学生的回答是这样:56﹪的人认为是紧张压抑;28﹪的人认为是无所谓,没感觉;12﹪的人认为是不喜欢;只有4﹪的人喜欢上课。而教师的回答是:46﹪的人认为是感觉无所谓;28﹪的人认为是感觉一般;12﹪的人认为是不喜欢讨厌上课;只有14﹪的人感觉很好,喜欢上课。可见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上课对他们吸引力都不大。在课堂观察中我也发现许多类似的情况,学生们回答问题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出错,老师按部就班,漫不经心,没有激情。

可见,课堂气氛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教师仅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将“绝对的安静,秩序井然”当作理想的课堂气氛,从而为了获取宁静而保持沉默,为了避免混乱而扼杀活跃。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支配下,课堂气氛仅仅被当作课堂活动中的一种静态背景,徒具维持的功能;而没有发挥它原本充满了鲜活生命取向的动态力量,从而丧失了更为积极的促进功能。

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应破除保守意识和思想,积极创造一种严肃而活泼、热烈而深沉、宽松而严谨的课堂气氛,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6

中图分类号:X322;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361-01

1 前言

近年来,青岛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道路建设项目较多,因此,竣工后需要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以下简称验收调查)的此类项目比较集中。笔者根据近年来从事验收调查工作的经验,针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需关注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与建议,以期对今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竣工环保验收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文主要从工程变更情况调查、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环境影响调查等三大方面进行分析。

2 工程变更情况调查

2.1 主要问题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一般是在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阶段开展的工作,因此,工程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环评阶段相比有所变更,竣工环保验收调查中需对这些变更情况进行调查。因为一些项目建设时间较长,到了验收阶段,时过境迁,建设单位人员更换对变更原因及其环境影响说不清楚,项目也没有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理等工作,导致验收调查单位对工程变更情况很难掌握。遇到的变更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线路发生偏移;

(2)线路节点发生变化;

(3)工程量发生变化;

(3)敏感目标发生变化。

2.2 建议

(1)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期间,遇到工程发生重大变更,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根据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价或分析、说明;

(2)验收调查单位应加强与环评单位的交流、沟通,使验收调查工作能快速的有清晰的思路、能更准确的抓住工作重点;

(3)针对重大变更或其他难以确定的工程变更情况,验收调查单位需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个相关单位进行一一核实;

(4)验收调查工作尽早介入,以便较多的了解工程实际情况。

3 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调查

3.1 主要问题

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对环评批复及环评报告书中的环保措施一一对照说明落实情况。可调查中发现,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随着环境恢复措施的落实,一般都已经消失。由于现阶段验收的项目在环评阶段均未要求实施环境监理,但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多未开展环境监理,对环境的影响及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程度只能通过施工期监测计划及走访当地群众来了解。在具体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1)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制定的施工期监测计划执行率不高

环境影响评价阶段通常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期监测计划,但从目前验收的情况来看,执行率并不高,从而导致验收调查单位及环境管理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工程施工阶段的实际环境影响、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的实施效果,大大降低了施工期环境保护部门监管的效果。

(2)走访调查效果难以保证

由于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一般较长,城市道路通车至少两年后才开始进行竣工验收工作,时间跨度较长,调查对象基本对施工期的印象已经模糊,再加上调查对象素质不一,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对环境的影响不易发现。

3.2 建议

(1)建设单位应自觉执行环境保护要求,及时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

(2)环境监理单位应严格、规范地进行监理,及时做好记录并存档;

(3)环保主管部门或其派出机构应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评及批复要求。

4 环境影响调查

4.1 生态环境调查

(1)对环评阶段提出的生态措施进行定量化核实问题

生态措施无法定量化是普遍的问题,尤其体现在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例如,环评文件中对施工迹地的生态保护措施基本都是要进行生态恢复,而没有定量的细化的要求。这就导致验收调查时无法判别是否真正符合环评要求。在作者的验收调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以下三种情况:

①植草皮面积小或太小太分散;

②植树太稀疏;

③绿化植物管护不善,成活率低。

建议:在环评阶段提出具体要求,如植物盖度、乔灌草结合、乔木比例等。

(2)对生态影响的调查仅停留在微观阶段

目前,线型工程的生态影响的关注仅停留在保护区、保护物种、水土流失、植被恢复等层面,还没有从更大的地区和整个生态系统角度研究,更没有相关法规和保护性政策的制约。

建议:国家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展开宏观层次的生态影响调查研究,并采取可行的对策,为生态影响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3)水土流失调查缺少水保验收支撑

有些地区水土保持方案不是项目前期手续的制约因素,环评阶段没有水土保持方案的支撑,水土保持章节论述不够专业、具体。到了验收调查阶段,项目根本没做过水土保持方案,或者做过水土保持方案,但未进行水保验收,作为环保验收调查人员,根本不具备水保专业知识,无法对水土流失、水保措施建设情况进行专业的判断,从而使得水土流失调查无据可依,只能泛泛而谈。

建议:当地发改部门应重视水土保持方案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项目严加要求,也将水土保持方案作为立项条件之一;当地环保部门重视水土保持验收工作,项目未开展水土保持验收工作,不受理环保验收调查文件。

4.2 噪声环境影响调查

(1)噪声执行标准平等性问题

在城市道路项目环保验收调查工作中发现,经常出现在城市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执行4a类标准,相邻的区域执行1类标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标准时经常会出现矛盾,即距离城市道路近、受到噪声影响大的敏感目标不超标,无需采取措施;而距离城市道路远、受到噪声影响小的敏感目标超标,从而必须采取措施。

建议:在实际调查工作中,应对这种情况充分重视,根据不同建设项目的特点,并充分考虑相邻性及平等性原则来确定合理的噪声防护距离和可行的降噪措施。

(2)噪声监测避让问题

噪声验收监测时,噪声应包括工程引起的贡献量与环境背景值两部分。这里的背景值往往不容易判断,会受到其它噪声源的干扰,不能正确判断城市道路噪声的实际贡献值。

建议:撇清真正的背景值与周边噪声污染源,需要避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的虫鸣狗叫要避开;学校、幼儿园等敏感点的上课声要避开;敏感点周边其它噪声污染源要避开。

4.3 社会环境调查

社会环境调点在于调查拆迁安置问题。拆迁安置工作通常涉及建设单位、当地政府和搬迁户,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经调查研究,群众反映的拆迁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①拆迁款不到位或对补偿不满意;②只拆迁一定范围内的房屋,保留同一家庭的其他房屋给家庭生活带来不便;③回迁房屋因多种原因,迟迟不建设。

篇7

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运用所学环境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环境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环境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时,主要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想、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主要了解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回答环境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能否利用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源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通过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例如:对学生提出环境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农村环境问题及保护"一节内容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2)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当前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主要措施;

(4)有关当地(农村)环境的图片、报道和漫画。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如我国当前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教材上所提到的外,学生们还讲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环境污染:如医疗垃圾、恶臭,鸟类、青蛙、蛇减少,室内污染、秸秆焚烧等等。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什么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和自己的体验,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方面的水平和差异。如"农村中环境污染有垃圾、白色污染、废水、残留农药、化肥"与"农村中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乡镇工业污染"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差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2.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着重了解他们对环境问题观察、思考、分析等常用环境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环境问题的观察是否敏锐、细致、全面,分析的方法是否恰当、合理,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环境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和观测、调查、访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3.注重评价学生在环境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我们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兴趣与好奇心;体会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情况。

例如在教学"河流和湖泊的污染"一节时,展示漫画《五彩河》,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当前河流和湖泊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表述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河流和湖泊遭到污染的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漫画或创作一幅公益广告,并解释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的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4.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形式的检测外,我们还采用编辑手抄报、设计公益广告、进行环境问题调查、环保建议、口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多样化的具体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在具体的评价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模式:

1.开、阅卷结合的书面考核。闭卷考试答题时不能查阅任何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题时比较侧重记忆型,兼顾思考型。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开卷考试答题时,可查阅参考书、笔记及有关书刊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题时着重理解型、思考型和应用型,在答题中允许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更好答案、新意答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答案。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2.编辑环境手抄报、环境知识宣传材料,设计环境公益广告。其内容作如下要求:(l)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事件介绍和评价;(2)及时展示当前最新环境科技成果的新闻快递;(3)向公众宣传环境知识;(4)生动有趣的环保故事、人物、漫画。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3.撰写环境调查报告或环境小论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实践,自己选题、自己访问、调查、搜集信息资料,撰写调查的报告和小论文,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这种方法是属于综合性评价。不但检验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考核了学生的调查、写作等综合能力。

篇8

二、因“才”施教

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如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环保技术和理论方面通常较理科专业学生要弱一些。教学过程中,宜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而因材施教。如有调查发现,在提问“消费时是否会选择有生态环保标志的产品”时,化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会”的比例较高,而法学专业学生多回答“不知道”。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文科学生对环保知识相对欠缺,不知道、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行为选择时,考虑经济因素多于其他方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层次性特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区别。文、理科学生都能积极关心周围环境问题,但文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及行为比较感性,如在提出牺牲个人利益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校园建设等方面文科学生积极响应,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理性,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采取实际环保活动,如理科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关电等。针对文科学生,除理论知识的传输外,还应指出具体可采取的行为,如人走灯灭、双面打印、垃圾不随手乱扔等,有利于学生通过小的举措实现环境保护。而理科学生不同专业也有各自特点,如生物、化学等专业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针对此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深入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其积极讨论和采取实际行动,并投入到社会性公益组织和参与相关活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行为辐射影响其他人。

从具有环境意识到采取环保行为之间有大量的空间,学生可能会不知不想,有的会想而不行动,或想行动而又动摇,在教学中应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王媛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保护环境很重要,仅4%的学生认为应以个人利益优先,宁可牺牲生态环境。但当保护环境和个人短期利益发生矛盾时,50%左右学生是犹豫或被动接受的态度,不到10%的学生仅考虑短期个人利益。由此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的“行”明显滞后于“知”。环境教育重点对象是表现犹豫态度的大部分学生,通过适当的环境教育,促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环保意识,并能主动选择环保行为。在课堂教育中,即注重加强知识的深度传播,通过对科学道理的解释与资料的引证,增强对环境问题严重现状的信服。同时,将当代的热点环境问题带入课堂,引领他们关注一旦在身边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则对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产生严重危害,迫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如近年来北方频发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使当地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剧增,多年的医疗资料也表明该区域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因污染而致癌的人数较以前增多。

三、“行”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何使学生通过环境教育行动起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知”要转化为环境保护的“行”,只有有了行动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大学生在环境意识“知”上的水平较高,关心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科学知识,对环境现状和危害有较多的认知,环保意识较强。但在环境意识“行”上的水平较弱,能积极选择环保行为的大学生不到一半,如别人随地丢垃圾自己也跟着丢的从众行为等。在调查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牺牲短期个人利益来保护环境需要方面,态度不坚定,甚至有些错误想法。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而更深刻的目的在于将环保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戴洪厚等在邯郸学院进行的“节能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环保行为方面则较弱,如对日常生活行为“在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吃过水果后,您会把手中的果皮放在兜里带回去处理”的选择率最高,而对说服与劝阻行为“你看到同学随便丢垃圾你会说服劝阻”(选择率仅26.3%)、教育行为(15%关注)的关注或执行程度低,对消费行为“毕业后,如果在您的工资里扣除一定的环境税(比如20元)”的支持居中,45%的学生支持。

王媛等调查发现,只有约30%~40%的学生能比较坚定地主动选择以保护环境目标为至上的行为。如何强化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有不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建英提倡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徐永荣等提出直观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来说,环境考查法是使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周围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加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教育与实践相联系,学生获得正确、真实印象的同时,积极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探究。另外,对有条件的学校或化学等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还可采用实验法,通过采集环境样品进行分析,从数据上了解周围环境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在课堂上,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选择一些热点生态与环境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课外查询文献资料,提出个人观点。

篇9

因此,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使康中校园环境更加优美,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有必要通过地理综合实践课,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环保问题的研究,从而引导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合格的康中学子。

并且,通过这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走出地理课堂,到社会实践中去,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来分析、解释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扩大我们的地理知识领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我们合作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也符合地理新课标的要求。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校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2.通过对校园实地观察、调查、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实地调查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调查和讨论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治理方案,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学校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学生的校园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保的责任感。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分组与分工

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能力及性别搭配,教师进行协调,在班上先分好组,每组五至六人,各小组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每人负责一项具体工作,如提问、补问、记录等,小组长负责监督本小组的实践活动,负责组织全组共同完成任务。

2.明确活动要求

分组后,指导老师可根据制定出的校园环境问题调查表,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校园环境问题调查,提示学生应重点收集的资料,积极主动,善始善终,按要求完成自己负责的工作,配合组内同学共同完成本组任务,通过询问、查询资料等解决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有创见性,成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体现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同时还应强调活动过程中安全与纪律问题。

(附表:南康中学校园环境问题调查表)

3.分组调查

学生根据调查表和指导老师提出的要求,在校园进行实地调查。在学生进行问题调查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调查,适当的指导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4.填写调查表。

各组调查完后,应返回教室,根据活动方案将活动中采集的各种信息资料有取舍的留存、归类,并做出相应的分析、讨论与归纳,整理总结调查资料,并由小组长组织汇总资料认真填写校园环境问题调查表。

5.成果展示

各组填写好调查表后,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应陈述调查内容和研究成果。指导老师认真审阅各组的调查表,选出完成质量较好的,进行课堂表彰与展示。

(附表:学生作品展示)

组长姓名:肖泽平

组员姓名:谢启霞、杨义福、王志远、吴贤

调查地点:南康中学校门口、校垃圾桶周边、校食堂

调查时间:2012年9月15日

环境问题类型:校园“白色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产生原因分析:

(1)每天早上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是校园环境卫生最差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正好是早餐和晚餐时间,很多学生到校门口摊点和校园超市购买一些含一次性包装袋的食品,由于部分学生平时卫生习惯未养成好,这些一次性塑料袋和饭盒到处乱扔,加上学校地势较高,早上和下午风力大,白色塑料袋被风吹起,加重了这种“白色污染”。

(2)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值日生打扫完教室及教师办公室后,把大量垃圾倒在校垃圾桶里,导致垃圾成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垃圾可回收利用,如废纸、塑料瓶等)。

(3)住校生每次就餐完后,剩饭剩菜较多,在学校食堂产生大量食物垃圾。

造成的危害:

白色塑料袋和固体废弃物的细粒被风吹起,增加校园粉尘含量,导致大气污染,影响校园环境卫生。

占用学校宝贵的土地资源。

剩饭剩菜在温度较高的时候释放出霉气,损害师生健康。

“白色污染”还会冲击人的视觉,影响学生和教师的心情,使课堂上学生听课和教师授课效率降低。

解决建议:

做好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书画展览和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在师生中普及环保知识,阐述校园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危害。

采取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比如不使用不可分解的饭盒和一次性木筷,减少或不使用塑料袋,增加可回收垃圾桶等。

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在校园内,学生有组织地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对一些参与校园环保的组织和学生进行表彰等。

行政手段。学校或班级可以制定一些校园环保方针政策,颁布标准,对师生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协调,引导学生走向文明卫生之路。

指导老师点评:

该小组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调查,积极性较高,各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克服困难,积极参与讨论,为校园环保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四、教学反思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式课堂学习活动,实践性强,教师要严密组织,精心策制。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充分锻炼和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绘图、审美、分析归纳、文字表述、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成长。

通过这次地理综合实践课,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体会。

1.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成绩较好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热情,认为实践活动要占用大量时间,而获得的知识与课本、考试关系不大,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做好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可让一部分这样的学生担任组长等。

2.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过分依赖视觉、听觉的作用,触觉、动觉的作用显现得不够,造成了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力不从心,动手操作水平低,不擅长设计,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差等。因此,从学生未来发展考虑,学校今后应加大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力度。

3.在整个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充分参与到学生的调查中来,不断引导、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克服挑战,多表扬学生,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篇10

一、调查方法与调查的实施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该方法便于做定量分析,容量大、效率高。整个调查过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被调查者以不记名方式如实填写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真实可靠,能够反映出中学生真实的环境意识水平。

1.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自然状况,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父母文化程度、父母的职业、家庭月人均收入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环境意识的赋值部分。经过问卷设计者筛选确定的可赋值环境意识评价范围包括环境观、环境知识、环境行为三个方面,问题的答案全部以选择题的方式呈现,共包含10个问题。在各个具体的测试项上,根据学生的选项得5分、3分、0分。第三部分是环境意识的考察部分。考察部分的选择题不赋分,用于分析学生整体的环境观、环境知识和环境行为水平。

2.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本校初一、初二年级的部分同学,每个年级随机抽取四个班级,每个班级抽取25名同学进行调查,抽样总数为200人。在答卷方式上,采取不记名方式,定点集中,独立作答。本次问卷调查没有选择初三年级,是考虑到他们即将参加中考,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对待调查问卷有可能糊弄,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87份,有效率为93.5% ,本次调查有效。

二、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

1.初中学生的环境观水平

在这一维度上共设计4道测试题,两个题是赋值题,两个题是参考指标。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环境观上,初中学生环境意识水平高,而且高低年级的差别很小。环境观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层次,是人的环境意识的起点。环境观水平高说明学生重视环境问题。因此,在学校中开展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可以很好地得到学生的响应。

2.初中学生的环境知识水平

环境知识包括环境术语和基础知识。环境知识是环境保护行动的依据,掌握丰富的环境知识是具备环境意识的人应有的基本素质。指标中设计了6道环境知识测试题,每题赋值5分,答对即可得分。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虽然考察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在80%以上,但在赋值部分学生得分仅属于及格偏上水平,学生的环境知识水平相对于环境观水平要低,而且初一的学生低于初二的学生。

3.初中学生的环境行动水平

环境行动是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和倾向,是环境意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是衡量环境意识的最重要的尺度。问卷统计的结果是:初一学生平均得分8.05分,得分率80.5%,初二学生平均得分9.37分,得分率93.7%,总平均得分率为87.1%。综上所述,初中学生在环境行为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但仍有超过一成的学生环境行为水平较低。

4.结论

通过对本校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城市初中生环境意识水平总体较高。从反映中学生环境意识的环境观、环境知识、环境行动三个层次来看,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学生的环境观水平为最高,说明学生高度关注环境问题,非常重视环境问题。学生的环境行为水平也较高但仍有提升空间。环境知识方面,评价结论为“一般”。环境观水平明显高于环境知识和环境行动的水平,所以要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应当重点做好环境知识和环境行动方面的工作,即提高初中生的环境知识水平与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

三、提高初中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建议

1.初中各学科教学要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加强环境教育

环境知识是环境保护行动的依据,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正确环境行为的基础。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为主,生物、地理、化学、物理等课程开始涉及大量的环境知识内容,涉及到生态学、地学、污染物及其危害、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这些学科的教学中要从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以环境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环境观和正确的环境行为方面的教育。

初中语文、英语、政治、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也隐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如人对自然的态度、环境保护思想、破坏生态环境的历史教训、社会公德、环境情感等,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公德、环境法律法规方面的思想教育。

2.开展多种校内外环境保护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进行环境教育

篇11

二、调查对象:我校所有的学生。

三、调查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来调查我校的学生,共调查的人数为525人。

三、调查地点和时间:在我校的图书馆前、饭堂前、学生宿舍等等场地开展调查活动。2010年6月6号下午4点半至6点钟。

正文: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对环保意识的深浅,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

篇12

专业班级: 学 号:

2017年10月

班级:

本次我的调研主题是:环境保护;调查内容: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环境现状的了解情况以及环保对策;调查目的: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共建绿色家园。

与所有的县城一样,我县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九十年代前,我县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县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从全县总的情况来看,我县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一、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一)、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二)、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三)、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四)、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五)、矿山废水、废渣。

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环境隐患:

(一)、土壤遭到破坏。

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三)、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 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

(四)、草坪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影响小草的生长,原本生气勃勃的小草变得奄奄一息。同时,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把我们那平静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人们不再在它周围乘凉,而是避而远之;蜻蜓、蝴蝶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影子了。这严重破坏了小区的生态环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区范围内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五)、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经常是垃圾到处乱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围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见被丢弃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体也能看见,原先美丽整洁的草坪变得惨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来越大。人们在清洁了自身的同时,却把所有的污垢留给了草坪,这是多么不道德。

三、形成原因

(一).人口压力增长快

(二).资源的不合理运用

(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四、建议:

(一)、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

(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

(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发展废品回收业。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距离县城较近的村镇可采用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处置的模式,做到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对于交通运输不便或运输成本较大的村镇可采取统一收集后进行简易填埋处理的办法。

(四)、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重点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煤金等矿山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整治力度,确保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反弹。

(五)、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克服重审批轻管理的倾向,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七)、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五、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五)、切实加强市场内的治安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动机制,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六)、建议有关部门彻底清除城区内的卫生死角,同时就近规划兴建一个农贸市场,以方便这一带的居民生活。

(七)、建议市政府从每年的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城区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的改造和建设,使我市商品市场环境卫生真正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

姓名:张

院系:

学号:

时间: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行动力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而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育向新时期的环境教育转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环境教育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也证明,光有环境保护的认识是不够的,怎么样落实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二、调查方法:

对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的部分学生采取了随机抽样调查。

三、调查时间和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综合楼,2013年5月22日下午5点到6点。

四、调查基本资料:

1、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别占40%和60%。

3、调查对象主要为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在校大学生,全为大一学生。

4、本次调查对象来自不同的院系。

五、调查内容分析及建议:

(一)调查内容分析:

本次针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主要从环保行为、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对策这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如下调查结果分析:

1、环保行为方面

问卷的第2题至第6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行为:

① 一次性盒饭问题:只有5%的学生会绝对不会在吃放打包带走时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24%的同学是几乎不会使用一次性饭盒,而40%的同学偶尔会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把饭打包带走,16%的同学会习惯性地使

用一次性饭盒。

② 践踏草坪问题: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践踏草坪的同学中,几乎每次都会那样做的占40%,偶尔会做的占40%,经常那样做的占20%,这表明大部分同学都会为了方便而践踏草坪。

③ 灯和空调的开关问题:在自习室时,看到人不多的情况下,偶尔会自觉地关掉一些灯或关掉空调的同学占大多数,占56%,几乎不会那么做的占20%,绝对不会那么做的和习惯性那么做的分别占12%.

④ 垃圾分类问题:偶尔会分类扔垃圾的同学也占大多数,占50%;而绝对不会分类扔垃圾的占24%。

小结:由①②问题可得同学们为了方便,会经常使用一次性盒饭,也几乎每次都会践踏草坪,可见当面临便捷方法与消极的环境保护行为的选择时,大家会选择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而由③④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环保行为还是积极的,他们会主动节约资源,会主动做出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

2、环保意识方面

问卷的第7题至第9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意识:

①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问题:有40%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学认为起到比较大的作用,10%的同学会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没有人不知道个人环境保护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有关环境保护的关注问题:在有关平时是否会关注保护环境这方面的新闻的问题上,36%的同学的回答是经常,62%的同学选择了偶尔,还有2%的同学从不关注保护环境方面的新闻,这表明大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消息不是特别关注,这点值得大家注意。

小结:①表明大家对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的,也许改变的不是很大。②中的数据表明,同学们的环保行为过程中大家环保意识不是那么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

3、环境问题对策方面

问卷的第10题与第11题涉及到被调查者面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发现有污染现象时,只有20%的同学会直接找有关部门反映,而却有50%的同学会想参与但认为由于身单力薄而放弃 ,有24%的同学会直接拨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竟也有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事不关己,这可见面对环境问题时,大部分同学会选择逃避,也许这也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放弃为环境问题出对策的现象。

(二)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就调查结果分析从学生自身、整体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这三个角度出发给出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1、 从学生自身出发

(1).大学生应积极了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新闻,提高环保意识 :

在问及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的想法时,选择学生自身素质高的大学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见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提高环保意识的根本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环保知识或者新闻的关注度并不高。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并且具重大意义的大会,作为大学生,应该做为常识了解。

(2).大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虽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介绍到大部分有较好的生活习惯,但在对白色污染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上,我们需要每一个大学生的参与。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不仅要从自身出发,做个环境的守护者,也要让自己的行为感染周围的人,譬如在面对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我们自己捡起来的同时亦需要劝导他捡起来,重申维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必区分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大学生是应当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从整体文化氛围出发

整体文化氛围好是大学生认为群体环保意识最强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们建议大学校园中,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都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活动,如举办知识大赛,晚会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环保事业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低碳。我们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同学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响应低碳生活的行列中,并为环保发现自己的力量。【保护环境调查报告】

3、从学校管理出发

(1)多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学校可以 开展关于保护环境的班队会,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想出保护环境的办法,让同学们更多的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贡献;多开展一些环保手抄报制作活动,多贴一些环保手抄报和一些关于环保的资料在展示区里,让同学们多了解环保,知道环保的重要性等等。

(2)对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方案:

通过调查可知,有94%的同学希望通过双面打印,并适当降低打印价格以节约纸张,由此我们认为对复印或打印实行双面,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减少纸张被使用的目的。从而我们对学校复印店提出有偿使用双面打印或复印的建议。而同学们为了方便会使用一次性饭盒和践踏草坪,因此学校可以对食堂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改变食堂饭菜分类方式,扩建食堂以至于学生不会因为食堂拥挤而选择使用一次饭盒把饭带回宿舍等等。

六、调查结论:

篇13

院系:

学号:

时间: 2017年5月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和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是社会行动力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行动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

因而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育向新时期的环境教育转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环境教育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也证明,光有环境保护的认识是不够的,怎么样落实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

二、调查方法:

对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的部分学生采取了随机抽样调查。

三、调查时间和地点:

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综合楼,2013年5月22日下午5点到6点。

四、调查基本资料:

1、总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50份,回收率100%。

2、男女比例分别占40%和60%。

3、调查对象主要为首都师范大学良乡校区在校大学生,全为大一学生。

4、本次调查对象来自不同的院系。

五、调查内容分析及建议:

(一)调查内容分析:

本次针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调查问卷,主要从环保行为、环保意识和环境问题对策这三方面进行了调查,就这三个方面进行如下调查结果分析:

1、环保行为方面

问卷的第2题至第6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行为:

① 一次性盒饭问题:只有5%的学生会绝对不会在吃放打包带走时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24%的同学是几乎不会使用一次性饭盒,而40%的同学偶尔会使用学校食堂提供的一次性饭盒把饭打包带走,16%的同学会习惯性地使

用一次性饭盒。

② 践踏草坪问题:为了方便或其他原因践踏草坪的同学中,几乎每次都会那样做的占40%,偶尔会做的占40%,经常那样做的占20%,这表明大部分同学都会为了方便而践踏草坪。

③ 灯和空调的开关问题:在自习室时,看到人不多的情况下,偶尔会自觉地关掉一些灯或关掉空调的同学占大多数,占56%,几乎不会那么做的占20%,绝对不会那么做的和习惯性那么做的分别占12%.

④ 垃圾分类问题:偶尔会分类扔垃圾的同学也占大多数,占50%;而绝对不会分类扔垃圾的占24%。

小结:由①②问题可得同学们为了方便,会经常使用一次性盒饭,也几乎每次都会践踏草坪,可见当面临便捷方法与消极的环境保护行为的选择时,大家会选择对环境造成危害或消极影响的行为;而由③④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环保行为还是积极的,他们会主动节约资源,会主动做出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为。

2、环保意识方面

问卷的第7题至第9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环保意识:

①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问题:有40%的同学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50%同学认为起到比较大的作用,10%的同学会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没有人不知道个人环境保护中起到什么作用。

②有关环境保护的关注问题:在有关平时是否会关注保护环境这方面的新闻的问题上,36%的同学的回答是经常,62%的同学选择了偶尔,还有2%的同学从不关注保护环境方面的新闻,这表明大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消息不是特别关注,这点值得大家注意。

小结:①表明大家对个人在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环境的,也许改变的不是很大。②中的数据表明,同学们的环保行为过程中大家环保意识不是那么令人欣慰,有一部分同学的环保意识需要加强。

3、环境问题对策方面

问卷的第10题与第11题涉及到被调查者面对环境问题的对策:

发现有污染现象时,只有20%的同学会直接找有关部门反映,而却有50%的同学会想参与但认为由于身单力薄而放弃 ,有24%的同学会直接拨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竟也有6%的同学认为无所谓,事不关己,这可见面对环境问题时,大部分同学会选择逃避,也许这也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放弃为环境问题出对策的现象。

(二)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就调查结果分析从学生自身、整体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这三个角度出发给出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议:

1、 从学生自身出发

(1).大学生应积极了解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新闻,提高环保意识 :

在问及大学生环保意识增强的想法时,选择学生自身素质高的大学生是最多的。由此可见多数的大学生认为提高环保意识的根本是从学生自身出发。在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较少,对环保知识或者新闻的关注度并不高。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并且具重大意义的大会,作为大学生,应该做为常识了解。

(2).大学生应从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虽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介绍到大部分有较好的生活习惯,但在对白色污染这一世界性的难题上,我们需要每一个大学生的参与。

(3).以自己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 :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不仅要从自身出发,做个环境的守护者,也要让自己的行为感染周围的人,譬如在面对乱扔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时,我们自己捡起来的同时亦需要劝导他捡起来,重申维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必区分是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大学生是应当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自己的力量去感染更多的人。

2、从整体文化氛围出发

整体文化氛围好是大学生认为群体环保意识最强的第二大原因。所以我们建议大学校园中,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委,各类社团都可以通过一些宣传活动,如举办知识大赛,晚会来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环保事业的大家庭中。在前面的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低碳。我们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同学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响应低碳生活的行列中,并为环保发现自己的力量。

3、从学校管理出发

(1)多进行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学校可以 开展关于保护环境的班队会,让同学们自由发言,想出保护环境的办法,让同学们更多的为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做贡献;多开展一些环保手抄报制作活动,多贴一些环保手抄报和一些关于环保的资料在展示区里,让同学们多了解环保,知道环保的重要性等等。

(2)对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方案:

通过调查可知,有94%的同学希望通过双面打印,并适当降低打印价格以节约纸张,由此我们认为对复印或打印实行双面,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减少纸张被使用的目的。从而我们对学校复印店提出有偿使用双面打印或复印的建议。而同学们为了方便会使用一次性饭盒和践踏草坪,因此学校可以对食堂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改变食堂饭菜分类方式,扩建食堂以至于学生不会因为食堂拥挤而选择使用一次饭盒把饭带回宿舍等等。

六、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大学一个年级进行,但具有以点及面的效果。调查结果也确实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在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都有很高的认识,但在行动力方面就显得略有不足,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调查结果的显示,让同学们有所深省。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生存的基础,保护他就是保护自己。希望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和社会的一些公益活动或着环境保护特别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思想。

2017年5月

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

分 院:

专业班级:

2017年6月

班级:

本次我的调研主题是:环境保护;调查内容: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情况、、对环境现状的了解情况以及环保对策;调查目的: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共建绿色家园。

与所有的县城一样,我县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九十年代前,我县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八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县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从全县总的情况来看,我县环境污染仍在加剧,生态恶化积重难返,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和公害。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一、环境污染会降低生物生产量,加剧环境破坏。

(一)、工厂排出的废烟、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

(二)、人们生活中排出的废烟、废气、噪音、脏水、垃圾;

(三)、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和噪音;

(四)、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灌溉后流出的水;

(五)、矿山废水、废渣。

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环境隐患:

(一)、土壤遭到破坏。

耕地的过分开发和牧场的过度放牧,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裸露的土地变得脆弱了,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达每公顷100吨。化肥和农药过多使用,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有毒尘埃降落,泥浆到处喷洒,危险废料到处抛弃,所有这些都在对土地构成一般来说是不可逆转的污染。

(二)、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专家估计,从下个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地方长期缺水。请记住, 我们不能造水,我们只能设法保护水。

(三)、空气污染 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含有许多取暖、运输和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威胁 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导致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有毒气体主要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

(四)、草坪上的垃圾越来越多,影响小草的生长,原本生气勃勃的小草变得奄奄一息。同时,垃圾散发的难闻气味把我们那平静的生活被搅得不得安宁,人们不再在它周围乘凉,而是避而远之;蜻蜓、蝴蝶很难再看到它们的影子了。这严重破坏了小区的生态环境。更糟糕的是,在小区范围内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五)、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经常是垃圾到处乱扔。所以草坪上垃圾箱周围各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在草坪上,你可以看见被丢弃的快餐盒、塑料袋、酒瓶、泡沫甚至是一些家禽家畜的尸体也能看见,原先美丽整洁的草坪变得惨不忍睹,垃圾的臭味越来越大。人们在清洁了自身的同时,却把所有的污垢留给了草坪,这是多么不道德。

三、形成原因

(一).人口压力增长快

(二).资源的不合理运用

(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四、建议:

(一)、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

(二)、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继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环境法制宣传教育,结合普法教育,融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内容,推进公众参与保护环境。

(三)、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发展废品回收业。对于不可回收的垃圾,距离县城较近的村镇可采用村收集、镇(乡)中转、县(市)处置的模式,做到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清运、科学处理;对于交通运输不便或运输成本较大的村镇可采取统一收集后进行简易填埋处理的办法。

(四)、切实抓好老污染源治理,继续抓好重点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加大煤金等矿山企业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整治力度,确保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反弹。

(五)、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地不受污染。

(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克服重审批轻管理的倾向,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七)、加强环保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环保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能力。

五、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商品市场环境卫生好坏,关系到我市省级卫生文明城市的创建,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

(二)、积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环境卫生管理有关部门要对商品市场熟食、饮食经营人员进行督查,对没有办理健康证的经营人员,采取上门**服务,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三)、继续完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商品市场的环境卫生保持24小时清洁,积极加大环境卫生的投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四)、建立绿化带。对有条件的商品市场要逐步进行改造或创建绿化带和公共绿地,提高商品市场的绿化覆盖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