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情感控制心理学

情感控制心理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情感控制心理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情感控制心理学

篇1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晚期,伴随着心理与行为成为科学分析的主要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是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

二、心理学流派

早期的心理学派中,在20世纪有,构造主义学派(研究心理结构)、机能主义学派(研究心理是怎么样运作的进而有机体能够适应并在其环境中运作)、行为主义学派(只研究行为不涉及意识)、格式塔心理学派(集中研究由刺激物和经验组织建立的一种模式)、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进程在个人发展和动机中的作用)。

篇2

情绪品质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从事某项事业的意志力,关系到事业的结果。情绪对于教学有很大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对于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技能学习等都有不同效果,既能促进、增强教学效果,也能削弱、减低教学效果。本文着重阐述在教学中心理学教师自我情绪控制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教师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会对教学起推动作用,讲解会清楚易懂、举例会准确无误,课堂控制会更合理。如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就不能有效开展教学。

教师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注意。当教师在课堂上情绪不正常时,马上会引起学生的猜测和疑虑。

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情绪具有感染力。教师如果上课时情绪低落、消沉,就会表现出精神不饱满、声音不宏亮、问题讲解逻辑混乱,就会使学生也变得无精打采,听不懂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看起来总是精神饱满而且积极向上,鼓舞带动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去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情感、态度在心理学活动上的选择和倾向,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是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产生的。一个对心理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全神贯注、兴致勃勃;学习后会产生价值感和满足感,并由此产生欢快惬意的情绪。所以,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乃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的表率作用在此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最初往往是由对其任课教师产生敬佩心理引起的,诸如教师的思想品德、业务水平、教学态度等方面有突出之处,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而成为榜样的前提是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亲和力,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把好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上心理课是非常开心快乐的一件事,从而乐于主动学习,对心理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能够提高教师的修养

教师的修养包括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储备、教学态度等,而教师的修养,决定其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分析能力及所做出的反应。具有良好修养的教师,能正确处理在教学中所发生的各种不利因素,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及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对不能按照自己意图进行学习的学生不是用粗暴的态度去批评,而是用和蔼的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教育感化学生。这样不但能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而且有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更能让教师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心理学教学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同时也反映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一定会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得以体现。具体表现为是否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是否与学生形成了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教学关系。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绪,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从心理上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保持良好的心情就必须提高教师的自控能力,这种控制也就是对客观事实做出的反映。因此,教师如何对待外来刺激(环境、学生)的影响,即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保证顺利完成心理学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的重要前提条件。

四、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融洽关系的程度

心理学教学活动要求以生动具体的生活实例讲解清楚每一个知识点,教师应用自己的情感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移情体验,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更为密切。学生的移情体验可分为五个阶段:

1.接近感: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学生愿意接近教师。

2.亲近感: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乐于与教师接近。

3.共鸣感:教师的信仰、主张、意见总会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信赖感:学生信任教师,愿意主动向教师打开自己的心扉。

5.决心感:学生决心以教师为榜样,按教师的指示去行动。

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让学生愿意去接近教师,使这五个移情体验自然而然地产生,从而产生优良的教师

与学生间融洽的关系。

五、能够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影响一个人情绪产生的因素有三个:第一个是环境,第二个是生理的状态,第三个是他的认知评价。人所处的环境如果非常良好,其情绪也就很良好。大家现在很平静,那么你的心情也会很平静;如果周围环境很浮躁,那么你也会跟着会浮躁起来;周围环境很紧张,你也会跟着紧张。如果教师在心理学课堂上始终有一种不良的情绪,势必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很容易被感染而产生不良的情绪体验;相反,如果教师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进行心理学的教学,那么学生在享受心理学课程的同时,就可以始终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完成学习,久而久之便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从而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新强.体育教师情绪控制的重要作用[J].考试周刊,2008,(12):8-19.

篇3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125-01

一、良好的演唱心理决定歌曲演唱的成功

(一)心理活动对嗓音的影响

嗓音是歌唱艺术的基本, 在音乐艺术中,它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媒介之一。如何使嗓音充分发挥作用呢?我们这时就需要声乐艺术心理学的引导了。对于初学者来说, 深厚的人文积累和平静的心情至关重要。这能使你避免受到任何强烈的心理影响而引起错误的发声方法。

(二)心理活动对声调的影响

在演唱中, 有时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会使发音器官在发音时对音调的调节极度夸张, 这些归根到底是由其人文素养低引起的。一般是由于受到精神紧张之类的心理的影响。而在良好的演唱心理的控制下的声调,可以让我们在音域中轻松地达到任何高度,不可将人为的力量强加于发声器官。这说明,良好的演唱心理才是控制音调最重要的。

(三)心理活动对思想感情影响

每一首歌曲都有歌词,这些文字是表达我们的情感的诗句。声音是歌唱的基础, 这种关系纯粹是从美学和心理的观点来考虑的, 并涉及到字在音乐中的功效。的确,歌曲若没有与之相配词就无法表达爱情、亲情、友情、悲伤、快乐等等。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演唱心理,再快乐的歌词也无法表达出快乐情感。由此可见,良好的演唱心理是一首歌曲演唱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二、把握心理是良策

(一)歌曲演唱前要放松精神是关键

减轻自己的压力,放松自己的心情在演唱前是至关重要的。过分追求超水平演唱,害怕出错,这种心理也是比较普遍的。有时演唱者在尚未出现错误时,却老想着可能会发生错误;有时却在发生某些意外后不能控制,对自己发生的错误耿耿于怀,以至于不能集中精力于接下来的演唱,甚至出现新的、更大的错误。其实,每个演唱者应当平静心情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尽可能的准确,这主要靠平时心理的训练与经验,预先有充分的准备等来实现的。

(二)歌曲演唱时要有自信心

充足的自信心是远离紧张的根本,当你信心不足或是没有信心时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演唱失利。演唱歌曲的目的是打动听众的心。所以说,只有充分的自信心才是演唱成功的基础。演唱中只有信心百倍,才能全身心的进行这种艺术创造。同时,演唱者还需要自我激励,让强烈的表现欲望来克服心理障碍。演唱欲望越强,反应越灵敏,就越利于歌唱技巧的发挥。所以,演唱的欲望、演唱的自信心与演唱的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歌曲演唱中要用心

“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对一首歌的演唱不是仅仅唱出声音就足够了。演唱歌曲是心灵的诉说,是情感的表达。虽说歌唱要通过良好的声音来表现,但是注意力仅放在声音和方法上则适得其反。所以说,要摆正技巧与演唱的关系,技巧只不过是你情感表达的一种手段而已,并不是歌唱的主要体现。因此,演唱者在拿到一首新的声乐作品时首先要对声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先理解歌词想要表达的内容,再把握好歌曲的风格,是讲述故事还是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然后再把握好音色、语气、语调、情感、手势等歌唱技巧。最后在演唱时要全身心的投入,仿佛你就是歌曲中的人物,歌曲的内心就是你的内心。当你自己完全被歌曲所感动时,就会和观众们产生共鸣的。与此同时完美的歌唱艺术效果便自然地产生了。这样也就克服了心理压力。

三、结束语

篇4

一、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实现学员是教学主体的理念

我国学者从70年代就开始讨论教学主客体关系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对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问题上始终存在“钟摆现象”。哲学认为,“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时,任何一方都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在心理学教学中,知识点的讲授需要教员为主体,学员为客体。在学员内化知识的学习中,学员为主体,教员为客体,尤其是学员对情感和冲突的理解,需要学员体验内心的状态,从而对其产生认知。由此可见,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满足学员对经历和经验的需求,并对此进行自身的理解,将理论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体验式心理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内省能力

内省,就是通过反思自身行为来实现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调节的心理活动,是人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基础。内省也可以称之为自我觉察能力。当个体具有了内省或自我觉察能力,表明个体开始超越自己的心智,让观察的自我从心智中分化出来,把自己的心智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认识。是否具有自我觉察能力是个体人格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体验式心理学教学有利于处理学员的心理问题

在我院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每年大约有6%-10%的学员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自身人际交往、情绪和睡眠等某一方面有困扰的学员更是较为常见。当学员感受到内心的不愉悦、有较强的受挫感时,带着这种感受去学习和训练,势必会影响学员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员健康成才的基石,也是学员在军营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二、以学员心理需求为内容设计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

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员心理素质,促进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内容设计要以学员心理需求为内容,不能偏离学员心理需要,要有针对性。

(一)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人格健全发展的心理需求

提高学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马克思指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就是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健全人格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只有这样,人的才能才得以充分发挥,走向自我实现。

在培养学员健全人格的体验式教学中,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员心理发展特点,在活动中,帮助学员体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认识到不良人格对现实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矫正不良人格。

(二)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情绪调节的心理需求

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温度计。情绪与人类生活深层地联系着,精神力量只有适当地唤醒情绪才具有意义。内在的害怕亲密、愤怒、失落、失望、绝望、无助、嫉妒、不信任、悲伤与怨恨这些负面情绪和情感直接影响日常心态,因而与学员的学习和训练效率息息相关。

在体验式心理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员情绪发展的特点设计“人际雕塑”、“体验情绪”和相关投射测验,帮助学员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以及能够分析当出现负面情绪和情感时如何处理应对。在进行情绪和情感的辅导中,个别学员会烦恼易怒情绪的处理。从遗传的角度出发,个体的情绪情感和父母的脾气秉性具有相似性,但是外界环境和受教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造先天遗传而来的特质。学员通过体验自身的情绪和情感,并认知其产生的原因,对情绪和情感产生控制与调节能力。

(三)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自我认识的心理需求

认识自己是每一个人的终生心理目标。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为学员提供客观认识自我的辅导活动,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学员对自身的心理发展历程进行抽象的总结,理清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更好的将来做好准备。

三、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课堂中的每个学员都是教学主体。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在教学对象上囊括班内每个学员。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减轻压力,处理内心冲突,直接为学员的训练与学习生活服务。因而在教学目的上是为了切实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使学员在课堂上得到提高的心理应对能力能够自觉地运用在课下的现实生活中,所以每个学员都是主体,在时间分配上没有多少之分,在任务参与上没有主角与配角之分,对不善于发言的学员要鼓励其表达自己。通过全员参与,在整体素质提高的情况下能够互相借鉴资源实现人际互助。

(二) 现实性原则

篇5

近年来,世界各国各领域,兴起一股“心理学热”,研究种类分理论心理学(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和应用心理学(包括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两大类。

文化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实是文化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它又分为艺术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宗教心理学、道德心理学等。而艺术心理学又分为各艺术门类及其分支的各种心理学,例如音乐心理学、戏剧心理学、舞蹈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

声乐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我国尚处于“在建”状态,为此,笔者不揣浅薄,就我国声乐心理学的理论框架的构建,提出若干浅见,以作引玉之砖。

一、声乐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声乐心理学的研究,不是为了追时尚、赶时髦,参与“一窝蜂”的理论思潮,也不是为了独出心裁、左道旁门,而是对于声乐艺术本身,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参照意义。它既可以从以人为本的高度来观照声乐艺术,又可以从人性化的深度来探索声乐艺术的奥秘,既可以丰富加深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全理解,又可为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声乐艺术实践服务。

未来的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心理学在社会的作用也得越来越大。我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教授早就提出,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六大门类,而声乐心理学则属于人体科学与思维科学的双重范畴。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声音艺术,它既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爱且不可或缺的艺术种类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同样,恩格斯也指出:“心理学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而“优胜者”与“最美丽的花朵”相结合的声乐心理学,无疑对于声乐艺术,具有更重要的导向意义。

二、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声乐心理学是人体学与思维科学的深入与拓展,它研究、观察、体验、探讨人们在进行声乐活动时的规律与特点,了解人们在声乐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并对其行为予以描述、解读、控制、预测。

具体而言,声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大层面:

第一,研究声乐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又分为以下几点:一是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人的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因素。想象作为一种高级认识过程,是艺术、设计、科学、文学、音乐以及任何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备元素。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作为一支能够复杂的心理活动,就有多样性、具象性等特点。二是情感。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产生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情感。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用听觉或视觉接受别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黑格尔指出:“音乐所持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我国汉代的《毛诗序》也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三是理解。理解是逐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分为直接理解与间接理解两种。

第二,研究声乐活动中的心理特征。包括思维达到较高和较成熟的程度、社会情感得到充分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等。

第三,研究声乐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又分为声乐训练的心理状态、非演出的心理状态、演出的心理状态等。

第四,研究声乐活动中的心理训练方法。主要有想象训练法、自我暗示训练法、放松训练法、集中注意力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

第五,研究声乐活动中心理障碍的克服办法。又分为树立乐观情绪、克服自卑心理、强化意志力、培养强烈的欲望、不断充实自己、正确评估自己,克服虚荣心理、克服羞怯心理等。

三、声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声乐心理学的研究,要采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进而又指导实践的研究方法,力戒纸上谈兵和故弄玄虚。

同时,要引进西方现代系统论的理论与方法,将整个声乐心理学作为一个大的母系统,下面各分支作为子系统与“子子”系统,既研究各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关系,又研究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形成动态的研究态势。

作者_黄桂君

Author_Huang Guijun

单位_黑龙江省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

篇6

二、心理学导向在声乐教育创新中的作用

心理学因素贯穿于整个声乐教学活动中,声乐家成长的过程,也是声乐心理形成的过程。声乐家的发声技术和他们对声音特色的利用,都是通过生理手段完成的,而声乐艺术的创造哟不同的历史,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文化,因此声乐艺术由不同年代的声乐家的演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音乐可以抒发一个人的内心情感,通过音乐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进行体现,在音乐的演唱中,人的情感、情绪等都是其心理状态的直接表现,所以在声乐教育中心理学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将心理因素融入到声乐教育中,可以将声乐教育的内涵体现,将心理学和声乐教育两者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使得声乐教育更加的完美和科学。心理学和声乐教育之间的结合就是内容上的补充又是扩展,心理学对声乐教育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将其应用在声乐教育中,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声乐本身是一种感觉艺术,在声乐教学中,感觉是教师经常提到一个词语,声乐教学中发生教学非常重要,教师会经常讲到控制气息等词语,要求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呼吸状态,利用呼吸状态练习发生,教师采用不同的声乐感觉,对学生发声中出现的毛病进行指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因素是一种动力,同时又是一种矛盾,声乐教学是通过审美心理活动让学生掌握住声乐歌唱技巧的,也就是说在声乐教育的这个过程中,心理学因素一直存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是学生声乐歌唱技能提升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稳定的过程,是对歌唱审美艺术追求的过程,心理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声乐教育的核心。

篇7

情感教学是指当教师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对其加以利用,从而达到完善教学、优化教学的目标。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知识的求索中获得快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在学前教育学中合理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情感。

情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儿童及如何对待儿童的总和。儿童观所包含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儿童的能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发展,儿童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教师的儿童观决定着学生儿童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除此之外,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教学以沟通配合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沟通,有效提升个人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2.情感教学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学中的应用

2.1教学时合理控制自身的情感。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课堂应该是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主角,师生合理做到情感沟通。教师要到学生中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踊跃发言。肢体动作的运用也是教师感染课堂气氛的方式之一,有效的情感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活泼风趣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喜爱与关注,在不自觉中增加师生间的情感。

2.2以学科情感培养为起点。学生对学科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到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要通过学习《学前教育学》,了解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保教工作方法及基本技能,为将来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学好本课程的意义,坚定信念。学好这门课程,即使将来不做幼儿教师,也会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也正因为从学生的情感心理出发,重视了学科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学前教育学》产生亲近感,为他们今后的课程学习提供了积极的心理氛围。

例如,在"10元购物"这堂课中,教师可以在纸上画出1元、2元、5元、10元的购物券,然后让学生买够10元的物品,并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搭配?怎么组成10元?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再进行评比。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3以教材情感化处理为突破。《学前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性较强,显性情感因素不多。如果教师将理论知识、社会生活以及富有情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对抽象的教材内容进行情感化处理,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时,教材中介绍了几位中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抽象、深奥、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强化了情感色彩。

例如,上课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了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经典教育故事,以及两则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的故事,后来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故事,气氛相当热烈。最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领悟了大师的光辉思想。

篇8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026-2

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是我党思想工作中长期研究和探索的话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开创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工作方法势在必行。人们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使传统的理论说教、思想灌输等思想工作方法不能适应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思想工作的直接对象是社会化的人,而社会心理学正是研究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思想现象和心理现象的学问,将其有效地应用到思想工作中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们复杂多变的思维活动,从而走进人的心理。以人们的心理为基础和导向开展思想工作,思想工作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社会心理学和思想工作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来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即“怎么想”的问题。而思想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即“想什么”的问题。两者的研究和作用对象都为社会化的人,“怎么想”和“想什么”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过程。一方面,思想工作必须以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心理和现象的研究为基础和出发点,这样才能保证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思想工作的开展将会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例证。另外,思想工作中所指的“思想”,在社会心理学中就是通过个体或群体的思维而得到的认识、行为的观点的综合反映。社会心理学关于个体心理特征的研究为区别对待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提供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可以为思想工作直接运用。

二、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中动机和需要、情绪和情感、人际关系、归因等理论的应用上。

(一)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理论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

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在了解个体政治历史、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里的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也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引起和推动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前进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动机具有激活和指向功能,懂得动机产生的本质和功能运动机制,有助于思想工作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各种诱因,从而根据正面引导的方针,采取不同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动机,使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它可以来自个体内部,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产生的重要源泉。思想工作者只有准确的了解了教育对象的需要,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教育对象不良动机的产生,从而实现思想工作在尊重教育对象需求、得到教育对象认可和支持的状态下,引导教育对象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下产生行为。

(二)情绪和情感理论对思想工作的及时性引导

在思想工作中成功的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社会引导总是与有效的情感激发相联系的,它表现为从情感的角度唤醒对象,并运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富于情感的沟通最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富于情感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求思想工作者对自己所传播的思想信息有着真切而强烈的感情,这就使被引导者在情绪上受到教育者的感染,从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渐向社会要求的方向靠拢。情绪感染是人际间情绪同化的反应,它是情感低级的、简单的表现形式,具有情境性和时效性,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受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和情感相互转化。

情感和情绪具有信息交流和影响心理状态等功能,所以,思想工作者要注重对教育对象情感、情绪的影响。比如消除心理屏障,找到思想上的“切入点”。就是要注重消融受教育者的防御、抵触情绪,能在对象倾向方面找到共同点。其次要注重情感感化,即主动观察、寻找和教育对象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地方,以便使教育对象情感发生微妙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对教育对象性格特点的了解进行相应的情境和事件感染,以此来达到对受教育者教育的目的。

(三)人际关系理论促进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等。”人际关系有多种类型,就思想工作者而言指“教育者团结和协调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相关的受众群体,以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活动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取得教育对象的信任和支持,顺利开展思想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紧张、情绪对立,任何形式的思想工作都不会取得积极效果,反而会使教育对象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发生消极行为。这就要求思想工作者首先要坚持真诚原则。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以“真正的自我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做到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其次,要坚持尊重原则。尊重原则包括对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在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中,自尊、人尊和他尊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首先尊重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才可能尊重别人,别人才可能尊重自己;再次,要坚持宽容原则。宽容是一个人自信、魅力和勇气的表现,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错误明显在对方时,如果能表现出“有理让三分”的宽容态度的人更是如此。宽容是一种美德,通过宽恕别人而得到别人的信任,从而建立起人与入之间和谐友好的桥梁。

(四)归因理论促进思想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了解原因之后就可以对行为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思想工作者需要预见教育对象的行为,通过控制周围环境,以便使教育对象在行为发生前对其行为的适宜性有清醒的认识。归因理论可分为外在归因和内在归因两类,外在归因主要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内在归因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思想工作者既要注重从外在归因出发,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对教育对象思想的影响和制约,预测对象思想的变化动向,寻找时机展开思想工作;又要注重从内在归因入手,根据对象对即成事件中自身因素的总结来制定相应的思想工作策略,从而以恰当的方式和气氛开展思想工作。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作为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其理论成果还是其研究过程在思想工作中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思想工作者首先应以社会心理学个体动机和需要理论为出发点,从而对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对象的情绪和情感是影响思想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充分关注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思想工作进行及时性的引导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工作的效果,人际关系理论能够帮助思想工作者正确处理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必然促进思想工作顺利开展。人总会在一定事件和事实发生后产生思想的波动和变化,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积极主动的对其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强化对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的预见性,从而实施符合教育对象需要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将归因理论运用于思想工作当中。总之,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是创新符合时展需求思想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人自身的心理为出发点,思想工作定能取得积极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肖旭.社会心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篇9

1.声乐教学与心理学基本概念

声乐教学作为一项艺术教学科目,其基本的教学内容包括中西方声乐艺术文化,以培养人体的发声器官为主,令学习者能够在艺术歌唱的过程中更为得心应手。在这样的声乐教学概念及内涵之下,学生的自身思想思维及心理条件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只有保证了创造性思维与灵活性的思想活动互相结合,才能够真正保证声乐教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价值。而心理学作为一门为不同人群提供心理引导和辅助的学科,其着重探究人类的内心思想,强调以引导的方式进行心理调控,在这样的因素影响之下,声乐教育与心理学的融合重点任务是保证歌唱者能够在进行声乐学习与演唱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学辅导和理论帮助,声乐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顺应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科导向,真正做到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完善基本的声乐教育模式,保证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心理学和声乐教学的融合实践中得以提升。

从声乐教学的角度来说,其是情感艺术、听觉艺术的重要分支,人类的基本心理作用影响着声乐的创作和演唱,声乐活动是心理互动的体现内容之一。在这样的两者互相融合、互为依托的思想观念之下,心理学因素与声乐教学的融合能够充分增强两者的教学效果,保证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和特色性,在感知、思维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中完成学习者对于音乐艺术的全面认知,使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的情绪能够在歌唱中得到心理因素的调控和制约。这样的心理学和声乐教育的融合,是揭示当前教育教学规律的重要体现,充分诠释了在当前声乐教学环境下调控心理特征活动的重要性。

2.心理学因素在声乐教学中融合实践理论基础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之中,心理学因素一直被广泛重视和应用,尤其是艺术教学,无论是歌唱、训练还是表演等内容都需要以心理学作为教学的基本价值导向,保证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能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获得更为深层次的探索。但是,因为所受我国基本的教学现状的局限,所以心理学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缺少应有的教学深度及教学广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学性教学体系的融入,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应将心理学因素进行综合实践,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声乐教学领域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1国外声乐教育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理论

根据国外的基本声乐教学资料显示,心理学因素与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结合在17世纪就小有成效,意大利歌唱家主张将“克服胆怯”这一心理融入到视觉及听觉思维的教学之中,正式意味着声乐教育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在想象、思考及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保证心理学理论的重复应用,使学生以优秀的心理素质达到基本的声乐教学目标。拉乌里作为新声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经对于声乐学习者的内心思维进行剖析,基于心理学的角度调控自我大脑意识,这样的行为使声乐教育与心理学因素的基本融合在西方被广为接受,声乐教学艺术受到科学性、完整性的模式支持,使以多个领域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互为完善。

2.2声乐课堂中心理学因素融合理论

声乐课堂作为传递声乐知识的主要场所,通过教、学两个内容的统一完成基本的教学实践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反馈进行课堂调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想要学生能够充分获得自身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就需要声乐教学课堂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教学需求,使教师能够合理支配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声乐课堂教学模式调整。在声乐教学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实践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深入课堂,能够对于声乐课堂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根据心理学因素设置课堂教学任务及基本的课堂教学心理阶段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完成不同的内容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声乐教育和心理学因素的融合是立足于教学实践之上,以科学的方式调控和把握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教学影响之下,对于学生声乐知识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得到落实,相关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度认知。

在声乐教学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实践过程中,深入到课堂进行融合分析有助于两者融合得到综合课堂实践的理论支持,从我国现有的声乐课堂现状入手改善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无论是西方的理论支持还是声乐课堂的实践支持,都是对于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巨大改变。

3.心理学因素与声乐教学的融合应用

近代教育学家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分说明了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保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声乐教学的基本内涵,保证教师能够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之下,心理学因素与声乐教学的融合应用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共鸣,令其真正热爱声乐艺术、深度接触声乐艺术,这样基本的融合应用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总而言之,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想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都应真正将教学设计立足于心理探究之上,保证声乐课堂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学习乐趣。

3.1歌唱感知与记忆

感知与记忆作为心理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主要展现了不同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了解,全面反馈了在不同环境之下不同人群进行自我想象和记忆的水平。在这样的阶段性认知之中,歌唱的感知和记忆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理解性。一般来说,声乐中可以想象的歌唱背景都需要配合学生对于固有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再次想象和创作,才能够使其真正意识到声乐演唱的情感和内涵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音乐知识的回忆与再现,督促学生进行歌唱技巧的深度了解。只有在记忆和感知的共同影响之下,声乐课堂的基本教学效率才能够得到应有的提高,长期反复练习从心理学的角度完成了短时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变。

在声乐教学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过程之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活动促使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记忆的吸收和转化,使歌唱行为真正在学生的心理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有利于在日后的歌唱中更熟练。

3.2歌唱思维与想象

思维和想象是人类心理活动中基本的发展阶段之一,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人类对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和认知,从而充分了解声乐作品中所具有的基本文化特点,由此来进行自我的歌唱和再创作。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歌曲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使其能够在歌词所描述的艺术环境中领悟到基本文化内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演唱者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歌词中所蕴含的基本情感,能够以全方位的感知演绎不同的歌唱曲目,为声乐演唱注入新鲜的活力和丰富的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思维和想象正是歌唱和发音的帮手段,只有合理地运用思维想象性和创造性对于不同的曲目进行感知,才能够真正达到歌唱情感与艺术的融合。

3.3歌唱情感与意志

情感作为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能够深刻地表达不同环境之下的自我认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调控学生的基本情感,能够使美妙的音乐作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对于声乐情感的认知能够调节自我学习意识,在心理情感的促进中更深入地探究声乐的特点和魅力。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课堂的情感贯穿,能够提高原有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丰富情感体验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在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中,学生的歌唱心理能够更健康,高涨的情绪体验及声乐内涵深化了声乐教学成果,在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创作内涵的同时还能够以自我情感进行音乐的再创作。

参考文献:

[1]容霞.性格特征对声乐学习的影响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02).

[2]肖红.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2).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65-02

心理学源于希腊语,由psyche(灵魂)和logos(研究)所组成,从其起源和字面意义来看,心理学主要是对精神和心意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两大领域,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而在实际运用中,这两大领域往往是互相依赖、互补共存的。随着心理学的逐渐发展,它被逐渐引用到教育体系中来。教育心理学的出现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体现。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其被应用到教学中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心理学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我国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环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就渗透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中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初期主要是学习和引进前苏联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将其与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进行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老师已对“填充式”教学持否定态度,更多地要求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将学生铸造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老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

因此,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结合教育学,还要结合心理学才能有所建树,才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的先决条件

以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心理学基础

多少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是:老师是教学生读书的,老师的职责亦或是任务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老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解惑呢?这不仅需要老师要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老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老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把握

教师应全面了解和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情况有全面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所以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他的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

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至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老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老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而统之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心理学方法的正确运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与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思维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具体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要求教师做到: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老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老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的教学非常必要;但是,与此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目前很多老师在这方面缺乏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老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常常使老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时,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一个老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老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老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来适时调整我们的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老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地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只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11

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是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等书,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虽然当时尚未使用“教育心理学”这一名称,但实际上已把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这两方面都必须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讨论教育和教学问题时,他特别重视“兴趣的引起”,并把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六种。这些心理状态,可以引导儿童的注意力定向,并引起心理,促进思想活泼和精神旺盛。对兴趣的研究成为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联结起来的一个重要联结点。赫尔巴特之前的裴斯泰洛齐在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上对启发后来的教育理论家重视心理学在教育上的作用也起了一定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是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另一重要条件,这导致实验教育学的出现。实验教育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先驱,是实验心理学与教育学结合的产物。德国的莱和莫伊曼都把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广泛地与教育和教学理论相结合。莱所著《实验教学论》一书,实际上是以教育心理学为内容的著作,为教育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中的独立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

测验学在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触媒作用,它促使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教育学上常提到因材施教原则,是由于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如何适应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则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共同课题。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是实行班级教学制度所必须掌握的两种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教学效果的工具。学校招生和入学后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对学生的个案研究,都要应用各种测验。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0年代前后,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教育学产生一定影响。格式塔学派介绍到中国以后,教育心理学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刺激与反应等联结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教育心理学问题,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桑代克的学习三大定律之外的“顿悟”问题,也将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的概念”,“转移的概念”、“精确律”、“完成原则”等等原理、原则应用到教育上来。

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30年代的中国教育心理学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心理学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教育心理学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也都是受这一学派的影响。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在发展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也就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家曾对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对象提出具体建议。

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应包括五个方面,即人类生长和发展,包括遗传与环境,一般生长和发展,社会与情绪的发展,动机的基本理论,智慧、性向与兴趣,以及个别差异等;学习,包括学习的本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动机,技能,推理与问题解决,态度,特殊科目的学习,以及训练的转移等;人格与适应,包括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卫生,特殊儿童,品格,以及社会活动;测量与评价,包括测量的基本原则,智力与性向的测量,学习的测量,适应的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统计技术,以及为教师所提供的研究方法。

美国《心理学年鉴》综合各方面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观察的实施是在班级集体的活动中或在个别交谈中进行的,可以对外部的活动和表现进行观察,也可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观察或对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

调查分普遍调查和抽样调查。前者是对全班级或全学校进行调查,后者又分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分群抽样、比重抽样等多种。调查的方式可分为问卷法和晤谈法。

问卷法是通过编制种种不同的测验,调查各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测量各种不同人的智商、性向和性格的方法比问卷法可更深入地了解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的心理特质的变化。各种测验的编制及各种量表的使用,应保证其效度和信度。

篇12

一、积极心理学介绍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一词,为心理学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与人类的心理困扰是同时存在的。而在大学校园里,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力量和品质的关注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1.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完善是在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主要任务,但有些同学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发展并不顺利,或者对自我认识不客观,亦或者在对自我未来发展的认识上不清晰,导致学生在现实我和理想我之间差距太大,从而产生心理不平衡状态。

2.人际交往不顺利带来的困扰

人际交往一直是高校学生面对的重要课题,人际交往的顺利与否与大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有着相关联系。人际交往顺利的群体在自我评价和幸福感的体验上都比人际交往不顺利的群体要更加积极。

3.环境适应不良

学生在从基础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在从被动学习过渡到自主学习,从家庭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都会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大多数同学在经过大概半个学期的适应过程后就能适应学习和生活,但还是有少部分同学会出现适应不良。适应不良的同学会出现学习兴趣下降、自我封闭、由恋家情感引起的焦虑和压力等。

4.情感处理不妥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在校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2岁,在发展心理的角度分析,这是人类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情感极其丰富,情绪波动较大的时间段。所以处在这个时刻的在校大学生们一方面对爱情有着极大的追求欲望,充满激情的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但另一方面,某些学生处理情感的方式还不够稳重,对自我情感的控制还不稳定,在遇到情感问题时,就有可能会出现情感崩溃的情况。

二、高校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心理因素

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高校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有很多分析和解释,笔者从自己多年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总结以下两点:

1.自我心理素质不高

每个个体在面对同一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心理、行为反应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个体的认知方式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对我们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少量同学在应对外界的压力源时反应过度敏感,甚至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而有些同学在面对心理困扰时,却可以很好的自我缓解,这与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而自我心理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对怎么开发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家们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

2.对自我积极心理品质关注培养不足

笔者在高校做心理咨询多年,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太少,大部分的心理能量都在关注自己的消极心理,很多时刻都把自己封闭在消极的情感情绪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对正常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关注太少,但积极心理品质对个体面对心理困扰有着极大的正面意义。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

1.让大学生关注自己积极的心理品质对其面对心理困扰有正面引导作用

笔者认为,积极的心理品质对人类面对消极的心理有着正面的作用。对心理素养好的个体,可能面对外在的一些负性刺激的抵抗力就好一些,而心理脆弱的个体,可能在面对外在的负性刺激时就可能反应更强烈,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让我们在校大学生关注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对其面对心理困扰有着正面的引导作用。

2.让大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对其心理成长(心理素质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对增强自己的心理抗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让在校学生提高自己积极的主要体验,比如提高自己感知幸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自我成就感,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等,这些方式对我们的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着积极意义

在我们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的指导教师如果能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亦或者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关注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力量,笔者认为,这对我们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一定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群言出版社,2010.6.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篇13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发展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理解和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研究表明,幸福在知觉、认知和社会交往上具有积极影响,幸福感能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行为模式,帮助人们建构出持续的个人资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将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实践加以结合,最终诞生了传授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程。对于学校来说,团体心理活动课程是幸福课最主要的载体[2]。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仅为少数。但是,长期处于自卑压抑、空虚无聊和低动机状态的学生却比比皆是,成为高职学生的主流人群。这一问题正越来越成为高职学院学生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一)升学后巨大的心理落差产生的自卑心理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大学去不了,无奈上高职”的挫败心理。对自我缺乏积极认同,处于自我怀疑、自我挫败的生活状态,不能形成积极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尤其在高职生活期间,遇到不如意的事时,更容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比如,逃避、抱怨、破坏、退缩,而缺乏主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动力与信心,自卑与消极应对。如此循环往复,使得高职学生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难以获得成功体验和环境控制感。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中,对环境的有效控制和自我接纳是幸福感的重要维度。因此,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找回积极的自我是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首要任务。

(二)缺乏目标,学习懈怠现象较为普遍

高职学生缺乏目标,学习懈怠的情形随处可见。究其原因,首先是高职学生中职业与兴趣相矛盾的现象较为普遍,但面对这一矛盾,高职学生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与资源;其次,高职学生在过去学习中遇到比本科生相对更多的挫败,因此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习得性无助的认知模式,认为自己做什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最后,高职院校的教学、生活又与普通大学同步,强调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这使得绝大多数刚入学的高职学生短期内无法适应,很容易受同伴压力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迷失自己的方向,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因此,如何帮助学生重塑希望,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对改变高职学生学习的低动机状态至关重要。

(三)缺乏积极情感体验

大量研究表明,外向、乐观、高自尊和控制源等人格特点是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1]。高职学生常常把应试教育中的挫败感延伸到高职生活。不少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进入高职学习后,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缺乏自主学习,考试挂红灯,逐渐丧失兴趣,继续强化过去的习得性无助。而这种无助感往往会举一反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校园日常生活中,高职学生更容易表现出颓废悲观,不少同学选择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压力;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表现出抱怨、固执、偏激、敌意、冷漠等防御行为,以至于难以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面对情感问题时,更容易感觉有万念俱灰,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面对挫折时,更容易自暴自弃,怨声载道。

二、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策略

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果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其焦点只是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人群,或将一些消极心理症状消除在萌芽状态,而忽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即低动力状态。而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焦点转向激发人类的积极力量,如幸福感、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和希望等,从而达到对心理疾患的有效预防和抵御作用。此外,相对于课堂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如下优点:感染力强,影响广泛;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集思广益;效率高、省时省力等优点。本研究将积极心理学的原理与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相结合,创造性地针对高职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具体如下。

(一)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本研究结合高职学生普遍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参考幸福感问卷中的6个维度[1]36:自主性、自我控制、人际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纳、个人成长,以此作为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方案设计的指标,设计出五个层面的团体活动:积极关系、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意义、积极行动。团体活动的目标在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性、自我悦纳、环境控制感,澄清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建立并保持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最终达到促进个人成长,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目标。具体方案见表1:

(二)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具体实施

1.团体前访谈。团体活动前,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40分钟的个别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学生参加团体辅导的期望,向学生讲解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过程、方法和目标,确定团体成员是否愿意参加此次团体辅导活动。

2.团体活动实施过程。团体辅导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计10次。每一次团体辅导又分别包括以下三步:热身――主题活动――团队成员分享。

3.家庭作业。每次活动结束后,辅导老师都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写出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然后把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联系并应用到实际生活的积极改变中,以巩固辅导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效果

1.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有助于高职学生探寻存在意义,增强责任意识。寻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不懈追求。生命意义的分析强调我们作为价值载体的重要性,并强调我们有能力从过去吸取经验,对现在生活负责,充满希望地为未来规划[3]。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通过开展主题为“我的生命线和墓志铭”的活动,让成员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书写墓志铭,帮助成员探寻存在的意义。许多成员在活动中心情沉重,感叹自己的生命是有期限的,并且必须独自面临怎样活着的选择。团体中的另一项主题为“生命之旅”的活动借助两个生动感人的感恩故事,帮助学生扩展意识层面,深入细致地想象父母在未来几年经岁月侵蚀后逐渐衰老的情形,包括日见苍老的脸、不再挺直的脊背、青筋的双手、数不胜数的白发等等,帮助学生醒悟到世界上有一件事情不能等,那就是对父母的感恩,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团体分享中学生谈到,整个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中,最触动自己内心的体验便是:认识到我终究必须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负起责任,不论从别人那里得到多少指导和支持。这一存在体验给团体成员带来失望,也带来巨大力量,促使成员愿意主动承担起生活的责任。经过积极意义的这一活动后,同学们突然感觉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懂事多了。很多同学知道如何更好地通过实际行动,尤其是要珍惜大学时光,珍惜学习机会,珍惜这份弥足珍贵的亲情,认真过好每一天,以便将来有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最终回报父母。

2.团体凝聚力与自我探索促进积极自我认同。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成长中的青少年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把早期养成角色和技术与当前的理想原型结合起来”[4]。一个人一旦获得自我认同,他就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意义。反之,则形成“消极自我认同”。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最初的两次主题为“我爱我家”、“信任之旅”的团体活动中,迅速帮助成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团体归属感和安全感。另外,在整个团体过程中,团体领导积极提倡成员之间真诚分享、不评价不评判,使得辅导团体成为成员在大学期间最具吸引力的团体。通过积极关系这一活动,成员在团体分享中总结到:我从未感到像现在这样轻松和愉快,我感觉我们是一个整体,充满力量和温暖。研究中团体凝聚力成为有效的影响力量,安全、接纳的团体氛围可以使每个成员毫无顾忌地谈论平时不能与其他人谈论的话题,相互分享经验,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积极关系,同时,团体的这种高凝聚力又能提高每位成员的自尊。另外,团体还通过直接开展积极自我的团体活动,帮助成员不管从自我内部还是外部镜像看到自身积极而独特的优势,消除过去以偏概全、自我否定的认知模式,促进积极的自我认同。对自我独特性的尊重和认可是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通过积极自我这一活动,高职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学会欣赏和认可独一无二的自我,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自我充满积极期待。这种对自我的积极期待具有皮革马利翁效应,有助于新生充分发挥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3.团体成员的情感宣泄促进人际互动,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情感宣泄是疗效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每次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结束之际,都会有充分的时间允许成员开诚布公地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而这种感受分享,成为增进成员间彼此了解,学习他人经验的重要机会。团体治疗中获益大的成员普遍重视情感表达,并同时还有认知上的改变[5]。因此,团体活动中除了鼓励情感表达外,还设计主题为“走下情绪的电梯”的活动,旨在帮助成员利用理性情绪治疗的原理,识别和调整消极情绪背后的非理性认知,以减少非理性认知带来的消极情绪。另外,针对高职学生适应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冲突问题,团体辅导别设计了主题为“情感决断表达技术”的团体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员掌握决断情感表达技术。成员在团体分享时谈到:原来在人际冲突中,即使不良的情绪,也可以通过恰当直接的表达,以获得同伴的理解和合作。通过积极情绪这一活动,团体成员表现得比过去更豁达,更愿意从多元灵活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情,抛弃过去自我否定或否定他人的偏激想法,情绪变得更加积极健康。而反过来,积极的情绪使得学生在看待新问题上变得更乐观,更开阔。积极情绪的这一作用在高职女生宿舍人际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显著。

4.规划未来和活在当下相结合,激发高职学生的内在活力。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做比较,及时调整和修改[6]。本研究中,团体治疗师通过“生命线、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等主题活动带领成员一起探索生命意义,增强存在意识。另一方面,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感恩存折”等主题活动将抽象的存在意义转化为具体的生活目标和职业规划,并且,在最后一次团体辅导中,团体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思考如何灵活面对当下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确定需要的积极改变与应对策略,以帮助成员将团体中所有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巩固和泛化团体辅导的积极影响。成员在团体分享时谈到:每次团体结束后回到现实生活中,总会想到团体中的一些经验和启发,每天都告诉自己,积极行动与改变胜于任何誓言。经过积极行动这一活动,团体成员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愉快而充实地度过生活的每一天。这种积极乐观的信念,以及目标导向的行为对高职学生克服学业倦怠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Alen Carr.郑雪等(译).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2-13,16,36.

[2] 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程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

[3] William Blair Grould.常晓玲,等(译).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