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摊经济的趋势

地摊经济的趋势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4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摊经济的趋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摊经济的趋势

篇1

煤炭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目前仍处于能源结构优化过程中,煤炭资源仍在能源使用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然而,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煤炭物流也必须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改正,逐渐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做贡献,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低碳经济

1.低碳经济的含义和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产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所谓低碳经济,最本质来说,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并符合排放标准的一种生产模式。实现低碳经济主要通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降低煤炭、石油等旧能源的使用比例,开发新能源,产品生产技术革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式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有利于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优质的空气,有利于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2.煤炭物流介绍

煤炭物流是物流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炭物流贯穿于煤炭开采、配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是将所有环节衔接起来的纽带。从最开始开采出的煤炭资源,直到完成加工面向市场的煤产品,这中间所有的变化都是由煤炭物流来完成的。煤炭至今仍是我国能源消耗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因此煤炭物流十分重要。分析煤炭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是煤炭物流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低碳经济是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

上面对低碳经济和煤炭物流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低碳经济是当前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煤炭物流业是与碳排放量息息相关的行业。煤炭物流的发展依赖于时代经济模式,并受到它的影响限制。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模式是煤炭物流业发展的背景环境。煤炭物流业在当前经济阶段中要想得到持续和发展,必须顺应低碳经济大潮,发现与低碳经济不相符合的现象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来适应新的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一些小的煤炭物流业,这类煤炭物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形式粗放,利润空间集中存在于规模数量方面。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小煤炭物流业如果不进行绿色变革、关注市场信息,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二、煤炭物流运营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1.源头开采形式粗放,污染严重

煤炭物流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源头开采。在这个环节中存在形式粗放、污染严重您的问题。一些煤矿开采厂由于规模限制,资金技术限制,开采形式粗放。一方面体现在选择煤矿资源开采的地址不恰当。以山西这个煤炭资源大省为例,一些小的煤矿开采厂在开采前,没有进行合理的技术勘测,而是对某一煤炭资源模糊地带进行盲目开采,破坏了当地的优质土壤和大片的绿色植被,破坏自然环境,与低碳经济相违背。

另一方面体现在开采设备老旧,开采技术没有随时代更新。在煤炭开采时,陈旧的开采设备和开采技术大范围地破坏土地和山体,间接破坏了庄家和植被,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对开采后的煤炭进行洗选时,就近取水,将废水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当地的水污染。

2.物流配送方式不合理,成本较高

煤炭开采完成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对煤炭进行物流配送,运输到煤炭加工的场所。在这个环节中存在配送方式不合理,导致配送成本高,主要体现在生态成本和货币成本两个方面,与低碳经济不相适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上车辆难免发生颠簸,煤炭碎渣和颗粒容易洒落在道路上、空气中,带来了空气污染,也增加了煤炭的生态成本。还有煤炭配送断断续续,独立性太高,缺乏配送之间的联系,配送整合度差,增加了煤炭配送环节中的货币成本。

3.煤炭物流与信息技术联系不强

现阶段大多数煤炭物流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物流业的局限,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技术管理运用少。只有少部分大型企业使用了物流管理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更多的小公司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的困境,它们没有煤炭信息交流平台,无法在平台上获取整个市场的煤炭物流信息,也无法了解附近的煤炭物流状况。小的煤炭物流公司也没有能力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无法将自身信息推广到消费市场,发展存在很大局限。信息渠道少,增加了煤炭物流的成本,浪费了运输资源,与低碳经济目标相违背。

4.煤炭物流法律制度不完善不严苛

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督促煤炭物流业抓紧改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措施。目前,煤炭物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严苛。一些黑矿场、黑公司仍然存在。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不合法的矿场和公司背地里进行交易行为,不合格的开采、加工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些现象急待煤炭管理部门的整治。另外,制订完善煤炭法律制度,也有利于减少煤炭带来的各种污染。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置,能够对社会上的其他煤炭公司给予警示作用。

三、煤炭物流新的发展趋势――顺应低碳经济大潮

1.运用新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减少煤炭开采带来的污染

首先,煤矿开采厂应当通过技术勘测发现适宜的煤炭开采地址,在不破坏周围适宜种植的土壤和大片绿色植被的前提下进行开采。其次,煤矿开采厂应当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并招聘一批技术人员,运用新的设备和技术开采煤矿。这样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开采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

例如,山西某煤炭开采公司制订绿色开采战略,在开采中的具体环节中运用新技术和设备,降低了煤炭开采的污染。新开发出来的煤炭开采设备在开采工艺上抛弃了过去的粗糙工艺,变得更加细致,在开采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土地和植被的保护。开采完成后,对破坏的地表进行沙土等内容的填充,防止地表下陷。还有在煤炭破碎、筛选、洗选等环节中,运用新的技术工艺,可以减少煤颗粒散落在空气中的量,减少煤炭开采对大气的污染。新技术可以将洗选后形成的脏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然后在适宜的地址进行排放,解决了煤炭开采环节的水污染问题。

2.创新优化物流配送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煤炭物流配送环节过程中,相关企业和公司应当提高创新能力,对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条绿色的物流配送供应链。绿色物流配送供应链与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过程绿色化,降低生态成本。主要体现在使用能源消耗低的汽车进行煤炭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新型汽车应自带洒水装置或除尘装置,达到车过无痕的效果,有利于地面清洁和空气清洁。还有运输汽车应在煤炭包装方面更加密实,采用厚帆布等进行覆盖,并用绳索、链条等将帆布与车身绑结实,防止煤渣散落造成大气污染。

二是配送方式多样化,降低货币成本。加强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之间的联系,提高煤炭作业点的集中程度,争取用更少的物流完成更多的煤炭运送需求,提高运输资源利用率。

3.建立完善煤炭信息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煤炭物流业应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专供煤炭物流业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的物流网络平台。各物流公司也可以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将自己的信息推向市场。这样煤炭物流企业、其他煤炭物流企业、煤炭物流整体市场三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交换的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建立健全煤炭物流法律制度,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人大应尽快完成煤炭物流相关法律的制订,政府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应尽快完成煤炭制度的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使得煤炭物流业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具体法律制度规定了煤炭开采、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严格限制了煤炭环节的具体内容,有效的压制黑矿场和黑煤炭物流公司的非法交易环节,并对它们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煤炭行业需要严格遵循煤炭物流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免于破坏,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顺应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煤炭物流业作为在当今社会仍占重要部分的一个行业,需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煤炭物流业仍存在开采环节污染环境、配送环节效率低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针对每项问题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减少煤炭物流业带来的污染,提高煤炭配送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最终推动煤炭物流业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篇2

1.低碳经济的含义和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产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所谓低碳经济,最本质来说,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并符合排放标准的一种生产模式。实现低碳经济主要通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降低煤炭、石油等旧能源的使用比例,开发新能源,产品生产技术革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式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有利于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优质的空气,有利于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2.煤炭物流介绍

煤炭物流是物流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炭物流贯穿于煤炭开采、配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是将所有环节衔接起来的纽带。从最开始开采出的煤炭资源,直到完成加工面向市场的煤产品,这中间所有的变化都是由煤炭物流来完成的。煤炭至今仍是我国能源消耗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因此煤炭物流十分重要。分析煤炭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是煤炭物流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低碳经济是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

上面对低碳经济和煤炭物流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低碳经济是当前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煤炭物流业是与碳排放量息息相关的行业。煤炭物流的发展依赖于时代经济模式,并受到它的影响限制。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模式是煤炭物流业发展的背景环境。煤炭物流业在当前经济阶段中要想得到持续和发展,必须顺应低碳经济大潮,发现与低碳经济不相符合的现象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来适应新的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一些小的煤炭物流业,这类煤炭物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形式粗放,利润空间集中存在于规模数量方面。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小煤炭物流业如果不进行绿色变革、关注市场信息,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二、煤炭物流运营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1.源头开采形式粗放,污染严重

煤炭物流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源头开采。在这个环节中存在形式粗放、污染严重您的问题。一些煤矿开采厂由于规模限制,资金技术限制,开采形式粗放。一方面体现在选择煤矿资源开采的地址不恰当。以山西这个煤炭资源大省为例,一些小的煤矿开采厂在开采前,没有进行合理的技术勘测,而是对某一煤炭资源模糊地带进行盲目开采,破坏了当地的优质土壤和大片的绿色植被,破坏自然环境,与低碳经济相违背。另一方面体现在开采设备老旧,开采技术没有随时代更新。在煤炭开采时,陈旧的开采设备和开采技术大范围地破坏土地和山体,间接破坏了庄家和植被,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对开采后的煤炭进行洗选时,就近取水,将废水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当地的水污染。

2.物流配送方式不合理,成本较高

煤炭开采完成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对煤炭进行物流配送,运输到煤炭加工的场所。在这个环节中存在配送方式不合理,导致配送成本高,主要体现在生态成本和货币成本两个方面,与低碳经济不相适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上车辆难免发生颠簸,煤炭碎渣和颗粒容易洒落在道路上、空气中,带来了空气污染,也增加了煤炭的生态成本。还有煤炭配送断断续续,独立性太高,缺乏配送之间的联系,配送整合度差,增加了煤炭配送环节中的货币成本。

3.煤炭物流与信息技术联系不强

现阶段大多数煤炭物流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物流业的局限,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技术管理运用少。只有少部分大型企业使用了物流管理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更多的小公司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的困境,它们没有煤炭信息交流平台,无法在平台上获取整个市场的煤炭物流信息,也无法了解附近的煤炭物流状况。小的煤炭物流公司也没有能力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无法将自身信息推广到消费市场,发展存在很大局限。信息渠道少,增加了煤炭物流的成本,浪费了运输资源,与低碳经济目标相违背。

4.煤炭物流法律制度不完善不严苛

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督促煤炭物流业抓紧改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措施。目前,煤炭物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严苛。一些黑矿场、黑公司仍然存在。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不合法的矿场和公司背地里进行交易行为,不合格的开采、加工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些现象急待煤炭管理部门的整治。另外,制订完善煤炭法律制度,也有利于减少煤炭带来的各种污染。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置,能够对社会上的其他煤炭公司给予警示作用。

三、煤炭物流新的发展趋势———顺应低碳经济大潮

1.运用新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减少煤炭开采带来的污染

首先,煤矿开采厂应当通过技术勘测发现适宜的煤炭开采地址,在不破坏周围适宜种植的土壤和大片绿色植被的前提下进行开采。其次,煤矿开采厂应当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并招聘一批技术人员,运用新的设备和技术开采煤矿。这样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开采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例如,山西某煤炭开采公司制订绿色开采战略,在开采中的具体环节中运用新技术和设备,降低了煤炭开采的污染。新开发出来的煤炭开采设备在开采工艺上抛弃了过去的粗糙工艺,变得更加细致,在开采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土地和植被的保护。开采完成后,对破坏的地表进行沙土等内容的填充,防止地表下陷。还有在煤炭破碎、筛选、洗选等环节中,运用新的技术工艺,可以减少煤颗粒散落在空气中的量,减少煤炭开采对大气的污染。新技术可以将洗选后形成的脏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然后在适宜的地址进行排放,解决了煤炭开采环节的水污染问题。

2.创新优化物流配送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煤炭物流配送环节过程中,相关企业和公司应当提高创新能力,对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条绿色的物流配送供应链。绿色物流配送供应链与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过程绿色化,降低生态成本。主要体现在使用能源消耗低的汽车进行煤炭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新型汽车应自带洒水装置或除尘装置,达到车过无痕的效果,有利于地面清洁和空气清洁。还有运输汽车应在煤炭包装方面更加密实,采用厚帆布等进行覆盖,并用绳索、链条等将帆布与车身绑结实,防止煤渣散落造成大气污染。二是配送方式多样化,降低货币成本。加强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之间的联系,提高煤炭作业点的集中程度,争取用更少的物流完成更多的煤炭运送需求,提高运输资源利用率。

3.建立完善煤炭信息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煤炭物流业应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专供煤炭物流业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的物流网络平台。各物流公司也可以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将自己的信息推向市场。这样煤炭物流企业、其他煤炭物流企业、煤炭物流整体市场三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交换的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建立健全煤炭物流法律制度,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人大应尽快完成煤炭物流相关法律的制订,政府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应尽快完成煤炭制度的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使得煤炭物流业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具体法律制度规定了煤炭开采、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严格限制了煤炭环节的具体内容,有效的压制黑矿场和黑煤炭物流公司的非法交易环节,并对它们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煤炭行业需要严格遵循煤炭物流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免于破坏,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篇3

一、前言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基于环境保护、知识经济、资源约束及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背景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也是我国在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必经途径之一,学术界也因此对其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应该说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世界革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低碳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只有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环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一)产业发展方式调整

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调整消费、投资与出口之间的结构;第二,调整三种产业之间的结构;第三,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1.转变需求分配的结构

需求分配结构的调整,主要指投资、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及出口在总需求中比例的调整。消费、出口及投资等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这三个因素的变动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会产生影响。投资的增加会带来区域碳排放的明显增加,发达区域资产投资率低,碳排放相对较低,欠发达区域发展基础设施的现实需要亟需资产的投入,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及发展,从而带来区域碳排放的急剧增长,当区域基础设施能基本满足区域经济未来发展需要时,应逐渐降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另外,在碳排放强度上,居民消费明显高于政府消费,因此,应合理降低居民消费的比例,以降低碳排放水平。

2.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极大地促进了欠发达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例大幅下降,第二产业比例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例上升但涨幅低于第二产业,这表明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的碳排放强度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都要远远高出,因此,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碳排放水平的上升[1]。在三大产业结构中,三个产业的发展都会带来碳排放量的上升,但第三产业的单位产出的增加量普遍小于第二产业[2]。只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第三产业的比例超过第二产业并成为区域经济中的主导产业时,区域碳排放的强度才会有效降低[3]。因此,应不断地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最终达到以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体系才能能适应低碳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进出口结构调整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的交易必然会引起依附于商品的碳排放的转移。商品的生产、消费及碳排放的区域分离,也会对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国际产业的分工,发达区域主要集中于提供知识、技术及服务密集型产品,而欠发达区域主要集中于生产并提供资源及能源密集型的高碳型产品,从而使得发达区域高碳型产品的进口多于出口,而欠发达区域高碳型产品的出口多于进口,依附于进出口商品中的碳排放对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欠发达区域高碳型商品的出口支撑了发达区域对资源及能源密集型商品的消费需求[4][5]。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应以优化进出口结构为核心,从而降低依附于出口商品中的碳排放水平。

(三)能源结构调整

发展区域低碳能源供应,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在区域能源供应中,提高能源开发、生产、输送、及利用过程中的使用效率,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中能源使用过程的碳排放;二是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构建清洁能源产业体系,多元化区域能源结构,并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使得区域经济逐步向低碳化甚至无碳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积极研发和应用一批新型低碳材料及核心低碳技术。

(四)调整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要素

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和人力资本等这四种传统要素中,以资源及资本的投入为主体,而劳动和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的产出贡献比例比较低,传统区域经济增长是以资源及能源投入为基础的。在过去几十年发展历程中,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以土地等自然资源的超额利用、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大规模投入及政府大规模投资来拉动的。这不仅造成了经济内部结构的失衡,而且给资源、能源及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应不断增加劳动和人力资本要素投入的比例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使其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增长驱动要素的调整和转变。

三、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框架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发展框架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国际行动。包括国际低碳发展谈判与决策机制、国际低碳技术发展体系及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等三个方面。

第二个层面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需求分配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进出口结构调整及能源结构调整等;(二)区域经济发展驱动要素的调整,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

第三个层面是区域间系统优化。低碳城市的规划主要关心区域公正,主要体现为在公共空间、公共住房、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及相关政策机制等方面综合考虑社会不同阶层的差异化需求。区域空间的发展主要由紧凑型城市空间的规划来决定;区域公共住房体系主要取决于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及低碳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区域公共交通建设,主要坚持以轨道和公共交通为主,倡导以步行及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体统,并提高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比例。另外,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利用高新技术降低碳排放,极力降低交通工具引起的碳排放。

第四个层面是区域治理模式的创新。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规范低碳城市的建设行为,引导低碳城市的建设方向,并指导低碳城市的建设进程。构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机制、生态环境型的区域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及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利益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区域低碳的积极性。

四、结论

伴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不再是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而是以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目标协调综合发展为导向。与之相适应的,区域间影响社会经济关系的要素也由过去的区域劳动力资源、资金及能源等经济要素转变为区域成果共享与公平等民生民权要素及碳排放权等生态环境要素;区域之间的关系也从过去的基于产业价值链分工协作的垂直型关系转变为基于创新协作的横向型关系。因而,传统的对区域共用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及对区域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发展模式将逐步被淘汰,合理的区域间生态补偿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张友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4):120-132.

[2]刘再起,陈春.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闭[J].国外社会科学,2010(3):21-27.

篇4

进入21世纪后,人们普遍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而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脉络中,对工业园进行合理“绿色”的规划,成为重要一环。

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的特点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它的主要目标是应对当前的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低碳经济的突出特点是经济性、目标性、技术性。其中,技术性是低碳经济的主要实现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建立自然和谐的社会、能够加快实现生态环境、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工业园的“绿色”规划

“绿色”规划中的“绿色”,主要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事物。近几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气候逐渐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赤潮等自然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洪涝、干旱灾害频发,海啸地震不断,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缺乏、土地流失严重。所有这间接或者直接影响可持续生存的环境状况,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更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生态问题,这些波及到了工业中,工业园的“绿色”就应运而生。

工业园的“绿色”规划所秉承的主要思想就是生态、绿色。它主要是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环境保护为根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设备,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进行的工业园规划。对工业园进行“绿色”规划,可以在不过度损害子孙后代资源能源的情况下,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 中国工业园区的问题

3.1 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缺乏长远的考虑

中国很多工业园区,在开发之初,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论证和规划,更没有考虑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园区内产业结构相当不合理,产业链不完整,以劳动密集型的低层次产业占据着主要地位,有的园区内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等功能分布混乱。这些问题导致工业园区内土地浪费严重、竞争力极差、园内治安较差,员工生活质量不高。

3.2 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中国现在的管理架构主要分为两种,即政企合一模式和政企分离模式。政企合一的模式在园区管理后期往往会限制工业园的发展。而政企分离的模式在园区管理前期往往会造成企业效率低、进度慢等问题。在一些工业园区中,甚至出现了管理的重叠,给企业和住户带来不便。

3.3 工业园区内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中国很多工业园区中,因为第一二产业比例较大,而第三产业和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布较少,而导致了众多环境问题。这些污染主要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能耗、低技术的工业中。有时在公路上能够清晰地看到高架炉排放出来的滚滚浓烟。水污染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部分工业排放的废水,这些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加工,就被放入工业园的渠道中,造成严重污染。另一个是住宅区的水污染,这些都是由于下水道的设计和管理不合理等造成的,严重的甚至影响了整个自来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噪音污染主要是指工业噪音,有的企业为了赶进度,昼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生产,机器和马达发出的巨大声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听力。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还有很多,这也是国家为什么提倡绿色工业园的原因。

当然,当前中国工业园区中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可是足以说明中国工业园区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对工业园进行“绿色”规划已经刻不容缓。

4 低碳工业园区的“绿色”规划

4.1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模式,它将资源生产的整个过程融为一体,利用物质新陈代谢和再生的原理,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是能源的低消耗、低排放、循环利用等。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开采能源。循环利用能源,使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不同于传统的“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工业园因为采用传统的经济模式,造成众多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传统工业园向低碳经济园的转型就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工业园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关闭一些能耗大、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大的企业,采用新技术帮助园内其他企业完成转型。同时,园区的管理者要对高新科技企业以及新能源企业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低碳企业入驻。其次,治理污染,限制排污量,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最后还要招聘专业的管理人才,完善园区各方面的管理。

传统工业园向低碳工业园的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是有利于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工业园相比,低碳工业园首先要在规划中实现低碳。

中国的低碳工业园在进行规划时,循环经济模式就是首选。工业园区的规划者要将目光锁定在一些低碳环保产业中,在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号召,严格控制各种污染、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对于超标严重的企业进行惩罚,并帮助其治理。与此同时,要注重新能源的生产、新型装备的制造、新型材料的开发等等,利用各种高端技术,减少园区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园区的环境,使人与企业、生态和谐相处。

4.2 合理规划园区的各种系统

一般工业园区的系统主要有:道路系统、物流系统、照明系统、地下水道系统、供热系统等等。

交通道路系统一般有辐射状、网状等等,每一个工业园所在位置的地势、植被、地质等情况都有所不同,工业园的交通道路系统也不尽相同。低碳工业园区在规划时,要依据地势规划,这样能够保证积水的及时流出,同时也可以节省道路修建的成本。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还要探测好地址,尽量不在地质疏松的地区修建道路。除此之外,在规划道路时,应该注意园区道路与园外道路交通的连接性,这样能够方便工业园内的人们外出。

工业区是各种大型货物的集散地,低碳工业区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时,不应该规划在园中心或者人口较多的地方,一般都规划在园区,或者距离高速路口、货运站较近的地方,这样既能够保证园区交通通畅,也方便货物的运出或运进。

照明系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照明系统,比如老式的路灯,最低耗电量每小时大约0.15度。由于工业园区的电力本身就有限,这样的耗电量使得园区电力更加紧张。所以低碳工业园区要尽量选择LED节能灯或者光能灯、风能灯,这样可以使整个园区的耗电量能够降低3倍,既能够节省园区的电力,又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

地下水道系统在整个园区规划中有尤为重要,很多工业园区由于地下水道设计的不合理,使得整个园区内散发各种难闻的气味,有的甚至是卫生间的味道,整个园区内环境质量相当差。所以在进行地下水道的规划时,一定要准确测量、精确计算、安全施工,保证园区的地下水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园区供热系统多数采取集中供暖的形式,存在着管网的热损耗,对资源是一种浪费。而且传统的集中供热采暖方式,受到供热时间的限制,不能随着环境的温度变化来调整供热时间,不但给用户造成了不便,而且对能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要大力引进先进设备,推广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应用到园区的集中供暖领域,从而使得远程调控更为方便,温度调节更加精准,对于节能减排起到重要的作用。

4.3 处理好废物、废气的终点环节

在工业园区的能源经过多重利用之后,最终会排放出二氧化碳和废物,这些便是低碳中的“碳”成分。在低碳工业园区的规划过程中,处理好这些“碳”是整个工业园的真正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一般情况下,工业园都会选择用树林来处理这些碳。在选择树林位置时,规划者要仔细测量、观察所在地的地域、气候、风向等自然因素,保证树林的位置正好能够吸收大多数的碳化物。在选择所要种植的树种时,要结合好更多的自然因素,同时要注意与周围的植被和生态系统相适应,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选用不需大量浇灌且容易存活的树木,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在处理废物时,规划者要制定严格详细的划分标准,对于不会产生污染的废物进行掩埋,并在掩埋区域内消毒。对会有污染的废物一般会采用火化方法,然而这种方法要慎用。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能够使整个工业园的碳排放量达到最低。

4.4 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低碳”

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传统的工业园由于成本资金的限制,基础设施的选用和建设多高碳。这些基础设施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低碳工业园区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该选用碳含量较低的新材料或者高科技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技术要求水平高,质量也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保证使用年限,也安全健康。

4.5 积极鼓励倡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

在当下能源紧张的局面下,节能减排任务重而紧迫。工业园区的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加入节能减排的行列,担当起社会责任。

首先,园区企业要积极采取引进先进技术,例如企业的工业用水采用净水设备后,可以直接浇灌草坪、树木,不但降低了污染,而且节约了水资源.。

其次,低碳工业园区的企业要及时对企业内部的设备进行修理完善,保证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同时,淘汰陈旧的设备,积极更新换代,这样才能够避免因设备问题而导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最后,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方面的规章制度,还要制定相关的惩罚和奖励措施,保证企业内部做到节能减排最大化。

除此之外,园区规划者应该充分考虑人的主动性。对于园内的工作人员和居住人员进行引导,或者采用一些手段,比如超市不得准备塑料袋,促使人们用布袋或者可以循环利用的盛物袋买东西;也可以减少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茶杯的使用,节省资源。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过低碳的生活,也能够促进工业园的“绿色”进程。

在低碳经济时代,对工业园进行“绿色”规划,既能够保证整个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够使我国早日实现节能减排的指标,从而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和谐正常运行。

篇5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在我国,房地产在经济结构中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它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人们进行投资的热门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结构在不断面临调整,为了顺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对于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当前房地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持续升温状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

(一)供需结构存在着矛盾

主要在于高价位的住房与中低价位的住房比例不协调。中低价位的住房数量不足,而高价位的住房又常常大量空置。

(二)一些地区住房价格上涨过快

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的市场在不断发展,房价也在持续升高,现在房价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事情[1]。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房价上涨过快,平均涨幅达到了15%,局部地区甚至达到了20%,同人们的购买力严重不协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同一些地区的炒房现象较严重有关。房屋本来是人们用来作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但一些人却把房产当做“摇钱树”,采取炒房的方式来创收,导致了住房价格的不断膨胀,给人民大众的利益带来了严重损害。

(三)房地产金融风险性较大

根据房地产的市场行业规则和国际经验,一旦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房地产价格下跌,那么开发商必然首先吃亏。由于我国多数开发商的自有资金较少,银行贷款,或消费者和建筑商的钱的比重较大,因此风险很容易被转嫁到房地产开发商的头上。

(四)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增长过快

目前,由于我国在土地交易方面普遍存在着的多头供应、无序供应等弊端,导致不少地区存在着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增长过快的问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土地购买方面一直在快速膨胀,比同期房地产开发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

(五)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一直是为进行房地产市场调控而服务的。然而建设速度却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首先,资金短缺或资金落实的不够到位;其次,地方政府缺乏对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热情,导致很多原本规划的制度设计未能落实。

二、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由于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房地产业自身也是一种阻碍[2]。对此,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调整供需结构

在修建房屋方面,要紧密结合多数人群的需求,适当地增加中小户型的比例,减少大户型的比例。确保广大民众都能住上物美价廉的房屋。

(二)遏制炒房行为

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遏制炒房行为。最大程度地对房价进行调控。比如最近以碇醒胪瞥龅穆ナ邢薰毫睿就是遏制炒房行为的良好手段之一。

(三)建立科学、系统和完整的房地产统计、预警与评价体系

1.建立对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指标体系

我们要有意识地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建立起统计指标体系,来对房地产经济统计数据有形有效预测,为政府的调控行为提供有效的依据

2.建立起有效的房地产经济预警机制

我们首先要对房地产经济的风险性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对于房地产业运作中的风险及时做到预警,这样才能做好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工作。

3.建立宏观调控目标和综合评价机制

现阶段,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着手实施,一些过剩的产能正逐渐得到释放。为了让房地产经济同供给侧改革更好地适应,让房地产经济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经济转型,我们应当建立起宏观调控目标和综合评价机制,让房地产业的过剩产能得到释放,进一步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对土地适当进行限购

为了有效遏制土地购置增长过快的现状,使土地购置处于理性的水平,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机制,对土地进行适当的限购。

(五)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这其中的要点在于:政府要加强对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视,确保充足的资金补给,确保资金落实到位。此外,还要加强对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制度设计上多下工夫,确保人们不仅买得起房子,还能住的安心。

三、结语

房地产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还总要产业之一。它一方面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同社会现状和经济转型需求不相协调的地方。对此,我们应当对房地产经济进行适当调控,并加强对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使房地产经济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篇6

大规模的迅速城市化导致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平衡状态,导致严重的区域发展两极分化。探寻城镇群体发展的整合与优化,使得城市与乡村实现有机结合,分析区域容量的限度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体现出从城镇群体角度研究区域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拓宽城镇体系的研究领域。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城镇体系发展与实践,开辟了新的领域,将城镇体系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研究提出的持续性要求。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中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城镇体系研究在方法论上建立一个等级规模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尽量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等的差距。

一、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缺乏特色。城镇的规划没有从整体上突出自己的特色,缺乏相互发展规划。缺乏特色风貌和文化内涵其次,很多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单一,规模大小差异不大,缺乏个性特色,城镇之间合作关系少,竞争关系多。

2城镇规划体制不配套。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农民的消费不足.利用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进而刺激经济增长,政府的调控能力不强,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重建体制不适应实际发展的需求,缺乏协调发展的机制,城镇建设发展和规划脱节,规模普遍较小,制约了经济困难地区城镇的健康发展。

3 工作随意化.对管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着力不够,镇村规划衔接不紧密,执行不严肃,有些管理者为了追求政绩,甚至搞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性,连续性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造成小城镇大量空间资源闲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利用率低,蔓延式的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缺乏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能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没有完整的上下水工程,环境设施限制小城镇的发展,而且带来了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4.缺乏整体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的定位不准确,布局不合理,认为发展城镇就是修公路,,忽视了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没有重点的产业和功能上的分工协作失调,形成过度竞争和资源 浪费.没有凭借各自的优势形成特色产业,真正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协调路子.

二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规划策略

1推进经济、社会及资源效益的统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规划战略要建立在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之上的。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明确城镇体系规划的规定,充分考虑不同的发展条件,制定规划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对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冲击。

2、深化对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的认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比较落后,但是社会发展较大潜力,经济增长中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城市化程度和水平偏低。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和重要途径。从区域规划对未来时空范围内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在分析区域问题策略的基础上,根据方案采取行动实现规划目标。通过规划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发展背景的分析,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综述现状,掌握体系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意见。

3以空间管制为规划调控的主要手段.。建立一个职能明确,结掏合理的管理体制.要适当扩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管理范围.强化带动作用.要因地制宜,着重强化财政,等公共管理功能,弱化各经济职能部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规划的制约手段.要切实转变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城镇规划体系规划要确立调控手段.对各种投资建设行为定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划定独立发展地域、禁止发展地域等不同的空间类型,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规划层次的规划,促进建设战略性的研究,对经济落后的城镇规划进行结构调整,制定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总结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使用制度,探索解决城镇化规划资金“瓶颈”的问题。

4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没有小城镇就发展不起来,要围绕服务于农业和农村,促进生产力提高积设调整经济结掏,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向小城镇集中,实现经济建设与城镇建设的相互促进,应通过财政投资风险基金等手段,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建设。增加投资和补助的方法,促进欠发达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水电建设等,逐步把现行扶持欠发达地区有效措施公开性。

参考文献“

篇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要实现低碳经济在区域中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导,加强相应立法工作;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固碳、减碳能力,加快区域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中部地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腹地的属性和以高能耗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之一。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强度较高的地区应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关注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三)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各区域应立足自身情况,积极引进各种关键低碳技术,如大力创新用煤工艺、采用洁净煤技术,具体包括加大清洁开采及原煤入洗比重,减少原煤输出和直接燃烧;加快煤炭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如煤基多联产、先进燃烧、低碳产品合成等技术,降低煤炭消费强度,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大煤炭及煤基产品消费环节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治理技术的研发,如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储存,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清洁化利用;加快发展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等技术。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

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篇8

思想观念相对滞后是影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入手。

(一)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理念

经济欠发达县发展经济不能照搬发达地区的模式,而是应该具有理论创新能力,积极谋划,加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自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要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有深刻认识,破除依赖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自然资源,更依托科技、政策、人才、资本、管理、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先进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坚持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并重,不能走以往粗放型发展道路,而要注重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共赢,在超常规发展中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追赶。

(二)坚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理念

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讲,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抓住第三产业的发展机遇虽然无可厚非,但第三产业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工业化的支撑。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规划好工业布局,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发展现代工业,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

(三)坚定不移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念

非公有制企业是极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欠发达地区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消除轻视和歧视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从政策、技术、资金上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建立平台,提高非公经济的整体素质,建立完善面向中小型企业的投融资体制,鼓励并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非公经济集中,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

(四)坚持外向发展、参与竞争的理念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跳出县域经济就是县内经济的思维定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扩大开放,努力提高外向度水平。要树立大开放、大市场、大资源、大发展的意识,重视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开发,主动承接周边地区大中城市的辐射,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培育在全国具有影响的专业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影响的产品集散地,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这就要求把农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出发,最现实的选择就是走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道路。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实施农业进园工程

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应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根据县域要素禀赋结构,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展农、林、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和增值加工,建成比较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实现农业与工业的连接与融合。

(二)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主导产业

把提高农业经济的质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发展现代化农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点和着力点。

(三)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推行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处理、协调好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使农业在实现产业化的进程中,逐步改善与其他部门的内在联系,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领域。

(四)积极培育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可以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成立自己的协会,积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中介服务组织的协调作用,通过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形式,使分散的农民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起来面对市场,在共同发展中壮大实力,逐步形成农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三元并联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三、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人才的竞争。欠发达地区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人才的支持。应建立人才培养、储备、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留住高科技人才,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积极发展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劳动质量,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一)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度

经济欠发达县农业劳动力中文化水平偏低,不仅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同时,还应当特别注意唤起广大农民对教育投入的重视,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二)改革教育方式,培养实用人才

首先,深化教育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及优势,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参加农村经济建设打下基础。其次,适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来让劳动者适应市场经济。最后,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一方面学校能加强实践性教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市场指导;另一方面企业能利用学校雄厚的人才、技术和专业优势为企业进行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为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和人才支持。

(三)建立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机制,立足岗位要求,开展大规模的劳动力培训

大力发展和建立健全包括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和中高级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在内的教育培训体系,合理确定培训目标和基本原则,科学设计培训内容,整体提高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和综合素质,采取切合当地实际和岗位要求的培训形式,增强劳动力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能力,实现劳动力向技能型、管理型转变。

篇9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注重研究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在“十一五”以后,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真正去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很长一段时间里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江西、安徽、湖北、河南、湖南这六省)的很多经济发展指标与东、西部地区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进程迟缓;对外开放程度不足;非公有制体制改革依旧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来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应当及时的转变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与发展路径。

一、从依靠生产要素投入转变为依靠全要素生产力投入

通过我国众多经济学家对中部六大省份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表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产要素)三个方面对中部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要高出许多(见表)。

表 1979年-2004年中部六省的各大生产要素的贡献率(%)

从此表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出,中部经济增长走的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实现的,这就是所谓的粗放型增长道路。然而在这种方式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经济结构不合理、制度创新迟缓等问题都会严重制约中部地区生产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农民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加快制度创新的速度与步伐。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一个共性:经济体制的不同势必会导致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同,而运行机制的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增长方式与经济效率。通过多年的研究结合我国中部地区这些年来的发展状况,我们应当加快制度变迁的步伐,包括市场制度的变迁、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创新经营管理方式等,大量的事实已经得到证明,这些因素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长期的增长,同时还影响经济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2)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因为现阶段的各大产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产业劳动生产率进行重新分化与组合来强化专业化作业与分工,事实证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总合生产力的增长速度,从而很好地拉动经济增长;(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生存与发展,势必有很大一部分都会向城镇与非农产业进行转移。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超过两亿,而其中有大约1亿人就在中部地区。鉴于这种情况,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可以增大农村劳动力人均资源,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且还可以有效补充城镇劳动力。

二、从依靠物质资本向依靠人力资本转变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众多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物质资本本身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征,因此投入物质资本过多很容易引起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人力资本则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征。事实证明,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对节约自然资源与持续利用大大有利。然而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中部地区是通过投入大量的物质资本来实现的,通过这种方式所得到的经济效益是极其低下的。随着自然资源被大肆开采,仍旧采取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还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重大的伤害,长此以往下去的话势必会导致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一句空话了。然而人力资本的弹性系数是比较大的,而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充分表明与物质资本相比它的投资效益更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物质资本一点都不重要,而是在积累物质资本的时候要注重投资结构和质量的统一,从而可以促使投资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状况来说,中部地区正处于从初级阶段全面进入中级阶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来推动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这种投资不能盲目进行,而是要兼顾质量和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通过扩大开放力度来吸引大量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积累物质资本,从而有效推动工业化进程。但是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是无法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必须要加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特性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才能持续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中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必须在增大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应想方设法加强发展教育的力度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充分发挥出物质资本的投入效应。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部地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这种方式的劳动力效益极其低下。鉴于此,我们必须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路径,适时的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来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这样既发展了经济,也保护了环境,从而可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篇10

一、前言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1]。当前国际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是“脱钩”指标评价及关注如何提高生态效率的对策与途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分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的国家差别发现在OECD国家的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2]。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的内涵方面。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付允,2008) 【3】。第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方面。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方面。第四,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战略对策。我们应“对外要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进行国际谈判,“对内”,则要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发展低碳经济(郭万达,2009) 【4】。

二、济南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发展低碳经济已列入济南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进程中。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应在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

(一)济南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1.我市低碳经济战略规划研究

“09年末,我市经信委就与山东省科学院进行沟通衔接,争取利用英国政府“全球战略规划项目基金(SPF)”对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支持,推动济南市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研究。2010年1月12日,济南市举行了此项目启动仪式。【5】。

2.我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的具体体现

经过几年努力,我市低碳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新能源开发已经初具规模。许多耳熟能详的企业,如力诺瑞特太阳能,已深入人们生活之中,并成为龙头企业。我市还掌握并开发了许多国际领先的新技术,例如高温金属镀膜管、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增色不少,进一步优化了能源结构,完善能源体系。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济南市在节能减排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上也下足了功夫。以下是相关资料和数据:

三、济南大学经济学院低碳环保生活节

提高大众的认识水平,是转向低碳经济的必经之路。为响应低碳号召,我校学生策划了济南大学低碳环保生活节活动,活动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进行,旨在提醒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为低碳贡献自己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鹭鸣苑社区发放环保购物袋的活动中,居民对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显得极为关注。

公众对于低碳环保活动的支持程度超出预期。这说明,低碳理念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公众,他们愿意为济南市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四、 济南市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低碳经济不仅会为我市带来新的商机,还能促进我市整体经济水平的高速和谐发展。然而,山东省经济发展主要靠重化工业,是个高碳大省。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使我市低碳经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快建设清洁能源体系,推进低碳产业的形成。

济南有着丰富的阳光资源,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实现以新能源为支撑的企业逐步替代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

(二)加强生态建设,增加森林绿地面积

若想还济南一个碧水蓝天,就必须要加强生态建设,增强城市内部的绿化带建设,使城市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

(三)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政府应当通过媒体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使济南市的低碳经济在公民意识这一方面走在其他城市的前面。

(四)建立健全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政府应规定高耗能企业制定绿色能源制定强制配额制度,并投入资金帮助企业自主研发新能源。

五、结论

总之,济南市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显示出市政府积极地投身入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列中去的决心。与此同时,济南市政府应充分认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成就与不足之处,建立起真正适合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逐步实现高碳到低碳的跨越,最终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 London:TSO,2003.

[2] 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 Report, OECDSG/SD,2002.

[3] 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12)03-0065-07

绪言

自20世纪下半叶诞生以来,高速铁路以其高效率、大运量、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等优点受到各国普遍重视,得以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低碳交通和绿色经济的必然选择。依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拟建设“四横四纵”高速铁路骨架网,以及覆盖十多个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的城际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6万km以上。伴随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兴起,高速铁路站点枢纽(以下简称“高铁枢纽”)地区受到高铁沿线各城市的极大重视。而高铁枢纽地区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已被证明具有推动城市发展的“触媒”和“催化”作用,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跨越式发展等重任成为各城市对高铁枢纽的一致期待。

但并非所有高铁枢纽的建设都能成为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正如法国TGV铁路东南沿线虽有Le Creusot、Macon和里昂三个新建站点,但只有里昂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其中,高铁枢纽所在城市是否具有区域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但能否对高铁枢纽地区进行科学定位和功能开发,并合理协调“区”与“城”的发展,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以下将结合当前国内外高铁枢纽地区的特征研究和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以整合策略实现高铁枢纽地区与所在城市的一体化、协调发展,并以京沪高铁沿线的南京南站地区规划为例,探讨这一理念在高铁枢纽地区规划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高铁枢纽地区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随着交通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只有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的联动协调,才能保障人流、物流、信息流,经济流的高效运转。作为国家大型基础设施的高铁枢纽是国家或区域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已不再是单一的铁路站点和对外交通聚散地,而与港口、航空、城市地铁、轻轨、道路公交、公路客运、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中的若干类型组成交通集结区域,即现代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复合极大提高了枢纽地区的可达性,交通系统和可达性的改善又使得土地开发利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并吸引各种城市功能在此聚集,直接推动城市空间发展:同时,城市空间发展又引起交通需求、路网结构、出行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如图1所示,“高铁站点――枢纽地区――城市”等不同空间层次的互馈作用成为影响高铁枢纽地区发展的重要机制,而“交通――土地利用”的相互作用机制则是这一互馈过程的动力。与其它区域区(Regional FunctionalArea),如高科技园区、港口、航空城等一样,高铁枢纽地区成为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潜在增长极。正是基于对枢纽地区所具有的交通节点价值和场所功能价值的认识,不少研究者提出应将枢纽地区与城市发展综合考虑,充分发挥高铁综合枢纽的“发展引擎”作用,并寻求枢纽地区节点价值和功能价值的平衡。

具体到枢纽地区的空间发展特征,国内外相关研究普遍应用”圈层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Schutz、Pol先后于1998、2002年对此进行了研究,依据可达性、功能类型、建筑密度等因素的不同将高铁枢纽地区划分为第一发展圈层(Primarydevelopment zone)、第二发展圈层(Secondary development zone)和第三发展圈层(Third development zone),形成了三圈层的空间模型。国内研究人员也指出枢纽地区具有的圈层式空间结构特征,并就不同圈层的规模与范围、关联功能、用地类型进行分析,进而论述了不同圈层的规划建设重点。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开始融合,街道、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从城市延伸到建筑空间中,而高铁客站建筑立体化、集约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也使得多种城市空间在站场及相邻建筑中复合叠加;此外,邻近的建筑还因为物理的或功能的联系带来更大的聚集效益。从功能来看,高铁枢纽以高铁客运为核心,将道路公交、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和各种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景观空间衔接在一起,互为补充、相互服务,形成独立的功能体系,并成为城市功能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交通综合体的高铁枢纽可视为城市综合体。

高铁枢纽地区规划的整合策略

正是基于对高铁枢纽地区这种空间多层次复合、影响因素多类型交织、枢纽功能多元混合发展特征,以及其对城市和区域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划和建设必须以整体论的价值观,应用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有效整合不同空间层次的交通和功能,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并推动所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称之为整合策略。

1 TOD开发建设模式

充分利用高铁枢纽地区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带来的交通便利,根据TOD的规划理念,在公交站点的近距离范围内以较高密度开发。设置合适的多元功能,使各种空间和谐、有序、可持续的较高密度结合开发,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配合安全的步行环境,宜人的公共空间,形成步行空间和轨道交通的良好结合。

2 多元功能的综合组织

从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出发合理定位枢纽地区,以多元化的功能组织融入城市和地区发展,提升城市能级,成为区域中集聚活力的核心。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引导多元城市功能的发生,使区域内平衡发展,并与城市整体结构相互协调。通过配置综合性的服务功能、商务、商业和居住功能,使枢纽地区发展成为都市副中心,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和经济活力。

3 混合集约用地与弹性开发

不同性质的用地交错分布,互为补充,降低对交通工具的需求。结合站点周边的较高密度开发,加强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针对商务功能和商业功能活动的时段特征,通过土地混合使用保持人群活动的延时性,注入活力,提升枢纽地区非办公时段的人气。强调土地的弹性使用,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用。

4 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

通过枢纽地区交通网络的构建,使得不同类型的交通流在“高铁枢纽――枢纽地区――城市”这三个空间层次高效衔接。目的在于服务枢纽地区节点价值与功能价值的实现,即通过清晰合理的道路系统。明确的方向感、适当的路网密度,无缝便捷的换乘,使交通网络既能有效地服务枢纽地区的交通,又能支撑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提供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环境。

5 门户景观与形态塑造

由于其对城市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高铁枢纽地区多发展成为城市的中心或副中心,承担着城市门户的职能。枢纽地区的景观与环境品质一方面关系到城市形象,是城市对外交流与展示的窗口;另一方面则可塑造宜人、优美的城市空间,促进城市功能的发展。因此,应强化空间形态和景观的建设,构筑充满活力、展示地方文脉和社会进步的综合功能区。

南京南站地区规划背景

1 南京南站建设背景及相关指标

南京南站是京沪高铁的5大始发站之一,汇集了京沪高速铁路、宁杭铁路、沪汉蓉城际铁路、宁安城际铁路4条国家、区域铁路干线,形成3场28条客运线组成的铁路枢纽。南京南站车站总建筑面积367~265m2,远期最高聚集人数达8000人,还将集中城市轨道交通(3条地铁线和1条轻轨线)、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停靠站等多种交通设施,并统筹布局各项城市配套功能,形成综合性的交通枢纽。为完善枢纽地区功能,优化交通组织,塑造城市形象,对南京南站及周边地区6km2的城市区域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并将其置于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功能、交通、景观等各方面的整合协调。

2 南京南站枢纽地区区位分析

从宏观区域背景来看,京沪高铁将促使南京处于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城市群二者的强辐射之中,具有良好战略地位。作为京沪高铁的5大始发站之一,高速铁路的便捷性将为南站枢纽地区带来高端商务、旅游人群,有利于片区商务、商贸、旅游业的发展(图2左)。在长三角区域层面,南京南站的建设为长三角经济重心从沿海向内地的转移进一步创造了条件,并使南京成为承接转移的重要节点;极大促进了“沪宁”、“宁杭”的双边互动,对沪宁杭“1h都市圈”构建和沪宁杭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2中)。而宁安城际线和高速长途客运网的设置有助于提升南京都市圈内部交通体系,强化南京都市圈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服务中心的地位(图2右)。

《南京市总体规划(1991-2010)》提出总体规划中确定南京“轴向发展、组团布局、多中心、开敞式空间发展战略”,通过东山、仙林和浦口三个新市区的建设培育次区域中心,城市职能向新市区扩散,形成“主城――新市区――新城”的城镇结构。高铁枢纽地区具有发展成为城市新中心的潜力,将促使南京市由原来的单中心空间格局向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发展,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形态。南站枢纽地区位于南京城市发展主要轴线上,且处于主城区与东山新市区联系的空间节点,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枢纽地区不仅应做好交通枢纽职能,更应该成为承接主城功能外溢,促进城市职能重构的良好节点(图3)。

南站枢纽地区与北侧雨花台景区、西南侧牛首祖堂风景区山体绵延相连,南部比邻秦淮新河,可形成良好的景观设计要素;周边交通条件较好,可开发用地充足,仅在东部和南部形成一定量的建成区域,西部及北部则处于尚待开发状态(图4),表1为对南站枢纽地区开发的SWOT分析。

整合策略在南京南站地区规划中的应用实践

1 功能整合:区域视野下的南站地区的发展定位

依据前述对高铁枢纽地区特征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现代高铁枢纽在满足各种交通方式的转换、实现交通功能的无缝衔接等功能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枢纽地区的引擎作用,带动城市发展。南站地区的规划应把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南京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以国家大型基础设施――铁路枢纽站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通过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实现由交通枢纽向枢纽型商业商务核心区的转化;远期则在交通枢纽的主导、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发展空间的充份利用、与周边功能的共生、秦淮河旅游带的发展等基础上充分发展潜能,建设以枢纽功能为主导的城市副中心。

基于以上近期和远期定位,提出了南站地区的四大功能,包括居住功能、商业商贸功能、现代商务功能、及城市旅游功能,并进一步对以上功能提出功能细化和产业建议。表2为对南站地区商业商贸功能的功能细化及产业建议。

2 空间整合:南站地区城市空间的延续与发展

为充分体现南站地区在重构南京市空间结构中的作用,规划力求整合南京市南北发展带、高铁枢纽节点,构建该区域“一带、双核、六板块、圈层式”的空间结构(图5、图6),并整合南站枢纽区域内地上、地下空间。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形成地面与地下空间的一体化空间布局。

“一带”即整合南京城市南延发展带,北起绕城高速、南至秦淮新河,贯穿南站区域南北,充分呼应城市空间结构,融入整个城市自玄武湖、雨花台到东山新市区核心区的南延空间序列中,并通过景观与环境设计构建地区南北景观轴线。“双核”是以整合南站所形成的交通枢纽主核心区及商务商业次核心区,形成地区的双核中心区。“六板块”是指在功能定位和产业建议的基础上提出的功能整合

商务商业板块、商业商贸板块、商住混合板块、居住板块、滨水休闲板块、教育科研板块。构建以南站及地铁站为中心的TOD开发模式,逐层布置,形成圈层布局,即“圈层式”的开发模式。

其中,交通枢纽功能以站点枢纽为核心,采用TOD发展模式;商务商业功能是与交通枢纽关系最为密切的板块,布局于交通便捷的枢纽周边,结合现状用地布局将居住功能布局于片区周边及秦淮新河沿岸地带:商住混合功能布局于枢纽及商务商业功能区对居住区影响的缓冲带,位于二者之间:沿片区南北景观轴和秦淮新河景观廊道布局文化休闲功能,与秦淮新河旅游带对接。

整体考虑停车设施、区域联通、地上地下一体化、人防设施等因素,地下空间的开发以结合TOD模式沿地铁站点开发、结合南北公共景观廊道建设沿轴线下方开发和联系枢纽周边地下空间开发三种模式为主(图7)。将行人通道、商业设施、文化休闲设施、信息展示中心、轨道交通设施、地下停车设施、交通换乘设施、人防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广场、半地下广场设施等设置于地下空间,集约化使用空间资源,并可显著提升城市景观(图8)。

3 交通整合:南站地区一体化交通网络构建

以高铁枢纽、公路枢纽以及公交枢纽整合形成的南京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对地区发展以及地区交通产生巨大影响,必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整合南站和南站地区的交通规划和设计,解决背景交通、南站交通以及地区开发交通之间的矛盾。

南站及南站地区在城市空间区位和发展定位,决定了南站交通的主导流向是南北方向,交通预测表明向北为主导方向,因此通过绕城公路以及跨过绕城公路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疏解南站产生的交通是唯一和必然的选择(图9)。南站地区的城市副中心定位决定了平衡南站交通和南站周边地块开发交通的重要性。规划以充分满足未来南站交通为主导目标,以有效满足和管理地区开发交通和过境交通为工作目标,提出以轨道交通为主导,以公交专用道和常规公交网络为重要支撑的地区交通发展战略(图10)。

依据南站枢纽的客流特征和交通组织要求,枢纽综合体的交通设计,将长途

车、公交车,以及社会大巴和出租车、社会小汽车分车型和到况布局于站房地面层,并和地下轨道交通、铁路站厅和站台形成一体化的换乘(图11)。长途车的整备场安排在站房以外,站房内只提供到发场。规划设计站房南北高架,并和周边用地进行了协调,通过南北高架落客平台满足车辆到发要求。站内设计了小循环和微循环系统沟通南北高架以及地面车辆的联系,方便车辆内部的交通组织,尤其是小汽车和出租车区域的交通组织。公共交通长途车区域充分利用站体空间,利用夹层进行地面、地下、以及车站广厅的有效沟通,并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依据站内设施布局和配套交通设施进行各种交通方式交通流线组织,并结合站房下方立体空间布置各种交通设施(图12)。

4 景观整合:南站地区景观整体塑造

景观整体塑造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基地优越的建设条件,发挥周边地区的环境资源优势,以经济与美观兼具为原则,构筑“金陵门户、秦淮陆港”的空间特色,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南京形态结构整合的空间枢纽、山水文脉延续的节点空间、特色形象展示的城市门户、功能混合的活力中心(图13)。

(1)凸显南京地方特色

为突出南京地方特色,提出延续南京山水文脉、延伸南京历史发展轴线、强化原有城市肌理等对策,通过南北景观轴线与南侧秦淮新河旅游带的空间呼应,并延续南京市南北空间发展轴线。

(2)塑造标志性的城市门户空间

结合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基地景观要素特色,以南北景观轴线和秦淮新河景观带为主塑造“一轴一带”的景观系统,强化站前景观轴空间的设计。构筑“城――站――水相连”的景观视廊系统,突出南站在视觉上的标志性主导地位、优化地区主要道路的空间界面。

通过开发强度来控制地区整体高度、引导城市空间整体形态发展,以TOD规划理念为原则,重要交通设施(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开发强度较高,特别是南站周边地区,沿秦淮新河北岸地块开发强度较低,以保持宽阔的秦淮新河景观。而轨道北侧地块因受轨道及公路的双重影响,开发强度较低。

(3)构筑城市活力中心

构筑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有序引导公共活动,同时以土地的混合利用为南站地区注入活力、提升人气。强调南站地区作为枢纽与场所的功能分区与衔接,通过地下空间和景观廊道将人流自然引入秦淮新河沿岸。延展的游憩性商业街区,使游客在尺度适宜的空间环境中兴致盎然;建设多功能广场,开发多种水上活动,使南站地区成为秦淮河上旅游的又一起点,形成贯穿夫子庙――红花――机场地区――南站的秦淮河旅游观光带。

结语

城市发展“搭乘高铁”能否成功的基础在于城市自身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人口和产业特征等内在因素,高铁枢纽的建设则只是起到外因的作用。我国中央政府、铁路部门在进行高速铁路网和枢纽站点布局时,已经从宏观层次考虑了它们作为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在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相关城市能否及时把握机遇,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引导和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从而强化和放大高速铁路所带来的产业功能转移和新兴产业功能聚集,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高铁枢纽地区的规划建设受到土地、交通、产业、环境、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影响因素日趋复杂,不能简单套用理论模型和国外经验。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针对具体区域、城市和枢纽地区特点进行科学谋划。

整合策略以整体论为价值导向,通过TOD模式、多元功能的综合组织、混合集约用地与弹性开发、内外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门户景观与形态塑造等具体对策为枢纽地区的整体性规划建设提供了可行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腾,卢济威,火车站综合体与城市催化――以上海南站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4):76-83

2 Peter M J Dol.The Economic lmpact of the High-Speed Train on Urban RegjORS[Z]Austria:EuropeanReq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2006

篇12

第一阶段是以1988年国务院出台的《国营企业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为标志,它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雏形。尽管这一规定适用范围小、层次低,存在保险与风险不对应等问题,但毕竟勾画出了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所以说这个规定出台是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的里程碑。

第二阶段始于1993年5月国务院颁发的《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第二个规定针对前一个规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在许多方面做了补充和完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它依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的要求,表现出这一规定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存在的滞后性。

1999年1月国务院废除了前两个规定,了《失业保险条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失业的概念。这不仅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而且反映了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完善、成熟的过程。《失业保险条例》从适用范围、缴费比例、管理模式都做了统一的界定,以立法形式使失业保险工作进入有序状态。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失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的意义及实践

1失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的意义

不论从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来看,还是从我国目前失业保险工作的实践来看,提高失业人员的自我保障能力和综合素质,帮助失业人员尽快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是失业保险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把有限的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安排、合理应用,使其产生最大的效应,逐渐让失业保险基金从目前的救急状态转到帮助失业人员脱困的目标。

我国在1999年1月的《失业保险条例》中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这一规定的出台,使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矛盾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的压力减轻,不仅可以克服地方主义、部门利益、资金分散的弊端,而且可以把分散的资金集中统一调度,更有效地发挥失业保险社会互济性的功能。同时应用现代管理手段,随时反映地区内基金的筹集规模、使用、结余状况,当基金不足出现缺口时及时采取措施,补充缺口;当基金节余时也可以进行一些短期投资,安全、可靠的增加失业保险基金的结存,保证基金的保值增值,使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由静态管理变为动态管理,使其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为改革服务。

在经济主体多元化、经济成份多样化的形势下,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实行失业保险基金收缴、使用、管理地市级统筹模式,不仅在技术上可行,具有可操作性,而且通过我们几年的实践,证明它的确具有明显的优势。实施地市级统筹能够有效地缓解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的矛盾,逐步使失业保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进入一个良性循环,保障和促进失业保险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并以此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2实行地级统筹的实践

作为包头市失业保险工作的实践者,本市的失业保险工作也经历了产生、发展和完善的不同阶段。从1987年―1996年期间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使用完全由各旗县区自行管理,在开始的几年里,失业保险虽然只是一个标志性的制度,但当时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尚未开始,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与运用之间的矛盾还不显现。从1995年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家和地区都开始了经济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篇13

2010年4月,榆次后沟古村景区在景区经营管理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合作,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培养后续的管理人才。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经过实地调研之后,与后沟古村景区签订了四年的合作协议,由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派出教师学生管理团队对榆次后沟古村景区进行全面的委托管理。从2010年4月至今派出11位教师,三届实习学生58名,共计69位的教师学生管理团队,成为学院探索“引教入企“旅游景区合作办学的一种新合作模式。管理团队采用总经理责任制、部门经理分管的管理模式,设置市场部、导游部、经营部、规划部、财务部、安保部、办公室六部一室的管理部门,分别由学院派出的教师担任总经理和各部门的部门经理,由实习生担任办公室主任和部分部门员工。

后沟古村景区作为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学生共建的校外生产性、运行性的教学基地,学院对后沟古村进行全面的委托经营管理,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培训原有员工和实习生员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与政府、企业、行业、后沟村相关部门的合作,实现专业群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提升后沟古村的知名度。学院依托后沟古村景区开展学生毕业实习、在校学生节假日实践教学,日常教学实践、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等项目。这种“引教入企“的合作模式,为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引领着校企合作良性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众多资金不足、校内实训场所有限、教学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的高职类院校有着良好的实践管理平台。

二、“引教入企“合作模式的定位

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引教入企“合作模式是探索高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合作的新途径。经过对学院综合指标评估,在现阶段学院“引教入企“合作模式以行业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以专业群建设融入企业管理,形成管理资源共享库为合作方向;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为合作目标。

(一)服务行业中小企业

旅游行业中小型企业,有着自我发展和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但在管理上整体呈现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行业出现的新理念、新模式改革力度不足。山西省的旅游景区除了相对发展成熟的5A、4A级景区之外,更多的新开发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游客少,人才短缺、资金匮乏、信息封闭等管理困境,因自身资源有限,品牌可信度不高,中小旅游景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因素制约了中小旅游景区业的发展。“引教入企“合作模式,重组管理团队,通过开展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培养员工服务意识,提高员工服务技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重塑企业文化。高职院校通过“引教入企“服务中小企业,最终实现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以专业群建设融入企业管理,形成管理资源共享库

现阶段,高职院校“引教入企“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具体方式为邀请院校教师进行员工培训、参与行业技能等级鉴定、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企业发展定位、市场营销、规划项目。学院在专业群建设的总方向下,发挥宏观调控能力,从各个专业优选专业骨干教师,针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需要的管理结构与管理人员,组建专业群的高精专管理团队,探究企业管理模式、熟悉企业管理流程、工作流程。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达到真正地输出管理,这样的管理团队正是现在企业所需要的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

组建后沟古村景区管理团队,本次景区管理团队是从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群资源库中的景区规划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外语导游专业、会计专业,选拔景区管理团队成员,组建景区管理团队,输出管理团队。通过管理资源的整合,不断补充新的专业建设和实践管理的经验,专业群建设如同一个大的资源共享库,整合资源,形成与企业双向互动的良性合作机制。

(三)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山西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统计,毕业生在实习结束后,多选择到与专业相关的地方一线、二线企业就业,在就业一年期内,有近80%的学生跳槽、转行、流失。如何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立足本土,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入手,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真正需求。“引教入企“深入到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真正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眼高手低、无从下手的现状,从而达到学生的被动就业到主动就业的转变,最终形成“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体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引教入企“模式的“四大对接“

(一)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阶段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日益紧密,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以体例模块化,内容专题化,实践项目化等教学模式的探索,都要求教师具有高专精的专业知识和操作实践能力。“引教入企“让教师熟悉企业一线的工作岗位和岗位需求,发现新的工作平台和技术革新,调整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加速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和完善。

(二)专业群课程与岗位对接,带动专业群建设、岗位细分

高职院校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发展,注重技能训练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于企业多岗位的融合性特征,单一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专业课程之间的互补性,专业群之间的合作建设,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群化与企业的团队管理模式的对接,更好地实现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带动其他专业和课程的建设,通过学院的教研活动、校企合作研讨会等形式听取多方的指导建议,更好地参照业内专家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熟练岗位工作流程,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助的企业文化精神,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形成“引教入企“的管理模式雏形。

(三)教师团队与管理层对接打造“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教学团队的主体力量。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到企业学习顶岗锻炼,走访调研市场,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带领学生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实践教学,实习指导等项实践教学工作,已经具备“双师型“教师的一些要素。通过“引教入企“模式,双师型教师团队与企业管理层的成功对接,与行业、企业有了更多的信息沟通和业务往来,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员工的培训有直接的管理和培训经验,这都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教师实践管理和操作能力的加强。

(四)科研团队与研发团队对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高职院校教师学历逐年提升,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势。高学历化的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科研方面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与科研的研究,敏锐关注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强的独立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承担校企合作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师在理论研究、技术革新、深度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成长。“引教入企“模式,开拓教师服务社会的平台,实现教师从学习型到创新型的转变,通过职业实践,建设创新团队,主动适应行业变化、科技进步、职业技能要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教入企“,教学科研团队成为企业的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研发团队,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对行业前沿、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方向有着更加理性、科学的分析判断。

四、建立“引教入企“模式的长效合作机制

(一)形成管理团队的连贯性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为一个周期,作为企业的管理团队,半年时间是管理团队的磨合期和适应期,在“引教入企“模式下的教师管理团队在企业从事管理岗位,应保持管理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一般应为1-2年的时间,并保持管理团队整体的稳定性,加入新教师,形成管理团队的梯队建设,保证“引教入企“模式的长期合作,也便于对“引教入企“模式进行量化分析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创建实训基地大教室,为学生搭建职业发展大平台

后沟古村景区作为学院的校外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从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共有420名学生节假日实践学习,2648名学生在后沟古村进行为期一天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各专业教学要求进行专业专项实训,景区管理系学生开展景区规划项目训练,信息系学生着眼于对景区的标识和景区的整体风格的规划和分析,旅行社管理的学生设计旅游线路,旅游景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景区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导游专业的学生景区景点讲解训练等项目,并组建学习小组,形成最后的实训项目报告和项目可行性分析。以及对于专项问题进行调研学习,如农耕文化、古村落、地质地貌、生存环境调研等研究项目,形成调研报告等。创建实训基地大教室,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实现模拟职场需求到真实职场需求的转变。

(三)共享多方资源,拓展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如何共享旅游业界的多方资源,对于中小型的旅游景区来说,对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来说,更多资源的共享,为经营管理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后沟古村景区在“引教入企“合作之后,加入“品鉴山西“文化旅游联盟,联盟企业通过整体营销、联合销售、跨省宣传、联盟会议等方式,实现联盟企业整体实力提升和文化品质的凝练,这对于这些中小型的旅游景区来说,是从经营管理到广告营销的一次华丽转身,并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管理水平,对于管理团队的教师来说,加入行业联盟,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到职业人的转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同时教育主管部门、旅游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的大力支持,行业旅游联盟的互通有无,多家旅行社的业务往来。“引教入企“模式让企业在共享学院的智力资源中受益,也为合作企业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资源,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革新和完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