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护士的礼仪素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Try to discuss the Humanism Education for Nurs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Hospital
WANG Ge-jinSun Li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ibo City Vocational College,Zibo,255000,China;2. First Hospital of Zibo City,Zibo,255200)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 how to build a harmonious hospital from the point of care. MethodsThrough the Humance Education of nursing staff to enhance patient care nurses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from a human point of view.ResultsThe quality of nursing humanities improves,the hospital and the society in harmony.Conclusions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humanities is a principal menmber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hospital,and also is the hospital culture to ensure that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harmony.
【Keywords】Humanism Education for Nurses;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Hospital; Hospital nursing culture
临床护理人员是医院和谐文明的窗口,是医患沟通防止医疗纠纷的中间体,更是与病人直接密切接触搭建医院与社会和谐的桥梁。人类的健康靠医护人员给予预防、保健、治疗来完成,患者进入医院首先见到的是护理引导员、护理分诊员;患者进入医院后如何才能让其放心、安心、舒心,除了医生,住院后80%的任务就是靠护理人员来完成,护理人员与患者日夜密切接触并服务,因此说临床护理人员是构建和谐医院的主要成员,是重中之重,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就对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质与构建和谐医院关系的认识作一论述。
1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培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培养是以人为本的培养,是护理人员如何做人、怎样做人、如何贴心与病人的培养方式,是着眼于人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境界的培养。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各类培养过程的始终,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人才。人文素质培养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培养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必须要培养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品格和创造性思维,从对患者的思想想象、心里揣么发挥出创造理念。创造心理研究表明,形象思维,特别是想象,是创新的源泉,而丰富的想象正是通过文学、艺术等培养起来的。
1.1人文素质培养还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完善其人格,塑造其精神。就我国护理人员人文素质现状来看,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目前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个别护理人员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严重的甚至违背医德法规。例如,训斥病人、言语伤人,索要彩礼,操作粗莽,更甚者暗打病人等。这说明少数护理人员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说明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培养严重缺失。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使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培养和实践落不到实处,其影响是潜在的、深远的。当前,护理人员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实用主义倾向,诸如重科技晋升,轻人文培养;重专业知识理论,轻全面知识;重技能培养,轻素质培养;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功利,轻道德等。这些问题小而言之,影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大而言之,将影响到整个民族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医院如何加强对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培养,重建人文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医院的焦点。
1.2当代社会,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爱心、责任心、知识创新、医护团队凝聚心、独立自主和顽强拼搏的精神,而传统培养下的护理人员恰恰缺乏这种精神,所以,加强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培养,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是患者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这是历史赋予师长的使命。加强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培养,是充分发挥三级医院功能的必要条件。三级医院具有双重功能: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即确保人们的健康和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育人功能即为社会和基层医院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依靠人的力量来推动的,所以,高层次护理人才的社会功能必须通过培养来实现。因此培养是出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基本功能,是师长的根本任务。培养要通过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了,进步了,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护理人员的培养要以人为本,坚持培养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充分发挥医院的整体功能。
1.3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基本条件:在临床上要做到高层次的护理人员,必须首先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气质昂扬,衣表整洁;内心细致,考虑周全,善于消除病人顾虑;操作温柔,手法轻巧,动作熟练;谈吐文雅,称呼到位,语言温馨,善解人意,理解患者,想为患者想,做为患者做,使患者感到温馨,让患者见到护理人员就像见到救星、就到亲人而心情踏实、舒畅。
2和谐医院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意义:“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而医院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又是医院重中之重的组成部分,医院是确保人们身体健康、防病治病的基地,而护理则是其先锋,同时医院也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创造知识、服务社会、传播先进文化大型的多功能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单元。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医院建设,内涵十分丰富,护理只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从医院整体方面进行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全面把握和深入研究。
2.1 和谐医院的基本特征,一是要有优美的医院环境,雅致的医院风貌,浓郁的医院文化,绿色的医院生态,以及和谐、合理的医院空间,宽敞、明亮的培养场所和病房等等。二是有优质的培养场所和服务环境,医院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为培养人才和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安静的环境和服务设施,满足培养对象和患者的需求。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让其真正感到“医院是我家”。三是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医院风气,有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开拓创新的师资队伍,丰富的医院文化,良好的教、传、帮、带、学氛围等,就能引起学者学习的兴趣,陶冶学者的性情。四是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有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文明人本的规范公约等,通过制度的形式规范医护和师生的行为,打造和谐医院。概括地讲,和谐医院具有如下特征:更加注重培养的人文性。树立培养的生命性、未来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性化架构、人文化建设、人格化塑造,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更加注重培养的协调性。强调培养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培养要素的内在联系和有效整合,实现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更加注重培养的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社会承受力;更加注重培养的多样性。强调培养体制多样化,培养类型多样化,培养主体多样化,满足患者和社会多样化的培养需求。
2.2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构建和谐医院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医院作为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所需要的医护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医院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个医院,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提高,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医护高层次人才。所以,构建和发展和谐医院至关重要。二是构建和谐医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尤其医院是为病人保健康、疗心疾的公共场所,就更需要营造使医患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所以,建设和谐医院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三是构建和谐医院是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的需要,构建和谐医院,营造良好的医院医护文化氛围,有利于加强护理人员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素养,更有利于人文素养、团队精神、理性意识、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进一步培养和开发护理人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用结合能力,使其树立终身学用结合的观念,促进其个性、身心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各种不同因素导致了养猪户的饲料选择行为出现分化,在相同的宏观背景之下,哪些微观因素会显著影响?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从微观角度分析养猪户的饲料选择行为和出现分化的原因。
一、研究假设、变量说明
(一)研究假设
假设一,养猪户是理性的“经济人”。养猪户会根据自身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养殖特征等微观因素在不同的饲料品种、来源、价格和组合作出选择,以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假设二,每个养猪户面对的宏观经济环境、制度环境是同样的。养猪户的饲料选择行为的分化是由于其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养殖因素即微观因素差异决定的。
(二)变量说明
1.关于“因变量”——养猪户的饲料选择分化。
对养猪户的饲料选择行为将从2个方面进行衡量:(1)养猪户选择什么样的饲料,所占比重如何。(2)养猪户是否选择配合饲料及微观影响因素。
2.关于“自变量”——养猪户饲料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同样的宏观环境下、同样的外界价格下,养猪户选择饲料行为出现分化的主要是微观因素。主要有:(1)个人因素,选取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作为分析指标。(2)家庭因素,选取了家庭总人口数、种植面积、是否外出打工、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四个作为分析指标。(3)养殖因素选取了养殖规模、养殖目的、是否听说过配合饲料、是否了解配合饲料的效果四个作为指标。
表1 变量定义及调查数据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
标准差
因变量
是否选择配合饲料
自变量
1.个人特征变量
性别 x1
年龄 x2
受教育程度x3
是否党员x4
2家庭特征变量
家庭人口数x5
是否外出打工 x6
种植规模 x7
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x8
3 养殖特征变量
养猪规模 x9
养猪目的-自家 x10
养猪目的-副业 xg
是否听说过配合饲料 x11
是否了解配合饲料效果 x12
是=1,否=0
男=1 ,女=0
年龄(岁)
受教育年限(年)
是=1,否=0
按实际家庭人口数算
打工=1;其他=0
按养猪户种植农产品的总面积计算
去年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按三年养猪的平均数量计算
养殖目的是否用于自家消费 是=1,否=0
养殖目的用于副业出售 是=1,否=0
是=1 否=0
了解=1;否=0
0.316
0.009
0.031
0.383
0.097
0.380
0.027
0.146
0.004
0.317
0.265
0.310
0.300
二、基础数据与统计性描述
(一)基础数据
因江苏的农村存在分化,苏南和苏北的农村存在很大的异质性,本文选取了苏北的盐城农村作为代表,苏南选取了常州的金坛作为代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养猪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共回收问卷200份,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163份,占总问卷的81.5%。
(二)统计性描述
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江苏省调查的163户养猪户中,选择使用配合饲料的养猪户占75%,完全使用自家余粮和剩菜剩饭喂养的占25%。其中,在选择配合饲料的养猪户中,选择浓缩饲料的占32%,预混料的占31%,全价饲料占12%。
图1 养猪户选择各种饲料的户数和比例
调查中发现,在江苏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依然不高,大多为初中,教育水平高的从事养殖的人员比重较低,年龄也以45岁左右及以上居多。其他变量见表2。
表2 样本其他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变量
总户数
数据
平均
比例
家庭人口X5
163
619
3.8
是否打工-是X6
25
15.3%
是否打工-否
138
84.7%
种植面积X7
6.89
养殖规模(三年平均)单位:头X9
163
25250
155
规模养殖:养殖规模≧50头
39
24436.67
626.58
户数占23.9%,养殖头数占96.7%
散养户:养殖规模≦50头
124
813.33
6.55
户数占76.1%,养殖头数占3.3%
养殖目的-自家食用X10
养殖目的-出售xg
是否了解配合饲料效果-是X12
35
128
80
35
128
80
21%
79%
49%
是否了解配合饲料效果-否
83
83
51%
资料来源:由笔者调查数据所得
三、模型选择、估计结果
(一) 模型选择
在定性分析养猪户饲料选择行为与各微观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设定模型如下:
模型一,被解释变量为Z1, 首先将养猪户选择饲料的行为分为选择配合饲料和不选择配合饲料两种,当Z1=1时表示选择配合饲料,当Z1=0时表示不选择。采用二元选择模型中的Probit模型对养猪户是否选用配合饲料的选择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它的基本形式如下:
Pi=E(Y=1︱x1i,x2i,…,xni)
=F(β0+β1x1+…+βnxni)
(二) 估计结果
本文的模型使用eviews5.0软件进行估计,采用向后筛选法,其结果详见表5。
表3 模型一估计结果
变量
模型
系数
z值
模型改进后
系数
z值
性别 x1
年龄 x2
受教育程度x3
是否党员x4
家庭人口数x5
外出打工x6
种植规模 x7
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 x8
养猪规模 x9
养猪目的自家 x10
养猪目的-副业 xg
是否听说过配合饲料 x11
是否了解配合饲料效果 x12
Meandependent var
Log likelihood
-0.138
-0.018**
-0.029
-0.127
0.307***
0.002
0.019
0.070
0.009**
-1.142***
0.122
0.336
0.578*
0.736
-66.918
-0.437
-1.974
-0.912
-0.331
3.177
0.006
0.691
0.482
2.415
-3.600
0.461
1.086
1.926
-0.016**
0.302***
0.009***
-1.066***
0.752***
0.736
-66.918
-2.298
3.414
2.506
-3.686
2.970
注:(1)*、**、***分别表示10%、5%、1%的水平下显著。下同。(2)数据来源为本次在江苏省的调查所得统计数据。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由以上的分析和模型回归估计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养殖因素对养猪户选择饲料行为分化具有决定性影响。说明养猪户饲料选择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受养殖因素的影响,具体是由养殖规模、养殖目的、是否了解配合饲料的效果决定。
2. 年龄越大则教育程度越低,越不选择配合饲料。年龄这个变量通过检验并且显著,说明了在养猪户中,年龄越大的则越不会选择配合饲料,原因在于年龄大的受传统的养殖模式的影响,不太会接受新事物和接受变革。
3. 家庭人口数对养猪户的饲料选择产生正向影响。原因在于这个关系到家中的余粮,家庭规模的大小,家庭人口和种植面积的多少会对此家庭的养殖决策产生影响,家庭人口多的,则余粮相对较少,会选择配合饲料。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加强对农村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有利于他们采用新的技术和接纳、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殖水平。二、目前在江苏农村生猪散养户仍然占多数,如果要推进规模养殖化,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的就业、劳动力转移、他们的自身年龄和能力等问题,综合协调,才有其现实可能性。
参考文献
冯永辉. 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及区域布局变化趋势. 市场透视,2006(4)
胡浩. 中国生猪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的转变. 中国农村经济,2005(12)
江永红. 农区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业经济问题,2007(2)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工作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3、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1护理礼仪的内容
1.1护理礼仪的定义
护理礼仪属于职业礼仪范畴,它既是护理工作者的修养的具体表现,也是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是护理工作者在进行医疗和健康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被大家公认和自觉遵守的言行规范。
1.2护士的颜面礼仪
即仪容礼仪,首先是仪容美观大方、头发整洁、面部清洁、淡妆上岗,护士每天都要接触身体和生理健康受损者,并为他们解除身心病痛,所以护士仪容礼仪给他们带去的是春天般的温暖,给患者以美感和舒适感,使其精神振奋,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表情流露亲切,护士的表情流露应和蔼可亲、乐观向上,以对患者亲切友好的微笑服务为主,微笑是交际活动中最富有吸引力和价值的面部表情,微笑来自内心的真诚友善,爱岗敬业微笑给人以乐观自信的感觉,同时会感染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当然以微笑的表情告之家属不详的消息是十分不妥的,所以在不同的场合和情景应把握好不同的表情。
1.3护士的仪表
一般指护理人员的服装,力求统一合体、整洁协调,白色工作衣帽象征纯洁,红色的工作衣帽给人温馨,服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性格等特点。仪表端庄、穿戴整齐者比不修边幅者更有修养,也更懂尊重别人,护士仪表端正、庄重,必然会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既提升了护士的职业形象,也充分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为护患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的人很难相信她会照顾好患者。
1.4护士的姿态礼仪
指护士在护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举止,它包括自然优美的形体、高雅有致的仪态、训练有素的气质和风度,在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姿态语言,如:持病历夹、端治疗盘、推治疗车、开关门姿势等等,再如:护士的目光、步态、体姿、触摸、倾听等非语言的礼仪控制得当胜过言语的直接表达;微笑的面容、柔和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微微倾向对方的体姿、步履轻盈、动作敏捷,这些身体语言展示的是护士内心真、善、美的职业素养,流出的是关心和体贴的情感,优美的护理姿态礼仪能充分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和友好,给患者以美的享受,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5护士的语言礼仪
护理工作中尽可能使用敬语、谦语、雅语,例如操作前问候一下:“您好”;操作中“请”字当头;操作结束时“谢谢您的配合”;操作失败时诚恳的道歉,取得患者的谅解;护患交流时多些赞扬和鼓励,切忌以床号替代姓名,尽可能不直呼其名,最好以“张老”、“徐总”、“顾老师”等尊称为妥,避免命令式的语气,掌握好语音、语气、语速会使患者感到亲切和融洽。
1.6护士的职业道德礼仪
护士的仪表和行为举止反映其内在的心灵,护士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直接影响和制约其语言、交际能力的效果,并决定护士对待护理工作的根本态度,慎独是护理修养的最高境界,在伦理上指护士在独立活动或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道德信念,按照道德规则支配自己的行为,没有护理道德礼仪的护士就缺乏高度的自我约
束,其行为必然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2护理礼仪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2.1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在患者入院时,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首先留给患者的感觉是安全、规范,通过护士的言行举止传达给患者的是亲切和信任,护理礼仪能减轻或缓解患者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良好的护理礼仪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必备条件和基础,让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处于治疗、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良好的护理礼仪可以达到医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2.2利于护患沟通、加速患者的康复
护理礼仪服务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从新患者入院迎接:主动、热情、友好;在护理评估时的交流:举止稳重、言谈得体;在实施护理操作时:动作轻稳、熟练敏捷;出院时的嘱咐和交待,无不让人感到护士是亲人,面对亲人般的服务,护患关系趋于融洽与和谐,利于患者的倾诉和宣泄,也利于护士获得患者真实、准确的病情资料,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