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233-01
要想使高校体育教学得到有效发展,对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加以明确显得非常重要。从某个角度来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两者的密切程度可以看做是点与面或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体育竞技最为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运动训练,但进行运动训练还要基于对体育相关知识熟悉掌握的基础上,而熟悉了运动训练也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所以,对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加以掌控,同时做到优势互补,便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需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运动训练及其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高校运动训练现状
现在的高校运动竞技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对高校运动员招生、选拔、及训练与管理上面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标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运动训练的发展。高校运动训练还存在学习与训练关系处理不当的现象出现,从而导致学习与训练的时间分配缺乏合理性与平衡性。体育特长生与其他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学校忽视了这些人的个性差异,学校没有组织专项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只是将特招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同等对待,并且在教学策略及管理方法上也没有做任何改变,进而使得许多运动员跟不上文化课程的学习进度,影响了训练的积极性。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教练是由学校的体育老师来兼任,体育老师虽然有较为专业的专长,但在怎样教育具有体育专长的学生方面还是存在一些经验不足或缺乏实践的现象。缺乏专业性的运动指导训练老师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学校缺乏大量的资金来建设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没有购买完备的体育训练器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训练积极性的提升。
(二)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单一性强、针对性差的特点,在教学程序与内容的设置方面也缺乏新颖及实践性。还有就是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的设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达不到养成学生良好的训练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目的。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开始发生变化,教学体系也开始逐渐趋于完善与成熟。终身学习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体育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末流位置分离出来,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另外,虽然在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其发展的趋势及改革的方面是正确的。只要合理兼顾与处理好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就能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从而推动高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运动训练及其体育教学的发展前景探析
(一)通过加强运动训练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发展人的自然素质是体育教学的主要表现,这是由于人的素质结构中最为基础性的就是自然素质。自然素质本质上就是身体素质,而且身体素质可以通过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来进行锻炼与提升。高校学生在体育观念、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体育水平上也存在一些个性差异。所以,体育教师就要运用合理的运动训练方式,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体育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稳步的提升。
(二)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充分融合,并形成优势互补
要想使高校体育教学得以顺利开展,需对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融合充分重视。高校体育教学一旦脱离了实际运动训练,就会缺少必要的实践与美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动训练离开了体育教学的指导,也会让运动训练缺乏必要的方向性。所以,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必须做到同步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各自的特点来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运动训练水平,培养综合性、全面型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体育竞技来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进而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从而培养全面型、综合性的高素质体育人才。要想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育的改革,建立高效完善的体育机制,大胆进行实践与创新。合理利用好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融合优势,让体育事业更为规范、合理,从而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良好的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通过俄罗斯学者的文章同样希望引起我国竞技科研人员和承担残疾人运动员训练任务的教练员们的共鸣,进一步提高残疾人运动员训练和保障的科学化程度,同时充分关注残疾人运动员的身心健康。
——姚颂平
摘 要:运动理论专家的著述揭示了构成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本质和结构的因素和特征。在既定时间内获得高水平运动成绩一直是竞技体育的主导,同时也确立了运动员们训练过程中的具体要求;然而,对于优秀运动员在适应运动的训练加强方面的研究却为数不多。体育科学将“有条件的”的健康人的体能训练确立为优先研究主题由来已久,但却将身体和精神健康疾病的问题归咎于医药、惩教教育学和福利官员。只有参照残疾运动员的功能性能力和病理学原理以具体和适当的方式结合各种训练和康复措施,才有可能在竞技体育中获得理想的身体素质发展、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及更多的精神力量。本研究旨在揭示有脊髓损伤的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训练原则,而在研究中所发现的有脊髓损伤的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具体训练原则属于本领域常规和特殊问题中的一个小而关键的部分;因此,本项研究的论证和结论将有助于选定深奥的科学和方法论的发展方向,并最终促进和解决残奥会游泳发展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运动训练;高级肢残运动员;游泳;肌肉生物电活性
中图分类号: G 808.1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5038504 文献标志码: A
竞技运动主要理论家们的著作[13]揭示了确定健全的高级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的内容和结构的因素特征。众所周知,在高成绩竞技运动中在预定期限内实现最高成绩的必要性起了主导作用,从而决定了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特征[4]。
可是,针对高成绩残疾人竞技运动中完善运动员训练的研究至今仍比较欠缺。长期以来,竞技科学把“人为”的健全人的身体完善作为自己优先的研究对象,而把对于在健康方面、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方面有残疾的人们的关心看作是医学的特权,留给了矫正(译注:特殊)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保障工作者[5]。在这种情况下要使身体素质达到要求的水平,掌握完善的技术,提高比赛中的心理稳定性,只有把训练的各部分内容与恢复性措施适宜地组合,并顾及到残疾运动员的功能可能性和现有的疾患才有可能。
1960年在罗马举行第1届残疾人奥运会以来游泳就是主要竞技项目之一。与奥运会一样,残疾运动员参加了自由泳、仰泳、蝶泳、蛙泳和混合泳所有单项的比赛。带疾患的和带肢残的残疾人群体范围很宽,并且不是同一类型。在这种情况下每一组运动员根据他们的功能可能性,而不是按残疾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样的功能性分类导致属于不同组别的运动员(例如脑瘫、脊椎受伤)在某些单项,例如100 m自由泳比赛中被分在同一个功能组里。
可是在安排不同组别高级运动员的教学训练过程时,也必须解决与已有疾患有关,以及促进提高运动员机体代偿功能和适应可能性的局部辅任务。所有这些最终都将促进提高运动成绩和延长竞技寿命。
恢复性治疗和康复性措施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截肢运动员取决于截肢原因和水平、运动能力和生物力学特征的受损程度、在残肢的骨骼肌肉中发展的营养不良过程、心脏呼吸系统和代谢过程方面的本质性形态功能变化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等。作为这些过程的结果出现了机体适应性反应受到损害,身体工作能力出现下降[67]。
脑瘫运动员康复性措施的效果取决于肌肉紧张度的受损程度,这与强直性反射和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有关。所有这些表明,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必须首先形成运动动作的模式。除了姿势强直反射以外,患有脑瘫运动员的运动受损还伴随动作灵活性受到限制,缺乏或减弱了平衡反应、运动协调性、动作和呼吸的协调性,减弱了动作感觉。例如,对手指直线动作的知觉出现走样,就与它们感受圆周动作和侧向动作一样。同样也遇到了智力和心理发育迟滞、各种疾患和疾病的综合征[8]。
现在游泳已被作为有效的手段来训练心脏呼吸系统、锻炼和使肌肉生物电活性、血液酶活性和神经体液调节恢复正常,增加需氧量、使中枢神经系统活动保持正常等[6,8]。健康性游泳和竞技性游泳被广泛用于肢残人之中。可是文献中缺乏关于高级残疾人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及其评价在提高运动成效和运动可能性方面效果的资料。
在竞技游泳中不断提高成绩水平要求探索能不断优化游泳运动员训练和促进提高比赛条件下最高成绩的各种手段。这些条件提出了更高程度实现运动潜力的必要性,不仅提高了对运动员训练程度水平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对赛前训练过程的要求。
1 研究目的
揭示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特殊原则。
2 研究方法
分析归纳专业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心理学和教育学测试,神经肌肉描记法,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和讨论
我们观察了21名肢残运动员,按照国际分类属于S58级,俄罗斯国家队队员或其后备队员中有3名功勋运动健将、3名国际运动健将,其余均为俄罗斯运动健将,年龄为17~25岁。
因为在残疾人高成绩竞技运动中对游泳问题的研究较少,所以对于我们很重要的是运动员如何评价在高强度训练负荷的背景下自己的身体状况。
分析问卷调查资料表明,从事多年运动训练的平均年龄为(10.5±2.2)岁。实际上所有被调查者都是直接进入游泳运动,而未从事过其他竞技项目。
大约80.95%的运动员在运动生涯开始时并没有为自己确立某个仅仅使运动功能恢复正常的目标,而是确立成为著名运动员和取得成绩的目标。
90.47%的运动员指出,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他们形成了有明确目标、忍耐力等心理素质。
71.42%的游泳运动员认为,在结束运动生涯后,对生活的适应将更容易,因为竞技运动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生活。可是28.58%的运动员认为,他们将很难适应现实,因为运动生涯结束后的生活将极大地区别于他们目前的生活方式。
大多数运动员认为,职业竞技运动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可是从小就脑瘫的游泳运动员组的54.55%,以及截肢和肢残组的10.0%运动员指出了在每天高强度训练负荷背景下的某些主观疲劳特点——精神萎靡、睡眠不佳、经常头痛等。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出现了消极状态,但没有一个人愿意结束从事游泳。他们没有认为自己的运动生涯已走到头,而是希望能继续向前。85.71%的运动员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准备结束运动生涯,要是健康不允许他们从事竞技运动的话。在所有列举的原因中主要原因是建立家庭和一份有前景的工作。
可以归纳一下,多年从事游泳毫无疑问不仅对肢残的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而且对他们形成个性心理特征产生了影响。
与此同时,要是对负荷量、负荷强度、训练过程的方向和恢复性措施缺乏精确的计划,要是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功能状态缺乏关注的话,那么就会成为慢性疲劳和损害健康状态的原因。这一事实表明,教练员和医生必须及时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作出修正,以便在每一种具体情况下恢复工作能力和更细致地分析高级游泳运动员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问题,从而揭示运动员的机体在专项中的潜在可能性和保持健康。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揭示在最大程度上决定在专项竞技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主导性、决定性因素。确定这样的因素就为控制训练过程建立了必要的前提,并指明了应当完善训练程度的哪些成分,应当具优势地针对多年训练整个过程或仅针对某个阶段。
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训练系统的基本原理之一,按我们的观点,在于必须揭示和顾及到决定运动员一般训练程度和专项训练程度水平的因素,评定这些因素对于在专项中获得最高成绩的意义。这些资料对于有科学依据地制订运动训练过程的计划是必需的,包括在运动训练各个方面之间分配局部性训练工作量、正确地安排训练作用系统、区别对待地计划安排负荷量和强度。
所以,在残疾人竞技运动中为高级游泳运动员安排训练要求进行专门的研究,既要揭示运动员某些身体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在保障比赛活动效果方面的作用,也要揭示这些参数在每一个训练阶段中在运动训练程度整个结构中的对比关系和相互联系。
残疾人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特点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2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机体中稳定的病理性变化的水平和身体训练程度。在疾病和相关疾病的显著程度方面的个体差异对身体训练程度和工作能力指标,由此对成绩指标的动态产生本质性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我们特别现实的问题是揭示和顾及确定运动员一般训练程度和专项训练程度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评定它们对获得最高运动成绩的意义。
借助于因子分析划分出4个综合性指标,这些指标对样本总离差的贡献达到79.62%。研究训练程度的因子结构表明,对于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最具意义的是专项身体训练程度,其贡献达到29.78%(见表1)。
处于第2位的是一般身体训练程度(21.75%)。可是其中带最大因子负荷的是速度力量训练程度指标(立定跳远和30 m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综合地将其称为速度力量训练程度因子。
技术训练程度水平同样是主要因子之一(14.17%),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组成成分是掌握游泳的技术方法,并顾及到肢残运动员机体的代偿可能性(0.83)。
身体发育因子不仅取决于护照年龄,而且取决于运动员的疾患,其贡献达到13.92%。
可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与从事高级游泳运动员训练的教练员的意见有区别,他们曾被作为专家进行了访谈。例如33.2%的教练员认为自己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子是技术训练程度,27.7%的教练员倾向于身体训练程度,22.2%的教练员认为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不亚于上述因子。
这样一来,因子分析与教练员访谈的结果表明,有必要对合理安排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专门研究。
为了揭示和评价决定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比赛活动效果因素的意义,对反映运动员个性特征结构的指标综合进行了数理统计处理(见表2)。
所获得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肢残游泳运动员的成绩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动机意志”因子(24.89%),这里带最大因子负荷的指标包括对竞技专项的兴趣、比赛动机;“心理稳定性”因子,由情感稳定性、自制力和较低的焦虑水平所组成,占据了第2位,该因子的贡献值为21.66%;“对事业态度”因子包含了竞技勤奋和有明确的目标,占据第3位,贡献值为15.33%;个性特征第4个重要因子是“守纪律性”(12.66%),由遵守比赛的纪律性和运动员具有批判性评价自己的可能性和行动的能力所组成。
这样一来,肢残游泳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首先与越来越高地表现这样一些个性特征相联系:对竞技专项的兴趣,竞技勤奋和有明确的目标,守纪律性和批判性评价自己的可能性和行动的能力,情感稳定性,自制力和较低的焦虑水平。
研究新的运动训练工艺不可能没有关于神经肌肉器官状态特点的知识。为了评定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的这一状态,我们使用了神经肌肉描记法。借助于双通道电神经肌肉描记仪并利用表面(皮肤上)电极来评定生物电活性。记录了斜方肌安静状态保持姿势时、紧张时和充分放松时的电活性,这一电活性可以判断神经调节肌肉收缩的特点和肌肉中进行的营养过程的特点。同步化(它反映了动态中振荡的平均幅度和频率)主要反映中枢调节,振荡的最大幅度的增长证明了肌肉组织中能量代谢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能量代谢既可能是植物性神经系统中枢部分营养性影响的结果,也可能是肌肉血液传输的结果[9]。
在健康人肌肉随意放松时的肌电图上可以看到较弱的、低幅(10~15 μV以下)、高频的摆动,在肌肉随意收缩时则经常出现高幅摆动(1 000~3 000 μV以下),在保持姿势或其他肌群工作时反射性地提高紧张度,并伴随肌肉生物电位幅度不大(50~100 μV以下)的用力[10]。
在О·А·普莉亚尼施尼科娃,Р·М·戈罗德尼契夫等的著作中曾揭示了运动员在保障他保持姿势(躺、坐、站)时肌肉生物电活性,其特点是幅度上相对不大的动作电位和适中的脉冲频率。放电的幅度和频率值取决于保持各种姿势者的肌肉紧张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幅度平均为20~110 μV。
在静力性用力时,肌电图的幅度和频率值取决于用力值。最大值出现在肌肉最大紧张的时候。幅度可达到1.5 mV,而频率达到160次/s。
在肌肉充分放松的情况下记录生物电位是在完成可诊察的工作细则“最大程度放松一部分肌群”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时候肌电图的幅度不超过4~8 μV,主要反映肌肉末端的活性[11]。
我们跟踪研究的运动员可以根据疾患类型和肌力减退的显著程度人为地分为2个组:11名运动员归于从小脑瘫组;截肢、先天上肢缺失或发育不足的10名运动员归于另一组。
我们观察了属于从小脑瘫的高级游泳运动员组,发现安静时肌肉最大幅度值在14.30~1 107.00 μV范围内摆动。在随意肌肉收缩时该指标为10.00~1 078.00 μV,而在肌肉放松时为8.86~1 969.00 μV。看来这里极大的个体差异与神经系统受损程度有关。
在安静状态下保持姿势时,游泳运动员斜方肌最大幅度平均为(225.06±34.08)μV,在最大紧张时——(223.32±55.13)μV,而在放松时——(313.71±28.16)μV(如图1所示)。在肌肉随意紧张时较低的振荡幅度可能既与周边神经受损有关,也可能与脊髓前角的结构受损有关[10]。
注:第1组:从小脑瘫组的游泳运动员;第2组:截肢、先天上肢缺失或发育不足的游泳运动员;健全运动员:О·А·普莉亚尼施尼科娃,Р·М·戈罗德尼契夫等(2005)的研究结果。
图 1 高级游泳运动员斜方肌生物电位最大幅度
由于从小患脑瘫与未发育成熟的脑有关,因此破坏了脑发育各个阶段的循序性。这首先导致高级整合中心没有能力对最简单的脑干反射机制产生抑制性影响。在必须放松的时候却出现提高了肌肉生物电位幅度的现象可以解释这一点。
在截肢、先天上肢缺失或发育不足的游泳运动员中发现,在安静状态下保持姿势时斜方肌生物电活性的最大幅度为3.35~766.00 μV。在肌肉随意收缩时为4.28~749.00 μV,而在肌肉放松时——5.98~754.00 μV。在安静时全组该指标平均值为(131.11±9.13)μV,在最大紧张时——(138.54±13.65)μV,而在放松时——(134.66±21.78)μV。
肢体缺失导致身体重心向尚存肢体的一侧或向较大的残肢一侧偏移。在上肢缺失的残疾人那里可以观察到改变了姿态、残肢肌肉出现萎缩,限制了肩关节的运动。除此之外,发现
血液循环系统出现变化——降低了血管的血液充盈和静脉血压,这导致激活了气压感受区和促进提高血管紧张度。这一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部位解除了抑制。由此可以观察到动脉压升高、心脏收缩频率加快等。类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破坏了神经肌肉传导性和肌肉中的营养过程,由此破坏了肌肉的血供。我们所获得的在肌肉收缩时肌肉生物电活性的资料也指出了这一点。
这样一来,运动电神经肌肉描记是研究骨骼肌中进行的生理学过程及其调节机制的有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知识可以用于建立和完善竞技健康工艺。
在对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观察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客观地展示了区别对待不同疾患运动员的必要性,顾及到他们的功能状态,在选择训练负荷时,也在选择恢复性措施时,按国际运动分类把他们划归到一定的功能等级。
4 结论
在研究过程中所揭示的高级肢残游泳运动员训练的特殊原则虽然是主要的,但仅仅是这一领域中各种一般性和局部性问题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提出并解决这些问题使得确定了深入科学和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吸引专家们的关注,最终有助于解决发展残疾人游泳最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Verkhoshanky V.Programming and organiz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cess[M].Moscow:Fizkulturai Sport,1985:175.
[2]Kuramshin F.High sports achievements as an object of system analysis[M].St.Petersburg:P.F.Lesgaft SPbSAPC,1996:151.
[3]Platonov N.The system of training athletes in Olympic sport.The general theory and its practical appendices[M].Kiev:Olimpiyskaya Literatura,2004:808.
[4]Rubin S.Olympic and year training cycles[C]//The theory and practice.Moscow:Sovetsky Sport,2004:136.
[5]Dudkin V.The sociomedical potential of adaptive sport:abstract[D].Volgograd,2006.
[6]Evseev P.Adaptive physical culture and fitness shape of the handicapped[M].St.Petersburg:SPbSAPC,1996:95.
[7]Kurdybaylo F.Swimming as a method of motor rehabilitation of the handicapped after amputation[J].Teoriyai Praktika Fizicheskoy Kultury,1998(1):5053.
[8]Mosunov F.Hydrorehabilitation / F.Mosunov // Adaptivnaya fizicheskaya[J].Kultura,2000(3):3638.
[9]Nikolaev G.Workshop on clinical electromyography[M].Ivanovo:Nauka,2003:264.
关键词 体育竞赛 心理障碍 障碍类型 训练对策
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和体育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成绩差异开始越来越小,体育竞赛中的竞争程度也开始越来越激烈,心理因素在体育竞赛中所具备的影响作用开始逐渐凸显,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对于实力相当、水平相当的运动员来说,在体育竞赛中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其心理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在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美国格鲁伯就曾经在自己的研究中指出“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的影响约为20%,生物力学因素约为80%,而高水平运动员则恰恰相反,心理因素的影响约占到了80%,而生物力学因素的影响约为20%”。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全面了解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心理障碍问题,并据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调整和训练,以确保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保持,就成为了现代体育运动训练领域所需要重视和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针对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和训练对策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一、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
(一)动机障碍
动机是推动个人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障碍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最适宜动机水平以外的其他动机状态,这种类型的心理障碍是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对于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良好的状态的保持有着消极不利的影响。以羽毛球运动员为例,在羽毛球运动竞赛中,过高的动机水平容易使得运动员的机体兴奋程度过高,造成比赛过程中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动作质量难以控制出现下降等问题。而如果动机水平过低,则会出现无法充分调动积极性,在比赛过程中主动性低,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运动潜能和心理能量,使得运动水平下降等问题,以至于影响最终的运动成绩。
(二)情绪障碍
情绪,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合乎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运动员的情绪障碍,通常指的就是运动员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的情绪波动。例如:过分的紧张和过分的焦虑均属于情绪障碍的范畴。实际上,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运动员适度的紧张是有助于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的。但是如果对于比赛的胜败、观众的情绪以及比赛对手的情绪无法正确的对待或是估计,部分运动员就往往会出现过分紧张,甚至是焦虑的问题,以至于影响自身技战术的发挥,影响运动成绩。
(三)心理饱和障碍
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饱和障碍是影响其竞技能力和竞技水平充分发挥的关键性要素之一。但是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多数体育运动项目均需要运动员保持长时间的持续的高度的注意力水平和灵活的思维反应能力以及精细的感知能力。而要实现上述的要求,运动员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心理能量,很容易出现疲劳的问题。如果运动员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疲劳的状态长时间的得不到缓解,就极易导致心理饱和障碍的出现,从而使得运动员产生厌倦感,影响竞技能力的发挥。
(四)激活障碍
通常来说,在比赛之前让运动员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以及十足的信心和昂扬的斗志等良性心理状态有利于运动员更好地适应比赛现场的环境,更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竞技水平。但是如果在体育竞赛开始之前,因为过度训练、生理疲劳或者是心理准备不足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运动员对于竞赛表现出了冷漠、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抑郁等激活不足的情况或是紧张、慌乱、亢奋等激活过度的情况,就会造成激活障碍,而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激活障碍对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正常发挥均是消极不利的。
二、克服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训练措施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体育竞赛中,运动员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克服运动员心理障碍的训练措施:
首先,可采用转移注意力训练、注意力综合训练、肌肉和神经放松训练以及提高睡眠质量等措施,来降低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因情绪紧张而造成的能量过多消耗问题,使运动员的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并在此基础之上,来促进运动员体力和脑力的恢复。
其次,可采用模拟比赛训练、应激与焦虑控制训练、紧张情绪转移训练以及情绪对比训练等措施,来消除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的紧张情绪,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紧张情绪的能力。
再次,可采用有针对性的赛前动员、结合赛前测验开展信心训练以及增强信心的自我训练等措施,来改变运动员对于竞赛的期望过高或是信心不足等非良性的心理状态,提高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的信心,确保运动员竞技水平在竞赛中的充分发挥。
最后,可采用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以及自我心理调整法和注意力集中训练、催眠法等等,来开展专门性的心理训练,以此来消除运动员在面对体育竞赛时的过度紧张问题,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水平,稳定运动员的情绪,调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60-01
一 运动员训练的动机
动机是指推动运动员从事田径训练的内部动力。运动员都是怀着对未来成功结果的美好愿望参与田径训练活动的,渴望成功的动机给运动员以鼓舞、激励,使他们能够自觉地、积极地投身于田径训练当中。对于田径运动训练这一需要运动员做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付出,但是最终的结果又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业来说,只有激发了强烈的运动动机,才能吸引成千上万有天赋的青少年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训练与比赛之中。运动员的参训动机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训练努力程度,进而也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总计排在第一位的是为学校争光,说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训练动机也很直接,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状态,也体现了社会价值。排在第二位的是个人爱好,这和教育学理论中的发展学生个性是一致的,初中生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有些学生出于爱好就决定参加运动队,往往这样的运动员训练认真,也不怕苦,容易出成绩。排在后两位的是为了能特招入高中和为将来考大学做准备的。说明他们对自己的长远打算考虑不够,可能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慢慢体会训练给自身带来的益处。
二 运动员的训练量
适宜的训练量在初中业余田径训练中是很重要的。训练量太少,训练的效果不太好,不容易出成绩。训练量过多,那么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可能承受不了,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由于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运动员身体的损伤,影响他们成绩的提高和今后田径生涯的发展。适宜的训练量还应兼顾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温岭市大部分学校课余田径训练大致分为两个时间段,一是早晨,在早餐和上午第一节课之前;二是在下午第四节课期间,这节课大部分学校都是自习课,训练不会影响文化课学习。由表2可以看出,训练时间在1.5~2小时的人数比例最多占到了48.71%,其次是1~1.5小时的人数比例是31.73%也相对较高。训练量在1小时以内和2小时以上的人数比例只有8.12%和11.44%。由此可以得出温岭市初中课余田径训练量大部分在每天1~2小时,个人认为这样的训练量还是比较合理的。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6-0132-06
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居高不下,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1-2]。前期大量实验已经证实,预运动训练(Exercise preconditioning)能够对随后发生的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4],该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注意。
尽管预运动训练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然而对其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受损是其主要后遗症之一,探讨预运动训练对脑缺血过程中运动相关核团微环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对于理解预运动训练的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纹状体(Striatum)是基底神经节最主要的核团之一,其神经元不仅参与随意运动的程序编制与执行,在调节运动方向、顺序、速度和幅度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运动可塑性如习惯形成和条件行为等方面也起着特殊作用[5]。贾杰等[6]研究发现,预运动训练可抑制随后发生的脑缺血过程中纹状体内谷氨酸(Glutamate,Glu)及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的过度释放,且使mGluR1 mRNA表达下调,两者共同作用对缺血过程中的兴奋性毒性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已知在纹状体内除Glu及Asp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外,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Dopamine,DA)、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等)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文献资料已经证实,DA及5-HT等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纹状体缺血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7]。预运动训练是否通过调控缺血过程中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变化进而起到保护纹状体神经元的作用,目前尚未见到相关报道。为此,本研究采用微透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联用技术对预运动训练大鼠缺血过程中纹状体DA、5-HT、NE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观察,探讨预运动训练对纹状体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揭示预运动训练改善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与分组
实验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体重(290±20) g,常规分笼饲养,自由进食饮水,自然光照,动物房内温度20~23 ℃,相对湿度为40%~60%。适应性饲养2 d后,对大鼠进行适应性跑台运动,每天1次,速度10 m/min,15 min,连续3 d。第4天对大鼠运动能力进行检测,能够以10 m/min速度持续运动30 min的大鼠将被用于后续实验,否则将被剔除。筛选后的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微透析组(CM)、安静对照染色组(CS)、预运动训练微透析组(EM)及预运动训练染色组(ES),每组均为10只。
1.2 微透析探针导轨植入
用于微透析研究的大鼠,采用水合氯醛麻醉后(350 mg/kg)置于立体定位仪上。将颅骨表面毛发清除后,沿正中切口暴露颅骨。依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8],在右侧纹状体(相对于前囟的坐标位置是:AP:0 mm,L:3.0 mm,H:3.4 mm)对应的颅骨位置打孔,以微推进器将探针导轨植入到目标位置,在微透析导轨周围钻3个小孔,每个小孔拧入一个不锈钢镙钉,牙科水泥固定。
1.3 预运动训练方案的实施
大鼠手术恢复1周后,安静对照微透析组及安静对照染色组大鼠不进行运动训练,预运动训练微透析组及预运动训练染色组大鼠进行为期4周的有氧运动训练。运动方案依据胡永善等[9]的文献进行实施: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速度为20 m/min,跑台坡度为0?,每天30 min,每周5 d,共4周。
1.4 局灶缺血模型的实施
4周预运动训练结束后,次日对所有大鼠实施大脑中动脉阻塞手术(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其过程简述如下[10]:在颈部腹侧面沿中线开口,暴露右侧颈部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将带有圆形尖端的4-0尼龙线栓,从颈外动脉残端插入后,沿颈内动脉管腔轻轻插入到距离颈内、颈外动脉分叉(20±1) mm的位置,即可到达大脑中动脉。缺血60 min后,将线栓轻轻拔出。
1.5 微透析样品的采集
pH值为7.4的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用0.2 μm无菌过滤器过滤。将膜长度为4 mm的透析探针(MAB,瑞典)插入探针导轨,探针与人工脑脊液灌流系统直接相接。采样前开启透析灌流系统,调节恒流泵控制液体流速为2 μL/min。灌流平衡90 min后开始收集透析液,大鼠从局灶缺血手术前30 min到缺血手术过程中及再缺血再灌注120 min期间每隔15 min进行一次采样,每次采样30 μL,透析液经冷冻收集器收集后,置-20 ℃的冰箱中保存待测。
1.6 透析液中DA、5-HT、NE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
DA、5-HT、NE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检测由库仑阵列电化学高效液相系统完成(Model 5600A CoulArray Detector System,美国惠泽ESA公司)。色谱柱为HR-80 C18反相柱(80×4.6 mm I.D.,3 m,100 ?),检测器为电化学检测器(Model 5600A CoulArray Detector)。流动相配制方法为:一水合柠檬酸13.347 g,二水合柠檬酸三钠17.906 g,EDTA·2Na·2H2O 37.2 mg,八烷基磺酸钠(OSA) 117.15 mg,加入超纯水500 mL左右充分搅拌至溶解,再加入甲醇(色谱纯)100 mL,然后用超纯水定容至1 000 mL。调整pH为4.3。流动相可循环使用一周,但每天必须经0.22 m水系滤膜负压过滤兼脱气处理。仪器参数设置:流速为0.6 mL/min,电化学检测器的信号经记录仪处理后输入计算机,用专用软件(CoulArray for Wingdows?32 applycation software)记录并存储。
1.7 损伤面积的测量
安静对照染色组及预运动训练染色组大鼠在缺血手术完成后将其皮肤缝合,恢复24 h后,测量其脑损伤面积。大鼠经过量麻醉后,实施心脏灌流手术,脑组织被取出后切成2 mm厚度的脑片,然后使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4-triphenytetrazolium-chloride,TTC)进行染色。因损伤区脑组织无法着色(仍保持白色),正常脑组织被染成红色。对照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测量大鼠右侧纹状体损伤面积(由Image-Pro Plus,Media Cybernetics,version 6.0软件完成),其损伤百分比即可通过公式计算出来,计算公式为[10]:[对侧纹状体面积-(同侧纹状体面积-损伤面积)/对侧纹状体面积]×100%。
1.8 数据统计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每个样品中各种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为避免微透析探针回收率差异,以每只大鼠安静状态下透析液中物质水平为基础值,使用不同时间段样品透析液物质水平与基础水平的比值来反映其变化规律,所有数据均用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
2 结果及分析
2.1 预运动训练对局灶缺血大鼠纹状体损伤面积的影响
如图1所示,安静对照染色组及预运动训练染色组大鼠纹状体损伤面积分别为(17.4±2.6)%及(9.8±2.2)%,统计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P
2.2 预运动训练对DA及其代谢产物变化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与预运动训练组大鼠局灶缺血15 min后纹状体胞外DA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随后又逐渐下降,再灌注期间,两组纹状体DA水平均维持在基础值以下,且随时间延长均呈逐渐下降趋势(180 min两组DA水平分别为(77.5±18.4)%和(64.7±14.2)%)。除缺血15~45 min期间,预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胞外DA水平极显著或显著低于对照组外(两组最高值分别为(2 120.5±131.2)%和(1 560.8±126.3)%,P0.05)。二羟苯乙酸(DOPAC)为DA的代谢产物,对其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发现,缺血过程中两组大鼠纹状体胞外DOPAC水平均快速下降,后逐渐上升(图2-B)。再灌注时,DOPAC快速上升,后又逐渐下降,但180 min时刻,两组胞外DOPAC仍高于安静水平。对两组变化情况进行进行对比发现,缺血15 min时,预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胞外DOPA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预运动训练对5-HT及其代谢产物变化的影响
如图3所示,对照组与预运动训练组大鼠局灶缺血15 min后纹状体胞外5-HT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在缺血30 min后达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再灌注期间,两组纹状体5-HT水平持续下降。缺血15~30 min期间,预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胞外5-HT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
2.4 预运动训练对NE及其代谢产物变化的影响
如图4所示,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两组大鼠纹状体胞外NE及其代谢产物3-甲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的变化与DA、5-HT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缺血15 min后纹状体胞外NE水平均先升高,后又逐渐下降(缺血15~45 min期间,预运动训练组大鼠纹状体胞外NE水平极显著(P
3 讨论
预运动训练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在探讨其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时,以往研究更多将注意力集中于预运动训练对心脑血管[11]或大脑皮层的作用上。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注意到纹状体微环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可能与预运动训练的缺血保护作用密切相关[6,9]。本实验对不同组别大鼠MCAO缺血再灌注24 h后纹状体损伤比例进行比较发现,预运动训练可显著降低纹状体损伤面积的比例(见图1),该结果一方面再次验证了预运动训练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证实了纹状体结构及功能改善对脑中风预后的积极影响。
已知DA及5-HT等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纹状体缺血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7],本实验结果发现,缺血过程中纹状体胞外DA、5-HT及NE水平均出现快速升高,随后又逐渐下降,再灌注过程中,基本稳定在基线以下水平,该结果与以往报道结果[13-14]一致。缺血过程中,纹状体胞外DA、5-HT及NE水平快速升高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已经有大量文献报道,缺血过程中纹状体胞外谷氨酸浓度会迅速上升[6,9,14],而Ohta等[15]研究结果显示,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升高会导致DA、5-HT及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另外,缺血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自由基产生,自由基攻击神经元的脂质膜结构,使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伤,该途径也可能是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向胞外泄漏的机制之一。在纹状体内,DA可与相应受体结合起到兴奋神经元的作用,虽然5-HT及NE与相应受体结构后可起到抑制神经元兴奋性作用,但由于3种神经递质中DA升高幅度最大(缺血15 min后,对照组DA水平可达基值的(2120.5±131.2)%),因此,3种神经递质的净作用仍表现为兴奋性作用。胞外累积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共同作用可导致细胞内的Ca2+超载,诱发神经元兴奋性毒性,该途径可能是导致纹状体神经元缺血死亡的重要步骤之一[16]。另外,细胞内单胺类递质向细胞外液大量释放后,还可被单胺类氧化酶氧化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生成氧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连锁反应,加速纹状体细胞缺血死亡[17]。从图2-A、图3-A及图4-A中可以看出,预运动训练可显著降低缺血过程中纹状体细胞外液DA、5-HT及NE的水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预运动训练降低了缺血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谷氨酸的累积[6,9],进而减少了谷氨酸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向胞外释放的诱导作用。另一方面,资料显示,规律有氧运动可显著提高纹状体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18],本实验中,4周预运动训练可能通过提高纹状体抗氧化酶的作用,提高了纹状体对缺血的耐受能力,减少了神经元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了单胺类神经递质向胞外的泄漏,进而起到了减少神经元细胞死亡的作用。
对于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纹状体细胞外液DOPAC、5-HIAA及MHPG的变化,如图2-B、图3-B及图4-B所示,缺血过程中3种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均呈快速下降趋势,且预运动训练组各代谢产物下降幅度均不同程度小于对照组。缺血过程中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水平下降的详细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所需能量匮乏及酶活性下降所致[12],预运动训练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提示预运动训练组纹状体血液及能量供应优于对照组。而再灌注期间,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均呈快速上升既而缓慢下降趋势,该结果与以往报道一致[12-13]。再灌注期间,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的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能量物质供给及相关酶活性的恢复有关,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科学、合理的预运动训练是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纹状体作为预运动训练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的靶标核团之一,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其胞外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水平的改变可能是预运动训练实现其保护功能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Moro M A,Almeida A,Bola?os J P,et al.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 and free radical generation in stroke[J]. Free Radical Bio Med,2005,39(10):1291-1304.
[2] Rossi D J,Brady J D,Mohr C. Astrocyt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during brain ischemia[J]. Nat Neurosci,2007,10(11):1377-1386.
[3] Wang R Y,Yang Y R,Yu S M. Protective effects of treadmill training on infarction in rats[J]. Brain Res,2001,922(1):140-143.
[4] Ding Y H,Ding Y,Li J,et al. Exercise preconditioning strengthens brain microvascular integrity in a rat stroke model[J]. Neurol Res,2006,28(2):184-189.
[5] 乔德才,侯莉娟,何德富. 运动疲劳对大鼠新纹状体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6):349-355.
[6] 贾杰,胡永善,吴毅,等. 预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脑内谷氨酸含量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4):443-446.
[7] Brouns R,Hemelrijck A V,Drinkenburg W H. Excitatory amino acids and monoaminergic neurotransmitt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 Neurochem Int,2010,56(8):865-870.
[8] Pax inos G,Watson C. The rat brain in stereotaxic coordinates[M]. 3rd Edition,San Diego:Academic,1997:32-35.
[9] 胡永善,贾杰,吴毅,等. 预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脑保护作用的兴奋性氨基酸递质效应[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589-593.
[10] Gao X,Zhang H,Takahashi T,et al. The Akt signaling pathway contributes to postconditioning’s protection against stroke;the prot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APK and PKC pathways[J]. J Neurochem,2008,105(3):943-955.
[11] 任绮,邓树勋,陈健文. 中等强度耐力运动对心脏抗相对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 体育学刊,2012,19(3):135-139.
[12] Damsma G,Boisvert D P,Mudrick L A,et al. Effects of transient forebrain ischemia and pargyline on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dopamine,serotonin,and their metabolites in the rat striatum as determined by in vivo microdialysis[J]. J Neurochem,1990,54(3):801-808.
[13] Baker A J,Zornow M H,Scheller M S,et al. Changes in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Glutamate,Aspartate,Glycine,Dopamine,Serotonin,and Dopamine metabolites after transient global ischemia in the rabbit brain[J]. J Neurochem,1991,57(4):1370-1379.
[14] Dohmen C,Kumura E,Rosner G,et al. Extracellular correlates of glutamate toxicity in short-term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a direct in vivo comparison between white and gray matter[J]. Brain Res,2005,1037(1-2):43-51.
[15] Ohta K,Fukuuchi Y,Shimazu K,et al. Presynaptic glutamate receptors facilitate release of norepinephrine and 5-hydroxytryptamine as well as dopamine in the normal and ischemic striatum[J]. J Autonom Nerv Syst,1994,49(1):195-202.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终身教育园区 环境研究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存在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内涵也不相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的环境,主要是指在教育园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关联的周围空间的总和。而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首先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管理运行机制、教练员队伍等因素来分析。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主要有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等培养模式。我们也可以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分为集中型和合作型。集中型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在一个制度的管理下,集中学习文化知识和训练。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或青少年俱乐部安排专职的教练员和文化课老师,对后备人才进行训练指导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合作型的培养模式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文化知识分开,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主要负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国家的教育系统负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比重失调
于爱军在其研究中指出: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中96.35%的学生学习成绩与同龄普通学校学生相比,处于及格线以下,仅有3.65%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上;重点业余体校中91.19%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下,7.67%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上,1.14%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良好的水平[1]。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养是后备人才的薄弱环节,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竞技体育全运战略的实施,为了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必然导致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越来越短,有时甚至全天候的训练和比赛,就没有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再加上一些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这些运动员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也会比较狭窄。
(二)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
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历程一般需要6-10年,只有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才能最终攀登上世界体坛的高峰,正如人们所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后备人才的遴选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后备人才的训练处于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竞技体校、运动学校都采取早操训练、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训练,这种训练体制不仅造成了运动员的身心疲惫,同时也让教练员缺乏足够的时间总结训练过程的不足,从而不能有效的调整训练计划,导致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2]。
(三)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担负着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重任和为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体现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3]。
我国运动员人才梯队培养金字塔结构包括基础训练阶段、初级训练阶段、中级训练阶段和高级训练阶段。以体委系统为主的青少儿竞技训练积极构建全国性网络的基础塔座的同时,教育系统的业余训练也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业余训练发展为各类体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及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等几种形式,构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常规模式[4]。
由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障碍,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分离的现象依然显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问题依然缺乏长远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余万斌的调查中300名教练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62.3%,中专学历以下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37.7%;王万莉的调查中: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教练队伍96%是本科以下学历,运动经历参差不齐,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不够,学校带队教练员约80%没有制定科学、详细的训练计划,随意性较强[5]。现实呈现出我国体育教练员队伍文化水平和职称水平偏低,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的措施
(一)完善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要树立文化学习与技术训练并重的观念,思想上提高对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并贯彻到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制定针对“体教结合”的优惠政策,推动体教结合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给后备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帮助运动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训练,其总任务是围绕未来高水平专项技能的需要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同时通过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素质,并相应的发展基本的运动素质,注重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配置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按照柔韧――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2]。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等方面保障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福利,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
教练员作为竟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基,是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者,是运动员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内客的制定与实施者[6]。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在教练员的选拔上要严格,不仅考虑教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参考教练员的实际训练经验,选择最优秀的专业训练教练承担培养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督促教练员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同时要制定对教练员进行科学管理、考核的制度,督促教练员队伍对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增加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确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爱军.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2] 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9):69-71.
[3] 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1、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赌博、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转贴于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中图分类号:G808.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3.014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竞技体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奥运会、世锦赛、各种大奖赛、精英赛等使体育独特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弊端也已然显现出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不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运动员运动寿命短、对出现高水平竞技状态的时间把握不好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对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进行了利弊分析,并从竞技体育回归教育的视角下,探讨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科学训练问题。
2、对早期专项化训练及早期专门化训练的认识
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和“早期专门化训练”这两个不同的问题上,通过查阅文献,对不同学者对这两个概念划分的理解上,本人更同意陶于的观点:“专项化”与“专门化”是训练系统中的不同层次问题,由于运动训练全过程发展实质是“专项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专项训练系统。“专门化训练”是“专项化训练”中具体解决训练实际问题的子系统。[i]
“早期专项化训练”与“早期专门化训练”并不是一种明显的阶级顺序,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在未确定专项以前,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各种专门化的练习以期提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确定专项以后,根据运动专项的特点,采取各种与专项运动在形式上和表现能力的特点本质上相类似的行动,提高专项成绩,在这个阶段,专门化训练也并非完全停止,而是作为一种辅手段,进行一些具体练习。两种训练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与运动成绩的提高。
3、 对“早期专项化训练”与“早期专门化训练”的利弊分析
通过对两个概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发现,“早期专项化训练”及“早期专门化训练”本身都没有错误。运动员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开始,在选材过程中,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发育特点科学地判断其是否具备从事某项运动,或者说是某类项群的天赋和潜能,因此,可以说,运动员选材就是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表现。“早期专项化训练”有利于技术动作的精细化学习,针对性较强,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对运动项目的兴趣,培养好的比赛习惯。“早期专门化训练”则是针对某一项具体的运动素质,教练员采取一些具体的练习手段,比如说为发展运动员的灵敏素质,采用软梯、小栏架练习,使得运动员灵敏素质得到提高。“早期专门化训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发展各方面的基础素质能力,后期运动技术的可塑性较强,对于竞技能力的长期保持起到了很大作用。
真正误导我们认为早期训练弊大于利的原因在于:其一、一些教练员与学者们没有真正理解早期训练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其二、一些教练员在实施早期训练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手段不适合运动员专项技术动作的完成与提高,对运动负荷的安排不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身心发育规律,导致疲劳积累、运动伤病的发生,同时也给运动员带来了心理阴影,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许多运动员在青少年阶段成绩较好,而到了成年阶段就止步于优秀运动员行列的原因所在。其三、若是硬将这两种早期训练的过程割裂开来,必然在其实施与控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两个训练过程并没有先后顺序之分,而是相互交织、相互穿插的,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科学化进行训练,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不管是“早期专项化训练”,还是“早期专门化训练”,其本身都没有错误,都是为了培养我国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的三级训练网体制或许已不太适合现实的需要,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等概念,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体育本来就属于教育的范畴,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体育学是教育学下的分支学科,所以人们在反思,我们所说的“体教融合”问题到底适不适合现在的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体育的界限,我们所说的“竞技体育”实际上是“竞技运动”,我认为:相比于“体教融合”来说,“竞技体育回归教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青少年的运动技能的提高、认知水平的提高、知识素养的储备以及退役后的发展等都有着更好的帮助,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将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安排在学校中进行,注重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5、小结
竞技体育的全过程本身就是“专项化”训练的过程,“专门化训练”的过程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专项化训练”的实施,本文通过对这两个相似概念的辨析,澄清了某些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为以后从事青少年儿童训练的教练员指明了方向。并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对“竞技体育回归教育”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找到其与青少年运动员早期训练的关系,以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早期训练,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提供帮助,进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1] 陶于. 我国运动训练亟待重新认识的早期训练理论问题――早期专项化与早期专门化训练问题探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3(3):6-9.
[2] 徐本力. 早期训练科学化的提出及系统化训练理论――对早期训练科学化中几个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之一)[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7(2):1-6.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114-02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模式的“温州模式”“清华模式”“丁俊晖模式”“举国体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同时运用S(优势)W(劣势)O(机遇)T(挑战)模型对我国竞技体校的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以此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应用指导。
一、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
以表格为例,综合分析竞技体校的SWOT。
二、竞技体校SWOT因素的交叉分析
(一)竞技体校的SO分析
目前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在竞技体校教学任务中的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多年来,在举国体制方针的支持和指引下,竞技体校在作为直属体育院校教、科、训三结合的实验和探索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的发展也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体育改革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因此,我们在认识体育改革的时候,不能将其看得太单一,体育改革是社会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改革只有与外部经济、社会改革协调运转,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是取得了令人欢喜的成绩,这一切将会大大推进体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众体育的发展和普及。
由于竞技体校都是体育院校的附属学校,这就为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发展条件,其中包括运动员文化知识的学习、训练的环境、科研的服务等方面,这就使得竞技体校的发展以及竞技体校运动员的发展更加有利和可持续。总之,我国目前六所竞技体校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后,各自坚持自己的办学方针,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各自的发展等发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
(二)竞技体校的WT分析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加强运动员文化基础教育,以文化促训练,以提升训练中的科技含量。我们如果把文化教育落在了别人的后面,这不仅会对运动员自身有害,而且还将会使我国体育的发展停滞不前。而对于竞技体校而言,学训矛盾一直是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很多运动员由于训练的原因,其文化课水平仍然较低,这必然会造成运动员由于知识的匮乏而落后于同龄人,造成运动员发展的不平衡。这就需要竞技体校要合理调整运动员学习和训练时间的合理分配,同时,在运动员获得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要给运动员更多接触其他知识领域的机会,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数、外等基础学科,应让运动员更加全面地发展。同时,在这几年的竞技体校发展中,管理体制虽然还在不断地完善,但相比现在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而言,仍然难以跟上变化和发展的步伐。
从2008年奥运会的成绩来看,一些弱势项目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突破,比如田径、足球等,在这些项目中往往投资的并不比优势项目少,但是获得的成绩往往与输出不成正比,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地去深思,继续努力去探索,争取在保持我国优势项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国弱势项目,以使得我国经济体育能够平衡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竞技体校发展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当今竞技体校教学、训练、科研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对我国体育现状的发展最为适合,是值得我们去继续发展和探索的。从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的培养模式来看,以举国体制为指导方针,坚持“亦读亦训”的管理思想,对运动员从小培养,从而不断地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后备力量,以使得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在此,本文把这种竞技体校的发展模式称为“三维开放”模式。所谓的“三维开放”模式,三维是指教学、训练、科研三维一体,开放是指竞技体校可以根据目前我国的体育现状,灵活发展、创新,同时竞技体校的运动员也可以自由与各省市体委签约,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比赛,从而不会使竞赛体制相对的封闭起来,这样也会使得我国的竞赛体制更加完善。竞技体校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并实施从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服务,在举国体制方针的支持和引导下,使得竞技体校不断发展。
基于表1,从竞技体校发展的SWOT分析来看,其发展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学训矛盾,外部的主要矛盾是现在体育发展的迅速和管理体制缺乏创新的矛盾。抓住内部和外部的主要矛盾之后,我们发展竞技体校“三维开放”模式对于解决这两个矛盾是有利而且是必须坚持的。其中,学训矛盾使我们认识到“亦读亦训”,不同于 “半读半训”,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半天读书,半天训练”,也不能理解为“一半读书,一半训练”,而应把“亦读亦训”作为一个“整体”去认识。“读”应遵循文化教育规律,“训练”应遵循运动训练规律。两者既不能代替,也不能兼并,但可以相互联系和补充。因此,贯彻“亦读亦训”的方针,就是要通过寻求两个规律的结合点,既能推动文化教育工作的发展,也能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外部矛盾,各竞技体校在保证“三维开放”模式的优越性之外,必须不断地广开路径,不断拓展,使竞技体校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四、结论
1.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S(优势)因素包括国家投资力度大,后备力量培养体制完善,竞赛体制健全,训练科学化等方面。
2.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W(劣势)因素包括学训矛盾突出,大部分运动员文化水平落后,学生培养方式过于单一等方面。
3.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O(机遇)因素包括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对体育事业的强力支持,体育的普及与 大众体育发展迅速,举国体制作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实基础等方面。
4.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其T(挑战)因素包括经济投入渠道单一,管理制度缺乏创新,弱势项目的发展欠佳等方面。
5.通过对竞技体校的SWOT分析,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本文认为教育、科研、训练为一体的“三维开放”模式相对于目前我国的竞技体校的发展来说,是最为适合的。
【参考文献】
摘要:通过对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入的风险因素分析得出:运动安全、高淘汰率、就业困境以及竞技公平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家庭对子女从事竞技体育态度和选择.文章认为:加强体育科学化训练水平、搭建平台实现退役运动员向全民体育方向转移、加强训练主体软实力建设、完善运动员保障体系以及优化体育环境是解决人才输入困境的重要出路.
关键词 :竞技后备人才;输入困境;出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71-02
当代竞技体育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更是后备人才的竞争,实现体育强国的发展战略,需要一支数量稳定、能力突出的后备人才队伍.然而,近些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日趋困难,一些中等运动技术学校面临生源严重不足的不利局面.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其输入困难必将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竞技体育风险角度切入,在全面梳理竞技风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从而为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内部风险因素分析
1.1 运动安全
竞技体育是名副其实的风险职业.竞技项目以挖掘人体潜能为基础,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想,这实施一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出现超负荷的运动训练与极限、超极限强度的竞赛活动,若长期违背人的基本生理规律,定会引发运动员的潜在的生理危机.规则的不断改变,在对技术难度、比赛精彩程度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加剧了对运动员生理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冲击.极限强度极易导致运动损伤.学者在对我国优秀运动员运动的调查中,伤病问题已成为影响运动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3].
“桑兰事件”“汤淼事件”是运动安全事故在训练和竞赛中极端个案[4,5]体现,但从社会影响看,网络和其他新闻媒介无形中导致的社会放大,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在子女的职业选择时,基本也会从长远角度出发,从职业风险角度来权衡.安全因素成已成为影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成材率
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历史性进步,我国也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从1952年容国团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到2013年底,我国竞技体育共获得了3176项世界冠军[6],竞技体育运动员在赛场上辉煌表现对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树立奋进的榜样和精神动力.
竞技体育竞争激烈,比赛中仅有一位或者一队选手会成为最终的优胜者,其淘汰率之高,是名副其实的风险职业;其次,与美国“桶形模式”相比,我国“金字塔”培养模式底部大,顶端小,意味着更高的淘汰率;再次,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结构失调,梯队建设基础薄弱,成材率低.从相关资料了解到,目前,我国三线队伍向二线队伍的人才输送率为6.1%,而二线向一线的输送率仅为1.96%[7].竞技项目训练周期长,时间跨度大,与学校基础教育阶段重合.目前,国内很多体校的后备人才培养落户学校,开始走“体教结合”的培养道路.然而,高淘汰率的项目风险与受教育阶段冲突问题也影响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子女从事竞技体育的选择.
2 外部风险因素分析
2.1 就业困境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层次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8].只有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需求.从历史实践看,我国竞技体育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安置政策.
2000年,我国开始启动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安置政策的改变使得职业运动员安置难度逐年下降,很多中等运动技术学校运动员无法通过政策性的安置实现就业,在自主择业上,由于职业运动员文化程度较低,在竞争中无优势可言.尽管个别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的退役运动员安置法规,安置问题仍然难度很大.工作安置问题引发连锁恶性效应,竞技后备人才招生在失去就业安置政策下日趋困难.2013年,教育部在部分省市取消了高考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加分,无疑为后备人才招生和培养带来了新的隐忧.
2.2 体育运动的公平问题
公平竞赛是体育的标志性特征,公平问题贯穿运动员训练与竞赛全过程.然而,在运动训练与竞赛领域,运动员兴奋剂事件、个别体育官员、教练和裁判营私舞弊行为,在社会中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体育官员、教练、裁判和运动员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选择放弃体育道德品质和诚信素质,是对体育公正精神的公然践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家庭对竞技体育的信任,对竞技后备人才招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策略
3.1 科学化体育训练过程,提高成材率
早在北京申奥之初,我国代表团就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奥运理想.科技服务体育,带来了体育成绩的高歌猛进.在目前的高水平体育训练中,科技更是无处不在,从科学选材、训练过程的监控与评价、训练后的营养补充与体能恢复、竞赛阶段的体能与心理调整,无不渗透着高科技的力量.然而在基层体育训练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监测和监控设备,科技化还只是空谈.因此,国家应加大科技投入资金,在专业运动队和基层训练阶段,加大投入力度,科学监测运动训练全过程,提高选材率、成材率,实现成才的桶型结构的转移,极早淘汰潜质不足运动员,并为其创造其他出路,降低竞技体育的风险.
3.2 体育训练主体软实力建设
近些年,我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师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也存在高端师资比例偏小、教练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不合理、队伍梯队建设不完善等现实问题.竞技体育的主体是教练员和运动员,教练员的水平决定了运动员发展空间.作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员,能以基础学科为指导,熟练运用科学训练方法和手段,及时、合理地控制并疏导比赛中运动员心理问题,能对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实施科学、合理的干预与调控.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执行力度,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聘请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讲座与实践指导,并对教练进行不同批次的职中培养,提高教练员们对现代体育训练理念、方法与手段认识;完善教练员奖励与保障机制,提高教练员的工作热情与激情,免除其的后顾之忧.
3.3 拓宽多元化职业培养,实施部分优秀运动员的合理分流
2014年10月24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思路构想.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扩大就业领域、广开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发展产业来促进运动员的再就业.2014年,湘潭大学与湖南省体育局羽毛球运动中心合作,共同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育局负责为湘潭大学输送高水平体育人才,湘潭大学负责运动员的高等教育.这一举措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新的出路.国内多所体育院校也陆续开设相关专业面向高水平在役人员,对高水平的运动员实施了合理分流.
3.4 搭建平台,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良性对接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2年发表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白皮书,指出:当前,我国群众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人均占有数量都相对偏低,一线从事健身服务指导活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指导水平整体不高,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9].竞技体育运动员接收过正规的体育教育与训练,熟悉体育锻炼理论和方法,是潜在的、优质的体育人力资源.因此,搭建合作平台,对退役专业运动员进行相应的再就业培养,引导部分竞技体育退役运动员向群众体育转移,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体体育良性对接,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双赢的重要途径.
3.5 完善运动员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运动员保障体系,首先是要实现就业保障,单位应该依法为退役运动员包括就业、生活、医疗以及养老等全方位保障.建立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确保退役运动员选择任何一家单位都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为职业运动员提供更好、更优厚的福利待遇.一是医疗,运动员医疗待遇应该有补充的医疗保障体制,二是补充的意外伤害保障机制,弥补普通的工伤保险之不足.
3.6 严惩体育腐败,创设公平环境
体育腐败是竞技体育良性发展的毒瘤.它破坏了公平竞争的体育环境,打击了公平、平等、诚信等意识,败坏了社会风气,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阻碍作用.严惩体育腐败,净化体育人文环境,对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创设公平环境,应从立法的角度对体育腐败进行定性和追责.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高体育腐败的犯罪成本;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确保各方的利益均衡;设立相关的监督部门,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对体育相关部门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检查.
参考文献:
〔1〕李烁.对我国甲A女篮队员的运动损伤现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5-9
〔2〕叶松.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82-84.
〔3〕朱章标,鹿红宁,等.中国优秀蹦床运动员运动损伤特征、原因及防治[J].中国体育科技,2014(1):43-45.
〔4〕桑兰受伤事件回顾.医学论坛网[OB/OL].cmt. com.cn/detail/62851.html.
〔5〕男排新闻.腾讯首页[OB/OL].sports.qq.com/a/2007 0623/000047.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3)[OB/OL].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7〕金玉,潘绍伟,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5):82-85.
〔8〕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好搜百科[OB/OL].baike.haosou.com/doc/2102592.html.
〔9〕中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面临的5大挑战.中国日报[OB/OL].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2-01-17/content_4978042.htm.
〔10〕凌平,王清.论体育运动的风险与体育保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9):596-598.
〔11〕邱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风险预警与规避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6-10.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G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109-03
The Compon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
TANG Jianjun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The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ts institution is the basic institutional form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port techniq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ent.The paper studies the compon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builds a systematic recogni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organizations.It finds that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s have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s.It uses the channel of organization to integrate the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s with the sport technique development.The sport techniques are mainly reserved by technique knowledge and benefit every member in the organization.It is the technique knowledge that enables the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 techniques in a specific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greatly reduces the uncertainty of sport techniques development in the techinque training and provides necessary organizational guarantee.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organization;competitive sports institution;sport technique
在竞技体育活动中,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项目组织中。竞技项目组织是其运动技术发展和提高的基本组织形式。对竞技体育制度安排中竞技项目组织的构成和意义进行研究,目的是对竞技项目组织在理论上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提高对竞技项目组织作用的认识,为今后相应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方面的帮助。
1有关竞技项目组织的研究
从制度安排角度讲,对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及其发展问题进行讨论。讨论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要有竞技项目组织;二是作为制度安排的具体形式的意义是什么。
在进行组织问题方面的研究时,有一种理论视角可以借鉴,即技术知识和组织学习视角,它来源于波兰尼(M.Polanyi)的个人知识论和纳尔逊(R.R.Nelson)等人的经济进化论。在技术知识和组织学习的视角下,难言知识(Tacit Knowledge)、专用知识(Specific Knowledge)以及组织学习等概念占有重要的解释地位,有关“如何干”和“如何进行改进”的启发通常体现在组织常规中[1]。我们认为,那些拥有内部研究和发展新技术能力的竞技项目组织,能够及时吸收外界的新技术,并通过比较频繁的内部技术知识学习和交流,形成整体组织的运动技术能力,进而将其转化为可以实现的运动成绩。
一般认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是依据运动竞赛制度安排来进行的,在促进运动技术向运动成绩转化的过程中,运动训练制度安排除了训练体系外(如我国的三级训练体系),主要的制度安排就是竞技项目组织。因为要在激烈对抗的竞技比赛中获得优异运动成绩,从个人角度讲,单靠个人去发展自己的运动技术能力是不可能的,竞技项目组织可以把单个人力量组织整合起来,以一种组织上的技术共享、技术互补和技术交流的方式来减少个人技术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竞技项目组织和竞技项目的含义是不同的。从竞赛学角度看,竞技体育的分项和分项比赛(即竞技体育按项目进行比赛)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竞技分项使竞赛活动的内容基本固定,为了试图在竞技项目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从组织学角度看,出于使运动技术发展效益最大化,使得在竞赛项目中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出现了。为了便于进行运动技术的交流与提高,保证在未来的比赛中取胜,有层次的训练体系也随即出现了。组织在这个意义上就不是一个人们任意组成的集合体,而是一个制度化集体,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在于使运动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获得在组织上保障和在组织上的扩展。
我国在竞技项目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它主要是基于项群理论[3]。二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是对我国优势竞技项目的成因进行系统地分析,确定优势竞技项目,即在国际重大赛事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在未来的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的运动项目。根据我国各项运动项目最好运动成绩的发展变化特征为标准,优势竞技项目大体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长盛不衰型、波折起伏型、后起居先型。认为我国优势竞技项目之所以能够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从一般训练学意义上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别在博弈原理、博弈决策和博弈实施三个层面及三个层面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4]。三是从竞技体育项目的管理方面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是运动队的管理[5];重大比赛运动项目的布局与对策[6,7];以及对重点运动项目设置与发展的研究[8]。
2竞技项目组织的构成
竞技项目组织指的是为谋求自身利益而采取集体行动的人员,所进行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专项群体。作为竞技项目组织,它应当具备以下特征:1)具有明确竞技目标;2)有较为固定的成员和组织边界,即有一定的进出规则约束;3)有一整套竞技活动的规则体系;4)有一定的权力或等级安排。
从制度安排理论看,竞技项目组织是一个为了在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减少运动技术训练和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而设置的竞技性组织。
竞技项目是由规则规定其运动技术内容和比赛形式的竞赛项目。从运动竞赛学方面看,竞技项目指的是运动竞赛中的项目,是一种竞赛类型,运动竞赛是由单一的或综合的竞技项目构成。由于竞技项目技术内容不同和比赛的规则和方法不同,竞技项目是多样的。从组织构成方面看,竞技项目组织主要是由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管理、科研和医务等人员组成。
应当指出的是,在竞技运动活动的实践中,经常对“竞技项目”的术语赋予不明确的含义。马特维也夫认为,竞技项目从逻辑上理解为在竞技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竞赛活动的项目,其特征是拥有具体的比赛对象,允许的动作组成和竞技对抗的方式(运动技术和战术),竞赛规程、规则和取得成绩的标准[2]。为了避免在项目术语上的混乱,我国体育理论界用大项、分项和小项作出区分。在我们的研究中,根据《中国体育年鉴》和《体育事业统计年鉴》的收录和统计原则,竞技项目指的是在我国正式比赛中出现的项目,它可是大项,也可是分项,但不包括小项。
竞技项目组织在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业(职业)训练性质的,属于训练体系的高级层次。另一种是业余训练性质的,他们属于训练体系的中级和初级层次。作为一种具体的制度形式,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具体的内容,是进行重点项目安排和运动训练体系建立的组织实体。从竞技项目组织内部功能看,它则是运动技术知识得以传习和运动技术能力得以发展的基本单位。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使我们把竞技项目当作一种特殊的组织来分析的基本根据。在竞技项目组织的基本结构中,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这个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
竞技项目组织作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具体方式,运动员和教练员是这个组织的基本构成。因此,运动员、教练员在竞技项目组织结构中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运动训练制度安排的倾向性。通过组织制度安排的变化,来促进运动技术的发展。竞技项目组织作为运动技术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认为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决定着该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的发展状况。
3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
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制度单位,它使运动技术能在项目组织的范式中发展。不同的竞技项目组织为其运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障。
竞技项目组织存在的基本原因:一是在运动竞赛意义上,必须使运动技术水平的比较在限定的项目范围内进行,以保证对等和公平;二是在运动训练意义上,运动技术的专门化和项目化本身极大地促进了运动技术的发展。作为竞技项目组织主体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就是在这个组织中,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来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我国专业性的竞技项目组织不是自发性的组织,而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项目组织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有助于运动技术发展的运动技术等级结构,这一结构成为运动技术在项目组织中能够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源泉。
对运动技术发展而言,竞技项目组织成为运动技术知识学习、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基本单位。竞技项目以不同层次技术水平的组织形式,为运动员运动技术提高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上的可能。所以,可以说运动技术的发展问题,从制度安排意义上讲,就是竞技项目组织的发展问题。从决策者的角度,竞技项目组织的存在使人们考虑如何把它变成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即通过对竞技项目组织人才的最佳组合与结构优化,以保证在运动训练中能够使运动技术水平有效持续地提高,和在运动竞赛中能够比较稳定地获得优异运动成绩。 根据竞技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在奥运会取得成绩的可能性大小,来选择和安排若干竞技项目,形成一个能够在奥运会等国际大赛中更快地取得好成绩的优势竞技项目组织群。
从历史上看,运动技术发展依赖于两个彼此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运动技术发展的制度化,即是竞技项目组织而不是个人做为运动技术发展的母体;另一方面是运动技术创新活动的项目内部化,是竞技项目组织而不是独立于这个组织的科学研究机构掌握着运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资源。基于此,竞技项目组织成为了技术动作、技术方法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
近年来,竞技体育界在教育、科研、训练之间的技术合作有了明显增长,但合作的基本规律是:促进竞技运动技术发展的教育、科研更加项目化,它们强化了竞技项目组织在运动技术发展中作为技术动作、技术方法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人员做竞技项目的科研教练员、科研所的基础研究和竞技项目的结合,科学研究工作融入竞技项目中,这些都强化了竞技项目组织对促进运动技术发展的作用。上述情况也表明了一个事实,就是竞技项目组织不单是一个竞赛项目的种类,也不单是一种运动技术在项目中的归类。竞技项目组织是一种对运动技术创新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的制度安排。
竞技项目组织是一种制度安排。从竞技体育管理学的意义上讲,竞技项目是保证运动成绩取得的基本管理单位。在我国对运动项目进行分类的管理思想,促进了重点竞技项目在奥运会中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 制度分析理论和竞技体育管理学对竞技项目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关注在竞技项目中运动技术发展和运动成绩的取得。竞技体育管理学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决策者和管理者对竞技项目的布局与安排,来影响运动技术的发展。从制度分析看,它就是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制度分析理论是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项目组织制度安排对竞技项目运动技术发展和运动成绩获得所产生的作用。
竞技项目组织是竞赛制度和训练制度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既是一个参加竞赛的组织也是一个进行训练安排的组织。参加比赛和获得运动成绩是竞技项目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所以,竞技项目组织是根据竞赛活动来调整组织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它类似于经济活动中的企业组织的生产活动要服从于市场的交易一样。竞技项目组织的意义在于减少其项目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训练和运动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保证着较好运动成绩的获得。
4小结
1)就运动技术发展而言,运动训练制度安排中的竞技项目组织是运动技术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单位,它们是孕育和发展运动技术的母体。竞技项目组织在竞技体育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通过组织的方式把竞技体育活动和运动技术发展统一在一起。
2)所有的竞技体育活动,都必须借助于竞技项目组织的形式而开展。竞技项目及组织规定了竞技体育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组织规则、训练方法等。它是运动技术提高和发展的基本组织方式。所有的运动技术,都是具有竞技项目特征的运动技术,竞技项目规定了运动技术的技术动作、技术方法的运用,并通过组织的形式把它们以技术知识的方式保存下来,并且使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获益。特定的竞技项目组织使得运动技术以及运动技术知识得以有效的积累、传递和发展。
3)竞技项目组织为减少运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技术训练和运动竞赛方面的不确定性,获得较好运动成绩,提供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大洲,等.技术知识与创新组织[J].北京: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1.
[2] 马特维也夫.运动竞技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3]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谢亚龙.论制胜规律及运动选材[J].福建体育科技,1990(1):7-21.
[5] 孙汉超,等.对我国运动项目系统管理的思考[J].武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2):1-6.
1.1竞技体育的项目失调
竞技体育发展项目比重失调,在我国实际情况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我国在羽毛球、兵乓球等小球竞技比赛项目发展得很好,而且取得的成果也相当明显。但是,在其他一些比较冷门的体育竞技项目上,发展情况很不尽人意,甚至一些项目根本就无人问津。一直以来,国家都将注意力都聚焦在自身实力雄厚的项目上,而且对其投入资金力度和提供的相关扶持政策也比较多。但是,对冷门项目的关注却很少。所以,造成如今体育项目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
1.2缺乏优秀的训练人员以及管理团队
随着新的竞技体育思想观念不断涌入,不仅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得到很大程度扩展,而且还增加国民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竞技体育运动当中来。但是,由于引进的竞技项目大多都是直接沿用了其他国家的经验和训练模式,再加上国内对开展项目具备的相关条件不是很充分,就连训练必须有的管理和训练方面的人员都是直接从国外聘请而来,而且训练的科技化水平也不高,同时还缺乏相应的监控和医疗保障。
1.3竞技体育后备运动员缺失
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当中,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运动人员的缺失。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却找不到几个优秀的运动员,这无疑是最大的笑话。对人才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从我国实际的国情来看,我国一直将人才的文化培养视为发展国力的重点,相对于“体”的培养重视力度很不够。所以,在运动员方面一直面对后备人员不足的问题。
1.4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虽然取得了很好成就,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这一切都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事实。一直以来,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都高度依赖政府,其资金方面也大都是靠政府拨款而来。拨款在项目上也只是更加偏重于实力强的运动项目——经常在国际赛事上获得很好成绩的比赛项目。如此一来,就使其一些冷门项目的发展受到限制。因冷门项目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甚至连运动的场地和运动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谈及相关的管理和体育训练人员了。然而在某些地方,当地政府在制定本地竞技体育发展计划时,大多只是注重体育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真正的价值作用,尽管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大理推广竞技体育项目,结果却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造成竞技体育资源大量浪费。我国发展竞技体育金费安排是国家最有钱,省级有钱,地区级有点钱,最基层没有钱。基层是选材的摇篮,不重视基层体校的建设和投入。
1.5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工作滞后
作为一名竞技体育方面的运动员,其运动生涯是有限的。一旦运动员过了自己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就不得不面对退役的事实。搞好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个人前途和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稳定,甚至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受我国体育发展的模式的影响,以往运动员由于长期超负荷运动,不得不长期饱受伤病的困扰,也致使他们对自己的体育事业心生倦意。所以,他们一旦到了退役的时候,大部分都不愿意再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然而,自身具备的科学知识和社会技能又相对的缺乏,就更加大他们择业的难度。曾经在大型赛事上获得好成绩的运动员,退役后生活陷入困境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2解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2.1科学合理地调整竞技体育项目的结构
合理调整竞技体育的结构,在发展重点项目的时候,搞好其他竞技体育项目发展。
2.2加大力度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要使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科学有效的发展,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我国竞技体育的先行体制入手,尽快转变先行的体育运行机制,完善其管理体系。
2.3加强竞技人力资源建设
重视教练队伍建设,提高竞技体育教练人员的执教水平。高度重视基层体校建设,加强国内竞技体育与国际间交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练员,发挥其优势,吸收他们先进的思想理念,强化国内竞技体育的实力。
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竞技体育管理人员的培养,让他们更好地为体育事业服务。竞技体育的科研工作当然也不能放松,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科技水平含量是体现我国竞技体育实力的重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竞技体育的环境已经与原来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比赛的形式出现了多样化,连竞赛的观念和比赛的规则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对运动员训练方面更加注重训练的科学性。
2.4搞好退役人员的安置工作
解决退役运动人员的安置问题,是保障我国竞技体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展我国的竞技体育,只有在运动员退役后的生活得到更好保障的前提基础上,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安置退役运动员要结合其自身具备的特点,合理安排。比如,可以给他们提供进入高校继续进行学习深造机会,以便提高自己文化知识。退役后可以向竞技体育方面的管理层方向发展,为我国的竞技体育的管理层储备人力资源。
2.5加强对竞技体育行风的建设
重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在广大的群众当中树立起全名参与与运动的风气。发挥传媒的作用,增加大家对竞技体育运动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在社会中树立起全民体育的观念,转变大家对竞技体育的认识,让其明白重视竞技体育运动并不是为了获取利益,而是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的质量。
3结束语
竞技体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们只有着力于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勇敢地向问题提出挑战,才能保证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晓聪,张晓会,赵先卿.“十一运”后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