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9: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施工管理体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比如本人参与建设的湖南一个水电建设项目,计划工期是三年,而实际建设工期是五年,首先是由于建设工期的拖长,施工管理费用大幅增加;第二,延期投产带来的利息损失;第三,也是最大的损失,是投资机会的损失,延期投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原计划投资4000万元,最后结算投资1.2亿元。这样,一个原本效益良好的电站,从建成开始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一般说来,进度快就要增加投资,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投资效益;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而质量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又会加快进度。进度、质量与投资三个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质量好。北京国际金融大厦的建设,就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投资也很节省的例子:北京国际金融大厦,全部开发周期37个月,施工周期24个月,是北京开发周期与施工工期最短的大型公建项目,质量获99年度长城杯奖,2002年获得第二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项目结算投资仅为股东下达控制指标的84.6%,项目总投资近17亿元,股东仅投入4.7亿就实现了滚动开发。
二、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分析
对于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一般认为有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等,但国内外的专家认为,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干扰因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对项目的特点与项目实现的条件认识不清。比如过低的估计了项目的技术困难,没有考虑到设计与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开展科研与试验,这既需要资金也需要时间;低估了多个单位参加工程建设的工作不协调;对建设条件事先没有搞清楚,对项目的交通、供水、供电问题不清楚;对于施工物资的供应安排不清楚。
2.项目参加人员的工作失误。如设计人员工作拖拉,建设业主不能及时决策;总包施工单位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失误;建委、质检站拖延了审批时间。
3.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如战争、骚乱、地震、洪水、工程事故、企业倒闭等天灾人祸的发生。
三、项目进度管理需要做好的工作
我认为,要搞好项目的进度管理,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架构。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一流的管理目标和企业文化。
2.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一个较大的工程,是由很多的建设者参加的共同体,这就需要有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避免相互的拆台、扯皮。
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三级工程计划。这一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
4.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以及设计质量、速度的检查、评审。设计的工作质量决定了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实施。
5.施工单位的招标、评标及施工合同的签订,包含总包、分包单位的选择,材料、设备的供货合同的签订。
6.工程前期政府手续的办理以及市政配套工程的安排。与政府机关的充分沟通与良好关系,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四、建立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
1.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人员架构
所有相关单位,包括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各级承包单位,必须设立明确的进度管理架构,设置专职计划员,计划员需具备一定生产安排经验,了解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能对施工进度动向提前做出预测。
2.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贯彻途径
2.1完善例会制度
①每周召开至少一次均有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生产调度例会;
②各施工单位每周召开至少一次本单位的生产调度例会;
③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
2.2建立沟通渠道
①各单位生产负责人工作时间必须在岗,如临时外出须通知其他相关成员,并做出相应安排;除睡觉时间外必须能随时取得联系;
②各单位相互通告进度管理体系架构,建立本工程进度管理体系成员的联系总表;
③各相关单位之间,需建立纵向、横向联系。各级生产负责人、计划员之间,应及时进行指导、反馈、预警、建议等工作交流;
3.三级计划进度管理体系的工作流程
3.1一级计划——总控制进度计划
①此计划为项目指出最终进度目标,为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均指出明确的开工、完工时间,并能反映各分部、分项工程相互间的逻辑制约关系,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关键路线;
②总控计划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制订,原则上一是要满足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二是要符合各项已签合同的工期规定;
③甲方牵头制订总控进度计划,各专业负责人和总包、分包共同参与意见,经认真研究后确定;
④总控计划一经确定,便成为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各方均要严格遵照执行,不做轻易调改;
⑤合同中应规定建设各方必须遵守总控计划,任何一方符合或违反工期规定,在合同中均应规定有对应、明确的奖惩措施。
3.2二级计划——阶段性工期计划或分部工程计划
①二级计划的制订是为了保证一级计划的有效落实,故而有针对性地对具体某一阶段、某一专业承包公司的生产任务做出安排;
②二级计划的制订,原则上必须符合总控制进度计划的工期要求,如出现不一致情况,需经甲方认可,或修改后再报;
③各专业承包公司在正式施工前必须上报该公司的生产计划,并上报监理、甲方审核;
④甲方在必要时将下发阶段性工期计划或分部工程计划,相关施工单位务必严格遵照执行;
⑤二级计划的贯彻力度,主要取决于专业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各分包单位应对二级计划的执行情况引起足够重视,加强落实、检查的管理力度,出现异常进度动向时,必须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务必保证阶段工期或分部工程的进度目标圆满实现,为总进度目标在全局的实现奠定基础。
⑥甲方、监理应及时或随时检查、监督各专业公司对二级计划的落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对各专业公司的工作给以及时的激励、鞭策。
3.3三级计划——周计划
①周计划的制订是将二级计划进一步细化到日常的施工安排中,是最基本的操作性计划,应具备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及时性和可控性;
②周计划的制订最主要是切合现场实际需要,可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可在灵活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给一、二级计划以极大弥补;
③各分包单位须制订周计划上报总包;总包须制订周计划(可附上分包计划)上报甲方、监理;甲方、监理须对总包周计划进行批复,审批后的由总包制订的周计划作为最终依据,下发各分包统一执行;
④周计划的上报时间是每周生产调度例会之前。
五、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当前,编制项目进度计划的计算机软件很多,但最常用的使用也最简便的是美国微软公司的MicrosoftProject软件。
MicrosoftProject软件可以甘特图、单代号网络图、日历视图、资源工作表几种方式显示项目进度计划的成果。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甘特图,一般均采用甘特图的方式建立项目进度计划。
在MicrosoftProject首先列出实现项目目标的所有步骤。从最大块的工作开始,然后将每块工作分配到各项任务中,每个任务有自己的可交付结果。添加里程碑,最后收集并输入工期的估计值。
在创建了任务列表并按大纲的形式将其组织起来之后,就可以决定这些任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定日期了。然后给各个任务配置资源,最后检查甘特图是否符合要求,这样,就完成了Project的输入。
对于我们国内广泛运用的双代号网络图,国内的计算机软件有梦龙科技开发的MRPERT、清华斯维尔软件开发的“智能项目管理软件”。这些软件都能较好的解决施工进度管理问题。当然,最好的项目管理软件是P3软件,但他的价格较高,在国内应用不是很普遍。
六、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评价
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这种偏差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我们通常采用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项目管理部的管理工作月报,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计划工程师去现场,检查进度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并定期与不定期的参加现场会议,了解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同时协调有关方面的进度关系。
我公司一般采用横道图比较法对照工程的实际执行状况与计划目标的差异。如图所示: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180-03
1 引言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提出,人类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的建筑行业在经过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建筑业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建筑业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推行绿色建筑业是促进绿色GDP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绿色建筑业包括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2个方面,绿色建筑是就建筑产品而言的,绿色施工是就实现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而言的。
2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桩基及围护工程实例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3-1、Z3-2地块,西靠银城中路,南临陆家嘴环路。东侧及北侧为东泰路和花园石桥路,分别与金茂大厦、上海环球中心相邻,并与这两栋摩天大楼共同形成一个“品”字形高层建筑群,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超高层建筑组合。
2.1 工程概况
该工程占地面积为3.03万m2,总建筑面积为5.65万m2,拟建主楼121层,结构高度580m,建筑顶部高度为632m,大楼地下5层,采用桩筏基础。塔楼区域开挖深度约31.30m,裙房区域开挖深度约26.30m。本阶段为主楼桩基及围护系统工程施工,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主楼核心区域桩长86m,有效桩长56m,裙房桩长64m,有效桩长34m。主楼围护结构体系采用1m厚直径121m的地下连续墙加多道环形圈梁。
2.2 工程的特点与难点
(1)上海中心大厦工程要求获得美国LEED金奖认证及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在主楼桩基及围护系统工程施工阶段,各项施工措施和施工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制定要依据LEED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三星级评价标准以及上海市节能降耗相关文件来制定。
(2)该工程地处陆家嘴金融中心核心区,北侧为88层金茂大厦,其地下室距本工程基坑边界最近距离约16m左右。东侧为101层环球金融中心,其地下室距本场地基坑边界最近距离约21m,南侧为盛大金磐住宅小区,其地下室距本场地基坑边界最近距离约60m,西侧为在建太平金融大厦,其地下室距本场地基坑边界最近距离约50m,且处于主要交通干道交汇处,周边高档酒店、办公楼、住宅云集,地理位置显要,周边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3)该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清除地下障碍物、场地平整、桩基围护施工等。施工期间主要环境污染因素包括桩基施工噪声及振动对周围底层结构及建(构)筑物的影响,施工机械噪声及废气影响、产生大量渣土及建筑垃圾、建材堆场及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施工泥浆等。
3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目标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3.1 管理方针
发挥科技对绿色施工的支撑保证作用,通过施工工艺改进、施工标准化等工作的展开,积极应用“四新”成果;通过方案比较、方案评审等多种优化措施,形成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积极贯彻绿色施工的方针和技术措施,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围绕环境保护、施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几个基本目标,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3.2 管理目标
3.2.1 节能目标
对施工用电设备的使用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相关的节能管理措施,对照明用电和设备用电等施工过程中的用电设施进行有效监督管理,确保现场电表等计量装置安装率达到100%。
3.2.2 节水目标
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力争施工中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量大于30%,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确保节水型产品配置率大于50%,节水计量装置安装率100%。
3.2.3 节材目标
同等条件下尽可能选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输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确保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本地化材料占材料总重量的比例要求。
3.2.4 节地目标
现场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3.2.5 环保目标
制定行之有效的环保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大气、噪音、污水、光等)各种污染,尽可能减少其对场地周边区域环境的影响。
4 绿色施工管理具体措施
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4.1 管理措施
(1)指派专人协调、处理和监督与LEED相关的施工事项。该人员须经过LEED认证顾问单位的培训、指导、监督及管理,对LEED中所负责部分的相关得分点有基本了解。并清楚自己所负责部分在整个LEED评估中的作用及影响,同时应开展培训课程,向与自己相关工作人员讲解LEED知识,协助整个LEED项目推进,并将培训内容进行记录。
(2)根据绿色建筑及LEED认证培训相关要求,组织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和实施规范细则,确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程序、方法和措施。严格按顾问单位的要求开展工作,定期向业主或其全权代表汇报工作进展和质量情况,同时提交相应的中文及英文版本的文件和资料以供审查。
(3)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控制、土壤侵蚀及沉积控制、噪音控制、化学品和污染源控制、施工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等方案,实行动态监管和全过程的跟踪,同时做好各个环节中的资料收集、表格报告撰写工作,确保资料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就绿色建筑顾问单位下达的任务行动清单,及时有效的完成任务并递达认证所需材料。
(4)建立并维护绿色建筑施工阶段档案。收集、整理工程竣工相关文件,填写相关表格和资料。配备熟悉绿色建筑及英语书写、英语口语熟练的工作人员,按绿色建筑顾问单位的要求翻译并提交相关文件及资料。
4.2 节能措施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2)严禁施工设备空转,定期对施工设备特别是大型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对构件进行紧固,,确保大型机械保持最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减少用电量。由于目前业主提供的630KVA的电量并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对新增发电机的投入数量须与施工流程紧密结合,做到高峰时期能满足用电要求,低峰时避免造成发电设备的闲置。
(3)对于空压机的使用,合理控制空压机与作业面的距离,根据相关资料,距离控制在5m处为最佳,减少用电量。利用工具式灯架,提供施工现场照明,提高使用次数。场地内现场值班电工定时按工程施工需要及时开关现场照明灯,减少浪费。在宿舍及办公区域制定用电管理制度,严禁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的电热器具,宿舍及办公区域照明采用节能灯具,禁止使用白炽灯。
(4)工人宿舍区用电由专人统一管理,杜绝电器开启而无人使用的情况发生。同时安装电表及限用装置,实行分层计量,严禁使用。办公室在光线充足时应关闭照明。下班后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一律关闭电源;夏季空调使用温度控制在26℃,冬季温度控制在19℃。做好施工人员的用电安全及节约用电的教育工作,做到人走电关。
4.3 节水措施
(1)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场地四周设排水沟,大门口设置专门的循环水冲洗池,现场雨水、污水通过排水沟经沉淀后,再利用水泵抽取至蓄水池用来冲洗车辆和现场的保洁工作,冲洗水再排放至沉淀池循环利用;在施工现场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简易洒水车,洒水控制现场扬尘。同时简易洒水车用水全部取自大门口沉淀池内的循环水,以节约用水。
(2)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用于现场施工和保洁工作。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到50%。水龙头采用节能型水龙头,同时在阀门处设置限位,在保证自来水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节省自来水出水量。卫生间采用手动冲洗水箱,控制冲洗用水的使用。
(3)每幢楼安装水表进行计量,必要时进行限量控制。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冬季提前做好水管防冻保暖工作。机修工须及时巡视,发现渗漏及时施堵或更换,减少水资源浪费。办公及生活区域派专人打扫、保洁。做好现场人员的节水教育工作,养成随手关闭笼头的习惯,杜绝“长流水”现象。
4.4 节材措施
4.4.1 材料采购
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以经济效益为前提,对建筑产品来源进行筛选,尽量采用再生材、地方材,本工程桩基、地墙所用钢筋、混凝土、水泥等大宗材料均选用上海本地产品。对每一批进场的钢材的供货单位、进货量进行登记。施工记录中应写明不同类型、不同批次钢材的使用量、使用部位等相关信息。该工程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设计要求为水下C45,施工所配混凝土高两级为C55。对于这种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记录中应详细记载每一批进场的混凝土的供货单位、使用量、使用部位、性能指标等相关产品信息。有关本地材及再生材的材料信息资料应及时汇总。
4.4.2 施工固体废弃物处理及材料的循环利用
现场桩基硬地坪开孔时产生的零碎混凝土块可作为临时道路和场地内其余硬地坪施工时的道渣垫层。多余的砂石、碎块等建筑垃圾可直接就近用于公司其他工程或折价处理给回收公司。对折价处理的废弃物的种类、数量、重量、产生的费用等应做好记录工作。对于浇筑混凝土后泵管内多余的混凝土可用于路面修补及小型临时设施基础的浇筑。该工程临设工人宿舍均采用了可周转施工的轻钢骨架夹芯彩钢板活动房,重复利用率高。循环泥浆中经除砂机产生的砂粒,混合一定颗粒级配的砂石,可用作钻孔灌注桩桩孔的回填,其中每根桩可提供15m3左右的砂石量,桩基工程可为桩孔回填工程节约14000m3砂石。针对每一批废弃物的处理与材料的循环利用,及时整理汇总。对现场建筑垃圾的处理全过程监督,定期填写记录。
4.4.3 施工方案优化及新技术应用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工序,最大限度发挥施工效率,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和质量一次成优,避免返工带来的材料和人工浪费。混凝土浇筑时,合理安排浇筑路线,防止混凝土因外界因素而损耗。每次浇筑混凝土前,都应仔细核对图纸,精确计算,使混凝土保有量控制在10m3的余地,确保最后一车数据的准确。严格控制浇筑标高,减少混凝土浇筑误差,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加工时尽可能采用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以减少钢筋焊接或搭接接头,有效节约钢筋。现场钢筋零料在配筋时确保在符合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闪光对焊。
4.5 节地措施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
(3)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临时设施布置注意远近结合,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4.6 环境保护
4.6.1 土方平衡、土壤保护
(1)桩基施工场地浇筑硬地坪,以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裸土应及时覆盖砂石以减少土壤侵蚀。临时道路应及时清理路面废物,填平坑洼。重要交叉路口、重要设施应设置标志。为防止土壤在施工中受到污染,对施工过程中的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应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2)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如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现场仓库、作业棚、材料堆场布置在靠近东泰路和银城中路入口处,以缩短运输距离。
4.6.2 大气环境保护
(1)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在其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围栏。不得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清理车辆、设备和物料的尘埃。
(2)桩基采用硬地坪法施工。桩基、围护施工产生的大量泥浆,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做到泥浆不外流,废浆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
(3)出施工场地的车辆应冲洗轮胎。施工现场四周近2m高的围墙将起到很好的封闭作用。做好过程中的监测工作,定期填写记录。
4.7 噪声污染防治
(1)在桩基、围护结构施工阶段,由于钻机、成槽机、铣槽机及混凝土施工机械等的运行噪声,势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按照国家对商业中心区及二类混合区噪声控制的标准,对工地周围的噪声必须控制在60dBA以下,夜间必须控制在50dBA以下。为了减少和避免对周围商务楼及行人的干扰,保证他们有一个正常活动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噪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严格执行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中夜间22点至次日晨6点严禁高噪声施工机械作业的规定,合理安排高噪声施工作业的时间,在上述时间内禁止风镐等高噪声机械作业,并减少用哨音调度指挥。
(3)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对施工阶段的要求,如要在夜间超标施工需向区环保局申请,获准后方可在指定日期内进行。减少施工作业区进出车辆鸣号,做好过程中的噪音监控工作,定期填写记录。
4.8 污水处理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现场施工、生活污水先利用明沟引至出口端的沉淀池内,沉淀水中的垃圾和泥砂,经过2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部分较清洁的生活用水和雨水引至出入口处的循环水池车辆冲洗系统,用于冲洗车辆和保持场地清洁。
(2)在施工现场建立厕所收集粪便污水,设立化粪池,同时派专人负责维护厕所的清洁,并定期消毒。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3)散料堆场四周应设置防冲墙,防止散料被雨水冲刷流失,而堵塞下水道或污染附近水体及土壤。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和地墙所产生的泥浆水及泥浆,必须用密封的槽车外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
4.9 光污染防治
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限制夜间溢出施工场地范围以外的光线,不对周围住户造成影响。钢筋电弧焊连接时,必须采用遮光措施。施工现场使用的碘钨灯等照明灯具均应有防护罩,并不得对周围人群形成直射。
5 结语
实施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对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施工涉及到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施工结合气候、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相信各种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在科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中,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建立绿色管理体系必将会成为社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绿色建筑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关于开展本市创建节约型工地推进工作的通知[R].上海: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2006.
[3]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创建节约型工地指导意见(沪建安质监[2006]第093号)[R].上海: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2006.
[4] 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本市建筑企业节能降耗目标管理的通知(沪建建管[2006]第108号)[R].上海: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2006.
[5] 上海建工总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关于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沪建集总施[2006]205号)[R].上海:上海建工总公司,2006.
[6]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关于进一步深化建设工程节约型工地创建工作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07]第113号)[R].上海: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200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
[8]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关于贯彻《绿色施工导则》深化节约型工地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沪建安质监[2008]第093号)[R].上海: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2008.
[9]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美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Leed CS[R].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2005.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n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Jiang Huafu, Li Can
(1.Shanghai Trade Union Polytechnic,201415 Shanghai,China; 2.Shanghai Construction
1、交通安全设施的构成、作用及其重要性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由高速转向了更多的安全、舒适等方面。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大都因为使用时间较长、超载、超重的车辆通行过度或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车流量增大,引发了部分路段的路面渐渐不符合行驶安全的要求。而为了保持早期建设高速公路的继续安全使用和持续通车,达到新建设高速公路的质量要求,需要对出现损坏的高速公路进行维修,对未出现损坏的高速公路进行改造,重点是对原有和现有的高速公路加装交通安全设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高速公路运行的舒适性。交通工程中出现的设施分为三种:管理设施、安全设施、服务设施,是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保障安全、发挥公路效益、提高行驶舒适度的不可或缺的配套设施,也是高速公路现代化发展中多功能化、智能化的标志之一;其中交通安全设施是指为保证行车或行人的安全,保障高速公路平稳运营发挥其作用的,在公路沿线所设置的人行天桥以及地道、护栏、照明设备、标志标线、标柱等设施的总称。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以及标线、护栏、防眩设施、隔离栅、轮廓标、诱导标等。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工程质量影响着高速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对确保高速公路通车安全、减轻交通事故后严重程度、提高道路景观美化度、减缓交通压力和分流、提高通车舒适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通安全设施更有利于通车时,司机对于高速公路路况的把握,可以有效减少在公路路况复杂地段事故发生的概率以及减少事故发生后产生的损失,保证持续通车。在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过程中施行高效且专业的工程管理制度是安全设施施工质量和顺利投入使用的保障,是实现施工高效率、施工高效益以及施工高质量的途径;聘请施工技术水平高、要求严格及对安全设施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施工人员、工程师以及管理团队,制定严格、合理、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且随时根据工程进度以及施工中的重点、难点,派专人负责监督施工质量,是确保工程持续施工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2、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以及管理措施
2.1加强对现场人员的管理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过程中,人员分布较为广泛和散乱,一般分布在公路沿线,它的人员分布并不像土建工程中人员集中的分段分布。这些特点导致安全设施施工中,应建立起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以及相应的详细规章制度,管理过程中应适当调动各部门人员积极性,对施工管理采取适当的分散管理措施。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需要一个完善的管理组织,要具有高效、严格的特点,并要有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责任担当的制度,项目施工的管理层应制定好整体施工的方案和政策,如:①制定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工程部等有关人员认真核对施工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议,会中确定的内容形成施工文件,从而尽量减少图纸上的疑问,确保工程顺利进行。②制定考察制度。对劳务队及主要材料供应商要经过考察后确定,经过综合评比,最终选定合格、满意的分包方供货。③制定监督制度。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应派质量检验工程师以及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检查,施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相关规定进行,建立自检、互检的制度,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应通知相关施工人员立即进行整改或重新施工,只有一个环节达到施工质量要求,才可以进入下一个施工环节。
项目专业人员应该对本专业的涉及项目环节充分了解,且有相关丰富经验,在专业人员进场前,应对专业人员是否具有资质进行审查,且应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若不合格,坚决不用。
2.2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组建现场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施工安全管理班子,注意组内人员的分工,确认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职务范围,施行分片区管理,以期减少突发事件出现的情况,出现后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安排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强化对施工设备的管理,按照设备的规范使用或操作设备,使用流程应按照相关规定,精密设备应有专业人士操作。建立起完备的设备检修体系,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按照相关规范来检修监测设备和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维护。开展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减少施工时事故的发生。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应对施工区的范围进行规划,建立完善的施工计划。对路况有深入了解,并且考虑施工时的交通、天气、地理位置、人员安排、警员安排等条件,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在施工过程中不做危险动作,并使用保护物品。施工前应画出施工图以及提供相关施工资料,并用文字在关键处加以说明,且需通过安全审查。同时检查机器设备的状况,老旧损坏的机器应淘汰。也要对施工图中的施工区域进行病害复查工作,同时将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及措施告知给每一个施工或管理人员,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动工前再对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知识小电影、安全相关规定以及安全讲座由专业人员教授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要点和相关管理规范,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具有相关资质,只有合格通过相关安全检查的施工单位,才可持《施工许可证》。
3、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在高速公路安全设施施工前,应利用微博或其他网络新媒体、报纸、电视、电台以及收费站等平台,对社会相关的施工交通管制消息,加强施工前的宣传力度,以达到提前分流车辆,减缓施工现场交通压力的目的。在正式开始安全设施施工前,再次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告知司机或市民,通知相关施工时间以及具体地点,尽量绕道而行,避免出现拥堵情况,减少安全设施施工时现场的安全压力,保证施工持续进行以及按时完成。
所有施工人员须着反光衣,若施工现场有其它车辆通行,则指派专人负责指挥交通,并在施工现场设置指示牌,交通锥等警示标志。选择适当、足够的用以保护过往车辆及标线施工人员的安全标志、警告信号、交通锥、路栏等交通标识,配备交通管理员,管理好行人和交通,尽可能保持交通畅通。
施工现场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布置,若需要在夜间施工,应有显目、齐全的灯光或者安全标志。若有需要占用车道的情况,应由专门人员根据有关要求及规则,对通行车辆进行组织、引导或限制,以保证现场施工人员以及通行司机乘客的安全。在选择隔离墩时,切忌选择质量较轻、做工较差的隔离墩,施工路段为高速公路,车流量较大且车速快,轻质隔离墩容易被车辆带倒,应选用质量较重,且带有连杆的隔离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安全设施的施工,不仅可以增加高速公路的美观度,也可以提高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安全设施的设置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效益、安全、质量以及驾乘人员的生命,而合理、高效、科学的安全设施施工管理体系,可以加快施工的工期,确保施工按时完成通车,还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项目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工期和成本投入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难度和管理的内容都相应有了提升,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合先进的模式化规范化管理理念,让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让管理的成本下降,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 信息化建筑施工管理相关概念
2.1 信息化建筑施工管理概念
信息化建筑施工体系是一种全新概念和运行模式下的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与运行项目生产的管理体系,该体系主要依托计算机硬软件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现代工程管理技术、施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管理理念,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技术、组织、设备、材料、工期等因素进行综合集成的管理,通过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模型模拟、过程验证等过程,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以达到加强建筑施工过程时间、质量、成本、服务、环境等方面的控制和各要素的管理目的,最终满足建筑施工管理的要求,提高施工产品质量,加快施工速度和改善工作环境,创造优质产品,提高建筑业的产业水平。
2.2 信息化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优势分析
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的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信息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以人工管理方式为主,信息的记录、汇总、统计、分析的模式单一,效率低下,信息无法长期存储和快速检索,有时甚至出现遗漏和错误记录的情况发生。同时无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项目施工全流程的过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信息化的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建立建筑施工项目数据库,对项目涉及到的人力资源、施工设备、安全管理、施工生产中的各种信息以数字流的方式在各要素之间进行传递,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建筑施工过程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决策的科学化,从而获得高效率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最终使施工生产效益得到显著增加。
2.3信息化建筑施工管理体系核心技术分析
信息化建筑施工管理体系的核心技术是在各领域目前都应用较为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虚拟仿真系统(VR)、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信息管理系统、传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在管理学中常用的流程控制、过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施工等管理理念,通过建立基于管理学概念的各类信息技术的集成,形成一个能适应生产环境和满足施工产品各方需求的高质量、高效益、可控性的智能施工生产系统。
3、典型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绳佩戴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高空坠落是一类危害严重且发生概率较高的安全生产事故。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传统的安全施工管理的方式是通过施工人员佩戴安全绳、施工现场安装防坠网等方式,加强项目安全施工管理,但由于安全管理的技术手段单一,同时受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在建筑施工中高空坠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施工安全绳佩戴技术就是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安全绳锁扣的改造,利用传感器将施工人员高空安全绳佩戴的状态信息通过3G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就能够对高空施工人员的安全绳佩戴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即能够提升高空施工人员安全系统,同时又节约的管理成本,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和管理效率。
3.2 建筑施工物资管理系统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型建筑施工项目涉及到的原材料种类繁杂、施工设备多样,传统的设备管理通过建立设备台账表来记录物资的进出和消耗,统计、分析、预测等很困难。建筑施工物资管理系统建设避免了传统物资管理速度慢,数据不能及时性更新,易出错误,数据准确性低,查找数据困难,台帐、报表不统一、不规范、不美观等缺点,利用数据库技术,辅助以相关的数学模型,能够实现材料的用量实时控制和预警,对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系统管理、基础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消耗管理等功能模块,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物资设备从合同签订、设备采购入库、人员签收、出库消耗、移库、盘点、库存核算等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和分析,有效提升物资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同时降低物资管理的疏漏和设备损耗。
3.3 建筑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研究
传统的建筑施工现场巡视和夜场管理以人工为主,既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同时又在管理的时效性上存在缺陷,为规范建筑业施工现场管理,目前,借助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建筑业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强化监督执法部门的监管手段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建筑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充分运用无线传输系统的优势,结合最先进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信息,通过建设施工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可将现场视屏监控信息的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视屏监控既可以强化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从全局角度对施工现场进行管控,同时,又能够及时的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潜在的安全事故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最有效的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和周界红外报警系统相结合,可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保卫安全管理,不仅能够便利工程项目管理,提升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同时要为工程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影响我国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因素分析
我国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起步较晚,目前在国内大型的建筑施工企业中开始逐步尝试和推广应用,但受各方面的影响,发展缓慢:首先,国家对信息化建筑施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必要的宏观政策引导和基础技术的研究,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受投资回报比和显而易见的利润影响,投资信息化管理的积极性不高;其次,行业壁垒和过度竞争导致不同企业间的信息不能够共享,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第三是来自管理阶层内部的压力,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企业管理氛围,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对相关管理阶层的灰色利益是明显的冲击和约束,使得管理人员从心理上抵触信息化系统的运用和推广;最后是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薄弱,软硬件设备的投入严重滞后,阻碍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
5 结论
信息化建设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对改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降低施工管理成本和人员投入,提高施工的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信息化建设施工管理的概念、核心技术和优势的基础上,从实际应用系统出发,通过对典型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改善管理工作提供了思路,对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开展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炜煜、任爱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新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00.No.1,Vol.(33),1-4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市场竞争的激烈带动着各行各业做出相应的模式调整,在建筑行业上,我国的基本建设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投资渠道多源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投资决策的分权化到实行项目招投标制、项目法施工、项目法人责任制、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等,这些都有利于建筑事业快速化、高质量化发展。对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施工造价的控制可以使项目在实施时达到最优。
一、国家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是指设计施工到竣工全过程各方面的总费用。工程的具体内容、建设者的技术和管理制度、国家与当地政策、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等诸多因素都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观念陈旧:
①投资对象过于单一,只针对国家投资,忽视建筑行业的巨大利益。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环境下,让建筑施工企业获利低又降低造价,其实就是间接的把施工企业能创造的更多利润及国家取的的税收转到投资者手里,从而使那么,这就让投资者获利更多。
②行政政策对市场的干预。市场经济具有自身运转的规律,然而在建筑工程进入市场、投标招标时行政干预与地方保护主义表现明显,这不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就会导致招标缺乏合理公平性。
③技术规定观念陈旧,不合实际。如设备陈旧,机器坏了就只会修修补补,不及时更新,超过机器承受期限。效率低、成本高,这不符合现代建筑工业的高速发展。
(2)体制落后:
①非商品化的预算价格体制。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工程造价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定额、计划价格确定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现行体制下,虽然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现行建筑产品造价管理一直实行概预算制,明确规定必须以有关部门制定的概预算定额、费用标准为依据,实际还是国家指定性定价。这种固定的定额和取费比例与市场不符。建筑施工企业成本高,获利低,中间的巨大差价就由企业自己承担,这与市场规律相抵触。
②新旧体制相互抵触。市场竞争的激烈必然导致市场环境变化,但改革后的体制对这些变化反映滞后。如人工费由原来国家福利提供变为职工个人承担。这些支出转嫁给企业,形成企业的人工费成本严重超支。
(3)市场环境和交易行为混乱:
①市场环境混乱,使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建筑产品的完成用时太长,若市场环境一直混乱就会提高工程造价难度从而提高成本。
②建筑市场供过于求。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技术要求低、专业设备少就使大量中小型建筑工程有发展的动力,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就只能薄利包揽工程,又不从提高技术水平、更新设备来壮大自己。从而导致供过于求。
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措施:
招标投标竞争定价制度的完善。根据市场上形成的工程造价数有针对性的对建设工程发包与承包计价的改革,实行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工程量清单计价,以此完善招标投标竞争定价制度。
加强工程造价机构的培育和管理。工程造价机构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中枢,方便市场经济对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建立合理规范的工程造价机构可以优化我国造价机构基础差、政府配套设施不完整等弊端。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行为规范、制度健全、没有政府干预的多种组织形式管理机构。
提高员工素质。员工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质量。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合格的工程造价技术,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改革现行建筑行业的行政政策对市场的干预,,拿掉错放在行业管理上的“政府之手”,“政府之手”束缚市场。简政放权势在必行。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
二、实施工程造价控制:
造价控制含义:
施工造价控制是在施工阶段采取各种措施对项目造价的控制,比如施工单位成本控制、成本节约,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控制。这对于工程的开展和竣工十分必要。
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存在问题:
基础薄弱,预算编制欠妥。准确的工程预算是工程报价的依据,但是由于一些报价员没有深入仔细的对现场进行勘探,对工程实施地的情况把握不准,就使得在做报价决策时找不到可靠的参照依据,以至于报价与实际大相庭径。
工程质量成本管理和控制重视程度低。质量成本是用于提高工程质量所需要的费用,以及因质量问题产生的经济损失。工程质量对建筑行业来说相当重要,对工程质量不够重视就会出现很多豆腐渣工程,从而就会产生很多经济损失,就提高了工程质量的成本。
建筑材料价格管理体制落后。建筑单位需要对市场的动态时时把握,尤其是对建筑材料动态的把握,开展多渠道采购材料,购买适合工程建筑的材料,降低购买材料的成本。发挥建筑材料管理体制的作用,把握好采购时机。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严格对待造价控制。对待建设工程招标工作要严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拨付工程进度款,最新掌握市场价格变动,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工程信息管理。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由于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因此,对质量的重视十分重要。建立一个质量体系,使企业各部人员具备高度质量重视意识,提高工作人员技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一些可能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外在因素给予妥善处理。保证工程质量,让质量管理制度真是利用到实处。
.(3)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降低采购材料、生产、人员等过程中产生的费用,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效益,把各项具体的操作措施制定成严格制度并落到实处。在贯彻相关制度的同时还要把制度、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利用过硬的技术来取得更好的工程效益。
三、结语:
搞好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努力,在工程建设中,两者都应兼顾。努力做好工程管理工作是建设行业继续发展下去的保障,也是这一行业得以立足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龚国华,龚益呜.生产与运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 加强公路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施工管理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首先,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可以让施工企业对于施工材料、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机械设备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组织,在保障各类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的同时,充分发挥施工人员潜能和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进而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效率,促进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最后,通过完善的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还有助于及时发现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还可以降低安全隐患,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有些施工企业并未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管理体系方面并不十分完善,对于公路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施工管理体系是公路施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如果公路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那么施工管理人员将难以对公路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规范与约束,这就降低了整个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2.2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管理是公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的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有些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所引发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路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无序堆放;(2)施工机械设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养;(3)施工组织较为混乱。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对于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可能无法及时发现,不仅降低了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还有可能造成工程总工期延误,这不仅会导致公路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还会影响公路建设的投入使用。
2.3 工程成本控制有弊端
在公路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表现在现场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在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在现场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影响下,会有一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时并未完全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的难度。另一方面,公路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有时对于实际的施工条件调查的不够细致,使得公路工程设计的可行性不高。这就导致了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变更F象,进而加大了工程成本控制的难度。
2.4 监督管理工作有漏洞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如果监督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同样会降低公路施工管理水平。监督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监督人员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对于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可能不会进行全方位监督。这就导致了公路施工监督管理的记录工作存在很多空白和漏洞,难以对公路施工形成有效监管,许多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往往难以及时发现。
3 加强公路施工管理工作的策略及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由于目前我国公路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并且提高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有必要加强公路施工管理工作。其中,具体的改进策略及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 建立完善的公路施工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公路施工管理工作,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公路施工管理体系。公路施工企业为了保障各项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要针对实际的公路施工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公路施工企业还应当配备充足的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企业在开展公路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要保证各个管理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能够明确具体的责任与权利,将管理人员的潜能发挥出来,提高公路施工管理水平。
3.2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施工材料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公路施工的材料质量管理工作。在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提高施工材料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的整齐有序,提高公路施工的效率。其次,管理人员要严格地检查并管理公路工程施工阶段的工序。只有当施工阶段的上一工序质量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工序。最后,公路施工现场有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及时发现并排除这些安全隐患,在公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配合安全管理人员严格落实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3.3 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
在公路施工管理中,加强对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重要的环节。公路施工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以施工预算方案作为主要指导,对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项人工费用、机械设备费用等加强管理,通过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彻底避免公路施工中出现超支的现象。另外,为了有效控制因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公路建设投资不断加大这一现象,不仅要提高设计单位的公路施工设计水平,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控制。
3.4 加强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管工作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监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想加强公路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公路施工质量,还需要做好施工监理单位的监管工作。在健全施工监理单位监督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按照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工作制度对公路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因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所引发的公路施工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建设成为了联系各地区经济利益往来、人员流动等最主要的纽带。换而言之,公路工程建设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要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公路工程建设所耗费的时间比较长,在较为复杂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许多影响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相关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做好公路施工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针对现代工程建设市场现状,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管理现状的分析。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策略;施工项目管理是全阶段、全方位的,质量是施工项目永远的追求,同时还要兼顾组织、进度、成本、安全和文明施工等。水利施工项目是一个长远的工程,必须标准化、正规化。我们只有不断从之前的失败中总结出原因,同时借鉴别人的良好的例子,找出质量更好、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施工项目管理措施。
2.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权利下放未能到位,项目管理责任制还有待完善,传统的管理体制约束了项目经理工作的开展,从而限制了项目部管理职能的履行,使许多项目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科学化的要求相差甚远。
2)目标管理不明确
水利施工管理中普遍存在目标管理不明确酌现状,主要表现为:成本管理较松懈、造价控制不到位;工程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乏系统管理;施工进度控制不能够按照合同约定实施,而是遵循现场施工情况,随意性较大,缺乏严谨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计划,不能采取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不能够很好的履行,施工管理的目标设定缺少科学性,从而导致实施起来相对困难,导致水利施工管理不规范。
3)现场管理不严谨
水利施工中现场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不能做到“以人为本”,规范性管理少,普遍存在应付性现象,从而使目前为数不少的水利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混乱不堪。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1)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发管理问题发生的因素,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对现行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及评价工作的科学开展,确定施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此进行相应完善工作。通过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降低施工管理问题的发生、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在完善施土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实施评测机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施工管理现状的评测,了解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情况及不足。并通过评测体系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有效完善、促进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水利工程质量工作前提是领导的重视,其关键是核算项目成本和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是否全面,其决定权在于项目管理能不能真的落到实处。
3)做好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期管理和现场试验
施工项目的前期的主要工种包括项目提议书、可行性汇报。施工的现场试验是指在试验室里,依据提供资料和数据,检验相应的参数是否满足施工的需求。由于得到的实验结果会应用到现实的施工上面,所以要保证试验员和施工人员的合格性。
4)加大进度管理力度
进度控制就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主要文件有合同文件、进度计划、现场的管理性文件等。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就应拟订确实可行的进度计划,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可把整个施工过程分为若干个施工阶段,逐阶段加以控制,从而保证总工期按期或提前实现;按分包单位分解,确定各分标的阶段性进度目标,严格审核各分包单位的进度计划,保证工期的顺利完成;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不同专业或不同工种相互之间的交接埘期,为了下一道工序按时作业、保证工程进度,应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工序的管理是项目各项管理的基础,通过掌握各道工序的完成质量及时间,能够控制各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按工程工期及进度目标,将施工总进度分解成逐年、逐季、逐月进度计划,短期进度计划是长期进度计划的具体落实与保证。
5)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针对目前水利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全面强化安全责任制,以此提高施工安全管理能力、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水利工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大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安全员配置方法。以水利工程施工类别及规模,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安全员。并通过绩效考核、安全教育等工作的开展,确保现场安全监控能力。另外,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农民工缺乏足够安全意识的问题,施工企业还应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以项目安全教育为基础,确保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收到良好的安全教育,并掌握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提高安全监测效率,工程施工企业还应加强专职安全员检测设备与仪器的配置。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水利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水利建设市场上的施工单位众多,如何让自己在剧烈的行业市场竞争上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众多水利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据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要想在行业市场竞争上站稳其关键在于加强施工队伍的自身建设,完善施工过程的各项施工技术管理。而各水利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就是抓好施工技术管理。因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提升各水利施工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从而真正保证企业自身效益的提高,综合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引 言
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这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既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仅需要通过技术手段采取控制,还应针对各项管控措施进行监督,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关,将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所有不利因素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管理方式陈旧
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应用现代化的数字管理方式,从而难以明确、直观的将施工期间的各种管控信息加以体现,信息的传输、交流不通畅,而施工期间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问题、管理问题也无法及时、迅速的将其传递至有关职能部门,大幅降低了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以至于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1.2 管理体系不健全
长期以来,管理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影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各项工作的关键问题,其主要是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综合素质较差所造成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施工管理的初期阶段,首先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与标准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由于管理人员缺乏主观能动性,此项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从而难以发挥其作用,以至于作业项目重复、管控力度不足等情况的发生,不仅削弱了施工管理的职能,同时也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安全。
1.3 缺乏合理、明确的管理目标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有着多种管理目标体系,可大致将其分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成本控制、施工进度控制等。然而,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这三种施工管理目标是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的连带关系,倘若其中的一个环节缺乏有效控制,必将影响到整个管控体系的运作。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一般都侧重于项目的质量或造价,并没有对以上三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管理目标相对单一,以至于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却拖延了施工进度,而施工进度加快后又增加了项目的成本等。
1.4 在岗人员的行为与操作
建筑工程的实体施工与各项管控措施的实施,均依托于在岗人员的业务操作,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对于施工管理的效果、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然而,我国许多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人员,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管理能力不足、专业水平较低、责任意识薄弱的问题,还有一些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并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更缺乏实践经验,以至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能加强重视关键施工环节与部位的细节问题,或是由于个人的失误而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施工质量。
2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及措施
2.1 加强施工质量检查
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由项目经理负责组建施工现场质量检查小队,而总工程师负责引领、执行施工期间的质量检查工作,而第一责任者则需由特定的质量检查专员来担任,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三级管理体系。该小队主要是针对施工期间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操作与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于项目施工的土建专业、电气专业、水暖专业等特殊工种,除坚决执行持证上岗外,还应指派一名质量检查专员进行实时监控。在开展施工现场质量检查的同时,应同步实行奖惩制、绩效考核制,并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与标准,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制定相应的考评内容,对于考评结果优异者可给予适当奖励,而一旦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应追究到底、坚决惩处。
2.2 规范施工程序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切管控行为、施工操作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标准与规定,施工现场的各项试验结果必须按时、准确的提交至有关部门,而各道工序、部位的技术信息与数据必须保证与实际的施工进度同步,各个生产单位或团队应定期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对于一些隐蔽工程等关键部分的施工,只有经过验收、确认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此外,施工期间的各个分项、分部工程,在正式施工前必须执行书面交底,严格遵循设计变更的具体要求及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刻通知、上报至项目设计部、技术部,待经过核定、分析后再进行处理。
2.3 加强重视工程测量工作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保证建筑实体结构中心线、轴线、标高等基础数据与指标的偏差符合我国相关的标准与规范,或是将其控制在限定范围内,应加强重视施工阶段的测量、放线工作,构建专业、完善的复测机制。在进行项目主体结构、基础部位的施工时,对于主要工序的实施应指派内部体系稳定、专业素质较高的班组进行施工,而具体的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应由项目经理负责向班组进行书面交底。
3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构建及措施
3.1 构建合理、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应事先组建监督检查小组,由项目安全负责人出任组长,总工程师与项目经理则承担副组长职务,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与行为,应严格按照我国相关安全标准与规范进行监督、控制,并正确领导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对于单项工程的交底、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小组应指派多名安全专员对其实施安全管理,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此外,施工现场的负责人应加强重视生产安全问题,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范与标准,领导、指挥现场人员进行生产作业,并督促在岗人员遵章守纪、文明施工。在此期间内,应坚决实行责任机制,针对施工现场的各个生产小组、管理团队作详细的责任划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以示警戒,从而规范、约束违规、违章操作及违法个人行为,有效防范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3.2 加强在岗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线作业人员的不规范操作、不安全行为所引起的。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安全教育及宣传,提高在岗人员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而通过安全技能培训与业务技术培训,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可进一步规范、完善作业人员的业务操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还应组建专业化的安全执法小组,从中抽调部分人员执行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检查任务,制止一切违章指挥、操作,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3 加大安全投入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种具有特定目标、资源及时间限制和复杂的专业工程技术背景的一次性管理事业,是对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的高水平的、科学的、系统的管理活动。我国每年工程项目投资数额巨大,但投资质量并不高。同时由于在项目投资招投标、项目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返工,延误工期,施工工程事故等问题,造成投资浪费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西方国家对施工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意在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减少施工安全事故,提高施工效率,做到又快又好的施工及文明施工。施工管理包括合同管理、文件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施工工程的专业管理等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安全管理这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模式决定了施工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隐患,其主要是由于中标企业中标后会将工程分包,而分包商资质情况各不相同,其对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开展也不尽相同。然而对施工安全认识较高的企业对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与管理力度较大,管理效果也相对较好。反之,其安全事故隐患较大,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由于分包商对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管理存在不足,而中标企业由于管理力度不足也会导致对分包商监管存在漏洞。种种原因导致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隐患。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现代建筑施工中标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进行实施已近成为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及其实施
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关键,是实现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不仅能够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成本增加。建筑施工安全设施是有施工企业自行购置的设施,分包商往往会为了减少安全设施的投入使用,没有进行安全防护设备的添置与维护,造成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缺损,埋下施工安全隐患。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以加强分包管理为基础开展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对施工过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楼层周边、楼梯侧边、平台或阳台边、屋面周边,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等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设备检查,确保安全方式设施的完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人员、设备的安全。以基础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工程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的完善,并注重施工过程的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进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对于施工过程的设备操作,要严格执行非操作人员严禁操作设备的规定,避免由于非操作人员进行操作造成的人员伤亡。同时也减少非操作人员操作造成的设备损伤等。另外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对起重设备进行严格的登记、验收、检测,保障起重机械等特殊设备的强度复核施工要求。对于自行搭建的脚手架等也要进行严格测试,确保其强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保障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做好安全预案工作。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尤其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深基础施工,地下工程施工及高层建筑施工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建筑施工。如:在深基础施工方面,一定要注意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对于一些松软土层,稳定性较差,宜用喷射混凝土或用预应力锚杆、锚索对基坑边坡进行加固,防止崩塌发生。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设立围栏警示牌。凡在施工的高层建筑必须在施工工作面外侧搭设3 m以上的安全网,安全网必须在无高空作业时方可拆除。安全帽、安全带必须为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在深圳某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安全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1)加强领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2)在工地现场成立安全、消防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安全施工和消防保卫工作。(3)安全交底和每周的安全活动要成为制度,成为安全工作检查的主要内容。(4)严格持证上岗制度,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线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路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路和一闸多用。严格执行JGJ 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5)沿墙周边、进出基坑楼梯设置钢筋防护栏,施工中不得擅自移动、拆改安全设施。(6)凡进入施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戴卡,戴安全帽。(7)严格贯彻执行防火逐级责任制。(8)电锯、电刨必须有防护罩,操作地点的刨花、碎木料应及时处理,并不准在操作场地等处吸烟动火。(9)不得将杂物、垃圾等抛入基坑。(10)车辆进出工地要有专人指挥,不得硬撞支撑柱。(11)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品,购置足够的消防器材,组织义务消防抢险队,制定工地用火制度,对各用火制度,用火单位指定专门的看火负责人宣传消防知识,杜绝在工地现场吸烟,现场要设立安全宣传牌和消防宣传牌。
三、完善企业自身的评价体系
针对建筑工程分包的实际情况,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构建完善的施工评价体系,对分包企业安全管理情况、施工质量管理情况的进行系统的评测,以此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实施与质量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分包企业施工过程的管理,以中标企业为中心对分包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检查与质量管理监督,有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实施。
四、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方案以及企业自身情况,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以此保障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科学实施。通过根据施工方案、企业资源情况、管理能力以及工程特点进行完善的管理体系保障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适用性。避免传统管理方式中照搬施工管理体、一套施工管理体系管理多种建筑施工情况的出现,以此提高施工管理质量。
五、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两大重点,其对建筑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企业的重视为基础,加强企业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加强企业安全设施与质量管理投入,促进企业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金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J].建筑资讯,2007(10):23-25.
[2]周立伟,张宏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工程监督管理,2009(12):34-36.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6-(页码)-页数
建筑业是高风险行业之一,为了深入推行全员安全管理,保护职工在建筑施工或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搞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减少职工伤亡,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起严密、协调、有效而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体系又叫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例如,建筑施工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建筑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以保证施工安全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安全管理的各阶段、各环节和各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既有明确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又能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筑施工企业的实践经验说明: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加强和实现全员安全管理的组织保证。一个建筑企业,除工程队外,还有机械队、加工厂、汽车运输队、后勤供应等部门,必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把施工作业队、服务性的专业分队包括在内,形成一个安全系统网络:工程局、工程处、施工队建立起安全管理组织;搞好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实行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自查与互查相结合的方法;有一套严格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有一套科学的调查处理事故程序、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劳动纪律;有赏罚严明的奖惩条例和相关制度。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把全体职工组织起来,明确各部门、各环节的安全管理职能,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有效地保证施工生产安全地进行;可以把企业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联系起来,使企业安全施工有坚实基础;可以把企业内的安全信息相互沟通起来,使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综合处理,迅速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得到处理。所以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是实行全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标志。
2.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
根据系统论的基本理论和系统构建的思路,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理应包括如下内容:
2.1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
安全方针是施工企业每个职工在开展安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和依从的行动指南。安全目标是企业根据安全方针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安全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安全计划是制定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措施。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计划,才能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安全管理体系协调而正常运转。
2.2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一部分人去抓很难奏效。为此,必须明确规定企业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检查有依据,评比有标准,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具有安全否决权的评比管理制度。
2.3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
为使安全管理体系卓有成效地运转,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就应建立一个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工作的综合部门,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保证。安全管理机构在开展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由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施工性质、生产技术特点、生产组织形式所决定。工程局、工程处设安全生产委员会,施工队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它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决策机构,是协助企业领导进行安全决策和协调的参谋,同时又对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职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劳动作业条件的改善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具体来讲,做到以下几点:1)统一组织协调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帮助和推动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活动的计划性,把安全管理体系各方面的活动纳入计划轨道;2)对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和承担的安全任务,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监督;3)统一组织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并使之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用;4)掌握安全管理体系的动态,积极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
2.4 建立高效而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劳动安全卫生信息是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依据。要使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规范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在企业内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应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卫生信息,并设专人负责处理。
2.5 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管理体系应建立在保证建筑安全施工和保护员工劳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在建筑施工生产的各环节,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活动,例如,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班组事故为零活动等。
2.6 实行安全管理程序化和管理业务标准化
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经过分析,使安全管理业务工作过程合理化,并固定下来,用图表、文字表示出来。安全管理业务标准化就是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订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实现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和标准化,就可使安全管理工作条理化、规范化,避免职责不清,相互脱节,相互推诿等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病。所以,它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7 组织外部协作单位的安全保证活动
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要求制造厂家或租赁单位所提供的机械设备、防护用品必须安全可靠。这就关系到外部协作单位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的保证。这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3.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路径
21 世纪,是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时代。目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强度高。中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施工现场进行节约管理,是国家节约资源的重点之一。
然而,什么是节约型施工呢?上海市在掀起节约浪潮时定义节约型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符合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建筑施工方案优化,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开发以及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等内容要求的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可见,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就是将节约型施工管理形成一个综合体系,从宏观和整体上对施工现场实施节约型施工管理。
从以上定义可知,施工管理体系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手段是:通过各种施工方案、过程管理、科技进步及技术创新等节约措施和管理;目的是从宏观和整体上节约资源能源和成本。
2.节约型施工管理的特点
节约型施工管理与传统施工管理一样,纵向上是建筑项目全寿命的全过程管理,横向上是多部门的全方位管理。不同的是,节约型施工管理是以节约资源和成本为根本目的的管理体系。它要求各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完成拟定的节约标准。
它具有如下特点:
2.1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节约型施工管理的重点。除了在组织、制度基础上进行系统管理外,还可采用节材、节电、节水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成本。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施工现场应设收集箱,便于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处理。
2.2人员管理:各部门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关注节约型施工管理方向,以便及时调整和组织协调各类工程问题;节约型施工管理还要求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参与到节约管理,实现全员节约。
2.3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成败是工程能否节约又一关键因素。工程部可采用一定的新技术、新材料,以控制和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严格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施工问题,防止因施工质量影响工期和成本。
3.节约型施工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
3.1可持续发展原理
1987 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国外,一些国家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里面,它体现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谐性原则、需求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阶跃性原则。在资源极度紧缺的今天,要实现节约管理体系的实施功效,就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即保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状态。
3.2循环经济原理
循环经济追求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形”产业链,实际上是把资源尽可能地充分有效利用,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效益最高、污染物排放最少,甚至为零。“循环经济”追求的理念是: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控制资源和成本发生的过程,是最终使资源和成本的利用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控制资源和成本,其实就是控制相关因素。
控制资源和成本的核心内容是将资源和成本的使用量降到合适的水平并保持已降水平。“降到合适水平”是从整体、宏观上考虑和把握的,其中包括采用节约技术措施和创新技术措施,将资源的使用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从一定程度上为项目赚取更多的利润。
降低和保持资源和成本使用量的关键是控制相关因素。相关因素就包括了责任、制度的落实,组织、培训等人力资源的管理,还包括相关节约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要控制好相关因素,就是要全面、系统、充分和准确地识别和确定相关因素,并逐步完善提高相关因素性质的过程:认识-理解-掌握-运用。
3.3全面性原理
俗话说:“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未来。”节约意识是节约型施工管理的灵魂,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现场资源和成本的利用。为了更好地实施节约管理工作,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施工节约管理的控制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少数的或个别的管理人员是节约不了多少资源的。只有全体工作人员参与了节约行动,节约型施工管理才能得以实施。
3.4责权利相结合原理
要真正实现节约管理,除了建立一个可操作的节约型管理体系,还需要从机制上构建责权利对等的管理框架。现代管理学认为:要进行有效地管理 ,就必须责权利对等。职责、权力、利益是三个对等的部分,任何有一部分过多或过少都会造成体系不稳。如果权责或职责不清,将使工作发生重复或遗漏、推诿现象。特定的职责,必定赋予对等的权力和利益。否则,管理者责大权小或有责无权,凡事都要请示上级,由上级决策、批准;责大利小或有责无利,就不可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管理也就不可能卓有成效。
1) 构建职责分明的组织框架。把组织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单元,通过目标的跟踪管理,层层落实责任。
2)从流程的角度构建节约管理体系框架。应该从经济性的原则出发,先明确出几个最重要的核心流程,再分别理顺每个流程,明确流程中各部门和各岗位的责任、权利、工作输出和考核目标。
3)考核和激励。作为管理部门,要有能力和责任把责权利划分清晰,同时要能够识别部门、个人的工作表现,把利益的分配、承担的责任、完成的工作这三者一一对应起来。实际中,由于某些原因,往往出现权利的不平衡,导致无法激励员工发挥作用。我们应从市场经济的原则出发,根据各部门的责任、权利、工作输出和考核目标等绩效评价框架,收集各部门实际的工作表现数据,进行利益的分配。
4)其它。除了在机制上保证责权利的和谐统一之外,还应该在文化上倡导承担责任的文化。尤其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要把建立个人责任感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大家都参与节约,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节约。
参考文献:
[1] 蔡玉学.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6:13-20.
[2]商晓斌,单衍军.论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04 ).
[3]冯砚,朱学磊.谈降低建筑工程成本的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34.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市政工程多数在城市内施工,战线长、露天作业、交叉施工、交通和环境影响大多是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类工程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使得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着显著的不同。
1 市政工程的特点
要做好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市政工程的特点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市政工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 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
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1.3 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
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4 作业环境差
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响,不少市区工程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1.5 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依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来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1 思想保证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常言道:思想是人体的灵魂,思想决定行为。人们做事,也总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总指导方针,也正是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职工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知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2 技术保证
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技术保证就是要在对施工要求与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3 组织保证
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负责人应在企业内部设置安全组织机构,机构的设置要体现高效精干,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便于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机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指令的顺利下达,安全措施落实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到位。同时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
一般来讲,安全组织机构的具体设置视企业的规模而定。大中型企业要有独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小型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可只设置兼职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队比较集中、工种不多、作业简单的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可只设到队一级,下面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于大规模、复杂的项目,则相应组成相当规模的管理组织,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要保证组织机构行之有效。
2.4 制度保证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保证就是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体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应明确界定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应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
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总之,在实际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管理者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前言
施工管理是指施工员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建筑设计和现场关系的一种管理,工程建设要靠施工员在现场监督、测量、上报施工进度、检查质量,处理现场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新的建筑结构、新的建筑材料的应用、新的施工技术、新的建筑工艺正在不断的展现,与此同时,新的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所以,施工管理方法在整个工程建设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企业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在建筑施工中,多为露天的高空工作,因此,许多工作的危险性较大,含有众多的不安全因素,属于事故多发性行业。造成以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由于在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不够明确,相关制度不健全,安全措施不够完善,仅仅是流于形式而并没有严格的按照规定落实,企业相关部门的检查不严格,在工地中的安全保障体系不完整,上级部门不注重对安全方面的巩固,只一味的追求生产和效益,即使出现了安全上的隐患也没有及时地进行维修和整改。2)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欠缺。由于在工地施工作业的主要是学历素质不高的农民工和临时工,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也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专业技术能力较差,对于一些机器的操作存在违章现象。这些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3)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数量较少,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工程操作过程中的需求,而且,很多安全管理机构的安全员,在专业技术素质方面还有待提高,对专业的安全管理知识略知皮毛,并没有专业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
2.在施工现场难以对人进行有效调配
由于建筑施工的操作性工序产品具有劳动密集的特性,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众多,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对每个工作人员都实现有效的控制,由于个别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所引发的质量问题是十分常见而又难以控制的。因此,如何让操作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当中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对于整个企业和施工单位来说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3.在施工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避免不了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主要包括噪声污染、固体悬浮物的污染、光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而在这众多污染种类当中,固体废弃物污染属于较为传统而普遍的污染方式,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较大的伤害。噪声污染是周围居民所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不论是在施工时打桩机的噪声还是在混凝土浇捣时的噪声,都严重的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这在近些年也越来越成为了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城市中的光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光滑的建筑材料、玻璃幕墙等装饰性材料的反光。在施工中的电焊光也是重要的污染原因。强烈的反光会损伤人们的眼睛,导致视力下降,视觉模糊,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严重的甚至能够引起火灾。
4.在施工过程当中管理上存在问题
在设备管理体系中,主要应该重视技术、经济和组织三方面互相结合,而在当前传统的设备管理体系中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的管理而对经济和组织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有所欠缺。在技术管理中,主要把工作集中在设备的维修和检查方面,却很少把设备的设计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区分开,很少注意设备的全方位全部过程的管理。当前这种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缺乏系统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一些企业施工单位在任何方面的管理制度都十分欠缺,容易导致一系列问题纠纷,所以说,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在管理方面做得工作不够充足。
5.在企业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隐患问题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由于现场施工的操作型工序繁多而且复杂,因此,想要进行大规模全面的质量检查是较为困难且难以实现的,所以在当前的质量检查中往往都会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而这又往往会导致一些质量问题的遗漏。加上有些企业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并不把质量安全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所以,如何对操作型工序进行全面有效的质量控制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改善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问题
1.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筑产品的质量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应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物资,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成品的质量,因此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采购、进场、运输、存放等的管理,优质的建筑材料是提高施工质量的基础;其次,要加强施工工序质量的管理,严格对工程的每道工序进行质量预控,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实行有效控制,并对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最后,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理管理,监理人员应加强施工中的跟踪监督、检查与控制,从而有效保障工程质量。
2.加强建筑工程进度控制。一般来说,很多重点工程都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进度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提前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
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需统筹安排。此外,在后期施工管理中,还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措施促进进度管理工作,如在施工班组内部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3.加强安全施工的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如果有条件,应当施工现场实施封闭管理;施工现场对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特殊作业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可见,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成败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关系到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安全,关系到每个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才能显现安全文明施工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而言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在管理上来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笔者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予以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