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9: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农村建设的背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篇1

Abstract: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one of the basic advanc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cessa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which covers all aspects of land management, many constructiv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main livelihood of farmers, is a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ther words, under the policy issue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oad in the primary solution, namely land management problems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farmers and agriculture, promot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s.

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nagement; issues; initiatives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由于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农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三农中的土地规划问题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体。也就是说,三农建设进程下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重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一些亟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以逐步凸显,如土地利用不当或受其他外部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逐步激化,进而给农民生活带来困扰。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问题直接关乎到农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国民服务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基本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建设进程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1.1 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缺乏约束性、农民基本权益保障明显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在当前看来十分普遍,同时征用范畴也未能具体明确,征用范畴较广。尤其是现行征地体系机制中,土地征用的实则所有权已经国家所有,即由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转归国家所有,从此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生产工具被逐渐剥夺,进入了以自身劳动力输出的人口就业范畴。虽然农民主体理所应当的收到了一次性土地补偿与后期安置补偿,但是当前看来农民主体的社会保障也明显不足,农民土地被国家征用也就失去了最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

1.2 农村土地所有权法规条例界定不清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条款主要存在于《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等几部重要法律之中。这几部法典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然而,这些法律中或者只是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未明确所有权主体,或虽然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却存在多重的权利主体法律界定,造成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司法实践上的巨大困难。

1.3 土地管理体系制度存在弊端、资源流转与流动规模受限

改变农业经济生产现状,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下,作为土地权力所有者的农民主体所拥有的权益是使用权与收益权,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权益根本没有直接兑现,其中最为主要的土地处置权根本难以保障。也就是说,农民土地处置权限逐步丧失会使得土地规模流动受限,进而直接导致农民土地占有量不足,影响基本农业生产量。同时,在不能获取有效经济补偿的形势下,不少农户肯定是不愿意放弃自身土地所有权,进而促使形成了土地资源闲置与过度浪费的现象发生。

2 新农建设背景下农村举措

2.1 明确权利主体使之土地所有权能够公正平等

结合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来看,首要要解决的就是土地征收体系的法律法规内容完善问题,以此才能在实行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实现成效。也就是说,土地管理问题要结合实际并从长远角度看起;即做到切实维护农民主体的切身权益,就要真正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受益主体是农民。具体来说,应当重新修订国家土地征收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内容,统筹规划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性问题,以此才能逐步激发更多公平有利的土地权能。如延缓土地承包期限,进一步提升农民主体的土地生产经营观念,避免因公务学等因素所导致的土地承包权脱节问题的发生,即不仅要保证农民土地权益要与国家实现同等公平对待,还要能够认真贯彻与长久坚持土地承包机制相关的惠民政策。

2.2 建立制约体系机制,确保征用土地范畴合理

现行农村土地体系管理机制下,农业用地如果被国家征用一般所实行的模式是“国家征用政府批租”。而在当前产业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一直沿用这种体系管理模式势必会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使得征用的农业土地征用范畴制约职能作用弱化。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当维护土地征用所应具备的公共权益,如果是政府用于国家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而必须征用的土地,可以合理设置征用土地范畴及规模,避免或严厉打击非公益性质的征用土地行为发生。也就是说,在满足土地集体所有权益及国家所有权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大范畴的地方土地使用就不再仅仅单纯依赖国家土地,而应当建立明确市场机制,由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从而才能保证土地供需的制衡,真正体现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3 转变政府基本管理职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首先,对于政策政策的贯彻与土地基本管理职能的发挥,应当着重考虑土地所有制的差别问题,即避免由土地所有制差别引致的土地权益二元机构的形成规模继续壮大。也就是说,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初级市场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和流转市场,同时政府应退出土地经营职能,树立土地管理的“裁判员”角色,转向土地的规划、管理以及市场的监管与调控等,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条件。

结语:

总之,新农村建设背景作用下,三农政策顺利推行势必会提高土地征用管理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三农政策的贯彻与执行需要政府参与、社会参与、广大农民主体等多方群体共同积极参与。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推动当前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改革相关的重要内容,从而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与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篇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由于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农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三农中的土地规划问题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体。也就是说,三农建设进程下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重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一些亟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以逐步凸显,如土地利用不当或受其他外部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逐步激化,进而给农民生活带来困扰。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问题直接关乎到农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国民服务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基本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建设进程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1.1 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缺乏约束性、农民基本权益保障明显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在当前看来十分普遍,同时征用范畴也未能具体明确,征用范畴较广。尤其是现行征地体系机制中,土地征用的实则所有权已经国家所有,即由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转归国家所有,从此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生产工具被逐渐剥夺,进入了以自身劳动力输出的人口就业范畴。虽然农民主体理所应当的收到了一次性土地补偿与后期安置补偿,但是当前看来农民主体的社会保障也明显不足,农民土地被国家征用也就失去了最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

1.2 农村土地所有权法规条例界定不清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条款主要存在于《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等几部重要法律之中。这几部法典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然而,这些法律中或者只是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未明确所有权主体,或虽然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却存在多重的权利主体法律界定,造成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司法实践上的巨大困难。

1.3 土地管理体系制度存在弊端、资源流转与流动规模受限

改变农业经济生产现状,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下,作为土地权力所有者的农民主体所拥有的权益是使用权与收益权,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权益根本没有直接兑现,其中最为主要的土地处置权根本难以保障。也就是说,农民土地处置权限逐步丧失会使得土地规模流动受限,进而直接导致农民土地占有量不足,影响基本农业生产量。同时,在不能获取有效经济补偿的形势下,不少农户肯定是不愿意放弃自身土地所有权,进而促使形成了土地资源闲置与过度浪费的现象发生。

2 新农建设背景下农村举措

2.1 明确权利主体使之土地所有权能够公正平等

结合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来看,首要要解决的就是土地征收体系的法律法规内容完善问题,以此才能在实行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实现成效。也就是说,土地管理问题要结合实际并从长远角度看起;即做到切实维护农民主体的切身权益,就要真正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受益主体是农民。具体来说,应当重新修订国家土地征收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内容,统筹规划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性问题,以此才能逐步激发更多公平有利的土地权能。如延缓土地承包期限,进一步提升农民主体的土地生产经营观念,避免因公务学等因素所导致的土地承包权脱节问题的发生,即不仅要保证农民土地权益要与国家实现同等公平对待,还要能够认真贯彻与长久坚持土地承包机制相关的惠民政策。

2.2 建立制约体系机制,确保征用土地范畴合理

现行农村土地体系管理机制下,农业用地如果被国家征用一般所实行的模式是“国家征用―政府批租”。而在当前产业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一直沿用这种体系管理模式势必会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使得征用的农业土地征用范畴制约职能作用弱化。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当维护土地征用所应具备的公共权益,如果是政府用于国家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而必须征用的土地,可以合理设置征用土地范畴及规模,避免或严厉打击非公益性质的征用土地行为发生。也就是说,在满足土地集体所有权益及国家所有权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大范畴的地方土地使用就不再仅仅单纯依赖国家土地,而应当建立明确市场机制,由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从而才能保证土地供需的制衡,真正体现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3 转变政府基本管理职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首先,对于政策政策的贯彻与土地基本管理职能的发挥,应当着重考虑土地所有制的差别问题,即避免由土地所有制差别引致的土地权益二元机构的形成规模继续壮大。也就是说,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初级市场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和流转市场,同时政府应退出土地经营职能,树立土地管理的“裁判员”角色,转向土地的规划、管理以及市场的监管与调控等,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条件。

结语:

总之,新农村建设背景作用下,三农政策顺利推行势必会提高土地征用管理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三农政策的贯彻与执行需要政府参与、社会参与、广大农民主体等多方群体共同积极参与。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推动当前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改革相关的重要内容,从而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与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9-0076-03

目前,关于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已经成熟,但大多数的研究都从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模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等层面展开,从金融危机角度谈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成果甚少,在金融危机下新农村建设将遇到什么阻力,依托旅游业又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是危机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对此问题以普者黑乡村旅游为例,详细分析了普者黑乡村旅游在危机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望能为业界关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发展,以此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乡村旅游在国内外的产生与发展

国外的乡村旅游源于法国,然后在欧洲兴起并繁荣起来。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旅游活动,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20世纪就有了发展。2006年9月5日,由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和贵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贵州省旅游局承办的“2006年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在贵州贵阳花溪开幕。许多国内外著名专家都参加了此次论坛,展开了以“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为主题的论坛,旨在探讨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剖析政府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政策支持等。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农村经济组织结构创新等前沿理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乡村旅游就是途径之一。

二、危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众所周知,2008年末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我国经济和企业都将受到挑战。

旅游业依托性、关联性、综合性强,遭受各种挑战性影响在所难免。普者黑景区就是乡村旅游的一种,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境内,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然而在危机到来之际,普者黑乡村旅游也将迎来发展困境。

(一)基础设施在危机背景下更加难以完善,融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以旅促农战略受阻

经济危机的到来使经济放缓,经营者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聚集相应的资金,改善普者黑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笔者在2009年1月进行了为期5天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食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防尘防蝇、消毒保洁设施不健全,农家乐从业人员大都没有办理《健康证》。鉴于普者黑景区淡旺季分明,所以淡季娱乐设施闲置不用,参与程度较高的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没有质量稍好的医疗机构,没有网络等。上述问题的出现,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融资的概率相对比较高,然而,在危机背景下投资者信心大减,融资问题更是举步维艰。原因有三:

1.普者黑景区知名度不高,缺乏品牌优势,淡旺季分明,游客接待量不稳定,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较大弹性消费等问题的存在,使投资者感觉到投资回报在危机背景下显得遥不可及,严重挫伤投资者的投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经济危机的到来使中国股市陷入严重熊市,首先打倒的就是中产阶级,这一阶层的投资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景区农村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缺乏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农村金融网络不完善,农民融资渠道较少。普者黑乡村旅游发展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景区经营资金短缺,运营代价大

在危机背景下,人们对国家经济缺乏足够的信心,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市场也显得疲软不堪。刚刚结束的两会为了刺激旅游经济的发展,关于恢复“五一”长假和《中国公民休闲纲要》都在整理讨论阶段,具体实施方案还没有定性,暂且不考虑其结果如何,既然有这种提法,就说明旅游消费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旅游景区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旅游消费。缺乏足够的旅游收入,旅游景区的经营陷入困境,立志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繁荣农村经济的普者黑景区,由于危机的影响,对员工的培训进度放缓,对仙人洞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的实施可能化为泡影。一年一度的环境评估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苦于缺乏资金而不能开工。

(三)危机的到来加剧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

在普者黑旅游区,只有仙人洞村位于景区内,从中受益匪浅,而普者黑村离景区较远,为了开发景区,占用了普者黑村大量农田,但是村民从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普者黑村没有从中受益的村民抱怨颇多。据统计,普者黑村现有农户901户,农家乐开办户占总户数的2%,仙人洞村现有农户183户,农家乐开办户占总户数的27%。这说明普者黑旅游景区的开发范围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对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生产不能发展,生活不能富裕加剧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危机的到来使经营者面临巨大的阻力,为了振兴景区的旅游经济,他们会不择手段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千方百计设计出让旅游者满足的旅游体验,在已经损害了部分村民利益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侵犯他们的生存空间,加剧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这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极不一致,所以,如何在景区开发中合理安排农民利益,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民参与旅游经济的结构,成为旅游开发必须加强研究并推广有益经验的重要领域。

三、危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和谐是灵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要有支柱产业的带动[7]。普者黑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部分农村居民率先富裕起来,然而在农村经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关心和帮助。危机的到来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挑战,又给带来了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普者黑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有坚实的基础

从开办者来看,据调查截至2008年1月,普者黑景区农家乐已经发展的奥72户,其中:普者黑村22户,仙人洞村50户;从服务方式来看,以经营无公害蔬菜为主,同时经营清汤鱼、“腊猪脚”“老八碗”等特色饮食,附带提供麻将、扑克等娱乐工具,大部分农户还开办了住宿服务;从经营收益来讲,农家乐开办户年收入在5000~30000元不等;从接待能力来看,各项数据均呈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

注:以上数据资料均来自丘北县旅游局,其中总投资、总收入、纯收入和所缴税金单位为万元。

(二)普者黑旅游景区社区居民都对发展旅游充满了信心,为“以旅促农”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思想保证

普者黑旅游景区位于文山州丘北县境内,距离昆明287公里,远离昆明市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比较小,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周边县城区域,所以在危机背景下该景区的客流量相对比较稳定,笔者通过几天的田野调查发现,景区社区居民都很乐意旅游者的到来,也很有信心去接待旅游者。刚刚结束的两会,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贯穿始终的就是要坚定信心,信心是生产力,信心是思想动力,信心是精神支柱,信心蕴含着奋进的力量。有了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就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地拿出对策,就能够凝聚力量、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就能够战胜金融危机带来的暂时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纯朴的草根思想在危机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为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危机中的思想法宝。

(三)危机也是转机

魏小安说,即便遭遇经济危机,中国中等收入的家庭依然有足够金钱外出旅游,也正是由于经济放缓,人们通过旅游缓解压力、享受闲暇的愿望将更加强烈。所以旅游经济在危急中仍然有繁荣复兴的可能。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主动、迅速、全面的。加上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基础条件明显好于以往,有利于产生应对金融危机的明显成效。如正在修订的《公民休闲纲要》就说明政策方面因素会促使人们为了缓解压力而外出旅游休闲。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就我国而言,政府已明确投资几十亿资金发展旅游业的策略,加之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旅游企业和景区的融资建设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因此这一时期可成为产业调整升级的良好契机。

所以,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各方面都在群策群力,为应付危机做好了各种准备,在危机中寻找希望,谋求形势的好转。如果普者黑乡村旅游在政策带动下能够蓬勃发展,那么也就意味着该区域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四、结语

总之,危机的到来给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为了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及早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在危机中必须树立信心,经营部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环保部门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建设部门做好规划,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监管,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做好缴税和安全工作,在政府协助下完成融资问题和环保问题,争取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孙冬玲,张黎,舒伯阳.乡村旅游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7,8(4).

[2]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

[3]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J].农村展望,2007,(10).

[4]张飞,郁玉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

[5]王飞.西部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篇4

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近年,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风貌,和谐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景观,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同时也给乡村景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片面追求城市化现象,从而破坏了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与文化景观,一些传统乡村景观已经或即将消失。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全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乡村景观尤其必要。

1.乡村景观的理论基础

所谓乡村是相对于城市化地区而言的,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区(不包括没有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较少的荒野和无人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范围。【1】乡村景观是个复杂的概念,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北方的平原小镇与江南的水乡民宅有着显著的区别。和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比其空间构型是在原有环境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注入人类文化特征以后形成的,它是融社会、自然、文化于一体的,具有特定景观形态、行为和内涵的综合体

2、乡村景观发展的原则

2.1乡村景观的空间功能

保持景观的合理性和通达性,乡村景观的空间主要表现在景观块、景观路、景观廊和景观基地所形成的综合景观特征。特别是以居民点、村、镇所形成的空间特征是乡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基本原则。

2.2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住民的生活质量

对于各个不同地区来讲,乡村的社会发展模式不同,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景观也有较大差距,改变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景观规划发展的重要原则。

2.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地域的发展应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乡村的开发建设应该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原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进行破坏性开发,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景观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2】

3、当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与迅速发展的城市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基础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更明显、更突出。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观念存在偏差,主观认为城市的就是最好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但受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普遍比城市低,造成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识的错误,认为只要是城市的就是好的,只要是农村的就是土的。

在缺乏正确思想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在进行乡村规划发展的过程中,片面学习城市建设模式,修建了不合事宜的宽马路、大广场,建筑上盲目模仿城市的住宅或别墅,甚至建造了西式建筑,即所谓的“欧陆风格”,造成不土不洋的建筑形式。这些做法都导致了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的割裂,造成了景观设计城市化,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使原有的极富吸引力以及景观价值的本土特色丧失,破坏了农村的特色田园风貌造成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丧失。【3】

3.2农村住宅建筑布局不合理。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明确,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农村住宅建设用地总体上比较粗放,住宅建设相对城镇大为落后,建筑形式单一、大量旧房空置,布局散乱无序现象十分突出。

3.3环境绿化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种植杨树、柳树和槐树这些适宜农村的树种,是祖辈遗传延续下来的,还有许多是自然生长的。这就使得树种单一,管理不完善的现象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环境中。而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地区农村盲目引进外地或国外树种,生搬硬套城市模式,盲目追求常绿苗木,忽视乡土树种,从而造成农村绿化“千村一面”和“有绿无荫”的现象。

3.4卫生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垃圾随意地丢弃于房前屋后以及路边、田埂、溪岸等。垃圾的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居住环境的视觉美感,其散发出来的气味,还影响到农村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更严重污染到农村的水源。此外,农村传统的厕所比较原始,不太卫生,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危害相对也大。

3.5公共空间的限定模糊,功能性不强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的公共空间没有明确的功能限定。在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公共空间仅依靠人们通过日常的自发活动来模糊地实现其功能。

3.6农村传统文化丧失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忽略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一味拆旧建新,盲目照抄城市景观示样。农村传统景观遭到破坏,丧失了各地的特色,导致传统农村人居环境丧失了活泼自然的特色与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4.1要具有整体发展观念

农村的发展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与发展。乡村景观的发展需要表现其在历史上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会加强乡村的景观特色及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乡村景观格局的塑造上:

4.1.1充分考虑当地的现实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把这两者相结合;

4.1.2保证区域的整体协调统一,使改建与新建区域相互关联;

4.1.3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其休闲娱乐的需要,改善传统空间及场所,使其拥有新的功能与形式,同时也更具有时代性;

4.1.4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增加绿化面积,如在沿路、沿河、沟渠两侧设置绿化休闲带等;

4.1.5在区域内的出入口、交叉路口及重点地段等需要强化的景观节点处,要有很强的景观识别性;

4.1.6在景观建设的同时保护其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因此都要采用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4】

4.2合理适宜的景观产业地带

依照乡村景观形态分类,主要包括乡村居民点景观、网络景观、农耕景观、休闲景观、遗产保护景观、野生地域景观、湿地景观、林地景观、旷野景观、工业景观和养殖景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地带规划,以确定合理的景观体系。

4.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所使用人服务的,为人的使用而解决问题的,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甚至是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去考虑,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出发,营造实用、宜居的人居环境,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景观特色。

4.4美学原则

景观是由众多要素所组成,人既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景观感受的主体。在特定的美学价值观下,对乡村的景观环境形成美学价值判断,获得自然或人文的美的感受。所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美学价值。

5结尾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依据乡村的功能、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祝自敏,胡希军,赵晓英. 走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之路[J]北方园艺2007.8

篇5

Abstract: China'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relates to all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armers living in rural areas, and land improvement, which requires sound policies system and solutions supporting.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l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is very prominent, with more land for construction, less for agriculture, and widespread land wasting phenomena,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rural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land resources; intensive; utilize

中图分类号:DF4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加快了步伐,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增多。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稀缺,人均占有量少,土地资源的供给十分有限。因此只有转变原有的土地利用观念,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型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表述

在我国比较盛行的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其基本的含义是指,给土地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使用单位面积土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作为土地利用的集约度的衡量标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主要侧重的是对土地资源利用潜能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基本原则,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和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受到土地利用报酬的递减规律的制约,造成了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也是十分有限的。从理论上来看,在对土地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力后,经济上的报酬反而达到了递减点,经营者就不会在进行追加投入,这一临界点就是土地利用的集约边界,对达到集约边界的土地利用就是理论上的集约利用,如果经济上的报酬没有达到集约边界的土地利用就是理论上的粗放式利用。此外,建设用地由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土地利用价值或是效果很多的方面不能单纯使用经济指标来衡量,即集约度很难简单的使用经济投入产出指标进行评价,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内涵相对更加复杂。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基本原则

节约型原则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节约性原则就是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循环的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的保护,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经济效益的最高值。

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土地资源环境受到了外界的某种干扰时还能保持其生产能力,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资源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得不到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客观上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在土地资源的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制定对土地资源消耗和使用的最低标准。

高效性原则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必须遵循高效性原则,高效性原则是使土地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值。

对我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土地利用的类型,在一般情况下,城市由于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土地资源较少,可谓“寸土寸金”,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较高。农用土地仅次于城市用地,森林和放牧地最低;其次是土地产品的价格,产品价格增高会吸引经营者投放更多的劳动力和资金;然后是人口的密度,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力和资金通常较多;最后是地价的影响,在高地价的地方会使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利用更加充分,提高集约度。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农村建设不止只有经济建设,还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管理、国土整治等方面,所以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涉及到很多的方面,在新农村建设的用地过程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土地利用类型的规划问题和用地中出现的管理问题。

1、村庄布局凌乱,规模偏小

在我国农村采用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村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农村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的问题一直存在,影响了村子的整体发展。农民长期习惯于传统的居民点和责任田为一体的自然院落的形式进行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杂乱无章”的分布格局,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现象十分的突出。

2、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普遍

在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问题是:前建设,后规划;模式在前,政策在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对旧村的改造不力,造成了“空壳村”的现象十分的普遍,有的地区对旧村的改造不注重,农民富裕后不拆旧房,盖新房。导致在村庄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下来,未能及时的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不断的扩展,形成了外表光鲜亮丽,内部破旧不堪的“空壳村”,一户多宅,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3、城乡用地规模扩大速度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利用集约程度较低

近几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外延扩展的速度较快,用地增长快于人口的增长,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比较大。在2001到2004年,城乡面积增加了125%,人口增长了81.2%,城乡用地规模单行系数为1.5,超过合理限度1.12;城乡人均用地为125.34平方米,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指标120平方米,存在着建筑密度偏小,建设容积率偏小、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程度明显偏小的现象。

4、园林、林地的减少,造成生产性农用地总量的减少

我国自2000年以来,园地和林地分别减少了1189公顷和468公顷,年均减少为280多公顷。由于耕地和园地、林地之间具有利用上的可逆性,在近几年中有一定数量的林地转化为耕地,从表面上来看,似乎耕地的数量没有减少,但是在实质上,生产性的农用地的总量在逐年的减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在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策略

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节约公共设施的用地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要对小城镇和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村庄进行综合的开发。集中配套建设,集中管理,防止分散性建设。尤其是对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到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商贸经营市场要和商贸区集中,此外要统一安排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办公等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做到整齐划一。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要求。调整新农村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结构,大力的种植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内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盐碱地,可以开发旅游业和养殖业;我国东北部和西部地区比较肥沃的土地要发展高效优质的农业,对个别的海拔较低的山区发展林业和果树的栽培,对全国的每一类土地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发掘每类土地最高的利用价值。

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高效农业

发展高效农业是新农村建设中集约利用土地对农业的新要求,所以要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利用科学技术创造效益,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此外还要鼓励创新,既要有技术创新又要有管理上的创新,提高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增加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水果的发展,大力的推进和推广无土栽培技术,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高的价值。

总结

我国土地的有限性决定了它的稀缺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土地的利用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的经济建设,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保护土地资源协调发展。

篇6

1 小城镇的作用

小城镇作为我国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结合点,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能够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担负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责任。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总体规划,将小城镇看作是城市在农村延伸的一个平台,通过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建立规划项目和标准,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小城镇建设目标。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提出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坚持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因此小城镇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土地利用缺乏总体规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给出了清晰的思路,首先,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城乡分割、政府垄断一级市场的总特征,以土地出让收入、土地抵押贷款为核心的“以地谋发展”模式,为上一轮城镇化的推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但目前土地制度安排已经明显不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许多地方对小城镇的性质认识模糊,定位不清,没有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基础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粗制滥造,盲目向外扩张,规划缺乏科学性,既难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也无法抑制城市漫无目的铺摊子式的无序发展。并且这种以局部和短期利益为目的的过度开发不仅能够导致区域土地结构失衡,而且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伴随着人口外流,过疏化现象逐渐出现,许多村镇建设时布局分散,“空心村”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不仅能够改变农村地区的原始风貌,也加剧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难度,有可能还会引起一系列社会安全隐患问题。再次,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在流转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迅速攀升,因此围绕土地利益争夺的现象也在不断加剧,这种征地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2.2 产品质量差,缺乏公平的交流平台

现如今,工业废水、污水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的过度和非法使用,使农业生产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再加上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完善,检验检疫技术、设施落后,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很多地方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致使很多不合格的农产品就直接入市[1]。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多关心自己的食品和健康,追求养生之道,对纯天然的有机绿色食品需求量大,@不仅导致农业比重不断降低,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而且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此外,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上比较分散,缺乏组织,谈判地位弱,农民不仅没有很强的自我维权意识,而且对事情没有较准确的辨别能力,因此无法充分掌握整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对价格的走势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只是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商品源,却无法与购买方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很少能形成真正利益的共同体。这使农民很容易受到价格欺诈,农产品流通中的风险大多数也转嫁到农民身上。

2.3 产业结构单一

(1)养殖业不能够独立发展,需要长期依赖于种植业,这种格局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例如:大型养殖场中牲畜养殖的废水随意排放,不能够加以利用;农药化肥的使用和塑料薄膜等有机废气物污染等使用和管理方式比较落后,这不仅使生产规模难以稳定扩大,而且产品质量也难以稳定提高。在养殖业产品的开发利用上,主要局限于食品类,而在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非食品类养殖产品上,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2)增产却不增收。农业产业链不长,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增产而不增收的现象十分明显,再加上市场准入条件的提高,使农产品在品种类型、质量档次、工艺水平、营销策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3)城镇中大规模的集约性经营程度低,组织比较分散。具体有:一是品种多但很杂,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缺乏深加工环节与增值的有效途径,再加上品牌意识不够强,对市场把握方向也不够准确。二是农村个体工商户生产的产品质量差,优质产品少,因此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一旦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就会被市场无情淘汰。三是农业产业结构具有落后性调整不能准确地应对市场发展变化。

2.4 小城镇缺少融资渠道

现阶段,资金短缺一直都是小城镇在建设中无法逃避的问题,融资渠道不平稳,市场机制与资金运作方式又不协调,镇政府无法灵活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如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来积累建设资金,而大部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也是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资,而政府给予的财力支持具有一定限度[2]。在小城镇进行大规模的建设时,分散了这些有限的地方财力资金,使得基本的道路交通设施、排水设施、处理净化设施等都没有达到正常标准,城镇功能不完善,进而使得一些企业因成本过高、基础设施落后而不愿进入小城镇发展,因此造成小城镇缺少外来企业的投资,外来劳动力也难以在小城镇立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小城镇的发展受到限制。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主要措施

3.1 制定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的第二十四章,对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给出了六个方面的重大政策改革方向,分别是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深化国有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和强化耕地保护制度[3]。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1 有效利用土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针对村镇发展规模不合理、耕地不断减少、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利用方式粗放等问题:首先,政府应对耕地实行重点保护,科学引导,防止建设用地进一步扩大,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第二,可以通过市场采用经济规律,通过多种经济杠杆调节土地利用规模,对盲目扩张建设用地进行约束,积极开展土地改良和土地整理。最后,对人口少、布局零散、土地利用率不高的村,施行撤销合并,集中建设,加快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

3.1.2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严格的用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3]。这个集体究竟是属于哪一级,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为了让各个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明确土地产权,必须抓紧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在小城镇实行国家土地政策问题上,应当完善土地承包政策,推进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确保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得到保障,使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让农民在小城镇中得到实际利益。

3.1.3 改革征地制度,建立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基金制

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在支付完抵押贷款和赎回土地债券外,把剩余的出让收入放到国有土地基金中,基金用途主要是调剂历年出让收入和支付抵押贷款和赎回土地债券之间的收支差额,地方政府和其他机构都不得随意动用这笔基金。有利于缓解未来土地出让收益占总收入比重下降的趋势,保障跟土地相关的政府资产表的长期平衡以及维护农民的利益,减少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稳定。

3.2 提高农产品质量

3.2.1 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

由于广大村民往往直接接触的是小城镇上的农资经销点,因此,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小城镇农资市场的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等,确保农民购买到安全可靠的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并且逐步扩大以小城镇为着力点的惠农政策覆盖面。其次,可以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集中治理环境污染。

3.2.2 建立公共交流平台

一方面,小城镇作为一个桥梁,可以促进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小城镇将各种资源交汇融合,为周围地区提供一个信息和物资的交流平台,并且通过开展期贷、指卖、展会等贸易方式来规范订单农业发展,减少生产盲目性。另一方面,小城镇还可以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通过他们组织生产,将农副产品直接向城镇和其他地区销售,以带动和促进周围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3.2.3 实行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简称CSA。它是指社区居民在对食品安全关注下兴起的一种城乡社区相互支持,稳定发展的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一种区域性生产-消费经济系统和运作方式。换句话说是让城市购买者参与到农事中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促进城乡互动,通过面对面交流来增强两者的信任度,建立起相互支持、平等友好的关系。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城里消费者通过感受到农民生产的艰辛和所付出的成本,了解有机产品与生产的环境和自身健康的联系,进而更容易接受高于普通农产品的价格,并愿意与农民共同承担气候等自然灾害的风险。另一方面,建立“社区支持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与城里消费者的需求直接挂钩,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也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不仅农民得到了公平贸易,收入不断稳定增加,而且消费者也能得到新鲜的蔬菜供应,并且能根据自身需求对种植计划提出调整建议。通过小城镇提供的这个平台,CSA可以更加具体地实施“城市反哺农村”这项政策。

3.3 构建乡村产业园

在当今现代文明大潮中,城市人群工作竞争十分激

烈,生活节奏紧张,身负压力大,为此可以开发都市农业资源。如在城镇近郊附近,可以围绕农业教育、游览观光、科技展示、生态旅游等主题,发展生态农业,创建农业休闲型、科普型、生态型等园区。对小规模产业建设予以扶持,如太阳能小型污水处理沼气池等实体建设,并围绕主导产业链,促进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一镇一品一乡一业的格局融种植、养殖农业、情趣果林、花卉、观光旅游、娱乐于一体,较好体现生产功能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以构建绿色经济自然和谐低碳环保体系,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动力[4]。

在延长产业链上,由于企业对市场的需求有较准确的判断能力,可以引导农民生产,把制造业与农业生产有效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制造,来提高小城镇农产品的附加值,优化整个农业结构。

3.4 拓宽建设资金多种渠道

由于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薄弱,商业利润空间较小,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吸引足够的资金,因此应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化融资体制,优化投资环境[5]。也可本着“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小城镇居民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如采用商业运作的方式,实行BOT融资模式。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而政府对这一基础设施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这个模式不仅节省了政府的投资,也激励一些企业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更多的外来企业的转移,促进小城镇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许俊丽,吕晓男,邓勋飞.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9(5).

[2]王颖真.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J].中国城市经济,2011(10):19.

篇7

农用地整理,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农用地整理有诸多益处,如可以将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损毁的防护林、废弃的坑塘、坟墓等开发成生产用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及改良土壤等措施,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星地块以及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由此可见,农用地整理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主要问题是人均用地面积偏大,内部土地闲置严重、却盲目扩张,以及分布松散、布局零乱等,这既不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也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是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三集中”模式的土地整理(即通过迁村并点,逐步使农民住宅向中心村或小城镇集中;通过搬迁改造,使乡镇企业逐步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通过归并零散地块,使农田逐步走向规模经营)以及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力度,既可以节约土地、调整出耕地,又可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规划、推进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的契机

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2005年年底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三个高于”的原则,即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同时还要求“抓紧制定将士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些支农政策的出台,给农村土地整理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示后,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更多地开始关注和支持农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财政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交通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水利部提出将优先解决一亿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建设,实施中部地区低洼地排涝工程;农业部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等“九大行动”,这些都为农村土地整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土地整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规划先行

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农村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整治过程。为确保农村土地整理取得最佳效益,必须规划先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和执行农村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是搞好农村土地整理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在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成果(土地调查、土壤调查、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矿山土地复垦专项调查等)和规划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水利、交通、林业、矿产资源等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潜力的调查,收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相关规划标准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土地资源状况,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初步规划目标和任务,确定重点项目,分解相关规划指标,拟定规划供选方案。

其次,通过规划协调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政策引导

农村土地整理关系到农村的发展稳定大局,必须以政策作为引导。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和出台的有关土地整理的政策主要有:

土地置换政策:对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聚、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的过程中,退出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将其复垦为耕地的,允许以等量面积异地置换到中心村和城镇周围,作为村镇建设用地,其建设用地可以不占年度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土地整理指标折抵政策:为鼓励土地整理,国家允许实现了占补平衡的地区,用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60%指标,向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一定量的预留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用于本地区必须进行的非农业建设。

谁开发整理谁受益政策:凡经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行谁开发整理谁受益的政策。新增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在协议规定期限内,开发整理者拥有使用权,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在项目管理方面,国土资源部已经出台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等有关管理办法和规定。

各地还可结合当地实际相应制定强制性和鼓励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如“以奖代补”政策。具体做法是:年初由县(市、区)局按要求向市局进行立项预报,市局派员勘查同意后列为预备项目,并由项目承担单位先行组织实施,项目实施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于年底前由市下拨奖励资金。

村民自愿

篇8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1-0110-002

1 引言

小城镇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随着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加大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农村地区的交通运输、通讯等渠道已经基本畅通。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公报显示。2006年末全国乡镇有二级以上公路通过的有46.1%,乡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在一小时车程内的有78.1%,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在50km之内的占61.3%,95.5%的村和82.6%的自然村通公路,97.6%的村和93.7%的自然村通电话。小城镇与大中城市联系紧密,已经可以被看作是城市在农村延伸的一个平台。政府应利用好这个平台,使其在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方面发挥有效作用,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目标。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的作用分析

2.1 小城镇是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

小城镇是指建制镇和多数集镇,广大的小城镇上连城市下接农村,是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现代文明的桥梁,同时又能发挥聚集、辐射的功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

2.1.1 小城镇是城乡互动的重要平台

在小城镇这个平台上,城市和乡村的各种资源交汇、融合、互动,包括城市扩散的产品、信息、技术、产业,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产品等,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名副其实的“城市之尾,农村之酋”。各要素在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条件下,能够使小城镇自身得到发展,并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发展与周围乡村联系紧密,将城市先进的产品、技术、信息、管理方法传递到农村,并为周围的村庄提供信息和物资交流的平台,农村的农产品及加工品通过小城镇加工、销售出去,能够带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2.1.2 小城镇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侧重于城镇带动农村发展,即城市文明向乡村扩散和传播。和农村相比,小城镇有着较为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能够示范、带动、辐射、促进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聚集地,应借助自身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以此带动周边乡村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可以吸引农村劳动力和资金,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2.1.3 小城镇政府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

小城镇是区域性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带有城市先进的特点,又处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担负着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责任。小城镇包括了建制镇和多数集镇,涵盖了多数乡镇政府的驻地,小城镇是乡镇政府借以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小城镇政府是以城带乡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应着力建设好小城镇,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结合职能转变的要求,凸显公共服务职能:在实现小城镇发展的同时,利用好这一平台,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得以落实。

2.2 通过小城镇为发展现代农业服好务,促进“生产发展”

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如下:

2.2.1 保障市场流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范围内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集中场所,应根据自身的条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农民的生产发展提供服务。小城镇在交通发展、通讯渠道畅通的基础上,可以担负起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功能将加工的农副产品输送到城市的市场,成为一定地区的流通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物流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努力减少妨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小城镇应抓好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如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要支持小城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发展,通过他们组织生产。将农副产品直接向城镇和其他地区销售,以带动和促进周围乡村相关农业生产的发展。

2.2.2 提供生产资料。保障农业发展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尤其种子、化肥,对农民的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农资供应体系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直接接触的是小城镇上的农资经销点。小城镇上的农资销售点数量庞大,生意也最兴旺。这些销售点具有规模小、分散、进货渠道复杂等特点,经营者水平、素质参差不齐,监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容易发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等事件。针对此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农资市场的监管,配合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大力整治农资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以保证市场上农资产品的质量。同时应引进、推广新的生产技术和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2.3 搞好科技宣传,服务农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政府农技部门应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科技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他们掌握各种生产技能,具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政府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本上在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小城镇政府应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科技推广条件,提高农技人员素质:还可以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致力于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科学的技术,宣传新的生产技术和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2.2.4 发展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

新农村建设中应注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这些组织的理想活动地点应在小城镇。因为小城镇连接着大中城市,并与周围农村联系紧密,能够辐射周围农村。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小城镇发展,能够借助各种资源,如小城镇交通、信息上的优势,就近为农民提供信息、法律、财务、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农民到邻近的小城镇成本较小,易于接触和接受这些服务。小城镇政府应注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他们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以及农资采购经营等方面的业务;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3 以小城镇引导和推动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社会保障,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小城镇这个平台在这方面能有所作为。

2.3.1 加强市场监管,创造~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与城市相比,小城镇市场监管相对较松,加之农民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不强,消费市场更容易出现问题,如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价格欺诈等,消费环境的恶劣,不仅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而且影响他们的消费心理。农民有钱也不敢在附近的小城镇消费,小城镇市场就难以繁荣。政府应加强对小城镇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努力使市场上的商品质量安全、价格合理。使农民信赖小城镇市场,能够享受到就近购物的方便与快捷。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培育小城镇的市场。政府应采取一些好的做法(如支持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对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实行连锁经营),以较为先进的营销服务方式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

2.3.2 丰富文化生活,带动“乡风文明”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要求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以及长期形成的封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小城镇是本地范围内的文化中心资源相对丰富,文化活动设施较为完善,具备开展文化活动的条件。由于离农民较近,农民易于接触和加入。小城镇政府应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本区域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完善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i殳施,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传播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民自身的现代化。

2.3.3 发展社会事业,提供好的公共服务

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必然要求,政府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小城镇是一个良好的平台,政府应在小城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为居民和周边农民提供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

首先,小城镇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想地点,政府应在小城镇提供较好的文化教育服务。其次,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应以小城镇卫生院为重点。小城镇的医疗机构具备一定的实力,覆盖面较广,应增强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服务小城镇居民和周边农民。第三,加强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供电、通讯、电视广播接收设备等设施,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条件。

2.3.4 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的增加,农村出现了相对富裕的阶层,在富裕之后,很多农民自然会选择进入城镇生活。小城镇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服务,提供较为优质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依靠自身进入成本较小的优势,吸引周围的农民来居住、投资、创业。农民到小城镇生活,不仅意味着居住条件和居住方式的改变,也为他们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形成与现代文明和现代生活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条件,这也是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农民进入小城镇生活能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供一种契机。现代农业是以规模经济为特征,但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 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发展步骤

从以上分析可知,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工作和生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如何将二者关系衔接起来,协调发展,成为新时期城乡统筹规划与建设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

3.1 转变观念,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新农村和小城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拉近城乡差距。

域镇要协调发展,农村自身的方方面面也要协调发展。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和放慢城镇发展,更不是要固定城镇发展,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动城镇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而大力提倡建设小城镇,使其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中心,也不是为了拉开城镇和农村的差距,而是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活跃商品流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促进城乡综合地、协调地、有序地同步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3.2 摆正新农村和小城镇规划的顺序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已成为所有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的共识,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和小城镇规划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城乡健康发展的有利保障。要防止规划工作、管理工作中搞一刀切,更要防止形式主义的作法,同时也要改变以往把新农村规划与小城镇规划混同的做法。从规划理论上理清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实施顺序,将以“发展规划”为主的观念转变到以“结构规划”为重的思路上来;将“由上而下”的规划顺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规划顺序:将就村论村、就城论城的观念转变到整体分析、统一规划的理念上来。

3.3 从规划理论体系上完善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关系

小城镇由于规模小,发展不稳定,必须加强区域分析与研究才能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以往的小城镇总体规划虽然强调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而实际操作当中对规划的范围多是围绕圩镇建设用地一块展开讨论,对于区域内的村庄基本情况了解和把握不够,使得镇域村镇体系规划成为摆设,无任何科学性和实用性・区域内一旦引进企业或某个产业进行调整,都会使整个规划修改过甚至要重新做过,规划根本无法指导和促进乡村的发展,有时反而会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教条主义。为此,必须将新农村规划纳入小城镇规划当中,并且要“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分析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整台资源、合理布局,留出空间为新农村和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其理论体系和操作步骤如图1。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搞好其规划与建设是摆在广大规划建设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搞好现代小城镇规划建设应“立足现在、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宜居发展”,具体思考如下:

4.1 科学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科学规划对小城镇的和谐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城镇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1.1 制定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是指通过区域、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

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运用现代系统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综合分析各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其所具备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小城镇在区域中的功能、地位与作用,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发展方向与规模,从而合理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4.1.2 制定小城镇产业发展环境生态规划

特色产业是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是小城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全面分析小城镇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明确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尽量做到准确定位、特色立镇、产业布局合理・同时,规划对策应全面具体,操作性强。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小城镇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就可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小城镇生态规划包括生态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规划应以区域经济为依托,充分体现安全性、生活便捷性、环境舒适性、经济性、生态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统筹规划,突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风貌特色,并与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有机结合,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4.2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

农民进城,会给城镇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若将农民拒于城门之外,带来的损失会更大,城镇将失去发展的活力。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排除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各种观念、政策、制度对小城镇发展的制约,给农民一个准入城镇的政策环境。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通农村与城镇之间流动的障碍,实现自由流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障为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共同筹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要使进入小城镇的居民,在子女入托、上学等各个方面能够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消除和减少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转移到城镇后,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可与城镇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交费管理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式的养老保险。这样,既可体现社会公平,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并且为劳动力自由流动铺平道路。

4.3 广辟融资渠道,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靠当地镇级财政投入,但镇级财政财力极有限,且有的政府投入方向不明确,对小城镇各种基础设施大包大揽,分散有限的财力,使一些最基本的公用设施没有建好。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中,应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城镇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打破政府对公益事业的垄断,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鼓励集体、个人及社会各方面的人士参与小城镇住宅开发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小城镇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最大限度地为小城镇开辟资金渠道。

4.4 理顺体制,强化管理

充分给予小城镇建设必要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使“块块”管理和“条条”管理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小城镇政府职能部门应强化小城镇的综合管理,包括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交通等,逐步消除“脏、乱、差”现象。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和管理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支持和协作。认真落实国家、省颁布的城市规划建设、城镇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卫生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城镇管理的法规与制度,使城镇管理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5 结语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中,现代小城镇的地位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因此。小城镇规划建设应抓住重点,搞出特色,注重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避免破坏生态的盲目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衢州地处浙西,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近年来以“保增长、促转型、重民生、激活力”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谋划“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工作,更是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民生发展,打造生态富美乡村等”作为进一步做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课题。衢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许多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形成了和美的人居环境。基于此,本文对具备传统文化背景的村落建设策略进行了探索与阐述。

一、新农村建设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存

传统聚落和民居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其地理环境特征,表现了该地域居民的共同心理特质,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社会形态发展。衢州及其周边地区的传统聚落和民居反映了因地制宜、象天法地的思想,强调了“择优而居”和“天人合一”的理念。

1.1村落遗存现状

衢州“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其建筑风格糅合有闽、浙、赣、皖的成份。其地域内遗存有大量传统聚落,知名的有江山廿八都、清漾,开化霞山,常山球川,龙游三门源等等,其余不经名着更是不计其数。

历经战乱与浩劫,传统聚落受到了很大破坏,尤其是许多优秀建筑装饰构件被糟踏得面目全非,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族谱被付之一炬,许多非物质遗产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失传;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盈实的居民向往城市生活,对传统文明认识不深,乡镇规划建设制度不够完善,等都导致了农村拆旧建新的风气日盛,致使传统文化又遭到了新一轮的“轻视”。而除了廿八都等传统聚落的保护有一定的成就外,衢州大部遗存正处于消亡之中。

1.2地域传统的保存

传统建筑有异地拆迁,集中统一安置重建的保存方式。这种模式的杰出代表是安徽潜口古民居群,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附近的十座典型的明代建筑集中一处,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明代山庄。浙江龙游民居苑也是异地搬迁保护文物工程的示范点,把散布在县境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物价值的优秀古建筑,集中迁移到民居苑,实行异地保护。

上述模式并非是最后的办法,往往容易失去其灵性。建筑、环境只是物质的载体,而世代聚居在这里的居民才使得其内涵得以延续,使得物质与非物质遗存得以相依相存。对传统聚落和民居的保护应尽量做到开发利用,坚持适度的原则,客观评价传统聚落和民居的人口承载量,使居民积极参与,在具体的村落规划设计与单体建筑设计创作中,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间构成、环境意识、形式表达、装饰艺术、聚落空间的形成(场所精神)与社会适应等都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源泉。

二、传统文化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生态规划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规划,而这种规划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是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规划是传统规划的发展,其着眼点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分析现存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最后拟定规划建设方案。传统聚落的建筑文化内涵经过提升,可以成为新农村规划设计的重要源泉,在汲取其营养后,可以改观现状。近几年,经济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些有条件的村落做了详细而现代化的集镇规划,但其新的面貌基本上已是现代小城镇的格局,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太多考虑原有村落的延续,新的建设工作往往是在拆旧建新的程序中粗放地完成。尚未作整体规划的村落,居民视自身财力自行拆建或局部改建任意为之,污废水的排放未经设计,原先蜿蜒流经村庄的溪涧已成了“排污渠”。经过人为的改造和岁月的风霜,许多优秀的古村落已逐渐失去了其往日的和美。

2.1 地域传统的保存、创新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传统聚落和民居地域传统的保存,因遵循以下一些原则:深入细致了解历史肌理、居民生活习性,以政府为主导,坚持整体性规划;鼓励居民自发参与,提倡动态保护传统村落遗存,保存的同时应满足居民的生活,应在尽可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的前提下,对传统予以保存;根据“环境承载量”评估准则,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和保护的前提下,适度进行旅游开发,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域传统的发展需要表现在其历史上的延续,这种延续性可以加强聚落地域特征的确立。新的聚落环境的发展与塑造,一方面要考虑传统的“再现”;另一方面也要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形式与功能。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传统民居的室内外空间构成、环境意识、形式表达、装饰艺术、聚落空间的形成(场所精神)与社会适应等都可以成为新农村设计的源泉。理解传统聚落、居住空间是一项极为有意义的工作,可以为当代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提供许多宝贵借鉴并能启发灵感。在研究如何拾遗、保存的同时,发掘深层次的传统建筑内涵及其质朴的环境观念,结合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发展自身的村落特质。

2.2新农村建设与景观生态规划

传统的农村居住建筑大都紧邻而建,巷道窄小,空间拥挤,或有个别院落有些拼块绿地,少有公共景观廊道和模地。近几年,许多村落由于考虑到安全等因素,又兼用地紧张,连最后的几片池塘也已经填平挪作他用。周围田园山林的确给村落提供了足够的绿化和新鲜的空气,但这种无序的自然只是初级景观,并不能取代村落环境内部的景观规划与建设。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也 图1球川村口-塔

是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个清晰的和可度量的单位,有着明显的边界。通过景观生态分析、评价、设计及景观生态建设可以使得村落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有着传统文化背景的古村落,其选址一直重视风水理论,虽有糟粕部分,但也不乏精华。如“山绕成球、水汇成川”的球川村,坐落在四面环山的一个山谷里,与外界的通道盘绕在山岗谷地间隙,富有灵性的水从四面汇聚到村南的溪流,村口处的一风水古塔保存完好,不仅成为村落的地标,更是居民精神的寄托。又如西安高腔发源地严村,其水口作为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先民在江岸转折处垒 图2严村水口-樟树湾的远景和近景

土成坝,如今坝上十数株古樟树枝桠相连,遮天蔽日,此水口因名之“樟树湾”,每逢农闲节日,全村老幼欢笑聚首,其乐溶溶,如今依托江水、古樟、古戏台,村民们兴起了“渔家乐”,办起了“乡村大舞台”,连“央视”也闻“风”而来。又如黟县宏村,将自然水系予以出神入化的运用,将水圳、月沼、南湖等比作牛肠、牛胃、牛肚等生命系统,而实质上即为村落公共景观廊道与模地的典范,不仅为村落提供了连续又开阖的景观,提供了潺流不息的脉动,同时为村落改善了生态环境,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等等,不胜枚数。

在有着良好传统景观环境的村落,在进行生态评估后,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其景观遗存,继续发挥其唤醒历史记忆和愉悦人们情操并改善生态小气候的诸多功能。然后,依托传统,在充分考量各种因素后,再进行村落景观规划设计,才是比较合理的模式。

三发展村落生态旅游

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村 落,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往往图3黟县宏村南湖

将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农家乐”作为生态旅游的典型,的确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利润,但也伴随着较多的负面影响。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与传统概念的旅游相比,新农村生态旅游活动往往在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背景下展开,其开发生态旅游的唯一目的是依托历史资源,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足够的经济效益。现有开发模式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在村委组织下的自发经营模式和将村落资源对外承包模式。前者,由于开发者整体规划设计素质不高,缺乏全局性的考虑,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不自觉地破坏了历史遗存,同时对环境承载能力估计欠缺,对村落生态环境往往造成很大的破坏;而后者,出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也常常流于形式。

篇10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经济占比非常大,当前,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稳固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共同国力的有效体现。随着当前经济水平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正在逐步兴起,这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市场的经济发展,切实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农业生产形式,各个地区要根据实际的农业经济形势来展开问题调查,为农业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1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经济管理的体制有漏洞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地区都已经选择了更加新颖的管理模式,但还是有部分的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走基层、为民众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的找寻最适合本地无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管理中的每一项任何和规定都能够应用到实际发展中去。

1.2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的农业经济管理都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因为,部分农村人民都是住在大山里,人们的居住环境较为分散,且山区环境并不适合大量农耕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以及其他畜牧产业的生产率降低。虽然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是有部分人们无法购买畜禽的幼崽,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农业生产效率低,产业链发展比较困难

要想进一步建设新农村、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就必须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以小户经营为主,且由于家庭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劳动力下降。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立虽然能够帮助农业经济建立新的产业链,但是大部分的农户不理解新型的创业模式,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小户传统农业生产的模式,大大的拉低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方式

2.1完善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提升专业水平

发展新农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是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帮助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问题。另外,管理者也要更新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管理部门需要明确表示出农业经济管理者的职务和职责,鼓励农业经济管理者积极参与各个地区的劳动实践活动,为农民提供具体、完善的服务。其次,要加强对管理者的考核强度,尽量分季度的来评价每个管理者的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和效果,让现代农业管理更具有现代创新性。另外相关部门要对各级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责任的划分,确保出现严重问题能够找到责任人,让经济管理责任划分区域更加具体化。从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以达到提高整体生产水平的目的。

2.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制度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是在管理进程中一直需要做的工作,社会经济体制在改变,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日常的实践工作中找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问题,从而进行完善,这会有效的为深化农业经济管理做出贡献。另外,管理人员要根据农业经济的区域特点,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专项工作,从保证农业经济结构的完善,尽可能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解决当前存在的农业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最后,管理人员要引入统一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化措施,采取更深层次的管理措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率。

2.3积极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民生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建设农业的民生工程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尽可能的保证民众的高质量生活标准,对于农业的生产来说,任何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与水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地区所存在的蔬菜基地、经济作物等提供充分的灌溉水源。另外,轻便的运输是必不可少的,交通的发达能够为更多的农作物打开销售途径,特别是对于山区的村落来说,交通的便利更能够提升民众的幸福度。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这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交通问题的改善将提升民生服务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有大部分的农户在进行畜禽养殖时候存在着更多问题,这与农村的生活条件有关。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诸如自然灾害之类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对于此情况,政府应该降低购买畜禽产品的门槛,尽可能的出台更多的补贴政策,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买到畜禽幼崽。另外,重要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实施有关的创业支持政策和方案,同时吸引投资,提高农村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建立农村生产网络,扩大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2.4加快土地之间的流转效率

篇11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77-01

一、观光农业发展的概况

1.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93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 。这为观光农业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和市场机会。同时,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发生变化,从基本生活条件转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新需求。

2.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化速度的大大加快。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国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100座,50万人以上的城市数量将超过200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为观光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客源保证。

城市居民消费倾向将逐步转向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多样化、高级化和个性化,而且这一消费群体会越来越大。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层次也大大提高,观光农业就成为了城市居民新型的消费方式。

3.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改变农业和农村落后面貌。京山县近年来,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观光旅游的发展和周边地区相比,明显落后,既没有形成知名品牌,也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研究荆州市观光农业的发展,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京山县观光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农村建设与观光农业的相互关系

1.观光农业的态势。观光农业作为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在传统的农业生产基础上,经过人为的设计策划,从而具有特殊的旅游服务功能,成为农旅合的结新型农业形态。

京山县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必须立足现有的资源,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牧渔生产、民俗风情、农村文化、村落古镇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观光农业产品。

2.加强城市与农村的互动联系。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吸引大量城市游客到农村去观光旅游,城市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信息辐射到农村,实现了城乡居民在观念、文化、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加快城乡人口、信息、物质、资金、科技的相互流动,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观念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京山县发展观光农业必须以休闲、互动经济的发展趋势,根据休闲消费将更注重文化内涵的获得和精神的满足的发展趋势,创办出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体验等休闲项目。

3.对现有的农业资源的整合。根据京山县当地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整合,京山县现有的交通设施和旅游接待能力等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打造出科技种植、农业生产、旅游休闲为一体,全国第一个无农药生态农业园。

三、京山县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特征和策略

通过对京山县全面的调查,综合分析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情况,摸清京山县的区位、社会经济、农业等资源条件,以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为京山县观光农业发展模式选择和布局优化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京山县开发选点原则:(1)区位良好、景观多样、环境优越;(2)规划建设原则:城乡互惠、逐层推进、打造品牌;(3)可持续发展原则:综合管理、生态运做、创新开发;(4)资源效益互补性原则。把资源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相互补又统一。

四、京山县观光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京山县观光农业已成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并带动与之相关的餐饮、娱乐、交通、商业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乡村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经济格局。

2.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观光农业是一项投入少、收益高、劳动容量大的农村新型产业,有利于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开拓非农业增收渠道。同时可以把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进行优化配置,解决就业问题。

3.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观光农业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现代化进程。由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农村也采用集体出资或个人投资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这些措施使一些村子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电视接收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篇12

过去一段时期,城市基础设施一直是公共财政重点支持对象,而农村基础设施并没有受到公共财政的关怀。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较好的区域,其经济发展较快。所以,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建设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离不开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撑。农村基础设施包括的范围很广,内容也多,既有公益性,也有部分经营性的,如通讯设施、村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等等。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村通”工程就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的举措。村庄道路路况好坏关系到产品运输、村民出行等问题,对农村经济与生活有相当大的影响。村庄道路硬化就提上了新农村建设的日程,在村庄道路的硬化过程中,就出现了谁来出资修路的情况。农户由于本身在经济上弱小,不可能完全承担道路硬化所需资金,大部分村集体由于其控制的经济资源有限,没有经济剩余可用于道路建设。在有些乡村,笔者就发现,村庄道路硬化资金来源可分为四大块,即农户出一点、村集体再出一点、村庄外社会集资补一点,最后的大头就是国家公共财政配套补贴一点。可以看出公共财政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村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还是集体化时期的遗留,因年久失修,其灌溉、防洪功能大大弱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我国非集体化后,国家力量从农户生产、生活中收缩,集体力量在生产中大大减弱,农户家庭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就因集体产权虚化,出现了大家都可以使用而无人管理的状况,最后,酿成真正的“公地悲剧”。水利设施是农业经营不可或缺的,在新农村建设中,就需要公共财政介入和支撑。当然,可根据部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具有经营性的特点,运用投资、奖励补助、贴息、担保等手段,按照“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减轻公共财政的压力。但是,大型的水利设施建设与完善,由于工程大、投资多、回收慢等特点,主要是由公共财政独力承担,这一点也是其他社会资本所无法抗衡的。

二、乡村诸种教育:公共财政供给

教育有利于更新个人知识结构,提高个人收入,有效地缩小个人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乡村教育主要是指农村义务教育与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等。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发展的直接要求,而且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农村建设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农村义务教育应当也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承担。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实行的是地方负责、多途径筹资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这调动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然而,在实践中,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特别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缺口问题,反而拉大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实践证明,由于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导致这种体制弊端重生而不可取。2001年起,我国实施以县级财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同时,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教育集资。然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中的深层次问题同样未能解决,仍然未能摆脱以往的困局,地区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并未缩小,教师工资仍不能及时到位,学校运转仍不畅,贫困学生辍学率偏高,等等。实际上,是由于国家公共财政并未完全充实农村义务教育,造成了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这种财政体制还是没有适应我国的客观情况,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在现阶段需要均衡支持城市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财政体制,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实行完全由公共财政负担。县级政府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主体,不应是经费的投入主体,因为低重心的投入制度会使县级政府财政压力很大。因此,要转移义务教育投入负担主体,将投入主体的重心上移,加快中央和高一级地方政府的投入速度。农村中针对农民的各种职业教育培训大多是由非赢利组织提供,如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等,当然,这些组织大多是民间组织。但有许多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有各种各样的联系,有的就是劳动部门或科技推广部门组织和资助的。所以,公共财政的介入就不可免了。

篇13

一、母里文化现象

母里屯是广西乐业县一个自然屯。现有15户人家,常驻人口73人,全是“高山汉”①。长期以来,这里保留着奇特的民俗:世代沿袭女人当家。家里家外大小事情,女人说了算:犁田耙地,赶马驮货,由女人承担;收钱记账,理财持家,由女人负责;男人将自己所有收入悉数交由女人保管,不留分毫。接待来客,宴请宾友,由女人出面;要是谁家来了客人,女人们闻风而动,相约上门去捧场,陪客人聊天、吃饭、喝酒、抽烟、唱山歌。邻里因小事发生摩擦,闹纠纷,也是女人出面评判对错。据当地文化干部介绍,母里屯女主人对自己的女孩从小就有意识地教持家理财本领。婚姻方面,这里不同于台湾阿美族的“男不娶女不嫁”,也不同于云南摩梭人走婚制,而是男娶女嫁,不排斥男子在家庭中的话语权,这就是独特的母里亚母系文化。学界把这一现象称为亚母系氏族文化(以下简称母里文化)。这一独特文化引起社会关注。2003年,先后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进入考察,证实在中国汉族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科考和旅游开发价值。中央、广西、港澳台等多家电视台进行了采访和播出。

二、遇到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母里文化面临着濒危、变异等诸多问题:一是母里文化生长土壤越来越贫瘠。许多母里青年外出打工谋生,离开了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环境。大部分青年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二是特色民居古建筑逐渐消失。新农村建设在加速推进。母里屯个别群众为节约成本,照搬外地民居建筑模式,导致特色没了,传统丢了,传统竹木结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濒临绝迹。三是政府保护工作滞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经费未能列入财政预算。民委系统虽有“三项经费”(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资金),但没有单列的民俗文化经费。

三、母里文化保护的思考

母里文化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受破坏、毁灭,其价值无法估量。笔者认为,必须树立与时间赛跑的意识,加快这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1.建立母里文化档案

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下,我国各地“非遗”建档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这些有效方法给母里文化建立档案提供给了借鉴。母里文化已被乐业列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要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建档主体、流程和技术手段,参照《DA/T13-1994档号编制规则》《DA/T18-1999档案著录规则》《DA/T19-1999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档案标准开展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工作。在非遗建档过程中较多运用了数字化技术和录音录像技术,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档案和视音频文件,要按照《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DA/T47-2009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等标准,对非遗电子档案进行妥善管理。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保护与管理主体作出如下界定:以文化主管部门为主,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在内的多元化主体。[1]结合乐业县实际,乐业县文体局是建档的实施主体。考虑到档案部门人员技术优势,应将档案部门纳入,形成文化主管部门主导,档案部门参与模式,保证建档规范。

2.母里文化保护与当地发展相结合

孤立地对母里文化建档保护,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运用统筹思维,创新保护模式,坚持保护工作与母里文化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实现和谐发展。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已把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作为继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之后的广西旅游业发展新一极来规划和开发。[2]结合乐业国家4A级景区———大石围天坑的开发,将母里氏族文化作为配套景点进行精心打造,合理、适度、有序开发利用母里文化资源,实现发展旅游产业与挖掘母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丰富乐业县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形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的良性效应。一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母里文化传承人(女主人)的帮扶力度,激励传承人自觉传承传统文化。二是建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保护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开发生态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夯实传承保护的物质基础。三是整合母里服饰、乐器、高山汉山歌、传统习俗等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母里文化品牌。四是加大母里传统民风民俗的宣传和保护,营造宜居宜游浓厚的氛围。五是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利用平台,如举办山歌对抗赛、民俗文化表演、民俗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六是整理出版一批介绍母里文化的图书,合作拍摄宣传片,向国内外读者介绍和宣传母里民俗风情。七是加大与重点媒体、旅游联盟、旅行社、网站论坛、节会推介等宣传营销合作力度,尤其要加强与海外有影响力的媒体和网站合作,进一步提升母里文化的知名度。

3.母里文化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母里虽然距乐业县城只有35公里,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如2011、2013、2014年全县人均收入分别为3750元、4220元、4875元,而母里屯为2950元、3194元、4122元。[3]贫困容易导致大家庭解体,破坏母里文化结构。改变这一现状,最主要还是靠加大扶贫工作。时下,国家对百色老区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2015年两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对百色老区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4]这将成为百色人加速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2月,国务院批复《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预示着百色将获得更多国家层面的支持。乐业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中将获得更多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这给母里文化保护带来重要契机。笔者以为,文化主管部门须顺势而为,努力争取到更多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到母里屯。一是通过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群众发展适合当地的猕猴桃、核桃等主导产业,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二是组织母里妇女技术培训、参加社区管理,不断提高她们生产能力、理财持家能力和社会地位。三是结合农村危房改造,修缮破旧干栏式吊脚楼,引导群众建设传统民居。四是以创建“美丽乐业•生态乡村”为切入点,把母里屯列入“清洁乡村”示范村屯建设。五是借力母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实现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六是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救助,使男女老少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通过综合措施,使当地群众获得更多尊严,增强生活信心,自觉维护大家庭团结和夫妻和谐。使年轻人重拾对民风民俗的信心,增强年轻人对母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总之,把母里文化保护与旅游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使保护工作有了源头活水,促进了母里文化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维学 单位: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