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的本真

生命的本真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9: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生命的本真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关键词:华兹华斯 自然 孩童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威廉姆・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主要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19世纪前半叶英国下层社会人民生活的反映;对自然的描写;对英国诗歌发展的影响等三个方面。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密切、更自觉。自然是人类的哺育者,也是人类的朋友和导师,人类不但和自然有着物质上的联系,而且也产生了精神的关系,自然使人们惊叹、赞美、恐怖……,自然迫使人类斗争,使人类在斗争中变得更勇敢、坚强、聪慧。诗人正是凭借这一理解,才向我们展现了他美轮美奂的精神伊甸园。在中国,华兹华斯在20世纪70年代被介绍为:“华兹华斯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在肯定永恒的绝对的‘神’的前提下,把诗的目的说成是赞美人性和自然,以及证明这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谋求人与神的契合。”“他一方面对社会现实妥协,另一方面又妄想历史开倒车,回到幻想的纯朴自然。”这一时期国内对他的诗歌和诗歌创作理论主要持否定批判态度。及至80年代,国内对这位杰出的诗人开始重新审视,给了他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到了90年代,学界开始将华兹华斯与我国的老子或陶渊明进行比较研究。虽然评价不一,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华兹华斯主要讴歌了对自然和婴孩的情感,追述了自身从孩提到成熟诗人的心路历程。“自然”和“孩童”分别构筑了诗人诗意理想的两个重要要素。通过分析此二要素及其内在关系,本文得出结论:诗人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心中充满了恐惧、不安、焦躁,希冀在美丽和谐的大自然和天真永恒的儿童世界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这一主题仍有一定积极意义。

一 “自然”――诗人一切的一切

华兹华斯因其大量咏颂自然的诗歌而被人们称为“大自然祭司”,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到了痴狂的程度。他对自然的描写不单局限于自然景物本身,更着力渲染的是这些自然景物在其心目中甜美的感受和愉悦的体验。他用心灵去抚摸自然中的万事万物,去聆听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去凝视自然中曼妙无比的景象。大自然是他创作的源泉,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通过诗人的心灵进入其诗意世界,幻化成一种印象、一种向往。诗人由衷地说道:“自然对于我是一切中的一切”。华兹华斯认为与自然朝夕相处有益于人们道德水平的增长。农民自幼生活在山谷、河流、田野之间,因此成长得纯朴、勇敢、坚毅。在城市里,当人们无法逃避人欲横流的丑恶社会时,如果偶尔回顾一下过去所看过的瀑布、森林、山峦、湖泊,回想一下自己在它们面前凝神时的心情,就可以重新得到斗争下去的勇气。这种从自然中寻找力量、美感、和智慧的要求,是促使华兹华斯描写自然的动力。在华兹华斯的心目中,自然意味着美丽的乡村,乡村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认为乡村是一个快乐和谐的世界,这里处处美丽幸福。相反在城市里,“无尽无休的社会交往消磨了人的精力和才能,损害了人心感受印象的灵感,”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不和谐的,人远离大自然,变得无根所依。

由此,诗人在他的诗意世界里表达了对自然界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亲和关系的渴望之情,他的诗歌充满了自然的魅力和田园生活的惬意,美丽的大自然在诗人心目中成了精神乐园和理想王国。投进大自然的怀抱,诗人一方面窥见了普通的花鸟草虫,听到了鸟儿动听的鸣唱,由此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表达了他对这些事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例如在《致布谷鸟》中,诗人静卧在山谷中,静听早春的布谷鸟的啼声,仿佛觉得布谷不再是一只鸟,而化成一个无形的“声音”,一个徘徊飘荡的声音,这声音既出现在身边,又仿佛回荡在远处。这声音勾起了诗人对儿时的回忆,在孩提时代,他总是被那从四面传来的呼唤声所吸引,但却不见它的踪影。布谷鸟的啼声让诗人产生幻觉,仿佛天地忽然变成了仙境,自己又一次体验到童年的天真和欢乐。对华兹华斯来说,自然界中这些寻常的草木鸟虫好似亲密无间的朋友,和诗人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陶冶了诗人的情操,净化了诗人的灵魂,在这里他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另一方面,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塑造了诗人的灵魂,使他和大自然融为了一体,成为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他成为一名成熟的诗人时,大自然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湖水,蔚蓝的天空,皎洁的月光,飘浮的白云在他眼里变得更加美丽诱人,并成为诗人诗歌创作的源泉。

华兹华斯在《咏水仙》这首诗中描述了他的精神历程。诗人居住在他“不可理解的世界”中,寻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朋友,倍感孤独,寂寞,漫无目的。于是“独自漫步,像山谷上空/ 独自飘游的一朵云霓,/蓦然举目,望见一丛/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诗人顿足凝望,立即被眼前的这番景色所迷住,孤独,寂寞荡然无存,代之而来的是心中那种甜美的感受。这舞姿婆娑的金黄色的水仙花进入诗人的视觉,传递着温柔,友善,深入诗人的心灵深处,与诗人进行着心与心的交融,两者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水仙花如天上的星星,在闪烁。它们似乎是动的,沿着弯曲的海岸线向前方伸展。诗人为有这样的旅伴而欢欣鼓舞、欢呼雀跃。在诗人的心中,水仙代表了自然的精华,是自然心灵美妙的表现。但是欢快的水仙并不能时时伴随诗人身边,诗人离开了水仙,心中不时冒出孤独寂寞的情绪。这时,诗人写出了一种对社会、对世界的感受:那高傲、纯洁的心灵在现实世界只能郁郁寡欢。当然,诗人脑海深处不时会浮现出水仙那美妙的景象,这时的诗人会情绪振奋、欢欣鼓舞。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同时带着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可以说诗人的一生只在自然中找到了寄托。而那平静、欢欣的水仙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在诗中,诗人的心灵和水仙的景象融合了。这首诗虽然是咏水仙,但同时也是诗人自己心灵的抒发和感情的外化。对诗人而言,此时的水仙花不再是一簇普通的植物,而变成了诗人亲密无间,知心的朋友。而诗人呢,在孤独寂寞时,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生命中永恒的契机。这里的一切处处充满了和谐,花和风,花和水,花和云等之间营造了一种和谐幸福的氛围。这种氛围感染了诗人,使诗人内心涌起一种甜美、愉悦的感受,体验着欢欣与鼓舞。水仙花――自然的化身在他眼里富有灵性与活力,医治了他孤独的心灵,给了他精神动力。此时的诗人在精神上飘游于山谷上空,大自然变成了他的精神归宿和乐园。

二 童年――生命本真之所在

华兹华斯诗意理想的另一要素是其“孩童”情怀,他对大自然的挚爱,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对童稚的迷恋和尊崇而流露的。他内心深处的孩童就像高山上的白雪,圣洁无暇。童年是社会腐蚀前的纯真状态,是人性完美的象征。正因如此,诗人才会踏破铁鞋去寻觅杜鹃鸟的踪迹,去聆听那神奇的叫声,直到召回那魂牵梦绕的童年(To the Cuckoo)。孩童是想象的天使,真理的体现,他们和大自然没有距离。他们用直观的方法去感知真理,感知自然之真谛。他们没有成人的所谓分析和智慧,童年是幸福而快乐的,因而是永恒的。像追求回归自然一样,诗人同样视童年为其精神乐园,因为童年代表了天性。在《致彩虹》中,诗人由衷地写道:“孩童是成人之父,希望在我的岁月里贯穿着对天性的虔诚。”“孩童是成人之父”看似有悖常理,但它恰恰是诗人对童真的眷恋与追求的表白,亦即对自然虔诚的爱的宣言。

诗人复归孩童的理念在长诗《永生的信息》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在这首长诗中,诗人明确提出了“灵魂前存在”这一理念,他认为,人的灵魂始于出生之前,是上帝在天国的恩赐,在孩童时期,人类的精神沐浴在天国的明辉中,一切是那样得纯洁、和谐与美丽。但随着儿童渐渐长大,圣洁的明辉也逐渐远去,人类的灵魂开始被世俗的杂念所侵蚀,最后明辉尽失,童真不在。因此,在他看来,童年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年华,儿时的华兹华斯与大自然建立了亲密而和谐的关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尽情地嬉笑玩耍,童年有不尽的欢乐和幸福。童年的他与大自然的亲和关系为他日后成为“大自然的歌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儿时的回忆成为他诗歌的创作源泉。华兹华斯把自然作为其心灵的归依,童心架起了他通向心灵伊甸园的桥梁。诗人认为,童心一旦失去,人就没了参悟自然的能力,而一旦失去这种能力,热情就会泯灭,心灵也就得不到抚慰。正是由于他对自然和孩童有如此的参悟,他才在童心中寻觅到了“真”,在自然中找到了“诚”。这二者正是诗人一生的追求。

诗人在《我们是七个》(We are Seven)这首小诗中为我们展示了他对童真的崇拜与向往。诗的大意是一位生命力旺盛,呼吸轻快,四肢充满活力的孩童,固执地认为他们有兄妹七个,而事实是其中的两个已经死去。很显然,依理性社会成人的智慧和分析方法他们只有五个兄妹,而女孩则固执地重复“我们有兄妹七个”,诗人被眼前这位充满活力,天真烂漫的女孩违背常理的回答所震慑。这位女孩尚未涉入成人世界,不知道“生”和“死”的概念,因为他们是用直觉和感情来判断周围的事物,一兄一姐生时与她情同手足,死后他们虽阴阳两隔,但墓地离家仅数步之遥,她仍与他们日日相依相伴,欢度着美好时光。虽然他们的身躯相离,但他们的心灵却是相通的,自然,他们两个不该从七个兄妹中消失,是永恒的。诗人被眼前的女孩所打动,精神得到升华。这首诗间接地反映了诗人对儿童世界所充满的天真,活力,永恒的渴求及对成人混浊的理性社会的反感。

从以上对华兹华斯诗意理想中所展示的诗人对自然和孩童的喜爱和拜敬的分析和阐释,可见“回归自然”是诗人精神追求的目的。即:追求精神乐园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回归孩童”则是诗人达到精神乐园的手段和方式。即:只有转向了过去欢乐永恒的童年,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因为只有那些“最初的感情和最早的回忆”是任何力量无法摧毁的。故此,无论在他想象的诗意世界里,还是在他晚年的隐居生活中,均表现了诗人所渴求的精神乐园,以摆脱由于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他内心深处所引起的恐慌,紧张和不安,并通过诗歌重新选择希望和永生。正可谓是一种“竞争,争论,斗争的声音,”是代表诗人所处时代的人“挑战占统治地位的现代价值观念”,是诗人对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的积极思考和探究, 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这种对生命本真的执着追求精神,即使对我们生活在现代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来说,也值得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从中悟出些什么。

参考文献:

[1] 傅修庭:《关于华兹华斯几种评价的思考》,《上饶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

[2] 北大西语系资料组编:《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3] 郑敏:《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再评价》,《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4] 葛桂录:《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于华兹华斯中的复归婴孩观念比较》,《南京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5] Standford,Muriel and Drek Stanford,eds.Tribute to Wordsworth: a miscellany of opinion for the centenary of the poet’s death[C]N.Y.:Kennikat Pr.,1950.

篇2

书中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人在危机状态下的情感和心态的描绘,对事业、爱情、亲情万象的诘问,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譬如,关于生命的本质,书中这样说:“人的个体,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缕青烟……无论它何时消散化灰,都不是真正的消失,只是一种回归。”这些颇有禅意的话语,不禁让我们感慨,人生实在没必要有太多的烦恼和患得患失。

整本书,作者基于当年的非典事件展开了新一轮的构思。类似的真实事件是本故事内容的最好支架,类似的人性反馈是本故事内容的最佳着眼点,类似的生与死的考验是本故事内容的最好思考点。一切就这样在真实和虚构的结合中以小说的形式展示给众多和平年代的读者。可想而知,《花冠病毒》饱含了作者巨大的付出和辛苦。用毕淑敏自己的话说:“暮鼓晨钟,我时刻警醒投入,不敢有丝毫懈怠。”的确是这样,这本书并不只是纸加油墨印刷的文字,它蕴含着作者的人生体悟。在这本思想性、知识性都很强的书里,不仅包含着作者绕行地球的漫长航程,以及对过去和将来世界的回眸与眺望,还包含着对宇宙的好奇和幻念。

篇3

池莉的中篇小说《你以为你是谁》在其众多小说中并未明显凸显出具有鲜明亮点的新质特征,也未引起评论界与广大读者的热切青睐与深切关注。近20年后重读此篇,掩卷品评,却发现该篇力图透视生活表象的浮光掠影,依然具有较强的价值与意义。

这种新质不是它开创了崭新的文本范式,也并非它确立了独具匠心的经典叙事,而是她选择了符合当下某些特定阶层市民逻辑的话语方式,在文学受到冲击、趋向多元的传媒时代走向大众,更深刻、真诚地关爱个体生命,力图在生存本真的写实与生命诗意的消解中彰显人们努力探求诗意栖居的希望与亮色。小说以武汉三镇为背景,对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真进行写实描写,这既需作者的感悟与超越,更需在现实的生存认同之外探询生命主体灵魂的栖息。小说的标题与结尾就颇耐人寻味。“你以为你是谁”的标题,即以调侃的笔调质询自身,扣问读者。人与人生活在同一时空,却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在探寻中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我们到底是谁?这是生命意识的自我审视、自我认知。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的过程。”小说中关于大学教师李某一家生活的描写与灵魂的深刻揭示,是现实生活中一类个体生命的真实具象。这个自命清高的知识分子,带着小市民的虚荣与庸俗,双重人格及其客观生存的不对称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谓的民族“劣根性”。

生命之轻与瓦罐之重消解了生命的诗意。李老师借口老婆不愿住学校而自己才不去学校住;陆武桥找其替打麻将,他本想去,却说:“等着翻译英法两种文字,要到联合国去宣读”;他吝啬,却说:“钱倒是小事,……”,这些都塑造了他清高、虚伪的形象。窘迫的经济状况扭曲了人性,使得李老师自尊又自卑、自怨而又自惭,内心也承受着现实之重。小说中写道:“李老师这个人是个自认为很深刻很有学问的人,如果他找不到凌驾于这种世俗生活之上的精神生活,很难想象他会正常地吃饭和排泄。”他生命的悲剧,揭示着深刻的生活内涵。

日常生活的悲剧生存背离了生命诗意栖居的理想,李老师的生命悲剧意蕴即在这里。在世俗的生命时空里,人们丧失了崇高与庄严的特质。正如梅特林克(比利时)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悲剧因素,它比伟大的冒险事业中的悲剧因素真实得多,深刻得多”。“可以毫不犹豫地宣称,‘新写实主义小说’所有的作家都是以生命的悲剧意识来书写现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包括那些表面上以幽默调侃的喜剧形式而构成,却是生命悲剧内容的作品。”生存悲剧的无意识或被忽视成为体现他们生命意识的重要标志。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作品揭示了“是环境改变了人而不是人改变了环境,人为了生存而顺应环境”这一生存法则。作品中日常悲剧意蕴与池莉对悲剧的独特理解和阐释有很大关系。邓树强、熊元义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分歧及理论解决》一文中阐述:“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但是,这种在历史上活动的许多单个愿望,在大多数场合下所得到的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往往是恰恰相反的结果,因而他们的动机对全部结果来说同样地只有从属的意义。”这从一个侧面揭示这个法则“撕裂”了人们内心某些太美好的向往。

但社会历史时空中大开大合的悲剧均无法真切地阐释生命意蕴的悲剧与文学世界的悲剧。池莉对悲剧的独特阐释使她坚持了形而上的平民阶层和市民阶层立场,消解了悲剧中的英雄光环。池莉的这篇小说中很多部分是生活场景的摄影式记录。评论家王绯称她的创作手法为“存在仿真”,但池莉更看重活着本身的意义而非形而上的活着,这使她的作品在表现生命的艰难与卑微时,同时也散发着丝丝生活的智慧和志趣。

审美地生存与诗意生活成为作家和我们共同的追求,以此对抗和拯救人的物化与日常生活的悲剧。池莉自己也说:“我的好些小说写得实实在在,但它却源于从前某一次浪漫空灵的撞击。”这种创作主体意识的自觉努力使其具有向上的力量,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和文化积淀,亦包容更多的社会思想内涵,也更趋向于海德格尔所揭示的人类生命栖居的理想境界“永恒地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池莉已经意识到并自觉实践着,正如她在这篇作品里对个体生命的特别关注与挖掘,将有益于对人自身的研究。即使是在当下,仍然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篇4

一、检视:当前语文教学中缺失“生命在场”,导致了课堂效果的低效

1.生命关怀意识的虚化造成了“生命在场”的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养成。但教学中有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解读的评价变得谨慎起来,只要学生能说、敢说、想说就行,至于怎么说、说了什么却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导致阅读取向偏航,道德评价失当,生命关怀意识虚化。

教学《田忌赛马》,师: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生:因为孙膑善于分析问题,敢于打破常规。生:因为齐威王太轻敌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师:你们欣赏哪一位呀?生:我喜欢孙膑,他能仔细观察事物,敢于大胆创新。生:我并不欣赏孙膑,他虽然赢了,但是投机取巧,令人所不齿。生:我喜欢齐威王,他讲诚信,赢得光明磊落,输也输得光明磊落。师:呵,有这么多与众不同的观点呀!课堂上虽然热热闹闹,但仔细想想,学生收获了什么呢?他们感动了吗?对于学生的选择,教师不应该从精神生命的层面进行价值引导吗?

2.生命诗意的苍白化造成了“生命在场”的缺失

儿童的生命是富有诗意的。他们善于用独特的情感和与众不同的想象诠释生活;喜欢用诗意的思维把客观的物体想象成具有生命气息的物体。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学主义的影响,阅读教学成了认知的单向过程,造成了儿童富有诗意的生命的缺失。

有一则课例:老师指着一幅满树争奇斗艳的花儿和成群蝴蝶上下飞舞的插图,问学生:“这些花儿将来会变成什么?”学生说:“蝴蝶。”老师说:“不对,应该是果实。”老师让学生形容并组合有关花的句子,大部分学生说:“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个学生怯怯地说:“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是灯。”老师评价:“大多数同学说得很好,但有的同学说,花是灯,那电是什么?这明显不妥。”学生富有诗意的思维却被老师无情地否定,也许生命的创新性火花再难被点燃。

3.生命体验的思想感情化造成了“生命在场”的缺失

许多课文蕴含了大量的生命教育因素。教学中,教师必须挖掘文本深处的至真、至善、至美,使学生心灵产生共鸣,思想受到涤荡,人格得以提升。然而在实践中,不少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过于肤浅或有失偏颇,将生命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概括课文的中心,使原本充盈、真实的情感体验变为了干瘪空洞的躯壳。

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引导学生深谙文本言语,解读出大榕树的“庞大而茂盛”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进而体会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叹之情。然而此时课堂教学戛然而止,没有下文,给人留下一些缺憾。此时教师应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当时中国正处在一个黑暗时期,像巴金这样的热血青年陷入一种苦闷的境地,借此文表达出自己对大自然这种生生不息的生命现象的向往和追求。试想:如果教学能渗透到这个层面,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生命,不是更好吗?

4.生命灵动的弱化造成了“生命在场”的缺失

语文教育应该是直面生命,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但现今的教育将富有生命活力的学生异化成学校生存发展的工具,教师争名夺利的工具。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多向的生命交流窄化为单向的灌输,丰富的生命体验异化为机械的训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从体现,因而离文本的生命越来越远。

教学《牛郎织女》时,老师让学生抓住主要段落感受织女的形象。不料第一位回答的同学语出惊人:织女是“猪脑袋”,原因是牛郎无钱、无房、无权,嫁给这样的人,不是“猪脑袋”吗?立即有几位学生表示赞同,课堂顿时炸开了锅。教师本应该“以学定教”,顺势引导,可他偏偏“以教定学”:有哪位同学体会到了织女的美丽和善良呢?学生只好勉强去寻找相关语句,课堂再没有波澜,学生再难有心灵深处的体验。虽然,学生的体验偏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但这毕竟是学生珍贵的生命体验。如此,使灵动的课堂激情对话沦为“老生常谈”的活动,失去了提升个体精神生命的绝好机会。

二、探寻:“生命在场”的语文教学策略

“生命在场”的语文教学应该通过“有生命力的教”,激发师生的言语生命潜能,使教学始终“生命在场”。

1.我听到了玉兰花微笑的声音

——开启原生态生命的天性,让生命在与文本的诗意对话中得到化育

教学《广玉兰》时,老师让学生潜心读书并想象广玉兰花开时的各种姿态。生:有的广玉兰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低着头,真是可爱。突然,一位学生发出“异音”:我听到了玉兰花微笑的声音。能听到玉兰花微笑的声音吗?同学们个个满脸疑惑。这位同学说:当我读到“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的像婴儿的笑脸”时,我仿佛听到了玉兰花微笑的声音。老师及时捕捉住这一教学资源:同学们,无论是花鸟虫鱼还是风霜雪月,只要我们用心去聆听,万物都有声音,让我们聆听万物的声音吧!生:我听到了太阳从大海中升起的声音。生:我听到了月亮穿过彩云的声音……

为什么能听到奇妙的声音?原生态生命的天性使然。儿童的天性是诗意的,对生活,对文字,他们有着完全迥异于成人的视角。“生命在场”的语文教学,强调顺应开启学生的原生态生命天性,把学生天真奇妙的想法当做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必须真正具备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意识,活化教材,拓展教材,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生命天性方式解读文本,从而开启一份生命的灵动与纯真。

2.钱学森,你是祖国的骄傲,你是科学的骄傲

——呈现“生命态”知识环境,让生命在个性化的亲身体验中得到化育

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急于回国报效的赤子情怀,请学生计算出钱学森从决定回国到回到祖国,历时六年七个月。然而由于学生对这个时间跨度没有真实的感受,因此对钱学森爱国情感的认识仍是理性的。为了使学生从钱学森身上体悟到一生都需要的东西,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你出门乘车去游乐园,等7分钟车还没来,你感觉怎样?生:太久了。师:等70分钟车还没来呢?生:真是太久了。师:是啊,那简直是煎熬。可钱学森回国经历了多少个7分钟,多少个70分钟呀!这是多么漫长的回国历程啊!生:钱学森,你是祖国的骄傲,你是科学的骄傲。生:钱学森爷爷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将永远激励我们成长。

学生在回忆等车的亲历感受中,深刻体验到了钱学森拳拳的爱国情怀,自己的生命内涵也受到了最丰富的影响。文本的生成往往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容易导致学生与作者对话时出现障碍。因此“生命在场”的语文教学,强调教师应将文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命经验世界相通,使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态”。学生在自己的个性经历中与文本对话,便很快能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增加生命的厚度。

3.简洁是一种美,具体生动也是一种美

——建构绿色的“生态化”课堂环境,让生命在思想的多维砥砺中得到化育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老师让学生赏析“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一句时,这样引导:如果你是一名语文教师,你批改你的学生作文,读到这样一个句子,你会写何批语?生:描写具体生动,引人入胜……忽然,有一个学生说:“这句话可写可不写,应该删去。”于老师迟疑了一下,但马上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学生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方是不赞成删去,一方是赞成删去。对此,于老师作出了艺术性处理:简洁是一种美,具体生动也是一种美。于老师还分别与两位代表握手,对不赞成删去的代表说:“假如你将来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你的学生作文一定是具体生动的。”对赞成删去的代表说:“假如你将来成为一名语文老师,你的学生作文一定是简洁凝练的。”

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潮水般的掌声。生命在思想的多维砥砺中享受到了“雨露甘霖”。“生命在场”的语文教学,注重建构绿色的“生态化”课堂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充满着生命间的民主、和谐、平等、宽松、温馨和尊重。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产生的不同感受,鼓励学生合理地多元化解读文本。学生在思想的多维砥砺中同文本和老师对话,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保护原生态生命的灵动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精神生命的发展。

4.老师,我把春天送给你

篇5

陈越孟说:“创投,是一件非常理性的工作,需要多角度分析和调研,不能轻易相信摆在面前的那一组数据。更多时候,还需要沉住气,深入企业去了解最真实和详尽的信息。”

陈越孟的老家在宁波慈溪,附近有两座著名的寺庙,一座是千年古寺五磊寺;另一座是岳林寺。每一次去那里,都可以感受到那一份静谧和安宁。

陈越孟非常喜欢国清寺空气中弥漫的香火味,悠悠的钟磬声,禅师的诵经声。寺内大雄宝殿东侧梅亭前有一棵饱经沧桑的隋梅。陈越孟说,他最喜欢这千年隋梅。枯树新枝缀满梅花,它的顽强,它的生命力让他坚贞、敬畏。

他认为,人生有三种境界,立真、立美、立善。人的物质生活是主真的,精神生活是主美的,内心世界是主善的。他愿意心怀真善美,投入地工作和生活。

陈越孟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年轻时受老校长陈立和导师徐志强的影响,自今骨子里保留着一份传统,那就是对文化的痴迷。上大学时,他喜爱写诗、摄影,曾是“晨钟诗社”的核心成员,出版过诗集《15人集》,也获得过浙江省高校摄影一等奖。

他笑言:“大学时留下的踪迹,现在身上或多或少还会有,尽管现在工作比较紧张和忙碌,但自己还是会抽时间去看一下西湖,看一下荷花,有时还会骑自行车去看一下夕阳。”

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人。现在农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家里只留下孩子和老人,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关照,所以生活质量很差,教育质量更差。

为此,他和朋友们发起成立了“浙江省阳光爱心基金”,帮助那些留守儿童回归正常生活。他们经常搞一些活动,为孩子们赠送书本、球鞋等,还到贵州山区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营养午餐。去年,他们搞了一个有趣的“爱在后备箱”的活动,动员家人朋友把闲置物品捐献出来,放在汽车后备箱义卖,将所得费用定向捐给贵州。

他低言:“做慈善是发自内心地去做,如果为了扬名去做,就违背了做慈善的本意。”

篇6

坚信别人的今天甚至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因此关切彼岸;

坚信体育理应是文明的一种类型碎片,不仅仅是竞技本身。

――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节目制作人、主持人 张斌

那些超级马拉松疯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的世界真有一批“疯子”,他们忠实于自己身体的呼唤,终日以奔跑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更为准确地讲,这些“疯子”是以超级马拉松为乐。动辄48小时不停歇,每年都得来一趟1000英里(合1609.344公里)跑。

16位这样的“疯子”聚到了雅典附近的海滨小城罗塔其,这里距离海滩大约4公里。在海风的吹拂之下,“疯子”们要连续不断地奔跑1000英里,比赛中间只可以以吃饭、打盹和治疗为理由停下脚步。他们安静地开始了比赛,未曾打扰任何人,披星戴月。

11天之后,来自德国的舒尔维克以11天23小时23分18秒通过了终点。从照片上看,所谓的终点不过是高速公路旁边用塑料隔离墩围绕起来的一个小小的空间,地上铺着简陋的深红色地毯,与其说象征着荣誉,还不如说是为了防止“疯子”们掠过终点的时候因体力不支轰然倒地受伤。

54岁的舒尔维克通过终点的一瞬间,已经有7个“疯子”放弃了比赛,另外8个参赛者还在坚持着自己的征程。56岁的英国人斯切尔这个时刻,也已经完成了865英里(合1391公里),暂列第二位。55岁的意大利人巴扎纳落后80公里,安稳地排在第三位。

赛前,“疯子”们大多认为他们当中的最强者斯切尔最有希望夺得这项被他们称为“世界杯”的比赛桂冠,没承想斯切尔在比赛的某一天每早9点钟的例行医疗检查中被医生勒令必须强制休息5小时,理由是这位抗癌明星的血压有些高。此前,每逢这样的比赛,斯切尔的战术很是简单,“不怕慢,就怕站”,因此每天最多小憩两三个小时。也许就是这个突然的强制休息,让斯切尔输给了德国“疯子”。在斯切尔的个人网站上,你可以看到他自豪地宣称,只要是人类连续奔跑超过48小时,那最终的胜者一定会是他。

从1982年开始,斯切尔近乎于隐居般地居住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的桑黛岛上,这里是一个旅游胜地,因为在2006年和2007年连续获得了摩纳哥6日赛的冠军,他被评为“奥克尼年度公民”。在所有的“疯子”里,他是最有推广意识的,随时将自己奔跑的足迹显露在微博上。

与斯切尔比起来,舒尔维克的形象略显苍白一些,只有几行文字来描述他50多年的人生经历。

1981年,当时的职业是男中音歌剧演员的舒尔维克与同是歌唱演员的妻子成婚。3年之后,他便开始宅在家中,归隐乡间,安心养育后代,近30年来他做过农夫、木匠,喂养过家禽,也偶尔成为推销员。在超级马拉松的圈子里,舒尔维克备受尊重,至今他还保持着3100英里跑的世界纪录。创造这项纪录是在2002年,那时候舒尔维克认为自己在人生最佳状态,当时用了接近43天的时间创造了纪录,平均每天可以奔跑117.13公里。包括舒尔维克本人也没有想到,4年前,已知天命的他能够再上巅峰,将3100英里的人类纪录又缩短了将近29小时,平均每天奔跑121公里,令人敬服。

在“疯子”们的疯狂纪录中,舒尔维克在24小时不间断奔跑一项中也高居第二位,距离可达276.137公里,基本相当于一天内由南京跑到了上海。

无论是舒尔维克还是斯切尔,在当今的世界里只能在一个极小的“疯子”圈中求得内心的满足。整整100年前,还在维多利亚时代,一位名叫韦斯顿的71岁老人,当徒步完成3100英里的漫漫征程走进纽约城的时候,居然有50万名市民自发走上街头欢迎,77天前,这位白发老翁是从西海岸出发的,自那以后,后辈“疯子”们就将这3100英里的征程作为传世经典。在韦斯顿自己的时代,他不仅是美国甚至是所有英语国家中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向每一个目标冲击的过程都被视为是在完成人类的共同使命。

其实,韦斯顿开始超级马拉松的奔跑竟然源于一次与朋友之间的打赌。

那是1860年,绝不相信林肯能够在总统大选中获胜的韦斯顿输掉了赌局,只好践行诺言,他生生从波士顿走到了华盛顿参加林肯的就职大典,那最初的旅程是765公里,他花费了10天时间。自那之后,韦斯顿便开始痴迷于长途奔波,用一生成就了“世界上最伟大行者”的美誉。88岁,在参加完纽约市长的宴会归家途中,他被一辆马车撞到,被迫坐上了轮椅。直到那时他还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再次行走起来。90岁的时候,老人怅然离世。

1876年,韦斯顿第一次来到英国,刚一下船,海关人员就从他的身上搜出了,后来不怀好意的人们猜测,“行者”是靠着刺激性药品才得以日行千里的,其实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韦斯顿依赖,平时他不好烟酒,只在奔波的旅途中用威士忌酒洗脚解乏。维多利亚女王知晓了韦斯顿的神奇之后,欣然聘请他出任自己的私人体能教练。

后来,在围绕着英国长达3100英里的奔跑中,韦斯顿未受任何一点儿伤病,被称为是人类奇迹之一。

韦斯顿1839年出生在纽约的罗德岛,他的先人中有人曾经是那艘著名的“五月花”上的乘客,出身不俗,据说和丘吉尔以及后来的戴安娜王妃都有亲戚关系。最初开始长途走路的时候,韦斯顿想不到还会有收入,这位不成功的商人自从得到一位英国商人20000英镑的资助还清债务之后,就更加痴迷于奔跑。

他也许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第一位靠超级马拉松挣钱的人,比他的后辈“疯子”们还要富裕呢。

“节礼日”里看体育

节礼日,一个对绝大多数中国人陌生的节日,英文叫Boxing Day,粗略地讲是12月26日,圣诞之后的第二天,相当于我们的大年初二吧。节礼日最早出现在英国,日不落帝国曾经的疆土范围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仍然安然地享受着这个由维多利亚女王钦定的公众假期。

节礼日的起源说法各异,一说是封建庄园时代,主人在这一天中会给雇工发放食物和生活用品作为一年的封赏,每个家庭都可以得到一大盒子的物品。还有一说是,教堂之中会在这一天打开奉献箱向穷人布施,而所谓Boxing指的就是那个上了锁的奉献箱。还有比以上两个说法更为复杂悠远的,但与现今生活已经没有任何关联了,传承下来的风俗倒是更有意思。

这一天,只要是上班的话,雇主一定要给雇员们准备好礼物,类似于红包。而商家会在这一天将圣诞打折产品进行折上折优惠,往往会创下全年销售单日之冠,沐浴着清晨的薄雾,大商场门口就已经有了长长的排队人流,蔚为壮观。如今,网络发达,在2009年的节礼日中,大约有470万英国人选择在网上争购节礼日产品,已经不再需要起个大早踏上血拼之路了。

血拼凯旋之后,家人聚会其乐融融,除了品味美食之外,在英联邦国家之中的一项优良风俗是,传统体育赛事会按时上演,其重要性不亚于圣诞夜的火鸡和圣诞布丁。有趣的是,最久远的项目竟然是猎狐,当然如果狩猎可以被宽泛地归属为体育范畴的话。

想当年,贵族们驱策骏马,赶着猎犬,在节礼日里尽享田园乐趣。几百年的风俗历史,被5年前英国议会下院颁布的一项法令所阻断,这让狩猎者分外抓狂,法律规定狩猎中猎人不能在猎狐中继续使用猎犬,动物保护组织因此欢欣鼓舞。谁能想到承袭几百年乡村生活传统的猎人们还是一意孤行,2009年节礼日依然是猎狗随行,声势浩大,滚滚征尘之中夹杂着动物保护者微弱的抗议声音。那些狩猎者正在四处鼓动,希望可以修改法律,让猎犬继续撕咬那些受伤的狐狸。

如果说把狩猎算成体育运动略显牵强的话,那么与Boxing Day语义关联最为紧密的当属拳击(Boxing)。在英联邦当年的属地之中,这一天会举办众多的拳击比赛,甚至是一年中水平最高的较量,浓烈的节日气氛似乎一定要用拳击手喷涌出的鲜血来装点一下,因此有些人竟然会望文生义,认定节礼日的起源一定是与拳击相关联。

在非洲,节礼日的拳击比赛最为盛大,加纳、马拉维、赞比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是其中最为狂热的,也是节礼日这个特殊节日为非洲大陆遗留下的最丰厚的体育遗产。2009年节礼日,加纳首都阿克拉依照惯例举办了一场全非洲最高水准的拳击赛,比赛在日落时分开始,当晚的9场比赛中有6场是非洲冠军之间的较量,加纳人最关心的是,他们的拳手是否能够痛击近邻尼日利亚的对手。数万名拳击爱好者入场观战,门票价格体恤大众,加纳当地货币10块钱,相当于人民币50元。

非洲国家举行的节礼日拳击赛大多已经与宗教甚至节日本身没有了紧密的关联,只是因为在节礼日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走进体育场馆来看比赛。

加勒比海地区的圭亚那与非洲国家的情况有几分相像,因为同属英联邦国家,因此传统根深蒂固,只不过因为贫困,比赛曾经多年中断。进入新世纪之后,在职业拳击经纪人的操作之下正日趋正规,侨居海外的圭亚那女拳王奥尼尔从纽约赶回家乡比赛,成为节礼日拳赛的最大卖点。酷爱拳击的意大利人居然也在节礼日这一天欢天喜地地搞起了拳击赛,当然这与宗教传承更是没有了丝毫的关联,假日营销才是第一要务,比赛的组织者颇有些自嘲地说,在这个国家中足球占据了人们每一天的生活,只有节礼日这一天可以让拳击获得机会,自然会紧紧抓住了。只有13万人口的瑞士名城伯尔尼也热衷于节礼日拳击赛,近两年,年轻拳手斯图德尔日渐成为头牌,他是这个小城居民一年中最大的期待之一。圣诞前一周,斯图德尔为了避免受伤,放弃了拳击训练,改成了太极拳和慢跑。瑞士电视台对2009年的比赛很感兴趣,赞助商是一家屠宰场,他们要求斯图德尔必须到屠宰场去称体重,而斯图德尔的经纪人也顺势将屠宰场的广告标志贴到了比赛现场,小小地挣了一笔广告费。这些像是江湖艺人般的拳击手容易嘛!

篇7

说明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现实及将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都有其他文体不可替代的语文教育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新课标弘扬人文性的背景下,说明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冷落。笔者试图找到名师的课堂实录,以汲取营养,然而找到者甚少。教师厌教说明文,学生厌学说明文,使说明文教学园地荒芜杂生,说明文教学面临尴尬,遂生怪现象。

1.无“体”无“文”。即不抓住说明文的文体特征,不依“文”而教。如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中,我校某老师为体现别具一格,完成简单的导入和文本阅读后,即给每组一张大素描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完成故宫游览图。此过程占去近二十分钟,然后教师选画得规整的组上来展示。此时,课堂已过半。这种课堂是非语文化、无语文味、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教学本质和根本任务的。为片面追求课堂的“语文”而散文化,从文学的角度进行教学,不进行理性解读,把说明文上成散文课或另辟蹊径,成“四不像”。更有为补充某领域知识,花大力气、长时间补充知识,把语文上成常识课、科学课。语文教学要淡化文体,但不是无文体意识;课堂需要新颖、需要深度、需要广度,但不能为延伸而延伸,花大量时间耕他人之田。

2.重“体”轻“文”。说明文无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无散文优美的意境,无诗歌悦耳的韵律,无议论文雄辩的睿智。有的只有“‘说明白了’为成功”(叶圣陶语)的宗旨。于是,“课”如其“文”。教师往往一改散文教学中的风趣、点染,转而严肃。课堂以文体教学为主,将文体知识作为教学目标,生硬地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抽象的概念一个个强加给学生,把说明文肢解为相同的几个要素,以“类”盖“个”,使文本失去“自我”。在把握语言上,教师将语言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准确性”,使说明文语言独特的美学特征被无情埋葬,使学生认为说明文就是浅近、呆板、枯燥的解说,产生厌烦、味同嚼蜡的心理。

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和导向有关。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庞杂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惑和艰难,这对教师的文化科学素养,再学习,丰富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提出了挑战。可有些教师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混为一谈,甚至抓不住文体特性和文本特点这两个解读文本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施教者不知“教什么”更符合它的“文本性”,“怎样教”才适合学生的学情,才符合语文的特点,说明文教学就逃脱不了技术化倾向,避免不了枯燥乏味、非语文化的命运。

现行语文教材打破了文体组元这一传统形式,以主题组织单元,中考的作文题目也大多要求“文体不限”,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甚至不少语文教师文体意识淡薄。而对于说明文教学所承载的任务,新课标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而部分专家认为,说明文要通过学习科学言语,促使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养成科学论证的严密性的思维习惯。课堂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如果导向不一致,那么一线教师就会无所适从。

那么说明文该怎样突破尴尬,使教学行之有效呢?笔者认为应当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用语文的眼光深入解读文本,并用语文的方式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方法、语言表达技巧等。因为任何作品,归根到底是言语形式。而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词的张力,以及由其构建的文学美,精当的表达、清晰的思路也是美,这又恰恰是说明文的独特之处。因而说明文阅读,就要关注语言,关注语言形式背后的“对话”意识,关注语言何以要如此表达。正如王尚文教授在《语文教育学导论》中说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1.抓住语言文字,读懂“写什么”。阅读说明文,读懂才是目的,但这个“懂”,必须是在语文课程范畴内的“懂”。试想如果学生对所读文章的信息都没有理解,对所举例子不知所云,即使知道了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就代表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发展了么?本校某次初三月考,有题为《叫三声夸克》的说明文阅读,其中一题是:“‘一语双关’中的‘一语’是指什么?‘双关’又具体指什么?”这是一题最基本的对信息的提取和整合题,但居然得分率极低。这足以说明如果语文课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纯技术化地探讨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的教学岂不是伪教学?语文课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培养读懂科学知识的能力。

2.从语言不同角度,感知“怎样写”。借助语言文字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内容写了什么,还要明白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介绍的。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笔者把“揣摩语言,感知作者怎样通过语言形式,从多角度来说明说明对象的特点”作为主目标之一。在找出表现故宫特征的句子后,着手落实这一目标。

师:你从哪里读到了“宏大壮丽”?请找出来。

生1:我发现了“万、七十、九千多、五十多”等数词,这些词说明了建筑群的宏大壮丽的特征。

师:我们把运用数词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叫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生2:我注意到“三座大殿矗立在7米多高的汉白玉台基上”这句中的“矗立”。

师:如换成“站立”或“立”,不行吗?

生2:不行。“矗立”有高耸直立,兼高而大之意。

师:看来,这里选用了合适的动词表现事物的特征。

生3:我找到了“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重重”、“层层”、“道道”,说明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

生4:用了量词叠用的形式说明了殿宇、楼阁、宫墙之多。

学生从具体言语中获取了说明的信息,领会了说明语言的特性,也在多种形式的比较中,亲身体会和品味了语言的魅力,懂得了阅读说明文也要走进文本语言中去的道理。而后,在分析“精美”特征时,学生学以致用,能自觉地从语言的不同角度感知特征。

说明文语言包括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的词句,都要求准确无误。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词句进行咀嚼、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说明文的用词艺术。当然,如果一味停留在语言咀嚼上,那么无疑是一堂散文课。河北沧州市第九中学徐红霞老师在执教《奇妙的克隆》时整堂课主要品析说明文语言,沿“品析什么怎样品析品析得怎么样”这一思路分析了平实性说明准确简洁和生动性说明的形象传神的特点。陈树元老师的评价是:忽略了指导学生对具体语言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一文体思想内涵的领会,造成教学不扣体,学生不入体。如前文提到的,我校某老师要理清《故宫博物院》的说明顺序,大可不必花心思画图纸,只要让学生入到文本中去,找出方位词,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就能把握说明顺序。

3.透过文字,挖掘人文内涵。说明文同其他文体一样也体现着人文内涵、作者的情感态度。如《故宫博物院》,内含中国古建筑文化,透着作者自豪之感;《说“屏”》有着中国人诗意、精致、含蓄、内敛的生活情调、精神世界,体现喜爱之情;《生物入侵者》则是作者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的忧心。这些均可通过言语来挖掘,只要教师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意识,就可通过对具有人文情怀的言语的品读赏析,帮助学生领悟说明语言运用的妙处,滋润学生的情感世界。如刚才徐红霞老师的课中,如果注意到三个“越”字,“那么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也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句中两个“首先”的品读,也就可避免批评中的缺少“科学意识”和情感把握了。再如《故宫博物院》中“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不能不”双重否定,感情如此强烈,惊叹跃然纸上。

4.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素养。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在说明文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而忽视读写结合,其实说明文可从文章构思、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入手,依托语言、活化语言,并相机融入必需的听说读写训练。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学习说明文特殊的表达方式,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故宫博物院》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默读课文,按照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图(见教科书)。然后撰写解说词,以播音员的身份口头介绍故宫博物院。这个设计并没有回避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只是把它们“化”在了教学之中。这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怎样抓住特点,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解说,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如在“读写结合,拓展延伸”环节中出示两个题:一是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我们学校。二是让学生抓住事物特征,从多角度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件物品。这可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的能力,也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把所感、所知转换为所有,落实语言的运用,实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说明文教学主张回归“语文”,不是要变成语言赏析课,而是立足文本,改变线性的逻辑分析,改变形式上的文章解剖,站在语言文字的立场上,试图把说明文教学的课堂还给“语文”,还给学生。就像宁波的沈建军老师所言,语文学科的整合对象应立足文本,从语言的价值出发,从学科边缘中判断和筛选一些为语文教学所用的对象。如果失去语言价值,就必然失去对教学的意义,丧失语文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1]陈,董水龙.构建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7).

篇8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65-02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人的存在的终结,而是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即向死亡存在[1]。所谓生与死,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线,都是生命的存在方式。马原在采访中也曾说:“我觉得生的过程就是死的过程,没有必要惊慌。”生就是死,死也是生。而马原书写死亡其实是为了忘记死亡,证明存在,证明存在的诗意。非本真存在的人,在常人的生存方式中生存,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和个性。林杏花则不同,她选择本真地活着,坦然正视自己的欲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且,她的突然死亡并没有让诗意消失,反而使本真世界显现出来,成为诗意的世界。所以,死亡的诗意正是由于她生活的质感和生命消逝的神秘感。

一、本真地活着

生活于这个世界的人们,热衷于选择大家认同的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服从自己的内心。“存在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2]。为了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人们早已遗忘了本真存在。诗意的存在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它不是为了其他东西而存在,而是为生命的本真愿望而存在。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活着仅仅是因为别人需要我而活着,因为还不想死或还没有死而活着。真正循着自己生命的本真需求而活着的人太少,马原笔下的林杏花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生命个体。她执着地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并热爱这种追求,始终保持在路上的姿态。她选择了想要的生活,造就了自己的人生,做到了本真的存在,虽然短暂,但已经获得永恒的诗意。

首先,林杏花敢于追求生命的本真存在,这种追求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对欲望的大胆表达和对个性的大胆张扬。正如马原在《低声》中所说:“能去拉萨的女人应该说总有那么点儿不同凡响。”[3]林杏花就是这么一位不同凡响的女人。欲望是对生命存在的肯定,没有欲望就没有生命。然而,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早已把欲望禁锢。在《死亡的诗意》中,马原把林杏花作为一个女人的欲望表达放大在读者面前。她敢于直视自己的身体欲望和精神欲望,并尽情宣泄自己的欲望。“无论如何控制不了自己,不压抑自己的需求,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4],这就是林杏花发出的源自生命的声音。她无法在的时候不叫出声来,为了隔音,用白布罩住她在厨房里搭建的爱情小屋。这间爱情小屋每天都充满了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的嚎叫。没有什么可以消除她对的渴望,她需要用宣泄自己的激情。她不愿被社会既定的法则束缚,她只是想满足作为人尤其是作为女人最本真的欲望需求。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敢于去追求这些东西。她爱美,所以她便自由地展现自己迷人的妩媚。她渴望爱与幸福,所以遇到一见倾心的李克便主动展开攻势。她有过很多男人,她甚至不掩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大胆表示自己一直有点儿喜欢女孩子。她自私,所以明确地表示她不愿生孩子,不愿让孩子分享她的爱。但这是一个人真实的欲望表达,无可厚非。从她对生命本真欲望的追求中,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一个生命的活力与诗意。林杏花敢于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她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社会要求她成为的人。马原在《冈底斯的诱惑》中说:“美丽的姑娘比任何别人都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5]而林杏花这样一个美丽性感有个性的女孩,比美丽的女孩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脱离世俗的诗意。她的行为在社会看来是反叛的,不合时宜的。从教师到诗人,从诗人到导游,再到拉萨定居,成为一名酒店经理,她自由地变换自己的工作,不受任何约束,有着传统女性没有的自由自在。她没有观念,只是这个社会给女性制定的道德法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喜欢就足够了。”不用在意社会的评价。她独立自主,“我没有谁都没有关系,我相信我自己”[6]。她自信有魅力,为了显示自己诱人的身体曲线,从来只穿紧身衣和白色裤子。她不认为爱是唯一的,女人一生应该只爱一个人。“爱不一定只属于一个人,一个人可能会爱几个人,许多人”[7]。她完摆脱世俗的约束,是生命诗意光辉的显现。一个诗意的存在是一个允许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本真追求的存在。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应该尝试本真的生活,选择自己存在的本质,这才是生命存在的理由。林杏花的生命是最本己、最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充满诗意的。

其次,林杏花不仅去追求,而且从不间断追求,一直保持身体与灵魂并行于路上的姿态。林杏花对生命本真的追求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灵魂上的,而且是身体与灵魂并行的。支持她身体不断前行的动力便是她灵魂上对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渴望。因为独特的个性和另类的生活态度,她惹了数不清的麻烦:失去工作,被误认为“小三”,被社会唾弃,但她从不停止自己对美丽与个性的追求。她不会因为李克是有妇之夫而放弃她的爱情,尽管他不能对她做出承诺,也不能给她完整的爱情,她依旧选择爱他。“既然肖君已经在那儿,她也就只好不在乎名分,不在乎李克是不是对她说出那个单音节词。她不管他怎么想,她觉得在爱他就告诉他,她爱他”[8],她只在乎她的爱,而不在乎爱的是谁。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李克的妻子修完产假回来也就到了她该离开的时候,她还是选择用心经营属于她自己的这份爱情。她享受的是自己大胆去爱、用心去爱的这个过程,那个不能再爱的结果早已经不重要了。即使在死亡之前,她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她本来可以轻易得到她想得到的东西,而这些就是她生活最后那段时间得到的”[9]。她在死亡之前还在追求想要的满足,生命结束了,但追求还在继续。林杏花终究还是实现了自我。生命本应该如此,追寻的状态最能体现存在的意义。重视生命本真需求,不断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存在,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而这样存在的消失才是充满诗意的。

二、神秘的死亡

“神秘是抽象的也是结结实实的存在,是人类理念之外的实体。正因为超出了人的正常理解力,人才造出了神秘这个不可捉摸的怪物”[10]。死亡因为它的不可理解和无处探寻成为一个永恒的神秘话题。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亡,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死亡本身却又是不确定的,没人知道死亡会什么时候到来,死亡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只知道它是我们无法逃脱的,不可能越过的。死亡的神秘性便在于它的这种可能性和必然性。

首先,死亡的神秘源于它的可能性,而林杏花的死便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谁也不能预测自己以怎样的方式死去,在什么时候死去,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去。由于死亡具有“还未到来”的可能性,它对人始终是悬置于前的东西,所以人的生存才是“向着死亡的生存”。马原好像无法逃脱对凶杀、人命的关注,他的很多小说中都存有一种对死亡的多种可能性的诉说。在《死亡的诗意》中,他把热情停滞在描述现象的快惑中,让死亡的原因充满未知,让林杏花的死充满神秘性。究竟是他杀、意外还是自杀,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并且故意让每种推测都有可能。马原为了凸显死亡的未知性,刻意去写那些突然消失不见的东西,突然逝去的生命,写得充满悬念。《冈底斯的诱惑》中美丽的央金、《骠骑兵上尉》中的大明死于突发的交通事故;《低声》中的牛牛不小心跌落悬崖;还有林杏花,死于不知原因的火灾。林杏花突然死了,一个不应该这么早死的美丽女子死于自己的爱情小屋。作者正是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对于死亡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死亡的神秘源于它的必然性。由于死亡具有的不可逃避性,人在本质上无法摆脱它,所以死亡便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马原说:“什么是死?人人都欠上帝一条命。死,是归还。”《死亡的诗意》弥漫着浓重的宿命色彩,这种色彩并不是“宿命论”,而是人的生命被死亡这种难以抗拒的力量所控制的预兆。相对于这种力量,人只不过是死亡这条河流中的一片树叶而已,只能顺流而下,决不会逆流而上。马原总是在假设:“如果巴顿在也就好了。”但他又冷静地告诉读者:“没有如果,巴顿要明天中午才会来。或者只好说什么都是早就决定好了的,所说的命数。”[11]不早不晚,不偏不倚,偏偏就赶上了,这就是命数。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全文一直都隐藏着宿命气息。“是李克的这个突发的遭遇使他走进了小说世界,这是他的命数。”[12]文章开头,作者便已有所暗示。林杏花本来只是作为导游带团在拉萨停留8天,却“突如其来地爱上了拉萨”。如果林杏花只是来到拉萨而没有爱上拉萨,只是爱上拉萨而没有留在拉萨,那故事也就没有了悲剧结局。可是,没有如果。还有上海客人的那句:“阴气太重。”林杏花最喜欢的“同样恐怖的白颜色”,林杏花在凋零的那天“不停地谈论牛牛”等,这太恐怖了,“让人联想到追随的迹象”。忐忑不祥的宿命之感,预示着这个美丽的生命的凋零。林杏花死于圣诞日,也就是耶稣诞生的日子。而在林杏花死亡的前一天夜里,也就是平安夜,李克的女儿诞生了。作者故意安排这个巧合的时间,更是增加了死亡的神秘色彩。无论生活有多么不容易,死亡有多么恐怖,生还是会如期降临,死也会不期而至。马原以林杏花的死证明着李克女儿的生,而且做出不悲不喜的冷静姿态。因为对于生离死别,人终竟抵不过宿命。这不是消极,而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死亡以神奇的力量逼迫人们不得不始终去挂念。

死亡的力量固然强大,但生的力量却可以掩盖它。看完《死亡的诗意》,我们想到的不是林杏花的死,而是她的生,这就是一种重生。也正因为如此,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却赋予了生以诗意。马原用小说告诉我们,只有本真地活着,在生命消失之后,留下的才是干净的诗篇。

参考文献:

篇9

生命哲学是一种智慧和态度,是作为文本叙述指导人生的一个过渡,语文学科中包含丰富的生命哲学,需要语文教师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命哲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文本中的生命哲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让学生敞开全部生命拥抱语文,领悟生命本真,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积极去追求人生理想。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标性质与地位”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①这里的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而作为中小学的语文课程,无处不体现人的价值、人的情感和态度。大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语文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更能与学生的心灵对话,对那些认知能力和认知心理都不是很成熟的中学生来说,语文这一学科还是有它积极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学具有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语文阅读资源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

一、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本真

学生的教育大部分都是从学校获得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生命,去思考生命的本真,欣赏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珍贵。所以,教师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涉及生命教育的内容,引领学生探求生命之美,体味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

在讲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时,要让学生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珍贵与伟大。《物种起源》中谈到了生命体的视觉开始于最为简单的感光细胞,这样的感光细胞能区分明暗,不能生成形象。这样的感光细胞在进化的集成中先是生成了一条视神经的简单装置,后是升级到了一种完善的视觉器官,使得生命体的视觉不仅能够区分明暗,而且能够辨别形象和色彩。从这里教会学生认识生命的本真,今天你所拥有的健康器官,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珍贵。文中还提到,从单一触觉的身体方式感知到多元触觉合成判断的身体方式感知的进化,既显现了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自然史过程,亦显现了生命意识方式进化的主客共建的经验史过程。教师在讲解文本时,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出现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自然哺育生命,生命进化出人类,让学生认识生命本真,珍惜生命。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其间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种幸福。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谈生命》说出了作者历经百年沧桑,备尝酸甜苦辣的生命“体验”。文章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这种精神渗透给学生。

生命需要流动和生长,我们要享受快乐,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艰难。我们要感谢生命,不仅感谢快乐,也要感谢痛苦。我们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寻生命“生长”的闪光点,向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礼。我们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刻喝彩。《再塑生命》海伦・凯勒,她在19个月的时候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得到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她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灌注给海伦,深深的植于海伦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痛苦,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二、热爱生命、领悟生命意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人生易逝。所以,我们更应该热爱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

《热爱生命》中所提到的对生命的热爱,是个人凭借顽强意志,与大自然,与自己作斗争以求生存,但又不仅限与此,是淘金者在一种极度渴望生存下去的求生本能支配下所做的抗争。从一种更普遍的意义上讲,《热爱生命》是赞美一切生命体对生命的热爱,赞美生命的顽强与可塑性,在无情的自然法则面前,为生存而做的不懈努力。这种对生命热爱的精神让我们震撼。

《我与地坛》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探寻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可贵和值得珍惜。在生与死的挣扎中,身体残疾的史铁生能醒悟过来,重新认识生命。那么,四肢健全的学生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敬畏生命、追求生命价值

生命是可贵的,值得我们热爱和珍惜,所以,我们更应该敬畏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生命哲学,而且还要使学生渗透这种精神,不断追求生命价值。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中有一精彩句子:“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文中强调的是:整个生命的延续是以不惜代价追求“成功”“优胜”“秀异”“稳定”这些回报作为目的的。文章由树及人表达了一种感叹,从而领悟到生命的珍贵无价、生命的伟大,并因此而生“敬畏”“感恩”的。

《斑羚飞渡》歌颂了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献身的精神。为了使种群得以生存延续,在面临绝境时,老斑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无怨无悔,感人至深。斑羚飞渡的惨烈、悲壮,让我们看到了动物身上那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精神力量。反思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不害人、不苟活,视死如归呢?可见,我们应该敬畏一切生命,因为世界就是由生命构成的。

语文教师要挖掘文本中的重要影响力的东西,大胆地唤醒文本中的生命哲学,让其在语文教学中崛起。在教学中紧扣文本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和珍贵,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篇10

人的生存方式、生存观是受物质生活等社会环境影响的,当代中国正轰轰烈烈地致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与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但是同为市场经济,其内在的一些动力机制是相同的,诸如其对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对于自由平等竞争的保障等特性使得市场经济中的人将目光彻底投向了现实生活,追求个体自身正当利益、尊崇理性法则、强调生存自立、践行道德自制,人们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中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无可置疑,市场经济促成的这种生存方式使人摆脱了对人的依附关系而获得自身的解放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较自然经济阶段有了巨大的进步,这种“理性生存观”大大拓展了人的生存自我意识,人对主体自我的认知度大大提高。但是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与之伴随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各样的感官刺激和诱惑非但未让人内心充实,反而使人更加浮躁,心灵更加荒芜。市场经济所导向的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形成了“重占有”的生存方式,人越是孜孜于占有身外之物,就越会为身外之物所占有,越会丧失自我和人性。湮没在占有欲中的人的自身的价值被边缘化了,人本身就被异化了,虚置了。

一方面中国近代以来传统文化的失落,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这种“理性生存观”对当代中国人尚未成熟的生存观的不断冲击,当代中国人的生存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中国传统生存之道,而趋向于西方文化所主导的这种“理性生存观”,当代中国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观困境。正因困境,而须探求。

老子所倡导的生存观

当代中国人与西方人的生存观都偏离了人的生命本真因而引致了种种生存危机,物竞天择的规律支配下的人们只注重生命的延续,殊不知却是对人的生存的最大背叛,使人无异于动物,为那最原始的一种生存欲望而奋斗,然后迷失在这种奋斗之中,为奋斗而奋斗。为了人类生命的延续,我们盲目开采、掠夺性地摄取能源、不负责任地污染和破坏环境,在为了生存而努力的过程中却恰恰把生存应有之义给忽视了。

我一直认为,老子的哲学思想最能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所达到的形而上高度,它所蕴含的生存哲思和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无疑能给在市场经济中迷失了自我的本真的当代中国人以深刻的启示。老子所倡导的“道法自然”而无为的思想,引导人们返回到自身生命之“真”之“朴”,注重对人之生存本身的指归及对人生底蕴的领悟,这种生存观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彰显本真的人性自由,消除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异化现象,建立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更高级的融合关系,必能提供取之不尽的思想原创力。

老子的生存观由“道”而始,从“道”本原出发,老子对万物的生成过程进行了哲学考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万物,然而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把这种情况成为“自然无为”。天地万物的生化源自于道的普遍本质的滞留和流转,这便意味着人的感性生命也禀授于道,与道具有相同的本质。于是跟随着“道”之特质,人的生存有了一系列的原则。

着眼于人的现实生存,人有着生理本能和自然欲望,既要满足其基本欲求,又不能使其本能欲求无限膨胀,这便涉及到了我们如何协调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个方面,老子从守住生命的本真出发,将“少私寡欲”、“知足之足”、“见素抱朴”等作为呵护人自身的生存原则。“少私寡欲”并非教人奉行禁欲主义,而是要人在物欲声色面前“去甚,去奢,去泰”,把自己的消费享受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内。所谓“知足之足”,要人把物质享用定位在生理欲求的基本满足上。老子教导我们,以“慈”、“俭”养生能使人坦然长寿,而贪得无厌则使生命走向灭亡,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而“见素抱朴”,则要求人始终固守住从道那里察得的一份“真朴”之性,并借以抵御享乐腐化给生命带来的麻痹和戕害。

老子告诉我们,生存的质量并不在于占有和挥霍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确立一种淡泊宁静的生存理念去厚化根基、深化底蕴。以“少私寡欲”等的自然之德和自然无为来消除人欲物累等生命的破坏性因素,这还局限于生命存在的现实层面,尚未开显出生命的那种超越时空和肉身的精神性的存在形态,于是老子提出了另一方面的着眼于精神生存的些许原则,透过“虚己无身”、“涤除玄鉴”、“与道冥合”等以达到精神上的超拔和解脱。“虚己无身”,即以一种虚无之道来达到一种空灵澄明,虚己,从而使主体从自我执着和自我封闭中惊醒过来,淡化出来,从人欲物累、名利财货及一切规范的束缚压制下疏离出来,从而保持其自由真性和独立人格。“涤除玄鉴”,则强调了一种自我修养、自我体验,“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就是要人在虚静无为中洗清杂念、摒除妄见。“与道冥合”,这是“虚己无身”、“涤除玄鉴”的终极归宿,亦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由此,老子将人的生存安置到了一种原始的“天人合一”的境域,倡导重归自然,重归母体,重归生命之本真。

对于当代中国人的启示

或许有人会说,老子哲学的这种“道法自然”而“无为”的生存态度,不是使人消极避世、使人类发展实现某种倒退吗?不是的。当我们真正全面把握了老子的生存观之后,我们会发现:其“无为”之后有着“无为而无不为”,其“见素抱朴、守柔处弱”背后有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宣扬着“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种“不敢为”呼唤的是少点理性的狂妄,多点遵循自然的宁静:“善待大地,善待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草地,每一只小虫,每一根松枝,还有那高耸的山峰、翱翔的雄鹰,让我们与它们同享洁净的空气和溪流,同享一个美好的世界。”这种令人安心的生存观对于当今市场经济下资本利益不断泛滥、本真自我日益迷失的状况有着极大的启示。

当下的生存环境是那么地压抑,自然环境不断地遭受侵袭,一眼望去,天然的蓝天绿水所剩几何?社会环境不断地累积危机,人与人之间的铜墙铁壁,时时需要防范的周遭环境,对于生活麻木不仁的人儿,这哪是人之为人所该有的境遇?所谓的追求正当利益使人成了利益驱动下的赚钱机器;所谓的理性使人们形成精确、量化等按照法则行事的思维取向;所谓的自立生存使人成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社群也成了个人利益的手段。人的生存的本真性、丰富性被单一的物感代替,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命运维系于物,那种物不一定是金钱,也可能是名是权,这种种身外之物便成为了人顶礼膜拜的至高无上的“上帝”,人成了奴隶。

是时候唤醒生命之真了,是时候回归生命的本真了。

我们并不见得非要像古代文人那样隐居田园,与世隔离,关键在于一种置身“田园”,持真持朴的心态,有了那样的心态,我们便可以以功利的目的进入,以非功利的心态体味过程,从而“意外”地实现非功利的或超功利的结果。这何尝不是一种符合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呢?我们该为本真的自我而活,尊崇生命的朴素的本性,少私寡欲,懂得知足之足,看透名利之争而回归到生存原初的意义。去无益于身的“骄气与多欲,态色与志”,在俗世的生活中追求一种“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境界,牢记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这才是当代中国人该去追求的生存形态。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52

本真的课堂教学追求真实与纯洁,站在学生发展的视角,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以教师聪明的教育智慧,摈弃消极情感因素,激发积极的学习情绪。课堂不再有压抑、被动、沉闷,而是呈现出民主、和谐、主动、包容、尊重、有趣、健康,教学敞亮、开放,学生能够自主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

本真的英语教学追求一个朴实自然的课堂境界,是师生真实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教师能够根据对英语教学的理解、感悟和认同以及对所教学的对象的认识,开展知识的彼此接纳、情感的交流与互融,从而课堂自然、从容,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本真的课堂过滤浮躁与虚假,既有师生教与学两个活动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又有教师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遵循,还有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与尊重,教学的最终归宿是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小学时候很有英语天赋的学生到了中学英语学习中却又显得比较困难,兴趣受到长期的抑制,不仅导致他们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也给他们的学习心理带来消极的影响,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恰恰与教师教学中忽视一些不经意的现象有关。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他们的心理还比较脆弱,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面对处于心理敏感期的学生,英语教学活动还是要始终坚持尊重、鼓励为主,为他们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这或许能影响着学生一生学习态度。不妨再看看一例师生课堂中的对话[1]:T: Can you smile to me?/S1:Sorry,I can’t./T:Are you sure?/S1:Yes/S2:I can!(S2:came to me,took a close look at me and smelt.)/T: Am I delicious?(Ss began to laugh.)/T:S2 did a good job,she wants to smell me then give me a smile.

这段简短的对话过程与内容是一位老师的亲身经历的教学实例片断,我们看到,这位老师巧妙地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化解了教学过程中出现意外尴尬,既保证了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为巧妙的是教师恰恰利用了这样的机会让学生掌握了“smile”和“smell”这两个发音容易混淆的单词,真实反映了教师聪明的教学智慧。

本真的课堂就是这么真实、朴实,它体现了教师智慧和教学素养的统一。实际上,教学中并非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互动交流,恰恰相反的是,学生从内心来说都是愿意主动表现自我的,关键是我们的教师是否为他们创造了这样的机会,是否激发了他们的愿望。一旦学生的交流之门被我们激发而开放的时候,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对他们的信心的保护,让他们从中感受成功与快乐,从而愿意进一步表达自己观点或见解。当学生的英语表达正确的时候,我们要适时给予表扬、肯定、鼓励;在无法用正确的英语表达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用中文的形式记下来,课后再通过查找资料或寻求帮助进行翻译并逐步学会表达,师生利用适当时间进行互动交流,彼此的心灵发生碰撞,智慧火花被点燃,甚至交流中所获得成果也恰好成为导入后续课时的绝佳情境。

我们所追求的真实而纯洁的英语课堂教学,对于教学中两个主体来说是互惠互利的,教师获得了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也获得愉快和自信,彼此双方实现了教学观念转变与智慧的生成,整个过程成为师生生命共成长的过程。正如李政涛同志所说:“身处教育世界中的生命,始终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相遇关系中生成的生命。”[2]而对于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创造别人的精神生命,也应该是自我精神生命的创造者,教师在造就他人的同时也在成就着自己……不是眼望别人成长,而是永远和他的学生们共同成长”。 [3]

以我的视界观察世界,世界精彩纷呈。课堂教学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在师生的眼中,它同样因为真实、纯洁而色彩斑斓。本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对自我教学不断审视和追求,需要教师对教材不断内化和对教学结构的不断重建,也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的真诚解读。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有格而不拘泥于格的创造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以本真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着他们以纯真的心灵与教师对话,与教材对话,与生活对话,逐步形成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形成健全的人格。

[ 参 考 文 献 ]

篇12

生命与学习是共同存在与发展的。生命伊始,便是学习的开始,人们在学习中,知识不断增长,能力不断加强,生命才得以延续,并更加坚强。人类最初的学习始于对生命的需求与需要,它是最本真,最自觉的一种学习状态,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是快速的,最有效的。

二、学习与课堂的关系

随着生命的发展和生存条件的改善,为了加快进步的步伐,人们需要更高效率的学习,于是课堂学习出现了,课堂学习的最本质要求就是效率,因此学习与课堂的关系就是学习促进课堂出现,课堂推动学习进步。

三、生命灵动课堂的意义

人类行为和思维发展最活跃的时期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这两个时期的孩子是最活跃,最具灵动性,也最具可塑性的。生命灵动的课堂不仅在于给孩子们一个真实、有效、快乐、成功的灵动课堂,更在于这个课堂应该是属于一群有着鲜活灵动生命的孩子们的。

四、生命灵动与语言学习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它使得基于群居生活的人与人之间能够交流,共同发展。现代人类对语言的最初学习多少处于一种本能的自觉学习,就像孩子们最初的发音,一部分是因为传授,更多的是一种自然地、自觉地获得与再加工,然后形成了一种输出,便会说话了。因此,语言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件很奇妙的是事情,语言本身就是生命的体现,对语言的学习,则更是一种灵动的生命与灵动的技能之间的互动。

五、生命灵动与小学英语学习

对外语的学习,本身就是生存技能提高的需要和生命质量提高的需要,更是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因此,小学英语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学习意愿的体现,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还原本真、效率、闪烁生命灵动的课堂。

1.意愿课堂

意愿是学习的动机,只有在人们有对学习的需求时,学习才会有动力,才会走向成功。

对于意愿,作为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并展示给学生。比如孩子们喜欢的英语动画,他们衣食住行中出现的英语单词和日常用语,这些都可以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意愿。

最初始的意愿是不能让学习持久发展的,在学习中,教师还应该不断培养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意愿,从而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人们求知的最原始动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从孩子们的心理入手,发掘教学内容中能激发他们好奇心的部分,从而引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意愿。比如新版PEP英语中26个字母的书写,笔者最初就告诉学生它们跟汉语拼音很像,只是有一点点区别。孩子们在寻找与对比中,很快掌握了英文字母的书写,并开始天天盼着写英语字母了,三年级一班的宗欣军并不是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可是一到上课他就会问:“Miss刘, 什么时候写字母啊?”好的方法以及好的激励真的会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给予认可,获得认可,是人们的最终追求。教师适当的激励,能让孩子体会到自我价值的提升,是孩子再一次愉快学习的开始。每节课伊始,笔者都会找一些孩子进行领读。有的专家说,应该让更多的原始材料进入孩子的听力世界,不应该让孩子们领读。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觉得这个判断是错误的。首先,他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另外他低估了孩子的判断力;最重要的是,降低了对孩子的认可度。在孩子的领读中,首先领读者获得了教师的认可,他们的学习就更加认真和积极了;其次,其他孩子对领读者带着一种审视的心理,当他们判断领读者有错时,是会主动纠正的,这本身又是一种巩固与提高;第三,孩子们的表现与学习欲望被充分激发,他们也想成为领读者之一,于是,学习更加主动了。给予认可,不仅是对孩子的激励,更是对孩子学习意愿的激发。

2.本真课堂

所谓本真课堂就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获得最自然的能力。自然包括心理,更包括外部环境。让学生有自然放松的心理,才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与能力的获得。学生心理的放松,需要教师用和蔼的形象、鼓励的语言、友好的教态,传达关爱的信息。孩子们察言观色的能力是很强的,教师对他们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时时刻刻把关爱恰当表现出来,才能得到孩子们的信任与喜爱,才能让孩子们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中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与能力。

外部环境在课堂中是需要教师用心创设的,在英语教学中,更加提倡创设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是学生由知识形成内在能力的基本途径。只要用心,英语情境的创设并不困难。新版PEP英语内容的选择,无一不是从学生最基本的生活和学习出发的,在教授“food”一课,笔者在黑板上画麦当劳、超市,在里面,学生可以任意选择食物进行学习和绘画;在教授“clothes”一课时,笔者把“colour”和“clothes”放在一起谈论,让学生自己描述穿戴:“I’m wearing a white T-shirt with black pants.”让学生自己在服装店买衣服:“I like colourful dress.”在“How do you go to school?”一课中,笔者让学生自己谈论回老家的方式:“I go to Nanzhang by car.”“I go to Wuhan by train.”谈论房子的时候,笔者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房子,拿到前面进行介绍,等等。就是在这样自然的环境中,孩子学的能力自然获得,自然形成。

3.效率课堂

课堂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有效和最高的学习效率。英语学习的效率体现在孩子们交际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获得和达成上。学习效率的提高,在于课堂教学与学习方法的运用。在小学英语学习中,任务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提高效率的较好的方法。对话的教学中,在笔者的引导下,孩子们有了任务意识与合作意识,他们知道对话是要来表演、运用的,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与他人的合作才能完成的,所以每到对话的学习,他们都知道要怎样学,要怎样做。在学完“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后,他们会六个人一组,一个人扮演doctor,其他五个人分别用“I have a headache”“I have a fever”“My leg hurts”“My nose hurts”“I have a earache”五个句子模拟看病情况。五个人表演得惟妙惟肖,观看的孩子们看得前仰后合,在学完“At the zoo”后,孩子们自己画出giraffe ,bear挂在黑板上,然后用英语进行交流“Look at the giraffe. Wow,it’s so tall. Look at the bear. Ha. It’s short and fat.”有的孩子自己带上头饰扮演各种动物,模仿他们的高矮胖瘦,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自创表演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成功,学习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4.灵动课堂

篇13

有些老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误解为教师不作为。课前下达一些任务,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合作学习,节节课都小组合作,不管难易程度,任何问题都小组合作。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设计,致使有些合作学习毫无价值。再者,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无暇顾及,小组里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所有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差的学生成为了陪衬,在做听众。加之,一些教师赏识夸奖泛滥,优秀者自我意识膨胀,学习差的同学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日久天长,这些同学便淹没在了各小组里,更淹没在了班集体里。

现如今的好多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者手忙脚乱,学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学生成为了各种学习资料的奴隶,整天奔波于各种资料,忙于把各种资料上的东西搬到课本(更多的是习题的答案),几乎没有自己动脑思考的东西。于是,课堂上多数学生抢着举手,这个题也“会”,那个题也对,老师忙得不知道让谁或哪个小组来展示,课堂上一片热闹、华丽、完美。一节课下来,让人感受到了活跃、热闹,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因为缺乏思维的力度,缺乏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缺乏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生生合作演变为学生与资料的合作,探究变为寻找,迁移变为搬家。这还是好一点的学生,学习差一点、家里贫困自己买不起资料的同学,就只能望而兴叹……..这样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本真。

教育是厚重的,教学又是平实的。反顾观瞻,我们宁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完美。我们不妨让课堂回归朴实,让学生回归本真。多一些真实平实扎实,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慎独思考,少一些资料;多一些童言无忌的言语,少一些成熟完整的答案;多一些怦然心动,少一些平淡无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老师们把几千年的教育思想与新课程理念认真揣摩,加以创新。

教师首先应明确,课改在教学上,追求的是倡导新理念、激活新课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知识生成智慧,让生命回归本真。不是否定传统。活力不等同于热闹,知识的搬家也不是生成智慧,一味地照搬照抄不是本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