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

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39:3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

篇1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对微观和宏观部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学科体系的原因,有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首先是学科体系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总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主流体系,但总体的学术流派林立,思想和研究观点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这就导致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学习中,并不了解和掌握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全面,导致学习中不能建立起有机体系,而容易造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形成割裂的局面。

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选择问题。当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划分和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的,同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将部分非主流经济学的流派思想也纳入了教材体系中。此外,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加入了国内学者的主观思想,同时也避免不了国内学者思想体系的束缚,导致当前的教材使用中,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教材看到历史上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演化历程和不同观点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编入使当前教材在学科体系的传播和影响上,作用大为下降。造成学生无法读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是教学环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认可教师往往会突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学科中的重点部分,而往往忽略两门课程的衔接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学时间和讲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无论是是先讲短期模型后讲长期模型,还是先讲长期模型后讲短期模型,都更多从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初,宏观经济学几点问题入手。忽略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讲授过程中,也回避了众多打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纽带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微观经济学介绍消费者、厂商、单一市场结构等微观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介绍政府和货币当局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统计指标等。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部分

首先,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的最为重要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的。而且,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确的限制。这说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强调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还强调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软环境。

其次,方法论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的基础。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众多主流经济学家通过不断发展演化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数学中边际、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虽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现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众多局限,但整体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经济学界上不可撼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板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联系的。

最后,存在着许多可以打通和关联的知识理论。造成现实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兴起。由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积极干预经济,导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包含着宏观思想,宏观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衔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消除两种之间割裂的感觉。使两者之间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西方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对员工进行系统及有效的技能、企业文化的培训过程,这项投资的直接收益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个体各种才能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整个组织的效能,增强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其间接收益是市场繁荣、社会福利改善,保障或加速一国经济的增长。

在宏观经济激变中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与人力资源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其开发和培育企业人力资本也被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所重视。这些国家中,企业在职培训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2.5%,早在1981年,美国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经费就达300亿美元,而现在,美国工商企业每年用于在职培训的经费已达2100亿美元,分别超过中等及高等教育的经费;英国每年用于在职培训方面的费用约为330亿英镑;法国把加强在职人员培训看作是企业生存的战略因素,在2000人以上的企业,有93%组织了内部培训(王传永,2000),而日本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及成功更是令人瞩目和深思。

企业收益的源泉是以人力资本为主体运营物质资本创造的新价值,日本企业把人才培养看作生产竞争的关键,提出“生产靠人,人靠研修”的口号,根据产业训练协会的调查,1000人以上的大企业培训率达到100%,实行全员培训,即使在30到90人的中小企业培训实施率也在88%。在日本企业内职业训练大发展的60、70年代,这也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项投资在日本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如果日本教育有什么秘密武器的话,就是企业内再教育这个法宝(陈晖,1989)。”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特别造就了日本的经济奇迹。与学校教育一样、企业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和潜力,合理地配置和使用了有限的劳动力资源,一部日本经济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历史。长期以来成功的人才竞争战略,不仅使企业茁壮成长,更使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大致为年度350亿元,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资料显示,我国有近一半企业的员工年均培训经费为25-50元,有30%左右的企业,该项经费在25元以下(王金营,2001)。尽管企业培训能通过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的方式加速经济增长,然而我国企业长期用在培训方面的投资,总量太少、投资效益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有限。虽然我国的企业培训也有些经验,但与国外大量的培训投资、成熟的培训体系、良好的培训效果相比,差距显而易见。针对国际经验的比较和研究,可以为我国企业培训投资提供参考,对企业以及我国经济发展均具有现实的意义。

二、日本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比较

日本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从战略到体系十分成熟,一直以来,为众多国家学者或企业组织所研究和借鉴。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理念

在日本,经济界人士有一个共识,即:提高企业生产者的素质是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良好的职业培训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由之路。事实证明,职业培训为日本企业培养了一支高质量的劳动大军,促进了日本工业的现代化。

日本的企业向来信奉“人才就是人财”,日立公司总经理吉山博吉说:“我认为组织就是由人组成的,建立多么好的组织,没有人才是不行的,培养人是最为重要的”(张锁柱,1990)。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就很重视人在企业经营中的能动作用,强调员工创造性、积极性和忠诚度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把人看作是生产经营最重要的因素,培训投资是最有效、最值得的投资,把企业教育定位为“塑造现代企业人的再教育”。1960年,池田内阁制定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人的能力”,“而要提高人的能力,就必须提高全体国民的教育水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日本对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企业内的人力资本投资更处于稳定增长的势头,即使在1973-1983年经济低速增长时期,企业内教育训练费的年增长率也维持在10%以上,平均可达11.8%,而同期的工人工资增长率仅为10.4%,前者超出后者1.4个百分点(孔海燕、阎燕,2000)。

日本企业以“全员培训”和“职层培训”为基本原则建立适应性教育培训和多层次系统培训,即对新职工和一般职工要进行教育,对于一般干部和公司一级领导也要进行教育,按照企业职能来确定合适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方法。企业把培训作为“企业秘密”来看待,使之与企业的经营计划相衔接,注重连续性和长期性,因此多数企业都制定长期和年度企业培训计划,对于职工的培训,按计划进行,少数企业则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培训。日本企业培训注重人才潜能开发,对人才的培养具有一贯性和长远性,有利于养成职工对企业的献身和敬业精神。“事业即人”,具有超常发展能力的企业,都表现为人才开发能力超强,人才力量推厚。决定企业发展的最终力量是人,拥有人才的企业理所当然地发展快、成效大。日本企业往往致力于本企业人才培养,从高等学府录用毕业生,长期按计划进行培训。人力资源开发能力的强弱也是企业的魅力所在,更是集聚大量优秀人才的力量所在。

(二)人力培训制度

日本实行公共职业训练和民间企业职业训练两个体系并行制,且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公共培训机构主要由政府建立并提供经费,也有财团资助;日本从事职业训练的行政人员全国约有10000人。其中国家级有4400人(包括雇佣事业促进团4100人,劳动省职业能力开发局和中央职业能力开发协会各100人,日本伤残人雇佣促进协会100人),地方5600人,都、道、府、县设有职业能力开发课和职业能力开发协会。民间培训机构由企业的培训机构和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组成。民间企业职业训练,基本由企业自己负责,政府在信息、经费、政策上给予帮助。

日本的大型企业一般都建有设备良好的训练基地,用于培养在职工人和新进厂的后备工人。目前经国家认定的职业训练短期大学有12所。企业兴办的职业训练学校有1277所,其中有376个企业单独建有训练学校,其余901所学校是由39万个中、小企业联合举办或由企业联合体的职业训练协会举办。目前在校

生约有159000人。中小企业联合兴办的训练一般租用其他学校来上课。费用由政府、企业资助。据劳动省的统计,日本中央和地方职业训练预算加在一起大约占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0.029%,企业内教育经费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083%,后者近是前者的3倍(孔海燕、阎燕,2000)。

日本政府劳动省用于职业能力开发的资助项目有:(1)职业生涯能力开发补助;(2)能力开发补助;(3)自我启发助成补助;(4)技能评价促进补助等。经费的大部分用于中央和地方的公共训练设施,小部分用于企业,同时还有一部分用于援助海外职业培训项目。另外,对企业的资助是建立在企业必须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从而促使企业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工作,也促使工人积极参加适合于自己的培训。

日本政府以“职业形成促进补助金”的形式支持、激励企业内的职业培训,主要有6种补贴形式:(1)为企业提供培训经费补贴:一方面为企业员工接受职业培训提供1/4的经费补贴(中小型企业是1/3);二方面为受训员工提供1/4的工资补贴(中小企业为1/3)。(2)为企业提供“职业能力开发休假补贴”:一方面补贴企业员工休假期间参加教育培训评估应考费1/4的工资补贴(中小企业为1/3),二方面补贴企业员工休假参加培训时工资的1/4(中小企业为1/3)。(3)以“长期教育培训休假制度导入奖励金”的形式,对企业员工在连续一个月以上休假期间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给予30万日元的奖励金。”(4)为企业提供“职业能力评估推进补贴”,补贴企业员工3/4的职业能力评估应考费;二是补贴企业员工在职业能力评估期间工资的1/4。(5)发放“职业咨询推进补贴”,这笔费用是发给专业的职业咨询机构,用于其接收委托的职业咨询服务年度所需费用的50%。(6)发放“地区人才高级化能力开发补助金”,一是为企业员工补贴参加这类职业培训所需经费的1/3(中小企业为1/2);二是对企业员工在工作或休假期间参加这类职业培训时补贴工资的1/3(中小企业为1/2)。企业内的教育大约提供全部培训的3/4的机会,而公共职业培训只承担1/4的服务职能,企业内的职业培训在整个体系中起着奠定基础的作用,公共职培训则发挥着补充和保障的作用。显然,日本有一个稳定的、以企业内职业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

日本强有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和措施,使其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高,刺激了日本的经济发展,2002年日本人力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2.2%,但由于劳动力的科学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与智力资源的增长,使人力资本存量丰富,因而日本的经济规模始终居世界第二位。由此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直接作用是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而高科技、高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对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三)日本的经验

日本劳动力的培养一直遵循着资本运行的逻辑。战后初期,日本的经济从百废待兴中逐渐崛起,资本经过近十年的累积进入了扩大再生产即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产业界对熟练工人,技术工人,一线操作人员的需求空前高涨。同时,作为战后日本经济支柱的钢铁、汽车等重工业和家电等超大规模生产更需要那种具有技能技巧、有忠诚心、团队合作、严格服从指示的人。与此对应,日本大力投资学校教育,实行企业培训改革,基本上按照垄断资本亦或按照这种生产方式的需要进行,从而培养出具有上述特征的各级各类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也就是说同学校教育一样、企业培训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和协调,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成功的典范。

日本企业培训是在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等劳动人事制度背景下进行的,虽然现在该项制度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之下有所松动,但是,日本经济起飞和发展近50年的时间里受其约束,员工基本上一辈子在一家企业工作。企业为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对职工进行不断培训,唯其雇用合同的长期性、稳定性,企业培训机会成本的风险很小,因之,有足够的企业培训激励。就员工而言,年功序列制使得训练与晋升和工资挂钩,所以受训的积极性很高。

日本企业培训还有一个极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技能培训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特别注重员工的职业意识及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员工的忠诚。注重企业精神和道德精神的培养,包括:培养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培养集体主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员工个人品德、讲究礼仪、自我约束和遵纪守法;培养平等观念和贤能致业观念;加强组织风气建设等。此外,国家对职业培训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也是日本企业培训比较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日本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观点逐渐过时,实际上,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企业理论以及经验的证明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进行诠释。

经济学对人力资本问题的研究有两个角度:其一,是从斯密开始的对人力资本价值与收益的研究,其二,是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投资和收益的思想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日益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人力资本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人力资本收益研究的评述

关于人力资本价值与收益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早期阶段(20世纪60年代之前)。以斯密为代表,在《国富论》中把工人技能的增强视为经济进步和社会福利增长的源泉,他还首次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和劳动者技能如何影响个人的收入和工资结构。第二,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舒尔茨和贝克尔是杰出的两位代表。1959年,舒尔茨发表《人力资本投资: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他构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体系,测算出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33%。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类型及其收益,围绕年龄、受教育年限、收人、迁移,构建了财富和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计算出相应的收益率。第三,应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增长模型中的成功应用为显著特征。罗默1986年发表了《递增报酬与长期增长》的论文,提出完全内生化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认为长期增长主要由知识积累推动。卢卡斯1988年在《论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文中,提出了“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在卢卡斯等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递增,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收益递增,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

2、人力资本与劳动生产率

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寄寓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本投资除了学校教育还有企业培训,经过企业培训的工人。其人力资本存量能得到充实和增加,直接反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企业对人力资本的主要投资形式是职业培训。职业技术培训无疑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熟练程度、技术等级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标志着员工人力资本的技能存量,对企业劳动生产率起着积极的作用。没有人能够在工作之前就掌握实际工作所必须的全部知识和经验,因为每一项工作中都有非它莫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也没有理由认为上完大学就学到了一生的工作知识和经验,职业技术培训投资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企业进行职业培训需要支出一定的成本,而在职培训的收益率是在职培训成本的函数,如图:

在没有接受培训前,这个工人的边际收益产量是MRP0,经过培训后,工人的生产率模型是ABCD曲线。在职培训期间,工人的边际收益产量从MRP0降到MRP1,当完成了特殊的或者一般的培训后,工人的边际收益产量提高到MRP2。培训的成本就是在培训过程中减少的产品价值。图中的AEFB部分。通过培训而导致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和员工经济收益的改善成为可能,图中FCDG部分。

如果说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效率是最优配置质量给定的要素,那么动态效率则是如何通过改进要素的质量来提高要素的生产力。企业培训的功能主要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增进动态效率,因为对于既有劳动力的组合所产生的效率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而对于劳动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却是无限的。

3、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首先,人力资本可以提高物质资本使用率。以利用外资为例,一些发展中国家曾大量引进外资,以求经济迅速发展,然而20多年的经济发展实践并未生产预算的效果,与此相对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到严重创伤的西欧和日本在利用外资方面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此,发展经济学家明确指出,原因在于人力资本的巨大差异,除了制度和结构的因素,发展中国家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极为低下,资本吸收能力低,在这种人力资本的约束下,大量引进外国资本并不能较快地提高经济效益。美国则是另一种典型的例子,人力、特别是高级技术人力资本的收益对美国经济增长所作的贡献比物质的厂房设备要大得多。发展中国家如果注意到或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巨大作用,增加其投资力度,其效益就会在较长的时间里表现出来,如果忽视了人力资本投资,在较长时期里经济增长就会放慢。人力资本的间接效益性以及生产效益的滞后性是发展中国家忽视其投资的主要原因。

其次,人力资本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在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中,国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国民资源增长率的差距被称为“余值增长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1967年对英、美、西北欧等九国1950-1962年的经济增长来源作了研究,发现每个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都大于其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如果其他情况不变,产出与投入同比例地增长,而且,若再考虑到报酬递减的因素,产出的增长应慢于投入的增长。那么,产生“余值增长率”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其中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最主要的原因。经济学家舒尔茨也有个计算,美国1929-1959年的“余值增长率”大约是3/5,其中教育收益占这个余值中的3/5-5/10。丹尼森的计算是:教育、医疗卫生、知识增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总,占余值增长率的60%以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罗伯特・索洛教授的统计发现是美国GDP年均增长率的2.9%中只有约一半(1.4%)是由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量的增长带来的,余下的1.49%是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获得的(张抗私,2000),GDP增长率减去要素投入带来的经济增长率被称为“索洛余额”,如上分析,美国的索洛余额高,而相比起来东亚索洛余额要小得多,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的收益,因此索洛余额的高低是人力资本收益大小的具体反映。

科学在进步,技术也在发展,培训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投资直接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生产经营计划和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使其回报远远超过成本和风险,取得巨大的收益。

(二)现代企业理论

市场里的企业,被认为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周其仁,1996),因此,用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来研究人力资本是另一条重要的路径。现代企业理论有两个主要分支:交易成本理论与理论。

1、交易成本的解释

交易成本是“一种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研究经济组织的比较制度的理论”(康芒斯,1994),1937年,科斯在其《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指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产生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关价格的工作随着出卖这类信息的专门人员的出现,这种成本有可能减少,但不可能消除。在市场上发生的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科斯所谓的市场运行成本即为交易成本,包括:(1)发现相对价格的信息成本;(2)签订合同过程的谈判成本;(3)长期合同减少灵活性,从而引起风险增大的成本;(4)政府对市场交易所施加的成本(Coase,1937)。之后,威廉姆森进一步完善这个理论,把交易成本分成事前和事后两个部分。

“事前交易成本”有四种:其一,搜寻信息的成本。其二,协商与决策的成本。其三,谈判成本。其四,契约成本。威廉姆森还深刻分析了市场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或决定市场交易费用的因素,他将这些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交易因素”包括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这其中资产专用性最为重要。资产的专用性越强,越需要交易双方建立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契约关系(卢现祥、朱巧玲,2007)。

劳动力市场上企业与员工双方都必不可少地进行信息搜寻、协商谈判、以致签定相对稳定的契约。这种交易具有不确定性、艰难性与长期契约风险等特点。社会经济生活是不确定的,它从多方面对现实的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在交易过程中,既要面临环境的、还要面临双方行为的不确定性。比如在一次易中,不确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在长期多频次的交易中,不确定性的影响则较大(卢现祥、朱巧玲,2007)。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结约过程,而一经建立、即需要一种长期的契约来减少各种交易成本投入的风险。如一个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能节省每天去市场上招聘雇员的成本;对于雇员来说,能减少每天去市场应聘的成本和失业风险成本。这种持久性的契约、或制度和政策,确实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水平。

2、理论的涵义

“事后交易成本”有三种:第一,监督成本。第二,

执行成本。第三,转换成本。威廉姆森认为:“人的因素”,即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是这三种交易成本发生的风险。科斯同样认为: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联结”;张五常强调:企业无非是以要素市场的交易合约代替了产品市场上的合约。企业合约不同于一般市场交易的关键在于企业合约中包括了劳务的利用,因此从企业合约的角度来研究人力资本,需要注意人力资本产权形式的重要特点(steven Cheung,1983);罗森简单地概括: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属于体现他的人。

无庸置疑,劳动者是其人力资本的“人”,而在长期劳动合约建立之后,企业对其员工即要进行适合公司技术和文化要求的培训,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要将这种“专有性资本”委托给“人”,这个“委托一”的过程信息不对称,亦有增加“事后交易成本”的风险。劳动雇用的长期合约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这样的错误,因为雇用稳定使企业对既有员工可以比较放心地进行培训,员工在这样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较长时期“干中学”当中,也可以积累人力资本,为企业带来收益。同时,由企业培训所带来的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使企业可以得到有关劳动力能力和劳动态度等方面的足够信息,以此来减少不确定性风险。至于“人”和“委托人”在签约时的有限理性以及签约后的机会主义风险,可能引致监督成本增加或降低经济效率,这也可以在长期合约的背景下采取激励措施来防范。激励的对象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控制者,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向激励把人力资本专属化,这种优化了的企业人力资本积累,可以发挥巨大的价值为企业服务,日本企业在这方面的努力取得了十分有效的成功。

以企业培训与员工辞职率的关系为例可以佐证如上的论断。一般情况下,企业培训不但可以增强员工的专属技能水平,也会增强对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员工的忠诚意识。因此,企业培训的多少与雇员辞职率成反比,即企业提供的培训越多,员工的辞职率越低。在发达国家中,日本企业提供的培训最多,美国较少。例如1991年,日本79%的人在进入企业的第一年接受正式培训,而美国却只有8%,欧洲国家也不过19%。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员工任职的平均期限长于美国。参考下表:

由于日本企业长期稳定的就业政策,他们对于员工的培训以及政策的制定都有长期的计划,这有利于提高工人的素质、技术水平以及知识的积累,而且劳资关系的全面合作也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美国Symmetries公司在一个针对员工总数超过3万人的国际大型金融机构长期调查后的结果显示:员工的忠诚度每提高10%,将使客户满意度提高4%,并促使利润水平增长4%(丁心基、岳中刚,2003)。

(三)经验的证明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一方面使企业获利,同时也使员工受益。通过培训,员工的认知能力和生产技能、分配技能、管理技能得到提高,从而促进生产力,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舒尔茨等的人力资本理论,阐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就宏观而言,经济增长速度与受教育者、受训练者人数和层次正相关,这一结论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的日本非常适用。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和奈斯比特等人曾断言:在工业化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和稳定性,相应地,社会只需要少数“精英”进行发明创造,而绝大多数人只需努力学习,掌握技能技巧,在主管的监理下熟练地进行操作,即可使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因此,社会和企业管理人员“不满意或持批评态度的个人特征是创造性、独立性”;赞扬和倡导的个人特征是“坚持不懈、忠实可靠、始终如一、与单位保持一致、遵守时间、稳妥、推迟满足和机敏老练”等(麻生诚、天野郁夫,1980)。在工业化社会,各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正是按照社会和企业的这些要求来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和熟练劳动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据日本学者康津在《日本科革命的道路》中计算:在1951-1970年日本工农业生产的增长中,约有45.4%是技术进步带来的,40.5%是由于固定资本数量上的扩大,14.1%是就业量增加的结果。而日本的世界经济情报服务中心认为,在1951-1970年的经济增长中,技术作用占50%-63%(梁忠义,1981)。1962年文部省发表教育白皮书《日本的成长和教育》,依据教育经济学的观点提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科学的创见、技术的熟练、生产者的才能等重要因素,对于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增加物力资本和劳动力的数量。这些新引起人们注视的各种重要因素,被称之为“人的能力”,大力开发人的能力,是促进将来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人的能力开发,则依赖教育和培训的提高(丁心基、岳中刚,2003),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正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的。如在1951-1955年的经济增长率中,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的部分占58.5%,1955-1960年上升至82.1%,1965-1970年达到87.6%(丁心基、岳中刚,2003)。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就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而言,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人力资源文化、技术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多,其主要原因是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可以发挥倍数效益。美国经济学家推算,1900-1957年,物质资本投资增长4.5倍,利润只增长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长3.5倍,利润却增长17.5倍,利润增加是人力资本投资的5倍(李仲生,2008)。日本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放在首位,由于拥有世界上高素质的、充足的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的倍数效益,使日本的经济规模始终保持世界第二位的高水平,这正是日本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本质原因。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对日本企业培训及其效益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的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从我国总体来看,由于劳动合同执行期较短,而且许多相关法律条款尚不健全,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不高。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意识到了培训的必要性,但总体重视程度不够,不仅实际投入较少,执行力更弱,整体培训收效不大。我国企业培训起步相对较晚,没有一个完善的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和法律支持体系,企业培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而国外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日本等国家都提倡人本管理,重视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企业培训是一种风险投资而不是一种浪费,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发展过程和员工职业生涯的始终;培训的责任分布于企业各个层面,不仅要满足组织目标,还要员工自我发展需求;把企业培训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注重培训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注重企业文化的

建设和融合。因此他们在企业培训方面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体系。同时,日本的企业培训注重实用性。培训前都有需求分析过程(包括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强调培训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重视培训成果的实际转化;并对培训效果的客观评估,为下次培训的展开提供参考。这种有效的培训机制,能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热隋和实效。

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对人力的投资,其收益远大于成本投入,企业长期可持续竞争力如果依靠的是人才,那么有资本属性的人力可称为最可信赖的资源,为了拥有这样的资源和企业的未来,企业培训是一个不能缺少的投入。同时,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培训与长期雇用相互作用,而长期劳动合约与激励相互作用,不但能够使员工的专属技能水平增加,进而增强员工的忠诚意识,而且,长期劳动合约既可以降低“人”和“委托人”的有限理性以及机会主义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反过来又可以鼓励企业优化人力资本积累,获得发展的效益。日本企业以及宏观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了培训的价值及其实效。

(二)政策建议

前车之辙,乃后车之鉴。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人们的效率和财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国家、企业亦或是个人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都异常深刻。尽管如此,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企业培训效益方面,依然建议如下:

就观念而言,继续抛弃陈旧的“培训无用论”、“培训浪费论”,充分认识企业培训的价值,把企业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的资本投资。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企业培训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联系,在建立良好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增强他们职业发展的信心,激发员工回报企业的意识和决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进而提高企业效率和凝聚力。

篇3

我国房地产从2000年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到2005年、2006年通过宏观调控抑制房地产的价格上涨过快,随后2007年价格再次较快上涨,再到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带来的2008年价格开始明显下降,都显示出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日益紧密。

一、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关系的一般理解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房地产业因其产品的基础性、创造社会财富的巨额性以及与众多行业的关联性而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发展的宏观经济是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宏观经济有着重大的贡献。同时我们发现,房地产经济的增长同宏观经济一样,并不是平稳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资源约束或消费约束而出现收缩,因资源供给充裕或消费需求拉动而进入扩张阶段。作为一种产业周期,房地产周期波动必定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为了考察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笔者选择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变动来分别作为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和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数量刻画。

二、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动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起步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这个增长过程不是平稳的而是波动性的,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1981~1983年的第一轮周期;1984~1990年的第二轮周期;1991~1996年的第三轮周期;1997年开始至今的第四轮周期。

比较这四轮周期可以发现中国房地产周期的表现形式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周期的长度在增加,波动幅度在减小,衰退与扩张的时间比在减少。可以判断,未来中国房地产周期除了延续这一趋势外,还将表现为周期每一阶段的变动将呈波浪式,且变化越来越无规律性。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尤其是住房制度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周期,目前正处在第四个周期。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不少经济和社会问题,出于对房地产发展过热的担心,国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过热现象,实际是其发展周期波动规律的表现。研究导致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原因及政府应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对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因素

分为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内生因素在本质上决定着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外生因素则是波动的初始原因或初始推动力。

(1)内生因素主要包括房地产供求和房地产投资。房地产需求与供给。价格、收入、政策以及预期的变动都会使房地产需求总量受到影响继而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房地产供给总量也会在技术、劳动、资金管理等条件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扩张或收缩的变化。

只有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同时平衡的情况下,房地产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供求总量和结构任何一方面出现严重失衡,房地产经济就需要进行调整,继而引发房地产经济的波动。

房地产投资。进行房地产投资决策时,房地产投资利润率是需要被考虑的重要指标。利润率通过引导房地产的投资走向扩张或收缩,对房地产周期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房地产投资波动常被看作是房地产周期的引擎。

(2)外生因素包括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因素、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有直接影响的政策因素。指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敏感程度较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等。这些具有明显周期性质的宏观政策因素,在短期内对房地产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

有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因素。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率高度正相关,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房地产业发展速度越快;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有所区别。此外,技术革命、产业结构变化、体制变迁等都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造成冲击,影响房地产周期波动。

(3)随机因素,指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战争、等社会突发因素,以及不可预测的因素如科学技术的根本变革等。

这些因素对房地产波动有突然、直接、猛烈的影响,这些影响一般是短期的,但有时也会持续很长时间。

四、对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建议

目前关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的看法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未到波峰或者没有过热、已到波峰或者已经过热。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房地产业发展长周期还包含一些短周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周期性波动是很自然的经济现象,这些周期性波动都在可控的范围。

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防止房地产业出现大幅度波动。

(1)在加强周期性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判断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般可以通过房地产投资量的增减、产业增长率的高低、房价的涨跌和市场交易的旺盛等主要指标来分析和衡量房地产业的周期波动,评判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为此,应加强房地产周期的研究,积累经验,建立房地产周期运行的监控指标体系,为正确评判房地产业发展周期所处阶段提供科学的依据。判断正确与否,是实施反周期策略的前提。

(2)采取反周期策略,预先采取措施,避免大起大落引起的强烈震荡。当前,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几年,扩大内需仍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扩大内需就会缺少活力,经济发展也将缺少动力。因此,宏观调控政策首先要立足于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力求与之相适应,防止房地产业过热或过冷;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新经济增长点作用,积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延缓周期波动,缩小波幅,实现可持续发展。

(3)要处理好我国各地房地产业发展周期的差异性与宏观调控政策统一性的矛盾。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程度不一样,东、中、西部差距很大。因此各地房地产业发展程度不一,且房地产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这就决定了房地产周期既有全国性的周期,也有各地的发展周期。因此,房地产宏观调控既要避免“一刀切”,又要保证地方政府有效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更应是指导性政策,由各个地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参照实行,用科学的发展观去调控我国的房地产市场。

参考文献

[1]曲波.房地产经济波动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

篇4

一、引言

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在新时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我国既面临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机遇,又面经济失衡方面的矛盾,总量失衡与结构矛盾相互交织,使得宏观经济调控面临新的挑战。这不仅要求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选择和政策需要根据经济均衡增长的要求及时调整,而且要求对我国宏观调控方式作根本性的改变,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双重稳定”的和谐经济发展局面。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理论分析

首先,从西方经济学方面讲,市场经济因为具有其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国家必须对它从整体上加以调节。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很多理想的假设基础上的,所以它必定存在与现实经济运行不相符的地方,这客观上需要宏观调控。其次,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缺点,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资本家会扭曲资源的配置,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冲击,所以也需要国家从宏观上实施计划。

(二)实践分析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政府干预更具有特殊必要性。第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而繁重。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注重克服市场的缺陷和防范其可能引发的经济波动,努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第二,我国是正处于改革过程中的体制转轨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虽已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尤其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化解。

三、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内需不足、外需减弱

一方面,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度高涨。周边国家以及发达经济体居民消费不振、实体经济恢复缓慢、失业率攀升,因此,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或明或暗或轻或重地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外部需求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经济现状是国富而民不富,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财富占有呈现“哑铃状”,大部分财富都握在富人手里;再者由于富人的消费已经过度饱和,而穷人消费不足,收入勉强仅能维持基本生活所需,且中国人口中低收入人口占了多数,这样导致总体内需不足。

(二)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地区产业结构不平衡

前些年,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特别是大量利用了全球技术资源,通过技术跨国转移、海外转让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是,在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我国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一些重要产业对外依存度过高;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重引进、轻开发,重模仿、轻创新,难以摆脱重复引进困境。

四、完善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一)采用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由于在转方式、调结构中,财政政策等结构性政策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财政支出力度。货币政策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工具,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作用更为突出,几乎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代名词。目前在复杂的内外经济形势和重重压力下,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二)实行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

这些年来,出口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种发展模式带来许多矛盾。积极扩大内需,不仅是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持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应从以下方面抓起:

1、保持必要的投资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的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公用经费。

2、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首先,继续提高农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强对低收入者的补助,以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其次,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

(三)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针对当前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加强调控:首先,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政策支持应紧扣这两个方面;其次,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工作。对于一些“两高一资”产品,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包括部分冶金产品、化工产品等。

五、结语

目前我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经济的任务迫切而繁重。因此我国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同时也要避免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防止经济过度扩张和过度衰退,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总之,宏观调控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高效运转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措施,并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宏观调控实施力度,有效应对我国当前的通胀预期和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多重冲突的局势,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健康、稳定、高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二、关于宏观经济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我国的金融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同时银行的间接融资也是社会融资结构的主要组成形式。通常意义上来说,我国经济的增长需要依赖于出口、投资以及消费这三样内容,在这其中的投资又属于最重要的那一项,甚至理论研究表明投资和宏观经济的增长是呈现出了十分密切且正面相关的一个关系形式的。这之外,因为银行信贷是我国的投资资金的一个主要来源,因而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的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正相关的密切关系就显得十分合理了。

曾有人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国某一段时间约二十年间在不同时期,银行信贷所表现出来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显示银行信贷所表现出来的波动和经济周期总体上是表现出了一致趋势的,因而推断银行信贷的波动对于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来说其实是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的。即便是通过一些宏观经济与银行贷款两者的增长与波动轨迹对比图,也不难得到关于银行贷款增长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相关性的结论,即使波动的程度未必完全一致,时间点可能不完全吻合,可整体趋势情况是差不多的。有的时候,两者的契合程度也可以达到很高的状态,同样也在有些时间段,契合度会呈现下降的状态,但是并不妨碍得到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的结论。

进入到了后危机时代以后,由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在不停地增加,以致于区域性的金融风险跟着增加了不少,与此同时,有不少的银行问题也出现了。譬如说,不良贷款率的上升;钱荒问题;理财风险以及票据业务风险问题,再比如影子银行的问题。在金融市场不停发展的情况下,一起增长的还有市场化程度,加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让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因而银行所面对的宏观经济环境也跟着复杂了不少。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进行研究,这对银行可能遭受到的外来冲击影响的分析以及风险控制的提前预防都是有帮助的。

三、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

(一)商业银行信贷受到的来自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

当宏观经济出现了波动的时候,通常可以分为上行与下行两种不同情况来进行它的不确定性分析研究。假如经济是处在扩张时期的时候,这就意味着资金借贷的需求将会上升,而公司经营的效益如果好的话无疑能够有更多可盈利的贷款从而意味着更多的银行资本金。此外,在这个时期,通常银行贷出贷款的利率会比较低。假如经济是处于放缓时期的时候,无疑很多公司的盈利与收入都会降低,也可能会出现亏损的现象,而这样的情况就导致这些贷款公司并没有办法顺利支付给银行贷款利息或者是本金,那么银行的本金会跟着减少,而这个时候,银行的贷款利率自然就会上升以致于让贷款得到减少。当经济出现了衰退情况的时候,其实银行也会因此而有所损失,这主要是因为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概率提高,以致于资本金被侵蚀,进而导致银行的资本需求就必须要对银行更加具有约束力才行。在经济出现衰退的时期,银行的新发证据成本会犹豫银行个体或者经济整体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变得非常高,从而引发一些问题。只是,宏观经济的冲击会导致银行贷款增长率的结果是不变的。

(二)关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于商业银行信贷影响的传导机制

首先是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可以说,货币政策对于银行信贷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而它在作用于银行信贷的时候,它的传导机制将会利用法定的存款准备金以及资本充足率的规定、银行股权的不完全竞争市场这几样内容。譬如说,在借助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时候,由银行借贷渠道理论可知,银行要进行融资贷款第一需要按照法定要求将法定存款准备进缴纳好。是以,对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降低无疑会对银行借贷规模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从而再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影响。当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提高的时候,银行贷款毫无疑问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其次是关于银行家在进行未来预期进而影响到决策行为的传导。银行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关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其实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需要慎重考虑的内容。比起大银行或者是盈利比较好的银行,一些盈利比较少或者是比较小的银行,反而没有那么容易受到来自于宏观经济环境产生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关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将会利用宏观层面的货币政策或者是微观层面的银行决策来让银行信贷行为承受相应的影响。

(三)关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问题

篇6

美国经济是世界经济最重要的引擎,其经济波动对全球其他国家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美国经济的走势一直为全世界所关注。按照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划分方法,从1857年到2001年美国共经历了31次经济周期,其中每次周期波动的特点都有所变化。从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等指标来看,美国的经济周期变得越来越稳定,其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其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持续20多年的时间没有出现严重的衰退或通货膨胀,因此这一时期被美国经济学界一度称为“大稳定”(Great Moderation)时期。那么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稳定化的趋势是否可以长期持续下去?美国经济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热烈的争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美国宏观经济学领域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

总结美国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对于认识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判断美国经济的走势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也表现出了“微波化”的趋势,因此这种讨论对中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近20年来美国这一领域最新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各种观点进行梳理和比较,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美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这一时期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二战前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性的比较;第二部分评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献,这一时期主要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所谓“大稳定”问题;第三部分从跨国比较、公司等角度进行补充和丰富;第四部分是结论和对中国的启示。

一、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早期研究

......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文献

......

三、基于国别层面和公司角度的研究

......

四、结论与启示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美国经济周期稳定性的文献,可以看出与早期的研究相比,最新的文献已经基本摆脱了过去纯粹的凯恩斯主义的框架,各种新兴的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手段被广泛采用。各个派别都试图找出导致美国经济周期稳定化的主导性原因。但是结果只有一个,原因可能有很多,各种原因之间还可能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要确定各种原因的相对重要性是很困难的,相信这场争论在将来还会继续下去。

通过评述以上文献,可以对美国经济的特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如果相信经济周期稳定化是外部冲击减弱带来的,那么当相对温和的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新的外部冲击来临的时候美国经济出现剧烈动荡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如果相信产业结构、信息技术、金融创新等因素的作用,那么美国经济周期的稳定化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下去;如果将经济周期稳定化归功于沃尔克和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那么无疑对将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篇7

一、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的研究方法总汇

关于房价与宏观经济的研究方法和传统模型包含了以下几点。

1.存量---流量型。Wheaton提出了存量---流量模型,把房地产市场看作为相对独立的市场,并分析作为外生变量的宏观经济因素变化从而影响房地产市场和房价,但由于它把房产市场看作为一个相对外生的市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缺乏微观基础。

2.基于资产定价方法型。一种是基于无套利原理的资产定价模型,就是假定投资房地产的投资收益与其他投资资产利益相等;另一种是基于消费资产的定价模型,就是把房地产看成是一种资产,房价的多少直接由地产和消费品的跨期均衡而决定。Okumura和Canpbell等分别用相同的方法分析了日本和美国的房地产房价变动。

3.理性预期的房价泡沫型。这种模型认为房价包括基础价值和泡沫价值两个部分,其中基础价值是未来收益的贴现值,而泡沫是满足一个过程,和人们的预期直接有关。袁志刚和樊萧彦通过了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局部均衡模式从而分析了房价理性泡沫的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4.金融加速型。Bernanke等第一次提出金融加速的理念,即是经济中较小的外部冲击而引起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时金融加速机制通过信贷市场,从而使得家庭或企业的房地产抵押资产值和宏观经济波动相互联系,然而当经济中出现需求冲击家庭或企业的房地产抵押值上升时,会使融资成本降低,投资增加,引发新一轮的房价上升,从而使经济变化具备自我加强的趋势。

二、房价与宏观经济的探究进展

早期的宏观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领域缺乏对房地产以及宏观经济的探究。而作为主体的宏观经济学中也忽视了对房地产的研究,错误地把房地产当成平时居民必须的消费品,从而没有单独地进行房地产的探究。早期的城市和房产经济学在研究房地产市场的时候,忽视了房产市场、价格、宏观经济的三者联系,近年来相关研究一般比较侧重于分析对房价与宏观经济的互动机理和影响。

1.上世纪90年代,普遍学者分析经济基本因素对房价的影响,这里所指的基本因素,就是指收入、人口、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等。根据相关领域的文献,如case和Shiller、Quigley、Poterba等表明了房价基本上可以用经济基本面因素来作以说明。据沈悦、刘洪玉的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的房价上涨已经不能用基本面因素来说明,加之采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Peng发现了在我国沿海地区房价早已脱离了基本面因素。

2.房地产价格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房地产作为企业和居民的重要资产,房价的起伏往往会造成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从而导致产出和物价的变化。根据房价到宏观经济的传导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渠道:一是直接渠道(财富效应渠道),当房价上升的时候,财富水平则随之上升,在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时候,消费增加,从而导致对实际经济产生影响;二是间接渠道(信贷渠道),这种渠道主要表现为信贷渠道。当房价不断上涨时,作为经济中主要抵押物的房地产值也随之上升,因而家庭和企业可以利用房地产抵押来获得更多的贷款。在此情况下,由于房地产抵押价值上升从而改善了借贷者的资产负债表,道德问题及逆向选择问题的减轻,银行为了刺激企业贷款投资,使房价和信贷的互相推动进而导致总产出和通货膨胀不断上升,通常会投入更多贷款资金。

3. 房价、信贷和宏观经济

Fisher认为信贷对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用债务紧缩的观念阐明了1929年的美国经济萧条,并认为资产价格的下跌和信贷的收缩相互反馈是经济萧条的主要因素。以前这一主题的研究一直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框架,Gertler和Bernanke把这一主观思想进而纳入了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此后,更多的学者便沿用均衡分析房价、信贷及宏观经济的互动影响。Kiyotaki和Moore是最能证明的著名文献。严金海认为银行信贷和土地价格之间存在互相加强的关系;Benito认为信贷约束是认知和了解房产价格和反产市场的重要观察角度;周京奎则发现了房价的上涨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

4.房价和货币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各国的房价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对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在此背景之下,货币政策研究者们随之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货币政策对房价做出反应的原因是什么?二是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包括房价在内做出反应。对此,德国瑞典银行的Virginia和Daria及相关学者研究发现表明除了日本和英国对房价变化做出反应外,其他国家则没有任何动向。因而学者及政策的制定者们不断认识到,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就必须要考虑到房价的因素。近年来,部分学者们对货币政策是否应该继续盯住房价做出下一步研究,尚且无法定论,其结论分出了一下两种:

(1)货币政策不应盯住房价。代表这一观点的有Gertler和Bernanke等人。原因一方面是,识别房价泡沫往往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是即使能识别泡沫,货币政策对付房价泡沫不一定能起作用,除非房价的波动影响到对通货膨胀的预测。然而Pescatori则认为货币政策对房价的正面反应是促使社会福利降低。

(2)货币政策应盯住房价,代表这一观点的人有Goodhary和Cecchetti等人。其依据是首先在房价中含有未来通货膨胀的重要信息;其次,房价泡沫在形成和持续时,会影响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在泡沫破裂后则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最后是房价往往是宏观经济的领先指标,而CPI是滞后指标,以房价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可以有效仰止CPI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滞后性问题。针对不同观点,Goodhaet认为货币政策盯上房价,能有效减少总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变动,因为如上所说在房价中隐含有经济运行的相关信息,然而Cecchetti等则认为货币死盯住房价能减少泡沫的存在,进而改善经济的运行。

三、结论和相关建议

1.从长远角度看,房价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长久稳定的均衡关系。然而从短暂角度看却失去了均衡的作用。在短时间内若房价远离了长远均衡的状态,经济系统的调整机制便又将失衡的房价拉回长久均衡点上来。

2.利率因素不是引起房价变化的主要原因,说明了利率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并不大。因而,避免房价的起伏过大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比如在房地产运行环节中从土地和房地产的供需入手。根据现行的土地机制,国家利用对土地一级市场拥有垄断权,从而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以避免市场出现过热或过冷的现象。在国民经济相对疲惫的时候,国家则应加大市场的土地供应量,促进房产业建设,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来进一步刺激国民经济。

3.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引起房价的涨跌,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的加剧会使房产价格上涨的速度增快。通货膨胀因素影响房地产的名义价格变动,从而导致房地产经济运行出现相应的变化。房地产作为一种长期资产,具有较强的保值和增值潜力,并且还可以在通货膨胀率高的时候顺利实现保值增值的功能,因此房地产便成为消费者抵御物价上涨的有效方法,进而推动房地产投资活动的增加。相反在物价降低,出现通货紧缩时,房地产的价值便会减少,因而使房地产投资行为和规模受到影响。

4.短时间内,宏观经济与房价两者存在反馈机制。这就表明政府不易过多的运用行政手段来干预房产市场,反而应根据运行周期进行可持续的政策性调整。

参考文献:

[1]黄忠华 杜雪君 吴次芳等:房价与宏观经济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62-67.

篇8

国内理论界曾经讨论过中观经济学,如何界定中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本文不打算探讨的问题。然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过于宏观,对于中观问题的研究不够,可能是我们无法有效地利用宏观经济学方法论解决实际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当我们站在很高的高度,研究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时,我们需要搞清楚这些传统的宏观经济指标在中国的形成和传导机制,而现有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似乎没有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工具和帮助。

如果局限于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方法论,就很难让我们把视角转移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现象的构架过程中去。其实,即使是西方经济学,也是在某种经济构架之上进行讨论的,也就是开放和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所有假设都源于此。而中国的情况却很不同,忽略这样的本质区别,不讲宏观经济学理论适用的条件,就套用其研究范式甚至结论,是无益于事的。尽管关于是否存在中国经济学还有很多争议,无庸讳言,中国经济的特殊性提示我们,在研究宏观经济现象时,不可不顾其是建立在与中国目前不尽相同的社会制度基础上这样一个前提。至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的经济形态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的不同,以及现有的研究方法的适用性,还需要大量的深入的研究。

中国宏观经济的特点是以投资驱动为主,工业主导型,而且投资中政府的投资所占比重较大,政府主导投资和行政干预的作用显著。这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非常明显的区别,以美国为例,其宏观经济体现为消费驱动,服务业主导,投资基本由私人进行。另外,中国的制度演进的步伐较快,而西方国家的制度体系基本定型了。相比之下,在投资,金融,法制,人力资源,技术,制度变迁等对宏观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各方面,中国的情况都与西方差异很大,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西方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环境,而在中国存在着南北、东西、城乡等地理区域上的巨大差异。这种经济环境有较大的动态性和发生畸变的不确定性。而我们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往往存在着不比较模型的使用条件,较多采用静态的宏观经济分析模型的缺陷,局限性是很难避免的。方法论方面的尴尬,使我们既不能直接引用宏观经济数据,套用现成的静态模型,又不能只是依赖以前几次经济过热的经验,对目前的宏观经济做出客观的判断。所以,各家各派的观点也就无法统一,甚至无法建立共同的研究出发点。

篇9

引言

由于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越来越来激烈。而且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产业结构不断出现新的调整和变化,国内经济环境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面临新环境和新变化,要不断完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科学地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应对国际国内经济新变化,走在世界前列,提升综合国力。

一、宏观经济管理创新性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化大生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这也是世界经济的一种常态。社会化大生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与产品之间生产要素流通的愈来愈快,仅靠市场对经济四个环节的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能够协调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利益,实现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创新宏观经济管理可以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前提下对企业和市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稳定的环境。

(二)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

虽然在宏观经济管理下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近些年来市场竞争激烈,恶性竞争不断出现,市场环境收到冲击,市场秩序出现紊乱、新科技产品充斥市场但相关管理标准和准入制度缺乏等一系列新的现象。市场在调节经济时往往是滞后和被动的。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力量进行创新行管理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强化管理力度以及舆论影响力。在传统的经济、法律以及政策手段上进行创新也会使宏观经济管理简便易行,为市场和社会所接受[2]。

二、宏观经济管理的创新性理念和对策

(一)创新性理念

1.目标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是政府所要达到的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理想目标,决定着管理的内容和工作方向,也是评价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最重要的依据。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也要随之变化。经济过热时以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经济下滑时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为目标。观察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目标首先是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然后再促进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另外,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年上升,居民消费行为渐趋成熟,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加快,合理控制投资增长速度成为保持平衡的关键。

2.主客体创。宏观经济管理的主体本质是政府组织机构。对管理主体创新就是对政府组织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创新。组织创新就是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改革政府职能和工作效率。主要在监管市场运行和维护市场秩序方面保持政企分开、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权责一致,明确部门分工和职能分配,加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调整专业经济部门,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可适当发展社会中介组织[2]。还要尽量降低工作成本,以最少的部门和人员完成既定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及对市场新变化的敏感度,提高服务质量。

3.管理手段创。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采取的所有能够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手段,包括软件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硬件方法有各种传媒和网络等。对管理手段的创新决定着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发挥的水平和管理能否收到成效。

(二)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

1.经济管理规范和准绳。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创新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规范和准绳,任何创新性手段的使用都离不开法律的依据和约束,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强化法律地位是最重要的前提。但是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也可以适当的借助其他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适应新的需求。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2.管理手段创新。主要是利用网络和高科技产品,进行电子化政府建设,加快政府管理的网络化,建立政府网站并进行专业化管理,推进宏观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3]。将政府工作透明化和人性化,对宏观经济管理实现智能化管理和高效管理。

3.创新性对策--平衡积分卡。由于我国目前的公共管理中存在着诸如机构庞大、冗员、运行成本过高、盲目投资公共项目等问题。这些在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中也不乏存在,对宏观经济的协调和管理是一种阻碍。引入平衡积分卡制度,能够有效的进行政绩评估。而且平衡积分卡涉及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多方面的转变,它对管理组织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三、结语

宏观经济管理是对一个国家政府职能部门工作能力和对经济调控能力的考验,是保证一国经济有效运行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的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下飞速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国内经济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创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借助媒体和网络,建立“电子化政府”,明确职能部门职责,将政企分开,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素质,为我国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篇10

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组成;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通过要素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由于这三大规律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在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上,凯恩斯提出二者必然相等的观点。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创立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简单模型。他认为收入=产出的价格=消费+投资,而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这一模型的理论寓意在于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提供了一种公式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实现:(1) 国民收入必须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2) 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投资;(3) 无论是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能得到实物保证。显然,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凯恩斯的总量平衡模型存在不足。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范式和逻辑起点的分野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为线索,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微观基础的逻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论证了资本积累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客观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即发生经济危机进行强制平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较为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有效需求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分配理论,始终没有构建好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而出现了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对立与割裂。这也成为国外反对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强力武器。例如,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传统凯恩斯主义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效治理方案。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趁机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的逆转,凯恩斯主义由此进入低谷。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构造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均衡分析之外,马克思更多地强调动态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描述。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总量不变的社会总产品生产,扩大再生产则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他还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通过对c、v和m的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为经济增长理论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也可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强调横截面的静态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的动态分析。

在内容构造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更为系统完整。以宏观平衡为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价值平衡,也包括实物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凯恩斯在《通论》中关于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宏观平衡理论,只是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量的平衡,而忽视了实物的平衡。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总供给是否等于总需求,不仅取决于等号两端用货币计算的价格总额是否相等,还取决于等号两端的商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否符合对方需要。如果在实物形式上不符合,单纯的价值平衡也难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凯恩斯的宏观平衡理论也缺乏结构平衡分析。如果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违背合理化发展,即使投资在总量上等于储蓄,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真正平衡。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对于当前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要注重消费需求管理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既研究了生产需求也研究了消费需求,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商品(抑或劳务)价值总量的实现程度,关系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通过消费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是努力方向,且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文化消费的质量、品味和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消费需求领域,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需求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在出口需求领域,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宏观经济平衡要重视供给侧改革

篇11

一、引言

目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是金融市场能长期良性发展的客观要求,尤其在伴随着资本账户开放,其也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另外,从微观角度,利率市场化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在促进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并进一步完善其融资体系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回顾并总结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的相关实证研究对利率市场化的实践之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尝试性的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相关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以及金融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及改革进程

“利率市场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引入我国并开始实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定义,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经过近30年的长足发展,其基本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尤其从进入2015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快。2015年,人民银行连续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取消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显然是利率市场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另外,利率管制的基本取消充分反映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任何事物的发展总会带来双向效应。在利率市场化加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原有的相关制度架构能否与之相适应,金融机构的信用水平和综合能力能否胜任利率水平的决策权?

因此,如何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市场公平定价秩序即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首要问题。根据人民银行总行部署,其把新阶段的工作重点转向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目前,为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尽快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新架构,加快改革目标的实现,部分地区已经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2015年4月,江西省成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其成员包括全国性银行省分行、外资银行及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共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次,新增了10家机构成为全国自律机制基础成员。全国自律机制在以南昌银行、九江银行和上饶银行3家基础成员的基础上又吸纳了赣州银行,南昌、上饶、赣昌、吉安、九江、抚州、金溪、井冈山农商行和万安县联社10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再者,全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关存款利率定价方法,这促进了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其存款定价能力。当然,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只是依靠这些外部架构,从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身切入也至关重要,然而要分析利率市场化本身,则必须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1.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相关理论。关于利率与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理论,我们首先想到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分析了宏观经济中两个重要概念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提出通过降低利率来增加投资从而达到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根据这一理论,通过货币供求形成的货币价格会对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投入和产出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货币供求失衡若使利率降低,导致社会总体投资增加,进而使总需求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增长;反之,利率上升,则会使投资规模缩小,总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国民收入减少。这说明了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其次,由McKinnon和Shaw(1973)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并发展了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利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这主要因为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而金融深化理论更进一步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相反而行。其指出了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认为应该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实际利率,放松不必要的金融管制,优化资源配置,使资金向优化领域转移,提高整体的资金运用效率,最终达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2.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的实证研究。这里主要回顾和总结最新的两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实证研究。首先,黄志刚(2016)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建立了一个小国开放经济模型,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先后次序对宏观经济波动及社会福利的影响。一国的货币政策变动会扰动宏观经济并使其产生一系列波动效应,根据黄志刚的实证检验,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减小这一系列波动效应。对于某种不利的货币政策实施后,若利率上升,则经济就会在短期内紧缩,这时候,央行往往就会采取一些反方向刺激经济的措施,根据其实证研究,利率自由化能够扩大这些措施的刺激效应,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滞后效应。该研究中提到了利率粘性的概念,这一概念与利率市场化紧密相连,即利率市场化能够很好的降低利率粘性,提高利率对市场供求的敏感性。因而在此种情况下,在经验分析下,利率市场化使人们在短期的紧缩态势中仍会保持对未来经济运行的乐观态度,从而并不会减少已有投资或正在进行或将要进行的投资,因为他们知道在利率自由化的促进下,市场会很快恢复原状。

其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外冲击下,利率市场化也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比如,在一国未实现利率市场化以前,因为国际经济动荡或者国外利率上调,在本国资本账户部分开放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本国货币贬值,这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出口贸易,增加了本国总产出,但也造成了资本外逃的后果,使国内资本大量向利率高的国际市场转移,无疑恶化了本国企业的发展以及投资。这一效应在黄志刚的模型中并未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但理论上由于本国利率缺乏自由化而不能对国际利率的变动做出及时调整,从而使以上效应产生持续性,使出口和产出出现相对长期的大幅波动,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促进本国利率快速对国外利率做出相应调整,进而减小以上情况所产生的一系列不利的联动效应,从而起到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将此例应用到实际中,目前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多次传出要加息的利率决策,即便此政策并未实施,但它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负面效应已极为显著,比如自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从2016年10月份的单位美元兑人民币6.7到近日徘徊在6.88元,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次,李萍(2016)通过建立利率市场化总指数,也得出了与黄志刚类似的结论。她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利率市场化可能会造成总产出的暂时降低,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但如果从长期的角度去衡量利率市场化,其会促进高效的资金配置,提高整体资金周转率和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正面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已拥有对利率市场化的大量研究,这无疑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上的绿洲,既然利率市场化已迎来蓝海,所以需要更多的研究和理论来为其发展作支撑。这里尝试性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应加快对利率形成机制的建立。前文提到,金融机构的信用水平和综合能力能否胜任利率水平的决策权这是利率市场化进入最后阶段所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完善市场监管架构。回顾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金融体系发展历来遵循“先发展,后规范”的潜在规律,因此,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建立并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架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加强利率风险防范。这一点对实体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无疑放松了某些金融管制,加强了利率变动的自由化。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供求和自身资金状况来决定利率水平,市场必然起决定性作用,市场资金的不断波动必然引起利率水平的不断波动,从而加大了利率风险暴露的概率。利率的频繁波动对于实体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将产生绝对影响,因此,加强利率风险防范是利率市场化以后,经济发展尤其是实体经济发展所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志刚,资本账户开放与利率市场化次序对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影响[J].世界经济2016,(9).

[2]王光远,利率市场化研究展望[J].投资研究.2013,(4).

篇12

1.受灾地区本身经济活动的受损对于全国经济的直接影响;

2.使用支出分析的框架,通过分析地震对于总消费、总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推动宏观经济动力的方面来分析灾害的经济影响;

3.分析受灾地区财产损失所产生的影响。

为了分析受灾地区本身经济活动受损对于全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可以考虑该地区对于全国经济的相对位置。根据有关研究提供的数据,受灾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例是1%,占GDP的比例是0.8%,占农业产值的比例是1.3%,占工业产值的比例是0.7%。因此可以认为受灾地区本身经济活动受损对于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大。

如果在支出分析的框架下分析影响,受灾地区本身经济活动受损对贸易顺差的影响应很小,政府的支出显然不会减少,还在增加,居民消费也不太可能受到实质性的影响。由于一些工业活动的停滞,投资有可能受影响,但从全国的角度看,规模不会太大。这样的分析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地震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很大。

分析受灾地区财产损失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财产的损失不会计入当年经济增长中,而是已有财富的损失。它的后果主要是两方面,负面的后果是生产能力的减少,正面的后果是对于灾区重建产生了较大的需求。但这种需求的实现要决定于许多因素,特别是融资方面的支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因此这种重建需求的实现是一个长时间的事,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地震损失对于物价的影响也比较复杂,首先要明确影响的方向,会产生一定向上作用是肯定的,主要是有多大的力度。现在所看到的数字和形势的初步分析表明,这种作用是很有限的。近日来猪肉价格一直保持稳定也反映这一点。地震对于粮食生产的直接影响也比较有限。

历史和国外的经验有一定参考意义,日本1995年阪神地震发生在工业中心,人员的损失远小于中国这次地震,但直接经济损失据估计占日本当时GDP的2.5%,要远大于这次中国地震。但日本经济的表现实际好于预期,而且在重建需求的推动下,各方面迅速回升。因此灾后重建产生的投资需求是减少地震经济影响的关键,而货币政策对于重建产生的投资需求实现的配合也是关键。

在抗震救灾的新阶段,灾民安置和灾区重建是目前的主要任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发展,国家的救援资金和各方面的捐助资金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灾区。在这方面有一个关于资金使用的思路值得考虑,即以工代赈的方法。以工代赈,传统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在目前国家直接救济受灾人民的同时,也采取一定的以工代赈的方式,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效果。例如目前都意识到受灾人民的心理伤害恢复的问题,如果能够为受灾人民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对于他们回归正常生活也有一定的好处。

篇13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02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的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出现不协调现象,并且此现象日趋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对外升值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在国内的对内价值也日渐下降,例如消费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等。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对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的稳定、进出口贸易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意义。

二、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

1.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

(1)经济实力日益强大

从总体角度出发,经济实力是决定汇率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其它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劳动生产率也随之提高,同时国际市场上的需求也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由此推动本币的升值;另外对于国外来说,经济的发展使得国民收入的增加从而促使消费需求增大,外汇需求上升,自然会导致外币升值。我国又是典型地以出口为主,因此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人民币对外升值的现象更加明显。

(2)外汇储备数额巨大

适当的外汇储备能够有效的平衡国际收支,实现汇率的稳定,但并非越多越好。一旦外汇储备增加,大量的资源也随之流出国外,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会导致外汇供给的大幅度增加,致使本币升值。例如,1994年我国外汇储备约为516.2亿美元,1996年后便开始出现线性增加趋势,2009年外汇储备更是达到了世界第一。现如今,我国的外汇储备仍呈上升趋势,这将加大人民币对外升值带来的压力。

(3)内外利差不断加大

通常情况下,资本总是由低利率国家流向高利率国家,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来,基准利率不断上调,而西方国家却为应对金融危机不断将基准利率下调,加大了国内外的利率差,致使流入大量资本,从而使本币需求增大,加速了人民币的升值。

2.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原因

(1)货币供应量增大

物价水平主要取决于货币供应量,一旦货币供应量增大,导致供不应求,就会出现物价上涨。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数额巨大,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造成物价持续上涨,大量的流动资金进入到股票、房地产等行业,使得房价、物价飙升,出现通货膨胀,人民币对内价值持续下降。

(2)资产价格的波动

通常来说,我国国民的各种生活必需品例如水、电等价格基本维持稳定,且消耗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动,如果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对投资资产的需求量则会加大,而为了减少由高利率带来的外国资本大量流入,我国近几年的基准利率一直处于下调状态,这样一来,资产价格的上升则会导致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增加,又推高了资产价格,形成循环模式。为了满足我国国民对于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需求,2006年以后,我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开始逐步迁移到资本市场中,对股票与房地产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人民币的对内价值开始进入逐步下降阶段。

(3)国际资本的流入

汇率改革之后,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使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致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尤其是外商投资使得基础货币增加,引起物价飞涨。我国外商的直接投资由1994年的337.67美元到2010年的1057.4美元,表明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是导致人民币对内价值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对于人民币的外升内贬现象,结合2005年的经济峰会来说,内外价值的偏离可能会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剧了我国通货紧缩带来的压力,更有甚者,会导致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使我国与邻国的债务负担进一步加重。

对货币的影响:汇率的变化会导致国际收支平衡被破坏,波及宏观经济的各个变量,尤其是货币供应量。在一定条件下,货币的价值会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大,从而导致需求增加,给社会带来的平均利润也会越来越高,汇率自然也会呈上升趋势。

对国外投资的影响: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限制,汇率的变化在短期内不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太大的影响。但由于我国资本项目的未完全放开,国外在华投资是通过人民币汇率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又一因素。通常来说,人民币的贬值会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增加其国外公司的相对财富,从而以更加低廉的价格购买国内的资产来达到生产成本的最小化,随着我国近年及以后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大,汇率有利于吸引新增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外国公司的相对财富,使其更容易廉价的购买国内资产,使生产成本最小化,总体说来,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汇率对我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大。

四、关于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几点建议

1.对人民币汇率加以适当控制

由于目前我国的人民币外升内贬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我国应对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加以适当的控制与调整,例如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加以适当控制,建立并完善我国的经济体系,以应对可能因为资本开放所造成的金融危机,创造适当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来加强我国宏观经济的抗冲击能力,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对汇率的变化给予适当放松,使我国的宏观经济逐步适应汇率的变动,提高宏观调控能力。

2.改善产业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国内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面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状况,可以逐步将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大多数产业都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且大多数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缺乏技术支撑,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与宣传营销渠道,大部分高科技技术和产品主要靠国外进口,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因此,逐步改善产业产品结构,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是改善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重要举措之一。改善产业产品结构,要注重发展高新技术,提高本身的竞争优势,用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改善人民币价值偏离现象的基础上,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全球的角度来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3.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调节作用

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飞涨,而资本市场是调节过剩资金的重要渠道,也可以有效改善我国整体的经济架构,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同时,我国也可以大力扩大资本市场来使我国资本定价的有效性大大增强,这对我国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五、总结

无可非议,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价值偏离现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弊大于利,我国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与政策来尽可能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外汇机制、资本市场等多角度入手,对通货膨胀、国内外利差增大等现象加以整改,从根本上加强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解决人民币内外价值不协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苗峰.人民币内外价值偏离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