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40: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篇1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竞赛由省教育厅主办,人民教育出版社、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等承办。竞赛依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设置,内容涵盖孔子与儒家文化、汉字艺术、书法篆刻、茶文化、京剧、传统建筑、中医中药等多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型。同时,为凸显本土文化特色,云南传统文化将占此次竞赛内容的10%

竞赛方式分为网上竞赛和现场竞赛。网上竞赛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活动官方网站()答题页面进行答题;现场竞赛决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由各州市选拔学生组成代表队参加。

当天上午在竞赛启动仪式后,来自全省的3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师集训班学习活动。在为期两天的集训学习中,来自省内外的知名传统文化研究专家围绕“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等主题,与参训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互动,以期通过集训学习提升参训教师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中的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

全国290余家网吧因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被停业整顿

《人民日报》消息 为规范上网服务场所经营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改善上网服务场所环境,进一步推进上网服务场所转型升级,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加强暑期文化市场管理,依法严格查处上网服务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

据统计,仅7月份,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针对上网服务场所经营活动共出动检查人员35万余人次,检查上网服务场所15万余家,责令整改2 520家,受理举报1 132件,立案调查2 411件,警告1 879家。自暑期开始以来,全国共查办上网服务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案件2 540起,其中河南省周口市乐乐电脑网吧、湖北省武汉市鑫体验网吧等290余家上网服务场所被依法责令停业整顿;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区开心点击网吧等9家上网服务场所被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文化部将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要求各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加强日常巡查,坚决打击接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全面深入开展上网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重点推动县城、乡镇和城乡接合部上网服务场所守法经营、转型升级,鼓励上网服务场所改善环境、优化服务,使之成为敞亮、开放、整洁的公众文化场所。

河南:从今年9月起将戏曲列入大中小学课程计划

篇2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对提高人文素质有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洗礼和沉淀,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其中人文知识在当今社会被赋予重要作用,对整个时代的进步有着引导作用。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代中华儿女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见证了人文知识逐渐丰富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文知识的载体,是中华儿女吸取知识的重要地方,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对掌握人文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人文方法贯穿于整个人文素质教育过程,是人文素质中所包含的具有实践作用的重要方法。学以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积极倡导的重要思想,指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际,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学以致用也同样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向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人文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筛选积累下来的,对提升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对规范人文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主要通过人文行为来体现。要想提高人文素质,就要严格规范人文行为,只空谈理论知识,却没有付诸行动,这样会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偏离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而影响整个民族大进步和文化的传承[2]。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标准和行事准则,先人的思想和行动能够为人们提供行为准则,这些都成为规范人们人文行为的主要依据。

二、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的方法

(一)加强校园建设

校园生活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校园环境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学校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教学日常,与各个学科相结合,如诗歌、书籍等相关传统文化要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地动仪、“四大发明”等要与科学学科相结合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活动、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各个阶段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策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伟大精神。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与书本相结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的知识和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应该多开展传统文化相关主题活动,创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使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相关部门积极引导

篇3

一、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关注度不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文化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也得更加丰富多元。许多学生心态浮躁,功利化思想严重,热衷于追逐“快餐文化”,难以静心研读国学经典,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当代一些大学生民族意识淡薄,缺乏文化认同感。

2.教育者本身缺乏专业素养

除了开设专业课、选修课,许多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是依托辅导员、班主任等群体开展的,部分教育者不具有专业背景和专业素养,自身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不多,文化底蕴不够,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只是照本宣科、敷衍了事,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的尊重和热忱。还有的教育者由于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失误,可能连基本概念都无法准确讲解,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3.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缺少吸引力

许多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没有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仍用“满堂灌”的单一授课形式,按照固定思路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导致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在授课内容方面,许多教师没能主动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导致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印象中只是存在于历史课本里的名词。

二、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改进思路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即使未设置传统文化类专业,也可引进具有传统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类的公共通识课或选修课,系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或是邀请校外专家到校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讲座,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辅导员、班主任也担负着一定的传统文化教育任务,因而对辅导员、班主任也要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培训,使他们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这有助于辅导员、班主任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科学把握教育内容,灵活选择教育形式,保证教育效果。

2.广泛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如今QQ、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遍应用,众多高校也建立了校级、院级、系级等多个层面的网络公共平台,利用网络公共平台资讯、开展宣传、进行思想引领等,教育者可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每逢传统佳节或历史事件纪念日,向学生介绍其起源、内涵、意义等,讲述相关故事。也可在网络平台中播放传统文化相关视频和图片,利用网络平台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来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加以关注与加深了解。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提高传统文化吸引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教育的良好载体。高校可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诗词朗诵会、传统艺术作品展等活动,吸引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走近和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可鼓励组建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生社团,为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向社团活动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定期对社团活动情况进行考核评定,保证社团能够真正发挥效用。

4.发掘和培养学生群体中的“传统文化之星”

大学生易受到朋辈群体的影响,也往往会对朋辈群体中的佼佼者更为关注,高校可广泛发掘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予以奖励,或为其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平台。这样,既可鼓励该部分学生充分展现自身风采,同时也可激发其他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带动更多人去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篇4

当前工科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篇5

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是促进当下社会和谐发展,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高校课堂教育及课外活动开展中融入民族文化知识,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起良好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高校的进一步繁荣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以及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宣扬出来。而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一、民族文化进高校的意义与原则

(一)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意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姿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与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从数学、天文,到书法、戏曲,乃至服饰与饮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创新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首先,能让学生们明白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人文精神。在课堂上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时,教师要注意尽量为学生们列举一些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化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人文精神对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各项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领会到人文精神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与责任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在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体会到民族认同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将家庭、社会当做一个大的集体,我们的国家才会朝着繁荣的方向不断前进与发展。此外,也能培养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与工作中友善相处、诚实有信、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二)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原则。高校在融合民族文化精神与当下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个原则。首先,要让学生们清楚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们深刻的认识到两个时代中不同文化的优秀之处,明白文化与特定时代的关系,同时还能让学生们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二者,从而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理性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在铭记历史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不断增强自己为国效力的自信心。其次,在课堂之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了解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后,学生们还应该形成宣扬优秀文化知识的思想。积极参加演讲、竞赛,以及各种校内社团等活动,展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自身所学影响到社会各角落,助力形成养成良好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

二、民族文化进高校的重要举措和方略

(一)开展民族音乐课堂,提升学生文化思想。高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以此来保证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古板的课本知识难免会让学生们产生厌烦的感觉,所以通过开展音乐类的课程,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并将民族文化渗透在其中,能够大大提升学生们的传统思想水平。在音乐类的课程中,学生们更容易体会到乐曲所要表达出来的感情。在律动感十足的乐曲中,学生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完全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与脑力活动,整个民族音乐课堂的开展才会有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为学生们讲解《茉莉花》这一首传统的民族音乐歌曲。这种花十分清新,它白色的花瓣呈心形向中靠拢。人们在歌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传达出了对茉莉花的热爱之情。这首歌曲采取了江南地方的轻快的音乐旋律,给人一种轻盈活泼的灵动感。虽然整首乐曲的节奏比较缓和,但是在平缓的音调中,我们能够听出整首歌细腻而又融合激情与坚定的情感。虽然整首歌曲表面描绘出了茉莉花的清新以及优美,但是从歌词的演唱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这首歌所要表达出来的热爱和平的强烈情感。维护国家的统一,热爱向往和平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们去学习《茉莉花》这一首歌曲,让学生深刻体会每一句歌词下的深刻含义,有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演唱体会,加深自己对和平的热爱。高校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去,能够帮助学生们极大的丰富日常生活与文化活动内容。(二)组织历史文化竞赛,引领学生思考传统文化。比赛是提高学生们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一种有效的措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代与历史发展,了解历史轨迹,更容易让学生深刻领会传统文化内涵。单纯机械的重复理论知识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相互合作之中学会互相竞争。这种激励式的教学能够引领学生们去进一步思考更多的文化知识,并让他们投身于下一步的发展民族文化的道路中。定期在高校中开展民族文化的历史知识竞赛,是提升学生们综合素养与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程。在学习这些文化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进展的过程中,各种思想与观念的主要特征。教师可以通过纵向的顺序来让学生们理解各个学派的文化特点。让学生们理解儒家思想的要点,学会琴棋书画等多种艺术中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们掌握四大发明以及三百六十行等等丰富的历史内容。在设置竞赛题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自己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课外的内容。同时,为了将竞赛的成绩拉开距离,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下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国的建筑,汉字谜语,饮食厨艺以及相关的传统乐器等等历史知识贯穿在整个竞赛知识中,从而让学生们在了解课内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课外知识的探索。(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高校融入民族文化精神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向更多的人宣扬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尚之处。学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群体。提高学生阶层的文化素养意识,是提升整个社会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学生这一代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将传承民族文化付诸于自己的行动中,我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愈发繁荣昌盛。在学生们自我实践弘扬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个体与其他群众的文化意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宣扬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实践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们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同时在实践之前,让学生们在网上搜索不同非物质文化的图片以及倡导维护非遗传承的视频,以此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要对群众讲解有关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讲解国学经典《弟子规》这类著作时,学生们要向群众们讲解《弟子规》的内容以及《弟子规》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弟子规》是教育类经典文章,所以宣扬这类文化对提升每个人的综合素养与道德修养都有很大帮助。在学生自己向别人讲述《弟子规》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深刻和具体。这一系列将民族文化引入高校校园的活动对于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总结

高校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并带领学生们去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教师通过在民族音乐课堂上向学生们宣扬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在日常活动竞赛中为学生们穿插历史民族文化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们彰显优秀的民族精神,可以使他们的人格素养更加的健全。在这一系列形式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能够从更深的角度去领会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韵味,并去积极思考与宣扬优秀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岩.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世界,2020,(9):57-58.

[2]方晖.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J].美术文献.2020,(1):95-96.

[3]谭建光.中国式青春:从青年突击队到青年志愿者——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青年群体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19,(3):36-42.

[4]宋春雨.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相关理论探析[J].美术大观,2015,(7):160-161.

篇6

双语教学最初兴起于欧美国家,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各地高校纷纷开设双语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对于双语的研究,国外大都是用“bilingualeducation”(双语教育)这个概念,国内则普遍使用“双语教学”。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双语教育是指在学校里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知识性科目。而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于双语教学则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在本文之中,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作为教学语言,对非语言类课程进行授课的教学模式。

二、中国文化双语课程教学的问题

《中国文化》双语课程是一门英语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对象为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采用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英语语言知识,提高英语水平。这是一门跨专业课程,跨越多门学科知识,涉及中国历史、文字,哲学、宗教、文学、戏剧、音乐、绘画书法、建筑、医药、旅游、饮食、手工艺、民俗等十多个领域。通过英语讲授这些跨学科的知识一方面对于学生了解,扩展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有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外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有重大意义。

对于双语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其实自课程开展以来,就一直伴随其左右。首先,从目前高校双语教学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在学科类别方面,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双语课程以理工类课程为主,文科比例偏少。由于理工类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知识架构与国外大学同类课程差异较小,开展起来阻力较小,同时也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结合更紧密,其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等远远超过人文学科。在发展程度方面,各高校开设的双语课程数量、原版英文教材的使用情况、全英文授课的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在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方面,对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语言而非知识是双语教学的难点,有的认为是学生因素,特别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有的则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影响力最大,英语水平次之,专业基础最小。

而对于语言学院开设的《中国文化》双语课程,也存在其特点及所相应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国内相关研究对双语教学的目的尚无统一的认识。对此也存在一些争议。大致上分为三类,一是强调语言能力,二是注重知识讲授,三是两者兼顾。有观点认为对于英语这个语言类专业学生,课程目标首要是强化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言水平,而专业知识的掌握则顺而求其次。对教学目标达成共识是双语课程的开设和成功的关键。

(二)教材选用

大多数双语教学研究认同一个观点,即双语教学最好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如此不仅可以保证教材的质量,专业知识的前沿性,也能够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而对于《中国文化》而言,这一标准同样适用。虽然中国文化是中国学生的母语文化,但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位使得英语专业的学生缺乏母语文化知识,也难于用英语正确表达母语文化知识。目前国内的使用英语编写的中国文化教材数量匮乏,质量参差不齐,内容各不一致,术语表达标准不统一,难以满足教学需要。

(三)师资

理想的双语教师首先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其次能够熟练地运用目的语进行授课。但是目前学院的教师均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的能力虽然符合要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缺少系统性的掌握,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仍然多有欠缺。

三、文化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讨

(一)课程体系

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化输入不可能单单依靠一门《中国文化》课程就可以完成的,课程的体系化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因此需要开设辅助类选修课,在中国哲学、文学、语言、历史方面进行“点”的补充。更为灵活的方式也可以选择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学生举行专题讲座,以弥补由于文化课程课时偏少,难于完成充足知识输入量的不利情况。

(二)教学目标

就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语言能力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鉴于双语课程的特殊性,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语言是学习的工具和手段,双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语言水平而开设,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使用英语获取专业信息并进行专业沟通的能力,所以首先是保证学科知识的讲授,其次是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在《中国文化》的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就混淆了双语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目的,将课程作为语言类课程教授,以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为教学重点而相对忽视了内容的重要性。同时,学生也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如此“教”与“学”才能有机地结合,为同一个目标而协调一致。

(三)教材选用

即使授课内容是学生的母语文化,但考虑到双语教学的特点和国内教学材料的实际情况,仍然建议优先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当然,也需要挑选优秀的国内中英文教材结合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配套使用,特别是作为教辅材料进行有效补充。

(四)教师素质

对双语教师而言,能否胜任其教授的课程,专业素质首当其冲。一方面,可以选择中文专业出身,具备流利英语表达能力的优秀教师。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和进修,使其不断丰富学科知识,加强专业素质,成为专业、多能的教师。

(五)教学实践

在双语教学中语言与内容是不可分离的两个组成部分,失去内容的语言无法承担传递信息的作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英语为工具,利用多种形式,例如主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等,教授专业知识。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著名文化景点,以最直观的形式促进学科知识的吸收和运用。

篇7

关键词: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日益激烈,给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培养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及时发现现阶段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提升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策略。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特点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状况,课题组成员对六所院校大学生作了相关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有以下特点。

(一)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从大学生对汉语言的使用,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较强。从语言角度来看,数据显示出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最常使用的语言是藏语和汉语。在认知方面,对于“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问题,89.7%的学生认为,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认知清晰,把握准确。在对学生访谈中,问到“怎样理解中华民族文化问题”时,学生也谈到中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56个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彰显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与魅力。从情感和态度上,86.0%的学生愿意向朋友介绍中华民族文化,73.0%的学生愿意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78.4%的学生入党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二)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藏文化的双重认同

夏威夷亚太研究中心DruGladney教授认为,族群或民族认同是根据环境、时代和具体情况经常变化,每个人都有多种类、多层次、多范畴的群体认同[1]。大学生也是如此,其文化认同感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些特定条件下,个体的本民族文化认同能够得到激活,民族文化认同感强烈,人与人的关系基于特定角色而建立时,认同就尤为突出。在调查中,对问题“是否因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而感到自豪?”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9.7%的学生感到自豪。当大学生将自己放在中华民族的角色基础上时,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而调查中对问题“是否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80.4%的学生愿意在纯藏的学校读书,大学生对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此外,笔者在长期教学中观察发现,藏族学生在纯藏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更强,而在藏汉混合的班级中,对藏文化的认同感相对弱于纯藏的班级,并且汉族学生越多的班级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越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上,在藏族群体中,大学生完全使用藏语进行交流,有少数汉族存在的情境中,基本上使用藏语交流,并且表现出本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在汉族存在较多的情境中,主要使用汉语交流,并且汉族越多,汉语使用的频率越高。在藏族与汉族比赛或竞争的情境中,藏族表现出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正如先生所说:“多元一体格局中,中华民族认同是高层次认同,对本民族的认同是低层次认同,不同层次认同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色,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三)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为了解决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笔者对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其家庭所在地区进行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农牧区学生比城镇学生的汉族文化认同高,城镇学生比农牧区学生的藏族文化认同高。文化的交流是文化融合和移入的重要前提。农牧区是藏民族的聚居区,但是交通十分阻塞,和外界社会交流、沟通十分困难,交流渠道不畅使得农牧区的社会文化中更多地保留了藏族传统文化,而城镇是藏、汉杂居的地区,比农牧区的藏、汉文化交流多,也受到了汉文化更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牧区的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城镇大学生受汉族文化影响更大,在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分离式认同;农牧区大学生则受汉文化影响较小,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倾向于选择同化式认同。即农牧区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比藏文化认同要高,城镇大学生的藏文化认同比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要高。另外,农牧区大学生和城镇大学生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上存在的差异,还与父母的文化程度相关。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有更多的机会获取外部社会的信息,就越有机会接触汉族文化,所以可以更理智地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所处的大社会背景,可以更理性、客观地对待中华民族文化。

二、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

大学生在认同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同时,又认同藏民族文化,在这种一体化二元认同模式下,大学生必然要面对如何在保留并发展藏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适应主流文化这一问题。大学生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忧虑,甚至个别大学生对主流文化产生对抗情绪,在非理性情况下盲目认为藏文化将走向衰落。访谈中学生谈到随着汉文化的广泛接触,大学生对藏文化的学习和使用越来越少,从而感到藏文化会衰落的危机。笔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承担四观教育概论课程的讲授,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演讲,而在演讲中个别学生公开谈到当前大学生由于汉语言的使用,而使藏语言逐步边缘化,甚至可能消失,包括藏族日常生活受汉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使许多藏族日常生活发生重大改变,个别学生演讲中带有偏激的情绪,呼吁藏族学生着装上以穿藏装为主,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民族文化低层次的认同。

(二)缺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现阶段,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并未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的课程。高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凸显民族特色。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里没有明确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导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藏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也就没有了载体,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情感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高校对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也较少,使得高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不足,而且高校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指导更是缺乏,开设的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选修课和辅助课程甚少,导致大学生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锻炼学生的技能,传授学生知识,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2]。此外,在课余时间,大学生也很少关注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高校及相关部门也未开设过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讲座,高校很少举办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及以民族文化为内容的各类实践活动。影响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学习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文化凭借其经济的优越性、科技的先进性,宣扬其价值理念,对我国原有的价值体系带来了挑战。西方文化企图控制人们的意志、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从而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减弱[3]。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薄

造成大学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意识淡漠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高校没有开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有关的课程,导致学生也很少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第二,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普及太少。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时代,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成为当前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并没有通过这些手段进行广泛传播。目前,许多文化作品呈现出大众化、通俗化、娱乐化倾向,主导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冲击着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时代,文化产业也出现了大繁荣,但是商家为了追求高额的商业利润,一些文化产品为迎合世俗潮流表现出文化精神的缺失,而这些文化产品的精神缺失削弱了大学生对历史传统文化的关注。第三,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国人在抛弃自身传统文化时,盲目崇拜并接受西方文化。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西方敌对势力为了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不断向我国输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通过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和信念,从而使青年学生形成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并表现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淡漠,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大学生的文化感知体系中越来越淡漠。

(四)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途径单一

中华民族文化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是我国漫长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高校应该将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作为整个大学教育的精神主线,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重理轻文的现象仍然很普遍,也没有给予民族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导致大学生获取民族文化知识的渠道单一,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民族文化知识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了解到,大学生获取中华民族文化知识主要通过课堂学习(76.5%),其次是上辈传授(50.1%)。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处于战略发展转型期,地区的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但是,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尤其是民族文化教育水平及体系和内地相比,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去甚远。所以,高校必须不断优化民族文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设置学科课程,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文化科研力度,丰富民族文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增强民族文化教育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以促进地区与内地地区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者:郑雪莲 单位:拉萨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

参考文献:

篇8

教育部于2014年4月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确定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要求分学段有序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中小学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成为国家层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1传统文化教育对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意义

传统文化隐含着积极的价值观。价值观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追求,又渗入多种多样的价值理想,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的,相互关联的价值原则构成了文化的价值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主要包括“爱人”的人道原则、“修己以安人”“尚同”的群体原则、“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谋道不谋食”的理性追求、“内圣”“外王”“善”等品质要求[2]。青少年自觉接触与内化传统文化,就会潜移默化接受价值观的熏陶引导,为正确价值体系的形成奠定坚实根基。价值观发展需要传统文化引领。文化对青少年具有建构作用,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就会相应地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然后在生活、学习中就会用什么样的理念、原则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3]。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青少年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步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识水平,鼓励青少年以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人物为榜样,学习别人的长处,在生活中自律自强。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价值标杆,使其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如传统文化中彰显的“爱人”原则,可以塑造青少年人道主义精神;“修己以安人”的精神可以在实现个人内在价值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尚同”思想可以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意识、集体意识等。

2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小学校已经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并且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教育方式有待改进、教育内容需要整合,实施途径与社会影响方面仍有诸多问题有待克服。

2.1教育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不足

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内容不成体系,与青少年生活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重点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还要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1]。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书法等学科都可通过相应内容增强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涉及汉语言文学、爱国主义和革命战争传统、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和事件、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节庆等方面。从表面上看,内容的设置似乎很全面,但呈现在每册教材中的内容却显得支离破碎,学生在学完一个阶段之后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仅限于选文本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较零碎,难以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以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课本选文涉及《世说新语》《论语》《礼记》《西游记》《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及古代诗歌等内容。研读这些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对于青少年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杂乱无章的内容不利于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难以形成价值观培养的合力。

2.2教育途径单一

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中小学纷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为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渠道,在相当大程度上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奠定了基础。相对而言,语文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语文课堂中的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依然停留在经典诵读的阶段,没有深入到文化内涵深刻把握的层面。教师对经典古诗文的教学内容的通常做法是,在讲完知识点后便要求学生读读背背。这种教学方式用来应付考试是无可厚非的,但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却比较小。这样的教育只是让学生学到了一些知识,短期内背得了一些课文,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影响逐渐淡化。社会上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重于内容。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类电视节目,比如中华好诗词、成语大赛、汉语听写大会等,确实营造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的氛围,但参与人数有限、实际效果有限,同经典诵读一样还不足以使青少年自觉深入传统文化精髓。因为绝大部分青少年的绝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观看此类节目的机会不多,另外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也不够,很难让他们保持学习传统文化的持久兴趣。

2.3影响有限

传统文化由于自身特点在对青少年的影响方面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中,作品不仅年代距今较远,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当时社会的经济水平都与现代社会有较大的隔阂,导致传统文化容易受到其他类型文化负面冲击,影响有限。如今网络文化、电视文化等发展迅速,网络小说、网络游戏更能吸引青少年的眼球,课余时间青少年更倾向于选择这类娱乐方式。这些“快餐文化”视觉效果强烈,轻松愉快,能满足青少年的猎奇心理,但是其内容较少涉及传统文化,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往往容易沉湎于此。另外,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低。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报纸等被现实利益所迫,对传统文化的部分涉及较少,全社会关心支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有待形成。总体来说,社会导向不利于引导青少年主动关注传统文化,不利于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发展的功能将会削弱不少,因此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解决的办法。

3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价值观的路径

文化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实有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为解决当前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当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3.1优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其一,应该发挥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修改课程计划、增加传统文化课时比例,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处理等方面拓展传统文化知识素材。如语文教学需要改变教材的老套路,结合课文教,以教材为中心拓展课程资源,挖掘析出课文中的传统文化因素[4]。其二,要综合考虑学科教学中传统文化内容的整合。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教育内容谱系,通过主题教学等方式,把一定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知识整理出来并系统化,联系生活实际安排,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整理过程,主动学习传播传统文化。其三,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这种体系需要具有四个特征,即内容要有丰富性、体现基础性、编排要有序列性、在内容与现有课程体系结合上增强灵活性[5]。同时,鼓励青少年课外阅读《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作品,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拓宽个人视野。

3.2拓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为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价值观的发展,应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传播弘扬传统文化。如,可利用青少年爱读故事书、爱玩网络游戏、爱看电视的特点,编写一系列解释详尽、通俗易懂的故事书、生动有趣的漫画书、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漫、网络游戏等供青少年选择,寓教于乐,达到用传统文化塑造价值观的目的。北京妙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制作的120集动画片《中华弟子规》,主要通过优秀动画视频和电化教育课程的反复播放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各门学科教学要各有侧重。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把目前推荐背诵、阅读的选文作为必读篇目,大力落实新课标中对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4]。其他学科要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外还可以多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讲座、学科人文作品展等活动,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教育越认真,则越容易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越会按照传统文化倡导的原则来接人待物。此外,还应鼓励教师、家长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尽可能地多与青少年一起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并就其内容进行讨论,让青少年深入其中,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逐渐提高道德水准,学会做人的道理。

3.3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学校应营造“德高为范”的良好氛围。教师必须明确身上肩负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义务,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底蕴,悉心帮助青少年调适心理。其次要组织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集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同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应体现传统文化因素,引导青少年从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弃恶扬善,求真务实。社会传统文化教育应无处不在。要让青少年在零碎的时间无意识地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比如在广告牌上放上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的故事,让青少年在放松的环境下被短小的故事吸引,不自觉地以故事中人物为榜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播放弘扬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宣传片、公益广告等,帮助青少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宝石,青少年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让青少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应引导青少年在学习的黄金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与经典同行,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习过程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修身养性,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作者:王婉珍 李学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9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他说:“古人之学,因以致知为先,然其始也,必养之于小学。”为了说明蒙学(小学)的重要性,他还把蒙学阶段的教育形象地比喻为“打坯璞”阶段,认为此阶段的任务就是培养“圣贤坯璞”。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的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因此,朱熹认为蒙学教育对一个人得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在朱熹看来,蒙童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入为主”。他认为蒙童思想单纯,独立性不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就难以改变。朱熹强调幼儿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大学章句》)朱熹主张家长对蒙童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因为“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小学•嘉言》)。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于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二、朱熹养成教育的现代心理学剖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蒙童的感知已逐渐完善,其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其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朱熹的《蒙学须知》中对蒙童读书有严格要求。小学生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看书时难免会少看、多看,“逐字看”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难。但是若长久这样要求,就培养了他们认真细致的习惯,注意力也得到加强。养成教育,不仅仅在孩童时代,更事关人的一生。民间有谚“三岁看小,六岁看老”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故不能掉以轻心。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年幼,学习能力很弱,自制力又差,对其读书学习做出规定对他们的学习习惯养成很有帮助。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须有相关的规定,但规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要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校,教师要监督学生;在家里,父母要监督好。如此长久下来,儿童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了。

篇10

《课标》明确指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段话指出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和“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培育民族精神”的一系列布署,实现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伟大复兴的目标相一致的。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语文教学之舟才能在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又能吮吸着鲜活的时代气息远航!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传统文化的内容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E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传统文化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把它融入我们的生命中,使之生根开花。

二、语文教学延续传统文化的现实意

现在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汤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由此可见一斑。要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义不容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更加努力地学习、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其实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诗词、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于素材。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f,统文化的内涵,用优秀文化的精髓来Jr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埘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2.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诵读经典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足十分繁重的,况且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1.来完成,因此,必须提倡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诵读经典。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l依托,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学生。在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学生感到浮躁,回归经典阅读尤其迫切与重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都不要忘r对经典尽可能的亲近。唯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不会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鉴传统育人方法的合理内核,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应该研究的永久课题。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时代品格,体现时代精神,则应主要采取以下途径。

1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课堂中

大学生课堂教育可分为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即我们所说的传统课堂教学,这是我们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第二课堂教育是指学生自主参加的教学、科研和文娱体育活动,其中学生社团起着关键作用。第二课堂教育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作用,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对于第一课堂我们一方面应该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历史人文,用理性、开阔的视野批判性地分析问题,使思政课增添人文色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顺应学生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将相关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接触和认识。对于第二课堂教育,我们则应充分利用如历史研究协会、鸿雁文学社、青鸟剧社、礼仪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外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慢慢渗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实践中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还应该延伸到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找到具体感应对象,深化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学校可以采取理论学习、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如沈阳大学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思政部长期坚持开展的新民、法库、抚顺雷锋纪念馆社会实践品牌活动,都是很好的形式载体,受到学生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定期安排专家进行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性讲座。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文化遗迹、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场所,借助社会资源,拓宽大学生教育渠道,实现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Intemct)的迅速扩展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信息传播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已不再仅仅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新工具,其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渗透日益广泛深刻,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场域、网络社会空间和网络文化生活方式。网络已经成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途径,社会思潮汇集的新平台,公众诉求的新渠道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大学生更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成为掌握高科技手段的新新人类。可以说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迅速在网络上搭建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条件。借网络资源,融传统文化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学校可以鼓励学校思政教师的博客中有中国传统文化模块,定期推出自己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日志。积极倡导学生浏览,积极和学生在网上互动。学校还可以建设专题网站,并在其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配合学生管理和教学部门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为学生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平台、开辟园地。

篇12

中国有句俗语叫“尚德不尚力”,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武德的重要性。武德教育作为培养精神道德情操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警察院校学生武德教育,有助于培养警察院校学生的良好的心里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警察院校格斗教学中倡导武德培养,不单指传统的武德精神,还包含了作为人民警察所需要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就目前我国警察院校格斗教学现状而言,主要注重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的训练,严重忽略格斗教学中武德的培养,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警察院校是培养人民警察的摇篮。而人民警察是惩恶扬善,为人民服务的,必须具备娴熟的格斗技术与高尚的爱国热情,从而捍卫法律的尊严,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心。通过对警察院校学生武德及格斗技能的培养,提高未来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及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本文针对武德培养的重要性,提出警察院校格斗教学中武德培养的策略。

一、警察院校格斗教学中武德培养的意义

1.对警察院校格斗教学融入武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武术自古以来就比较重视武德的教育,警察院校格斗教学中的武德培养,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武德精华,还要根据警察院校学生的未来职业特点,在练就专业的格斗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坚强意志及健强体魄的培养。通过艰苦的训练,培养坚韧的意志力,引导学生艰苦奋斗,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2.格斗教学中的武德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华传统的武德文化蕴含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在警察院校格斗教学中,注重武德的培养,对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很大的意义,他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走上工作岗位,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有义务捍卫祖国的尊严及保护人民安全。当国家受到侵犯时,会毫不犹豫的去捍卫自己的祖国;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会毫不犹豫的去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通过格斗技术教学,加强学生武德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爱国情操,并肩负起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重任。

3.格斗教学中的武德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执法素质。作为人民的公仆,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要根据人民警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爱国、正义、精忠报国、助人”的品质,在格斗技术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武德培养,有助于树立人民警察的完美形象,提高学生的执法素质。

4.格斗教学中的武德培养,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对学生武德教育,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武德思想及道德行为规范,能够很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其次,通过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有利于学生互相鼓励,互相提高。形成以礼待人、尊师重教的作风。武德教育,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5. 格斗教学中的武德培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擒拿格斗技术教学主要是通过体育训练来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它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格斗教学中的武德培养,可以增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专业的擒拿格斗技术是未来人民警察的必备素质,拥有扎实的擒拿格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警察院校格斗教学中武德培养的方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武德教育。发扬民族传统武德指导思想,为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民警察做贡献。 在格斗教学过程中渗入武德教育,应该结合格斗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结合课程学习,将武德教育融入课堂。课堂教学是保证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文明礼貌待人的重要渠道。警察院校格斗教学,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或途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武德教育。首先,在教师授课之前,师生问好要求行抱拳礼,对学生“礼”的教育,因而能和学生进行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努力传授格斗知识、技能的同时,把“礼”的精神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在格斗教学实践中磨炼意志品格,强化学生的武德意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以礼待人的品质,还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其次,在格斗实践练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复杂的动作,促使学生们互相帮助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思想品质。再次,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纪律,考勤等考核,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武德教育,提高学生对各种训练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实现培养出严明律己,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优秀品质。

2.通过技能及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武德品质。通过竞赛评比活动,主要是为了检验学生思想的表现活动。格斗教学中的武德渗透教育,应该结合课内外实践,才能够取得有效的作用。青少年学生充满朝气,具有强烈的好胜心里和进取精神,通过组织竞赛评比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组织技能及知识竞赛评比活动时,相关组织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竞赛的要求和目的,从而使学生端正竞赛的态度,通过民主的竞赛评比活动,发扬学生的民主精神,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对于不重视荣誉及竞赛不积极或者为了荣誉不择手段的学生,作为组织教师,应当对学生行为进行及时教育,使学生充分明确竞赛的要求及目的,保证竞赛评比活动有效的顺利进行。通过技能知识的竞赛,逐步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优秀品质,通过技能相互学习,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的武德风尚。

警察院校可以利用在完成格斗教学任务的业余时间,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对武德的认知水平。通过各班之间、各年级之间、各系之间等格斗技能的竞赛,武德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对格斗知识及武德知识的认识。其次,学校也可以利用一些业务时间,组织武德知识方面辩论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学校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组织学生观看武大影片等相关资料,促进学生对格斗运动的正确认识,从而端正学生学习格斗技术的态度。

3.加强格斗教师的表率作用。由于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的特点,因而,格斗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作为警察院校的格斗教师,必须根据教师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行举止、以及思想等,才能够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言传身教,是警察院校格斗教学的关键。格斗教师的武德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因而,作为格斗教学的教师,不仅要规范自己的口德和公德,还有具备专业技能和专业的素质,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谈吐文明,举止大方,树立在学生心中的美好形象,才能够更好的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武德素质的提高。

篇13

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宝藏,传统文化可以让中学生保持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认同。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价值日趋多元化,这也对中学生价值观取向的选择和认同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对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建立精神归属感尤为重要,能使中学生从“小我”中走出来,把自我融合到国家的发展命运中,让他们乐观、自信,不易产生人际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传统文化精神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

1.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心理归属感是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注点。只有正确对待历史和过去,对待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才能时刻保持一种生命和精神的延续感。做好当代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提升其心理归属感。把心理归属方面的教育放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中去思考,从延续性和持续发展的角度着手,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过去和现代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在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化精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是提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水平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用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学生的文化认同。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认为,一个个体缺少个人认同,不能很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会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更好地社会化。同样,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缺少文化认同将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带来危害,不利于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形成社会同一性。对中学生来说,建立文化认同就在现代更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象征性元素,如龙、太极、万里长城等,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象征。当我们看到国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回旋时,那种深深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是一种力量之源,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因此,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接纳传统文化,重塑文化认同,更好地确立自我同一性和社会同一性。

3.用传统文化精神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空虚感、孤独感,一些学生精神世界匮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既与其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又与社会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要从社会因素入手,丰富其精神世界。我国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中学生的精神修养提供了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连结,是治愈精神空虚和心灵迷失的一剂良药。

二、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1.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需要充实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内容,更需要开展广泛而有力的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可举办“传统经典名著诵读比赛”、“中学生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用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染中学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