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样的生命

多样的生命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17:40: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多样的生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篇1

从偏僻的山村来到喧闹的城市,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向孩子灌输只要分数考得高其他都无所谓,并拼命使加压力,产生偏激情绪,从而使孩子人格畸形发展,甚至走上极端。教育活动本应是帮助每个人更杰出,让孩子学会自尊、自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现在非但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反倒让孩子失去自尊、自信、失去幸福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教育理念的偏差导致教育行为的断裂,由于不懂得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们需要的我们没有给予,而给予的是他们背不动的东西,结果把孩子压垮了,过早地把他们压向死亡。

一、提升耐挫能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是最强的支持力量。首先,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告诉孩子挫折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开挫折,永远一帆风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人生的常态。只要能坦然面对,勇敢正视挫折,就能把挫折作为进步的台阶、成功的起点。其次,要教育孩子懂得,挫折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两重性。它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获益。“自古雄才多磨难”,让孩子懂得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是一种人生财富。如果将挫折当做垫脚砖,会让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于独立意识强的孩子,父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遇事冷静,使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危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避免固执、偏见和蛮干;勇敢地面对现实,进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增强抗挫折承受力;学会掌握自我心理调整、自我控制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另外,还要教育孩子善于忘记那些不愉快的事,放眼未来,努力摆脱痛苦,吸取教训,迎接新的生活。

二、敬畏生命之花

对生命的珍爱应从小培养,并在每一个生命历程之时潜移默化地强化。首先,用自身成长感悟生命历程。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相关的生命历程教育片、阅读相关的资料,或由妈妈给孩子谈生育的体验展示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事故材料,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把孩子从胎儿到出生以及成长的过程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可以是录像、拍照、写成长日志等)。这样会使孩子真正了解生命的珍贵,树立起强烈的生命保护意识。

其次,以事实体验生命珍贵。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父母不妨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懂得生命的可贵。比如,让孩子养一种小动物,每天照顾它,给它喂食喂水,看着它一天天健康成长;在小动物生病的时候,怎样帮助它、精心呵护它,使它渡过难关。

第三,引导孩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家长要教育孩子爱家人。电视广告“给妈妈洗脚”为何如此震撼,身教胜于言传。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感化引领孩子懂得关爱,学会体贴。同时可在孩子过生日时进行感恩教育,一位前人说过:死,是生者的痛苦。告诉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很不容易的,是妈妈冒着生命危险生下来的,从诞生之日起,他的生命就不完全只属于他自己,他的生命是爸爸妈妈给予他的最珍贵的礼物,寄托着爸爸妈妈最深的爱和希望。所以不能够糟蹋它,也不能浪费它,更没有任何权利结束它。要让孩子懂得,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坚强地保护自己的生命,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家长和所有的亲人。生命不能弃之如草芥!卢梭曾说过:“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要让孩子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就应该引导他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再说,你还没有体验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人生,没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没有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怎么能选择轻易离去呢?并要反复强调,选择轻生是懦夫,是愚蠢的行为。

三、正确诠释生死

增加学生正确认知死亡的教育。不知死,焉知生?死亡也是生命的存在形式。毕淑敏的《预约死亡》之所以引起轰动,就是唤醒了人们对死亡的关注和反思。要给孩子补上“如何面对死亡”这一课,让他们接受一堂沉重而有意义的死亡教育课,让孩子对生命进行全面思索。

家长要科学认真地和孩子一起谈论和解答生死问题,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这是家长的义务,更是家长的责任。以下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对死亡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即使偶尔说到死亡也闪烁其词;用童话和寓言来说明死亡,给孩子传达一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的信息,使他们觉得死是一件很轻松的事,特别是一些死而复生的童话故事容易让人对死亡产生好奇感,在精神抑郁的时候,就有可能去做死亡游戏;对死亡给予错误解释,如奶奶去世了,却告诉孩子,奶奶“睡着了”,或者亲友突遭变故死亡,却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很美……这些“美丽的谎言”是对“死”的最大误导。

四、强化自护教育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工具剧增,交通事故成为小学生被伤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孩子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十分必要。家长不仅要教会孩子懂得交通法规并自觉遵守,还要教会他们在骑车、步行时如何避让他人,如何防备他人碰撞自己。例如,骑车时速度不可过快,不可多人并骑,发现刹车失灵时要及时修理,始终保持车况良好,以减少交通事故。

篇2

一、绘本教学遵从了认知的特点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儿童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是图形认知的敏感期。小学低年段更适宜开展绘本阅读教学,绘本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继而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和创新能力。

绘本阅读教学,文字和画面都传递信息,让学生愉悦地、轻松地投入到学习中,分享伙伴的感悟、欣赏绘本的精彩、感悟绘本的真谛。从绘本的选材、教学的预设,到教学的过程,都考虑到要契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特点,以学生为本,以激发兴趣为重,尽可能少地限定、框定、束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合作、互动、交流。

二、绘本教学促进了教学的生成

绘本是图文完美的结合,用精美的图画和优美的文字,叙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绘本教学中,无论页码和文字的多少,都不能粗枝大叶,都要精心地预设。在预设中铺垫生成,在巧妙设问中促进生成,在合作互动中帮助生成,在机智评价中引导生成。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以问题的提出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教学组织形式,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艺术。巧妙设疑能激发、引发学生的兴趣;把握难易促进,激活学生的思维;设问中巧妙引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力。

教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在阅读之中与学生互动,在互动之中给学生引导。低年级的小学生,大脑处于发育阶段,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敏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绘本的学习中,使互动与合作有机地结合,促进教学的生成和目标的达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同步提升、发展。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促进教学的生成,使师生共同享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共同提升彼此的生命价值。

三、绘本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绘本教学的开展,要把好绘本的选择关。学生阅读的绘本,应该选择那些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富有积极情感和价值的,要选择富有正能量,具有正导向有积极意义的绘本,这样的绘本不仅具备语言的价值,更是美术的审美。绘本的图画部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享受文学,也感染到美学,对学生起到美的熏陶。教学的预设,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对画面的认知,更关注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呼应,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学设问与评价,不仅能让学生凭借其对绘本的独特理解,对事物的认识以及生活体验和想象,做出种种猜想和推测,还可以让学生在同一绘本中,根据自身的体验解读出不同的内涵和感悟,使他们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四、绘本教学拓展了资源的开发

一本绘本,包含着文字、图画、图文结合而给学生带来的故事,无论哪一个方面呈现出来的故事,都可以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拓展的空间。结合文字,让学生改编续写创造故事,结合图画可以让学生自创图画代替原图,为自己创编的故事配画,可以自编绘本,图文结合地来表达感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绘本教学的开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优秀绘本推荐,让学生推荐喜欢的作品,根据学生的推荐,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确立主题,制订学习计划,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课程资源开发以后,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的兴趣、情感也会得到激发和提升。

像学完《快活的狮子》这本书,就引导学生再去了解路易丝・法蒂奥和罗杰・迪瓦森,以狮子为主角进行了续写、再创造,学生最后编出了很多本有趣的绘本,

绘本,凭借绚丽的色彩、优美的画面、神奇的想象、简洁的文字,给老师一个全新的视野,给学生巨大的精神享受。

绘本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促进教学的生成,提升学生的素养,有利资源的开发,彰显语文的本色,让老师受益匪浅,让学生乐趣无穷。绘本教学把快乐带给学生的同时,也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让学生接受文学世界最美好的精神洗礼,得到成长中最需要的滋养,让学生的生命更加灿烂精彩!

参考文献:

[1]倪文锦.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篇3

据黄绾的《阳明先生行状》,阳明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祖母岑氏曾“梦天神抱一赤子乘云而来,导以鼓乐,与岑”。岑氏梦醒之后,婴儿呱呱降世的啼声已赫然在耳。阳明的祖父王伦知道这件事后,便根据梦中奇境为新生婴儿取名“云”,而他出生的宅宇,被当地乡亲指称为“瑞云楼”。以梦境方式显示伟人的历史性登场,是传统中国常见的做法,如果加以多方面的解读,也有裨于其未来人生遭际的理解。

阳明直到五岁都不会说话。一天,有位僧人偶然路过瑞云楼门前,见阳明与一群幼童正在戏嬉,便摸着他的头顶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阳明祖父王伦听说后,猛然省悟,知道孙儿取名为“云”,泄漏了祖母梦境天机,于是便为他更名为“守仁”。颇为神奇的是,更名之后,孙儿便立即开口说话了。

传统中国为人取名,乃是莫大之要事。而无论“云”或“守仁”,都有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可视为人生最早的文化身份过关仪式――身份从此由自然人转化为文化人――不仅内涵着家族集体的祝愿,而且也寄寓了未来发展的期盼,满荷着深情厚意,规范着人生方向。

阳明祖父最初为孙儿取名为“云”,主要是以“瑞云”来隐喻吉祥,最重要的是暗指天赐神儿,必成伟大志业,为国家建立丰功鸿业,为家族带来声光名誉。

篇4

“给每一个青春生命注入成功的密码,让每一个青春生命绽放灿烂的光彩”,是汇森中学的核心教育价值观。我们把生命教育定义为“全人教育”。通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使学生珍惜和敬畏生命,学会生存和生活。通过引领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和发展个体生命,追求生命的完美与幸福,实现生命价值。我们把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内化到教育行为中,以课程建设为根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依据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构建了以国学教育、艺术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科技教育、思维训练、生涯规划等组成的生命教育系列课程,对应达成陶养生命、美丽生命、多元生命、创意生命、护航生命、绽放生命等多元生命教育目标,逐步形成了具有汇森中学特色的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一、构建多元生命课程,优化育人模式

教育不是单纯的升学率,更不应是对生命鲜活的无视。生命的意义在于充满无限的创造,而创造的活水就在于激荡生命智慧的波澜。基于这一理念,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了我校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汇森中学的多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由“基础系列”“拓展系列”和“成功系列”三大系列构成。

基础系列课程由“智慧生命”“尊重生命”“陶养生命”“润泽生命”和“护航生命”五个模块构成。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生活实践原则,由点至线连成脉络,主要包含国家课程和涉及安全教育、国学教育、道德与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的校本课程。基础系列课程旨在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具备生存、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拓展系列课程由“美丽生命”“创意生命”和“绽放生命”三个模块构成。依照学生的个性、能力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由线到面形成阶梯,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科技课程”“机器人课程”“注意力训练课程”“思维拓展训练课程”等内容。拓展系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关注学生个性和特长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和机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成功系列课程由“经营生命”和“多元生命”两个模块构成。主要包括“领导力课程”“职业规划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智能课程”等内容。通过多元的课程学习和丰富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形成多元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使命感,培养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在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与幸福。

二、实施多元生命课程,提升学生创新素养

创新是生命力的象征, 更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汇森中学的生命教育,就是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建构的教育模式,我们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点带面的思路,以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为根本,以特色校本课程的创新开发为主干,以学生社团的创意建设为枝叶,将培养学生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深深熔铸于学校课程的文化内涵中。

1.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

新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艺术课程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将国家课程中的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四个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提升国家课程的选择性和兴趣性。授课采用“1+1”模式,即1节选项课 + 1节必修课。所谓选项课,即为学校统一在学科原有课时中,规划出部分课时,发挥教师特长,结合学生兴趣,开设不同项目的学科选项课。按照年级进行分段选项,涉及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踢踏舞、合唱、工笔花卉技法、陶艺设计与制作等。学生走班上课,进行小班化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选项课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为综合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特色校本课程的创新开发。

创新素养是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综合体现。我们开发的特色思维训练课程,充分培养学生不同领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综合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其中的“机器人课程”能够充分发挥机器人技术的综合性、先进性和自我更新性,综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思维拓展训练课程”与学科教学相整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注意力训练课程”是利用脑反馈训练技术,提高大脑利用效率和注意力水平,更好地发挥大脑的潜能,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质量的目的。

3.学生社团的创意建设。

多姿多彩的学生社团是我校实施多元生命教育课程的又一个维度。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过程,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创造能量。霍斯曼在《艺术与学校》一书中指出:“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艺术。” 艺术教育就是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教育也需要艺术的表达,“晨曦艺术团”“晨曦广播站”“书法轩”等艺术社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能力,更是唤醒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它们发掘了学生潜能,展示才华、张扬个性,增强了自信。“Ipad音乐制作”“陶艺坊”“手绘墙”等社团则以“创意”为切入点,突出创造性和实践性,既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又实现了创新教育之目的。

三、探索学习方式的变革,着力生命习惯的改变

篇5

生命体是世界的主角,生命体的存在是生命意义的具体展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也就是一个个生命体。对学生的教育,也就该体现“生命意义”。而对于各类教育,体育教育是展现生命意义的首要形式(主席语)。那么,体育教学必须先把“生命意义”摆在首位。更直接地说,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展现学生的生命意义为根本目的。

再看体育课程标准,它首先提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目标直指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康第一”,即指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融合体育、心理、生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全过程,使学生健康成长。

随后又提到了“激发运动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等教育理念,以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笔者认为,这些理念的根本起点都是“生命意义”,都指立足于“生命意义”的前题下,而展开具体的体育教育。

何为“生命意义”?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生命意义”从理性的角度看,它首先应有这样的含义。1、生命的运动性,生命是运动着的,在不断的运动中,生命体才得以延续、发展、优化。2、生命的愉悦性,身心愉快的生命体,才是有活力的生命。3、生命的感受性,正是在不断的感知、调整、再感知,再调整中,生命才如许多彩。4、生命的差异性,生命体的本质性的差异,促成了生命的多样性。

体育活动游戏的创编,该如何体现这样的含义呢?

一、以韵律展现生命的运动性

在体育的教学内容中,除走跑跳爬攀滚外,还有队列队形、基本体操、韶律体操和简单舞蹈的要求。走跑跳等是肢体活动的基本方式,伴随人一生。而队列队形、基本体操等是这些基本活动方式的多样组合,是人协调性的综合体现。在锻炼这些基本方式或是综合体现能力时,由于好胜心的冲击,往往只注意了活动时的好玩结果,而不会注意到形成的动作是否规范运用是否得当,并且一味地要求练,反复地讲解要求,反而会激起逆反心理,这对体育教学的成效目标是百害而无益的。但不是说有这样的弊处就不进行体育了,事实上反而更应教育。改编成体育游戏就是一种好法子。再者,仔细分析这些教育内容,其实都可以韵律的方式来展现。

起步走,一二一、一二一,这就韵律。跑步前进,同样有一二一,一二一的口令为指挥,只不过节奏更快。跳跃时,摆臂、挺身、跳,简单地说,一二三跳,也有韵律。队形队列,整齐的脚步落地声,沙沙沙沙,同样是韵律。韵律操、简单舞蹈就更不同说了。只不过这些韵律往往不被学生们注意。而一旦以一种感性而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兴趣就油然而生了。

创编成体育游戏就是对这些韵律的收集和强化,这样所形成的感官刺激也强,锻炼的效果也好。体育课,就不以下课为结束,而走向一个新的开始,也即学生将课堂上这到的方法延用到课余平时,体育锻炼也有了生命。这种情境下,学生的自觉体育就是体育活动中”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了。

二、以情趣提高生命的愉悦性。

听到体育课,常见到学生欢呼雀跃。而到了场地,这样那样的组织形式,往往很快让学生乏味而无趣。这样的情境召唤着体育游戏的迅速出台。依本节课的体育主题而开展配套的体育活动游戏,是体育的基本原则。如若本节课要训练学生的投掷能力,那就以小游戏形式先活动上肢。本节课要训练学生的跑,就先借游戏活动下肢。这就是体育游戏的创编最好启示。让情趣激起学生对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兴趣,也唤起主要肌肉群的兴趣。

三、以丰富满足生命的差异性。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说,人至少存在着九种智能,不同的人善长的智力也各不相同。如语言文字智能,能有效运用口头语言或书写文字;视觉空间智能,能准确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身体运动智能,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于是他对教育说,发掘教育对象的优势智能并加以强化优化,这是教育的理想方式。一刀切,只有伤害与埋没。生命个性的这种差异性,决定了因材施教。但因材施教,却不是说,在这方面是弱势智能的,就不学。准确地说,他仍然得学,只是不要求学到怎样的优异。体育教学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天生的身体素质,展示了学生在体育过程中活动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活动的效度。体育游戏的创编,必须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学生是多样的,那么体育游戏的活动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活动要求可以是多样的,活动开展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以多样的活动菜单提供,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愿组合,自能活动。这样的境况肯定远胜于强求统一。

看“跳绳”游戏,学生可以换脚跳,也可齐脚跳;交叉跳时,既可连续交叉,也可交叉与分展轮换跳;双人跳时,既前带人跳,也可后带人跳;既可正跳,也可倒跳,甚至也可高难度的绳抡两圈的双跳……所有的这些都因个人的活动能力而定。这样丰富的活动方式的展现,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也都有自己应该尝试的新方式,有基本,有发展,也有挑战,这样就能很好地达成体育锻炼的目的,也在展现学生的生命活力。

综上所述,体育面对学生,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性,在展示其生命意义方面功不可没。在生命意义的前题下创编体育活动游戏,它关注了学生的身体发展的当前需要,也确保了学生终生锻炼的长远能力需要。重视了学生生命意义的体育游戏过程,实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过程,以发展为本的过程,促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过程。

篇6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只能见一方风景。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一团乱麻,头绪纷纷。可以像徐志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哪个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归,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人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多样的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答案。面对这个考题,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甚至写诗歌;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有多彩的选择。可以扬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可以铁马金戈。只要我们记住对祖国有益,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丰富多样。

篇7

1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1 多样化

当今社会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各种学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多样化已经成为时代的特征。这种时代特征为教学结构多样化提供了发展的前提。现代教学的目标是要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每种教学模式只能承担起实现全面发展任务中的某个方面,任何单一的教学模式都不具备多样化的功能,都不能单独地完成如此复杂的教学任务。因此,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就要求教学模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发挥不同模式的优势,将其长处发展到最优化,然后再整合,以达到既多样又全面发展的目标。

1.2 综合化

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并非杂乱无序的多样,片面的多样或者多样的片面都难以完成现代教学任务。如果多种教学模式不能有机地综合,形成一个统一体,其效果必然会所有降低。因此,教学模式在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是多样化的综合,并不是将几种教学模式简单地罗列,而是要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育理论作为基本原理、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制度的多样的综合。①

1.3 人性化

以往对教学模式的界定物化倾向太浓,而忽略了人的主体地位。如今,随着对学生主体性、教师主体性的关注,教学模式也需要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的生存首要掌握的生活知识和技能,而最根本的是人的价值生命的实现。”②可见,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是指向人的发展,将人性化提升到首要地位。因此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要凸显人的价值,将教学模式由一种无人的状态转化为有人的状态。教学模式的本体价值是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1.4 审美化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热衷于讨论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践运用,还有教学模式的建构于创新,但是很少有人将审美化作为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研究。教学模式的审美能最大限度唤起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达到相互沟通和融合。教学模式的审美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命融为一体,将教学目标的达成发展为学生学习生命力的积极表现。教学模式的审美发展将师生共同置于审美的意境中。师生之间打破原有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融入到一种平等的、轻松的、自由的、对话的教学情景之中。

2 教学模式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2.1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

著名学者叶澜、艾伦等认为,一个优秀或成功的教师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随着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也要随之发展。教师要有能力驾驭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在多中取优。如果在教师的专业理念中只有一种教学模式的话,那他将只会“以不变应万变”。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只有教师有这种意识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给学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是要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吸收其他学科的精髓,与自己的专业相融合,避免杂乱的多样化。

2.2 教师专业能力的综合化

21世纪所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于具备综合知识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不能完全等同于综合化,但是多样化是综合化的前提和基础,而综合化是多样化的提升。首先,教师要有多样化的意识,(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33页)如果教师坚持“以不变应万变”,抵制多种教学模式的存在,也就不会去追求多样的综合。其次,教师要有综合的能力。面对多种多样的模式,如果没有能力或者不能有机的进行综合,那么教学非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大大削弱。

2.3 教师主体性意识的提升

在关注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样不能忽视。人们普遍认为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就是如何快速高效地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这实际上忽视了教师的成长,遗忘了师生之间的共同生长。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向理解,走向体验,反对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而学生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成为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参与者。

2.4 教师审美意识的发展

在人们的意识中,教师一直在为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教师是学生知识道路上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源泉。但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却忽视了“美”的存在,也淡忘了审美意识。教师要具备为学生提供充满审美意境的教学环境的能力。“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追求的一种意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美的方法和规律来改善教与学的条件,使师生在教和学的活动中既有美的享受又能够更好地沟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转变自己的评价观念,在评价尺度上也应以审美化作为评价标准之一。总之,以美的尺度来衡量,把评价的权利归还给学生个人,让学生自己去衡量、体味与把握,寻找通向学生自由发展、身心和谐发展的途径。

总之,只有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能够跟上教学模式改革的潮流,改革才能达到原有的初衷,整个教育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士东.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6).

篇8

优胜劣汰。原句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里面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指各种生物互相进行生存斗争,由天(自然)来选择,适应自然变化就存活,不适应的就灭亡。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这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生存法则。一切生存的生物都必须适应环境。因为他们适应了生活环境,有了一套生存的本领,才会有生命的繁衍不息。所以,我们生存的地球之所以如此热闹,是因为它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与别的生命相比,我们人类能如此“高级”,是由于我们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关理论: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自从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E.Jerome.McCarthy)在《基础营销》中第一次提出4Ps组合理论以来,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一些营销学者们在批判4Ps组合的局限性基础上,先后提出了6Ps、4Cs、7Ps、4Rs、4Vs等营销组合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容易使我们陷于营销组合理论的纷乱与迷茫之中。以Gummesson(1994)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对营销组合理论展开了激烈的抨击,Gr?nroos(2000)、姜岩(2005)甚至主张以关系、网络和交互的管理方法来取代营销组合而成为营销的主要手段。本文在分析4Ps模型的局限的基础上,梳理了各种营销组合模型理论发展与演化的逻辑,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张。

一、作为很有效的营销概念与工具,营销组合难以被取代

营销组合是企业为获得目标市场中希望的反应而设计的一套营销策略,它包涵影响目标市场需求的各种可控或可利用的营销要素。但为了营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便利,需要将众多的营销要素简化为一些较为固定的营销要素的组合。营销组合理论中的任何一种营销组合模型,其实都只是选择了营销领域与过程的一部分要素,是对众多要素的简化。这种简化容易忽略营销情境中大量其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这就使得根据简化了营销组合模型所进行的营销实践,往往难以与企业现实的营销情境相匹配,容易束缚着营销者的思维、视野与行动,从而降低营销组合理论的应用价值。这就是营销组合模型所具局限性之原因所在。作为理论研究与营销实践有效的营销工具,仍然非常值得去运用它,不应简单地抛弃。因为将众多的营销要素进行简化成一定的营销要素组合,无疑十分有助于营销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活动。Gr・nroos(2000)也认为,营销组合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份简明易懂的表格,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简便性。在营销实践中,运用一定的营销组合理论可以提供有效地分析与指导,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无论是从营销的理论研究还是从营销实践来看,关系营销远远未能取代营销组合。Gr・nroos(2000)认为,营销的关系定义并不是将传统的营销组合理论逼入绝境。他也承认,从实践角度来看,对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或组织中的营销规划而言,关系营销的难度要大于营销组合。甘碧群(2002)认为,关系营销理论在实践中远不如理论者鼓吹的那样具有影响力,很多企业不愿介入关系营销实践。对营销要素的简化,既为营销组合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同时导致了可能的局限。它的优点,使它具有存在性;它的缺点,意味着它的发展性。营销组合理论的演化与发展,就是一直试图克服可能存在的局限、不断改进与完善从而使其能发挥更大价值的过程。

二、营销组合理论的演化与发展,就是对营销组合理论局限性的调适

1、4Ps模型的主要局限

4Ps模型的主要局限就在于它对目标市场需求有显著影响的可控要素仅仅简化为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虽然包含了任何营销情境都存在的这四大要素,但它们也只代表了营销领域有限的一部分,却将其他可能非常有价值的营销要素忽略了。4Ps模型忽略的营销要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那些企业非可控但可施加明显影响的营销要素,如Power(权力)、Relationship(关系)等;另一类是可能对目标市场有显著影响的其他可控要素,如Pepole(人员)、Process(过程)等。4Ps模型主要反映了适于一般消费品的营销情境,可将这种营销情境称为一般消费品企业的营销情境。不过,它却忽略了营销情境中对服务企业或工业品企业营销大量有价值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从而难以与服务企业或工业品企业等的营销情境相匹配。这降低了4Ps模型的应用价值,使得它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大为降低。导致第一类营销要素被忽略的原因是:在一个企业的营销实践中,究竟哪些要素是可控的,哪些要素是不可控的,其实是没有一个绝对界限的判断标准。可控要素与非可控要素之间,它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在营销实践中,只要企业可施加明显影响的要素,就可以认为该要素是在一定程度上可控的。导致第二类营销要素被忽略的原因是:对于某些企业营销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可控营销要素,并不一定对于另一些也同等的重要。4Ps模型的局限性,其实既不在于一些学者所宣称的“它是非顾客导向的”,也不在于“它是非竞争导向的”。这是由于,4Ps营销组合是围绕着目标市场需求的满足而设计的营销要素,它是在已进行了市场定位的目标市场中的顾客需求指引之下,根据市场的多方实际,从而向顾客提供相应的价值。因此4Ps不仅是顾客导向的,其实它也是竞争导向的。因此,4Cs、4Vs模型实质上未能提供多少有益的营养成分。

2、营销组合理论模型的演化

正是围绕着4Ps模型的局限,各种其他营销组合模型根据现实企业所面临的不同营销情境,将4Ps模型中所忽略了的其他有价值的营销要素不断地纳入到营销组合模型里,不断地进行着逐步地调适,力求营销组合模型与营销情境之间的更好地匹配,使营销组合模型得到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在产业营销和服务营销过程中,营销的实践者与研究者们发现了企业与顾客的互动过程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服务的无形性给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困难、企业员工在互动过程中的表现对于顾客的满意与关系的维持都至关重要,所以B.H.Booms和M.J.Bitnerl(1981)在4Ps组合的基础上,将原先认为对目标市场影响甚少的People(人员)、Phyiscal Evidence(有形展示)、Process(过程)可控要素改视为有明显影响的要素,从而构成了7Ps模型,给服务型企业的营销及产业营销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营销工具。在研究国际营销实践过程中,发现政府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的决定作用以及社会公众对企业及产品认可方面的巨大影响,Philip Kotler(1984)提出了新2Ps,将原先认为是非可控的要素Power(政府权力)与Public relationship(公共关系)重新认识为一定程度上的可控,与原有的4Ps一起构成了6Ps。6Ps理论强调企业不应单纯顺从和适应环境,而要能够影响自己所处的营销环境,故6Ps理论被称为大市场营销理论。这对企业进入有较大阻力的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有效的营销指导。6Ps模型主要是为一般性消费品企业在进行跨国营销时所面临的营销情境而设计的,可将之称为一般消费品国际营销的营销情境。在研究产业营销和服务营销过程中,发现顾客生命周期价值很高、顾客高保持率对企业的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将原先忽略了的关系要素第一次纳入到营销的重要要素中,致力于保留顾客的关系营销理论就逐渐受到理论界与企业界的亲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Don.E.Schultz提出了4Rs模型,包括Relevancy(关联)、Relation(关系)、Reaction(反应)、Return(回报)四要素,目的是为了能够将关系营销理论很好地实践化。4Rs模型给顾客维持的营销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营销工具,但由于关系层面的构建维持发展仍然仅是营销领域或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它与其他营销组合理论一样,有益于4Ps模型局限性的改善,而绝不是一种替代。4Rs模型是为顾客关系维持所带来的收益较大的企业而设计的,可将其称为企业的关系维持的营销情境。不过该模型仅仅适用于关系这个层面的营销工作,它必须与4Ps或7Ps模型或其他针对具体营销情境开发的营销组合工具协调配合使用,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因此,各种营销组合理论都是对4Ps模型的局限不断地进行着逐步地调适,不断地改进与完善营销组合的要素内容,力求营销组合模型与不同类型的营销情境之间更好地匹配。营销组合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地演化与发展,从而保持了生命力。

三、营销组合理论在实践中要遵循权变的原则

1、营销情境的多样性、复杂性与动态性决定了营销组合理论在实践时要权变

企业营销情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表现于: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多样的;企业的竞争对手是多样的;企业所具备的资源与能力状况是多样的;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多样的与复杂的;不同企业所定位的目标市场是多样的;目标市场的客户是多样的和复杂的;顾客参与生产的程度及与企业的接触程度是多样的;顾客生命周期价值和双方保持关系的成本、价值与意愿性是多样的;企业可控的要素、可影响的要素及可利用的要素是多样的、复杂的;这些要素可控的程度、可影响及可利用的程度是多样的、复杂的;这些要素相互组合的水平是多样的、复杂的,等等。同时,营销情境又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是动态的。所有这些就决定了在营销实践中营销组合决策要权变,要不断地根据企业所面临的实际营销情境来调适,使发展出来的营销组合工具与相对应的营销情境相匹配。

2、实践营销组合理论时权变的要点

虽然营销组合理论在发展中不断地改进着它与营销情境的匹配程度,但现实企业营销情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个营销组合模型都难以与企业现实所面临的营销情境完全相匹配,不可能有一个普遍适宜的营销组合模型。因此,为了提高营销工作的效率与效益,就需要认真分析研究企业营销活动中所面临的实际营销情境,努力根据实际营销情境来设计与开发出适宜的营销要素的组合。这就是实践营销组合理论需要遵循的权变性原则。权变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运用营销组合工具时要认真分析研究其营销情境,主要包括:分析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本身特点及企业所具备的资源与能力状况,分析企业所服务的顾客的性质、数量、规模、需求内容、购买决策程度及对企业的贡献等,分析企业与顾客互动关系的程度及关系维持的成本与利益,分析企业与其他相关利益攸关者的关系,分析市场竞争者对顾客、对企业及对企业的利益攸关者的影响,分析科技、政策、经济等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等等。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既要深入把握各种的营销要素对企业营销活动影响的利害程度及主次关系,也要明确企业可施加影响的营销手段与可影响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来开发出企业围绕目标市场的可协调、整合使用的一套营销要素。权变原则要求企业只有加强营销研究工作,不断深入地把握各种营销要素的影响,深刻认识企业自己所面临的营销情境的特殊性,不断地检测各种营销组合的内容与水平的实践效应,从而不断地加以总结、改进与完善,才能为企业开发出量身定做的更为有效的营销组合工具。

因此,营销组合作为理论研究与营销实践有效的营销工具,仍然非常值得去运用。各种营销组合理论就是根据现实中企业不同的营销情境对占主流地位的4Ps模型的具体局限进行了不断地调适,从而得到了演化与发展。不过,在营销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营销情境去权变地决策营销组合的内容与水平。这就是对待各种营销组合理论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 Gr・nroos,C:From marketing mix to relationship marketing:toward a paradigm shift in marketing[J].Management Decision,1994(2).

[2] Gummesson,E:Making relationship marketing operation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1994(5).

[3] Gr・nroos: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篇10

二、远程教育资源是老师、学生教与学的“催化剂”

在小学科学阶段涉及到地球与宇宙的知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还有天空中的星体。面对这些内容,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知识呢?如果靠简单的讲解与看挂图或者做几个模拟试验,是远远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的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我和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地球物质“刮目相看”,意识到地球物质的价值;对天空中的星体撩起了神秘面纱,认识到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给科学带来了生机。记得在讲《多样的天气》一课时,我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多样的天气,描述各种天气现象。虽然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看图说,但感觉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在领悟多样天气的科学术语上还有一些欠佳。今年在讲这一课之前,我就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大量的搜集与课上有关的教学图片、教学课件,课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多样天气的图片,立刻把学生的目光都聚在一点上,学生欣赏着多样的天气所带来的美,不时还发出“哇”的赞叹声。学生在看完图片后,学生的思维火花立即喷发,说出“阳光普照、乌云密布、晴空万里、大雨滂沱、白雪皑皑、骄阳似火、春暖花开”等等许许多多的描绘天气的词汇,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我还利用课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出示视频课件,让学生自己边看课件边听,并用科学术语描述天气晴、阴、雨、雪的变化的过程,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交流,这样就已经把教学难点解决掉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远程教育资源是老师、学生教与学的“添加剂”

远程教育里不仅有随年级的课本知识、文本资料、视频课件,还有许多其它资源:《时事动态》《专题教育》《少年文化》《为农服务》等栏目。在这些栏目里,学生最喜欢《少年文化》里的《文史大观》《人物星空》《科普之窗》《军事迷彩》《戏剧欣赏》栏目。他们在看这些栏目时,就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经验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判断能力等。自然地掌握了科学课学习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思考、处理方法,学到课本及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极大的弥补了作为农村孩子在这方面内容的匮乏,使我们的孩子得以快乐成长。我比较忠爱远程教育里的《教师发展》,让我聆听专家的讲座,观看课堂实录课,使我的教学理念得以提升,同时又学到先进的教学经验。在远程教育里查找资料,搜索课件,成了我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让我的课上得更精彩。正是在远程教育的伴随下,我和我孩子们在提高,在成长。

篇11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领导带头,普遍建立目标责任制。实行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班主任具体抓的三层联动责任制。并且制定具体计划,责任到人,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形成合力,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健康成长的地方。各个学校普遍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相关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统一部署,及时总结,定期检查。许多学校还建立了每个教师关心帮助一定数量的贫困生制度,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学校都聘任了法制副校长,开展法制教育,在学生中宣传法制教育,重点抓好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健康安全。全县曾多次开展做合格学生,创建文明、卫生、安全、和谐校园,争当校园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二、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生命教育。用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教育为引入点,使学生都能认识、尊重、珍惜、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生命的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将“三生教育”中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科学合理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2.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养成教育。充分利用班队组织和校园文化的氛围,主题班会重点突出,以参观烈士陵园,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以庆祝建党、建国、建队等活动为核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力提倡文明礼仪,建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并不断扩大普及面,进行巩固和提高。

3.以培养生存技能为重点强化安全教育。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使全体学生都牢固地树立安全意识,知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必须以安全为前提,有能力克服和排除来自各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尽可能地掌握在危急情况下的防范与自救办法,避免危险与伤害。经常性地进行多种多样的地震、消防、交通、水火电毒等安全知识竞赛及自救、逃生演练活动。

三、以留守、单亲、贫困、特殊儿童为重点,促使全体儿童健康成长

1.积极开展特殊儿童群体情况调研工作。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不断增多,和单亲、贫困、特殊儿童的教育成为教育工作中的突出和棘手问题。如何使他们和其他的儿童一样的正常成长,是此项工作的中心议题。通过对每一个儿童本人、家庭、其他相关情况的详细调查,找准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具体因素,为留守、单亲、贫困、特殊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生活质量、思想品行、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和改善,和其他儿童一样正常健康地成长。

2.建立联系卡制度。将每个留守、单亲、贫困、特殊儿童的家庭背景、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特殊情况、联系电话、监护人等信息详细登记,建立档案联系卡,实行单独管理,转学转校都随转,并随时补充新情况,形成关爱网络机制。通过这些工作,摸清了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治理学习不认真、调皮捣蛋、厌学、逃学的行为。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组建爱心队伍,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有党员、教师与这些儿童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有“家长”活动,少先队、班队会、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爱心活动,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手。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辅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化解矛盾,和谐相处,与其他人和睦相处,接纳、尊重、理解、关爱、互相帮助。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研究室,由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辅导和实践。分析这些学生的自身特点,尤其是他们的需要和心理特点,特别是他们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这些儿童消除不良情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开展的活动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以家的氛围来组织和进行,创造心理辅导中的愉快、宽松、自由的状态,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除了理论教育,还采取参与、互动、情境、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春风化雨的疏导方式,使学生认同和接纳,自觉的抛弃逆反、反正挨批、总是被整、滚刀肉的心态,树立正常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不断进步,和其他同学共同前进建立基础。

四、构建“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

1.定期召开家长会。各科教师都来共同参与、总结汇报,并开设家庭教育的专题讲座,对学生则开设家长抚养小孩艰辛的教育,和家长交流家庭教育情况,共同研究如何教育好子女。

篇12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090

生物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事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

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 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讲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先用绿藻的自养方式作对比,引出异养的含义。

2. 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

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分散了的系统知识适时相应地集中起来,阐明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规律间的关系。

3. 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成双成对、成列成排、前后联系的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法,突出一方,找出它们的异同,就可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如讲穗状花序时,用总状花序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这一对概念。

4. 比较法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比较法能使抽象微细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具体形象化,我们也称之为“对比直观”。如借用学生们所熟知的一般事物,比喻生命现象或规律,如说草履虫象草鞋,大草履虫有一个透明略呈肾形的大核,等等。这样,使学生对微细抽象的生命现象,有一个直观形象。

5. 比较法是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即比较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比较法的类型及其运用

中学生物学主要是讲述生命现象的共性和个性,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比较,从理论上概括总结出来的。生命现象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纵横交错,网络复杂。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法的多样性。一般的比较法有类比、列比、历比、寡众比和综合比。

1. 类比。就是根据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性,进行类型或类别比较的方法。根据被对比各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类比法又分为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前者是把同类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性和相似性,进行归纳教学的方法。如学生已学过了地上茎的知识,在讲授地下茎时,将其特点分别与地上茎特点作相应比较,或者让学生把两个实物对比分析,这样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学新的知识,建立起同类的概念。后者是把不同类的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教学方法。如绿藻和兰藻的比较,鲸和鱼的比较,可使学生在原有一类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另一类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

2. 列比。列比就是把相对独立的互为并列的几个生命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如: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根(或茎、或叶、或花、或果实)的比较;昆虫纲各目动物口器的比较等等,可使学生从中清楚地认识到繁多的生物器官与其功能和环境条件相适应。

3. 历比。历比就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将某一生命现象发生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将高等植物各类的根(或茎、叶),按进化程序比较,可帮助学生具体生动地认识到:植物的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

4. 寡众比。寡众比就是将同类中的一事物同众事物比较的方法。一般以一事物为圆心,与众事物分别比较,而众事物之间不进行比较。如把茄科与锦葵科、蔷薇科、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分别进行比较,强化对茄科主要特征的认识和记忆。在分章节复习时,也可把其中的一种器官(或组织、或系统)同多种器官(或组织、或系统)分别比较。强化其一,巩固其他。

5. 综合比。综合比就是把一系列的各个生命现象的诸方面进行比较的方法。一般用在总复习末期,将一本教材(或一编)的内容,分纵类和横行,综合整理,分析精炼,列出一览图表,让学生灵活运用上述各种比较法,掌握个别和整体知识的网络关系,积零为整,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如六大类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等。

三、运用比较法需注意的问题

1. 选准比较因子。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用来作比较的。只有具有比较意义和条件的双方,才能确立为比较对象。一般要符合如下比较的基本条件:

(1)同类不同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一种植物体与另一种植物体;一种动物体与另一种动物体;一种植物群落与另一种植物群落;一个动物类群与另一个动物类群。它们分别隶属于同一大类中的不同小类。比较的目的:求其异同,寻其特点。

(2)非同类事物的比较。非同类事物的比较,属于借比。如:双子叶植物叶脉呈网状,栅栏组织象栅栏,海绵组织似海绵等。比较的目的:借以说明某些难于想象的事物,使学生理解(下转第92页)(上接第90页)某些抽象的事物。

(3)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动物进化原因与植物进化原因;呼吸作用实质与光合作用实质等相比。

2. 贴近学生思维要求。运用比较法时需“驾轻就熟”,“就地取材”,不要找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对象,更不要找那些比本体还要复杂,令人费解的对象。

篇13

我们可以从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角度去理解这种多样性。到目前为止,已经识别的物种数量大约是175万,其中大部分都是诸如昆虫这样的小生物。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实际有1300万种生物, 而其估算范围是从300万到1亿。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各物种内存在的遗传差异。染色体和基因等可以构成生命的组织结构决定了每个个体和物种的独特性。然而,生物多样性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生态系统的种类,比如沙漠、森林、湿地、山峦、湖泊、河流和农业景观。在每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形成一个生态群落。这个生态群落不仅与其他生态群落互相影响,还会与周围的空气、水和土壤互相影响。

精选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