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辩论的基本要素

辩论的基本要素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辩论的基本要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辩论的基本要素

篇1

2、对抗式讨论法。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 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 很受学生的欢迎。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 把稿子发回给学生, 进行分组讨论, 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 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

3、知识串联法。所谓知识串联法, 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4、点面交叉法。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以“点” 带“面”。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座标。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这种点面交叉法,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5、设疑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恰当设置疑问,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是课堂教学的最精彩之处,因此, 教师在设疑时可抓住以下几点:①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学生研读、讨论,在重、难点处提出问题。②教材的“微瑕之处。”在此处设疑,说明学生能够跳出教材,高于教材,是一种可贵的创造性质疑。③无疑可设之处,教师引导学生钻进去,“于无声处听惊雷,”领会实质。④疑窦丛生却无从下手之处,引导学生把握重点,集中攻坚。因此,我们只有在设疑上下功夫, 拨动学生思维的琴弦,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疑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解决“是什么”。以学生自学为主,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课上教师对教学内容作框架性说明, 并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然后教师提问检查并做出评判。

篇2

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构成合作活动的前提。作为大学英语这一门课本身,开展合作的前提还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特别强调如下几点:

1.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在英语小组活动中,大家要共同参与,有的同学可能英语基础极差,如果同学之间不相互关照,他就有可能逐渐地对小组活动丧失信心。

2.相互促进,积极交流。合作活动不仅是师生之间,还应是生生之间,通过交流传递知识有效途径,同时交流活动本身还可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

3.高度责任感。每一位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以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精神,认真地参与每一次活动,如果流于形式就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良好的交际技能与应变能力。合作活动不仅能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要使活动能开展下去还有赖于参与者的交际与合作能力。

(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

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尤其是学生的交际能力的进步方面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1.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讨论既能调动学生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的积极性,又能训练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围绕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与课文有关的讨论话题。可争论的话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觉得越有话可说,参与的热情也就越高。如在讲授《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五单元“Money”一课前,给学生们提出几个问题:①“你上学的费用来源是什么?”②“对每个月的开销你是如何预算的?”③“如果你有一百万,你将如何支配自己的钱?”等。最后,各组选一名同学作为代表阐述自己组的观点,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义或争辩,在讨论第三个问题时,因为有的同学的回答非常有创意,想象力丰富,课堂里笑声不断。这样一来,不仅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而且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了很好的热身。

2.课堂合作会话练习(Dialogue Exercises)。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些英语小故事、幽默、小笑话,或在正式讲课前5-10分钟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Oral Report:当天的天气、学习课程、班级记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的课堂会话练习。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听说能力。有一个男同学上课从来不敢发言,甚至被叫到读课文都说“Sorry”。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他和几个英语口语相对较好的同学一组,大家一起帮他努力,开始一段时间每次轮到他做“Report”时,他都非常紧张,甚至要求一定要照着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念给大家听。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己经可以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小组合作学习能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差生也能重新找回自信,跟上班级的教学进度。

3.课堂辩论(In-class Debate)。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运用思辨情境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辨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大脑思维。例如,在学完《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四单元“Holiday(节日)”时,有一个巩固练习,题目是“春节是否应该继续?”教师让学生们采用辩论的方式来完成这个活动,在辩论过程中,女生发言口齿伶俐、反应敏锐,男生则思维严谨、辩论清晰。这样,同学们在愉快、思辨的氛围中主动建构对语言的理解,不仅迅速掌握了语言知识,还充分锻炼了自己的辩论和思维能力,其英语运用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旭远.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15-01

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1 历史课的语文教学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少量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我做过两年语文教师,上了八年历史课,从贾谊的《过秦论》中了解到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从清朝的腐败历史中认识到《红楼梦》的伟大意义。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

2 历史课的对抗式讨论法

长期以来,怎样组织和开展课堂讨论一直是历史教学的难点,不少老师布置的课堂讨论场面冷淡,争论不起来,导致讨论失败或者收效甚微。我从电视台播放的大学生辩论对抗赛节目引起轰论效应中受到启发,于是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讨论之中,很受学生的欢迎。

每次讨论前,我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要求每个人都按题意写成小 论文或辩论稿并交给我看。我看完作批示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 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 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我组织的课堂讨论题目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 比较”,正方的观点是“西方文明不如东方文明”,反方的观点是“东方文明不如西方文明”。在世界现代史 教学中,我设计的题目是:“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正方的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 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 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趣味盎然,往往是时间已到,很多人仍言犹未了。

3 历史课的抽签提问法

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但如何提问,则要讲究艺术性。我采用的是抽签提问法,具体做法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设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第二步,阅读,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和思考,寻找答案;第三步,抽签提问,让几个学生回答,列出不同意见;第四步,讨论,自由发言,分析问题;第五步,老师归纳总结。其中关键的是第一步和第三步。第一步“设疑”要难易适当,并有一定的诱惑性,能引起学生去思考。第三步抽签,机会要均等,使人人都感觉到自己有可能被抽中,因而认真看书,积极动脑筋想问题,不敢懈怠。

所抽的签可用纸片做,每张纸片上只写一个学生的名字,装入信封中。提问时当众抽签答完后将签装入另一个信封。一个学期要保证每个学生被抽中2-3次,至少要抽中1次。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答题水平,每次提问都打分(不公布),记入平时成绩。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作书面回答和写在黑板上,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4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篇4

一、协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小组成员的协同工作是实现班级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此外,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对待学习内容与学校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协作学习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模式,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和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协作学习模式是指采用协作学习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通常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

    1.协作小组 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小组划分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协作学习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协作小组中的人数不要太多,一般以2~4人为宜。

    2.成员 成员是指学习者,按照一定的策略分派到各协作小组中。人员的分派依据许多因素,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认知方式等,一般采用互补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搭配,可有利于差生的转化,并促进优生在辅导差生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有利于发挥不同认知类型学生的优势,从而促进学生认知风格的“相互强化”。协作学习成员不限于学生,也可能是由计算机扮演的学习伙伴。

    3.辅导教师 辅导教师在协作学习模式中并非可有可无,因为有辅导教师存在,协作学习的组织、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实现效率、协作学习的效果等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保证。协作学习对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辅导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同时还要实现二者的最优结合。

    4.协作学习环境 协作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主要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成员的组织结构,包括小组的划分、小组成员功能的分配等。空间环境是指协作学习的场所,如班级课堂、互联网环境等。硬件环境指协作学习所使用的硬件条件,如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学习等。资源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所利用的资源,如虚拟图书馆、互联网等。

(三)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赵建华认为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七种: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

     1、竞争 竞争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协作者参与学习过程,并有辅导教师参加。辅导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辅导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的完成。竞争性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易造成因竞争而导致协作难以进行的结果。因此让学习者明确各自任务完成对保证总目标实现的意义非常重大,即学习者是在竞争与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的。竞争可在小组内进行,也可以在小组间进行。

     2.辩论 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主题,首先确定自己的观点。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互联网查询资料,以支持自己的观点。辅导教师(或中立组)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方与反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辩论的进行可以由对立的双方各自论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异方的观点进行辩驳。最后由中立者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裁决,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也可以不确定正反双方,而是由不同小组或成员叙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辩论,最终能说服各方的小组或成员获胜。辩论可在组内进行,也可在组间进行。辩论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合作 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不同协作者对任务的理解及其视点不完全一样,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4.问题解决 该种模式需要首先确定问题。问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来源也不相同。一般根据学生所学学科与其兴趣确定。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竞争、合作、辩论等。问题解决过程中,协作者需要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互联网查阅资料,为问题解决提供材料与依据。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也可以通过汇报的形式。问题解决是协作学习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模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问题解决与处理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5.伙伴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学习伙伴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融洽,但也可能会为某个问题的解决产生争论,并在争论中达成共识,进而促进问题解决。协作学习伙伴可以是学生,但也可以由计算机充当。由计算机充当的学习伙伴需要人工智能的支持,即根据一定的策略,由计算机模拟的学习伙伴对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进行判断,对学习者提出问题或为问题提供答案。智能化程度高的协作学习系统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虚拟学习伙伴,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或由计算机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动态确定学习伙伴。

     6.设计 它是基于学习者综合能力培养和面向过程的协作学习模式。由辅导教师给定设计主题,该主题强调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如问题解决过程设计、科学实验设计、基于知识的创新设计等。在设计主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掌握知识,相互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主题。要求辅导教师及时发现并总结学习者的新思想和新思路,以利于提高全体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篇5

公共演讲是一项世界性的社会活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与文化意义。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公共演讲可以追溯至4500年前的埃及。在其他文明古国如印度与中国,公共演讲的作用也受到充分的重视。在古希腊与古罗马,公共演讲的意义重大,如同史提芬・卢卡斯教授所指出的,“在教育与城市生活中,公共演讲扮演者核心角色”。[1]无论是雅典城邦公共讲坛上梭罗的演讲,还是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抑或是西塞罗在元老院发表的演讲,都证实此言不虚。随着历史的沿革,公共演讲领域中英才竞起,各领,如圣・奥古斯丁、弗朗西斯・培根、温斯顿・邱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马丁・路德・金、巴拉克・奥巴马等。这些杰出的演讲家们通过自己精彩的演讲改变了民众的思想与行为,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演讲成为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更是我国大学生二语习得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多所大学都已经开设了“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并且由教育部,《中国日报》社主办的“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演讲赛与“二十一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富有影响力的全国性赛事。

要培养优秀的英语演讲选手, 关键在于构建优良, 高效的培训体系。目前我国英语演讲培训的最大缺陷正在于此。大部分高校的培训体系都不够完整,普遍表现出散乱,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弱点。本文立足于长期的英语演讲比赛指导实践经验,试图探求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体系构建的科学,高效方式。

一、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体系中团队的构建

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体系的基本构件由指导教师团队, 接受培训的英语演讲与辩论选手, 培训计划组成。

英语演讲与辩论选手在培训体系中举足轻重,因为选手们最终的表现直接决定着培训体系的成败。在培训体系的构建中, 关于英语演讲与辩论选手的工作主要有选手的选拔与培训两个方面。选手选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直接考察。指导老师在实际英语演讲与辩论教学中考察所有班级中的同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以及对考察对象在课程学习中各项表现进行基于具体数据与记录的综合评估,从而选出脱颖而出的比赛选手。其二为通过各层面的演讲与辩论比赛进行选拔。在高校内部常常会由演讲与辩论协会或社团,抑或由各院部学生工作系统所组织的各班级,各年级,或是院部级的英语演讲与辩论赛。这些比赛是广大同学锻炼自己,挑战自己,提升自己的良好机会。其特点是参与性强,参与面广,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对参赛选手在各项比赛中的临场表现,考察其在比赛压力之下表现出的基本语言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肢体语言, 以及个体气质与气场。相对于前一种选拔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在较短时间里选拔出合适的比赛选手。此外,由于演讲与辩论比赛中强烈的实战性,通过这种方式选的选手往往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课堂教学考察而选的选手可能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但关于演讲的综合素质却不见得非常突出。当然,最优秀的选手通常是综合两种方式之所长而选的。

除比赛选手的选拔之外,指导教师团队的构建也是演讲与辩论赛培训体系中的重中之重。首先,指导教师应该以团队的形式存在。团队一般以2-4人为宜,至少应该包含一位外教。指导教师团队的构建必须遵循几个原则,其一:团队成员首先应该具备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的核心是高度的责任感。由于英语演讲与辩论的指导工作都需要利用一般教学工作之外的时间,常常都是利用夜晚,或是周末的时间,这意味着指导老师需要付出宝贵的休息时间,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何之余全身心投入指导工作;此外,指导老师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收集资料,分析种种素材,思考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没有真诚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这些工作都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其二:指导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各种知识的积累,以及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由于英语演讲与辩论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指导老师的知识丰富程度,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水平直接决定着其在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中的指导水平。因此,在考察选定指导老师期间,要将这一因素予以重点考虑。其三,指导教师团队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所有指导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演讲与辩论比赛的实战资历。参加过各种比赛,尤其是全国性,乃至于国际性比赛的指导教师所获得的阅历对于选手指导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对于培训思路与计划的拟定,对于临场指导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指导老师团队应由中国教师与外籍教师联合组成。中国教师对于中国的国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学生的文化背景与教育背景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这对于指导工作非常有意义;外籍教师语音纯正,在帮助选手提升语音纯度,提高口语能力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他们对于西方文化有着较深的了解,这可以提供指导工作中的一个新视角。在具体的指导工作中,要努力达到“中西合璧”的境界,将中国教师与外籍教师的智慧结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妥善处理由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分歧与争论。

二、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体系中培训计划的制定

构建起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的指导教师团队及选拔出优秀的选手之后,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制定与执行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中应确定培训目标,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几个方面。第一方面为培养目标: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的最重要的目标最大限度地最提升选手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努力培养出优秀的选手;其次,在这一终极目标的前提下,其次要目标是夺取各项重要英语演讲与辩论赛的冠军。以国内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为例,针对此项比赛的重要目标即是夺取全国总冠军,而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中,其重要目标就是夺取全国冠军,乃至于之后的世界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冠军。夺取最高荣誉是证明选手与指导老师能力的重要参考,也是鼓励选手进一步提高的有效方式。第二方面为培养模式,值得重视的是可持续性培养模式。所谓“可持续性”,就是指演讲选手的选定与培养是连续性的, 梯队性的。目前,一般的培训模式都是从本年度的比赛要求出发,选取本年度所需要的选手进行培训。实际上,高水平选手的产生需要长时间的专业知识与阅历的积累,心理素养的提升与体悟更是如此。因此,采取可持续性的培养模式,就可以从选手入校开始,进行考察和选拔。选的选手与已经加入团队的选手一起学习,训练,实战演练,以及观摩多项比赛。这样,所有的选手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专业的培训,都可以获得充分的空间进行积累与提高,从而使得选手的专业潜能与心理潜能得到全面,深入的挖掘, 最终达到培养出高水平选手的目标。以获得2010“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的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选手彭培根同学为例,他正是受益于可持续性培训体系而取得长足进步,并获得优异的成绩。指导老师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他进行了综合性的考察, 根据他在一年级口语测试及新生英语演讲赛中的表现, 指导老师认为他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于是将他纳入演讲与辩论培训团队。在一年级与二年级阶段,他虽然不是参赛选手,但与当年度的参赛选手一起训练,从自己的训练体验中,从其他选手的成长过程,从老师对其他选手的指导与点评中,他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此外,通过观摩其他选手的现场比赛,他获得了重要的比赛现场体验,这帮助他提升了自己临大赛时的心理素养。在其成长过程中, 彭培根同学先后观摩了2010年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2010年“二十一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湖南省赛区决赛,2011年“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这些观摩使得他受益良多。当他成为正式的比赛选手时,这些前期的训练与积累为他能力的飞跃与内心的顿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时,后续梯队的后备选手已经被选,与彭培根同学一起接受训练。这样就实现了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的多梯度,可持续发展。

此外,培训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块是确定培训内容。一般而言, 英语演讲的培训与英语辩论的培训内容大为不同。就英语演讲而言,其培训内容主要可分为英语口语练习,英语即兴演讲练习,已备演讲练习,现场问题回答练习,以及针对不同比赛及比赛的不同阶段而设置的针对性练习。关于英语口语的练习主要是为了提高选手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其具体的训练方法主要有语音训练,英语角活动,口语话题训练,口语陈述等。这些训练能够极大地帮助选手提升口语能力,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做好英语演讲最为重要的专业基础。一位优秀的英语演讲选手一定具备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具备在面对巨大比赛压力时,以及在面对来自各个领域,各个专业的话题时仍然能随心所欲,脱口而出地进行表达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一方面,外籍教师可以发挥相对突出的作用,他们纯正的语音与语言表达方式与风格都对选手的口语能力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二,已备演讲练习。一般而言,英语演讲比赛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已备演讲,即兴演讲,现场问题回答。其中已备演讲与即兴演讲所占的评分比重大致相同, 回答问题相对次要。关于已备演讲的培训主要涉及演讲稿的撰写与已备演讲的呈现。关于这一问题卢卡斯教授已经在其专著《演讲的艺术》作了详细,深刻地阐述,本文不再累叙。只是其中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对演讲题目的理解深度直接影响演讲稿的精彩程度。在培训中指导老师应该首先对演讲题进行谨慎,深度思考,尽量从最深的层面,以及从独特的角度对演讲题进行综合考量,并形成明晰的观点与看法。然后,根据这一理解,指导老师再对选手进行启发与指导,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选手加强对演讲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即兴演讲的培训是演讲培训的重点之一,也是包括卢卡斯等著名学者所较少论及的方面。“即兴演讲(impromptu speech),顾名思义,就是指临场的,毫无准备的演讲。”[2]本文认为,提升即兴演讲能力的最佳方式是实战式训练,即完全按照正式比赛的要求,严格遵循比赛的要求而进行即兴演讲的训练。一般而言,正式比赛的即兴演讲只给与选手五分钟的准备时间,之后要求选手完成2-3分钟的演讲,并回答一至两个问题。因此在演讲培训中,也应该严格按照比赛的模式,展开训练。这一方面能提升选手在压力之下发挥水平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帮助选手适应比赛的节奏与氛围。此外,训练中选题的多样性至关重要。所选的即兴演讲题应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保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的选题也要做到深浅有致。第三方面,要进行长期,有计划的即兴演讲训练。这是因为即兴演讲能力的提升需要有一个仔细打磨的过程。正如同柯妮吉・普森教授(Connie Gibson)所言,这种打磨的过程就如同打磨一块块璞玉,使其熠熠生辉一般。[3]指导老师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慢慢帮助选手提升极短时间内的解题能力,组织演讲框架的能力,在所定框架内确定主体观点并围绕观点展开逻辑思维,组织论据的能力,以及在演讲台上发表演讲时所涉及的表达能力与肢体语言能力。最后一方面,对于即兴演讲中的评委问题,要指导选手掌握正确的策略。其关键点在于,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是一个袖珍型的演讲。虽然语气与风格可以稍微生活化一点,但对问题的回答仍然应该具备基本观点,主体框架,以及在此框架内所展开的论述。由于时间限制,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把握合适的度,既做到观点清晰,论述充分,又能够做到不显累赘,不会超时。

总体而言,构建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体系对于该项事业至关重要。其中构建指导教师团队与选手团队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储备,优秀的团队是成功的基本要素。此外,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是成功的另一基本要素。其中分别涉及已备演讲、即兴演讲、回答问题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并展开长期而有效的学习与培训。通过构建优秀的英语演讲与辩论培训体系,能够帮助广大同学,尤其是比赛选手在长期、高效的机制中稳步提升自己的英语演讲与辩论能力,并逐渐形成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英语演讲与辩论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1〕315号)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Stephen Lucas,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y,2008,p.6.

篇6

地理试题的开放性,侧重于考查两大基本要素:一是答题者思想的呈现,二是答题者的语言组织能力。近年来地理试题更加趋向于理性化的思考,进一步关注社会热点,如产业调整、城市化、雨林地区的开发与保护、土地流转、西部开发、资源调配、重大工程建设等问题,进入了地理命题的视野。

例1对该省(福建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009年山东文综卷第26题第(4)小题)

答案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例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008年山东文综卷第29题第(4)小题)

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上述两例可以看出,辩论类试题考查的着眼点是:要求答题者拥有发展的眼光与联系实际的思想,附以平实语言的铺陈,体现了其理应具有的人本思想。

二、课堂辩论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的意识

地理课堂辩论主要着眼于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理性对话、关爱自然、关注生态、遵循规律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与科学态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课堂辩论,培养学生发展的意识、辩证分析问题的意识、关注社会生活与时政热点的意识。

三、地理课堂辩题的选取

课堂辩论的精彩与否,辩题非常关键。地理课堂辩题选取需注意以下几点:

1.辩题要具有可操作性。辩题要切合地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水平与能力,要反映学科知识、社会热点、学生兴趣,有教育价值与意义。辩题忌切口太大、难度太深。例如,是否赞同对怒江的梯级开发,人口迁移对于迁出、迁入地的利弊的辩论,全球变暧对中国西北农业的利弊的辩论等,就能使学生课下有材料准备、课上据理力争,对问题的探究更加深刻,思维更加全面、严谨。

2.辩题要具有可辩性。课堂辩论既有共识点又有争论点,共识点指对立双方对辩题的提议、范围具有大体一致的理解,争论点是指对立双方观点产生分歧的焦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要想在辩论中取胜,必须养成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思维要呈现发散性的趋向,各抒己见,提倡探新求异。如某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搬迁某一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试从政府人员与企业主两种不同身份的角度进行去、留劝导分析,引导学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并通过思考,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3.辩题要具有协作性。要提倡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重复教科书、教师或他人已有的结论。如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建设水电站是否可行的辩论,可从经济基础、技术可行、发展变化等多角度人手分析,在辩论中,要考虑并欣赏他人的意见与看法,通过辩论,集思广益。

4.辩题要具有公平性。对双方要公平,在理论、事实和逻辑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否则一方振振有词,另一方有口难辩。如辩论台风、扬沙、火山爆发等利弊,从辩题上已经定位是灾害了,故辩论时其有利影响虽能举出几点,但最终不能美化灾害,导致后来无话可说。

5.辩题要具有可调控性。递进式的、前后衔接的提问可贯穿辩论的全过程。教师在恰当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点拨,可以对辩论起到提示和调节作用,但一般不要打断学生的作答,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就辩题的最后点拨,则主要集中在确认各种不同观点成立的原理分析上。如对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翻新或保护原址、另建新城市的两种观点辩论,教师的最后点拨如下:一个城市有独特的风貌、充满魅力必须符合的原则是与自然和谐;符合人性的尺度,必须有清晰的文脉,一代一代的建筑构成城市的整个面貌;富有本地文化。城市规划要尊重普通人、尊重自然、尊重当地传统文化。

四、围绕某一中心话题,进行课堂辩论的方式与过程

课堂辩论中心话题确定后,可以设置多个角度支持认同或反对的辩题,让学生加深对这一话题的充分认识和理解。

课堂辩论辩题选择好后,要合理分组,整个班级可以按小组分成正方和反方,也可按男女生划分,或按学生的编号划分,或按座次划分正方反方等,无论何种组织方式,都应强调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辩论前,先将辩题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寻找材料,把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摆出来,为辩论做好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出反应敏捷、思辨能力强、口才好的同学并确定为辩手。辩论按照陈述观点、自由辩论、全体参战、双方总结四个阶段进行,最后由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而要作为引导者,一要引导好学生辩论的思路,不能提出与辩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论据、观点;二要及时做好点评,注重以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辩论中,鼓励所有学生参加,并对优胜学生予以奖励。

五、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地理课堂辩论是一种参与,一种交流,一种竞争,更是一种创新。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激起争论、产生共鸣,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地理课堂辩论的有效调控。

1.辩论内容会偏离主题:由于学生在搜集素材时具有片面性,同时对一些问题理解得也不够好,在辩论时心理紧张、情绪激动,有时会出现跑题现象。

调控的策略: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在阐明事理的同时,根据辩论的内容,适时引导性或引发性提问,引导学生向更深处思考,多向学生“踢皮球”。

2.辩论结果不好处理:在课堂辩论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观点,有时学生难以评判,如果这时教师不做总结或不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导致辩论教学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对地理教学没有多少实质的意义。

调控的策略:辩论的结果最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联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来梳理发现。教师可适当阐述自己的观点看法,对有些观点无法统一的内容,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同时尊重不同的观点,体现教学民主。

篇7

所谓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英国教育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认为:“缺乏责任感,人们对抗不了苦难,抵御不了财色的诱惑,导致犯罪或堕落。相反,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因此,在新课程体系下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策略也要有所坚守,有所创新。

一、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1.有效、合理应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政治课程主要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等四大模块,作为有计划的可评价、可实际操作的课程要素,是对学生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素。所以,要落实社会责任感教育,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好显性课程要素。在高中《哲学生活》中,对于寻觅社会的真谛这一课,就讲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深感自己作为一名社会人的责任;在高中《政治生活》中,对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政议政等问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激励学生经常关注、思考并参与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应用好显性课程的培养要素,我认为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目标上注重价值的引导,达到新课标的培养目的。第一,注重价值的导向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预设三维目标,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要求,明确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最后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其二,注重行为示范作用。行为的示范包括:人格的示范、行为方式的示范,教师是学生的领路者,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过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倾向性的引导,从而提高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塑造学生的人格。

其次,注重教学内容上的情感培养。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三维目标之一就是情感、态度目标,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其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前提基础,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责任感是与一定的情感形式相联系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唤醒和激活社会责任感,甚至会影响决定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抑扬。所以,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期望原则、价值目标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

2.应用课堂外要素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课堂外要素主要包括一些非正式且没有统一书面文本的课程要素,是潜藏在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因素。如:校园文化建设、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外读物、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参加社会实践等,其中政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重要的影响、感化作用,这主要通过政治教师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来。当然,要进行责任感教育,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做好在课堂上和课堂外责任感教育渗透,同时还要结合社会热点时事,使学生真正走出课堂,拓宽视野。

二、巧妙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有多种,其中有启发式、探究式研究性学习等。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主要采取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认为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进行研究性学习,参加社会实践。

高中政治新课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教学内容生活化,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社会调查和综合探究,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好好加以利用,这是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真思考并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通过让学生自己研究、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增强担当责任的勇气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要提高实效性,必须让高中生多参与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社会责任水平。例如:高二学生可根据哲学知识,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历史主体、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辩证法观点等,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如当代中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如何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思考,如何做一名四有公民等。通过这些综合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责任感。

2.举办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

这些形式本身就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集体、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并且这些形式往往需要学生分工合作方可完成,学生在做相关准备、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相互辩论、演讲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思想碰撞、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责任认知,这让学生无形中提高了责任认知,形成了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

篇8

初中地理课程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笔者认为,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利用错误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错误”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它是学生对地理教材内容认识不正确、不全面的体现,是学生学习地理过程的真实反映,因此,“错误”也是一种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教师若能正确处理这些“错误”,学会利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进行教学,就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相关地理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掌握的更牢固。

在讲授“地图上的基本要素”时,我就采取让学生“尝试错误”的方法,在没有学习之前就让学生绘制教室平面图,根据学生绘图中的错误展开教学。让学生先观察自己的教室,然后将它绘制在平面上,画完后,收集学生的作品,从中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作品”,用实物投影放出来,(没有投影的就进行传阅)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学生所画的平面图不同?(如大小不同、表示的符号不同、方向不同)。接着,从学生绘制平面图中出现的“错误”,导入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最后让学生再绘制一幅规范的平面图,进行比较。学生很快掌握了地图三要素和它的含义、用法。并真正学会了读图、绘图。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联系生活问题,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第一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些与他们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讲授“世界人口问题”时,我就密切联系生活,通过学生计算,教师设计疑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时,我在大屏幕上出示“算一算”:

1.分苹果:(1)我班现有50人,有100个苹果,平均每人最少分几个?(2)假如我班人数变为20人,平均每人分几个?

2.分任务:(1)现有1000块砖头的任务,我们全班50人都参加,平均每人最多搬多少块?(2)假如我班只有20人参加,平均每人搬多少块?

学生很快就把答案算出来了,并踊跃发言。接着我提出问题:“根据以上计算,请同学们想一想,人多了好呢?还是人少了好呢?”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学生开始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我根据学生观点的不同分成了两大阵营,让他们开始了营内的合作交流,并准备阵营之间唇枪舌剑。

同学们都能运用实例进行辩论,思维活跃,表现出色。此时我又将上一道题进行延伸,让学生计算:①100个苹果不变,现在一班50人,二班52人和我班的人一起,那么平均每人分几个?②1000块砖的任务不变,结果由于特殊原因,只有10人参加劳动,那么平均每人搬多少?同学们很快就把答案算出来,也发现了问题,人一下子太多,苹果不够分,人一下子太少了,搬砖的任务太大。

生活即教育,教学中,我们能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中,这样不仅会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活问题,更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出活泼、欢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创造。

例如:在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自觉的以“问题”为线索进行合作探究。老师就创设一个目前学生最感兴趣的情境:“十、一”黄金周就要到了,你们的爸爸打算利用长假带你们到有“北极村”之称的漠河镇去游览,顺便还可以领略一河之隔的俄罗斯的风光。而你的妈妈国庆期间却很忙,要到海南开会。听说漠河比中山冷,海南又比中山热,这下很快就到黄金周了,爸爸妈妈却不知带什么行李好?你们认为呢?为什么?

本课的重点问题出来了,学生们也很自然的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很快各种各样的答案出来了,每个人对对方的结论都有迷惑和惊讶!这时老师就送给学生每人一个“法宝”,让地图来帮我们一下吧!请同学们读图,利用图中的信息进行判断!看着地图,有些学生呆了,图中并没有提供我国10月的气温信息,怎么办?自己又想解决问题,自然的开始了分组讨论交流探究,并进行分组汇报。

结果得出:海南一月的平均气温在16℃以上,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28℃左右,气温的年较差为10℃,每个月的气温约差1℃,所以10月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5℃,所以妈妈就带夏装、泳衣、防晒和防雨用品。同样的方法,漠河国庆期间的气温大约是5℃左右,所以爸爸带的行李重很多,有厚一点的毛衣和毛裤,还要带轻便的棉衣。

篇9

一、目前的法理学教学状况

(一)法理学教学发展

我国的法理学教学大致经历了国家与收集整理法的一般理论层面,政策性向立法层次转变的法理学状况以及注重司法在法理学中的重要性改变。①从建国初期建立的一部分司法院校来看,法学教育中涉及到的法理学课程是以传统的前苏联教材为基础,以引进人才为重点的教学方式。这一时期的法理学教学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一个开端,多与政治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国家意志和阶级性。因此,称为是政治学研究范畴的国家与法的一般理论层面教学。以后,我国法理学教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开始形成一种囊括了法的概念、法律文化与法律意识,法律思维逻辑、法的运行、法与其他范畴的关系等内容方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这一时期的法理学教育更注重对于整个社会法制建设的一种推动,法学教育更多的是为此服务。进入90年代后,法理学及整个法学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并形成定式的时期,西方法哲学的概念引入法理学中,并且注重对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其次,在法律的移植过程中我们的法理学教育也注重与本土法律问题相结合的关键,追求最终的法律价值为基本的司法服务。基于此目标,我们也看到法律的职业化和精英化与我国司法考试的实施已成为法理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法理学教学现状

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法理学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在大一和大二下学期来开设,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引导学生学习这门理论法学。在区分一般易懂的基本理论后,待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部门法知识以后再继续进行法理学课程的教学,这样有一个阶段性过渡,初级阶段是通过对基本法学专业知识、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培养。这一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对法理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第二个部分的教学放在较高的年级段开展,目的是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部门法基础知识之后,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及原理来锻炼一种法学逻辑思辨能力,学会能动地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复杂的社会现象及纠纷问题。这一部分重点是突出思辨能力和实践性。

总体上看,目前我院的法理学教学已基本摆脱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考核及其运用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及情景嵌入式教学法来让学生更直接有效地掌握这门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本质上却还是无法改变法理学教学中的“两难”问题,我们进行了与学生的互动,也发挥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整体上对于这门课程传授的价值论和方法论的问题还需要更近一步的探讨与提高。学生在实施的这些教学改革方案中更多的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如何更有效地完成法理学市场导向性及知识导向性的教学理念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变与完善。

二、法学教育中法理学教学的切实转变

作为一门实用之学,霍姆斯曾经说过:“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一直以来,法理学的教学不在于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法律知识,而是在于为他们灌输一种基本的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的精神,培养职业法律思维以及理想的法律人格,使法科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具备优良的法律头脑。这正是我们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因此,作为法理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不能只是单一改变常规教学法和举几个例子,讨论几次和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就能完成的,应该更加切实、具体有层次的进行。②

(一)保持应有的课堂讲授

虽然在法理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我们强调对学生法律思维及实践经验的重点培养,但这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实践经验的培养积累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功底来构建,所以,对于教师而言,担当着这个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角色。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任由学生盲目的自学,教师还必须把基本的课堂讲授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作为成文法的国家,只有掌握了法律中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和特征等基本要素之后才能形成一定的法律思维和实践操作的方法。而要达到这一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教师引导性的直接课堂讲授,所以在开展法理学教学模式转变和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要注重和保留最基本的课堂讲授。

当然,目前的本科法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我们在肯定基本的课堂讲授之时,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教学方式和其他。可以在一般的板书之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将知识更直观更具体和系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来增加基础知识的内容以及趣味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学习法理学原理的趣味性,改变原来所认知的枯燥、乏味和难懂的状况。

(二)有效的辩论式教学

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提出有效的辩论式教学这一方法,是因为开展辩论式教学的法学本科院校也不少,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辩论式教学并不是教师课堂上随随便便抛出的一个问题,也不是学生流于形式地回答几句。辩论式教学,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自己自主性地思考,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就某一法理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学生之间及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主动去寻求并找到解答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应看到,辩论式教学是集合了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的一种教学方式和过程,任何流于形式的单一过程都不能成为有效的辩论式教学。因此,在具体的法理学教学实践中,辩论式教学应当定位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第一阶段互动,这主要由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来设置合理的问题,在以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及课下深入的探讨中完成,并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互相之间进行意见的交流。

转贴于

当然,最终教师在这一环节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需要在学生所讨论的法理学基本原理中给予一个答案,这是衡量学生讨论和分析结果的一种标准。只有在这样的结果之中,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正确与否,从价值的判断来看这更有利于鼓励学生再次参与到这样的辩论式教学中来。

(三)真实场景体验下的案例教学

基于我院已采取的教学模式来看,案例教学是法理学教授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作为一门研究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研究对象的抽象性决定了教学过程中的抽象难点,这也是学生学习法理学最大的障碍。所以,在法理学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方式,从中引导和抽象出法的一般原理和法治理念。在此,要强调的是我们从来不缺少这样的实践案例教学方式,但我们的案例教学还没有达到一个近乎完美和有效的层面。因此,在法理学教学模式的改变中,我们应该通过一种变相的深刻的案例教学来完成学生对法理学知识的认知、掌握和运用。

篇10

“人与生活”的一个中心即围绕“学校生活、社会生活”进行美术教学探索与研究。学校生活,是农村初中每个学生最有体会的生活经历,对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美化寝室的应用设计,是以现有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物质基础的整合改造,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社会生活,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文化生活延伸到将来必将参与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利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培养认识生活的心智,提高人文素质和生活品味。整个设计教学的思路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引入商业美术模拟实验教学的基本的指导思想,同样也适合设计欣赏教学的建构。

二、五个要素

为了体现以生活为中心的美术课堂教学理念,本人设计了“情感认知——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赏析——结合实际生活;拓展思维——探究设计规律;个性创意——凭借生活阅历;主动评价——合作学习研究”五个基本要素。整个教学模式遵循生活(素材)创作(设计)赏析(作品)的过程步骤,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对上述环节运用有所侧重,并可以适当地调整与增减。

1、情感认知——创设生活情境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成分,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认知倾向,是思维活动的起点,没有学习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因为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激发赏析——结合实际生活

结合实际生活既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理念。本要素是在师生广泛搜集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开展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针对生活素材进行处理,建立师生素材共享,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信息库。

3、拓展思维——探究设计规律

要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引发关于艺术与生活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列举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展开辩论、讨论,进一步拓展思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美术设计可以利用特定的电脑软件来制作,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为美术课堂提供了空间,更便于教学。

4、个性创意——凭借生活阅历

篇11

二、协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协作学习(Co11aborative Learning)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1.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目前,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模式已经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网络教学中更加淋漓尽致地突显了其优越性。协作学习模式通常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

协作小组。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小组划分方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协作学习的效果。一般协作学习小组有以下特征:异质,组单同质;任务驱动,适当分工;公平竞争,合理比较;角色互换,领导轮流。

成员。成员是指按照一定的策略分派到各协作小组中的学习者。小组的划分依据许多因素,如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学习成绩、认知能力、认知风格、认知方式等,一般采用互补的形式从而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协作学习成员不限于学生,也可以是由计算机扮演的学习伙伴。

辅导教师。辅导教师在协作学习模式中是不可或缺的,其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担当组织、管理重任,对协作学习的效果进行有效控制并可以保证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实现效率。

协作学习环境。一般协作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成员的组织结构,包括小组的划分、小组成员功能的分配等;空间环境是指协作学习的场所;硬件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所使用的硬件条件;资源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所利用的资源。

2.协作学习的特征

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协作学习鼓励各抒己见,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

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交往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利用各种媒介(口头语言、书信、电子通讯手段等)进行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交流,通过这种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达到学习目的。

学习中师生是平等的合作者。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师生之间没有面对面带来的诸多压力,不必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可以平等对话。这样能够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有些问题。

重视情境的创设。创设情境是协作学习开始的引子,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与效率。

强调整体学习效果。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按照某种标准将学习者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共同目标的设置来保证和促进学习的互助、合作气氛,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每个成员的成绩。

三、协作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协作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皮亚杰的关于儿童认知的发展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协作、讨论、会话等活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协作学习可以采用“支架式(Scarf-folding)”“交互式教学(Reciprocal Teaching)”“认知学徒式(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抛锚式(Anchored)”“随机进入式(Random Access)”“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自主学习策略。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自由地学习,该理论指出:学习者自身具有学习能力;学习符合自身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习者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个人(包括理智与情感)的自发学习才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同伴教学和小组学习均可促进学习。

由此可见,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学习的作用,强调意义学习或意义建构,强调协作。

四、网络环境下协作式学习模式

1.竞争模式

指两个或更多的协作者参与学习过程,并有辅导教师参加,辅导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

2.辩论模式

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主题,确定自己的观点,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查询资料,以支持自己的观点。由辅导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方与反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

3.合作模式

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

4.伙伴模式

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协作学习伙伴可以是学生,也可以由计算机充当。

5.角色扮演模式

该种模式是让不同学生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如果学习者在解答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则由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互相转换。

6.设计模式

它是基于学习者综合能力培养和面向过程的协作学习模式。由辅导教师给定设计主题,该主题强调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如问题解决过程设计、科学实验设计、基于知识的创新设计等。在设计主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掌握知识,相互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主题。此模式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高级认知能力。

7.问题解决模式

该种模式需要首先确定问题。问题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来源也不相同,一般根据学生所学学科与其兴趣确定。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竞争、合作、辩论等。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也可以通过汇报的形式。

五、网络环境下协作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1.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是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工作方面的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CSCL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协作学习的环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讨论、协作与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协作学习。CSCL具有许多优点: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媒体的优势;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凭借协作使学习者更好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学习策略、社会交往技能;可以适用于学习者的校外学习、班级教学与远距离教学。

2.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

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Project-Based Learning ,CPBL)是协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学习方法,这种方法重点放在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项目任务的概念和原则上,同时允许学习者自己构造自己的知识库,并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CPBL有以下特点:学生自己作出决定,并且他们有一个完成任务的框架;项目包含有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学生们有责任读取和管理他们收集的信息;学生的评估是连续进行的;学生们的工作应该是公开的,老师们可以看到各个小组的进行情况;学生们制作的成果是可以评价质量的;整个学习环境中有允许错误的气氛。

3.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

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Monographic-Based Learning,CMBL)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建立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围绕专题内容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及其所有操作的总和。基于专题的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学习内容专题化;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方式协作化。学习小组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小组之间有足够的但又不是多得让学生难以承受的信息量, 保证每个学习者在小组中都承担学习任务,都有获得学习的机会。

4.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

篇12

笔者认为,举证时效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该在法定或法官指定期间内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逾期举证将丧失要求法院接受证据并予以考量的权利的诉讼期间制度。举证时效制度是举证责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行为责任的时间要素。

举证时效制度的程序公正价值。

程序正义是立法者在程序设计、司法者在程序操作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其本质上是一种过程价值,体现在诉讼程序中即是程序公正。举证时效制度作为在程序运作过程中发挥效用的制度,可以用实现一般公正的动态标准来考察其程序公正价值。

第一,举证时效制度体现了程序参与原则。程序参与原则在英美法中又称为获得法庭审判机会原则,其涵义为“那些利益或权利可能会受到裁判或诉讼结局直接影响的人应当有充分的机会富有意义地参与诉讼的过程,并对裁判结果的形成发挥其有效的影响和作用。”1实现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关键在于确保双方当事人能够平等地参与诉讼,在诉讼中获得充分机会来陈述自己的主张,提出证据,反驳对方主张,进行辩论,竭力促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裁判。如果从制度上保证当事人对程序平等而充分地参与,诉讼程序的合法有序进行本身就赋予了最终裁判的公正性。程序参与原则的核心内容是当事人必须具有影响诉讼过程和裁判结果的充分参与机会,从证据法角度看,即当事人必须具有提出证据和反驳对方证据的充分机会,以使法院作出的关乎其利益的裁判建筑在法官对于当事人主张、证据、辩论的理性推论基础上。为此,法院要在当事人之间适时沟通诉讼信息,把一方的主张和证据及时告知对方,确保双方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攻击和防御准备。2举证时效制度正是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程序参与原则的要求。举证时效制度要求当事人的举证行为必须完成于某一时间点之前,从而形成较稳定的证据集合体,为法院及时沟通诉讼信息提供了前提,也就保证了双方具有攻击防御的充分机会,防止证据突袭的发生。稳定证据集合体的形成,同时可以确保所有证据均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和辩论而获得程序上的正当性,防止某些新证据未经开庭质辩而被纳入定案证据体系,以致剥夺了一方当事人充分参与诉讼的机会。

第二,举证时效制度体现了程序公开原则。程序公开原则的意义即在于让当事人和民众亲眼见到正义的实现过程,从而产生提示、感染和教育的效果。长期以来,理论界坚持程序公开原则仅指将审判过程(主要是庭审)向公众和新闻媒体公开,对当事人无所谓公开,因为当事人本身就是诉讼程序的参与者,认为强调对当事人公开没有意义。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进,许多学者和法官逐渐认识到,所谓程序公开首先应是对当事人的公开,因为当事人是诉讼程序的参加者和诉讼结果的承担者,他对于程序公正比公众更为渴望,对程序的秘密进行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和怀疑,如果某些诉讼活动是在一方当事人不知悉的情况下进行,极易使之对程序和判决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因此,诉讼的所有过程(除评议外)都应对双方当事人公开。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对诉讼成败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证据的收集、提交、质证和辩论过程是当事人关注的焦点。当事人要求亲眼见到证据从提交到采纳的过程是否不偏不倚,在何种情况下因何种原因而被接受或拒绝。如果没有举证时间的限制,当事人可以在庭前、庭中、庭后,一审、二审、再审随时提出证据,为法官的恣意提供了便利,为当事人的幕后活动制造了机会。并且由于我国法院的判决书大多没有对推理判断过程的阐述,对采纳或不采纳证据的理由几乎略而不谈,因此,某些证据未经对方当事人质证和辩论,在其不知悉的情况下进入了定案证据体系,违背了程序公开原则。举证时效制度的设立,从制度上保证了所有证据都为双方所知悉并在庭上公开出示、质证和辩论,消除了当事人对证据采纳过程的疑虑,杜绝了司法不公的隐患,从而体现了程序公开原则的要求。

第三,举证时效制度体现了程序维持原则。程序维持原则是关于诉讼行为及其效力设置的一项程序公正标准,指诉讼行为一旦生效就要尽量维持其效力,不能轻易否定其内容。③举证时效制度不但本身体现了程序维持原则,而且保障整个诉讼程序遵循程序维持原则。举证时效制度为当事人设定了一个期间,在此期间内当事人应运用各种可能的手段收集提交证据,法官必须在这些证据的基础上裁判案件,而不能任意限缩或超越之。一旦举证期间届满,当事人的举证行为就不再发生约束法官判断的效力,诉讼证据被固定化,不能任意追加新证据,从而体现了程序维持原则。同时,举证时效制度防止已经过的诉讼阶段或审级因当事人提出新证据而反复启动,保障了整个程序效力的稳定。

举证时效制度的程序安定价值。

程序安定是指民事诉讼的运作应依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终局决定,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的稳定状态。“程序的安定性包含两个不同层面的安定,即程序规范的安定和程序运作的安定,其基本要素包括:程序的有序性、程序的不可逆性、程序的时限性、程序的终结性和程序的法定性。”④法律的首要价值是安定,具体到程序上,则要求程序有序、稳定、及时终结,不安定的法律程序不能称之为一种程序。在程序的价值序列里,程序安定可以取得独立的、基本的、首要的地位。举证时效制度集中体现了程序安定价值,这可以从程序安定的基本要素和举证时效的关系得到论证。

举证时效制度符合程序有序性的要求。程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顺序排列和组合。程序有序性就是指民事诉讼程序应保持一定的次序和连续性,诉讼程序一旦启动,就“像火车那样从一个站徐徐地开向另一个站,直到抵达终点为止。”⑤举证时效的确定使得当事人的举证成为诉讼上的一个确定的阶段性行为,由原来跳跃于各诉讼阶段造成程序动荡反复的不安定因素变为推进各阶段顺利进行的基础,成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诉讼程序中确定而牢固的一环,使程序的有序性得以实现。

举证时效制度符合程序不可逆性的要求。“程序的不可逆性也称自缚性,是指程序中某一环节一旦过去,或者整个程序一旦结束,就不能再回复,或者重新启动”,“这种不可逆

性表现在程序的展开对当事人和法官的拘束性上“,”所谓‘法的空间’并不只是在判决作出后才能形成,而是在程序逐步展开的同时逐步形成并具有‘不能直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根据随便推倒重来’的属性“。⑥举证时效制度一方面使得在某个审级中已经过的诉讼阶段里,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法官的判断因期间的完成而获得不可逆性,不致于因新证据的提出而”重打锣鼓另开张“,另一方面使在现有证据基础上作出的正确裁判甚至已生效并执行完毕的裁判不致于因当事人迟延举证或新证据的偶然发现而被全盘推翻,保障判决的效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举证时效制度鲜明地体现了程序的时限性,是其制度基础的一部分。“程序的时限性不仅指诉讼中每一个环节都有时间上的要求,还指诉讼进程的及时性”,“程序的时限性克服和防止法官和当事人行为的随意性和随机性,为这些行为提供了外在标准,使之不能任意进行。‘喷举证时效制度为当事人的举证行为提供了统一的时间标准,避免了当事人举证的个别化和非规范化,保证了当事人举证机会的平等,同时使各诉讼行为在时间上连贯和衔接,避免诉讼环节的中断,为法官及时裁判奠定了良好基础。

举证时效制度保障了程序终结性的实现。“程序的终结性是指民事诉讼程序通过产生一项最终的裁判而告终结”,“违反程序终结性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形:一是决定迟迟没有作出而造成程序无法终结,二是判决虽已作出,但由于既判力弱而使程序无法在真正意义上终结。”8在我国审判实践中出现上述两种情形的重要根源之一就是举证时效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欠缺。当事人迟延举证的直接后果是庭审多次进行,追求客观真实、害怕办错案被追究责任的审判心理致使审判员对迟延举证持同情和宽容的态度,并且积极运用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延长审限的弹性规定为此种拖延行为罩上合法的外衣,最终结果是使判决迟迟不能作出而无法终结程序。当判决终于作出并生效后,一方面当事人可以在两年内持新证据申请再审,即使两年后也可以锲而不舍地申诉,另一方面检察院可以抗诉、法院可以自行启动再审,其中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新证据的发现和提出,并且检察院抗诉和法院提起再审无时间限制。这些规定使生效判决始终处于风雨飘摇的尴尬境地,使程序无法在真正意义上终结。举证时效制度能够促使当事人及时举证,保证及时作出判决并维持其既判力,从而使上述违反程序终结性的情形得到根本遏制。

举证时效制度的程序效益价值。

效益通常指成本与收益。追求诉讼程序的效益必然要求以最小的诉讼成本获得最大的诉讼收益。诉讼成本不仅指诉讼过程中法院与当事人的物化消耗,还包括时间的消耗以及精神和名誉上的损耗,任何导致诉讼拖延的行为都是违反程序效益要求的。举证时效制度有效防止了诉讼程序的拖延和重复进行,符合程序效益的要求并保障其最大限度地实现。首先,举证期间的设置防止了诉讼庭审阶段的无限延长,使法院在稳定的证据集合体基础上开一次或两次庭就能达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目的,及时审结案件,不但节约了物化成本,而且提高了办案效率,缩短了办案周期,实现了诉讼效益;第二,举证时效期间使诉讼程序一次性经过,减少不必要的程序重复,同样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支出和司法资源,客观上提高了法院解决纠纷的能力;第三,举证时效制度有利于案件彻底终结,使法官和当事人都获得解脱,当事人精神上和名誉上的不安定性得以终结,而不是为旷日持久的诉讼惴惴不安。总之,举证时效制度能够显著降低诉讼成本,体现了程序效益价值。

建立举证时效制度的根本条件——诉讼价值观的转换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设置举证时效制度必须逾越的最大障碍就是追求客观真实的诉讼价值观。时至今日,诉讼程序是实现实体权利的工具,程序法是为了保障实施而设计的,发现客观真实、正确实施实体法是程序的最主要任务的程序工具论,在国人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尽管不少学者不遗余力地批判这种诉讼价值观,强调程序的独立价值,但积淀了几千年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观念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的。

表面看来,举证时效制度限制了当事人举证的权利,切断了法官不断接近客观真实的途径,因而不利于发现客观真实,最终可能导致不符合客观情况、违背“以事实为根据”原则的“错误判决”,因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之持拒斥态度,采取证据随时提出主义。这正是追求客观真实的诉讼价值观在立法上的反映。

然而,诉讼作为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主体、特定手段、特定程序下的活动,构成了一个极为特殊而有限的空间,无论采取证据适时提出主义还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最终的判决总是在已有证据的基础上作出的,并不能完全再现客观事实。人们似乎总认为证据越多越有利于发现真实,因而允许当事人随时补充证据比拒绝当事人在举证期间届满后提出证据更有利于接近客观真实,实现实体正义。实际上,证据数量的多寡与发现真实的程度并没有必然联系,正确裁判所需要的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而这种证据对于原告而言,一般是其起诉时就已掌握的;对于被告而言,如果在合理期限内用尽一切手段仍不能发现证据并提交给法院,那么他在诉讼过程中发现并提交该证据的机率是很小的(但并不排除例外情况,举证时效制度会给予相应救济)。而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过程是必须及时推进并终结的,判决只能建筑在现有证据基础上,因此,适用举证时效制度与允许证据随时提出在判决的公正性上没有质的差别。适用二者最大的差别仅在于前者迫使当事人及时提交所有证据,而后者使当事人把证据像扑克牌一样伺机抛出,把证据的提出变成一门不正当的诉讼技巧。

因此,对追求客观真实的诉讼价值观作一反省,检讨其空想性是有必要的,树立程序公正的诉讼价值观,向“现代的以程序正义为诉讼目的,以追求法律真实为诉讼目标的诉讼价值观咐转换更符合认识规律和诉讼规律。而这种诉讼价值观的转换是举证时效制度赖以建立和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

建立我国举证时效制度的立法构想

设计我国的举证时效制度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当事人举证期限的确定,二是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

关于当事人举证期限的确定,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主张举证期限应到法庭辩论终止时截止,以保证所有证据能够当庭质证、辩论,并与现行法律允许当事人当庭提出新证据的规定相契合;⑩有的主张举证期限应以开庭审理之日为终点,以确保当事人开庭前了解对方所持证据以做好必要准备,11防止证据突袭,有利于一次开庭解决纠纷;有的主张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诉讼准备程序和庭审程序分立结构时,应将举证期限的终结点确定在准备程序终结时,在准备程序终结后、法庭辩论开始前提出的新证据,如对方当事人默认,则具有法律效力,如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则必须对逾期举证的理由予以阐明,最后由法官裁量,庭审辩论后提出的证据一律不予考虑;12还有的主张为确保当事人知晓对方所持全部证据,并作好充分准备,应在举证期限届满日至开庭审理之日之间留有一段时间(比如7天),并对举证期间的时间长度提出了具体建议。13

笔者赞同上述第三种主张,理由是:

第一,举证时效制度是准备程序的主要内容,必然应与准备程序同时设计,依准备程序的进行确定举证期限是妥当的,因此应将举证期限的终点确定在准备程序终结时。这属于法律的阶段性规定,具体时间长度由法官视个案情况而定。第二,如果硬性规定准备程序终结后不得再举证,而不考虑任何特殊情况,势必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使法律僵化而缺乏生命力,且设例外规定是世界通例,因此在准备程序终结后允许特殊情况下继续举证是合理的。但为防止当事人任意逾期举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对接受逾期提出的证据必须设定严格条件。第三,根据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如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出的证据明示承认,法院可以接受,但该证据必须在庭审结束前提出;如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则逾期举证的一方必须阐明理由,如对方当事人不认可该理由,则最终由法官裁量。第四,法官的裁量标准是该当事人具备法定免责事由或虽不具备免责事由,但接受该证据并不会构成证据突袭和诉讼迟延。当事人的免责事由应包括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不能按期举证的;该证据属于应由法院依职权调查范围的(应对现行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范围予以严格规定);当事人无过失的等其他情况,当事人应对上述情况予以阐明。第五,尽管当事人具备免责事由,但采纳该证据会造成诉讼过分迟延的,法院也可依职权不接受,但该当事人可以在二审程序的举证期间内提出该证据并说明情况。第六,当事人提出新证据应在第一次法庭辩论开始前,因为在其持有新证据的情况下直至法庭辩论开始后才提出,一则必然造成法庭辩论的中断和反复,二则难逃故意制造证据突袭或拖延诉讼的嫌疑。但对方当事人对法庭辩论开始后、庭审结束前提出的证据明示承认的除外。第七,原则上应只开一次庭即告查明事实,但如果当事人具备免责事由且再次开庭不会造成诉讼过分迟延的,必要时也可另定期日再次开庭,但法官应从严掌握。

关于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除当事人明示承认的证据外,还可分以下情况区别对待:

在准备程序终结后、第一次法庭辩论开始前提出的证据,如果不会造成诉讼迟延,也不构成证据突袭,对方当事人可以当庭予以充分质证和辩论的,法官可裁定接受;在准备程序终结后、第一次法庭辩论开始前提出的证据,如果逾期举证的当事人具备免责事由并予阐明,法官可裁定接受,必要时可另定期日开庭审理,以便对方充分准备。在第一次法庭辩论开始后提出的证据,除对方当事人承认的以外,法院一律不予接受。

注:

[①]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②]肖建国:《程序公正的理念及其实现》,《法学研究》1999年第3期。

[③]同②。

[④][⑥][⑦][⑧]陈桂明、李仕春:“程序安定论—以民事诉讼为对象的分析”,载《政法论坛》1999年第5期。

[⑤]沈达明编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上册),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

[⑨]潘剑峰:“论举证时效”,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⑩]李浩:《民事举证责任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  版,第91页;蔡青峰:“关于在民事诉讼中设立举证时效制度的思考”,载《法学天地》1995年第2期;赵争平:“浅谈举证时限的设立”,载《人民司法》1996年第6期。

[11]陈桂明、张峰:“民事举证时限制度初探”,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3期。

篇13

1.通过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三首通俗歌曲,引导学生掌握通俗音乐所包括的内容,体裁形式,音乐风格,及基本特征等相关知识。

2.让学生掌握演唱不同风格,不同文化内涵的通俗歌曲。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课将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掌握通俗音乐的基本要素后,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通过音乐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通俗音乐的兴趣,和对学习通俗歌曲的求知欲,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内容】

《思念》《懂你》《好汉歌》。

【教学理念】

我在设计流行风这一课时,力图通过用聆听、对比、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实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

2.培养学生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去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教学教具】

多媒体、音乐影视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小苹果》)

1.请学生根据课前教师播放的歌曲,回答问题:

(1)这首歌曲曲名叫什么?(《小苹果》)

(2)是由谁演唱?(筷子兄弟演唱)。

2.结合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属于艺术歌曲、民歌还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

3.提问:为什么喜欢通俗歌曲?

学生分析并回答。

(创设情景,播放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

二、新课

1.音乐知识

(将音乐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阅读课本P232中的音乐知识,师生共同学习。

(1)通俗音乐定义、内容、特点。

(2)通俗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3)通俗音乐和古典传统音乐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感受通俗音乐,在今天的欣赏课中,我们将要欣赏三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通俗歌曲。它们分别是歌曲《思念》《懂你》和《好汉歌》。用心感受这三首歌曲所表达的不同的主题思想及它们在演唱风格上的区别。

2.欣赏音乐作品

(1)阅读课本提示并欣赏歌曲《思念》。

①介绍作品;②教师范唱;③分析作品并提问;④师生互动。

(2)欣赏歌曲《懂你》。

①提问;②介绍作品。

学生阅读课本提示,回答问题。

3.欣赏《好汉歌》

(1)欣赏歌曲《好汉歌》。

①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②歌曲风格是怎么样的?

(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演唱风格粗犷、豪放。)

③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类似的歌曲有哪些?

歌曲旋律特点:采用了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民间音调,具有通俗与民歌相融合的特点。类似的歌曲还有《青藏高原》(西藏民歌音调)、《天堂》(蒙古民歌音调)等。

(2)学生学唱歌曲。深入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

(这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是聆听音乐,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在这一环节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深入体验音乐作品,展开联想和想象。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想象进一步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三、拓展与探究

1.同学们有喜欢的歌曲和歌手吗?

2.同学们喜欢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总结: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喜欢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喜欢的理由大致有两点:首先他们喜欢歌手所演唱的歌曲,其次喜欢他们的形象和才华。

3.分析与辩论:追星现象。(将学生分成两组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辩论:追星的对与错。)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追星是青少年追求美、崇尚美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是青少年朝氣蓬勃、活泼向上、追求个性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对中学生来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但要把握好分寸:不盲目追星、不疯狂追星、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

(归纳拓展审美升华:围绕本课内容,针对相关的热点问题对教学内容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

4.怎样的流行歌曲才算是一首好歌?

(这正对应了导课中学生对流行歌曲迷茫性的解释,学生听完本课,自然会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听正是我要告诉他们的)。

四、归纳与总结

(在课将结束时,用总结性的语言来进行总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起了学生的遐想,激发兴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