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六、课前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
1.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一瓶,收集满二氧化硫的矿泉水瓶一瓶,吸有15mL蒸馏水的注射器一支,胶带纸。
2.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石蕊试液、pH试纸、试管若干。
3.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盐酸(1mol/L)、氯化钡溶液(0.5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mol/L)、溴水(0.1mol/L)、双氧水(5%)、试管若干。
4.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1.从旧知识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能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一般会写出以下的几个方程式:
①SO2+H2O=H2SO3;②SO2+CaO=CaSO3;③SO2+2NaOH=Na2SO3+H2O
(教师点评后选一组答案不要擦,留在黑板上,便于后面化学性质的讲解。)
(2)提问:根据大家书写的方程式,发现二氧化硫的性质类似于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种气体?(CO2),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3)提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4)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硫会成为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它又是如何形成酸雨的呢?
(5)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探究其水溶性。(操作: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矿泉水瓶中,然后迅速用胶带封住针眼,振荡。
现象:瓶子瘪掉了。
结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问题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二氧化硫水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
设计意图:(1)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开放性地设计实验(可以用pH试纸,也可用石蕊试液,还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由此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②与碱反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④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二:刚刚同学们提到二氧化硫可能会形成酸雨,这种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酸雨.那这种硫酸型的酸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科技兴趣小组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的pH值,得数据
提问:为什么久置于空气中的雨水的pH值会变小并保持不变?结合前面所讲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释这一问题。
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教师提供:盐酸(1mol/L)、氯化钡溶液(0.5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mol/L)、溴水(0.1mol/L)、双氧水(5%)、试管若干。
学生实验①:取矿泉水瓶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2mL于一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再滴加少许过氧化氢溶液,振荡,观察现象,放置片刻后滴加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②:取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于一支试管中,滴加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①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②中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印象深刻。
八、课堂小结
1.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还原性。
4.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66-03
传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是纯知识的教学,以元素周期表为支撑,依次学习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新课程《化学1》的元素化合物内容、组织体系发生了变化,没有元素周期表的支撑,要求在半个多学期的时间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这就必然要求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情境化,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究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来提高学习效率。
一、唤起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
在学习与环境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时,可以通过CAI课件或者其他一些相关的手段播放与环境污染相关的内容以及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学生从心灵上感到震撼,唤起要保护好环境的责任感。然后告诉同学们,要想了解这些物质为什么会给我们所住的环境带来这么大的污染,首先要了解这些物质具有怎样的性质,是怎样污染环境的,之后才知道如何避免让这些物质污染环境,进而引导学生如果要彻底避免环境污染,就必须要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它们所有的性质,研究出新产品,代替那些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这样,从责任感方面来一步步地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比如,在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设计这样的过程来教学:
(一)教学目的
了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CAI课件先播放相关的内容,正常的自然风景和农田里庄稼、森林、钢铁等被腐蚀后情景,1948年女神雕塑和1998年女神雕塑图片的巨大区别,让学生从心灵上产生一种震撼。然后提出问题情境,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象?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讨论,并且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到酸雨是根本原因,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O4,主要由二氧化硫的排放引起。
2. 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学生分组实验。
(1)观察二氧化硫。
(2)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3)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加热溶液,观察加热前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4)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0.5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5)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通过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总结出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亚硫酸;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还原性等。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次氯酸的区别及其根本原理。
3. 总结与反思。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示出来,以便于课后的记忆和理解。另外,对二氧化硫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降低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思考,除了二氧化硫,是否还有其他物质造成酸雨?
案例中,对于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并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平铺直叙地讲解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而是从开始就导入环境污染及其带来的后果,唤起学生要保护好环境的责任感,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完成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教学任务。
二、利用知识间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结构网络的教学策略
元素化合物知识多而杂,不易记忆,在讲完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应有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使之形成网络。例如,在讲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结构、性质、制法、存在和用途时,应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以结构性质制法存在和用途为主线来讲。教学时,应充分体现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以结构为基础,以性质为重点,这是因为物质的性质反映着物质结构,决定着物质的制法、存在和用途。以结构性质制法存在和用途为主线,这不仅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体现了本质决定现象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比如,在讲解氯气的用途时,可以通过设计这样的过程来教学:
(一)教学目的
了解氯气的用途。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我们都知道,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所以氯气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那么根据它的性质,氯气到底有哪些用途呢?
2. 过程。通过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氯泄漏液的重大事故所造成的严重的后果,及其周边的植物的不正常现象的一组图片,提出让学生作为事故的处理者来处理,并究其原因,得到:
(1)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如何去防护。
(2)氯气的最重要的一个性质就是氧化性,所以氯气的一个用途是被用来作漂白剂。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②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的原理;③掌握二氧化硫的酸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②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教材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通过探究实验,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投影】欧洲建筑石雕受损,视频展示酸雨的危害。
师:从视频中我们能不能看出形成酸雨的物质是什么?
生:二氧化硫。
师: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硫,是怎样的物质?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与它哪些性质有关?
【投影】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生:酸雨就是溶解了二氧化硫的雨水。
师:那如何验证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如何检验其水溶液的酸性?通过我们提供的实验用品,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用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的塑料瓶、烧杯、水槽、玻璃棒、pH试纸、玻璃片。
【实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生:快速将水注入收集有二氧化硫气体的塑料瓶中,盖上瓶盖,振荡瓶子,瓶子变瘪。或者将瓶子倒扣在水槽中,瓶内液面会上升。用pH试纸测溶液,呈酸性。
师:我们测出的酸性溶液是什么成分呢?
生:亚硫酸。
师:亚硫酸是刚形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那么酸雨在降落到地面之前,成分会发生变化吗?
【演示实验】1.将瓶中溶液倒入烧杯,搅拌并用pH探头精确测量溶液2~3分钟内pH的变化情况。2.将搅拌后烧杯中的液体分入试管中,分给每组学生。3.播放视频:二氧化硫在高空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化合生成硫酸。4.提供氧化剂:氯水、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过氧化氢溶液。
【学生实验】向收集二氧化硫的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塞上胶塞,振荡,观察现象。
【问题】1.分析为何上述实验数据会发生变化? 2.如何证明生成硫酸?3.二氧化硫还能通过什么方式生成硫酸?4.还可以设计什么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
生:1.溶液酸性增强,可能产生了硫酸。2.通过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可以证明产生了硫酸。3.通过视频得出酸雨形成的第二条途径,二氧化硫在高空粉尘催化作用下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作用生成了硫酸。4.二氧化硫还可以使高锰酸钾和溴水退色,能证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
师:我们了解了酸雨形成的过程,那如何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从源头杜绝二氧化硫的生成,还是做好防范措施?应从哪个环节入手进行防治?
生:可以使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如果不能杜绝二氧化硫的生成,那么就要控制它的排放,做好尾气处理措施。
【演示实验】针管内收集有二氧化硫气体,抽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活塞移动情况。
生:碱性物质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工业上可以在煤燃烧的过程中加入生石灰,起到钙剂固硫的作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演示实验】向收集有二氧化硫的试管中滴加少量品红溶液,塞住胶塞,振荡,观察现象。
生: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退色,有漂白性。
师:刚才实验中我们针管里还剩下一点气体,剩余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硫呢?如何检验?
生:1.可以将其压入到品红溶液中,看品红是否退色;2.可以将其压入到高锰酸钾溶液或者溴水中,看溶液是否退色。如果溶液退色,说明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硫。如果不退,则说明剩余的是空气。
一、教材因素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氧化硫”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内容。
本单元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我认为教材这样的用意有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积累材料。
本单元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遵循着: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三氧化硫——硫酸。学生可形成对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总体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实现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课标》规定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做了立体性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指出了本节教学的价值,给教学留出了灵活的空间。
新教材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编排有了较大的调整,打破了按照族的编排方式,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元素其化合物知识压缩为两章内容。这就要求教学中使学生夯实基础,严格控制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彻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繁、难、偏的现象,以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学生系统的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及非金属元素中的硅和氯,无论在元素化学的感性认识还是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候来研究难度较大的硫元素正是恰到好处,但学生的思维、探索和评价能力尚不成熟,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探索和评价主体,探索和评价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课总体教学思路:
质疑激趣实验引探释疑解惑启思诱导合作研讨反馈小结.
(一)教学重点:
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氧化性与漂白性)
2.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重点:
(二)教学难点: 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学生情况的综合考虑,我确定本课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硫的特殊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2)能列举出二氧化硫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重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控制与科学处理,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的价值。
(2)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培养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四)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化学课程标准》指出 “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这要求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合作探究的新教学模式。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式教学。教师布置实验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开展调查、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检验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不仅是教师的教法,更是学生的学法。评价是学生认知目标的最高水平,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形成学生互评,学生既能变换角度审视自已的学习,又能在实践中确立并提高自己的评价意识、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这样设计的好处:引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评价活动来学习,是一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在评价的要求下,更加主动地学习化学,自觉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学生评价之中,逐步形成以问题为动力、以探究为形式、以评价为主体的、以学习能力的养成为目标的学习方式。体会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的运行
(一)教学思路:依据上诉教学方法,我设计了本课教学思路如下,主要围绕四个探索究实验任务驱动学生展开学习活动,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得到二氧化硫重要化学性质,树立环保意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共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质疑激趣,引入问题
在新课前一周,展示有关二氧化硫引起危害的图片,同时布置问卷。内容如下:1.学习之余,你对自己生存的环境有多少了解?2.你知道有一种环境问题叫酸雨吗?3.你知道酸雨的成因吗?你知道有一种颜色雪白的银耳不能食用吗?等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关于二氧化硫的性质资料,收集关于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和食品安全的资料,自行设计验证二氧化硫的性质的方案?
1.使学生对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共鸣。
2.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通过问卷让学生理清思路,确定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分组实验,合作探究
让学生展示探究实验,观察学生实验仪器的连接和实验的操作,以及小组成员的配合情况。每一个性质让一组学生完成,实验结束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解释原因,得到相应结论。用相关的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解释:
探究实验一:
实验步骤:
1、在反应板中放张石蕊试纸,再滴 入2~3滴SO2水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2、在反应板中加入5滴澄清石灰水,再滴入2~3滴SO2水溶液,观察现象
探究结论:SO2溶于水,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酸;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 ( 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很相似!)
探究实验二:
实验步骤:
在小试管中加入1ml品红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若干滴SO2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课堂练习: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是( B D )
A.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根据气味鉴别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 通入品红溶液中
思考:
根据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它应该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注意:废液要倒在小烧杯里!!!
探究实验三:
实验步骤:
1.取酸性KMnO4溶液各5~8滴,分别滴入几滴SO2的水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酸性KMnO4和SO2水溶液 KMnO4溶液的红色褪色
探究结论:SO2具有还原性
注意:废液要倒在小烧杯里!!!
探究实验四:
实验步骤:
在2ml饱和Na2S溶液中加入适量SO2的水溶液(同时滴入几滴稀硫酸),观察现象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Na2S溶液和SO2水溶液 溶液变浑浊
探究结论:SO2具有氧化性
第三环节:启思诱导、释疑解惑
思考练习:二氧化硫和氯水都有漂白性,现把二氧化硫和氯气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让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则其漂白性将( )
A. 和氯气单独通过时相同 B. 和二氧化硫单独通过时相同
C. 是二者作用效果之和 D. 可能失去漂白性
分析:二氧化硫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
而HCl和H2SO4是没有漂白性的,因此漂白性可能消失
三、教学反思与评价
这是一节以二氧化硫性质为探究重点的常规课,本节课的亮点有以下几点:
1.能紧密结合STS内容创设问题情境。
2.能整体认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能对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提高环保意识。
4.着重提高了学生观察、记录、整理、分析、小结的能力。
5.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6.巩固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操作、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本节课主体采用“搜集相关知识―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学情分析】
(1)本节课以“空气质量日报”“食品安全”为背景,它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也与学生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2)前面对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等知识的学习,对二氧化硫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
(3)学生对做实验比较感兴趣,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必须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加以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②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②借助于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内容,创设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情景,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②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③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还原性与漂白性的区别。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
1.通过多媒体网络展示南昌市当日空气质量日报,查查二氧化硫的指数。
2.通过记者在福建、桂林和北京的一些市场发现,一些看起来非常白而又鲜亮诱人的银耳竟是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硫黄”熏蒸而成。
二氧化硫是食物的“化妆品”,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使用二氧化硫能够达到使产品外观光亮、洁白的效果,有刺激性气味,超量食用会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伤,并有致癌作用。
获取信息:从以上可获得二氧化硫的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一、二氧化硫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呈现资料:易液化(bp:-10℃),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探究一:展示用废弃的小矿泉水瓶收集的二氧化硫气体(瓶口朝上),向矿泉水瓶中加入五分之一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
问题:矿泉水瓶为什么扁了?
分析原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瓶中二氧化硫溶于加入的水中瓶中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矿泉水瓶被大气压压扁了。
结论: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问题: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二:取2ml二氧化硫水溶液于试管中,先测定pH值再滴加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现象:二氧化硫水溶液pH值小于7。石蕊试液变红。
结论:二氧化硫水溶液显酸性。
问题: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发生反应?
讨论导出: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H2SO3 HSO3-+H+
教师讲解: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由于亚硫酸的电离,并写好电离方程式说明二氧化硫是中强酸,亚硫酸不稳定同时分解出二氧化硫和水。让学生对可逆反应的概念理解好。并要联系到酸雨的酸性变强的原因做解释:被氧气氧化成硫酸(2SO2+2H2O+O2=2H2SO4)。
问题:像二氧化硫这样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的氧化物我们称它什么氧化物?
结论:2.酸性氧化物
实验探究三:向试管中加入2mL的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然后加热试管。观察现象并分析。
讨论导出: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性。褪色后的溶液加热又变红,说明其漂白不稳定、可逆。
3.漂白性
回忆思考:我们还学过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
交流讨论:有氯水中的次氯酸,Na2O2、H2O2、O3、活性炭等。
演示实验:在两份氯水中分别滴入品红和石蕊,再加热溶液。
取代反应。浓硫酸加热后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而三氧化硫与硫酸毒性相同。浓硫酸,俗称坏水,化学分子式为HSO,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
由于浓硫酸中含有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强酸溶液中的酸分子不一定全部电离成离子,酸的强弱是相对的),所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俗称炭化,即腐蚀性)和强氧化性等特殊性质;而在稀硫酸中,硫酸分子已经完全电离,所以不具有浓硫酸的特殊化学性质。发烟硫酸是无色或棕色油状稠厚的发烟液体(棕色是因为其中含有少量铁离子),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吸水性很强,与水可以任何比例混合,并放出大量稀释热。所以进行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应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除了酸固有的化学性质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硫酸分子亦可以进行自偶电离),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强的性质。
(来源:文章屋网 )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的真实存在及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等粒子所构成,讨论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是运动的及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知识。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 ,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 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 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扩散到水的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 中将学生实验(氨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性质时,树立起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大小不同和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的照片。
对于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quot;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 、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非常微小,都在不停地运动,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 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运动论的有关知识(是运动的,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运动状态、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概念的建立及对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
对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参考:
一、 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中国学习联盟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 第一节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照片,说明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的照片。
C60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有没有变化;如何从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氧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由二氧化硫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保持,而二氧化硫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 概念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的照片,讨论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性质。
板书:
二、性质
1、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是不断运动的
3、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 思考:从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 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看了九年级上册化学分子教案的人还看:
1.9年级上化学制取氧气教案
2.氧气化学教案及反思
3.初三上册化学《氧气的性质》期末检测试题
4.九年级化学氧气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quot;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中国学习联盟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C60分子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分子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分子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分子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分子的照片,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分子性质。
板书:
二、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思考:从分子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一.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探究活动
氨分子扩散实验
实验准备:浓氨水、酚酞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1大3小)
方案一:取少量的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二:如图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对高中化学无机化合物知识的进一步完善,是整个高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重点之一。此外,本节课还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涉及了生活中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等环保知识,体现了“化学走进生活,化学回归社会”的重要意义。因此,本节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材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用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领略实验学习乐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个人价值。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3.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两面性(SO2利弊)的辩证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化学性质, SO2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
难点:SO2性质探究实验的设计。
(四)过程与方法
采用“创设情景,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亲历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利用实验推导物质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
三、学法、教法设计
学法设计:本节课的基本学法是“启发思考,设计实验, 共同探索”的发现式学习。核心是教师带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深度体验自主探究式学习。
教法分析:根据学情,本节课采用“以问题为索引、学生为主体,引导发现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启发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动手操作,以达成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同时营造出师生互动、丰富和谐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六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启发诱导
播放短片:“空中杀手”——酸雨
展示图片:硫磺熏制的食物对比图片和 2012年10月24日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部分)。
教师设置问题:
1.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哪里?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3.不法商贩怎样将银耳、生姜、馒头变得更白、更好看,来牟取暴利呢?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激发好奇心、产生求知欲。
(二)猜测性质,科学分析
学生活动:组内交流1分钟,小组发言:从分类角度认识SO2的已知性质,猜测SO2的性质,并说出猜测依据。
问题预测:学生会预测出SO2的漂白性。(预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引导)
[设计意图]大胆猜想,初步认识SO2的酸性、漂白性。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同时通过讨论,充分发挥交流作用。
(三)制定计划,科学探究
教师提出探究任务——如何用实验证明猜测的正确性呢,引导启发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活动:提出实验方案(根据教师提供实验仪器和试剂),相互交流(组内交流,组间交流,师生交流)、相互评价。选取可行性、安全性、环保性、颜色直观性、简洁性的最佳实验方案。
科学分析、评价学生方案:
创新实验1.取五只小青霉素瓶,分别装水、湿润的石蕊试纸、品红溶液、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用5mL针筒抽取SO2分别注入五只青霉素瓶中,观察现象。
教师提出深入探究:1.SO2使品红溶液、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吗?2.SO2漂白原理与氯水漂白原理相同吗?
创新实验2.用针筒分别将1中品红溶液、溴水抽取2mL注入小试管,加热,观察现象。
分组实验1、2,完成:SO2性质的实验报告。
评价小组实验成果、交流:选取两组将实验报告投影,对全班同学讲解。
学生讨论问题: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2.不法商贩怎样将银耳,生姜,馒头变得更白、更好看,来牟取暴利?3.SO2使品红溶液、溴水、KMnO4溶液褪色,分别体现SO2的什么性质?
师生总结SO2的性质: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
■
[设计意图]1.开拓学习思路,调动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深刻体验SO2的相关性质;2.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学会从实验推导化学性质的学习方法;4.通过实验现象与理论整合,加深SO2化学性质的理解和认识;5.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四)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教师归纳总结并板书:SO2的有关性质。
学生思考: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学会了哪些化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存哪些困惑?
小组辩论:“我来评说SO2”
[设计意图]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辩证观点。
(五)当堂训练,巩固双基
1.SO2有什么用途?
2.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是( )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根据气味鉴别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通入品红溶液中
3.为除去CO2中的SO2气体,可将气体通入( )
A.饱和NaCl 溶液 B.饱和NaOH溶液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SO3溶液
[设计意图]“低起点、小步幅、多反复”。夯实双基,查漏补缺。把握重难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六)布置作业,课后探究
必做题: 教材95页1、3题,96页5、8、9题。
选做题: 如果等体积的SO2与Cl2混合通入瓶红溶液,溶液会褪色吗?
[设计意图]必做题面向全体,反馈双基知识;选做题注重知识的延伸性和连贯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2.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SO2 + H2O ?葑H2SO3 (可逆反应)
(2)还原性:
(3)氧化性(弱):■
(4)漂白性:SO2的漂白性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
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的质量对教书育人效果有直接影响,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全面推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值得教师深入探索和实践.
一、发挥情感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
学习态度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态度正是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因此,教师应认识到情感的强化功能,善于在化学教学中深入浅出、以情促知,针对高中学生厌学、苦学等现象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强化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积极体验情感,把厌学、苦学转化成好学、乐学,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态度,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下基础.
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白该知识点不仅是教学重点,更是考核重点,学习任务就是在初中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理解.教师可以选择对比、联想、浓缩、提炼等方法,让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并掌握其特征,即元素化合价变化,而本质在于物质在反应中的电子得失,使学生能自主识别还原剂、氧化剂,清晰理解并主动接受氧化还原反应中涉及的还原和氧化、还原剂和氧化剂、化合价的降低和升高、电子的得和失等概念.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再是知识的难记、杂乱,而是有序、有趣,尤其是通过对比初中与高中知识的异同来领悟物质不灭、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得以形成.
二、设计差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
高中每一个班级里都有差、中、优三个层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与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教师应注意使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差异教学,为全体学生创造表现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解有关二氧化硫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情况设计差异教学.一是请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概括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教师可以先展示试管,让学生观察试管里二氧化硫的状态、颜色,并闻一闻气味,接着将二氧化硫溶于水,找一个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及教材内容把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概括出来,然后让全体学生自主填写相应的表格,及时巩固学生的记忆.二是请学生概括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师可以先让差等、中等学生对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进行分析、概括,接着让中等、优等学生对二氧化硫作为中间价态物质的性质及其漂泊性进行分析、讨论并归纳.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全体学生自主参与课堂,自主分析、讨论、总结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现象、化学方程式,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同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三是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自主搜索有关二氧化硫污染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发表看法.这样,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倡自主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化学练习都是教师安排的,学生失去自,往往用消极的态度应对教师布置的练习,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练习时应提倡自主练习,让学生模仿教师命题,或自主向教师提供试题,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例如,在讲解有关钠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按照课堂学习内容自主编排练习题,然后让学生交换题目练习,并相互批改,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当然,教师在学生自主练习时要适当地给予指导,选取典型练习让学生交换设问,开展一题多变的训练活动.在做其他同学的练习时,学生能及时进行自我检测,并在相互批改环节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从而形成相互学习的课堂氛围.
总之,高中学生课业繁重,课堂学习知识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非简单地传授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态度、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被人们注意到或已经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的大气污染物大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具有普遍性的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含物及光化学氧化剂等。 三、大气污染的类型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危害了人体的舒适、键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1)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状况,可将大气污染分为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
(2)根据燃料性质和污染物的组成,可将大气污染分为煤炭型、石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四类。 四、中国大气污染的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是我国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地形及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大气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①煤烟型污染是污染的普遍问题,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②汽车尾气污染明显增加,并逐渐上升为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③酸雨分布区域性、季节性明显,污染物成分特点突出,多以硫酸酸雨为主;
2、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燃烧时发生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粉末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易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3、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跟碳在高温下生成二硫化碳,常温下跟氟化合生成六氟化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28-01
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方式,高超的提问技巧能够迅速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巧妙营造不同课堂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与创新,在激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并锻炼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是打造新时期高效课堂与创新课堂的必然选择。下面对中学化学课堂提问视角的选择加以探讨。
一、应用教材视角进行课堂提问
教材作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进行的基础,是教师们进行提问的最主要视角之一,从教材出发设计各种问题,可迅速调动学生积极性融入教学情境,提升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熟悉度,方便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内容设计多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意味着提问时也可以从教学目标这一角度出发设计问题,围绕课程三维目标对学生能力进行针对性培养与训练,这对于提升问题效果与课堂授课有效性有重要意义。
比如在学氧化硫的性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先利用自行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生活中、自然中与二氧化硫性质利用的有关现象,比如漂白作用、酸与形成、二氧化硫中毒等,通过结合课本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和妙用进行分析、探究,教师可结合上述课堂导入提问学生“生活中你所熟知的二氧化硫的用途还有哪些呢?这些用途都分别发挥了二氧化硫的哪些性质?”,在学生积极回答且讨论之后将各类反应的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在黑板上,并询问学生“二氧化硫既然这么有用,生活中你经常接触到的哪类现象发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通过引导其进行思考、实践来增强对二氧化硫相关知识的印象,着重对二氧化硫本身的弱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等进行探究,让学生们了解化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一特性,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观察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或者教师可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经典现象让学生进行思考完成问题式课堂导入,比如日常生活中许多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与漂白剂,黄银耳如何变成雪白银耳,煤矿或者含硫矿石燃烧时产生的工业废气将要如何处理来减少污染、避免硫矿资源浪费,生活中如何巧妙利用二氧化硫的杀菌与抗氧化作用等,让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过程进行分析与探究,从而了解各种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与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妙用。
二、应用学生视角进行课堂提问
从学生视角进行课堂提问多数是利用问题营造不同课堂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可度、熟悉度与契合度来更好地完成知识导入,让学生可迅速调动自身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尝试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迅速融入不同教学情境,完成知识的掌握与学习任务的解决。教师从学生视角出发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着重考虑学生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对问题语言的表达形式、提问的难以程度、问题的含金量等进行把握,着重提升提问本身与学生视角的契合度,从而实现教学优化。
比如学习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这一章节时,为帮助学生了解氧气的性质与妙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贴近学生视角,利用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迅速营造思考情境,比如人体假如不摄入氧气多长时间会死亡、鱼类在水中生存时需要氧气吗、空气中火苗燃烧时消耗了空气中的什么成分,通过对氧气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性质的了解对氧气的各类化学性质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进行实践与探索,利用这些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贴近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降低学生心理难度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不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与反应,通过创造多种课堂情境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三、应用发散思维视角进行课堂提问
化学授课中教师要注意应用发散思维视角设计问题,让学生突破思维局限与思维定势,以发展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与个人学习,通过教师发散思维提问与个人自主提问全面提升学生化学素养,在解疑的过程中提升个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环境保护”这一章节,教师可让学生们列举多种污染现象进行导入,将学生们对日常生活中各类污染的认知进行总结与提炼,然后从学生视角提出诸如“大气污染加剧是何原因?水污染要如何处理?臭氧层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如何应对?”,将生活中常见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及水污染的根源如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进行分析,将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让学生进行分析探讨,通过结合生活中他们常见的污染现象如雾霾、水污染等作为深入教学的敲门砖,利用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并锻炼个人思考能力与提问能力。或者教师在授课中也可让学生们自主设计一些提问开展教学,通过学生们自主提问的方式了解他们对不同知识点的好奇心与兴趣,由此进一步进行教学优化设计,提升授课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化学课堂中提问视角的选择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授课有效性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巧妙利用各种提问视角的转换服务教学,全面提升中学生化学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