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3: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高中化学知识梳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中化学知识梳理

篇1

一、知识衔接点梳理

二、一些知识衔接的教学思考

1.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是一个重头戏,初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通常只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物质,将其安排在有关主题中进行学习,学习的要求并不高。

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初中“空气、水、碳及其化合物、金属”这些主题时,教师可以在原来机械记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导读等方式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初中“复分解反应”的主要学习内容为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不属于初中基础型课程的内容,但其可用于准确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并且,高中要求“掌握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该内容的学习要求为:生成低沸点易挥发的物质(含气体)、弱电解质(如水、弱酸等)、难溶性物质(沉淀)。所以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作为拓展内容,不过由于知识结构的局限,初中学生没有学习过弱电解质等概念,进行部分拓展即可: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以便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

3.“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由于较为抽象,理论性强,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学习的难点。初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仅仅要求“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剂”,高中则要求“根据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如果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只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学生在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十分不利,学生要从原来的“得氧、失氧”到高中的“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再到紧跟着的“电子转移”,跨度无疑是相当大的,而且在认知方面也有冲突,学生更多的会感到无所适从。

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较为简单的、也是较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CuO+H2Cu+H2O”,让学生先从得失氧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过渡到从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学习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在教学中,初中教师还可让“双线桥法”部分先出现在初中教学中(忽略得到及失去的电子数),例如,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CuO+H2Cu+H2O”反应时,自然地进行标注:

这样,既有利于初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又为学生做好了相关的知识准备,为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4.在物质结构的学习中,现行初中基础型课程对“原子结构”没有做任何学习要求,仅要求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构成原子”,但同时学生要记忆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现在初中教师在教学中不涉及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电子数等,因此当学生在初中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时,无法从理性角度进行理解型记忆,而只能用“唱山歌”式的方法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下。高中则要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学习包括电子式的含义及书写、化学键的种类、元素周期律等知识,而此时学生还要从原子核学起,跳跃性颇大,一时很难适应。所以,在初中的教学中可让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微观结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包括增加一些典型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意义地记忆元素化合价,又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有一个良好的铺垫。避免了对学生造成认知的障碍,导致新概念的学习面临着前概念缺失的严峻挑战。

5.在初中学生学习酸碱盐时,现有的对酸碱盐的定义实际上在科学性方面有很大的谬误,如果要学生透彻理解酸碱的通性及盐的化学性质、很好地辨别酸和酸性物质以及碱和碱性物质等,“离子”的教学无论如何也是不应该被忽视的,教师如果要强调酸的通性是由“H+”决定而碱的通性是由“OH-”决定的,学生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离子”。因此,适当学习一些简单离子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6.初中教材中虽然也曾出现过强电解质的电离,但现在的二期课改内容已将此完全舍弃,而电离是高中电解质溶液学习的基础,直接影响到高中该部分的学习。若高中的学习没有初中一些简单的“电离”知识作铺垫,学生到了高中学习“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离子反应”“盐类水解”时就会感到难度增加太快、坡度太大。因此,初中的教学中可“知道”为学习要求对“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等的电离知识进行初步学习,为高中的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做好准备。

篇2

【例1】 在ABC中,已知cosA=513 ,sinB=35 ,求cosC的值.

解:在ABC中,cosA=513>0,0

sinB=35,sinA>sinB,π2>A>B>0,

cosB=45 (避免得出结论cosB=±45

,从而导致错误结果cosC=1665或5665),cosC=-cos(A+B)=sinAsinB-cosAcosB=1665 .

强化2:若双曲线的离心率e=2,则双曲线是等轴双曲线,并且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

【例2】 如果双曲线x2a2 -y2b2 =1的离心率为2,焦点与椭圆x225+y29=1的焦点相同,那么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 ,渐近线方程为 .

解:双曲线离心率为2,双曲线是等轴双曲线,a=b,

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y=±x.

c=25-9=4,双曲线焦点坐标为(±4,0).

强化3:已知向量OA,OB不共线,M是线段AB的中点,

则OA+OB=2OM或且OM=12OA +12OB.

【例3】 已知O、A、B是平面上三点,直线AB上有一点C,满足2AC+CB=0,则OC=( ).

A.2OA -OB

B.–OA+2OB 

C.23 OA -13 OB

D.-13 OA +23 OB

解:2AC+CB=0 ,点A是BC的中点,

OB+OC=2OA ,即OC=2OA-OB,

选A.

强化4:若直线y=kx+b与曲线x2m +y2n =1交于两点A(x1,y1), B(x2,y2),则k=-nm ?x1+x2y1+y2.

【例4】 以椭圆x216 +y24 =1内的点M(1,1)为中点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A.4x-y-3=0 B.x-4y+3=0

C.4x+y-5=0 D.x+4y-5=0

解:依公式得直线斜率k=-416 =-14 ,

直线方程为y-1=-14(x-1),即x+4y-5=0,

选D.

强化5:如图,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PAα,A∈α, PBβ,B∈β,平面APB交l于点O.则BOA就是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并且∠BOA与∠BPA互补.

【例5】 已知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以下四个论断: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以上四个论断中的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 .

解析:以②③④为条件,据题意可将直线m、n平移至空间一点P处,设经过直线m、n的平面与α、β的交线交于一点C,则∠DCE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而α、β互相垂直,故∠DCE=90°,故∠DPE为直角,即两直线m与n垂直.即αβ,nβ,mα

mn.

篇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91-02

几何画板软件是由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制作并出版的一款优秀的数学教学及学习软件。它的全名是“几何画板——21世纪的动态几何”。

自从1996年传入中国以来,几何画板深受广大数学教师的欢迎与喜爱。应用几何画板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问题。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几何画板没有在职业院校得到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今多媒体技术非常普及,在职业院校的每个教室里都配备了电脑及投影设备,使得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有了用武之地。

几何画板是一款集绘制几何图形、编辑图形的动画轨迹于一身的软件,其使用之方便、功能之强大超出使用者的想象。很多人因为它占用电脑空间很小,就称其为小软件,甚至轻视了它的功能。当真正了解几何画板之后,一定会为其强大的功能而惊叹的。

笔者是在2000年开始学习、研究几何画板及其使用技巧的,经过10多年的学习与使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教学中使用过的几何画板课件“正弦型函数”。

正弦型函数是职业院校5年制数学教学的必修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是要讲解清楚正弦型函数与正弦函数图象的关系,以及其中的参数A、ω、φ的作用。过去讲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多张绘制好的正弦型函数与正弦函数比较的图象,在课上展示给学生看。这样教学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不足之处是展示这些图象时很麻烦、不便修改,而且无法看到由正弦函数变化到正弦型函数的过程。如今,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讲解正弦型函数中A的作用。如图1所示,图1(1)显示的是正弦型函数在A=1,ω=1,φ=0时的情形,此时的正弦型函数的图象与正弦函数的图象是重合的。

然后,用鼠标单击按钮A=1至A=0.3,可以实现A取值1、2、4、0.5、0.3时正弦型函数的图象;也可以用鼠标拖动图中的A点自由地选择A的取值。这样就把正弦型函数图象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动态地表现出来。通过图1的演示,学生已经可以归纳出正弦型函数中A的作用了。

其次,讲解ω在函数中起的作用。如图2所示,图中虚线为正弦函数,实线为正弦型函数。在研究ω的作用时,先令A=1,ω=1,φ=0。在保持A=1,φ=0不变的情况下,通过ω取不同的数值,如ω=0.5,ω=1,ω=2,ω=3,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周期,学生很快就可以得出结论:正弦型函数在ω增大时,函数周期变小了;反之,ω减小时,函数的周期变大了。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又可以得出正弦型函数的周期与正弦函数的周期2π的关系。此时给予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正弦型函数的图象随着ω增大或减小,是横向的压缩或拉长的变化过程。这个演示过程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难点就被轻松地跨越。

最后,讲解φ在函数中起的作用。在研究φ的作用时,还是先令A=1,ω=1,φ=0。此时正弦型函数与正弦函数图象是重合的。在保持A=1不变的情况下,先演示ω=1时,正弦型函数随着φ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再演示ω=2的情况。如图3所示,图中虚线为正弦函数,实线为正弦型函数。

教师演示时,可以拖动图象中的φ点,使φ的数值由正变负,再由负变正。学生很快就发现“φ由0开始增大时,图象向左边移动;φ由0开始减小时,函数图象向右边移动”的规律。如果只观看图3(1),得出的结论是函数图象左右移动的距离就是|φ|;而观察了图3(2)后,学生才会发现,函数图象向左右移动,不但与φ有关,而且移动的距离还与ω的大小有关。教师可以再演示一下ω=3的情形,然后学生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了。

实践中我利用这个课件上课,学生很快就理解并掌握了正弦形函数,并且对其中的参数A、ω、φ的作用印象深刻。因为这些规律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

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跟多高职数学中的问题。如函数、解析几何、三角、向量、微积分中的很多问题。我也制作了很多课件,希望能与大家交流。

篇4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渗透越来越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往往会碰到一些题目,仅用生物学知识是无法解决的,必须用其他学科知识才能解决。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跨学科迁移教学――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一些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把这些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运用在生物学科中,这样能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升生物学科能力和成绩。

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高中生物学疑难问题

例1.番茄是二倍体植株,有一种番茄,其第6号染色体有三条(如下图1所示),称为三体番茄。现有一番茄植株,其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是Ddd,则该个体形成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

A.D∶dd=1∶2 B.D∶dd∶Dd∶d=1∶1∶2∶2

C.D∶dd∶Dd∶d=1∶1∶1∶1 D.D∶dd∶Dd∶d=1∶1∶2∶1

解析:减数分裂时,3条6号染色体中任意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然后配对的2条染色体正常分离,不能配对的另l条随机地移向细胞任意一极,配子中得到6号染色体中的1条或2条,也就是得到3个基因中的1个或2个,所以配子的基因型是D、dd、Dd、d。配子比例的推断可采用数学的排列组合方法,得到D的取法只有一种,得到dd取法也只有一种,得到Dd或dd的取法有两种,所以配子中得到D、dd、Dd、d的概率是1∶1∶2∶2.

答案:B

此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学生能很快地推导出配子的基因型,但推导不出配子的比例,而如果用数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来解决则能很快地得出正确的比例。

巩固练习: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某马铃薯基因型AAaa,该马铃薯减数分裂可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 )

A.AA∶aa=1∶1 B.AA∶aa∶Aa=1∶1∶2

C.AA∶aa∶Aa=1∶1∶4 D.AA∶aa∶Aa=1∶1∶1

答案:C

二、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高中生物学疑难问题

例2.神经冲动的传导在神经元内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导,如图2所示,将连接灵敏电流表的导线两端置于某神经纤维的外表面或内部,能正确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 )

解析:电流表的“0”刻度在电流表的中央时,电流正极进指针偏向正极,电流负极进指针偏向负极。也就是说,电流从哪极流入,就往哪个方向偏。此题已经绘出了电流表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是正极连接膜内,负极连接膜外,兴奋部位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电流从正极流入表内,故指针向右偏。

答案:D

此题主要考查动作电位,以及电流方向和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测量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必须要用电流表,而电流表是物理中一个常用的仪器,如果掌握了电流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必定能顺利地解答这类题。

巩固练习: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AC

警示:此题图中并没有表示出电流表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接线柱情况正好相反,正极接负接线柱,负极接正接线柱,所以电流的流向和偏向相同。上述两道题中,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正负极连接方式不同,因而并不矛盾。

三、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高中生物学疑难问题

例3.下列哪些是还原糖( )

A.蔗糖 B.淀粉 C.果糖 D.葡萄糖

解析: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的糖都具有原性。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乳糖和麦芽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醛基,故它们都是还原糖。果糖是酮糖,无醛基,但属于还原性糖,实验证明果糖和银氨溶液及新制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现象与葡萄糖完全一致。在碱性条件下果糖分子发生了异构化反应,得到D-葡萄糖、烯醇中间体和D-甘露糖,其中含有醛基的是D-葡萄糖、D-甘露糖,所以果糖和银氨溶液及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发生银镜反应和生成氧化亚铜沉淀的是D-葡萄糖、D-甘露糖,而不是果糖。所以果糖本身没有还原性,而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了异构化,生成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答案:CD

关于果糖的还原性问题,每年都有学生来跟我说,“化学老师说果糖没有还原性,可生物老师说果糖有还原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还原糖,然后结合果糖的银镜反应实验及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生物老师和化学老师说的都没错。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对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数理化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要与时俱进,多吸收其他学科

知识。

篇5

【中图分类号】G71,R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42-01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质量技能型人才,都非常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能力,已成为各高职院校重要研究课题,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实训中心,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1传统的校内实训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原有实训中心与当前岗位职场环境不相符。由于近几年行业产业发展迅速,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康复治疗师、康复保健师、口腔修复工等职业工种也相继应运而生,而且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大,大量新的仪器设备投入使用,行业企业的工作环境也发生很大变化,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从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为“平台+多模块”培养模式,一些院校也开设多个专业方向,所以早期建设的实训中心环境与现代企业(医院)职场环境不相适应,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岗位实践技能训练要求。

1.2实训中心结构布局与新置仪器设备不匹配。随着行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少院校新添置不少先进仪器设备,原有的实训中心也没有经过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的充分论证,仪器设备不能科学放置[1],所以实验实训中心结构与布局已显得不尽合理,已难以满足新的职业工作要求,所以原有的实训中心需要改建或扩建。

1.3实训项目与行业企业工作任务不对接。高职院校教师近几年通过下基地下企业锻炼,对现代企业(医院)中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有了充分认识,也有打算按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实训项目、开展项目化实践教学,但传统实训中心因各种条件限制,新的实训项目难以开设,也难以实施项目化教学或理实一体教学,无法满足高职教育“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要求。

2职场化实训中心建设

2.1校企合作,职场化设计。校企双方本着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共赢原则,邀请了行业企业专家与校内专业主任进行充分研讨论证,对口腔医学技术实训中心、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等实训中心进行整体设计,口腔医学技术实训中心模拟仿真口腔技工室、口腔治疗室、口腔修复室、义齿研发中心等工作职场,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模拟仿真康复评定科、推拿科、理疗科、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等工作职场,达到“职场化”要求,充分考虑专业、专业方向、工作环境、实训要求等诸因素,既满足实践实训教学需要,又考虑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应用技术研发等功能,并与国家职业资格(口腔修复工、保健按摩师、康复治疗士)技能考核要求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校内职场化实训中心实践训练,顺利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满足“双证书”要求。

2.2实训项目与工作任务对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训中心条件,各实训室负责人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实训项目,包括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并把典型实训项目操作流程制成标牌上墙[2]。如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传统康复技术实训室,设计推法、拿法、滚法、揉法等单项技能训练项目,也设计颈椎病推拿治疗训练、肩周炎推拿治疗训练等综合项目。将偏瘫康复评定与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评定与治疗、脊髓损伤康复评定与流程等典型综合项目操作流程上墙。

2.3职业场景、职业氛围营造。各专业实训中心职业氛围设计由专业主任总负责,各实训室负责人提出设计要求,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充分参照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治疗室和康复医学中心康复评定科、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理疗室、推拿科等工作岗位职业场景和职业氛围要求,在口腔实训中心走廊设置口腔模型图、义齿加工图、口腔治疗图、健康教育等挂图,在康复实训中心走廊设置残疾名人康复之路、康复操作图、推拿按摩图等挂图,在每间实训室相应墙面悬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注意事项、操作流程挂图,门口设计职场标识,并委托标牌制作公司进行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职场化氛围[3],增强对职业认同感、使命感。

3职场化实训中心管理

3.1管理队伍。建立校领导、教务处、二级学院、实训中心、实验员五级管理队伍体系,日常管理以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实训中心主任和实验员为主,实训项目教学实施和技术研发以专任教师为主。对管理队伍进行业务能力、管理方法和安全教育培训并予以经费和政策支持,保证安全高效正常运行。

3.2精细管理。各职场化实训中心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建立相应制度与实施细则,采用精细化管理,运用计算机进行仪器设备信息管理,建立仪器设备、实训耗材管理数据库,实现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对所有仪器设备、教学耗材实行点对点、动态化和精细化管理,所有物品的进出要登记入账,要求帐、物、卡一致,对固定资产设备登记贴牌做账上报,随时可查到相关数据。并做到每月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

实训中心采取资源共享、公平开放原则,课外开放采取以预约形式向有需要的校内师生和其他社会人员开放,切实体现社会服务功能。为了加强管理队伍和锻炼学生职业素质,推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由专业相关的学生社团骨干和勤工俭学学生组成自主管理队伍,由实训技术人员对其资格审查,分组分时协助中心管理,并予以相应报酬。

3.3校中公司管理。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不少高职院校“引企入校”,这些校中企业是真正的生产性职场基地,为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真正感受职场氛围创造了很好条件。譬如成立新致美义齿研发中心、固元保健有限公司学府店、宁波中腾检测有限公司等校中公司,依据协议进行共建共管共享,牵涉到工商注册、运营成本、人员配备、利益分成及周边居民诉求等诸多因素,合作模式、管理模式、运行模式等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职场化实训中心建成后,管理就成为关键,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训中心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科技研发等功能,管理体制、管理队伍、管理方法、管理效率等都需要进一步思考探索。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