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息网络安全分析

信息网络安全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信息网络安全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信息网络安全分析

篇1

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生产管理和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但在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层面,不少企业却面临着风险:

1.网络边界安全风险。不同安全域之间的网络连接没有有效访问控制措施,来自互联网的访问存在潜在的扫描攻击、DOS攻击、非法侵入等。

2.业务安全风险。缺乏严格的验证机制,导致非法用户使用关键业务系统,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缺少较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3.数据传输的安全风险。企业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时被窃听。

4.系统基础平台安全风险。全网所有终端和服务器的平台安全、系统或设备的安全漏洞所带来的风险。

5.病毒安全风险。全网任何一点感染病毒都将带来巨大的破坏,网络化的环境需要网络化的防病毒方案及多层次的防护体系。

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多地涉及到安全管理层面。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是企业建立信息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

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是保证企业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的根本,是对现有的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加固。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需要使用当前的各种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要有重点地布置安全产品。

1.划分安全区域并制定明确的边界访问制度,根据数据敏感程度,在关键业务网段处部署网闸系统,在管理和办公网段以及其他出口处部署防火墙系统,实现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

2.建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增强审计响应手段,提高对异常行为的深度检测以及对安全事件的集中分析、定位和追查能力。

3.建立网络入侵保护系统,在出口处对网络流量进行检测,并实时阻断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各种攻击,同时净化网络流量。

4.构建节点间的VPN体系,保护在节日间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认证性。

5.部署漏洞扫描系统,检查网络,系统以及终端存在的弱点和漏洞。

6.建立网络防病毒体系,以增强全网抗病毒和防蠕虫攻击的能力。

7.在对外信息系统前部署抗拒绝服务系统,抵御来自外部的各种拒绝服务攻击。

8.建立数据备份系统,提高关键业务数据的可用性。

9.部署集中的认证系统,实现认证信息的集中存储与鉴权控制。

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是对企业信息网络安全进行可控管理的关键,安全管理策略的建设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完善的信息安全规章制度,规范整个企业对网络以及信息系统的使用。

2.定期对全网进行安全评估和加固,通过安全评估,实时了解和掌握整个网络的安全现状,通过安全加固使网络和系统更加健壮。

3.建立内网安全管理系统,从终端安全、桌面管理、行为监控、网络准人控制等方面对内部网络进行保护,加强对内部网络和系统的管理。

篇2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Yunnan Weather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Huang Jinran

(Yunnan Province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Kunming 650034,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mputer network in the weather business applications,information security has become a network of Yunnan Meteorological important part of information security.By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Yunnan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Network,found that unauthorized access to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or terminal application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malicious weather information network is currently facing three major security risk.This must be from a technical level,management level and user level,comprehensive prevention,Yunnan weather information network to ensure safe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Keywords:Weather information;Network security;Responses;Risk

一、引言

随着现代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在云南省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气象事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天气预报业务中,各种数值预报的结果需要计算机网络进行分析和分发,而预报结果的上传和下发更是离不开现代信息网络。在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中,预警信号和灾情调查等也离不开信息网络的应用。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云南省气象局的办公自动化等业务中,气象信息网络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将云南现有的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为分析样本,探讨了现阶段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安全隐患等特征,并提出相关的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防范方案,以期为气象信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二、云南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随着云南省各类气象探测业务的飞速发展,气象信息网络承载的数据量越来越大,需要存储和传输的大量数据,保障和防范气象信息的安全成了云南省气象信息安全的重要任务。另外,由于云南省各类电脑终端的品种繁多,杀毒软件和品牌多种多样,面对来自网络的各类攻击,云南省的气象信息网络呈现较大的脆弱性和易损性。总的来说,云南气象信息网主要有气象信息的越权存取、网络操作系统或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漏洞、恶意攻击气象信息网络等几类主要的安全隐患。

(一)气象信息的越权存取。目前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需要传输和存储海量的气象信息。在此过程中,气象信息网络必须既保证传输的迅捷和方便,又必须要有安全保障。为此,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根据不同等级的客户,设置的不同读写权限。由于各类用户往往对权限理解不清,因此经常出现错误的操作和违规操作。不仅普通的终端客户易于出现误操作给气象信息网络带来安全威胁,有时甚至网管也会因为一些越权处理给气象信息网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气象信息网络管理员在服务器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时,假如出现应用软件安装不适当、网络设备误操作、防火墙系统参数设置错误以及服务器端口开放不正确,都会对气象信息网络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在气象信息网络应用中,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高级网管,都应明了自己的操作权限,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数据下载、分发和处理等,切不可随意越权,更不能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账号等借给他人使用。(二)网络操作系统或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漏洞。通常操作系统是构成网络的主要软件系统,据统计差不多75%的网络攻击从操作系统这一层面展开。目前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上的各类终端操作系统呈多样化趋势,而网络操作系统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另外,各类终端的应用软件也存在许多安全漏洞。虽然在气象信息网络的维护周期中,信息中心安排有专人进行安全维护和质量控制,也采用各种方式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前期和后期测试,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漏洞对气象信息网络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如何及时地发现信息网络中类似的安全这洞,并采取安全补丁等方法进行防范,成为目前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当务之急。(三)恶意攻击气象信息网络。恶意攻击通常是指某些怀有恶意企图的人或者集团,企图通过恶意攻击网络系统,来窃取、下载、篡改或者删除某些信息的操作。恶意攻击常常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主动显性攻击,即通过破坏性和明显性的操作来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另一种是在被动隐性攻击,即在不影响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采用截获、窃取、破译等方式来获取信息。通常第一种攻击破坏性大,但更容易发现,而第二种恶意攻击则更为隐蔽。由于目前的气象还属于公益性行业,商业化程度不够,因此面对的恶意攻击相对较少。但正因为商业化程度不够,目前大量的气象信息未采用加密措施,数据以明文形式在网络上传输,因此黑客更方便辨识、截获和窃取信息。一旦黑客掌握气象信息的格式和编报规律,篡改气象信息时也更加隐蔽和容易。因此面对气象信息网络的恶意攻击,我们网络管理人员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三、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威胁的防范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威胁,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必须持续不断进行安全性测试和检测,并不断革新技术,并制定各种防范对策和应急措施。总的说来,可以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用户层面三个方面进行防范。在技术层面,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日常安全运营维护过程中,从网络安全架构、安全风险评估、终端安全控制等方面弥补网络安全漏洞。在管理层面,必须建立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墙以及各类网络安全的应急备用体系,以“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为座右铭,积极管理和防范各类安全隐患。在用户层面,必须提高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终端安全意识,不仅要更注重使用的方便性,而且更应该注重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只有解决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才能云南省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高效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邱奕炜,邓肖任,詹利群.气象部门网络安全威胁与对策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S1

篇3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01-01

网络资源是医院业务运营的经济命脉,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信息系统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以及多媒体技术,对医院的人流、物流、财务等进行综合性管理,从而提高医院运行的效率,将医院的整体运作统筹为现代化管理系统。因此强化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不仅能够提高医院的业务水平,还能有效的提高医疗队伍的服务质量。本文将立足于影响医院信息网络安全的因素,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1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1.1 杀毒软件更新不及时

所谓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杀毒软件在保护医院信息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杀毒软件及时更新,是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1]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中,由于相关工作技术人员对杀毒软件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在系统补丁更新以及杀毒软件更新上疏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信息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同时,医院的主机数量较多,因此维护难度也随之增加,这就给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1.2 网络安全技术不完善

网络安全技术是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最大保障,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技术,我国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技术起步较晚,发展也相对落后,针对这个情况,制定符合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战略才是解决医院信息系统根本问题的途径。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落后的网络安全技术制约了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从而影响医院系统的运作,给我国医疗体系带来严重的影响。[2]

1.3 应急反映体系僵化

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应急反映是保证医疗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但就目前的医院网络信息体系的发展情况而言,还不容乐观,应急反映体系僵化主要是缺少经验导致的,缺少应急反应机制也是医院应急反映体系僵化的主要原因,造成相关医疗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得不到制度上的保证,给我国的医疗工作的运转带来不利的影响,建议定期做应急演练。

1.4 单位信息安全标准滞后

单位信息安全标准滞后会给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在用人方面,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的医院信息安全问题,由于医院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必须要经过严格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培训才能上岗。但在日常的工作中,出现操作人员的由于缺乏专业素质而导致应急反映落后,要求对相关的操作人员进行一定的审核与培训,并定期开展相关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方面的讲座,全面提高从事医疗相关工作的人员对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2 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建设的有效措施

2.1 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

中心机房是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与医院信息系统网络的稳定运行息息相关。因此加强机房的安全工作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医院整体信息系统的流畅运行,因此对于机房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需要派遣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直接负责,能够有效的减少由于机房的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制定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出入机房登记制度,每日做服务器设备安全检查并记录,同时机房内部还需要进行电子监控,加强中心机房的抗风险建设,在电力上做到双路供电,保证中心机房正常运行,还要注意防火,安装专业级别的防火设备,还要安装防雷系统等。此外,完善机房的管理系统也是完善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重要途径,需要定期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对机房进行维护,保证信息系统网络的稳定性。[3]

2.2 完善网络安全技术

安装网络防毒软件,对整个系统进行自动监控,防止新病毒的出现和传播,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有效方法。各工作站要安装防病毒软件,网络中心要及时上网更新病毒库,以防止病毒入侵,减少安全隐患。当然一些查杀病毒的软件占用机器内存较大,影响机器的运行速度,这也给网络中心提出要求,以后对新机器的购置要给出更加合理的配置。此外做好医院信息系统网站的维护工作也是面对网络黑客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要求相关网站维护人员能够对如今网络的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认识,能够对准确的评估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医院信息系统网站的维护工作,减少由网络黑客攻击或者病毒造成的风险。此外增加一些桌面管理软件也可以起到监督及管理网络终端机的作用。

2.3 访问控制的相关措施

医院信息系统实质上是人与计算机共同协作的系统,是由人指挥计算机完成工作的系统,所以人为的因素是数据库安全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对操作计算机的人进行管理,就是对前台最有效的管理。目前由于对内部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差,操作员对用户名及口令的不重视, 使得黑客的口令破解程序更易奏效。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加强个人口令管理,尤其权限较高的人员更要重视密码保护。同时也需要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配合,对每一位操作员给予合适的权限。

3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因此针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网络的安全等级。这需要从设施设备、网络安全技术入手,促进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篇4

当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极大地改变了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结构,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数字化生存的方式、空间、时间不断开拓。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也有人会利用计算机中存在的漏洞进行网络攻击,盗取用户的个人资料,比如银行账户信息、个人邮件数据等。因此,如何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二、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防范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风险分析

1.信息资产确定

信息资产大致分为物理资产、知识资产、时间资产和名誉资产

(1)物理资产:是具有物理形态的资产,例如服务器、网络连接设备、工作站等。

(2)知识资产:是可以为任意信息的形式存在。例如一些系统软件、数据库或者组织内部的电子邮件。

(3)名誉资产:是公众对于一个企业的看法与意见,也可以直接影响其业绩。

2.信息安全评估

对资产进行标示后,下一步就是对这些资产面临的威胁进行标示,首先有以下关键词便于理解这些风险。

(1)安全漏洞:是存在于系统之中,可以用于越过系统的安全防护。

(2)安全威胁:是一系列可能被利用的漏洞。

(3)安全风险:当漏洞与安全威胁同时存在时就会存在风险。

3.风险管理

在确定了资产与资产面临的风险之后,应该对这些资产进行风险管理。具体来说,风险管理可以分为4个部分:风险规避、风险最小化、风险承担、风险转移。

(1)风险规避。此方法为最简单的风险管理方法,当资产收益远大于操作该方法所损失的收益时可使用。例如,以各系统可能把员工与外界进行邮件交换视为一个不可接受的安全威胁,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能会把系统内的秘密到外部环境中,所以系统就直接禁用邮件服务。

(2)风险最小化:对于系统来说,风险影响最小化是最为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做法是管理员进行一些防御措施来降低资产面临的风险。例如,对于黑客攻击Web服务器的威胁的,管理员可以在黑客与服务器主机之间建立防火墙来降低攻击发生的概率。

(3)风险承担:管理者可能选择承担一些特定的风险,并将其造成的损失当作运营成本,这一方法称为风险承担。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危险发生的概率是极其低的(例如交通设备撞上数据中心)或者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硬盘工作中的磨损)情况下,当管理员选择了这一风险进行承担时,就会将其视为无风险。

(4)风险转移:作为风险转移,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保险,当一个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态担忧时,为了对抗生病的风险,可以为自己投入保险,保险公司同意将助其进行治疗,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系统维护上面。

在现实世界中,以上4种方法都不是独立使用的,一般来说,企业或者组织都可以对4种方法进行综合使用。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多的信息泄密事件说明当前保密技术发展的不平衡,说明我们对信息安全还不够重视,所以我们必须对网络信息安全这个问题加以重视,要加大国产化安全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强培训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对信息安全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快高等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篇5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释。一般意义上,网络安全是指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两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控制安全则指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授权和访问控制。

当今社会,通信网络的普及和演进让人们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方式,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主要载体,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与多种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这种关联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危险--一旦通信网络出现安全事故,就有可能使成千上万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法预料的损失。

3通信网络安全现状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易损性等特点使其受攻击不可避免。

计算机病毒的层出不穷及其大范围的恶意传播,对当今日愈发展的社会网络通信安全产生威胁。

现在企业单位各部门信息传输的的物理媒介,大部分是依靠普通通信线路来完成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和技术,但还是容易被窃取。

通信系统大量使用的是商用软件,由于商用软件的源代码,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这些软件存在安全问题。

4通信网络安全分析

针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等特点,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和技术水平,将固有条件下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不熟练,违反安全保密规定和操作规程,如果明密界限不清,密件明发,长期重复使用一种密钥,将导致密码被破译,如果下发口令及密码后没有及时收回,致使在口令和密码到期后仍能通过其进入网络系统,将造成系统管理的混乱和漏洞。为防止以上所列情况的发生,在网络管理和使用中,要大力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

软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方便管理,部分软硬件系统在设计时留有远程终端的登录控制通道,同时在软件设计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或是未发现的漏洞(bug),加上商用软件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在使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安全等级鉴别和防护措施,攻击者可以利用上述软硬件的漏洞直接侵入网络系统,破坏或窃取通信信息。

传输信道上的安全隐患。如果传输信道没有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那么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将会向外产生电磁辐射,从而使得某些不法分子可以利用专门设备接收窃取机密信息。

另外,在通信网建设和管理上,目前还普遍存在着计划性差。审批不严格,标准不统一,建设质量低,维护管理差,网络效率不高,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因此,网络安全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措施及技术

当前通信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把网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于是,保护通信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就成为通信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对非法入侵的监测、防伪、审查和追踪,从通信线路的建立到进行信息传输我们可以运用到以下防卫措施:“身份鉴别”可以通过用户口令和密码等鉴别方式达到网络系统权限分级,权限受限用户在连接过程中就会被终止或是部分访问地址被屏蔽,从而达到网络分级机制的效果;“网络授权”通过向终端发放访问许可证书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和网络资源;“数据保护”利用数据加密后的数据包发送与访问的指向性,即便被截获也会由于在不同协议层中加入了不同的加密机制,将密码变得几乎不可破解;“收发确认”用发送确认信息的方式表示对发送数据和收方接收数据的承认,以避免不承认发送过的数据和不承认接受过数据等而引起的争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般是通过数据检查核对的方式达成的,数据检查核对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边发送接收边核对检查,一种是接收完后进行核对检查;“业务流分析保护”阻止垃圾信息大量出现造成的拥塞,同时也使得恶意的网络终端无法从网络业务流的分析中获得有关用户的信息。

为了实现实现上述的种种安全措施,必须有技术做保证,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通过鉴别,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所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但它对内部网络的一些非法活动的监控不够完善,IDS(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它积极主动地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网络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作用就是防止公用或私有化信息在网络上被拦截和窃取,是网络安全的核心。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可以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可控性等功能特性。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通过一个公用网(一般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它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跟公司的内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

篇6

1网络安全协议涵义

由于网络安全协议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网络安全协议的知识也逐渐普遍,网络安全协议主要指的是人们为了某项任务而组成的协议,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网络安全协议可以将其视为一个过程,具有一定的次序,且该次序不得随意更改。(2)网络安全协议需要拥有多个参与者,且每一个参与者均具有特定步骤,此步骤并非协议的具体内容。(3)网络安全协议主要目标即实现某个任务,从而实现预期的效果。总的来说,计算机网络协议能够确保传输信息的安全性而设定的协议,从而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过程中,其通过加密安全协议或者其他方式保证信息数据的有效性及完整性,比如身份认证以及密钥的分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协议诞生于1973年,并且从一开始便做出了良好的表率,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协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网络安全协议主要包括SET协议以及SSL协议,从而保证信息加密的安全。

2网络安全问题

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仍存在诸多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安全相关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性以及繁琐性,所以要求网络安全相关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网络安全技术专业水平,但是就目前来看,计算网络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普遍偏低,而且自身素质良莠不齐,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假如难以对该问题予以有力规避,将极其容易导致发生安全漏洞以及安全问题,从而致使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安全性难以保证。(2)缺乏良好的防范体系。尽管目前的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但是网络安全问题却日渐严峻,一般而言,网络安全问题的实质是通过而已攻击、病毒入侵以及黑客操作等导致的,如果缺乏良好的防范体系,将会使得危险因素有可趁之机。(3)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以管理角度来讲,目前,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因此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进而没有对网络安全问题全面考虑。

3网络通信安全基础

3.1加密

密码学中规定将变换的原消息称之为明文,明文变换后称之为密文,明文向密文的转变过程称之为加密过程,将密文向明文转变的过程称之为解密过程,根据加密和解密的密钥相同与否,将密码体制分为非对称密码体制以及对称密码体体制。加密技术主要作用于数据编码和解码阶段,通过特定的编码算法可以将数据编译成拥有相应解码算法的网络才能识别的数据。使用加密技术可以防止数据在网络中被截获,即使数据被非法用户截获后,也不会造成数据的泄漏,对于保密网络和金融商业网络有重要作用。该技术可以针对于TCP/IP协议中的数据链路层。

3.2数字签名

数据单元上的数字签名能够允许接收者判断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以及来源,从而避免发生交易抵赖的事件,将电子消息加以签名。数字签名的主要过程为发送私钥检验数据并且解密其他有关数据的变量,实现数据的合法“签名”,通过网络通信用户临时分配密钥,目前最有价值的密钥分配协议是Kerber-os,更加安全有效。

3.3端到端加密及链路加密

网络加密策略中主要包括端到端加密及链路加密两种方法,链路加密能够保证网络中各个加密节点均独立,而且通常选用不同的密钥,即便是某条链路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链路的数据安全。而端到端加密从起点到终点的数据传输均采用一次加密,中间节点不会影响报文的安全性,主要在运输层或者更高层中应用,应用层中的加密能够促使用户自行选择加密算法,但是比较容易遭受流量分析攻击。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通常将端到端加密及链路加密联合使用,有效确保传输数据安全无虞。

4安全协议区分

目前安全协议的类型并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从而导致网络安全协议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分类方式,但是事实上,分类密码协议几近于不可能实现,比如ISO层级模型分类能够将协议分之为底层协议以及高层协议;从协议功能方面可以将其分为密钥认证协议、密钥建立协议、认证协议等,从密钥种类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混合协议、单钥协议、公钥协议等,因此,通过上述阐述,可以将安全协议简单的分成三类:(1)认证建立协议,根据实体和对应的通信实体之间的身份确认安全协议。(2)密钥建立协议,通过密钥共享,从而实现多个用户传输信息的安全协议。(3)认证密钥建立协议,通过已经证实身份的用户,在其中通过密钥共享传输信息的安全协议。

5安全协议的安全性

5.1安全性和攻击检验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迅速发展,诸多网络安全协议顺应时代潮流被设计出来,但是由于网络安全协议自身存在的漏洞,而且导致网络安全协议的无效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由于网络安全协议的设计对于网络安全知识的匮乏,从而导致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够网络中存在的诸多安全因素,致使研究不透彻,从而出现问题,就好比密码加密算法,证明协议的不安全性相对证明协议的安全性而言更加简单快捷,一般而言,进行网络完全协议的分析测试时,通常需要从三个方面予以压力检测:(1)加密算法。(2)加密技术。(3)攻击协议。因篇幅限制,不对加密算法意义赘述,本分的研究建立在加密技术和加密算法的安全性的基础上。

5.2设计方法

设计网络安全协议过程中,往往会对协议的交织攻击防御能力和其复杂性予以设计,并且确保该安全协议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以及简单性,前者是为了满足越来越广的应用范围,后者是为了提高协议安全性,利用合理的边界条件,从而保证安全协议的经济性、简单性、安全性以及复杂性,从而规范网络安全协议的正常进行。(1)时间戳替换为一次性随机数代,当前的网络安全协议采用同步认证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要求各个用户之间具有同步的时钟,因此较为困难,适用于网络环境优良的条件下,但是对于网络环境较差的条件则不适用,因此要求网络安全协议通过异步认证的方法,取代时间戳,从而有效处理网络环境差的诸多问题,确保网络认证的安全性。(2)常规攻击抵御,无论是哪一个网络安全协议,都必须要具备抵御常规攻击的基本功能,避免攻击者通过不法手段谋求蜜月信息,其次,即便是处理过期信息的机制仍需要包含在内,从而有效的加强网络安全协议的全面性以及安全性。(3)任何网络结构中均适用,因为不同的网络结构中其接受的协议长度也不尽相同,因此若想高适用型的网络安全协议满足实际要求,则需要满足最短协议层要求,从而保障网络安全协议适用性及安全性。

篇7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其以医院的局域网为基础依托、以患者为信息采集对象、以财务管理为运转中心,对医院就诊的所有患者进行全面覆盖。医院信息系统包括了医患信息和医院管理等各种信息,对信息的网络安全进行保护,保证其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是医院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的根本条件。因此有必要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数据进行安全管理,避免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有效。

一、医院信息系统特点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决定着系统功能性及有效性。系统的各种集散数据、通信和所提供的系统的扩充能力、自我维护、信息服务等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与医院信息计算机系统的网络结构。星形拓扑结构有利于信息的集中控制,能避免局部或个体客端机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可以采用以星形拓扑为基础的分层复合型结构的信息系统进行医院数据的全面管理。其次,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管理模式和管理工具,医院的数据库系统是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一般认为网络安全就是针对黑客、病毒等攻击进行的防御,而实际上对于医院的信息系统而言,网络安全还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威胁,比如:网络设计缺陷、用户非法进入、通讯设备损坏等。网络出现故障将造成患者重要信息损坏和财务管理数据丢失,导致医院的正常作业不能开展。因此本文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维护进行了探讨。

二、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技术实现

网络、应用、数据库和用户这四个方面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了这些结构的安全,才能从基本上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

首先是确保网络的安全。医院网络安全包括医院内部网络安全和内外网络连接安全,防火墙、通讯安全技术和网络管理工具等是最常用的技术。其次是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计算机的应用系统完整性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和硬件、软件的安全防护。可以采用风险评估、病毒防范、安全审计和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对系统的完整性进行保护。其中,网络安全事件的80%是来自于病毒,因此病毒防范是保证系统完整性的主要措施。然后是确保数据库的安全。对处于安全状态的数据库,可以采用预防性技术措施进行防范;对于已发生损坏的数据库,可以采用服务器集群、双机热备、数据转储及磁盘容错等技术进行数据恢复。最后是确保用户账号的安全。采用用户分组、用户认证及唯一识别等技术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用户账号进行保护。

三、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管理体系

除了在技术上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进行确保,还需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更高层次的保证医院所有有用数据的安全。  (一)进行网络的信息管理。作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资产,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医院的所有信息都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因地制宜的制定各种合理的管理制度,分类管理,全面统筹。(二)进行网络的系统安全管理。随时关注网络上的系统补丁相关信息,及时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对需要升级的系统进行更新,通过确保系统的安全达到保护整个医院信息管理安全的目的。(三)进行网络的行为管理。由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利用网络管理软件对医院信息系统内的各种操作和网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制定网络行为规范,约束蓄意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四)进行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通过规定实现身份认证与权限核查,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用户身份和操作的合法性进行检查验证,从而区分不同用户以及不同级别用户特征,授权进入信息系统。(五)进行网络的风险管理。通过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定期研究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漏洞和面临的威胁风险,对潜在的危害进行及时的预防和补救。(六)进行网络的安全边界管理。现代化医院的信息交流包括其内部信息和内外联系两部分。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通过Internet进行,而Internet由于其传播性和共享性,给医院的信息系统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七)进行桌面系统安全管理。桌面系统作为用户访问系统的直接入口,用户能够直接接触的资源和信息一般都存放其上,因此对其进行安全管理非常重要。用户可以采用超级兔子魔法设置或Windows优化大师等应用软件对无关操作和非法行为进行限制。(八)进行链路安全管理。针对链路层下层协议的攻击一般是通过破坏链路通信而窃取系统传输的数据信息。因此要对这些破坏和攻击进行防御,医院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对数据处理过程实施加密,并联合采用数字签名和认证仪器确保医院信息数据的安全。(九)进行病毒防治管理。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滋长了各种病毒的出现。病毒是计算机系统最大的安全隐患,对系统信息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十)进行数据库安全管理。对数据库的安全管理应该配备专人专机,对不同的数据库类型采取不同的使用方式和广利制度,保护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安全。(十一)进行灾难恢复与备份管理。百密总有一疏,任何安全防护体系都不肯能完全对病毒进行防杀,因此为了避免数据的损坏和事故的发生,需要制定相应的数据恢复措施,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四、结束语

当今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给医院的管理和高效运转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维护病人医患信息和医院财务信息,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上加强对网络的安全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采用新技术,引进新方法,适应社会需求,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推向更高平台。

参考文献

[1]尚邦治.医院信息系统安全问题[J].医疗设备信息,2004,9

篇8

二、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机构建设尚不完善。电网企业网络信息部门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电网企业信息管理部门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信息化机构,电网企业没有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岗位,电网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建设落后,信息化机构建设尚不完善,电网企业缺乏专业技能良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

2.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和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比,国家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电网企业没有对网络信息化管理进行不断优化和革新,虽然我国很多电网企业都将先进的信息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运用到企业运营中,但是并没有及时对电网企业的网络信息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和完善,这就导致网络信息系统不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三、加强电网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重视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规划。对我国电网企业网络信息进行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对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对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全面统一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2.合理划分网络安全区域。要对电网企业网络安全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根据电网企业各部分网络信息的安全密级和安全规划对网络安全区域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电网企业网络安全区域划分为三部分,即重点防范区域、一般防范区域和完全开放区域,这样才能实现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使得个网络区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3.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制度建设。为确保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性良好,电网企业应该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相关制度建设当做重点内容,对电网企业网络信息日志进行严格管理和安全审计,充分利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审计功能,对电网企业网络信息日志进行准确记录。重视并加强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建设,明确电网企业从业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制定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加强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环境良好,电网企业应该做好防火防水设计,确保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能良好,运行可靠。

4.加强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网络信息安全具有极大的影响,电网企业必须重视并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培训,提高网络信息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使其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及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电网企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人员综合能力的培训,使其能够充分理解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策略,掌握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操作和维护技术。让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充分了解网络信息安全操作流程,获得全面的电网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提高网络信息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网络信息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良好,使其在电网企业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

篇9

一、硬件网络安全方面

硬件设施要做好核心交换机和中心服务器等,这对医院网络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也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故在网络布局上也有较高的要求。为确保安全,应将核心交换机单独配备一个不间断供电的小型设备并放在一个机柜里,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取决于中心服务器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等服务。因此,应加强服务器的管理,使其不受黑客的入侵,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然而,现在医院都是信息化管理,一旦网络瘫痪,会使整个医院的网络系统无法运行。机房的设计也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医院至少要有两个A级标准机房,分别作为主机房和备用机房,还要对监控室、设备室、空调电源室做好设计,空调电源室安装双机柜,提供充足的空间给后续设备。为保障消防安全,应分别配备自动气体灭火装置。在监控室无人看守的情况下,安装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环境监控系统,值班过程中要将系统运行情况做好记录,保证信息中心区24小时安防监控维护。网络布局方面,要根据医院的性质,建设不同的网络如军网、医保专网、内网、外网,关键的是内网建设,要留有网站备份并加强安全防护。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病毒的传播也更加迅速,其范围广且破坏性强,病毒的来源基本在;(1)安装配发的计算机时;(2)内网外联时;(3)使用盗版软件和光盘时;(4)用户使用移动介质时。针对以上的病毒来源,医院以前的解决方法已经捉襟见肘,例如不安装光驱在配发的电脑上等,因此随着医院信息的不断发展,医院应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1)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在工作的电脑中发现游戏等非常规的软件,扣除绩效评分等;(2)全院宣传并提高防范病毒意识;(3)定期升级防火墙软件;(4)保证备份不受病毒入侵,完善数据;(5)积极观察,及时发现病毒源头并清除。

二、软件网络安全方面

现代医院采用开放式网络,不再像过去一样,封闭式的局域网仅限在内部传送信息,但这也为医院网络信息增加了不安全性,容易被黑客和病毒入侵。因此,应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确保网络安全运行。软件的重点在于数据库,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数据库的安全。目前,许多医院都采用SYBASE、SQLSERVER、ORACLE作为网络信息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的选择、管理和操作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避免意外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要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三、人为网络安全方面

人为因素也是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总医院在2002年至2005年因非正常断电引起的网络设备故障共计152起,其中1起有因设备声音太大而影响休息;施工断电引起的网络故障占有16起;其中最多的130起就是医务人员不小心碰掉HUB电源所导致的;网络设备自己出现故障的仅占5起,其中人为因素导致的断电占比例是最多的。足以说明,我们应该足够重视人为因素对网络安全的影响。为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网络故障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1)带电源适配器的小型集线器(HUB)最好不要在临床科室使用;(2)在施工前做好施工单位和网络维护人员的协调工作;(3)为避免噪音,合理规划机柜位置;(4)协调供电部门,单独供电,保证24小时不断电。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让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并且能够规范化的管理,所以,医院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也应加强,使其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术,使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网络信息和管理系统的流程,积极参与到安全网络管理工作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长期研究课题就是医院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这也逐渐成为医院运行的重要部分。网络信息的正常运行在于网络信息是否安全。因此,建设安全的网络体系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信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作者:俞波 朱全 杭铸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篇10

2.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的保障策略

2.1加强通信协议TCP/IP的安全

黑客要想攻击或者控制用户的网络系统首先要获取用户的IP地址,因此,加强通信协议TCP/IP安全的实质就是保护好网络系统的IP地址。保护IP地址的方法一般有两个,一个是从源头出发,进行网络通信的时候,交换数据必须要经过的一个结构就是交换机,因此交换机也就决定了IP地址是否安全。另外一个方法是从路由器入手来保护IP地址,只要发现不是正常的IP地址访问就可以立刻进行拦截,来保证自身IP的证的安全性。不论是交换机还是路由器,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安全隔离来进行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只有保证了通信协议TCP/IP的安全,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网络通信中信息安全的问题。

2.2要运用用户识别技术加强计算机通信系统安全

所谓的用户识别技术通俗来讲就是通过身份验证来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性,这也是我们通常知道的,一般有口令、用户密码等常见保护措施。首先介绍一下口令识别技术,口令不是用户自己规定的,而是通过计算机随机产生的,因此不具有一定的规则性,也就不容易被破解,使安全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具有缺点,那就是用户不容易记忆,造成了使用不便的问题。其次就是用户密码的识别技术,这是我们日常最为常用的识别技术,用户名和密码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安全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常用户名是用户自己选取的,密码也是自己设置的,方便记忆使用。后来,产生了量子密码来加强信息安全。量子密码是利用了量子的性质来进行加密信息,这样可以使得加密信息与解密信息都是处于量子状态下的。量子密码是一种新型的加密形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2.3要积极防范计算机病毒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入侵

病毒入侵是计算机系统瘫痪的最为常见的一种,并且病毒发展迅速,隐蔽性极高,很多时候不易被察觉,易传播且危害性极大,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范的一般方式是在计算机中安装病毒查杀软件,来进行拦截和识别病毒,对计算机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杀毒软件需要及时进行更新,这样可以保证杀毒软件的实用性。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c)-0020-01

随机散布的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集成了数据处理单元。不同的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可以检测监测区域中的声纳、红外、热、地震与雷达等信号,还可以对光强度、噪声、压力、湿度、土壤成分、温度、移动物体速度、大小、方向等进行探测。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网络中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即可作为信息采集的发出者,也可作为数据信息路由者,它将采集到的信息经过多跳路由传输到网关。作为特殊节点的网关,具有与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卫星等载体和监控中心通信的功能。

1 无线局域网通信安全检测系统设计

1.1 随机节点设计

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随机散布在被监测的整个区域里面,并能够通过自组网方式构建网络。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将探测信息,再处理所检测到的数据信息,然后将信息处理结果采用多跳中继方式传输给汇聚节点。所有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都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还可以和其他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之间进行数据存储、管理、融合等工作,以及协同其它节点实现相关任务。另外,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探测节点可以视为一个嵌入式系统,但受制于价格、电量、大小等因素,因而通信距离有限、处理能力较弱,对于超出通信范围内的节点将采用多跳路由方式传输到汇聚节点。

1.2 安全通信汇聚节点设计

汇聚节点主要有三个功能:处理功能、通信功能与存储功能。该节点拥有丰富的内存资源和较强的计算能力,还提供较多的能量,可以看作带有无线通讯接口的特殊网关设备。该节点连接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网络与外部网络,实现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网络和管理节点间的通信,通过通信协议转换,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传输到外部网络中。

最后,通过互联网、地球卫星或移动通信网络等相关载体,传输到管理节点的相关信息可供用户终端监控。同时,终端用户可以完成对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网络的配置、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的管理、监测任务、收集回传数据等功能。传感单元实现对外界信息的采集,包括湿度、温度、压力等,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模数转换,变换成能被处理单远接收的电信号。处理单元实现数据的处理,并存储来自其它节点的数据,完成节点的监管和协调工作。

2 安全控制数据信息系统设计

2.1 无线收发安全数据信息系统设计

无线收发单元实现对控制信息的交换、收发所采集的数据,并完成同其它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电源为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提供能源,一般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采用微型电池电源。网络通讯协议主要包含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实现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网络的无线通讯。网络管理平台主要包含能量管理、拓扑控制、移动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网络管理与安全管理等,实现用户对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网络的管理与对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自身的管理。

2.2 应用平台设计

应用支撑平台主要包含定位、时间同步、网络管理接口、应用服务接口,实现对用户提供各种应用的支撑。它基于网络通信协议与网络管理技术并采用应用服务接口与网络管理接口,从而设计有一系列的应用层软件。其中,“定位”是确定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的正确位置,“时间同步”是完成节点之间协调工作而保持时间同步(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节点通过时钟同步方式进行休眠与唤醒),“网络管理接口”是完成采用无线局域网安全通信管理协议将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应用服务接口”是完成不同应用场合所要采用的应用层协议。

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是基于1977年提出的IEE802.11规范的无线通讯技术。Wi-Fi的诞生主要是解决WLAN的接入,所使用的工作频率为2.4GHz频段。现阶段,Wi-Fi技术是WLAN的技术标准,工业界还没有广泛接受IEE802.11标准技术。IEE802.11各个版本采用的传输速率也不同,在版本中有a的表示工作频率在5.8GHz频段,传输速率为54Mbps;在版本中有b的表示工作频率在2.4GHz频段,传输速率为11Mbps;在版本中有g的表示工作频率在2.4GHz频段,传输速率为22Mbps。IEE802.11标准的复杂性增加了对无线平台的标准化难度。Wi-Fi协议栈规包含了物理(PHY)层、媒体访问控制层、网络层,其网络层采用了TCP/IP,具有较大的带宽但是功耗较高,主要应用在工业场合。

2.3 红外传输安全系统设计

红外线数据协会(Infrared Data Associ ation,IrDA)实现的是传输媒体相互间进行点对点的无线通讯,是一种使用红外线(波长小于1um)的通讯技术。IrAD技术是采用电磁波红外波段,不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管理范围内。由于日光、照明与背景噪声会干扰红外信号,因此在对数据传输时需要严格控制传输方向与传输距离。它采用点对点通讯方式,仅限两台设备之间通讯,传输速率为10Mbps。IrDA具有比较成熟的软硬件技术,且功耗低、体积较小,可应用于PDA、手机等。

2.4 数据链路层安全设计

篇12

引言

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私家车的普及和城市扩大化的发展,人们上班的地方和居住的地方距离并不是很近,因此在出行方面,就会采用多种方式。而由于城市轨道自身的优点,使之成为城市主流的出行工具。避免了开私家车在路面上遇到的拥堵现象。2015年,我国有28个城市建成了近百条地铁线路,线路里程4000多公里,城市轨道[1]也明显增多。随着网络系统及工业设备遭受ATP攻击、后门利用、网络监听和Dos攻击的日趋激烈,城市轨道网络信息系统遭受着严重的考验,轨道运营的安全实用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欧美等国家现在都将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高度重视其安全和应急响应工作。在我国城市轨道网络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存在系统梳理难、安全定级难、从而导致信息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同时会随着数据流量每天的增长对整个系统构成极大的安全威胁。在大数据处理信息蓬勃发展的今天,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可以有效的利用大数据的处理方式,对如何合理确定城市轨道网络系统中信息安全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研究,对促进交通安全运行,维护公共秩序起到重大作用。

1现状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网络化运营后,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了保证安全运营、有序发展,实现平安运行的目标,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2]。涉及物理范围广、业务领域多、运行管理流程复杂。从未在信息安全等级界定方面比较复杂。同时,其网络信息系统的边界问题较为庞大。而等级保护级别和保护要素中,要明确到确定的网络节点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确定交通轨道网络系统中信息安全的评估方法就成了一项重要工作。

1.1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系统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规划主要是针对目前新建的道路交通工程的网络信息系统升级改造提供指导,旨在实现数据集中和安全保障[3]。网络安全是信息网络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需要借助一整套安全防护设备对现有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防护。首先,在安全防护设备上,可在互联网与内网之间设置防火墙、IPS插卡及ACC插卡等安全隔离装置,用以隔离来自互联网的不法攻击。安全隔离装装置投运后,应指派专人定期观测用户的使用情况。在网络交换机中安装防火墙,运用虚拟防火墙技术在交换机与内网之间建起一道安全防护屏障,能够大大提高内网信息的安全性。最终,在PC终端上设置安全准入系统,对接入信息进行安全认证和动态监测,实现隐患隔离,从而大大提网络信息安全。

1.2网络化运营特点

车站是最基本的网络运营单元,也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整个乘客出行完成活动的起始点,也是工作人员进行各项工作的场所。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车站、线路、车辆段、控制中心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套完善的交通网络运行系统。因此,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及所呈现出的内在规律,都会形成表征网络特性的度量[4]。由此,轨道网络运营系统的特点就显而易见了:①网络的成长扩大性,使客运量大幅增大。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规模逐步扩展,人们在出行方面越来越关注轨道交通的便捷性、时效性和连通性。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主要的出行方式,随着基础设施和轨道运营设备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对客流的吸引力不断增大,线路负荷强度不断增大。②规模越来越大,使管理的复杂度持续上升。随着国内各大一,二线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投入运营,覆盖范围和建设规模都在不断拓展,运用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以北京为例,北京地铁全网在役车辆共8000余辆,设车辆基站22处,变电站30座,员工人数超过3万多,网络运营规模就覆盖了整座北京城,管理难度相当大。③网络交叉关联,错综复杂,协调和组织难度加速呈现。网络化运营规模的持续扩张[5]使得站点之间、线路之间以及系统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一旦其中某一站点运营异常,就会迅速波及整个网络运营系统,并对其产生严重的安全威胁,若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在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系统中,换乘站作为线路中的连接点,如果运行异常,必然对相邻线路客流情况以及网络运营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④网络依赖的程度越高,使得安全保障要求空前提高。根据交通客流研究报告显示,以北京为例,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占全市公交客运量在2016年可能会超过50%,将对提升城市交通网络运营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单线路运营模式来讲,安全稳定是网络化运营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其影响程度往往是全局性的。网络化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否能快速应对急剧增加的客流量以及各类突发性运营事件。为此,北京,上海等城市轨道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了建立一个信息安全评估方法,根据运营数据提前解决不安全事故的发生。1.3国内事故分析根据对国内收集的1200起故障/事故,按照北京地铁运营公司的事故指标,将运营延误5分钟以上事件定位运营事故,则国内共计发生运营事故459起,具体可划分为9大类,53小类。从大类来看,发生事故次数排在前三的依次为通信系统、车体系统和制动系统,三者合计达到总运营事故数的71%。从小类上看,排在前五位的具体事故类型主要有信号故障、乘客跳下站台、道岔故障、列车故障等,占总数的48.8%。

2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信息安全评估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6]是一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事实和数据为基础,遵循DMAIC方法准则,运用统计技术、实验设计和管理方法进行平复,实现信息质量持续改进,达到以降低缺失率为目的的综合优化管理方法。对交通网络中的信息提出了六西格玛设计改进流程,重新对数据进行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构建衡量指标:首先建立静态衡量因子空间,其中由Im(因素信息),Sm(故障后果危害度),Dm(因素故障难检度),Pm(故障严重度)等四项衡量因子组成,来分析整体网络的安全等级。其中k为因素评估的公职幅度参数,风险管理者可以根据各个不同的安全因素设定不同k,来表达因素监控的目的[7]。然后根据每个因素指标的上下限值分别组合起来就可对该系统中的因素梯度指标进行衡量。并根据上下限值绘制坐标图,图中的每个空间点代表单个因素对安全影响指标的大小,离原点或最小衡量点越远,表示该因素安全指数越大,图1中G点(标准化后)表示最不安全状态的最大点,简言之,就是说离G越近,该因素对安全情况起的作用就越关键。

3仿真验证

根据北京上海两地地铁运营公式2009-2012年的车辆运营故障统计,得出车辆在运营过程中的故障比例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地铁各系统故障中,通信系统的故障率最高占43%,最低的是牵引系统占9%,其次是车体系统占25%,以及制动系统和辅助电源系统。地铁系统复杂,并位于城市的地下,各个系统相互关联,故障比较多,风险因素也分厂多。本文通过事故统计分析,根据系统故障率,结合安全评估的需要,利用六西格玛理论的信息安全评估方法对选取的地铁系统进行安全评价。如表2所示。根据六西格玛随机赋权法公式(1)、(2)的计算上下限门槛值的范围,产生随机数为0.60,归一化得到的权重向量[Dm,Sm,Im]=[0.218,0.287,0.337]。根据故障率和因素属性的累计率和权重可知,在此次测试的地铁车辆安全水平的下、上限制分别为XLmi=0.322,XUmi=0.371。说明在检查过程中,该车辆的安全评估为安全状态。只需在平时安全检查时注意牵引系统对重要度的影响即可。根据权重向量和安全水平的限制,可以了解各系统故障所处的安全风险水平,同时根据其所处的安全风险水平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实现事前预控,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4结论

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系统,网络化运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单因素多属性安全评估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计算实现了不同系统对车辆安全风险故障率评估。该方法以六西格玛理论、坐标组合、随机赋权法等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结合动态和静态因素衡量因子,实现系统安全评估,以此可以为车辆进行事前故障定位、检修,并以此为车辆运行提供有效的安全控制监测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课题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度报告2011[R].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曾笑雨,刘苏,张奇.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1):90-94.

[3]苏旭明,王艳辉,祝凌曦.改进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2011,5:65-69.

[4]贾水库,温晓虎,林大建,蒋仲安.基于层次分析法地铁运营系统安全评价技术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137-141.

[5]何大韧,刘宗华,汪秉宏.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13

1概述

计算机网络中不仅包括管控软件以及接入网络的硬件设施,而且还包括有大量的用户信息、共享资源以及网络服务,想要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则必须要考虑计算机网络中涉及到的所有内容进行全面的考虑。所谓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硬件以及数据等资源进行保护,使它们不会因为恶意损坏或是意外情况而遭受到泄露、损坏或是更改,保证网络系统能够进行正常运转,维持网络的正常秩序。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理安全,一方面是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的是通过物理保护保证相关硬件设施不会发生丢失或是受到损毁;逻辑安全则是指的保证网络信息的完整性与保密性。

2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决定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因素主要由信息运行的安全、数据连通的安全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等部分组成。以上任何一个因素出现了安全问题都会影响到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从管理人员的角度来看,网络安全管理最重要的问题是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界面,实现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控,与此同时还要对预警系统以及文本信息进行整合、梳理,在同一个界面中处理出现的各个问题。目前网络设备的构成较为复杂,而且还有数量较多的应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中存在的特殊性与差异性使得网络管理员进行安全管理时无从下手,此外,网络中操作、设备与应用系统应用的管控平台不尽相同,使得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更为繁杂。

因此建立起新型的安全管理方案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新型管理方案将会使得整合管理网络信息、配置并且调控网络资源的进行开通一个便捷通道,通过对网络资源的集中式管理,能够有效的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此外还能够提高对网络安全的掌控和管理,大大减少用户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开销。操作系统自身拥有较多的管理功能,主要管理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资源等。操作系统本身的管理体系中也有很多的细节缺陷,如果操作系统中任何一处的程序受到损伤,系统整体的接连都可能出现问题。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内容

日常的网络安全防范中,主要包含有信息加密、防火墙、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安全措施就是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网络中防火墙的设置第一步应该经过网络专家以及决策人员共同探讨出对于网络安全最有效的安全相关谋划,谋划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哪些信息可以经过允许进入系统,哪些信息不能经过允许进入系统。其次,信息加密技术对于保障信息安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它还是信息安全保障中最核心的理论,通过加密算法进行实施。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会遭遇窃听等,这些安全隐患的存在可能会大大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因此进行传输数据时必须进行信息的加密之后才能保证其安全。检验加密技术安全性有两个参数,一个是算法强度,一个是密钥长度。算法强度是指在进行密码的分析与密码破译时拥有的抵御能力,主要是通过现代密码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分析。密钥长度决定了密钥空间,密钥长度越长,抗攻击力就会越强。保证信息系统安全主要是为了阻止别处对系统进行的恶意攻击,比如信息的伪造、恶意修改等。防止外界的主动攻击的主要技术之一就是信息认证技术,它对于保护计算机网络中信息系统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认证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信源识别,是指通过验证信息发送来确认信息来源,一种是确认信息在进行传输中是否被修改等。目前认证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

3.1消息认证

消息认证就是指接收进行信息真伪的鉴别。进行鉴别时主要检查的内容有:报文的信源是否可靠,报文的时间以及序号是否受到过篡改。进行消息认证时只能在交流双方之间,不允许第三者的进入,消息认证不需要进行实时认证,比如电子邮件系统跟存储系统的认证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消息的认证。数据系统和通信方面的安全直接关系到能否对用户进行终端的身份认证。

3.2口令认证

口令认证是一项历史十分久远的身份验证方式,当前对这种方式的研究也十分广泛。它是一串编码,主要包含数字、符号、字母、字符等。选择组成编码的字符时,主要选择那些具有特殊意义容易被记住、难以被人猜中或是破译的字符。进行编码选定时,要对选定的方式有所规定,进行规定时需要考虑到各类选择方法比如字符长度要求、选择方法以及使用年限等。一些联机系统,可能会出现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个口令的情况,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信息的泄露,留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提高安全性,应该为每一个用户配置一个专门的口令,使得用户在进行联机时系统能够实现进行统计与监管的功能。

4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措施

4.1提升用户安全防范意识

解决网络信息安全中出现的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提高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比如对于不明来历的邮件、信息、链接或是文件等不要点开。如果不是熟悉的人发来的程序不要运行。不要从网络上进行不健康或是不知名软件的下载。此外,隐藏好自己的IP地址,保护好IP地址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IP地址,即使在机器上安装了木马,进行木马攻击的人也无法进行对计算机的入侵。设置服务器是保护IP地址最好的方法。设置服务器能够中转外部网络的访问和接入,它类似于一个传达装置,进行数据的接收。监管用户访问的服务类型,将安全隐患进行隔离。及时更新系统中出现的补丁,防止私人信息的泄露等。

4.2防火墙技术应用

计算机网络中防火墙的设置第一步应该经过网络专家以及决策人员共同探讨出对于网络安全最有效的安全相关谋划,谋划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哪些信息可以经过允许进入系统,哪些信息不能经过允许进入系统。防火墙技术的原理是在内外网络之间架设如路由器等的硬件设备,使得内部外部进行信息交流时需要经过防火墙,从而通过防火墙对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防火墙具有网络监视、逻辑分析和网络安全管理三方面的作用。在内外网络的信息交流中,防火墙能够有效限制外部网络的访问,从而保障内部网络的安全。此外,防火墙还能够阻挡内部网络进行访问时出现的不良信息或是敏感信息。防火墙也能够监控内外网络的所作所为,有效控制网络活动。

5总结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安全对计算机网络而言越来越重要。决定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因素主要由信息运行的安全、数据连通的安全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等部分组成。以上任何一个因素出现了安全问题都会影响到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日常的网络安全防范中,主要包含有信息加密、防火墙、认证、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安全措施就是防火墙技术。 通过各项安全措施的应用,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此外,用户自身也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