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核心问题

经济学核心问题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核心问题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学核心问题

篇1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Paulo?Freire)曾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就充分说明了在教学中只有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对话、多向交流,学生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教育。对于教学对话而言,提问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提问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为学生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引必须具备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用创新的视角认知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提问无论是对教师组织教学还是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向40分钟要质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呢?

我认为关键还是“问题”二字。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像工业化生产那样“以逻辑方式大量制造的手艺”。这就是说,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学活动的“中心精神就在于教学的乐趣”,“采取不同的方法,尽可能有力而正确的把重要内容传授给不同心智的学生”。加德纳盼望教师能够有“引人入胜的切入点”。“问题教学”也正是利用了一个“有意义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传授重要内容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下面就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结合教育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艺术性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备课。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就必须做好引导者。教师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引导者”,提问设计非常重要。提问设计涉及备课的很多方面,考虑时应注意:

1.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

2.提问要有新颖性。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学生。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教师在设计时多花一点心思,比如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兴趣,就会积极动脑思考。

3.提问要有适度性。教师的提问设计要考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简单、肤浅,学生只做浅层次的记忆性回答,根本不用动脑筋,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会问“好不好?”“对不对?”“高不高兴?”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给出肯定的答案。其实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提这种问题。但教师提的问题也不能过难,如果课堂上一个难题下去,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出现冷场的现象,到头来还是由教师自己来解答,这样教学效果就不明显了。

4.提问要有开放性。教师应突破传统教育中流于形式的提问,不要拘泥于一个问题一个答案。小学生思维活跃,有的时候会出现让人出乎意料的答案。教师应在给学生打好地基的基础上,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变动,让学生探究,从而加强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活动课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如“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件上衣用布1.43米,改进裁剪技术后,每件上衣节省0.13米,原来做100件上衣的布,现在可以多做多少件?”要求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寻求不同的方法。

二、问题的解决要创新

1.营造愉悦氛围、刺激学生想说的兴奋点。“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的感情迁移功能,小学生更为强烈。就是说学生如果喜欢你,就会喜欢你教的学科,乐意学习你所教的内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也是情感交流过程。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学生才能在互相互爱的和谐气氛中产生学习动力,小学生喜欢表扬,我就对学生在课堂中发言尽可能“多表扬,多鼓励”,忠恳地评价;“讲得好,说的不错,讲得真好,太聪明了”。当学生发言精彩时,我会激动地说:“太好了,老师为你喝彩!通过这样一种情感交流,学生得到了鼓励,愉悦的教学氛围让他们处于兴奋状态,争先恐后想把自己的看法、做法说出来。

2.正确对待意外。小学生天性活泼机灵,有的时候他们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给出的答案希奇古怪,出人意料。教师对答案正确与否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千万不能妄自下定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正确的,极具科学性的,不能凭自己的感觉把模棱两可的结论传授给学生。

三、知识反馈环节中的提问要注意知识的疑点

在强化新旧知识的练习反馈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思维错位,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r机,摸准疑点,巧设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纠错,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开启心智,有利于及时点拔和调控。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讲完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后,我出示三个纸袋,里面装着三角形纸片,并且露出一个角问:“纸袋里面装着各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顺利地判断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露出的是直角、钝角),适时发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露出第三个纸袋的一个锐角,有的同答锐角三角形,有的同学犹豫不决。教师适时再问:能根据一个角是锐角,这一个条件来判断这个三角形吗?这样在学生的疑问点上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茅塞顿开。

篇2

“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节,基本上成为教师们上好课,上好优质课的必备环节,为此教师们也乐此不疲,然而通过长期的教学和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创设的情境大致出现了如下几种问题。

(1)牵强附会

“创设情境”中出现的牵强附会的问题可分为几种情况,其一,情境中的信息技术与儿童经验中的信息技术相距甚远,不能引发正迁移,不利于学生走进信息技术。其二,情境中的信息技术与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即知识目标)相距甚远。不利于引发学生的现象冲突。再者情境中的信息技术现象繁杂,主题不明确,容易导致学习目标的偏离。

(2)缺乏问题性

教学中教师把创设情境,片面地理解成为课前师生交流,产生亲和力的一项活动,有的理解成为激发兴趣的一项游戏、谈话等,有的把它当成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而缺乏问题性、缺乏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冲动性。

(3)偏离阶段性

“创设情境”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狭义的理解可认为是一种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而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方式应有所不同,低、中、高段分别应有不同的创设的策略。不能将其公理化、公式化,忽视了学生学习个性的阶段性特征。

二、意义和效应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合理地创设情境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技术,让不同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上有不同的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意义,明确其产生的效应。

“创设情境”的意义,表现为几个转变。①将教师的一桶水的理念转变为终身学习的理念,即要想创设好情境,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素质,诸如,整合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②将教师与学生以书为本,转变为教师是教材的创造性的执行者,在执行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拥有极大的创造时空。③将学生单一“视、听、练”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多种器官参与的复合式的学习方式的整合。④将学习内容生硬的呈现方式转变为富有生命力的呈现方式等。

“创设情境”的效应主要指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中产生的效应,具体表现为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信息技术学习内容,以情境的方式呈现,贴近了儿童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走进信息技术,参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合理的情境,应蕴含着较深层的信息技术问题,该问题发于“最近发展区”极易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产生解决问题冲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将信息技术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整合,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价值,从分析、提炼、推理、探索和发现以及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完成信息技术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信息技术知识方法、技能的建构,而且也经历了信息技术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对信息技术的情感价值观体验。

三、原则和策略

(一)创设情境的原则

合理而科学地创设情境是创设情境的意义和效应有效发挥的根本保障。要创设合理而科学的情境,必须遵循如下四个原则:

(1)阶段性原则

在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是不同的。低年级的儿童便容易走进直观、生动、形象的信息技术,中年级的学生更容易走进和接纳身边生活中的信息技术,高年级的学生容易被富有挑战性,实用性的信息技术情境所打动,因而创设情境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2)个性化的原则

我经常碰到,去年创设的情境今年创设同样的情境,学生的认知冲突不能激发等问题。充分说明创设情境应关注不同班级,不同时间段学生所表现的来的个性,例如:城市特色(地域个性),年龄特色,时间特色等个性特征。总之,合理的情境创设必须适合该班学生的实际和个性特征。

(3)问题性的原则

信息技术情境的创设是将信息技术问题与儿童的生活有机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事实与儿童的经验发挥整体效应,因而,合理科学的情境创设必须有利于学生在“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运用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和态度。

(4)活动化的原则

活动是完成有意义的建构的前提。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操作、猜测、推断、推理、合作、研讨、探究发现”等方式参与学习。从本质上改变“讲”“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玩中”学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完成有意义的建构。

(二)创设情境的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情境创设,将无法推进信息技术活动的开展。而信息技术情境如果缺乏个性,问题性,活动性,阶段性等那么信息技术情境将成为一堆索然无味的学习材料,无法引导学生走进有意义的信息技术活动。因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创设情境应该关注如下几种策略。

(1)情境与儿童经验的整合

儿童的经验在儿童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生自主建构新知,发展智慧的前提,背弃儿童经验的情境,会让学生产生陌生感,甚至压抑,而厌烦。例如:我在教学“新朋友的家庭环境”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桌面背景的变化。这是学生经验世界是较为熟悉的信息技术现象,教师只需创设情境,让学生到自己的经验世界中去搜索,去提炼、分析,即可让学生自主地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优点。而不应是以教材中的几个实例引导学生概括,抽象信息技术,让学生不生禁锢感、压迫感,从而对自主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创设情境之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和调查此时此刻学生的经验之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

篇3

二、积极的儿童观下教师教育的新视角

1.对孩子的认识——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可爱天使

曾在一部电影中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佐治是一个智障儿童,可是妈妈却总是对他说:佐治,你是妈妈的骄傲!你不是笨,你只是与众不同罢了。妈妈说这些话时总是捧着佐治的脸或把他搂在怀里。不久妈妈去世了,佐治被送进了福利院。可是妈妈带给他的爱和信念却使佐治勇敢地生活着,并且用他的乐观影响和支持着身边的人。佐治始终坚信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与众不同的他,才变得如此圆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佐治母亲带给孩子积极、乐观和坚定的生活信念,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会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这也正是积极心理学带给我们教育的启示。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孩子,我们的职业因孩子而存在。

在每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欣赏每个孩子的长处,教师的每周教育案例变成了教师对孩子的“新发现”。

在不断地观察中,教师们渐渐地发现,原来班级里最爱打架的孩子,其实是个爱打抱不平的热心肠;经常损坏玩具的孩子,是每一次科学探索活动中最投入和专注的那一个;不喜欢在集体面前唱歌讲故事的孩子,总能在绘画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们会用100种不同的方法来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可爱天使,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的优点等着老师不断地去发现和欣赏。

2.对孩子的教育——每个孩子都需要与众不同的教育策略

每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个性,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自我成长的能力,由于教师看待孩子视角变了,自然对孩子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也和以前不同了。当老师提供给孩子最优的支持和选择时,孩子会变得更加自信、健康和快乐。

案例:“我不喜欢轮滑”

在自选活动中,伟伟选择了轮滑活动,来到了操场后却哭了起来,喊着“我不喜欢轮滑!”虽然这样说却仍不停地穿着轮滑鞋,做着运动前的准备工作,一会儿又对教师说不要去操场上和大家一起练习,要一个人在走廊上练习滑。

课题研究前教师的行为:教师尽量地鼓励孩子到操场上和大家一起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别关注这个孩子,给予孩子技术上的指导。

课题研究后教师的行为:经过一番观察后,教师给了孩子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同意他一个人留在走廊上练习,并暗中关注伟伟,发现他十分努力地练习着,非常执着,即使摔倒,也始终坚持。结束时伟伟高兴地对教师说;“我已经会了!”

反思:其实伟伟是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当他觉得自己的轮滑技能不如其他同伴时,显得很紧张,害怕被同伴嘲笑,出现了退缩情绪,所以不愿意到户外和大家一起,并哭着称自己不喜欢轮滑,又提出希望能单独练习的要求。教师觉得他还是想参加轮滑活动的,只是需要放松心态,慢慢来。面对这样的孩子,如果只是一味地用语言来鼓励他和大家一起轮滑,并不能真正消除孩子的紧张心理。给予孩子一点自我的空间,让他放松心态慢慢地去学习和体验对他来说是最需要的。教师看到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了尊重和满足。

3.对孩子的期待——每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发展潜能

积极心理学主张“用积极的观点来解释消极事件”。孩子有的时候难免会调皮、会犯错,但是,很多时候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表现。教师应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引导,用积极的期待代替消极的否定,改消极的贬损为积极的疏导,使幼儿不断地往教育期望的方向发展。

案例:童童做值日班长

同伴都不喜欢童童,因为她喜欢用指甲去抓同伴的脸,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周都会发生。在选举每周的值日班长时,教师发现了童童高高举起的小手和期待的眼神。可是大部分孩子都不答应。

课题研究前教师的行为:教师会告诉童童小伙伴们的意见,请童童尽快地改正自己的缺点,等她改正以后再请她做值日班长。

课题研究后教师的行为:教师告诉大家说,童童虽然有缺点,但她有很多优点,也愿意为大家服务,建议让她先试做三天,如果三天之内她不再欺负同伴,就让她做一周的值日班长,如果她一周之内都不再欺负同伴,奖励她连任两周值日班长。征得全班孩子同意后,童童担任了值日班长,热心地为大家服务,每次午餐后的碗筷,童童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图书角的图书也摆放得整整齐齐。在值日生工作中,童童表现出了很强的责任心和动手能力,更让人高兴的是童童居然连续两个月再也没有用指甲去抓同伴。这对童童来说也是不小的进步。

反思:有人说,孩子成长就像爬山,是一步一步向上攀登,每一小步看上去不起眼,但是累积起来就是巨大的成就。

篇4

(1)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是教育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对课程的研究、探索、创新,需要教师自身善于读书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另一方面更需要专家的引领,教师直接、快速地吸取名师、专家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迅速成长的必行之路。

(2)教师主动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实践是其专业化成长的内生动力和关键要素。教育教学素质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动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和形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国家为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已实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我市也已实施了学分登记制度,这些制度在客观上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不得不学”;从教师个体而言,教师“教书育人”,是专门为学生的发展而工作的,理应满足国家、社会、学生的要求与期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

(3)培训者应考虑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积极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拟定专业发展目标。参培教师有了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专业化成长目标,则会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增强、丰富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格,会自觉地把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与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只要唤醒了教师的激情,激发其自豪感、幸福感,就会从内因上解决教师不想学习、不愿参加培训的问题,否则,任何形式的培训都不会收到实效。如此,教师专业化就会真正落到实处。

二、培训活动自身的改革是教师培训路径创新的关键

反思培训工作,笔者觉得应该从培训活动本身着手进行。开展培训活动不外乎三个环节,即培训前的工作、培训活动过程中的工作、培训活动后的工作。怎样开展高质量的培训活动,国内外同仁广有探究,经验分享、案例教学、合作探究的培训模式较为普遍认可,这些培训模式的改革对于提升培训质量显然非常重要,我们的教育培训活动尤其是教研教改也因此获益较多,但是从培训管理层面来分析还是不够的,要提升培训质量,应从培训活动的三个环节中去突破,认真抓好这三方面的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培训前应精心筹划保效果

一是充分利用学分登记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加以约束,学分与教师的晋级、晋职直接挂钩,让参培教师感觉不参加培训活动就没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空间,在观念上自觉接受“我要学习”而不是“要我学习”,让中小学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纳入参培对象;

二是精心设计培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按照培训活动的内在要求一一核对,如教师在专业成长中应达到的目标,譬如树立课程目标意识、形成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材的能力,传导信息、组织教学的能力等,培训计划越具体越好,让培训者对培训活动的要求了然于心并认真地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2.培训中应在常规化中求创新

(1)明确职责。每次开班之前应对培训活动的参与者有一个具体的要求,班级管理者应有详细的班级管理方案,培训教师应有具体的教案甚至学案,后勤服务也应有一个常规、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等,职责明确到个人,人人尽职尽责。

(2)应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评价制度,积极开展教学常规督促管理。依据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随时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授课教师的培训内容、教学安排、课件制作水平、课堂授课水平、课堂互动水平及整堂课的培训质量程度、学员满意率等状况予以调查。我院前段时间开展的课堂调研反馈说明学员们普遍对教师们的教学目标把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等感到满意,而对教学整体效果、教学语言、教学内容中的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及授课感染力、授课语言艺术水平则满意度很低。这些调研反馈信息对改进培训工作的不足或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我们在培训活动做工作安排时,就应该选择那些具有扎实的知识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娴熟的专业能力的教师授课,确保参培老师在培训活动中通过学习能收获到最大效益。

(3)应创新培训模式,保证培训质量。学习是一种交流过程,应加强培训者和参培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重视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培训活动过程中应主张培训者和学员适时适量地进行对话,以随时了解并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求授课教师每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与学员现场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与困难,在授课后也注重即时反馈,如发放教学评价表、召开分析总结会,或者通过学员QQ群、培训博客等,多渠道获取学员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增加以研讨为主的授课模式,如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一切顺应教学要求,及时改变教学组织方式,为参培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

另外,适当开展交流研讨教学活动会让参培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培训者也会提升自己的批判反思能力和学科指导能力。如能进一步鼓励学员在专题讲座、教育沙龙、教育论坛、教师晚会、实践课堂等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培训者就能帮助参培学员不仅可以厘清问题、分享经验,还可形成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这样,既能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又达到学员理解课堂的实践原则。

(4)可全程跟踪培训者的培训活动,激励培训者根据中小学学 科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选择典型教学案例,让每一个典型案例对应一个核心问题,通过现场观摩、经典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参培学员的研究性教学的组织能力以及教学实录分析能力等。在跟踪中,如果发现学员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能转化成具体的研究课题,我们则可以加以引导,并进一步要求参培学员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工合作予以研究,在培训活动结束前上交研究报告,培训者可顺势组织报告会交流互动。参培学员间的相互切磋、讨论、补充、完善、启发,会增强培训活动的互动性能,又可促进参培学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3.培训后应夯实效果有提升

笔者觉得对培训效果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的话,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其一,要及时进行培训总结、做好学分登记(学分驱动)。建立学习型学校、打造专家型教师,除了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外,必须靠学分机制做保障,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工作靠参与者主动完成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在这样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活动中,要保障活动的普及性、有效性,没有学分机制作保障,我们的培训活动就是创新到没有瑕疵,收效也会大打折扣的。每一批培训活动结束,我们应该及时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于不重视教师培训的单位及无故不参培的教师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让主动学习者得到肯定,被动学习者得到鼓励,从制度上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在学分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议中小学校常规教学检查也用制度巩固培训成果。

其二,建议加强教师培训的督导评估。督导评估工作是对培训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部分,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评估是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方法,通过多条渠道、多种形式全面地搜集有关信息,以评估标准为依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按照科学合理程序对评估信息进行分析、测量、整合、评定,对教师培训状态和价值进行判断,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保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能全面、积极、有序的开展,在借鉴国内外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从中小教师的实际出发,构建一套科学的教师培训检测与评估机制,制定一组评价操作细则,对各级培训工作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检测,依据评价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相关的培训工作进行调整。

其三,建议实施培训后跟踪,提升培训质量。培训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检验。跟踪考核主要以查、看、听、访、搜方式进行。查,主要查学员所在单位的相关资料,看学员参加此次培训活动和有关研修活动的情况,根据相关资料,对学员培训前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对比和评价;看,主要看学员的自我研修笔记和备课或班级活动记录等情况;听,就是深入课堂听课,组织评课;访,即一访单位领导,听取他们对参培学员培训后的学习工作情况介绍和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及建议,二是对学员开展问卷调查;搜,主要将参培学员中的一些典型案例、研修体会、教研论文、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等搜集上来。通过跟踪考核,对比学员的教育理念、教学视野、课堂教学方法是否有质的变化,驾驭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的能力是否增强,他们的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研修体会、教研论文是否有可喜的变化。

另外,要及时做好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每批培训活动开始或者完成,应该在教育学院门户网站或者邵阳影响较大的传媒上予以及时报道。

三、培训机构自身的改革是教师培训路径创新的保障

1.一流的培训队伍是参培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培训的前提

教育成败在与教师,学分制背景下教师培训业的巩固和发展,也在于我们的培训队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培训教师队伍,是培训机构发展的立足之基。特别在以国培计划为引领,以省培计划为依托,以远程培训为支撑的今天,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有丰富的一线教育教学经验,懂教师继续教育特点,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及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们聘请了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了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出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了培训团队;他们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规律,善于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继续教育教学活动,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另外我们也注重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保证每年足够的研修时间,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相信拥有这样的一支培训队伍,我们是可以顺应中小学教师全员学习、全员参培的要求的。

2.精细化管理会让参培教师滋生强烈的归属感,是其积极接受培训的感情基础

精细化管理就是精耕细作,要关注到每一个点,逐步把每一项事情都做到极致,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协助进行管理。精细化管理能极大地挖掘和释放市场的潜能,我们以前总以为参培教师出勤率不高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问题,其实是我们的服务还不够优质,俗话道“一流的服务产生一流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会让参培教师滋生强烈的归属感,认真做好培训教师的服务工作是培训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管理者一要要当好教师的服务员,为教师的发展提供适时、适度、适切的服务,二要抓好关键环节的监督工作,推动培训向效能方面发展,鼓励学员在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三要及时调控,抓好突出环节,大力推进培训质量的均衡发展。全力服务于教师的业务进修,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需求,服务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使“进修”基地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3.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是参培教师积极接受培训的保障

没有制度的约束,培训就会陷入无序状态,其效果自然是低劣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培训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常态化。对教师和学员们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领导任意性的指挥更易于接受。 规章制度能使培训活动中的每一个成员(包括管理者和培训教师)行为合矩,不偏离培训的方向;规章制度可以防止培训的随意性,保证培训的实效性。通过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的合理设置,培训者和参培教师都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会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护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建议:教育学院可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以分管院长为常务组长,负责培训的组织、管理、服务、教研、培训资料积累等项工作,有《教师培训实施意见》《教师培训实施细则》《培训教师奖惩条例》等相应的培训规章制度来规范管理者、培训教师的行为,同时建立教师参与培训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对工作中涌现的有突出贡献的学科组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培训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进行及时推广,如此建章立制、奖勤罚懒,会让培训教师随时感受到收获的快乐,增强培训成效的自信体验。

与参培教师而言,相应的培训规章制度更不可缺。每一位参培教师必须明确培训的意义、任务和要求,自觉遵守学习规章制度;每次培训后,我们应要求参培教师及时写出心得体会,与结业成绩一同存档或一同发回参培教师工作单位,培训结束回校后,应进一步要求参培教师向相关学校负责人汇报,或向本学科或本年级组人员传达培训内容,让学习收获能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参培学员年度考核中,建议学员所在单位将参培学员的交流汇报情况记入年终量化考评。

篇5

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正是这种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进行不懈的追求,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艺术,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所创设的问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并且还应注意语言表述,不能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要留有悬念。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看到成果,精神上得到满足。

创设问题情境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一、实验设疑

实验显示的现象明晰、易见,能充分说明问题。利用实验结果“设疑”,增加问题的“悬念”,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进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演示实验:板上有两个不同的电源ε1和ε2,如上图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分别扳到位置1和位置2时,小灯泡分别与电源ε1和ε2组成闭合电路。演示时,先用电压表分别测得两个电源的电动势ε1=3v,ε2=9V,相差较大,把开关扳到位置1,让灯泡L与电源ε1相接,观察灯泡的亮度,学生回答“很亮”。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如果老师把开关扳到位置2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灯泡会烧毁,另一部分认为不可能烧毁,但亮度会亮得多。可是最终实验演示的结果是灯泡的亮度不如与电源ε1相接时亮。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律的矛盾来巧设悬念――“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强烈要求知道如何解释。这时马上引入,要圆满解释这一现象就得用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使得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面向全体学生,太难和太易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思维的闸门就不能打开。

二、借助教学媒体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教学。有些物理现象抽象,如摩擦力的产生、变化过程,波的形成过程,气体压强的产生过程等,但是通过模拟物理现象,可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形象,激起学生对新课题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迅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在物理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播放录像片段来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力偶”一节的教学中,只靠教师应用语言直叙,学生的兴趣肯定不高,教师若精心组织一段录像片段:钳工用铰刀铰孔时,用一只手,铰刀能够转动,但是铰刀被折断,用两只手时,铰刀很快把孔铰好,而且铰刀完好无损。学生观看对比录像后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用一只手,铰刀会被折断,而两只手时,铰刀完好无损?此时教师进入新课,学生迫切想知道原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如“力的分解”一节的教学中,如果按照教材平铺直叙讲解,学生毫无兴趣,教师若能精心组织一段录像片段:一辆小汽车陷入道路旁的泥潭中,乘客用尽全力小车仍然拉不出来,这时有个乘客借助一条绳子和路旁的一棵树就单个人把小车拉出泥潭。对比录像片让学生观看,当学生正入迷时,教师提出问题:难道这个乘客是个大力士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他的力量从何而来?接着开始力的分解教学,从而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新情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最密切。在物理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际而只讲一些空洞的理论,那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置,提出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实际应用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篇6

什么是企业文化?schein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成功适应外部环境和有效地整合内部资源过程中所形成的共享的基本假定(schein,1985)。陈国平、景奉杰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人们在较长时间内形成地共享价值观、信念态度、制度和行为准则。它是一个组织特有的传统和风尚(陈国平、景奉杰,2005)。本文拟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给企业文化下一个定义。诺斯认为制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正式约束是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规定,它表现为企业内部各种各样的组织章程;而非正式约束是指价值标准、理想信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以及意识形态等;实施机制是指产权流转过程中的运行机理。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非正式约束。它不会像企业内部各种政策制度一样通过去个人化的方式来要求组织中的所有成员按照统一的规则去行为,而是促使员工自愿地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行为,使得员工愿意从事一些超出自己角色职责范围内的行为。因此,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公认的,能够促使所有员工自愿的从事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的非正式约束。

正如以上所指,一种制度包括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企业若想取得成功,三个部分缺一不可。许多企业在单独干的时候,三个部分做得都很好,表现出企业发展快、效益增长迅速、全体员工干劲十足等。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想通过并购扩大规模的时候,这三个部分就做得不是都很出色了。表现为“重两头,轻中间”,也就是重视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而轻视了非正式约束。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并购以后比较重视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而忽视了文化整合。许多企业认为企业并购应遵循找寻并购对象初步协商进行财务可行性分析谈判签订并购协议开展整合工作的步骤。在实施这一流程的过程当中,企业往往会优先考虑组织、资产和财务整合。组织整合是指并购以后企业在组织机构和制度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建,以实现企业的组织协同。简单说,就是人事方面的调整。一般以并购企业为主体框架,吸纳个别被并购企业的高层进入管理层。资产和财务整合目的在于使并购后企业能保证在资产和财务上的稳定性及其在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的形象,以及资产和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协调一致,从而取得经营和管理上的协同。可以说,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对组织、资产和财务的整合都是不错的。特别是那些跨国并购的大企业,他们在本国基本上都是企业中的佼佼者,都有一套成熟的组织、财务章程,并购时再加上专业公司的服务,这三个部分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大的漏洞的。而出现漏洞的往往就是被大部分企业所忽视的非正式约束――企业文化。不少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软的,可以不去考虑,或者认为被并购企业是并购对象,类似于战场上的败军俘虏,所谓“成王败寇”,理应全盘接受并购企业的一切,而不去仔细研究双方的文化差异。其实,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若没有非正式约束与实施机制配合,正式约束往往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当下,大多数企业对于正式约束都很好的基础上,非正式约束的好坏往往就会决定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对于并购企业来说,就会决定企业并购的成败。

(二)对于文化整合往往过于机械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不同于正式约束。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习惯,而这些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规定所能实现的。现在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恰恰就忽视了这一点。在进行文化整合时选择单一,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如前所述,在并购时大部分企业多从自身出发,没有考虑被并购企业的企业文化,采取“一脚踢”的方式,让对方全盘接受自己的文化,造成并购以后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殊不知不同的企业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则、习俗形象、劳动人事及薪酬政策等等,这些不同都是每个企业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形成的。

(三)注重表面的形式化,忽视内在文化的真正融合,在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大多看到企业以一种新的形象出现,正所谓“旧貌换新颜”,给人一种好像是企业新人新气象,要有大发展的感觉。但这些表面上的整合并不代表着双方的企业文化就真正实现了整合。企业员工可能会在这些表面上支持企业,带上企业微章、穿上企业服装、同唱企业歌曲等等,但是否会真正认同新企业的文化就很难确定了。因此,企业并购以后,最重要的是将新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让所有员工从心眼里认同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整合的核心或关键点不在于统一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在于共享的价值观指导下的精神文化。

(四)在我国时常出现政府出面促成企业并购而非市场,容易造成企业文化难以整合的局面。企业并购理应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从实际出发进行企业整合包括文化整合。而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处于政绩的考虑,纷纷主观上促成企业并购,进行所谓的“拉郎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企业处于自身实际需要通过市场作用进行整合都会产生如此大的阻碍,何况让两个没有并购意识的企业进行整合呢?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我们可以将企业通过市场作用自发并购看成是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将地方政府的“拉郎配”看成强制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会克服企业主体的一些局限性,产生一些好的效果。但体现在文化整合方面,更多的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自身所带来的一些局限性,主要有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偏好、有限理性、企业知识方面的短缺,并不能克服其他因素对文化整合的约束(虽然可能会降

低一些不利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另外,这种变迁虽然可以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但它违背了一致性原则,而一致性原则恰是经济效率的基础。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为什么政府出面往往会适得其反。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困难的成本因素分析

对于并购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的分析,现在也存在着许多观点,有的认为是价值取向的不同,有的认为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理性主义与情义主义的冲突以及企业员工心理上的焦虑与对抗情绪强化了冲突,还有的认为是经济利益至上而轻视企业文化等等。以上这些分析从不同侧面说明了文化整合难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本文从成本角度对企业文化整合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特别是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对市场的替代,是将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是用一个长期契约来代替一系列短期契约,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谈到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要引出两种成本――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C1)和市场上的交易成本(C2)。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就取决于它们二者,当边际协调成本等于边际交易成本的时候(MC1=MC2),其边界也就自然明确了。再进一步讨论到企业并购,势必涉及并购以后的一体化及并购以前的专业化的问题。当企业并购以前处于自身发展时,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专业化,而专业化会使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降低,但相应会提高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而当企业并购以后,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一种一体化,一体化会使市场交易成本降低,但却提高了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因此,企业并购以后应当权衡这两种成本,以这两种成本之和最小为原则(MinTC=C1+C2)。根据该理论,当MC1=MC2时,总成本才会达到最小,这时企业并购应该是最为成功的。

现在许多企业往往看到了并购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所以多数企业是本着这一目的而进行并购的。但他们却忽视了总成本中还有一个内部协调成本。他们似乎没有看到总成本包括两个组成部分,而是一味的以乐观的态度看到交易成本的减少,却将协调成本抛之脑后。我们看到的企业文化整合的困难就恰恰出在了这个地方。企业并购以后,减少了交易成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对于协调成本这一部分我们应分解开来进行分析。组织、资产及财务等部分,企业并购以后往往都能很好的进行整合,这也为事实所证实。对于这三个部分,企业是能够较好地做到降低内部协调成本的。难就难在双方企业文化的整合不容易降低协调成本或者说由于协调企业文化的成本很高,许多企业便将其进行简单化处理以及许多企业认识不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而将其忽视。具体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重视正式约束,忽视非正式约束。其实企业就是没有看到并购除了降低交易成本这一点,同样存在着权衡协调成本和交易成本,使总成本达到最小的目的。企业主观上不重视,在实践中任由其发展,势必造成在工作中冲突不断。甲企业的员工看不惯乙企业的员工,而乙企业的员工同样看不惯甲企业的员工,使得内部协调成本直线上升,最终有可能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第二、文化整合过于机械化。许多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会看到要想成功整合双方企业文化难度太大,而这个协调成本因路径依赖也确实很高。就像一个领导看到自己的两个下属发生争执,想去协调但发现不好协调,他们每个人都各持己见,领导又不想为此费神,于是便各打五十大板简单了事,但了事之后并没有真正化解他们的矛盾。所以许多企业进行文化整合往往简单处理。第三、重形式、轻实质。其实也可以用第二点的原因去解释,只不过企业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一点而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衣罢了。第四、政府主导而非市场所为。政府主导的行为是走一条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又破坏了作为经济效率基础的一致性原则。这无非就是人为的提高了组织内部的协调成本,除此以外,也许连交易成本都不一定得到降低。

三、企业文化整合的对策――市场主导、以人为本

所谓“市场主导”,就是要发挥市场在企业并购中的基础作用。企业并购应该是市场自发作用而产生的行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在重新进行资源配置。具体到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不应该起主导作用而应起辅助作用,具体就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为企业的并购建言献策,提供各种配套服务,使得双方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整合。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双方企业员工在文化整合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以双方员工的利益结合点为基础进行文化整合。企业并购虽然有组织、资产及财务的整合,但最重要的还是双方员工如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1、在企业真正开始并购之前,要努力研究双方企业的文化差异在哪里,明确应该努力的方向。许多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往往也看到了文化整合的重要性,但缺乏前期的调查研究,只是一味地为了文化整合而文化整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不清楚问题是什么而就去解决问题,那么这道题是否有解呢?所以,前期的调查研究相当重要。

2、把握好整合的时机。企业并购肯定会造成双方文化的接触甚至冲突,而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文化的正向积累和反向积累。若正向积累占主导,企业会。慢慢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若反向积累占主导,企业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整合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恰当时机开始文化整合,坚决树立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文化。只要企业明确了主流文化就立即将其向纵深发展,深入员工心中。

3、灵活掌握文化整合的方式方法。现在比较常见的几种文化整合方式主要有注入式、渗透式及分离式,具体选择哪种模式要视双方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海尔往往并购那些硬件尚可但管理滞后的企业。在并购时,往往选择注入式文化整合模式,以海尔优秀的文化激活对方闲置的资产,被并购企业的员工比较容易接受。而当双方企业实力相当,各自文化中都包含有积极成分,就应该选择渗透式。选择这种文化整合模式意味着双方企业取长补短,将每个企业的优秀文化都融入到新企业中去。当双方企业独立性较强,在各自的企业文化指引下都能取得良好业绩时,应采取分离式,在文化上相对独立、避免冲突,往往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篇7

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加关注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重视课前预习;指导学习的方法和采取开放式的学习评价。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都可以进行培养。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它在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信息技术不只是一种辅助工具,而是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脑的普及,将对语文教育产生巨大影响。语文教学只靠“一张嘴,一块黑板”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要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会根本改变整个语文教学的面貌,使教学活动鲜活起来、能否运用信息技术改进语文教学,关键在于语文教育者能否掌握新技术,并通过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

1 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问题

1.1 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相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有的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1.2 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相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有的教师认为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全优课,因而导致许多教师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了学科特点。

1.3 教学设计不当,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有经验的教师总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有的青年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大大减少了学生这种“思考――发现”过程,教师变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按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简单作答,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课件设计的模式,机械地学习。

1.4 课件制作粗糙,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

我们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但并不是说可以无目的的、随意的整合,解决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首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人机交谈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了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他们之间是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能相互替代,因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即应在某些需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题中,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

2)围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优化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学科的教学时间里整合,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因而,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3)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和学生的整合,提高信息素养。

首先,教师自身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比如必须学会用信息数据库来处理各种教育信息、会使用必要的软件制作工具、能用先进的工具软件设计或集成各种教学信息资源等等。此外,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惟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思想和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融合,才能实现教学的优化。其次,要求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学会使用与学习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整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 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2.1 从根本上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的最主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效率,高质量地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以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凭借网络优势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利用网络查询、整理有关数学的知识,利用网络跟同学、教师交流,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同时,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中的充分应用,促使教与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意识,给学生创设了许多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学生的眼界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师生的交流平等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凸现,课堂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篇8

随着医院的高速发展及大学文化、职业化服务理念与医疗技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如何使临床医师的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更好的协调发展,真正提升医院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成为当下医务部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或多或少带来了医学终极目标的模糊,医学离人文越来越远,技术至上现象日趋严重。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不只影响医生个人专业水平,更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效果及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医生所给予患者的诊疗无疑是双方面的――身体疾病的治疗和心灵创伤的抚慰。而医学本身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只能够解决能否做到的问题,而不能解决需要做什么的问题,医学必须与人文紧密结合,才能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真正造福人类,因此伴随医学始终的是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医学呼唤人文,医学必须回归人文。作为医学实践主体的临床医师,对医学知识与技能掌握得再好,如果对患者没有爱心,不懂得患者的心理,甚至不掌握如何与患者对话,也是难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所谓“大医”都是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医学无人文则野,生命也离不开爱的呵护。

1 提高临床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必要性

1.1 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需要 美国精神科医师恩格尔教授提出了替代生物医学模式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后,提倡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必须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关注。良好的心态会增强人的免疫能力,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不良的心态或认识则会诱发甚至导致疾病。广为人知的“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一些社会因素对疾病的治疗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如与家人关系良好会有利于疾病康复,而缺乏必要社会支持的患者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另外,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也被认为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所以有人认为最有效的药物就是医生自己。另外,有很多疾病是无法治愈的。在这种情况下,医生所能给予患者的主要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温暖的关怀以及对生活的希望,从而尽可能地保障其存活质量。

1.2 缓解医患紧张关系的需要 本来医生和患者所面对的共同敌人是疾病,而目前的医患关系却是医生和患者成为了敌人,双方互相失去了信任,这对治疗是极其不利的。而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帮助建立医患信赖关系,对治疗有积极作用。另外,具有良好的与患者沟通能力使医生能够显得更自信,并能更有效地应付愤怒与怀有敌意的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医生个人的益处远远超出临床工作的范围。比如,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会有助于婚姻的稳定与家庭的幸福。

1.3 提升临床医师能力的需要 人文科学不仅解决临床医师价值取向,还可提升其思维、灵感、造型、操作等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促进医师服务水平的提高,减少缺陷的发生。如一名临床医师,若缺乏人文知识――悟性,一辈子做某一种手术或看某一种病几百例,最多是个“医匠”,因未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无创新和新发现。相反,一名具有人文知识为悟性的外科医师,每做一例或看一例患者都有所悟与所获,也许通过几十个患者,就可以创新形成独特风格,最后也将会成为某一系统疾病诊治的大师级人物。

2 研究方法

2.1 采用CMDA&HumPRO项目研究模式对医院全体医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提高进行研究,总结出灵活的培训方式,如模块式培训、交互式培训、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SOAP模式教学、视频教学等等。

2.2 研究总结并反复验证得出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标准,并进行全院副高职称以下医师的按标准考评,最终研究得出最具真实性并且是行之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标准。

2.3 在我院内分泌科、肿瘤科、儿科、神经科、普外科五个科室进行临床实践,研究制定简便、适用、专业、高效的模块式医患沟通技能表(如医患关系建立原则技能表、信息搜集所需技能表,制定双方同意的治疗方案所需技能表、告知病情所需技能表等)。

2.4 研究总结并反复验证,制定医患沟通能力模型。

2.5 与科联合通过对各种投诉原因的统计分析得出患者告医生最主要的五个原因。

2.6 在我院内分泌科、肿瘤科、儿科、神经科、普外科、门诊、急诊七个科室进行临床实践,统计分析得出能够降低患者投诉率的七个技能。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得出我院的《临床医师人文执业技能培养体系》,主要是以模块式培训构成。 内容包括:医师法律与法规、医学道德、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如何有效进行体势语言的交流、医患沟通的基础理论及评价技术、对患者进行面谈诊断的技能、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的技能、在危急情境下进行沟通、学会对付不易对付的患者、处理人际冲突、医师社会化技能。

3.2 研究总结得出我院《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并对医生进行考核。

①医生是否和患者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关系;②医生对于患者的问诊是否到位,即收集患者的病史;③医生有没有和患者制定一个治疗方案;④医生告诉患者关于病情的坏消息的方式如何;⑤患者能否体会到医生在看护他;⑥医生是否像对待同伴一样对待患者,并赋予他们平等的权力和地位;⑦患者是否同意医生的治疗方案;⑧医生对与患者沟通的整体能力是否有信心,并且表现出幽默感。

3.3 研究总结得出医生沟通技能表,内容包括医患关系建立技能表、信息搜集技能表、制定双方同意的治疗方案所需技能表、透露病情所需技能表,并统一印制成小册子下发给所有的临床医生以方便临床工作。

3.4 研究得出医患沟通能力模型,内容包括职业化态度与服务能力、非言语表达与解读能力、口头表达与解释能力、主动倾听能力、谈判与化解冲突的能力。

3.5 研究得出患者告医生最主要的五个因素是:①医生太匆忙地打发走患者;②医务人员态度恶劣;③医生傲慢的态度;④医患双方在治疗方面的分歧;⑤医生不愿倾听患者诉说。

3.6 研究得出最能够降低患者投诉率的七个技能:①医生的态度非常友好;②医生非常关爱患者并为患者着想;③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④给患者的解释与交待能让患者听得懂、听得明白;⑤能够让患者知道后面的治疗与进展情况;⑥能够以某种方式确信患者已经听明白了;⑦能够给予患者一些有益的建议,让其感到更舒服或容易些。

3.7 研究总结出典型病历,在临床各科室进行从科主任到负责医、住院医的各层面实地学习并得出了最终正确结论,更加有效的说服教育临床医生。

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良好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帮助医生提高医疗效果、增加医生自己的满意度。同时良好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能够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生被投诉甚至被人身功击的可能性。另外通过此项研究的实践,提高了我院临床医师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规范了医师职业道德,提高了医师的职业素养,也提高了医师个人管理技能与团队合作技能。在增强临床医师综合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并在该研究实施过程中能也有技巧地改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文化。

参考文献

1 Laidlaw,T,MacLeod,H,Kaufman,D M,et al.Imp-lementing a communication skills program in medicine:program evaluation and program change.Medical Education,2002,36:115-124.

2 Levinson,W.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The relationship with malpractice claims among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and surg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f Medical Association,1997,277:553-559.

3 Moore,P J.Medical Malpractice:the effect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 on medical patient perceptions and malpractice interventions.West Journal of Medicine,2000,173:244-250.

4 Meryn,S.Improving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Not an option,but a necessity.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98,317:1658.

5 Williams.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a review.Family Practice,1998,15:480-492.

6 梁莉,于多珠,王振芳.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医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5,26:66-67.

7 刘兵.新人文主义的桥梁.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9.

篇9

中图分类号:F3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017-02

一、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和经济体系分别看做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1]经济社会学概念最早于 1879 年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创立,后来在社会学家韦伯的关注下发展。经济社会学自出现以来几经周折。在19世纪末时曾盛极一时,随后没落。然后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运动,形成了现在的新经济社会学。

1890―1920年是古典经济社会学时期,许多此时期的社会学家为这段辉煌的岁月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主要有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

马克思对经济社会学的贡献是他确立了经济社会学中关于经济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范围。马克思通过社会背景下的分析,提出了“阶级利益”的概念,认为阶级利益产生于阶级由自在阶级转化为自为阶级之后。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经济学方法,他选择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经济和社会现象,强调利益关系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说明了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韦伯积极地接受奥地利学派的理论经济学思想,他把经济社会学添加到主流经济学中。他在1923年所著的《经济与社会》是经济社会学初步建立的标志性成果。韦伯在这本书中首先从个人开始讨论“经济行为”及“行为的经济取向”,然后探讨了“经济组织及其分类”、“经济的形式合理性和实际合理性”,最后分析了“政治组织”、“意识形态”和各种“国家制度”对经济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影响[2]。齐美尔对这一方面最大的贡献是1900年出版的《货币哲学》。在这部作品中,他对现代文化中的货币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并且,齐美尔还创建了各种经济类型,揭示了“挥霍者”和“守财奴”这两种经济类型的行为特征等。至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家开始以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为复兴经济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提出社会学者应研究经济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克・格兰洛维特著名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一文发表,宣告新经济社会学的正式成立。

二、营销含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经营现状

对于营销的定义,本文采用美国营销协会(AMA)的定义:“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这一定义把营销看做沟通生产与消费环节的商业活动过程,同时兼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管理的过程对营销进行定义。更进一步来说,营销是一种观念,主要体现在满足顾客的需要。从营销开始投入到商业活动中,营销观念便已经产生。通过调查也可以知道,对营销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管理者的营销观念;此外,营销也是一个需要管理的过程,与财务、技术管理不同,营销较为注重分析和策划,强调对市场的分析,并据此制定市场策略。同时,营销也是一种心理和智商的比赛,营销的环境不断变化,因此它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实质上营销就是一个关注顾客需求,并满足顾客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随之发展。我国当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在于农民的自我服务与民主化经营,在并不改变的情况下,紧紧围绕着维护农民权益,符合农民自身的根本利益。家庭联产责任制度使农民获得土地经营权和人身的自由,正因如此,这些常年在劳动第一线的农民才可以发现在带来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出现土地分散经营和用牲畜耕地效率低的弊端。在很多对合作社社长的访谈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相似的经历,在20世纪90年代时,那时还是年轻人的他们已经开始意识机械化农业的重要性。于是,有能力的年轻人率先通过机械化发展致富,而后经验积累,在2004年合作社之风开始吹进乡村之时,他们联手其他村内大户能人创办农村那样的合作社。时至今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目前合作社的数量较多,仅在吉林省就有上万家,但规模都较小。在这些合作社中,像梨树县下属的果乡合作社那样的早已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是这些合作社在营销问题上仍存在较大限制。在200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标准的法律规范,为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护。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农业发展程度不同,法律只是按照全国的平均水平制定的,这一现实也就导致一些发展情况较差的农村的农民合作社无法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在对外销售方面更是得不到保障。此外,当地政府也在合作社营销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合作社无法进行顺利销售,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相关部门“管太多”造成的,在中国农村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行政权力对经济权利的过度侵蚀。

合作社营销,是以合作社这种比较特殊的组织形式为平台,进行顾客需要的研究和满足顾客的需要的过程。通过合作社这一平台,可以实现农村小生产者的规模生产,给其带来更多的利益,让其在市场上的话语权。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在较多发达国家合作社营销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合作社营销策略探究

在经济社会学视角下,人们主要关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学的四个研究途径包括建构主义、功利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批判结构主义,其中结构功能主义体现了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和和谐发展的观点。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3],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帕森斯强调,目标的获得、对环境的适应,将社会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以及对越轨行为的控制。合作社的营销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是满足人的社会需求,促进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合作社中,对于内部结构功能的调整对于营销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合作社营销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商品,即合作社农产品的营销策略中。产品在市场营销中是最基本的因素,通过商品的交换才可以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合作社盈余的目标。在合作社营销过程中,农产品的营销策略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目前我国大多数合作社发展的初期,生产经营的产品大多是单一种类。但随着合作社发展扩大,一般合作社会经营多种商品,来保持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社员和市场的多种需要。在发展扩展产品种类的策略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的级别上下的浮动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合作社发展高档产品是正确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原有高档产品的冲击。

2.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生产

对于市场的需要进行及时的了解来调整产品的生产。例如,绿色农产品是中国农产品市场始终是一大空缺,部分农业合作社在自身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会对合作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市场上已经过于饱和的产品也要进行调整减少生产。

参考文献:

篇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考量一切事物或现象存在的意义及能否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最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和担当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其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他们个人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状况。高校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的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一样具有培养最高层次人才的职能,而西安作为我国民办高校大省,研究其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助于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规律,增强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培养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理论依据。

一、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1.西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授课很抽象,没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时事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讲解,对有关内容总是一带而过,简单地照本宣科,没有对教学内容认真的梳理和提炼,也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使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们不感兴趣,以至消极应付,没有真正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实效。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更没有充分地利用好第二课堂进行教学,没有充分鼓励学生们参加社会实践,因此也无法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更无法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的体验和理解,就更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个人的价值观。

2.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纳新生事物,勇于思索,敢想敢做,热心于公益事业,富有正义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等,但是也出现了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弱化的状况,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优越使他们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炼,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的自我价值,轻个人的社会价值,很少为他人着想;学习目的不明确,无视学校教学秩序,随意放松自己行为,逃避学习责任;感恩意识不强,缺乏对他人的关爱、对集体和社会的奉献精神。

3.社会转型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不够充分

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当前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信念、信仰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诸如价值认同感逐渐丧失、精神生活出现危机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许多敌对势力都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通过互联网传播各类不良信息,进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从而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的影响。但是,目前西安民办高校针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有效的应对方法,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大部分民办高校忽视大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接受的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这种广泛的传播工具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

二、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升路径途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并转化为行为,才达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通力合作、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以及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达到教育实效。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引导民办高校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

民办高校大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对的信仰程度呈正相关,对理性认知越完整,的信念就越容易建立。加强思政课载体作用,坚持正面理论灌输,但不能强输硬灌。美国政治学家奥勒姆说过:“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最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然也要讲灌输,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平等观念和民利,坚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疏通开导、启发诱导,由偏重理论灌输的“灌输型”转变为注重思想疏导的“渗透型”,在灌输中疏导,在疏导中灌输。

2.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坚定的信仰,用正确理论指引和判断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另一方面,要把理论用于实践,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社会调研、勤工助学等。通过这些活动,了解社会实情,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忧患意识,培育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道德情操;增加社会阅历;锻炼动手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3.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

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栏目,可以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模范人物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历史事件,作为网站宣传内容的重点。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对先进事迹模范人物的大力宣传,增强榜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中的作用。要贴近西安民办高校大学生实际,采用身边的典型案例和个案剖析的方法,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克服宣传上的形式化,不断向感性化、日常生活化转变,以达到入情、入理的教育效果;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网络讲座,利用网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讲座,通过政策解读和理论阐释等教育活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文化建设过程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大学生系统深入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安姝.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作用,引导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认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2).

[2]张琼.网络境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J].2013(4).

[3]刘峥,汤小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索[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篇11

2、为谁生产,涉及到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

3、怎么生产,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生产什么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即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产出,二是从增长角度看,是技术进步对于产出或效率提高作用问题。

篇12

做电子商务和做网游的互联网企业区别之大,可能远大于做手机和做电视的差异,这时候,我们为什么把它当成一个行业呢?

人们之所以习惯把它们当成一个行业,主要是历史使然。就像电力电子电气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也把它们笼统当成一个大的行业,直到这个行业不断向前发展,不断成熟,出现了细分;IT行业也是,最开始人们很少分为软件、硬件,B2B还是B2C,皆因其处于发展早期所致;化工和化学行业也是如此……

互联网这个行业,作为IT进化的必然方向,也可能是有史以来对人类整体改变最大的一个IT世代,或者称为IT3.0时代。如果说IBM和大型机改变的是宇航工业、大企业信息化水平,直接波及的是数千万人;那么微软和Intel除了改变企业之外,还通过PC改变了相当部分人的个人计算能力,直接波及的是数亿人;到了Google和亚马逊的时候,它们已经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以互联网为介质,迅速覆盖到全球数十亿用户,几乎是anywhere,anything,anytime。远在印度、非洲的国民也可以通过廉价手机上网,脱身山寨的超低价手机Gfive一度在印度直逼诺基亚,UCWEB这样的浏览器已经在印度市场位居第一……

正因如此,IBM主要改变的是经济链条上的“生产工具”,微软和Intel时代则已经成为生产工具为主、消费属性为辅的状态,到了Google所代表的互联网时代,它的主体已经变为消费工具,生产工具成为辅助属性。

为什么要探讨这个看起来并不难理解的问题呢?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思维模式的不同的问题。由于互联网、软件和硬件为主的IT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其内部的差异性巨大,其实,我们已经难以再将其当成一个行业——互联网尤其如此。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互联网行业”这个词,语词与它内含的意义越来越难以匹配,它的外延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我们要端起机关枪,把这个词消灭掉了。

实际上,互联网现在正日益从虚拟经济渗透到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并日渐深化。从最开始最具数字化特性的新闻、游戏,到后来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以至于以后的3D打印、智慧城市等,互联网正在从一滴水变为一个池塘,再到一个大海。

换一个维度看,其实,互联网就是一个二次元世界,会把原有版本的世界统一升级一遍,从原有世界里“导入”到互联网世界当中。先从最易数字化的部分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那些更为实体的经济形态,速度有别、趋势不改。

1.2、互联网与经济学为什么要结婚

既然互联网可以看做是二次元空间,并不是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从传统行业孽生出来的,从原有的IT进化树上演化过来的。只要你把互联网祛魅,把经济学也祛魅,二者结合起来,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甚至个别深刻的东西。

这种发现有什么用?有很大的作用:一方面,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很多理论知识,可以给“互联网行业”以借鉴,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变化无常的行业来说这是稀缺的价值;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也能充实互联网的内涵。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对“互联网行业”重新解剖,会有新的发现:

比如,作为消费的互联网和作为生产的互联网。你玩腾讯的游戏,想必主要算做是消费,腾讯就是游戏的生产商、运营商。你使用Google的时候,有多少是用来消费的,有多少用于“生产”的呢?其实,很少有人将搜索当成一种“消费”,并以此为乐,更多的时候你把它当成一种工具,这种工具虽然没有直接生产出实在的产品,但是,它替你提升了寻找信息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处于“生产工具”的范畴,和螺丝刀、自行车有一样的经济学内涵,无非是个人效率工具,赚取的是时间。

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网络效应”对互联网行业尤为重要?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说,所谓生产力不过就是通过一定的工具,以及凝结在工具里的技术手段,把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工成商品的过程。互联网的“自然资源”就是用户,和人力资源是合二为一的,同时,他们还是消费者,则又可以看作是“合三为一”的——因此,用户尤为重要。你不仅是在找寻消费者,其实也是在找寻生产者!这种情况下,所谓网络效应,就是让更多的生产者、消费者、人力资源加入到网络生产和网络消费的大潮当中,那么多免费的生产者能不重要?

如果Facebook不是实名制的社交工具,那么他们之间的各种吐槽、沟通就无法对应到每个真实的个体身上,Facebook的广告价值就不会那么大。比如,它最近推出的信息流广告,每20条信息里就夹杂一个这样的广告,用户居然没有厌烦!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广告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Facebook知道你的真实身份,也知道你的兴趣图谱、社交图谱,多数广告还是有相关性的。是你告诉了Facebook你喜欢什么,你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同理,如果Google不跟踪你的上网数据,它如何能让Adsense和Adword成为全世界最精准的广告之一;如果不是你们那么卖力地在淘宝上购物、点评,阿里就不可能了解那么多人的真实信息,那么多商家也就不会在乎什么皇冠、钻石店,阿里又怎么会收集到用户和商家的信用?

如此种种,导出一些基础的经济学概念,让它与互联网结婚,你将孕育洞见之子。

1.3互联网的三个世界划分

承接上一节我们举的例子,我们说有“生产的互联网”和“消费的互联网”,这个问题一展开,就出现了一个基础问题,即互联网里的三个世界。

关于经济学,宏观层面说,归根结底只有三个问题: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使用。财富的创造关乎“生产力”,财富的使用关乎“消费力”,财富的分配关乎“分配力”,分配力衔接财富的创造和使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实,GDP的核算方式就分三种方法,和这个是对应的:生产法主要是从财富创造的角度来说的,是说各个生产部门一共创造了多少新增的财富;收入法则是指按照收益主体核算的财富分配总量;而支出法,指的是这些财富怎么使用了。

我们常说的GDP是按照支出法计算的,也就是说GDP=消费(直接消耗掉的财富)+资本形成(积累起来长期消耗或再生产的财富)+净出口(非本国消耗的财富)。但是,仅仅靠支出法计算,看不到经济的全景:

第一,它反映不了财富是怎么创造出来的。比如,很多人盲目叫嚣减少投资,但是却不区分生产性投资和长期消费型投资,没有生产性投资怎么反过来提升生产力,提升财富创造力呢?生产性投资里又分现有产业里的过剩产能投资和未来产业升级的投资,不区分这一点,那么很多地方政府的盲目投资又怎么能遏制呢?

第二,这种方式尤其反映不出财富分配的问题。比如,目前中国政府的收入占GDP的35%左右,处于欧洲45%-50%之下,和美国占比相似。很多人以为这是政府所占的财富,其实,这是一次分配,这些钱还要透过公共产品二次分配给民众:基建、福利等等。这时候,富人叫嚣说政府占比太高了,穷人也跟着起哄是愚蠢的,因为穷人唯有通过二次分配才能缩小贫富差距。这是不是说政府没有问题了?当然有,因为政府在二次分配当中的成本太高,一般性行政支出大约占比17%-18%(和很多慈善机构成本大体相当),还是偏高的,完全可以减少腐败、提高效率。

伪问题如此之多,是因为,很多时候大家不在一个位面上。

那么,在互联网行业,对于互联网经济——Internomics而言,其实它作为一个产业,也在宏观经济的图谱上有这样一个投射:财富的创造、财富的分配和财富的使用(或者说广义的消费)。

比如,我们说百度,为什么它是财富创造者呢?因为以前你搜索个东西,要到图书馆去查,效率非常低下;或者你到大脑中去搜索,那你的脑容量存储有限;还有,你要去问周围的朋友,但是,数量非常有限,你总不能每次去江西问王林“大师”吧?问题是,就算你认识王林大师,他也未必能帮你不是?但是,有了百度这样的工具型公司,那就不一样了,上面存储了很多信息,你就把大脑存储外包了;上面有知道、百科,你可以问很多很多不认识的人,得到答案的概率高了很多,简便了很多。

再如,我们说经济学里有所谓供给学派,有所谓需求学派,还经常打得不可开交,其实都是因为他们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了不同的阶段。

1.4效率和稀缺是微观两大核心

既然我们说,所谓经济都是财富的创造、分配和使用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很多研究都要围绕这三个位面展开。但是,这是宏观问题的核心,如果从微观层面说呢,也有两个核心问题,这两个核心问题——如同萨缪尔森老先生开篇就强调的一样——是效率和稀缺。

物以稀为贵,诚哉斯言。稀缺性是经济之所以成为经济的核心,是商品和服务之所以有价格的核心要件。Intel的CPU不过是一小块硅而已,这东西的物理成本极低,但是上面凝聚的知识含量很高,所以很贵吗?当然不是,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专利也一大堆,但是毛利远低于Intel,因为它不稀缺,有多家可以做到类似的水准,就没有定价权;LV、Gucci呢,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它的品牌是稀缺的,这是微观经济的一个核心。

与此类似的例子,在互联网行业里是非常多的。比如在网游行业,一款好游戏,比如Dota、LOL这样的产品,在数亿万计的产品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尽管有各种成功的要件,但是本质还是因为它的产品本身的耐玩性——换成经济学的概念,就是它的稀缺性。所以,一款魔兽可以赚10年钱,为暴雪动视贡献了数以十亿美金计的收入,LOL虽然收费较低、起步较晚,但是也成为腾讯第三大的游戏收入,年入十亿人民币计,且快速增长。

所以,你不管听多少人讲自己的互联网产品多么好,如果它没有稀缺性,那么它的价值一定会被消解、被模仿、被超越。比如,门户网站这种东西,就比较难以形成绝对的垄断,因为它非常难以制造稀缺性,甚至在细分领域都比不过一些有特色的自媒体。当然,它流量还是比较大的,总收入会高,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除了稀缺性,效率是另一大微观经济的核心问题。所以“经济”,在中国经常被狗血为“经实际用”,其实,它的本来含义就是效率。在所有的经济学进化当中,效率是第一推动力,而科技是效率提升的第一大推动力。这里的科技,包括自然科学的科技,也包括科学管理模式等,是广义的。

我们举个阿里的例子。阿里是一家什么公司?很多人会认为是电商公司。问题是,什么算电商公司呢?它又不进货,不直接卖货。那么,它是一家“平台型电子商务公司”,问题是,京东不是平台吗?那么,它是一家“以B2B2C、C2B为主的非自营平台型电子商务公司”,哇靠,这也太复杂了吧,定语不会爆表吧?

篇13

这样的一种变革源于张瑞敏对契约论的重新解读。张瑞敏认为组织变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个人的激励,即分配机制的问题。海尔是最早进行分配机制转变的组织之一,从“超利分享”到小微就层层推进。现在海尔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小微成员。小微成员不是过去指定式的,而是变成一个完全社会化的过程,有一些人流动很大。海尔在实践“官兵互选”:“官”觉得“兵”不行,可以找更好的人进来;“兵”觉得“官”不好,也可以把“官”赶走。“官”和“兵”都必须提升自己的个人知识,否则在海尔就不会有出路。

小微主,可以利用社会化的资源、社会化的资金来进行创业。有关创业的知识不同于在企业里从事固定职位所需的知识,比如创业者不仅要有创业所在领域的专门知识,即创业发展的方向以及对创业机遇的把握;还要有相关的商业知识:营销知识、财务会计基本知识、外汇知识、资本知识等;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危机管理等;最后还要有社会知识。对他们的考核就如同对企业家的考核一样。

契约论的进化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两位研究契约论的经济学家,这是又一次“现实的胜利”。

契约论从科斯和威廉姆森时代开始,就被认为是在解决“企业”合法性的问题,即在古典经济学中,并没有人能说清楚企业为何而存在。企业问题一直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经济学需要告诉人们为什么在个体和市场之间需要有企业,管理学则要告诉人们这样的组织形式如何通过各方激励的手段高效运作,社会学则要告诉人们为什么这样的组织中关系是如何形成且影响效率的。这么看,我们还真是要佩服德鲁克,从早年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预言,到奠定“管理学”,再到后来不断敲打职业经理人,他横跨三界,以“社会生态学者”的姿态俯视众生。

企业遇到的问题,逐渐开始取代国家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个现象,也不难理解,毕竟作为经济体的企业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其资本规模和人力组织形式早就打破了地缘边界和传统组织的边界。如果说一国居民需要护照才能出国旅行的化,一个企业的员工可能只需要一个网络ID便可以在比特的世界里进行无国界漫游。

因此,经济学也好,管理学也好,都在冲破带有金属质感的理论宿命,把研究视角逐渐聚焦在“人”的问题上。人是制度的构成前提,它们彼此之间支撑的关系。是人制定了制度,也是人被制度改变。只是,我们现在都已经明确,第一个“人”是指企业家,第二个人则是组织内成员。

契约论在这个关口因为诺奖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可以认为是理论界对实业界的呼应。在从企业为形态的组织,到国家形态的组织都面临大转型的时候,契约理论也需要进行深层次发展,从对企业合法性的研究延展到对企业转型动力的研究。

正如张维迎在《主流契约理论缺少了什么》一文中写到的,“契约理论的最大缺陷是没有对企业家在企业形成中的作用予以足够的重视,契约理论中的企业仍然是没有企业家的企业。由于这个原因,契约理论虽然能够解释企业为什么存在以及企业所有权为什么重要这样的问题,但不能解释为什么企业决策者应该拥有剩余索取权以及应该由谁来选择决策者的问题。”

古典经济学中的三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独独缺少了将其组织起来并能打破静态平衡的人。这样的人被熊彼特发现,并冠之以“企业家”的称号。张维迎将其进一步扩展,并提出了跟科斯不同的企业理论,他认为,企业不是市场的替代物,而是市场的运行方式。正是因为有企业组织生产,管理团队,降低交易成本,才会让市场循环流动。

张维迎将自己的企业理论称之为“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即用企业家替代科斯理论中成本交易的中心地位,企业家是中心,契约关系是本质。如此来看,大企业的问题便会一目了然。所谓种种大企业病归结到一句话,就是企业逐渐被人化,企业的企业家被企业的经理人取代。

因此,我们考察各种企业转型的理论和实践,只要抓住“企业家”这个关键概念即可。组织变革的驱动力来自两大方面:外部环境和企业家的逻辑。当然,两者无法割裂,更多的时候是企业家逻辑占据了主导地位。 看待“企业家逻辑”要从两个层面:一个是作为CEO的企业家逻辑,一个是作为员工的企业家逻辑。这也是变革两重境界。

对于第一个境界,很容易到达,只要掌舵人的逻辑通顺,变革的逻辑就是合理的。而第二重境界,更像是对“企业的企业家”理论在现实中的极致实践,将绝大部分人或者被委托人统统变成“企业家”。也就是说,传统层级体制中的委托―关系不复存在。而这正是海尔目前所做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张瑞敏的此次大变革引起了全球学术领域的关注。

从“人人都是CEO”到“创客化”的逐步演变,其背后是契约关系的转变。每一个人和市场签订对赌契约,要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付连带责任,这就超出了科斯的成本交易为中心的契约理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