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一、前言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就是这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秩序与治安状况良好、文明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意味着企业经营者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转向追求文化娱乐、环境质量等精神生活需求。由此,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方面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每个人的变化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上看就意味着社会传统以及文明方式等等的改变。而上述这些方面的改变又会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社会环境因素也会随之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将会日益得到重视。
二、内蒙古发展环境的改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得以成功实践,自治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区域社会环境所包括的内容繁多,本文拟从内蒙古发展环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内蒙古社会大局等几个方面对内蒙古社会环境的变迁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自实施五年规划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在自治区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的成效。目前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束后,内蒙古的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而“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全面加强公路、铁路和电网三大通道建设。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70亿元,建成赤峰至通辽、呼和浩特至大饭铺至东胜等一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赤峰至承德等9条连接区外的高速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65公里,12个盟市全部有了高速公路。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555亿元,建成临河至策克、包头至西安等30个重点项目,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789公里。开工建设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赤峰至锦州等35个重点项目,在建铁路总规模5980公里。累计完成民航机场建设投资50亿元,建成鄂尔多斯、二连浩特和阿尔山机场,机场总数达到12个。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内蒙古经济发展初期生态环境的破坏度较低,随着内蒙古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自治区政府历来都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从而使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经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去了明显成效: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的规划目标,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开工建设海勃湾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1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农村牧区58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5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500万亩。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治理,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勘查工作,煤田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煤炭资源储量5500亿吨。
三、内蒙古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
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同,内蒙古在经济发展之初,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作为社会建设重点工作之一的“民生工程”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自治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民生工程”建设得到了加强。具体体现在: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2%以内,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2.财政用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累计达104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0.7万人和886.4万人,230.9万职工纳入失业保险。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2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3.全面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689.4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78.5万套。内蒙古还建立了被征地农牧民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五七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以及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农牧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和失业、工伤保险盟市级统筹的目标,6个盟市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盟市级统筹。
4.制定了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政策,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
5.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613万元,如期完成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各个阶段的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任务目标,解决了295万农牧民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使自治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的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前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民族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社区卫生和蒙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储备制度建设,组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人防、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从自治区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内蒙古的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深入,内蒙古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28%,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目前内蒙古已拥有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草原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其中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在以“节庆展示城市软实力”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上被评为“十大品牌节庆”。其次《蒙古学百科全书》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四、内蒙古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从成立之初,自治区党委就深刻认识到内蒙古在国家稳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战略目标,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国综合考评中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
(一)社会矛盾化解深入推进
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矛盾化解工作会议,对涉及政策层面的18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化解工作扎实开展。各地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抓手,实施惠民工程,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社会建设管理成效显著
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站、卫生服务站建设,普遍建立起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多种便利服务。加快苏木乡镇(街道)职能转变,逐步强化基层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责。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工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加强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在协同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狠抓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三)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加快基层综治组织和服务平台建设,全区苏木乡镇(街道)普遍建立起综治工作中心,嘎查村(社区)绝大多数建立起综治工作站。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确保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自治区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行政立法、执法监督和普法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取得积极进展,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源头治理,规范资金运行,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做好宗教工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治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内蒙古摆到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各族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全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内蒙古社会环境的日益改善也必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虽然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城乡二元体制并未取得根本性转变。经济上,社会依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剪刀差,使农民处于经济上的不利地位;制度安排上,社会依然延续多年的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教育制度等;社会保障上,农民基本上不享有社会保障,农村居民所得的公共服务及享用的公共物品,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方面的研究综述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韩俊(2003) 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关键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
二是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统筹城乡发展。钟甫宁(2003)认为从长远来看,创造非农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是增加农民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维持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肖万春(2003)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其实质是解决就业问题。景天魁、唐钧(2003)认为城乡统筹就业是打破二元结构的突破口。
三是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刘志澄(2003)认为应该以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发展司(2004)认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壮大县域经济,县域作为城乡经济社会联系的过度地带,具有统筹城乡发展的特殊优势。刘奇,王飞(2003)认为城市化进程滞后,决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在于县域突破。
四是改革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顾益康(2003)认为,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必须在城乡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与人口布局结构调整、城乡配套体制与政策改革、国民经济分配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石忆邵(2004)认为统筹城乡发展要构建城乡平等和协调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应逐步消除城乡发展中轻视农业、歧视农村、剥夺农民的不平等制度和政策,构建融合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体系。韩俊(2003)认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
五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统筹城乡发展。陈进(2003)认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统筹城乡发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提出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积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颜华(2004)认为合作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的最佳保护者,在社会生活方面也可进行合作,如医疗合作、社会保障合作等等,通过这些合作,能够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从而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
六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周昭玖、周波(2004)认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就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王建兵(2003)认为,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关系的有效途径,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完善城市化建设网络,有利于吸纳富余农村劳动力,有利于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产业化经营。韩俊(2003)认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
此外,姜奇平、陈家宝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探索,姜奇平主张实行新型工业化道路,陈家宝主张通过资源的整合与对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其他的研究还包括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关系、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民化等等。
目前我国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但从总体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所做的研究不够详尽,内容不够丰富。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涉及到,如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目标,因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必须制定阶段性目标;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也很少涉及。所以,关于城乡问题的探讨需要不断深入。二是国外城乡一体化经验的研究很少,而国外的经验往往具有借鉴意义。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很少涉及,而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提供依据,所以需要深入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从国内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造成城乡差距的原因很多,就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来说,"回波效应"远远大于"扩散效应",回波效应使得城市吸走了农村地区的资源和人才,越来越发达,而它的"扩散效应"却迟迟不能到来。在完全的市场中,"马太效应"往往大于均衡效应,使得城市与农村的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单靠市场来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不太容易的,因此需要政府努力构建一种良性的平衡增长机制。
政府应该按照以人为本、给农民国民待遇和统筹城乡制度创新的原则,强化农民的权益保护、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运行环境,加快推进与城镇化、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的制度创新;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协调"的原则,加大投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促进农业和农村支持体系化建设;积极促进乡镇企业体制创新、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的良性互动,加快乡镇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融入现代工业体系的步伐;加快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探索农村社会事业以改革促发展的有效方式;以提高农民生产能力为主线,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增强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出发,将推进城镇化与强化城镇群的功能作用结合起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郭翔宇,颜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李萍,陈志舟,李秋红.《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的权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傅崇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蒋华东.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5]景天魁,王颉.统筹城乡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21-01
一、前言
历史告诉我们,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国必须要加入世贸组织,迅速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中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但是,在入世的同时,我们也要认清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入世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
1.1 经济全球化发展将有助于不断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入世之后,国际化的准则将帮助中国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为今后国内经济体制的变革提供借鉴和思考。同样,中国只有不断完善健全本国经济体制,才能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才能帮助中国更加公平、公正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行列中去。
1.2 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助于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就引领中国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汇中,中国作为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将受益于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同时,各种外来竞争压力的加剧也迫使中国不得不去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渐使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
1.3 经济全球化发展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
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各国尽可能的降低贸易壁垒,相互开放本国市场,允许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自由配置和流动。在这种环境下,国内企业发展将面临国内外两方面资源,多个市场,为国内有实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本土优势,聘用更优秀的高端人才,借鉴更高端的科学技术,寻找更加廉价地经营空间,建立属于自己的产、研、销发展网络,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占有度。
1.4 经济全球化发展将助于中国直接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利用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推行霸权经济和强权政治,维护着国际间不合理的经济旧秩序。但是,随着中国世贸组织的加入,尤其是这些年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度也是不断增强,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事务中言语权,为建立国际经济贸易新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将有权利参与到国际经济规则的修改与制定,此时对世纪经济全球化方向进程的影响将不可同日而语,从而更加有利于推进世界经济秩序向着更加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更加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
2.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国内企业竞争实力与国际企业尚存在较大的差距
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之间要降低贸易壁垒,倡导各国贸易自由化发展。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一些原本受到高度保护的产业及新兴产业很有可能将遭受到重创,甚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趋于灭亡。此外,随着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加快,世界资本平均利润将趋向一致,这就是说,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将完全失去价格优势。同时,受制于资源成本、环境污染的约束,国内企业生产成本必将大幅提高,将进一步削弱其再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2 增加经济运行风险,削弱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力度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使资本主义市场中固有的矛盾和消极因素迅速波及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带来全球性经济危机,08年美国市场崩盘带来的全球性的危机灾难就验证了这个问题。同时,随着我国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数量的快速增长,贸易摩擦和金融风险也急剧增多,这样也会影响到国内市场正常的经济秩序。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非经济因素,诸如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等,都会强加给他国。无形中增加了本国经济运行的风险,削弱了本国对经济调控的能力。
2.3 国内收入分配差距将会加大,贫富差距日趋明显
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完善,这种贫富差距不平衡的现象就会波及到成员国内。比如:在跨国公司就业人数增加的同时,相当数量的企业因无法生存下去而倒闭,下岗员工在无有效再培训、冉就业的情况下,失业问题将更为突出。
2.4 政府对经济规制的制定有待加强,要求将更加规范
世贸组织地加入,要求各国政府在职能规范、放松管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虽然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可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开展跨国经营,提供稳定的多过最惠国待遇保障。但能否抓住这一机遇迎接外部激烈的竞争,政府经济规制、交易成本的高低是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的情况甚至是关键因素。政府规制成本与效率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美国“新经济”与政府放松管制、改进服务有很大关系。
三、结论
总之,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要要认清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东升.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外资政策的变化与韩国企业的对华投资[J]. 商场现代化.2010(18).
[2] 张纪凤,黄萍. 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210-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大安市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研究,需要面对新形势,关注全球,放眼全国,立足市情,审时度势,前瞻未来,突出关系全局发展的问题的研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建议,才能有益于大安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1 国内外经济形势对大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1 国际经济形势对大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世界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其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我们大安市正具备风能、太阳能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对未来大安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1.2 国内经济形势对大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这个新要求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安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该根据国家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上述信息,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十二五时期,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也将进入新的阶段。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战略,对吉林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最近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这对加快发展吉林、振兴吉林经济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我们大安市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总之,我国总体经济形势将进一步企稳向好,而且国家仍在强化扩大内需、保持增长的政策措施,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正在加速向内陆地区转移,特别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必将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立足实际,把掘机遇,乘势而上,全面发展。
2 “十二五”时期大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大安市“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应在参考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实事求是地予以确定。
2.1 突出项目建设,扩大经济总量
经济总量不大是我市的基本市情,扩大总量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一要集中力量谋划储备申报项目。二要集中精力打造新兴能源基地。依托我市能源优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推进安白百公里新能源综合开发景观带、风力发电、石油开发、火力发电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进程。三要集中管理强化对项目的服务。
2.2 突出培育特色,发展农村经济
有特色才会有市场,有市场才会有效益。农村经济要围绕“特”字下功夫。一要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顺应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烤烟、瓜菜、美葵、圆葱、大荛子、红干椒、粘玉米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牌种植区;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畜禽品种改良和防疫工作,推进牧业向园区舍饲、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格局。要突出良种繁育,积极抓好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大力搞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动农业生产逐步向育种、繁种方向转变,不断提高农业效益。二要建设优质粮肉基地。重点抓好牧业园区(小区、家庭养殖场)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专业村屯、典型大户,不断扩大畜禽总量,使我市成为精品牧业大县。三要建设绿色食品城。围绕无公害瓜果蔬菜、有机肉蛋奶粮、野生鱼虾蟹蚌等一批质量好、叫得响的特色农副产品,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种经济主体开发绿色食品,搞好品牌注册认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使大安成为绿色食品城典范。
2.3 突出提速增效,提高工业化水平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积极主动应对,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提高发展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竞争力,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解放思想,抢抓机遇
解放思想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市场运作;三要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解决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四要营造敢干事、干好事的良好氛围。
三、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优化发展环境
软环境方面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硬环境方面要加大投入,加强交通:请记住我站域名、电力、通信等基础服务建设,通过环境的改善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点面结合,突出重点
要加快发展,一定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真抓实干,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把发展工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强县的工作思路。把发展工业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来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抓。当前经济形势虽然严峻,但我们要迎难而上,抢抓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工业扩张,迅速扩大工业经济的规模。
2、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为加快工业发展提供载体。要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使园区经济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对工业园区的规划和管理,按照“一区多园”的建设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聚集产业、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高地。
3、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抓手,兴起全民招商热潮。一方面要奖罚分明,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程服务,做到支持多、干预少,保证外来资金“低门槛进入、低成本发展、高效益回报”。
4、认真落实政策,引导个私经济蓬勃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好财政、税收、用地、信贷、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除国家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都要对个私资本开放,为各种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
5、加强小城镇建设,构筑二、三产业集聚平台。把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加强县城旧城改造力度,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中心城镇的辐射能力。
一、引言
所谓群众文化,是指在群众中自发形成和自我开发的大众性文化,其属于文化社会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主要以群众为主体。然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局面。加强群众文化体系的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求,使我国社会向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现状
(1)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地区差异较明显
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国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东南沿海地区,无论是在群众文化素质上,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比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性,主要因为采取的政策倾斜所导致的,我国主要将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试点。为此,为了促进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注重中西部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进而全面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建设资金缺乏
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是离不开国家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我国的大量资金都用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却忽略了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性,导致国家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没有群众文化建设的踪影,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专业建设队伍的缺乏
当前,我国群众文、化专业建设队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层文化建设队伍数量不足、在有限的教育环境下,大部分人不愿意投入到群众文化基层建设中去,导致当前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不能满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群众化文化队伍建设中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严重阻碍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途径
(1)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建设
群众文化专业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其作为群众文化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不断加强专业文化队伍的建设,才能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群众文化队伍建设中,第一,对群众文化队伍的工作人员实行保障,由于群众文化队伍的人员担任着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包括设计、组织、管理等,其专业素质队伍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好坏,并对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最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选拔人才过程中,必须选择高素质的人员,并有效解决当前群众文化专业建设队伍数量少的瓶颈,切实保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数量标准,以促进我国群众文事业的发展。
(2)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及对外贸易的开放,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逐渐渗入到我国大众文化中,并得到了基层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各国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的融入,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文化动力。直至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也逐步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大众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性。我国在大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明,也开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然而,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经历了由现代潮流文化向现代和传统文化结合发展的过程。在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由过去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步向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的群众文化发展中,人们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使我国群众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3)加大资金的投入,协调群众文化建设的地区性差异
面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企业及政府应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既要注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要加强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对于政府来说,应将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加大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企业要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融资渠道,通过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的帮助和努力下,加强我国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定期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以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然而,面对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地区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彻底改变政策倾斜的现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支持,降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水平,使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为平衡。
四、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已进入到一个组织化、多元化、生态化、科学化的阶段。然而,在我国对外开放的市场下,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将得到持续地良性发展,并将逐步由适应市场化的潮流向社会化及本土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对我国群众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面向市场产业化及组织化的发展,其使我国群众文化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向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的发展关系显得更加密切,国际文化的形成对我国国内经济及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然而,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载体,群众文化也需要适应形势下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与发展,通过群众的本土化与对外传播的几何,使群众文化向市场产业化及组织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地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崛起,其使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群众文化地域性差异的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类型及文化人群反映了我国群众文化发展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的客观体现。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地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崛起,并不是反映了我国文化之间的冲突,其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社会化发展的大趋势。
五、总结
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我国群众文化的建设,使我国群众文化更加持续地良性发展。(作者单位:无锡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余莉,魏忠明.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119-123.
[2]范嫦青.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才智,2014,20:314.
《领导科学》2004年第6期所载庞元正:《当代中国的发展实践与科学发展观》一文,则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什么是发展”做出了科学的回答;(2)对于“为什么要发展”做出了科学分析;(3)对于“怎样才能发展”做出了科学的探索;(4)对于“怎样评价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还有《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所载吴振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发展的本质和目的、发展的中心、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等。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问题有:要不要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往哪里发展等问题。具体来说就是:(1)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目的,是回答“为谁发展”的问题;(2)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回答:“要不要发展”的问题;(3)科学发展观还要回答:“发展什么”的问题,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4)科学发展观要回答:“怎样发展”的问题,这就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5)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发展才能保持永续性”的问题。:
还有些学者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他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句话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是用反思传统发展观的结晶,体现了学说的精髓;这三句话还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第一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或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第二句话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话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句话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的哲学、探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实践中的展开,因此而精彩。(注:《当代思潮》编辑部:《时代的哲学行动的指南——就“以人为本”有关问题答读者问》,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6期。)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1、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尽力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低碳,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2、目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日益强化的资源和环境制约,我国清醒认识到当前高碳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低碳发展,才能缓解国内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速快,国际社会对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大国际责任的要求和期待不断上升,使我国不可避免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来源:文章屋网 )
中图分类号:F832. 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5)02-0020-03
金融支持下外汇业务管理要从新常态出发,发挥外汇资金的管理作用,提高外汇资金的利用效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要利用经济增长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外汇业务环境,为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投资环境良好,劳动力市场优势比较明显的今天,我国外汇业务要和金融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金融与外汇的联动机制,为外汇的综合性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同。
1.金融支持下建立外汇增长业务模式创新
外汇储备可以有效的协调世界经济资源,但是外汇储备量过大同样会给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好外汇,确保外汇业务模式创新化管理,提高外汇资金的综合利用效率。针对拥有一定规模的外汇需要进行有效的经济运行管理,确保经济模式能够符合外汇全面优化管理的要求,提高外汇的综合管理水平。
1.1金融支持下外汇业务货币政策管理模式优化
金融支持的环境下,外汇货币政策要进行全而的优化,确保货币管理能够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外汇多的情况下,兑换后会造成货币的被动增加,尽管央行会采取一定的对冲措施,但是多余的货币如果能有效的业务管理,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对国内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表现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如果对冲量激增,那么政府所承受的利息成本会很高。因此在金融支持下外汇货币业务政策需要进行实时更新管理,确保符种业务资金能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进行资本项目的综合性管理,按照货币化的要求,积极稳妥的推进项目的综合化管理,提高资本的综合运行水平。新增外汇储备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让短期投资资金和长期投资资金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金融支持下外汇货币业务政策调整,可以有效控制资金流动,合理使用资金,全面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1.2金融支持下外汇资金运行效率优化
高额外汇储备是从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因此要从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出发,实现对外汇资金的综合性管理,全面提高金融外汇资金的管理效率,为金融外汇资金的全面优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金融外汀:资金需要从多方面经济发展情况出发,积极稳妥的推进国民经济的全方位监控管理,提高金融资金的综合运行效率。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会面临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要从外汇资金管理的角度出发,发挥金融政策的积极作用,提高金融资金的利用效率,为金融资金更好的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外汇资金的利用效率提升是提升金融质量的重要策略,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提高金融资金的综合管理水平。
1.3金融支持下制定避免外汇贬值风险的策略
外汇资产在资金运行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外汇资金的保值增值,为外汇更好的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金融资产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对其风险形成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对金融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金融资产的综合性管理水平、为金融资产的综合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金融资产的多元化管理,为外汇风险管理体系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外汇贬值风险最典型的情况是美元贬值问题,如果我国长期持有美元储箭,如果因经济等问题美元贬值,我国外汇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在进行外汇投资的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风险因素,确保外汇储备能够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 金融支持下外汇业务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考
外汇管理是个系统性工程,必须要从外汇的管理策略出发,按照金融政策要求,稳定外汇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外汇管理水平。通过提高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达到优化外汇管理的最终目标,为外汇全面有效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2.1金融支持下外汇储备需挤出投机性资本泡沫
外汇储备管理优化的过程巾,需要通过金融手段不断挤出投机性资本泡沫,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行管理,提高外汇资产的运行效率,为外汇资本的综合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二外汇资本管理必须要从国家经济的基本面出发,通过对各种资金管用模式进行比较,确保资金管理能够符合外汇储备管理的要求,提高外汇储备的运行效率,为外汇储备的全方位控制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金融支持下要对外汇资本运行的游资压力进行系统性分析,确保外汇资本的管理符合资本运行预期,全面提高外汇资本的管理水平。外汇资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汇率改革的主动性原则,通过对各种资本改革的模式分析,实现对资本效率的全方位分析,为资本的全面有效管理创造良好的平台。
2.2金融支持下坚持限度开放资本账户政策、对外汇进行多样化管理
金融支持下外汇储备政策要符合货币资源管理的要求,通过有效的外汇成本管理,可以降低外汇储备成本,提高外汇资本的利川效率,为外汇的管制效率提升营造良好的条件外汇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升值预期等方面出发,积极稳妥的创造条件为外汇管理创造条件,实现外汇管理的多样化处理。在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外汇储备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要从风险性管理出发,对各种隐蔽的风险进行分析,有效遏制破坏性风险,为外汇资产的安全化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外汇管理的过程中要从投融资的角度出发,按照金融资产的多变性管理要求,提高外汇资本的综合运行管理水平,为外汇管理的创新模式形成营造良好的条件资金链实现的过程中要形成交互的管理模式,提高外汇资本的运行积极性。
2.3金融支持下外汇储备要适度放宽流出管制
石景山区是北京市新城区之一,是北京市第五个没有农业户口的城区,总占地面积84.38平方公里,2009年底常住人口60.5万人。在区十次党代会上,石景山区确立了“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的中长期发展定位。结合石景山区的空间形态和“山水轴园”优势,着眼于京西区域联动发展,规划了“一轴、一核、一园、一带、多支点”的特色空间发展格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从2006年至2009年,石景山区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1%增长至近55%。而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背后,是石景山统计人一直用数字客观地反映区情、区力,悉心记录经济社会的每一次变迁,描绘出一个京西新城区崛起日渐清晰的画卷,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普查调查不可替代的政府统计职能
和大多数人一样,笔者对统计的了解是从一次次的统计调查开始的。
经济普查,基本查实了全区二、三产业的规模、布局和结构,查清了二、三产业的效益情况、技术现状、生产要素以及常规统计无法全面反映的服务业发展状况等情况。
人口普查,一个异常庞大而严谨的系统工程,一项艰巨而光荣的重要任务,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社会行动。做好人普工作对于摸清区域人口数量、结构、分布,为石景山区战略转型、CRD建设和“十二五”规划制定提供准确人口数据,更好地贯彻“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统计部门的各种非经常性调查,比如“发展西五环体育产业带及奥运场馆赛后利用调查”、“石景山区人才资源状况调查”、“首钢职工(家庭)对首钢搬迁后社会建设需求调查”等专项调查,建立并畅通了反映企业诉求、民情民意的渠道,为各级党政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突况优质的统计服务至关重要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加。做好统计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科学的判断和政策依据,具有特殊意义。
石景山区统计部门在做好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启动应急统计机制,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指标信息旬报制度和数据旬报制度;增编《统计专报》,及时将经济发展新动向、新情况和分析建议报送区主要领导;加强部门合作,形成发展合力,结合工作职责,不断提高统计快速反应能力;创新统计服务模式,利用移动短信发送平台,将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地发送给两会代表和政协委员;印制发放两会专刊,为两会代表参政议政提供了参考依据。
战略转型为谋划区域蓝图献计献策
当前,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和形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进入了“大调整、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首钢涉钢产业迁出以及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的全面展开,今后五至十年,石景山区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
长期以来,首钢对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涉钢产业的搬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石景山区产业的空心化,也为石景山区战略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市领导在多次调研后,提出要把石景山区建设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区,更明确要求首钢区域的打造要“跳出房地产、超越CBD”,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有机板块。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的阶段,区统计部门加强统计预测和统计分析,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完善重点企业跟踪方法和途径,为区域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提供统计服务。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统计监测和分析,并结合发展现状和产业特点,提出发展建议。
招商引资用独特的笔触展现发展成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决策活动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决策的范围日益扩大,决策的问题越来越繁杂,决策的难度空前增加,决策的后果日趋深远,决策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更为突出。这一变化的出现,使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成为一个“发展进程中关键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不仅需要决策的问题堆积如山,而且决策的质量与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因此,实现科学决策,改善政策制定的质量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时代的要求。适时应运,“智库”这种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以科学的方式组织起来的现代集体智囊机构开始在西方出现。
60多年来,各种形式、各种规模、各个领域的思想库在西方得到迅猛发展。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9年第1期刊登的《全球智库调查报告》指出:全球共有智库5465个,其中1872个在北美(其中美国1777个)、1208个在西欧、653个在亚洲、514个在东欧、538个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424个在非洲、218个在中东和北非地区。许多世界知名智库,如美国的兰德公司、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等,英国的国际战略研究所等,法国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等,德国的科学顾问委员会等,日本的野村综合研究所、政策科学研究所、亚洲经济研究所等,活跃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技、环境等各个社会领域,积极为政府提供各种政策方案和建议,教育和培养人才,宣传普及专业知识,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思想库的大量涌现已成为当代西方国家的一个显著特征,它们以其自身卓有成效的运转方式以及在政策决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成为现代国家决策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并注重发挥专家在决策中的作用。强调要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对智库建设也日益重视,建立了一批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具有很强研究咨询能力的国家级智库。2009年又成立了以曾培炎领衔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为我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被国外知名智库广泛关注的高级智库。
山东省现有软科学研究机构300多个;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还建有山东省科技创新、山东省科学管理与方法及案例、山东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山东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山东省服务业创新与发展、山东知识产权、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省卫生服务与管理创新、山东省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与决策支持系统、山东省公共政策等13个软科学研究基地;还形成了若干个专业人员、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相结合的复合型研究团队。这其中,也不乏具有一定智库性质的研究机构和团队。20多年来,他们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和政策问题研究产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开展了大量有益的决策信息咨询服务,为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各类科学决策和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这些研究机构和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历练,为今后打造智库机构打下了有利的基础。但是,山东省智库的发展和建设无论是数量、质量和服务能力都离真正意义的“智库”要求相差甚远,真正称得上智库的,被国际社会认可的智库恐怕还没有,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决策者需求还很不适应。
当前,国际环境不容乐观,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复苏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更加凸显。国内社会矛盾日显突出,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非常迫切,任务十分艰巨。社会发展、经济运行中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林林总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必须通过新一轮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和新经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国内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科学正确的决策是从战略、政策上把握方向,引导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此,重视和加强智库建设,充分发挥“外脑”的智囊作用,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应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也是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结构布局的基础性工作。
为此,我建议:
1.借鉴国外智库机构建设和发展以及运作方式的经验,根据我国国情,从战略上科学合理规划和设计山东省智库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要将智库建设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当前工作重点任务。要从社会地位的确立、功能作用的发挥、体制机制的建立、发展资金的筹集、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咨询的成果转化、信息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气氛,支持引导和鼓励山东省智库性质的各类研究机构,积极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专题研究和咨询服务。
2.组织开展山东智库建设与发展问题专题研究。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科学布局,打造省级智库,进行重点扶持。对山东社科院、山东科学院、山东农科院、山东医科院等省级科研机构,在加强围绕山东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服务的宏观战略和政策对策研究能力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按智库内涵标准要求,强化和提升智库内涵的功能和质量,逐步形成为政府服务的名副其实的省级科学智库。
3.打造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高级科学智库。通过整合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资源,广泛联系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专家,采用“小实体、大网络”的组织形式,通过政府目标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的选题机制,以研究项目为纽带,以契约管理为手段,以高水平研究咨询成果和显著的应用效果为标准,建立高效运行的研究和信息资源网络体系,形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省政府高级科学智库。围绕山东省创新型省份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战略、政策、体制、管理、预测、科技评价及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研究,为山东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4.对已建立的山东省13个以建设专业领域智库为发展方向的软科学研究基地和一批社科研究基地,应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支持引导,努力逐步建成各具特色和优势、不同研究方向和领域的具有权威性、开放性的研究平台,出更多更好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培养高水平的宏观战略研究人才,为各级各类重大决重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