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典艺术的特点

古典艺术的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古典艺术的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古典艺术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一、湖南花鼓戏的语言特点

花鼓戏是以长沙地方语言为基础的剧种。它以长沙语音为标准音,以长沙话为基础方言。长沙话中声母有23个,韵母41个,都多余普通话(普通话中分别有22个和39个)。长沙话的声母也叫“子音”,是一个字音的开头部分,声母的发音属于子音的性质,由于大部分子音是不颤动声带,因此,它发m的声音,大部分比较微弱,只是气流冲破发音部位阻碍时不同性质的声响。声母发音方法比较复杂,一般在发音时有三个阶段,即成阻:发音部位形成阻碍,阻住气流,要求成阻正确。如发唇音时,软腭上升,双唇紧闭;发舌音时,软腭上升,舌尖顶住上齿龈;持阻:阻碍持续阶段,要求持阻控制有力;除阻:解除阻碍,要求敏捷、干脆、有力。韵母即“母音”。它是一个字音声母后面的部分,是音节中的主要成分,韵母在音节中往往充当字腹部分,韵母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而且通过口、咽、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因此声音十分响亮,同时可以任意延长。音色和共鸣的完美体现也是靠韵母的音乐化,语言和演唱的响度和达远也是韵母的作用。

1 咬字特点。字头就是字的开头声母,按我国传统音韵学术语称为“五音”的,是指声母发声的五个部位,即唇、舌、喉、牙、齿,声母在口腔中的咬字部位不同而分为八种:唇音、舌音、喉音、牙音、齿音、半翘舌、鼻音。而在完成整个字的咬吐过程中,口腔的咬字器官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传统的戏曲和曲艺,都强调字的“劲头”、“口力”,形象地比喻为“字在嘴里的劲头要像大猫叼小猫一样”。又提出咬字头的位置要高,要加强其适度性,在咬字的方法和部位准确性上要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动作。

2 吐字特点。字腹是指在唱字的韵母时,怎样运用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种基本口型,来找准吐字的着力点和部位,予以引长。从而使字唱得更加准确、清楚,按我国传统音韵学术语被成为“四呼”。字腹咏唱的时值占唱腔曲调的绝大部分,声音引长的部分主要是韵母在充分发挥作用。例如《刘海砍樵》的第一句,“我这里的”“这”字,就绝不能轻轻一带,就一定要用牙后根磕一下才能达到要求,同时咬完马上松掉,否则声音又会憋住,所以这就锻炼了演唱者口腔咬字吐字的能力与气息的协调配合。

二、花鼓戏的润腔特点

湖南花鼓戏的润腔,有时是一串音,有时是一个音上的装饰,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经过润饰的唱腔,才构成了花鼓戏唱腔风格浓郁的特点,这也必能为民族唱法借鉴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即以科学发声法为基础。

1,上滑腔。这种润腔是表现情绪和风格必不可少的,花鼓戏的人声字比较多,为了入声字的装饰,非有上滑腔不可。另外,上滑腔有时用于有特点的唱腔装饰,有时是为了造成某个音的上扬效果。2,下滑腔。这种腔在花鼓戏打锣腔的“mi”音上用得比较多,是花鼓唱腔的特点之一。下滑腔在许多乐句尾腔中也经常使用,有了这种下滑腔,似乎有了句子的标点。如《小姑贤》中“尊一声妈妈我的娘”唱段,在“声”和“妈”的角音上,如果加上下滑音,就会非常动听,带上一点嗲的声音,表现一个少女在妈妈面前那种的神态。3,花舌腔。俗尘“打花舌”,是花鼓戏的一大技巧。如《放风筝》曲牌,长段的花舌腔,滑上去又滑下来,表现风筝在天上飘摇,忽上忽下,栩栩如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极有韵味。

除了以上几种润腔技巧外,还有触电腔、牙刷腔、上坡腔、下坡腔、哭腔、哈哈腔等等,在许多歌唱家的演唱时都有灵活巧妙的用到,可见润腔技法不论在戏曲唱法还是民族唱法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可行性。

三、湖南花鼓戏《洗菜心》的艺术特点

(一)《洗菜心》的音乐特点

1 四声音调典型的曲牌,这是湖南花鼓戏的普遍特征。全曲的旋律紧紧的围绕“la do mi sol”这四个音,并根据湘语系的六声特点(即阴平、阳平、上声、人声、阳去、阴去)不断变化音符的上下走向,而且《洗菜心》不断变化发展,传统版本常使用传统乐器大筒,间奏常使用微升sol,而且前奏、间奏和每一段落都明确终止在角音上,但现在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常使用伴奏乐器钢琴,间奏将微升sol音改成了本位sol,前奏和间奏终止在角音上,而段落终止在羽音上。

2 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它的曲式结构是简单的二句式结构。最常用的湖南花鼓戏《洗菜心》分三个段落,根据结束音的运用特点,每个段落都是两句加第二句的变化重复句,例如第一段分为“奴在绣房中绣哇花绫哪”“忽听得我的妈妈娘叫奴一声,她叫妹子洗菜心哪”二句,变化重复句“嗦得儿衣子啷当,啷得儿嗦,她叫妹子洗菜心哪”二句等等。

3 湖南花鼓戏《洗菜心》旋律走向是以级进为主,也有小音程跨度的特点,同时也有大跨度的甩音,如“哪一位年少的哥哥捡了奴的戒箍子、许他的烧酒有大半斤”,同时这种甩音也在体现一种语言的模仿,不影响南方的旋律特征。

4 “许他的烧酒大半斤”这句词更是体现了一种语言风格的模仿,它的用腔特点是每个音都往上扬,把每个字都有韵律的甩出去,恰到好处地反映了戏中女主人公对年少哥哥的感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湘妹子的泼辣性格和可爱之处。

(二)《洗菜心》的演唱技巧

1 发声与用声。学习《洗菜心》这首歌曲,练声方法极为重要,然而花鼓戏的发声和民族歌曲的发声还是有区别的:民族歌曲的演唱主要是讲究气息、声音的通畅,歌唱管道的打开与保持,混声歌唱,真声相对比较少些,声音要求要有垂直竖立之感,不是一味的追求亮;花鼓戏的发声方法还是采用传统民歌的发声方法,虽然气息也要求连贯,位置要求统一,音色要求明亮,声音咬字要求自然质朴,相对于民族歌曲花鼓戏更加本土化,趋向于“原生态”唱法。用声中真嗓较多,声音更靠前,咬字相对扁横些,口腔声音相对于多些。演唱《洗菜心》的前两字“奴在”,声母“n”要咬住的感觉和时间要比唱民族歌曲时要紧与长,而母音“u”一定要快而准地安放在咽腔,使之贴在后咽壁上,产生明亮而又圆润的声音,在这过程中明显的是先有字和位置再搭上气息走腔的。这样就得出民族戏曲的咬字运腔的特点:以字行腔而不是以腔行字。

2 咬字吐字。湖南花鼓戏和民歌在语言上的差别是比较明显的,“花鼓戏”以长沙话作为其舞台演唱语言,民歌则以普通话为主。演唱花鼓戏的咬字规则根据咬字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唇边音、牙根音、嘴里声、舌尖声、圆气声等,在上课时要反复强调要以字行腔,咬字头要准、有劲,而母音要进咽腔,最后归韵把明亮而又穿透的声音送出。在演唱《洗菜心》时,牙根劲和唇齿咬字的力度较大,湖南方言运用较多,例如“花绫”唱成“fa ling”,“忽听”唱成“fu ring”,“落花生”唱成“lo fa seng”,“戒箍子”唱成“gai gu zi”等字多按方言音调夸张地演唱,把湖南姑娘伶牙俐齿、泼辣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使演唱效果更具有美感,人物形象更生动、真实。同时在单独练习吐字和咬字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如“奴、忽、她、小、丢、哪、许”都是要字头重些,音量上也突出加重些,在吐完字头后快的归韵到元音上,使发声运腔的线条统一、连贯。

3 共鸣的使用。在共鸣上,民歌因为采用胸腹式_呼吸法,胸腔、口腔、鼻腔、头腔都参与了共鸣,而湖南花鼓戏则以口腔和鼻腔共鸣为主,适当的参与了头腔共鸣,几乎没有胸腔共鸣,因此,花鼓戏的音色更细、更亮。在演唱《洗菜心》时,同样以头腔和鼻咽腔以及口咽腔共鸣为主。嘴唇的动作要微略小些,以保证音波从鼻咽腔进入咽腔以及头腔。笑肌、眼、鼻、眉处,即整个“面罩”部位要积极、兴奋地向上抬起打开。具体体现在第三个乐段“哪一位吔年少的哥哥喂捡了奴的戒箍子呀”,充分的打开头腔共鸣与鼻咽腔共鸣,使声音具有穿透、明亮、清晰、畅快之感。

篇2

一.追求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哲学观念与美学意识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即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模式。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为园林艺术生命的体现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仍旧遵循自然规律。

1.山水构架

没有哪一座古典园林不是山水园林,哪怕是人工的假山以及微小的盆池。秦汉宫苑运用蓬莱神话系列提供的仙海神山想象景观,在上林苑太液池中营建了象征海上仙山的瀛洲、蓬莱、方丈,开创了“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和以山水构建神仙氛围的经典模式。山水构架这一造园手法,对后世园林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思潮流行人们对大自然的审美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寄情山水之中,或者也可以说二者互为因果,人们对于大自然的舍内日趋成熟,其标志就是山水艺术的大新盛,造园艺术所采用的山水文学、诗画、园林等盛行。以至于“高台芳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民间营建山水园林竟成一时之尚。

2.自然布局

正如计成在《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古典园林在整体布局时一般采用自然的、没有整体中轴线的、不对称式均衡的布局形式,给人以真山实水的空间感。

私家园林是一种彻底的自然式布局,山水环绕,“景到随机”,极具自然之致。在中国古典园林里,建筑的人工痕迹却被减至最低,其形态、选址、组合方式无不遵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在园林中,景观构图的主题通常是以山水为主建筑为辅的构成方式,动静结合相宜,园林建筑类型非常繁多,有亭、台、楼、阁、舫等众多形态不一的建筑形式,以合适不同的自然环境,在建筑选址上,园林建筑也是更一步融入自然之中。

3.曲线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所呈现的更多的是一种阴柔的曲线美、自然柔和美,彰显着无欲无争的自然风韵。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空间常以建筑围合,而建筑平直的立面势必产生空间的生硬感,对比,中国造园师们自有一套娴熟的处理方法。通过建筑错落有致的布局、墙体虚实对比、屋顶立面高低 错落的形态,园林边界由此变得曲折有致、生趣盎然。此外贴墙而设的曲廊也能打破园林边界规则。方整的生硬感。

二.追求含蓄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含蓄的艺术心理审美偏向于平缓、延续、内敛的造景方式。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习惯以及园林建筑的造景艺术都追求着这样的一种唯美意境。它的含蓄,表现在它是深藏不露的壶中天地,表现在那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表现在那含蓄深远的环境意向。

1.欲扬先抑的空间处理

园林的造景效果通常会采用欲扬先抑的空间处理方式进行空间组织,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运用在园林景观之中,有意识的在进入园区内的主景观之前安排若干的小空间,来产生强烈的空间视觉对比,从而突出主要景区让其凸显的更加自然、明朗、开阔。即使是大规模的皇家园林,为了突出主要的山水景观,也会常用到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如颐和园的入口处仁寿殿建筑群、避暑山庄主入口处的澹泊敬诚殿建筑群的处理,均是利用入口处规整、封闭的空间反衬主要苑林区自然、开敞的山水景致。

2.简约凝练的造园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是含蓄的,不仅表现在寓意的引而不发,也不仅表现在景致的藏而不露,更表现在构建景致时“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以少盛多”的简约凝练的造园手法。

园林中不仅山水如此,建筑也能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其中,最有简约凝练写意特色的是一种看不出画舫形象一种意构的旱船,也无需水体的映衬,加上文字题名的启示,就可以产生 泛舟湖上轻松、悠扬的意境。这些凝练的手法无疑使园林写意风格发挥到极致。

3.含蓄深远的环境意象

园林的环境意向是人们游历园林时所获得的环境实际状况的心理描述,它有赖于园林景观元素本身的属性以及各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取决于它们在人们以往生活经历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借花木倾注深沉的感情,以它们的自然属性比喻人的社会属性使其成为精神寄托,这些植物被人赋予各种象征和比拟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营建丰富的景观意境。

三.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同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一样,以追求意境为本质特征。中国古典园林也因此而饮誉中外、经久不衰。意境被奉为评价园林审美价值的主要标志。中国古典园林在创作时常用的写意手法如下:

1.园林布局的写意

关于园林布局的写意,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及中国园林的萌芽期。秦汉时期开创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通过山水布局营建神仙氛围,是中国园林最初的朦胧写意。而这种写意手法在历代皇家园林中运用非常广泛,如隋代的西苑、清代的颐和园等池中布岛的布局就是沿用中国传统的“一池三山”的造园手法。

2.园林景物的写意

园林中景物可分为实景和虚景。实景包括建筑、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中,通过对山石营建意境是园林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掇山叠石最基本的是能营造宛若自然的山林氛围,山林因石而幽谷,当人与这般悠远的环境融为一体,便有放怀澄虑之感。此外,通过山石的形态、布局、构筑方式甚至题词命名,可形成各种意境。山水,山水,有山则有水。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的意境和手法,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大多取其意境的联想,体现“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写意创作原则。

在传统文化中,植物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内涵。造园师往往会借植物的人文含义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点明园林的意境。

3.园林装饰的写意

园林装饰的象征性的表达有几种常用的手法,以谐音寓意,如,蝙蝠,取其谐音为“福”,故园林中多有以蝙蝠组成的图案:蝙蝠、仙桃相组合,表示“幸福长寿”;五只蝙蝠环绕,表示“五福临门”。

借形寓意。《礼记・礼运》篇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即把这四种或传说中或现实中的动物视为瑞兽,并赋予它们吉祥的文化色彩。

所谓音、形交互寓意只指对一些类容复杂、含义多元的主题,往往采用谐音、借形结合使用的表达手法,以便能准确地全面体现其中的含义。

结 语

中国古典园林自然山水园的创作原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及道家所注重的“道法自然”哲学观念与美学意识在园林艺术中的具体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是含蓄的,不仅表现在寓意的引而不发,也不仅表现在景致的藏而不露,还表现在一种彻底的自然式布局,山水环绕,“景到随机”,使园林的特殊艺术风格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 袁学汉,龚建毅.苏州园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3] 冯忠平.中国园林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篇3

传统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建筑美学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美学是一个来自西方的学术概念,西方人追求美的本质是因为他们认为客观世界是可认识的,并可以表达为一套明晰的逻辑性概念系统、犹如几何学体系,而且它与客观世界是完全对应一致的。而中国文化并不认为语言符号与事物是完全对应的,在客体方面是“言不尽物”、在主体方面是“言不尽意”,语言只是认识客观事物和主体心灵的一种媒介,而不是事物和思想本身。

就思维方式而言。西方形式美学基于哲学世界观,将人类的审美和艺术活动看作整个自然和宇宙生成和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自上而下地剖析美和艺术的形式规律,具有思辨性,因此其基本概念也必然是纯粹的、抽象的、确定性的。而中国形式美学由于是建基于审美的艺术经验之上,其思维方式也必然是从审美主体的意向出发,对美和艺术进行经验的感悟,并通过浑整的、具象的概念进行意会性的表达,因而作为经验形态的中国形式美学的一大特征就是主体性。

就认识过程来说。如果说西方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情到理性,那么中国人则是从感情到语言符号再至体悟,对事物最微妙处的把握只能是超符号的心的体悟。中国传统美学是由哲学、艺术、生活美的理论所组成的一个松散的体系,而其核心都统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如气、道、阴阳虚实、情理、言、象、意等。

江南古典园林空间观念与东方的宇宙观

中国传统的空间观是中国传统宇宙观的体现。宇宙是天地万物之总称,它是概括天、地、人以及万物的时空综合体。我国的多种哲学思想和流派都将宇宙看作是两个对立力量和谐而又动态地共存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与相互转化。早在殷周时代,中国哲学家就在《易经》中把“变”看作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他们从自然现象的日光向背、昼夜递承中建立了“一阴一阳谓之道”的阴阳学说,认为世上万物来源于变化,而变化是对立的阴阳两极互相作用的结果。《老子》说:“阴阳合德,而刚柔合体”,意即万物万象都存在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连接、转化、渗透、融合或统一之中。然而,这种统一是对立的统一、变化的统一,故具有无限的运动性,周而复始。这种事物对立两极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和谐共存的阴阳学说,构成了中国空间概念最根本的哲学范畴。历史悠久的中国具有众多的哲学流派,它们基本上能兼容共存。下面从道家、儒家和佛家来谈:

道家:始于先秦的道家对宇宙空间进行了深入的描绘,它认为空间不是事物实体的属性,但存在于万物之中。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规定性的“无”,同具有一定形态的实体事物的“有”相互作用着的、是连续运动着的统一体。这里的“有”与“无”其实是上述阴阳对立、变化、统一、空间范畴的进一步发展。道家创始人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道德经》)。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他继承了《易经》的学说。孔子承认事物的变化,认为隐藏在事物后面的那不为人所看见的力量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孔子也讲“道”,但他的道是“中庸”。他认为对于任何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上与下、左与右,如果只看其中之一都是错误的。主张“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无可无不可”(《论事。微子》)的中立而不倚的思想,并赞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孔子的哲学是入世的,认为“道”是成功之本,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佛教:佛教自公元67年传入中国后,不久就圆满地同中国文化进行了同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因在于它们具有共同的宇宙空间意识。佛教强调:“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般若心经》)。“空”在佛教中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而是指宇宙中那个同人们感觉器官能够感知的“色”相对、不能为人们感觉器官所感知与认识的另一方面而言的“空”与“色”的对等隐喻着物质世界与非物质精神的共存与相互转化。佛教教义中的因果、轮回都强调相互对立的两极在更高层次的时空结构中相互转化,不仅考虑到今世,还要考虑到前世与来世。

由上可知,空间在中国,不论是从宗教的精神世界到自然界的物质世界都把它看作是两个相互对立力量和谐共存的动态的统一体。阴阳,有无,虚实,大小,左右,色空,刚柔……等等对立的力量,始终处于一个互相对峙、渗透、转化,周而复始、无限运动的关系之中。正是这个独特的空间意识,使中国的空间概念具有不可度量性、相对性、模糊性、广义性和无限性;只有通过人们的体验沉思,通过人们的审美感受方能领悟其真谛,达到与宇审同一的最高境界。

二、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美学艺术特征与设计手法

江南古典园林的主要空间美学特征是意境的追求,设计手法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变化统一的辩证思维,下面将江南园林的典型造园手法总结如下:

1) 藏与露

西方人喜欢直率的表达对事物的态度,而中国人则喜欢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含蓄表达,显而不露。苏州园林空间受诗情画意影响明显,其空间中景观的组合不喜欢浅显的显露,而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华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所谓“藏”就是遮挡,挡与露本身就是一对矛盾,通过这对矛盾的强化,获得了一种含蓄的意境,在本可一览无余的有限视线中创造出超越有限距离或是无限的进深效果。苏州拙政园的别有洞天处的曲桥向东南与“远香堂”隔岸相望,其后的“绣绮亭”“玲珑馆”“海棠春鸣”均在绿树丛中隐约显露其身姿。

2)疏与密

疏与密的关系,在江南园林中反映出园林空间景观要素的经营位置及在空间中集合的密集度。空间要素集合过密对视觉刺激的元素太多易造成紧张、郁闷感,而过疏则显空间平淡无奇。只有疏密有致才能使人随着空间的逐级递进产生弛和张的节奏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时写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造型艺术更讲此法,中国书法绘画有:“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苏州园林是空间造型艺术,因而在总体布局和位置经营方面也毫不例外地遵循了疏密相间的原则。

江南园林空间的排列均以散点式布局为其特点,这种空间组合表现为无定式,因而更需强调空间的疏密节奏,唯其如此才能在无法中见有法,无序中产生节奏。江南园林空间中的疏密关系,主要体现在园林中建筑、山石、植物、水体以及它们总量的集合程度。如苏州拙政园和环秀山庄则为两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拙政园的空门布局中建筑、山石、水体、随势而筑,星星点点疏密有致,空间体形态丰满,其随步移景移逐层展开。而环秀山庄的空间立意则很象中国画的写意手法,北面“房山”“补秋山房”“问泉亭” 嶙次节比而又与体量巨大的假山组合在一起,可谓密不透风;而园中南有“四面厅”和“有谷堂”,形式单纯,且地势平坦,可谓疏可走马之处。(图1、2 )。

3)虚与实

虚与实是一对即抽象又概括的范畴。从空间理论来说,苏州园林空间是一个完整三维形态,包括园林构成要素这些实体,也包括产生在这些实体要素之间的虚体,即负的形态。苏州园林中虚与实的对立关系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以山与水来讲,山表现为实,水表现为虑,所谓虚实对比就是通过山与水的关系来求得的。苏州园林空间特征是:“山令人静、泉令人清”。这种石古、山静和水远、泉清正反映山石水体在空间中各自的表情特征。实体的力度和表情对虚空间的影响往往体现出空间的一种意境之美。(图3 )

4) 相互渗透的空间层次

苏州园林空间为了化解有限与无限之间的矛盾,追求“庭园深深,深几许?” 深邃的空间境界,不遗余力地以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所谓藏与露、虚与实,从某种意义程度上讲都不外是为了求得含蓄、幽深所采取的手段。而利用空间的渗透也可极大地加强景的深远感。如果园林空间无围透关系的处理,一目可穷尽园内所有景色,则视觉很易判断出空间的实际大小。但如果隔着一个层次看,空间给人的感觉则要深远得多,如隔着很多层次去看,则会造成一种更为强烈的视错觉,使空间具有不可穷尽的深远感。

5)多重空间的渗透

将不同景观特色的空间结合在一起,在空间边界上有所划分,但彼此又有所因借,空间上相互渗透,形成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则空间层次会更加丰富。如拙政园东南隔三个相互毗连的庭园——楷把园,海棠春鸣和听雨轩,它们之间以实墙和花墙加以分割,而又以曲折游廊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三个庭园大小、形状、特点各不相同,有的院内主植批把,有的以海棠为主景,有的满植芭蕉及池塘睡莲以观赏雨景而得名,其有分有合,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形成一个多层次空间组合,空间意境深远。(图4)

6) 横墙上的连续漏窗

若是从室内空间中的花窗向外观望,所能感受到的仅是空间自身在流动,但若是我们走在沿墙的游廊之中,而此半廊的墙上连续设置一列窗口,视点由静止而运动,其动观的效果则更加有趣。例如自狮子林立雪堂前院与复廊修竹阁一带景色,廊的西部侧墙上一连开了六个六角漏窗,透过这些窗洞摄取外部空间的图像,随着视点的移动时隔时透,步移景移的感觉分外强烈。又如,留园的入口即曲折狭长,又幽暗封闭,然而,由于中部景区的一面侧墙一连开了十一个门窗洞口,而且各洞口无论在距离、形状、大小和通透程度上都不相同,不仅大大降低了单调沉闷的空气气氛,还使人们透过这一列富有变化的洞口窥视外部景物,获得了时暗时亮,时隔时透的空间印象。(图5)

三.总结

园林将建筑、山水和花木一体化地高度融合,归根到底是要把自然与人统一起来,从游赏者的审美观赏运动出发造景,借助诗文绘画进行审美点化,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艺术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在园林艺术中审美意境应当是象存境中、境生象外而又渗透着主体情致的完整和谐的空间。它既是“实”的空间,又是“虚”的或称“心灵”的空间,二者互渗互补,契合而成令人品味不尽的审美境界。园林艺术的意境感染力还综合源于游赏者的全部感官,具体包括:视觉:园林中除了形、色之外,还有文学、绘画又多了一层三度空间,于是就有了旷与奥、高远、平远等视觉感受。听觉:自然界的声音如松涛之声、雨打芭蕉、泉瀑飞溅之声等,以及蝉、蛙、鸟等的鸣叫,还有古刹钟鼓、塔铃之声等。嗅觉:所谓“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说的就是自然花木的气味。园林是一个真实的境域,人在其中可望、可行、可游、可居,在与环境的直接接触中引发多种感受。

篇4

宗教雕塑大多在寺庙道观中,人们根据传说中的故事,将菩萨、神明塑造成真、善、美的化身和崇高伟大的象征,供信徒们顶礼膜拜,以菩萨万能的神力,无边的法力,扬善除恶,保护一方子民,安居乐业。如此习俗,代代相传。故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寺庙菩萨,所以从人们信仰神明时代开始,宗教雕塑就逐步形成,水平逐渐提高。

佛教造像有宗教特殊的造型要求,在欣赏时需要了解经规仪轨的种种规定。佛像慈眉善目,两耳垂肩,手长过膝,其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讲究线条流畅飘逸,衣纹线条的布局疏密结合。如例图(汉传佛像),坐像上半身衣纹线条疏缓圆浑,下半身衣纹紧密重叠,富有国画中讲究的“疏可跑马,密不通风”的味道,在衣纹刻划线条方面犹如国画十八描中的“高古游丝描”,尖圆细致、秀劲古逸,其浓厚的艺术装饰性和神化般的虚拟成分,增强了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气氛,带有一种离尘的神秘,又包含一种祥和的亲切;图例中(敦煌莫高窟睡佛造像),睡佛安详侧卧的身姿,带有浓厚的装饰效果的衣服裙摆,其线条纹路犹如图案式的规整对称的排列,配上背景色彩丰富的壁画,让人联想“睡佛”如同一幅立体的绘画,呈现人们眼前。此类雕塑的绘画性语言比较鲜明。

元、明、清三代随着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汉式传统造像虽然在承袭前代风格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但已呈衰落趋势。明代嘉靖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汉传造像又独盛一时,造型多头大身长,体态丰满,传世作品较多。明代的汉传佛教造像特别是中早期造像,比例适中,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佛像身、胸、腹的起伏和平简的外衣形成对照,富有整体感。清代的汉传佛教造像的主要特征是颊丰颐满,弯眉细长,鼻高且直,宽肩细腰。佛像大都是着袒右式衲衣,质地显得比较厚实。菩萨像多为汉式装束,服饰贴体而轻柔,衣纹和衣饰的刻画运用写实手法,真实感觉较强;在表现手法上线条纤巧流畅,富有绘画线条的艺术感染力。

二、祭祀器皿(随葬品)中的绘画性语言

古代的祭祀器皿有陶器、青铜器、玉器和漆器等。几种祭器中就综合性工艺水平来讲,当属青铜器最高。中国青铜器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品种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农具与工具、车马器、生活用具、货币、玺印等等。单在酒器类中又有爵、觯、晕、尊、壶、卣、方彝、觥、基、盂、勺、禁等二十多个器种。

青铜器的艺术魅力表现在三个方面: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在此,谈谈艺术魅力的前两项――构思巧妙的形态和富丽精致的纹饰。

1975年在湖南省醴陵县狮形山出土的象尊(见图例),精美绝伦,通体作象形,其腹部宽大结实,四足粗壮,踏地有声,象鼻卷起,略呈反s形,有凝重感,曲线显得流畅而不呆板,活脱脱是一头现实生活中的大象的形态。更为难得的是象尊通体布满纹饰,主体部位是饕餮纹、夔纹,鼻上饰鳞纹,额上有蛇纹,多种精美的装饰图案和精致的绘画线条充分体现出运用绘画中点、线、面的语素,使造型生动的象尊全身配以精美的图案,使绘画艺术与雕刻有机的结合,更体现其艺术价值,犹似一幅优美的立体图画呈现在眼前。

又如图例(四羊方尊),它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边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线都是长棱脊,改善了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再刻上对称的凹槽纹路,动静结合,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寓雄奇于秀美之间,羊头采用较写实的手法,配以装饰味较浓的羊角造型,其流畅的线条和羊胸前的精美图案的细致刻画,可谓巧夺天工。

中国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期,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在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种类也较多,图案设计有很高的绘画工艺水平,最常见的花纹是饕餮纹,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先识》篇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商周两代的餐餮纹类型很多,有的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还有像鸟、像凤、像人的。西周时代,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可以说许多图案化的花纹,实际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还有蝉纹,是商代、西周常见的花纹,到了春秋,还有变形的蝉纹。春秋时代,螭龙纹盛行,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隋唐时代雕塑技艺更为精湛,灿烂华美的三彩明器,宋、元、明、清精美绝伦的瓷塑、竹雕、玉雕、木雕、漆雕、根雕、象牙雕、泥捏塑等小型案头陈设品及工艺品等等,无数不朽之作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构成了民族工艺美术的延续,成就辉煌的雕塑历史。

在中国南方,精美的玉器品种繁多,造型复杂,商周时期的玉器已能碾琢阴线、阳线、平凸、隐起的几何形及动物形图案装饰,具有朴素稚拙的风格。以造型单纯、古朴,造型双勾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为其主要特征,并出现了俏色玉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工艺有了广泛的发展,各诸侯国竞相琢治,精益求精。秦汉玉器与精雕细刻的春秋战国玉雕相比,在艺术风格上趋向雄浑豪放。汉玉隐起处常用细如毫发的阴线雕饰,有如工笔画中的高古游丝描一般,有的像国画中的行云流水描,如云舒卷、似水转折不滞,用其绘画艺术性语言丰富了其造型的魅力。

元、明玉器还受到文人书画的影响,发展了碾琢文人诗词和写意山水画的玉器,也往往镌刻名家款识,追求文人高雅的情趣,融绘画、书法于玉器雕刻之中。

三、陵寝石雕的绘画性语言

中国的陵墓石雕在东汉时期一度盛行,但由于三国及两晋时期的连年战乱,为防止盗墓,在上层社会中薄葬制度流行,帝王诸侯陵墓前的雕像石刻极少。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使追求奢靡之风再次泛起,帝王诸侯纷纷大肆修建陵墓,这也使得陵墓雕刻又一次成为了社会的风尚,作品的艺术水平也较之以前有了新的发展,陵墓雕刻成为了中国古代雕塑史上重要的一部分。南朝陵墓前的石兽均为一对。按照制度,皇帝陵前的石兽,头大而颈部略细,有翼有脚爪,颌下有长须垂胸,陵前右侧的一座头上独角,左侧的一座头上双角;王侯墓前的石兽,头大而颈部短粗,有长舌垂胸,有翼有脚爪,但头上无角。起源于魏晋时期的石窟艺术,是集雕刻、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而雕刻是其中的主体,也是我国石雕艺术中的精品。汉代的石雕十分发达,特别是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令后人叹为观止,是石雕艺术的顶峰。现存石雕有“马踏匈奴”、石人、卧马、卧牛、卧象、伏虎、野猪等10余件,均由花岗石雕成,造型整体有气势,生动传神,构想超凡,题材多样,富有大自然的山野情调,意象博大深沉。特别在表现各种动物的造型上,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无不蕴含着饱满的生机,其姿态或腾跃、或宁息,神态万般,各具特色,风格质朴而有灵趣,凝重刚健,恢宏含蓄,气势浑厚磅礴。特别是“马踏匈奴”,其造型上以简练概括的手法体现雄壮威武,犹如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手笔,注重神似、形似,而削弱线条的刻画。同时,大部分作品是依石拟型,稍加雕刻,突出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动势,显示出汉代石刻刚强气魄和深沉宏大的风格,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写实与写意并重的特色表现出了中华民族雄厚气质。这些优美、生动、朴实、敦厚的雕塑形象历经千年而始终具有艺术的魅力。

篇5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作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二、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三、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 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五、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

[1] [2] 

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六、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的经规仪轨,形成自己的特点 佛教美术源于古代印度,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的犍陀罗、马土腊和芨多等地区与时代的佛教雕塑。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时,需要综合各个特点来认识,才可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承认它们确实还有不少好处。特点不一定就是优点。但有了特点,一种艺术就有了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中国艺术,包括中国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当许多中国人奔赴西方学习雕塑时,西方雕塑家也来中国借鉴中国古代雕塑。有位美国雕塑家曾对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学生说过:“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这句话是我当雕塑史研究生时亲耳听到的,我把它当作一颗定心丸摆在本文的结尾,送给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好在哪里”尚有怀疑,不敢在欣赏课中理直气壮教学的同行,但愿有点用处。 文章屋在线:wzk.co

    

篇6

        中国古代较少有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也使得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像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

篇7

中图分类号:TM930.7 文献标识码:A

1仪表的主要类型

现如今在这个以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中,仪表在各个领域的使用都十分广泛。大到航空航天技等高端科技技术,小到日常生活生产中供电供水等系统网络。因此在这里我们对仪表的概念、功能、特性以及分类有个清楚地了解,才能充分发挥仪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仪表是一种汇集很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科学装置。具有测量、检查、计算、分析并显示所测对象各种量化参数的功能,同时具有复杂性、广泛性和时效性等特性。在此,着重介绍仪表的分类,以便更好地将仪表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通常,在各个领域中仪表可以有一下三种分类方式:首先,是按照仪表自身的不同特征而分类。主要是指根据每一种仪表的基本结构不同、机械性能不同、运行原理不同以及检测对象不同而划分类别的,如在自动化工业生产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调节功能、显示功能以及检测功能的仪表就可以进行分类;同时,用于检测的仪表由于其检测对象的物理量存在差异而分成五类,即检测流量的仪表、检测压力的仪表、检测温度的仪表、检测机械量的仪表以及检测物位的仪表等。其次,是按照仪表的不同适用范围而分类。从大体上来看,仪表在机械工业生产中因其较强的通用能力和较大的生产数量而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据此可分为电工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光学仪表、试验室仪器以及分析仪表等等。另外,仪表也可以根据其他的方法进行分类,如在现场安装使用的仪表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要同其他的设施装备连用的自动化仪表;另一种是单独使用的便携式仪表,亦称检测仪。又如对于仪表自身而言也可分为两种,包括直接检测信号的一次仪表和显示、放大和传递信号的二次仪表。

2仪表的特殊故障维修要点分析

仪表这种仪器具有精密性和复杂性,这些特点是仪表广泛应用的关键,可也因此使用仪表的时候总会发生故障,这些故障可分为简单故障和复杂故障。在此,将主要对在线分析仪和在线检测仪等仪器的代表仪表的特殊故障表现、原因和维修要点进行阐述。

2.1在线分析仪

在线分析仪被广泛地运用在工业生产中,其中最为常见的要数系统复杂且故障繁多的GC1000工业色谱仪。其常见的几种特殊故障的表现、原因和维修要点如下:

A、特殊故障之一

1)特殊故障的表现:仪器在正常通电的情况下,各项指示灯均无显示。

2)特殊故障的原因:原因有三,包括:1保险管断路;2电流没有流入仪器中;3电源模块损坏。

3)特殊故障的维修要点:选用与仪器原有的物件各项物理量相同的器件进行更换维修。

B、特殊故障之二

1)特殊故障的表现:仪器在气压正常的情况下却停止运行。

2)特殊故障的原因:在防爆盒内部用于检测空气压力的压力开关出现损坏。

3)特殊故障的维修要点:严格按照相关维修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将压力开关旋转到规定的设定值。

C、特殊故障之三

1)特殊故障的表现:仪器在通电后其他各项目均无显示,唯独吹扫的指示灯在防爆盒中有显示并进行吹扫工作。

2)特殊故障的原因:在防爆盒中用于掌控吹扫时间的延时继电器出现了损坏现象。

3)特殊故障的维修故障:严格按照维修守则进行更换,并且按照仪器原件的规定调节好时间调节钮旋。

D、特殊故障之四

1)特殊故障的表现:仪器不能对样品进行准确的分析,转阀的阀瓣表面出现了磨损的现象,尤其指6通阀和4通阀的阀瓣。

2)特殊故障的原因:转阀的核心部件――转阀,其表面被划损。

3)特殊故障的维修要点:最好更换新的阀瓣,如遇紧急情况,可以利用毛玻璃或抛光砂纸将阀瓣的划痕磨光,并且清洗干净,然后再使用。

2.2自动化仪表

有仪表分类情况可知,自动化仪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多种检测器、色谱柱、数据微处理机以及工作站一起使用。在此,以运行平稳、测量精度高、经济实惠、用途广泛、性价比高的GC8A气象色谱仪为例,对其由于器件老化而引起的特殊故障的表现、原因和维修要点进行阐述。

A、特殊故障之一

1)特殊故障的表现:仪器在开机后,其侧面的用于温控异常可断电备用作业的继电器出现了不能吸合的现象。

2)特殊故障的原因:是用来控制继电器运行的三极管出现了故障。

3)特殊故障的维修要点:用功率大于仪器中所使用的NPN型三极管的器件进行更换,并注意引脚的排列。

B、特殊故障之二

1)特殊故障的表现:仪器设定的温度与其显示的温度存在差异,且系统控制功能出现紊乱。

2)特殊故障的原因:仪器的电源电压和稳压集成电路异常。

3)特殊故障的维修要点:先要检测出确切的故障原因,在进行更换电源。

C、特殊故障之三

1)特殊故障的表现:仪器的柱箱和气化室对温度的控制能力失常,或者持续加热或者停止加热。

2)特殊故障的原因:持续加热现象是由位于仪器主机体侧面的可控硅短路而引起的;不加热现象可能并非是因可控硅损坏引起,可通过对其更换进行判断。

3)特殊故障的维修要点:为确保通电后使用安全,气化室中要求使用全塑封装的可控硅,或者将散热片安置在仪器机体和可控硅之间。

2.3在线检测仪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在线监测仪器的使用仍然十分广泛。由于水氧测定仪具有稳定的性能,准确的测量的特点,故在此特以水氧测定仪为例对其特殊故障的表现、原因和维修要点进行介绍。

1)特殊故障的表现:仪器主机在开机后或者断电后不能够记忆以前的参数。

2)特殊故障的原因:仪器内部记忆电池失效。

3)特殊故障的维修要点:在用两节普通7号充电电池串联焊接进电路中进行替代时应注意做好电池极性和绝缘。

结论:

总而言之,仪表以其自身诸多的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当中,为了使仪表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必须处理好使用中的一些特殊故障,这样才能确保仪表正常工作。对于仪表维修人员而言,应了解并掌握仪表特殊故障的维修要点,并有效地将之应用于仪表特殊故障处理当中,以此来保证仪表的使用性能正常。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多功能校准仪的常见故障维修和校检[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7(2).

[2]李雕.浅述焦化厂应用自动化仪表的预防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2).

篇8

1 绪论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园冶》中称漏窗为“漏明墙”或“漏砖墙”,意思为“透漏空明”,《营造法源》称之为“花墙洞”,主要指其图案造型优美,“墙”是指漏窗的位置开在墙体上,而“洞”则是指内外空透畅达。漏窗凭借其独特造型,不仅是古典园林借景的重要工具,更是制造审美意境、选择审美对象、转变审美态度的重要手段,在古典园林中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2 漏窗的形式美

2.1 点、线、面的形式美

古典园林中的漏窗形制多样,位置灵活多变,有的位于走廊的旁侧、尽端,有的又在院墙的转角处。一般来说,走廊上成排的漏窗,其尺寸相近,形状多为扇形、花瓶形、如意形,多以点的形式展现,从而形成视觉和审美的焦点。点动成线,单个漏窗是整个墙体上的点,而多个漏窗则组合成一线,随着墙体的高低地势形成无形流动的线,给审美主体带来动感之美;墙体则为面,三者又形成点、线、面的构成形式美,并将这种美感融入到整个园林风景中。当游人驻足观赏,园中景色也随之变化流动,点线面的动感美更油然而生。

2.2 丰富多样的图案艺术

漏窗的窗框形制较为丰富多样,有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海棠形、花瓶形、如意形、钟形以及其他各种不规则的单体形式,有些甚至还有两个或多个单体结合使用的。在数量上,多数园林漏窗还是以方形、多边形居多。虽然漏窗的形状丰富多样,但总的来说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走廊上成排的漏窗,多以方形为主,并且形状尺度、间隔多为相同或相近,这样可以产生韵律美、节奏感,而形状较为独特的扇形、花瓶形、如意形、贝叶形、海棠形、石榴形等,多是单独出现在廊道的转折处或视线易于集中的地方,这样可以形成视觉和审美焦点。

漏窗的形式多样不仅体现在窗框形制上,还体现在窗芯图案上。其窗芯图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种是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或者多个形体组合而成的,简单形体的主要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多变形等基本的几何形体,由多个基本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主要有回纹花形、圆形花纹形、变形椭圆形、长方圆角花形、卷草花纹形、六边花形等。另外一种是以各种自然植物、日常生活器具等为题材的。以植物为题材的漏窗主要有莲花形、石榴形、梅花形、葫芦形等;以生活器具、日常工具为题材的有花瓶形、钟形等。此外,漏窗窗芯图案还有以传奇小说、戏曲及佛教道教故事的某些场面为题材。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致。总之,漏窗窗芯图案的使用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只要能取得好的美学艺术、景观效果就行了。

3 漏窗在园林中的功用

在古典园林艺术中,漏窗本身就是景,而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画面变化多端,目不暇接。因此,漏窗主要的艺术功能有:隔景和借景。古典园林地域范围狭小,为了丰富景观加强园林视觉的纵深感,母体园林总要分割成若干带有主题的子园,其分隔物一般采用粉墙、廊庑,而粉墙、廊庑总伴随着漏窗,起到隔而不塞、实中有虚的效果。至于借景,乃是更重要的艺术功能。从漏窗一侧去欣赏另一侧的风景,或小桥流水,或假山盆栽,或亭台轩榭,在附有艺术感的窗框内,好似精美画卷,让人赏心悦目,正所谓“景中有画,画中有景”,达到“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4 漏窗艺术的审美效果

景致的虚实相映,空间结构的多重复合,是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又一审美特征。漏窗装饰了墙面、廊壁,山石树木又装饰了漏窗,使游园者领略到了不同的美感,更赋予了漏窗虚实互补的审美效果。

“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在园林这个空间相对狭小的世界里,除去植物、山石、水体以及建筑等实体元素外,漏窗的位置也是重要元素,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使原本狭小的空间变大变深,使整体景观有了变化无穷的审美效果。如苏州狮子林西南隅空间,在三面墙体上分别开设了三个透漏口,透过这些小小的窗体透望,见到的是一幅别有洞天的图画。

一方面,漏窗为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视角,使主体进入某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用一种审美态度去观赏。另一方面,漏窗为客体划出一个特定的范围,使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相对独立出来,成为可以进行审美观赏的对象。或曲径通幽,或一览无遗,在这一隔一通之中,漏窗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角度,营造了一处又一处美丽景观。

5 结束语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段,它的设计形式多样,图案丰富且寓意繁多,位置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韵味。另一方面古典园林中的漏窗艺术是一种物质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物。更让人们了解到形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材料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 黄春华,薛淞文.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漏窗艺术探析[J].大众文艺,2012,9(14).

[3] 计成(明).园冶[M].陈植,注释.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43.

[4] 吴秦陶.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特点及新发展[J].装饰,2012(01).

篇9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二、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三、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

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五、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篇10

湖南花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花鼓戏最早时期源出于民歌,随着进一步演化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据考证,在1818年,正值清朝嘉庆年间,《浏阳县志》记载了关于当地元宵节耍龙灯的情况:“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由一个旦角和一个丑角共同表演形式的花鼓戏,这种花鼓形式被我们叫做地花鼓,说明湖南花鼓的初期阶段在嘉庆年间就已经形成了。在花鼓的早期形成阶段,它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它作为诞生于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艺术形态,浓缩了广大湖南劳动人民的情感,反映了劳动者的生活、思想情趣和愿望,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清朝同治元年大概在1862年,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花鼓词中,已经有了书生、书童、柳莺和柳莺婢4种角色,而且情节和表演都有所改进,变得更加富有内涵,这说明湖南花鼓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原来的一个旦角一个丑角,发展成为旦角、丑角和生角,而且表演规模也有所扩大。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剧,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剧,并把《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摄制成影片。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发展形式和规模上看,在清朝光绪以来,湖南花鼓以班社形式存在,其发展很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和收徒传艺两种方式相结合,被叫做花鼓教场,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当时被称作半台班。后,湖南花鼓的演出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分别成立专业花鼓剧团,艺人们可以进入城市剧场进行公演。据1981年统计,全省花鼓戏剧团已经发展到了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从曲种的形成过程上看,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二、湖南花鼓的特点

1.艺术形式多样。湖南花鼓从音乐曲调上来看大概有300余种,按照不同的结构和腔调分为4个方面,分别为打锣腔、川调、牌子、小调。这4种表现形式从整体上看均给人一种豪迈大气、民族风味浓的感觉,但是从细里琢磨这4种形式又各有各的特色。其中川调又被人们称为正宫调,该曲调组成方式有两种,分别为过门乐句和唱腔乐句。曲调的形式和旋律变化十分多样,适合三湘地区人民的品味,因此川调是花鼓的主要唱调。牌子这种表现形式也可以细分为两种,分别为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他们都源于湘南民歌,多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十分欢快,常常与歌舞相配,较多以歌舞剧的形式出现,在湖南花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其中丝弦小调属于明、清时期的曲调系统,已经逐渐地方化。打锣腔这种表现形式不托管弦,一般都是以一个人作为曲调的开头,而众人一同帮和,与劳动号子十分相似,深受长沙、岳阳和常德等地人们的喜爱。

2.表现形式丰富。湖南花鼓的表演艺术十分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主要以小丑、小旦和小生为表演形式,每个表演形式均各具特点:小丑夸张风趣,小旦活泼开朗,小生则一般为风流倜傥。步伐和身段也各有不同,丰富多彩,如划船的走法和身段、挑担的走法和身段、打铁、摸泥鳅、捉蜻蜓等等,之后湖南花鼓学百家之长,引进了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花鼓中的武术表演。

3.分工细致入微。花鼓戏的行当分工日趋细致,不但由“三小”发展到生、旦、净、丑,而且“三小”中也有更细的分工。以长沙花鼓戏为例,小丑又分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小旦又分正旦,可见湖南花鼓的分工如此之细化可见一斑。

4.表达简单清晰。湖南花鼓的剧目大概有400多个,一般都是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家庭情况、感情变化。语言表达十分生动形象,而且通俗易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歌词的表达方式非常自由,口语化、独白化很多,而且难度十分小,形式非常简单。

三、湖南花鼓发展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湖南花鼓虽然曾经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拥护,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和剧目,也培养了不少享誉全国的花鼓表演艺术家,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进一步深化,外来思潮的不断进入,文化呈多元化发展,使得湖南花鼓这种表演形式日趋没落,花鼓市场日趋萧条,参与花鼓表演的人们越来越少,花鼓文化团体也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60个,到现在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团体,花鼓作为我国文化遗产正受到社会各种文化严峻的挑战。湖南花鼓发展受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思想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外的文化思潮感染着国内人们的思想,部分人们存在盲目崇外的思想,对国内的传统文化给予一律排斥,这里也包括对花鼓的排斥。此外,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欣赏品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使得人们更青睐于当今的流行歌曲,将关注程度放在了流行文化上,而逐渐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与研究,关注度越来越少,造成了湖南花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地域文化限制。湖南花鼓是一种地方特点很浓郁的小型戏种,它的唱法都是由湖南地区方言演唱,所以从唱调形式上,韵律节拍上必须使用湖南方言才能体现其魅力。由于其他地域文化的不同对湖南方言不太了解,使得对花鼓唱法出现听不懂、唱不会、韵律不齐的问题,导致人们逐渐对湖南花鼓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花鼓的发展和传承。

3.专业人才的缺失。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花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少,使得从事这方面的人才更是捉襟见肘。造成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人们的欣赏品味发生了变化,花鼓的观众大幅度减少,使得部分花鼓剧团已经无力支撑,纷纷倒闭,花鼓演员不能保证正常的演出,导致人才的流失。其次,由于目前的孩子面对花鼓戏曲艰难的学习道路很难做到持之以恒,此外由于社会的现状,大部分家长将孩子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当今热门行业中,一般不愿意让孩子从事花鼓学习。再次,由于老一辈的花鼓曲艺艺术家的相继离世,而新一代的花鼓艺术家需要较长的发展时间,使得花鼓艺术的后备人才储备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四、重新振兴湖南花鼓的有效措施

根据目前湖南花鼓面临的诸多问题,为重新振兴湖南花鼓,让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继续源远流长下去,我们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政策保护制度。面对濒临灭绝的湖南花鼓文化,必须需要政府有关文化部门的保护和扶持,首先需要对湖南花鼓的剧本建立完善的档案制度,为了保证文化的流传,请老一辈的花鼓艺术家走近摄影棚,将传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形式通过录音和录像的形式制作成教程。此外,政府要对花鼓的发展制定可行的发展规划,对群众基础深厚、影响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地区,要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培植有代表性的精品剧目。

篇11

        中国古代较少有纯粹的雕塑艺术品,这也使得一般人不重视中国古代雕塑。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古希腊人重视人体,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在西方世代相传,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它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象形器皿和供摆设的小型工艺雕刻。一类为建筑(包括陵墓)装饰雕刻,例如一般欣赏教材中都会列举的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顺陵石狮。实用性除反映在装饰雕刻上以外,还反映在明器艺术与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随葬用品,其中雕塑品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动物雕塑,一般教材都举秦始皇陵陪葬坑兵马俑和唐三彩俑、马为例。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动物雕塑也用来代替活体陪葬,它们的实用性很强,并非纯粹的雕塑艺术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们是供信徒顶礼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欣赏教材多以南北朝和唐代的作品为例,因为这些时代的佛教造像艺术水平普遍较高。宋元和明清也有好作品。

        出于上述原因,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这是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

        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像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

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

篇12

三、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高得多的重视。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社会及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也统治了绘画,使绘画地位高高凌驾在雕塑之上,并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染上了明显的绘画性。其绘画性表现为不是注意雕塑的体积、空间和块面,而是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象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练加工而成,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仍然没有立体感,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通常雕塑表面光滑,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这种特点,在教材最常引用的汉唐陶俑、敦煌莫高窟唐塑和麦积山石窟宋塑佛教造像,以及太原晋祠宋塑侍女,大同下华严寺辽塑菩萨、平遥双林寺明塑和昆明筇竹寺清塑罗汉像等等作品上都可见到。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在漫长的几千年间,它们只是工艺美术品的两种装饰手段,这是塑绘不分的主要原因,也是线刻和平面性浮雕——画刻高度结合的中国式造型方法特别发达与持久的主要原因。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发育出中国雕塑与绘画的共同品格——不求肖似(高度写实地再现自然),形成了高度的意象性特点。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不象西洋画那样精确地写生刻画对象,而是主要依据观察体验所得印象,再加上想象,经过主观加工美化而成艺术形象,和客观对象保有相当距离。中国画不画光影(这是表现主体感真实感的重要因素),色彩只表现固有色(所以写实性有限),造形与画面效果的平面性很强。背景一般为纸、绢的空白,不求空间深度,而把注意力放在物象的“神韵”表现上。因此,若按西洋画的解剖、比例、透视和色彩等等准确度很高的科学化标准来衡量中国古代绘画,便会觉得一无是处。但若理解中国艺术自成体系、自有追求,便懂得和喜欢品味中国画的美感。中国雕塑也是如此,它和中国画观念是一致的,而且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秦始皇陵兵马俑虽然表现出高于其他时代的写实性,但那也仅仅集中在俑的头部刻划上,而且形象也只是分为几种类型,不是每一件都各不相同,身体部分则无一例外是十分写意的。就是比较写实的头部,也不能和西方雕塑同日而语,它只是象中国画有工笔一样,比较深入细微而已,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其他汉唐陶俑、霍去病墓石刻、历代宗教造像无不显示意象性特点。它们和中国画一样,追求神韵,不求肖似。如果用西方古典雕塑的标准来看待它们,就能挑剔出解剖、比例不够准确,质感塑造不够充分等等不足,造成欣赏上的障碍。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五、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练,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始终没有发明西方雕塑的造型术(modelling)来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象中国画一般运用经济的语言,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夸张乃至变形来强调人与动物的神韵,是普遍运用的手法,汉代四川说唱俑和霍去病墓石兽最有代表性。这些作品只是服从作者对物象的感觉和理解,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准确比例和真实效果,而是说唱者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演神情以及虎、象、马、牛、野猪等动物的不同习性和旺盛活力。这样必须有所取舍,有所夸张变形甚至抽象,其效果更突出对象的特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的印象更特殊而深刻。这一点和西方近现代雕塑有相似之处。西方近现代雕塑一反传统的写实为变形,追求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不被客观物象所役,使艺术创造更纯粹。中国古代雕塑实际上也是达到雕塑语言的多变性和雕塑空间的自由性这种艺术境界的。霍去病墓石兽采取“因势象形”的手法,充分利用岩石,自然的令人联想接近某种动物的形状,只进行最低限度的艺术加工,使石兽的造形显出空间的自由而不斤斤计较于形似。加工的语言有圆雕、有浮雕、也有线刻,是根据岩石形状与动物形象的双重需要加以多变性运用的。这种圆、浮、线雕并施的语言,在汉唐陶俑、历代石兽以及佛教造像中均可见到。它们使中国雕塑在精练中块面更整体,因而有时更具雕塑感甚至建筑感,例如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和龙门奉先寺唐代大佛,就是杰出代表。

六、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象性的,注重“以形写神”,必然也象中国绘画一样,注重头部的刻划。中国古人认为“头者精明之主也”。(《黄帝素问》)“头者,神所居,上圆象天。”(《春秋元命苞》)从原始时代起,人面或人头,在工艺装饰中就受到特别重视,这应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发展为特别重视传神的原因之一。这种重视贯穿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在民间雕塑和农民画中,头部仍是艺术家首要表现的部分。头部以外的人体部分,便被看作是从属的,较为次要的。这样,在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中,头大身小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造型,一旦头身关系处理不好,在视觉上便难免造成不舒服的特点,这是不必为古人护短的。然而优秀的作品常常把人们的注意力,从缺点中吸引转移集中到刻划精彩的头部来。这些头部看似没有西方雕塑深入,可是结构十分严谨。搞过雕塑的人都有体会,临摹西方雕塑易,临摹中国古代雕塑的头部却相当困难。它们不如西方雕塑结构准确分明,却另有一种完美性,神完气足,很不易临摹到那种境界。在头部以外,又用充满韵律的身体衣纹线条来发挥美感,使人受感染的不是比例结构的准确本事,而是传神美化的功夫。龙门奉先寺大佛、服侍菩萨与天主力士像都严重头大身小,但依然很美,非常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一特点。

七、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篇13

古典芭蕾舞动作的基础是建立在“开、绷、直、立”的美学基础之上的,它是一切芭蕾舞动作的基础,只有符合其美学原则,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古典芭蕾。相比之下,“东方舞蹈的动作都是内向的,腿几乎总是自然弯曲,并拢;浑圆的双臂一般都围绕着身体运动;一切都似乎聚集在一起”。①“开、绷、直、立”是古典芭蕾最为主要的特点,由此对比西方与我国的传统舞蹈及其他姊妹艺术,便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古典芭蕾“开、绷、直、立”的艺术特征及中西方舞蹈艺术的文化差异。

一、“开、绷、直、立”的艺术特征

“开”――人体动作尽最大的可能向外部拓展。芭蕾舞演员在站立时,脚膝要开成180度,四肢动作要向四面打开。身体从肩、胸、胯、膝、踝5大关节向外打开,最大限度地延长肢体的线条,扩大舞蹈动作的范围,增强表现力,同时也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运动的灵活性,使身体理想化、完美化、职业化。

法国舞蹈批评家安德列•莱维森曾说:“芭蕾舞出发点的根本原理――外开性……在一般情况下,人体腿部的动作仅限于前后运动,而当腿外开,就可以使它在任何方向――前、后、旁、斜线、划圈运动,在所有这些方向,动作都显得轻松而优雅……”②苏联著名编导罗•扎哈洛夫在《舞剧编导手法》一书中表达过这样的看法:要充分掌握古典舞的全部动作,就必须具有充分外开性的胯骨,这样才能使双脚轻松地站成一位,并且令双腿外开地向前后两旁抬起。同时,胯部的外开,必然造成舞者收腹、挺胸的直观效果,强化了身体的直立感。由这种直立感产生的臀部收缩与足部向上踮起,又会给人一种挺拔欲跃的感觉。这样一来,“开、绷、直、立”在一个基本的站立动作中就得到了统一的体现。由此可见,展开胯部是芭蕾舞训练中最基本的要求。

舞蹈家以一腿足部为支点,另一腿足面绷直向后尽量高抬、伸展;一臂沿高抬腿伸展的相反方向前伸,形成身体水平方向的直线;另一臂向侧后面抬起,与直立的躯干基本成直线,从而产生平衡。此外,人的四肢伸展到了极限,加之脚尖的踮起,强化了纵向的延伸感,使人体在最大限度内向四个方向拓展。

“绷”―― 芭蕾舞种,将膝关节和踝关节绷直,绷起足尖的站立,可谓芭蕾舞最突出的视觉特征,同时,还要求显示出人体肌肉的外形。

“绷”也是芭蕾舞蹈艺术中非常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芭蕾舞作为一种形体艺术,必须通过“绷”才能将肢体放射到舞台当中,在有限的空间内使能量聚集在肢体末梢部位,使舞姿更加舒展,从心理上延展了肢体的长度,增强了舞蹈动作的力量感与节奏感。,也拓宽了“开”的审美想象力。

“直”――指双腿膝盖伸直以及后背的垂直,也就是使身体垂直拉长,使舞姿舒展优美,达到完美的长线条视觉造型。

芭蕾动作在舞台中的动作路线也多呈直线形,这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舞的“拧、倾、圆、曲”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古典舞蹈中普遍存在的脚腕和手腕的有力回扣,在芭蕾中是见不到的,取而代之的是脚的用力绷直和手的自然伸展。外开的、绷直的脚尖,强化了腿部乃至躯干直立的感觉,加长了人体的延长线,提高了人体重心的位置,造成了舞蹈家向上升腾、放射的效果,也间接地放大了“开”的效果。

“立”――足尖直立,即身体的直立挺拔,使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并把身体重心准确地放在两腿或一条腿的重心上,其空间占有感就像古典宫殿似的傲然挺立,给人以稳定健美之感。

只有在“立”的基础上,“开”才有条件。稳定健美的“立”是放大延伸的“开”之所以实现的前提。同时,“开”也大大丰富充实了“立”的审美表现力,令“立”不再仅仅是稳定健美的“立”。

由上述可见,作为古典芭蕾动作与美学基础的“开、绷、直、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我们习惯上经常把它们四者分而论之,但是,从根本上讲,它们并非彼此无关或各自独立,而是共同塑造了古典芭蕾的技术与审美特征。进一步说,“开、绷、直、立”四者中,“开”字为先,“开、绷、直、立”的后三者无不与“开”字相关,无不为“开”字服务,无不受“开”的统摄,在此基础之上,加之“绷”“直”“立”三者的共同塑造,芭蕾技术与形式美感的大“开”,才更为鲜明地跃然眼前。

二、“开、绷、直、立”与中西方艺术

“开、绷、直、立”的身体造型与西方艺术文明之源的古希腊雕塑、建筑造型所体现的凸起、清晰的几何造型观念相通,而几何观念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各门艺术。

西方音乐中复调音乐的对位法基本构成于几何原理之上,并使五线谱坐标空间形成多声几何主体造型的艺术空间,这正好和芭蕾舞身体强调精确的几何造型观念相通。西方的弓弦演奏,下弓常常提得很开,不像中国弦乐(如二胡)的弓夹在两根弦之间。小提琴的弦张得直直的,加上有指板在弦下面,弦受压力后不可能像二胡那样出现弯曲。此外,小提琴等弦乐器演奏时,每个音的手指站位都要求立直,不许拖泥带水,滑音也不是其基本音乐语汇。这些演奏方面的“开、绷、直、立”给人一种刚劲、刚性的力量。与之相比,中国音乐演奏中的“拧、倾、圆、曲”则给人一种柔韧的感觉。

“开、绷、直、立”呈现外拓性的特点,也体现在欧洲的建筑、园林之中。西方建筑明窗洞开,举柱伟立,文饰纵横,并附以精美的雕刻,仿佛要将天下之美尽现于世人目前。宗教中的“神”,要用直观、崇高、神秘的视觉形式去吸引人们、威慑人们。宗教建筑表现出外向的、放射的形态特征。德国乌尔姆教堂、科伦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等,都有又尖又高、鳞次栉比的塔群,瘦骨嶙峋、垂直耸立的束柱与筋节毕现的飞拱尖券,创造出飞舞之势。仿佛能使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随时脱离地面,冲天而起,人们的灵魂也随之升腾,一直升到苍穹,升到天国上帝的脚下。

西方建筑与园林的这些典型特征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几乎看不到。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往往融为一体,共同营造着中国人心目中的自然与生命,表现宇宙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元气流动的韵律与和谐。人与自然的交融合一,不是外显,也不是外拓,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人的主观心灵与天地自然的沟通,完全不同于西方宗教建筑所强调的营造一种升腾感与神秘感。

由上述可见,中西方艺术不仅仅在技术特征上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在各自艺术的创作与审美理想的追求上都存在着明确而深刻的个性差异。

三、古典芭蕾与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化差异

在上文中,探讨了中西方舞蹈及相关文化具有的众多的差异,那么,这些差异源于何时又来于何处呢?

首先,这种差异源于人类文明起源之初,并且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语言文字中找到论据。

中国古代甲骨文、钟鼎文文中的“舞”字写作

从上图中的 “舞”字可以看出:其一,“舞”指人体动态。其二,记号着重表现上肢,可见古人“舞”的概念重在上肢运动。其三,记号反映人持物而动,和祭祀、宗教活动有关。

“蹈”字,《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践”的意思,就是以脚踏地。在古代论舞文字中,“舞”往往单独出现。很少出现把“舞”和“蹈”放在一起连用(即写作“舞蹈”)的文论。比如现在常用的一个词――“手舞足蹈”,其中的“舞”和“蹈”分别指上肢和下肢的运动。

在西方,人们将“舞蹈”称为“ballet”和“dance”。“ballet”源于意大利语,是“跳跃”的意思,而“dance”源于古代高地日尔曼语“danson”,是“伸展”的意思。

从上述对中西方“舞蹈”一词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可以看出:第一,中国人的“舞”着重指上肢运动,西方人的“舞”偏重于下肢运动。第二,中国人注重持物而舞,动作呈弧线或圆形。第三,对于下肢,中国人重视“践”,即以足踏地,而西方人重视的是跳跃,注重人体摆脱大地的努力。前者是向大地收敛,脚踏实地,与大地相亲相依,后者则是向空间开放,意在升腾。③

之所以中国人执着于大地,首先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中国人安土重迁,固守大地。中国的建筑一般不向高处发展,而向大地横向、水平地延伸,例如长城就是典型的中国建筑,是一条盘旋在中国大地上的长龙。中国的四合院也是在平面延伸,不向高空发展,即便是故宫中也几乎没有什么楼房。所谓的“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等,其实都不是很高的建筑。中国人登高只是望远,看的还是平面大地而已。偶然想象升空,最后还是想回到大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其次,古典芭蕾的“开”可以从舞蹈动作中找到例证。

在芭蕾舞的动作中,跳跃动作的种类众多,出现频繁,有中跳、小跳、大跳等。每种跳又分成不同的类型。比如,小跳有擦地双落跳、擦地单落跳、滑步、双起单落跳等;中跳有带跳的空中单腿划圈、敞式西松、闭合式西松等;大跳有凌空越或大跳、变身跳等。大幅度的跳跃是造成芭蕾舞中人体向空间拓展形态的重要原因。④然而,在中国古典舞中,跳的动作不但少,而且相对于芭蕾中的跳,其跳的幅度和高度都小。

从芭蕾舞多腾跳动作,而中国舞蹈缺少腾越动作这一点看来,也可以说明另外一个问题,即西方的舞蹈讲究通过外部的形体与造型,表达外在的宏大与延展,中国传统舞蹈则更为讲究舞蹈动作与造型的内在气韵。

对上述观点,有人认为,以古典芭蕾为代表的西方舞是为了使人从大地解放,以确证自己的存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张扬,因此偏重于下肢的动作。芭蕾舞往往要掂起脚尖,高跳、蹦脚,具有放射性,仿佛要摆脱大地的怀抱,寻找新的空间,试图通过不停的跳跃,飞上天空,寻找自由。然而,东方舞则很少有腿部的弹跳动作,表现的是对大地的眷恋,总是依依不舍地在大地上徘徊,因而偏重上肢的运动。这恰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表达的看法不谋而合:西方的舞蹈者总是试图使自己摆脱地心的吸引力,努力跳起来,在空中翱翔。中国、日本和朝鲜的舞蹈者则牢牢站在地面上,很少把脚高抬,他们沿着一定的几何形,缓缓地移动脚步;臂和手的动作千变万化,而且极受重视。而在西方舞蹈中,很少应用手的动作。这又如法国的瓦莱里的观点,即“舞蹈是为了从大地获得解放,是为了确认自己的存在”。⑤日本舞蹈评论家郡司正胜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日本舞蹈所表现的是眷恋大地,是依依不舍地在大地上往来慢行……西方舞蹈是放射性的,是憧憬天上;东方舞蹈的动作是内涵的,是眷恋大地的……日本舞蹈所要表现的,并不是要离开生活寻找具有新的时间和空间的美的另外的世界,倒是以大地为乐土”。⑥

综上所述,古典芭蕾的“开、绷、直、立”并非偶然而就,其形式与审美特征不同于中国传统舞蹈,离不开其自身的文化,中西方舞蹈文化的差异,从根本上讲,都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与民族心理、性格所造就的。中国人的含蓄,使得中国人所塑造的生活环境与艺术也是含蓄的;西方人天生自由开放,他们所创造的生活环境与艺术也是外拓外向的。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注释:

①安德烈•莱维森:《古典舞蹈精粹》,《舞蹈摘译》,1984年第2期,转见《人体文化》,94页。

②安德烈•莱维森:《古典舞蹈精粹》,《舞蹈摘译》,1984年第2期,转见《人体文化》,133页。

③谢长、葛岩:《人体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31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