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辩论小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22-03
一、引 言
当前,我国的出版界正面临转型改制,在这新形势下,一些出版社不免滋长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只看到这是一个重视、强调经济效益和抓紧时机开拓图书市场的良好机遇,而忽视了图书的质量意识[1]。现今的图书出版单位,在内部管理上大多以图书经济效益来考核编辑及相关业务人员的工作绩效,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味追求图书码洋,产品质量无所谓的现象。对于此种情况,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出版物的质量低劣,尤其是内容质量上不去,这种图书还不能称之为合格的产品,面市后更会贻害百姓,因此说“出版物重在质量,没有质量的繁荣就是虚假的繁荣”。针对全国出版行业的整体现实状况, “出版物质量管理年”的建立即是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这是出版业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这也是对每个具体从业人员的一种具体要求及工作重点。其实强调图书质量与追求经济利益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体,相反,图书质量是经济利益的基础,经济利益是图书质量的内在动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协调互补关系。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现实及出版业界的客观实际,笔者认为,只有严格执行各项出版制度才能保证图书质量。而这其中的管理制度,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一是业务流程。编辑流程是编辑加工的具体步骤和过程,严格规范的编辑流程能够使书稿的编辑加工符合其自身的规律,有效地保证书稿的质量[2]。二是管理规定。这其中包括资格准入制度,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样品检查制度,成品评审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次品召回制度及严格的奖惩制度等。
当然在明确这些管理制度的程序和内涵后,人的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即专职技术人员的素质及责任心就成为图书质量的重要保障条件。在此,我对其中几项管理制度的理解总结如下。
二、选题论证制度
在图书编辑流程中,选题论证及确立是图书质量保障的始发地。显而易见,若图书选题的风格是低级的、庸俗的,文字内容再精彩,再流畅,这样的产品也不能算得上是质量合格的产品。因为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它有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属性,而图书作为一种传播知识,宣扬文化的精神产品,内容属性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对精神内涵进行质量把关,坚持并完善选题论证制度是内容质量的重要保证。坚持选题论证制度进程中,在大的方面必须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力争两个效益具佳。在具体的个体图书选题时,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读者群的喜好,对比市场同类图书的定价,开本,装帧等出版要素,最后形成一个选题报告,从而确立图书选题。
三、中期的稿件三审制度
这一制度可以说是保障图书质量最根本的制度,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按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在这三审环节中,始终要注意稿件政治性和政策性的问题,同时检查稿件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的问题。但在新形势下,此项制度又赋予三审过程新的职责,在强调上述审读职责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适应市场与时俱进,迎合目标读者群的阅读习惯,需要对原稿进行适当的加工与修饰,以达到促进发行量的目的;而对科技类书稿,更要注意数字、用语的规范统一,体例的整体和谐。作为责任编辑更不能只停留在对文字的审读修改,更应对文字编排,版式设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出具一个与图书选题论证相匹配的设计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时代的三审特色,也是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项制度的确立充分体现了责任编辑在整个出版流程和各个环节的重要地位,是保证图书质量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责任编辑制度,重在“责任”,在当今形势下,一本图书从策划到选题确立再到最后的成书出版,责任编辑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经理人,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协调并要参与到各个环节的决策中,对于整本书的运作成功与否、对图书的内容及装帧质量负有极大的责任。而在这过程中,作为主体,责任编辑更应有“责任意识”,这其中包括对作者、对读者、对社会的责任。只有有了这种“责任心”才会生产出不仅合乎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更会是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精神产品。对于作者,责任编辑必须本着“甘为他人作嫁衣”的心态,对作品精雕细琢,不仅要保证原著的风格特点和正确的学术观点,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更应运用自身所长,审读加工,使原稿衍生出新的内容,从而体现出编辑的创造力。对读者负责要有强烈责任心把好关,审好稿,使自己的图书真正对读者有益。同时,在出版形式,装帧风格上,能够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读者爱不释手,喜闻乐见,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在精神层面上有所享受。对社会负责,要求责任编辑必须有社会大局意识,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有使命感、责任感,树立一种意识,即我们运作的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的质量(包括内容和质量两个方面)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软实力提升。责任编辑作为精神家园的耕耘者,在此间所承担的任务之艰巨是不能被忽视的。责任编辑制度可以说是以人为中心,责任具体化的集中表现。
随着现代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加深,电子版(打印)稿件数量逐渐增多,原稿质量逐步提升,这造成的情形是一方面工作更加方便高效,另一方面使得编辑常常忽略或不重视校对工作,认为可有可无。其实责任校对制度,在出版流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在校对过程中校对人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稿件进行规范、校正,是图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要确保图书质量,绝不能编校合一,在这过程中,也体现出了程序的重要性,而且在校对环节上必须坚持三校一读的工作程序,即要由不同水平的三人分次进行校对,责任校对人员必须参与到各校次。即一般书刊都必须经过初校、二校和三校及一次通读检查后才能付型。而且重点图书、工具书还应增加校次,二校、三校和通读必须由出版单位内具备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其中更不能忽略通读的作用。通读是校对过程中最后一道校次,校对员需脱离原稿阅读检查校对,通读时要消灭校对过程中所遗留的所有错误。尤其在电子原稿的校对过程中,“通读”成为主要手段。
六、样品检查制度
样品检查制度(24小时样书制度)可以说是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关卡,指的是在图书印制好未大批量装订之前,送出版社最后在内容印刷等方面进行检查的机会,这项制度的重要性,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充分体会了其重要性。
中国人口出版社作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的出版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后即承担了出版发行单行本的任务。由于出版任务重大,在稿件经过多次校对与审读后才付型印刷,在最后大批装订前,社领导严格按照出版流程对印刷厂送来的24小时样书找多名相关编辑校对人员进行最后的审核,笔者作为编辑人员也参与了最后的检查。由于社里始终强调要认真对待每一出版工序,因此对于这最后的样书检查也不敢掉以轻心。在翻阅样书第一页时,笔者发现有一句“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理”,感觉很是别扭,就迅速查找了原文,发现原稿中是“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即不尽相同,更何况是出现在共和国国家法律书籍中。因此,笔者将此情况紧急向领导汇报后,就及时通知印刷厂进行改正,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的出版失误。不仅将经济损失减少到了最小程度,而且也避免了因一字之差使共和国的法律失去权威性产生的政治影响。通过这次事件,也深深体会到了坚持出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工作中,笔者也更加细心严格对待24小时样书检查制度及每一项出版管理程序。
其实每一项出版管理制度对于图书质量保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都不应忽视,像在图书成书后的成品评审制度对于督促出版技术人员求精求好有效;业务学习制度对于出版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有益;次品召回制度对于出版社品牌建立及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培养确有帮助;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职工能动性有益。总而言之,这些出版管理制度的科学建立及严格执行对于图书质量保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确定好制度后,执行的人就成为关键因素,编辑作为出版流程的始动者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中心性的。在新形势下,策划编辑工作的相对独立对于图书质量保障又提出了新的课题,他们的工作在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此笔者尝试从保障图书质量角度出发谈一下对策划编辑工作的粗浅认识。
细化出版环节分工,把策划工作突显出来,使原来一部分 “一把抓”的编辑独立出来专门从事图书策划工作,专攻产品的研发,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发展必然,是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的特点之一。但在强调保障图书质量更高要求的指导下,策划环节的相对独立似乎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矛盾。这主要表现在:有的策划编辑只把眼睛盯在市场,不放在稿件内容质量上;只注重经济效益不关心社会效益;按岗位目标责任要求只注重选题通过率,而不关心后续程序要求及制度约束;只是一味迎合读者口味而不顾社会舆论导向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保障图书质量,对交稿前的各环节要严格把关,争取使问题出现的概率降到最低,采用必要的过程控制手段,保证出版质量[3]。根据笔者在策划编辑工作岗位上的实际体会,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修养。
(一)树立责任意识
在实际出书过程中,策划编辑虽然工作内容细化了,但重要性却增强了,因此一定要树立责任意识,这其中包括对读者、对作者、对社会的责任心。在提到策划编辑时,人们大多想到的是如何抓市场、找定位,其工作重点应是经济效益,只要读者大量地购买他们策划的图书,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他们的工作就是最出色的。其实这并不是全部,除了要熟悉市场规律把握读者阅读心理,为读者提供的图书内涵应是优秀的精神食粮,绝不能为迎合一些读者低俗庸俗的口味而策划“不良食品”,这就是一种对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在这种责任心的驱动下,编辑就应尽力挖掘作者资源,建立优秀的作者队伍。在稿件编辑与作者交流过程中,要取精华,去糟粕,尽量保证作者写作风格的同时,不使新的观念或思想受抹杀,也不使错误的观点或知识流传开来,从而在一个更大的范畴内上升到一种社会责任感。出版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出版工作是一种文化工作,编辑在其中更是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内心绝对要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版物是人类文化成果的记载,从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来看,影响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二)树立精品意识
要保证图书质量,必须从出版流程的源头抓起,这就要求在策划编辑这一环节树立一种精品意识。策划编辑绝不仅仅是调查市场、分析数据、创意选题的简单工作。策划编辑的工作业绩经常决定了一个出版社的品牌和口味,若一味求经济效益,求销售码洋,那么将会把出版社带入“死胡同”表面上光鲜,近期经济效益漂亮,但不会发展持久,也不会得到读者及社会的全面认可。当然在市场销售上的表现是精品图书重要的一面,但注重发行量同时,我们更应关心图书的文化内涵以及科学学术价值。尤其是在涉及一些学术类选题时,图书价值档次的高低并不体现在发行量的多少而是内容的优劣、作者水平的高低,笔者在运作此类图书时,深有体会。只有引导策划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出版社才有可能出版时代图书精品,弘扬社会主旋律。
(三)树立协作意识
在编印发的传统年代,并未将编辑的策划与加工环节细分,主要矛盾大多集中在编与发之间。当某些图书发行效果不好时,编辑可能会说是发行工作不到位,而发行反过来会说是编辑组稿质量不高,选题不对路,这也是出版界普遍矛盾。现今,当策划编辑与加工编辑分开后,好像又多出一对矛盾:当策划编辑组来的稿件拿到加工编辑那时,若是因图书质量问题产生矛盾,加工编辑会说策划编辑组来的稿件本身质量不佳,或者说是作者的水平不高;而策划编辑则会说策划编辑的职责是选题策划,而审读加工是加工编辑的本职工作,加工编辑应该做好。这样各说各的理,从而产生矛盾,耽误工作。解决类似问题,作为策划编辑应从我做起,从自身找原因,树立一种协作意识,有大局观,多与审读编辑沟通,确立写作内容和特点。另一方面从社里的角度来说,要明确分工,完善管理制度,以岗位目标责任来调整好策划与加工编辑的关系与职责。
(四)树立积累意识
策划编辑工作不是在提交的选题获得通过后就算结束,而更应在图书出版后,在市场发行过程中注意收集反馈意见,听取读者的建议,这也应被看作是策划编辑进行市场调研的一部分。笔者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中国人口出版社的品牌定位与自身特点,特邀请儿科和妇科专家组建了一条读者咨询服务热线,将号码及相关情况介绍印在相关种类图书的封底上,以此来收集读者反馈信息。一方面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促进图书销售,三方面是收集读者反馈信息,在改版或再版时或今后图书选题论证时,提供好的基础素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动态保证图书质量。在进行读者相关信息积累的同时,策划编辑还应与发行出版部门多联系沟通,及时与他们共同总结,分析市场,进行行业内专有信息的积累。
综上所述,严格执行出版管理制度,就能保障图书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一、高校财务预算编织的主要原则
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财务预算编制应根据自身事业发展可能筹集到的收入情况,合理统筹支出项目,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
尽管高校收入的来源渠道比过去增加了,而且收入的绝对数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在高校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待遇等花钱的项目实在太多了,因此,只能量力而行,不得搞赤字预算。否则,会影响高校后续发展,容易陷入财务危机中。
(二)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勤俭节约原则
由于收入的有限性,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支出项目,高校只能根据自身的事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轻、重、缓、急保证重点发展项目,同时兼顾一般项目,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地发展。此外,在资金的具体安排上,对每一个支出项目都要精打细算,科学论证,从多种方案中做出最优决策。如大批量的采购、大面积的维修改造和基建项目,推行招投标法、政府采购等,要做到公开、公平竞争,以节省开支和杜绝腐败。
(三)成本——效益原则 对某些项目。如大型维修、更新改造、对外投资、基建等项目,事前要进行科学、充分的论证,尽可能制定出几种可行性实施方案,从中选出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案。切忌一哄而上。不讲求成本效益而盲目上项目。
(四)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
在预算资金的具体安排上,一方面不要一味追求节约、少花钱而忽视项目质量和长远利益,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预算项目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或建成后需要不断地维修,甚至较快过时淘汰,反而花更多钱,造成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要一味追求高标准、高质量而不考虑其使用功能。从而导致花不必要的钱造成资金浪费。此外,既要考虑教职工眼前的福利待遇提高,也要考虑高校长远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把调动教职工教学,研的积极性与增强高校发展的后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推动高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合力。
(五)收入预算稳健原则
由于预算编制时间在预算执行年度之前,因此,预算年度的财政拨款、学生招生计划等影响收入的许多因素都不确定,这就使得收入预算难以准确预计。由于支出预算是根据收入预算的多少来确定的,因此,对收入的预算必须持稳健原则。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应根据收入来源的各个可能渠道。对每一收入项目充分考虑其取得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仔细测算,科学预测,既不要打“埋伏”隐藏收入,也不要盲目高估收入。
(六)适度负债原则
随着高校教职工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实验仪器设备等难以满足高校迅速发展的要求,急需大笔的资金投八。尽管财政增加了拨款,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及住宿费收入也增加了,但高校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的支出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这必然会导致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或借款筹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借款或贷款终归是要偿还并要支付利息的;如果形成不良贷款,不仅学校受损失,也会影口自学校的进一步筹资。因此,高校举债发展必须适度,必须对每一个融资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既要考虑项目的效益是否显著,也要考虑学校的偿债能力,否则将会给高校后续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高校财务预算编织的具体实施
高校财务预算编制是一项政策性较强、要求高、难度较大,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必须综合考虑、认真筹划。
(一)提早做好预算编制的规划,充分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
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的规划,即编制人员的确定、编制全过程各阶段的划分、编制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编制程序和预算调查表的设计等。编制人员的确定事关编制质量,一般应由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会计主管人员具体负责,并配备一定的助手。预算编制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算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制定预算编制的详细规划,搜集预算编制有关的基础资料,并向学校各职能部门发放预算调查表,指导各部门对预算调查表认真填列且按时收回。该阶段预计需两周时间。第二阶段:预算资料审核、整理、汇总,提出初步预算草案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对收集的有关预算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查、核实,必要时作实地调查研究,对预算的各个具体项目认真测算,然后整理、归纳和汇总。提出初步财务预算草景,交学校财务部门领导初审,经修改、补充、完善后提出正式的财务预算草案,送交学校有关领导审阅。本阶段预计两周时间。第三阶段:审定财务预算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为:根据学校领导对预算编制草案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正式的财务预算方案。本阶段预计两周时间。综上,预算编制的全过程约需六周时间,一个半月左右。为了保证预算编制有较充足的时间,并能够在年度开始时执行预算。一般情况下,预算编制开始时间至少应在预算年度前一年十一月初。 (二)预算编制尽可能细化到各个部门、基层单位和具体项目,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便于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细化是预算管理的基础,是预算编制最基本的要求。
1 要搞好预算项目的设计
预算项目的设计应尽量与会计科目相对应,这样便于会计核算和预算的监督管理。预算项目的各级次要层次分明,结构要合理,使预算方案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该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财务预算汇总表、部门预算明细表和重要项目预算明细表。
财务预算汇总表由两大部分组成: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其中,收入预算按收入来源渠道细分为具体的收入项目。支出预算分三级:第一级项目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第二级项目为第一级项目下的支出项目,如人员经费项目细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公用经费项目细分为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第三级项目为第二级项目下细分更具体的项目。部门预算明细表是按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列示的、反映该部门或基层单位预算年度收入及支出的所有具体预算项目。重要项目预算明细表是对财务预算汇总表中需要的、需进一步详细分解的预算项目的细化,例如:办公用电话费、水电费、维修费、交通费、办公费等需列示各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具体预算额。
2 预算资金要尽可能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及具体项目上
自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探索教育制度的改革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人才,实现民族文化振兴。在招生制度上,国家也出现过几次大的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各行业人才需要不断增加,国家放宽招生政策,使很多学生迈进大学的门槛,高校学生人数多了,但高校面临两种危机,一是招生危机,二是就业危机,如何解决这两问题,关键在招生上。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实现教育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社会人才需要的重要前提。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规模和专业结构,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受高等教育的就业队伍逐渐充实市场需求,这一切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随着各高校自主化招生、办学权力的扩大,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生源逐渐减少,高等学校之间招生的竞争格局已浮出水面。以前重点高校绝不会担心生源问题,但扩招与自主就业带来的一系列影响使得这些学校也在不断考虑招生政策的变革问题。重点院校需要好生源、充足的生源,一般院校需要生源支撑学校的发展。
自主招生政策在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已试行多年,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可以预见,自主招生将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而成为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主体。因为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一所大学需要的不是高墙,而是大师与高徒,这些来自招生的选拔制度,高校必须建有具有特色的专业和招生体系,只有招收到优秀的学生充实学校所领先的专业,高校才有持久的发展动力。虽然全国有统一的录取分数线,在此分数线上才可提档录取。各高校还要制定自己的录取分数线,在制定录取分数线上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文化差异、经济差异。很多偏远地区因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学质量低于发达地区,但学生在潜能上有很多优越于发达地区学生的地方,这些地区的学生一旦找到自己崛起的平台,其潜力就仍是未知数。
在自主招生的前提下,其招生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在目前生源、优质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之间的竞争会出现教育资源失衡现象。高考成绩定终身,重点高校录取的全是高分者,优质生源表面化和集中化,可从重点高校毕业的学生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优秀。以分取士的方式已不适合当今的教育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招生应根据学校的综合实力即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学校经济基础选择生源。学校不是百宝箱,也不是一个全能的教育机器。
从全世界范围看,各国的招生制度虽然不一样,但从大体上来看主要有“高考制”、“证书制”两种方式。我国主要是高考制,一考定终身。虽然这种考试制度长期以来一直是作为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衔接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决定考生一生的命运,虽然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毕竟升入高校的学生人数有限,还有很多学生被拒之门外。有很多进入高校的学生并不是按自己的专长选择专业的,很多是被招生政策这根指挥棒操纵着。在各校招生政策上,除了要按国家政策规定招生外,只能按固定的分数线和报名人数实施招生工作。
首先,虽然有部分省份的个别高校在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但还是要按国家规定政策招生。要想改变这一状态,为国家培养适合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招生录取过程中,还应完善监督机制和服务机构,改变以往由招生办决定录取方案,应根据高考考试信息商讨,然后制定招生原则,接受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并将录取整个工作环节公之于社会,接受社会监督。
其次,在招生政策上,改变唯分数定成绩单一的录取方案。高考成绩是检测学生阶段性学习成绩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科学的检测方法。因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学科众多,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出现偏科现象,导致高考成绩偏低,虽然过了国家录取线,但难以达到高校自定分数线。若按长久发展看,这些偏科的学生若录取到有学习特长的学科,就定能在大学阶段更好地发挥特长。高校在招生上应进行学科定招生政策,即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前提下依据学科定专业录取分数线,再按学科高考成绩进行综合考察。
最后,入学复试、重新选择专业是进行改革的必要环节。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考前报自愿和考后报自愿的报名制度。考前报自愿带有很强的盲目性,一些考生因自愿与实际考试成绩成反比,导致名落孙山,但其考试成绩往往是低于所报自愿高校录取线却高于其他高校录取线。考后报自愿存在稳打稳做的心态,这样所报的自愿和专业并不一定是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专业。要改变报考的盲目性,使招生更加科学化,在入学后重新调配专业,为有调系、调整专业想法的学生提供一次机会。在这次考试中应结合学科命题,兼顾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考试。这样有利于选拔专业研究型人才,适当破除现有高考报名制度存在的弊端。
参考文献:
[1]刘少雪.从Boyer委员会的“3年后报告”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J].复旦教育论坛,2004,2(2).
[2]边新灿.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脉络、现状和走向――兼论公平和素质作为高考改革的两个坐标[J].浙江社会科学,2012(4).
[中图分类号] G6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4-0113-04
0 引言
学校的组织行为直接关系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通过研究学校中的组织行为,实现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是促使学校良性运转的重要途径。由卡斯特和罗森茨威格提出的权变理论,认识到组织的复杂性,强调环境需求的变化的重要性,是一种新型的组织行为学理论。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与学校管理的实践相结合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我国义务教育管理实践,分析当前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权变理论,提出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
1 学校内部管理的价值诉求
当前,学校管理越来越体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强调管理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追求较高的学校管理效能。义务教育学校的终极目标理应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为学生服务”开展。学校管理效能的高低关系到这个终极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效能,成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基本价值取向。
学校内部管理涉及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包括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等的全面管理。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也是围绕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展开。由于学校管理的“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贯彻,管理逐渐关注人本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也主要是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为基点和轴心。然而,学校管理存在极端倾向,人们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产生了误读,甚至认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是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也就是进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产生这种误读的根源是学校内部管理的以偏概全错误倾向和没有真正领悟学校管理效能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互动关系。建设“精简、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是促进学校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手段。高效的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正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基本要求,客观上要求效能理念理应成为学校发展的价值诉求。处于改革转型期的义务教育学校在内部管理体制的革新上也应该顺应这种价值选择,作为学校自我发展的思想武器。学校管理效能既是学校发展的手段又是学校进行内部管理体制革新的目标。学校内部的一切管理措施和管理体制本身的革新都是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服务的。
毋庸置疑,学校发展都希望拥有高效的管理体制,然而,并非所有学校都能全面准确的把握效能理念对学校运行的重要性。当前,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效能令人堪忧。导致学校管理效能低下的最直接因素是其内部管理体制的各种问题。学校管理效能的提高离不开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内部管理体制的革新正是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更好的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2 权变理论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所处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使组织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产生了以系统权变方法为主的现代组织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费德勒、卡斯特和罗森茨威格。该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一跃而成为主流的组织理论[1]。权变理论认为,在目标多样且不断变化、技术复杂且在发展、环境不稳定、活动创新性较大等的条件下,权变管理方法更合适分权决策、低度正规化、重视横向协调的有机组织。在目标规定详尽并持久、技术连贯而稳定、环境相对稳定、决策有计划、生产效率是主要目标的条件下,权变管理方法更适用稳定的、集中性强的、等级关系严格的机械组织。该理论将学校视为可以变革的组织,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也可以从组织学和行为学的视角来分析。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学校不是一个严密控制的组织系统,只是一个松散联合系统,经常处于有组织的无序状态。在教育体制转变的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组织是不尽相同的,组织内部呈现不同的特性。因此,应采用权变方法予以区别对待。义务教育学校应当积极适应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学校内外环境的变化,积极改革管理体制和进行组织变革。
3 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构
针对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现借鉴权变理论,提出重构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设想。
3.1 建立高效而合理的学校领导团队
根据权变理论,学校是一个开放的松散联合体,往往处于有组织的无序状态。虽然各种人员和活动都会在学校内部流动和运行,从学生、到教职员工、后勤保障人员、再到领导管理层,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交流。但是学校不是完全没有秩序、没有组织性的。学校这种松散联合体的运行必须依托高效的学校管理层。要形成学校的这种组织性,需要从校长和干部的管理着手,塑造高效合理的领导团队。
赋予校长应有的权利,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义务教育管理权限由“分级管理”被“以县为主”取代后,校长由上级主管部门考查任命,其任免划归到县级政府部门[2]。校长既是学校的法人,又是一个有着各种欲望的人,有人的各种需求。人的需要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针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激励手段。目前,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负责制缺乏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导致校长唯上不唯下,干好干坏一个样。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的权利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和奖惩机制来约束和限制”[3]。同时,校长必须被赋予实实在在的权利。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首先在学校管理中赋予校长真正意义上的人事权,特别是一定的校外人才流动人事权力。
校长要以身作则,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当前,义务教育学校部分校长的素质有待提升,普遍缺乏专业的管理培训,缺乏管理学习背景,在对学校的管理上往往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校长的素质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平衡,势必会影响到学校的良性运行。校长要结合校情,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套用教育领域或企业中的先进的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积极主动学习先进的管理与教学理论;将所学理论与自己的现实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改革干部管理制度,形成干部动态管理机制。领导团队的结构因素主要包括[4]: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素质结构及专业结构等。在改革干部管理制度上,要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制定校长和学校领导班子定期考核制度。把校长的任命和待遇同校长的政绩、办学水平、办学目标挂钩,让校长责权利统一,打破干部用人的终身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动态管理机制。学校领导团队结构合理,不仅能使每个领导成员人尽其才,而且能通过有效的结构组合,发挥出新的巨大的集体力量。学校领导团队的组建,一方面要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在校长任命中的英明决策,教育行政部门要“综合考察校长人选的各项素质,在决定校长的任免和人事调动时,应充分考虑年龄、知识、专业、技能和素质结构,力求学校领导团队的结构合理,发挥领导层的最佳作用”[2];另一方面,在校长任职后,要考虑整个学校的发展现状,优化管理层人员配置,组建高效的领导团队。
3.2 重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
权变理论认为,组织应积极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适时的调整和变革。由于内外环境的差异,组织应根据实际变革内部的机制,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以往在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中,学校多采用系统管理方法,对于学校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权责关系和利益刺激等都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义务教育学校要做到“变”与“不变”的统一,做到系统管理和权变管理思想的有机结合。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总体上保障了教师的工资和各项福利等基本需求。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求,且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强度的需求。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针对不同的人,引导其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也是人,需要被尊重和被爱。义务教育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原则上分配制度由所在县级部门管理。但是由于学校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不同,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校的发展程度客观上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教师工资上划后,受经费限制,学校无法运用经济杠杆对教师进行奖惩,教师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5]。
办学条件困难的学校,在短期内无法对教师实施有效的物质奖惩措施的背景下,需注重培养和塑造学校内部特有的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功能。这种组织文化要建立在满足教师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刚性化”的管理理念,要更加尊重和信任教师,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性关爱。这类学校要塑造自身的组织文化,使所有教师都形成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积极塑造学校组织文化的同时,学校应做长远规划,“多方拓宽社会资金来源的渠道,为办学募集资金;实行结构工资制、奖励工资制和建立校长基金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使分配制度更趋科学化”[6]。办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应逐步完善分配制度,努力把分配工作做精、做细、搞活。这类学校基本上是具备丰厚的办学资金,拥有优越的办学条件,应该建立科学的教职工考核办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落实教职工岗位负责制、落聘待岗制、结构工资制和职称评聘分开,“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水平考试、敬业精神考核制度、实行学生对教师的教评制度,将这些考核办法与教师的奖励相结合,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7]。
3.3 以组织沟通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柔性化和民 主化
以往,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中存在“刚性化”管理倾向,往往是规章制度制定后,各部门和教职工严格服从和执行,管理缺乏弹性。因此,有效的人际沟通和组织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内部人与人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需要良好的沟通,表现为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和部门间的组织沟通。在学校内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具体反映在学校领导班子和普通教职工的沟通、师生间的沟通、教职工间的沟通和领导班子内部人员的沟通等层面。部门间的组织沟通则反映在学校领导班子和教代会之间的沟通、学校高层领导部门和中层领导部门的沟通、教务处和总务处的沟通等层面的沟通。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暴露的管理缺乏民主、效率低下和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问题,都与有效的组织沟通的缺失有关系。
为确保学校内部组织沟通的顺利开展,需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组织机构。组织中的沟通渠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形式,组织结构形式对有效的组织沟通有决定性的作用。进入新世纪,“金字塔式”学校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结构过渡,呈现管理重心下移趋势[7]。权变理论也反复强调环境变化的重要性,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变革应主动适应这种趋势。在学校组织内部沟通中,信息沟通和指令传达要经历多层级的传输,降低了学校组织沟通的有效性,带来学校管理的决策、指挥和调控等方面的问题。面对这种困境,可以尝试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所谓“主任负责制”,即一个主任直接分管一个年级,全面负责该年级的教学、教育、教改研究和日常管理等工作,改变原来年级组长只有管学生的单一功能);还可以“对中层职能部门进行合并,综合其各自的基本功能”[8]。
义务教育学校提高组织沟通的途径很多,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环境条件,改善组织的沟通渠道,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对组织内部门间的沟通进行管理。具体表现在增强管理者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了解组织沟通过程中的规律,提高人际沟通的技巧和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目前,一些学校在管理中采用的校务公开制度尤其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容易流于形式。校务公开不是组织沟通的唯一途径,要想真正形成畅通有序的组织沟通,使组织的信息沟通迅速、及时、有效,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组织沟通中的障碍因素。
4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会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和矛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聘任制、岗位负责制以及分配制度等管理制度在义务教育学校的全面落实和完善,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权变理论的思想对于当前教育体制转变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无疑有着重要的启发。作为教育决策部门,首要的任务就是针对我国的实情和义务教育学校的实际,针对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提出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案,给予及时、科学的引导。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应深入挖掘学校的发展特色,逐步改革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的效能定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和拓展。
参考文献
[1]卢宝祥.组织理论的发展对教师管理的借鉴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2,(2):218-220.
[2]吕光杰,李明.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问责制的路径探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37-42.
[3]李明,张茂聪.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8,(24):19-21.
[4]徐子健.组织行为学[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95-296.
[5]徐宏升.河南省实施“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35-38.
小儿寒泄,为小儿多发病。“寒为阴邪,不论内寒外寒皆伤人阳气”,寒邪首犯小儿“纯阳”而及稚阴,寒泄乃成。本病发病快,传变迅速,如吴鞠通在《解儿难》中所说:“小儿肌薄,神怯,经络脏腑嫩小,不耐三气发泄,邪之来,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若治不及时或误治,易危及生命,如治疗不当,又渐滋生他病,如慢惊、疳积、五迟、五软等先后天合病。小儿寒泄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基础健康(生理、心理、智力等),造成令人遗憾的健康归宿。因此摆在我们中医儿科临床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运用中医药对小儿寒泄辨治与防护,就必须对小儿寒泄有更多的深化认识。
1 小儿寒泄的病因
1.1 外感寒邪
1.1.1 风寒直犯口鼻致泄 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七卷中提出:“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而寒邪及“六为病”,其发病途径……或从口鼻而入[1]。小儿无防护意识,嬉笑吼闹,寒邪易从口鼻而入,寒邪直入其胃,影响胃之游溢,即饮食的腐熟消磨,导致脾气无以散精上升,反与水谷合污而下,成为寒泄。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飱泄。”寒邪直犯于肺,凝敛肺之气机,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而使脾气无以散精上归于肺,脾之升清受阻,反而陷下引起小儿寒泄。
1.1.2 背寒致泄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凡儿于冬月……以防风寒所干,谓诸脏之俞,皆在于背也”。而五脏之主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成为在背部的对应点,五脏之俞串珠于背部,自组形成了反应于体表的一个整体生理系统。也是正气内存五脏相对集中于背部而卫外的一个标志性的防御系统,又是外邪入侵之首。而小儿稚阳未充,防御甚差,一遭风寒,直中背部,内侵伤脾及肾。脾气伤则土不制水,肾气伤则火不暖土,脾肾俱伤水湿不化而寒泄乃成,然皆背寒所致。
1.1.3 风寒外侵 《医学精要》说:“小儿肌肤柔脆,易感风寒,风寒一入,即犯乎脾,脾气受伤,则运化无权,而湿从中生,飱泄之疾作矣”。《临证备要》也说:“泻下稀水,完谷不化,称为水泻……多因感寒停湿引起”[2]。即风寒外邪可以通过肺之合皮毛,由肌表内侵而影响脾气散精升清,即精华之气不能上输,乃致合污而下,流注肠道,而成外感寒泄。
1.2 内伤生冷饮食 因小儿饮食失于调养,或乳儿哺乳不当母体受寒,或过食生冷瓜果坚硬不洁之物,正如《保婴撮要》:“乳儿之母,当淡滋味……瓜果生冷寒物皆当禁止……母寒则子寒……故保婴者必先保身”。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旺盛,又稚阴未长,急待阴液补充,故易口渴饮冷。加之现代冷饮甚多,诸如冰糕、雪糕、冷狗之类,炎热之时,更易饮冷。如景岳《小儿则》中所说:“小儿有任意偏爱者,无不致病,所谓爽口味多终作疾”。正如谚语云:“病从口入”。冷饮食物直犯脾胃,如景岳在《泄泻篇》中所说:“阳气因寒所以日败,胃气因湿所以日虚”。今脾败则运化功能失常,胃虚则不能消食磨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肠道,则成小儿饮寒泄泻。
1.3 脾肾虚寒泄泻 小儿脾之运化,全赖后天阳气不断内充,如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脾气虚弱。命门火衰,运化失职,水谷不化,或病后失于调护,误施寒凉攻伐,脾阳衰败,土不制水,而成脾阳虚泄。“久病必虚,穷必及肾。”又成肾阳虚衰,火不暖土,终成脾肾虚衰而泻下清冷,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阴寒盛而阳气虚,“阳气虚则易表现在脾肾两脏”[3],故成小儿脾肾虚寒泄泻。
2 小儿寒泄的辨治
小儿寒泄也以先诊而治,如景岳在《小儿则》中所说:“凡小儿之本不易察……凡临证者,必察父母先天之气,而母气尤切……母病寒者子必有寒,母病之脾肾不足者,子亦如之”。因小儿不会自述病情,即便家长代述也未必完全了解实情,小儿辨证首重望诊(面诊),“面部为十二经总见之处[4]”。五脏之气色皆行于面。而触诊尤为重要。如医者之手心(劳宫穴)最为敏感,如首触患儿天庭(额部)以辨寒热;次按腹部同时观患儿表情以知喜恶而测虚实;再为触摸四肢冷暖以观阳气之强弱。总之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能合脉证可以万全。”其方药之选“宜精简、轻锐、适当……无犯其正斯为高手。”于临床小儿寒泄仍以三型论辨治。
2.1 外感寒泄 证见泻泄清稀,色淡多泡沫,肠鸣腹痛,泻后方解,或兼恶寒(背部尤甚)发热,小便短少,并见鼻流清涕、喷嚏,唇舌淡白,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散寒,和中渗湿。
方药:和气饮,随证加减:大便完谷不化,不思饮食,去甘草加山楂、神曲;大便色清,去淡豆豉加虫蜕、勾藤;痛甚加木香、砂仁;小便短少加泽泻、粉葛。
2.2 内伤冷饮 证见大便清稀,完谷不化,腹部冷而喜温,脘腹胀满疼痛,泻后方解,时有呕吐冷物,不思食,神情倦怠,舌淡苔薄白,脉迟滑,指纹沉滞。
治法:温中健脾化食。
方药:炮姜平胃散,随证加减:胀而痛甚加木香、吴茱萸;完谷不化加炒白术、草豆蔻;呕吐加半夏、丁香;食欲不振加藿香、粉葛。
2.3 脾肾阳虚:证见久病不愈或先天禀赋不足,乃脾肾易成久泻不止,面白唇淡,下利清谷,澄澈清冷,不思饮食,精神萎靡。四肢不温,甚者厥逆,舌苔白润,脉沉细,指纹淡红。
治法:温中健脾,温肾助阳。
方药:附子理中汤,随证加减:如见命门火衰,关闭失司,滑泻不止,宜收敛固涩,改用四神丸加石榴皮、乌梅、赤石脂;如暴泻伤阳,乃致阴阳两伤,欲作慢惊者,则宜阴阳两补,选用加味地黄理中汤。
3 其他疗法及注意事项
笔者多年来对小儿寒泄除上述分型内服药外,兼以外治之法。遵《灵枢·师传篇》所说“脐以下脾寒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飱泄”对患儿腹部触诊以辨寒热,结合脉证再定虚实。循《寿世保元》所载“神效葱熨法”,按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所增“胸腹按诊”之法结合于临床,即用葱白60 g、生姜10 g捣细,再加苍术粉10 g,三药合匀加热熨背部、腹部,均有立竿见影之效,确能提高内服药的疗效,缩短病程。
笔者跟随已故名老中医刘容光学习中医儿科所获,即让患儿先闻煎好的药水味,视其喜恶,喜者药效捷,恶者药效逊,于临床试之,实有效验。又如乳食小儿寒泄,则母乳同服,并嘱其母忌含糖、油腻饮食,这样可以减少小儿服药之苦,过奶之药效高。小儿寒泄绝对禁忌生冷甘甜油腻饮食。因甘能补脾,亦能碍脾,使脾运化功能减弱,故一切油腻食物均与之相悖。唯主张渴热米汤加食盐。其理为一能养阴逐湿,二能生津增液。其病后不能操之过急,待大便复常后方能循序渐进,小量加服营养,这样才会巩固疗效以防复发。
4 小儿寒泄的防护
爱儿是父母之本能,护儿为医之天职。小儿寒泄最原始的防护意识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实践,在与寒冷作斗争和医疗实践活动中,本能地发现小儿头部为“诸阳之首”,易被寒邪所伤而致泄,于是发明了帽圈;隆冬天气或寒潮来临时,寒邪易从口鼻而入,直犯肺胃引起小儿寒泄,于是发明了口罩;小儿背部是生理性防御系统,也是正邪交争之地,易被风寒直侵,伤脾及肾引起小儿寒泄。小儿腹部如《素问·金贵真言论》所指:“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而寒邪与之同气相求,最易直接伤脾及胃,使之受纳运化失常,引起小儿寒泄,于是发明了小儿背心、背夹、小马褂等,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防寒性小儿服饰。从古至今现已普及到全世界,真正体现了中医审因防护治“未病”的思想。而诸子数百家在医之长河上下五千年于小儿寒泄防护的医疗实践中,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诸如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的养子十法说:“一要背暖,二要肚暖。”又如《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说:“凡儿于冬月,须著帽项之衣,夏月须著背褡……以防风寒所干。”《大生要旨·养子真诀》还有“吃热莫吃冷(生冷伤脾),吃软莫吃硬(坚硬难化),吃少莫吃多(多则成积),自然无恙”的告诫。
然而,全球气候转温,为适应渐暖的气候环境。人们尽管采取了对应的措施,即冷饮以散热,空调以降温,新的内外寒邪依然并存,仍然可以导致小儿寒泄。
5 讨论
小儿寒泄病因不出内外寒邪所致。与之相对峙的却是小儿稚阳未充的“纯阳”之体。而“纯阳”之词源见于《晋书·郭璞转》,书中所言:“时在岁首,纯阳之月。”《颅囟经·脉法》中说:“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耳。”《颅囟经》借此言及彼意,用取类比像的方法来喻小儿三岁以下禀受先天元阳之气,而此元气急待后天阳气不断内充和完善,(1)才能抗御内外寒邪不致小儿寒泄始作;(2)阳生阴长,促进小儿形体的茁壮成长。这个时期—又是小儿生理功能与病理所致的重要时段标志。保小儿先后天之阳气是小儿寒泄防治之本。在小儿寒泄防治的医疗实践中,发现首先要切断外寒之途径,于是发明了帽圈、口罩、帽项之衣、背褡、背心、马褂等防寒性服饰,乃至流传至今,并普及到全世界。其次在母乳喂养的婴儿则要切断母病传子,提出了乳母忌口的诫言。体现了治“未病”防重于治的思想。而无数医中之圣贤,百花齐放又百家争鸣,对治既病各有建树,创立了无数行之有效的方药、方法于临床,还有从多层面多角度的论述传于后世,真正体现了先辈们对小儿寒泄治疗的独创精神和造福于千秋万代的奉献精神。而今全球气候变暖,对应的制冷设备及饮料的发明,却不能改变小儿为稚阳之体的生理现象,新旧寒邪依然并存。小儿寒泄新的防治,还待我们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正如:“实践是中医原生之本,临床实践是中医继往开来的基础。”[1]如何才能有效防治小儿寒泄,这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 胡熙明.中医杂志.中医杂志社出版,2004,786.
一、师道尊严之常
我们传统的教育伦理内涵丰富,包括: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师道尊严;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其中,“师道尊严”的内涵最为丰富,它出自《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是说大凡为学的道理,让老师有威严是很不容易的,只要老师有威严了,那么学说和道理才会庄严。道理庄严了,人们才懂得尊重学业。“为师者道既尊且严”。人们只要提起“师道尊严”,很多人的脑中便出现一副专门板脸对付学生的冷冰冰的不容置喙的面孔。实际上,它原本是对教师自身道德的严格要求。“只有在敬德修业方面,乃至于一举手,一投足,都能符合为人师表的标准了,堪为晚辈后生师法效从了,一个人才算是符合了‘为师之道’,也才算凭靠着后天的修养,获得了‘为师之尊’”。[1]每个人在整个求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老师,其中一些以“为师之道”获得了“为师之尊”的师者最终实际上构成了我们未来个人生活场景与价值观念的主干。由此可见,师道尊严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以及深远影响。而真正践行了“师道尊严”的老师也格外值得敬重。
二、师生伦理之变
也许,有人会针对传统的“师道尊严”日渐式微这一不争的事实,认为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的本质就是契约关系,这就意味着解除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那么就有必要追问什么是契约关系?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契约精神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
师生伦理在当下时代应具有哪些基本内涵?“过去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在师生伦理上,正在形成一套新的价值系统。这一套新的价值系统不一定是不如过去的,它是特定时空中的产物,反映了我们的生活和制度,任何企图用旧传统来规范新时代的努力都是徒劳的”。[2]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样,一个时代也应当有一个时代的师生伦理关系。不是恢复旧有的,而是从旧有的当中生发出新质,让它既能面向新的时代,适应新的要求,又能与过去对话。这其中尤其应当注意出现的新变化,具体而言,师生关系中,应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不盲从轻信权威,敢于质疑,毕竟在信息化时代中教师对知识的垄断已然成为历史,而对于在现代民主意识熏染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而言,批判精神与自我意识的较大发展,使他们对权威的无条件服从与信仰几无可能。从教师方面来说,应当提倡更加宽容的胸襟,时常提醒自己“与我意见不同的并不一定是错的”。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2006年河北省首次教学评估中指出:加强命题研究,提高命题的含金量,以利于指导教学。
在教育评价体系中,考试是重要的评价手段,不仅能检测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还发挥着指示教学发展方向的作用。然而,怎么考?考什么?众说纷纭。过去我们提出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分项与综合相结合。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都不可回避利用书面考核。尤其是期末试卷更能引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关注。虽然说一张试卷不能代替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但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这张试卷就是学生在某个阶段学习的水准。可见,不可忽视期末这张试卷的份量与影响。
从全国各地看,语文试卷的编制呈现多元化,有的侧重于传统的模式,有的赋予现代特征的创新,还有的注重人文色彩。应该说,试卷不仅是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容的把握。因此,考什么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从宏观角度说,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是: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理论上讲语文试卷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编制。那么如何处理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呢?各占多大的比重,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我认为,书面考试主要在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核。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从属于“知识与能力”,在“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中能够有所体现。从微观角度说,语文学习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这样,语文试卷编制的重点也就在“识字与写字、句子训练、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这五个方面了。
语文试卷的编制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目标要求,一定要符合学生年段的特点。
关于题型的编制,以学生常见的为主,适度变化。题目要求表述明确,不要过于创新而使学生迷惑。关于内容的编制,紧紧把握教材的特点,否则会导致学生不知所措。
总之,语文试卷的编制,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正确、合理、客观的评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命题依据的原则。
质量检测,以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依据,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评价的激励性、诊断性、过程性和发展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依据课标,靠近新课程,以教材内容为主,重点测试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同时,测试内容的设置注意趣味性、生活化、情景化,体现开放性、灵活性和人文性,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所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尽显自己的语文才能,发挥创造力,展示个性,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考出真水平、好成绩,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2.试题的设计思路。
(1)试题内容突出基础性。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力求体现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按照这样的思想,在命题时着眼基本要求,避开难题、偏题。
(2)命题充满情趣和差异性,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语文试卷因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题型设计比较客观、冷漠,显得严肃呆板,毫无情趣可言,在测试中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考场心态,在用词上我们细细地加工了一番,像“请写出来”“请回答问题”“请选择”“能谈谈您的想法吗?”“您是怎样看的?”这些亲切客气的提问,使学生感到自己会成功的,即使答不上来,教师也不会怪罪,也能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特别是一年级的试题,我们在命题形式上动了一番脑筋(低年级明显不如高年级好做),尽量用“连一连”,“照样子写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等富有游戏色彩的提问方式。目的是注意保护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小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形成“乐学、乐考”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
(3)努力创设试卷的宽松氛围,营造一个自然和谐的考试情境。
一份试卷,就是一组问题的情境。试卷情境的宽松程度对儿童的考试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宽松的问题情境对于儿童充分展示业已形成的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命题时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①卷首设计考前寄语,打消应试的顾虑,激起儿童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小朋友,一学期过的真快,您们一定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与本领,今天,做做这份试卷,您一定会发现自己真的学会了很多,这该是多么高兴的事啊!赶快行动吧,不过得把字写端正哟!(相信您是最棒的!好孩子,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您。成功永远属于您!)
②卷尾设计提示语,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体验考试成功。
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考试兴趣,发现自己的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我们在卷尾又设计了小结提示语。如:
祝贺你全部做完了!亲爱的同学,不要带着“遗憾”走出考场,请你再仔细检查一遍。
小朋友,做了试卷,你一定发现自己进步了吧?不过要想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还得仔细地检查检查哟!如果发现自己有困难的问题,可得耐心地思考思考啊!
(4)增加考题选择的余地,激发儿童的自主精神。
儿童是活生生的个体,各有各的精神世界,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考题设计也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在保证目标底线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类可供选择的试题。
设计多项同类不同水平的试题,供学生选择,体现学生达标水平的差异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尽可能地感到考试成功的喜悦。
(5)试题应具备以下特点。
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注重了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精:以点带面,从一个考查点能透视出多重问题,在份量和要求上均有一定弹性。
一、存货内部销售业务抵销的理论基础
合并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所有权理论、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选择不同的报表编制理论基础会对合并报表的编制带来实质上的影响。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采用了以主体理论为主并结合母公司理论的综合会计处理方式。实体理论强调母、子公司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而不是拥有与被拥有关系。例如,当母公司持有子公司70%的股权时,虽然按照持股比例,母公司仅享有子公司净资产所有权的70%,但实际上母公司却可以控制子公司100%的净资产,因此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子公司全部净资产纳入合并范围之中。在母、子公司之间或同一合并范围内其他企业发生的销售业务称之为内部销售业务。当内部销售业务发生时,销售方按照存货的售价确认营业收入,将存货的原取得成本确认为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额形成当期营业利润。同时,购买方按照销售方的售价将采购的货物确认为存货,如果购买方本期未能将采购的存货对外销售,那么将留在企业内部并形成期末存货。从企业集团角度来看,内部销售业务只不过是企业存货的内部移动,不应当产生任何资产增值或损益。但是,从销售方与购买方的个别会计处理来看,这种存货的内部一定却使一方增加了营业利润,另一方等值增加了存货的取得成本,因此,在编制集团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由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采用的是实体理论为基础的合并报表编制方法,因此购、销双反的内部销售交易应当全部抵销,而不能按照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部分抵销。
二、对存货内部交易逆流和顺流的区分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将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投资投资收益时内部交易的抵销分为逆流交易和顺流交易两类,并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的处理方式,在母、子公司关系下,逆流交易是应当指子公司向母公司出售存货的交易,顺流交易是指母公司向子公司出售存货的交易,母、子公司之间交易的方向会对集团的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确认方式产生影响。但是无论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还是《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在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是对集团的内部销售交易都并未按照逆流交易和顺流交易进行分类,而是采用了同样的会计处理方法。
例:甲公司持有乙公司7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2010 年12 月,甲公司将生产成本500 万元的库存商品以700 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乙公司2010年度未能将该商品对外售出,作为存货进行管理。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影响,下同。该笔交易为母公司对子公司销售的顺流交易。业务发生后,母公司确认了700万元的营业收入和500万元的营业成本,同时子公司按照母公司的销售价格确认700万元的存货,并反映在本期的资产负债表中。但从集团角度来看,子公司700万元的存货价值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集团取得存货的实际成本500万元;另一部分是内部交易形成的母公司营业利润200万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于这部分"虚增"的存货价值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全额予以抵销。抵销分录为:借:营业收入700万元;贷:营业成本500万元,贷:存货200万元。在顺流交易下,《企业会计准则》的这种规定符合交易的实质,母公司以高价将存货销售给子公司,可以理解为母公司凭借自身的控制权,强行取得了子公司的部分收益,在以母公司为主体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当将这部分利益取消,还原内部交易的实质。
接上例,假设是2010 年12 月乙公司将生产成本500 万元的库存商品以700 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甲公司,甲公司当期全部未能对外售出。那么该交易应为子公司对母公司销售的逆流交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逆流交易与顺流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致,内部销售交易都应当全部抵销,这也是合并报表实体理论的编制要求。但交易的实质来看,逆流交易和顺流交易存在较大的不同。逆流交易下,母公司以高价购入子公司的商品,可以视同为母公司向子公司经济利益的输送,甚至可以理解为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捐赠。在非全资控股的情况下,如上例,子公司的净利润中只有70%归属于母公司,另外30%归属于其他股东。也就是说,由于该逆流交易,子公司产生的200万元营业利润只有140万元属于母公司,那么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将子公司的营业利润200万元进行全额抵销事实上是抵销了部分少数股东权益,既不符合交易的实质也不符合谨慎性原则。涉及逆流交易的内部销售业务抵消分录可以修正为:借营业收入700万元;贷:营业成本500万元,贷:存货140万元,贷:少数股东权益70万元,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收益计入少数股东权益。我国编制合并报表本身采用的就不是完全的实体理论,而是在实体理论之中借鉴了部分母公司理论的思想,比如对合并商誉的处理采用的就是母公司理论。因此,对内部销售逆流交易的处理也完全可以采用母公司理论予以部分抵销,将不归属于母公司的部分列为少数股东权益。
三、购货方对未售出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处理
集团内企业发生内部交易后,如果购货方未能将购进的存货在当期全部对外销售,在会计期末可能需要对存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存货的购货方在会计期末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包含了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取得成本进行对比,可以消除资产价值中的"水分",但是对于集团来说,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仅仅是集团一相情愿而未经过市场验证的存货"虚价值",不能作为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标准。一般来说,只要存货的购入方计提的资产减值没有超过存货价值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就说明存货没有发生事实上的减值,对于集团来说还是可以保本的。购货方对存货计提资产价值主要有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1.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购货方的购入价,但高于销售方的成本。对于这种情况,从购货方的角度来看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当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但是从集团的角度来看,存货的成本应当是销售方的取得成本,也就说如果没有发生内部交易,存货依旧保留在甲公司的手中,就不应当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因此对于购货方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应当全额转回。
例如,在顺流交易下,乙公司所持有的存货年末经评估可变现净值为600万元,乙公司按照规定计提了10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从集团角度来看,600万元的可变现净值要高于集团对该批存货的取得成本500万元,因此乙公司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当全额转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乙公司持有的700万元存货价值中包含了200万元的集团未实现内部损益,虽然资产的可变现净值跌至600万元,但集团依旧可以获得100万元的预期收益,也就是说乙公司持有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尚未降至为零,如果没有发生内部交易,该存货并不会发生减值,因此集团不需要对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分录为:借:借:存货100;贷:资产减值损失100。或可以与前笔分录合并为:借:营业收入700;贷:营业成本500,贷:资产减值损失100,贷:存货100。如果连续编制合并报表应当调整企业的期初留存收益。
2.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不仅低于购货方的购入价,而且低于销售方的成本。对于这种情况,无论是从存货的持有方还是从集团的角度来说都发生了事实上的资产减值损失,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或者说,即使该批存货没有因为发生内部销售交易,而从甲公司转移到乙公司,甲公司也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但乙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是将存货的可变相净值与包含了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成本进行对比,因此乙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包含了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当予以抵销。对于集团来说,编制合并报表就是要将内部交易对个别公司的会计影响消除掉,因此只能从甲公司的角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例如,在顺流交易下,乙公司所持有的存货年末经评估可变现净值为400万元,乙公司按照规定计提了30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而从集团角度来说,应当视同内部交易没有发生。乙公司计提的3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部分200万元是内部交易引起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另一部分100万元才是存货的可变相净值低于集团取得存货的成本的差额。如果内部交易没有发生,应当以甲公司为主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乙公司多计提的200万元应当予以转回。
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的抵销分录为:借:存货200;贷:资产减值损失200。或可以与前笔分录合并为:借:营业收入700;贷:营业成本500,贷:资产减值损失200。集团只需要按照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金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即可。
参考文献: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福建省上杭县湖洋中学 林华春)
根据教育测量学的原理,语文单元过关考试是一种诊断性的水平考试,是以取得教学反馈信息、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成绩考试。
无论何种考试,都只是一种抽样测量。这是因为,测试的内容(如一个单元或一册课本)是十分丰富的,包含大量有测试价值的具体内容,每一具体内容又可以从不同角度以及不同难易度编制成许多测试题目,但是,由于一次测试的时间不可能过长,所以不可能完成从待测的内容中编出的全部问题(被测的总体),而只能从全部待测问题中选取部分内容(被测的样本)用于测试,从对样本的测试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即考生对被测总体的掌握情况)。这样,抽样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也就是试卷“效度”的控制,就成为编制试卷的关键。
效度,是指考试结果的有效性,它是评价考试质量的一个基本指标,是对考试准确性程度的估计,也就是指实际所测的东西与所要测量的东西间的吻合程度。
由于语文单元过关考试是一种诊断性的水平考试,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检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便进行补偿性教学,因此,语文单元过关试卷编制中的效度控制是否得当就直接影响能否达到单元过关的根本目的。
效度可分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对于语文单元过关考试,我们着重应探讨的是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考试作为一种抽样测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如何,也就是一项考试能够测量出其所欲测量的内容及预期行为反应的程度。
以语文单元过关考试为例来说,“所欲测量的内容”是指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本单元的全部教材内容,“预期行为反应”是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学生学完这些教材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也即行为目标,例如对单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等目标,如果测试题目恰当地代表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和所要求达到的行为目标,理解这份单元过关试卷就有较高的内容效度。要使单元过关试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1.试题编制者必须明确单元教材内容和行为目标要求、划分单元双向细目表。
作为试题编制者,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本单元教材全面掌握,明确教学大纲对该单元的内容和行为目标的具体教学要求,明确该单元的重点、难点所在,罗列出该单元的全部知识点(被测的总体),并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水平层次目标,将全部知识点进行分类。同时将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根据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教育目标的层次高低,列出该单元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的二维层次模型。根据二维层次模型,具体划分双向细目表。
下面以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例加以说明。本单元共四篇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下称《这》)、《羚羊木雕》。(下称《羚》)、《北影》(下称《背》)和《短文二篇》。其双向细目可列表如下(表附后)。
(附图 {图})
2.试题必须是所界定的内容和行为目标范围内的代表性取样。
所谓代表性取样,必须包括:
①知识覆盖面:
命题的知识覆盖面是评估效度的一个主要环节,单元试卷能否在规定时间内测量出学生对所学的该单元知识的掌握的深广度,要参照教材及大纲规定的该单元的知识点的个数和命题中出现的知识点的个数的权数比值,权数越接近1,命题的知识覆盖面就越大,效度就越高。
②方法覆盖面:
命题对测量学生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概括、抽象、类比等方法上的掌握程度,是考查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对这一内容的评估要参照教材及大纲要求学生掌握方法点的个数及命题中出现方法点的个数的权数比值,权数越接近1,命题方法覆盖面就越大。
③重点覆盖面:
命题作为从学生所学知识的总体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能否代表知识总体,重点内容的考查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一般说来,大纲及教材规定的重点内容,都是培养能力的关键性内容,所以命题力求避免考查那些偏僻的非重点内容,而应着重考查教学重点。
北宋和明朝进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和张居正就是在这种相近的背景下各自进行了变法与改革。但是,将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进行比较,则王安石变法的成就不能与张居正的改革相提并论。
王安石变法之时就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以失败而告终。后世学者对王安石变法也褒贬不一,可作为王氏变法不如人意的佐证。①
与王安石变法不同,张居正任相之时改革却得以全面推行。虽然张居正身亡之后,其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被明神宗废而不用,他本人也遭诬劾而被削官夺爵;但到万历末年,人们认识到改革的益处。因此,他的文集问世后,为其作序跋的文人、士大夫无不对其改革称许有加,认为在他执政的“十余年间,海宇清晏,蛮夷宾服”,②并把他誉为“救时宰相”。③天启朝,廷臣开始为居正鸣冤。于是熹宗下诏“复(居正)故官,予葬祭”;到崇祯朝,居正父子官复原职,尚书李日宣等更称:“故辅居正……肩劳任怨,举废饬驰,弼成万历初年之治。其时中外义安,海内殷阜,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功在社稷,日久论定,人益追思。”④可见张居正以他的改革精神赢得后世对他的追思与怀念。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所没有的。
尽管王安石和张居正都是为了救弊图兴而进行的改革,他们的改革却产生了迥异的社会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策略不同。改革是社会危机的产物,但即使是同一类型改革,也会因改革者所采取的策略不同而产生不同效应。和王安石变法相比,张居正改革阻力较小在于他具有较高的策略水平,这主要表现在改革所奉行的宗旨方面。
王安石早在宋仁宗嘉5年(1160年)上《万言书》时,就提出要改变现有法度,使之合乎“先王之政”。但是,他任相之后,却亮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表明要更改太祖、太宗以来的法令制度。安石此举虽然给希望变法的士人注入了一副兴奋剂,但在思想还很保守的宋代,改变“祖宗之法”无疑会招来守旧派的激烈反对。如范纯仁向神宗上疏说:“王安石变祖宗法度,掊克财利,民心不宁”;在向神宗上《尚书解》时又说:“其言皆尧、舜、禹、汤、文、武之事也,治天下无以易此。愿深究而力行之!”⑤实际上就是要神宗不事更张,奉行“祖宗法度”,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是很普遍的。因此,王安石亮出的变法旗帜使他在变法之初就遇到了强大阻力。张居正的做法与王安石则不同,隆庆5年(1571年),他担任会试主考时撰写了《辛未会试程策》⑥,其中第二部分“法先王与法后王”的策题答案体现了他的变法思想,他认为“法制无常,近民为要,古今异势,便俗为宜”,说明他主张变法应以顺应民心为要,即应“法后王”。但他又说,“法后王”并不是更改明太祖所制定的各种制度,相反,对于唐宋以前的君主而言,明太祖是“后王”,因此“法后王”就是恢复太祖之制中本来面貌,革除正德以来的弊政。而对于明中叶诸帝来说,太祖又是“? 韧酢?这样,改革并没有违背先贤所主张的“法先王”之旨。居正任首辅后,在明神宗召见时表示:“方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不必纷纷更改”;然后又在谢恩疏中说:自己要“为祖宗谨守成宪,不敢以臆见纷更”。⑦这样,张居正在改革中始终打着“恪守祖制”的旗帜,从而抑制了守旧派之口,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第二,改革步骤不同。宋、明两朝发展到中叶时,都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因此,王安石和张居正上台时,接手的都是家底很薄的摊子,扭转财政危机是他们的共同任务。然而,在制定改革方针,应该孰先孰后时,王安石和张居正采取了不同的步骤,体现了他们在谋略上的差异。
王安石变法,一开始就着手整顿财政,而忽略了吏治改革。“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役、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颁行天下”。⑧这表明王安石为改革“积贫积弱”局面,一开始就把改革重点放在整顿财政上,以俭财为先。由于新法在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一些地方官使新法成为扰民、困民之举,遭到百姓反对,且变法对官僚地主及大商人的利益触犯颇多,故又遭到这部分势力的反对。可见,在吏治没有澄清、官僚地主的阻力没有打破之前,改革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的。
和王安石相比,张居正显然要老练许多。在他看来,“治理之道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于核吏治”,⑨否则,吏风不正,一切政令都会流于形式。“上泽虽布而不得下疏,下情虽苦而不得上达”⑩,即是当时官僚作风的写照。正德、嘉靖年间的改革之所以不了了之,正是吏治腐败所致,张居正对此深有体会。因此,虽然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他却没有一上来就贸然整顿财政,而是先行改革吏治,于万历元年(1573年)提出“考成法”。考成法的施行,大大提高了官僚机构的行政效率,史称“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由此,张居正是在获得了一个得心应手的政治工具后,然后再运用这个经过改造的工具去推行经济、军事诸方面的改革,使新法一以贯之地推行了十年之久,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第三,改革者的地位与权限不同。中国封建社会,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皇权至高无上。因此,要革旧图新,首先就要取得皇权支持,故韩非说:“事在四方,在要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但是,皇帝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变法,不仅决定了改革者所拥有的权限大小,也决定了改革最终所能取得的成就。就此而言,王安石变法也有不如张居正改革之处。
熙宁元年(1068年),王安石调入京师后,宋神宗谦虚地说:“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聊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跻此道!” 虽然孙固、唐介等力言安石不可任相,但神宗不为所动,次年就以其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此时神宗对变法充满了幻想,因此在变法初期对安石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使改革得以逐步展开。但是,随着反对派声势的高涨,神宗对安石的不信任日益增加,对变法也动摇起来。当他看了韩琦指责青苗法的上疏后,对安石等执政大臣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 虽然安石作了辩驳,神宗仍半信半疑,安石不得不“称疾家居”。 神宗欲罢青苗法,直到安石以辞职相胁时,这才“为巽辞谢之”。 又如神宗在亲策贤良方正时,太原判官吕陶奏请罢理财之说,神宗让安石读卷,见安石神色沮丧时,他又让反对变法的冯京续读,并称其言有理,这对安石等变法派来说,不能不是一种打击。此类事例甚多,不再枚举。
其实,宋神宗对安石的牵制远不止此,在用人政策上他也留了一手。变法之初,安石就提醒神宗不要为异论所惑,神宗表面允诺,却又把司马光、冯京、文彦博等反对派留在朝中,以牵制和监视变法。这些人后来虽因政见不合而离开朝廷,但也为反对派阻挠变法提供了条件。对神宗这种态度,安石也有所觉察,叹道“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杓水,即羹何由有熟也?” 并暗责神宗“只从得五分时也得也!” 这些情况都表明,当反对派大举进攻新法时,神宗的动摇性就暴露出来,使反对派抓住他这一弱点,从而给变法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明神宗即位时,只是个十多岁的孩童,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正是这一因素使张居正在改革中取得了皇权的支持,牢牢掌握着改革大权。居正任首辅后,取得了神宗生母李太后与司礼太临冯保的信任,成为他们在朝廷的代言人,而居正又利用自己作为帝师的特殊身份,向神宗灌输改革思想,这样,幼小的神宗自然而然地把张居正奉若神明,对改革更唯居正是从。因此,神宗这时只不过是皇权的符号,居正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他有效地利用了皇权这把尚方宝剑来清除障碍,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进行。
明神宗成年后,更把居正视为顶梁柱,万历5年(1577年)9月,居正父在江陵病逝,按封建伦理,他必须回原籍守制三年,然而此时改革正处关键时刻,反对派在暗中活动,居正一旦离去,改革和他本人的前程都将凶吉难卜,因此无论对朝廷还是对他本人来说,居正都不能离开。这一点神宗十分清楚,故有人提议居正“夺情”时,神宗立即同意,并下诏说:“父制当守,君父尤重”, 明确表示要居正夺情,使舆论大哗,甚至有人上疏称:“国有非此不可以为国,家有非此不可以为家,人而非此则禽兽矣,中华而非此则夷狄矣”, 并说这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正好这年有慧星从东南方升起,反对派便把它附会为上天对夺情的不满,甚至有人“悬谤书通衢”。 对这些攻击性言论,神宗不为所动,并下诏:再论此事者诛无赦。同年12月,朝野又议论纷起,说居正将有异举。为了辟谣,神宗再次出来为居正说话,重申:“纲常人纪,君臣为大”,斥责反对派“藐朕冲年,忌惮元辅忠正,不便己私,乃借纲常之说,肆为排挤之计,欲使朕孤立于上,得以任意自恣,殊为悖逆不道,倾危社稷,大伤朕心。” 反对派果然被镇住,使居正得以集中精力把改革推向深入。
尽管有人认为神宗对居正的尊敬是长期受李太后、居正严格管束所产生的敬畏心理的表现,并不是其内心思想的真实反映, 但不可否认的是,神宗在改革过程中是给予了居正以极大的支持的,而不是像宋神宗那样处处制肘王安石。至于居正死后,神宗几乎尽废其法,并抄居正家产和削官夺爵,却不是神宗反对改革本身所致,而是诸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引发的悲剧。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患者出现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当此种疾病所表现出来的其他病症完全康复后,咳嗽症状仍未消失,从而逐步的演变成哮喘疾病[1],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向,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应当给予患者准确的诊断和对症治疗,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方法越来越多,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其中,通过对患者的中医体质准确判断,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效果最为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现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对其通过研究中医体质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以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2岁-63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3岁-71岁之间,所有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喘息、胸闷、气促等。对73例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在中医中所属的类型,并针对患者体质的类型分析患者出现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和体征,以确定中医体质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按照中医理论进行体质判断,以确定患者的体质在中医中所属的类型。经过判断,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有:平和质、特禀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血瘀质、阴虚质、湿热质、痰湿质[2]。风热侵肺型,主要表现为鼻涕粘稠、呈黄色,舌苔呈黄色、痰液呈现黄色,伴有粘稠、口苦,共19例,肾肺皆虚型,失眠多梦、没有鼻涕、口干、少苔、咯痰困难等,共16例,风寒束肺型,舌苔薄且白、鼻涕透明、痰液较清,共21例,心肺气虚型,没有鼻涕、舌苔发白、自汗、口淡、痰液较清、心悸等,共17例。根据患者的不同行体质,需要对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首先给予患者基础方:甘草、青天葵、地龙各10g,党参、苏子、白芥子、葶苈子各15g,黄芪12g,莱菔子14g。在此基础上,如果患者的中医体质属于风热侵肺型,则要加入苍耳子12g,龙利叶15g,如果患者属于肾肺皆虚型,则要加入百部15g,海底椰10g,如果患者属于风寒束肺型,则要加入防风、麻黄各10g,如果患者属于心肺气虚型,则要加入仙灵脾12g,瓜萎皮15g。上述药物用水煎服,每天1剂。对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是并发症,则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比较,差异较小,无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根据不同体质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按照中医理论进行体质分类,将患者的疾病分类,并采用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情况可知,采用不同的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3例患者中,治愈39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3.2%,治疗效果显著。
不同体质类型所占比例
3 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准确诊断和对症治疗,则会严重制约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患者产生更大的影响[3]。因此,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要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的体质进行分类,可以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对患者做出准确的病情判断,再根据患者的体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则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明确患者的体质,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一、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概念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与现金等价物流入与流出的报表,主要功能是反映资产负责表中的各个项目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广义的现金,包括:(1)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指企业存入金融企业的存款;(3)其他货币资金,指企业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货币资金等;(4)现金等价物,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
通过上述的表述,对应到小型或微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广义现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这四个项目,现金流量表反映一定期间内企业收到现金或支付现金数量,也可简单理解为反映一个家庭一个期间(如一个月)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情况。企业的经济活动可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大类。现金流量表提供了详细的由公司的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对于评价企业的实现利润、财务状况及财务管理,要比传统的损益表表现得更加出色。
二、现金流量表的实用意义
1.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资产负责表信息量不足的问题
在资产负责表中,相关的平衡公式可以简单记为: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非现金资产。从这个平衡公式中可以看出,企业现金的增减变动主要受等式右边的因素影响——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导致现金发生相关的正变动,非现金资产的变动导致现金发生相关的负变动。在现金流量表中呈现的内容,特别是采用间接法时,是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发生额或本期净增加额填报的。在这种情况下,账簿中的信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体现,相关的现金变动原因的信息业得到了充分的揭示。
2.现金流量表为企业提供考核新角度
从利润表上展现的现金能力是更加权责发生制核算出来的利润额,这样的计算方式所导致的问题就是,很多时候都会发生实时利润有呈现,但是银行账户却没有结余的现象。也就是说,在现金能力的呈现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利润表并不能满足企业对于现金掌控的需要。很多企业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因为改为收付实现制。但事实上,收付实现制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在这种形式下,兼顾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表就很好的满足了企业的需求,给企业一个更加全面掌控现金能力的方法。
3.现金流量表展现企业的现金能力
企业要谋求发展,离不开筹措资金。对于小型或微型企业来说,不可能采取股票筹资的形式。因此,一般情况下,企业获得资金的途径有两个:(1)通过对外筹资,吸取外部投资者投资或者借入现金。但是,对外筹资容易稀释对企业的控制权。而筹借资金又会增加相关的偿还本息的压力;(2)企业运转取得的利润。在利润的诠释和呈现上,现金流量表有很出色的表现。
在现金流量表的帮助下,企业可以掌控自身的现金能力——即了解经营过程中,企业内外筹集的现金数量、自身获取的利润数。还可以掌握现金的运用状况等。现金流量表在诠释企业筹资和获利能力方面上是其他报表所不能替代的。
三、现金流量表在小型或微型企业运行现状
1.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划分
早在2011年6月的时候,工信部等四个部委就已经对企业规模进行了细致、严格的划分,即将企业分为大、中、小、微四种。具体的划分准则就是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企业的相关指标数据,并结合相关的行业特点制定的。企业类型的细致划分,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等情况,使得政府在制定方针、政策的时候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反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微型企业的概念也是在这个时候正式应用的。
2.遭遇的瓶颈
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第79条中规定,在小型或微型企业的财务报表租成中应当包括——资产负责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附注。现金流量表由《小企业会计制度》下的“按需要选择编制”的年报,变为每月必编的月报。也就是说,自2013年1月1日起,现金流量表就成为了小型或微型企业必须编报的财务报表之一。但是,现阶段,从财务报表包括范围及税局对企业管理要求规定来说,小型或微型企业每年或按季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但由于小型或微型企业因规模小或成本考虑的原因,购买财务软件时,多是不包括现金流量表编制模块,加上这些企业配套的财务人员相应水平较低,对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不理解,使的编制的现金流量表现多不合格。
基于小型或微型企业的这种现状,必须探索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简易方法,才能实现现金流量表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小型或者微型企业的发展。
3.政策上的优势
在新《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小型或微型企业的会计人员有了更大的技术压力。同时,由于小型或微型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因此,经济往来业务也就相对的简单。但是,简单并不代表不繁琐。为了使小型或微型企业的财务人员能够熟练的编制和应用现金流量表,发挥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因此需要用简单、直观的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四、小型或微型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传统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一般分为四种:总额法、净额法、直接法和间接法。总额法主要是指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时候,将现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分别以总额的形式呈现,收支互不相抵。而净额法则刚好相反,是将现金流量按照项目收支相抵后的净额的形式呈现的。对于企业来说,现金流量表的存在就是要明确的反映各项现金流的来历和去向。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总额法比净额法更加常见。总额法和净额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两种方法。
但是,一般书本介绍的却是直接法与间接法两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列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而间接法是指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有关项目,剔除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据此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无论是直接法还是间接法,都可以通过分析有关账户和报表项目的数据来计算填列。一般都会给出一些公式计算,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科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期初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补充调整项目(包括实际发生的现金折扣、票据贴现的利息、因债务重组减少应收账款项而收到非现金资产、确认的坏账损失、视同销售的销项税额等),进行填列。很多企业会计人员就简单的套用公式计算,然后填写,没有分析有关账户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现阶段流行的制表方法包括:工作底稿法、T型账户法和分析填列法。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其分支机构通常较多,投资渠道相对较宽,融资方式多样,涉及的外币业务等业务也较为复杂。因此,大中型企业多选择工作底稿法或者T型账户法,以便于多方协同作业。但是,对于小型或微型企业来说,其结构、业务等相对简单,组织结构内部不存在沟通障碍,同时,其外部投资等业务也较少,因此,应该更多的考虑应该分析填列法。
具体地说,笔者认为因小型或微型企业经济活动多不涉及到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大多为经营活动。对这类企业的现金流量表填列,主要分析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明细账就可以了,不用分析各科目余额,不要过分硬套上述给定计算公式。企业的“现金”都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反映出来,此三个科目一定期间内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应等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此三个科目一定期间内的贷方累计发生额等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除了购建设固定资产和处置固定资产为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视同没有)。因此我们将三个科目明细账中每一笔业务发生额分析后,就象做填空题一样,将每笔数字填列到现金流量表不同项目内,汇总相加就可将现金流量表填列完成。这样做非常直白,好理解,且做起来简单易行,就是业务量多时,花费的时间较长。
除此之外,笔者个人认为对于小型或者微型企业来说,财务人员的技能是很重要的部分。小型或者微型企业的财务人员多数相对技能较为落后,简易的方法对于他们更为实用。这里我个人推荐一种名为“倒轧法”的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倒轧法的含义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倒轧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制表的时候采取倒序的方式进行现金流量表的填列;第二,通过财务人员的实际经验和对企业业务的总结,将发生频率较高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不必采取一一单独调整的方式,而是将现金总流入或总支出减去其他发生频率相对较小、容易确定的项目金额,倒推出销售、购买这些业务量大的项目金额。当然,这种做法的精髓就是要有准确的数据和丰富的小型或微型企业的工作经验。
现金流量表的填制还有很多方法可循,但是对于小型或者微型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化压力为动力,细致耐心的做好现金流量表的制表工作,这对反映企业运营状况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企业会计准则应用讲解(第二版)[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企业,遍地都是销量偏执狂。无论大企业无论小企业、无论公司高层还是销售基层,几乎没有谁能摆脱得了销量的魔咒。
企业追求销量没有什么不对,销售数据、利润指标本来就是企业存在的经济理由,但是片面的追求销量,饥不择食的追求销量,则会留下后遗症。
有的销量具有市场成长性,有的销量并不具备市场的成长性,同样额度的销量,对市场增长的贡献却完全不一样。销量表面上只是简单的数量,其实销量有良性、恶性之分。所以作为立足长远的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对销量保持宠辱不惊的清醒,不要轻易因为骄人的销售数据就沾沾自喜,首先弄清楚这是高质量的销量还是低质量的销量,然后再来布置下一轮的营销动作。
赢的法则,首先是远离导向失败的因素。每个销量背后是有不同潜台词的,做企业、做营销,务必警惕那些不健康的销量。
这是一个泡沫纵横的时代,销量也不意外。我们一起来看国内市场最常见的销量泡沫。
销量泡沫1:滥招经销商带来的销量泡沫。
滥招经销商的销量泡沫经常发生在进入一个新领域的新生品牌的营销过程中。因为新品刚刚上市,渠道不成熟,为了尽快取得所谓的销售业绩,往往放弃对经销商资格审查、放弃对区域市场拓展的战略规划、放弃对市场运作的系统性制约,只要有经销商愿意进货,就很随意形成经销契约关系,因为眼前的短暂利益的诱惑,随意启动区域市场,最终导致市场格局凌乱不堪。根本谈不上对铺货质量的要求、也根本谈不上对营销推广的支持。以一种极为潦草的方式上市,最终市场表现自然不佳, 一年、二年下来,又要忙着更换经销商,那个时候的市场已经到处都是历史遗留问题,老的经销商很可能演变为市场开拓的新阻力。
就仿佛草率结婚的夫妻,结果不一定美好,而在通往新的幸福征途上,原有的婚姻反倒成了绊脚石。这种按耐不住一时的寂寞,饥不择食的进入明知不合适的契约关系,显然属于饮鸠止渴的行为。但,很多原本精明能干的企业家往往也逃不过这一劫。
销量泡沫2:过渡促销带来的销量泡沫。
品牌营销仿佛一场抢摘果子的竞赛,促销其实只是一个辅助的钩子。适度促销可以拉近消费者与品牌的距离,但是过渡促销很可能把树枝攀裂,从而从根本上影响品牌的健康程度。
促销对市场的拉动、对销售的影响,几乎是即时性,也正因为当下就可以看到绩效,所以中国营销人员大都热衷于促销活动。
但,促销也有失效的一天,准确地说,促销对市场拉动会越来越不明显。因为频繁的促销,消费者最终会对这些小恩小惠麻木不仁。而且,随着营销同质化化程度的升级,促销方式互相克隆,往往若干个同类产品同时都在进行类似的促销,促销刺激与所谓的特殊待遇将轮落为行业的共性。
比如,航空公司搞旅程返点,只有一家航空公司搞这样的促销活动,促销活动的确具备额外的吸引力,当三家、四家、五家航空公司同时搞这样的活动,旅程累积奖励已经完全丧失了最初的意义。
仅仅借助促销战或者价格战的利益刺激形成的相对优势,极为脆弱,几乎不堪一击。促销刺激停止的那一刻,也许就是销量停滞不前的那一刻。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忠诚度以及同类产品之间的品牌抉择依据,可以断言最终必然来自促销之外的其他因素。
过渡让利带来的后果,更可怕的是你最终没有办法支撑产品品质与进步更新。
所以我们说过渡促销带来的销量是绝对的泡沫。没有直观的利润价值、也没有可累积的市场附加价值,请问这样的销量,即便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促销:一味副作用过剩的营销药方。一个过分依赖促销的品牌,很可能最终失去市场威力。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话,对过渡促销的批判,我相信是所有放眼长远的营销届同仁共同的立场。
在这个促销泛滥成灾的时代,请“促销瘾君子”们千万把握好促销的度,包括促销活动的频度与方式方法。
销量泡沫3:糟蹋市场未来的销量泡沫。
除了滥招经销商与过渡促销形成的销量泡沫,还有一种销量泡沫,悄悄潜伏在中小型企业的阵营中。
为了获得销量,不惜糟蹋认知形象,不惜破坏游戏规则,无视品牌规则的存在,无视消费者的价值实现,忽视市场分额的占据质量,忽视品牌内涵的营建,舍本逐末片面追求数据化的业绩,破坏性地掠夺着市场的未来。这些没有长远利益考虑所获得的销量,我们统统称之为销量泡沫。
某冰品品牌,在浙江市场很强势,几年前,为了寻求新的增长,把市场触角延伸至江苏。一个区域性品牌,进入另一个区域时,没有通路的优势,也没有品牌影响力的优势,所以他们最后决意以低价位的策略性产品为主力军切入这个新市场。这支只有常规产品1/3-1/2价格的甜筒在江苏市场颇受欢迎,在推广支持稀少的情况下,冰品产品线累计回款有近千万。但,这一超值策略附带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首先,这些策略性品种利润率低下,几乎成为公司的鸡肋产品;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品牌形象被市场被动定位为以价格取胜而非品质取胜的杂牌,在2004年用了2倍于浙江市场的推广费用运作江苏市场却收效甚微,因为在江苏消费者眼里,它已经完全没有资格与全国性品牌伊利、蒙牛相提并论,更无法与全球性品牌和路雪媲美,尽管它在浙江市场是冰品类的第一品牌,是和路雪、伊利均奈何不了的强势品牌。但为了销量的充实,至今他们仍然以低价位的策略性产品进攻新市场,比如上海。
这种经不起当下的利益诱惑,而不惜牺牲市场未来的做法,却很少有人去反思。如果一个企业的眼光只能看到1年、2年,甚至几个月的利益,而没有把3年、5年,甚至更为长远的利益融进年度营销的思考过程中来,就很可能在不经意间犯下“杀鸡取卵”的错误。
有的企业,误认为一个销售涉及的区域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品牌运作越成功。其实销量的大小与市场的数量并不是严格的正比关系。同样的区域数量,因为运作方式的不同对应不同的销量收益;同样的销售受益,也因为运作方式的不同而对应不同的品牌增值贡献。
中小型企业因为资源有限,营销的步子会相对保守,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正因为推广资源有限,更要讲究营销的策略性,如果因胆识不足或者决策失误,而扼杀市场的未来,最终导致推广资源的浪费,那就更加可惜了!
中国品牌的尴尬:国际模式盲目克隆
驰骋中国市场的品牌大致可分为三类:1、土生土长的国内品牌;2、全球领先的国际品牌;3、以国际品牌的姿态运作的异数,仅仅在中国市场风光,也许在国际市场上什么都不是的品牌。
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事实上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国内品牌,大多为销售范围仅限于个别地区的区域性品牌或者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销售的全国性品牌,只有个别中国品牌以品牌运作的形态走出国门,并且只在个别国家与当地品牌一争高低。而国际品牌则具备全球性的影响力,中国对他们来讲也只是一个区域。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无论品牌历史、无论企业规模,还是所处发展阶段都不尽相同。
可以肯定地说,国际品牌运作模式可以借鉴,却不能生搬硬套。就好比一件成人的衣服,即使再好,穿在孩子身上,必然不合体。本土品牌面对外来和尚念的经,务必学会辩证的吸收国际品牌的成功经验,警惕盲目克隆的陷阱,否则就难免遭遇尴尬。
1、品牌战略盲目克隆的尴尬:
品牌战略,尤其是品牌格局,看似简单,其实很有讲究。国际品牌中有很多举世闻名的案例,但移植到国内品牌却不一定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比如,全球日化大腕宝洁,采用分品牌运作的品牌战略,仅洗发水就有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伊卡璐等一系列独立品牌;洗涤剂也一样有汰渍、碧浪等独立品牌。宝洁的品牌格局运作很成功,很多企业也以此为榜样规划自己的品牌格局。
但事实证明中国企业克隆宝洁的品牌战略往往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尤其是中小企业及刚刚起步的企业。中国有一家日化企业,拥有很优秀的产品——有氧洗洗衣粉,其洗条性能与产品品质远远超过国际品牌(宝洁与联合利华)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所有洗条产品。他们复制了宝洁的品牌结构,以企业品牌为背书,分品牌运作不同的细分市场,结果营销情况并不理想。
为什么,同样的战略会失效呢?!
因为宝洁是世界日化巨鳄,仿佛航空母舰一样庞大,中国企业相比之下只是一艘普通的船,甚至只是一条小船而已。
航空母舰可以容纳很多,甚至可以容纳一个机场,普通船只的容纳力却是相当有限的。
同样道理,一个企业对品牌数量的承载力也受到企业规模、市场资源、发展时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在资源有限、基础薄弱的前提下,成功导入一个品牌已经很不容易,何况是同时导入两个品牌。因为盲目克隆国际品牌的战略模式,从而陷入尴尬的被动局面,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
某冰品企业,经过近十年的精心经营,在他们的势力范围所属区域内建立强势地位,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全面开拓速冻市场,因为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区域性的品牌影响力,他们企图以分品牌的方式做透该区域,在主流市场及高端市场分别建立独立品牌,并且在资源分享上完全公平对待。因为推广资源并不足以同期炒作2个品牌,所以他们采用分年度轮流推广的方式。上一年度全力推中端品牌、下一年度全力推高端品牌。结果,可想而知,经过3、4年的运作,却没有一个成为强势品牌。
据说,老虎妈妈在带小老虎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其中一只小老虎有足够的食物,常常会牺牲其它的几个。世界就是这么的现实,连动物都承认这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连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与气魄,为什么企业却做不到?!是因为人心比老虎更贪婪?!还是因为人类更具理想主义的色彩?!
说到这里,必须声明一点,本人对分品牌策略没有成见,我并不主张国内企业禁用分品牌策略,关键在于时机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导入程序。
2、营销技巧盲目克隆的尴尬:
成就一个伟大品牌的营销过程中,必然伴有大大小小的营销技巧。但,高明的营销技巧与品牌现状与营销时机必定是深度契合的。
同样的痣,长在不同的脸上、不同的部位,其效果是全然不同的。幸迪克劳夫的美人痣并不是长在任何脸上都有同样的魅力效应。所以我们在借鉴成功品牌的营销技巧时一定要留一个心眼。
增长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即使国际大碗一样面临增长的压力。
某牙膏品牌,在全球范围举足轻重,作为行业的领先者,销量增长的极限使之苦恼不已。这时,营销策划人员提出了一个技巧性的方案,即增大牙膏的开口,消费者在不知不觉增大了使用量,从而拉动销量的经典案例,至今仍有很多企业效仿。从牙膏、到洗面奶、到护手霜随处可见,该营销技巧泛滥到了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程度。上上个月,因为洗面奶断档,又没有时间跑远路,我在就近的超市里买了一支洗面奶,结果洗脸的时候,用手轻轻一挤,就“砰”的喷出一大堆,天哪,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量,而且再怎么小心,还是不会少于这个量,消费体验非常不好。上个月,我的同事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顺便买了一支护手霜,结果又发生了同样的情形,一挤就是很大一驮,足够摸4、5次的量,一次性摸在手上油腻腻的;而且你再怎么小心,都控制不了单次的出口量,给人一种品质低劣的感觉。
克隆国际品牌的营销技法,尤其是这种不到位的克隆,仿佛东施效颦,不仅帮不了什么,反而耽误自己的美好前程。
销量与品牌:种草与种树的辩证关系
通过做品牌的方式做销量与不通过做品牌的方式做销量,其分野就是种树与种草的区别。同样额度的销量,对未来的影响却不一样。就仿佛种草与种树,当树还是树苗的时候,草与树苗可以一般高,但所不同的是未来的成长性,树苗有一天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而草永远只能是草的高度。也许种草要比种树来得容易,植树造林甚至可以泽及后人。
经常有人担心“做品牌与做销量会不会有冲突?” 这样的提问我已经听了4、5年,而且至今还有人有类似的顾虑。
我想做这样提问的朋友,只是说明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品牌,如果能排除对品牌的误解,他一定和我一样旗帜鲜明,不会在这种近乎无聊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品牌是什么?品牌是消费者印象的总和。
做品牌并意味着不要销量,只是不要不健康的销量、危害市场未来的销量。
专心品牌经营,无非是在做销量的同时给消费者留下好印象。
现实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品牌与销量冲突的一面。但,“对的品牌”与“对的销量”,即使有冲突,也只是暂时性的,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对的品牌”与“不对的销量”、健康的品牌与不健康的销量谋取,那才是不共戴天的矛盾。
当然还有一种情形值得警惕,那就是偏激的方式或者不切实际的方式经营品牌,所导致品牌与销量之间的冲突。
很多企业之所以怀疑品牌与销量是否有冲突,往往是因为他们深受那些伪品牌、伪全案伤害的结果。
同样的是鱼翅,不同的做法,口感完全不一样,你不能因为你不巧遇上厨艺不到位的厨师,就批判全天下的鱼翅。同样是好茶,不同的水、不同的杯子沏出来感觉完全不一样,你不能因为喝了凉水冲泡的绿茶,就对所有的绿茶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