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的目标

地理教学的目标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理教学的目标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教学的目标

篇1

1 建立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一个新颖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和学生应有一种平等友好的交流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才能消除心理上的紧张,在松弛、和谐的环境下创造性的接受新知识。要让学生感到,学好知识是社会的需要。

2 优化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意味着“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为此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围绕“创新”开展教学,放弃老师一讲到底的陈旧模式。

①自主学习。根据一般的规律,老师教课的时间大概只占1/3到1/4,那么剩余的课堂时间是否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宽和深化,提倡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学习模式。比如,可以去研究“交通、贸易和旅游业”,可以研究“人口问题和社会发展”等等。

②直接体验,也就是增加“实践”活动过程。过去的教学是认知过程,比较重视教师所用教具的多样性和直观性,这样学生的思维容易被老师所左右。创新教育更多地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实验或模拟过程中获得新知。比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和思维,去打开新的思路,或让学生自己去控制多媒体电脑,创造性领会地球运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只有在实践中自己想办法,创新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③个性养成。地理学科包罗万象,奇闻趣谈,地理之迷,社会热点,人类生存,都在其列,教学中可通过问题诱导,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和讨论,利于学生向有利于创新精神的个性方向发展。

二、地理教学目标教学的原则

目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教学模式系统,其认知、情感、技能操作以及目标的制定、教学的实施、检测评价三大要素必须坚持有序协调、和谐对应,并依据以下原则发挥各自功能体现目标教学优势。

1 目标定向性原则。

目标决定了教学方向,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强化师生的目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依据目标,紧扣目标。教学目标以教学大纲为钢,以课本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大纲的要求具体化、课本的内容明朗化、教学的要求层次化、能力要求外显化。教学目标一般分类如下图示;

2 教学对应原则

目标教学的特征是对应性。对每个设立的目标在教学中都应有相应的教学活动、措施和手段。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达标程度要与目标层次相对应,目标测试题也应与学生层次相对应。为了便于在教学中把握诸多对应关系,既体现知识层次与教学的对应性,又体现知识层次、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水平层次的对应性。可结合下表开展对应教学:

篇2

    一.              地理教学目标的确定

    初中地理学科,是 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初中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知识目标:包括地理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传授好地理基础知识,将为发展学生的智能智力奠定基础。

    2.能力目标:即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常用的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即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国策的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等。

    4.情感态度目标:即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趣等。

    二.              地理导标五曲

    地理教学中的新棵导入艺术,是优化地理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益的关键一环。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就象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创造情景的作用。恰当.简洁.生动,或风趣幽默的导语,会有效的吸引学生,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迅速形成教学。

    新课的导语,可结合授课的内容,学生的智力,心理素质等具体情况,采用多变的形式。例如:

    1.开宗明义,直接导入。这是一种常用的新课导入形式,它具有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单枪直入,切入主题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中国的铁路和公路》一节这样导入:同学们,我国地大物博,这值得我们骄傲;现代交通得到空前的发展,更新,我们同样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交通事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交通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也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国公路与铁路的发展和成就。

    2.承上启下,温故知新。这种导入方式,要认真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导语成为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起上挂下联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中国地理《南方地区》时,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1)讨论秦岭----淮河一线,除了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界限以外,还有那些重要特征;(2)讨论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在降水和气温(一月),农作物熟制等自然条件的差异;(3)复习北方地区的铁矿产地,全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以及我国几大油田;(4)复习北方农民的生活及爱好的体育运动。通过上述的复习,可达到两个目的,一为新课内容提供了知识准备,二是形成新旧知识的对比,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巧用诗歌,激发兴趣。这种导入方式贵在巧设疑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形成教学的。例如:讲授中国地理《林业.牧业.渔业》一节时,先提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1)“三青水秀”的标志是什麽?想一想什麽可以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2)你想美味佳肴吗?它从何处来?这里所提的两个问题,其一是从林业角度发问,让学生思考林业的意义和作用;其二是从牧业和渔业的角度提问,让学生去体会牧业和渔业与人们的密切关系和意义。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4.巧用诗歌,创造意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是促进知识理解的一项根本措施。用诗歌创设意境,能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讲授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一节时,先给学生朗诵北朝民歌《敕勒歌》,然后问学生,这首诗描写的是什麽地方?这为学生创设了北方草原的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他们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5.运用谚语,通俗易懂。谚语,往往是人民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它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以谚语导入新课,也能引起师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讲授中国地理《中国的农业》时,就这样引入新课:(1)问同学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这句话的含义是什麽?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发表意见,说出自己的见解。(2)在学生梢讨论后,教师指出:这句俗语强调了粮食的重要,粮食生产属于种植业,它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他不仅为人们提供吃.穿.用的生活资料,也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它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个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农业分解图进入新授内容。

    以上几种新课导入法,都有利于传授新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思维,培养能力,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

    三.              组织达标的基本方法

    教学工作,不仅是一项科学事业,而且是一项艺术事业,方法的好坏至关重要。好的教学方法,能产生一种艺术魅力 ,可以给学生一种艺术感受。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完成对学习目标的掌握,同时完成应有的能力训练。

    地理教学的组织达标,可采用下列一些基本方法。

    1.自学达标法。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名词概念,有不少知识点学生容易理解。对于这些地理知识,让学生自学课文,获取这些知识。在组织学生自学是时,教师提供一定的提纲,或适当的练习题,学生自学课文,独立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读图分析法。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在地理教材中,地图和图示很多,并且形式种多样,其知识容量很大。学生通过读图,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哦途径。例如:

    (1)通过一个地区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获得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可知道这个地区的.地势地形特点。还可以通过读图,知道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结合地形特点得出此地区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根据此地区的气候.资源条件,得出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学会图读这种图,就可以形成一个地区的地理知识体系,有利于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2)气温分布曲线,降水分布直方图,是学习气候知识的一种直方图。学生通过读图,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气候变化,降水的季节分配等知识,总结出该地的气候特征。学生会看这种图,就具备了一种能力 ,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

    3.对比达标法。对于一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地理区域的地理知识,运用对比法进行讲授或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比较相关的概念.相关.四区相关的地理事物的异同,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使学生较透切地理解某些地理知识。例如:

    讲授中国地理《南方地区》时,将南方地区同北方地区进行比较,得出南方地区降水比北方地区多,雨季比北方地区长,因而河汊纵横交织,湖荡星罗棋布,是鱼米之乡,得出南方地区能源矿产比北方少,但水资源丰富,以电补充能源不足;同时南方地区耕地比北方少,多水田,因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与北方有所不同,农作物的熟制也不一样等。通过比较,既巩固了北方的地理知识,又便于理解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分析世界地理气候类型特征时将“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进行比较,对照两种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异同,达到理解两种气候特点的目的。

    4.活动练习达标法。现行初中地理教材,有大量的活动任务,指导学生完成这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也是获取地理知识的有效手段。如果加上适量.恰当的练习作补充,就能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

    5.纵向迁移达标法。进行地理教学,一是要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形成地理基础知识体系;二是进行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的智能得到发展。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在对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时,要指导学生善于联系旧知识去学习理解新知识,即从已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这样既可以利用旧知识学到新知识,反过来又通过新知识的理解旧知识。对学生的能力训练,也要由原有能力迁移扩展到新的能力。

    (1)在对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时,指导学生根据一条线索归纳互相联系的有关知识。例如:由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及季节变化------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有关气候的成因。这些知识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讲授每一项知识都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迁移联系。

    (2)对学生的读图训练,也可以根据一条线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迁移展开。如由等高线特点的认识-----学会看等高线地形图------看懂分层设色地形图-------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地形地势特征。以上就是一个地理能力训练体系。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11

在初中地理教学研究中,许多学者和专家做过多次调查,提出了不少教学方案。但是,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际存在着差别,教学方针和策略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应确定明确的教学大纲、进程、目标和设计,争取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地理学科作为基础性教育内容,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整个地球的外观、气候,了解世界各个国家的居民、资源,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自从新课改后,地理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得到了教育界高度的重视。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从地理知识、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三方面入手,让学生对地理课程有一个全新认识。

一、目标导向地理教学设计的难点

1.地理课时有限

一般来讲,地理课时为每周两节,每个单元的内容只能讲解一遍,完全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重复性讲解。因此,地理学科对教学设计的要求十分高,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对后面的课程产生连锁反应。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中,教材展示了地球形状的发现过程,讲解了地球仪及地球自转和公转,紧接着讲解了地图的基本组成要素,简单列举了多N类型地图。在教学设计上,需要合理分配教材知识,还要将这些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地理知识转化为贴近生活、易于接受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如果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初学课堂上感受不到学科魅力和学科探究性,将大大降低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学时间紧张,教材内容重复性不大,给教学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学生课下地理复习时间少

地理是一门探究性学科,很多知识和内容都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包括绘制简略地图、制作地理模型、地理知识总结和拼接等等。在教学设计中,这些活动和操作都安排在课下完成,但是,学生将课下大部分时间运用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给地理留出的时间十分有限,使得地理教学的前后连接存在很大问题。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将上次课的教学内容忘记,使得教学陷入被动之中。学生无法完成课下地理任务,从而无法得到探究后的成就感,无法对学科产生深厚的感情。整个教学体系对学生的引导,为地理教学增加了难度,有关课下的教学任务和动手操作活动还应进行重新安排和管理。初中地理知识比较简单,涉及思维性的内容并不多。教学设计应针对这一特点,降低教学复杂程度,减少学生的任务量,以适应教学现状。

3.地理教学灵活度不够

从地理教材的安排看,各个章节有着明显的界限,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从综合性和地域性两个角度同时入手,抓住地理教材各个章节间存在的联系,让各部分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在对某一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讲解和分析时,教学设计若不涉及这一国家资源地的具体情况,仅仅停留在教材文字和地图的表面层次,会大大削弱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感性认识。目前,地理教师对教材的利用程度还有待提高,教学设计内容在章节联系方面还存在缺陷。简单地说,地理教学设计通常侧重于教材本身的编排,根据各个章节知识的重要程度进行扩展或者剔除,从而将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地理学科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教学设计需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才智、现代技术、教学理念等进行深入性的改革,确保地理学科走出传统教学的负面影响,走上素质教育的新道路。

二、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目标导向分析

1.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可操作化

初中地理知识以及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的生活技能并不复杂,仅仅向学生展示了基本性的地理常识和理论。如地球是椭圆形、世界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世界人口分布等都是人们生活中会谈论到的内容,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这些知识难度并不大。但随着地理教学的深入,对同一地区需要从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增加了地理学习的复杂程度。单纯性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比较简单,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就会比较复杂,使得部分学生难以完成。如山谷和山脊的判断、大小比例尺的判定、根据降水和温度判断气候类型等,这些知识原本比较简单,但当学生面对具体地图和具体图形进行分析时常常出现错误。由此可知,教学设计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应仅仅体现在知识认识的表面,还应体现在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层面。

2.地理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具体化

地理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通过对比、综合、扩展等手段进行。教学过程和方法是教学设计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将地理知识和学科情感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很多教师只做到了地理知识的传授,却没有对地理知识进行全面性的整合,忽视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思路的作用。在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引下,学生可以将抽象概念与实际的地理事物相结合,推演出地理基本原理,并进一步搜索资料,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亚洲大陆》章节时,教师若只是单纯地讲解地理知识,让学生分散记忆各个小节的知识,就违背了学习规律和记忆规律,影响教学效果。亚洲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是相互联系的,可以通过地图比较,让所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并抓住其中的典型地区和特点进行重点强调和分析。正确的方法会让教学的效率更高,使得教学更加有趣。

3.地理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落实

地理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落实主要体现在地理兴趣的培养,热爱祖国山河、尊重世界各地文化以及保护环境观念的形成等方面。这些情感和价值观是无法通过背诵地理知识、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得到的,而需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视觉、听觉等感性认识产生。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异彩纷呈,各个地区都有其特色,与教材内容相一致。在教学设计中,应将这些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进行纵横联系,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与实际的自然衔接。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难度比较高,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比较深远,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只有把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步,才能落实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

三、目标导向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地理教学设计是在地理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完成的,需要同时考虑到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的目标要求,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标导向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挥地图的作用,强化地理知识目标

地图是地理知识学习的灵魂,也是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地图对地理学习有着良好的启发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打破各个章节所有地图的界限,将各种类型的地图联系在一起,用地图上最明确、最容易留下印象的事物表达地理抽象内容,将那些气候类型、地图表达以及模型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可以亲自体会和感受。例如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在教学设计中,可将山脉的位置利用省份和著名城市进行锁定,让学生在头脑中理清边界的具置。

2.利用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引导地理学习方法

以点带面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补充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讲解《俄罗斯》这一小节时,按照地理位置从西到东,在整个国家内部找到分割山脉或河流,包括乌拉尔山脉、叶尼塞河、勒拿河等,并在每个区域里找到代表性的城市,概括其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人口密度、文化等。用这些城市点的内容来代表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如此一来,地理学上的俄罗斯不再是简单的几个地理知识和琐碎枯燥的背诵内容,而是有限的几个代表性城市,记忆起来既方便又简洁,还充满了乐趣。抓好各个章节内容上的特征点,将所有的知识进行简单化处理是地理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3.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功能,明确情感教学目标

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学生不喜欢、不理解地理学科多是因为学习压力和教材上文字性的表达。多媒体可以充分发挥出视频、音频等优势,对地理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直观、形象的表达。例如,在学习世界各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对各个地区和国家进行简略性的展示,从动植物、人口、资源、特色等方面,让学生产生感性认知,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特色、主要的河流和人文事件等。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浓缩,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展现,给学生产生极大的冲击,让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一般来讲,这样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的下半节课中,持续5~8分钟的时间为最佳。

目标导向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研究的新内容,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教师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自身出发,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更新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黄琛.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论研究与实现策略[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篇4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以下德育目标: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情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以上德育目标可以看出,地理学科的德育要遵循学生学习地理的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施行德育?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巧妙联系生活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启发。

一、用“二分法”进行课堂教学

所谓“二分法”,就是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既要看到总量的有利方面,又要看到总量的不足,这样的内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相当多,并且很多涉及德育内容,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例如,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的分析,教师要介绍两方面的条件,中低纬位置、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都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地形复杂多样、山区多、平地少、自然灾害频繁,却是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又如,我国建国后工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分析,才能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全面地考虑问题。成就、优势和有利条件是我们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的源泉,有助于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情感。而存在问题、劣势和不足,也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肩负的责任,加深对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发扬艰苦创业、建设好祖国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用“逻辑推理法”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式和途径选择,要依据知识内容所蕴含德育的特点及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德育内容隐含于学科知识中,需要通过逻辑推理逐步地显示出来。例如,“水资源利用”一节中,全世界60%的国家和地区用水越来越紧张这一问题,这样分析推理:从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水的分布不均匀,以及不合理用水的现状,得到全世界水严重短缺的结论。

在教学中运用逻辑推理法,不仅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有助于形成科学的资源观和法制观念(如遵守《水法》),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用“比较法”或“对比法”进行课堂教学

采用新旧对比和中外对比,说明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识别光明和阴暗,是非与曲直,帮助学生认识新旧社会两重天,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不一样。例如,讲我国工业发展时,首先指出旧中国工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依附型工业,表现为发展水平落后、分布畸形,资源和资本被帝国主义和四大家族控制。建国后,工业布局日趋合理、完善,工业增长势头迅速,各种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可和其他工业大国的工业增长速度进行对比。比如,中国年增长率12.8%,而同期的日本年增长率11.5%,美国4%,俄罗斯5.8%,印度5.1%等。学生根据这些直观的数据可以看到:虽然中国现在落后,但发展速度快,按此速度发展,中国一定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另外,通过新旧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情况比较,充分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四、以合作、讨论、争辩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眼界大为开阔,了解的事实材料、最新信息、实际案例多,甚至超过教师和教材。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品德教育可以采取适当形式,以学生自我品德教育为主,以教师适当引导为辅。例如单元教学中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在课堂集中教学时组织学生交流、探讨。这样,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德育内容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关注,并且学生的思想认识在交流中得到同伴的修正,进而得到提高。这种学生自我教育的方式比教师和教材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更能深入人心。

品德教育应坚持以理服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也要允许不同观点的存在和表达。教师可以围绕各教学单元的品德教育主题事先作好准备,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开展必要的讨论和辩论,促使认识深化,让学生体验到真理不怕争辩,越辩道理越清楚。在讨论和辩论中培养有理有据的科学态度,敢于坚持真理和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讨论和辩论最后教师要做总结,以提高认识。

篇5

    一、精确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全部运作都是围绕目标展开并逐步逼近目标的过程[1],因此,科学设计并精确陈述课堂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目标导向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首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等,并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明确学习任务或学习活动。其次,要以某一知识内容为主线,将与其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融合在一起进行整体构思与设计。最后,结合学生实际和地理学科特点,设置合适的行为条件或活动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并用规范的语句清楚地陈述出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陈述方法主要有行为目标陈述法和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1.行为目标陈述法

    行为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教学活动后,预期学生应该达到的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结果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一般由四大要素组成,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或行为标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知识与技能”等结果性目标和部分可以结果化或需要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其主要特征是行为动词要具体、可测量、可操作,行为结果具有相对统一或共同的最低标准。

    例1.在观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或熟鸡蛋、熟鸭蛋结构)的基础上,运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及其分界面,简要说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各内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2.表现性目标陈述法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是通过明确规定学生应参与的具体活动或任务,但不规定学生在活动中应取得的具体结果或统一标准,来设计与陈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和部分难于结果化或无需结果化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表现性目标陈述法一般也是由四个要素组成,即活动主体、活动情境、行为动词和表现性任务。其主要特征:一方面,学习活动或任务是具体的,但活动结果是开放的或个性化的;另一方面,行为动词具有过程性或体验性特征,如经历、参观、访问、考察、感受、分享、参与、尝试、调查、绘制、讨论、交流以及合作等。

    例2.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合作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选择一种方式向同学介绍这次观测活动的体会或成果(如特征、规律等)。

    二、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终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标。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师生的课堂活动方式,也决定着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选择和采用一切教学行为、教学步骤、方法以及媒体等时,都要考虑教学的终点目标和子目标[2]。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设计可用图1表示,即目标决定内容、目标决定策略、目标决定评价;每个教学目标都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目标,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为了达成一个个子目标的过程。

    1.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般来说,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学校环境条件等。但是,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在之前精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已经充分并综合考虑到了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等,因此,教学目标就成为教学内容选择与重组的重要和直接依据,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必须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并为有效达到目标提供支持。

    基于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首先,要非常熟悉教学目标及其子目标的要求。其次,要结合教科书上的学习材料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或改编。最后,通过适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重组或改编教学内容时,一般应以学生使用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和地理图册)为主,但又不能局限于某一版本的教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当替换或补充一些其他版本上的内容或学习材料。

    例3.阅读教材并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说出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

    例4.运用太阳系示意图(或太阳系模拟动画)和行星的轨道倾角和偏心率比较表,概括说明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感受天体运动的规律性。

    如果按照例3目标来组织教学,只要学生结合太阳系示意图,能在教材中找到并说出相关结果(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就算达成了教学目标。如果按照例4目标来设计教学,在使用中图版教材的学校,则需要在用好教材中“太阳系示意图”的基础上,将人教版教材中的“表1.1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补充并呈现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分析这个数据表的基础上,总结出行星具有共面性和近圆性的特征。显然,例4目标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也更有利于导教、导学和导测评。

    此外,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教学活动的需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素养等,适当补充或改编一些教材外的学习材料,如地理学最新成果、时政热点等,以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补充或改编策略和方法,有教学内容案例化、教学内容地方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内容图表化、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及教学内容试题化等。

    2.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3]。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应用必须服务于特定教学目标的需要,不同的教学目标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实现。具体来说,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或手段的选择与应用等。

    (1)教学方法的选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地理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4]。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学习基础、教师自身素养和学校环境条件等。在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方法选择、应用与组合的最重要依据。在精确设计与表述的教学目标中,其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往往隐含有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要求。

    例5.运用行星主要物理特征比较数据,对行星进行分类(或归类),归纳概括(或列表比较)三大类行星的主要特征。

    从例5目标中的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分析,该教学目标的要求并不是要学生识记三大类行星的名称和特征,更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行星的相关数据,即学习的重点不是要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运用地理图表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地理图表的分析与运用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教学活动和任务都应在课堂上完成,具体的学习方式最好以小组合作学习或讨论式学习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最好是读图(表)启发式教学,或发现教学法等。

    该目标后半句提供了两个行为动词,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选择。如果选“归纳概括”,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在读图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并简要表述即可;如果选“列表比较”,则要求学生能在读图分析和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列表比较。显然,后者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要求更高,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各种教学方法均有其不同的特点,都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效用。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突出一两种主要的方法,辅以多种方法交替使用,使各种方法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5]。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导向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尽可能以读图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主,或多选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问题解决教学法等。

篇6

“活动”是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之一,是现行地理新教材亮点,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教学实践中,了解“活动”栏目的教学现状,深入研究地理新教材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设计并应用科学的“活动”栏目教学方式和手段,灵活有效地进行“活动”栏目教学,对学生自主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实现“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活动”栏目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教学现状

现行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有活动、阅读、案例、读图思考、问题研究等五大栏目,而“活动”栏目在现行高中新课标教科书中占有很大比重,如高中地理人教版教科书必修I-III中的“活动”就多达91处。它把地理知识与学科能力要求以“活动”栏目的形式植入地理教材,以“活动”为载体说明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品质,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方面功能特殊,是新课程“改变学习方式”理念的具体体现,其内容与要求是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核心知识与各项能力要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

实现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与有效途径。

然而,在目前大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活动”栏目教学的实施状况与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课程紧张”“条件有限”是许多教师不能完成“活动”教学的理由,往往导致不能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正常序列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的把握不得要领,“活动”教学常常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更有甚者把“活动”留给学生课堂自学或干脆将其置之一旁,使其成为教学盲区,为有效实现“活动”栏目的教学功能深刻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应得到应有重视。

二、“活动”栏目的功能和作用

为形成重视“活动”栏目教学的思想意识,让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起来,思维“动”起来,在充分理解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教材“活动”栏目设计意图的研究,新教材“活动”栏目的功能归纳起来如下:

1.“活动”栏目提供的素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知识载体

现行新教材“活动”栏目的形式多样,涉及思考、问题探究与讨论、资料的阅读与整理分析、调查访问与知识应用实践、归纳总结、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但其在教学功能上都有明确的目标性,即通过教学栏目提供的“活动”素材和范例,让学生在教学中自主构建知识。梳理教材所提供的各种“活动”素材,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活动”在素材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联系学生社会生活实践,注重选取隐含深刻地理规律、原理的典型事例作为案例。在问题设计上,注重设问的情境和问题的探究价值,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在实施与操作过程中,注重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全面理解掌握科学、系统的地理知识。

2.“活动”的过程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知识的获取必须通过有效的学习实践才能完成,而合理恰当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把课本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近年来在国际教育界颇得认可的“建构”学派也认为,知识不是受纳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经验构建的。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重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活动”栏目的设计使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和外部刺激的简单反应者,而是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知识建构

者,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了地理课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环节,增大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是学生巩固和发展知识的重要途径及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

三、合理组织“活动”栏目的教学

对于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栏目的教学,关键在于合理的方法设计与处理手段,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具体分析,要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处理,运用师生对话、讨论、小组合作、分组竞赛、课外调查实践、表演展示等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这样的活动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总之,新课标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教学中如果对这些“活动”的功能和重要性认识到位,设计并应用好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倡导学生不要把学习的目光局限于教材和狭小的课堂,要用自己聪明的大脑、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张捷.引领高中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篇7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也越来越取得较一致、清晰的认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

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地理学科的教师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为主,教师为导”。近年来,各地课堂组织模式多样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东庐中学“讲学稿”、重庆、河北、江苏地区“五步式”等。我县教育工作者在学习他人课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通过教学实践并总结了“五学课堂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五学课堂模式”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易于理解的理论基础,也易于在实际教学中操作与

引导教学过程。

我县的“五学课堂模式”就是高效课堂模式之一。课堂的高效,核心就是追求学生学的高效,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在展示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作为教师,要善于学习先进经验,将“不教而教,大教立心”的教育智慧贯穿于实际的课堂教学。

五学课堂结构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

比学―检测评学”,是课堂主要且必须的五个环节,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正确关系。五学模式强调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当然,打造课堂的高效,教师的“导”是关键,“导”的质量决定“学”的质量。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置身于所展示的情境问题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如何适当运用“五学课堂模式”进行有效教学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的的内容是否有的放矢、可操作、科学等,都是教师必须斟酌的内容。目标定向后,教师心中有程序,教学过程就有了重点,组织学生活动过程中就有了安排,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课堂的教学目标就能有效达成。在高三第一轮复习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目标导学”这一环节,对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其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有较好成效。下面列举一些较适用的目标内容,为课堂的目标导学提供参考。

在《区域地理》复习中,因为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各地区或国家的学习,实际上是“温故”过程,教师没必要“满堂灌”,因为学生基本能看懂、学懂,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设计目标。涉及国家与地区的内容,我们教师可以把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都

按“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经济(农业与工业)”“城市”“交通”等方面的目标进行导学,让学生有条理、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思考,并适时进行答疑、解惑,让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起到引领作用。比如:复习“美国”这一节时,可按“五学课堂模式”理论,设置“目标导学”,并要求学生按内容要求,完成目标:①美国的位置范围;②美国的地形特点;③美国的气候分布及原因;④美国主要的河湖;⑤美国自然带分布特征;⑥经济(农业带与工业区);⑦主要城市;⑧交通;⑨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让学生根据自己程度选择其中的几个目标进行学习讨论,并在课堂上能按

目标内容列表写出或说出,教师适当地纠正与鼓励,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教育理念,教师更多是起“导”的作用。课堂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注意捕捉闪光点,使每一堂课的每一个目标在课堂的师生合作中得以解决。每一单元还可进行总结,再度认识各区域的差别与联系,整体性如此相近、差异性又如此明显,学习中大多有章可循,这种带有一定套路的目标,看似呆板,但因各区域实际内容不同,可选择不同数量的项目目标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比较、总结等。课堂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大选择性与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地理课堂的学习兴趣及分析、归纳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

同样,在复习选修教材《自然灾害》教学中,课堂的温故过程一定要有所创新,可打破教材编写束缚,把教材第二章对各种灾害定义分别分解到第三章中国自然灾害中,大胆把教材教学按“五学模式”中的“目标导学”作用,归纳成“五个目标”进行导学,将各类自然灾害重新编排顺序,整合内容与项目,可按“目标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避免教师的包办讲解。可将教材内容分为:

目标1:“某一自然灾害的定义是什么?”

目标2:“分布特征(或发生的季节)?”

目标3:“成因有哪些?”

目标4:“对人类社会影响(危害)如何?”

目标5:“采取哪些防御措施?”

――按这五大“目标”,分别分析四大灾害类型(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中。按这种“目标”项目去导学,让学生充分享受导学带来的探究过程的实效性、规律性,为引领课堂其他环节的充分完成起了关键作用。这样,学生在心中有了目标,就能充分发挥主体“学”的作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体现。

教师对洪水、寒潮、干旱等各自然灾害还可按不同区域设计出“目标导学”,让学生依据“目标导学”完成任务。如:

旱灾:

目标1:华北地区旱灾的成因、季节、影响、防御措施

目标2:长江中下游地区旱灾的成因、季节、影响、防御措施

目标3:华南地区旱灾的成因、季节、影响、防御措施

目标4:云贵高原地区旱灾的成因、季节、影响、防御措施

目标5:西北地区地区旱灾的成因、季节、影响、防御措施

*挑战目标如:北非热带草原地区旱灾的成因、季节、影响、防御措施

寒潮:

目标1:东北、华北等地发生寒潮次数频繁的原因、对当地的影响、应对措施?

目标2:四川盆地发生寒潮次数多还是少、原因?

目标3:青藏高原发生寒潮次数多还是少、原因?

目标4:云贵高原发生寒潮次数多还是少、原因?

目标5:海南及台湾等地不易发生寒潮的原因?

*挑战目标:如,美国中部平原发生的原因、对当地的影响、应对措施?

洪涝:

目标1: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洪涝的季节及原因、应对措施等

目标2:黄河山东境内发生洪涝的季节及原因、应对措施等

目标3: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发生的季节及原因、应对措施等

*挑战目标:如,意大利波河下游地区洪涝发生的季节及原因、措施等

可让学生通过探究、疑问、交流、总结、展示等环节,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总结。如,洪水按成因主要分为: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暴水洪水,并重点考虑致灾因子中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自然因子主要考虑自然各要素等,从而让课堂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教学复习中,有关“自然带、雪线”的知识,也可自行设计目标进行导学:

目标1:天山山脉自然带及雪线分布

目标2:阿尔其山自然带及雪线分布

目标3: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及雪线分布

目标4:喜马拉雅山(珠峰)自然带及雪线分布

篇8

摘要:本文通过利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地理学习结果和地理教学目标,探究地理学习结果和教学目标与SOLO理论在思维层次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学为例,应用SOLO分类理论分析教学目标,结果表明把SOLO分类理论应用于教学目标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SOLO分类理论;地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制约着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起着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本文以SOLO分类理论为指导,综合考虑学生思维结构和水平,探讨其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地理学习结果的SOLO分类

SOLO是“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Outcome”的英文简写,其含义是“可观测的学习结果的结构”。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学习评价方法,是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定质评价方法,它来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沦。SOLO分类法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按照思维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

1.前结构层次

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处在一种低认知水平,不能解释地理现象,不能理解地理问题,无法提出自己的想法解决问题,只能简单重复关键词,语言表现出思维混乱或提出没有依据的答案。

2.单点结构层次

学生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关注问题的相关领域,或是在给定的知识中选择一个相关信息作为问题的答案,但是仅关注到问题的一方面,没有对问题整体把握便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学生针对地理问题,仅找到了与问题相关的一个信息,就依据这个条件得出结论,忽略了问题本身。

3.多点结构层次

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法,但没有将思路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回答地理问题时,学生可以结合多个事件解释问题,但是没有将所有信息进行整合,或是表现出仅是将简单关键词相联系,没有形成地理知识网络。

4.关联结构层次

将思维发展为可以将各个部分知识结合起来思考问题,使得结论结构连贯和存在意义。也就是说,学生真正理解地理问题,明白学习内容,可以利用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新知识,阐述个人对地理问题的分析结沦。教师可以从学生反应时间和答案完整性等分析,得知学生已到达关联结构水平。

5.拓展抽象结构层次

学生思维水平达到最高水平,可以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深入探究问题的原因。在此阶段,学生思维发展为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并且这种迁移超越了问题本身而进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能够对地理问题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

下面以习题“塔里木盆地中聚落分布于沙漠中绿洲,试分析原因”为例,结合SOLO分类理论的5个层次划分出学生的思维水平(见表1)。

二、地理教学目标的SOLO分类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等,对教学所做出的具体和准确的描述。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和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将地理知识目标划分为“了解、认识、理解、应用”四个层次。SOLO分类理论不仅对学生思维水平进行划分,同时结合此理论,与地理知识目标之间相关联(详见表2)。由此可知,地理教学目标可以利用SOLO分类理论的五个层次,由点及线,再由线成面,确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单点和多点结构层次对应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关联和抽象结构层次对应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SOLO理论使得教学设计更加合理和准确,更能够适应学生的思维水平。 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需要SOLO分类理论的行为动词支持,使得教学设计符合学生思维循序渐进的上升规律。SOLO的五个思维结构层次的行为动词与结构水平满足映射关系,即每个行为动词都有唯一的思维结构水平与之对应。SOLO分类理论的思维结构水平与行为动词分类见表3。

三、SOLO分类法在地理教学目标中的应用

地理教学目标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学生学习,因此,教学设计必须明确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思维发展的需求。SOLO分类理论依据学习结果监控学生思维过程,利于教师准确判断学生的思维层次,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结合SOLO分类理论,将地理教学目标分为结果性目标(知识与技能)和体验性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分为了解、认识、理解和应用四个层次;“技能”分为模仿、独立操作、迁移三个层次;“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反应和领悟。下面以湘教版必修I“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节为例,设计教学目标。

1.课标分析

(1)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课标分析:本条课标意在学习地表形态对聚落的类型、规模、分布和发展的影响,重点是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举例说明”的方式体现了课标重视案例教学的方法,不是系统地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可呈现典型地表形态的案例进行解释说明,无需做纯理论阐述。因此在能力水平层次上,学生需要主动探究和感悟,联系生活案例,通过将“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内化为心理行为,形成和谐的人地关系。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第四章的第一节,是在学习了自然环境各要素运动与变化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形态的塑造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诸如对聚落形态与分布的影响,因此,学习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成为培养公民必备地理素养之需,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本节的学习也为接下来学习自然环境如何影响人类活动提供了基本范式。

本节主要包括两个教学因子:一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是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两部分相互关联,是并列关系。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学习为“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提供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本课是第一部分,本节主要是“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包括案例有丽江古城和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中国地形特征和四大区域自然特征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聚落相关知识,通过本学期自然地理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归纳和演绎的学习方法。但是,高一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有限,运用地图能力欠佳,加之生活经验局限与旅游阅历不多使得学生缺乏直观感性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借助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知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和感性认识,促进知识的习得。

4.应用SOLO理论的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以上的分析,利用SOLO理论分析本节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以下教学目标要求(见表4)。

篇9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自己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索相关信息并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和解决问题的设想。”怎样才能引导和启发学生自己独立发现、完成、运用所学知识呢?首先我们要改变使用教材的方式。教材中的“读图思考”和“活动探究题”,学生对情境不熟悉,所以,学习起来没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我尝试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讲教材,用教材中的例子来做练习。例如,在讲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用学生熟悉的公交车图片引出课题,进一步再举例从我们所在地普兰店到大连的几种出行方式。同学们各抒己见,打车、坐汽车、坐火车等,同时把时间和票价都说出来了,这样交通运输方式类型和优缺点就归纳出来了。再联系地铁的开通,这样交通运输发展方向多样化、高速化和大型化也引导出来了。为了巩固和开阔学生的视野,把教材中巨型油轮和磁悬浮列车作为练习。这样的教学知识不再是一板一眼、面面俱到,而是经过讨论把知识抽样提取,又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学得轻松,还能学以致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不用长篇的记忆和分析,学起来也容易了。

二、课堂上提倡知识的求异、抽样、归纳和迁移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感知、提出问题,并从多角度和多侧面展开问题。在高中地理经纬网方向确定教学时,内容枯燥难懂。在授课时我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把基础知识经纬线特征交代清楚,然后把极视、侧视、展开、部分裁图和精度差超过180度的坐标都画在黑板上,再取两点,把两点的方向有正确的有错误的都标注上,让学生自己判断正确与否并说出判断方法。这时学生陷入了沉思,一会儿又热烈地讨论起来。学生很聪明,判断得很好,有的学生还归纳出来在各种图上只要在一个平面上先找出正北,然后面向正北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方向就判断出来了,既简单又方便。比以前老师讲的沿自转方向好理解多了,赢得了全班学生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不再是教师的全面铺垫,而是学生自己去思索求异、抽样、归纳并实现知识迁移。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快乐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了知识的抽样理解,而如何提高在平时学习和高考中的应用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注重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纵观这几年的新课标卷,现在的高考是考活、考能力,不再是以前的考固定、考知识。2016年新课标甲卷中1、2题庄园经济就是材料信息的提取,是无图考图,关键是材料中信息的提取。又如,2010年新课标卷2、3题问的是降水量和天气系统与常年相比。很多学生根据图示经纬网判断为北疆地区,就思考相关知识耽误了时间,结果还做错了。其实题很简单,关键结合图和材料还有题干中告诉我们五月初晴朗,气温骤升,想一想则答案就出来了,当然是反气旋,还有四月末降雪多,气温低了,这样才会在五月初升温时产生洪涝灾害。所以,我们学会获取和处理信息很重要。在高一时第二节就有关于年太阳辐射图的活动题,我在教学中就借此题设问几个问题,比如,随纬度变化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哪里太阳辐射能最大和最小,又和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学生通过看图和文字从中获取信息,并合作探讨来完成,效果很不错。这样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篇10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oncerns the future citizen's quality and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ssed in each discipline teaching at basic education stage.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akes human—earth relation as a thread and emphasize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the environment, to a great extent it has a unity wit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refore regarding geographical curriculum as carriers, excavating the value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go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geography can better realize its education values and mak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geography enjoy more region space and integration.

Key words: geograph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value; goal

一、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国家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高中阶段均设置了地理课程。从研究对象上看,地理学科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即地球表面圈层为主要对象;从学科体系的架构上看,地理学科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剖析人类活动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从学科内容的属性上看,地理学科处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部。因而,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环境教育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中学地理学科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载体,也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地理课程内容大致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块,新课程标准将这三块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地理以人类为中心把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来研究;人文地理从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出发研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区域地理侧重于人地关系的空间分布。在研究的方法、手段上,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引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空间为载体,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域

地理学科所研究的空间是一个无边际的、闭合的球形,为地面上所有共同存在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所占有着的空间,它包括空间位置、属性及时间三个方面的信息。构建地理空间概念应该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环境问题及其发生与空间是紧密相关的。目前,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既产生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巴西、非洲热带雨林的过度砍伐,直接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产生了局部地区地域性的环境问题,如我国黄土高原的植被破坏导致其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从这个角度上看,环境教育和地理教育具有共同性,地理学科的空间概念构建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空间平台。在地理空间里发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并进行个案分析,是最直观、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

(二)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具体体现了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开发,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使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而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和使用,与世界人口的过度增长密切相关。因而环境问题本身也是一个人地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系统地使学生了解、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强调人类应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协调人—地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人—地关系的分析中,发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利于找到环境教育的最佳切入点。

(三)以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具体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地球是人类共同和唯一的家园,是宇宙中光彩夺目的生命绿洲。在具备适宜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地貌、气候、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及它们所在的圈层之间是相互密切关联的,一种自然要素的破坏,往往会导致其他环境组成要素的改变,从而殃及整个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果人类失去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因而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地理学科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特点、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在具体案例分析、判断中认识到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保护,这将是实施环境教育十分重要的途径。

(四)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为背景,具体说明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中学人文地理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构成。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背景,如不同类型企业的布局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等,这样就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并给予评价。

二、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的构建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1977年1月,联合国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区域环境教育会议,大会获得下列结论:环境教育应着重在特殊问题,具有学科整体性质,其目的在于加强价值意识,贡献于人类的共同福祉及关切人类的生存。所以就环境教育本身而言,不是零散的、附加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方法和要求。环境教育应该是以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研究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和原因,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环境教育包含的内容应为:环境意识、环境知识、环保措施、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等。因此,中学各学科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思想方法应具有整体性、统一性,在形式上、实施方法上可以丰富多彩,但核心内涵应具有一致性。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是环境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从空间的角度认识环境,从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去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渗透式,把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思想渗透到地理课程中去,使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有机地成为整个环境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现环境教育体系中地理教育承担的功能。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求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不意味着停止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为此确立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是硬道理,因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会因环境问题而停滞。但人类的发展不是盲目的发展,而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科学的发展观,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相适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杠杆。对于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而言,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人类为追求经济发展而违背自然规律,急于求成,科学技术就有可能成为破坏环境的“杀手”;反之,科学技术则能够让人类更好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环境,造福于人类。生态环境问题在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加剧,同时,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逐步得到解决。[1]

(三)地域性原则

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不同的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不一样的,就全球各国而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相同;就全球不同自然地理区域而言,有的地域面临森林资源被破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面临水资源匮乏的环境问题,有的区域则面临着荒漠化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等等。环境问题的地域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应紧密结合学生自身所在国家或地域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家乡所在的地域入手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并提出保护和改善家乡环境的方法和对策。地域性的原则使地理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变得更加具有实践性、生动性和多元性。

(四)可操作性原则

中学地理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环境教育,包括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和不同的理念及价值观;同时每个年龄段的环境教育内容还应注意与地理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和恰当渗透。地理课程有其自身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地理课程中环境教研目标的制定应明确以地理课程目标为指向、以地理课程内容为载体、以地理研究方法和过程为通道,使环境教育与地理教育和谐融合,在完成地理课程任务的同时,实现环境教育的任务,从而保证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转贴于 三、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目标

(一)地理课程环境目标构建的立足点

地理课程是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课程,它从人类活动、地理环境两个角度认识地球表面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成的复杂系统,并致力于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空间运动、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所以地理课程教育的立足点是地球表面的人地关系。它与哲学抽象地思考人地关系和生物学具体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不同,地理学的人地关系更强调地域性、综合性。在地理学人地关系研究中,综合起来始终存在两条主线。一是以“地”为主线,主要是:(1)研究“地”的影响和作用;(2)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二是以“人”为主线,从人类认识和实践以及行为角度来研究人地关系。[2]而这两条主线的目标就是使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而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们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观。因而环境教育和地理课程的立足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围绕着人和地这两者的关系而展开,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应成为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构建的立足点。根据这一立足点,在制定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时,一定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全球和各个地域人的发展和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和谐”“协调”“统一”等教育思想渗透其中,贯穿始终。

(二)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的特征

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目标应围绕上述立足点,并结合地理课程的目标,构成自身的目标体系,该体系应具有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和整体性。

1.群体性是指环境教育的目标是由一组目标共同构成的整体,它要求每个子目标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

2.关联性主要是指目标体系中的各个子目标应相互依赖、互为依存、彼此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另外,该目标体系应与地理课程目标及环境教育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

3.层次性特征是指环境目标由总目标和子目标构成,它们之间构成纵向结构关系。总目标分解成为数个子目标,而子目标又由下一层次的子目标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总目标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

4.开放性特征是指在实现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功能的过程中,各个目标的实现与地理教育、环境教育及其他学科的环境教育产生密切的相互作用。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开放性具有两个层次:一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部的开放行为;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教育目标的开放行为。

5.动态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内外部因素及时间因素产生种种变化。其动态性特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目标体系中各个目标的内容随着时间和认识的变化而在不断地调整;二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整体状况及整体作用也呈现出不断的变化。从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目标及其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不断加强就充分说明这一特征。

6.整体性特征是指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共同承担着环境教育中地理学科承担的环境教育任务。虽然各个子目标有其自己的指向性和内涵,但各个子目标却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性,共同构成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功能,这种整体上的功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三)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五大目标

在环境教育渗透于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环境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地理学科的特色,发挥地理学的教育功能。在以协调人地关系总目标基础上,达成以下五大目标。

五大目标与环境教育目标及地理课程目标的关系示意图

1.形成人与地理环境协调的发展思想

人地关系协调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二是地球表面各个空间(主要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协调。面对全球及各个地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首先要改变人类可以随意夺取和使用自然资源的传统自然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同时,地球基本上处于生态平衡状态。从18世纪开始,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急速增多;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对地球资源利用迅速扩大;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多。面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必须让学生形成环境教育的基本观点:人是动物界的一员,其生存和健康依靠地球表层自然系统;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与自然和睦共处对人类、对环境都有益;我们必须考虑全人类的利益,有效地使用资源;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是有限的,无限地开发将给人类带来贫困和毁灭;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人类造成的,保护环境也是全球人类的共同任务。

2.认知全球与家乡地域的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与整个地球表层人地系统结构、组成及形成变化规律有关。中学地理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中就包括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7]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相关地理知识后,就能较好地判断、阐释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真正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深刻内涵及深远意义。

具体的环境教育应该从爱护自己家乡的环境入手,每个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环境都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来自于家乡是每个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在地理教育过程中,结合乡土环境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家乡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让学生自己亲自去了解、观察家乡的环境问题以及所带来的后果。学生通过家乡环境的了解,会深刻认识到爱护环境首先要爱护好自己的家乡环境。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去,保护他乡的地理环境和全球的地理环境。

3.具备探究地域环境问题的能力

地球表面不同的地域,由于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因而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理课程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让学生能够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学生在地理课程的系统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不同地域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步掌握分析不同地域环境特征、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方法,从而形成对不同地域环境问题探究的知识、技能储备和能力基础。

4.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

爱护环境不应该是一种抽象的教育,它必须与具体的环境教育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把爱护环境从具体的行动上升到一种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环境教育的价值观包括: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社会公正、批判性与参与性;容忍、理解和开放思维;与他人合作,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的态度和价值取向,等等。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家乡以及更广大地域环境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还能知道不同地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的本质,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更有理性,做一个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的合格公民。

5.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地理课程,也要求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环境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环境信息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研究,并把地理环境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础规律。[3,4]从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必须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才能学以致用。因而引导学生选择具体地域环境问题的案例,参与环境问题现状的调研与原因分析、环境保护方案的制定及决策行动,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生有了科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获得了对环境深刻的认识,就会有意识地采取正确行动去保护环境,从而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顾骏,王必亚.环境教育(高中选修教材)[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篇11

与教学大纲不同的是,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体现的是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积累和传承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要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贯穿其中,以提升地理科学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下面笔者以《河流地貌的发育》的知识目标为例,探讨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的知识目标为“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对该标准我们可作如下解读:本节课要求掌握的是外力的因素,即流水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形态——河流地貌,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及过程和方法上的要求,即结合实例和举例说明的探究过程等。

一、结合实例,分析归纳流水作用形成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传统的教学过程一般为:先讲侵蚀地貌的形成概念,后讲河流发育的初期和河流形成后,侵蚀作用的特点。通过阅读活动,学生了解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河谷的形成是河流的侵蚀地貌。河流的堆积地貌,主要是通过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的因素形成。教师可以分别讲解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和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海滨地区的三角洲,最后让学生通过案例3和活动来了解河流的三种堆积地貌的形成。该教学有较强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讲授较多的知识,但主要的缺点是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主导着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将学生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混淆成教师自己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我认为,流水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教学过程可做如下改变: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应用Google Earth软件,让学生观看长江(或本土的河流如闽江)、黄河,由远到近,溯源而上浏览观察下游到源头的河流地貌,并设置提问:1.河流上游的河谷形态与下游的河谷形态是否相同?2.长江上游河谷形态与黄河上游河谷形态有何相同点?归纳河流上游河谷形态的特征。3.长江下游河谷形态与黄河下游河谷形态有何相同点?归纳河流下游河谷形态的特征。4.判断下列哪些图片呈现的是河流侵蚀地貌,哪些图片是河流堆积地貌。教师再展示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风景旅游区,让学生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说清流水的侵蚀作用和侵蚀地貌。通过课本中的实验活动,验证洪(冲)积扇形成过程和外部形态,思考坡度、流速以及颗粒物大小对洪(冲)积扇形态的影响。

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举例说明,启发学生探究问题,归纳总结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为实现“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课程目标,教师要充分利用本节“活动”这个例子让学生进行探究。

活动:根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2)A、B、C三地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该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探究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避开自然灾害的威胁,河流地貌凭借着水源、土壤、交通等优势条件,往往成为聚落集中分布的地区。河流的干、支流汇合处,地势平坦,利于农耕和基建;便于人、物流的积聚和中转;还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因此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我国南、北方地区,说明河网密度和水源获得的难易程度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三、设计试题体现课改,侧重考查“过程与方法”

例1.读“河流不同部位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剖面图甲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2)与剖面图乙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3)与剖面图丙相对应的部位 (填字母),该处流水作用以 作用为主。

答案:A. c 堆积 B. a 侵蚀 C. b 搬运

该题给出的是河流的不同部位剖面图,要求学生利用图中提供的河流不同剖面形态对应河流的不同部位。河流不同的剖面形态与流水的外力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即与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有很大的关系。整个解题过程考查了对地理思维过程与方法的落实情况。

例2.长江中游沿岸某中学地理研究学习小组在查询当地历史地理资料时发现了唐朝诗人胡玢的一首题为“桑落洲”的诗,描写了当地地貌和聚落的演变过程。河南安阳某中学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讷”(讷:河水内湾环抱处,即河流凸岸),殷墟旧址就位于河流凸岸。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阅读上述材料和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胡玢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

(2)“桑落洲”(桑落洲即江心洲)是怎样形成的?

(3)殷墟旧址选择河流凸岸的原因有哪些?(从农业、军事防卫和取水三方面分析)

解析:第(1)题,甲、乙、丙、丁四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长江沿岸堆积地貌的形成,丁图中②处面积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因此最有可能为②。

第(2)题,“桑落洲”即江心洲,由于河流中下游河道变宽时,水流速度减缓,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篇12

    (附图 {图})

    一、教学目标

    编制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目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学目标是依据教学大纲,以教育目标分类学 为参照系,将教材内容变成具体的、有层次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它可以凭借学习者结束学习时的行为变化 来体现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并且评价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目标教学 中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各学科教学目标要有总的目标及各年级、各年段的教学具体目标。例如中学地理的总 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 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地球、地图、中 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和运用地图、图表的初步技能,初步懂得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人类 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总目标与具体目标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 ,教师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目标中不恰当的地方加以修改和调整,使之成为科学的目标体系。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成功的教学设计,要以系统科学理论作指 导,全面分析教学中诸因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教学媒体作用,控制教学活动,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 化。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要钻研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中包 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智能训练。例如高中地理以人地关系为线索,阐明地球的宇宙环境,构 成地理环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以及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图表、 地图去阐述问题和分析问题。

    二是了解分析学生状况。学生是教学对象,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 学习中思想情绪、现有知识水平,预测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坚持“教必有法,但无定法、重在选择、贵在得法”的原则,以 教学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认真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圆满完成教 学目标的实施。

    三、反馈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上,某些学生会产生学习误差。这些误差的积累会使学生成绩下降。如 果能及时地反馈,揭示学习上的误差,并及时改正,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馈信息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编制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单元、学期、学年的形成性测试卷, 以此分析达标情况,从中获取信息,开好矫正“处方”。

    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反映及课后作业、练习等,及时获得教学信息,以此调整教师 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各种途径的信息反馈,使整个教学过程就处在了可控、可调状态,使教师把握了教学主动权,从 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补救措施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94-02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得更加注重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遵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既完成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基础性目标,又要达到学生发展性目标形成的高度。过去的地理教学中,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过于重视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讲课方法的研究,甚至无视课堂秩序与学生的听课状况,只要求学生能将考试重点内容记住就可以。长此以往,学生对高中地理学科的态度也开始发生转变,错误的估计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认为其属于文科类的课程,死记硬背考试重点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忽略了对课本知识的融会贯通,到头来学到的是毫无用处的"死知识",离开课堂以后并不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到头来还要留下一番"地理无用论"。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中的自然现象与和人文现象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学科,高中地理的研究范围既包括人文地理也包括自然地理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地理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地球等理念不断被人们提出,这些都与地理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好地理学科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起初中地理的学习内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以及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会认为课堂所学内容自己都理解,到了做题的时候正确率却没有保证的原因。高中地理教师要做的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这一项任务,还要教给学生如何用地理学科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新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为地理教师要做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真正从课堂之上有所收获,获得启迪,自发地改变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与方法,重新审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重拾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本论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与完善课堂设计两方面,就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环节展开论述。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环节是备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它包括了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理念有了新规定,要求:"培养未来公民的基本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不单单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还要兼顾"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课堂上除了传授知识,还要注意讲课方式以及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带着学到知识的满足感结束课程,才能算是成功的高中地理课堂。

首先,教师要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设计出适合本班级的课堂教学目标,归根结底还要从教师自身做起。新课程改革是对现有教学体系的新发展与尝试,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对多年教学成果的反思与革新,对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理念有许多值得教师学习并勇敢尝试的地方。因此,不管是思想与时俱进的青年教师还是有多年执教经验的老教师,都应该学习地理新课程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仅在思想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听课感受,重新树立一套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先进教学理念,才能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的课堂教学内容。

其次,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作为高中地理教师每年都面对不同的学生,对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是陌生未知的,但作为老师特别是教龄比较老的教师来说,这些知识已经给很多届学生讲过,对它们的熟悉程度甚至已经不需要看课本,这不免会使很多教师对地理课堂产生倦怠感,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直接把以前的教案找出来照搬硬套,不愿意认真对待。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状况各有不同,每个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也会有所差异,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不认真制定教学目标的行为是很不可取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调整自己的教学热情,只有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兴致高,才能感染到听课的学生以更大的积极性应对课堂,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最后,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社会在飞速发展,很多领域的知识也是与时俱进的,地理课本上的知识每年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以适应地理学科领域的新发现新理论。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觉悟,才能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有新的灵感,使课堂教学内容充满趣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友情链接